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协会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2 23:46:29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1

海关总署

【代码】131

一、主要职责

(一)进出境监管

海关依照《海关法》规定,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监管。

(二)征收关税和其他税

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根据法律规定,中国海关除担负征收关税任务外,还负责对进口货物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三)查缉走私

法律规定,海关是查缉走私的主管部门。中国海关为维护国民经济安全和对外贸易秩序,对走私犯罪行为给予坚决打击。我国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海关在公安、工商等其他执法部门的配合下,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缉私工作,对查获的走私案件统一处理。

(四)编制海关统计

根据《海关法》规定,编制海关统计是中国海关的一项重要业务。海关统计是国家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负责对进出中国关境的货物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科学、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运行态势,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海关总署按月向社会我国对外贸易基本统计数据,定期向联合国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报送中国对外贸易的月度和年度统计数据,数据的及时性居世界领先地位。海关定期编辑出版《中国海关统计》月刊和年鉴,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资料和咨询服务。

国家税务总局

【代码】132

一、主要职责

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国家税务总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税收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实施细则;提出国家税收政策建议并与财政部共同审议上报、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二)参与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提出完善分税制的建议;研究税负总水平,提出运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建议;制定并监督执行税收业务的规章制度;指导地方税收征管业务。

(三)组织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征收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税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四)组织实施中央税、共享税、农业税及国家指定的基金(费)的征收管理;编报税收长远规划和年度税收收入计划;对税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税政问题进行解释;组织办理工商税收减免及农业税特大灾歉减免等具体事项。

(五)开展税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涉外税收的国际谈判,草签和执行有关的协议、协定。

(六)办理进出口商品的税收及出口退税业务。

(七)管理国家税务局系统(以下简称国税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和经费;管理省级国家税务局的正副局长及相应级别的干部,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任免提出意见。

(八)负责税务队伍的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直属院校。

(九)组织税收宣传和理论研究;组织实施注册税务师的管理;规范税务行为。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国家税务总局设12个职能司(局、厅):

(一)办公厅

处理总局机关日常政务,起草和审核有关文件和报告;负责会议组织、秘书事务、文电处理、文书档案、、保密、保卫、调研、政务信息和新闻;制定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管理机关财务和房产等行政事务。

(二)政策法规司

负责税政调查研究;组织起草税收法律法规草案和实施细则;研究提出税制改革建议;拟定税收业务的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对税收法规、规章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承办重大税收案件的审理和行政处罚工作;办理税务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三)流转税管理司

负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征收管理办法;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组织办理有关税收减免中的具体事项。

(四)所得税管理司

负责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征收管理办法;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组织办理有关税收减免中的具体事项。

(五)地方税务司(农业税征收管理局)

负责地方各税的税收业务管理,制定具体的征收管理办法;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指导地方税收征管业务;负责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组织办理农业税特大灾歉减免中的具体事项。

(六)国际税务司(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

参与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研究提出国际间反避税措施;参加涉外税收的国际谈判,草签和执行有关协议、协定;承办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及外国税务机关的合作与交流业务,管理机关的外事工作;管理海洋石油税收业务。

(七)进出口税收管理司

提出制定进出口税收管理政策、规章和办法的建议与意见;组织实施有关计划,检查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办理出口产品退税审批事项。

(八)征收管理司

组织实施综合性税收征管法规及规章、制度;指导税务登记、申报工作和税收资料的管理;负责税法宣传;管理税收发票和票证。

(九)稽查局

拟定税务稽查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办理重大税收案件的立案和调查的有关事项并提出审理意见;指导、协调税务系统的稽查工作。

(十)财务管理司

管理国税系统的经费、财务、装备和固定资产;监督执行税务系统财务制度;审核汇编直属单位的财务预,决算;办理各项经费的领拨;组织实施国税系统的内部审计。

(十一)计划统计司

汇总分析全国税收会计、统计信息数据;拟定税收计划和会计、统计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十二)人事司

拟定税务系统的人事管理,管理国税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工作;承办省级国家税务局正副局长及相应级别干部的管理工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的任免提出意见;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组织实施税务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代码】133

一、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一)办公厅(宣传教育司)

协助总局领导组织协调机关工作;承担文电、保密等机关工作;负责和公众举报工作;负责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省际环境污染纠纷情况通报、联络工作;拟定和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新闻出版规划;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承办环境保护社会表彰和国际环境奖推选工作。

(二)规划与财务司

拟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负责环境保护和信息工作,制定有关制度和规范;管理环境信息网络;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承办国家补助的环境保护系统项目审核工作;组织编制国家环境状况公报;组织重点城市和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参与编制国家可持续发展纲要。

(三)政策法规司

拟定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组织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组织开展对各地方、各部门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

(四)行政体制与人事司

承担总局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组织全国环境保护行政表彰;指导环境保护系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

(五)科技标准司

组织协调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引进;组织环境保护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示范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科技成果;制定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承办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备案工作;管理全国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建立和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资质认可制度;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六)污染控制司

拟定和组织实施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的污染防治法规和规章;组织实施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污染源限期治理和达标排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行政代执行等环境管理制度;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治规划;承办可用作原料的废物进出口许可工作;监督管理海岸工程、陆源污染、拆船等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七)自然生态保护司

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自然生态保护法规和规章;组织拟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组织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区规划;提出新建的各类部级自然保护区审批建议;监督管理部级自然保护区;监督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指导和监督矿区复垦、生态破坏恢复整治、湿地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工作;管理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八)核安全管理司

承担核安全、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拟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参与核事故、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工作;对核设施安全和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对核材料的管制和核承压设备实施安全监督;承担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合作协定实施工作。

(九)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

拟定和组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承担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和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拟定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负责审定重大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报告书。

(十)环境监察局(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拟定和组织实施环境监察、排污收费等政策、法规和规章;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组织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负责调查处理工作;负责突发性事件的有关环境应急处理工作;负责环境保护行政稽查工作;受理环境事件公众举报;组织开展全国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指导全国环境监察队伍建设。

(十一)国际合作司

参与协调环境保护国际活动;参加环境保护国际条约谈判;管理并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国内履约活动和对外联系;管理环境保护系统对外经济合作;承办涉外环境污染处理工作和涉外环境保护事务;指导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处业务工作;承担与环境保护国际组织联系事务;承担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日常事务。

(十二)机关党委

负责总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关系。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代码】134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并提出民航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战略;拟定民航法律、法规草案,经批准后监督执行;推进和指导民航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工作。

(二)编制民航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行业实施宏观管理;负责全行业综合统计和信息化工作。

(三)制定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民航行业的飞行安全和地面安全;制定航空器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标准,按规定调查处理航空器飞行事故。

(四)制定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及管理规章制度,对民用航空器运营人实施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负责民用航空飞行人员、飞行签派人员的资格管理;审批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管理民用航空卫生工作。

(五)制定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负责民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适航审查、国籍登记、维修许可审定和维修人员资格管理并持续监督检查。

(六)制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编制民用航空空域规划,负责民航航路的建设和管理,对民用航空器实施空中交通管理,负责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资格管理;管理民航导航通信、航行情报和航空气象工作。

(七)制定民用机场建设和安全运行标准及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机场建设和安全运行;审批机场总体规划,对民用机场实行使用许可管理;实施对民用机场飞行区适用性、环境保护和土地使用的行业管理。

(八)制定民航安全保卫管理标准和规章,管理民航空防安全;监督检查防范和处置劫机、炸机预案,指导和处理非法干扰民航安全的重大事件;管理和指导机场安检、治安及消防救援工作。

(九)制定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政策和规章制度,管理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市场;对民航企业实行经营许可管理;组织协调重要运输任务。

(十)研究并提出民航行业价格政策及经济调节办法,监测民航待业经济效益,管理有关预算资金;审核、报批企业购买和租赁民用飞机的申请;研究并提出民航行业劳动工资政策,管理和指导直属单位劳动工资工作。

(十一)领导民航地区、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局和管理民航直属院校等事业单位;按规定范围管理干部;组织和指导培训教育工作。

(十二)代表国家处理涉外民航事务,负责对外航空谈判、签约并监督实施,维护国家航空权益;参加国际民航组织活动及涉民航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多边活动;处理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民航事务。

(十三)负责民航党群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1.协助总局领导处理日常政务工作。

2.承办总局党委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和全局性工作会议;承办月安全生产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机关部门重要会议的协调管理工作。

3.负责总局党委和总局领导的秘书工作;承担总局值班室工作,组织协调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4.负责总局的公文处理工作,指导管理局公文工作;管理总局、总局党委和总局领导的印章,办理总局机关各部门和直属单位印章的颁发和缴销;管理党内文件。

5.负责总局领导讲话和重要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

6.组织办理全国人大、政协有关民航的提案、建议和质询。

7.组织总局新闻工作;负责政务信息工作,负责民航行政机关电子政务工作;归口管理总局展览工作。

8.负责总局机关机要、保密工作,对管理局和直属单位机要、保密工作实施业务领导。

9.管理民航档案,领导民航总局档案馆,指导管理局、直属单位档案工作和行业档案的有关工作。

10.负责总局机关行政管理,督促检查机关办公程序,管理总局机关卫生、绿化等工作。

11.负责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和处理。

12.承担总局对外联系和接待。

13.负责总局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

14.负责总局机关基本建设、房地产管理和住房制度改革。

15.负责管理总局机关后勤服务,领导总局机关服务中心和外航服务中心。

16.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规划发展财务司

1.拟定民航行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拟定规划、投资、统计、财会、价格管理的法规、规章,并负责实施。

2.拟定民航行业发展战略,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预测。

3.拟定民航航线网络和运力配置规划,负责购租飞机的有关管理工作。

4.拟定民航机场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办理中央投资的建设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审批工作。

5.编制下达中央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并检查监督执行,负责有关融资、外债和招投标管理工作。

6.拟定民航发展的财经政策,组织协调实施。

7.编制民航总局部门预算和决算,检查监督预算的执行;管理政府采购工作。

8.负责国家有关民航预算资金的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实施专项基金的征缴。

9.负责总局直属单位的资产管理,组织实施有关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处置等工作。

10.负责对总局直属单位的财务检查监督工作。

11.负责民航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管理工作,办理出国审批手续

12.负责民航运价和机场、空管等收费管理,负责有关专用发票和有价证券的管理以及行政性收费管理工作。

13.负责民航行业统计和财务信息工作。

14.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运输司

1.拟定国内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市场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规章、标准。

2.负责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的管理工作。

3.负责国内航线(包括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之间的航线)经营许可的管理工作。

4.负责国内航线(包括内地与港、澳、台之间航线)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运输管理工作。

5.组织协调完成重大、特殊、紧急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任务。

6.负责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市场监管有关工作,规范市场秩序。

7.负责航空运输销售的管理工作。

8.协调并监督国际航空运输行业协会等组织在国内开展的航空运输服务业务。

9.负责通用航空企业开展境外通用航空业务的审批工作;办理非经营性单位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登记。

10.负责拟定航空客货运输规则、标准,维护航空运输消费者权益,管理消费者投诉工作。

11.拟定危险品航空运输法规、规章和标准。

12.负责民航国防动员工作。

13.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注:2003年12月将“拟定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市场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规章、标准”职责调整为“拟定国内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及市场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规章、标准”;将“拟定危险品航空运输法规、规章和标准”职责划转由飞行标准司承担。

(四)机场司

1.拟定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下同)建设、管理的规章、技术标准和定额,并监督执行。

2.办理审批、颁发、吊销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军民合用机场对民用航空器开放使用批准书和经营许可证,并实施监督。

3.审批民用机场总体规划,审核新建民用机场场址和机场定名,并监督执行。

4.审核、批准中央投资和直属单位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并组织竣工验收;负责民航专业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招标投标和质量监督管理,并组织竣工验收。

5.对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应急救援、环境保护和土地使用等实施行业管理。

6.对民用机场专业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实施资质管理。

7.对民用机场专用设备实施安全适用性管理。

8.负责航油市场管理;拟订供油设施建设规范,并监督执行。

9.管理消费者对机场投诉的受理工作,维护消费者权益。

10.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五)纪委(监察局)

1.监督检查民航总局机关及所属单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务院及民航总局决策、命令情况;在《中国共产程》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范围内,对民航总局党委及其成员和其他领导干部实行监督。

2.协助民航总局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会同有关部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政纪教育。

3.监督、检查民航总局机关及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

4.督促、协调民航总局机关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民航系统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

5.承担民航总局举报中心工作,受理对检查、监察对象的控告、申诉,调查处理检查、监察对象违纪政纪的案件。负责处理“两案”中的有关问题。

6.负责民航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参与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和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

7.负责民航总局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对所属单位纪检、监察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

8.完成中央纪委、监察部和民航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七)航空安全办公室

1.承办民航总局航空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负责拟定民航安全工作规划。

3.综合协调管理全行业的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和航空地面安全,组织协调行业的“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4.评估检查民航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保证航空安全的方针、政策、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命令、指令情况。

5.全面掌握全行业的航空安全情况,定期分析安全形式,提出安全建议,起草安全指令和安全通报。

6.负责拟定事故调查的法规及标准,按规定组织航空事故调查,提出预防事故的建议和措施。

7.负责航空安全评估人员、事故调查员的聘任、考核和培训工作。

8.办理安全奖励和安全责任制奖罚兑现事宜。

9.负责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对外相关安全信息。

10.组织协调国际民航组织安全审计及有关航空安全方面的事务,开展民用航空安全管理和信息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11.联系国务院安全主管部门。

12.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人事科教司

1.拟定总局直属单位人事、劳动、教育、科技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负责承办总局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交流、培训、工资、奖惩、退休等工作;负责局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

3.负责承办总局机关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任免、培训、交流、工资、奖惩、退休、辞职、辞退等工作;组织民航地区行政机关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负责局管驻外机构人员的选派工作。

4.拟定民航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管理民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机构编制,承办其建立、撤销、变更等审核报批工作。

5.拟定民航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标准,组织开展民航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推行民航行业特有工种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并实施监督检查;组织拟定民航行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6.拟定民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的特殊岗位津贴标准;负责总局直属企业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工资性收入的总量控制工作。

