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结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8:19:14

血糖结果

血糖结果范文篇1

结论用血糖仪测末梢血的血糖值偏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静脉血血糖值。

【关键词】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末梢血静脉血血糖值结果差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病人数成逐年上升。血糖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血糖仪以其简单、快速、易操作的优势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急危病人或是有糖尿病病史患者的紧急快速血糖的检测。迅速获得的血糖参考值对医师的临床诊断和应用提供了帮助。但在有些情况下血糖仪测末梢血的血糖值与化验室全自动生化仪测静脉血的血糖值有误差。

故对我院2010年1月至4月50例急危病人及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年龄在50~80岁同时取静脉血和同侧肢体末梢血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其中昏迷病人24例,脑卒中病人10例,呼吸困难病人12例,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4例。

一、方法

对入院的病情危急的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在入院时未进行输液前,用75%酒精消毒患者左手无名指指尖,待酒精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紧贴病人皮肤刺破皮肤使血自动流出黄豆大小时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测试并记录血糖数值。压迫穿刺点数秒钟后取同侧肢体静脉血标本3ML送化验室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

二、结果

50例急危重病人用血糖仪测的末梢血血糖值平均值7.82±2.72,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静脉血血糖平均值8.11±3.11通过t检验发现血糖仪测的末梢血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的末梢血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糖仪测的末梢血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的静脉血偏低。

三、分析

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测的是毛细管血的血糖。

毛细血管检测的可能是全血,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如红细胞含有部分葡萄糖。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是静脉血的血浆或血清,除去了其中的红细胞,红细胞中葡萄糖含量比血浆或者血清低,这意味着以血浆或血清为样本的实验室法测得的血糖值高于末梢血血糖值。还有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值偏低也与一些人为的因素有关。例如:

3.1消毒液与消毒方法的使用对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值有一定影响。

3.2血糖仪与试纸方面保管不善也可引起血糖值偏低。试纸没有放在原装盒内,过久的暴露在空气中。取出试纸后没有立即使用造成了血糖数值偏低。血糖仪受到环境中灰尘,杂物,血渍的污染在检测时造成误差。

3.3采血过程中用力挤压,使血液混入组织液使结果偏低,采血量不足,导致读数失败或数值偏低,采血量过多导致血液益出污染仪器,结果也导致数值偏低。

3.4操作人员知识缺乏,操作不熟练也可导致误差。针对以上人为的因素导致的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血糖值的偏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使血糖仪在测血糖时数值更准确以减少与全自动生化分析测静脉血血糖值的误差。

3.4.1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如复合碘的应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即在使用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后,待挥发干后再进行采血。以免因酒精造成红细胞破裂或溶血导致数值偏低。

3.4.2加强了血糖仪与血糖试纸的保管。试纸条放在原装盒内,随取随用不让其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并随时注意有效期。对血糖仪进行定期的清洁,清除血渍,灰尘和纤维特别是载纸孔处的清洁。并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测条进行定期检测。

3.4.3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末梢血血糖检测的重视和正确采血的方法。要求操作人员要熟练,正规操作并熟悉相关知识。wWw.gWyoO

血糖仪以其体积小,携带方便,快速,易操作的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社区中。我们只有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注意操作要点提高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数值的准确性。使血糖仪在急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其重要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孟幼莉,钟国连,王海鹰糖尿病患者静脉血糖和末梢血糖值的比较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4)604

[2]刘敏王建民巢湖地区糖尿病末梢血糖和静脉血糖差异比较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3(2)12-13

血糖结果范文篇2

故对我院2010年1月至4月50例急危病人及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年龄在50~80岁同时取静脉血和同侧肢体末梢血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其中昏迷病人24例,脑卒中病人10例,呼吸困难病人12例,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4例。

1方法

对入院的病情危急的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在入院时未进行输液前,用75%酒精消毒患者左手无名指指尖,待酒精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紧贴病人皮肤刺破皮肤使血自动流出黄豆大小时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测试并记录血糖数值。压迫穿刺点数秒钟后取同侧肢体静脉血标本3ML送化验室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

2结果

50例急危重病人用血糖仪测的末梢血血糖值平均值7.82±2.72,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静脉血血糖平均值8.11±3.11通过t检验发现血糖仪测的末梢血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的末梢血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糖仪测的末梢血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的静脉血偏低。

3分析

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测的是毛细管血的血糖。

毛细血管检测的可能是全血,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如红细胞含有部分葡萄糖。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是静脉血的血浆或血清,除去了其中的红细胞,红细胞中葡萄糖含量比血浆或者血清低,这意味着以血浆或血清为样本的实验室法测得的血糖值高于末梢血血糖值。还有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值偏低也与一些人为的因素有关。例如:3.1消毒液与消毒方法的使用对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值有一定影响[3]。

3.2血糖仪与试纸方面保管不善也可引起血糖值偏低。试纸没有放在原装盒内,过久的暴露在空气中。取出试纸后没有立即使用造成了血糖数值偏低。血糖仪受到环境中灰尘,杂物,血渍的污染在检测时造成误差。

