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3:22:49

血透范文篇1

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来,她在血透室做过护理工作,服从组织安排,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是她的一惯本色;她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从不迟到、早退,以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护理技能,出色地完成院科分配的各项工作。

自2000年起她被安排到医院血透室从事血透护理工作,岗位的变化使她认识到对病人更需要有一颗关爱和同情的心,尤其面对这些维持性血透病人,他们患病后社会地位、工作、家庭关系大多发生很大变化,对自己生命、事业、前途忧心忡忡,再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些问题都可能转化为精神负担,因此她除了要做好日常护理,还要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作为一名血透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她每天坚持提前一个多小时上班,她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更习惯了新春佳节和血透患者在一起的感受。

急诊就是无声命令,她习惯了半夜三更被急诊电话惊醒,有一次深夜一点多钟,遇到一位由于透析不充分而引起心衰肥胖病人,由于病人过度肥胖,股静脉穿刺时穿刺针不够长,非得用手用力向下按压,才能有充足的血流量,2个小时过去了,病人脱离了危险,她的手麻木了,手指伸不直,双腿僵硬了。为此家属非常感动,又是请吃饭又是送东西,她都婉言谢绝了。她对患者家属说:“这是我份内的工作,应该做的”。还有一次也是深夜为一位急诊病人做血透,患者由年迈的父母陪着,看着病人年迈的父母,她不由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母,一股关爱同情之心由然而起,她为病人做完了血透护理后,还帮病人取药、化验、检查等,楼上、楼下不知跑了多少网趟,而一点怨言也没有,患者的父母感激万分。像这样的情况她遇到网过很多次,她就是这样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外,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认真帮助每一位病人。

她除了认真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同时,为了节约开支,她利用下班时间,自己动手把锈迹斑斑的无菌柜、病历车擦试修理完整。由于她的工作认真做事有条不紊,科室管理规范,血透室一直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兄弟单位同行的肯定,也得到前来就诊病人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血透范文篇2