7.拟定民航特有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组织民航主体系列高级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负责民航特有专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认证工作;承办总局直属单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选拔、管理工作。

8.管理总局直属院校的教育工作,拟定民航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各类学校招生计划,指导民航重点学科、特有专业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9.指导民航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归口管理总局直属单位的出国培训项目的报批工作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民航引进国外智力和公派留学人员的选派工作。

10.研究民航行业重大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管理科技专项经费和科技合作项目,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学术交流。

11.拟定民航行业信息系统长远规划,组织拟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规章和制度,协调信息系统建设,负责计算机应用推广及信息网络安全的监督检查。

12.组织协调、指导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干部安置接收工作;承办其它各类人员的调配事宜。

13.负责总局直属单位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统计工作和行业科技教育统计工作。

14.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九)飞行标准司

1.拟定民用航空运营人(包括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和在我国运行的外国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章、标准和政策,组织实施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工作,负责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的颁发、修改和吊销工作。

2.拟定飞行人员训练机构和民用航空器维修机构合格审定规章、标准、政策,组织实施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负责飞行人员训练机构合格证和维修单位许可证的颁发、修改和吊销工作。

3.拟定飞行人员训练设备(包括飞行模拟机、飞行训练器等)的鉴定标准,组织、指导飞行人员训练设备的鉴定工作。

4.拟定民用航空飞行人员、飞行签派员、维修人员执照的颁发标准和管理规章,负责执照的考核、颁发和吊销工作。

5.拟定飞行标准监察员、局方委任代表的业务标准和管理规章,组织业务培训和考试,监督检查其工作。

6.负责民用航空器安全运行状态的审定和持续监督,包括航空器的年检、适航证的再次颁发、适航指令的实施监督、使用困难报告与有关信息的收集、维修方案与可靠性方案的审批、特殊装机设备运行要求的制定与符合性检查等。

7.拟定民用航空器维修政策、规章、标准、程序,负责民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适航审定中的飞行标准工作。

8.负责民用航空器重复性、多发性故障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9.会同空管部门拟定民用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审批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

10.监管民用航空卫生、防疫、机场应急医疗救护工作,指导民用航空医学研究工作。

11.拟定民用航空人员(含飞行人员、乘务员、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合格证的颁发标准和管理规章,负责体检合格证的颁发和吊销工作。

12.监管危险品航空运输。

13.参与飞行事故、事故征候有关飞行运行、持续适航和航空医学方面的调查。

14.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注:2003年12月增加“负责主最低设备清单和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的批准”职责;增加“拟定危险品航空运输法规、规章和标准”职责。

(十)公安局

(十一)全国民航工会

1.领导民航工会系统,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搞好工会组织建设,作好协管工会干部工作,开展建设“职工之家”等活动及工会系统的评比活动。

3.围绕总局的中心工作,指导各级工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技术练兵、岗位比武及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并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的管理。

4.推行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搞好企业民航管理,协助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及现代化企业制度。

5.参与制定民航系统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法规、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依法维护民航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

6.协助搞好民航系统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及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及有关机场、设施的检查验收。

7.指导各级工会搞好宣传教育文体工作,协助行政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四有”职工队伍。

8.负责民航系统各大单位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9.领导女职工委员会,搞好女职工工作,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10.指导各级工会搞好工会财务工作。

11.开展国际民航系统工会组织间的友好交流活动。

12.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二)政策法规司

1.组织协调民航行业发展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组织协调起草并审改政策规定。

2.负责行业立法工作;组织起草行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立改废草案,审改草案。

3.组织指导民航政府机关行政执法,负责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

4.负责民航行业法律研究;提出行业法律工作规划、计划和意见;指导行业的法律工作;负责法律信息收集工作。

5.负责总局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工作。

6.负责国际民航法律事务;组织参加国际民航法律会议,组织研究、谈判、签订和向国家报批国际民航公约、条约及协定;开展对外法律交流。

7.负责总局政策法律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8.负责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民航政府机构的工作。

9.办理民用航空器所有权、抵押权、占有权和优先权的登记以及变更、注销工作。

10.负责民航行业体制改革工作。

11.承办民用航空企业和机场联合、兼并、重组的审批和改制、融资的审核工作,受理民航企业、机场关于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投诉,维护民航企业、机场和公众合法权益。

12.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三)国际合作司

1.拟定发展国际民航关系的方针政策。

2.承办政府间对外航空谈判、签订航空运输协定及相关协议事务,并监督实施。

3.落实政府双边航空运输协定,组织国际航线评审;承办指定航空承运人的有关事宜,办理审批、颁发、吊销航空运输国际航线经营许可;审批中外航空运输企业在我国国际航线上定期和不定期飞行的申请。

4.组织参加国际民航组织和其它有关国际组织的活动,协调、推动有关国际组织的决议、标准、建议和措施的实施。

5.指导驻国际民航组织代表处的工作。

6.归口管理涉台湾、香港、澳门的民航事务,研究、协调和处理涉台、港、澳民用航空重大问题。

7.组织协调总局重要外事活动,承办联系和接待工作。

8.负责民航政府机构和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出国(境)审批、报批及办理证照等工作。

9.归口管理总局直属单位的外事工作。

10.承办外国临时来华人员和常驻人员签证审批工作,承办境外航空企业常驻华机构的审批工作。

11.审批中外航空运输企业间合作协议,审核航空口岸对外开放的申请。

12.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3.注:2003年12月增加:“拟定国际航空运输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规章、标准”职责。

(十四)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1.拟定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管理政策、规章、标准和制度并监督实施。

2.负责民用航空器(包括发动机、螺旋桨)型号及补充型号的合格审定、认可审查和相应证件管理。

3.负责民用航空器生产许可审定和相应证件管理。

4.负责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适航审定及相应证件管理。

5.负责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注册。

6.颁发适航指令,负责装机设备的工程批准。

7.负责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民用航空器单机飞行手册、主最低设备清单和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的批准,参与审查批准最低设备清单。

8.负责民用航空器加、改装及重大特修方案、超手册修理方案的工程批准工作;负责民用航空器重复性、多发性故障的工程评估。

9.参与民用航空器的事故调查。

10.负责制定民用航空器噪声、发动机排出物的政策和合格审定,管理相应证件。

11.负责民用航空油料及化学产品的适航审定。

12.管理民航标准化、计量和质量工作。

13.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注:2003年12月将“负责主最低设备清单和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的批准”职责调整为“参与审查批准主最低设备清单和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

(十五)党委办公室(机关党委)

1.组织、指导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督促、检查总局直属单位党组织贯彻总局党委决定、指示和工作部署。

3.负责总局机关、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4.组织、指导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建设,负责办理直属单位党代表大会、党委换届选举的有关工作和党组织的设立、更名、撤销及党内统计、党费收缴管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负责总局机关党员发展工作。

5.负责总局机关、直属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

6.指导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员电化教育及民航总局党委党校工作。

7.负责直属单位团代表大会、团委换届选举审批,指导民航行业共青团、青年联合会的工作,组织青年开展内外交流。

8.负责民航总局宣传报道工作;指导民航报社、出版社的业务。

9.负责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出国政审。

10.承办总局党委布置的有关会议;管理党的有关文电;制发所属党团组织印章。

11.负责总局机关并指导直属单位的统战工作。

12.承办上级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六)离退休干部局

1.负责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局的管理,组织离退休干部阅读、学习文件和参加政治活动。

2.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生活福利、休养和用车等服务工作。

3.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处理等事宜。

4.负责对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转发和传达有关文件。

5.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代码】135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并拟定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影视创作并协调其题材规划;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管理体制改革。

(二)研究并起草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制订广播电影电视管理规章和事业的发展规划;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负责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并负责内容审核。

(三)审批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电视剧制作单位的建立和撤销;组织审查在广播电视中播出的电影、电视剧及其他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发放和吊销电影摄制、公映许可证和电视剧制作、发行许可证。

(四)管理广播电影电视科技工作,制订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适用高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广播电影电视方面的经济政策。

(五)按照国家的统筹规划、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广播电视专用网进行具体规划并管理;制订广播电视专用网的具体政策、规章和技术标准,指导分级建设和开发工作,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受信息产业部委托,编制广播电视专用频段的规划,指配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和功率等技术参数;参与制订国家信息网络的总体规划。

(六)领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对其重大宣传进行协调和检查,统一组织和管理其节目的传输覆盖。

(七)研究制订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外事工作的有关规定;管理并指导广播电影电视对外和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八)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法规司)

督查、督办总局决定的重要事项,综合协调各司(局)及直属单位的有关工作;负责重要文件的起草和组织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负责文秘、档案、办公自动化、、保密以及机关财务工作;承办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法律法规起草和知识产权的有关工作。

(二)总编室

实施对广播电视宣传、影视文艺的管理工作;协助总局局长组织制订广播电视宣传的规划和方案;对“中央三台”重大宣传进行协调和检查;指导地方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研究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改革;指导并协调广播剧、电视剧创作题材规划,组织制订广播剧、电视剧等节目及相关音像制品内容的审查标准;监督管理广播影视节目的评奖活动。该室为总局编委会的办事机构。

(三)电影事业管理局

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指导并平衡电影题材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审查各类影片,发放或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承办有关审批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的建立与撤销的工作;负责电影技术管理;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四)社会管理司

拟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对地方广播电视播出(转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承办审批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广播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制作单位的建立和撤销工作;负责发放和吊销电视剧制作、发行许可证;实施对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视听节目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审查引进的境外电视剧、合拍电视剧和需要审查的国产电视剧等节目及进口节目内容。

(五)电视剧管理司

电视剧管理司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电视剧创作和电视剧产业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拟定电视剧创作生产、审查、发行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电视剧产业发展规划。

2.指导和协调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工作,跟踪管理电视剧生产制作状况。

3.负责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和复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组织审查国产电视剧、引进境外电视剧(含动画片)、与境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等节目内容,发放和吊销国产电视剧的发行许可证。

4.宏观调控、指导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

5.负责全国性电视剧评奖的管理工作。

6.完成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人事教育司

管理干部任免、调配、考核奖惩、劳动工资、机构编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才培养和培训等工作;承办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的管理工作;管理直属院校教育工作;研究和推进有关人事、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七)计划财务司

编制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并拟定广播电影电视方面的经济政策;对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施监督;管理各项事业经费和专项资金;对基建管理和建设项目进行监督;负责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统计工作。

(八)科技司

组织拟定广播电影电视科技发展规划、技术政策和标准,拟定有关管理规章并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拟定广播电视网络的具体发展规划,指导广播电视网络的分级建设和开发工作;组织编制广播电视专用频段的规划,指配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和功率等技术参数;指导监测、计量检测工作;管理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维护工作;承办广播电影电视科技管理和对外科技交流工作。

(九)外事司

承办与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广播电影电视的交流与合作及广播影视国际组织多边活动的有关工作;拟订广播电影电视外事工作的有关规定;承办总局和直属单位人员的出访及境外有关人员的来访等事宜;研究国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广播电影电视发展状况。

(十)直属机关党委

领导总局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领导总局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工作。制订党的建设、纪律检查和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计划并进行部署、检查和管理。

(十一)工会

配合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开展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基层工会引导职工进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助和支持有关方面改善职工福利和生活待遇;承办女工工作;作好特困职工的解困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十二)离退休干部局

制订总局离退休人员工作的管理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组织总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的党建工作、政治学习、社会活动、医疗保健、生活福利。

国家体育总局

【代码】136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制定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指导和推动体育体制改革,指定体育发展战略,编制体育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区域性体育发展。

(三)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指导并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四)统筹规划竞技体育发展,研究和平衡全国性体育竞赛、竞技运动项目设置与重点布局;

(五)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工作。

(六)管理体育外事工作,开展国际间和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的体育合作与交流;

(七)组织参加和举办重大国际体育竞赛。

(八)组织体育领域重大科技研究的攻关和成果推广。

(九)研究拟定体育产业政策,发展体育市场;制定体育经营活动从业条件和审批程序。

(十)负责全国性体育社团的资格审查。

(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1.协助总局领导协调和处理政务工作和机关日常工作;

2.拟定总局工作部署、工作计划和总结,制定总局机关各项工作制度;

3.负责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4.负责机关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档案管理、机要保密、安全保卫、信息、工作;

5.承办党组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

6.负责机关行政事务和房屋管理工作;

7.承办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日常工作;

8.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群众体育司

1.研究和拟定群众体育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

2.研究和拟定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关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并监督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全民体质监测工作;

4.指导和推动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城市体育及其他社会体育的发

5.组织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6.加强对业余训练和各类体育学校的宏观指导,推动其发展;

7.组织实施总局对全国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的表彰奖励;

8.负责对中国体育公益金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部分的规划、分配和监督;

9.负责对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全民健身专项基金的管理;

10.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竞技体育司

1.研究拟定并检查落实竞技体育发展规划;

2.研究制定全国性体育竞赛制度、竞赛计划,综合平衡运动项目设置、重点项目布局,制定裁判员管理办法;

3.统筹协调国际国内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组织工作;

4.审批各项目国际运动健将、运动健将和部级裁判员;

5.综合协调国家(集训)队训练管理工作;

6.审核国家(集训)队教练员的配备和运动员的调整工作;

7.负责全国运动会和城市运动会的竞赛组织工作;

8.指导全国性训练基地的建设和使用;

9.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政策法规司

1.调查研究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拟定体育工作方针、政策;

2.研究体育体制改革,拟定改革方案,推广体育改革与体育事业发展经验;

3.归口管理国家体育总局立法事务,编制体育立法计划,参与重要体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起草工作,审核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草拟的体育法规、规章;

4.负责体育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承担国家体育总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其它法律工作;

5.承办全国人大、国务院交给国家体育总局的法律事务,配合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体育执法检查;

6.管理体育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参与体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7.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人事司

1.负责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工作;

2.管理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3.参与研究和拟定总局重大体育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4.拟定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设置和运动员、教练员工资、奖惩及有关运动员招收分配、伤残评定等制度;

5.承办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业务审查和领导人员的配备、推荐事宜;(六)负责出国人员政审及出国留学人员的派遣;

