发展走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0:12:45

发展走向

发展走向范文篇1

所谓规范化德育,是指这样的一种德育理念和模式:教育者坚持自我本位,片面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是不可质疑的绝对的道德权威,受教育者被看做是服从主体的无意识的满足教育者主体价值需要的价值对象;教育者以强制、灌输、训导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目的的改造,要求受教育者无条件的认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1]在我国历史上,“改革开放以前,规范化德育模式一统天下”,一直在社会思想教育中占统治地位。规范化德育长期存在并有效运行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第一,社会政治根源。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缺乏民主的社会,新中国诞生前,在极端的专制统治下,专制政权把德育纳入其权力体制,并作为日常维系专制统治的主要手段,因而德育本身也必然是专制的,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臣民和顺民。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在很长时间内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状况、阶级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和建国前相比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党在执政方式上仍然继续了革命党理念下的“革命化执政”,依靠广泛的政治权力推行其路线、方针、政策,强调政治优先、思想统一,德育的根本要求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在缺乏民主的政治环境下,德育不可能培养人们的自由思想和自主意识,规范化德育模式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不二选择。

第二,社会经济根源。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并受其深刻影响的社会,社会具有天然的封闭性,社会内部、社会与外部之间缺乏联系,受外来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较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上都高度依赖国家和社会,缺乏个体主体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人们信息闭塞,缺乏竞争观念和开放意识,思想观念保守且根深蒂固,缺乏怀疑和批判的能力,使规范化德育能够在它赖以建立的社会基础上天经地义地持续着。

第三,社会文化根源。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作为信仰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是缺乏主体性的文化,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人对于自然界的主体性,而是将自然与人合一,甚至将人置于自然界之下,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极少将人视作独立的个人。在长期的传统文化浸润中,人的主体性被消解,没有自我的独立意识和自我的主体地位,缺乏独立的道德思考和价值判断,使规范化德育长期延续得以可能。

第四,社会思想道德根源。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思想一统、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单一的社会,当然,说道德价值观单一,并不是说在这个社会中只存在一种道德价值观。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都必然存在着价值观的差异和多样,但价值观的差异与多样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价值观多元社会。传统社会中尽管也存在与统治阶级不同甚至对立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在政治上都不具有合法性,统治阶级总是把代表和维护本阶级利益的道德价值观强行推展到整个社会中,强迫其他阶级和阶层承认、接受、遵守这种道德价值观体系。因而在客观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存在其他道德选择的可能性,这使得规范化德育不会遭受质疑和其他合法道德观的挑战,并得以长期有效实施。

二、社会转型与规范化德育合理性的丧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型,对德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维系规范化德育的社会基础被彻底颠覆,规范化德育存在的合理性丧失。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自主经营、平等互利、公平竞争、效率优先的经济,强调自主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摆脱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保守依赖心理,呼唤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与发展。德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主性的要求,自觉地以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目标,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公正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和锐意创新观念的个体。而规范化德育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作为被动的道德接收终端,缺乏个性特色,反对标新立异,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完全背离的。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前进,民主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现代化理念的指导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开始转向“建设性执政”,社会的控制方式变得宽容与开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政治依附性,拓展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权利主张和意志自由的空间,在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的同时,也为德育对人的培养规定了新的任务。德育要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自觉地以培养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为目标,努力提高他们的公民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民主精神、法制观念、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理性判断能力的健全自律的个体。而规范化德育的强调权威、强制训导、教会顺从,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所不相容的。

第三,社会的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要求自主的道德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改革,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引起了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造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产生了多元利益取向和多元价值观念。同时,在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国由相对封闭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外部文化流进我国社会,形成文化的多元化。“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故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2]207

在一个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各种合理的价值观都应该得到尊重,因为“选择自由正是现代价值观多元社会的权利”。规范化德育要求受教育者对单一价值无条件认同和服从,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精神相冲突。第四,社会信息化需要道德判断力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人类进入了社会信息化的阶段。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地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网络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都会在这里交织碰撞,许多问题往往还没有及时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受教育者就已经形成先入为主的看法。多样性、多变性、多质性的信息,冲击着德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因此,信息社会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力,引导受教育者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引导受教育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在各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中选择能够指导自己正确的生活目标的道德价值观念。规范化德育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教育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在信息社会和网络空间中反应被动,力不从心。

三、规范化德育的危机与主体性德育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变革,规范化德育的内在缺陷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规范化德育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动性,“蜕变为一种单调的知识灌输和机械的道德训练行为”[3],是对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质的否定;第二,规范化德育忽视受教育者自我价值的满足,过分强调教育者主体意志的实现和对社会需要的服从,导致道德教育的“权利缺场”,即“道德教育仅仅是指道德义务教育,追求道德权利的教育不是道德教育的范畴”[4],缺乏对受教育者个体的真正的人文关怀;第三,规范化德育的强制性教育方式,导致道德专制,即“一个人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没有选择个人信仰与善生活的自由。”[2]224

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德育伦理,其效果是以人性的压抑为代价的。规范化德育的缺陷使它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正常有效地运行下去,发生了德育危机。第一,教育者对德育活动控制力削弱、穷于应付,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德育活动产生困惑并缺乏信心;第二,受教育者对德育不感兴趣,消极对待,逃避甚至抵制德育;第三,德育效果不彰,社会道德紊乱、道德滑坡的现象没有明显改观,引起社会的不满,遭到社会的质疑、非议和责难;第四,德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越来越受到轻视甚至歧视,正渐趋边缘化。

规范化德育的危机表明,规范化德育模式与新的社会环境及其对德育的要求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虽然通过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一矛盾,但这个矛盾是无法通过规范化德育自身的修补来彻底克服的。规范化德育已经走到了其历史的尽头,创建新的德育模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主体性德育就是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教育者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本,“把受教育者看做是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与选择愿望的主体,而不再是道德的容器;把教育者看做是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的顾问,而不再是道德法官;把德育看作是对受教育者的指导,而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1]

四、主体性德育对规范化德育的超越主体性德育的产生,是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德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实现了对规范化德育的超越,昭示着德育发展的时代走向。

第一,德育主客体关系的转换。主体性德育以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前提,德育活动的结构发生了从规范化德育下“主体—中介—客体”的模式向“主体—中介—主体”模式的转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也从规范化德育中的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从上至下的关系转变为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间的协作关系。[5]这种转换克服了规范化德育下“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漠视了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潜在的或显在的道德活动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6]的弊端,突出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使德育从受教育者的被动改造转变为受教育者的自主发展,从“物性化”走向“人性化”。

第二,德育方式的变革。主体性德育中,受教育者是具有自主意识和一定道德观基础的主体,对道德和价值有自己的态度、愿望和需要,和教育者一样成为德育活动的平等参与者。道德教育从规范化德育中主要依靠教育者片面的主体地位和道德权威的方式转变为通过双方内心世界的接纳、追求道德共识的方式来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德育方法从规范化德育中的强制灌输、规范约束的训导方式转变为民主开放、平等交流的对话方式;德育过程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交往,从规范化德育下的教师替学生做主转变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做主。

发展走向范文篇2

1“低碳”涂料推广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涂料曾一度成为世界环境公害,过去几年,涂料已经成为世界环境污染的十大危害之一,有资料显示,涂料造成的污染已经仅次于汽车尾气的危害,位列全球环境污染源的第二位。涂料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其组成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现代涂料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和有一定毒性的各种助剂、防腐剂及含重金属的颜料填料,在生产与使用中都可能产生有害物质,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全球变暖的警钟已经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危及整个地球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存发展,干旱带来的饥荒正逐渐蔓延全球,洪涝冰雪灾害更是频频发生,不久前的哥本哈根会议已经顺利召开,众多涂料企业也在朝低碳前行。而这场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也标志着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革命至今的第三次革命——低碳革命。低碳建筑涂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不含有害物质,而是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近年来,涂料引起的中毒事件不断见诸媒体,人们对涂料的环保问题已经日益关注,绿色环保涂料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统计显示,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购买涂料时会选择购买高品质、低污染的绿色环保涂料。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家制定资源产出率的指标不难看出,随着低碳环保全民行动的不断深入,国家也十分重视国内生产企业是否对低碳环保做出贡献。精细化学品产业作为整个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预计也是此次重点规范的对象,而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涂料产业更是不能幸免,涂料行业首当其冲受重创。资源产出指标主要是指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10种有色金属稀土矿、磷矿、石灰石、沙石等)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该项指标越高,表明自然资源利用效益越好。涂料行业生产原料以石化制品、煤加工副产品合成或植物提取、合成产品为主,生产过程副反应多,产生废弃物组分复杂。生产过程使用大量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如苯、苯酚以及衍生物,具有较强刺激性气味。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CODCr常几万mg/L)、色度高、含盐高、pH极端、难生化降解等特性。国家一旦制定资源产出率指标,涂料行业首当其冲会受到重创。那么,为了稳定涂料行业的发展步伐,涂料企业也必须做出节能减排、技术更新的准备。十二五期间,国家政策的变化都将对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据了解,国家对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法规标准,涂料亦是如此,从建筑涂料到木器涂料再到工业涂料,每个系分领域都有相应的标准在规范着市场。涂料标准法规的出台,不但可以规范行业市场,提高涂料产品整体质量,同时还对涂料中的可挥发有害物质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例如正式实施《GB24613-2009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限量》对,铅总含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而这些标准的出台,也可以促使玩具涂料市场的规范发展。作为配角,涂料发挥着极大的“主人翁精神”为很多行业“增光加彩”,当然,中国涂料产业发展至今,已具有很大的规模,自2009年起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然而中国涂料产业虽大却不强,这是因为我国涂料企业在涂料技术以及高端原材料供应上仍与欧美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就是目前我国涂料产业的症结所在。而在未来涂料产业中,高端市场却是整个涂料行业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这一点需要更多本土企业的关注,如果发展涂料的技术水平,让中国进入涂料强国之列。

2建筑涂料的功能特点及市场潜力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都能体会到,都市生活是繁忙而紧张的,一个温暖的家能带给每个人最放松的休闲时光。让家变得温暖舒适,首先是房屋室内、外离不开低碳环保的建筑涂料。建筑涂料涂层对被保护建筑物有装饰和保护功能,以及防水防火等特殊功能。建筑涂料的目的首先在于遮盖建筑屋表面的各种缺陷,使其显得美观大方、明快舒畅,又能与周围的环境协调配合。涂料的装饰功能包括平面(色彩、色彩图案和光泽)和立体(立体花纹的设计构思)两个不同质感的装饰。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功能基本相同,但要求标准不一样,通常内墙喜欢采用较平的立体花纹或色彩花纹,避免高光泽,而外墙要求光泽和富有立体质感的花纹。建筑涂料能够阻止或延迟空气中的氧气、水气、紫外线以及工厂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对建筑物的破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不同种类的被保护体,要求不同性能的涂料。混泥土沙浆基底的外装修,要求涂料具有水分控制功能即防水性、防潮性、排湿性,以及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等隔离作用,和对各种化学药品的隔绝作用。金属(如铁)基底,最重要的防锈性。室内、室外环境不同,室外涂层时常受到风吹雨淋、冬冷夏热的高低温变化,以及紫外线的破坏,因此,外墙涂层要求达到的指标比内墙更高。随着各种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功能性建筑涂料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外墙涂料除了对建筑物具有保护和装饰作用外,还应有其它特殊功能,如涂料的防水防渗、高耐污、防碳化、抗静电、防霉杀菌、保温隔热、防火阻燃、隔声抗裂等功能。部分室内涂层要求具有隔音、防结露、防霉防藻功能,有些建筑装修要求涂层具有防火、防水、防辐射、杀虫、隔热等功能。此外,为了满足建筑涂装的某些功能要求,过去工业涂料领域使用的一些功能性涂料经过性能上的改进,近年来也在建筑涂料领域得到开发应用,成为新的功能性建筑涂料,例如:防腐涂料、防锈涂料、防滑地面涂料、耐磨地面涂料、弹性地面涂料、可逆变色涂料等。这类涂料拓宽了建筑涂料的应用范围,增大了建筑涂料的实用性,提高了涂料在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的地位。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树脂涂料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合成树脂涂料中,醇酸涂料和氨基醇酸涂料的使用比例正逐渐缩小,而质量较高的丙烯酸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及各种水溶性树脂涂料呈增长趋势,利用高憎水性能的丙烯酸胶为基料生产的抗裂防水弹性涂料将会发展很快。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粉末涂料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粉末涂料完全不用溶剂,是一种既节省资源又无毒无污染的建筑涂料新品种,欧美等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呈持续增长的势头。我国建筑涂料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看好,近年来一些国际知名涂料厂商在中国的建筑涂料市场中已获相当效益。国内涂料行业也已形成多档次、多品种、全方位的生产格局,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应用比重和市场占有率均逐步扩大。我国目前生产的建筑涂料主要有2大类:一是合成树脂乳胶类,包括乙丙乳胶漆、苯丙乳胶漆、氯乙烯—偏氯乙烯乳胶漆、聚醋酸乙烯乳胶漆、环氧—丙烯酸乳胶漆等。二是无机高分子类,主要包括以硅酸盐、硅溶胶为基础配制的各种无机建筑涂料。建筑乳胶漆的技术关键在于乳液合成。内墙涂料市场上以苯丙乳胶涂料、乙丙乳胶涂料为代表的中档产品为主;以聚乙烯醇及其缩甲醛类为基料的低档涂料市场在萎缩。内墙涂料占建筑涂料总量的75%~80%。以纯丙或苯丙乳胶漆为代表的中高档外墙涂料的比例仍然较低,产量约占涂料总量的15%,防火防霉、防虫杀虫、隔音隔热、抗静电等功能性建筑涂料产量则更低。据有分析,中国涂料市场年需求总量应该不少于370亿元,且近10年内,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涂料的产品优势不断凸现,行业人士预测涂料销量今后几年将会以每年至少15%的速率递增。我国建筑涂料市场的特点是:产需同步增长,总量供应有余,高低档产品比例失调,竞争激烈,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市场潜力巨大。十二五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艰巨,采用新的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将是未来建筑节能推广工作的重点。涂料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技术创新目标主要是开发高性能涂料、特种用途无机颜料;制定环保、节能目标,向节能减耗、低碳环保方向发展,保持与国际建筑涂料行业同步,并兼顾建筑涂料功能化和健康化的发展要求。

