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护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2:32:06

血透护理论文

血透护理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人造血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血管通路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影响患者透析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内瘘容易堵塞、自体表浅静脉血管条件差,难以建立直接动静脉内瘘,不得不选择人造血管来建立透析生命线。现对我科5例应用了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1.6岁,血透龄均>5年,使用人造血管平均 > 2年,每周透析时间为2~3次,每次4小时,血流量为200~280ml/min. 1.2 方法 1.2.1 人造血管内瘘手术方法 采用人造材料聚四氰乙烯血管于患者左或右前臂与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肱静脉U型端吻合术。 1.2.2 人造血管穿刺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时不使用止血带。?穿刺点的选择 :穿刺点应轮流替换,切记定点穿刺。沿着人造血管的平行轴每两个穿刺点距离0.5~1cm,动静脉间的距离应在4cm以上,距吻合口3cm内的位置不能穿刺。?穿刺方法:穿刺前仔细摸清血管走向,动脉穿刺的方向可以顺血流也可以逆血流,静脉穿刺方向始终顺血流方向,即向心方向,使重复循环降至最少。由于人造血管的修复较差护理论文,也可动脉穿刺人造血管,静脉穿刺周围血管,这样既减少了再循环又延长了人造血管寿命。采用16G*1英寸金属内瘘穿刺针,针尖斜面向上,呈40°~45°角刺入人造血管,进入血管后,有明显的落空感,见回血后放低针尖角度,将针头全部送入,安全固定。

1.2.3止血方法:让患者自己指压,此方法对人造血管创伤最小,并且止血效果最好。指压方法是在拔针的同时在皮肤穿刺点上0.2~0.3cm处进行指压,压迫的力量为既能保持穿刺点两端有搏动,又能控制出血。压力过轻会引起皮下出血或血管穿刺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应做到起针和压迫动作协调,以减少血管的损伤。压迫时间一般为10~15min.2、结果

5例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均通畅,血流量200~280ml/min,2例因血栓形成闭塞再通后血流量通畅,杂音响亮。使用有效率达100%。 3、 护理

3.1 血透析前的护理

3.1.1检查人造血管功能状态,如有无震颤,搏动及血管杂音等,若发现减弱或者消失,应立即通知医生,进一步确认人造血管是否闭塞。

3.1.2穿刺过程严格无菌技术,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直至5cm~8cm直径的范围,穿刺时戴无菌手套操作,以免用未消毒的手或器械等接触穿刺部位。

3.1.3 人造血管若穿刺失败,立即拔针,动脉去远心端,静脉取近心端,在人造血管上另行穿刺,适度按压穿刺点,观察血管有无出血,红肿热痛等现象,并及时处理。若局部形成血肿,24小时内用25%硫酸镁湿敷,24小时后热敷血管周围血肿部位,用喜疗妥软膏按摩。人造血管禁止冷敷和热敷。

3.2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密切观察穿刺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疼痛等情况护理论文,及时处理。人造血管侧肢体禁止测血压、抽血、输液等治疗。严密监测血压,避免发生低血压,确保人造血管流量通畅。人造血管侧肢体制动。

3.3 血液透析后的护理

3.3.1治疗结束后小心的拔出针,在拔出针后的瞬间立即加压,以免穿刺针刮伤血管。轻压棉球针刺血管的位置,指压10~15分钟,压迫时间不能过长,压迫力度的大小应根据既能止血又不影响人造血管的波动和震颤为宜。

3.3.2健康宣教 嘱患者术肢体不能负重,不能用力,不穿紧身的衣服,避免外力碰撞。注意睡觉时勿将术肢枕于头下,避免压迫人造血管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闭塞。教会患者每日摸、听血管震颤和弹性。嘱患者术肢疼痛、瘙痒、肿胀等异常时,立即到医院就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肢体清洁,透析当天穿刺点避免弄湿,以免感染。

4 、体会 人造血管

摘要。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林惠凤、徐筱萍、翁素贞.实用血液净化护理.上海.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血透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 循证护理;血液透析;肌肉痉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072-02

循证护理(EBN)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病人的愿望和现有的研究资源整合成为最好的证据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1]。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5%~20%[2],为了使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能安全,舒适的完成每次透析治疗,2006年6~2006年12月,我们应用循证护理对69例病人在透析中出现肌肉痉挛的原因进行循证分析,寻求防治对策,使肌肉痉挛发生率降至1.8%,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透析的69例病人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18~86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炎53例、多囊肾7例、糖尿病肾9例、透析年限1~13年,平均6年,每周透析2~3次,血透肌肉痉挛发生率为1.8%,其中,透析0~2 h,出现痉挛的为14次,透析3~5 h出现痉挛的为61次。本组病人均采用容量超滤控制透析机。

