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2:22:46

发扬范文篇1

提到同是平面艺术的摄影和中国画艺术,不少人会这样认为: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就是竭力去模仿中国画的特点,在摄影的基础上再追求中国画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想法,无疑是肤浅和不负责任的,模仿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二流的附属品,继承尚做不到,又岂能还指望去发扬。更有者认为,因为两者所使用的工具和载体的不同,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决定了这种继承的困难和不可能性。有人可能还会这样质疑:我国的泰斗级摄影大师郎静山、陈复礼先生的“集锦摄影”和“影画合壁”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画特色,摄影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都兼而有之,并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因此这便是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的最好榜样。无疑,这两位大师的“集锦摄影”和“影画合壁”在摄影史上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创新,所以,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和作者的高雅情操决定了他们作品的价值,而不是他们作品的形式决定其价值。

我们否定形式上的模仿是一种创新,但是并没有否定在形式上的模仿,一切创造居于模仿,所以,有些模仿是必要的。摄影在中国能够从新生儿发展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在阶段,少不了对中国画艺术的模仿。但是,摄影不可能永远在中国画艺术的影子下成长,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所以,艺术摄影要长成一颗好草,甚至大树,就必须如林路说的:“摄影应该彰显其独特的本质特征,不应该跟在绘画的后面亦步亦趋,这才可能独立行于传煤世界峰巅,以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赢来人类精神领域的喝彩。”⑴。

摄影大致可分为记实摄影和艺术摄影。所以就有人认为,有资格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的便只有艺术摄影这部分了,为什么说记实摄影没有资格,因为记实摄影过于被动去记录现实,永远处于被动的位置,而且记实摄影就算可以继承中国画也只能是继承作为记事绘画部分,而这部分在便捷的现在绘画工具出现时就已经宣告没落了,所以无须继承了。这种说法在乍听之下好似颇具说服力,其实不然,因为这里所讨论的只是两者在形式上的内容,只是作为艺术表面的东西。透着这种表面,每一位艺人或学者应该都有这种共识:艺术除了表面的形式美,还有最为可贵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艺术的灵魂。

所以,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应是去传承和再塑造中国画艺术的灵魂。具体来说:首先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风俗民情和优良传统的讴歌;其次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作品对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的肯定;再次,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最后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的感染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可贵的民族品质、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和种种优良传统,给历代的中国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题材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换一个说法,中国画艺术作为一种传煤、一种载体,及时有效地将这种精神文明传达出来,鼓舞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所以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的繁荣昌盛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摄影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重任,并将之发扬光大。