3涂料企业多种新技术的低碳之路

涂料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众所周知,涂料原料基本都是化工产品,要做到真正的低碳环保需要技术科研上的保障。针对绿色低碳,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面对全球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涂料行业也应该有所行动,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能为人类节能环保事业做一份贡献。实现低碳,既是人们拥有绿色环保生活所期盼的,也是商家,创业一族掘金的更好契机。面对未来“低碳”的发展趋势,涂料行业其实早有准备。近年来,涂料行业一直致力于开发低污染、高固体份或无溶剂(包括粉末、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开发低环境风险的防污技术和防污涂料;开发非铅、铬的防锈颜料及替代品开发钛白粉、氧化铁颜料的清洁生产工艺;积极制定涂料行业清洁生产工艺评价标准等,以推动涂料行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开发的玻璃节能涂料、辐射散热降温涂料、防晒隔热涂料、耐高温封闭涂料、高效耐污损太阳热吸收涂料等新型涂料,也为涂料行业在“低碳”道路上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早在几年前,涂料业就向节能减排等环保目标迈进,一些涂料企业也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尤其近两年来,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保涂料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表现出强劲的需求,涂料企业的环保举措就更加显得有力:从3A环保漆提出“全程环保”的理念,到近日陶氏化学、巴斯夫等国际知名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公开表态,都说明了涂料企业低碳减排之路正在越走越宽、越走越顺、越走越远。报载,河南省原阳新型材料公司独立开发出一种具有‘防晒防水,防冻保温’的新型建筑外墙涂料“晒不热”。自然温差8~15℃,空调房间可节电40%,真正“让房子‘冬暖夏凉’不在是梦”也是该公司在低碳经济时代立足的保障,这是一项节能环保一体化的新技术急需推广。据了解,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率、低成本”优势的“晒不热”涂料,通过推广应用,实现了用户认可,商业绩突出,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三赢局面。推动节能环保涂料行业向低碳、健康方向发展,为亿万家庭绿色家居生活奠定基础。近年来,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提出了新的标准。建筑涂料的涂装基层由坚固牢靠的水泥基材料(水泥砂浆、灰浆等)改变为保温隔热材料面层上的一层薄质聚合物水泥基材料,并且对饰面涂料的种类与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会显著影响建筑涂料的使用,外墙用高装饰性建筑涂料的发展也将受其影响。广泛应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强制性标准(JG158—2004)规定:连续性复层建筑涂料主涂层的断裂伸长率必须不小于100%;平涂用涂料的断裂伸长率必须不小于150%。这样,具有弹性性能的拉毛涂料和复层涂料都将会得到更多应用,并在大量应用中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溶剂型仿幕墙涂料的应用将显著减少,其发展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因其与广泛应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不相容,与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相容性也不好。工程中因为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出现过质量问题。而且这类涂料应用于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饰面层时,其抗裂性指标也不能满足要求。因而,该类涂膜在这两种广泛采用的外保温系统中应用都有问题。加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使其应用减少成为必然。仿花岗岩涂料或其改进型涂膜在内装修中的应用将增多。因为长时间以来,应用于内墙涂装的绝大多数是薄质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装饰风格单调,缺少个性和特性。主要原因是没有新型高装饰性涂料可供选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重视,其在发展过程中将可能会向多功能性方面发展。建筑涂料是一种以装饰为主要功能的建筑材料,提高其装饰性能也是人们的必然追求,在这种追求过程中将促进高装饰性建筑涂料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过去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后仍将会循着这一途径前进。应用是发展的前提,得到大量的应用必然会在应用过程中得到提高或产生新的品种,这将是外墙用高装饰性涂料发展的基础,而内墙用高装饰性建筑涂料的发展将可能是多功能化,尤其是有利于健康的功能化,例如调节湿度、释放负离子、耐污、防霉等。2010年是涂料行业的不平凡之年:无论是世人瞩目的“嫦娥二号”,还是精美绝伦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场馆,使用的都是高科技涂料;就连上海11.15特大火灾,也与防火涂料脱不了干系。随后年底涨价寒潮来袭,通货膨胀的影响接踵而至,令涂料企业倍感压力。进入2011年,作为中国二次转型的开端时期,十二五规划第一年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展望十二五涂料行业的发展,可以预测,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将是十二五涂料行业发展的主轴线。国内涂料企业规模小、呈分散竞争格局已制约行业可持续性发展。而国外涂料企业国际化程度和集中度都很高,必将携带其资本、技术、规模等优势抢占国内涂料市场份额。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之间的并购,有望突破行业结构带来的强而不大的发展瓶颈。不难看出,十二五期间的调整和转型孕育着新一轮繁荣与竞争。理顺市场脉络,发掘涂料商机。我们翘首期盼,也热切关注着涂料行业向“由大转强”的目标发展。

4低碳节能建筑涂料的技术、新市场

建筑涂料是一种经过保护处理墙体的与之相适宜的建筑装饰材料。它与基层结构相结合,分别能满足建筑物防水、耐候、粘结、抗侵蚀、抗弯、保色、隔音等多种性能的要求,具备现代建筑物所必需的多种功能;它不仅可以保护墙体,而且可以美化建筑物,是目前理想的墙体装饰材料之一,在现代建筑工程发展中,成为现代化城市立体艺术不可缺少的极其活跃的重要组成内容。需求是发展的动力,世界的多姿多彩需要涂料的装扮。建筑涂料在涂料领域里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近几年来,特别是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给我国建筑涂料带来巨大商机,使产量从2002年的100万吨到2009年的361万吨(包括内外墙涂料、装饰装修涂料),增长了3.6倍。在21世纪的今天,高性能、环境友好型的建筑乳胶涂料、外墙外保温涂料优势越发凸显,仿大理石和仿铝幕墙等质感装饰涂料的问世将带动建筑涂料产业升级和发展,使之朝着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的方向迈进。涂料产业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竞争也日益激烈。防火涂料是指涂覆于木材、纤维、纸、塑料等易燃建筑基材或涂于电缆、金属构件的表面,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止火灾的迅速蔓延,或是涂覆于结构材料表面,用以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一类物质。随着建筑的高层化、集群化发展,防火涂料在建筑消防安全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随着整个涂料行业向“五E”方向迈进,即提高涂膜质量(Excellence)、方便施工(Easyofalication)、节省资源(Economics)、节省能源(Energysaving)、生态平衡(Ecolohy)。防火涂料新技术成就了市场,在火灾发生时,防火涂料可防止受保护材料的温度上升,以保持物体的结构完整或物料温度过高,为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以减少资产损失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据介绍,中国严重的火灾损失与涂料的使用不当有直接关系,其中有些原因导致了防火涂料的使用不当:一是是人们常常心存侥幸,不按照相关规范使用防火涂料;二是盲目的节省成本,选择以次充好价格低廉的防火涂料;三是一些不法企业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使其丧失了防火保护的作用。目前,我国防火涂料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防火涂料年产销量已达数万吨,并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据了解,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钢结构防火涂料》等;推荐使用的规范有《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测试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据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防火涂料的标准和规范是十分“给力”的,要求的严格程度不亚于国外,甚至有的指标还比国外标准高。例如中国要求建筑物达到一级耐火等级时,建筑构件中的“柱”的耐火极限是3小时,二级时的耐火极限是2.5小时。自防火涂料配方被研制出来以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防火涂料已经发展成为集耐水性、耐热性、防锈防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种涂料。近几年,随着我国隧道建设及钢结构设施的完善,国内外企业针对这些领域的防火涂料都推出了自己的最新产品与技术。据了解,阿克苏诺贝尔旗下国际油漆公司最近新推出了一款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此种防火涂料不仅不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氯元素,还可降低膨胀型涂料每平方米的施工成本。江西龙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推出了一款独立研发成功JX-108新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该产品具有耐火性能高、吸音降噪效果好、附着力强以及耐水、耐酸、耐碱性好等特点,对隧道具有较好装饰效果。我国防火涂料市场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建设与各项基础设施的推进,以及国家对于公共建筑设施涂料阻燃性的硬性要求,再加之国外涂料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在防火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前景方面,我国防火涂料都具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当然在这个以绿色环保为主趋势的时代里,提高环保型防火涂料的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似乎已经“迫在眉睫”。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170号),要求各地继续加大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示范作用,促进建筑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创新工作。其中,对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给予了肯定。今后几年,涂料行业竞争将逐渐加剧,为此,涂料企业应该了解世界涂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以便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涂料行业顶着“世界工厂”的名号,中国的制造业多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是对中国市场重要性和地位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产品大多属于低端领域。然而对于中国来说,“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解决大部分农民消费能力不高的问题。同时,快餐式的消费心理也催活了城市的低端市场,比如山寨手机,迎合的就是这么一种低端口味。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山寨”横行市场的根源,对品牌行货带来和威胁的原因。与此同时,中国涂料行业也没能逃脱“低端”的魔咒。毋庸置疑,价格低廉是低端产品取胜的最大优势,因此在低端市场可以很容易打开市场、俘获消费者的心,可以帮助企业在起步阶段很好地打开市场并回笼资金。可以说,未来的低端涂料市场是风险和机遇的一场博弈。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还陶醉在低端市场中,那它很可能是陷阱,会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低端”的泥淖里再无出头之日。随着现代涂料行业的发展,涂料产业链逐渐划分为原材料生产、成品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环节。这些环节通常由不同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完成,原料商与成品生产商、经销商之间同时存在着合作和制约的关系。上下游产业链合作通常被称为联合营销或者协同营销,而且应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除了不同行业之间,还包括同一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等等。在全国轰轰烈烈倡导“低碳”的热潮下,涂料业也相应的提出了“低碳涂料”的目标。一些大型涂料企业努力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而且他们一直在努力研发新产品,一旦时机成熟就迅速推向市场,显示了自己强大的竞争力和研发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企业仍停留在原有技术的小改小革上,就无法逃脱市场萎缩与产品降档的命运。在这方面,涂料成品企业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低碳”、“环保”是一个非常贴合时下热议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营销项目。但是“低碳”生产出来的涂料不仅要求涂料本身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同时也要求使用的原材料应该也是低碳环保的。