1.2 方法

1.2.1 应用循证护理思维方式确定问题对在本血液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资料进行全面了解认识确定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并发症,并将影响病人顺利进行透析或病人远期生命质量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是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1.2.2 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文献,医学教科书,找出血液透析肌肉痉挛相关资料,对肌肉痉挛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详细询问病史,根据发生肌肉痉挛的不同原因进行系统性查阅文献、教科书。血液透析肌肉痉挛发生率为5%~20%,常见原因为:①超滤透析后体重低于原体重,这种严重而持续的痉挛始于透析后期,痉挛可持续一段时间。本组透析3~4 h 出现痉挛的次数为71次,占72%,病人经减超率到0,快速补液,症状缓解,分析原因是由于超滤量过多,使病人的体重量低于干体重,呈脱水状态,从而出现肌肉痉挛[3]。②透析超滤过快导致肌肉痉挛。有文献报道[3]血尿素氮、尿酸及肌酐等物移动过快时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而细胞内液、脑脊液甚至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下降缓慢形成血浆与其他体液之间的渗透梯度,导致体液重新分布而出现“失衡综合征”。本组透析70 min~2 h出现痉挛的次数为21次,占22%,均是由于超滤过快引起的。③低血压。低血压是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4],肌肉痉挛的发生常与低血压有关,但有极少数病人肌肉痉挛时,先前无低血压倾向。本组病人出现肌肉痉挛时,血压在16~24/9~14 kPa,无低血压发生,这是由于护理人员对病情观察严密,及时发现血压改变后迅速处理的结果。④低血钙引起肌肉痉挛。有文献报道[4]透析后由于pH值改变,使血中游离钙减少,低血钙性抽搐就有可能发生。也有一些病人痉挛呈慢性发生,也发生在非透析状态,原因未明可能与缺钙有关。本组35例中有29次经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而缓解。

1.2.3 确定透析护理方案对透析过程中发生肌肉痉挛的不同原因,进行防治对策的循证,配合防治对策,制定最适宜的透析护理方案,在透析中采用改变钠浓度和超滤率的透析模式,通过预防、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法使透析中肌肉痉挛得到缓解和减少。

1.2.4 实施把透析护理方案应用于病人的透析过程。具体措施:根据上述循证获得的透析过程肌肉痉挛的原因,分析本研究组中病人1个月内发生肌肉痉挛原因1例次及时间。首先向病人讲解引起肌肉痉挛的原因,指导病人在透析间期控制体重增加,每次脱水总量控制在不超过干体重的5%~10%,对慢性透析病人,工作人员应正确估计干体重,掌握准确的超滤量,控制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最好不超过2 kg,透析频度与强度要均衡,每次透析要充分。对急性慢肾衰需要透析病人,首次透析者应使用小面积和低效率的透析器,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透析液钠浓度为140~146 mmol/L,血泵流量不超过150 ml/min,透析时间不超过3 h,开始透析时予输血,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如5%葡萄糖。

2 护理

2.1 发生痉挛时护理

病人发生痉挛时,护士切不可离开病人,应给予安慰及解释,使病人消除恐惧紧张情绪,配合治疗,并迅速调整超滤率,减慢血流量,按医嘱给予快速补液等处理,注意观察痉挛的部位、持续时间及性质,将情况记录并报告医生,痉挛缓解后,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特征、肢体状态。

2.2 加强透析中监护

透析过程注意防止病人坠床造成的血液管路连接松脱及引起的出血,注意透析固定病人穿刺的肢体,避免因烦躁不安而造成血管穿破形成血肿,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呼吸、神态,1 h监测一次,必要时15 min或30 min监测一次,避免发生低血压。透析结束后,让病人卧床休息,待病人无特殊不适时再离开。

3 结论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应利用循证护理,解决临床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肌肉痉挛是血透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血液透析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所以透析过程中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人通过循证分析采用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减少超滤量及时补充钙剂或高渗液体,预防性应用左卡尼汀,配合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在透析中肌肉痉挛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通过循证过程,也使我们掌握了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理论,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丰富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循证过程需要大量时间,而血透工作繁忙而紧张,且透析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快而危险,没有时间对问题加以循证,只能凭经验去解决。透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医生共同处理,而不能单凭护理干预即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应加大对循证护理人员的重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加医护合作,从而达到应用循证护理,解决临床血液透析实际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慧玲.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27-228.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0.

[3]沈清瑞.血液净化与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7.

血透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我管理;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97-01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慢性肾脏病发生率逐年增高,其最终结局是肾功能衰竭[1]。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除肾移植外可靠的治疗方法,使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和延续。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2]。

居家护理是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长期生存。自我管理教育并不等同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而应包括教给患者解决问题的技巧,持续对患者进行指导,协助其做到疾病的自我管理。现将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1.1自我管理的定义

Barlow等[3]将自我管理定义为在应对慢性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随着慢性病在世界范围内高发态势的持续,自我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应用经验.目前我国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1.2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定义

中国台湾学者宋艺君[4]将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定义为:血液透析患者处理疾病所引起的身体、心理、社会问题,执行自我护理活动,与照顾者形成伙伴的关系,共同承担疾病管理责任,以达到个体所期望的生活目标。

1.3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

自我效能理论是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源于社会学习理论,明确地阐述了自我管理发挥作用的机制。自我效能理论使患者确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某一目标的行为。自我效能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人们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念[5]。高金姣等[6]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提高的同时,改善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起步较晚,医院、社区缺乏完善的血液透析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政策、环境支持,患者了解血液透析自我管理相关信息的途径有限,导致部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较低。侯爱和[7]调查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较低。

