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23:40:21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1

网络课程的发展前提就是网络教学所需要的资源,在设计网络课程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学习之前一定要保持充足的教学资源,这是学者在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也是保证教学主体知识、辅助资料、拓展领域具有充足的准备。将知识的主体设定为核心课程,将核心内容的点评以及相关背景介绍等内容作为辅助内容,将测验、分组讨论以及课外指导等内容列为拓展项目。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提供专业教师开设的专业知识咨询服务,为学者提供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消息以及学科动态。学者通过网络平台,能够掌握更为专业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能够共享电子书籍、论文库等教学资源,能够带给需要的人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在管理过程中,重视数据库的运用,提高教学的高效性。

二、计算机教学在网络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一)互助式的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流,之间互相协作以便充分理解所学计算机知识,这就是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包含四个部分:小组合作、组成的成员、协作学习环境及教师辅助。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监督整个网络学习的过程,最重要考核学习的效果,以便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协作的学习环境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为组织环境、空间环境、资源以及硬件环境的综合,他们之间要加强协调协作,才能达到实现最好教学目标状态,缺一不可,并且通过协作,提高学生团队意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假如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在线发出闻讯,得到更多的人参与寻找答案的讨论中,并且实现同步。我们提出两个概念: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通过网络平台,同步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采取实时交流,采用计算机终端进行信息的传递,教师从中加以点拨,指导学习的大方向,如果讨论中出现错误的观点,教师也能够及时纠正,并且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进行错误纠正,能够维护学生自尊心,不会出现打击学生的现象。讨论结束后教师予以点评,对效果好的学生提出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那么我们分析异步讨论的概念,它区别于同步讨论,这要求教师首先给出一个讨论的话题,通过学生自由讨论,自由组建讨论组,每个组讨论的主要思想和进度不同,这类似于头脑风暴法,教师为了指导或者引导,要不时的参与到各组中,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深入讨论。不管哪种讨论的方法,教师只是引导或者监督的角色,起到控制大体方向就够了。

(三)单独辅导网络教学模式

通过网络平台,老师与学生可以进行单独沟通,网络能够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沟通,老师利用教学软件有针对性的进行每个人个性化的辅导,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或者通过网络社交方式跟进学生学习情况,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三、网络教育下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一)网络教育模式的计算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在我国教育史上,老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课堂上,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学生被动填鸭式接收知识。通过网络教学的新形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被动变主动,从从属地位变成主导地位,参与性强,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机知识等训练,并且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能够实践理论结合,学习更扎实。

(二)教师在网络模式下的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地位明显,在网络教学模式中,由于模式的多样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时而从属,时而平等,紧密沟通并且与计算机网络设备紧密相联,形成师生、生生、人机间的完善教学系统,通过电脑终端实现远程直接对话和及时沟通,并且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多种有效的互动方式,利用刚落平台促进学习气氛的和谐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教学资源要靠平日的积累,并且资源匹配不均衡造成学生学习时间成本等浪费。在网络教育的模式下,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例如: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课件、教学资料和习题库等内容与学生共享,并且通过网络社交手段实现及时沟通,在线答疑等,直接实现了无缝对接。所以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以及资源及时更新,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2

1.2实行多学科的整合

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实行多学科的整合。比如说,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运用VB的知识,快速编写二次函数方程、求出函数的解。又比如,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课上进行讲解和展示。

1.3采用多种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的教材中,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很乏味。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问答比赛,分为必答、抢答两个环节,获胜者会有奖励。以小组为形式,教师出题,各小组进行答题。这样的竞赛鼓动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1)组织竞赛,强化兴趣:计算机的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枯燥的,很多学生,刚开始听说要学习计算机时,非常兴奋,以为可以到机房玩电脑,但是当发现要对着书本上单调枯燥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学习时,就会发现特别无趣,这种巨大的失落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竞赛的教学形式,以此来带动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让学生在竞赛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2)任务教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盲目学习,对知识点混淆不清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这一手段,为学生分配各种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经历了思考和探索、最终找出答案的过程,自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化为强大的动力,激励学生再接再厉。除此之外,任务教学法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兼具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在合作过程中,优等生带动差等生,中等生努力向优等生靠拢,共同进步;或者是采用分层教学法,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层次的分为不同小组,为他们安排不同的任务,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的教学应该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教师要积极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课堂,让计算机走进生活,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感受计算机,体会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比如说,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众所周知,教育科学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搜集资料,但是我们采取传统的手工方式去搜集翻阅资料,那样会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收集资料的工作?计算机就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工具。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资源如光盘等进行查找资料的工作,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资源,网络是“无所不能”的,网络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库,为广大教育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资料。而且网络搜索简单易操作,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多便捷。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中只需要输入所要查询资料的关键词,就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找到相关的资料。通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2.2侧重应用兼顾基础理论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放思维,积极思考,勇敢探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理论教学。教师的教授不应该片面的注重讲学过程,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实操的全过程,从而掌握实操技能,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采用“加强、补充、提高”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有个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对于实验课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精讲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再自己进行练习和操作。此外,我们的教学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知识库,使计算机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3因材施教