5低碳环保涂料成为涂料业发展潮流

目前,我国涂料产业虽然产量大,但是产品水平参差不齐,且企业规模普便偏小,真正的大企业屈指可数,产品类型也都趋于中下水平,真正的高端涂料市场份额仍然握在国外品牌手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优质性能的涂料产品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些产品的市场空间也将会越做越大,而产品性能差的产品也自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中国涂料企业还是要趋向于发展高端产品,很多国内的涂料企业也具备了研发生产高端涂料的能力,但还要看是否有这个勇气去跟国外的企业去争这个市场,在高端涂料领域打出自己的品牌。既然高端涂料市场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国内企业就必需有自己的高端涂料产品,在行业的洗礼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涂料虽然不被人们所常用,但却是家庭装修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或墙面、或家具都会用到,传统的涂料中含有较高的可挥发性化学物质,对人们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胁,因此很多消费者常常花高价钱购买涂料,由此可见,人们的意识正在发生着转变。水性涂料因为以水做为溶剂,因此可挥发物极少又无毒环保无气味,已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绿色内墙涂料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内墙建筑涂料,即要求绿色涂料不仅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健康要求,生产、再利用和废弃后的处理过程中都必须满足环保要求和“绿色”标准。近些年来,由于涂料的危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涂料中的有害物质已经越来越少,环保涂料已经成为涂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经常见到的涂料市场产品都比较的人性化,而在适合人居居住需求的同时,水性涂料成为了人们的热爱产品,水性涂料本身的综合性能、丰满度、漆膜硬度、耐磨性、使用寿命以及色彩配方等等,都要有较高的水平,即为水性涂料中的高级产品,高级产品在生产成本及技术上也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也一直是业内比较关注问题。全球建筑涂料发展迅速,高科技在建筑涂料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新品种不断地被研究和开发。施工工艺打破了以刷涂为主的传统工艺,出现了以喷涂、滚涂为主,刷涂、抹涂以及多种复合工艺,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图案和效果。水性化是未来建筑涂料的发展方向。由于溶剂型涂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危害很大,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水性建筑涂料,并制订有关法规,严格限制建筑涂料中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使用溶剂型建筑涂料的比例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水性建筑涂料。现在世界涂料品种结构向着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耐候性好、水性化和功能复合方向发展。内墙涂料要发展环保型乳胶漆;外墙涂料要发展高耐候性、高耐沾污性、高弹性、高保色性和低毒性涂料,并由溶剂型涂料向水性涂料和低毒溶济型涂料发展,涂层厚度由薄型向厚型发展,从单层向复层发展。目前,要淘汰聚乙烯醇类及其改性涂料、各类溶剂型内墙涂料,推荐使用环保型乳胶漆,优先使用高性能水乳型外墙涂料,在高层和公共建筑上推广使用有机硅丙烯酸系列、水性丙烯酸系列、丙烯酸聚氨酯及低毒溶剂型丙烯酸涂料、氟碳涂料等。水性涂料因为以水为分散介质,除具有一般涂料的特点外,还具有无毒、无味、不易燃烧等特点,符合环保要求而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高级水性涂料产品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其设备及技术水平根本还达不到,而国内也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生产。但是在未来发展中,高端涂料必定是一个发展大趋势,如何抢占这一市场,或将也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一大问题。中国传统的溶剂型涂料比重逐渐下降,水性涂料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但聚乙烯醇类低档品种仍占较大比重。提高水性涂料的质量、开发新的品种是巩固和发展水性涂料的重要环节。重点研究和开发应以醋酸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苯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以及纯丙烯酸系列为基料的乳胶涂料为主,并争取在耐久性、漆膜平滑性、丰满度、施工性、装饰性等方面有所突破;对于已较成熟的环氧乳液、水性聚氨酯的水性基料应继续研究具有高性能的水性涂料,满足部分的特殊要求。水性建筑涂料具有技术先进、工艺清洁、低能耗、低排放、安全无毒等优点,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建筑涂料行业提出了未来建筑内墙涂料的发展方向,色、氧、菌、除臭等环保功能将成为内墙涂料领域的发展重点,这些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绿色环保涂料将在今后的消费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涂料产业结构中,随着应用的不断细化,在建筑涂料领域,内墙和外墙涂料已经被明确的独立起来,这是因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内墙涂料和外墙涂料在性能上有不少区别。首先,外墙涂料由于直接暴露在外界,需要对抗紫外线以及风霜雨雪等复杂的自然环境,因此,外墙涂料对抗紫外线、耐沾污以及耐候性等性能要求比较严格,而内墙涂料由于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紧密相连,因此对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其次,内墙涂料更多的受居住者个人关注,由居住者个人喜好决定,因此它的色彩等因素比外墙涂料更缤纷、更能张扬个性。住宅建筑的外墙饰面和相当一部分公共建筑外墙装饰,应大力推广使用优质建筑涂料。外墙装饰材料应该兼顾建筑外观、环境美化、基底材料保护与改性等多种功能,其力学性能、粘接性、吸水率、施工性与安全性都应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建筑涂料在今后外墙饰材中颇具发展潜力,将成为外墙饰材中的主导产品。内墙涂料的发展方向是中高档乳胶漆,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耐擦洗性、开罐性、流变性、涂刷性等,还将对涂料本身的视觉效果提出新的要求,即光泽要齐全(亮光、半亚光、亚光),色彩要淡雅柔和,质感要细腻等。内墙涂料还必须向健康型方向发展,逐渐实现零VOC和尽可能少的残存单体。外墙涂料的发展方向是高抗沾污性、自乳化、高固体份及低VOC乳胶漆。开发高耐候性氟碳树脂涂料;开发以有机硅等憎水基团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可防水防渗,且能让空气通过的“呼吸型”外墙涂料;开发可防止墙面收缩产生裂纹的弹性乳胶涂料;开发水性聚氨酯涂料等。功能性内外墙涂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如用厚质保温层或反辐射材料制成的隔热保温涂料,可赋予建筑外墙隔热保温功能,产生节能效果;还有防碳化涂料、装饰性防火涂料、防蚊蝇涂料、防霉杀菌涂料、隔音涂料等。地面涂料将向水性化、高固体、无溶剂和多功能方向发展,要求具有自流平性、耐磨防滑性、弹性、耐腐蚀性和抗静电性等,其品种有环氧、聚氨酯及不饱和聚酯等。防水涂料将向着水性、弹性、耐酸、耐碱、斥水、隔音、密封和抗龟裂等方向发展。如硅橡胶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水性PVC防水涂料、VAE防水涂料、丙烯酸乳液型防水涂料、高交联型防水涂料、焦油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厚质保温防水涂料、节能型防水涂料、氯丁胶沥青防水涂料等。企业目前除在防火、防毒、防虫、杀虫、隔热保温等现有质量水平较低的功能涂料上加大力度、进行科研攻关外,还应加紧研究和解决建筑装饰中的难、新问题。复合化技术将是提高和满足各类功能的有效途径。一是功能的复合化。如弹性功能与呼吸功能复合:将优良的弹性乳液与被亲水官能团表面修饰微壳(超微粒子)复合化,使弹性能力与透湿性并存。弹性功能与低污染功能的复合:将常温反应型乳液与涂膜亲水性技术复合,通过使用交联分子量大的反应乳胶,提高伸长率和膜密度,使弹性功能与低污染性相结合;二是加强对耐酸雨涂料的基础研究,解决建筑物受酸雨腐蚀问题,争取能在基料复合技术及相关助剂的匹配上取得突破,解决中国日趋严重的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这一大难题;三是基料的改性功能复合化,对于已有的基料进行某种特殊性能的改性,并且与特殊功能相复合。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的耐候性与潮气固化聚氨酯透湿性相结合,以此来达到双重特殊功能的作用。

发展走向范文篇3

一、明代文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一)从明道到写心明朝初年,程朱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因而这种儒家文化占据了文学的统治地位。因而文学界中就出现了将所有的政治制度、道德和政绩都写于文的现象,使这些历史的东西在华丽的辞藻下更加熠熠生辉。明朝初年严禁戏曲,但是却不反对神仙道扮和宣扬君臣、父子之类的戏,朱元璋还曾经把高明的戏曲《琵琶行》与《四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谈论。明代的朱权还曾经把内容为提倡儒家文化的戏剧归入正统文学,而把杂剧归位“行家生活”。在理学发展的同时,新的文学思想也在酝酿。李梦阳反复强调:“天下有殊理之事,无非情之音。乃其为音也,则发之情而生之心者也。”他认为之所以会抒发情感是因为心在感受在体会,因而曾经得出过真诗乃在民间的结论。明代文学家徐祯卿曾经说过一切情感的流露无非是眼看到了事物,然后心有所体会而表达出来的。当然这里他们所说的情感是符合道德的情感,是惆怅离思和追忆往昔的情感。理学派代表唐顺就说过;“天机尽是圆活,性地尽是洒落,顾人情乐率而恶拘束,然人知安恣睢者之为率易矣,而不知见天机者之尤为率易也…”在他看来只有感情从胸中流出来,才可以开口讲出来这样的感情是感情的“本色”,才是上乘的文字,人的心本没有善恶和优劣之分,感情都是对环境的一种客观反应。因而唐派的主张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直抒胸臆、纵心自然。徐渭主张诗文应该写其胸膈,因而他的诗文都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抒发,他将一切人世间的感情不加修饰地表达出来,如将士出塞、寡妇之哭、得子之喜。(二)从雅言到迩言李贽对通俗文学有着极强的爱好,他认为善的东西就是真实的存在。因而,他在《童心说》中极力提倡恢复人最本质的东西,这样创作出来的文章才是最善的文章。他还反复强调真正的童心往往都是迩言,优雅的语言不是人最本质的想法无非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加以修饰的语言,真正的语言是民间的日常生活用语,如好货、好色、勤劳、进取、多积财宝、多买田宅为子孙计等,听起来浅显易懂却是百姓最真实的意思表达,最真实的才是善言、最好的表达方式,何必为了迎合某种韵律和政治而刻意扭曲心中的意思。他的提倡迎合了当时的市民文化,成为流行一时的潮流,在明朝的后期学习迩言的人不计其数,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学习迩言。迩言逐渐在文学上发展为通俗文学,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就是通俗演义,它将历史故事用一些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平常百姓可以读懂,因而备受欢迎。欣欣子认为通俗小说与文言小说相比在民间比较受欢迎,因为它描写的市井之谈和闺房密语等,即使孩童也可以听懂,因而许多市井人士非常认可这种文学方式。还有的文学家指出,通俗小说描写的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大都与文雅的历史不相符合,它虚化了一些人物形象,但是在虚化的同时往往蕴涵了真理,给人们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汤显祖在谈论通俗小说时说宁今宁俗,都是因为今而俗这也是最真实的。(三)从性情到性灵明代文学讲究两个要素:真和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性灵,公安派首先打出性灵的旗号。性灵派所指的性灵就是“发人所不能发、从真性流出,不涉安排”,这种出发点最后无非就是走向本色自然。因为在明代初期所谈的情感基本都是符合教与德的需要,不能有伤大雅等,长期压抑着人们思想的流露。后期的文学家将正统文学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各种欲望都归为文学要表达的范围,从而就将情的意义扩大了。沿着这个思路发展,情欲观就出现了,所以就出现了柳梦梅、杜丽娘这样的人物。这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思想与当时社会思想的对抗。明代东林党派正统文化,但是这种风气已经发展壮大,对世俗生活的情欲的描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因而导致明朝后期的文学创作即使是满怀亡国之痛,在文学方面也会流露出一定的感情因素。

二、明代后期文学思想的走向及特点分析

(一)诗歌的世俗化走向及分析嘉靖初年,一大批的文学家都开始向民间的歌谣学习,在创作中也有意表象世俗化的一面。正德初年到嘉靖初年社会上流传《山坡羊》与《锁南枝》,李开河给这两篇著作以十分的肯定。他强调能够将市井之俗引用到诗歌中来实在是一种新意。因为这样可以把诗写得很淡、把文字写得很平,很容易让大部分百姓明白。还有一位提倡通俗文学的文学家就是徐渭,“真”是他一切创作的出发点,他主张做人贵在真,诗、书、画贵在真情的表露,虽然他的性格比较怪在当时遭到很多非议,但是他主张的真情是不可否认的。唐朝曾经流传下来一幅画,由于时间比较长,图基本上失传。但是徐渭说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可以画出其中的奥妙,并且为每幅画题诗一首。这些诗句有“高高山上鹞儿飞,山下都是刺棠梨。只顾鹞飞不顾脚,踏着棠梨才得知。”“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受当时民谣的影响,这些诗浅显易懂,通俗化在这里显示得淋漓尽致。诗歌创作向民间接近的提倡者是华善述,他出生在嘉靖年间,活动在万历年间,终生布衣,始终不仕。他生活的态度是:下明守雌,漆园贵达生。他认为儒家的礼有种约束人本性发挥的弊端,他虽然向往真但是不像有些文学家那样主张纵欲,他追求的真是平淡自然的真,是那种“十年卧茅茨,转识乡土风。”的真。他著述了很多题材的诗将其命名为《杂诗》,共有一千多首,主要包括咏诗、郊游、村居和妇女题材的诗。他的这些诗通俗易懂,但有些是想象出来的而不是真正感情的抒发。他未到过长安而写长安,未到过边塞而写边塞,表明写诗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太符合“真”这个标准,但是他语言中的浅俗却是无人能及的。例如,写恋情的有的“朝出拨新蒲,暮作双履成。赠欢来时著,免使龙吠声。”写相思的有“蜻蚓蜡下鸣,寒近侬自惊。欢若无衣著,冷尽旧时情。”(二)小说的世俗化走向及分析明代文学通俗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小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就是《金瓶梅》,这部小说是以市井为题材的,描写了一个破落户如何通过官商勾结来把自己的势力伸向各个层面。这部小说是当时市镇生活的反映,虽然一些市井之谈不堪入耳,但是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有专家指出《金瓶梅》的成功之处在于写官商勾结揭示社会阴暗的一面,失败之处在于过多地写肉欲。《金瓶梅》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市井小说的代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结局使那些纵欲、无恶不作的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种结局透露出当时的百姓对社会上这种纵欲风气的不满,也是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有力抨击。《金瓶梅》中有“三言”“二拍”,也反映着文学思想观念世俗化的倾向。明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是从明道到写心,语言上从雅言到迩言,情感的表达上注重性灵。在性情到性灵的过度中,世俗文学得到了发展。世俗文学思想更接近社会大众、接近民歌,求真求本性。

作者:吕海波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发展走向范文篇4

本文在总结当代西方国际法的基础上,认为当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国际法调整国家间关系的这个本质仍然没有变。当代西方国际法的三大主题是国际维和与武装冲突、发展与环境、民主与人权。显然,在民主与人权的理解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围绕着这三大主题的,则是国际合作、对话与改革三大主旋律。此外,在研究当代西方国际法时,应当重视欧洲大陆的国际法与美英国际法思想间的微妙差异。

Abstracts

Thispaper,startingfromanintroductiontomodernwest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holds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publicinternationallawandlawofstatesstillbasesonthetheoryofdualism.Themaintopicsofmod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areinternationalpeacekeepingandarmedconflicts,thedilemmabetween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protection,democracyandhumanrights.Ofcourse,theindustrialcountriesandthedevelopingcountrieshavedifferentvaluesregardingtheconceptionofdemocracyandhumanrights.Themainobjectsofmod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ar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dialogueandreform.ThedifferencebetweenthecontinentalEuropeandAnglo-Americancountriesshouldnotbeomittedbystudyingwest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

关键词

国际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维和与武装冲突、发展与环境、民主与人权国际合作、对话与改革

Keywords

publicinternationallaw,relationshipbetweenpublicinternationallawandlawofstates,internationalpeacekeepingandarmedconflicts,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democracyandhumanrights,internationalcooperation,dialogueandreform

引言

——————————————

应当说,国际法并非"西方"的专利。中华法系在古代早已形成独特的国际法思想与实践。仅以和平与战争的实践为例,从"以和为贵"、"先礼后兵"可以看出,中华法系的国际法思想始终是以和平为主旋律的,狭义的战争法即"战中之法"居于次要地位,战争并非目的,而是手段而已。即使战争不能避免,仍然要受到习惯法的约束。从"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勿杀无辜"的实践看来,中华古代的和平与战争思想与当代的国际战争法规则是何等相似。然而,在世界近代史中,璀璨的中华文明遭到了西方殖民者炮舰的蹂躏[1]。西方文明从此主导世界,西方的价值观也就成了"主流"的价值观。国际法也就成了"西方"的国际法。在西方法律价值观主导的秩序中,其他法系、包括中华法系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自决权"的觉醒,殖民地国家纷纷走向独立。第三世界国家谋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尤其是在经历了"东西"冲突及"南北"矛盾的整合之后,世界格局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当代国际法也不再聆听一个声音、遵循一种模式。就连西方的国际法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当代国际法已经不完全是西方的天下。历史不容逆转,时代迈着自身的步伐前进。当代的国际关系已今非夕比,全球化趋势已成定局。崛起的中国正在重新构造自身的全方位国际关系,寻找自己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有必要了解当代西方国际法的走向。