[关键词]病毒肺炎;集束化管理策略;透析患者认知行为

2019-12,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病毒肺炎疫情,并逐步蔓延至全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01-20将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集束化干预策略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病的方法[1]。集束化管理策略是汲取“集束化干预策略”的理念,应用一组管理措施,其中每项措施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管理结局,通过多项措施共同实施来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2]。在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血透室每日需要为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血透室人群相对复杂,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透析患者免疫力低,属于易感人群。由于疫情的快速传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保证透析患者、陪同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患者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迅速有效应对疫情,我中心实施了集束化管理策略,提高了患者对疫情的认知,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对血透室做好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血透室共有52台血液净化机器,护士33人,医生2人,护理员2人,卫生员3人,健康教育专职护士2人,预检分诊护士7人。调查155例透析患者,患者均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每周透析3次。其中男90例,女65例;年龄18~80(56.43±24.86)岁;均为初中以上学历。本项目实施观察时间为2020-01-20~2020-04-20。1.2方法。1.2.1血透室工作人员管理1.2.1.1成立血透室病毒肺炎防控组织。当社会遇到特殊且严重的传染病问题时,管理体系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方式是关系到患者安危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3]。为了迅速应对疫情,血透室组建了防控领导小组,根据疫情实际情况重新设置医疗护理工作流程以及调整人力资源岗位;修订与落实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透析中心的诊疗条件等制定应急预案。1.2.1.2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与防控知识培训。加强血透室全员对防控病毒肺炎感染的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培训对象包括所有工作人员(医生、护士、技师及工勤人员等)。培训方式采取微信、网络教学或自学,避免人员聚集发生交叉感染,通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并逐一进行网络考核,使全体员工加深对标准预防的认识[4]。1.2.1.3加强健康监测与管理。疫情期间,做好血透室所有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包括体温和呼吸道症状的监测,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每日自测体温,体温异常时及时上报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干预处理。1.2.1.4做好职业防护与管理。根据《北京市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做好全体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管理,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血液净化中心(室)的医务人员主要负责医院透析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其手卫生情况对控制院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至关重要[5]。工作期间所有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穿隔离衣等。看护患者的医护人员相对固定,记录单可追溯,减少在岗人员聚集,减少不必要的交流,防止交叉感染,分区进行治疗工作,分批、分散就餐等[6,7]。由专职护士监督护理员、卫生员的手卫生行为以及个人防护穿戴的正确性,并对他们做好宣教工作与健康监测。1.2.1.5科学安排工作人员排班与调休管理。根据《医疗机构内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五版)》要求,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做好医务人员排班调休工作,保证相关医务人员得到合理休息。根据血透室在岗医护人员在不同病区的实际工作量,采用弹性排班,建立备班制度,在保障透析治疗重点工作的同时,又可防止过多的人员在有限的透析治疗间内流动,避免交叉感染。1.2.1.6工作人员去向报告登记管理。建立血透室病毒肺炎防控全员去向报告登记制度,科室所有工作人员离京需报备至防控组长。要求血透室全体工作人员不聚餐,不聚会,居家休息,自觉减少和控制社交频次。有接触疫区人员或疑似、确诊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须主动上报并配合防疫人员工作进行隔离观察,不得把生活中的感染风险带入职业环境。1.2.1.7严格落实保洁医辅人员管理。针对保洁医辅人员等特殊人群,结合血透工作实际,为保洁人员安排固定生活区域,配备口罩、帽子、护目镜等防护物资,并督导其按时更换。科室设置专人进行保洁医辅人员的专项管理,严格保洁医辅人员的监测上报制度,每日监测体温,询问症状等。1.2.2血透室患者管理1.2.2.1患者透析治疗前预检分诊管理。为了做到早期识别与实行病毒肺炎院内感染的源头控制,护士需完成预检分诊及配合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疫情初期血透室迅速成立护理预检分诊组,建立工作职责,并落实相应的问诊要求。对体温≥37.3℃、可疑病毒肺炎患者应护送至发热门诊。全面负责透析患者及家属候诊秩序、接诊秩序、候诊人流疏散管理与风险教育。护理预检分诊组由护士长直接管理督导;在岗的接诊护士和护理员均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面屏/面罩,穿隔离服。全面落实防止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做好预检分诊工作。1.2.2.2患者治疗预约错峰管理。患者透析治疗行预约错峰管理,患者按照既定预约时间错峰来院透析。在疫情期间临时增加多个候诊区,透析患者可分批次分别在不同候诊区域等待就诊,并由护士安排分批次测体温及体重后进入透析间,医生接诊后上机;要求患者全程佩戴口罩,禁餐,患者之间保持1m距离。透析结束后,尽早离开候诊区域,避免小范围聚集。1.2.2.3透析患者陪同人员管理。制定患者及家属告知书,疫情期间禁止探视,同时需加强患者陪同人员管理。陪同人员需2周内无湖北旅行或居住史,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无发热(体温≥37.3℃)及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建议每次透析,如病情需要,限1人来院陪同,陪同人员佩戴口罩;家属和陪同人员进入透析间前,在候诊区域洗手池清洗双手;陪同人员若为返京人员,要求主动告知返京地区。1.2.2.4体温筛查管理。建立体温异常报告制度,透析患者及家属进入透析室前测量体温,上机后及透析结束时测量体温(如有不适症状随时测量),如实记录结果上报;透析期间,居家测量体温,如有异常上报透析室医护人员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陪护家属体温>37.3℃,不得陪护,按照门诊患者发热处置流程处理。建立非透析日重点患者(如有感冒症状、曾发热或异地回京人员)随访机制,进行电话随访,完成非透析日体温及相关症状问诊汇报工作。1.2.2.5健康教育与指导管理。教育透析患者勤洗手,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不要到室内公共场所或人流密集的地方,外出应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掩口鼻。每日安排专职教育护士反复指导、监督患者出入透析间前正确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及正确使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以及咳嗽礼仪。指导督促患者每周清洗消毒或更换病号服。1.2.2.6风险告知与教育管理。专职教育护士参照科室制定的透析患者告知书内容及每3d更新一次的病毒肺炎宣教内容,反复对透析患者进行告知教育,如在患者透析过程、上下机操作时,责任护士需持续对患者进行告知书及居家防护内容反复教育,并用真实发生的感染案例及对疫情发展新问题的讲解,为患者展现生动的风险教育。告知患者减少与他人见面、接触,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集体活动,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另外,每日安排科室操作组护士严格落实病毒肺炎的相关问诊要求,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如实汇报。候诊区定期更新粘贴患者告知书及注意事项,让患者随时知晓如何做到安全防护。1.2.3科室感控管理1.2.3.1专职质控员监督与消毒隔离制度管理。每日安排消毒隔离质控护士督导落实检查科室的感染预防及督导表相关内容的执行情况,全体护士须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明确有关概念,提高消毒隔离的技术水平,确保院感防控各项措施的执行,防止出现消毒隔离的盲区。1.2.3.2环境物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正确使用各类消毒器械,配制各种浓度的消毒液和掌握各种物品和污染物的消毒方法。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物品每次使用后应当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保洁员每日定时清洁和消毒患者接触的物表及地面;加强病区微生物高频污染点的擦拭消毒;加强通风,做好日常清洁消毒,适当增加病区和诊室通风及空气消毒频次[8]。1.2.4防护物资的统一发放与使用管理根据《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引导(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文件的指示,重点做好防护物资的合理使用。由于疫情期间防护用品大量使用,为了将有限的防护用品安排给医护人员,在既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又避免过度浪费的前提下,由责任组长根据每日上班的具体人数核实请领医用防护用品的数量,统一发放与使用。1.3观察指标(1)实施集束化管理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感染情况。(2)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155例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项目为实施集束化管理后患者疫情期间认知行为的改变,包括疫情前后就餐方式、手卫生次数和体温测量次数的改变。分别调查了透析患者对疫情防控知识的了解、疫情对透析患者规律透析、心理健康、食欲、睡眠、焦虑的影响等。

2结果

2.1实施集束化管理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感染情况。疫情期间所有医务人员及保洁医辅人员零感染,零隔离观察。2.2实施集束化管理后疫情对透析患者生活及治疗的影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7.42%(151/155)的透析患者是通过血透室医护人员的宣教了解本次疫情的防控知识;90.32%(140/155)的透析患者认为在疫情发生后透析过程的总用时(包括候诊、更衣、治疗)与疫情前相比基本相同;70.32%(109/155)的透析患者认为没有因疫情可能对透析治疗造成的影响而感到焦虑;78.71%(122/155)的透析患者认为疫情期间食欲没有变化;80.65%(125/155)的透析患者认为疫情期间睡眠没有变化。2.3实施集束化管理后疫情前和疫情期间透析患者认知行为的改变情况。调查显示,患者为减少聚集性疫情事件的发生,疫情后于自己家中烹饪的比例大幅增加。见表1。患者疫情期间手卫生的认知行为改变明显,手卫生次数与疫情前相比显著增加。见表2。疫情期间能够主动配合居家体温测量人数与疫情前相比显著上升。见表3。

