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审计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19:54:53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1

一、主要工作业绩

(一)加强干部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中纪委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今年重点开展了:

1、协助党委召开了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

2、广泛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的宣传教育。通过召开学习动员会、印发中央及教育部重要文件、举办治理商业贿赂专题讲座、观看高校案例录象片《校园警示录》等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及采购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校报、网络等媒体,及时报导我校治理商业贿赂的进展情况。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采购人员熟悉和掌握商业贿赂的基本内容和危害,自觉遵守党纪政纪的各项规定,在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防范和减少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3、协助党委开好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前,组织校、院(级)干部学习,先后召开各类群众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发放《征询意见表》,征求意见达140余人次。并将意见汇总后原汁原味地向校党政领导班子和个人反馈,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的准备。

4、继续开展了对新聘任干部、轮岗干部、特殊岗位干部的廉政谈话。今年来对40余名新上岗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教育,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关口前移,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对反映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干部,进行了谈话,及时提醒和帮助,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正缺点和不足的严格要求。

(二)认真落实中央部署,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纪委第六次全会提出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部署,今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1、抓重点。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将我校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列为:在教材、图书销售采购,教学仪器设备、工程建设、工程材料、医疗药品、各类大宗物资的采购,校办企业经营以及其他经济活动中以各种名义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问题。重点对象为各部门负责采购工作的领导和采购人员。

2、抓调研。对全校教材、基建、图书、药品采购等重点岗位的负责人及采购人员的工作现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重点了解各部门采购工作的制度、程序、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调研中,我们进行个别谈话20余人次,同时,还通过财务调研各部门采购经费运行情况。通过调研,我校2001至2005年,在医药、图书、教材等采购中,所获取的“回扣”“让利”能进入学校财务帐。

3、抓自查自纠。要求各部门组织学习文件,研究本部门治理重点,确定自查自纠的工作方案;认真分析查找本部门在物品采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以各种名义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问题。在开展自查自纠中,共发放部门自查自纠表40余份;发放个人自查自纠表131份,通过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抓整改。一是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采购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并对有关制度予以公示,让全校教职员工进行监督;二是对自查中发现的“小金库”和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及时处理,并重申了有关规定。

通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全校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各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经济活动中上交的礼金礼品等明显增多,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三)认真贯彻《实施纲要》,推进学校制度建设

今年来,我们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对1998年以来建立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对不完善的方面进行了修改。近期学校有关部门已建全和修订了加强基建、大宗物品、图书教材、药品、大型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设备管理制度等30余项。

(四)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学校经济活动秩序

1、加强了对院部处领导班子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了各学院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能否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效益分配;大额资金运作能否按规定在党政联席会议上进行讨论。

2、参与了学校财经管理、基建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招投标等工作。在经济活动中加强了事前和过程监督。全年参与松江校区招投标、物资采购招投标、物业管理招投标、211工程专项设备招投标等59次,并参加了多项合同谈判,对部门支付的工程款和松江校区的设备款每一笔都进行了认真审核。

3、对学校资金往来的情况进行了清理。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协助有关部门对2002年以来的往来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查。

(五)加强对重要环节的监察,进一步推进行风建设

1、加强了招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了《2009年关于加强招生管理和监察工作的意见》,将文件发至各校区、学院、部、处,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加强宣传,明确招生政策,严明招生纪律。主动参与研究生、艺术类本科学生、高水平运动员的考试、阅卷、录取等工作的全过程。对特长生、推荐生的加分严格把关,对机动计划的使用加强监督,还参加了全国31个省网上的录取工作,严格掌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经过有效的监督,我校在今年招生录取过程中,未收到一封举报信。

2、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按照教育部视频会议的要求,及时转发了《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学习,按照校收费管理领导小组对学生入学后收取的各项费用审核的标准,加强对各收费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加大审计力度,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

1、今年共完成工程审计项目153项,其中松江项目审计金额1444万元,审定金额1425万元,核减金额19万元;其它基建修缮审计金额3400万元,核减338.8万元,核减率10%,投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开展了我校教学评估建设项目财务决算审计;

3、完成了七个“十五”“211工程”子项目经费审计,即: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纺织、服装科学与工程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染整科学与工程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师资队伍建设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数字图书馆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校园网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自制暖体假人及暖体假人温控系统费用审计;自制三维正交织机设备费用审核;自制设备费用审核。

4、开展了对出版社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5、完成了教材科代购教材的审计调查。

6、开展了2005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

通过审计,全面了解部门的经济状况,肯定成绩,对财务及管理上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现大部分建议已被落实。处理及整改意见。经过严格把关,为学校节约资金358万元。

(七)拓宽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纪问题

1、认真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今年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0余件(次),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如个别困难户的分房问题,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对反映一些干部的违纪苗子的问题,及时进行谈话,促其改正;对违纪违规线索,如个别职工违规占房和加津贴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查,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拓宽举报渠道,查处违纪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有关部门违反财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查处,并要求及时整改。

(八)努力学习,深入调研,加强队伍建设

1、坚持开展政策和业务学习,过组织生活,积极参加教育部、上海市举办的纪检监察审计干部业务培训。

2、坚持廉洁奉公,多次谢绝社会有关单位的邀请和联谊活动,对难以谢绝的礼品礼金及审计协办费、报刊发行费6万余元全部上交学校。

3、积极开展理论研讨。组织撰写了《商业贿赂在高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论文,报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并被《教育纪检监察研究》和《教育审计》杂志选用刊登。

二、存在问题

1、经常深入学院基层不够;

2、针对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不够;

3、监督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面还不够宽。在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方面,对有些部门尚未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情况,未及时提出并加以监督,使得有些部门的制度还不完善,有些该废除的制度还未废除。

三、2007年工作思路

1、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学校制定的《实施纲要》具体办法,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的力度,深入推进“三重一大”制度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院、部(处)党政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2

一、主要工作业绩

(一)加强干部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中纪委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今年重点开展了:

1、协助党委召开了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

2、广泛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的宣传教育。通过召开学习动员会、印发中央及教育部重要文件、举办治理商业贿赂专题讲座、观看高校案例录象片《校园警示录》等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及采购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校报、网络等媒体,及时报导我校治理商业贿赂的进展情况。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采购人员熟悉和掌握商业贿赂的基本内容和危害,自觉遵守党纪政纪的各项规定,在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防范和减少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3、协助党委开好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前,组织校、院(级)干部学习,先后召开各类群众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发放《征询意见表》,征求意见达140余人次。并将意见汇总后原汁原味地向校党政领导班子和个人反馈,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的准备。

4、继续开展了对新聘任干部、轮岗干部、特殊岗位干部的廉政谈话。今年来对40余名新上岗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教育,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关口前移,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对反映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干部,进行了谈话,及时提醒和帮助,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正缺点和不足的严格要求。

(二)认真落实中央部署,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纪委第六次全会提出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部署,今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1、抓重点。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将我校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列为:在教材、图书销售采购,教学仪器设备、工程建设、工程材料、医疗药品、各类大宗物资的采购,校办企业经营以及其他经济活动中以各种名义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问题。重点对象为各部门负责采购工作的领导和采购人员。

2、抓调研。对全校教材、基建、图书、药品采购等重点岗位的负责人及采购人员的工作现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重点了解各部门采购工作的制度、程序、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调研中,我们进行个别谈话20余人次,同时,还通过财务调研各部门采购经费运行情况。通过调研,我校2001至2005年,在医药、图书、教材等采购中,所获取的“回扣”“让利”能进入学校财务帐。

3、抓自查自纠。要求各部门组织学习文件,研究本部门治理重点,确定自查自纠的工作方案;认真分析查找本部门在物品采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以各种名义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问题。在开展自查自纠中,共发放部门自查自纠表40余份;发放个人自查自纠表131份,通过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抓整改。一是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采购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并对有关制度予以公示,让全校教职员工进行监督;二是对自查中发现的“小金库”和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及时处理,并重申了有关规定。

通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全校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各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经济活动中上交的礼金礼品等明显增多,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三)认真贯彻《实施纲要》,推进学校制度建设

今年来,我们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对1998年以来建立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对不完善的方面进行了修改。近期学校有关部门已建全和修订了加强基建、大宗物品、图书教材、药品、大型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设备管理制度等30余项。