一、国际法的起源、本质及与国内法的关系

——————————————

西方学者看来,当代国际法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法中的"万民法"[2],它是"市民法"[3]的对应物。市民法调整的是罗马人之间的关系,而万民法则调整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之间的关系。万民法是从罗马的外国人法中发展而来的,其内容则十分广泛,它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际公法、国际贸易法、海商法与国际民事诉讼法。到公元15、16世纪的西班牙鼎盛时期,人们开始采用"民族间的法"[4]的称呼,德国至今保留了这一提法[5]。到公元17、18世纪的法国时代,欧洲才始采用"国家间的法"[6]这一称谓。到20世纪,人们才正式采用"国际公法"[7]术语。上述概念的演变表明,随着国家地位的固化,国家最终取代了民族成了国际关系的主角。国际法秩序中的构造性原则即主权原则也是将国家作为社会和法制单元,或者说国家可以建立秩序[8],而不是将人民、民族、国际组织、超级组织或者个人作为连接点的。非国家性质的国际法主体、尤其是联合国作为世界和平的组织虽然具有特殊意义,但它们仍然是以承认国家主权为前提的;这些组织尚不能代替国家的存在。因此,"国际法"的本质就是国家间的法。与国内法不同,国家不但是国际法的制定者,也是国际法的实践者,换句话说,国家既是国际法的裁判,又是国际游戏的表演者,这是因为国际法缺少国内法那样的"自上而下"的权威,尤其是缺少权威的争端解决体制以及强力作后盾。尽管当代国际法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国际组织作用的增强,个人的国际法地位提高,但是国际法作为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的本质仍然没有变。为此,我们不能将联合国理解为国家的"家长",联合国也非"世界国"或者"理想国",因为即使联合国宪章也是在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基础上产生的。主权平等依然是国际法的出发点和归属。正因为如此,国际法规范的形成必须以国家间的"合意"[9]为基础,国际习惯法也只能通过共同的国家实践形成。借用先哲孔子的话,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明确了国际法的本质,就不难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由国家主权原则所决定,"国际法"秩序不能"自动地"在国家内部适用。在当代,已经罕有学者坚持"一元论"[10]了。"一元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秩序是统一的,国际法因此当然地在国内具有效力。但是,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实践中能够贯彻一元论。"一元论"的思想基础大约来自于古代的神学以及后来的自然法思想。神学与自然法认为,法是某种超然的存在,是神的意志或者自然的法则,因此,神的"法"或者自然的"法"当然是统一的,不容凡人分割[11]。相比之下,"二元论"[12]更符合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本质。多数西方学者也持"二元论"观点[13]。"二元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系统是彼此独立的,因此国际法规范要在国内发生效力必须经过国家的"认可"或者"指令"。"转化说"[14]就是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将某个国际法规范"转化"为国内法规范,转化以后的国内法规范与原国际法规范虽然在内容上是相同的,但是分别属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彼此的效力范围仍然是清楚的。

二元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强行法"[15]的国内效力的认识上。有学者认为,国内法的效力级别低于强行法[16]。笔者认为,对这个命题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对于什么是强行法,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相应地,强行法究竟包括哪些国际法规范至今是一个谜。如果说国家主权平等属于国际强行法(这大约是没有问题的),那就等于说,没有任何的国际"强行法"能够违背国家主权。即使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宣布某个国家的法律因为违背强行法而无效,也只能意味着该国的国内法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承认,然而在该国内部,该法律仍然是有效的,除非国家共同体剥夺了该国的立法权与司法管辖权,倘若这样,不就正好违背了"国家主权平等"这一强行法原则吗?因此,"强行法"不是否定二元论的依据,不能笼统地认为强行法的效力级别高于国内法。

其次,在研究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时,对"国内法"也要作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内法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不仅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而且也规定了其自身与国际法的关系[17]。因此西方学者在考察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首先是研究国际法与宪法的关系。笔者认为,在国内法中,任何国际法规范的效力均不得高于宪法的效力。换句话说,即使国际强行法也不得对抗宪法[18]。这与宪法本身是否与强行法的内容要求相吻合则是两回事。这是因为国家虽然享有独立主权,但是国家也不可能置国际共同利益于不顾,因此立法者在确立宪法的内容时,客观上必须考虑国际法上的一般法律原则,这就是对国家的客观"强制"或者说宪法的客观成分。但是这种客观强制并不是否认宪法权威的依据,原因在于一旦宪法内容确立下来,即使其个别规范违背国际法,在立法者没有修改该规范之前,它在国内就是有效的,至于其他国家是否承认,则不影响其国内效力。例如,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就应当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的要求来完善国内的立法。但是现行的法律在修改之前,它在中国境内仍然有效的法,人民法院也不得以国内法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相抵触为由拒绝适用国内法[19]。当然,中国为此违背自己的国际条约义务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则是另外一回事。不过,正如德国学者所指出,不能过高地估计一元论或者二元论在实践中的意义,国家在对待国际法规范时,并没有固守某个理论,而是采取了灵活的态度[20]。二、当代西方国际法的主题与旋律

————————————————

当代国际法调整的内容几乎渗透到一切法律领域,但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找到西方国际法的主题:即和平与战争、发展与环境、民主与人权三大主题。围绕着这三大主题的,则是合作、对话与改革三大主旋律。下面分别介绍。

古往今来,和平乃人类第一要义。国家要谋求长治久安,稳定乃国家的首要职能。国与国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对当今的"地球村"而言,没有比和平的国际环境更为重要的了。在人类饱受战争之苦以后,联合国诞生了。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确保国际安全为最高目标,宪章明确地禁止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手段[21]。国际法对武力的限制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方面,国际法中有一些规范完全禁止或者在极为例外的情况下允许使用军事武力。习惯上人们称之为战争之法[22],而正确的称呼应当是反战争法[23]。这是因为,本法律领域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赋予国家发动战争的权利,而是限制战争。只有当反战争法的规则无法阻止武装冲突的时候,战争法的第二个层次,即战中之法[24]才发挥作用,或者说:在武装冲突已经不能避免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冲突升级带来的恶果,将已经开始的军事行动限制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

而在当代国际法形成之前,盛行的是从中世纪时期的神学发展而来、尤其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战争法[25]学说。在格劳秀斯看来,只要有正当的依据,为了正当的目的,采用正当的手段,战争就是合法的。不过,坚持该学说的理论家们也十分清楚,如何才算正当是很难界定的。因此,到了启蒙运动时期,国际法便不能再接受这种思想。不过,这一时期的国际法理论仍然摆脱不了过去那种呆板的战争法理论的束缚。人们虽然不再承认战争权,但是仍然认为战争不受禁止。到了19世纪,战中之法[26]学说虽然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然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以战争权为标志的国际战争法仍然是实践的法则。

为了捍卫和平,联合国安理会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包括从不具备约束力的停火建议、和平解决武装冲突的推荐一直到以军事措施强制撤军[27]。尽管允许国家行使自卫权[28],但是联合国宪章还是将重点放在联合国自己采取军事行动的职权上。安理会的这种集体安全机制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然而,即使有了联合国与安理会,世界仍然不太平。"冷战"时期,和平是以两个超级大国阵营之间的核威慑为制衡的"冷和"。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中欧与东欧的巨变,世界上仅存一个超级大国。面队这种形势,尤其是"九一一"之后的国际形势,其他的大国或者集团正在重新审视世界和平格局,其核心就是如何处理与唯一的超级大国的之间关系,这不能不引起注意。

如果说和平与战争是第一大主题,那么发展与环境则是当代国际法之第二大主题。殖民国家独立后,在为法律面前主权平等而欢呼时,却又面临另外一个现实:国家在经济实力面前又是如此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也就顺理成章。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鲜明地提出了生存权与发展权。由于自然资源有限、人口的爆增以及工业化过程的加速,工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与资源困扰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29]战略,以期待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国际法手段[30],全球环境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抑制,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其中的原因,除了工业国家不愿意承担更多的环境义务之外,也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权与环境权的矛盾有关。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观还仅仅是人们的政治设想而已。

如果说和平与战争、发展与环境属于一切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那么,西方国家似乎对民主与人权更感兴趣。不可否认,西方国家有着自己的民主观与人权观。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民主与人权,而在于要什么样的民主与人权。而民主与人权的前提与条件更加不能忽视。种"瓜"不一定得"瓜",究其原因,乃气候不同也。民主也并非消除贫困的灵丹,这样的教训不是没有。西方知名学者经过详细的考察和理论认证得出结论认为,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的民主改革之所以不能算是成功,主要是因为上述国家采取了过于激进的民主道路,使得国家秩序处于"休克"状态,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一枝独秀,则要归功于中国的改革家们实行了渐进的经济与民主改革战略,因此,尽管中国某些制度的运作不是很良好,但是总的来说却保持了制度的延续性和经济的高增长[31]。何况即使西方的民主模式也并非唯一。至于人权,西方国家比较强调民主与人权的政治含义,即新闻与言论自由,三权分离、普选制等,而发展中国家首先将人权理解为生存权与发展权,这种差异同样是由不同的国情所决定的。此外,民主与人权的实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种"豆"得"豆"也必须遵守种地的规矩,而不能拔苗助长。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某些国家以"国际人道主义"、"人权"为理由"干预"别国事务。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技术援助也附加所谓"良好治理"[32]条件。对此,即使西方学者对这种"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践也持保留意见,毕竟,国家主权平等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准绳。有了当代国际法的主题,就可以感受到国际法的主旋律。如果说在以前,国际法的主旋律就是"和平"与"共存"的话,那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国际法的主旋律就是合作、对话与改革。由于南北矛盾依然存在,因此不但南南合作没有过时,南北合作更有必要。而由于强权政治的存在以及发展与环境观、民主与人权观的差异,对话机制也就不可缺少。对话的目的在于消除误会,扩大同识,从而为合作创造条件。大量的国际组织以及地区组织的诞生则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对话提供了论坛。但是,合作也是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对话也只能是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此外,国际法也感受到了改革的脚步。无论是联合国的机构改革[33],还是各国的经济与政治改革,其内容无不是围绕以上主题进行的。

以上对三大主题与三大旋律的划分,仅仅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西方国际法的走向。它们绝不是国际法的全部,例如国际法中的语言权[34]与文化权[35]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三、欧洲法、欧陆国际法与美英国际法

————————————————————————

尽管"西方"国际法有其共同特征,但是仍然有必要考察以下欧陆国际法与美英国际法的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其实是一个地理概念。对法律而言则不同,"西方国家"大约是指那些发达的具有共同的法律价值观的国家。因此,西方国家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例如在我们眼中,澳大利亚基本上也是"西方国家"。日本虽然是一个亚洲国家,却是"西方俱乐部"(如八国首脑会议)的成员。不过,西方国家中,仍然以西欧大陆国家(欧共体/欧盟)与北美国家为重。

西欧大陆与北美以及英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对民主与人权的理解上,而且还体现在共同的安全体制(如"北约")当中。因此,任何低估西方国家的共同价值观的看法都未免失之偏颇。但如忽视二者的区别也过于简单化了。

要说欧陆法系的国际法,就不得不从欧洲法谈起,这不仅是因为"欧洲公法"对当代国际法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6],而是因为当代欧洲法的走向将影响到未来国际法的格局。狭义的欧洲法其实就是欧共体法,而"欧盟法"似乎有取代"欧共体法"的趋势。欧共体/欧盟的成立大大促进了欧洲的统一,这种统一还在继续。尽管欧共体/欧盟在性质上仍然属于国际组织,然而欧共体/欧盟所实现的国家联合与统一是任何国际组织无法比拟的。欧共体/欧盟不但实现了三个共同体,即经济共同体、钢煤共同体与原子能共同体,也不仅有了欧洲统一的货币,而且欧盟成员国在外交与安全、治安与司法协作方面有着共同的对外政策。这三个共同体与两大共同的对外政策就构成了欧共体/欧盟的"五大支柱"[37]。不仅如此,欧共体/欧盟还享有自身的立法权,共同体/欧盟制定的"条例"在成员国有着直接的效力,即是说不经过成员国立法机构的转化即可直接适用。因此,欧共体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超级国际组织"。欧洲法也因此独立成一个单独的法律学科,成为成员国内的法律系学生的必修课。

说明了欧洲法的特征之后,就不难发现欧陆国际法与美英国际法的微妙区别。法律的背后就是利益或者说价值,国际法也不例外。由于欧共体/欧盟以追求欧洲的统一(共同市场)为目标,因此,欧陆国家的国际法及其实践必然要服从欧洲利益。这就表明,它与美英的国际法难免出现某些不协调,有时甚至会出现摩擦。这不仅体现在欧盟与美国不时出现的贸易纠纷(例如企业合并纠纷、香蕉纠纷、技术标准纠纷、近来的钢铁大战等),而且也表现在不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上。不仅如此,西欧大陆的传统与北美的文化并非完全能够融合,法国的"文化保卫战"就很能说明问题[38]。德国某前总统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中一语道破天机:每当出现国际冲突时,总是"美国出兵,欧洲收场"[39]。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二者的所谓"集体自卫"义务仍然在发挥作用,另方面则正好说明了二者对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过去数十年美国介入的武装冲突基本上都是在自家的"后院"以外进行的,而很多的冲突源正好位于欧洲的腹地或者邻近地区,因此,即使有"集体自卫"义务在先,欧洲在自家门口岂能毫无顾忌?!再者,欧洲同样是民主国家,它又岂能简单地与某些霸权主义同流?!欧盟最近通过了建立自身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计划,欧洲还打算邀请中国参与这一计划,因为欧洲认为,过分依赖别国的卫星通讯系统不符合欧洲的安全利益。争对德国民间人士准备游行抗议某国家总统的到访,德国外交部长最近说,"在国际政治中,我们不是需要更少的美国,而是需要更多的欧洲"[40]。这句话可以说代表了欧陆国家的心声。如果在研究当代国际法中忽视美国的作用,那同样是不切实际的。美国乃世界超级军事大国和傲视群雄的超级经济大国。对于美国的作用,笔者认为同样应当公正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至于美国的国际法思想与实践,由于国内论述颇多,这里不再赘述。而英国就比较特殊了。虽然英国位于西欧,而且英国还是欧共体/欧盟的成员国,但是英国与美国维持着特殊的关系,这是公开的秘密。笔者认为,随着欧洲的进一步统一,英国将面临两难的决策。

正如夸大欧陆国家与美英的国际法实践的共性失之偏颇一样,夸大二者的差异性同样是不恰当的。上面的结论只是为了叙述的方面,至于具体情况,仍然要具体分析。现在就预测二者将来关系的变化还为时尚早。此外,欧洲统一进程也面临一些难题,这里不再赘述。无论如何,在国际法研究中注意二者的新发展是有益的。