3讨论

3.1集束化管理策略的优点。集束化管理策略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将分散、有效的管理措施归纳起来,使其系统化,并结合了单位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特性,增强了管理的实效[2]。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血透室属于高暴露场所,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病毒在血透室的传播与感染,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我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对血透室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感控工作、防护物资的统一发放与使用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对实现医院感染控制与风险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2集束化管理策略应用的效果。在血透室防控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血透室规范开展病毒肺炎各项防控工作,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能够在疫情期间顺利开展。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应急预案的制定、防控知识的培训与考核、防护措施的建立、预检分诊与流行病学调查的落实、强化健康教育体系、防护物资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等方面均采取科学有效的集束化管理措施,有效地做到了科学应对疫情。根据《北京市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与医疗操作可能的传播风险,对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消毒隔离措施、环境管理、物表的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的管理都应用了具体的集束化管理策略,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通过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使血透室全体工作人员掌握了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医护人员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的感染防控,降低血透室工作人员的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风险。通过强化管理,提高了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依从性越高,则医院感染率越低[9]。合理安排与管理人力资源,避免医务人员因过强工作负荷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降低发生感染的风险,在关键时期,使每一位护士都能以最佳的状态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潜力,确保最高的工作质量[10]。集束化管理策略能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与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加强患者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认知与积极配合,使每个人都把防控技能贯彻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保证生命安全。3.3集束化管理策略能提高透析患者疫情期间遵医行为。疫情期间通过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医护人员的严格管理措施和科室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使患者对抗疫情的信心倍增,减轻了患者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对疫情防控措施的认知,能够自觉遵守与维护科室的各项要求和疫情期间的自我科学管理。

血透范文篇3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透患者干体重的因素,通过对在我院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70例患者是否达到干体重要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0例患者达到干体重的要求,30例未达到干体重的要求。分析影响干体重未达标的原因包括摄入水分太多、季节变化、透析不充分、营养状态、衣服的影响、大小便、是否进食等因素。针对上述原因设置干体重时应全面考虑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并以此来指导患者如何配合设置合适的干体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干体重是指透析结束后患者将要但还没有发生低血压综合征,且感觉舒适的体重。目前虽然已有多种确定干体重的方法,但仍没有确定干体重的金标准。而干体重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原因估计干体重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并以此来指导患者如何配合设置合适的干体重,及控制体重的增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临床资料

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新进入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70例,年龄22-83岁,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患者开始首次透析时即纳入观察。

2方法

上述患者经过3个月的充分透析及超滤,病人饮水控制,盐分控制,判断是否满足下面的指标:病人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透析前血压控制在18.67/12.00kPa左右;透析结束后,皮肤黏膜无水肿,皮肤上见轻微皱褶;四肢透析结束时四肢无活动异常,下肢可有轻度抽搐;自觉有轻度口渴、胃纳佳、有饥饿感、水潴留小于体重3%,没有显著的液体超负荷体征。达到这些标准的即判定为干体重达标,否则判为不达标。逐个分析影响干体重未达标的原因并统计分析。

3结果

其中40例患者达到了干体重的要求,30例未达到干体重要求,未达到干体重原因见表1:

4讨论

患者的干体重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患者摄入水分的量、季节、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大小便、衣服、进食的影响。其中饮食不合理,水钠摄入过多致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超滤率过大,透析后期因发生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而终止治疗,这是血透患者未达到干体重的主要原因。在南方,季节变化对血透患者的体重影响明显,夏天气温高,体表蒸发及出汗多因此大部分患者都可达到干体重。但冬天体表蒸发少,同时冬天人也容易长胖,估计干体重时有一定的难度,高估或低估了干体重都使其未达到要求。某些患者对血透认识不足或由于经济原因而减少透析次数导致透析不充分,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有些患者营养状况改善体重增加,干体重没有适时调整致超滤过多;有些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或蛋白摄入过少致营养不良而发生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低未能按预期的干体重来超滤。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或便秘时体重会明显地受影响,因此要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干体重,尿量较多的患者磅体重时如未排空小便会低估了干体重。有小部分患者对干体重概念模糊或不够重视,在磅体重时随意增减衣物,或没有考虑进食的影响,导致干体重设置存在误差而未达到干体重。