6.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对外联络司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对外方针、政策及总局关于体育外事工作的决定;

2.管理总局系统的涉外工作,综合平衡总局系统对外体育交流活动;制定总局年度对外体育交流计划并监督实施;

3.研究各国(地区)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体育发展情况,制定体育交流的方针、政策;

4.负责与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等国际性体育组织的联络工作;

5.研究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体育状况;制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体育交往活动的规章制度,拟定和协调体育活动计划;

6.负责总局的公务护照、签证及有关工作;

7.负责中国奥委会的日常工作;

8.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七)科教司

1.研究拟定体育科技、教育和反兴奋剂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

2.研究、提出体育科技、教育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3.指导全国和直属单位的体育科技工作;组织体育领域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组织重大体育科技成果的审查、鉴定和推广应用;

4.管理总局直属体育院校;

5.组织和指导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和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工作;

7.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宣传司

1.研究体育宣传情况,制定体育宣传工作的计划和方案,提出体育工作的宣传意见。负责体育舆论的引导工作。重大新闻。指导协调体育总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以及省区市体育局的体育宣传工作;

2.指导、监督、管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体育总局所属单位新闻出版业务工作;

3.负责指导重大竞赛和体育活动的媒体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

4.负责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对外宣传工作;

5.指导文史工作委员会的工作;

6.负责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7.负责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奥委会(深圳)新闻中心工作;

8.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九)机关党委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宣传、理论学习和发展党员工作;

2.执行党的纪律,搞好党内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3.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机关精神文明建设;

4.领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的工作;

5.协助党组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6.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工作;

7.承办中央国家机关党工委和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纪检组、监察局

(十一)离退休干部局

国家统计局

【代码】137

一、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国际合作司)

(二)政策法规司

(三)统计设计管理司

(四)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五)国民经济核算司

(六)工业交通统计司

(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

(八)贸易外经统计司

(九)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

(十)人事司

(十一)财务基建司

(十二)机关党委

(十三)纪检组、监察局、机关纪委

(十四)离退休干部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代码】138

一、主要职责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直属机构。

其主要职责有:

(一)研究拟定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并工商行政管理规章。

(二)依法组织管理各类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注册,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并实行监督管理。

(三)依法组织监督市场竞争行为,查处垄断、不正当竞争、走私贩私、传销和变相传销等经济违法行为。

(四)依法组织监督市场交易行为,组织监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组织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依法对各类市场经营秩序实施规范管理和监督。

(六)依法组织监管经纪人、经纪机构。

(七)依法组织实施合同行政监管,组织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监管拍卖行为,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

(八)依法对广告进行监督管理,查处违法行为。

(九)负责商标注册和商标管理工作,保护商标专用权,组织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加强驰名商标的认证和保护。

(十)依法组织监管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行为。

(十一)领导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

(十二)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二)法规司

(三)公平交易局(打击传销办公室)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五)市场规范管理司

(六)企业注册局

(七)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

(八)广告监管司

(九)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

(十)人事教育司

(十一)外事司

(十二)商标局

(十三)商标评审委员会

(十四)机关党委

(十五)老干办

(十六)纪检组监察局

新闻出版总署

【代码】139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实施著作权法律、法规,制定与著作权行政管理有关的办法;

(二)查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权侵权案件;

(三)指导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

(四)批准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涉外机构,并监督、指导其工作;

(五)管理国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使用;

(六)负责著作权涉外管理工作;

(七)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其他著作权管理工作。

二、内设机构

国家林业局

【代码】140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组织起草有关的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二)拟定国家林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中央级林业资金;监督全国林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组织、指导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防沙、治沙工作;组织、协调防治荒漠化方面的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指导国有林场(苗圃)、森林公园及基层林业工作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四)组织、指导森林资源(含经济林、薪炭林、热带林作物、红树林及其他特种用途林)和管理;管理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林区的国有森林资源并向其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组织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统计;审核并监督森林资源的使用;组织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经国务院批准后,监督执行;监督林木、竹林的凭证采伐与运输;组织、指导林地、林权管理并对依法应由国务院批准的林地征用、占用进行初审。

(五)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拟定及调整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后;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原则的指导下,指导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和有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负责濒危物种进出口和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珍稀野生植物及其产品出口的审批工作;组织、协调有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

(六)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指导全国森林公安工作;组织、指导全国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检疫;承担武装森林警察办公室的工作。

(七)研究提出林业发展的经济调节意见;监督国有林业资产;审批重点林业建设项目。

(八)指导各类商品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药用林、竹林、特种用途林)和风景林的培育。

(九)组织指导林业科技、教育和外事工作;指导全国林业队伍的建设。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主要职责:

1.协助局领导组织、协调机关日常工作,监督执行局机关各项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

2.负责国家林业局值班室工作。

3.承办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局办公会议的会务工作。

4.负责局领导的秘书工作。

5.负责重要事项的督办工作。

6.负责林业重要政务信息工作。

7.组织办理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交办的建议和提案。

8.负责局、室发文的审核、送签、校印、监印和发送等文书管理工作。

9.负责局机关来往文电的收发、传递工作。

10.负责局机关的档案管理,指导局直属单位的档案工作。

11.负责直接受理的重要来信来访,督促、协调各司局和有关直属单位的工作。

12.负责局机关的国家安全工作,监督局机关的安全保卫和防火工作,指导在京局直属单位的安全保卫和防火工作。

13.负责局机关的保密管理工作,指导局直属单位的保密工作。

14.负责局机关财务、房管、基建工作;承担局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工作。

15.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植树造林司

主要职责:

1.组织拟定全国造林绿化、迹地更新、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林、林业生态工程、防沙治沙、森林经营、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经济林、林业花卉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程、标准并监督执行;组织制定上述有关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2.指导全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以及森林经营工作。

3.指导生态公益林(包括防护林、特用林、薪炭林)建设。

4.指导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林工作。

5.指导全国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组织示范工程建设。

6.指导商品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竹林)、花卉的建设。指导各类林业(含花卉)基地建设,组织重点项目和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

7.指导全国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预测预报以及森林植物检疫及其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部级工程治理项目。

8.指导林木种苗工作和林木种苗基地建设与管理。

9.指导国有场圃、森林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10.负责统筹安排职责范围内生产建设年度任务及布局。

11.领导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森林公园管理总站)、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工作。

12.归口管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的业务工作。

13.指导中国经济林协会、中国花卉协会、林业花卉协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竹产业协会的工作。

14.承担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15.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森林资源管理司

主要职责:

1.组织、指导全国森林资源(含经济林、薪炭林、热带林作物、红树林及其它特种用途林)管理,拟定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2.组织、指导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动态监测和评价工作,负责国家森林资源数据统计、管理和。指导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含作业调查设计)。

3.监督全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检查验收,组织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绩核杳。

4.组织编制和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采伐限额(含珍贵树木采伐限额),指导全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编制和下达年度森林总采伐量计划和木材生产计划,负责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的调整,监督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的执行。

5.负责全国林木(竹)采伐管理工作,指导林木(竹)采伐许可证的管理和发放,监督凭证采伐的执行。

6.监督并审核森林资源使用情况,考核各省(区、市)森林资源质量。指导对全国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审查和监督。

7.监督全国木材运输检查工作,监督木材运输证管理和发放。指导全国木材检查站的管理工作。

8.指导林地、林木(竹)采伐、木材经营(加工)与运输管理的行政执法和行政案件统计分析工作。

9.指导并监督森林、林木、林地依法转让和有偿使用工作。

10.指导全国林地、林权管理,监督全国征用、占用林地和林地开发利用工作,依法承办应由国务院批准的林地征用、占用的审核工作和发放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林权证工作。

11.负责省际林地林木权属争议的协调工作,承办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指导全国林地林木权属争议的调处工作。

12.承办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林区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归属领导国家林业局派驻重点林业省(区)森林资源监督机构。

13.归属领导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

14.指导全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归口领导国家林业局直属调查规划设计院。

15.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四)野生动植物保护司

主要职责:

1.组织拟定全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禁猎区、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执行。

2.组织编制和审核全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禁猎区、湿地保护的发展战略、规划、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和部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经营方案(管理规划),并监督执行。

3.组织、指导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重点工程和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的建设和管理;指导、监督全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植及合理开发和经营利用,指导全国狩猎工作。

4.组织全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监测、统计和建档。

5.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负责组织履行国际《湿地公约》规定的义务;负责提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陆生野生动物禁猎期、禁猎区及其调整意见。

6.组织制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猎捕、野生植物采集计划;审核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口;核定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年度猎捕量限额和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产品、国家二级和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经营利用限额;审核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除外)出口限额计划;审核国外物种引进计划。

7.组织制定国家禁止、限额出口的珍贵树木的名录,审核珍贵树木出口限额计划,并监督执行。

8.组织评审部级自然保护区并向国务院提出审批建议;审核国家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国家禁猎区和国际狞猎场,并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

9.组织指导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行政执法和行政案件的统计分析。

10.组织指导有关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禁猎区、湿地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协调履行双边协定和《生物多样公约》林业部分的有关工作;组织和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

11.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森林公安局(森林防火办公室)

主要职责:

1.拟定森林公安、森林防火工作的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并监督执行。

2.指导全国森林公安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森林防火工作。

3.编制森林公安、森林防火的发展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森林公安、森林防火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落实情况,承担装备和森林防火专用物资的申请、购置、调拨工作。

4.指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卫工作,分析、掌握林区社会治安动态。

5.组织、指导全国森林公安机关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和森林防火行政执法工作。

6.协调组织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及专项治理,督促查处破坏森林资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特大案件。指导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7.指导全国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承担掌握森林公安机构设置、警力配备、警衔审批、领导干部协管、立功授奖工作;组织指导森林公安教育培训、警务督察、宣传工作;掌握和督察民警违法、违纪案件。

8.制定并实施全国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预案,承担国务院交办的扑救特大森林火灾的组织协调工作。

9.承担林火监测、信息网络管理和火灾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全国火情动态,火灾信息。

10.指导全国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工作及专业队伍建设,实施森林消防监督,指导、协调航空护林工作,承担与周边国家森林防火协定的履约工作。

11.指导、协调武警森林部队森林防火、扑火业务工作。

12.领导森林火灾预报监测信息中心。

13.承担国家林业局检察院法院工作办公室的工作。

14.归口管理东北航空护林中心、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协管长春森林公安培训中心。

15.承办国家林业局、公安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政策法规司

主要职责:

1.组织对重大综合性林业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决策建议。

2.拟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国土绿化和防治荒漠化方面的综合性方针、政策。

3.研究提出生态环境建设、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国土绿化和防治荒漠化方面的改革措施;组织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工作;联系有关的林业改革试点单位。

4.编制国家林业局机关年度立法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起草重要的综合性的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法律、法规草案。审查有关单位报局审议的法规草案。

5.组织办理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方面征求国家林业局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草案的答复工作。办理林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上报、和备案工作。

6.组织办理依法由国家林业局解释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解释工作,组织清理、修订、汇编林业法规、规章。

7.拟定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的制度、办法、程序和执法人员的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林业执法人员资格论证(培训、考核),管理林业执法证件的发放和使用。

8.掌握林业执法情况,执法和执法监督情况通报;协调执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9.组织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国家林业局林业执法检查的有关工作。

10.拟定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行政复议和应诉规范、程序,指导地方开展林业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组织承办局机关复议案件受理的具体工作。

11.制定并组织实施林业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年度计划。

12.归口管理重大的综合性调研课题和软科学研究课题。

13.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七)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

主要职责:

1.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拟定林业行业计划、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规章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2.研究提出林业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组织拟定林业中长期计划、林业生态建设各项规划及其它综合性规划;归口管理各司管理各司局编制的专业、专项规划,提出工作部署、编制方案、组织论证、审批、上报或下发,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研究提出林业发展的经济调节意见;组织拟定林业产业政策、重大技术经济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4.牵头组织和制定林业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建设标准、规范、经济定额及技术经济指标,并监督执行;负责林业勘察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和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认证工作。

5.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权限,负责林业建设项目的初审、审批、建设管理、竣工验收和后评估工作。

6.负责编制、上报或下达营、造林年度生产计划。

7.负责筹集林业发展建设资金;拟定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并编制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编制、上报并归口管理机关建设年度计划;归口管理林业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研究拟定计划指标体系。

8.负责中央林业财政资金的筹集、运营、管理和政策制定,指导、监督地方林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9.负责财政拨款、专项资金、中央级林业预算外资金、自有筹集、分配、融通、管理和监督。负责林业发展建设资金的财务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局及直属事业单位的外汇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的管理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生态工程、有关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监督。

10.归口管理林业、森工、治沙、山区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贷款,管理贴息资金。

11.监督和管理国有林业资产,负责局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负责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工作。

12.负责组织林业财会经济指标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工作;指导、监督全国林业系统的财会工作。

13.负责初审或审批有关资金的决算。

14.指导林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木材节约代用工作。

15.研究拟定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的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指导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工作;承办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16.组织制订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负责筹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资金,负责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初审、审批、建设管理、竣工验收和后评估。承办国家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日常工作。

17.承办国家林业局对口扶贫、减灾防灾、以工代赈、三峡库区移民对口支援、对口支援等专项工作。

18.承办国家林业局对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19.归口管理林业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贸易工作;负责木材和林产品进出口审批,负责国外贷款、外商投资项目及国内配套资金的外援项目的前期工作,负责国外贷款、外商投资的争取工作;归口管理对外承包劳务及境外项目的前期工作。

20.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法规和制度,研究拟定林业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负责对林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和监督;归口管理林业统计工作,负责林业统计信息。

21.指导中央财政拨款支出的有关政府采购工作。

22.指导局直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23.承担国家林业局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和国家林业局林业产业办公室日常工作。

24.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科学技术司

主要职责:

1.拟定林业科技发展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林业行业科技体制改革。

2.指导林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及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指导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基层林业科技机构的建设与管理。

3.指导林业科学研究工作,承办重大林业基础研究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科技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和申报工作,组织实施重大林业高新技术攀登工程和关键技术开发工程,编制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指南,并组织实施指南项目。

4.负责林业科技成果管理,指导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林业实用技术的应用工作,管理林业科技期刊。

