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14:46:12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1

关键词:分业经营;综合经营;商业银行

引言

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国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

所谓商业银行综合,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商业银行的综合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管理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这是商业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而言,既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选择。狭义的理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既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商业银行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商业银行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其实,在商业银行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军证券领域,而证券机构则可以通过创建共同基金的形式蚕食银行的存款。即使在银行内部,也可以开展一些非证券类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项目融资、结构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兼并顾问和商业银行创新产品等。各种商业银行机构也可以开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前的热身运动”——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通过银行转帐业务,开展网上交易业务,利用银行卡、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券商委托银行网点代办开户业务,银行承担资金结算和基金托管业务以及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合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动力

银行实行综合经营或分业经营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对于经营的选择,应该视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自从九十年代初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以来,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情况己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目前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要求的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但是,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大潮看,银行综合经营己是大势所趋,况且我国政府在银行综合经营上的管制有所松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提高其竞争力的考虑,有着实行综合经营的强烈冲动。

(一)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

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出现重大的变化:

1、在地域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限制;对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2、在业务对象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五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

3、在业务范围方面,外资银行涉及的银行服务范围包括:接受公众存款和其他应付基金承对;所有类型的贷款,如消费信贷、抵押信贷、商业交易的和融资;商业银行租赁;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如信用卡、收费卡和借记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担保和承兑;其他商业银行服务提供者从事商业银行信息、商业银行数据处理及有关软件的提供和交换。以及对上述所有活动进行的咨询、中介和其他附属服务,如信用调查与分析、投资和有价证券的研究与咨询、为公司收购与重组及制定战略提供建议等全方位商业银行服务。

4、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国加入WTO五年后,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以及外资商业银行机构企业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的非审慎措施,即允许更多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最终于2006年可以在任何地点,经营任何商业银行业务。

综合经营的外资商业银行机构进入我国市场,能够全面运用各种商业银行工具为客户服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业务范围存在的局限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来看,不仅在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上根本无力与西方实行综合经营的银行进行竞争,甚至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也难以应付由于外资银行进入而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必要根据国际经济商业银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认真研究和探讨采取综合经营模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使之能够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

(二)应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竞争

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依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但其增长速度却远低于证券、保险业等其他商业银行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无非是存贷款利差。随着各个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不断的商业银行创新和融资证券化趋势,优化传统的利润来源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负债业务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发展必然带来商业银行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符合不同投资人特点的、个性化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将逐渐开发出来,居民的储蓄会纷纷发生分流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等更有利的方向,这样,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将是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公司等机构创造出的各种各样存款性质的商业银行投资工具,更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因而,这时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发生动摇,银行传统的汇总储蓄、活期存款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随着这些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利差基数减少,银行利差收入会急剧下降,盈利形势恶化,到那时,商业银行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以求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各业的交叉领域的广大业务空间必会成为其业务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从资产业务方面看,由于多元化和资产证券化的需要,银行原有的资产业务,也会受到竞争的压力,如原有的住房消费贷款业务也会渐渐为建筑协会等机构渗透。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以股票市场为例,证券市场上无论是上市公司总数规模,还是资金规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发展会给其他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和大公司直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筹资提供方便,通过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总体呈递增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银行的间接商业银行转向直接商业银行这样的一种趋势。虽然,银行在融资方面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一段时期内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间接商业银行的发展,这将削弱了银行原来所占有的垄断地位和在融资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激烈的竞争已使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中发生“脱媒”现象,随着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媒介作用降低,银行传统业务市场份额缩小,银行盈利也会受到影响。面对融资的证券化,商业银行原有的在商业银行市场的定位发生挑战时,分业压力、综合呼声会随之增加。

再次,从表外业务看,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活动,包括了担保、商业银行衍生工具、贷款承诺、投资银行业务及信托、咨询、结算等。世界范围内,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一改过去将资产负债管理作为银行关注重点的传统。国外的银行积极通过表外业务寻找利润空间,国外银行的表外业务十分发达一般占到业务收入的30—40%,而我国仅为10%左右,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大部分来自存贷差利自、收入,大约占到90%。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出于竞争的压力,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与国际接轨,我国现在也在渐渐实行通用的巴塞尔协议的做法。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要求,表外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较低,有的非或有资产与非或有负债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为零,银行出于逃避对有资本比率的管理要求扩大表外业务成为必然的选择。表外业务包括了商业银行工具的交易以及收费和出售贷款等取得收入的业务,它的商业银行工具有许多是银行与证券结合的产物,如投资银行的部分业务,因而随着不断创新,表外业务的发展将会模糊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界限,使得分业与综合的篱笆也被逐步拆除。

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将形成各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突起,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压力,使其不得不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进行商业银行创新,扩大业务范围,这就不断形成对原有分业经营模式的突破。

(三)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求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不可忽视,真正的商业银行本质内涵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趋利避害原则下,实现盈利最大化是其从事经营基本动机,依据前文提到的综合经营具有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和吸引客户的优势,随着分业经营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盈利最大化的实论文)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具有业务多元化,商业银行化特征的综合经营战略顺应了世界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其灵活、多样的全方位服务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一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之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成为各银行发展的宗旨追求利润、自负盈亏必将使各商业银行的经营者的经营观念和体系发生改变,经营的综合性战略已成为一种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国际间商业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组合式商业银行工具的大量涌现,综合经营战略作为一种商业银行领域的新生事物必将受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成为世界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主流。目前我国正积极复关,与世界经济接轨,复关后,市场领域的垄断地位就要被打破,竞争将日益国际化。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与强大的外国商业银行机构抗衡,实施灵活、高效独具特色的综合经营战略将成为最佳选择。

(一)在资产业务方面

随着证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证券流动性的提高,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减少库存现金、存放央行、存放同业等一级准备,逐步增加持有部分变现能力强且收益率较高的政府短期债券作为二线准备,以优化资产结构、增强盈利能力。由于在机构网络分布、传统客户群、资金实力、专业人才、信誉、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和优势,商业银行在发行、兑付、承销、买卖政府债券方面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现在我国又将政府债券的作用从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将保持较大规模,商业银行更是应当抓住机遇,在政府证券市场中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二)在负债业务方面