(四)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学校经济活动秩序

1、加强了对院部处领导班子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了各学院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能否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效益分配;大额资金运作能否按规定在党政联席会议上进行讨论。

2、参与了学校财经管理、基建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招投标等工作。在经济活动中加强了事前和过程监督。全年参与松江校区招投标、物资采购招投标、物业管理招投标、211工程专项设备招投标等59次,并参加了多项合同谈判,对部门支付的工程款和松江校区的设备款每一笔都进行了认真审核。

3、对学校资金往来的情况进行了清理。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协助有关部门对2002年以来的往来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查。

(五)加强对重要环节的监察,进一步推进行风建设

1、加强了招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了《2009年关于加强招生管理和监察工作的意见》,将文件发至各校区、学院、部、处,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加强宣传,明确招生政策,严明招生纪律。主动参与研究生、艺术类本科学生、高水平运动员的考试、阅卷、录取等工作的全过程。对特长生、推荐生的加分严格把关,对机动计划的使用加强监督,还参加了全国31个省网上的录取工作,严格掌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经过有效的监督,我校在今年招生录取过程中,未收到一封举报信。

2、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按照教育部视频会议的要求,及时转发了《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学习,按照校收费管理领导小组对学生入学后收取的各项费用审核的标准,加强对各收费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加大审计力度,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

1、今年共完成工程审计项目153项,其中松江项目审计金额1444万元,审定金额1425万元,核减金额19万元;其它基建修缮审计金额3400万元,核减338.8万元,核减率10%,投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开展了我校教学评估建设项目财务决算审计;

3、完成了七个“十五”“211工程”子项目经费审计,即: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纺织、服装科学与工程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染整科学与工程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师资队伍建设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数字图书馆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校园网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自制暖体假人及暖体假人温控系统费用审计;自制三维正交织机设备费用审核;自制设备费用审核。

4、开展了对出版社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5、完成了教材科代购教材的审计调查。

6、开展了2005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

通过审计,全面了解部门的经济状况,肯定成绩,对财务及管理上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现大部分建议已被落实。处理及整改意见。经过严格把关,为学校节约资金358万元。

(七)拓宽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纪问题

1、认真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今年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0余件(次),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如个别困难户的分房问题,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对反映一些干部的违纪苗子的问题,及时进行谈话,促其改正;对违纪违规线索,如个别职工违规占房和加津贴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查,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拓宽举报渠道,查处违纪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有关部门违反财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查处,并要求及时整改。

(八)努力学习,深入调研,加强队伍建设

1、坚持开展政策和业务学习,过组织生活,积极参加教育部、上海市举办的纪检监察审计干部业务培训。

2、坚持廉洁奉公,多次谢绝社会有关单位的邀请和联谊活动,对难以谢绝的礼品礼金及审计协办费、报刊发行费6万余元全部上交学校。

3、积极开展理论研讨。组织撰写了《商业贿赂在高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论文,报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并被《教育纪检监察研究》和《教育审计》杂志选用刊登。

二、存在问题

1、经常深入学院基层不够;

2、针对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不够;

3、监督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面还不够宽。在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方面,对有些部门尚未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情况,未及时提出并加以监督,使得有些部门的制度还不完善,有些该废除的制度还未废除。

三、2007年工作思路

1、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学校制定的《实施纲要》具体办法,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的力度,深入推进“三重一大”制度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院、部(处)党政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3

一、美国国家审计的基本情况

美国国家审计体制由立法型审计机关和行政型审计机关两部分构成。立法型审计机关包括美国国会所属的审计总署和各州议会、地方议会所属的审计长办公室。行政型审计机关包括联邦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监察长办公室和各州政府及地方政府下设的审计局或州政府部门的监察长办公室。

为了适应美国审计管理体制的需要,美国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三大体系的审计机构。仅就国家审计而言,其机构包括:美国审计总署、美国监察长办公室和州、地方政府审计局。

(一)美国审计总署。美国审计总署是联邦国会之下的国家最高审计机构,担负着审查、监督美国联邦政府的所有收入、支出及项目效率、效果的重要职能,向国会直接负责并报告工作。目前,审计总署包括所属各分部在内,共有职员5200多人,其中审计总署本部2700多人,各分部合计2500多人。审计总署设审计长、副审计长各1人,审计长助理4人。审计长由国会特别委员会提3名人选,总统从中确定1人,经参议院表决通过后,总统任命。审计长任期15年,除犯有罪行由国会革职外,不得罢免,副审计长和审计长助理由审计长提名,总统任命。

审计总署除设置人事和行政机构外,在审计长的领导下,还设立两大业务工作系统:一是计划和审计报告系统,由3个局级单位组成;二是审计作业系统,由7个局级业务机构组成(这7个局各设局长1人,局长助理若干人,由审计长任命)。另外,审计总署在国内外设有19个派出机构:其中,国内设16个地区分部(分署),国外设3个分部(分署),在总署审计长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工作。各分部的人事、经费和审计业务都由审计总署直接管理。分部的正、副主任由总署审计长任命,一般职员同政府文职官员一样,由联邦政府人事部审查合格后,批准各部门聘用,报审计总署备案。只要无违法行为,可终身任职。审计总署和分部的经费,由国会预算委员会直接拨给审计总署,统一分配使用。1985年,审计总署的经费预算为3.3亿美元,全年人均经费为6.6万美元。审计业务计划由审计总署统一制定,各分部贯彻实施。审计报告报审计总署审核,经审计长签发,上报国会并公开披露。

(二)监察长办公室。监察长办公室隶属于政府部门,是审查、监督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和经济效果,以及本部门官员行为合法性的机构。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各部门一般均设有监察长办公室,有些州和地方政府所属的部门也设有监察长办公室。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监察长,由总统提名经国会讨论任命,负责主持各部门业务工作的监察,职位相当于副部长。审计结果,通过部长向总统和国会报告。但是,各部的部长一般不得改变监察长签发的审计报告,若有不同意见,可向总统或国会加以说明。由于联邦政府一些部门的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有的还涉及到驻国外机构。因此,一些部门监察长办公室在各地设立派出机构。

监察长办公室除设监察长1人外,通常还设有副监察长和监察员若干人。他们按照监察长的指示,协同开展审计活动。监察长办公室所有人员的聘用与解聘均须经监察长批准,监察长职务基本上是终身制,除非由国会或州议会投票表决同意,任何人无权罢免其职务。

(三)州和地方政府审计局。州和地方政府审计局是直接向各州和地方的议会负责,有权对该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任何官方事务或与政府有关的事务进行审查、监察的审计机构。

各州政府的审计局局长由州长任命,负责对州政府各部门的业务进行审计;州下属的地方政府的审计局局长由地方政府行政长官(如市长)任命,负责该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业务审计。各级政府审计局所从事的部门审计,有时可能会与州议会或地方议会所属的审计长办公室产生重复审计的现象,因此需要搞好协调工作。有些州政府不设审计局,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由驻州议会所属的审计长办公室负责进行。

美国国家审计由美国审计总署来执行,其主要职能是:(1)、颁布、修订联邦政府审计准则;(2)、制定并组织实施审计计划;(3)、协助国会监督联邦政府的规划与项目预算的执行;(4)审计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拨款事项及其有关的各种业务;(5)、审查联邦政府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6)、审查联邦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及其所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和经济效果;(7)、国会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审计总署除了完成上述传统的审计任务之外,更多地开展管理评价、政策评估以及为国会面临的各种行政系统施政方面的复杂问题提供研究报告,更多地担当咨询建议者的角色。

二、美国国家审计的几个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审计总署隶属于立法部门,向国会报告工作。对总统及其下属的行政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其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命规格高。如,先由国会提出3名审计长候选人,总统确定其中一位再交参议院选举,根据参议院最终选举结果,由总统正式任命审计长。二是审计长任期时间长。审计长不因政府更迭和国会换届而易人,任期为15年。三是不得随意罢免审计长。只有具备参、众两院联合提议和总统签署命令这两个条件,才能罢免审计长。四是审计长工薪待遇高。为排除外来压力影响,保障审计长享受高于一般部长的待遇,审计长退休后仍拿全薪。五是经费单列预算。审计总署的经费,由国会单列预算予以保证。六是由审计长自行决定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影响。由于美国政府对审计总署和审计长赋予了较高的权力和独立于行政部门之外的较高的待遇,所以审计部门可以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这对保证审计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州的国家审计部门与联邦审计总署在独立性方面基本一致。