5.负责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评审、申报和管理工作。

6.指导林业技术开发实验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

7.组织国外林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工作。

8.承担林业技术监督工作,归口管理林业行业标准化、质量、计量工作,监督检查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强制性标准的实施。

9.归口管理林业和知识产权工作。

10.组织协调国外智力引进工作。

11.承办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2.归口管理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指导中国林学会工作。

13.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九)国际合作司

主要职责:

1.归口管理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涉外工作,指导林业系统对外交流与合作事宜。

2.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林业国际合作工作规划,拟定林业涉外工作的规章制度。

3.负责出访和来访团组、人员的审批和报批,组织安排重要的外事活动。

4.负责与外国政府、有关国际组织、机构和民间组织的联系。负责政府间和部门间协定、协议和会议纪要、备忘录等的谈判、签约,归口管理有关协议的执行工作。

5.负责争取外国无偿援助,组织办理援助项目的申请、谈判、签约;检查、指导项目的执行,归口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涉外事宜。配合有关司局和单位做好利用国外贷款工作。

6.负责协调我国政府对外援助的林业项目。

7.办理加入国际组织、公约事宜,组织出席有关重要国际会议。参与有关国际条约的谈判,协调有关国际条约的履约工作。负责审批或报批在我国举办的有关国际会议。

8.归口管理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的林业事务。

9.负责编制局外事经费预算、决算及其管理和使用;负责办理出国人员的护照、签证事宜。

10.指导林业对外宣传工作。

11.领导管理国家林业局林业国际交流中心。

12.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人事教育司

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干部、人事、劳资和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局党组的决议、决定,组织拟定具体的规定、标准等,并监督执行。

2.负责林业人才现状调查和需求预测,拟定林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局机关、直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指导直属单位干部人事工作,负责局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4.负责局直属单位高级专家的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指导林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工作,负责林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工作。

5.指导高中等林业教育工作,负责林科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林科学院、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研究和教材建设。

6.指导林业行业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局机关公务员和直属单位领导干部培训工作。

7.指导局直属院校管理和建设工作,管理和协调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8.负责直属单位劳动工资计划管理;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等管理工作。

9.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机构编制、职能配置和人员调配的管理工作;协调、管理社会团体。

10.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1.组织林业系统部级荣誉称号的评选工作。

12.归口管理国家林业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

13.承办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一)机关党委

主要职责:

1.制定局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党的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贯彻落实。

2.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组织党员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本级党组织的决议。

4.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业务和有关知识等。

5.组织开展党性党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形势任务教育等。

6.指导所属党组织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检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按照“一岗双责”原则和管事管人管思想相统一的要求,做好本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局党组汇报。

7.加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负责直属机关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督促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按期进行换届改选。

8.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9.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表彰、宣传、学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经验。

10.领导局直属机关纪委开展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按照管理权限,审议、审批违纪党员的处分。

11.领导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12.贯彻党的统战政策,指导所属党组织做好统战工作。

13.按照规定实施党内监督,向上级党组织和局党组反映有关情况。

14.协助局党组管理局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局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局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行政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

15.协助局党组指导局党校开展工作。

16.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任务,办理局党组交办的工作事项。

(十二)离退休干部局

主要职责:

1.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统一管理、待遇分开的原则,拟定国家林业局的具体实施办法。

2.负责组织离退休干部阅读、学习文件、通报情况、走访慰问、参观、参加会议,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林业的重大决策。

3.负责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4.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生活福利和离休干部健康休养、用车等工作。

5.负责组织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科学文明的文化体育活动。

6.负责国家林业局机关离退休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7.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事宜。

8.指导国家林业局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9.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代码】141

一、主要职责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

按照国务院授权,将认证认可和标准化行政管理职能,分别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承担。

其主要职责有:

(一).组织起草有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拟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和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实施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指导、监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全国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有关的技术法规工作。

(二).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国质量工作,研究拟定提高国家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组织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组织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负责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依法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建立、审批和管理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物质,制定计量器具的国家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量值传递。负责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

(四).拟定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规章制度;负责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管理;负责商品普惠制原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的签证管理。

(五).组织实施出入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监督工作;管理国外疫情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服务。

(六).组织实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监督管理;管理国内外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服务;依法负责出入境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七).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的安全、卫生、质量监督检验和监督管理;管理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单位的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出口企业对外卫生注册工作。

(八).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进出口商品鉴定和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管理国家实行进口许可制度的民用商品入境验证工作,审查批准法定检验商品免验和组织办理复验;组织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前期监督和后续管理;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志(标识)、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出口质量许可,并负责监督管理。

(九).依法监督管理质量检验机构;依法审批并监督管理涉外检验、鉴定机构(含中外合资、合作的检验、鉴定机构)。

(十).综合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对锅炉、压力容器实施进出口监督检查。

(十一).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对国内生产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组织实施国家产品免检制度,管理产品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管理纤维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组织依法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

(十二).管理与协调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代表国家参加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有关的国际组织或区域性组织,签署并负责执行有关国际合作协定、协议和议定书,审批与实施有关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按规定承担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卫生与植物检疫协议的实施工作,管理上述协议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十三).制定并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科技发展、实验室建设规划,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引进;负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统计、信息、宣传、教育、培训及相关专业职业资格管理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服务。

(十四).垂直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实行业务领导。

(十五).管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十六).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总局领导处理机关日常政务。负责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起草和审核重要文件和报告。负责秘书、文电处理、文书档案、值班、督查、、保密、保卫、政务信息及重要会议的组织。制定并组织实施总局机关内部规章制度,指导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承担局新闻工作,管理和组织宣传报道和报刊出版工作。负责机关财务、房产及其他资产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法规司

承办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拟定有关规章。承办部门规章的有关事宜。负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协定、协议和议定书草案的法律审核工作。管理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有关的技术法规工作。负责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和普法教育等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对台业务。

(三).质量管理司

组织实施国家关于质量振兴的政策措施。对全国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组织实施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和推进名牌战略的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承办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的有关事宜。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整改意见。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计量司

组织实施计量法律、法规,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组织制订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国量值传递,依法监督管理全国计量器具。负责规范市场计量行为,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规范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承担有关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具体业务工作。

(五).通关业务司

研究拟定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证书签证、标志标识(标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管理口岸检验检疫业务。编制、汇总出入境检验检疫目录和种类表。管理商品普惠制原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签证工作。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计收费管理和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组织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工作。依法监管从事与检验检疫通关业务有关的社会服务机构。

(六).卫生检疫监管司

研究拟定出入境卫生检疫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出入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收集国外有关传染病疫情信息。

(七).检验监管司

研究拟定进出口商品检验和监督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措施及进出口商品检验种类表,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组织实施进口许可制度民用商品入境验证管理。审批法定检验商品的免验,办理复验和监督抽查。组织实施一般包装、危险品包装检验。组织实施和协调运载工具和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监督管理进出口商品鉴定和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涉外检验鉴定机构的审批。

(八).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研究拟定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安全、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的规章、制度及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目录。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收集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信息,组织实施相关食品卫生风险分析评估和紧急预防措施。管理重大进出口食品卫生质量事故查处和食源性污染源处理工作。

(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拟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录、有关安全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和进出口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处理特种设备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负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准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

(十).产品质量监督司

组织实施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拟定国家重点监督的国内产品目录,并组织实施监督。组织对生产企业实施国内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管理和协调产品质量的行业监督、地方监督与专业质量监督。管理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工作。监督管理部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

(十一).执法督查司(国家质检总局打假办公室)

组织协调依法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法律、法规的行为。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有关专项打假活动。组织本系统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活动。组织协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案件的查处和大案要案的督查督办工作。管理、指导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承办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

(十二).国际合作司(科技司)

研究拟定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规划、计划、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参加国际组织或区域性组织的活动。负责协调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的实施。组织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定(SPS)的国家通报和咨询工作。管理总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外事工作。组织协调科研、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评审等工作。提出实验室建设规划、计划和科研专项经费、仪器设备专项资金的年度分配计划,并监督执行。

(十三).人事司

拟定和组织实施干部人事、教育、培训工作发展规划、计划、规章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领导班子,协助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的领导班子。承担总局机关、直属单位、挂靠单位及系统干部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职称管理工作。管理有关职业资格工作。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2

平台运营总监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上进心和事业心和统筹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规划和执行落地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11、承担并参与园区平台体系策划与实施,包括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

2、负责与平台建设及合作单位的日常沟通、管理、维护、协调工作。

3、负责平台孵化器的招商宣传、品牌推广、项目引进、洽谈合作、企业入住等工作。

4、负责平台建设和品牌宣传工作,联络、参与行业相关活动;

负责联盟品牌会展的宣传推广、招商、会务组织等工作。

5、开展国内外生物医药项目、客户信息的搜集、挖掘、整理与跟踪;

6、平台活动的策划组织、招商推介及会务工作;

7、负责建立和完善部门业务系统规章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负责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履行监督管理工作。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21、负责直播业务团队的组建、管理、考核等事项;

2、负责带领团队制订直播业务的运营、产品、营销、培训、商务合作策略并落地执行;

3、对团队日常直播数据进行分析,给予主播和客户直播建议和解决方案,对直播GMV负责;

4、定期与直播平台、MCN机构及招商部门进行交流与反馈工作,对直播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协调跟进相关改善,提升用户体验;

5、根据规划制订具体的执行策略和行动计划,带领团队达成公司直播业务既定经营目标;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31、根据公司整体运营战略及组织目标,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工作,制定总体用户运营计划,搭建运营体系及运营模式,负责建立SaaS平台各项运营规则;

2、SaaS平台的建设、优化、不断完善(平台为用户及服务提供者之间搭建了桥梁);

3、SaaS平台前端用户行为分析,数据挖掘,流程优化,具体有用户量、交易量、交易额、ARPU值等数据维度;

4、SaaS平台后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管理、优化、合作等;

5、SaaS平台的日常维护,咨询、投诉、售后服务、反馈等;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41、针对新媒体和市场状况制定运营战略规划,负责公司所有的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数据运营、内容运营等工作;

2、制定并完善产品营运部门的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建立规范、高效的部门管理体系;

3、通过运营策略带动核心指标的提升,挖掘帮助用户成长与帮助用户方案制定,提升用户的成长空间,运用各种推广策划及落实,有效增加开放平台的用户使用数量,组织和管理用户体验、业务流程等的分析和改进。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5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统筹设计IVD行业B2B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2.全面负责平台运营模式与搭建平台运营体系,推动平台品牌形象建设;

3.主导平台推广方案与内容、活动及产品运营,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平台发展;

4.负责运营团队的管理及人才梯队建设。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6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及运营计划,制定营销、推广等活动方案,监督执行并评估效果;

2、实时掌握2B行业动态,针对市场环境提出有效的营销运营策略,

3、监督并指导团队完成平台策划推广、运营等相关工作;

4、善于总结分析各项运营数据,挖掘运营点,优化平台现行方案;

5、负责部门人员的管理与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71.负责自有电商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做好内部单位福利服务外,对外积极拓客创收,带领团队完成销售目标。

2.结合集团发展战略,制定平台全年运营方案并推进执行,分解到月度、季度、全面目标任务的完成。

3.负责平台总体运营,激活和管理现有会员,做好社群营销,提高平台浏览量和转化率,不断优化产品SKU和详情页。

协助技术供应商做好平台技术维护和优化。

4.在集团指导下,开拓和管理供应商和合作商渠道,丰富平台上架商品的数量和品种等。

5.定期对产品、销售、营销、竞争对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方针策略。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3

一、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员先进性

从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突出重点,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一深入学习政治理论。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放在首位,加强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及《论加强和改进执政能力建设(专题摘编)》的学习,增强干部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加强科技文化知识学习。组织全体干部学习电子政务、外语、行政管理、行政法规及岗位专业知识。提高现代化办公、依法行政和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三突出学习发展县域经济所必需的知识。围绕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项目,促进县属企业迅速扩张,特色产业“二次创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相关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促使全县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晰发展思路,增强大发展、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二、不断改进培训方法,使干部培训工作更具创造力和吸引力

为适应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着眼于提高广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员先进性,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一)集中办班。适应增强干部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需要,确定全员培训目标,坚持党政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农村干部、科技人才一起抓,并根据不同特点、不同内容需要进行培训,努力做到领导干部重点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年内要办好保持党员先进性“一把手”培训班、乡局级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农村村委会主任培训班、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会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举办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班,择机举办一场宏观经济形势与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并协调指导农林、畜牧、中小企业局等职能部门搞好对所属党员干部的岗位培训。(二)抓好中心组学习。县直党委和县直部门的党组织要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本职工作的需要,认真制定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要“一把手”带头,长期坚持学,保证人数,保证培训时间。每次学习要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和保持党员先进性为目的,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研讨,集中交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三)开展干部远程教育。干部远程教育已成为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手段,与其他教育手段相比,它具有形象生动、快捷、便利、覆盖面广和信息量大的优势。各乡镇要在总结过来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把干部远程教育的管理和使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不断强化领导,提高管理水平。各乡镇要不断完善干部远程教育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要由党委副书记牵头抓总,党委组织委员专司主管,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高的同志担任专职管理播放人员。副书记及组织委员要确实负责起干部远程教育的协调指导工作,要及时解决干部远程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播放人员和资金的落实。逐步完善网络管理、播放收看、研讨交流、设备保养等一些列规章制度,并张贴上墙,严格执行。要配备档案厨柜,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二是加强播放收看,增强收看效果。要确保收看时间。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干训科下发的《**县干部远程教育干部远程教育播放收看计划》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保证每月组织党员干部至少收看两次远程教学节目,全年不少于50课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播放收看形式。可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也可以采取“点播式”播放收看,即提前公布远程教育节目单,由大家根据需要点播收看,这样可以使收看更具针对性。三是要做好干部远程教育拓展延伸工作。由于受到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目前,干部远程教育网络还不能直接进村入户,要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收看到远程教育节目,就必须对远程教育节目进行下载刻录并下发到村,利用电教网点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收看。所以各乡镇务必重视远程教育节目下载刻录工作,确保每月节目下载刻录不少于2盘,全年制作远程教育节目光盘24盘以上,**年确保下发到本乡镇1/3以上的村级电教网点。四是强化播放收看的信息反馈工作。各乡镇要及时填报《收看干部远程教学节目情况一览表》,认真总结并反馈干部远程教育的经验及相关信息,县委组织部将在《**组织工作》上开辟专栏,登载各乡镇的经验做法,指导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四)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县委组织部将整合师资力量,组建宣讲团下乡入村,深入浅出地宣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执政知识、农村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致富本领。(五)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今年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开展,在全县乡镇、县直各部门开展“创建学习型机”的关活动,以政治理论、科技文化、外语、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及本专业知识为重点内容,使机关干部中形成终生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人民满意的党政机关。(六)认真抓好干部的计划调训工作。按照干部进修计划,加强计划的调节平衡和督促检查,使干部能够按照计划到各级党校或干部进修学校接受培训和进修,更要对班子成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确保干部按照计划参加培训。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一、总体要求