结语:寻找共识

————————————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世界法系中,以欧陆为代表的成文法系与美英为代表的判例法系对世界法律思想及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反映到了国际法规范的制定上。在国际法规范的形成过程中,不仅要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甚至要协调不同国家、不同法系的法律概念。其结果就是某些国际法制度或者概念其实就是各法系,尤其是欧陆成文法系与美英判例法系的妥协物[41]。这充分表明当代国际法寻找共同识的必要性。

既然是"西方的"国际法,我们对当代西方国际法的某些观点不能苟同。正如国家主权原则所昭示的那样,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有义务遵守本国的法律。笔者只是盼望,通过对西方国际法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以使得我国的国际法学研究处于主动的地位。"求同存异"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

[1]侵略战争所遗留下来问题,例如文物的返还问题至今是国际法研究的对象。对那些具有维持对民族认同感作用的文物归属而言,国家的国内法面临两个特殊问题:一是文物归属国家的标准;二是对非法或者合法出口的国家文物的返还请求权问题。而如何将某个文物置于国内的文化秩序之下则有不同的方法。首先可以以文物的制造地国家为准,即制造地国家享有文物主权。此外,也可以考虑以文化产品的著作权人的国籍为准。最后,如果某个文物对维持民族认同感具有特殊意义,有关国家也可以主张权利,而不考虑该文物的制造地或者著作权人的国籍。由于标准与方法的不同,所以在规定文化资源的国家归属上可能存在冲突。遗憾的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反对,对文物的返还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国际公约。

[2][拉]iusgentium。关于西方国际法的起源详细论述,可以参见笔者翻译的WolfgangGrafWitzthum(Hsrg.),V?lkerrecht,2.Aufl.,WalterdeGruyterVerlag,2001,即[德]魏智通(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章第5段以下。关于本文脚注方括号中所使用语言简称:"拉"代表拉丁文,"英"代表英文,"法"代表法文,"德"代表德文。下同。

[3][拉]iuscivile,直译:"民法"。

[4][拉]iusintergentes,[英]lawofnations,[法]droitdesgens。

[5][德]V?lkerrecht。

[6][德]Zwischenstaatenrecht。

[7][英]publicinternationallaw,[法]droitinternationalpublic。

[8]参见联合国宪章第2条1项和第4条1款。

[9][拉]consensus。

[10][英]monism,[德]monistischeLehre。一元论的先驱人物是凯尔森(Kelsen),DasProblemderSouver?nit?tunddieTheoriedesV?lkerrechts(《主权问题与国际法理论》),1920;以及维多斯(Verdross),DieEinheitdesWeltbildesaufGrundlagederV?lkerrechtsverfassung(《在国际组织法基础上的世界统一性》),1923。参见库尼西(Kunig),国际法与国家法,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2章第31段(前引1)。

[11]自然法或者神授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阿奎那(Aquin)、维多斯(Verdross)、格劳秀斯(Grotius)、苏阿瑞兹(Suárez)等。自然法观点认为,法的效力基础就是公理(Axiom),而公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者是神的意志或者自然理性(natürlicheVernunft)的体现。另一位西班牙哲学家苏阿瑞兹则认为,国际法就是界于自然法与世俗法之间的法。而格劳秀斯则认为,符合人类理性对共同社会的关心才是(自然)法的渊源。在现代法学中,自然法思想已经不再占据中心地位。此外,法律实证主义(Rechtspositivismus)、社会学以及政治学也渐渐地疏远"自然"秩序。参见,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1章,第63段以下。12][英]dualism,[德]dualistischeLehre。

[13]二元论的先驱人物是特里佩尔(Triepel)。他早在1899年所著的《国际法与国家法》(V?lkerrechtundLandesrecht,)中就提出了二元论观点。此外,我国某些学者提出了所谓"自然调整论"。依据这一观点,国际法与国内法仍然是两个不同的独立法律体系,并认为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周洪军、王虎化主编:《国际公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22页)。总的来说,这种意义上的"自然调整论"其实质仍然不过是"二元论"的演变而已。

[14][英]transformationtheory。参见,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2章第65段。

[15][拉]iuscogens。关于国际强行法的效力,比较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3,64条,这两个条款已经成为当今的国际习惯法。参见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1章第153段。

[16]如车丕照,法律全球化,一元体系还是多元体系。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重新思考。载〈清华法律评论〉,第4辑,2002年,第46页。

[17]例如德国基本法第25条1款承认"国际法的一般规则";法国现行宪法的前言(1958年)承认国际法的一般规则(通过对1946年宪法前言的援引)。见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2章第51段。

[18]例如,任何国际法的地位均低于美国宪法,即国际法不得违背美国的宪法。参见库尼西(Kunig),国际法与国家法,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2章第52段。

[19]错误的观点认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可直接适用,参见孙南申,论WTO规则对我国经济法制的影响,载:人民司法,2000年4期;另外比较:徐青,加入WTO与我国外资法的完善,载:法学,2001年1期。正确的观点是:贺小勇,论WTO协定与国内法的法律关系问题,载:政法论丛,2001年2期;宫万炎,论中国入世的法律安排,载: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11期;何秋婷,中国入世后的主要法律问题。研讨会综述,载:法律适用,2001年4期。不过,所有的作者都指出了按照WTO规则来完善我国的国内立法的必要性,这无疑是中肯的。

[20]库尼西(Kunig),国际法与国家法,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2章第35段。

[21]联合国宪章第2条4项。

[22][拉]iusadbellum。

[23][拉]iuscontrabellum。

[24][拉]iusinbello。比较:Schindler,Abgrenzungsfragenzwischeniusadbellumundiusinbello,FSHaug,1986,251ff.

[25][拉]bellumiustum。

参见,波特(Bothe),国际维和与反战争法,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8章第10段。

[26]参见,波特(Bothe),国际维和与反战争法,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8章第56段。

[27]联合国宪章第24条。

[28]联合国宪章第51条。

[29][英]sustainabledevelopment。该原则首先体现在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第四原则之中:"Inorder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shallconstituteanintegralpartofthedevelopmentprocessandcannotbeconsideredinisolationfromit"。比较ReportoftheUNConference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UNCED),DocA/CONF./151/26/rev.1,BdI。

[30]1992年的里约宣言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最大弱点就是得不到国内转化。国际法院副主席Weeramantry在Gabcikovo-Nagymaros案(载InternationalLawMagazine37[1998]204)中投了特别反对票,他认为"Theprincipl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sthusapartofmoderninternationallawbyreasonnotonlyofitsinescapablelogicalnecessity,butalsobyreasonofitswideandgeneralacceptancebytheglobalcommunity."不过其余法官均不认为可持续原则已经是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范。[31]例如Herr/Hübner(主编),DerlangeMarschindieMarktwirtschaft.EntwicklungenundErfahrungeninderVRChinaundOsteuropa,Berlin,1999.

[32][英]goodgovernance。西方学者认为,所谓"良好治理"已经成了当今的国际经济法的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标准不但对与贫穷作斗争而言具有意义,而且在过去几年的发展政策的实践中也已经显示出其作用。按照英语的字面意思,它是指"政府的优良领导"。所以良好治理就是指确立与实施国家职权并在实际上长期地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虽然说这样的理解不免落于俗套,但是从过去十多年的实践来看,也正是政府的发展模式的失灵才使得人们呼唤良好的治理。长期以来,良好治理仅局限在个别项目(指世界银行的项目)或者个别领域(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政策)。现在,良好治理则从个别项目和个别领域中走出来,将目标对准了有效的发展与合作政策的一般必要条件。因此,评价政策是否成功不再是看政策带来的短期效益,而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尤其是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为了促进良好治理经常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其项目获得成效。同样,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以及国家的发展政策也效仿世界银行的做法。因此,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仅规定了支持发展项目的条件,同时也从国际法上论证了这种条件的合法性。虽然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章程都禁止干涉接受项目的国家的内政,并且规定项目必须"要提高生产能力、生活水平以及工作条件"(世界银行章程第1条3项)并促进"货币稳定"以及维持"有秩序的货币兑换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章程第1条3项),但是二者仍然坚持良好治理标准:经验表明,实施其章程所规定的项目不仅能够促进良好治理,同时也要求良好的治理。参见多尔查(Dolzer),国际法中的经济与文化,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6章第39段。

[33]联合国的改革主要是围绕精简机构、改革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扩大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以及改革安理会中的一票否决制度进行的。精简联合国机构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尽管1985起联合国发起了新一轮精简机构的运动,但是情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此外,安理会的改革问题至今也没有结果。参见,克莱恩(EckartKlein),国际与跨国组织,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4章。

[34]公民与政治权利公约第27条规定,伦理、宗教以及语言上的少数民族有使用母语的权利。在欧盟内部,成员国的11种国语被承认为欧盟的官方语言。因此,欧盟的国民在与欧盟的机构打交道时有权选择所使用的语言并有权要求用这种语言进行答复。在欧盟正式的部长会议、国家元首以及政府首脑会议中,要进行11种官方语言的同声传译。

[35]国际法上的文化权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大致包括武装冲突中的文物保护以及文物的返还以及和平时期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善意取得等问题。

[36]最迟到威斯特发伦和平会议(1648)才形成的欧洲公法([拉]iuspublicumEuropaeum,[法]droitpublicdel''''Europe,[德]europ?isches?ffentlichesRecht)则说明那时的国际法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其基础就是各民族大家庭的、基督教的、欧洲式的联合。欧洲内部的纠纷解决规则为这种与文化相联系的法律秩序的奠定了基础。它同样包括了15世纪的、欧洲现代国家的武力化和欧洲向海外扩张的成分。当时的文明民族([法]nationscivilisées,见1815年反对黑奴交易宣言)或者文化人民(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1款3项)以及现代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标准都来自于欧洲。那时的社会进步、文化和国际法上的行为能力都是欧洲式的。这种歧视海外人民与社会的立场,即将文明法只赋予欧洲人的做法并不是为了维护民族间的对等,而是为了维持欧洲的殖民统治。在19世纪,随着欧洲科学技术的传播,欧洲和北美的国家模式(民族主权、三权分离、个人权利与自由保障)风靡了大半个世界(转引自魏智通,国际法,第1章第10段)。当然,当代的国际法则融入了多极因素,因此不能再认为是纯粹"欧洲式"的国际法了。[37]参见克莱恩(Klein),国际与跨国组织,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4章第246段以下。

[38]在90年代,争对英语不断侵入,法国强调法国文化是维持民族认同感的组成部分,法国的国际关系也因此也要符合维持法国文化的要求。法国人虽然英文水平都不错,但是经常拒绝将英文。参见,多尔查(Dolzer),国际法中的经济与文化,载:魏智通(主编),国际法,第6章第124段。

[39]德国前总统魏策克尔(RichardvonWeiz?cker)2002年5月在柏林洪堡大学的讲话原文是:"DieAmerikanerschickenSodalten,dieEurop?iermachensauber."

发展走向范文篇5

关键词:教师;专业性;生源;师资;实习

经济建设的腾飞,为职教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畜牧兽医专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的出路在哪里?在于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乘着国家发展职教事业的东风,迎接职教事业的春天。

一、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学生到学校除学文化课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专业课,而专业课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他们在普教中可以胜任,在畜牧兽医专业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林院校毕业生因种种原因难以走上教师的岗位,尤其是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更缺。讲医的不能给猪“去势”,讲畜牧的不会解剖,像这样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实验实习设备短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是形成学生技能不够强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教师是由普通高中调入职校的,往往用普通高中教育学生的方法,只注意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与实践接触较少。随着小养殖的滑坡,就业形势严峻,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职业中学的生源存在问题,畜牧专业又是既脏又累的专业,生源奇缺,许多学校自动降低门槛,来者不拒,许多未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进入学校,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较差的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尤难,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这样一来,招生更难,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理论扎实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或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②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一来,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兽医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两三杆“大旗”飘舞,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以上三点是畜牧兽医专业办好的前提,也就是现在说的校本培训,是恢复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之一。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包括饲养实习,疾病诊治实习,畜禽解剖实习等,实习需要资金和实习动物,离开生产实习基地根本不行。把学生编排成实习小组,定期到各部室轮流实习,这样以来,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将来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开门教学,走向社会

对群众带来的有病畜、禽,引导学生现场诊治、解剖,每次出诊和疾病预防注射,兽医教师带一组学生实习,手把手地教学生,使学生能诊断、敢开药治病。我们每年定期到种猪场、饲养场和兽医站实习,还不定期地带学生参观西农大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特种动物养殖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发展走向范文篇6

【关键词】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工业设计

引言

绿色是生命之色,生命呼唤着绿色。它是和谐健康安全和幸福的象征,它是人们选购高科技产品的向导,它是知识经济的助动力。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人们又把绿色作为人类与环境均有益而无害的代名词。绿色生活浪潮正成为国际的社会热点。新世纪的开始,绿色消费已经席卷全球,它正在从世界先进工业国家走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绿色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更是密不可分。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并义务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产品的信息,引导绿色消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共同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子孙万代营造一个绿色家园而努力。

1绿色设计的发展

绿色设计(Green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从历史可以看出,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本引起极大争议的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等。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

2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增长迅速、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自身生存环境造成危机。除了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造成的破坏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制造的大量垃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家庭日常生活资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还由于人均物资消费量的增加。有证据表明,地球上50%以上的人在近40年里依然希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环保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的运用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如采用适当技术和清洁生产等。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设计对环保所起的重要作用,“绿色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从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传统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交通工具不仅是空气和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能源和资源。因此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绿色设计备受设计师们的关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为设计出对环境友善汽车工辟了崭新的前景。不少工业设计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颖、独特的产品形象。绿色设计不仅成了企业塑造完美企业形象的一种公关策略,也迎合了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

绿色设计在现代化的今天,不仅仅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这对子孙后代,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19世纪末的设计师们是以对传统风格的扬弃和对新世纪的渴望与激情,用充满思辨生命活力的新艺术风格来迎接20世纪,那么20世纪末的设计师们则更多地以冷静、理性的思辩来反省一个世纪以来工业设计的历史进程,展望新世纪的发展方向,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实际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风格上的花样翻新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后现代已成明日黄花,解构主义依旧是曲高和寡,工业设计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于是不少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了当今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因而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职责与作用。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未来的绿色设计