3.3采血过程中用力挤压,使血液混入组织液使结果偏低,采血量不足,导致读数失败或数值偏低,采血量过多导致血液益出污染仪器,结果也导致数值偏低。

3.4操作人员知识缺乏,操作不熟练也可导致误差。针对以上人为的因素导致的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血糖值的偏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使血糖仪在测血糖时数值更准确以减少与全自动生化分析测静脉血血糖值的误差。

3.4.1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如复合碘的应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即在使用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后,待挥发干后再进行采血。以免因酒精造成红细胞破裂或溶血导致数值偏低。

3.4.2加强了血糖仪与血糖试纸的保管。试纸条放在原装盒内,随取随用不让其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并随时注意有效期。对血糖仪进行定期的清洁,清除血渍,灰尘和纤维特别是载纸孔处的清洁。并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测条进行定期检测。

血糖结果范文篇3

1一般方法

1.1门诊咨询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防治操作,包含饮食控制方法、日常运动方法、自我血糖监测方法、生活习惯调节方法、日常用药方法等,为患者建立档案。根据其身心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并加强随访(电话形式)。

1.2会诊护理管理

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根据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疾病程度,通过评估、询问等方式制定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方案,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应及时予以护理避免恶化。组内护理人员应加强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尤其在疾病并发症的预防、血糖监测方法、日常血糖控制模式等方面需加强学习,以便于更好地为患者展开健康宣教。

1.3技能培训

远方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针对糖尿病血糖控制各方面展开针对性技能训练以及专科知识灌输,保障每位护理人员都掌握相关知识。采取理论授课、临床演示方法和提供相关资料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后期对培训内容予以考核。

1.4观察指标

①护理风险评估:包括低血糖、血糖偏高、糖尿病足等易影响患者病情的因素;

②焦虑状况: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状况,若分数在50分以上则可判定为患者存在焦虑;

③血糖检测:在护理3月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

④采用闭卷考察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研究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予以考核(满分为100分),对比分数变化情况以及组间分数差异。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护理效果研究

统计两组中出现护理风险的例数并计算占组内比例,评价患者焦虑程度以及血糖状况,行组间对比了解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组在护理风险发生率上明显更低;情绪状态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上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h血糖上观察组均更低。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研究

采用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健康教育以及疾病认知相关知识予以评分,对比研究前后分数变化情况以及同期组间分数对比差异性。

3讨论

根据该研究结果,在护理管理效果方面,采用了护理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更优,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在检测结果上均远低于对照组,且在糖尿病低血糖、血糖偏高、糖尿病足等影响因素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偏低,证明在护理干预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可大幅降低。护理人员能力评分方面,两组护理人员研究前分数无明显差异,研究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考核分数均在90分以上,证明护理干预下不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更优,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与疾病认知相关知识上能力也明显提升。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出现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代谢类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需要接收终身药物控制治疗,目前并未研制出糖尿病根治药物。因此临床护理成为了控制血糖的重要帮助。综上,护理专科小组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健康咨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同时更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提升护理有效性。

作者:蔡晓芹冯潇宇赵亚平单位: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

第二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参考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为38~75岁;患者确诊患有糖尿病的时间为1~22年;参考组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为38~75岁;患者确诊患有糖尿病的时间为1~22年,以上所有患者的疾病诊断均符合WHO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且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种类、患病的时间数等均无明显的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案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糖尿病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对参考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包括首先在患者入院治疗的初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糖尿病饮食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食盐摄入量限制在6g/d以内,不能饮酒、吸烟等。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但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加强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同时告知患者血糖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保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会自己注射胰岛素以及自己检测血糖值,避免出现血糖偏高或过低的危险。要去患者定期复查,有任何不适积极就诊。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照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d,患者在大约9d左右的时间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的水平,而参考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d,患者降血糖的时间为7d,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参考组患者的血糖值均控制得较为正常,而对照组当中有3例患者血糖值有所升高,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糖结果范文篇4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3-03/2015-04月,在作者医院住院并接受使用SureStepFlexx床边血糖管理系统进行血糖监测的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纳入标准: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诊断标准[4],接受床边血糖监测>3d,血糖监测次数不少于21次的患者;排除标准:同一时间段重复低值,取第一次低值为有效值。低血糖纳入标准:低血糖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5]中血糖≤3.9mmol/L,其中血糖<2.8mmol/L为严重低血糖,2.8mmol/L≤血糖≤3.9mmol/L为一般低血糖。夜间低血糖:22∶00次日6∶00发生的低血糖。

1.2管理与干预方法

1.2.1监测数据收集采用强生公司提供的与SureStepFlexx床边血糖管理系统配套的血糖仪和血糖试纸对全院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在规范监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血糖监测及数据管理。3名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全院26个科室血糖监测进行质控,质控内容包括血糖仪校准、试纸型号、有效期检查、护士血糖监测方法等,质控频次1次/周。1.2.2低血糖案例收集在临床护理专家指导下,制定院内低血糖案例记录表及上报流程,由专门糖尿病教育管理护士负责收集整理。1.2.3培训指导干预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即以糖尿病管理为核心,专科引导,多个学科参与管理,对院内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血糖监测管理、低血糖识别、规范化处理培训考核及临床实践指导。低血糖标准化处理流程参照2010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5]中的双15法则。