直接融资的发展,给客户资产组合更多的选择。客户不满足于把自己的商业银行资产存放在银行里,而更加看重投资类产品。商业银行为拓展其负债业务,增加资金来源,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包括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信用卡、外汇等在内的有效商业银行产品,才能进一步锁定客户,使其在一站式商业银行服务中得到满意。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三)在中间业务方面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业务,但并没有限制商业银行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特别是在当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有限情况下,商业银行可利用其在信息、专业水平、人力资源上的优势,积极推进商业银行创新,注意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1)资产评估业务,如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中的收购兼并提供资产评估服务。(2)客户理财业务,如涉及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的咨询服务。(3)资金结算与清算业务,如为券商资金往来提供结算、股票发行市场中申购款的收缴与结算等。(4)信息咨询业务,如为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重要信息。(5)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如基金托管业务、投资业务等。《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等投资银行业务。如在实践中出现: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推出了企业购并转项贷款;中国工商银行托管开元。

(四)在国际业务方面

由于国际业务往往较少受到国内商业银行法规的约束,商业银行可以在国际业务中广泛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如投资外国债券、在国外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参加国际证券包销和银团货款等。商业银行还可在境外购买、控股或新设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公司,直接从事包括证券市场一级、二级市场在内的全部业务,如: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西敏证券公司。对于国际网络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则可尝试全球保管业务,即跨国证券管理服务业务。

(五)在银行IT业务方面

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2700家银行提供网上银行的服务,不仅如此,使用者对在网上商业银行的认知度是很高的,62%的人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超过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网上银行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速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卡、网上银行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商业银行服务。如:全国统一的银行卡网络中心将建立、银行卡发行突破2亿张、证券保险通过网上银行和银行卡委托交易等。

结束语

自193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而德国等一部分欧洲国家坚持实行综合经营模式以来,综合经营与分业经营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尤其在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的改进,金融自由化、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必然也会融入到世界银行体系当中,综合经营将是我国最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版。

2、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版。

3、许少奇:《论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之必然趋势与模式选择》,《经济法》,2003年第8期。

4、黄禹忠、吴献金:《混业经营监管机构设置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5、陈衡:《“入世”后中国保险业混业经营》,《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6、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编,中国法制

出版社,2002年版。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制约因素;微观和宏观层面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

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两大类: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和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一般意义上的表外业务)。一般划分为九大类:支付结算、银行卡、、担保、承诺、交易、基金托管、咨询顾问及其他。中间业务具有不占用或较少占用银行资金、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范围广,产品种类多,创新空间大等特点。

(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中间业务种类已从单一的代收代付发展到了个人结算、对公结算、理财、外汇,投资银行等业务,基本涵盖了所有中间业务领域,并形成了自己的业务体系。交易方式也从单一的柜台办理扩大到可以通过自助机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渠道办理。同时中间业务规模不断增长但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依然不高,平均在17%左右。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普遍比国内高出很多。同时,还存在为了抢占市场、争夺客户,盲目降低中间业务收入。从中间业务收入绝对规模上看,各银行间的差距也较大,工商银行始终是处于第一位,领先于位于第二位的建设银行。由此,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1.地区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且收入波动大。收入大部分是来自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这类地区金融交易规模比较大,尤其沿海地区贸易活动频繁,对本外币的结算,担保等业务需求较大;居民收入水平高、自身信用好、较快接受先进理念使中间业务能迅速发展。2.收入大部分来源于传统低风险的业务且服务趋同。中间业务收入基本来源于结算、现金管理、顾问咨询等传统的业务。银行开办这类的业务,能运用已有的资源条件、投入少,风险低。由此也导致了提供的服务趋同,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也使得吸引新客户变得困难,发展受到制约。3.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中间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业务,需要一批经验丰富,知识面广,还要会运用各种科技技术、管理技术等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中间业务的各个种类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中进行管理,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管理。

二、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存贷息差进一步缩小,使得国有银行难以再继续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获取较多的利润。同时随着金融业不断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对国有银行冲击最大的就是中间业务。银行自身也将中间业务置于辅助地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为了抢夺市场,争揽业务,不惜一再降低业务收费甚至免费提供服务,从而偏离了中间业务的本质。另外,银行自身的特征,比如恶化的贷款质量促使银行寻求其他的业务增长点,会增加中间业务,不同的贷款种类对于中间业务的贡献也不同。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银行的管理水平等也都会影响中间业务的发展。最后,金融监管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西方国家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对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放松。其混业经营制度,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盈利来源。而我国银行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制,对于商业银行所能从事的业务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能为结算、现金管理等传统业务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三、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提高中间业务占比是努力的方向,但不能机械的照搬国外发展经验。我国的政策和金融环境限制了国有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政策和外部环境的配合,不应用国外混业经营的目标来评判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制。要理性看待中间业务占比。

(一)银行方面

1.转变观念。将中间业务和主要的存贷款业务视作等同地位,认识到中间业务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并努力建立居民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充分把握企业及居民对中间业务不同种类的需求。针对特定地区人群的需求事先调查,深入分析各业务的成本、收入、盈利等因素,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解决地区、种类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打造属于各银行自己的品牌。2.培养符合中间业务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研发、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首先使决策层尽快掌握中间业务知识,增强实际操作的经验,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3.注重风险控制力,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中间业务的风险一旦发生也会对银行造成损失。很多中间业务并没有严格的法规限制,为此银行应该从业务操作过程、评价体系、管理措施等方面建立一套能对中间业务进行全面监督的风险控制体系。并设立一个统筹管理中间业务的机构,明确对中间业务的组织领导,监督业务的开展。

(二)政府方面

1.法律保障。法律能保障中间业务规范发展,使各国有商业银行能公平竞争,要明确商业银行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可办理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扩大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和深度。完善业务审批制度,明确新业务的审批标准、程序和方法,提高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2.完善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中间业务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定价机制。各国有银行常常会通过价格战争,来留住老顾客,吸引新客户,使得业务量上升了但收益并不高。有必要制定更加详细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既有利于各家银行培育中间业务市场,增加服务收入,也能避免恶性竞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3.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加强监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都能为中间业务更好的参与其中提供保障。

作者:李丽阳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玉强.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09,(8):52-57.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理财业务现状创新风险建议

一、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

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与投资组合管理等结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产品。理财产品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是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第一步。麦肯锡公司在对2020年银行业预测时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将是理财”。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特点

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民币产品才121只,外币产品566只;2006年理财产品实现了几345只,外币产品744只;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剧增,可以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充分体现了我国居民经济活动的活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著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第三,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股票、混合类产品全面超过了外资银行,但是中资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适销对路,中资银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指标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会计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足之处