设计师同时也是设计风格和品位的缔造者,产品的视觉形象对环境保护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寿命期限相对材料的选择两个方面。由于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造成大量的产品品种的过时,以及产品频繁更换的速度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能延长产品寿命期限,就可以减少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研究表明,在促成现有产品过时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和材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经济相对繁荣的今天,往往消费者的好恶直接决定着一些产品的“寿命”。

从某些角度看,“绿色设计”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风格的表现。成功的“绿色设计”的产品来自于设计师对环境问题的高度意识,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运用设计师和相关组织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结晶。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设计主题和发展趋势:

(1)使用天然的材料,以“未经加工的”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2)怀旧的简洁的风格,精心融入“高科技”的因素,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

(3)实用且节能;

(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

(5)多种用途的产品设计,通过变化可以增加乐趣的设计,避免因厌烦而替换的需求;它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它材料来延长寿命;使用“附加智能”或可拆卸组件;

(6)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7)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我们并不可以简单地认为采用明显的可回收材料的产品就一定是“绿色产品”,因为产品可回收性有可能成为加快产品废弃速度的借口,人们对可回收材料的外观的认可程度也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当“绿色设计”渐渐融入主流产品的设计时,设计师所面对的不只是少数的“绿色狂热分子”,而是普通消费者。如果设计仅注重功能性,而忽视用户的审美需求,则无法延长产品寿命。公务员之家

4结语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绿色设计”依然将成为21世纪工业设计的热点之一。为了减少环境问题,设计师要对产品进行环保性能的改进,要对环境问题和其影响有很好的了解;这就得要比以往对科学和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同时需要创造性、新思维和富于想象力。在产品设计的过度商业化的今天,传统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和淘汰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较为极端的一种表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绿色设计”依然将成为未来产品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绿色设计”将给产品设计工作者们带来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契机。正如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所言:“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

参考文献

发展走向范文篇7

一、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

从1950年代初开始,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建立了全面控制经济生活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失去市场联系的部门。城市以工业活动为主,城市就业和生活几乎全由国家统一控制了起来。农民则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承担国家规定的各项生产任务。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业没有基础,推进国家工业化需要大量资本积累。为了保证以廉价的方式获得农业剩余,国家对粮食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自由市场交易被严格限制;1958年在农村建立了体制。统购统销和体制实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全面控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取得了巨额的资金。改革开放前20多年,国家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从农业中提取的经济剩余估计在6000亿元-8000亿元之间。

2、城乡之间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建国初期,农民享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1950-1957年城市人口增加总量中迁移增长占到了60.8%,1957-1960年更是占到了90%。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极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把城乡间人口的迁徙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的直接控制之下。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中,中国农业劳动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的转移是相当微弱的,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只能继续滞留在农业部门。从1960年代至1970年代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完全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3、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能平等。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国家明确将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不平等的社会集团。

改革开放前,中国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下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所积累的巨额资金,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计划体制和工业化政策强化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二元特性,使城市和农村在生产和生活水平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国家工业化运动的快速推进并没有将中国带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相反,由于过度剥夺农业,实行城乡隔离,城乡之间缺乏正常的市场联系,造成了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和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工业化完全没有惠及农民。以恩格尔系数衡量,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由于农业生产效率长期低下,致使农业部门为工业化提供的资本积累开始枯竭。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也从需求上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主要变化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农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改革突破了制度,突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农村改革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而且为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为此后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中国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城乡关系的变化特征主要有:

1、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19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取消了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了由市场定价,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极不合理的工农产品价格关系得到逐步调整。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成为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强综合国力的有生力量,成为2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3、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密切了城乡联系,对城乡隔离体制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城乡关系的转变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过20年多年的时间,中国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的问题。

4、小城镇的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弱化了城乡隔离的格局,奠定了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截至2002年底,中国有建制镇20600个,常住人口2.75亿,分别占全国人口的22%,农村人口的32%。

二、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

虽然改革以来中国城乡关系逐步改善,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波动中重新扩大

1957年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是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3.23倍,到1964年下降到了2.22倍。农村率先改革,使农民率先获益。1978-198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由2.371缩小到1.711以农民收入为1,下同。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呈逐步扩大趋势。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扩大到2.541,超过了改革初期的差距。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475.6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为3.11:1。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或者实际福利水平上的差别。据粗略测算,若只考虑货币收入,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1978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为0.22和0.17,说明当时中国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是平均主义分配。2002年这一数据分别扩大为0.36和0.32,城乡内部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且收入增速随收入水平呈阶梯式增长,呈现典型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特征。如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高低倍数(10%或20%最高收入户与10%或20%最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之比)为5.02倍,而1988年只有3.09倍;农村居民收入同期高低倍数分别是6.5倍和4.8倍,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城镇还要大。

(三)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一是在教育方面。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

二是在医疗方面。目前,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2000年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60%,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1990~2000年,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32%~33%的卫生总费用。2000年,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

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在养老保障方面,虽然已有近6000万农民投保,但效果很差。在扶贫救助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02年,农村仅有404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占应保人数的25%,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了2054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三、造成城乡差距过大的主要因素

中国城乡差距这样悬殊,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集中体现。造成中国城乡差距过大的因素主要有:

(一)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农民直接收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很低

财政支农投入是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方面。与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仍是低水平的,财政支农资金还缺乏一个稳定的增长机制。

1、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如果按WTO协议计算口径,1996~2000年,中国财政对农业支持总量分别为1083亿元、1267亿元、1826亿元、1709亿元和2200亿元,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9%、5.3%、7.4%、7%和8.8%。按照相同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约为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中国使用了6种(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黄箱”支出在1996年~1998年计算基期内年均29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3%,与谈判允许的8.5%(1740亿元)相比,中国“黄箱”政策的支持空间还有1443亿元。

2、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一是政府农业财政支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60-70%,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二是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比重较少,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的比重很低,而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三是在政府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直接用于生产的资金很少。四是政府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入主要以间接支持为主,农民直接得到实惠的资金投入比重很低。以2000年的政府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为例,直接补贴农民,与农民收入直接有关的资金投入仅为200亿元左右,约占10%左右;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资金投入460亿元左右,占整个资金投入的23%左右;属于以间接方式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的资金大约在1420亿元左右,包括对大型水利、生态、气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的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补贴等,约占整个资金投入的67%左右。

3、财政农业支出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目前,政府投资的农业项目实行按投资额度确定权限,审批手续繁杂、程序较多。项目审批制度化、公开化、科学化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分资金、下指标,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农业项目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使得很多项目的实施效果较差。

(二)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明显不公平

1、征地范围过宽,存在滥用土地征用权的问题。现在的征地项目早已远远超出“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目的”的土地征用与商业目的土地征用混杂在一起,存在对土地征用权的滥用。

2、土地征用对农民的补偿过低,农民存在严重的利益损失。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农民的补偿总计为该耕地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6倍,最多不超过30倍。按照这个标准,对农民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亩1.5万-3.5万元之间。现在国家每征一亩地,铁路、高速公路给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5000~8000元。工商业用地对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2~3万元,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一般也就是每亩3~5万元。

3、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无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和长远生计。各地上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中,90%以上的征地项目是给被征地农民发安置补助费,让他们自谋出路。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的2395万亩耕地,按人均耕地不足0.7亩计算,至少有3400万农民因征地失去或减少了土地。按现在的经济发展进度,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人。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由于找不到工作或失去工作,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阶层。

4、“以地生财”,已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力,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成为新时期“以乡养城”的一种新形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土地长期实行无偿使用。1990年代初,国家改革了土地使用制度,对一些盈利性的用地项目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出让国有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作为财政预算外收入,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1990和1991年,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只有10.5亿元和11.3亿元。1992年由于出让规模扩大,土地出让金增加到525亿元。为调动地方征收土地出让金的积极性,从1994年开始至今,土地出让金不再上缴中央财政,全部留归地方财政。1998年以后,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增长,2002年达到2416.8亿元。2003年要突破3000亿元。我们调查的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35%左右,有的高达一半以上。调查的这些县、市,财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60—70%来自出让土地的收入。为了加快城市发展,各级政府不约而同地把眼睛盯向土地,“土地是第二财政”等说法开始大行其道。

(三)城乡居民税赋制度不统一

目前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仍然是在旧的城乡利益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后农业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税率并不低。改革后农业税税率统一为不高于土地常年产量的7%,附加税率统一为不高于正税的20%,合计为不超过常年产量的8.4%。大多数地方实际执行的税负都是8.4%。无论是与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率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农民承担的税负相比,按土地常年总产量征收8.4%的农业税,税率都偏高。

2、税制不科学。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是按土地的常年总产量计征的,没有考虑当年总收入扣除生产耗费后的实际所得,这个常年产量既包括农民销售的商品粮,也包括农民的口粮和种子粮等。也就是说,没有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而以农产品的产出来计税,从而出现了有的农民种地赔钱还得照章纳税。中国改革后的农业税,既不是对农民从事农业的净所得征收所得税,也不是按商品流转额征收商品税,实际上这种农业税已经退化为定额的土地税,或更像地租。

3、城乡税赋不公平。农业税并没有起征点和免征额,无论土地常年产量是多少,是自用还是外销都要纳税,按全额计征,这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如果按照城市居民纳税的起征点和免征额的规定,绝大多数农民无须纳税。

(四)城乡劳动者就业权利不平等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农业户口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46.5%,第二产业中农业户口从业者已经占到了57.6%,建筑行业占到了80%。但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身份地位、就业、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权利是不平等的,对进城农民的一些不公平的、甚至是歧视性的政策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1、针对外出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带有歧视性。一些城市仍沿用计划体制下劳动用工管理的办法,对企业使用农民工实行总量指标控制。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开始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制度。从实际情况看,这种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就业证卡,大多演变成以管理之名,行收费之实。

2、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各种公共服务规划并没有考虑这部分的存在和需要,对这些人的管理费用也没有包括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普遍的做法是依靠向外来人员收取各种费用。

3、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要。随着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农村一些儿童伴随外出就业的父母流入了城镇。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中国儿童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失学率竟高达9.3%。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以本地常住户籍人口儿童为对象的义务教育安排受到挑战。

4、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考虑进城农民工的需要。农民工因劳动条件和居住环境恶劣,伤亡、病害事故屡屡发生。目前从事危险行业的农民工,几乎没有享受工伤保险。

(五)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有限

1、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合理。中国政府间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较少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在这种体制下,随着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在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客观上也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总体来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2002年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预算内支出占到了78.2%。根据我们对一些县的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不是改善了,而是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即使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也应该清楚,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对保障教师工资的发放有明显的效果,但这项政策从总体上看仍囿于现行体制框架之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问题。

2、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1991-2000年,政府农村卫生预算支出累计只有690亿元,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导致近年来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等问题。农村中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甚至死灰复燃。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目前,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

3、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在国家财政的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国家基本没有承担责任。农村目前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

四、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按汇率计算,已达到1000美元,按购买力计算大约为3000-4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众多学者综合上述四项指标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就业结构变革的加速时期,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十六大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工业化中期阶段将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提升城镇化水平,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开放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确保主要农产品供求的平衡,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农业环境和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迫切需要建立既符合WTO规则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

完善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体系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大幅度增加农民直接可以收益的资金投入比重;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1、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与中央财力增长相适应,应逐年增加一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建设,保证农业投资有一个正常稳定的来源,确保中央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

2、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一是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的收入的直接补贴。二是在主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三是逐步将一部分农产品出口补贴转为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

3、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4、逐步将县以下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

5、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应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

二改革土地征占制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土地征用既要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现行法律无法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1、严格界定动用国家征地权力的公共利益类型。政府只有为“公共目的”才动用强制性的征地权。政府不能利用国家的强制力专门为一般营利企业去取得土地。工商业等营利性用地只能通过购买获得。

2、对农民实行公平补偿。土地征用补偿的内容,包括地价补偿、地上物(土地改良物)补偿及其他补偿。中国并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而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

3、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在保障资金筹集方面,应坚持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原则。在征用土地时,必须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失地农民建立起与城市地区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4、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现行政策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卡得死死的,但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实际上一直在自发地进行。目前法律的规定已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必须进行改革。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集镇规划,在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程序和办法,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

5、要修改有关法律,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政府在提出用地申请时,先要进行公告,让土地权利人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在批准用地后,要再次公告,并就赔偿等问题与土地权利人进行协商,若有争议可以申诉和申请仲裁,裁决不成,可以向法院申诉或上诉。

(三)统一城乡税制,从根本上治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现在正在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税制进行的改良或修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突破现行城乡二元税制结构,在税收制度上对农民平等对待。

2004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除农业税。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逐步统一城乡税制。

1、把农民的税收负担纳入相应的税收系统。取消对农民单独征税的税种后,可以对农民征收所得税。由于个人所得税设置了免征额,可以将绝大多数农民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只有规模化经营的有收入所得的农业生产者才承担税负。取消农业税后,还可以把农产品税纳入增值税体系。

2、制定对农民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低,长期以来农民负担重,农村需要休养生息,不应把从农业中征税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

(四)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2004年中央1号文件确立了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的完整政策框架。必须解决的政策问题有:

1、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

2、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要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

3、清理整顿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乱收费。尤其要严厉查处强迫农民接受培训,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的行为。输入地政府必须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费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绝不能变相向企业或个人转嫁负担。

4、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建立并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5、在公共卫生领域给民工市民待遇。要将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险的民工吸纳到城市医疗救助的范围内。

6、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把农民进城务工纳入《劳动法》实施范围,在法律的层面上,规范劳动关系,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7、要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

8、将农民工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进城务工的农民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按照1号文件的要求,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是要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二是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实行定向培训。三是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四是加强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力度。

9、让农民能充分享受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公安部门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

10、妥善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应按照他们的实际需求分层次、逐步推进。对那些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如个体商贩等,主要以个人储蓄和参加商业保险的方式取得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对那些在正规部门就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逐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的范围。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的,在没有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制前,可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并可享受原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继续保留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