1.3评价指标

分析血糖检测数据,掌握干预前后血糖监测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整理上报的低血糖案例记录表,培训前收集的案例记录表为干预前组,培训后收集的案例记录表为干预后组,了解培训前后低血糖处理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各观察量的变化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各时间点血糖监测密度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剔除同一时间段重复的数值,干预前总有效血糖数据为67321次,干预后总有效血糖数据为69877次,干预后血糖监测密度整体增大,尤其是低血糖发生的高危时间段即夜间、空腹、午餐前监测密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低血糖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在高危时间段也出现明显的差异,即干预后夜间、空腹、午餐前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见表1、2。

2.2干预前后低血糖管理分析结果

(表3)

3讨论

3.1专科引导下合理规范血糖监测管理有助于非专科护理人员识别先兆低血糖及其早期的风险预防

通过多学科护理合作规范监测,识别高危时间段并加大对高危时间段血糖监测密度及对护理人员低血糖的早期识别干预的培训后,作者发现低血糖最多发生在夜间、空腹、午餐前,与以往的调查结果[6-7]相似,同时干预后院内低血糖发生情况总体下降,尤其是高危时间段下降较为明显,夜间、空腹、午餐前分别由预前的20.46%、18.86%、17.71%下降到干预后的14.14%、14.67%、13.25%(P均<0.05)。《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2]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特别是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国外权威研究[8]结果也显示,每天增加一次血糖监测可将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2%,可多发现2.38次/100人年的低血糖,且监测频率以5/d为宜,大于5次未使血糖控制进一步获益。本研究显示住院患者血糖监测频次平均>4/d。

3.2规范低血糖的处理流程,加强院内低血糖的风险

血糖结果范文篇5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常见暂时血糖应激性升高。为了研究血糖升高在病程的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病例随机选自我院2005-2008年住院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及入院时空腹血糖分为三组:血糖正常的38例,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32例,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的36例。比较三组病人发病时的症状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2结果

2.1入院情况三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但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年龄低于其余2组,见表1。表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糖统计

2.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时的血糖在10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血糖升高发生率为64%,三组病人的血糖见表1。

血糖升高者合并糖尿病组包括隐性糖尿病病人,在使用降糖药物前高血糖持续,给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后,出院时血糖为6.0~15mmol/L。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组36例,在3~7天血糖降至正常的10例,在7~14天降至正常的9例,在14~28天降至正常的7例,4周内降至正常的占总例数的72%,其余10例高血糖持续,有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后下降至正常出院。

2.3三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表现

2.3.1无胸痛发作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31%(10/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8%(2/38)和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组的11%(4/36)。

2.3.2心律失常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为72%(23/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34%(13/38)和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组的58%(21/36)。

2.3.3心力衰竭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53%(17/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6%(6/38)和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组39%(14/36)。

2.3.4心源性休克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发生率为34%(11/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8%(3/38)和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组25%(9/36)。

2.3.5死亡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的发生率为28%(9/32),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3%(5/38)和血糖升高但无糖尿病组22%(8/36)。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糖升高是机体应激反应的表现[1],使隐性糖尿病显露,原有糖尿病恶化。本文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糖升高率达64%,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别,合并糖尿病组血糖升高明显,持续时间长,须通过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升高的非糖尿病患者,其血糖升高水平较低,持续时间短,72%的患者在2~4周内下降至正常。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的程度与刺激强度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糖升高病人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与机体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高血糖素的协同作用有关[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从而加重血糖升高的程度。有学者认为血糖升高有利于向缺氧心肌提供能量,抑制脂肪分解,是机体自我保护的反应。

本文表明无心前区疼痛症状率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及血糖正常者,这些不典型症状易造成误诊,可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刺激不敏感有关。

Bellod等指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死率随血糖升高而增加,高血糖与心力衰竭显著相关,因此血糖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心率加快,致室颤阈值降低,增加猝死的危险。本文资料也支持上述提法。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糖升高可选用降血糖药物治疗,常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本组用药物控制血糖效果较好。但对无糖尿病史,血糖轻度升高患者不主张积极降血糖治疗,因为高血糖可有利于增加心肌收缩力,形成高渗状态,降低心肌水肿。

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平均发病年龄低,症状不典型的居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对于心梗早期血糖升高明显及合并糖尿病的给予积极的降血糖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血糖结果范文篇6

【关键词】脑挫裂伤血糖预后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hangeofbloodsugeratearlystageinpatint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Methods68case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weredividedintoseveregroup(GCS3-8)、mediangroup(GCS9-12)andslightgroup(GCS13-15);theyhadCOSsocreforprognosis2weeksaftertreatment,thentheyweredividedintodeadorvegetativebeing(GOS1-2)、diablitygroup(GOS3-4)andwellrecoveredgroup(GOS5).Bloodsugerwasmeasuredonadmission,theresultswerecompared.ResultsThecomparisonofaveragevalueofbloodsugerofdifferentgroupsshowe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hreegroups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sAtacutestage,thebloodsugerrisesinpatint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theleveloftheriseiscorrelatedwiththeseverityofinjuryandprognosis,themoreseverethe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is,thelowertheGCSscoreis,andthebloodsugerishigheronadmission,theworsetheprognosiswillbe,andthelowertheGOSscorewillbe.Sothebloodsugaratearlystage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couldbeahelpfulindexforjudgmentoftraumaticconditionandprognosis.