摄影的大众化,少不了现代文化的支撑,同样,也必不可少传统文化的支撑,否则,摄影就会走向平庸化,就会走向舍本逐末的歧路,这是中国艺术摄影应该重视的问题。大众化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平庸,这是摄影的命运。改变走向这种命运的使命,必须由每一个摄影人来所肩负,所以,每一个摄影人的对艺术追求的态度及其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决定了这种肩负的成败。现代的摄影人,几乎手里拿着的都是数码器材,拍摄一张照片的成本比之传统相机大大降低,所以现在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有空就射门”的现象。所以说:“那些对周围事物没有感受也没有见解的人轻率地拿起相机就拍个没完,这样做也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摄影中选取瞬间的意义。”⑵这种做法完全和中国画里面的“意在笔先”相违背了,这样获得的作品,充其量只能算是侥幸之作。还有一些摄影人,技术水平相当出色,然而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却相当薄弱,所以在其作品上只有形式而没有更深刻的内容去打动观赏者。“对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应该是力求题材内容和形式结合得天衣无缝,单纯追求技法的完善,简单地追求线、形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情冲击力,就会沦落到纯形式而无法透出思想的深度。”⑶所以,我们希望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作品对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的肯定,实质上是希望摄影人继承和发扬中国画家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所公认的,在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中国画艺术可以说占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画艺术之所以可以站在这么殊胜的位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其本身构成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作为载体承载起其它传统文化,起到传煤的重要作用。作为同样是传煤艺术的摄影,在这点上比之中国画,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所以不用去担心这方面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中国画作为静态平面艺术,可以打动从古到今、从中到西的观赏者,靠的是什么,无非是艺术感染力。很多人都有这种同感,站在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前,你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丰富的联想,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时的种种情感。中国画艺术正是靠这种感染力打动无数的观赏者。同样是静态平面艺术的摄影,它的感染力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决定了它的成败。“一幅摄影画面是有限的,画面的形象如果能够引起丰富的联想,所表现的领域就必定深远、宽阔,欣赏者就可以领会到画外之意,受到感染,这就是艺术感染力。”⑷可见,有感染力的摄影作品才可以感染他人,才更容易被他人读懂,才更能体现出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摄影如何去营造这种艺术感染力,摄影者除了和中国画艺术家那样独具匠心去营造画面气氛之外,应该抓住摄影的瞬间决取性这一绘画所没有的优点,去超越绘画的时效延迟性。“做一个摄影家,除应该像画家、诗人那样善于发现客观事物的美,主要的是应该具备敏锐的视觉反映的机能,摄影家的眼睛应该比画家、诗人敏锐的多,他们能够立刻判断事物的在运动中的典型形态。”⑸步勒松大师的抓拍作品就是这一点的最好例子,在他的作品中,由于对现实瞬间的截取,所以画面的生动性和逼真性是中国画不能比拟的,同时显得这种感染力远远地超过了中国画艺术。

综上所述,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需要今后的中国摄影学者不懈地努力、勇于追求和探索。

注释:

⑴林路:《摄影艺术十二讲》,第9页。

⑵《摄影的特性与美学》,中国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⑶《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56页。

⑷《美术摄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0页。

⑸《画家谈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参考文献:《摄影艺术十二讲》,林路著。

《摄影的特性与美学》,中国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

《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美术摄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羽君:《摄影美学漫笔》。

发扬范文篇2

本文以提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题,首次将红土地精神与苏区精神结合起来。作者认为,苏区精神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最早觉醒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人民当家做主;源于苏维埃政权优良的政风——廉洁奉公;源于苏区人民(红土地精神)——团结奉献。

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曲折的斗争历程中创造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顾名思义,苏区精神是苏区产生、形成的精神主流,是共产党人在苏区根据地领导广大军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培育和磨练出来的彻底革命精神,包括革命者的理想信仰、人民的意志毅力以及社会道德风范。苏区精神的精髓是密切联系群众。

对苏区精神进行研究发掘,目的是激励和鞭策我们的工作。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需要动员和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招商、创业工作。武平要在闽西新一轮大发展中超前一步,必须要依靠、引导、鼓励民间资金资本化,培养、造就一批本埠民营企业。

在鼓励民间资金创业过程,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尊重市场规律,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社会财富的浪费。

何谓优势?优势就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

建设一支讲学习,懂经济,懂工业,懂项目的干部队伍,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客观要求。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苏区精神浅析与借鉴

二轻工业公司童文彪

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弘扬苏区精神加快武平发展”理论研讨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得前好些年在市委党校进修时,老师曾提出一个新概念:“红土地精神”,那是对苏区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德赋予革命色彩的重新定义。对苏区精神进行抽象概括,笔者认为,应将红土地精神融汇其中。

一.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浅析

〈一〉中央苏区简述

苏区是在红色根据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央苏区从1930年10月形成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丧失,历时4年。期间,1931年9月,中央苏区的版图已包括永新、兴国、宁都、乐安、南丰、广昌、瑞金、遂川等31个县,自赣县至永丰纵约400里,由万安至瑞金横约300里的范围,与闽西、湘东南根据地联成一片。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为首届政府主席。

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以后,中央苏区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共设有60个行政县,其中江西省22个县,福建省15个县,闽赣省16个县,粤赣省7个县。中央苏区总人口为435万,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⑴

武平县今年才确认为苏区县。据考,县苏维埃设在象洞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宣传,让“红色资源”发扬光大。