据近期数据显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理财市场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银行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在许多理财产品开发中,银行只是运用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和政策优势,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是理财产品业务链中下游的关系,只是一个管道和平台,产品附加值极低,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方,而银行只从中获得极低的费。

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由于国内银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加之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缺乏,使得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对冲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银行在发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自己到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连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与外资交易对手平盘。结果,不论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由于我们商业银行未能直接参与市场,组合衍生产品的能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较弱,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外资行的报价。

3.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

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营销人员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更会导致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储蓄存款税后收益时,投资者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鼓励银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投资者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理性选择相应产品。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

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发展过程实质应该是从过去的依靠物理网点资源转变为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方面动态协调和优化平衡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用创新思维构建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式,因此,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营销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体制的变革,传统的金融结构在不断改变,金融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已发生质的变化。过去那种银行与客户之间单纯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已不适应新的金融形势。

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理财服务业务。

(二)科学设计理财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理财业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的信托产品的资金运用风险。对银行来说,产品出现任何问题,商业信誉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无论是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还是产品存续期间的托管阶段,都应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这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会计

(三)理财业务应该向集成化、专业化发展

集成化是指一个理财产品通过对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的组合,构造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专业化是指理财产品的开发基于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平台,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从寻求政策保护过渡到建立核心的市场竞争能力,从中间商转变为生产商。

(四)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避免重复性产品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这方面银行应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三是拓展“网络理财”。

(五)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

分层次服务是指针对不同顾客的金融需求,结合他们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有区别的服务,它有利于个人金融业务的开拓和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的优质客户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现在已经涌现出很大的一批人,他们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较先进的理财理念,对资产安全的保值、增值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客户评价标准,采取分级别服务的形式,不同等级的客户由相应级别的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提供服务,由他们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和需要,进行最有成效的营销。

(六)营造正确的监管引导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监管部门应该鼓励和支持银行的产品创新,规范业务管理,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和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4

摘要:WTO后过渡期是国内银行提高自身实力,迎接外资银行竞争的关键时期。文章分析了当下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紧迫性,对现行条件下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紧迫;外资银行;制约因素

一、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紧迫性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崛起,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等传统业务面临巨大挑战,经营风险加大,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这样的外在环境迫使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同行加入到争夺蛋糕的行列,它们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强大的研发和营销能力,让过度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利差收入的中国银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争夺利差收入以外的中间业务是中国银行业必然的出路。

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和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然刚刚起步,但可以看到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体现在:

品种单一,结构欠合理。从商业银行开展的一系列中间业务品种上来看,在传统的中间业务基础上创新的产品居多而新兴的中间业务品种居少。如目前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和中间业务量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结算业务以及与之关联度较高的业务上,而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新兴业务,如理财、咨询相对较少。

收入水平贡献度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以内,有的甚至不足10%。而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往往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我们的中间业务还有相当多的潜力可挖。

科技手段运用有限。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都有比较发达的电子网络系统,但在对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运用上极其有限。科技优势主要局限在汇兑、支付和结算等传统业务上。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的战略性对策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发展中间业务认识的高度,关键是要实现“十个转变”,即在营业理念上从专业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在经营目标上从间接创收向直接和间接创收并重转变;在经营意识上从“副业”向“主业”转变;经营模式上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经营品种上从传统产品向新兴产品转变;在经营手段上从科技含量低、单一化向高技术、多元化转变;在服务策略上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在经营态度上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经营机制上从僵化向灵活方式转变;在经营作风上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通过上述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最终在战略和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个人信用制度

消费信贷,又称信用消费,是指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商业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主要用来购买劳务、房屋和各种耐用消费品的信贷。消费者能够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预支远期的消费能力,提升即期消费水平。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放了深圳市首笔同时也是全国首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但之后十余年间发展一直缓慢,且业务品种只停留在单纯的住房消费信贷上。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至此,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才开始蓬勃发展。同时,消费信贷业务品种也由之前的单一品种发展到如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多种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健全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在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利用、提供与维护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准则。它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等。也有人认为,它还包括个人违约风险预警机制及风险管理和风险转嫁制度。

征信数据的使用机构覆盖面窄,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才能分享这些数据,外资银行、保险公司、村镇银行等许多金融机构目前仍无法参与数据库的共享,亦没有财力和权力建立与之相应的大型中央数据库。

个人信用内容不全面,数据更新不及时。目前征信系统中只涉及到极少数的信用内容,大多为银行资信记录以及一些最基本的个人资料,使得数据不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个人资信状况,加之数据更新比较缓慢,银行在授信时无法完全信任这些数据。

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无论是对于征信机构的准入机制或是规范,还是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个人违约的惩戒,法律法规的制定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

此外,居民信用意识不强、个人资信评估技术不高、征信机构发展缓慢等,均是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且城乡差距大

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截至2006年4月末,消费信贷余额前六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其消费信贷余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66%,而西部十二省(区)市的消费信贷余额之和为3126.11亿元,仅占全国的13.8%。一方面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时设置的门槛偏高,且倾向于那些收入较高的客户群,而忽视了欠发达地区消费潜力的开发以及消费对于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在农村地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更为缓慢,原因如下:首先,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网点少,使得农民借贷极为不便;第二,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加之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大多数银行都把信贷业务发展的重心放在为农民的生产提供资金上,对于农民的消费需求则不甚重视,消费信贷产品非常有限;第三,农民的消费信贷观念薄弱。总之,消费信贷在激活农村消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一直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但是内部管理体系始终存在着缺陷。再加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较大的操作风险,从而无法有效地加以防范与控制。

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变现市场,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商业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款时,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以降低银行受损时的损失程度,一旦消费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由于我国拍卖市场、房地产等二级市场尚不完善,抵押品变现费用很高,银行虽有最终处置权,却很难将其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此外,我国担保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较少,《担保法》中多涉及公司贷款的担保行为,应用于消费信贷业务则操作性不强。

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机制欠缺,相配套的保险体系尚未形成。借款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还款能力的变化,商业银行往往很难把握。一旦借款者出现无力还贷的情况且未有任何风险转移的机制,那么所有的风险都要由银行自身承担,这对于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十分不利。