【Keywords】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BloodsugarPrognosis

脑挫裂伤急性期机体产生多种应激反应,使各项生化指标发生变化。其中血糖升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受到一致肯定[1]。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的升高,直接影响预后,是导致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68例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进行血糖测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14~82岁,平均47.88岁。排除糖尿病史及胸、腹和肢体创伤。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诊断,其中单纯脑挫裂伤23例、脑挫裂伤合并颅骨骨折和或硬膜外血肿20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25例。致伤原因:车祸38例、跌落伤23例、打击伤5例、其它伤2例。本组手术治疗22例、非手术综合治疗46例。所有患者均在外伤后1~24h入院。

1.2方法

患者入院时均进行哥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分为重型脑挫裂伤组(GCS3~8分)、中型脑挫裂伤组(GCS9~12分)和轻型脑挫裂伤组(GCS13~15分);应用葡萄糖液和激素前抽血,血样测定血糖,测定仪器:日本AU-640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长征复星公司提供(血糖氧化酶法),检测操作由专人完成;住院治疗2周时进行早期预后评分(COS评分),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GOS1~2分)、残疾组(GOS3~4分)和良好组(GOS5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测定结果用

(x±s)表示。病情轻重根据哥拉斯哥评分,血糖均值进行两两对比分析,t检验;病情预后根据早期预后评分。

2结果

68例脑挫裂伤患者病情轻重与血糖均值关系见表1。表1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与GCS的关系(略)注:组间两两比较P<0.01

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GCS评分越低,其血糖值越高。

2.268例脑挫裂伤患者病情预后根据早期预后评分,与血糖均值关系见表2。表2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与GOS的关系(略)注:组间两两比较P<0.01

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预后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GOS评分越低,其血糖值越高。

3讨论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机制: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受到一致肯定,但其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神经、激素等因素有关[2]。研究发现电刺激实验动物视丘下部的腹内侧核或交感神经系统的内脏神经,30s内可使肝糖原直接减少,血糖升高。国内何朝晖[1]动物实验提示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伤后6h血糖开始升高,12h明显,24~48h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但120h内始终高于正常水平,且损伤程度越重血糖升高越快,峰值越高。同时发现损伤越重血清胰岛素升高也越快,峰值也越高,但其下降时间早,72h即低于伤前水平,故认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糖升高可能与创伤机体应激,导致血中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素等多种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胰岛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及机体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本组研究结果表明,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重型脑挫裂伤组血糖均值明显高于中型脑挫裂伤组和轻型脑挫裂伤组,中型脑挫裂伤组明显高于轻型脑挫裂伤组,三组两两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GCS评分越低,其血糖值越高,与文献报道一致[3]。其原因是血糖升高后一方面机体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增多,细胞内酸中毒,神经细胞膜H+/Na+交换增加,Na+大量进入细胞内,发生细胞性脑水肿。另一方面使机体无氧代谢加速,可导致能量生成障碍,线粒体ATP生成减少,神经细胞膜Na+-K+-ATP酶和Ca++-Mg++-ATP酶活性降低,神经细胞内外的Na+、K+、Ca++交换障碍,出现细胞内高钠,细胞外高钾;同时神经细胞钙离子通道也受到影响,发生钙超载;钙超载可激活ATP酶、蛋白酶、磷脂酶,使ATP、细胞蛋白质、脂质分解代谢增加,损害细胞骨架系统和膜系统;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细胞性脑水肿。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灌注压下降,脑血流量降低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缺血可导致机体发生无氧代谢加强,神经细胞代谢障碍,加重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血糖升高可以作为入院时病情判断的一个客观量化指标。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颅脑损伤预后的关系:研究提示[3,4]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越高预后越差,高血糖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过高的血糖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研究资料显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血糖明显高于残疾组和良好组,残疾组明显高于良好组,三组两两对比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情预后呈正相关,血糖值越高,病情越严重,GOS评分越低,其预后也越差。Lam等[5]亦指出:入院时血糖>11.1mmol/L,预后不良。

因此血糖升高可以作为脑挫裂伤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客观量化指标。

脑挫裂伤患者血糖升高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因应激反应或下丘脑、脑干损伤等因素引起血糖升高,严重影响着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但对于降低血糖的治疗方法,各家说法不一,传统观点认为应激反应1周后缓解,再者因存在胰岛素抵抗而应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故对血糖升高不予干预。李云辉等[6,7]认为早期规范化使用胰岛素和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能明显改善脑挫裂伤患者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作者认为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9.0mmol/L提示病情严重,>11.1mmol/L则预后不良,故对其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应积极治疗原发性脑损伤、阻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解除其对脑组织、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防止脑缺氧、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对于昏迷患者应合理补充液体,如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相当量的胰岛素或使用等渗盐水,使用激素、速尿等脱水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尽量避免医源性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应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如血糖>9.0mmol/L则应用胰岛素治疗,如>11.1mmol/L则应进行强化治疗,控制血糖<9.0mmol/L,可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残疾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何朝晖,支兴刚,唐文渊,等.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糖与血清胰岛素变化规律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3):310~312.