〈二〉苏区精神浅析

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曲折的斗争历程中创造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顾名思义,苏区精神是苏区产生、形成的精神主流,是共产党人在苏区根据地领导广大军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培育和磨练出来的彻底革命精神,包括革命者的理想信仰、人民的意志毅力以及社会道德风范。

苏区精神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最早觉醒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人民当家做主;源于苏维埃政权优良的政风——廉洁奉公;源于苏区人民(红土地精神)——团结奉献。

苏区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浩然正气;团结一致、令行禁止的革命纪律。苏区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苏区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精华。其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的“苏区精神”与艰苦创业的“井冈山精神”、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用时兴的话说,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发扬苏区革命传统,争取武平新一轮大发展更大光荣

对苏区精神进行研究发掘,首先必须要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和党的任务;对苏区精神进行研究发掘,目的是激励和鞭策我们的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仍然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之间不断发生分裂和战争;广东、江西、福建经历过革命风暴的洗礼,民众有革命的渴望;而江西历来由外埠军阀驻防,“剿匪”消极不力;加上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⑵使红色政权在江西和闽西具备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苏区时期,我党致力土地革命、武装割据、政权建设三大任务,与苏区人民一道,培养、锻造了苏区精神。弹指七十余年,它仍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新一届县委提出大力实施“项目兴县、项目富县、项目强县”战略。如何发扬苏区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全县广大干群参与招商、创业的积极性,无疑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

〈一〉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苏区革命传统,动员全民招商

苏区精神的精髓是密切联系群众。同志在苏区曾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到群众中去!”“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源自苏区。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同样需要动员和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招商工作。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之源泉,要依靠他们。只要大家热心招商,工作必然大有改观。

开展招商工作,首先要宣传我们的资源及环境优势,让客商有投资兴趣。谈到优势,笔者要多说一句,我们以往开展招商工作,一贯的做法是一味宣传武平的种种优势。许多准备签约的客商一路风尘到武平考察,最终婉言脱身走人。何故?主要是因为惧怕我们的交通劣势。因此,我们还要开诚布公地和客商分析武平的劣势,想办法去克服它,树立他们的投资信心,这才是抓项目落实的关键。如果“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二〉发扬艰苦奋斗的苏区革命传统,依靠、引导、鼓励民间资金资本化

苏区由于受白区经济封锁,群众日常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极度匮乏。政府、红军的经费窘迫。…当时,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村工作人员,除少量技术人员外,大家都没有工资报酬,公家只发给伙食费。1933年冬天起,为了克服财政困难,约两万名家住中央苏区已分田的本地干部,连伙食费都不要公家发,“自带干粮去办公”。⑶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为着发展国营经济和帮助合作社经济,我们在群众拥护之下,发行了三百万元经济建设公债。⑷…三百万元经济建设公债的发行怎样使用呢?我们打算这样使用:一百万供给红军作战费,两百万借给合作社、粮食调剂局、对外贸易局做本钱。⑸…这样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解决经济建设的资金问题,乃是目前唯一的和可能的方法。⑷

1933年,苏区中央政府在民间筹措的三百万元资金(江西兴国筹资最多),那无异于今天的三亿元,甚至更多。武平要在闽西新一轮大发展中超前一步,必须要依靠、引导、鼓励民间资金资本化,培养、造就一批本埠民营企业。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反思一下,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在武平创业,目前仍然在武平发展的外埠企业及业主有几多?年产值五百万元以上的,没有!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武平的地理劣势造成的。我们经常说武平具有地处三省交界的地理优势,那应该只能说是一种地缘巧合,它对降低工业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没有任何帮助,根本上没有因果关系。何谓优势?优势就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

在鼓励民间资金创业过程,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尊重市场规律,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社会财富的浪费。

〈三〉发扬勤政为民的苏区革命传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设一支讲学习,懂经济,懂工业,懂项目的干部队伍,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客观要求。