1)不同专业不同对待:不同的专业学生,其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比如说,理科生的理性思维就比较强,而文科生则是感性思维占据主体地位,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专业“一视同仁”,那么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必须“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帮助所有的学生顺利的掌握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在教授EXCEL相关课程时,我们就应该针对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对理工类专业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EXCEL的理论知识概论”的教学方法,而对文科类专业进行教学时,则采用“直接应用”的教学方法,然后分别使用案例教学法,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水平,选取不同的案例进行教学。再比如,在教授PPT相关课程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提供几个不同类型的课题,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凭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再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做出精美的PPT,在课堂上进行放映和讲解,这一系列步骤,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PPT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实际操作的全过程,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不同水平不同对待: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作出统一的要求,这样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法。例如,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等级,A层为高水平学生,B层为中等水平学生,C层为低水平学生,再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要尽量避免出现高水平的学生无兴趣,中等水平学生没提高,低水平学生跟不上的情况。例如,对A层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开设“思考课堂”,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选择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具有很强的实用能力的教学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着实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操能力。而对待B层学生,则主要以巩固和加强为主,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实用能力的训练。对待C层学生,我们不能够定太高的要求,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适当的可以为他们“开小灶”,补补课,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耐心、细心的倾听,并且予以解答,鼓励他们多联系,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基础水平。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3

既然明确了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对于党员干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推进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长期以来,党校机构及党组织做出的较大的努力,不仅增设了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内容,而且还从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所发现的网络技术问题做以解答,种种迹象表明,党校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成果突显。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需要与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同步执行,从而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实效性。

1.1党校为了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所做出的努力

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与其它传统制式的党校教育培养不尽相同,因其融合了相关技术内容,令党校培训课程更具专业性。实际上,党校为了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不仅完善了基础教学设备,而且还调整了教学模式,令党员干部学员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学习,以期令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育内容顺应时展对党员干部能力的要求。

1.2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与思想教育同步执行

在党校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发现,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工作资历较为丰富,往往对体制内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视,从而弱化了技术能力的提升,缺乏突破固化思维模式的决心,这便不利于其接受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另外,还有一些较为年轻的党员干部,往往自认为计算机技术能力较强,而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毫无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这样就容易出现思想滑坡的情况,不利于其日后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在党校的培养教育思想渗透之下,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与思想教育需要同步执行。

2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环节所存在的桎梏

在党校教育体系中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实质上是社会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了更好地督促党员干部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的最佳策略。但在实践过程中,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党校管理层与专业化教师队伍先行做出努力,使其与党校整体教学思路与培养目标相协调。

2.1在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基层党校教育的深入了解,发觉到我国某些地方党校的教学资源及基础设施较为陈旧,甚至没有配备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在开展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时,很多课程内容仅仅依靠教师依照书本内容进行传承,不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另外,我国某些地区的党校所配备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这也是导致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资源薄弱的原因所在。

2.2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配套在以往的党校教育环境中,各科目教育始终围绕着课程本身的内容做进一步落实,即传统单一教育模式在党校教育体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时刻渗透思想教育。当开展并实施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时,往往出现了技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脱节的情况,教学双方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无可厚非,这也是党员干部积极学习新生事物的表现,但这样一来,便与党校教育的初衷相背离。因为,党校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各领域的党员干部通晓计算机网络平台管理中的安全维护管理手段及相关的道德文明建设策略等,并以此来了解网络信息媒介对日常组织工作的重要性,而并非仅仅单纯地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可见,在开展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需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3推进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党校教育相融合的策略与建议