2何朝晖,支兴钢.创伤性脑损伤后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创伤外科杂志,2004,6(2):149~151.

3漆建,余定庸,唐文国.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2(1):26.

4陈开国,邬锡真,任国辉.重度颅脑外伤病人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浙江创伤外科,2007,12(2):115~116.

5LamAM,WinnHr,CullenBF,etal.Hyperglycemiaandneurologicaloutcomeinpatientswithheadinjury.JNeurosurg,1991,545~551.

血糖结果范文篇7

【论文摘要】目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研究。方法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临床所遇到的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25例,采取分析病历记录、实验室血糖测得值、临床用药情况的方法等,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结果25例中在3d内血糖恢复稳定者23例(占92.0%),其中6h内血糖恢复稳定14例;6~24h血糖恢复稳定6例;24~72h血糖恢复稳定3例;1例抢救治疗5d未清醒,且反复抽搐(2次脑CT未见异常)自动出院;1例合并陈旧性多发性脑梗死、脑出血及痴呆,住院15d,自动出院。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伴存病的患者应尽量选用半衰期短,血药浓度积蓄较小的降糖药,并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个体化,及时随访血糖,治疗上应防止再次低血糖症状发生,减少病死率。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尽量予以避免,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如不及时诊治,神经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和死亡,遗留痴呆等症状,甚至死亡。尤其是老年人缺乏自觉症状,以致产生重症低血糖甚至昏迷。本院从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2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临床所遇到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25例,均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4~86岁,平均73.4岁。合并肾病5例,高血压病17例,冠心病8例,血脂异常15例,陈旧性脑卒中5例,感染2例,胆结石6例。胰岛素治疗9例,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16例(口服优降糖2例,消渴丸4例,美吡达2例,达美康3例,优降糖与二甲双胍并用3例,消渴丸与二甲双胍并用2例)。

1.2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参照1997美国糖尿病协会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低血糖症参照测得的血糖结果:①有低血糖的检验结果:血浆葡萄糖浓度<3.9mmol/L;②临床上以自主神经症状和神经低糖症状为主要表现[1]。

1.3研究方法采取分析病历记录、实验室血糖测得值、临床用药情况的方法等,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结果

2.1临床表现低血糖发作时,表现为心悸、出冷汗、烦躁,紧急性低血糖反应17例,无明显急性低血糖反应5例。表现为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抽搐、双眼上翻2例,其中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1例。发作时查血糖均<3.9mmol/L,其中最低1例达0.6mmol/L。

2.2影响低血糖症发作因素①磺脲类药物服用过程中未及时监测血糖、调整药物用量的13例(占52.0%);②用药同时过分限制饮食,热量摄入不足3例(占12.0%);③糖尿病肾功能不全4例(占16.0%);③胰岛素投用过量3例(占12.0%)。

2.3治疗与转归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注射,随后以10%或5%的葡萄糖液静脉点滴维持,1~2h监测1次血糖,直到患者神志渐清,血糖稳定在7~10mmol/L,此后72h内仍要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病情严重如反复抽搐、烦躁、休克者当加用地塞米松或氢化考的松。25例中在3d内血糖恢复稳定者23例(占92.0%),其中6h内血糖恢复稳定14例;6~24h血糖恢复稳定6例;24~72h血糖恢复稳定3例;1例抢救治疗5d未清醒,且反复抽搐(2次脑CT未见异常)自动出院;1例合并陈旧性多发性脑梗死、脑出血及痴呆,住院15d,自动出院。[3讨论

3.1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常见原因①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老年患者使用长效磺脲类药物剂量过大或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不进食,结果很快发生低血糖昏迷。据报道,磺脲类药物导致低血糖症发生率为5%~20%[2],胰岛素所致的发生率为10%[3],药物低血糖症病死率为10%。在老年患者及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作用时间更长,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在肾功能不全时,优降糖的半衰期比正常人延长约3倍[4]。此类患者不宜应用经肾脏排泄、降解的降糖药物而宜选用糖适平;②好发于夜晚及凌晨,本组出现5例在夜间22:00至凌晨2:00;③起病多隐匿;④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不少老年糖尿病患低血糖时无典型急性低血糖症状,而表现为其它疾患的典型症状,这主要取决于血糖下降的速度和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若血糖下降速度慢<0.056mmol/(L•min),即使血糖较低,亦可不出现急性低血糖症状,若血糖下降速度快>0.056mmol/(L•min),即使血糖>2.8mmol/L亦可出现急性低血糖反应[5];⑤在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其他伴随病时,某些药物可能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如本组伴高血压者可能与长期使用含利血平的复方降压片以及心得安、可乐定等有关;⑥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性较差,用药的随意性较大,对糖尿病初期的治疗方案一直沿用不变或不经医嘱擅自增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⑦老年患者各种器官功能衰退,降糖药物(尤其是优降糖)在体内的代谢分解及排泄作用下降,老年体弱,抵抗低血糖反应的升血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减弱,导致低血糖反复发生[3];⑧并发症及合并症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两种以及两种以上并发症或合并症共存。如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患和肾功能不全等,常致病情复杂和治疗棘手,同时低血糖可损害心肌细胞、脑细胞,可诱导或加剧心脑血管疾患;⑨病情恢复慢且易反复: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多有不同程度减退,且多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反应障碍,应激能力差,致其低血糖恢复慢且易反复,故对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患者应适当延长葡萄糖静脉滴注时间以免复发。