(五)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1、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从全国范围来看,地方财力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是中西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中西部地区。因此,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政策是,根据农村义务教育的最低标准,对中部省区不能保证生均最低义务教育经费的县予以补助。省级财政以平衡省内富县与穷县之间义务教育水平为政策目标。

发展走向范文篇8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

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存以及生活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及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住房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积极推动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们要求生活水平的基础以及前提。加快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构建和谐社会。

(二)住房价格增长比较快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改善,因此,住房消费成为了焦点话题,使得房价不断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拉动了内需,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高端房的供应量比较大,商品房则发生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应的保障房也是供应不足,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三)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发展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非常快速,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泡沫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对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方面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除此之外,房地产经济可以取得巨额的利润,使得加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共同冲击着还不完善的房地产经济市场,阻碍了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房价日渐稳定

在过去的几年,房价的增长非常迅速,并且相对的幅度也比较大,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房价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正向的关系,只要保证国民经济能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政府的相关调控措施也可以真正落实,那么房价就会稳定下来,不会发生较大的波动,所以,就目前形势来看,未来的房价将会日渐稳定。

(二)相应的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开展有效的调控

针对现阶段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形势,国家出台了一些宏观调控的政策,以此来确保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一些恶性的囤地情况加大打击力度,以此来确保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针对相应的市场供求矛盾,改革相应的房地产税务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发展体制,进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将会给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的居住保障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形势下,无论什么行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相对的,房地产行业也不会例外,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调控之下,遵循房地产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就是改善一些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同时逐步走上节约能源的发展道路,并且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及质量和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四)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发展日益成熟

尽管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经济还处在发展的瓶颈阶段,但是,从总体上而言,我国房地产经济还是处在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发展还是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所以,在房地产经济的未来发展中,市场的相关调节作用一定会发挥出来,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引导之下,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地产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进作用,在房地产经济中,一部分是政策,另外一部分就是金融,所以,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只是考虑一方面的内容,一定要关注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与相关金融的承受能力。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确保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避免出现经济泡沫的情况,采取国家相关的政策进行有效的调控,进而使房地产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坚定不移。

作者:姜海林工作单位:烟台房地产集团中宇置业有限公司

第二篇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面临的环境

(一)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房地产经济方向转变的基调

在2003年,我国将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振兴的支柱产业,这大大的促进了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而房地产的发展模式一直是“投资——开发——商品房屋买卖”。尽管这种发展模式一直持续的带给房地产行业15%以上的高额净利润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终于开始意识到,房地产行业虽然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和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埋藏着巨大的泡沫经济风险和危机。尽管一些人已经预示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但仍然挡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但我国政府已经预示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提出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房地产行业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的基调,而这正是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转变的切入点。

(二)住房保障政策向房地产经济提出了挑战

2012年的12月,我国政府提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的要求,明确了推进住房保障的住房建设的工作决心。而房地产经济从市场商品房向市场商品房和保障房双轨制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势必对以往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房地产建设缺乏标准,不以住户的需求为建设目标

房地产行业因其发展和出现的时间短,使得一些标准还没有被建立,其房地产行业的建设标准我行我素,没有一定的标准。中国人对“家”的概念非常注重,所以人手必要有套房的概念根深蒂固,也同时让房地产上看到了商机。正因为人们这种心态,导致房地产商心中产生只要建设出房子就能卖出去的错误观念,这种投机的心理致使房屋建设的质量不过关、其房屋建设的设计不合理、房屋的功能弱化以及公共配套设施不健全等。

二、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发展方向

(一)产品型房地产经济向服务性房地产经济转型

房地产行业一直扮演的是开发者、房屋生产着和房屋销售者这几个角色,房地产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开发。认为房子只要能够建造出来,就不用担心是否能卖出去的这个问题,只是房子利润多少的问题。据研究表明,各大房地产企业在房子的开发和销售中都可获得20%以上的净利润,即便是在2010年和2011年,我国对房地产进行严格调控的这个阶段,各大房地产企业仍能够保证着15%左右的净利润。这个客观的净利润让许多人看到了房地产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的可喜效益,因为在2008年还只是4万多家的房地产企业,在2011年就已经增长为8万多家,使得房地产的泡沫经济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总有一天会停止,而停止的时刻则会爆发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看到这一危机的房地产企业开始筹划其企业的转型方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房地产企业已经逐渐的将开发的侧重点向房屋自身的品质方向转型,开始更加的注重社区环境的经营、物业的管理以及房屋以及楼盘的设计上。将房屋的价值逐渐从商品房屋本身向房屋周边服务经营方向转变。而这一转变,不断的在房地产的市场上进行试验,并得到了住户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其发展势头日趋更胜。

(二)城市化发展路线像城镇化发展路线转变

一线、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建设非常激烈,使得这些城市的地皮价格越来越贵,其高楼盘错。虽然一线、二线城市因其消费能力,可以使得房地产企业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毕竟其开发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窄,而人们的购房消费也日趋饱和。于是,一些房地产企业将眼光放在了城市周边的三线城市和小城镇上。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这些小城市与一线、二线城市具有产业协调的配套作用,可以形成相适应的体系;其二是因为这些小城镇的基础建设都相对成熟,其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有基本的购房能力;其三,其房地产开发的空间范围广阔,竞争小。并且,随着我国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致使一些小城镇和三线城市的发展快速,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在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升之中,而这些恰恰都为房地产经济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条件。

(三)为低于房地产泡沫经济风险,房地产企业参与保障房的建设

我国一直提倡实体经济增长,而不是没有质量的泡沫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房地产企业开发发展方向日趋下滑,一些房地产企业预示到了泡沫经济可能带给自己的风险。而我国政府对于保证房建设的政策和保障,则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房地产企业制造一个规避泡沫经济危险的避风港,致使很多房地产企业纷纷的用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到保障房的建设当中。

(四)开发型房地产经济向经营型房地产经济转变

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已经逐步的走向饱和,甚至是供过于求。因而,如果房地产企业还想依靠开发建房来获取经济收益,显然已经不能够维持基本的盈利状态。因而,房地产企业必然要进行转型。而这个转型则需要依靠商业区、写字楼以及住房的经营上。其房地产企业经营的方向也从开发为主的方向向经营为主,开发为辅的方向转变,通过经营来增加收益。

作者:武增元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第三篇

一、房地产经济与社会的联系

相比于其他行业,房地产行业在与社会的联系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几大特征。首先,从大的方面讲,就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而言,房地产行业的作用显而易见。现如今大量毕业生涌向社会,工作难求,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就业难自然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而房地产行业对当今社会就业问题的影响非常大,并且能帮助国家和社会解决许多就业的问题,另外,在房地产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的情况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和带头作用。但当房地产经济发展过快而导致出现畸形发展的时候,则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综合来看,鼓励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还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其次,就社会层面来说,不同群体、不同收入阶层人们的住房拥有率和住房居住条件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这种社会的不公平和阶层性,在房地产行业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会让人们对社会公平问题和社会分配原则理解地更加深刻和透彻。除此之外,通俗地说,房地产相关问题就是与房子相关的问题,在我国,住房问题始终是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只有合理的房价和过硬的质量才会提高居民购房率,才能有效的帮助普通平民百姓解决住房难的问题,才能让人们敢于购买并乐意购买房子,而不是现在一谈房子除了叹息就是无奈。

二、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正如我们所知,房地产市场极易出现垄断和投资行为,这是因为制约该市场的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本身的价格水平、消费人群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者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以及自己本身的个人爱好等。正因为该市场容易出现垄断和投资行为,所以需要受到我国法规政策的限制。人所皆知,房地产行业向来是一个暴利行业,况且该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令人担心的是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很不乐观,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对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相当不利。

1.房地产行业市场结构不合理。房地产行业市场结构不合理俨然已成为制约房地产行业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加上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们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唯利是图,无视该行业的规则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人为抬高房价,致使房价居高不下,造成该市场的供应严重失衡。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更加偏爱开发商品房,以至于经济适用房等所占比例下滑,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基于这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手中掌握着卖不出去的房子,而百姓虽然有购房需要却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房子的价格,这就使得房地产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从而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房地产行业市场秩序“一锅粥”。房地产行业本身市场结构不合理,再加之市场秩序混乱,使得房地产行业的弊端表现的更为明显。许多外资钻我国市场不完善的漏洞,大量涌入我国房地产行业,致使本身就混乱的市场更加混乱不堪。此外,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大量购房,炒房,使得房价水涨船高,导致人们谈“房”色变,严重影响了普通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对房地产经济本身的发展无疑百害而无一利。

3.商品房价格只高不下。目前,我国房价过高且持续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房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不法房地产商仍借舆论力量大肆炒作,导致房地产价格陷入不断提升的恶性循环之中,给普通民众带来过高的买房压力。作为关系到民计民生的根本行业,价格的持续上涨必然影响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也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策略

1.控制地价并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地方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并严格控制土地价格,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观念与思想,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房地产行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规范土地市场,更加严格地控制建设用地量,逐步使地价趋于合理化。另外,中央也应出台一些政策法规,强化对现有土地利用的监管,从根本上杜绝利用低价土地进行招商引资的不法行为。

2.优化房地产行业市场供应结构。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从根源上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是政府顺应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中低层收入者对住房的需求,所采取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于土地规划,要特别注意商品住宅的现状,莫使其占据过多的土地资源。且要合理规划布局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成本,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调控,从而使得调控后的房价更加适合中低层收入人群的接受能力。

3.促进房地产企业的集约化发展。虽然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新时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就,房地产企业在不断增加,但其集约化程度却远远不足,阻碍了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房地产行业本身对企业投资的要求较高,单个小企业根本无法支付高额的投资资金,而即使是大型房地产企业,庞大的资金数目也会直接对企业资金运转造成影响,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长久发展。针对这一状况,政府应该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推动房地产企业集约化进程,而集约化的企业发展也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减少企业在房地产项目上的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利用,从而促进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

4.规范并完善二手房市场。就目前而言,一部分城市居民拥有两套甚至多套房子,但有些房子确空置在那或对外出租,因此为减少房屋空置率,引导人们住宅消费的新观念,有必要加大二手房市场的发展力度。其一,政府可利用宏观调控减少二手房市场的税率,推动现有住房的流转;其二,政府可以采取正确积极的方式来引导人们的住宅消费观念,从而改变人们古老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如果说二手房市场能真正的发展,那么长远来看,对于推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结语

发展走向范文篇9

一、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

从*年代初开始,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建立了全面控制经济生活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失去市场联系的部门。城市以工业活动为主,城市就业和生活几乎全由国家统一控制了起来。农民则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承担国家规定的各项生产任务。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业没有基础,推进国家工业化需要大量资本积累。为了保证以廉价的方式获得农业剩余,国家对粮食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自由市场交易被严格限制;*年在农村建立了体制。统购统销和体制实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全面控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取得了巨额的资金。改革开放前*多年,国家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从农业中提取的经济剩余估计在*亿元-*亿元之间。

2、城乡之间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建国初期,农民享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年城市人口增加总量中迁移增长占到了*%,*-*年更是占到了*%。从*年代后期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极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把城乡间人口的迁徙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的直接控制之下。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中,中国农业劳动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的转移是相当微弱的,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只能继续滞留在农业部门。从*年代至*年代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完全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3、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能平等。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国家明确将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不平等的社会集团。

改革开放前,中国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下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所积累的巨额资金,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计划体制和工业化政策强化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二元特性,使城市和农村在生产和生活水平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国家工业化运动的快速推进并没有将中国带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相反,由于过度剥夺农业,实行城乡隔离,城乡之间缺乏正常的市场联系,造成了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和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工业化完全没有惠及农民。以恩格尔系数衡量,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由于农业生产效率长期低下,致使农业部门为工业化提供的资本积累开始枯竭。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也从需求上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主要变化

以*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农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改革突破了制度,突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农村改革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而且为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为此后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中国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城乡关系的变化特征主要有:

1、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取消了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了由市场定价,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极不合理的工农产品价格关系得到逐步调整。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成为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强综合国力的有生力量,成为*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3、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密切了城乡联系,对城乡隔离体制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城乡关系的转变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过*年多年的时间,中国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的问题。

4、小城镇的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弱化了城乡隔离的格局,奠定了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截至*年底,中国有建制镇*,常住人口*亿,分别占全国人口的*%,农村人口的*%。

二、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

虽然改革以来中国城乡关系逐步改善,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波动中重新扩大

*年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是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倍,到*年下降到了*倍。农村率先改革,使农民率先获益。*-*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由*缩小到*以农民收入为*,下同。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呈逐步扩大趋势。*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扩大到*,超过了改革初期的差距。*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为*。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或者实际福利水平上的差别。据粗略测算,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

(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为*和*,说明当时中国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是平均主义分配。2*年这一数据分别扩大为*和*,城乡内部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且收入增速随收入水平呈阶梯式增长,呈现典型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特征。如*年,城镇居民收入高低倍数(10%或20%最高收入户与10%或20%最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之比)为*倍,而*年只有3.09倍;农村居民收入同期高低倍数分别是6.5倍和4.8倍,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城镇还要大。

(三)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一是在教育方面。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

二是在医疗方面。目前,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年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60%,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的卫生总费用。*年,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

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在养老保障方面,虽然已有近*万农民投保,但效果很差。在扶贫救助方面,据民政部统计,*年,农村仅有*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占应保人数的25%,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了*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三、造成城乡差距过大的主要因素

中国城乡差距这样悬殊,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集中体现。造成中国城乡差距过大的因素主要有:

(一)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农民直接收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很低

财政支农投入是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方面。与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仍是低水平的,财政支农资金还缺乏一个稳定的增长机制。

1、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如果按WTO协议计算口径,*~*年,中国财政对农业支持总量分别为*元、*元、*元、*亿元和*元,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9%、5.3%、7.4%、7%和8.8%。按照相同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约为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中国使用了6种(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黄箱”支出在*年~*年计算基期内年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与谈判允许的*%(*元)相比,中国“黄箱”政策的支持空间还有*元。