(四)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

现阶段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相似的产品,拥有鲜明特色的产品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消费信贷业务品种研发与推广时不重视市场营销策略,缺乏有效的市场定位,从而不能为最有价值的客户提供其最需要、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并且导致商业银行在研发消费信贷产品时缺乏创新力。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对策

(一)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以目前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为基础,尽快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个人征信系统,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实现同业间的数据共享。同时联合各相关政府部门与商业机构,信息互通,充实系统内信用内容记录,使之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资信状况。

借鉴他国成功经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估技术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应用的个人资信评估模型。例如可以参考国外常使用的5C评估指标,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和行业背景(Conditionofbusiness)。

加快征信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征信机构的准入与操作,保护征信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合理地解决征信过程中的各种争端,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以及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消费信贷业务在广大农村地区健康快速地发展,应该适当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信用协会或信用合作社等信用共同体的合作,积极探索发展联合信用贷款。同时,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以农民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推出真正为农民所需的消费信贷产品。商业银行还应进一步简化放贷手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借贷门槛,以方便农民贷款,使农民敢于贷款。

(三)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

银行内部建立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应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三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度、审贷分离制度和贷款检查制度,并将商业银行的利益与职员个人的利益捆绑起来,建立多层次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

建立完善的消费信贷担保制度。首先,完善《担保法》,应在《担保法》中增加消费信贷担保的相关条款。其次,加快培育规范的消费信贷二级市场,完善交易法规,降低交易费用,使商业银行在借款人无力偿还消费贷款的情况下,能迅速变现抵押物。再次,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担保公司,尤其是政府机构性质的消费信贷担保公司,对配合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而发生的消费信贷业务进行担保。

建立消费信贷商业保险制度。将消费信贷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分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但在制定险种费率时要注意兼顾双方利益,不能因为费率过高而影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四)改进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手段

首先,商业银行在经营战略上应该重视合理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定位,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与目标定位推出各种特色化产品,实行差别服务战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其次,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信誉优良的消费贷款品牌,必要时可以尝试异业结合与品牌联合,选择合适的行销渠道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正确地运用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战略,能够有力地推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此外,银行应加速产品创新,实施业务扩张战略,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转变消费观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受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影响,二是受消费观念的影响。要消除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放心消费,就必须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包括医疗、失业、教育及养老保障等各方面。同时,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合理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的适度增长,是经济规模扩展与经济向更高层次进化的根本动力。要鼓励人们适度消费,把消费与劳动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真正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谭燕芝,李兰.论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基于借鉴美国消费信贷的视角.消费经济,2008(6)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中间业务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办理这类业务时,银行处于受委托的地位以中间人身份进行各项业务活动。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比较晚,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能存在着诸如体制、文化和结构等方面的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对传统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长期垄断以及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导致现代商业银行创新不足,而既有的金融监管格局和监管手段难以有效把握和控制中间业务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成功开展涉及银行、政府监管以及创新意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发展策略与之对应。现阶段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入手。

一、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全能化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1]。随着各国中央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和金融法律框架的健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商业银行应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混业经营的形式,尽早地介入信托、租赁、保险、证券等各项中间业务,实现分业向混业的业务转型和经营的全能化。

二、加强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组合营销

随着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收入中占的比重逐步增加,中间业务应作为银行三大主营业务的重中之重。中国商业银行可以不断调整中间业务产品与资产负债业务产品的组合结构,优化产品组合,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在拓展信贷业务时,可以发挥传统资产业务的优势,以资产业务带动中间业务,使中间业务成为双方合作的内容之一,提升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三、加强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与管理

中国商业银行应及时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未来盈利的重点。要紧盯新兴市场和客户需求,积极开发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建立完善产品创新机制以改善盈利模式,促进主营业务的战略转型。同时应注重创新的必要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加强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提高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产品,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四、促进中间业务人才队伍建设

中间业务是银行的高技术产业,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2]。中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引进和培养中间业务人才,逐步形成专业管理和业务操作兼备的培养机制;加强职业培训和素质培育,培养储备一批专业化的中间业务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以客户为中心的团队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间业务人才在业务营销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联动营销、交叉营销能力。同时为每个员工建立职业规划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内部竞争和晋升的激励机制。

五、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声誉

良好的品牌和声誉是商业银行招徕顾客的重要条件,每家商业银行都应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品牌。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挖掘与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才能在金融市场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声誉;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断拓宽银行与客户的沟通渠道,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实行个性化服务,坚持出精品、创品牌,才能在多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3]。建立良好的品牌和声誉,不仅能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而且有效避免了所提供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和盲目性。

在金融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同业竞争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积极运用各种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中间业务真正意义上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德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精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战略发展;战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引言

长期以来学者们在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从影响因素、路径、模式、绩效测量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针对作为国家经济运行支柱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却很少,如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影响机理如何等问题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提升。

二、研究框架

(一)相关研究综述

战略与企业外部环境和组织的适配一直以来都是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将战略管理学派分为: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战略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每一学派和理论均包含外部环境与战略适配和(或)组织与战略适配的思想,根据适配对象和程度不同,战略理论可分为3类(见图1)。第一,外部环境主导的战略适配理论。在该适配类型中,外部环境居于主导地位,组织在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从属于、并适应外部环境。第二,组织主导的战略适配理论。在该适配类型中,组织处于战略制定的主导地位,外部环境仅起到了有限作用。第三,组织内外部环境主导的均衡战略适配理论。在该适配类型中,组织和外部环境均处于主导地位,战略须同时与外部环境和组织达成适配。根据战略制定过程中人的因素参与与否,又分为两类:客观因素决定论,认为战略完全是客观的外部环境与组织适配的衍生物;主观因素决定论,相对于客观因素决定论,弱化了外部环境和组织与战略适配的作用,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领导或领导团队的认知、企业文化是战略制定的关键所在。

上述一般化的战略管理理论存在普遍适用性,却难以突出不同类型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为此一些学者也针对商业银行的特点研究了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理论,总体而言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与一般化的战略管理理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肯约-马萨模型、优秀银行模型以及戈莫尼模型等,这些研究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了成功商业银行共同特征的挖掘上,然而却并没有深入研究其中的原理所在。如1989年版的优秀银行模型指出优秀银行具有必须拥有核心业务基础、战略方向的选择、通过有效控制来管理多元化经营的能力、建立精英管理制度的共同特征,却并未解释其中的原因。