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极为普遍,因此,在强化各单位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培养过程中少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应用。从实际状况来看,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起到阻碍党校教育内容改革的趋势。因此,只有正视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探求解决方案,才是推进党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3.1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要与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行政办公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主流趋势。党校是我党培训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教学工作又是党校的中心工作,理应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培训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这是保证我党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目标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员现实的认识水平的不同,为不同层次的学员分别设计、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步骤,让党校学员都能够跟得上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度。这样一来,便可以让党员干部在不影响实际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

3.2党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要以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 网络教学;计算机;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112-02

随着计算机的推广以及网络的全面普及,计算机电教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信息化、科学化、网络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往只靠投影仪、视频、音频、PPT等简单的多媒体电教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结合现代社会快节奏、抢时间的实际需要,网络教学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教育领域以及人们的生活之中。由于教学的网络化不仅具有速度快、步骤简单的优势,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参考,因此得到了教育领域的极大关注和青睐,并开始逐步推行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一种人类与机器互动的教学模式,面对的对象不具有地域的限制,所以它的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传播、拓展,而且由于对象不具限制性,因此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就计算机的网络化教学而言,其发展也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1 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类型

就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育而言,其类型主要包括计算机普及教育、计算机的技术教育(面向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以及计算机专业教育三个方面。

1.1 计算机普及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普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已经成为一种需要。因此,计算机普及教育面对的对象是社会的广大阶层,低至小学生、中学生,高至各种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等。通过普及教育,使他们拥有基本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以及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1.2 计算机的技术教育

计算机的技术教育是指面向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育,是使用计算机时一般会应用到的技术,如CAD、Microsoft Office等基本软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这些技术,专门对这些基本技术应用进行教学的教育工作就是计算机的技术教育。通过技术教育,可以对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软件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工作中进行运用。但是,计算机的技术教育并不属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范畴。

1.3 计算机专业教育

计算机专业教育不同于以上两种教育,其研究领域更加深入,面向的对象也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人员,以及编写代码的程序员等。接受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学生一般发展成为硬件工程师、软件开发师等技术人才。

2 计算机教育教学网络化的优势

教育教学实现了网络化,不仅有着其可行性,而且具有必然性。与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相比,网络化教育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1 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网络具有虚拟性,具有无限的超大容量,可以容纳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所以说网络化的学习方式是以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基础的。而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的是纸质学习资源,由于纸质载体是实体载体,因此具有限制性,知识只能选择性编排,如果学生想要进行深入了解或者想知道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纸质载体一般无法满足,大大限制了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如果学生通过查找纸质版书本进行资料搜寻,往往需要去特定的地方(如图书馆等),并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查找,还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资料。而且,由于纸质版的书本作为一个实体存在,具有静态性而非动态性,很多新的知识如果编写者没有进行编排,或者书本已经出版,那么其内容将无法更新。

网络突破了以上种种局限,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网络,随时查找想要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有利于学生快速了解科研前沿。在搜索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输入关键字,计算机就能快速、准确地把搜索结果呈现出来,非常快捷、方便;在呈现方式上,资料也不仅仅是文字信息,还有很多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可供参考,各种电子资源非常丰富。此外,除了查阅资料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人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学习信息,并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共享和交换,而不需要自己进行查询。网络具有的上述优点,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2.2 多媒体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兴起,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投影仪、视频、音频等的使用,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以及多维性。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多媒体课堂实现了声音、形象、颜色三者的融合,更具有直观性,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并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自由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具有感染力的课堂进行学习,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和讨论。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监管这个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在这样的利用方式下,以往的资源、空间、时间限制被打破,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结合其他网络资源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以上分析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网络化的优势来看,可以总结出网络教学的特点。

1)自主选择老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讲。

2)自主选择方向: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或者专业的要求,选择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3)自主选择时间:如果时间不适合,或者学习心情不佳,学生可以在自己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再进行学习,而不用担心“听不到课”。

3 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在专业上的定义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其中利用的网络环境既可以是本学校的局域网,也可以是互联网。传统课堂的单一性在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实时性的网络的突破下,其所局限着的教学模式应被摒弃。在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教学有了深层的变化。

3.1 互助式网络教学模式

互助式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课堂上,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互相合作,交流和探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要实现计算机教育教学互助式的网络教学模式,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将班级分为4个部分:互助式学习环境、成员、协作小组、辅导老师。在这4个部分中,辅导老师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其主要负责管理、监督学生的学习,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而互助式学习环境则包括资源环境、空间环境、组织环境、硬件环境,只有确保互助式学习环境内部的协调以及良好运行,才能顺利实现互助式学习的目标。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突出两个要点:一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二是学生进行团队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以及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3.2 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以及自我探究的能力。教师结合计算机教材内容,确定一个问题,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解决。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因为在平常的计算机教育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往往难以检验,而通过探索式学习,就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检验。