(二)审计的计划性强。美国审计总署十分重视审计的计划性。他们的战略性审计计划是一管几年的计划,审计重点一般把“揭露浪费、欺诈、滥用权力和管理不善”当作重点,有时还把促进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以及减少联邦赤字,促进政府加强会计责任和关注工作成果等当作重点。根据战略性计划,提出年度审计计划方案。美国审计总署工作量的80%是国会和国会委员会根据审计战略计划要求审计署安排的,其他20%是审计长根据总体计划和工作需要决定安排的。

(三)审计工作效率高。美国国家审计在1970年前,还完全是人工审计;到1980年前后,各级审计部门逐步配备了计算机,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在美国国家审计人员已经完全掌握了计算机审计技能,从而使审计工作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审计处理由几个机构配合进行。美国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经济问题的处理是由几个部门配合进行的。第一,对于触犯刑法的,审计总署要把所有文件资料移交给监察长,请监察机构提起公诉。如果监察长认为有进一步调查的必要,则由联邦调查局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监察长再决定是否。第二,对被审计单位或个人非刑事问题的处理,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有严重损失浪费现象或管理不善等问题,审计总署需做出包括审计结论和建议的审计报告,并在必要时由国会参、众两院召开听证会,在会上公开审计报告。

三、改善我国机关审计的几点启示

通过对美国国家审计情况的考察,对照分析我国审计机关的实际情况,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强化我国审计机关独立性。我国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下级审计机关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现行的这种审计管理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名义上是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实际上完全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问题非常严重,审计机关已丧失了独立审计的条件。这对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影响较大,审计查出的一些问题,很难及时、完全披露,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机关的权威。因此,建议将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适当进行改革。即在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审计管理体制暂时不变的情况下,将省以下审计体制改为垂直管理。这样改动后,省以下审计机关统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厅(局)直接领导,从而增强省以下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省以下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权力,更好地发挥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作用。

(二)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已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工作。如果审计机关还停留在人工审计的水平上,就远远跟不上现代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力争在短期内使部分审计人员学会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逐步使绝大部分审计人员都能学会和熟练掌握现代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几年来,我们厅在推广应用计算机方面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熟练程度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大多数人仍停留在最简单的打字、列表水平,真正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尚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加大审计结果公开披露的力度。我国的审计法规虽然规定了审计结果中以对外公布,但实际操作时一般只向政府或人大报告以及发送被审计单位,而向社会公布的极少。今后似应考虑选择合适的新闻媒体,在不违反有关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这样既可以用社会舆论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又可以因审计结果需要公开披露而促使审计机关对开展的审计工作更加认真,更加谨慎,更加重视审计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审计权威,加大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近年来,在披露大、要案方面,国家审计署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也应积极努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疑虑,该曝光的曝光,该移交的移交,不能一味顾及情面。否则,我们的审计权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打折扣。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4

1、工程概况

惠州大亚湾引水工程是大亚湾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的配套工程之一。工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境内,从东江、西枝江取水,输水到大亚湾石化区交水点,为中海壳牌石化厂及大亚湾 经济 开发区提供生产、生活用原水。引水工程主要建筑物可概括为“四站、三洞、两段、一库”组成,即由东江下源泵站、西枝江新湖泵站、永湖彩塘加压泵站、风田加压泵站、永湖隧洞、羊公坑隧洞、双流溪隧洞、风田调节水库及两段输水管道等建筑物组成,引水线路总长约56km,采用混凝土预应力管有压管道输水,风田水库以上47.74km为dn2000单管道输水,风田水库以下8.24km为两条dn1600管道输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4.8m 3 /s,日供水量33万吨,工程总投资4.57亿元。

该项目由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研究 院设计,2002年5月开始初步设计工作,2003年9月开工建设, 目前 工程已基本完工。为保证工程的设计质量、设计工作进度和工程投资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初步设计开始,大亚湾中海壳牌石化项目配套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了黄河勘测规划设计公司对项目设计过程实施跟踪监理,适时监控,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核。本文简要介绍惠州大亚湾引水工程设计监理工作实施情况,并对设计监理工作的有关 问题 进行讨论。

2、设计监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

2.1 设计监理的主要工作任务

设计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进行工程设计监理,工作任务主要有三项;一是对设计成果质量进行控制,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规程、法规,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遗漏,提高设计质量;二是对设计工作进度进行控制。督促设计单位按设计合同规定提供有关设计文件和图纸,满足工程进度要求;三是协调业主与设计单位的关系。按照公平、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 法律 、法规及设计合同文件为准绳,协调、处理好双方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设计成果质量控制和设计工作进度控制。

2.2 设计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2.2.1 工程勘察监理

(1)协助业主编审勘察任务书。主要审查勘察工作计划,勘察范围要求、提交成果的内容和时间。

(2)审查勘察单位的勘察纲要。审查勘察纲要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能否实现合同要求,即对其方案的合理性、手段有效性、设备的适用性、试验的必要性、进度的时间性进行审核。

(3)进度控制:监督勘察单位人员、设备是否按计划进场;根据实际勘察速度预测勘察进度,必要时应及时通知勘察单位予以调整。

(4)质量控制:监督是否按勘察纲要实施勘察工作。督查勘察项目是否完全;勘察点线有无偏、错、漏;钻探深度、取样位置及样品保护是否得当;检查试验条件是否具备,试验项目是否齐全,试验操作是否规范等。

(5)审查勘察报告。检查勘察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以及对设计施工要求的满足程度。

(6)审核勘察费的结算。根据勘察进度,按合同规定签发支付费用通知。

(7)签发补勘通知书。

(8)协调勘察工作与设计、施工的配合。

2.2.2 初步设计阶段

(1)结合工程项目特点,收集设计监理所需要的技术资料;

(2)协助业主拟订设计委托合同或设计任务书;

(3)审查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大纲,专业大纲和项目计划;

(4)配合设计单位开展技术经济 分析 ,参与设计方案的比选工作,促进方案优化设计;

(5)参与主要设备、材料的选型,审核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6)设计进度控制。核查设计力量是否切实保障,项目工作计划是否切实执行;

(7)审核工程概算,控制工程投资。工程初设概算投资一般应控制在可研阶段投资估算范围之内,如果突破概算投资,最多不超出可研阶段投资估算10%;

(8)设计质量控制,审核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审查设计成果文件,必要时抽查设计 计算 书,提出设计监理审查报告;

(9)根据合同规定,签发支付勘察设计费通知;

(10)业主委托的其他相关业务。

2.2.3 招标设计阶段

大亚湾引水工程招标阶段业主聘请了招标机构,负责施工招标管理工作。由招标编写招标文件商务部分内容,由设计单位编写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内容。设计监理主要工作是帮助业主审查招标文件。

(1)配合业主和设计单位,拟订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方案;

(2)协助业主准备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条件;

(3)协助业主审查招标委托合同文件;

(4)审查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审查设备采购标书文件,提出审查意见;

(5)协助业主组织现场勘察与答疑会。

2.2.4 施工图设计阶段

(1)审核施工图阶段设计大纲,施工图设计的 内容 和范围是否符合设计合同要求;

(2)主持编制供图计划,协调设计出图与工程施工用图的矛盾,设计单位有计划供图,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3)审核施工图纸质量。审核施工图是否符合相应规程规范要求,审查设计 计算 方法 及采用参数是否正确,图面表达是否准确、清楚,各专业施工图是否协调一致,对设计图纸提出设计监理审核意见;

(4)审查主要设备、材料性能及数量清单;

(5)审核设计变更,对重大的设计变更提出变更设计的审查意见和建议;

(6)督促设计单位按照合同要求提供施工图纸,按计划供图,保证施工用图;

(7)检查设计单位人员投入情况,包括人员素质、数量等;

(8)检查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情况;

(9)协调设计单位、业主、施工单位的关系;