3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对策

3.1 自我管理教育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刘丽等[8]研究表明,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对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张小梅等[9]研究表明,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2 家属强化教育 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对家属进行教育,通过家属的有效督导可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并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按时透析和身心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刘丽等[10] 、吴惠君等[11]研究发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属进行了强化教育,患者在规律透析、按时自测、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内瘘护理正确、体质量控制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及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钾离子方面显著提高。

3.3 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尤其是维持性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12]。张菊芳等[13]研究结果发现,74.5%存在营养不良,其中42%为重度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是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要以低钾、低磷、高钙为主,增强优质蛋白的摄入,添加维生素,限制水丰富多的食品的摄入。合理饮食可改善透析效果,提高MHD 病人的生活质量[14]。指导病人了解一些营养方面的知识,包括食物成分、限制水、盐、钾、磷摄入的意义,教育病人少吃豆制品及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香蕉、蘑菇、西红柿,含磷高的食物也宜少吃。无尿病人每天摄入钠1 g ~2 g ,并减少水分的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以小于干体重的3 %为宜,以免增加过多而加重心脏负担。吴静等[14]研究结果表明,饮食干预可使病人的饮食结构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预防MHD 并发症如营养不良、心力衰竭、高钾血症、贫血等。

3.5 血管通路的自我维护和护理 自体动静脉内瘘( AVF) 则是维持透析患者生命最为理想、最为常见的透析血管通路,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安全的血管通路,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有足够血流量,并发症少,可供长期反复使用[15]。所以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指导患者学会对内瘘的护理,保持造瘘处的清洁,在造瘘使用近期内,不要接触水,防止各种感染的发生[15]。不要在内瘘肢体测血压、进行静脉输液和抽血,自我监测瘘管,内瘘穿刺后的包扎止血。告知患者勿穿过紧的衣服或勿在血管通路上悬挂重物。透析结束拔针后如内瘘侧肢体有渗血或肿胀出现,可用冷毛巾湿敷,有利于减轻肿胀和缓解疼痛[16]。

3.6 运动锻炼 对于长期透析患者而言,合理的运动锻炼不但可以增强肌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活动耐受力,还能维持和恢复运动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17]。常见的运动锻炼形式有有氧运动、阻力训练、有氧-阻力相结合训练、电刺激等[18]。

4 小结

近些年来,血液透析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依然不够理想,其原因尚有待探讨。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取决于透析的质量,而透析的质量则依赖于患者依从饮食、液体摄入和治疗方案,护理动静脉内瘘等,这些都要求患者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目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护理人员应致力于增强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阳康丽.10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0 ,7 (19 ):133-134.

[2] 许雪华.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2, 18 (3 ):16-17.

[3] Barlow J,Wringht C,Sheasby J,et al.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wit h ch ronic conditions :a review [ J] .Patient Educ Coun s,2002,48:177-187.

[4] 宋艺君.血液透析病患自我管理量表之建构与测试【D】.高雄:高雄医学大学,2009:

[5] 杨廷忠,郑建中.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2-55.

[6] 高金姣,李怀富,阮国锋,付萍,谢勇琼,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68-170.

[7] 侯爱和.吕文艳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质性研究.护理杂志,2011,28 (4A)12-15.

[8] 刘丽,矫健梅,安丽伟,胡东滨.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9-2261.

[9] 张小梅,谢晓琴,朱慧娟.自我管理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9,23(3)686-687.

[10] 刘丽,矫健梅,安丽伟,姚海燕.家属强化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护理杂志,2011,28(9A)12-14.

[11] 吴惠君,李萍.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照顾着家庭护理能力的效果.护理杂志,2011,28(5A)25-26.

[12] 郭泽丽.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275-277.

[13] 张菊芳,全丽芳,潘寄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的营养状况评价及对策.护理与康复,2012,11(2)170-171.

[14] 吴静,李瑞海,吴琼.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调查与护理干预.护理研究,2011 ,25(2)522-523.

[15] 敖应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3,2 :122-123.

[16] 林象云.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48-149.

[17] 马玲蓉.护理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 1206-1208.

[18] 方萌萌,王超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3,28(1)91-93.

血透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细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8)02-0030-02

Theroleofdetailnursinginthepreventionofhemodialysiscatheterinfection

HUANGHongyi,LUOGenying

(BloodPurificationRoomofFengchengPeople’sHospital,Fengcheng,JiangxiProvince33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oleofdetailnursinginthepreventionofhemodialysiscatheterinfection.Methods:FromApril2015toDecember2016,50hemodialysispatients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acontrolgroupandanursinggroupwith25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care,andthenursinggroupwasaddeddetailednursingonthebasisofroutinenursingcareofthecontrolgroup.Thecatheterinfectionstatusofdialysistreatmentandthenursingsatisfactionwereobservedinthetwogroupsafteronemonth.Results:Theinfectionrateinthenursinggroupwas8%(2/25),which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32%,(8/25,P<0.05),andthesatisfactiondegreeofnursingcarewas84%(21/25)inthenursinggroupandwashigherthan68%(17/25)in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Detailnursingcaneffectivelyreducetheincidenceofcatheterinfectionandimprovethepatientsatisfactionwithnursing,whichisworthyofpopularizationinclinicalnursing.