3.3 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时遇到什么难题,就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讨论和交流。其中,讨论可以分为同步讨论以及异步讨论两种方式。就同步讨论而言,它突破了以往小组讨论的空间限制,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面前进行实时的交流,而不管身处何地。而异步讨论则不具有实时性,一般是教师把计算机某个难点、重点问题放在平台上,学生通过平台登录,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这个登录时间也不具有限制性,学生可以在适合的时间进行。除了学生能回复教师的提问外,教师也可以回复学生的评论,或者学生之间的互相评论,都可以在网络进行。在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范围内进行发言。

3.4 单独辅导式网络教学模式

以上三种网络教学模式由于人数众多,教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单独辅导式网络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教学。例如,通过电子邮箱或者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高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在计算机与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的教育教学也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拥有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参考,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教师的在线指导,大大方便了学习的进行,从而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绝不能满足现状,而是要紧跟时展,时刻站在潮流的前沿,通过网络化的优势,深化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彭扬.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250-252.

[2]张丽红.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11):8.

[3]梁宇.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6).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程;构建策略

对于一些高等教育学校来说,其为了培养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人才,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通过一些专业性的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价值。虽然,多数高等院校都提升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视程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当学生走出校园后,走进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行业,一些企业就会发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是比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经过深入的探寻,发现多数高等院校都忽视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程的地位,在校期间没有让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产生了“纸上谈兵”的教育现象。因此,为了从理论知识与实践两方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能,高等院校应重新调整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课堂的结构,提高实践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所占的比重,从而才能让学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网络。

1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人才在我国越来越紧缺,虽然,很多男同学都是计算机爱好者,在选择学习专业时都会将计算机专业放在第一位,但是,从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能力都无法达到计算机行业的需求,所以,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计算机人才还是比较紧缺。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时,不仅需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还需要深入挖掘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联系,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使用计算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但是,我国许多高校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中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1教师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但是,多数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以应试教育的思想进行教学,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讲授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会低头记教师所讲的内容,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感受就是学习非常累。长时间下来,就会降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需要牢记每一个细节性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在讲解细节性的知识点时,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听课欲望,就会让学生忽略细节性的内容,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1]。

1.2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与时代脱轨的现象

不同的专业都具有不同的性质,比如:思想政治专业就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性知识时,不容出现半点差池,而计算机网络专业就和思想政治专业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此专业也需要学习复杂的理论知识,但是,此专业的根本性质是实践性,人们在考查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水平时,并不会让其长篇大论地讲述与计算机有关的理论知识,而是会拿来一台计算机,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判断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实践内容的教学。由于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也应随之更新,但是,由于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方式,从而出现了与时代脱轨的现象,学生无法接收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2在高等教育院校中积极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优势

2.1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会涉及互联网的应用,人们通过使用互联网,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送,提高了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社会的未来发展中,计算机互联网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可观,选择计算机互联网专业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高校在对计算机互联网专业改革时,应看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以及实用性的特点,抓住时展的机遇,积极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计算机实践操作练习,使学生计算机网络的技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2.2国家对技术性人才重视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在各行业的技术领域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现象,为了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保证国家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要求高校开设与之相关的技术专业,提高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技术知识,投身到祖国的技术性建设中,不仅运用多种途径加大了对技术专业的宣传,还提高了技术性人才的福利待遇,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性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对于技术性学科来说,其不仅包括环保技术专业、医疗技术专业、建筑行业等,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行业,所以高等院校应大力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首先应让学生全面的消化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出来[3]。

3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遵循的原则

3.1以计算机网络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开设实践课程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应遵循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应先深入研究此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大纲,才能找到实践课程开发的方向与目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开设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让学生顺利地将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计算机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3]。

3.2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发展开设实践课程

我国任何专业的教学都应围绕学生开展,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也不例外。为了让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喜欢上实践课程,能在实践课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的趣味性,高校应围绕学生的能力以及发展开设实践课程。比如:学校在计划开展实践课程时,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开设实践课程的意见以及想要在实践课程中提升哪方面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期盼性,当学生在符合自己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实践课程中学习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在构建实践课程时,不仅需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还应研究相关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按照企业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才能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