(10)根据合同规定,签发支付设计费通知。

3、设计监理工作实施

3.1 建立精简高效的现场设计监理机构

高素质的监理人员是搞好设计监理工作的根本。按照设计监理合同要求,黄河设计公司在现场组建了大亚湾引水工程设计监理部,抽调了各专业技术骨干和公司部分退休专家,进驻现场开展设计监理工作,参与设计监理的人员都具有教授级或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专业负责人一般具有从事大型水电工程设计的丰富经验,大多都曾担任过公司专业总工或专业室主任职务,具有专业技术成果审查把关的能力和水平。根据监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情况,明确了各级监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责任。

3.2 编写设计监理工作计划书和监理工作细则

设计监理单位在接受业主委托后应编制设计监理工作计划书,一般由项目总监组织编写,报送业主批准并由业主转发给设计单位。大亚湾引水工程设计监理工作计划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工程概况;监理服务的阶段、范围和目标;监理的工作内容;监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设计监理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监理人员进场计划以及各种监理工作用表格式等。设计监理工作计划书是全面开展设计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经业主批准后,业主、设计单位和设计监理单位三方都要共同遵守执行。

监理部还组织编制了设计监理细则,根据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专业特点等,分阶段、分专业进行编写,使各专业设计监理工作实施和操作更详细、更具体。设计监理细则由设计监理专业负责人负责编写。

3.3 实现设计监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

设计监理工作计划书中明确规定了设计监理管理制度、控制措施及监理人员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制定了设计监理工作用表。设计监理工作细则规定了各专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工作程序和流程,明确其管理点和控制点。监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和责任分工负责,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开展工作,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时序传递文件和信息,按照规定的工作用表提交资料和成果文件。使得各级设计监理人员职责分明、目标确定、工作有序、成果规范,实现设计监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

3.4 实施全过程跟追检查与阶段性成果全面审查相结合的控制措施

水电工程项目一般周期长,需要分阶段设计、逐步深化、不断优化、连续渐进的设计过程,相应设计监理也需要全过程的监控,跟踪检查,分阶段审查,对设计质量和设计工作进度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设计监理通过设计方案技术讨论会,中间成果汇报会、监理工作例会等多种形式,检查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进度计划落实情况、设计方案及中间成果质量情况,发现 问题 ,及时与设计项目组沟通解决。对阶段性设计成果进行全面的审查,提出设计监理书面审查意见和建议。施工图审查结论分为:“通过”、“复核”和修改三种,并填写图纸审核意见单、签盖设计监理审核章,未经设计监理审核通过的图纸不能用于工程施工。

通过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控制,不但使设计工作计划得到落实,设计工作深度达到设计阶段要求,设计成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而且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项目设计人员沟通,避免了设计工作的返工和人力、时间等资源的浪费。

3.5 增强服务意识,坚持独立、公正、 科学 原则,处理好与建设各方的关系

现场设计监理机构开展监理工作过程中,与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不管有无直接的合同关系,都有一定的工作关系,必然要发生联系。设计监理必须坚持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独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待和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关系,建立和创造团结和谐的氛围环境,设计监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6 编制设计监理工作月报和工作总报告书

设计监理部每月提交设计监理工作月报,月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单位当月完成的工程勘测设计任务情况、设计质量与工作进度控制情况,合同执行情况,重要事件、现场会议及来往信函文件情况,设计监理当月主要工作情况以及工程设计、设计监理、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重大问题必要时可提出专题报告报送业主。通过工作月报,业主可以全面了解掌握项目勘测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和设计监理工作情况。

设计监理工作全部完成后,编制设计监理工作报告书提交给业主,对各设计阶段的设计监理内容、设计监理结果以及设计监理建议进行汇总,对设计监理工作进行全面 总结 。

重视设计监理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及时进行文档的整理、编制工作,设计监理工作完成后,及时按规定进行文档移交和归档。

4、结语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工作配合

[DOI]10.13939/ki.zgsc.2016.16.105

1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配合的主要业务范围

1.1 对违纪案件查办的配合

国企纪检部门查办的违纪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涉及经济事项,经济事项的轨迹会留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之中,结果也会反映在财务会计信息当中。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之一就是对会计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在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员及力量上有一定优势,因此在违纪案件查处中,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借助内部审计力量对案件线索进行深入查证,核实案情,扩大线索,收集确凿的证据,互相配合,查清查透事实真相。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项目实施中也会发现违纪案件线索,但受审计范围和权限的限制,有的事项无法继续深入查证,经常会查着查着就断了线,一些涉嫌违纪人员也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蒙混过关。对这种情况,审计部门要按照法规要求将线索移交纪检部门,并配合继续查证,让违纪违法人员无处遁形,彻底地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违纪案件查办中的相互配合协作,合力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在专业技术、查证手段等方面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达到协力增力的效果,提高查办效率,提高双方工作质量。让案件查办事实更加清楚、证据更加确凿、定性更加准确,让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得到提高,让威慑警示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1.2 对惩防体系建设配合

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反腐倡廉,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在这个过程当中,纪检监察部门可以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开展相关制度廉洁性评估,把廉洁风险防控融入企业管理和运营流程,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控体系的重要制度设计,主要职能是对控制的设置及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可以与纪检监察部门共同配合,对已有廉洁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质性测试,检查廉洁风险控制措施是不是得到有效执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处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内部审计部门也可以在内部控制测试、风险管理审计等项目中,将廉洁风险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获得纪检监察部门力量支撑,利用他们在防范舞弊行为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对管理流程的检查评价,分析识别关键环节控制有无缺失,共同识别廉洁风险,把权力笼子织得更密。通过互相配合,加强经营管理行为合规性检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及时发现并惩处腐败现象,促进企业健全管理制度,不断堵塞漏洞,逐步推动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体系建设目标实现。

1.3 对效能监察的配合

效能监察是监察部门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所属企业及各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效能的监察活动,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本身的管理能效也在效能监察的监督范围。效能监察可以选择在事前、事中或事后介入,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可以在一个部门或跨部门系统的开展监察活动,这是企业内部其他专业监督检查部门所不具有的,是特有的工作优势。内部审计在经营活动与制度建设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验证与报告工作方面与效能监察工作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叠性,同时,内部审计业务中有一些值得效能监察工作借鉴的方法与技术,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与效能监察工作之间存在互通有无的内容与方法基础,可以成为效能监察工作中的有效补充力量。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配合参与效能监察,发挥专业优势,对效能监察对象履行职责中的经济行为和结果进行监督,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借助效能监察结果,内部审计部门也可以更大范围的对企业管理过程进行观察,发现管理薄弱点和风险点,为自身的审计项目计划编制提供思路和依据,促进内部审计能效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效能监察的立项依据之一,通过效能监察跨部门系统的优势,进一步查找根源所在,督促被监察对象整改管理不足,提高效率、效果。两者的密切配合,不但利于效能监察工作更好的开展,也可以及时将审计结果兑现到管理措施中。

1.4 对巡视工作的配合

巡视关注的对象是领导班子,侧重查找执行党的纪律、落实中央精神、选人用人、廉洁从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问题是巡视工作的核心内容,能不能发现问题,是检验巡视工作好坏的标尺。内部审计在配合工作当中,要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为实现巡视工作目的服务,尤其要重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产品营销、招标投标等领域隐藏的腐败问题和线索,要重点关注人财物等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情况。要以查找三重一大、党风廉政方面问题为主要方向,关注企业在重大投资、采购过程中的管控是否到位,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是否完善合规,重大资金支付是否有效规避了风险,参控股企业管理是否规范,企业资产是否得到有效监控,各项收入是否完全纳入账面,成本支出是否存在异常等。对发现的问题要把握住主要方向,及时归纳总结,提炼观点,要结合所查的各类资料综合对比分析,看到深层次的原因,寻找问题根源,要由点及面,总结规律性、普遍性影响企业发展和存在廉政风险的主要症结所在,努力使巡视成效更加明显。

2 工作配合的方式

2.1 信息共享交流

无论对纪检检查还是内部审计,及时获得真实信息和线索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信息量的大小和准确程度,直接关系着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由于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工作都有自身的职责范围,取得信息有不同渠道。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获取企业大量的综合性信息,这些信息当中的违纪案件线索和效能管理漏洞都可以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检察院、上级纪检部门、群众、基层调研都可以获得大量违纪违规线索,可以作为内部审计在开展项目中确定审计重点内容的依据,使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审计和纪检同属企业监督体系,所掌握的信息不仅相互交叉,还都有相互反馈支撑的作用。例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之前,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函询纪检部门关于个人的廉洁自律情况,纪检部门在开展效能监察之前也可以调阅被监察对象以前年度审计结果,确定重点。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在工作上协调配合,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可以扩大各自的信息来源,促进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监督整体效应。