1.加强调查研究,是勤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苏区的歌谣唱道:“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在同志教育和带动下,红军干部和地方干部兴起了持续不衰的社会调查热潮,纠正了许多政策、策略问题。似如按劳动能力分田的不合理政策,改为按人口分田,争取了苏区最广大群众的支持。

我们的干部也要加强学习、加强调研,切实为落户项目做好服务工作。不要空谈项目。目前,有些乡镇上报的落户工业项目动辄投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与实际情况差之千里。如果想籍此树立招商工作信心,略显幼稚;若以此彰显政绩,则令人汗颜。这种孚夸,是很不光荣的事情,对我们的工作是极为有害的。

高速公路、工业园区、铁路建设,涉及征地和动迁。这些工作需要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干部做细致的走访调研工作,加快工作进程,减少不必要的纠缠和讨价还价。

2.建设一支讲学习,懂经济,懂工业,懂项目的干部队伍

“干部是最大的投资环境!”——这句话是武平人民的心声,也是业主的期盼。一方面,要对干部队伍,尤其是从事招商工作的干部队伍加强工程项目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服务经济工作的本领,提高他们鉴别项目质量的判断力,提高他们从事工程项目开发的工作水平,以及在各项工作上发挥引导和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要树立干部的大局观念和发展眼光,屏弃狭隘的部门利益思想,切实将各级、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⑹武平工程项目的成功要靠武平干部了解项目情况。工程项目落地建设,项目工作只能说完成了一半。要让它生根(生产)、开花(积累)、结果(扩大再生产)。在此过程,我们的干部还要付出好多辛勤的劳动。

倘若“弘扬苏区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武平新一轮大发展更大光荣。”成为武平人民的共同认识和坚定信念。笔者相信,实现把武平建设成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崛起的闽粤赣边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指日可待。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参考资料不多,错误难免,敬请指正。

参考资料:

⑴《中央苏区史》余伯流、凌步机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480-481。

⑵《选集》第一卷ISBN7—01—000922—8/A·169P.49-50

⑶《赣南日报》2005年7月29日

⑷《选集》第一卷ISBN7—01—000922—8/A·169P.134

发扬范文篇3

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的届中全会《决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大鲜明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以及届中全会提出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这一次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说明我党对在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高度重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新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执政目标的新的要求,对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化,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总结执政55年主要经验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需要依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主席在庆祝政协5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政协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政协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政协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更一定大有所为。

切实担负起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职责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和谐社会建设与政协工作结合的最充分、最紧密、最现实。人民政协有责任也有义务,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为党和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进程。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从性质界定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这是人民政协的组织基础和组织保证。人民政协开展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谐社会建设是国在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建设的主旋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一,理所当然地也应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今后工作的侧重点。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地位限定上看。与人大、政府相辅相成。但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利机关,也不是行政管理机关,而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协商机关,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其发挥作用的范围,主要是广泛联系和团结各方面人士,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执行。人民政协的这种地位,就决定了人民政协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上有着先天优势,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大展拳脚。

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从任务规定上看。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创造和巩固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人民政协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因此,由此可见。要切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作为人民政协下一阶段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充分发挥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二、突出特点、弘扬优势。

旁观者清,人民政协地位超脱。利于客观反映问题,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发现的错误和问题,易于切中时弊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便于提供单靠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提供的监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有着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不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政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还具有以下四大突出优势:

政协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基本职能。民心最可畏”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从来都是决定一个执政党执政地位牢固与否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孙子》曰:上下同欲者,第一。胜。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劳动、智慧和资本的活力才会竞相迸发,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才能充分涌流。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作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最大程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范围内取得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统一行动,取得实实在效果。