4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4.1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及时补充实践教学内容

从我国教育行业来看,由于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补充、更新教育内容,从而才能让学生及时学习到先进的知识,防止学生学习的知识、技术以及思想出现之后的现象。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说,我国目前相关专业使用的教材以及开展的实践活动过于落后,教育工作者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从而会阻碍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进步[4]。因此,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走进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及时补充实践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价值。

4.2构建出灵活、有趣的实践课堂,增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乐趣

实践课堂和传统的理论课堂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在实践课堂中,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出不同的实践方式以及实践结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思维。所以,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严禁教师压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活动,强制学生接受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思维,应为学生营造出灵活、有趣的实践课堂。另外,高校还应提高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实践教师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践需求以及兴趣,从而投其所好的开展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多数计算机网络教师在开展实践课堂时,都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有些教师就会直接照搬、照抄他人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适应此教学模式,从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学方式时,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4.3在实践课堂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自主性

任何一名学生的创造性都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在计算网络应用实践课堂中,教师不应压制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造,从而才能提升计算机网络实践课堂的价值。比如:教师在实践课堂中,可以用同一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就会摆脱教师的教学限制,自主创造出具有新意的实践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参赛,既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平台,还能利用竞争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行业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高等院校应遵循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构建原则,以学生中心构建实践课程,通过高质量的实践课堂教学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文辉.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2):54.

[2]陈欣,苏文莉,刘银梅.探析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6(36):134.

[3]董晶,郭云峰,王瑞.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策略[J].电子商务,2018.

[4]刘仁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8(35):71-72.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并且网络教学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体系来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加以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成了新的教育媒体,它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克服了空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使教师、学生在异地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如何研究并构建适合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提高现代网络教学水平,需要不断探索网络教学工作中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学过程、教务工作的管理。

一、计算机辅助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结合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革新教育观念、创新现代教育思想。计算机辅助教育始终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秉承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学习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提供了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为指导基础。综合性、多功能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平台,研发出了丰富的图文并茂的适应远程教育的多媒体课件、积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助学习。

(三)提供了标准、完善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计算机辅助教育为远程教育的教务教学管理开发了标准、完善的评价体系。它使得远程教育的管理更加公平化、智能化,使得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育正在朝着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软件系统走向了智能化道路,从而更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个性化特点,也更容易实现远程学习的个别化。

二、我国网络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网络教育在短短的几年中取得了飞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我国现代网络教育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

(一)我国网络教学成就

(1)办学层次与规模不断提升。提供了包括研究生在内三个层次的学历学位,覆盖管理类专业、工程技术类专业、经济类专业和法律专业等多专业教育。

(2)远程教学方式多样化。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试点已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形式、远程课堂教学形式、网上点播学习形式和卫星广播形式。

(二)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网络教学发展到今天,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起点相对较低,因此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教学的发展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目前,我国网络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仍然没有跳出传统教育的束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还没有完全确立,教学在组织管理上仍沿袭着古老的模式。

(2)远程教育资源贫乏与资源重复建设

很多网络课程就是简单地把文字教材变成IP课件给学生,缺乏经过整合的、适应学习需求的教课件给学生,缺乏经过整合的、适应学习需求的学习设计和各种媒体的一体化设计。另外,各个学校各自为政,没有进行资源共享,从而造成学校之间在教学资源上的重复建设。

(3)缺乏学习支助服务

在目前的网络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信息、课程内容、作业提交和考试等简单的学习支助服务,师生间缺乏人际交流与基于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这样就使得教师很难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地给予指导与帮助。同时,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很难培养与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好地选择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因而,没有完善的学习支助服务,教师与学生都会感到缺乏交流与沟通,很难适应这一开放的网络教育形式,将使得网络教学的优越性不能体现,同时也成为制约现代网络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4)网络传输受限制

网络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很多。计算机普及率不高,网络带宽不够,速度太慢,多媒体信息无法快速的下载,数据传输不稳定,会导致学习中断,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软件平台互不兼容也是很大的阻碍。各个学校都用不同的语言开发自己的网络教学和管理平台,使得在教育应用的操作时,需要考虑计算标准的不兼容性,不仅给访问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重复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设学习支助服务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课题组应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教师开展教学以及学生课后自学、复习提供有益的帮助。创建“教学文件” 、“在线学习” 、“练习与测试” 、“实践教学” 、“师生交流” 主要模块,开发一个集课件制作与、教学管理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化平台,以方便教师制作、管理和课件,收集、布置和批改作业,做好平时成绩管理,也可为学生学习、作业和与教师交流提供方便,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互动性。