2.2 人员抽调,专业补充

现代企业管理门类多,信息量大,工作中必须依靠各个层面和专业的力量协作,形成团队力量,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纪检监察人员与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上各有所长,纪检监察人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在谈话讯问、证据收集、线索梳理方面有熟练的技巧和经验,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分析、账务检查、经济事项验证复核、工程造价确认等方面有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在工作中,两个部门之间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通过人员抽调,补足短板,发挥团队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2.3 监督部门联席会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相关监督部门在工作中的沟通与协调,合理利用监督资源、共享监督信息、提高监督效果,建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监督工作长效机制,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一般由主管纪检领导召集,通过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审计、财务、人事、法律等部门可以充分沟通信息,协调解决监督工作中遇到的交叉性、疑难性问题,对一些需要跨部门合作的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对发现问题共同研究整改措施,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可以通报共同关注的情况,分析形势,研究防范工作措施,研究重大事项的审计结论或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扩大监督成果。

3 对审计人员的配合要求

3.1 必须牢牢掌握政策标准,了解相关业务,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审计人员要做好配合工作必须要对国家和上级在招标、合同、资金、财务、内控管理方面的制度规章加强学习与理解,烂熟于心才能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敏锐发现问题。配合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单位,主营业务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配合开始前还要系统搜集学习与这些单位业务有关的如施工现场管理、野外作业流程、检测工艺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管理规定,既有利于找到重点和切入点,也避免在沟通中说外行话,引起反感。

3.2 必须端正态度,牢固树立配合工作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审计人员配合工作中要沉得下心,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落实工作任务,工作中不能怕麻烦,该看的资料一定要看到,而且要尽可能多的查阅各类资料,从蛛丝马迹中寻找问题。同时要服从小组的统一安排,严格把握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遵守不能顾此失彼,确保按期、按质完成工作。还要严格遵守纪检监察工作纪律,自身做到廉洁自律,保守秘密。做到工作实、作风正,树立良好的形象。

3.3 必须突出重点,善于发现问题,直击腐败要害

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提出经过今后5年不懈努力,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纪律检查工作突出监督和惩处两项职能。因此在配合工作中要树立问题意识,在查阅资料过程中,要带着问题看资料,看到不明白的就要多问为什么,不得不求甚解就大而化之,有许多管理问题就隐藏在那些是是而非的资料中,如果不用“有色眼镜”看待,可能就会放过问题。同时一定要细心谨慎,通过多方面的资料印证问题的真实性,提出的问题必须依据充分,使人信服。

4 结 论

总之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在履行各自的职责过程中,要有大监督的思维,紧密结合,协同作战,拓展各自工作范围,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互相补充空白,形成全过程、全业务的立体监督网络,充分发挥两者在惩治腐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效益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6

一、税务督察内审的职能和意义

(一)税务督察内审的职能

税务督察内审工作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是“查错纠弊、促进管理、防范风险、服务大局”,就是要通过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内部财务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切实加强对税收执法权、财务管理权和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监督。在税务部门专门成立督察内审部门,独立行使对税收执法检查、内部财务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是将税收督察审计权从税务系统的税收决策权、执行权中分离出来,是对系统行政管理权力的分解与制约。

(二)税务督察内审的意义

1.有利于整合内部监督资源。把分散在政策法规部门、计划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税务内部监督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加强督察审计力量,强化督察审计工作;有利于强化行政监督,改进和完善税务监督体系。

2.有利于内外监督合力的发挥。相对于广大纳税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外部权力监督机关、纪检、审计部门的事后、专项、行政监督,督察内审是过程、事中和基础性的监督,作为一种内部监督机制,是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有利于发挥其他监督形式作用的一种必要的监督。

3.有利于提升税务部门整体工作效能。税务系统既是行政执法部门,又是行政管理部门,督察内审作为内部综合行政、经济监督的重要形式,能够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的配置权和执行权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提高税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规范廉洁从政行为。有利于优化税务系统行政管理权力配置和组织结构,建立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税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税务系统行政管理效能和水平。

二、税务部门开展督察内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各级税务部门对督察内审工作在内部监督中的地位及其职能作用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重视不够,致使工作部署落实不力,工作开展不平衡,直接影响了督察内审监督制约作用的有效发挥。

2.独立性不够强。表现在:一是内审机构不够健全、独立,导致在力量和职能履行上,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督察审计行为容易受干扰、限制。督察内审的对象是本系统、本单位及其成员,领导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单位关系等,工作中可能受面子问题、单位整体利益问题的困扰,督察内审人员往往不能独立于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审计意见难落实,其审计结论的独立性也不够强。

3.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是综合业务素质不高。专业结构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直接影响到督察内审工作深度和广度;二是审计力量不足。目前从事督察内审的专职人员较少,审计任务重,临时抽调组建审计小组的人员专业熟练度不够,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保证督察内审工作质量;三是人员管理难度较大。现有内审人员大多兼职,现场检查工作完成后抽调人员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容易造成后续监管等工作无人接手、脱节现象;并且由于不能长期系统的检查督导,无法保证工作的延续性。

4.审计技术方法和质量不够高。一是审计技术方法不够先进。主要采取现场审计方式,手工操作,审计技术方式单一;二是风险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凭借督察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和运用制度基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三是质量控制制度落实不够。存在重问题审查、轻处理处罚,重审计意见提出、忽视审计意见落实等现象,忽视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起不到应有惩戒作用,存在潜在的审计风险。

三、提高税务部门督察内审工作效能的对策与思考

1.争取领导重视,进一步发挥督审参谋决策的职能。督察审计机构作为内设机构,不具备外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要真正发挥督察内审的作用,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尤为重要。要争取领导层重视和关心督察内审工作,积极支持督察内审人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同时,督察内审部门将工作中掌握的信息加以提炼后,能够为领导强化依法治税和从严治队决策提供参考。

2.设立独立机构,进一步加强督察内审的组织建设。对省级以下税务部门是否要设立专门的督察内审机构,笔者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很有必要。首先,从工作承接性方面考虑:总局到省局均已设立独立的督察内审机构,各设区市局和基层县局没有对应的工作机构来承接此项工作的话,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从业务量考虑:设区市局所辖基层县(区)局范围之广,需要进行督察内审的单位和领导干部之多,没有专业的督察内审队伍,无法应对。因此,建议省以下税务部门也相应成立专门的督察内审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保证机构独立,专业人员充足、独立。加强督察内审组织建设,在本部门分管领导或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保证独立性,提升权威性。可考虑设立审计委员会,督察内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负责报告工作,以实现内部审计组织上的完全独立。

3.规范建章立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督察内审的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在学习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督察内审各项工作制度,建立一套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监督有力、服务到位的督察内审体系,对督察内审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首先,要完善督察内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内部人员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审计项目负责制,明确督察内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逐步实现督察内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维护督察内审工作的严肃性。

4.充实工作队伍,进一步提升督察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队伍建设上,要打造思想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扎实、廉洁勤政的税务督察内审队伍,首先要选对人,税务督察内审工作的特殊性,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组织纪律性,要求从业人员熟悉财务审计、税收政策、法律、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具备查账、综合分析、组织协调能力;其次要充实并保证合理的人员数量,使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第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教育、培训和监督机制,实行任职资格制,努力提高和激活督察内审人员宏观思维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日常工作培训和查前集训,督察内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消化吸收新知识、理解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5.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促进检查与被查对象的沟通。一是加大宣传,强化思想认识。通过加大督察内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税务系统各部门能够真正认识到督察内审在维护国家税收政策和财经纪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沟通,争取被审计单位和人员的理解支持。让我们的税务干部树立起督察审计与风险管理的理念,认识到执法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的存在,认识到对风险进行管理与治理的重要必和必要性,使其能从被关心、被爱护的角度理解审计,积极支持配合督察审计工作,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6.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调动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各级税务局长是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对领导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各级领导树立起财务与业务同等重要的观念,学习财经法规,重视会计工作,要求会计、出纳人员持证上岗。单位领导鼓励会计人员依法办事,搞好财务分析,事前听取会计的意见,使会计人员能运用其所学财务知识,在不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换一种处理方法,合法合情地为实现单位目标而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若无视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容易出现问题,同时也增加督察内审工作的难度。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7