政协有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显著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第二。人们思想倾向、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和谐相处,各尽所能而又各得其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是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永恒主题的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通过求同存异、体谅包容,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团结各方力量,实现良性互动,最终达成共识,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政协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突出优势。人民政协“揽八方之俊杰,第三。集各界之精英”素有“人才库”和“智囊团”之称。政协委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界别的代表人物,很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把他都组织起来,把他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就易于形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又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针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提出有见地、有分量、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政协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社会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第四。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改革开放2xxxx年来,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构成出现了分化和重组,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间无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改革发展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新情况新问题。不及时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群众的思想就会产生波动,和谐社会建设就难以巩固和发展,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社会动荡。人民政协按界别组成,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这种按界别组成的形式,可以为各党派、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使群众中分散、个别的意见和问题得到系统综合、及时合理地反映,有利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三、履行职能、搞好服务。

也是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宪法》和《政协章程》赋予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广集民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协商体现民主,协商反映民意,协商集中民智,协商增进共识。要积极探索政治协商的有效形式,注重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坚持并完善集中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促进政治协商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是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民主监督角度,正在从对权力行使者提供决策支持上,逐步向促进国家和社会更加协调发展上转移。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努力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提升社会公正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等行之有效的监督,逐步消除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体制性障碍和人为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激活社会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参政议政职能不仅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的拓展和延伸,而且是对这两大职能的整合与升华,还是党政领导机关广泛听取参加政协的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形式。党的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任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政协委员中人才荟萃,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针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不和谐现象,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确能代表政协水平的对健全和完善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确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各级政协组织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列入议事日程,集中优势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扎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服务、献计出力。具体到政协工作中,应该做到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主题、做好三项工作”

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职能。民富则天下和,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穷则天下忧”贫穷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离开了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天下和顺、社会和谐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人民政协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就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作用。要心系大局、立足政协,不断增强为发展服务的中心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抓住重点、发挥优势,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人才智力优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协商讨论,搞好科学论证,提出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好经济发展中遇到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实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懈努力”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启示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所谓“两个主题”就是要突出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必须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人民政协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将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贯穿于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之中,必须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突出团结的主题,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求政协开展的各项工作和组织的各种活动都要体现和利于团结,通过政协内部各界别的团结和政协委员所系群众的团结,达到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一切爱国力量的团结,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同志曾经指出:形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自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可能是对和谐社会在政治层面上的一种比较完整的表述。李瑞环同志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是政协工作的基本条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应当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突出民主的主题,就是要求政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让各界委员畅所欲言,认真听取、充分反映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既要能够听取支持的赞同的意见,又注意倾听批评的不同的意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所谓“三项工作”一是做好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的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要善于体察民情、民事,关注民生、民意,做到防微杜渐。提倡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增进共识,既充分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认真吸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真实地反映群众中和社会上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使政协成为中央了解真实情况、获得可靠信息、听取中肯意见的重要途径。一要充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的作用,将提出社情民意列入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二要充分发挥各界别组的作用,把反映社情民意纳入本组年度活动内容。三要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四要充分发挥常委会的作用,将社情民意列入常委会议事内容,提出全局性、针对性、真实性的社情民意。通过社情民意,及时、准确地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各方面的情况,使党和政府把民情民心了解得更全面,把政策制定得更正确,把工作开展得更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情氛围。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中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的工作。不仅广大政协委员要多提提案,提精品提案,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机关专委会也要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尤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以便领导层更好地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进一步做好提案工作,应实现四个转变,即在提案征集上,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案督办上,从部分人负责督办向“大合唱”转变;提案作用发挥上,从注重提案答复向督促提案落实转变;提案服务工作上,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应有的作用。

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二是要做好协调关系、维护稳定的工作。和谐社会应首先是一个社会政治局面安定团结的社会。人民政协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人民政协要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广求共识、维护稳定的工作。要努力协调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和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强各方面的团结。要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密切政协委员与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关系,及时掌握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理顺情绪,消融误解,争取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

也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要把帮助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做好扶弱济困、奉献社会的工作。互帮互助、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要继续动员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志愿者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各种公益活动,尤其是要继续鼓励和发动政协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个人富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由个人富裕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挚的感情基础。此外,还要注意发挥政协委员中教科文方面人才济济的优势,努力推动科教事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不断提高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