KEYWORDShemodialysis;catheterinfection;detailnursing

細节护理能保证血液透析过程更加规范化、高效化和制度化,降低患者发生置管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安全性以及透析效果[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等也造成了更多疑难杂症的发生[2]。因此,在血液透析中采用细节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3]。本文报道细节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41例为临时置管,9例为长期置管;2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14例颈内静脉置管,15例为股静脉穿刺置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1~51岁,平均(35±7.3)岁。护理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3~52岁,平均(34±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寻访,随机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并对患者进行日常体征检查。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细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血液透析室及病房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室按各个区域的作用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置相应的标示,明确区域分类,对所有患者严格执行分机透析。透析区空气采用臭氧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每天3次,每次2h,并做好班班开窗通风,一次性物品使用后进行集中处理。对于透析室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檫拭,若没有明显的污染区域,可以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明显被血液或被液体污染的物体表面要使用至少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每月按院要求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指进行培养检测,发现超标,认真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导管器具护理

1.2.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在患者透析前,应进行相关知识宣教,重点宣教将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留置的目的和护理方法,避免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在导管留置后,嘱咐患者避免置管部位与水接触,如需洗澡,可采用干净的塑料薄膜(如食品保鲜膜)覆盖置管部位。嘱咐患者避免导管拔出的方法及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置管部位是否有红、肿、痛和渗液、出血等现象,一旦发现,需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1.2.3保证患者运动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在患者身体状况能承受的基础上,引导患者每日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但运动的首要前提是适度,切不可进行大运动量的激烈运动,应当以有氧运动为宜,例如太极拳、散步等。

1.2.4饮食护理

按照患者的不同病情以及不同口味,配置适合患者的饮食,为患者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热量、电解质和名种微量元素,同时限盐、限水,帮助患者补充营养,增加抵抗力,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透析治疗1个月后的置管感染(局部皮肤感染、导管内感染)状况,并于护理1个月后评估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作为调查形式,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较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的置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肾衰竭的常用急救手段,也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其他毒物中毒等病症的治疗[4]。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血液引入体外,去除其中的病理物质,而达到透析效果[5]。但这种透析方式的一次效率较低,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透析,导致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且在医院时的身心状况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6]。所以对患者采用积极的护理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重要手段[7]。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工作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8]。护理人员逐渐对细节护理引起重视,开始学习并将细节护理方式应用在实际工作中[9]。细节护理的中心理论是注重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细节,但在大多数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则难以把控所有细节,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疏漏。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细节护理是在传统的护理工作中加入创造性的护理模式[10]。在血液透析中采用细节护理,能保证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时在各个细节上都得到关注,护理人员应当尊重并保护每位患者的隐私,从优质服务的角度开展全方位的护理,并向患者展示其所有的自由和价值,帮助患者控制情绪,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说明细节护理能有效降低置管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红义等

    参考文献 

[1] 马翠兰. 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 中國急救医学, 2015, (z1): 94. 

[2] 范娟.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11): 118, 129. 

[3] 孙跃.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价值研究[J]. 母婴世界, 2016, (14): 152. 

[4] 吴素敏.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22): 3131-3133. 

[5] 蔡倩男. 简述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 (4): 50. 

[6] 付美蓉.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 医药前沿, 2016, 6(22): 312-313. 

[7] 伍玲玉, 刘炳葵.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2): 207. 

[8] 王少梅.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简述[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5): 206. 

[9] 邹于萍. 细节护理应用于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0): 237. 

血透护理论文篇5

【论文摘要】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监测和保护的有效护理,降低动静脉内瘘阻塞。方法 分析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改进和规范血透术前、术后血管监测、保护的护理操作及观察流程。结果 术前血管监测,术后血管按压时间、程度,防止低血压、避免血栓形成是保护内瘘的重要护理途径。结论 重视血管监测和内瘘的保护,可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及紧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血透质量和护理效果。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有效的血管通路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也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永久性血管通路,也是血管通路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有些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不佳,反复穿刺,或因护理不当导致内瘘失去功能,尤以阻塞最为常见。现就我院自2001~2002年25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阻塞原因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ESRD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0~77岁。均为缝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使用16号内瘘穿刺针,早期血栓形成(术后4~6周)占内瘘阻塞37%,晚期血栓形成(术后6周以上)占内瘘阻塞63%。

2阻塞原因

2.1早期血栓形成①血管条件差,CRF患者营养状况差,血管弹性降低,血管硬化、钙化、纤维化,内径过细,不能提供高血流量。②血管扭曲痉挛,术中出血过多,导致血肿压迫瘘口,术后包扎太紧致血流不畅等。

2.2晚期血栓形成①单次透析反复穿刺及按压不当,造成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血栓附着管壁堵塞血管。②低血压及低血流量。③过度脱水,组织间隙水分不能很快补充到血管中,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血液黏滞度增大。④瘘使用过早,静脉充盈不足,未充分扩张,易致管腔狭窄部分梗阻。

2.3全身性因素促凝血因子增多,血小板活化,血液浓缩。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大,血红蛋白过高及过快上升,可引起血管内血栓。

3防治措施

3.1术前血管监测及保护

3.1.1血管功能判断行X光,有血管钙化者易栓塞。肉眼观察:静脉较细,直径小于3 mm或多处细小分支或近端加压后充盈较差,术后通畅率受影响。

3.1.2血管保护尽量避免桡动脉和头静脉置管和穿刺。

3.2防止术后低血压可诱发血栓形成

1)术后需防止低血压,使血压维持17.3~18.7/10.7~12.0 kPa,避免低血压状态诱发血栓形成。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卷压迫穿刺点,压力以不出血且能触及血管震颤为宜。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低血压,要特别注意防止内瘘阻塞。