鉴于商业银行战略绩效这一研究空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框架

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商业银行战略领域的研究专家以及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出的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研究框架(见图2)。

1、外部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影响。首先,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货化程度越高,所需要的金融产品种类就越多,从而市场所需的金融服务规模就越大,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金融需求的规模,战略规划可以反映金融需求规模,并且为提升战略绩效提供了可能。其次,在不同的监管体系下,银行所能从事的经营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够选取的业务种类、经营策略、模式以及地域范围,这是决定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关键所在。再次,金融功能对商业银行战略的影响表现为4个方面:压缩控制成本、要求银行功能一体化、要求银行对其功能和定位细分以及促使商业银行在某些领域专业分工并将业务流程外包,上述4个方面的战略决策体现为成本和收益上的差异化。最后,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业越有可能存在垄断行为,意味着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和社会福利的下降;与此相反,低集中率的银行市场结构,大量的银行平均分享市场份额,这种状态使市场更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银行业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将产生高绩效。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1:外部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11: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12:国家政策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13:金融功能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14: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2、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对战略绩效的影响。首先,合理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提高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建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率;有助于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响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调节,因此产权结果与商业银行战略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次,商业银行依靠风险收益来获取报酬,通过谨慎风险管理来保障自身的稳健发展是商业银行赢得竞争,提升绩效的基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金融产品的种类和运营的地域范围,即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越强,就会越倾向于拓展自己的金融产品种类和运营的地域范围;反之,则限于现有的发展状况。再次,从世界级银行的发展来看,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将合理的业务结构转换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并持续改进是其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提升绩效的关键。最后,商业银行是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典型代表,随着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商业银行会产生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组织内部因素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21:产权结构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22: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23:业务结构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H24:规模程度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变量的测量

本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变量进行了指标化处理:使用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货币乘数等7个指标测量经济发展;使用利率调控灵活度、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开放程度、巴塞尔协议的执行效率等7个指标测量国家政策;使用新产品推出速度、市场有效细分程度、分销渠道多样性等5个指标测量金融功能;使用银行市场与证券市场的规模比率、非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市场的规模、市场集中度CRn等5个指标测量市场结构;使用国有股份占总股份的比率、商业银行股权的分散化程度、最大股东持股比例3个指标测量产权结构;使用资本充足率、资本比率、资产负债率等14个指标测量风险管理;使用中间业务/全年收入、杠杆比率、经营范围的广度3个指标测量业务结构;使用贷款规模、存款规模、网点分布的范围等4个指标测量规模程度;使用营业收入、利润率、客户满意度等5个指标测量战略绩效。

(二)问卷的预测试和发放

在变量指标化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绩效调查问卷”并请15名金融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和商业银行高管协助进行了问卷的预测试。在这个过程中,共删除了5个题项,分别是经济发展因素的GNP指标,金融功能因素的产品创新程度指标,产权结构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指标,风险控制因素的资产负债率指标,规模程度因素的网点数量指标。在对问卷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随机抽样和便利抽样两种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聘请咨询公司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调查样本包括全国的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大连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光大银行、盛京银行、.邮政储蓄。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12份,其中有效问卷161份,其余51份问卷因数据缺失或一题多选而被视为无效问卷。基本数据描述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

本文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在因子分析中,通过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影响因素的43个指标、以及战略绩效的5个测量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分别为0.743和0.419,说明前者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而后者不适合做因子分析。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影响因素指标按照特征根大于1以及方差极大旋转方法提取因子,可提取8个初始变量的主因子,这3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96.690%,即它可以反映原始43个变量96.690%的信息量,分别为经济发展、国家政策、金融功能、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业务结构、风险管理和规模程度,恰好印证了本文构建的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机理框架。

在相关分析中,根据题项-总体相关系数,共删除了商业银行战略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中的货币乘数、物价调控程度、存款保险制度效率、非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市场的规模、国有股份占总股份的比率、短期证券占总资产比率、当期损失准备占总贷款比例、逾期贷款占总贷款比率、及损失准备金占非逾期贷款比例9个与总体相关系数不显著的题项。

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回归分析,表2为使用加权平均法对战略绩效5个测量指标进行综合的回归模型,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去中心化处理。

回归分析结构表明,本文提出的8个研究假设均得到验证,即经济发展、国家政策、金融功能、市场结构因素,以及产权结构、风险管理、业务结构、规模程度因素对商业银行战略发展有显著影响。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文在系统梳理一般化战略管理理论和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战略绩效机理框架,并对因素进行了指标化发展,以及问卷发放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因素有:外部环境因素中的经济发展、国家政策、金融功能、市场结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产权结构、风险管理、业务结构和规模程度,每个因素均对商业银行战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第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绩效可以用营业收入、利润率、客户满意度、战略变化速度和广度5个指标表征。

虽然本文识别出了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出了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影响机理框架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空白;然而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本论文使用了43个影响因素指标测量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影响因素、5个指标测量商业银行的战略绩效,指标的全面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继续收集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更为全面的覆盖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绩效的提升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Venkatraman N,John C C.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3).

2、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周小燕.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银行效率的相关性分析――基于SCP理论的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7(7).

4、Bentler P M,Chou C P.Practical Issues in Structural Modeling[J].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1987(8).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 风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86-01

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能够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国家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银行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然而,银行自身也存在风险,对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是银行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也就必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1 商业信贷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1 信贷风险控制理论发展历程

1.1.1 资产风险控制理论

此理论是早期商业银行发展中形成的阶段理论,这主要是因为早期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吸收活期存款项目,而活期存款的不稳定性造成银行家们被迫将发展目光集中在资产管理业务上,为了应付客户取款的需要,他们只能努力保证资金的流动性,更多的关注银行自身资产结构的合理性安排。

1.2 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这一时期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吸收客户的存款,因此,在银行的融资理念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就是商业可以减少流动性储备资产的构建,可以通过向外借款这一途径满足银行对资金的需求,并且也有利于银行对自身资金的流动性的调节。然而,负债风险控制理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主要体现在由于银行负债利息的提高导致银行融资成本的增加,以及银行投资过于集中而导致银行风险加剧这两方面。况且,银行过于依赖外部融资环境,一旦整体经济形势的下行,银行将很难通过对外借款来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必然加剧银行发展的风险。