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以促进政务公开、改善政务服务为关键,以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核心,认真落实群众对政务工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搭建群众与政府部门和行业联系沟通的桥梁,畅通政府部门和行业与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及时传递政务和行业信息,使热线成为密切政府与群众关系的“连心线”、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心线”、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线”,努力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部门和行业。

二、职责分工

《*面对面》热线实行市监察局与市纠风办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具体运作、部门和行业上线直播、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市监察局、市纠风办、市政府新闻办、*传媒集团负责《*面对面》热线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组织审点节目方案和重要报道内容,对市级媒体宣传报道进行协调和指导。

(二)市监察局、市纠风办、*人民广播电台负责制定《*面对面》热线运行方案、上线计划和直播预案;会同上线部门(行业)确定节目话题、群众反映或投诉事项的督办;跟踪热线反映情况和投诉问题办理结果,收集、汇总、编发信息;组织考评部门和行业上线情况及督办事项办理落实情况。

(三)市信息办负责在*公众信息网上醒目位置设立《*面对面》热线专栏并提供运行和技术保障;专栏内容涵盖《*面对面》热线节目简介、每项节目预告、节目在线同步直播、在线互动反馈以及往期节目音频和图片资料等。

(四)市广电局、*传媒集团、*人民广播电台负责协调广播信号发射、传输等技术保障工作,保证覆盖范围和播出效果;对区(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联动和节目采编内容的宣传报道进行协调和指导。

(五)市级相关部门(行业)要明确一名业务主管领导上线,指定有关综合部门或主要业务处室、机构具体承办热线工作;向社会公布本部门、本行业热线电话;负责本部门、本行业上线工作的内部协调、人员分工、资料收集和预案制作;办理和反馈涉及本部门、本行业的咨询投诉,收集听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并编报工作简报。

三、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

(一)组织机构。

1.设立《*面对面》热线办公室,由市监察局、市纠风办、市政府新闻办、市广电局、市信息办、*传媒集团组成;市纠风办负责《*面对面》热线办公室日常工作。《*面对面》热线办公室负责制定和上线计划并监督其落实,组织上线工作考评,按时向市政府报告上线节目情况;指导各区(市)县政风行风热线工作。

2.在*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设立《*面对面》热线节目组,负责上线节目直播工作。节目组负责记录现场督办事项、跟踪热线反映情况和投诉问题的办理结果,会同上线部门(行业)将受理咨询投诉的情况或调查结果在次日的节目中向当事人反馈;收集、汇总节目信息定期上报《*面对面》热线办公室。

(二)节目日常运行。

1.《*面对面》热线节目组根据上线计划,会同上线部门(行业)确定节目话题、制定节目直播预案并及时将相关节目信息传至*公众信息网《*面对面》热线专栏进行预告。当期节目直播完成后,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事项,由节目组落实次日节目反馈内容;对群众关注度高、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重要事项,节目组及时组织记者进行跟踪报道,并反馈结果。

2.2009年1月20日在*人民广播电台开通《*面对面》热线节目。每周周一至周五上午10∶10—11∶00为直播(遇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其中:周一由*人民广播电台围绕当前热点,自行确定节目话题,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周二、周四分别由上线部门(行业)领导带队在*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上线接听群众热线,解答群众咨询、介绍部门职能、宣传解释政策、受理群众投诉;周三、周五由节目组或上线部门(行业)反馈投诉事项的办理结果或阶段性进展情况。

3.在*公众信息网开通《*面对面》热线网页,内容包括:直播*人民广播电台开通《*面对面》热线节目;设立接受群众意见、建议信息平台和信息反馈页面,由上线部门(行业)负责回答解决群众的问题;《*面对面》热线栏目宗旨、上线计划、工作成果等。

4.《*面对面》热线节目组和*公众信息网《*面对面》专栏每周一(遇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将上周节目信息和网页访问互动情况上报《*面对面》热线节目办公室。

5.在《*日报》和*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设相应的政风行风热线栏目。

四、工作要求

(一)《*日报》、*公众信息网等市级新闻媒体要根据节目计划安排,将上线部门(行业)的主要职能、带队领导、交流话题、咨询电话等提前向社会公示预告,公示预告的内容由市纠风办下达。上线部门(行业)要提前在系统内外收集情况和意见,针对本部门(行业)的职能职责和服务要求拟定节目主题、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人员分工,并提前将公示预告内容报送市纠风办。《*面对面》热线节目组要提前一周与确定的上线部门(行业)共同制定节目预案。

(二)上线部门(行业)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要带头上线,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组织本部门、本行业干部职工同步收听节目内容,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中央电台 两会 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 声音特色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在2016年两会宣传报道中圆满完成重要议程和重要活动现场直播达到11场,总时长800多分钟。其中,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对人大开幕会、外交部长答记者问、总理记者会进行了三场并机现场直播;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对人大四次会议二次全体会议、人大闭幕会,政协开、闭幕会进行了四场并机现场直播;中国之声对人大和政协新闻会等进行了四场单频率现场直播。直播中穿插中央领导同志和代表委员的精彩原声,以及观察员的热点话题解读,形式活泼、感染力强。

两会期间,中央电台媒体融合进一步提速,报道影响力持续提升。央广网共刊发原创稿件1600多篇,完成直播76场,音视频直播4400分钟。中国之声官方微博总阅读量达到4450万次,为两会专设的话题页共计19个,其中,《做客中央台》话题页累计点击量2541万,《两会新闻台》话题页点击量达到6000万,微信累计阅读量120万。《做客中央台》在央广网、搜狐新闻客户端同步音频直播,在腾讯、网易、爱奇艺通过文字、视频方式直播,在线收听互动超过1000万。经济之声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210篇,阅读量累计超过150万次,经济之声两会节目在央广网、搜狐、优酷、爱奇艺音视频节目点击量超过700万次。

一、充分发挥声音优势,彰显广播核心竞争力

几场重要的现场直播前面穿插中央领导同志和代表委员的精彩原声。中国之声关于中央领导同志下团组的同期声体现出“权威的声音”。《做客中央台》《企业家说》采集的是“高端的声音”,《直通北上广》汇聚“民生之声”,中国乡村之声荟萃“农民的声音”,各类专家学者的解读是“专业的声音”,这些各具特色的声音让中央电台的两会报道真正体现了广播的特色。同时,各中心对于声音的运用都是精心策划,比如经济之声成立声音采集组,上会记者、自媒体专栏等团队分头采集“会场的声音”“媒体的声音”“代表委员的声音”“专家的声音”“历史的声音”“朋友圈的声音”等不同方面的声音元素,用“声音逻辑”串联两会报道,整合分发,效果突出。

(一)现场直播引领导向,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两会直播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声音特色”做文章,适时穿插了中央领导同志或代表委员的精彩原声,增强感染力。比如:在外交部长答记者会的直播中,穿插播放了主席、总理的4段录音,回顾2015年中国外交的精彩瞬间;在总理记者会直播中,选用了总理的4段录音,回顾了《政府工作报告》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等工作的部署承诺。这场直播还直面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化解过剩产能”等,精编了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等5位部委负责人的表态回应,体现了两会的民主务实氛围。

另一个特色是安排中国之声观察员白中华在现场与主持人互动交流,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分析解读。在人大开幕直播中分析展望《政府工作报告》将释放怎样的信息;在委员长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直播中,梳理了 《食品安全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热点问题。今年的两会现场直播得到了专家的好评,他们称赞大会开幕前10分钟的铺垫简洁扎实,观察员讲得既简明又到位。

(二)特色栏目精品荟萃,彰显广播魅力

中国之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推出《两会回响》栏目,挖掘历年两会声音资源,结合两会议程或热点,用经典音响串联历史和现实;《今日最大声》紧跟当天两会热点事件;《两会选修课》及时介绍背景知识,热点与背景交相辉映;民族节目推出《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的声音》,通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五种少数民族语言传达给听众,更具亲切感和影响力。

《两会经济之声》栏目中,来自两会的“原声”比重达到95%以上,引导和强化声音特征,并鲜明打出“每天一部声音大片”的口号,从《天下财经》到《央广财经评论》,从《交易实况》到《天下公司》,每期节目基本上都是“声音的海洋”,让听众直接感受会场的气氛。在这个声音的海洋里,也有“我们的声音”,包括前方记者的,还有15个个人化专栏,总称《三月两会》,都是个人的声音产品。这15个专栏中,有9个是内部员工的,比如《爱评论》《王冠小组》《老马价值观》 《高莉掌门》等;有6个是开拓外部资源的,比如《听李稻葵》《听吴晓波》《听吴伯凡》《听叶檀》等,体现了中央电台“整合内部、联合外部”的精神。

从实际效果看,连续15天的节目,大大增加了冲击力和感染力,发挥了广播特长,凸显了声音魅力。从反馈来看,大家对这种“声音大片”都给予了肯定。

(三)推出个性化“声音”专栏,多视角报道两会

中国之声推出8位上会记者专栏,或播、或说、或评、或讲,以个性视角“微观”两会热点。其中,《老白说两会》以通俗易懂的风格解读两会宏观主题,《崔师傅说两会面孔》重在发现两会上让人印象深刻的新闻面孔。经济之声在《三月两会》框架下推出的“个人化专栏”,以记者个性化表达,从各个角度传播两会新闻,阐释两会经济热点。音乐之声的《但茹看两会》、文艺之声的《菲说不可》、军事节目的《王亮两会观察》等个性化栏目,通过记者的眼睛捕捉两会现场细节,有效提升了报道的感染力。

《做客中央台――首席时间》首席记者走进直播间,为记者站业务建设提供了最新样态。从搜集线索、组织选题的上、中游,延伸、扩展到节目驾驭、直播呈现的下游、采编播的全链条,从做好单篇报道到前台,面对话筒,在节目里与嘉宾面对面交流七彩见闻、真切感受,和新闻事实拉近了距离。首席记者的内涵更实在、更真切,首席记者既是台领导对站长的期许、要求,也是央广报道形式的创新、节目样态的升级。

二、加速媒体融合,新媒体两会报道实现新突破

中央电台各频率对媒体融合的探索更加积极主动,效果初步显现。同时,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首次在两会报道中投入使用,加强了中央电台的采编资源共享。

(一)加强内容策划和议程设置,推出音视频新产品深受欢迎

中国之声《做客中央台》与各地的微博、微信及客户端联动征集问题、预热节目,直播内容通过央广网以及新浪、腾讯等众多新媒体同步推送;《直通北上广》节目首次实现广播多机位视频直播、弹幕即时互动,截至3月11日的视频总页面浏览量近100万人次。融媒中心运营室推出《中国经济攻坚十问》《两会热议微调查》《“十三五”连环画》三大拳头产品,其中,3月2日“央广新闻”微信公号推出的《两会热议微调查》第一期:《 “二孩政策”全面落地,你要不要“再来一个”?》两小时内阅读数过万,并有2000人参与投票。民族中心的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两会消息140余条,其中蒙古语账号会前《2016年全国两会热点调查》,24小时之内链接阅读量突破10万人次,创民族语言微信阅读量新高。

央广新媒体的“中国广播”音频客户端与央广视讯的“央广云电台”音频客户端合署办公,打造移动互联网端的新型新闻、音频产品。合力推出《两会新闻台》音频矩阵报道,汇集了中央电台各频率20个栏目共计近500条碎片化节目。以《两会新闻台》为例,截至3月16日《两会新闻台》访问量已达115万,苹果播客(podcast)及互联网电视终端均超过50余万。

(二)创新新媒体技术手段,丰富传播方式

中国之声首次把“360度全景交互体验”全媒体技术引入两会报道,将声音与现场结合,让受众全新体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截至3月10日,中国之声已经的四篇全景交互报道累计送达人数300多万,互联网访问流量共计400多千兆。

360度全景交互体验报道是中国之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原创产品,从2015年10月份开始自主研发编程,代码都是技术人员自己写出来的。

在政协首场新闻会后,中国之声率先全景视频,引发业界关注。之后经中国之声主动申请、积极争取,获得了国务院办公厅的唯一授权,采用这项技术采访、制作并播发了总理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的报道,国务院官方网站和官方客户端当天把这篇报道在首页进行了重点推送。

中国之声在视频中添加了3D按钮,链接到不同的情景,是真正的两会新闻现场“原景再现”。比如:首场政协新闻会的全景视频中,在二楼直播间的位置设置了3D按钮,用户点击就可以看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间内部;在中央电台提问记者身上设置按钮,用户点击记者就可以看到提问时发言人和记者的互动,还能看到现场的反应。受众可以真正自由选择想看的场景,决定权在用户手里,这正是新媒体核心理念“用户至上”的最好体现。此外,中国之声通过后期技术手段,改善了拍摄设备本身较差的音质,可以根据需要插入高品质声音,实现声配画,从而把广播的声音优势与多媒体手段融为一体,彰显了广播特色。

融媒中心策划室在经济之声“老马价值观”等三个微信公众号实现弹幕互动,满足了移动端用户在收听广播节目时与主播互动和个人意见的需求。由于过去没有大型直播互动的经验,团队通过几天几夜研发和测试,在互动中言论的审核、服务器承载能力、分享文字、背景图片制作等多个环节均安排专人负责,步步对接,最终实现该功能顺利上线,并且圆满完成报道任务,也开创了中央电台音频终端互动功能的先河。