准确地测定患者的干体重,正确评价患者的水合状态,及如何达到合适的干体重是血透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患者的饮食是影响干体重的主要且最可干预的因素,尤其是饮水的控制。首先针对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向患者讲解血透的目的、有关干体重的概念、食物种类的选择和控制水钠摄入的重要性;讲解监测体重及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磅体重时衣物应一致,排空大小便,减少人为因素对干体重的干扰。并向患者派发各类食物成分含量表,请营养师讲授相关营养知识及进行指导。教会患者控制饮水的小技巧如口渴时可含些加了柠檬汁的冰块,或含花旗参片。及教病人如何在家里较准确的记录尿量,把24小时的尿用空的矿泉水瓶收集起来并记录,根据尿量的多少选用瓶的容量,然后喝水时根据尿量来量出而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情况及主诉,观察患者透析过程有无出现并发症,同时监测透析前后的血压、体重及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情况,体重突然增长过快的要分析是由于饮水还是便秘等因素造成的。设置干体重时要充分考虑季节对体重的影响。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协助医生设置合适的干体重。透析过程中血容量下降程度与超滤量及水分由组织间隙向血管内的再充盈速率有关。[1]因此对于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要改善营养,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必要时在血透过程中输血浆或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从而提高水分由组织间隙向血管内的再充盈速率,超滤量循序渐进,提高其超滤的耐受性,逐渐达到干体重。

干体重的设置是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据报道有25-50%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干体重方面的问题,导致并发症的增加。[2]干体重设置过高,造成[来

体液超负荷而致高血压和心衰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众多研究表明体液超负荷是导致血透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干体重设置过低,则导致透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眩晕和肌肉痉挛,影响透析依从性及透析充分性。[3]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除了清除毒素外,清除透析间期体内的多余水分以恢复体内水分平衡也是目的之一,干体重就是主要的临床指标,干体重也是透析充分性的一个指标。尿毒症患者由于排水功能障碍往往会出现水肿、体腔积液、高血压等,研究表明在血透患者中至少50%的高血压是由于液体潴留引起的,低血压是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40%。[4]由于有些患者在水潴留或低血容量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某些患者常常在容量负荷比较严重时才会出现高血压、肺淤血,或明显低血容量时才会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因此干体重设置过高或过低,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干体重的确定对于透析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虽然近年干体重的评估方法不断发展,但直至目前尚缺乏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有效办法,干体重的设置主要还是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确定如患者的血压、有无肺淤血、外周水肿、血透过程有无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征象。因此确定干体重时要全面考虑影响干体重的因素,适时调整,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减少透析的不适,提高患者透析的依从性及透析的充分性。

参考文献:

[1]周福德,蔡红梅,王梅.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监测的意义[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10(6):528-531.

[2]周亦伦,刘惠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价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24:261-265.

血透范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血透室患者8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1~76岁,平均(38.21±2.24)岁。病程2~18年,平均(6.12±1.21)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2~76岁,平均(38.35±2.26)岁。病程2~18年,平均(6.24±1.13)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分层级管理模式组开展分层级管理模式。(1)设置层级。设置护士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三个层级,每个小组责任护士1名,助理护士2~3名,分管7张病床。(2)岗位职责。护士长负责科室护理管理和工作指导。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病情了解和护理方案执行,执行血液透析护理流程,规范护理操作,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交接班等工作。助理护士负责责任护士下发的任务,积极和患者沟通,做好基础护理。(3)工作评估。护士长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每个月开展1例例会总结工作情况,归纳分析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组织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整体护理质量(0-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投诉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SPSS15.0统计,x±s为计量资料并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2.2两组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整体护理质量相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整体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相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3讨论

传统护理多为平面管理,未根据护理人员职称和资质等进行合理分工,导致护理人员无法正常发挥工作能力和积极性[3]。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血透室护理中应用可通过根据护理人员职称和资质设置护理层级和工作职责,确保岗位人才配置合理,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能力,有效控制各个环节护理质量,提升整体护理质量[4-5]。

本研究显示,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整体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投诉率,提升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蒲君,李密,谢席胜,等.层级方案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5,27(8):1258-1260.

[2]任佳佳,陈亚萍.分层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7,4(28):175-176.

[3]马翠兰.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血透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125-126,159.

[4]陈红琴.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7,30(8):141-142.