四、夯实基础、改进工作。

同时也对人民政协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人民政协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可以有所作为的广阔舞台。夯实基础上下功夫,改进工作上花气力,开拓创新上费心思。归纳起来,就是四个“进一步”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一)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就必须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关键在于“三化”建设。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三化”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之举。要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宽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空间,为广大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发挥专长,参与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增强人民政协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更好地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是人民政协履行好职能的前提。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抓学习。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提高依法履行职能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政协章程,切实贯彻章程,坚持按章程开展工作。特别是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中的领导干部,要做带头学习的模范,做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模范,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二是强作风。要在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团结民主之风,形成勤政清廉之风,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要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协商办事,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三是建制度。随着新政协章程的修订,各地政协组织要尽快建立健全与新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履行职能的制度和程序,抓紧搞好制度建设,使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行为有章可约、成绩有章可嘉。四是重理论。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为人民政协更切实地履行职能,为人民政协事业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政协工作的基础。制定和实施常委会的工作要点,

三)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是按照联系各界别、各方面人士的要求组建的政协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离不开专委会;组织委员开展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题调研,进行视察、考察,举办座谈会,召开论证会等,也离不开专委会的组织协调。因此,专委会是开展界别工作的载体,也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组织保证。要积极探索做好政协专委会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把专委会工组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席会议要定期听取专委会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专委会的工作问题;办公厅要加强与各专委会的联系,为专委会开展工作搞好服务。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充分调动起专委会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丰富和活跃政协工作,促进政协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整体工作水平。

发扬范文篇4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反映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就愈充分。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出了新要求,采取了新举措。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他强调,要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200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各项权利作了更为规范和完善的规定,对党员权利的保障更加具体化、制度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要求。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在党建工作中牢固树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把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自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此,应在教育管理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各项权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维护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讲真话。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需要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指明了方向。当前,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只有公开,党员的参与权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应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

完善保障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制度。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允许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自由地讨论交换,这是党内民主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各级党委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应切实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在内部进行充分讨论,同时通过抓好制度落实,使那些敢讲真话、心里话的党员受到鼓励和保护,从而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发扬范文篇5

大家好!在县纪检监察系统举行“弘扬革命传统、争当忠诚卫士”的演讲大赛中,我能够代表县文化局站在大家面前发表演讲,心情十分激动;能够抒发自己的心声,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勉励,感到无比的幸福。今天,我作“发扬红军精神,献身文化事业”的演讲。

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丰功伟绩和巨大成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兴旺、幸福和谐的小康国家,关键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继承和发扬了红军精神,把红军精神贯彻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我们文化系统之所以能够做好各项文化工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靠的也是红军精神,用红军精神做好文化工作。

什么是红军精神?红军精神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红军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红军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总起来说,红军精神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广大红军将士“开拓进取、敢打敢拼、不畏艰苦、不怕困难、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与崇高品质。

今天,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形势下,作为我们文化部门,要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工作重任,建立起6大“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党和政府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必须发扬红军精神。文化部门发扬红军精神,就是要具有长征途中红军不怕敌军围追堵截的那种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精神;就是要具有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那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是要具有长征途中红军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从艰苦征战中积聚起的强大动力,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扬红军精神,献身文化事业”,文化部门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认真学习文化政策、文化理论和业务知识,做到学深学透,掌握在脑海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做好文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通过学习,切实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与业务工作技能,在思想、工作、行动上与上级领导保持一致,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完成各项文化工作任务,力争取得良好成绩。

“发扬红军精神,献身文化事业”,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其次要明确工作目标,刻苦勤奋努力工作,全面完成年内8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72场次文艺演出送戏下乡任务,完成送红歌下乡20场次任务,完成新建农家书屋工作任务,完成全县农村9264场次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真正把先进文化送到基层,送到农村,送到群众的心坎里,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陶治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德,为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发扬红军精神,献身文化事业”,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再次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全面素质,具有崇高的人生信念,始终保持新时期文化干部的先进性,带头争创佳绩,遵纪守法,弘扬正气,做一名优秀文化干部。要践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做群众的贴心人。