(三)探索流程再造,推动资源共享

中央电台各中心频率通过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加强资源共享。两会期间,日均报题104个,日均发稿量为220篇。据央广网统计,云采编平台共开放内部账号2089个,地方电台公共账号54个,累计报题3.9万条。

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在此次两会期间实现了中央电台各频率的大规模使用,为了保障“云采编”的顺利运行,技术团队做足了功夫。一是保障了技术系统的每天24小时监控,随时听取记者编辑们的反馈并采取行动;二是参加两会报道联席会,当场记录各中心反馈的意见,迅速整理归纳提出解决方案;三是不把问题带到第二天,每天一个改版,这是件非常艰苦的工作,经常是在下半夜完成。两会期间,云采编平台每天一个更新,虽然在前台看起来就是很小的改动或者只是用户体验的一个提升,但后台的工作量巨大、细致。通过两会这样大规模集中报道的检验,坚定了以“云采编”为基础建设中央电台自己的中央厨房、重塑采编流程的信心。

同时,中央电台各中心对于生产流程的再造也颇具成效。中国之声通过建立广播和新媒体的一体化团队,让新媒体部门从选题、策划、采访等前端环节就深度参与,形成融媒体新闻生产线。

经济之声着力打造两会“中心厨房”,联接采集、加工、分享三大系统,精心策划选题,全力打磨精品,初步探索出一条报道流程平台化、内容定制化的出品机制,实现了两会新闻报道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比如采集系统,成立了四个声音采集组,由四位中心副主任做组长。四个小组的任务就是根据“中心厨房”的要求,收录各方精彩音响、剪辑汇总,为中心厨房输送各种各样的声音“食材”,然后各个栏目各取所需。打个比方,《天下财经》拿走牛肉、土豆,做了个“土豆炖牛肉”;《央广财经评论》拿了肉丝和青椒,端出来一盘“青椒肉丝”;《天下公司》只拿了土豆,做的是“烤土豆片”。这些成品、半成品的“菜”做出来后,除了在节目里呈现,还由新媒体组通过微信、微博推送。新的流程不但强化了声音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统筹组织周密细致,报道运行保障有力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中央电台成立了两会报道领导小组,制定了报道计划及应急预案,召开动员会、培训会。两会期间,中央电台领导及时传达落实中央有关两会的重要指示精神,重大直播报道依靠前指挥。各中心领导恪守职责,强化审稿把关及安全播出。

宣传协调机制运转有效。两会期间,中央电台实行宣传报道联席会议机制,宣传精神及时传达、重点选题及时交流、宣传信息及时共享,有效加强了中央电台两会报道协调工作。为推进中央电台两会新闻资源共享,总编室牵头“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的使用与改进。《两会简报》 “短、实、新”,上报和总局的信息采用率较去年进一步提升。受众反馈机制及时跟进,全面客观反映报道情况。

技术支持服务到位。技术管理中心加强与总局监管中心、无线局、中央电台各有关部门的技术协调,实现全天24小时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两会期间网络和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播出传送中心及早制定技术方案及应急预案,对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和重点时段实施重点保障措施,并对现场直播和新闻传录工作做到提前安排、联系、协调、试线,多方保障音质、音量,整个传输线路一主多备,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确保现场直播万无一失。

行政后勤保障有力。中央电台办公室秘书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严格落实岗位责任,使得机要保密、信息报送、会见接待、安全保卫、大楼供电、车辆运行、公文运转、消防、监控等工作平稳有序,确保了两会宣传工作顺畅高效运行。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6

1、惠普:整合的企业间营销

惠普对企业市场实行整合营销传播。它利用一套充分协调好的广告、事件营销、直销和人员销售的组合把计算机智能终端销售给大企业。在最广的层面上,企业形象广告(电视形象广告)和行业杂志上的定向广告把惠普定位成一个给顾客的智能终端问题提供高质量解决办法的供应商。在广告的大伞下,惠普还利用直复营销来给它的形象润色,注意更新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并推动其直销队伍来开发销售发端(最后,公司的推销员接着会完成销售并建立客户关系)。

惠普开展的“互动有声电话会议”计划极其成功,显示它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合交流。这种电信会议就像大型会议电话一样,在会上,惠普的销售代表与实际的和潜在的客户讨论重大的行业问题及惠普的做法。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该计划,惠普采用了一个长达五星期、分七步走的“登记过程”。首先,在会议召开的四周前,惠普寄出了一个介绍性质的直接邮件,里面有一个800号码和商业回复卡。在对方收到邮件一、两天后,惠普的电话营销人员给可能参与的人打电话,让他们登记参加会议,登记将立即用直接邮件确认。会议前一周,惠普寄出详细的介绍资料;会议之前三天,惠普会再次打电话确认他们是否会参加。电信会议的前一天还会打一个最后的确认电话。最后,会议召开后一周,惠普利用后续直接邮件和电话营销来准予销售发端并为销售代表建立生意轮廓图。

这项一体化营销宣传工作的结果如何呢?回复率高达12%,而使用传统邮件和电话营销得到的回复率仅为1.5%。而且,那些说要参加的人之中有82%的人确实到会,相比之下,过去非同步的会议仅有40%的人参加。这项计划取得了比预计水平高出200%的合格的销售发端,平均的智能终端销售额则增长了500%。

不用感到奇怪,惠普就是靠整合营销传播来进行销售的。然而,惠普的经理们却告诫说,整合营销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在实际操作中要十分严谨。要取得成功,最严峻的挑战可能是对公司的许多部门的工作进行认真而又周密的协调。为了做好协调工作,惠普指定一个由销售、广告、营销、生产和信息系统的代表组成的具有交叉职能的队伍来监督和指导它的整合交流工作。

2、豪马克贺卡:整合消费者营销

豪马克公司普通的品牌广告和节目赞助是人人皆知的(在美国)。多年来,公司主要依赖大众传媒电视和印刷广告,把豪马克定位成“当你关心时就请送上最衷心的祝福”的卡片。公司还赞助了评价颇高的《豪马克名人堂》电视特别节目,用以加强其有益于健康、面向家庭的形像。然而,在过去的五年里,豪马克已经把自己从一个做传统广告的公司转变成一个在已经掌握整合营销传播方面的带头人。豪马克现在利用精心设计的网络电视、印刷广告、随报附赠的优惠券、商场促销、销售点资料和直销等的组合吸引顾客光临它的商场。

80年代后期,豪马克这个第一贺卡营销商意识到它的核心顾客——职业女性——在发生变化。这些妇女变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忙,因此通过传统的大众传媒广告影响她们就更难了。而且,豪马克公司的产品线已经从贺卡发展到礼品、收藏品、家庭娱乐和装饰产品。为了与职业妇女重建联系,豪马克开发了三个极其成功的数据库营销计划,直接与它的总体广告计划连成一体。它们分别是:“最衷心的祝福”,一份彩色的业务通讯,一年六次寄给350万顾客;豪马克金冠卡,一项拥有1,300多万顾客的消费有奖计划;豪马克金冠目录,主要面对亲临商场的顾客,同时也针对500到1,000万邮购顾客。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7

网络平台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基石,若缺乏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网络环境,医院主要信息系统如HIS、PAC、LIS等的发展则无从谈起。基于医院网络及信息系统特点分析,通过网络规划、网络管理、安全应急预案三方面探讨医院网络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医院网络平台;网络规划;网络管理;安全应急

1网络管理概述

随着医院HIS、电子病历、LIS、PACS等业务系统不断发展,医院日常工作已经完全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作为信息化奠基石的医院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也越显重要。从概念上讲网络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管理优化,实现网络的可用时间的最大化,并提高网络设备的利用率、网络性能、服务质量和安全性,降低网络运行成本,形成网络的长期规划。

2目前医院网络管理的需求突出点

近年来,三甲综合医院信息化规模已经完全步入大数据时代,小型局域网扩张成大型园区网络,网络终端成倍增长,数量基本已达到2000以上。伴随而来的网络压力也彰显,更能考验医院网络管理水平。网络管理上突显的主要需求点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1)工作站数量激增,直接增加了网管员的工作量。经统计,造成终端以及网络出现问题的主要为人为因素,如,误操作导致网络配置错误、移动介质使用和随意共享传播文件导致病毒感染、恶意扫描以及大量网络传输导致网络带宽被占用等;(2)多厂家网络设备、多网络互连,增加网络架构的复杂性和故障风险。网络建设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升级完善,网络设备的多样化、多品牌化问题突出;业务的多元化给网络也带来跨网段、跨区域的特色。(3)医院信息系统平台的大数据应用以及数据备份带来带宽不足的凸显。(4)网络规模增长,直接带来故障率的增高以及排查难度的提高。

3医院网络管理的实用经验及方法

3.1故障的快速定位

故障快速定位是快速解决网络故障的前提,而故障前后的数据对比是故障快速定位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熟悉自己的网络运行状况,每天做好网络运行状况登记,其中应包括:核心网络设备的性能使用率、运行日志、生成树状况、备份状况、运行配置、主干流量登记、重要端口流量、电源状况、环境温湿度等等。尤其是重要端口流量监控,需特别区分常态网络流量以及突发业务计划引起的大数据网络流量。常态做好全网流量监控(无专用设备可安装抓包软件进行分析)。医院网络故障一般分为三类:①设备硬件故障,特点为定位容易,故障修复时间比较明确;②配置导致的故障,特点较为少见,容易排查;③网络攻击或者广播风暴类故障,特点为隐蔽性,往往容易导致交换机无法远程管理,且业务影响范围较广。根据不同的故障种类,我们应事先制定对应的处理预案。认真做好网络运行状况登记,可助我们快速识别当前网络故障的种类,以便采用相应的处理预案。

3.2优化网络主干

提升主干带宽,一般有三个方法:①升级硬件:如百兆升级到千兆,千兆升级到万兆,或者做链路捆绑,该方法直接涉及网络成本;②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抑制广播风暴,提高带宽效率;③针对大数据流量的主干优化。(1)目前主流局域网技术均采用以太网技术,随着主机数量的增多、网络设备增加,原有单一共享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ARP、DHCP、生成树等等基于广播或者组播方式的网络协议带来大量的广播流量,直接消耗主干的带宽以及核心交换机的处理资源,甚至降低该共享网络中所有终端主机的处理速度。因此,如何抑制广播风暴以及其他不明流量风暴是提升现有主干传输能力的首要方式。VLAN技术是专门为了解决以太网广播以及安全性而提出的,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上划分(注意,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成一个个不同的逻辑子网VLAN的实现技术。每个VLAN具有独立的广播域,可覆盖局域网内多个网络设备,允许不同地理位置的终端用户加入同一个逻辑子网。VLAN技术实现是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添加VLAN头,在二层转发的过程中根据VLANID决定该帧能达到的逻辑子网,而不会转发到其它VLAN中,实现每个VLAN的广播和单播流量得到严格隔离,从而实现有助于控制流量、简化网络管理和提高网络安全性。当然,不同VLAN彼此之间无法直接访问,则需支持路由或者三层转发功能(路由器、三层交换机)设备来完成。目前主流的核心交换机均带有三层交换引擎。常用的VLAN划分手段主要有根据物理端口划分、根据MAC地址划分和根据网络层协议划分。根据网络端口划分,简单稳定,只需在端口配置上指定该端口的VLAN所属就可以。根据MAC地址划分,则相对灵活,端口会根据MAC地址自动划分到该MAC地址所对应的VLAN中,当然前提是前期需对所有网络用户的MAC地址登记和对所有网络设备配置。根据网络层协议划分,相对复杂和耗费交换机性能,效率不高,较为少见。根据医院网络实际应用,应用终端的位置以及业务类型均相对固定,网络流量主要是来自应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互访流量,即垂直流量占多,而平行流量仅大量存在于服务器与网络存储之间。因此,我们选择了根据网络端口划分VLAN。根据网络端口划分VLAN一般有两种划分手段,一是根据该端口的业务应用类型,如PAC应用、LIS应用、HIS应用等等;二是根据该端口的地理位置,即按楼层划分。两种划分手段各有优势,前者在同一VLAN内的互访流量数据传输可不必经过三层转发,效率较高,并可方便使用到一些基于广播、组播实现的网络功能,如网络查找或网络共享等,因此适合如视频转播系统应用、门禁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服务器群等。后者则可以严格控制该VLAN的广播、组播流量通过网络核心设备和主干链路,大大降低网络转发压力,从而达到优化网络主干转发能力,因此适合普通楼层接入。(2)针对大数据流量,比如PAC服务器数据之间传输、服务器群与NAS等网络存储之间尽量采用专用光纤链路,尽量避免流经核心网络设备以及楼层主干。

3.3终端控制管理

终端管理主要手段有接入控制、应用访问管理以及病毒防杀等。当然,目前许多终端安全管理软件已经实现以上三个功能,以下将讨论在现在网络设备上不增加成本实现终端控制管理。(1)网络接入控制。常用方式有端口MAC地址绑定、端口MAC地址+IP地址绑定,还有基于802.1x协议的访问控制。a.端口MAC地址绑定。根据交换机性能,可以采取静态绑定MAC地址,动态绑定MAC地址。采用静态绑定MAC地址,网络管理员需要事先收集终端的MAC地址,并在交换机上找到对应的端口手动敲入命令,对交换机性能要求不高,但是会给网络管理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动态绑定MAC地址,只需要在交换机端口上开启动态绑定MAC地址的功能,交换机就会自动学习并绑定端口所连接的MAC地址,不过要先确保接入交换机的终端都是合法的。b.端口MAC地址+IP地址绑定。同样可以采取静态绑定与动态绑定两种方式。采用静态端口MAC地址+IP地址绑定,网络管理员需要事先收集终端的MAC地址与IP地址,并在交换机上找到对应的端口手动敲入命令。此方法比只是绑定MAC地址安全性更高,但是会给网络管理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采用动态端口MAC地址+IP地址绑定,需要结合DHCPSNOOPING或者DHCPRelay表项进行自动绑定,可以防止用户篡改IP地址,再配合动态绑定MAC地址,让交换机学习并绑定MAC地址,实现MAC地址与IP地址的双重绑定。c.基于802.1x协议的访问控制。指定每个合法用户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用户需要接入网络前,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以后才能访问网络,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内部网络。接入交换机需要支持802.1x协议,还要部署RADIUS服务器进行认证。采用此方法,可以避免非法用户通过修改MAC地址与IP地址来进入网络,安全性更高。(2)应用访问管理。鉴于医院网络业务大多数为垂直型分布,即终端直接访问服务器群。因此可在三层网络设备上做三层网络转发识别和过滤,减轻主干转发压力以及服务器网络压力。比如一般对内存储设备的保护、只开放数据库端口、开发应用服务器端口以及远程管理端口等。(3)病毒防杀。医院内部的终端无法连接互联网,无法及时获取杀毒软件病毒库和系统补丁的更新,容易感染计算机病毒,造成安全隐患。可以通过组建杀毒软件与系统补丁升级系统对终端进行病毒库与系统补丁的更新。这个病毒防杀系统采用C/S架构,包括服务器和终端两部分。服务器与终端都在医院内部网络。如果服务器可以直接连接互联网,服务器可以采用方式,下载终端需要升级的文件数据,为终端提供及时的升级。如果服务器无法接入互联网,可以在一台能上网的机器上下载好升级的文件数据,再放在服务器上,用方式让终端升级。