血透范文篇5

关键词:血透中心;护理;培训;管理;规范性

进阶评鉴血透中心收治对象多数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该类患者主要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血透中心各类投诉事件和纠纷事件不断增多,这不仅影响血透中心正常工作的开展,同时对血透中心效益和医护人员带来负面影响。然经过对血透中心各类投诉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部分事件发生源头是因护理人员自身技术和知识等局限所致[1]。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通过引进和新招聘护士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上岗前培训不规范或不到位等均对护士护理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上岗前护士能力培训十分重要[2]。合理、高效的培训管理模式不仅可保障护士培训效果,同时还可为血透中心日后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借鉴。尽管以往也存在护士上岗前培训,但多数未严格按照技术和责任、风险及管理等来匹配相应等级护士,且无针对性培训方案。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护士培训也逐渐向“能级体系”进行转换,重点加强能力培养。为此医院提出规范性进阶评鉴管理模式,通过核心能力来评价和使用护士,护理管理者根据护士不同能级来定岗、定级及定责等。我中心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实施了规范性进阶评价管理模式,旨在更好发掘护士潜能,促进护理人员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血透中心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血透中心40名新上岗护士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名。入选护士和患者均熟知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女18名,男2名;年龄22~40岁;大专9名,本科11名。对照组,女17名,男3名;年龄22~43岁;大专10名,本科10名。两组入选对象各项信息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培训方式进行管理,将新上岗护士随机分配至岗位中,并进行轮岗,4周轮岗一次,由带教老师负责指导和考核。观察组:采用规范性进阶评鉴进行培训管理,首先开展工作分析和人才评鉴,合理配置现有护理人员,对新上岗前护士进行层级管理,分为初级护士和熟练护士及专科护士,根据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要求对应分为N1、N2、N3不同的个人发展能阶等级。确定岗位和职级后再对应相应的岗位职责与任务,同时制定相应培训内容,然后根据制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待培训完成后再进行能力评估,合格后方可进入上一级岗位。具体能级划分和进阶要求及规范化培训内容:N1:工作时间0~2年,能力划分: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可执行血透中心各项操作;进阶要求:通过初级培训,掌握血透中心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培训具体内容:血透中心医嘱执行流程和上下机操作流程及各项护理操作规范、书写规范等。N2:工作时间3~5年,能力划分:可独立实施患者各项操作管理,参与仪器管理和资料收集;进阶要求:能完成专科能力培训,通过N2考核,可指导新进护士等;培训具体内容:开展应急反应能力培训和各种仪器使用的培训,强化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等。N3:工作时间≥6年,能力划分:可独立开展患者护理管理,同时具备一定教学和行政管理能力,参与护理质量改进和护理科研等;进阶要求:完成N3阶护士专科能力培训且通过考核,能独立指导新进护士,带领小组成员开展护理研究;培训具体内容:沟通能力和病情观察能力等规范化培训,同时进行临床教学和科研及护理质量管理能力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案例讨论等多模式培训形式完成,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直接参与管理,成立管理小组,由科室1名和1名工程师及2名专科护士组成,医生负责教授课程;工程师负责为护理人员讲解血透中心各种仪器的使用性能和保养知识;专科护士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和解决各项护理问题等。制定详细护士培训管理手册,规范血透中心护理人员培训具体内容,如理论和操作及考核等。开展有关血透知识的专题讲座,并结合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学员间相互指导和学习。培训结束后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及教学小组成员负责进行评鉴,评鉴结果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定期指出培训存在的问题和护理人员学习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完成和改进,提高培训管理效果。1.3观察指标。参照《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手册》评价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状况,两组分别选取100例他们经手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同时记录两组发生技术性并发症和导管感染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状况比较。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评分为(176.88±9.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96±10.73)分(t=18.28,P=0.00)。2.2两组技术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血管通路和体外循环凝血及水电解质平衡障碍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3两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经手患者导管感染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χ2=4.69,P=0.03)。2.4两组护士受到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士受到的总体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得分为(95.76±2.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1±1.24)分(t=19.47,P=0.00)。

3讨论

明确各护理人员能力标准,对照执行并制定规范性培训内容,岗位进阶实施严格的考核,做到公平、公正,激发新上岗护士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核心能力。本次笔者于血透中心采用规范性进阶评鉴进行培训管理,严格按照护理人员层级进行能力培训,并根据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能力来进行对应评鉴,从而可更好地做到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3-4]。此外,采用规范性进阶评鉴可充分发挥出高年资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势,为其提供发挥自身才华的平台,使其做到帮助低年资护士,巩固临床护理质量。此外,该培训管理模式还可让年轻护士看到职业前景,增强其自信心,有助于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血透中心护理事业发展[5]。通过评估来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可让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本次采用规范性进阶评鉴还可让血透中心护理人员相互学习,不断探索新知识,做到取长补短,相互激励,使培训效果倍增。血液透析和血液净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透中心,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护理人员是血透中心各种仪器和实际操作的实施者,也是直接与患者接触者,所以存在较高风险性[6]。本次研究为提高血透中心护理质量,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特实施规范性进阶评鉴以保障护理培训质量。实施规范性进阶评鉴可让护理人员均得到成长,并使其产生竞争意识,促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其整体素质,保障护理质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笔者研究发现,规范性进阶评鉴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减少并发症等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主要是因实施规范性进阶评鉴是先经过分析和评价来使护理培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使护理方案具有针对性,所以可激励护理人员奋进,使其整体滚动发展,提高培训效果;同时还可优化护理人员队伍[7-8]。目的性是护理人员学习的特点,通过引导护理人员学习与血透中心相关的知识和实际技能可引起其学习兴趣,做到学以致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同时还可体现出护理人员价值,让其更加贴心、细心,提高患者满意度[9]。

血透范文篇6

关键词: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1职业危害

1.1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因此锐器伤是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相关文献报道,护士发生锐器伤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95%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几率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公布的资料:目前中国检测发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3]。有关报道显示,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在这样局限的空间里,各种消毒剂的挥发,造成空气混合性的污染,而护士又要长时间的呆在这样的空间里,由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得戴手套,而手套上的滑石粉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危害性:血管瘀血,组织增生,并且可在肌肉组织内长期存在[5]。

1.3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用于空气消毒的三氧消毒机释放出的臭氧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都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会导致人体皮肤癌变和肺气肿。与此同时,各种设备存在着一定的辐射,都对护士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

1.4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4.1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1.4.2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2防护措施