1.3 资产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资产负债风险控制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贝克提出的,他是在前两种理论综合的基础上,提出应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对银行的利润和风险对立存在的事实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协调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尽量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从而保证商业银行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方面实现平衡状态,进而保证商业银行承受最小的金融风险。

1.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是由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于2013年提出,其主要内容是由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要素和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主要是由银行通过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建立健全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等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以保证银行从各方面提高风险预防和风险调控的能力,进而降低银行风险,保证银行的收益。

2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

2.1 银行资产结构不合理, 投资方向过于集中

从商业银行长期的发展特点来看,商业银行的投资存在投资方向过于单一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方向来看,商业银行主要将贷款集中于房地产、批发、零售、电力、石油等投入和产出较高的行业,而一旦这些行业出现整体性走低,甚至衰落的趋势,银行就有可能造成资金无法回笼,银行的收益会受到巨大损失。如现今发展热门的房地产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过热发展,造成房价虚高,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低迷时期,很多楼盘被空置,如果若开发商未能按照预期出售商品房,造成资金链断裂,则有可能形成违约风险,造成债权银行被卷入资金风险之中。而就单一客户而言,商业银行较为青睐于大中型企业或信誉较好的单一客户,将过多的资产投入到企业中,造成了单户信贷投放过于集中,也为银行的发展埋下了风险。此外,近年来地方政府的投资建设也加大了速度,直接导致了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也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形成了显著的潜在压力。

2.2 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

虽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体系发展的大趋势,然而由于企业内控体系的不健全,银行内并未形成全员范围下的风险意识,造成银行内部重视追求业务指标,为达到目的而忽视了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其次,在银行贷款执行过程中,“三查”制度执行的不到位,贷前调查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细致的对企业或个人进行信息核查,造成贷前调查失去了其客观、公正的价值,贷款失去了安全性。在贷款实施过程中,信贷人员对借款人、担保人、抵押物、质押物等审查不严,造成潜在的信贷风险。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可是,信贷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出具风险主观判断意见就算完成了贷后检查工作,这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

2.3 信贷业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银行信贷业务的实施过程中,信贷人员往往决定了信贷的质量,对于银行预防金融风险具有重大作用。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信贷业务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亟需加强的现状。部分信贷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货币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领会不深,对经济发展形势领会不深,无法把握经济发展情况,从而造成贷款不力。某些信贷业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其工作往往还都是依靠自身所掌握的社会关系与资源开展,缺乏对信贷业务合理的预见性和判断性。

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控措施

3.1 强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运行环境

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家应积极完善银行信贷方面的法律规范,消除商业银行发展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同时,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消除行政单位对商业银行的政策干预,实行彻底的政企分离,杜绝不良资产在银行中继续产生,进而从源头上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生成。

3.2 实行多元化投资,分化投资风险

为了实现商业银行风险和收益的最优化,应该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首先,应该根据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信贷资金的配给结构,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控制风险较大的中长期贷款和保证类贷款,对贷款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应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立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加强对信贷企业的风险评估,从而根据信贷资产风险级别进行区别定价,以保证信贷风险得到合理的补偿与转移。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组织结构;银行组织架构;理论评述

金融海啸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作为金融因素的主要载体,银行组织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至荚重要。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银行组织架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银行组织架构理论日臻成熟与完善。然而,国内尚无文献专门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鉴于此,本文在梳理银行组织架构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银行组织架构理论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并简要评述。

一、银行再造理论发展概述

银行组织架构理论发端于“银行再造理论”。银行再造理论是银行经营变革研究的一个分支,起源于2O世纪60年代。当时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给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带来了逆向冲击,迫使银行实业家和理论研究者在银行经营战略、组织架构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探求应对策略。经过20多年的发展,银行再造理论呈现出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并开始走向成熟。

20世纪90年代,以GeorgeM.Bollenbacher(1992)、PallF.Janno(1993)为代表的学者对银行再造理论的研究引发了人们对银行再造研究的热潮,银行再造理论开始指导银行再造实践。之后,JohnH.Wolfforth(1995)、PaulH.Allen(1995)、Goodstein(1998)和PhilMiddleton(2000)等人分别对银行再造理论进行了拓展,使得银行再造理论的研究边界不断延伸。Wolfforth(1995)指出,银行再造理论区别于其他变革理论的关键在于“流程再造”。但Allen(1995)则进一步指出,流程再造成功的必要条件是银行的组织架构、思维方式、价值观、管理制度、员工技能、权利分配等因素随之改变。而oodstein(1998)首次对流程再造进行了细化,认为工作系统的改进可以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Middleton(2000)则将银行再造理论扩延到了战略再造。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丰富和深化了银行再造理论,如JamesEssinger(2000)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银行再造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成为银行再造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内容主要包括银行定价体系再造、银行信贷流程再造、个人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和直接银行业务等四个方面。银行再造理论作为一种对银行经营和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的新兴理论,其内容正逐步丰富,研究边界也在逐步扩大。

二、银行组织架构理论综述

(一)关于企业组织结构

1.关于组织层次及其结构

组织层次(或管理层次)用于描述经济组织的纵向结构特征。组织层次在表面上表现为组织结构的层次数量,但它却反应了组织内部的纵向分工。亨利·法约尔(1916)最早对组织层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管理幅度原理,为层级制组织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组织层次的数量应与组织的规模成正比,这是由管理幅度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管理者管理下属的数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管理幅度:层级越高,其管理幅度越小;层级越低,管理幅度越大。而M·Weber(1947)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一种完善的组织体制的组织层次应该是固定的,应按照权利等级划分为三层,即最高决策层、中间管理层和基层作业层。这三个层次形成一个指挥链,而且能够做到职责清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NancyAustin(1999)认为组织层次也应该分为三层,但是其层次结构与M·Weber(1947)的不同。Austin(1999)将组织层次结构形象的描述为车轮型组织结构:车轮中心是客户,职能部门(如财务、营销、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部门)是轮辐,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是轮圈。MichaelColenso(2000)则一改前述组织层次数量固定的模式,提出组织层次应为缩减层次的扁平型结构,主张根据价值与战略驱动下放决策权,并强调组织层级的变动必须伴随着工作单元职权领域、业绩目标、责任范围、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变革。MichaelCo—lenso(2000)的扁平化理论的提出对银行组织再造理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DonaldC.Mosley(2001)沿承了co—lenso(2000)的扁平型组织层次结构,提出了更为扁平的倒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主张决策权应自下而上,与客户联系紧密的营销人员应被赋予重要的决策权,而处于其他层次的人员须为营销人员的营销行为服务。