2)回流不畅也是造成阻塞原因之一,因此术后抬高造瘘肢体,促静脉回流,加快内瘘成熟。鼓励病人对造瘘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如手握橡皮圈做挤压动作,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造瘘侧禁敷中药,避免压迫、提重物、戴手表、测血压及采血、输液等,也不能用力过猛,防止瘘吻合口撕裂。

3)内瘘穿刺及按压的有效方法,有水肿的内瘘不能使用,内瘘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不能在吻合口及静脉瓣附近穿刺,否则易产生血肿引起内瘘闭塞,要求一次穿刺成功,采取绳梯式穿刺,若穿刺失败出现肿胀,应立即拔针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冰敷,24 h后再用50% MgSO4湿热敷。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压迫静脉穿刺点而不是皮肤穿刺点止血,压迫强度以有效止血而不阻断被压迫血管血流为宜[2]。

4)树立动静脉内瘘是患者“生命线”的观念,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和提高长期通畅率,并针对以上原因进行防范或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终末期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发生。

4讨论

1)内瘘保护的重要性。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血透患者透析效果及存活率,而预防和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加强预防和护理,及时解除诱发因素,才能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1]。

2)术前监测血管,术后保护血管是防止阻塞,维持正常功能,提高长期通畅率,保证血透质量十分有效的措施。

3)如遇内瘘阻塞病人,立即采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或手术治疗,科学采取措施达到目的[3]。

参考文献

1叶翠铃,李先群,黎少贞.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5):637-638

血透护理论文篇6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透析患者查对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管理;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管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查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模式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查对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品管圈 血液透析 查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10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9-01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由日本专家率先发起的,从尊重患者人性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轻松愉快的管理的模式,可以使相关人员更加自动自发的参与到整个管理活动中,在实际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获得更大满足感与成就感 [1]。本次研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模式进行查对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44.1±1.6)岁;血液疾病病史1-18个月,平均病史(4.2±0.8)个月;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44.3±1.5)岁;血液疾病病史1-19个月,平均病史(4.1±0.7)个月。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采用常规透析患者查对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管理;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对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应用到实际护理服务工作当中;②组圈:相关护理人员可以自发组圈,然后选出圈长,制定活动的主题和具体时间,每个星期应该保证召开两次圈会,讨论并决定选定的主题;③活动主题的选择: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主要分析导致查对正确率降低的原因,将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如何进一步充分落实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查对制度”;④活动计划的制定:在3个月内完成本次活动,每星期进行两次活动,每次活动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制定具体的计划;⑤实施计划: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按照活动谈论的相关内容实施计划,并不断总结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研究调整 [2]。

1.3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对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查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管理模式满意度评价方法。在所有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对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查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打分形式,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三个级别。不满意:得分不足60分,基本满意:得分不足80分但超过60分,非常满意:得分超过80分 [3]。

1.5 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

2 结果

2.1 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4.18±3.11)d,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7.46±2.54)d,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

2.2 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30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19例出现不良反应,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

2.3 对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查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查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广大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使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会自觉的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查对工作的重要性能够进一步明确,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主动的消除不认真查对等现象。发现相关问题能够按照标准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在科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护理工作氛围,可以使其参与感和成就感明显提高 [4]。

参考文献

[1] 周永玲,李淑秀,于坤.营养教育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1,12(01):166-167

[2] 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8(05):134-135

血透护理论文篇7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6月在血液透析中接受优质护理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减少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血液透析中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 优质 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地影响其生活质量。实施优质护理理念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让患者愉快接受治疗,降低疼痛及治疗带来的不舒适感受,减少了病发症,从而全方位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满意度。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抽取2013年1~6月我院在血液透析中接受优质护理的39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51岁;原发病为糖尿病4例,高血压6例,慢性肾炎25例,其他疾病4例。全部病例都是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频率是1~3次/周,每次4~6h。

2 方法

对39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3 结果

患者对我院的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度达96%,通过优质护理减少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讨论

4.1 血液透析前的护理: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当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布置良好的血液透析环境。首先,患者的心理优质护理。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不仅要承受肉体上痛楚,还要经受心理上的煎熬。由于血液透析需要经常进行,透析次数较多,从而使得许多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等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当采用解释、安慰、鼓励等支持性手段为支撑的心理护理方式,介绍已有的血液透析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案例,并引导患者进一步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及时地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使其解除精神压力,并注意调整患者的心态,帮助患者适应生活问题,使得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其次,布置良好的血液透析环境。护理人员应当保持透析室的干净整洁,将透析器械物品按规定陈列摆放,注意室内通风,保持透析室空气清新,并进行及时消毒。通常应当将透析室的温度控制在10℃~20℃,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扫地、铺床等清扫整理工作应当在血液透析前半小时完成,避免应清扫而导致室内尘埃飞扬。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准备适当的音乐或电视节目,从而使患者心情保持愉悦;可以将报纸、杂志或健康宣传手册放置在患者方便取阅的地方,从而增加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