2.1生物危害的防护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血透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预防院内感染的学习。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科室规章制度,正确的操作规程从事治疗。充分了解每个透析病人的检查结果,养成工作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习惯:着长袖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换鞋,透析器材复用过程中戴防护面罩,眼套,防水围裙。工作服每周清洗,口罩每日清洗消毒,每周更换一次,拖鞋每周用84液浸泡消毒,一旦污染立即更换,尽量穿袜子。为防止锐器伤,操作时戴手套,还应该做到尽量不回套针帽,传递各种锐器时尖端朝向自己,拆安瓿时用纱布包裹,分离针头时用钳子,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中,不要随意弄弯或弄直针头,对与明确HIV、HBV、HCV患者的透析器材尽量不复用,对于烦躁或不合作的病人请求他人的帮助,采取相应的方法,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下冲洗,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6]。在伤后48小时内填写护士锐器伤报告表上报,视锐器的污染情况作相关检查,注射相应的疫苗,如为HIV、HBV特殊病毒污染时,24小时内上报,进行检测,并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疫苗,周期性复查6个月,平时,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锐器伤的重视,特别是血透室这样高危环境下的护士,应定期组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情况,落实疫苗的注射。

2.2化学伤害的防护

除了生物性的防护措施外,定期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认真检查化学消毒剂的存放,防漏出,溢出。在室内尽量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的吸收,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睛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鉴于手套上滑石粉的危害,尽量在医用手套下面戴一层薄膜手套。

2.3物理伤害的防护

空气消毒时,人不要留在室内,各种仪器进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流动人员,水处理的房门随时关上,对于不可避免的机器报警,病人呻吟,可以在透析前认真做好机器和管路的检查,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尽量减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适当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病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护士养成良好的心里应对技能和业务水平,沉着、冷静的采取有效方法,应对各种应激源。

2.4环境、心理、社会的防护

2.4.1负重、搬运重物时寻求他人帮助,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保护自己,进入血透室更换鞋子,上班时可穿弹力丝袜,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对于加班加点,科室应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及时调整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合理提供休息时间,缓解紧张心理,稳定家庭生活。

2.4.2医院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7],确实关心血透室护士的家庭、工作、心理、生活、学习,积极组织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加强透析室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国家和医院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于一定的防护工具的配置和适当的应用激励因素,一定限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使预防与防护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大大减少其职业危害,使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得到满意和激励,调动自身内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度。

3小结

血透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给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很多不可避免的危害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而减小其危害性,但这些措施不仅只是需要护士有着自我防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国家和医院相关部门对这个薄弱点的关注,从而降低血透室护士的各种职业危害,保障身体健康,更好的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NIOSH.Prventingneedlestiskinjuresinhealthcanesetting[EB/OL]1999.11.www.cdc.gov/noish.

[2]王毓萍.范晓莉.职业性HIV感染不容忽视[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3.

[3]谢红珍.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12):6.

[4]邹颜清.血液透析室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6):2.

[5]吕青.两种医用手套润滑粉与大鼠肌组织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30.

血透范文篇7

1临床资料

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84例,年龄22-84(平均5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93例,糖尿病肾病52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8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12例,多囊肾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占10·9%;其中切口出血2例,占1·1%,血性引流液5例,占2·7%;漏液2例,占1·1%;腹透管引流不畅2例;占1·1%;腹痛、腹胀4例,占

2·2%;皮肤隧道口及隧道感染1例,占0·5%;腹膜炎1例,占0·5%;营养不良3例,占1·6%;

2观察与护理

2·1出血切口出血:主要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因肾衰竭患者有出血倾向[2]。血性引流液论文:原因:

①切口出血渗入腹腔,②腹腔内小血管出血。③部分大网膜切除结扎不紧或在植管过程中损伤大网膜。

护理:①切口处给予加压包扎、沙袋压迫、冰敷。②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③用未加温的腹透液,反复冲洗腹腔,可使腹腔内血管收缩而达到止血目的。④腹透液内停止使用抗凝剂⑤若以上方法无效,则送入手术室打开伤口寻找出血点止血。

2·2腹痛、腹胀透析液放入或排出过快,刺激或牵拉盆腔组织,引起盆腔或会阴部不适或疼痛;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导管腹内段末端刺激局部腹膜。

护理:调节导管开关,降低压力,减慢灌入液或放出液的速度;观察病人对腹透液温度高低的敏感度,一般应把温度控制在37℃左右;若疼痛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周,应由植管大夫将导管向外拔出1厘米左右。

2·3漏液糖尿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多产妇易出现术后渗漏现象。原因是术中腹膜荷包缝合结扎不牢,或术后患者有增加腹压的动作,或开始腹透时一次入液量过多。

护理:暂时停止腹膜透析2~3d,如需继续透析,改为小剂量间断腹透;漏液多者停止腹透两周,必要时做CT检查,行手术修复或重新植管。

2·4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以植管两周内为最常见。原因:①大网膜阻塞常发生在手术植入后不久,可能与腹透管的生物相容性有关。②纤维蛋白凝块或血凝块阻塞导管。③透析管扭折或受压。便秘、肠管胀气或膀胱充盈,可出现暂时性引流障碍,主要是由于充盈的膀胱或结肠压迫所致。④导管移位(漂管),植管时其末端未置于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大网膜牵拉或升结肠蠕动所致。⑤皮下隧道与腹膜导管出口处形成直角。⑥功能性引流[3]。