一、协同监督机制的构建———理论分析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要求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纵观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演进与变迁,任何一种孤立的监督制度都不能满足全面监督的需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内部审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为解决当前内部审计监督能力有限,监督资源分散,监督渠道不畅的问题,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存在问题。治理结构顶层上有监事会,党组织有纪检,行政有监察、审计、法律,职工层面上有职代会(工会),此外还有业务监督、人事监督。监督网络立体多层、纵横交叉。但实际运行中,条块分割、体系脱节,一方面要求上下对应,一方面资源配置又跟不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监督乏力、监管弱化、监控不到位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监督制约体制不完善,监督权配置不当。因此,积极整合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等监督资源,探索协同监督管理模式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协同监督机制是在既有监督体制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等部门监督作用,同时更加突出职能部门在业务管理领域内的监督主体责任。作为共同承担着企业内部监督职责的部门,由于分工不同,其工作职责也不尽相同,相互之间不能取代。但它们之间相辅相承,都是通过履行监督职能共同服务于国有企业中心工作。在协同监督模式下,内部审计更应当积极发挥重要的监督职能,联合其他监督力量,切实将权利运行置于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监督之下,增强监督实效,促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此外,本文建议国有企业内部应设立“协同监督管理机制”,以健全内部审计工作。鉴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偶有失控,导致财务弊端时有所闻的现状,为防范此类丑闻发生,内部审计部门在对企业执行国家经济决策的履行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正式审计之前,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监督职能部门互相通报前期监督阶段性工作成果,确定审计重点,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共同评估下阶段拟开展的监督范围、重点和相关配合事项。

二、国有企业内部监督职能部门的具体协同路径

(一)利用内部审计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中,尤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监督的范围最宽、检查频率最高,两部门的监督检查中时常会有一些重复检查的事项,这不仅增加了监督的成本,也给被检查的子企业、部门等带来不少麻烦。因此当监事会履行检查流程时,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二)整合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监督资源。部署安排和监督检查的双重职责导致纪检工作不能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协同监督机制下,首先要明确由内部审计负责纪委部署的工作。内部审计能发现问题,却无权处理问题;纪检监察有权处理问题,却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由此需要整合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监督资源,适当赋予内部审计处理问题的权利,扭转内部审计只能发现问题却不能处理问题的尴尬局面。

(三)发挥法律顾问在决策初级阶段法律风险预防作用。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企业内部信息了解的情况。这就要求各职能部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通报本部门的内部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以确保决策时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四)工会必须主动参与企业各项事务的管理。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有企业工会职能的转变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现阶段要求工会必须主动参与企业各项事务的管理。由于职工群众是企业的劳动者,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参政议政,维护职工权益,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可以通过设立廉洁从业举报箱和纪检监察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工会还可以充当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剂”,化解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三、内部审计流程优化———基于协同监督视角

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流程从总体来说分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和审计成果运用等五个阶段。本文重点探究协同监督机制的建立对审计计划编制的影响。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01号》,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安排,它包括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方案。影响审计计划编制的因素有审计工作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向和审计资源,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目的、范围、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资源的调配和审计时间的分配、对专家和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等。基于协同监督机制的视角,这些影响因素和内容势必会影响各监督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与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相比必然会导致审计资源和审计时间的再分配。制定内部审计计划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工作目标。内部审计目标的确定需要依据国有企业组织的经营目标。201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将内部审计的定义明确界定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由此可按照目标不同将内部审计分为业务审计、战略审计和风险审计三个层次。其中业务审计旨在提高运营效率,战略审计旨在加强战略管理,风险审计旨在深化风险管理。但共同目标都是提升管理效能,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当然,不同层次的目标所需的监督部门的配合程度不同,复杂宏观的目标需要所有监督部门的参与,促使各部门凝结共识,形成合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而简单具体的目标则只需内部审计独立完成,减少无效的人力耗费。IIA最新的内部审计准则,提出了内部审计的总体目标,即增加价值,通过增值服务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毫无疑问,总目标需要所有监督职能部门共同设定,力求实现利用最少的监督资源获得最大的监督效能。当组织确定总目标之后,必须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在总目标指导下,各职能部门和个人制定分目标,即分目标的实现要求纪检监察、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法律、工会等部门分工协作,协同行动,其目的就是体现效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审计范围。即审计对象的范围和审计活动的范围。参考国际内部审计来看,内部审计通常可以涉及经营、绩效、合规、质量、财务控制以及财务报表等。除此以外,结合内部审计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可以灵活开展各种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及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考核、企业内部目标和计划的分析与考核等各种专项审计。范围之广,基于协同监督的视角势必要求不同的监督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责权限,主要负责其中某一个具体类型的审计业务。

(三)审计方向。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因素,以确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向。《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计划》第十一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前,应当重点调查了解下列情况,以评价具体审计项目的风险:

1.组织的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及业务活动重点。这是考虑风险因素的基础,由于国有企业协同监督机制的建立,其他监督主体对这部分内容的影响已在“审计工作目标”中加以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2.对相关业务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和合同。法律法规是审计工作的准绳,依法审计是审计人员的天职。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相关业务活动的法律法规要求,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合理安排审计任务。国资委《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21条规定了企业总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并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在协同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法律部门的积极配合,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审计计划之前,应根据国有企业的业务性质及涉及的专业经济领域咨询法律顾问,来引导、参与、规范企业交易行为,在合同谈判、签订、履约以及纠纷处理等工作环节上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来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水平。一般说来,在内部控制较健全有效的地方,组织风险能得到较好控制;内部控制较薄弱的地方,组织风险比较严重。当前,许多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都是由内部审计队伍独立完成的,这种模式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出现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这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应该更加深入和严格。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反腐倡廉的切入点。但是现阶段纪检监察部门总是不能对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这就要求纪检监察部门紧密结合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认真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深层次问题,查找风险管理方面的漏洞。因此,在协同监督机制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编制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计划时,就是要重点关注纪检监察狠抓管理的薄弱环节,围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发现、揭露和解决。

4.相关业务活动的复杂性及其近期变化。随着国有企业管理精细化,相关业务活动越来越复杂,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多。在确定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宏观意识,突出重点。在各业务职能部门提供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类,综合考虑企业管理和发展现状、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做好年度各审计项目之间的整合,避免审计项目安排的交叉重复或缺失。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在审计计划中明确指出各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管权责,平衡各部门间的审计任务。

5.职业胜任能力与岗位调整。如果相关岗位的人员不胜任其职责或其品质存在问题,就会给该岗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带来较大风险;另外,重要岗位人员变动通常也会增加风险。在协同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计划中必须清楚地说明需要向高风险领域具体分配多少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审计时间和预算时间,各监督职能部门如何规划和调配来共同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

(四)审计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内部审计提出更高要求,面对紧张的审计资源,实务人员与理论工作者需要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由于不断增长的审计需求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基于协同监督机制的视角,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显得至关重要。

1.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内部审计应加强横向联合,合理利用内部监督体系中有关监督部门的功能、权威和信息,建立广泛联系,保持较好的协作关系,注重审计计划的沟通、审计过程的合作、审计信息的共享,构建内部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协同机制。例如,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与纪委、组织、监察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专项资金审计方面,与财务、计划及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合作机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面,与计划、财务、基建等部门联合成立投资体制管理领导小组,提高审计监督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2.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内部审计应加强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与协作力度,应从组织整体利益出发,以增加组织价值为目标,从维护秩序向形成合力转变,从以本部门独立开展监督为主向注重和促进职能部门发挥专业管理和监督作用转变,在维护经济秩序的基础上,努力配合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促使各项生产要素形成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合力。综上所述,在各监督主体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合理运作多种监督形式,使得内部审计流程更加规范化,特别是内部审计计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化,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监督的整体效能,杜绝腐败,从严治企。