发扬范文篇6

关键词: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

1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永远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斗志、永远向前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她的存在和发展,是支撑民族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历史向前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人民谋利益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民族特点的井冈山精神。同志在视察江西时,对井冈山精神进行了精辟的科学的高度概括,这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激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将星星之火燎原了全国,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发扬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那一股劲,那一种拼命精神,使我们的各项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井冈山精神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支撑,起着凝聚人心,激励人民的重要作用。井冈山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她已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她是火,永远具有耀眼的光芒,永远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精神支撑。继承、创新、发展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它是对中国几千年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它。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在历史的各个不同阶段,都产生过许多激励人心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几千年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积淀和发展的历史。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国三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这样一种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中国三代历史上其他的许多杰出人物和技术的创造,也证明了这种民族精神的久远。井冈山精神正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在革命过程中的创造。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初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怀着解民众于水火,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幸福的志向,在艰苦的环境中开拓。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那种艰苦,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的支撑那是难以想象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自己崇高的信念,在艰难困苦中开辟自己的道路,从而赢得自己的生存。井冈山精神产生于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因而它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精神。事实已经证明,井冈山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在今天仍具有指导作用。在我们今天的条件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支持我们前进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重要力量。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2坚持和发杨井冈山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依据实际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此,发展井冈山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时展的需要。创立井冈山精神的那个时代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党,面对的形势,所处的环境,社会的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情况的出现,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拓展井冈山精神的范畴。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持实事求是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在井冈山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党又创造了诸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民族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党依据在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和面对形势,又创造了新时期的“54字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在突如其来的SARS灾害面前,同志倡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对井冈山精神的发展,都是我们党对井冈山精神认识的深化。这些精神的实质,仍然是井冈山精神在现阶段的体现。可以肯定的是,不论今后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党都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闯出一条无往而不胜的新路,在发展井冈山精神上续写出新的篇章。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先辈们用鲜血铸造的井冈山精神,是推动我们工作前进的强大动力。尽管我们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特别是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但同世界发展国家相比,我们在生产力和科技等方面仍面临比较大的差距。尽快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提高我们的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水平非常重要。我们要用井冈山精神来激励鼓舞人民在新的形势下奋发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坚持和发扬井冈山精神,要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抓紧抓好。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主题。井冈山精神几十年的继承、发扬的过程,就是图发展的过程。今天,我们面临发展的极好机遇,紧扣发展,才能尽快地缩小我们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坚持求发展是井冈山精神的永恒所在。

坚持和发扬井冈山精神,要敢于闯新路,与时俱进。井冈山革命精神告诉我们:任何胜利的取得都是要经过斗争的。在斗争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情况会千变万化。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囿于传统的理论和经典的束缚,勇辟新路,才是解决困难和矛盾的最好方法。特别在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以前,新的状况和问题仍会出现,我们要针对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我国建设的实际密切有机结合起来,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勇闯新路,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与时俱进,把井冈山精神灵活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坚持和发扬井冈山精神,要把党的宗旨,任务教育贯穿于党建工作之中。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的体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党建工作中,我们加强党员进行井冈山精神的学习,特别要加强他们对党的宗旨任务的学习,使全体党员明白,入党是为了什么,井冈山精神是什么,自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要用井冈山精神引导党员和干部,树立远大理想,关心群众疾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与群众一道,共同参与火热而伟大的改革实践,为井冈山精神增添新的党建内容,丰富井冈山精神。

发扬范文篇7

一、发扬传统,就是保持“两个务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的国家。各样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多”与“少”的矛盾,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面对这样的国情,我们必须保持“两个务必”。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中,看到了自己的贫穷和落后,奋力拼博,小有成就。面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不少人也悄悄地搞起了“高消费”、“洋消费”。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中一员,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当你随便地扔掉一块馒头,当你毫不心疼地浪费掉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时候,请认真地想一想吧,它不只关系到你一个人,它还关系到整个国家。既然深深地爱着祖国,就要发扬优良传统,保持“两个务必”,勤俭建国。