3.2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防护措施①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甚至缺乏自主症状,应提高警惕。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4.0mmol/L时,即应引起重视。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应维持在4.2mmol/L以上,以免发生非感知性低血糖;②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肝肾功能减退,因而常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对这类患者可适当放宽控制标准。以餐后2h血糖在11.1mmol/L(200mg/dL)以下较好;③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主张尽可能使用无吸收峰值的甘精胰岛素;④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由于β受体阻滞剂可以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对低血糖的反应,导致发生非感知低血糖,临床上以神经低糖症状为主,此外,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儿茶酚胺介导的葡萄糖拮抗调节,使低血糠症状的恢复延迟。[6]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这类药品时,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应选用相对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以降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9.

[2]BoylePT,krentzAJ,OylePT,etal.Octreotidereverses.Hyperinsulinemiaandpreventshypoglycemiainducedbysulfonylureaoverdose.JClinEndocrinolMetab,1993,76:752.

[3]Fernerk,Neil,Haw.Sulfonylureasandhypoglycemia.BRMEDJ,1998,296:947.

[4]陈慧,潘长玉,汤仲明,等.优降糖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87,67:533.

血糖结果范文篇8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血糖;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妇在妊娠期内首次发生糖耐量减低为临床特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比例随之加大,GDM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GDM属于高危妊娠,如果孕妇血糖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容易产生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给GDM孕妇、家庭及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2]。目前,GDM孕妇已有进行常规管理,但在具体实践中执行力度不够,未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使得孕妇的血糖控制不够理想,预后效果不佳[3]。为此,本研究对160例GDM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干预,并以160例GDM孕妇进行常规管理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路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2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妇均符合GDM的诊断标准[4];②均为单胎妊娠;③认知功能均正常;④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且能够密切配合干预随访研究;⑤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较为完整。排除标准:①有心脑血管疾病;②肝肾功能不全;③存在意识障碍、语言障碍;④失访者等。将常规门诊管理的160例GMD孕妇为对照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8.72±4.07)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7.29±1.64)周;初产妇94例,经产妇66例;初中和以下28例,高中49例,大专和以上83例。实施规范化管理的160例GDM孕妇作为管理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54±4.15)岁;孕周33~41周,平均孕周(37.79±1.70)周;初产妇92例,经产妇68例;初中和以下31例,高中52例,大专和以上77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及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门诊管理干预,如门诊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血糖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成立GDM规范化管理小组:由产科门诊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规范化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包括GDM专科医生和护士;②综合评估孕妇生理心理状况,制订出GDM规范化管理计划和方案,建立GDM管理档案。③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系统健康教育(通过健教处方、专题讲座及视频播放等形式)、饮食管理(制订个性化饮食方案,提倡少量多餐、营养素搭配合理、饮食多样化)、运动疗法(医护人员评估孕妇运动耐量,给予不同强度的训练方法如慢走、孕妇操等)及控制体质量(孕妇体质量月增长率控制在1.5kg以下为宜,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控制在11kg以内)、药物治疗(以上措施实施2周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者,应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及心理干预(加强对孕妇的情绪管理,通过沟通、经验交流及家属多陪伴多鼓励等方式,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定期随访和血糖监测:对孕妇定期进行跟踪随访,监测孕妇的血糖水平,若血糖控制不良便于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通过彩超、心电监测等检查,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情况,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观察指标:①血糖水平:分别检测干预前、分娩前1周血糖指标,均多次测量孕妇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水平;②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和结局: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膜早破、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③围生儿并发症和结局:如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及围生儿死亡等。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两组间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分析干预前,两组间的FBG、PB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管理组的FBG、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分析管理组的HD-CP、羊水过多、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分析管理组的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血糖结果范文篇9

关键词: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青中年T2MD;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β细胞损伤及胰岛素抵抗,若不正确治疗易引发多种长期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其极为重要[1-2]。青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为患者忽视血糖监测及药物调整等,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稳定糖尿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3-4]。本文探讨了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干预对青中年T2M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青中年T2MD患者7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18~4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且意识障碍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传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男21例,女性14例;年龄为18~42岁,平均(32.18±5.24)岁;病程为1~11年,平均(6.58±1.12)年。研究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33.29±5.62)岁;病程为1~12年,平均(6.61±1.28)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住院给予健康指导教育、跟进疾病护理等。研究组实施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高水平护理人员并经考核,最终选拔作为长期护理人员,建立护理小组进行系统标准化专项培训,使各成员正确了解糖尿病病因、症状、预防及健康知识,结合患者病情、基础资料建立个人档案。具体内容:(1)每月进行1次健康讲座,护理人员不仅要定期接受糖尿病教育培训,同时科室邀请糖尿病专家及营养师开展讲座及培训,通过图片、视频、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讲座,建立教育小组使不同接受程度的患者有效掌握疾病相关知识。(2)控制饮食,每天遵医嘱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为其合理制定食谱,确保健康饮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3)开展自我监测血糖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和血糖仪,做好血糖记录以跟进病情;嘱咐患者按时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和调整剂量;详细讲解用药目的、药物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4)结合患者病情为其制定适当运动计划,告知运动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5)开展病友交流会议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每月邀请自我素质好且健康知识掌握多患者成立小组,相互讨论病情、评估血糖监测、治疗情况以确保提高患者治疗信心。(6)糖尿病并发症为威胁患者病情的一大因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并发症预防护理。(7)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每两周电话随访1次,每月家访1次,家访时免费测量患者血糖浓度;定期访问患者糖尿病知识与技能,尤其是观察其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变化,对掌握度低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6]。1.3观察指标采用血糖仪(美国强生公司,型号:B-26313D)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每天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足部护理,采用7级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于干预前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包括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及治疗,采用5级反向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饮食、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及足部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及治疗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血糖结果范文篇10