(二)实现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理念创新。

以崭新的教育观念和系统整合的理念,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在线实时交流,并实现知识点管理与智能教学反馈的有机结合,为教和学双方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三)强调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在课程群建设方案中,开设实践教学环节,并设置一定的开放实验,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并形成应用和创造的能力。

(四)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不能简单地认为引入计算机网络教学,将教师讲述转变成多媒体的演示,也不能因为传统方法已经过千锤百炼,而拒绝网络教学,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

结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形式,本文就目前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网络教育的应用存在的不足和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红.基于WEB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8(21).

[2]孙刚.浅论学校网络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李琳琳.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课程群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22).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 理论与实践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8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以前的固有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造成学生理论学习过程缺乏实践的支撑,实践过程缺乏理论的指导,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校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教学。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顺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三个特性,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认识形式的交错性。

二、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中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和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的对接,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培训和聘任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旨在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率。然而以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往往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授课时为了学科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往往讲授很多在实践中不中用的知识。实训课堂上技能训练往往落后于现行的生产工艺,跟不上技术的进步,更缺乏新科技理论的指导。结果是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改革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已成必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短。民族地区中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落榜或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以前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宜这种学情变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依托“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把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克服旧有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

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中,本校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能够满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同一时空里边做、边教、边学。为此本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如下配置和布局。

在硬件上,配置了48台兼容机(组装机)、1台教师机、1台服务器、1套电子教室软件、1台投影仪、 6台普通无线路由、6只无线USB网卡、6台普通交换机、6台普通路由器、1台打印机、6把压线钳、6只测线仪、6张 Windows Server 2003 系统光盘、6张 Windows XP 系统光盘、6盒RJ-45水晶头、1箱300米双绞线,《网管员世界》等杂志若干本、网络操作系统及局域网架构参考书若干本,通过校办公网络租用专线和ADSL两种方式接入Internet。

在实训教室布置上,前面布置投影屏幕、教师演示区,中间区域布置学生操作区(分两列6组),两边墙壁挂放隆林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校园办公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后方布置为教学设备专柜及书柜。通过这样的配置和布局,保证“初识计算机网络”“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熟悉常用网络设备”“组建小型家庭对等局域网”“网络用户与文件共享”“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Internet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等模块或项目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2.培养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一是重视和加强校本专业技能培训。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主持和参与学校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网络设备采购招标文书写、服务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以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掌握现代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熟悉现行网络设备的性能、熟练网络布线及网络双绞线的制作、熟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熟悉局域网组建程序等工作,以此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又能让本学科教师把握目前企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增强本学科的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师负责校园办公网络的规划或改造及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使本学科教师位于如同企业岗位的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第一线。在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中碰到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例如2011年11月校教务处计算机无法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数据备案网录入相关数据,网管教师通过nslookup,tracert两个网络管理命令,发现故障在校园办公网络外网某一节点。网管教师通知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故障得到及时排除。通过排除故障,教师对以上两个网管理命令的使用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二是积极派送任课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部级培训。派送本学科功底相对好、学术素养相对较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热爱、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及部级培训。受训教师在受训期间,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理论,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考取相应岗位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管理上,严格要求,以确保受训教师达到省级“双师型”教师标准,胜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3.选用和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一是选择以任务为驱动,以练带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项目化或者模块化的教材,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例如,本校选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等职业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张海青 等主编)作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参考教材。

二是依据教学大纲和当下企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基于本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的教学设备,坚持够用、实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模块化(或项目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的原则,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学科教师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掌握本学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并及时将本学科新技术、新设备充实到校本教材中。