3.4网络隔离

上下级单位之间、医院园区之间、特殊业务等等业务交互导致医院网络不再是以往单一的、物理独立的局域网,而是一张多出口、多业务甚至多协议的复杂网络。如何较好地划分、控制每个逻辑子网也成了当前医院网络安全工作的重中之中,也是安全等级保护自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对外来接入网络,应定位为不安全网络,应采取逻辑隔离、严格控制接入权限以及做访问审计等手段。(1)逻辑隔离:禁止二层直接接入,采用三层互联技术,控制广播域,并做好防毒防攻击。(2)严格控制接入权:使用网络安全设备对前置机或者专线严格控制准入权,只允许访问指定服务器或者网段。(3)做安全审计:增加安全审计设备对入口流量进行访问审计记录,做到每个应用访问可查可追踪。

4结语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覆盖”的原则,早日实现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进一步调整充实县“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和要求,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我县—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二批“村村通”工程建设,各乡镇包干使用建设经费,负责本乡镇区域内的建设工作。

三、技术方案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社会〔〕1097号)要求,—年的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坚持采用卫星直播方式覆盖,采用先进可靠的卫星直播技术转播中央及各省(市、区)广播电视卫视节目,用户可使用直播卫星专用设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四、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第三批扩大内需新增我县267个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任务,结合我县“解五难”惠民工程的实施,在年8月底前完成上级配发8115套、我县自购1895套、共计10010套的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宣传发动和建设、验收时间从年9月30日至年8月底结束。

五、实施对象

实施对象为年已实施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的582个项目规划村民小组中目前未通有线电视并且没有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农户,其中对年各乡镇上报并经核实的项目规划小组中目前还没有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1661户特殊人群实行每户免费安装一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另外,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县广电局可根据符合安装条件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规划小组做适当调整。

六、设备采购和招标

按照国家要求,设备购置实行国家集中统一招标,由省广电局统一组织向国家申请采购卫星直播接收设备。我县第二批卫星直播设备中标厂商是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负责按质、按量、按时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提供给县广播电视局。县广播电视局负责配件材料、工具、用品的采购。

七、资金保障

(一)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我县267个村民小组,国家和省级共补助267万元,共配发接收设备8115套。

(二)市级补助资金。市级补助13.3万元。

(三)县级配套资金。县级配套120.15万元。

(四)用户自筹部分购置接收设备资金。自愿购买使用接收设备的农户,每户自筹购买接收设备资金100元。资金收取后统一上交县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广播电视局按规定申请使用。

八、具体措施

(一)层层落实责任。根据“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分解,各乡镇要把“村村通”工程建设纳入各乡镇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部门干部考核的内容,层层签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国家下达我县的建设任务。

(二)加大直播卫星覆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村村通”直播电视卫星覆盖工程的普惠性、先进性、实用性,积极营造有利于“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确保工程建设顺利的推进。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9

7月27日在北京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很煽情。近百记者上千球迷追逐着国际足球界的名流大腕,签名,合影;也有人直白地表达了失望之情。一位在国内足球俱乐部工作人士告诉记者,他最想看看国外是怎么开发相关产品的,尤其是“富甲天下”的曼联俱乐部的产品展示,但最终空手而归。

----中国的俱乐部展台倒是琳琅满目。球衣、工艺品、食品、酒类、邮品等自行开发的产品花色挺多,不过这又无法反映本质的真实――目前国内甲级俱乐部几乎无一例外地亏损。

----此前几天,记者与一位甲A俱乐部的财务专家攀谈了片刻,他回忆起一年前在足协召集的全国甲A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会议上的一段发言:“我们总是喜欢从技术上分析足球,统计进了几个球、用的什么战术等等。但想没想过足球要成为一个产业,俱乐部要办成一个企业,是要赚钱的!我们应该算算足球的投入和产出账。”

----此时,距中国足球提出“产业化”概念已届七年。当“管理精英”们还在为足球到底该不该、能不能盈利而“深入探讨”的时候,国外轰轰烈烈的足球产业已经领先于不少传统产业成为最能赚钱的门类之一。在欧洲,每年都要公布一次俱乐部经济效益排名,去年世界第一的英国曼联队收入超过1.1亿英镑。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恨铁不成钢”的中国足球。足球俱乐部已搞了这么多年,经营状况究竟如何?到底哪家最为富有?这始终是个谜。原因可以找出很多,可最简单的一条,竟是我们根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财务制度来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有关财务情况被各俱乐部视为“核心机密”。记者仅根据媒体公开披露的信息,拉出了一个大致反映现状的“投入产出”账单:

----――支出部分。大头是球员、教练员的工资和奖金,仅此就占到俱乐部年支出的50%以上,平均数字在1000万至1500万元之间。单就奖金而言,目前甲A俱乐部为单场比赛所设的赢球奖金一般在35万元至80万元,打平减半,输球则没有奖金。一支中等水平的甲A队一年奖金至少在500万至600万元。赢球越多,奖金越高。1998赛季的冠军大连万达俱乐部,共赢了19场平5场,其奖金支出金额就达1700万元左右,名列前茅的申花和国安的奖金支出也在1300万至1400万元。再加上比赛差旅费、后备队的训练补贴、俱乐部管理费用、足球场租赁费用、购买球员、聘请外援和外籍教练等几大项,甲A俱乐部的年支出一般在3000万元到4000万元,个别财大气粗的花上五六千万也不足为奇。

----――收入部分。大致分为两块:一是由中国足协统一经营所得后平均分配给14支甲A俱乐部的收益,包括出售联赛杯名冠名权、场地广告(40块中的24块)和电视转播权转让费等,每年大约450万元;二是俱乐部自主经营开发的收益,如球队和俱乐部的冠名权、门票收入、场地广告(40块中的外16块)、球衣广告、卖给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转播费、商标经营权以及少量社会赞助等。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准对俱乐部经营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俱乐部的冠名权和广告上),各俱乐部间的“贫富”差别很大,大体在1000万至4000万元,一般来说一个俱乐部一年挣到2000万元就属难能可贵。

----据了解,去年除辽宁、申花等几家基本持平外,绝大部分甲A俱乐部“血本无归”。云南红塔俱乐部只有区区1000多万元进账,支出却超过3000万。山东鲁能泰山夺得联赛、杯赛双料冠军,冠名企业山东电力集团至少投入了5000万元,而俱乐部自身运作包括广告收入仅挣回2000万元,其中很多还是电力企业兜里的钱。

电视转播权:欲说还休

----在外国足球俱乐部的收入簿上,电视转播权始终是一头真正的“利润奶牛”。统计表明,意大利足球联赛的转播费每年达13亿法郎,法国的各地电视转播费达11亿法郎。在一些国际著名俱乐部,这部分收入已高居全部收入的40%。英国利物浦俱乐部前任经理里克帕里曾参与著名的英超公司的创立。他认为:“英格兰足球界所有的变革都与电视转播权有关。”在此意义上,巨额转播收入――提高球队质量――提供精彩比赛――吸引更多观众――广告收入增加――开发相关市场,应当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相比之下,中国的电视转播收入实在少得可怜。统计表明,在14只甲A俱乐部的收入来源中,来自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益平均只占2%。

----电视转播权的提出最早始于1958年的《奥林匹克》。其中有这样的规定:“作为娱乐,现场直播奥运会比赛的权力需经国际奥委会承认,由奥运会组委会售出,所得利润按既定方案分配。”可见,谁主办比赛谁就拥有报道权,而俱乐部作为“节目源”的所有者,有理由以转让电视转播权的形式与电视台“分一杯羹”。

在中国,尽管足协名义上拥有着甲A联赛的电视转播权,但这个权力实际上被电视台廉价地享用着。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家买断转播权,代价仅是每场赛事让中国足协分享两分钟广告的收入。直到1998年,足协在长期经营合作伙伴IMG(“国际管理集团”)的启发下,决意参照国际惯例,抬高电视转播收入的价码。

----国外的电视转播权一般分三个方面:新闻报道权,即赛事新闻,所使用的竞赛画面在三分钟以内无须购买,超过三分钟则需购买;节目集锦权,指以竞赛为主体的板块节目,超过15分钟需要购买;再就是比赛的电视直播、录像等转播权。

----对于同一场比赛,电视转播权这块蛋糕还有横向与纵向两种切法。也就是说,赛事的主办者可以根据电视传媒的性质不同,将转播权分别卖给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也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分为全国性转播权和地方性转播权。

----在最初的思路中,中国足协只打算经营甲A联赛的电视转播权,新闻报道权和节目集锦权未予涉及(据说是担心降低其他媒体对联赛的报道热情),并宣布了“全面开发,分别出售”的经营原则――足协负责经营全国性转播权,地方性转播权由各个俱乐部自行出售。

----但是,操作中的难点很快暴露出来。首先,中国电视市场尚不具备完全竞争性,国家体育总局只有一个“客户”中央电视台,基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1998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其所属的经营单位组合成立了中体公司;6月,中体公司投资2000万元,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其频道资源投入,注册成立了中体运动影视公司;当年12月23日,中体运动影视公司创建的中体运动传播网(CSBN)开播。此时,“图穷而匕见”,足协将甲A13场赛事的全国性转播权卖给了中体传播网,力图以此触动中央电视台的神经。

----然而,中央台并不买账,教育台转播、编辑、制作大型直播节目的经验也不足,如果转播质量下降,将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增收”的计划更难以实现。直耗到1999年3月19日,中国足协终于签了“城下之盟”,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价格;中央台每轮比赛可首选一场向全国播出;协议期限1999年至2001年,中央台将向足协总共支付1100万元人民币――总共78场比赛,平均到一场实在不足挂齿。

----中国教育台在咬牙转播了十几轮赛事后终于退出竞争。台负责人柴永广颇有几分悲壮地总结道:“我们暂时还不具备与中央电视台抗衡的实力。但是我们是个‘启动装置’,可以启动一个电视转播权的市场。”

----各地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经济状况好些的地区的自然希望自己卖转播权,差一些的希望有人将转播权统起来卖,再给各俱乐部分成。以1998年为例,申花的电视转播权卖了330万元,国安220万元,也有许多俱乐部干脆连一分钱也卖不出去。

“增量文章”是与非

----与许多在转播权问题上直接抨击中央电视台的足球界人士不大相同,辽宁足球俱乐部财务总监王世渝等一些专家的看法是,转播权售价过低固然与电视业体制弊端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足球联赛自身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对电视转播的经营和开发远远不够。与其剑拔弩张地同中央电视台较量,不如做一点“增量文章”。比如,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家公司,专门经营国内足球联赛的转播?

----有俱乐部老板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对此表示了很大认同。他认为,目前足协与中央台之间就是一场“公对公”的买卖,根本谈不上充分的市场化。只有让各个俱乐部真正介入,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机制。但是足协是目前俱乐部惟一的整体代表,而各俱乐部在与地方台的谈判中已经呈现了“散兵游勇”的劣势,王世渝于是心生一计――把转播权整体从足协拿过来。

----具体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由中体产业(国内体育界惟一的上市公司)出面,与中国足协洽谈从中央到地方独家买断甲A联赛整体转播权,简称为“5+5计划”,即买断5年甲A联赛的转播权――包括纸介媒体以外的电视、广播、网络以及其他一切电子传输媒体,同时享有下一个5年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购买价格为第一年2000万元人民币,以后每年递增10%。如此算来,中国足协5年内可以拿到共一亿多元转播权收益。

----一旦谈判达成协议,中体产业将与有意投资合作者在香港组建专门从事电视转播经营的合资公司,从而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可以由外资控股。著名的默多克新闻集团、IPG(“国际传媒集团”)、软银集团控股的候鸟网站等都在视野之内。

----架子搭好了。营利的着眼点首先被锁定在收费电视即有线电视台上,这恰恰是现有的电视转播的空白点。比如辽宁省内4000万人口,大约1000万台电视机,假设只有1/10的人收看联赛,每场转播收取2元钱,一场比赛就达到200万元,这还不包括电视广告方面的收益。其次,协助俱乐部开发地方电视转播。比如,没有俱乐部的浙江球迷很自然会关注毗邻的上海申花的比赛,而他们可能无法从自己的省台收看到申花的主客场比赛,这也是空白。再次,开发网络转播,这是最重要的一块可以预期的利润空间。

----据悉,英国天空电视台的第一任体育部主任也积极参与了这个计划。此君在电视转播方面经验丰富,而天空台当初正是靠转播英超联赛而引来滚滚财源的。

----谈判经过了数月,今年2月2日下午,一份关于中体产业、中国足协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协议将在足协正式签署。谁料就在这天上午,王世渝看到了时任足协常务副主席王俊生手中的一份备忘录。这份连足协的一些其他高层领导也不明就里的备忘录显示:1999年初,中国足协已与IMG签定了一份转播开发合同,其中有这么一条――中国足协的官方网站由IMG独家经营,经营收益由足协与IMG共同分配,比例为6∶4,但足协并不参与网站的日常经营活动。这意味着IMG将独家拥有联赛的网络转播权;而随着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丧失了这一块就意味着总体转播权最大价值的缺失。