DM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并发症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控制不好会引发人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病变,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脑中风、失明、双足溃烂等并发症。所以加强DM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据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教授介绍,英国要求45岁以上、不论任何职业人士,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糖尿病的专业检查。这项措施对及早发现糖尿病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糖尿病上升趋势,王教授提醒1,肥胖;2,常喜欢空腹吃甜食;3,常出现多汗,尤其是面、颈、手、足等局部出汗多,常有饥饿、头昏、心慌以及低血糖现象;4.无原因的全身皮肤瘙痒,有时表现为肩部,手足麻木,身体有灼热感;5.皮肤易生疖(如何治疗疖)、痈,伤口和皮肤感染愈合慢;6.无原因的视力减退,视觉模糊,或出现白内障、青光眼,且发展很快;7.常有排尿困难症状,除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引起以外,应警惕患糖尿病的可能;8.无原因的倦怠、乏力,即使处于休息状态,身体也感到十分疲倦;9,血压高和高血脂,及有巨大胎儿分娩史的妇女等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具有两条以上,即要注意排除隐性糖尿病的可能,应该及早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对于那些缺少运动、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群,定期做专业的糖尿病体检也是非常必要的。对普通人群,以往45岁开始体检增加糖尿病检测仍然有效,但对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高血压等“三高”病史、心血管近期异常的三类高危人群,易提早到30岁开始就要做检测。这有利于及早发现糖尿病,采取早治疗措施。

糖尿病血糖紊乱的病因主要是1型: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易酮酸中毒、可由自身免疫过程引起;2型: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主要由胰岛素拮抗作用引起。此外妊娠糖尿病是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根据血糖监测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不同时间检测到的血糖,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其他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如睡前血糖、午夜血糖等。以往对DM的诊断及治疗效果主要通过对病人的空腹血糖(FBG)的监测来完成,特别是老年DM患者将血糖测定作为DM的唯一监控指标更为普遍。但由于Glu的波动性和瞬间性[1]的特点,易受饮食、药物、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不能确实反映DM的控制状况,致使一些DM患者的病情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而发展为严重的DM并发症,直接威胁着DM患者的健康。在DM诊断方面,Glu是不可替代的绝对指标[2],但它只能提供在某个时间DM控制的一个特定点的情况,即只代表即时Glu水平,属于短期Glu控制监测方法。

随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测定血液中不同糖化蛋白含量,是目前国内外学者较为公认的一种中长期监控糖尿病的“黄金指标”[3],是了解糖尿病近期治疗结果好坏的一把“金钥匙”。目前常用HbA1c、GSP来评价血糖控制情况。成人血红蛋白(Hb)通常由HbA(97%)、HbA2(2.5%)和HbF(0.5%)组成。

1.1糖化血红蛋白包括HbA1和HbA0。而HbA1的主要成分是HbA1c,约占80%,它是萄萄糖与HbA的β链缬氨酸残基缩合而成,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其浓度与红细胞寿命(平均120d)和该时期内血糖平均浓度有关,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可反映患者抽血前6周~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效果。血浆葡萄糖转变为糖化Hb与时间有关,血糖浓度急剧变化后,在起初两个月HbA1c的变化速度很快,在3个月之后则进入一个动态的稳定状态。1.2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末端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而形成在血浆中占白蛋白的70%左右[4]。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d,所以GSP可反映患者过去2周~3周平均血糖水平,在反应血糖控制效果上比HbA1c敏感,但是测定GSP监测的是短期血糖的改变,因此两者应结合应用而不是替代。两者均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可用来监测糖尿病患者过去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FBG主要反映测量时的血糖水平,受患者的用药(降血糖类药物)、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糖尿病并发症往往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因此一次或几次的FBG不能准确反映糖尿病病情,也不能反映并发症情况。HbA1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指标,由于人体一天中的血糖含量变化很大,业已证明目前常规的血糖含量检测结果,不有有效地监控和反映机体中长期血糖状况。因此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并发症的发现。

2.检测的意义

2.1DM的诊断GSP反映一段时间内机体Glu代谢情况,在体内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应急情况时,机体正常调节机制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导致Glu升高。即非DM个体,在此时可出现高Glu,难于与DM鉴别。结合GSP水平,判断高Glu是暂时性或持续性,从而确定DM是否存在;