二、坚定信念,就是培育崇高的理想信念。信念的力量在于身处逆境,能够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遭遇不测,也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坚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谢的玫瑰。检察人坚定信念是“三个至上、四个忠于”。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指引人们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灯塔。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矢志不渝地献身于检察事业而不畏艰难困苦,才能永远以检察人为荣而无怨无悔,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永葆检察官的风彩。

发扬范文篇8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送走过多少岁月;时代画卷波澜壮阔,记载了无数英杰。

忆往昔,按卷沉思,竟难忘那燕园的红墙;竟难忘那十月的潮思;竟难忘“还我青岛,还我中华”的竞相奔走,击博耳鼓的阵阵呼声。风云为之含悲,草木为之变色,泰山为之震动。

8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的纪念碑前。回望那个壮怀激烈的年代,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年轻的身影,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五四以后一代代青年高举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时光白驹过隙,静听时代的脉搏,五四精神的熊熊烈火仍在中国一代代青年的心中燃烧着、喷薄着。前仆后继的中国青年踏着时代的鼓点,紧追着时代的步伐,昂首向前、英雄倍出。昨天的雷峰、李向群,今天的邵云环、许兴虎、朱颖,他们都是怀着对祖国、对人民满腔的情和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不正是“五四”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吗?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眺望未来世纪曙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呈现,资源竞争、市场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可见,中国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所处的环境不亚于五四时期青年们所处的境遇。尤其是在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野蛮轰炸再次证明,美帝国主义仍如豺狼虎豹般无时不在打着中国的主意。近十天来,我国各族人民高举着五四的光荣传统,摇旗呐喊、义愤填膺。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作为电力企业的青年,我们坚决拥护副主席的严正声明和主席的讲话精神,我们要把对北约野蛮行经的巨大义愤和伟大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保证而不懈努力。

发扬范文篇9

【关键词】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斗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提醒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也反复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发扬光大。党的十六大召开不久,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号召全党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2006年3月,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特别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要求,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艰苦奋斗及其新内涵

艰苦奋斗就其本质意义上讲,就是不畏艰难困苦而坚持不懈地奋争。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更不是要人们再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清苦生活。我们所要反对的是那种脱离国情、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反对的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从精神层面上看,艰苦奋斗要求我们保持不畏限险、坚忍不拔的精神状态和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

二、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党的一贯作风

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也是我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千百年来,无数劳动人民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亲身体验了创业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领悟到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深刻哲理,形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传家宝,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在艰难中成就伟业,在困苦中创造辉煌,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三、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形势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发扬范文篇10

我利用双休日时间,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着重学习了“发扬钉钉子精神”的讲话。说:“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我是一名质监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发扬钉钉子精神”的讲话,深深感到自己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断促进工作上台阶,为质监工作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具备钉钉子的基础条件,这样才能把钉子钉好。我要充分认识当今质监工作不断发展对质监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技能,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把钉子钉好。因此,我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与上级部门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忠诚于质监事业,时刻维护人民利益,为质监工作发展殚精竭虑,真诚奉献。我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质监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知识,注重综合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以便把各项质监工作做好,切实把钉子钉牢。

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增强责任意识,才能把工作做好,不断促进工作上台阶。我要充分认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取得成绩的基本条件,是质监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也是每个质监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行为标准。我要充分认识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按照上级的工作精神和决策部署,认真努力做好每项工作,做到人在岗位一分钟,辛勤工作60秒,体现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促进工作提速高效,把每一颗钉子都钉好钉牢。在增强责任意识的同时,我要加强执行力建设,把上级的工作精神和决策部署执行到位,出色完成各项质监工作任务,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群众满意,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贡献力量。

以上是我学习“发扬钉钉子精神”的一些感悟体会,我要把这些感悟体会落实到自己的每一天和每一项工作中,始终加强学习,夯实钉钉子的基础条件;始终增强责任意识,全面做好工作;始终做到持之以恒,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努力取得优异成绩,促进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