----IMG北京代表处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证实了此事。他告诉记者,足协官方网站的经营与未来网络转播的具体业务由IMG下属的专做互动媒体的TWII公司具体负责。迄今中国足协官方网站已经开通了4个多月。同时这位人士透露,国内甲A联赛的电视转播权也已交给了IMG,双方在去年签定了一个合作意向。由于实施细则还在磋商中,所以至今电视转播权的出让还是由足协在做。

----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王世渝当然有理由为一项庞大商业计划的流产而扼腕。但是全部问题还不在于此。无论王的转播经营公司也好,IMG开发足协网站也好,人们宁愿相信自下而上的市场冲动和来自高层的经营权转移,都是出于寻求中国足球产业起飞之路的良好愿望,也都有可能将俱乐部的生存状况来一番彻底改变。但是,“暗箱操作”本身却显然背离了市场规则。由于这致命的一击,上述合作的意义已经大打折扣了。

“击鼓传花”的游戏

----上海中路480号是一幢绿树掩映的白色6层法式洋房,建于1918年,是宁波同乡会的故址,包玉刚和香港特首董建华的父亲都曾出入于此。现在作为上海申花足球总会所在地,经常光顾的已是高层政要和足球界人士了。

----申花足球总会是与俱乐部有关联的众多冠有“申花”标签的单位之一。1993年,主营家电的上海申花(集团)公司建立了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此后一直掌握着球队的经营权。“这几年球队每年的总收入约为5000万元,大致分布是球衣广告收入2000万元,球场广告1000万元,票务收入700万-1000万元,其他收入约1000万元。”申花足球总会总经理兼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许路谦对记者介绍。这与球队每年需要的6000万至7000万元仍有不小差距。

----无论出于赛绩或经济何种原因,申花俱乐部突然作出了重组的决定。今年2月3日,新组建的上海申花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半年的酝酿正式揭牌。公司呈现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股东有七家:新世界集团、巴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久事公司、上海华生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新高潮公司。“老东家”申花集团就此完全淡出。

----这只是中国足球改行俱乐部制七年来诸多变故中的一幕。进入2000年,如同“击鼓传花”的游戏还在足坛进行着:

----1月9日,大连万达集团以1.2亿元将俱乐部全面转让给大连实德集团,俱乐部同时更名;2月18日,四川全兴集团出资3200万元向省运动技术学院购买其在全兴俱乐部和足球队中的股权。

----而远在北国辽宁,更有一个足球俱乐部上市的计划在加紧推进。辽足董事长曹国俊对本刊记者透露:上市的算盘主要有两种拨法:一是“借壳”在香港主板上市。即辽足先在百慕大群岛注册一家公司,然后将俱乐部的主要优质资产注入其中,通过此公司与香港某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置换而达到上市目的。方案二是辽足直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诸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IPG、软银投资的候鸟网站都可能是合作伙伴。

姑且把辽足上市的故事放在一边,一个不必回避的事实是:足球制度改革后,由于足球对中国社会的特殊影响和政府权力的充分介入,俱乐部的“当家人”更看重经营之外难以言明的政治利益和紧密相关的经济利益。这或许就是俱乐部频频易帜的根本原因――一言难尽的“中国特色”。

----发轫于1994年的中国的足球职业化改革主要有两大主题――将各地方球队改制为俱乐部,同时实行职业联赛。最初的俱乐部模式是“体企联办式”,即由体委(或体育竞技学院、体工队)出足球队,企业出资,签订合同或协议组建成足球俱乐部。后来,由于发现这种模式很难协调企业和体委之间的利益和矛盾,于是又出现了第二种模式――“脱钩合并式”,即球队成为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足球俱乐部变成该企业(往往是集团企业)的一个部门或分支机构。延续了几十年的“财政办足球”遂演变为“企业办足球”。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足球的关爱之情也空前地高涨起来。“足球是城市的名片”是一种很精当的概括――把足球水平搞上去,就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进而招商引资;球市火爆了,既可鼓舞民心,又有利于减少社会治安压力。“足球市长”、“足球书记”成为许多俱乐部直接的坚强后盾;“足球搭台,经济唱戏”活跃于各种媒体上下。

----反过来,“以资源换资源”的市场原则巧妙地游走于俱乐部与政府之间。“堤内损失堤外补”,俱乐部自身的经营亏损比起其他交换来的政策优惠,已经是微不足道了。诸如房地产业的土地资源、某些特许经营行业的权利授予等等,这在足球圈内外早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还会有谁去关注俱乐部经营是赔是赚呢?或者说即使赔本又有什么要紧?企业甲挣够了,企业乙跟进,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要有本地企业接盘就够了。

----也许还是作为“局外人”的英国足球产业专家泰勒更能一语道破这件“皇帝的新衣”。去年10月,他在为上海市足球界人士授课时,曾直接批评权力的介入:“大多数俱乐部通过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去赚钱。经营者们把注意力放在发展足球产业本身之外,这将阻碍它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职业联盟到底能解决什么

----今年5月25日前后,各地足协秘书长、赛区负责人、甲级俱乐部总经理和裁判员接到中国足协紧急通知,要求立刻赴京。次日下午一开会议,方知主要内容是传达中央领导关于“整顿赛场秩序”的指示精神。令足协意外的是,会议又节外生枝,14支甲A俱乐部老总一致提出“建立中国足球职业联盟”,同时实现联赛机制公司化、市场化;俱乐部要成为联赛公司的股东,大家共同主办赛事。一时间舆论大哗。

----其实,组建联盟的事早在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时就有人倡议。但当时俱乐部连独立企业法人资格都没有,此事便被搁置,但一直是俱乐部和足协之间博弈的重要伏笔。

----坐落在北京崇文区龙潭路丙3号的伟图大厦看上去已略显陈旧,但绝大多数直接关系到各足球俱乐部命运的决策都是从这里发出的。中国足协是目前惟一的全国性足球专项体育社会团体法人,其主要工作被定性为“代表各个俱乐部共同利益,实现行业自律性管理”。按照国际惯例,足协是纯粹的民间组织,但中国足协与足球管理中心(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足协常务副主席往往由管理中心主任兼任,几乎所有足协正式工作人员都有行政级别,享受相应待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体育官员说:自足球改革提出来,俱乐部和足协的矛盾就没停止过。由于存在以金钱为主的各种利害关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资本和行政的较量”。一位甲A俱乐部的负责人更对《财经》抱怨,俱乐部名义上是联赛的主体,却不是联赛的主宰。“我们几乎对任何问题都无法做主”;“如果俱乐部有了对联赛的经营权和管理权,相信许多现存的问题如黑哨、假球等等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按照俱乐部方面的呼吁,“职业联盟”将由俱乐部选举产生,并代表其从事各种经营活动。足协作为联赛和杯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可以依法收取合理的劳务费和管理费,但不应包办俱乐部的诸多事宜。

----足协的人士则表示,成立类似机构并非不可行,但前提是要保持足协对职业联盟的控制权和管理权。1998年底,足协和各俱乐部的高层人士也一度酝酿成立联盟事宜,但由于对权力分配――具体地说是常务委员的产生方式发生了争执,此案便被无限期地搁置起来。

----对于5月会议上俱乐部老总们的“逼宫”行为,国家体总一位高层人士表示,成立联盟“短期内绝不可能”。他解释说,国内多数俱乐部“自身缺乏造血机能”,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各地政府的支持。一旦脱离政府行为,反而会造成其经营上的困境。他还认为,目前国内赛场上的混乱现象,根源在于一些俱乐部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破坏“游戏规则”。这样,即使有了职业联盟也难以持久和发挥作用。

直播协会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VLAN;虚拟局域网;企业网络;网络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13403

1企业组网中采用单一网段架构的不足之处

企业在组建局域网和信息化平台时,为节约成本往往采用了单一网段架构的组网模式。随着企业内部联网计算机的不断增多、网络应用的日趋复杂,这种架构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由于防火墙、服务器、工作站等网络设备处在同一个网段(同一广播域),大量的广播包发送到局域网上容易引起广播风暴、占用很高的网络带宽,从而影响到正常业务数据流的稳定传输。一旦某计算机发生ARP攻击或者冒用了网络设备的IP地址,就会干扰到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企业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部署与实施VLAN虚拟局域网。

2VLAN虚拟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IEEE802.1Q定义了VLAN网桥和操作规范。传统的共享介质型以太网中,所有的计算机位于同一个广播域中,广播域越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也就越大。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把单一网段架构的以太网划分成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多个子网,同一VLAN中的广播包只有同一VLAN的成员组才能收到,而不会传输到其它VLAN中去,这就很好地控制了广播风暴。在企业网络组建中,通过合理的VLAN设计规划,一方面可以限制广播域,最大限度地防止广播风暴的发生,节省网络带宽;同时还可以提高网络处理能力,并通过VLAN间路由、VLAN间互访策略,全面增强企业网络的安全性。

3企业VLAN规划中的技术要点

VLAN技术在大型局域网、大型校园网的组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VLAN的规划和设计是高等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技术难点,实施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与实践技能。企业在实施VLAN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分析和考虑:

(1)根据目前的网络拓扑、综合布线、各类网络设备、计算机数量以及分布的地理位置进行统计和调研。通常位于核心层的防火墙、服务器组等应划分到一个单独的VLAN网段,然后根据各部门的网络应用需求、联网设备数量作进一步规划。

(2)采用合适的VLAN划分技术,常见的VLAN划分方式包括: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基于IP子网的VLAN 和基于策略的VLAN等。以中小型企业为例,计算机的数量与分布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固定,优先考虑采用基于端口的静态VLAN划分方式。将交换机中的任意端口定义为一个VLAN端口组成员,从而形成一个VLAN网段,将指定端口加入到指定VLAN中之后,该端口就可以转发指定VLAN的数据包。

(3)各个VLAN之间的路由与ACL访问策略的配置。通常服务器所属的VLAN可以与其它VLAN相互访问,各个VLAN的内部计算机可以互访,其它VLAN之间计算机的互访权限视具体情况在三层交换机加以启用或禁用。

(4)防火墙到各个VLAN之间的路由规划。防火墙是整个企业网的Internet总出口,直接决定哪些VLAN组、哪些计算机成员可以访问Internet。

(5)必要的经费投入,购买合适的网络设备。一般选择三层智能VLAN以太网交换机,根据设计方案,通过命令参数进行配置。由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交换机VLAN配置参数与语法命令不尽相同,因此需要VLAN实施者精通常用交换机的配置与应用。

4某企业VLAN规划和实施的具体步骤与案例分析

随着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展、联网设备的不断增多,为提高局域网安全性和处理能力,笔者参与了某商品流通企业的局域网VLAN实施项目。从企业网络应用的规模和现状分析,设计划分为5个VLAN, 其中VLAN16为服务器核心网段,可以与其它全部VLAN(17~20)互访。VLAN(17~20)只能访问16网段,相互之间不能互访,但每个VLAN内部计算机可以互访。防火墙型号为H3C SecPath F100S,LAN口管理IP为192.168.16.1,可以路由到全部5个VLAN,并能控制任意网段的计算机访问外网与IP流量。

接入层访问端口,按表1方案,连接网络设备、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站计算机、网络共享打印机、无线接入点AP等

在实施VLAN前,首先要对企业现有的综合布线作全面的梳理,每根网线连接哪台电脑、交换机的端口标识要明确、清晰。在核心交换机端口充裕的情况下,做到计算机与核心交换机端口直接相连,尽量不要采用SOHO交换机进行多层次的网络转接。根据VLAN设计方案,对网络设备、部门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重新分配和配置,把每台计算机的网线连接到交换机对应的VLAN端口。

该项目中,采用了H3C公司的48口全千兆三层以太网交换机S550048PSI。S550048PSI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定位于企业网和城域网的汇聚或接入,具备丰富的业务特性,提供了高性能、大容量的交换服务,并支持10GE 的上行接口,为接入设备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同时还可以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群的连接,为用户提供了高接入带宽和高端口密度。S550048PSI支持4K个基于端口的VLAN,在全双工模式下交换容量为240Gbps,整机包转发率为72Mpps,可以满足企业目前应用需求。

S550048PSI交换机的配置是整个VLAN实施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其配置要点说明如下:

(1)创建ACL访问策略。根据设计方案,VLAN16可以与VLAN(17~20)直接互访,无须设置拒绝访问规则。VLAN17不能与VLAN(18~20)互访,VLAN18不能与VLAN(17、19、20)互访,VLAN19不能与VLAN(17、18、20)互访,VLAN20不能与VLAN(17~19)互访。因此,必须单独设置规则号和拒绝访问控制列表。

5VLAN实施后产生问题如何解决

由于实施VLAN后除了VLAN16其它各网段之间不能直接互访,因此也带来了一些网络应用上的问题。比如不同VLAN之间不能直接共享打印机和共享文件夹,需要重新设置共享。解决方案是在同一VLAN的内部计算机上设置共享打印机或者文件夹,或者在VLAN16网段上设置共享打印机或者文件夹,以便给全公司的联网计算机访问。

6结语

通过实施VLAN前后的网络协议分析,在企业网络应用高峰期利用OmniPeek协议分析软件在各个VLAN网段中实时抓包采样,发现各个网段的广播包数量明显减少,网络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实施后从未发生过广播风暴现象。特别是核心层网络设备从普通交换机升级到全千兆VLAN交换机后,业务软件的输入、统计、查询,以及浏览网页的速度均有较大的提高,网络性能有了很大改善。

上述企业VLAN的设计思路、实施步骤和配置参数具有很高的参考与应用价值。规模更大、更复杂的企业网拥有更多的计算机,因此,需在此基础上划分更多的VLAN、设计更加复杂的ACL访问控制策略。通过VLAN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网络安全性和利用率,并且对于今后企业网络的扩展和升级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崔北亮.CCNA认证指南(640-802)[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王达.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Marina Smith.虚拟局域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