2.2DM的控制指标由于GSP测定与FBG测定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5],GSP的半衰期较短(17-19d),其值能有效地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Glu控制水平,对临床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2.3可防止DM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的发生;

2.4可以作为DM普查及诊断的理想指标[1]。

2.5随着指尖毛细血管GSP自我监测仪研究开发,将成为DM病员掌握自己病情的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GSP测定尚不能代替单糖的测定,只能作为DM的中短期监控指标。它的浓度与血糖水平成正相关,并相对保持稳定,日间变异小。它的测定不受进食、运动、机体状况、即时血糖的影响。由于血浆蛋白的半衰期为17~20天,故GSP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1~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较短时期内血糖浓度变化的不足。GSP的测定快速而价廉(化学法),是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可达80%~90%。与国内有关报道观点相一致[6]。当蛋白浓度发生变化时,对肾病综合征,肝硬化,异常蛋白血症或急性时相反应之后患者,GSP结果会受影响[7]。标本溶血对GSP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血清中1g/L的血红蛋白可导致GSP测定结果增高0.6mmol/L左右[4]。

3.糖化血红蛋白(GHb)

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一部分血红蛋白。GHb是经过缓慢的、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而结合形成的产物。GHb和成人血红蛋白的主要区别在于,HbA和B链N端与葡萄糖分子相连接。在外周血液中GHb以HbA1c为主要成分其生成多少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有直接关系,Glu浓度增高,GHb也随之增多;Glu浓度下降,GHb亦随之下降,所以GHb可以间接反映现Glu浓度的变化。所以GHb可以间接反映现有血糖浓度变化。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断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国外已将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金指标”。

GHb的特点

3.1能反映进去1-2个月间的平均Glu值。这是因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d,平均60d,在红细胞存活的过程中,血中葡萄糖浓度会有一定的波动,红细胞越接近死亡,其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接触时间也就越长,则GHb含量就越高,在红细胞平均寿命一半时段中所测得的平均Glu值与GHb最吻合;

3.2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这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非DM患者的GHb的水平为4-6%。DM患者GHb的水平降低至8%以下,DM的并发症将大大降低;若GHb>9%,说明患者持续性高Glu,会发生DM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糖化血红蛋白至少应控制在小于或等于7%时,才有利于防止慢性并发症,如果大于8%(包括8%)则意味着需要加强血糖控制。

3.3易受年龄、异常Hb等因素的干扰;不能反映近期Glu的水平。4GHb检测的意义

4.1作为DM的病情监测指标,亦是轻型、2型、“隐性”DM的早期诊断指标。但不是诊断DM的敏感指标;却可以帮我们鉴别高血糖属于一过性(应激性高血糖)还是长期的(糖尿病)人在应激状态,如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或严重感染时,血糖会升高。这种高血糖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有糖尿病,而是体内一些激素升高、能量应激动员的表现。

4.2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Glu情况,以及估价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4.3对预防DM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4.4对于GHb特别增高的DM患者,应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

4.5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患者偶尔一次的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就会降低21%,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就会下降14%,发生中风的几率就会下降12%,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几率就会下降37%,需要做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几率就会下降19%,因周围血管疾病而导致截肢或死亡的几率就会下降43%,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就会下降16%。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由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反映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再联系3项检测指标的特点,故通过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的研究,以“近期,纵向,全程”观察的方法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5.Glu、GSP与GHb联合检测

Glu的测定反映的是某一点(测定当时)的Glu水平,是DM微观控制指标;而GSP的测定反映的是过去2-3周内Glu的平均水平,GHb的测定反映的是进去1-2个月中Glu的平均水平,是DM宏观控制指标。3项指标均反映Glu控制水平,只是反映时间有所不同。根据它们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决定了它们不能互相取代,若联合检测可起互补作用,意义有以下几点:

5.1GHb和GSP升高幅度相同时,提示1-2个月内Glu水平较高,与单独测定GHb结果一致;

5.2GHb升高大于GSP升高幅度,说明近1-2月Glu控制不佳,但近半个月内Glu控制较好;

5.3GSP升高大于GHb升高幅度,说明2-3周Glu水平较高,与单独测定GSP结果一致;

5.4GHb和GSP正常,但Glu明显升高,多为机体应急状态或人工输注葡萄糖液的结果,以此可作为DM的鉴别依据;

5.5联合检测GHb和GSP,可减少测Glu的次数;

5.6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GHb和GSP可降低,应结合Glu水平作以判断。

总之,血糖的测定反映的是某一点(测定当时)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的微观控制指标;而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反映的是过去2周~3周内的血糖的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反映的是过去2个月~3个月中血糖的平均水平,是糖尿病的宏观指标。3项指标均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只是反映了3个不同时期的血糖水平。它们的联合检测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近期、纵向、全程的血糖水平信息,为指导临床制定了更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初开秋,周淑华.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55.

【2】池莲祥,黄绵清.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血糖监测中的价值.临床医学,2002,3(22):56.

【3】瞿良,王惠萱综述,府伟灵审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循证检验医学观点.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10(26):718.

【4】李远眺.联合测定血糖下糖化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右江民话医学院学报,2005,1:57.

【5】张孝丰,吴巧萍.糖化血红蛋白在DM控制中的价值.检验医学教育,2002,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