护理:透析液引流不畅时需要停止腹透,查找原因,必要时作腹部X光检查,观察导管位置,找出处理办法。①首先排除管道扭折、受压情况,嘱病人改变体位;排空膀胱;遵医嘱使用胃肠动力药或生理盐水灌肠,以增加肠蠕动。②做好饮食调护,督促和安排患者合理摄入蛋白质,教育患者避免过多摄入豆制品、土豆、红薯等产气过多的产品。③引流液中有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且入液通畅而引流不畅,应疑为纤维蛋白凝块阻塞所致,可用5~10毫克肝素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加压注射冲洗,也可将5~10mg肝素加入腹透液内,再加压透析液袋,达到高压冲洗目的;或尿激酶1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注入导管内,并封管5~10h,也可用内窥镜刷或活检钳取出管腔内凝块。④当透析液进入顺利,引流困难,经改变体位、排除受压等情况仍然引流不畅时,考虑导管移位。若X线证实为导管移位,则可用腹腔镜复位或重新植管。

2·5皮肤隧道口及隧道感染皮肤隧道口急性感染表现为出口处疼痛、红肿、有分泌物排出,可伴有发热,慢性感染时可见隧道口有肉芽组织增生且炎症时间持续大于4周,隧道感染早期可仅有低热或沿隧道走向压痛,后期周围组织肿胀、硬结,皮肤有灼热感。

护理:重在预防,做好腹透病人的健康教育。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强调操作时戴口罩,认真洗手。②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妥善固定导管,避免牵拉。③保持导管出口处清洁、干燥,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出口处周围皮肤。④避免使用对隧道口有刺激作用的药物。⑤隧道口愈合期及感染期避免坐浴及游泳,一般隧道口愈合期至少2~3周。⑥皮肤隧道口及隧道感染的处理。局部处理:使用络合碘、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每天1~2次,隧道周围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烧灼;取隧道口分泌物作细菌学培养,根据细菌培养,选敏感抗生素静脉给药。局部加全身处理,2周后病症无明显改善者,应考虑拔除导管或去除皮下涤纶套。

2·6腹膜炎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O”型管及“双联”装置的连接系统,腹膜炎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腹膜炎最早表现为腹透液混浊、腹痛,继之腹部压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细菌培养腹透液有细菌生长。发生腹膜炎的原因:更换腹透液时无菌操作不严,导管与腹透管在拆接时被细菌污染,表皮细菌通过腹透管周围进入腹腔;使用免疫抑制剂,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寄生菌穿透肠壁,进入腹腔。

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及疾病基础知识培训,每天清洁导管外口皮肤或涂百多帮软膏,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室内保持干燥、通风,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严密观察隧道外口有无分泌物,局部有无红肿、压痛、透析液是否混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疑有感染,应立即留取腹透液作细菌培养。并用1·5%的腹透液1~2升,遵医嘱加入抗生素和肝素,反复进行腹腔灌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加入腹透液内。若腹腔内用药一周以上症状无改善,应封管或拔管,并遵医嘱改用静脉应用抗生素。

3讨论

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①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肾衰患者常有胃肠道症状[4],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患者常因厌食而致热量摄入不足,体重下降;透析液引起胃排空和肠蠕动减慢;透析不充分;透析前长期饮食控制,病人在透析前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②营养成分丢失过多:腹膜透析过程中包括清蛋白、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丢失,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每日平均丢失蛋白质5g~15g[5],腹膜炎时则蛋白质丢失成倍增多。③代谢紊乱:慢性肾衰竭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是导致负氮平衡的重要因素。①充分透析:有研究表明,透析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蛋白质的摄入[6]。通过增加透析剂量及透析时间,可以改善食欲,增加蛋白质的摄入;②纠正酸中毒及控制感染:在透析过程中,酸中毒、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存在,可以对病人的食欲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透析期间应随时观察并针对病因及时纠正。③指导患者饮食既有数量又有质量,不能仅注意蛋白质的摄入而忽视热能的补充,饮食中的蛋白质量为1·2g~1·5g/(kg·d),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7],以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为主,如鱼、瘦肉、牛奶、鸡蛋等,同时根据机体的需要及代谢状况补充必需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如谷类、干果、水果和新鲜绿叶蔬菜等,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62-749

2张东成,杨广珍·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置管手术42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374-3375

3顾平·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引流不畅因素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05,4(11):637-638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2-573

5郭春勇,戴伟杰·居家腹膜透析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10

血透范文篇8

[论文摘要]目的应用足背动脉测量血压的方法动态观察血液透析中病人的病情变化,保持患者血透过程中生命征的稳定;方法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足背动脉血压;结果此法与下肢腘窝部测量血压观察病人血压变化效果一样(收缩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防止血透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和双上肢重度烧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以及各种原因引起双上肢不能测量血压病人,用足背动脉测量血压,具有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的优点,同样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我科于1995年开展血透以来,常规双上肢不能测量血压时,应用足背动脉测血压的方法动态观察血液透析中病人的病情变化,保持患者血透过程中生命征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此法尤其适用于维持性血透患者初期(内瘘成熟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而患者不愿意做中心静脉插管或者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也适用于双上肢重度烧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以及各种原因造成上肢不能测血压时的病情观察。其做法如下:

1临床资料

足背动脉测血压病人数232人,测量血压1853人次,男131人、女101人、年龄18~82岁,每周透析2~3次,维持性血透患者231人,上半身重度烧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人。