4.2 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优质护理工作。首先,内瘘穿刺护理。将患者调整至优质,并将穿刺侧的肢体充分暴露,并注意保暖。选择合理的穿刺点,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在穿刺时,护理人员可以和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其次,观察、处理并发症。在进行血液透析时,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的需要与感受。如果患者出现冷汗、打哈欠、肌肉痉挛等情况时,可适当减慢超滤速度,给予患者按摩,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如果患者眼花、面色苍白、血压降低、症状加重等情况时,可暂停脱水,使血流量降低,并给予患者葡萄糖注射液,指导患者放松肢体。护理人员应当重点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血液外渗的现象,透析器是否出现凝血症状,透析管路是否出现阻塞,争取及早发现意外情况,防范于未然,保证患者顺利地进行血液透析。第三,生理护理。血液透析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很多患者难以忍受长达4~5h的卧床治疗,常常会感到难受,无法适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保护好穿刺部位的情况下,协助患者适当地变换,必要时给予患者一定的按摩。第四,饮食护理。饭前,使用消毒毛巾擦手,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调整至适宜进食的。根据患者病情与饮食习惯,给予患者低磷、低盐、易消化的优质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4.3 血液透析后的护理: 在血液透析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内瘘护理指导。当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穿刺处的干燥,告知患者切勿用穿刺侧肢体提拉重物。在透析后的第二天,可以使用温毛巾热敷穿刺部位,促进血管软化。患者可以进行抬升肢体、握拳等活动,改善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掌握检查穿刺肢体情况的方法,嘱咐患者一旦穿刺部位发生热痛、红肿或血管震颤减弱消失等情况,就应当立刻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当给予生活指导,引导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为了改善病情进行充分的休息。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体质。部分患者认为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从而对饮食不加限制,导致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透析结束后,还应当遵循多食者低磷、低盐、易消化的优质高蛋白食物的原则,引导患者掌握合理膳食。

此外,在血液透析后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健康宣教,充分利用患者的家庭支持,营造适宜患者治疗的良好环境,从而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使得患者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进行下一次的血液透析。

5 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念,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搞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在治疗中感觉舒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血透护理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左卡尼丁,肾性贫血

 

尿毒症病人由于肾脏动能严重受损,使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相对不足,导致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不足。是导致肾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首要因素,但对于有些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欠佳,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为此我科试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2010年在本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贫血患者38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糖尿病肾病5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2例,其他继发性肾损害5例。入选标准:透析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红细胞压积<25% ,除外失血、溶血、感染等因素。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论文,治疗组19例,男15例,女l4例,治疗组年龄(50±15.6)岁,对照组1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49.5±16.1)岁,两组患者每周透析均为2~3次,每次透析时间3~4 h。两组患者在原发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透析方式、透析剂量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等方面无显著差异。1.2 透析方法 使用瑞典Ganbro,AK90、AK95透析机、日本尼普洛三醋酸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在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时间4—4.5 h,每周3次,透析器重复使用。普通肝素钠抗凝,天津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论文范文。

1.3治疗方法两组均同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30~75U/(kg·次),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将左卡尼丁2 g溶于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左卡尼丁,疗程共l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周取血查Hb、Hct,待Hct、Hb分别≥30% 、≥100 g/L后减量,使得Hct、Hb分别维持在>30% 、≥100 g/L。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和检验,以P<0.05为显著差异。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治疗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目的护理论文,治疗过程以及可能出现情况。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2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治疗中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病人有无发热,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表现。尤其是低血压,如发现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暂时停止超滤,减慢血流,迅速补液等。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后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有无过敏,血压升高,头痛,流感样症状,血栓形成尤其是动静脉内瘘处血栓形成等副作用。并教会观察门诊病人自我观察。

2.3通过观察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Hb、HCT比较,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间Hb、H ct比较,P值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和HCT纠正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2.4 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变化治疗组于治疗后第4.8、l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分别减少了10% 、16.7%、33.3% ,而对照组用量无明显减少。

2.5 高血压发生率 以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升高≥1.33 KPa (10 mm Hg)为血压升高标准护理论文,治疗组为5.3% ,对照组为31.6% ,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贫血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引起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所致。临床上已成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但对于有些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欠佳,有研究报道,EPO治疗肾性贫血效果不佳与血浆左卡尼丁缺乏有关。左卡尼丁缺乏可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正常的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左-卡尼汀又名左旋肉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为脂肪酸代谢所需。国外文献报道,左卡尼丁可改善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白蛋白的合成,提高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血细胞比容[1]论文范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合成不足,透析过程中显著的丢失以及EPO在促红细胞生成时可能消耗了大量的左卡尼丁,从而造成了左卡尼丁的缺乏。国内有文献报道,左卡尼丁与EPO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Hb和Hct,明显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贫血症状,并能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EPO联用左卡尼丁治疗组,Hb和Hct的增高明显优于单用EPO对照组,并且EPO用量明显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左卡尼丁减少了红细胞长链酰基肉碱的积聚,改变了红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增加红细胞对不同类型应激的抵抗,降低了红细胞的脆性,最终延长了红细胞寿命[3]。同时左卡尼丁通过对骨髓红系祖细胞的作用,提高了EPO的疗效[4] 。研究还证实护理论文,左卡尼汀能提高Na+/K+—ATP酶的活性,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压积。左卡尼汀还能纠正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抵抗性,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上肾性贫血患者使用EPO治疗,血压升高系EPO的主要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与EPO剂量有关,发生机制可能为EPO引起红细胞压积上升、血液粘滞度增加、血管内皮ET-1释放及对外周血管的直接加压作用有关。EPO与左卡尼丁合用减少了EPO的用量,提示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可能与EPO用量减少有关。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EPO与左卡尼丁联用能显著提高尿毒症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减少输血,降低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Debska-Shzien A,Owezarzak A,et a1.Plasma earnitine profileduring chronic renal anemia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Int J Artif Organs,2003,26(1):33-38.