4.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价

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期末考试,采取技能操作方式进行,侧重于实践技能的考核。出题时不局限于教材,而是依据职业岗位技能的新要求,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出题。试题内容突出体现实用性、实效性。在考核方式选择上,本校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特点,采用项目考核方式进行,例如设制小型办公局域网组建、小型企业服务器架设、无线域网组建等实践性强的实操考核题,其具体做法是,由四名学生组成一组,然后抽题,在规定的四小时内,小组模拟工作实景,小组共同进行设计并现场实施。由三位考评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终的完成情况打分,最后以三位教师打分的平均值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学生成绩。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07月29日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体系;实践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旺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一大热点。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门人才,成为很多学校研究的重点课题。要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基本点是搞好专业的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本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对网络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对众多高职高专网络专业办学情况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沿用本科模式的专科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网络应用塑人才的要求。为了推动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我们应该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经过有关专家和老师的多次讨论,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相关系统的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工作,也能在IT企业从事网络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具体的专业培养要求如下:(1)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网络与通信等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的规划、组建、互连、调试技能;熟悉主流网络设备的操作,具有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安全维护能力;熟练掌握各种主流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的应用,熟悉网站的建设与管理;了解网络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具有主流网络产品的销售能力。(3)达到国家规定的与专科学历相适应的外语水平,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4)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美学修养。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们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将应用性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以网络工程素质和网络软件开发及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目的。(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技术”为关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就人才类型而言,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的竞争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要焦点。(3)以“人才”为根本的原则。“以人才为本”,不能用整体划一的模式、整体划一的课程、整体划一的思维方式、整体划一的原则方式方法去塑造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自律、自控、自强。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4)保持与时俱进的动态更新原则。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既要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要顺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更新。这种更新不仅仅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还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上。

转贴于

三、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在制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时,按照真正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教学计划的四大模块——公共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创新教育模块。每个模块都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在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围绕“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组建管理维护能力”和“网站建设管理维护能力”设置课程。其中,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在“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能力”模块中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与维护”等课程;在“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能力”模块中开设了“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SQL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等课程。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既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也能使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实现与相应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无缝连接。

(一)公共课模块

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品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有市场营销、FLASH动画设计、管理学、英语口语等课程。

(二)基础课模块

包括计算机电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下转第198页)(上接第186页)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

(三)专业技能模块

包括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管理、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

(四)创新教育模块

主要以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为内容进行创新教育。此外,在制定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安排各部分课程的学时比例,以突出应用性为主。各专业模块课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主,本着够用的原则,安排的学时数可少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内容要新。坚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由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倒排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1:1比例。

参考文献

[1]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 计算机教育 效果提升

1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计算机技术知识落后

我国有很多院校在计算机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导致认知水平的层次不同,在对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也会产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加以了解和认识,此外,当前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脱离了实际的使用,并没有很好地刺激学生,将其所使用的计算机知识真正的使用在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上。可以说这非常严重地限制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动手能力的提升。在新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给计算机教育创造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网络不但是一种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同时它还能够成为一个对学习过程有着非常好引导性的系统,他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非常全面的学习资源,从而带动整个计算机教育的效果。

1.2 缺乏网络技术的运用

总的来讲网络资源的利用对计算机教育的成败有着非常主要的作用。以往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有着很大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能力。遗忘“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很多很多学生出现了高分儿低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不能够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把很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使用通信线路互连接起来以事情能够达成通讯以及资源共享的目的。网络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十分的富足并且覆盖面非常广,信息量非常的多,动态增值更新速度快同时还有一定的交互性,并且还能够进行无限制共享,及时的进行反馈,操作的过程十分的灵活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的使用对于计算机教育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将计算机网络使用在计算机教育中既可以提升资源的共享率降低资源重置的情况,还能够令学生对网络这一新兴技术加以熟悉,给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校园网站的建立还有网络论坛和各种交流软件的使用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的便捷,同时使得学生彼此之间进行辩论和讨论以及交流的方式更加灵活。老师能够通过网络就去对相关的练习进行布置,学生还能够在网上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最后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可以说这对遗忘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新的变革,使得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质量能够有所提升。

然而相比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仍然很低,并且创新性不足,这也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2 网络环境下如何对计算机教育效果进行提升

2.1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资源提升学习渠道

把开放大学计算机的相关学习课件和教学的录像以及虚拟学实验室。还有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计划,课程补充等放到网上,因此也就是说他还能够变成学生进行学习的辅助资料,学生能够使用学校的客户端或者是校内网去找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自学,同时还便于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第二次的学习。复习还有作为参考借鉴之用。是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有所提升,并且还可以在需要学校的校园网上进行作业的提交和下载。

2.2 远程教育

使用网络媒介的资源还能够对一些计算机远程教育的要求加以实现,使用网络媒体进行一对一的或者是针对多人去进行远程教育,这种方式对遗忘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这种不用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可以说使得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内涵以及外延性有了更高的提升。总的来讲他非常便于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以及开放教育的进行。