2.关于管理职权的设置

关于管理职权的设置,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职权分权论,主张权利的下放。一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职权集权论,强调权威的重要性。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1911)提出了管理职权的“例外原则”,主张将组织内的日常职权进行分散和下放,高管人员只做重大决策和处理“例外”事件。德鲁克(1954)在泰罗(1911)的分权论的基础上对分权的形式进行了拓展,并提出了在组织中实行分权的等级制决策结构。

Robe~Si—moNs(1994)指出了分权组织应具备的条件和分权的程度。他认为,经营效率高的组织才可以分权;权利委任和权利控制应保持平衡。唐纳德·c·莫斯利(1999)指出了放权的重要性,主张适当放权,这与Simons(1994)的观点实际上是如出一辙。ChrisArgyris(1996)进一步指出了放权的原则,即权利委任不能盲目,权利委任后不能乱用,而且权利委任是需要特定的环境的。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对委任具备的环境进行具体描述。不仅要授权,而且要有效授权,当授权非有效时,应加强对管理层的培训与发展。

与泰罗(1911)的观点不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1947)更加注重组织的权威,认为权威是组织目标实现的基础,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纪律并接受组织和上级的制约。他的这种理论被称为“官僚制理论”,存组织架构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巴纳德(1938)的权力接受理论对韦伯(1497)的官僚制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了权威存在的条件:只有当下级理解行政命令,并相信它符合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利益时,权威才会被接受。西蒙(1985)同样主张组织集权。他把决策专业化与组织集权化等同起来,意识到如果执行部门远离决策中心,它为决策提供的信息就会受到阻碍,导致制定和传递决策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增加,促使决策分权化。因此,组织的集权程度必须与决策相适应。

3.关于信息与组织发展

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学派认为,分散和横向的信息有助于绢织的发展。德鲁克(1954)主张,组织应注重信息横向关系的分析和横向渠道的建立,与信息源接直接触。因为过于集中的信息容易导致组织与成员问产生隔阂。西蒙(1985)则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类。他认为,信息包括纵向和横向传递,而横向传递的根源在于组织的信息总是相对分散的。

(二)关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

企业组织架构理论对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建设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由于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随着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效率发挥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商业银行组织上的灵活性,商业银行只有建立柔性的组织才能适应剧变的外部环境。而且,为了获取在成本、质量和速度等绩效方面戏剧性的改变,商业银行需要以业务流程为核心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建立中心——辐射式组织结构(即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环节,缩短管理半径,增加上下级问的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但是,内部设置的部门比独立机构更容易具有潜在的冲突,所以与独立机构相比处于劣势。

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变化。例如,运营环境的变化可以使得商业银行可利用的内、外部增长机会发生改变,引起商业银行既定战略的变化,进而导致组织结构的改变。外在条件的变化(如监管放松、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可以引导商业银行向自己的核心能力集中,导致其战略调整,这种战略的调整会可以使得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发生变化。但是,Jeon&Stephen(2001)认为,上述结论并不确定,因为环境的变化是否对银行的战略、经营和组织架构的变化产生影响,取决于银行的目标客户和银行规模的大小。例如,监管放松导致并购增多,银行规模增大,银行业垄断程度增强。这使得规模较大的银行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增加;而社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环境的变化表现得并不敏感,能够继续保留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因而环境的变化不会对这些特定银行的经营战略、业务规划和组织架构等产生影响。

国内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研究主要是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展开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2O世纪9O年代以来,该问题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三)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再造

1.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弊病

自外资银行全面入境中国以来,我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个距主要根源于银行组织架构的不完备和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业银行组织层次过多,纵向链条长,信息传递准确性筹。由于商业银行的机构过于庞大,纵向的部门层级众多,信息级间的传递容易产生阻塞与漏损,这势必会降低银行决策者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性,致使监控不力,经营效率低下。

第二,商业银行的横向部门没置过多,功能重叠、机构臃肿、办事摊诿、增加管理成本。

第三,业务处理流程被分割,不够统一和完整,不仅导致银行内部交易成本增加,而且也形成业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风险控制点,影响了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2.关于同有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优化

以往我国商业银行的运作方式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这样的结构难以形成内部活跃的创新力并提升对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立足于银行的根奉经营能力进行功能创新,进一步完善分支机构改革,理顺组织职能框架,推动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

第一,火于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优化的模式选择。陆晓明(2004)、吴成良(2005)分别以荷兰银行的SBU(Strate矛cBusinessUnit)组织架构模式为案例,(介绍SUB模式存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创新中的应用前景,为国内银行组织架构改革提供借鉴。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有三个特征:一是垂直化,即商业银行慢化条线的功能,采取以纵向为主的运作管理模式,优点在于,可以使银行风险管理的战略意图和具体措施史有效地传递到基层,并被更好地执行,减少各层次的干扰和扭曲;二是矩阵式,强调纵向权力和横向权力的制衡,任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同时也从制度上强化了风险管理;三是扁平化,即在影响管理效率的前提下尽町能地压缩纵向管坪层次,缩短委托链条的长度,缓解信息不对称和由此产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姚瑜琳(2008)、吴志峰(2005)认为,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模式应选择业务事业部与地区事业部相结合的矩阵式,浙江省银监局课题组(2005)则认为,应有条件地导入横纵结合的矩阵式管理理念;黄贤福(2002)、李为(2009)认为,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应以业务部为主线,删减重复机构部门,压缩组织层级,形成扁平化的组织架构。这一优化思路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此外,邹新、码素红(2004)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调鼙的战略规划应是“一个重心、三条主线”。其中,一个重心指以中心城市行为发展重心,三条主线是纵向的组织架构扁平化、横向的网点区域布局调整以及按业务流程对组织架构进行整合。

可见,对于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模式的选择,国内学者并没有统一的结论。这是因为,影响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设计的环境因素是多方而、多层次的。我阁商业银行的经前环境基本属于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特,女职位和部门、组织的差别和一体化、控制过程以及未来分析计划与顶测等方面,因此,银行组织在内部架构和外部环境之间需要寻求一个恰当的位置。姚瑜琳(2008)提出的一种组织架构模式的选择路径是,在改革前中期,在部分业务板块率先实施事业部制改革,同时加大配套基础工作的改革力度。通过重点业务、地区试点,在基础条件成熟、管理水平提高、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迈向矩阵式组织架构。