[2]雷建蓉.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5(3):8.

[3]Nikolans S,George A,et a1.Ren Fail,2000,22(1):73-80.

[4]王英,王梅.补充L一肉碱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3):183—184

[5]龙杰文邓红环陈其铭,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月第4卷第5期

[6]泰敏,任英,梁亚屏高通量透析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效果观察护理.西部医学2009年3月第21卷第3期

血透护理论文篇9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53-01

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30%[1]。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发生前无明显前兆症状。低血压的发生使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并使心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透析患者的老龄化和糖尿病肾病在透析人群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透析低血压更加严重。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干预,可否有效的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饮食营养,控制患者透析期间的体重增长。探讨合理饮食、饮水、用药等对低血压患者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透析龄一年以上在我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进行调查并实施护理干预。男10例,女10例,年龄25~80岁,透析程12~80月。

1.2 方法

对9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联系方式。问卷内容包括有关患者原发病情况、饮食情况、容量控制情况、平时血压情况、服药的情况及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程度等。采用面对面填写问卷形式,由专人负责问卷调查。问题分四个评分标准:1=根本不配合,2=偶尔配合,3=基本配合,4=完全能配合。总累计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配合治疗的情况越好。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合理饮食指导、容量控制教育、指导患者家庭监测血压和用药、密切的电话随访,观察护理干预前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血压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1.2.1 合理饮食指导 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增加营养,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因为愉快的心理状态会促进食欲,保证营养的消化和吸收。②教导患者避免在透析2h后进大量食物,以防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1.2.2 容量控制教育 要求患者和他们的照顾者参加由责任护士组织的饮食指导培训,教育的重点是限制液体和钠摄入的原因和方法,包括①指导病人在透析期间严格控制水的摄入,体重增长不超过4-5%,将超滤率控制在1.0kg/h以内,老年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应控制在2kg内。要求患者用带刻度的水杯喝水,明确每日饮水量,当患者感觉口渴时劝道他们小口饮水,不要一饮而尽,也可食用一些酸味食品或嚼口香糖以缓解口渴。②当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时,适当增加透析频率或延长透析时间,以逐渐达到干体重。③病人增减衣服时,嘱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已防脱水过多或过少④透析患者难的摄入量不得超过2.3/g[2],指导每个患者在烹饪时使用1g或2g大小的盐勺加盐,用5ml的量勺加酱油。⑤劝导患者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外出就餐,因为这些食品中的盐是隐形的。⑥教导患者检查和记录小吃或罐头食品上标识的食盐量,患者吃的食物应与家中其他成员吃的食物分开,以确定他们摄入的食盐量[3]。⑦提高烹饪技巧,可以使用花椒、八角、葱、姜、蒜等调节食物的味道。。

1.2.3家庭监测血压 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正确测量血压方法的培训和考核[4],告知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后果,以提高患者家庭监测血压的依从性,根据血压情况调节监测的频率,并如实记录.

1.2.4 服药指导 内容包括①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镇静药,在透析当日,医生根据家庭自测血压的记录调整降压药和透析处方,并和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达成共识。对于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者,透析前应停用降压药物。②针对长期透析低血压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用中药调理血压。患者可自备西洋参片,在透析过程中含服。③嘱病人遵医嘱使用促红素、补充铁剂、叶酸等制剂,以防低血红蛋白、贫血的发生。

1.2.5 电话随访 责任护士在电话随访中了解患者遇到的任何问题,通过与患者讨论,利用协议护理的方式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电话随访的频率,如果需要,责任护士将咨询医生以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 检验。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100例患者基本配合以上的达98%,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前低血压发生率与患者护理干预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干预前3.5%,干预后2.1%)比较,采用 检验, =7.26,P

2.2 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资料的相关分析

2.2.1 不同文化层次在行为信念项目上有差异,文化层次越高,接受信息的能力越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对健康重视程度越高。女性患者依从性好于男性。与文献报道一致[5]。提示,对于男性患者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将其作为重点干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2.2.2 患者的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营养、用药的主要因素。有些老年患者没有经济来源,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在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

3 讨论

透析中低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较透析前下降≥4KPa(30mmHg)和(或)收缩压≤12KPa[6]。

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保持有效血容量的关键是患者透析间体重的增长要控制在体重的4%~5%。水盐限制的高低是决定透析患者体重增长适宜的关键,直接影响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如果透析超滤量大于干体重的10%,透析中会出现血压下降、心悸、出汗、呕吐、抽搐等症状。我科在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后取得了疗效,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后低血压发生率下降,有文献显示,加强健康教育,控制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幅度,可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与文献报道一致[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有文献报道,加强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饮食营养,控制水盐的不依从性。与文献报道一致[8]。因此注重透析前的健康宣传教育及心里指导,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强巡视,对一些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使得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青艺,杨洪杰,王颖.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与患者依从性相关性探讨[J].中国血液净化,2008,6:第7卷第6期,345-346