四、总结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乡镇;内部审计;监审合一

乡镇是我国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最为基层的一级政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兼有发展经济、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的社区综合体,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权建设中均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农民问题,村级是基础,乡镇是关键。随着国家对“三农”的关注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为了弥补现有国家审计监督力量的不足,缓解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负荷,迫切需要发展乡镇内部审计并有效发挥其功能。下面笔者结合所处区域近年来乡镇内部审计发展情况作一点分析,谈一点建议。

一、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内审法律地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关于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等,而对于乡镇内部审计尚无统一的法律法规。实际操作中各地因地制宜,自行决定机构名称、性质、职责范围、隶属关系、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以致各地乡镇内部审计模式各异,而且普遍在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上存在问题。以笔者所处区域为例,各乡镇审计的具体操作基本参照由内审协会制定的《乡镇审计操作指南》执行,但许多方面迥然不同于国家审计,又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使得审计的威信大打折扣, 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起不到应有的监督和惩戒作用,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乡镇内审工作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这个问题与地方政府领导重视程度、认识到位等有莫大关联。如机构设置方面,如果领导重视,则乡镇内审机构在行政上受一把手直接领导,业务上积极与基层国家审计机关互动,有独立的办公地点、专业的审计人员和充分的经费保障;反之,可能为非独立的内设机构,常见的形式有与镇纪委或财政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审计人员不固定,由纪委、财政、经管办等部门抽调,操作上更多体现乡镇领导的意志。再如业务开展方面,如果单位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年初会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提出详尽的审计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起点高,发展速度快,成效明显;如果领导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审计无主动性,只有当出现上级部门交办、群众反映问题时才去审计,且就事论事,随意性较大,收效甚微。

(三)乡镇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乡镇内审工作起步并不早,加之缺乏引导、规范,尚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大多数乡镇的内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单一,工作手段以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为主,工作内容流于形式,不够深入细致,有的只是简单查看收支帐目,对审计内容、范围和重点掌握不到位,对于法规、政策的运用还不能与乡镇经济活动的实际相结合,无法满足地方领导决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较快的乡镇已充分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培养或招聘不仅是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有法律、经营管理、工程造价、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了开展常规的经济责任、财务收支等审计项目外,逐步向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在审计程序和质量上以国家审计机关的标准加以约束。

(四)乡镇内审审计力度不够

随着近年来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乡镇逐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村账镇管”等管理模式。由于乡镇内审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机构设置的不独立等因素,造成了财务核算和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合,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久而久之让他人误以为“审不审无所谓,审计只是走过场”的错误思想,不仅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质量的提高,也存在着较大的审计风险。此外,即使发现镇村干部存在贪污、挪用等重大违法违规失职行为问题,地方领导更多地是从人情角度出发宽容处理,基本采取“内部消化”的方式,最终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而久之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了审计威信。

二、乡镇内部审计实行“监审合一”管理模式新探索

由于纪检监察工作与审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执行方面有其相通性,执法对象都包括乡镇行政事业单位、村、社区、集体企业等,而纪检监察部门在乡镇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威慑力,实行“监审合一”新模式,可以将党内监督、行政监督与审计监督充分结合,可以弥补原有模式下审计效果弱化等缺陷,更利于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扩大审计覆盖面,强化审计工作力度。而且实行“监审合一”新模式,能够使部门优势、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配置,促进廉政工作力量有效整合。鉴于此,笔者所在审计部门紧紧围绕“务实创新、加快转型、以民为本、服务大局”的审计理念,通过前期大量的对所辖各乡镇内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赴邻省市先进内审单位学习考察,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监审合一”管理新模式。

(一)搭建“监审合一”机构基本框架

通过地方政府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审计监督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以文件形式对“监审合一”模式下乡镇内审机构的设立和职能定位加以明确。先是在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增挂“农村监察审计室”牌子,作为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联合派驻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各乡镇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业务指导和帮助;各乡镇监察室增挂“审计室”牌子,负责组织本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本着“精简、务实、高效”的原则,决定各乡镇不再保留监察室和审计室牌子,而是统一成立监察审计室,履行监察和审计两项职能,以放大监察审计在机构、职能、人员、业务上的资源整合优势,提升监察审计联动监督的实效。

(二)建立“监审合一”工作规范

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保证。监察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监审合一’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乡镇监察审计目标任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等加以规范;审计部门制定了《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对乡镇监察审计的范围、内容、权限、程序等加以明确;此外,还制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考核细则》并不断完善,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审计项目质量、审计成果利用、其他工作等方面进行年度考核,旨在规范乡镇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强化“监审合一”工作措施

建立区“监审合一”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区监察审计工作重大问题和查办基层腐败案件的组织协调,研究部署、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全区监察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基层监察审计工作难题,从工作力量、执法权力、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支持和配合力度,实现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建立健全行为规范、工作程序、工作考核、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完善各类业务台账资料,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监察审计人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

三、乡镇内部审计实行“监审合一”效果更大化的建议

(一)齐抓共管,优势互补,强化工作协调性

监察与审计,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共同构筑了国家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防火墙。乡镇实现“监审合一”效果最大化,需要区级监察与审计两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对乡镇监审机构的日常管理,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以指导;对联合开展的项目,应明确主、次关系,便于指挥和运作。审计部门利用专业优势,通过对乡镇经济活动的监督,抓线索、查问题、提建议、促规范;监察部门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实现对基层领导干部经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政纪、财经纪律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健康发展,提高依法行政的效能。

(二)健全制度,形成合力,提高监审服务能力

一是以相应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乡镇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对乡镇监察审计的工作程序、重点、内容、范围、文书格式、立卷归档、考核评比等进行统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在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节省行政成本和行政开支、促进公信力的提高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二是把监审工作的发展目标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摆正服务新农村建设与履行乡镇监察审计的关系,树立以服务为主、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工作理念,坚持“一审、二帮、三促进”相结合,明确监督是手段,服务是大局,促进发展才是根本目的。

(三)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经得起考验、高素质的监察审计队伍,是提高监审质量降低监审风险的切实保证,而岗位培训、后续教育、学习交流等则是保证监审人员具备上述综合素质的关键措施。支持和鼓励乡镇监审人员参加各类岗位资格考试,夯实理论基础;定期组织财经法规、廉政教育、业务知识等培训学习,赴先进地区、先进单位聆听经验介绍,进行现场交流观摩,增强感性认识;结合工作实际,实行审训结合,坚持岗前培训、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措施,及时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丰富实践经验。

乡镇审计的模式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而“监审合一”也只是一种尝试和探索,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合理、规范、有效,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辛丽华.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经济师,2009(02).

[2]陈丽平.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3]孙永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J].企业研究,2012(06).

[4]杨庆.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控制[J].财经纵横,2011(12).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9

2017年,在矿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坚强领导下,矿纪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和党的精神,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稳定工作中心,继续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不断强化党风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深化效能监察和专项治理,加大信访办理、案件检查、案件审理工作力度,夯实了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及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

3月XX日,矿召开了2017年党建暨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16年党建和党风廉洁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2017年党建和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任务,矿党政领导还与基层各单位党政领导签订了《2017年度党风建设和廉洁经营责任书》22份,表彰了5个党风廉洁建设先进单位(部门)和37名“勤廉双优”管理干部。

按照《XX公司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的意见》(XX委[2016]51号)和纪委相关要求,进一步落实了“三书四报告一跟踪”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关台账和工作记录。把党风廉洁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工作各环节和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

二、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

2017年,矿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加大了日常监督和检查力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矿关于2017年后期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对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我矿实际,修订完善并下发了《关于强化干部作风纪律管理的规定》严格全矿各级干部值班、入井及带(跟)班规定,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作风纪律规定等日常管理监督制度;6月份,按照XX公司《关于对一级廉洁风险岗位开展自查评估的通知》要求,我矿进一步开展了一级廉洁风险岗位自查评估工作,全矿34个单位、部门进行了一级廉洁风险排查,共排查出6个一级廉洁风险岗位,风险点15个,提出防控措施15条;10个一级廉洁风险部门,风险点26个,提出防控措施20条。