2.3 计算机多媒体教育

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综合处理图像、文字、音频、活动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而且通过控制计算机让这些信息建立连接,通过加工处理可以表示出丰富、复杂信息的信息技术。多媒体需集合多种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等,其主要包括视频、音频、文字、超媒体链接、数据压缩、数据解压、媒体同步、高性能大容量光学存储、多媒体网络通讯等,它的特点具有集成性、复杂性、交互性、实时性。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其教育的效果,各个学校通过政策和物质给予支持出台各项激励机制予以鼓励学校要引进多媒体技术。而教师一致也认同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在大家认同的基础上,各校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多媒体教学进行交流、示范来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促进自己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2.4 计算机多媒体机房实践

我国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教室主要经历过两个阶段。90年代中后期,通过采用多媒体硬件卡实现较为简单的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教室功能,随着计算机电脑处理能力的增强,多媒体电子教室开始经历蓬勃发展的阶段。通过纯软件方式实现了屏幕广播,网络影院等多媒体功能。并且在延时处理,视音频同步的技术处理上都有了巨大的突破,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教室的应用在各地大中小学开始普及。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教室的使用使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间交流提供平台,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性,提升了计算机教育的效果。

3 小结

近年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和信息科技的竞争。因此,计算机虽然不是唯一的竞争因素,但它是国力竞争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没有计算机教育,也就失去了全面提升国家科技教育的重要武器。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提升计算机教育效果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林晓惠.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2]李志芳.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青年科学,2010(02).

[3]魏茂林.浅谈如何用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5).

[4]何希平,蒋和伦.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计算机教育,2011:34-40.

[5]方睿,刁仁宏,吴四九编著.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网络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9-C1

1 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1.1 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的概念

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距离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变,教师们虽然还需要像以往一样备课但上课的地点却不会固定了。除此之外,学生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在家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与精力,还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更加的便利。计算机与网络化教学的应用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也将成为中职教育中的主流教学模式。

1.2 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的特点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的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顺应时代而生的产物。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与网络化教学模式有了许多新的特点。第一:计算机和网络化的教学超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学的方式更加的灵活多变;第二,计算机和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第三,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能够让中职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除此之外,计算机和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思想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具体如下:在教学关系上,计算机和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们的自我探索为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主要是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在教授的方式上,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与学生的交互式指导,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自身的说教式教学;而对于同学间关系这方面,网络化教学更注重的是合作型的学习,反观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则是学生们个体的学习;在成绩的评定标准上,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们的绩效为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以事实知识与离散技能的高低为评定的标准。

2 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与网络化教学应用的必然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的日臻成熟,网络化教学已然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标志,而中等职业教育自然也是如此。因此,在当今的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普及存在这一定的必然性。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的必然性主要有以下的原因:第一,计算机和网络化的教学使中职学生们真正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第二,网络化的教学让学生们由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了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第三,网络化的教学是真正的以因材施教为出发点。以上便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教学的必然性的原因。图1为计算机网络教学计算机设置模式:

图1 虚拟计算机教学模式

3 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的策略

3.1 取长补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中职院校在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学会取长补短,并充分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已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教师们应当转变其教学理念与方式。虽然,现今的中等职业教育正在逐渐普及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这种网络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也并不是能够为学生们解决一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可以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们应当学会将计算机和网络化的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尽可能的将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最好。

3.2 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运用网络化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应当将所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能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教师们还要充分的调动中职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们要合理的安排学生们的网上学习时间和学习的讨论时间,使学生们能够通过网络化的技术增强其自身的求知欲望和探索能力。

3.3 建立良好的网络化的共享机制

什么是网络化的共享机制?所谓网络化的共享机制就是以计算机终端为载体,借助互联网这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允许他人去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建立良好的网络化的共享机制,让教师和学生们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自由的交流学习方面的新的与体会,学生们还可以将自己不会的问题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生间的感情。

3.3 不断完善网络化的教学系统

在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应当不断的完善网络化的教学系统。现今,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技术正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因此,中职院校应当根据网络化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网络化教学系统,尽可能的将最新的网络化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为中职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文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对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的特点和应用的必要性进行的深入分析,并研究了其应用的主要策略。当今时代是一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时代,该种信息技术对我国的经济与教育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中职教育作为我国的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其也是相当重视的。因此,将网络化教学合理、有效的应用到中职教育中去是十分必然的。如此,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和网络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必定会成为我国教学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高立静.计算机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4).

[2]郑寿乐.中职教育中计算机网络化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4(09).

[3]许淑华.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