第二,对商银行组织层次的优化。为了克服商业银行组织层级过多的弊病,商业银行组织层次,应该打破行政区划和政府序列的格局,将机构向大中城市和效益好的经济区域集中,逐步压缩中间管理层,文现组织结构集约化;应该建立以总行为经营决策中心、以分行为利润中心、以下属分理处(营业所)为产品服务中心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使外部组织结构扁平化;应该撤并现有的省级分行和地市分行,改按经济区域在全国5O一6O个中心城市设立分行。

第三,对横向部门臃肿的优化。要改变目前商业银行内部横向部门设置臃肿的局,应调整分支行横向组织结构设置,增强营销机构服务功能;同时精简和完善职能部门,充实产品开发和定价部、销售策划部、发展规划策划部等对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影响力大的部门,减少管理部门的功能性再复和雷同。

三、简评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08-01

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概述

(一)投资银行业务的投资组合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实质上就是两种投资模式的组合,也可以称之为商业银行业务混合经营。理论依据就是“现资组合理论”,起源于1952年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科维茨,该理论运用“均值-方差”的定量分析模型分析投资组合的风险以及收益,将投资者分为风险爱好型、风险规避型两种,并且他们都希望持有有效的投资产品作为本理论的假设。商业银行通过混合经营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两种,可以有效的分散经营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面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二)范围经济学理论分析投资银行业务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经济学界提出来范围经济学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只要企业通过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从而提高边际收益或者降低边际成本,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范围经济。从范围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展,逐步实现专业化走向综合化,增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种类,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产品,这样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范围经济,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边际成本,带来一定的边际收益。

(三)金融深化理论浅析投资银行业务

其实我们国家正在尝试的利率市场化就是金融深化理论的一种实践,金融深化理论主要作用对象就是发展中国家,提倡的就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程度应该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像汇率限制以及利率管制都需要放松,这其实就是号召发展中国家,不断的丰富金融业务,扩展金融产品种类,更加全面综合。金融深化理论对于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银行业务的现状

(一)发展历程

从19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深入,金融管制政策相对放松,我国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由专业化向混合经营模式转变。简单说来,应该经历了三个阶段“混合阶段――分立阶段――整合阶段”。在1995年之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是处于一个混乱的经营模式之中,这就使得房地产行业过热现象开始出现。1995年和1998年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以及《证券法》在意ID那个程度上将证券、银行、保险分立开来,这也使我国银行业正式进入了分业经营的阶段,证券业务开始逐步从金融银行业务当中分离出来。到了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又渐渐开始了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探索,当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资产管理、基金托管、保险以及债权发行等业务,这一个阶段投资银行业务仅仅是商业银行利润收入的很小一部分。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奋斗,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已经成为了各大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像国内比较大型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都设立了专门性的投资银行部门,负责投资银行业务的操作和运营。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已经成为了当前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二)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和内容

1.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国外的一般是混合经营模式,比如美国的金融控股的形式,德国是综合经营的模式。但是我国特殊国情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不能简单归属于混合经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就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那就是商业银行单独设置一个投资银行业务管理部门,例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招商银行,他们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这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模式,这样的设置以来便于银行内部的经营和管理控制,其次也有利于综合化、多元化业务的开展。

第二,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如说光大银行以及中信银行,他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银行机构,光大银行隶属我国光大集团,光大银行仅仅是其下设的一家金融机构,对于我国当前这一类的商业银行而言,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有很大问题。

2.投资银行的具体业务内容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而且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存在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发展并不完善。与国际发达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在很大区别,主要是因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没有统一的投资银行具体业务内容,一般都是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结合市场的竞争情况,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包括金融债券、股票保险、重组并购等等业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银行业务不全面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很多国际上十分普遍的投资银行业务目前都没有开展,而且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开展时间较短,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制度都不健全,这样一种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单一的问题极大的限制了投资银行业务的扩展。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主观创造性不足的问题,这会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仅仅是通过简单模仿进行产品规模的扩展,导致投资银行业务品种较少。这样一种脆弱的业务结构模式就会导致一旦外部市场环境出现一点波动,就会导致银行投资业务发生很大的震荡。正是因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步履维艰。

(二)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一般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占用的资金不高,仅仅是商业银行资金周转的极少部分,这样一来风险就比较低。我们对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也不可以掉以轻心。现在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正在进行扩展的阶段,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就会导致整个商业银行内部业务经营系统出现极大的恶化。当前的环境下,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三)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品牌优势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没有足够的创新,当前的投资银行业务缺少足够的核心竞争力。从国际经验来看,投资银行业务要想有良好的发展,与其品牌优势有极大的关系,国外有很多在金融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久负盛名的金融大财团,他们拥有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和人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大多数作为商业银行附属业务开展,大多数处在初步构建阶段,大多数没有什么名气,尤其是在国际上基本是毫无影响力。而对于五百强的企业他们选择合作对象一般都会倾向于国际上久负盛名的金融投行,但是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很难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四)缺少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内在动力

我国商业银行自身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开展投资银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而且我国城乡居民对于利率变动都不是特别敏感,所以当前我国大部分老百姓都会进行储蓄,所以商业银行的存款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业务收入来源。

四、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丰富投资银行业务产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进程十分缓慢,而且经营的金融产品十分单一,但是我们需要看到未来银行业混合经营的大趋势,不断借助传统银行业务的资源,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活动。尤其是在客户资源、技术水平以及业务规模等方面需要借助传统业务优势,助力当前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商业银行投入的资金总量不高,但是也需要重视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当然完善的风险管理应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体系的组合。外部监督体系主要就是相关的监督部门需要对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进行管控,通过设置一定的准入制度,对于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层级的考核,通过产品以及银行业务管理水平确定不同的层次,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外界硬性的标准将风险管理水平高的商业银行筛选出来。

其次,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的构建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商业银行需要严格遵守政府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内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体系的构建。同时如果有必要情况下,需要设立一个单独的风险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机制体系,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自身品牌效应的打造

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自身的投资银行业务时一定要加大对于自身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尤其需要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其中一项做出自己的特色,只有做出了特色才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借助自身传统业务的优势,向老客户推销自身的投资银行业务产品,这样一来有助于快速地占据市场。

参考文献:

[1] 张座铭,张羽佳.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