[2] Alpert JS: what diet should we recommend to patients [J]? The Am J Med ,2006,119:,715-716

[3] 全蕾,李燕筠,许莹,杨彬,苏琦,许戎,董捷.综合护理干预下腹膜透析患者季节性血压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3,6:第12卷第6期,345

[4] Dong J ,Xu Y,Yang Z,et al. Does association with volume status and inflammation account for the increased death risk from high peritoneal protein clearance in perit dialysis [J]? Blood Purif,2010,30:127-134.

[5] 安利杰,武爱萍,杜艳英,等.指示性与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对关心病患者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51.

[6] 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629

血透护理论文篇1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行尿毒症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和肾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4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强生活质量,改善肾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效果观察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症状,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然而血液透析是一个非生理过程,不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治疗预后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生活生存质量[1],中医护理理论从辨证论治入手,通过传统的中医手法和中医药辅助治疗,取得了常规护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和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34~78岁,平均(46.89±8.72)岁,病程3~48个月,平均(8.25±2.14)个月,透析时间3~21个月,平均(7.76±3.04)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慢性肾盂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7例,其他3例;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46.53±9.12)岁,病程4~46个月,平均(8.96±2.48)个月,透析时间4~22个月,平均(8.15±2.98)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慢性肾盂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5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版美国NKF-K/DOOI工作组原著《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中的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脑、肝等并发性疾病,无低血压症状和精神疾病,意识清晰,自愿参加本研究。

1.3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行肾内科血液透析常规护理。

1.3.2观察组

实施中医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中医认为,七情具有调节肺腑、整合阴阳的作用,过份激动、焦虑都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导致气血失调,加重自身病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治疗预后不确定,再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致使患者出现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情况,给予正确心理疏导,并配合患者家属和同事明确患者的家庭地位和社会认可,使患者增加治疗积极性和遵医依从性,达到“正气存内,邪气不干”的治疗效果;②基础护理。a.头部按摩。沿督脉按揉“天门”“推坎宫”“神庭”至“百会穴”“风府穴”缓解由于透析引起的失衡性头疼;b.口腔护理。指导患者用淡盐水漱口,用金银花、甘草、霍香等中草药煎汤口含5min/次,治疗和预防口腔溃疡;c.皮肤护理。血液透析24h后,运用防风、艾叶、苍耳子、苦参等煎汤擦洗身体,汤药液温度控制在40℃以内,预防和治疗由于气血运行失调而形成的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d.呕吐护理。血液透析前运用生姜擦舌和口含生姜片预防呕吐,对于在血液透析期间出现的呕吐患者运用针灸内关穴,留针15~30min,轻捻缓解和服用紫苏叶、黄连、姜半夏、陈皮、旋覆花、赭石、炙甘草等用水煎成的中药制剂,来缓解呕吐症状;③生活护理。叮嘱患者勤洗勤换内衣,尽量穿着纯棉内衣,在饮食上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用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等熬粥食用,以“固本培元,补气益血”。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躯体舒适、饮食质量、运动与感觉等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Scr、BUN、Ccr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根据自制护理调查问卷,调查项目共分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项内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调查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资料数据均由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平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睡眠质量、身体舒适、饮食质量和运动与感觉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肾功能指标Scr、BUN、Ccr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血透技术能够明显减轻尿毒症的临床症状,但血液透析是一个非生理过程,再加上血透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沉重等一系列原因,致使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够达到护理预期[2]。中医护理运用中医辨证理论,认为尿毒症的各项代谢紊乱属于“水肿”“脾肾两虚”“癃闭”等范畴,在护理操作中,首先从情志护理入手,中医认为,“七情六欲”为协调阴阳之根本,情伤而肺腑动,会导致气血失调,加重病情,只有树立起患者的治疗信心,才能够达到“固本培元,邪不入侵”的效果[3]。由于透析是创伤性治疗,难免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中医护理模式在基础护理环节中,运用按摩、中药擦洗、中药液漱口等方法,预防和治疗诸如失衡性头疼、口腔溃疡、皮肤瘙痒、呕吐等透析并发症。前文护理方法中已讲述了失衡性头疼和口腔溃疡、呕吐等的中医护理方法,这里再分析一下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是由湿浊邪气入侵皮肤肌理,气血运行失调所致,用艾叶、防风、苍耳子等中医煎汤擦洗,能够减缓患者汗腺和皮脂腺萎缩,缓解瘙痒症状[4];呕吐为体内湿浊毒邪瘀积导致胃失和降,浊气上升所致,中医护理采用内关穴针灸、生姜片擦舌、中草药煎汤内服等方法,标本兼治,缓解呕吐,这和王建芝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本研究结果提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肾功能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肾功能,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咏.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29-31.

[2]梁艳萍.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47-49.

[3]罗玲,雷延兰.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5):593-595.

[4]巨梅,司雅蓉.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循证护理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环球中医药,2014,7(S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