2方法

2.1器材

使用电子血压计、立式或者卧式血压计、血压监护器。

2.2测血压方法

(1)患者采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足背动脉与心脏同水平。(2)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緾于患者踝关节上方,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与踝关节上缘平齐,(3)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指立式或卧式血压计),(4)如果使用立式或卧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将听诊器放在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听诊。(5)测量完毕记录血压数值,注明足背动脉血压。

2.3血压观察

透析中血压的变化往往比透析前血压的绝对值更有意义。

2.3.1低血压一般情况收缩压下降40~55mmHg,或者收缩压(上肢)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就发生了低血压。常见于血容量减少、渗透压的改变、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心源性等原因。发生低血压或者休克时,应及时处理。

2.3.2高血压一些病人透析整个过程中血压梯度上升;一些病人在透析开始时血压上升,继续透析可能有不良反应。一般认为收缩压大于200mmHg,舒张压大于120mmHg时,应当引起重视。常见于患者体内液量超负荷,心搏出量增加的结果;神经体液调节引起末梢血管阻力增加所致;使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时引起的高血压等原因。发生高血压时,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2.3.3动态观察过程中收缩压的估值是以足背动脉测的收缩压值减去20~40mmHg为收缩压的判断值。

3结果

十几年来我科对上述患者用足背动脉测量血压观察透析中血压的变化与肱动脉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效果一样,保持了患者透析中生命征的稳定取的良好的效果。

血透范文篇9

救治对象为持有开发区常住户口的尿毒症需维持性血透的困难患者(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福利院供养孤儿、新增四类优抚对象和低保边缘户)。

1、已确诊并在医院定期血透患者:定点医院将已确诊并定点在医院做血透的患者进行登记,在得到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出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并填写《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一式五份)。疾病诊断证明书、《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和患者提供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统一交区协调办。

2、新发病患者。在医院确诊后,患者选择一家定点医院作为血透治疗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一个年度内不得更换。由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并填写《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一式五份)。患者将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和相关身份证明材料交区协调办。

3、区协调办统一将医院或新发病患者上交的材料转区社发局民政部门进行身份认定。

4、区社发局民政部门及时对区协调办转来的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免费救治条件的困难患者予以批准,并在其《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上盖章,将《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返回区协调办。

5、区协调办收到民政部门返回的《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后,区协调办将该表返回医院和新发病患者。

6、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经费结算按照现行医保、新农合及医疗救助核报程序进行。

附:区社发局民政部门身份认定所需材料

1、户口本、居民身份证;

2、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人员需提供:城乡低保证、农村五保证;

3、城镇“三无”人员、福利院供养孤儿需提供:民政部门发的“三无”人员证或福利院证明。

4、新增四类优抚对象需提供:相关身份证明。

(1)重要优抚对象;包括革命烈属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2)尚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在岗和退休军转干部;

(3)1953年底前参军后在企业退休的军队退役士兵;

血透范文篇10

摘要:动静脉内瘘简称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内瘘的通畅与否是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基本保证,由于反复穿刺或护理不当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还可能导致内瘘堵塞,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此可见,保护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对血透病人极为重要,笔者在血透室进行护理工作近12年,现将临床工作中对内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内瘘手术的术后护理

内瘘术后,最关键的护理是观察术肢切口部有无血管杂音,如无应考虑血栓形成,要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同时,伤口敷料包扎不可过松或过紧,过松则可能导致伤口渗血多,过紧则会导致内瘘封闭,笔者的体会是包扎后绷带可勉强插入一个小指头为度,且可闻及血管杂音;经过精心护理后,一般10天左右可拆线,拆线后应鼓励患者多做术肢的活动,增加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6~8周后,内瘘静脉扩张,管壁增厚,即可正常使用。

2内瘘的穿刺护理

2.1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技术,确保一次成功进行穿刺时,操作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内瘘感染,因一旦感染,轻则进行抗感染治疗而暂停使用内瘘,导致病人痛苦增加,重则内瘘闭塞甚至导致病人的菌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增加医患纠纷;同时,操作护士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穿刺技术,我们的经验是,持针手握紧穿刺针翼片,另一手固定内瘘血管,快速刺入内瘘后放平针头再调整进针深度,这样病人痛苦较少,不紧张,反应很好;新进护理人员我们一般要求其先观摩2个月以上,再通过模拟穿刺考试合格方可在内瘘条件好的病友进行首次穿刺,如一次不能成功则更换资深人员。

2.2治疗过程严密观察,保障治疗成功内瘘的护理最终目的是通过穿刺建立治疗用的血液通路,完成血液净化治疗,因此,治疗过程的观察护理至关重要,主要通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疼痛感、血流量、血压、心率等,部分病人因疼痛导致紧张而血管收缩,流量不足,此时用温和语言抚慰患者放松,同时适当调整针头,逐步提高血流量,常可解决;穿刺点渗血虽不导致较多失血,但常引起患者不满,我们的经验是首先采用阶梯法、纽扣法选择好穿刺点,避免在近期内穿刺点重复穿刺;如发生穿刺点渗血时先用棉签擦净再用折叠好的蝶形无菌纱块放于穿刺部位,胶布适度加压固定,一般可解决;治疗过程中可能因患者肢体活动至针头贴在血管壁上,发生血流量不足,及时观察到后,先关闭血泵,再对针头进行适当调整即可;如回血针刺破血管壁至血肿而未及时发现可发生低血压,当发现低血压时也应观察内瘘周围情况,对症及时处理。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