三、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和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XX公司2017年度效能监察工作安排的意见》(XX监〔2017〕5号)文件要求,我矿制定下发了《关于2017年度效能监察工作的安排意见》,结合实际调整了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并将干部执行“改革攻坚、扭亏脱困、安全稳定”各项目标及措施的落实情况、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地面单位减员情况、“三供一业”改造移交、煤炭及附属产品销售、工资分配管理和矿务、科(队)务公开工作列入全年效能监察范围, 全年共开展干部作风、工作执行力、工资分配等效能监察52次,下发《效能监察工作简报》43期,处罚83人次、罚款金额7350元;针对今年以来我矿安全生产被动局面,4-6月还开展了矿重点采煤工作面领导跟班巡视和采掘队干部“双跟班”纪律作风专项效能监察,共下发《效能监察工作简报》13期,处罚59人次,罚款金额15400元。

四、继续强化党风廉洁建设宣传教育

利用干部大会、安全生产例会、矿长办公会等形式传达贯彻了公司2017年党建暨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会精神;组织订阅了省纪委监察厅微信公众号“廉洁四川”和XX市纪委监察局微信公众号,全矿共有177名党员干部通过手机订阅了微信公众号“廉洁四川;加大了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的党风廉洁教育力度,利用干部大会、矿调度手机短信平台,通过敲警钟、打招呼结合干部作风督查,全矿干部受教育450余人次;购买发放了反腐纪实文学《追问》并组织开展了读后感评比活动;召开了季度关键岗位人员廉洁警示教育大会,来自全矿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工资计算员、材料员共200余人次参加会议,主要学习贯彻了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XX公司和矿2017年党建暨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会精神,通报了侵害职工利益等微腐败典型案例,安排了关键岗位人员廉洁承诺等相关工作;结合我矿党风廉洁教育实际,编辑出版了《廉洁XX》内刊3期。

五、进一步抓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根据《XX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规则》和《XX(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XXx煤矿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制定下发了《XX矿关于印发2017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通知》,明确2017年我矿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是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另将通勤费和困难职水电费补助列为专项审计项目;2月1日至3月28日,针对2016年6个审计项目中发现的审计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后续跟踪审计,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一季度对2016年审计中发现问题较多的职工通勤费再次立项审计,通过对2016年1-12月通勤费的全面审计,结果表明:2016年2月份,矿通勤费专项审计后,各单位(部门)再次上报通勤费时存在的问题大幅减少,通勤费大幅降低,2016年全矿职工通勤费较2015年减少48.36万元,内部审计效果明显;加大了内审队伍自身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增设了1名具备财会专业技术资格和相应工作经历的内部审计兼职人员,积极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内审专业培训。

六、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利用科务会组织学习了《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重点是发表的重要讲话和王岐山书记的工作报告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自费购买并学习了法律出版社《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及相关40个党内制度》一书,积极参加了上级纪委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以干代培,通过具体的工作,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矿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监察审计工作总结篇10

(一)俄军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安排

俄联邦国防部是联邦执行权力机关之一.是俄联邦武装力量的指挥机关.负责制定和落实国家在 国防领域内的政策,对国防领域进行规范性法律调节.履行联邦宪法法律、总统和联邦政府法令规定的其他职能。国防部的活由俄联邦总统直接领导。

俄国防部中央机关包括: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下属各总局、中央局.各军种司令部及其参谋部 .独立兵种司令部及其参谋部 。这三类机关 内部都设置有审计机构 .开展 内部审计工作。

俄国防部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的是经济与财政勤务主任)副部长级)①。该勤务主任分管财政总局和军事预算总局的工作。财政总局编有法规局、计划局、工程企业局、社会保障局、会计局、监察局等六个局 ,其中的监察局负责财务监督和财经纪律检查 ,实际上就是审计监督(下同)。此外。需要说明的是 。2004年俄 国防部体制改革之后.总参谋部已不再行使军事行政职能.实际上已成为国防部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部没有设置相应的审计机构俄陆军 、海军、空军司令部 以及独立兵种司令部(战略导弹兵司令部 、太空兵司令部和空降兵司令部1均设置了直属各总司令的财经局f与各司令部的参谋部、后勤部、装备局 、营房管理局等是相互平行的关系1.在各财经局下面设置有监察处 ,负责各军种和独立兵种的内部审计工作。各军区、舰队以及集 团军司令部也设有财经局,直接受军区司令、舰队司令或集团军司令的领导 ,其 内部设 置的监察处负责全区、全舰队或全军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俄军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安排

1.联邦审计院行使俄军经济活动外部审计之权。俄罗斯联邦审计院是俄罗斯政府审计的最高审计机关.负责对联邦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外资金 、俄联邦各部 门(含国防部)和联邦银行进行审计监督。俄《联邦审计院法》第十二条规定:“审计院的审计权限包括对所有国家机构(含其办事处)和联邦团体、组织的审计,也包括对联邦特别预算 资金的审计。”此外.第二十六条规定:“审计院检查员履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职责时,具有下列权限:(一)有权自由检查国家机构 、各种所有制形式 的团体、企业、组织 、银行和金融信用组织,检查任何军事单位 ,进入任何生产、仓储、销售和办公房屋与建筑物,但现行联邦法规另有规 定的除外… …”由此可见,对军事经济活动实施审计监督是俄联邦审计院的一项重要权限。

2.机构、人员、经费完全独立 于被审计单位 俄罗斯联邦审计院成立于 1995年 ,直属国家杜马(联邦议会下院)。 联邦审计院院长 由国家杜马选举并获得全体议员多数选票才能任命,任期 6年。审计院院长不能与俄罗斯联邦总统、联邦委员会(联邦议会上院)主席、国家杜马主席、政府总理、总统办公厅主任、联邦总检察长、院长、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仲裁法院院长有亲属关系.不得兼任国家杜马的议员和政府成员,不得从事除教学、科研和其他创作之外的任何盈利活动。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③

俄军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详见下图

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不得被拘留、逮捕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对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只能由联邦总检察长提出刑事。审计院检查员履行职责时。未经审计院审计委员会同意.不得追究其刑事责任。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具有职业独立性保障.只有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由联邦议会作出决定才能免除其职务。审计院的审计活动不因国家杜马的解散而终止。审计院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在联邦财政预算中单列并予以保障。

3.全面审查预算收支并及时报告。俄联邦审计院不仅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对联邦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收入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实际支出与预算的一致性进行审计,揭露违反预算的行为。并进行分析,提出纠正建议。同时,还要评估联邦财政预算草案收支项 目和联邦特别预算资金收支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评价国家资金支出和使用联邦财产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审计院每季度向议会提交联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包括预算收入组成的实际数据、提前发生的预算支出、本年预算确定的季度收支情况等。该报告经联邦委员会同意,由国家杜马批准。

4.审计院官员享受较高的物质待遇。联邦审计院法规定,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审计官分别享受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副总理和联邦部长的月工资和加薪待遇。审计院专业审计人员的工资高于联邦政府事务部门官员的 20%审计院事务部门官员与联邦政府事务部门官员的工资一致。此外.审计院官员享受联邦政府事务部 门官员的医疗保健、休假疗养、交通和 et常服务待遇;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享受联邦政府相应职位官员的医疗保健和日常服务待遇。

5.注重处理好与其他监督机构的关系 俄联邦行政性监督机构和单位 的内部审计机构 f当然包括困防部内部审计机构1有义务协助联邦审计院工作.对审计院的质询予以答复.并提供其所进行检查与审计结论的信息。这样既便于审计院有效地开展工作.也有利于减少监督机构的重复劳动和被审计单位的负担.从而形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 。

6.对外公布审计信息。审计院定期向新闻媒体提供审计工作信息,每月出版审计公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在提交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同时.向社会公布。涉及重要军事秘密的审计监督结果报告只向联邦议会特定会议提出。

注释

①根据总统令,目前俄国防部除国防部长(文职)之外,还设有两名第一副部长、两名一般副部长和四名副部长级勤务主任。在两位第一副部长中,一位是总参谋长。负责总参谋部 的工作 :另一位负责战斗训练。分管武装力量战斗训练与队务总局的工作。两名一般副部长分别负责装备和后勤按照俄军传统。国防部构成中的营房和财务等职能部门不属于武装力量后勤的范畴):作。四名副部长级勤务主任分别是:干部与教育工作勤务主任,分管干部总局和教育总局的工作;基建与营房勤务主任,分管建筑总局和营房管理总局的工作;经济与财政勤务主任,分管财政总局和军事预算总局的工作:第四名勤务主任分管 国防部办公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