2、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一是政府农业财政支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60-70%,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二是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比重较少,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的比重很低,而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三是在政府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直接用于生产的资金很少。四是政府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入主要以间接支持为主,农民直接得到实惠的资金投入比重很低。以*的政府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为例,直接补贴农民,与农民收入直接有关的资金投入仅为*亿元左右,约占10%左右;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资金投入*亿元左右,占整个资金投入的23%左右;属于以间接方式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的资金大约在亿元左右,包括对大型水利、生态、气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的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补贴等,约占整个资金投入的67%左右。

3、财政农业支出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目前,政府投资的农业项目实行按投资额度确定权限,审批手续繁杂、程序较多。项目审批制度化、公开化、科学化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分资金、下指标,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农业项目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使得很多项目的实施效果较差。

(二)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明显不公平

1、征地范围过宽,存在滥用土地征用权的问题。现在的征地项目早已远远超出“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目的”的土地征用与商业目的土地征用混杂在一起,存在对土地征用权的滥用。

2、土地征用对农民的补偿过低,农民存在严重的利益损失。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农民的补偿总计为该耕地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6倍,最多不超过30倍。按照这个标准,对农民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亩1.5万-3.5万元之间。现在国家每征一亩地,铁路、高速公路给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元。工商业用地对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2~3万元,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一般也就是每亩3~5万元。

3、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无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和长远生计。各地上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中,*%以上的征地项目是给被征地农民发安置补助费,让他们自谋出路。*-*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的*万亩耕地,按人均耕地不足0.7亩计算,至少有*万农民因征地失去或减少了土地。按现在的经济发展进度,*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万亩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万人。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由于找不到工作或失去工作,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阶层。

4、“以地生财”,已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力,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成为新时期“以乡养城”的一种新形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土地长期实行无偿使用。*年代初,国家改革了土地使用制度,对一些盈利性的用地项目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出让国有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作为财政预算外收入,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和*年,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只有*亿元和11.3亿元。*年由于出让规模扩大,土地出让金增加到525亿元。为调动地方征收土地出让金的积极性,从*年开始至今,土地出让金不再上缴中央财政,全部留归地方财政。*年以后,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增长,*年达到*亿元。*年要突破*亿元。我们调查的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35%左右,有的高达一半以上。调查的这些县、市,财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60—70%来自出让土地的收入。为了加快城市发展,各级政府不约而同地把眼睛盯向土地,“土地是第二财政”等说法开始大行其道。

(三)城乡居民税赋制度不统一

目前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仍然是在旧的城乡利益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后农业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税率并不低。改革后农业税税率统一为不高于土地常年产量的7%,附加税率统一为不高于正税的20%,合计为不超过常年产量的8.4%。大多数地方实际执行的税负都是8.4%。无论是与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率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农民承担的税负相比,按土地常年总产量征收8.4%的农业税,税率都偏高。

2、税制不科学。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是按土地的常年总产量计征的,没有考虑当年总收入扣除生产耗费后的实际所得,这个常年产量既包括农民销售的商品粮,也包括农民的口粮和种子粮等。也就是说,没有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而以农产品的产出来计税,从而出现了有的农民种地赔钱还得照章纳税。中国改革后的农业税,既不是对农民从事农业的净所得征收所得税,也不是按商品流转额征收商品税,实际上这种农业税已经退化为定额的土地税,或更像地租。

3、城乡税赋不公平。农业税并没有起征点和免征额,无论土地常年产量是多少,是自用还是外销都要纳税,按全额计征,这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如果按照城市居民纳税的起征点和免征额的规定,绝大多数农民无须纳税。

(四)城乡劳动者就业权利不平等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农业户口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46.5%,第二产业中农业户口从业者已经占到了57.6%,建筑行业占到了80%。但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身份地位、就业、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权利是不平等的,对进城农民的一些不公平的、甚至是歧视性的政策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1、针对外出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带有歧视性。一些城市仍沿用计划体制下劳动用工管理的办法,对企业使用农民工实行总量指标控制。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开始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制度。从实际情况看,这种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就业证卡,大多演变成以管理之名,行收费之实。

2、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各种公共服务规划并没有考虑这部分的存在和需要,对这些人的管理费用也没有包括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普遍的做法是依靠向外来人员收取各种费用。

3、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要。随着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农村一些儿童伴随外出就业的父母流入了城镇。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流动儿童近*万。中国儿童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失学率竟高达9.3%。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以本地常住户籍人口儿童为对象的义务教育安排受到挑战。

4、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考虑进城农民工的需要。农民工因劳动条件和居住环境恶劣,伤亡、病害事故屡屡发生。目前从事危险行业的农民工,几乎没有享受工伤保险。

(五)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有限

1、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合理。中国政府间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较少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在这种体制下,随着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在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客观上也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总体来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年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预算内支出占到了78.2%。根据我们对一些县的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不是改善了,而是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即使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也应该清楚,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对保障教师工资的发放有明显的效果,但这项政策从总体上看仍囿于现行体制框架之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问题。

2、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年,政府农村卫生预算支出累计只有690亿元,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导致近年来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等问题。农村中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甚至死灰复燃。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目前,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

3、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在国家财政的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国家基本没有承担责任。农村目前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

四、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按汇率计算,已达到*元,按购买力计算大约为*-*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众多学者综合上述四项指标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就业结构变革的加速时期,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十六大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工业化中期阶段将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提升城镇化水平,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开放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确保主要农产品供求的平衡,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农业环境和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迫切需要建立既符合WTO规则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

完善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体系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大幅度增加农民直接可以收益的资金投入比重;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1、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与中央财力增长相适应,应逐年增加一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建设,保证农业投资有一个正常稳定的来源,确保中央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

2、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一是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的收入的直接补贴。二是在主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三是逐步将一部分农产品出口补贴转为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

3、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4、逐步将县以下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

5、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应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

(二)改革土地征占制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土地征用既要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现行法律无法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1、严格界定动用国家征地权力的公共利益类型。政府只有为“公共目的”才动用强制性的征地权。政府不能利用国家的强制力专门为一般营利企业去取得土地。工商业等营利性用地只能通过购买获得。

2、对农民实行公平补偿。土地征用补偿的内容,包括地价补偿、地上物(土地改良物)补偿及其他补偿。中国并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而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

3、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在保障资金筹集方面,应坚持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原则。在征用土地时,必须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失地农民建立起与城市地区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4、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现行政策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卡得死死的,但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实际上一直在自发地进行。目前法律的规定已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必须进行改革。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集镇规划,在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程序和办法,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

5、要修改有关法律,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政府在提出用地申请时,先要进行公告,让土地权利人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在批准用地后,要再次公告,并就赔偿等问题与土地权利人进行协商,若有争议可以申诉和申请仲裁,裁决不成,可以向法院申诉或上诉。

(三)统一城乡税制,从根本上治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现在正在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税制进行的改良或修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突破现行城乡二元税制结构,在税收制度上对农民平等对待。

2004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除农业税。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逐步统一城乡税制。

1、把农民的税收负担纳入相应的税收系统。取消对农民单独征税的税种后,可以对农民征收所得税。由于个人所得税设置了免征额,可以将绝大多数农民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只有规模化经营的有收入所得的农业生产者才承担税负。取消农业税后,还可以把农产品税纳入增值税体系。

2、制定对农民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低,长期以来农民负担重,农村需要休养生息,不应把从农业中征税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

(四)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2004年中央1号文件确立了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的完整政策框架。必须解决的政策问题有:

1、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

2、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要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

3、清理整顿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乱收费。尤其要严厉查处强迫农民接受培训,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的行为。输入地政府必须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费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绝不能变相向企业或个人转嫁负担。

4、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建立并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5、在公共卫生领域给民工市民待遇。要将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险的民工吸纳到城市医疗救助的范围内。

6、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把农民进城务工纳入《劳动法》实施范围,在法律的层面上,规范劳动关系,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7、要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

8、将农民工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进城务工的农民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按照1号文件的要求,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是要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二是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实行定向培训。三是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四是加强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力度。

9、让农民能充分享受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公安部门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

10、妥善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应按照他们的实际需求分层次、逐步推进。对那些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如个体商贩等,主要以个人储蓄和参加商业保险的方式取得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对那些在正规部门就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逐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的范围。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的,在没有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制前,可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并可享受原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继续保留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

(五)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1、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从全国范围来看,地方财力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是中西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中西部地区。因此,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政策是,根据农村义务教育的最低标准,对中部省区不能保证生均最低义务教育经费的县予以补助。省级财政以平衡省内富县与穷县之间义务教育水平为政策目标。

发展走向范文篇10

一、从不同角度看建筑给水的发展

建筑给水的任务是将符合水质标准的水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各用水点,满足水量和水压的要求。这涉及水的分配.计量、输送、储存和加压以及水质标准和防水质污染。

在水的分配方面,我国已明令限期禁用普通旋启式水龙头,而代之以瓷片式水龙头。瓷片式水龙头节水,使用方便、冷热水混合效果好,但缺点是水流阻力大,对系统的影响是:直接影响水箱设置高度和给水方式。节水技术方面,光电和红外感应控制己从水龙头出水控制扩大至小便器和大便器的冲洗用水。

水的输送突出表现在塑料管的推广应用,建设部等四部委1999年12月发文:“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明确2000年6月1日起在城镇新建住宅中禁用使用冷镀锌钢管于室内给水管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淘汰热浸镀钢管。推荐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和三型聚丙烯管等新型管材。建设部在2001年7月4日进一步“关于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的公告”,对推荐的交联聚乙烯管和三型聚丙烯管等六种管材的标准依据、规格、适用范围和接口方式等作出规定。这实际上是给水塑料管应用8年来的一次全面总结,标志给水塑料管的应用己到达成熟阶段。复合管在解决钢管和塑料层的离层问题和端部密封问题,有重大突破,金属管方面,薄壁铜管和薄壁不锈钢管在材质、接口方式,固定支架设置、伸缩器选用等方面有较快发展。

管道连接除了不同材质的给水塑料管采用相应的接口方式外,沟槽式管接头是一项重大进展,沟槽式连接方式不破坏镀锌层、拆卸方便、不动用明火、施工快速、口径运用范围大、耐压值高、优点突出,已成为和螺纹、法兰、承插口连接并列的一种新的接头方式。

水的储存方面,已经历了水箱的材质改善。补气式气压给水设备补气方式改进和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隔膜型式发展三大进展,目前储水装置成为热点的问题是气压水罐调节水量的确定和气压水罐的主功能探索。

建筑给水的水泵有设在室内、有设在小区的,不论设置位置在何处.都要求水泵运行时,其振动和噪声在容许范围内,低噪声泵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是室内水泵装置的主要成就。在此之前,流量变化扬程不变的切线泵;以水冷替代风冷,运行噪声低的水冷泵。体积小、功效高的机电体化水泵,占用面积小的深井泵;防锈蚀的不锈钢泵。非自灌方式能使水泵迅速投入运行的自吸泵,都在工程中得到实践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水泵隔振技术己从橡胶隔振垫、弹簧减振器、橡胶隔振器、发展到第四代的复合减振器和第五代的钢丝(绳)减振器。

水质方面,建筑给水系统已从单一系统的单一水质标准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为标准高的饮用净水系统和标准低的杂用水系统,多种水质标准多种系统适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用水要求。防水质污染措施管是建筑给水的薄弱环节。在现阶段,建筑给水水质保障技术受到高度重视,措施全面而且可行,其中防污隔断阀的应用更使防回流污染落到实处。

水表出户或水表的数字显示,先付费再用水的计量模式使水的计量出现变化。远传水表、液晶显示远传水表、IC卡水表计量收费管理系统和代码交换预收费水表是水表新计量方式的主要形式。在阀的应用上,防锈蚀的软密封闸阀,兼有问阀、止回阀、水锤消除三项功能的多功能水泵控制阀都开始应用在建筑给水管道上,值得一提的是水力控制阀的使用向泄压阀和紧急关闭阀延伸和扩展。

二、是建筑消防领域的技术发展

建筑消防为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人员所重视。建筑消防正处于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向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向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卤代烷灭火系统向系统替代和卤代烷替代物替代的转折期。

常规灭火设施的发展有:阀后控制.不易堵塞的第三代减压稳压室内消火栓的问世,有具有水流状态可调,水量可调、水带方向可理顺、后座力小等功能的多功能轻型消防水枪的研制成功.有射程远、流量大适用于大空间和室外堆场的消火炮的实际应用。

喷淋系统确认了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的喷水灭火系统可用于高架仓库、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可用于汽车库可燃液体火灾,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可用于防水渍损失,防二次复燃的3种新的喷水灭火系统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使用效果得到更可靠的保证。喷头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关键组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发展史实质上是喷头的发展史。在近阶段,喷头向快递响应、大水滴、雾化和低压方向发展,其成果是快速响应喷头、快应响应早期抑制喷头、水雾喷头、雾化喷头和低压洒水喷头的应用。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比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更具现实性,比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更可靠的消防给水系统。目前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已有室内稳高压,室内外稳高压和局部稳压设施3种型式。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主要组件稳压泵和稳压罐的选用和配套技术也均已完善,为消防灭火提供有效的保证。

三、关于建筑排水的技术进步

节水型卫生器具重点推荐采用6L的冲洗水箱,在现阶段地漏也受到关注,用于不同场合的不同型式的地漏先后得到应用,传统的钟罩式地漏和防返溢地漏受到挑战,对地漏的学术讨论日益深化。

排水的输送已不限于重力流和压力流.虹吸流出现在压力(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真空流和真空式大便器第一次在国内应用于工程。排水塑料管的噪声防治、或采用改变水流状态的方法、或采用改变管道结构型式、或兼用两种方式,都有一定效果。排水塑料管的推广应用已从以室内为重点,转到侧重于室外埋地排水管,加筋管.波纹管,缠绕管和玻璃钢夹砂管用于室外埋地排永充分发挥了塑料管的材质特性。

建筑中水是污水处理回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城市有关建筑中水工程的指令性规定,有利于建筑中水技术的进展。雨水利用已列入议事日程。为缓解室外排水系统满流、室内排出管因房屋沉降而倒坡等排出管排水工况恶化问题,重力排水系统止回阀得到认可。

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使重力流雨水排永系统多年来曾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并适应了大型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排除屋面雨水的需要。

四、还要考虑到热水供应方面的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