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6 22:03:19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1

我国关于ABET的认证,是以备忘录的形式存在的,是一种双向认可的中间步骤。共有十个国家的相关组织是以这样形式进行的,我国的相关组织机构是中国科技协会。虽然我国现在还不能成为和美国一样的互相承认ABET鉴定结果的国家,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必然会加入到与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相互认定的鉴定阶段。目前,有12个国家实现了与美国互相承认鉴定结果,这是我国ABET认证发展的方向。ABET学科评审鉴定的理念是证明该学科是否能够达到满足社会需要、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共有9个标准和一个附加标准。9个标准分别为:学生、学科教育目标、学科结果、持续改进、课程设计、师资力量、条件设施、各方支持、学科标准。附加标准为:课程规划、师资简历、实验室及设备、院校概况等内容。这些标准评定的结果就是学科教育目标是否合理、学科教育过程是否科学、学科教育结果是否有效。所以,基于ABET认证的角度来思考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思考学科的建设、目标的设定和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考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可以设定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面向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工业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较快适应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工艺管理与技术支持、生产过程质量监督、生产计划调度管理、采购与物资管理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监督、供应链和物资管理、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等工作。

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专业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而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思路可以依照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进行。首先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工业工程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根据岗位的职业特点分析出其所应当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而得出具体的专业能力。根据专业能力的具体指标,归纳出相应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刚刚走向工作岗位后,主要担任的职业岗位有:工业工程师、质量技术监督员、生产计划调度员、采购与物资管理员。工业工程师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工作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工作方法、设计与改进运营程序、设计与改进操作方法、现场布置、分析工作定额、成本核算等。质量技术监督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质量监督检查、产品、体系认证、生产许可证认证、调节质量纠纷、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制定质量技术法规、监督质量技术法规、实施质量技术法规等。生产计划调度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编制生产计划、调整更新生产计划、控制订单、跟进生产进度、协调生产问题、保证生产进行、评估生产能力、编制相关报告、报表等。采购与物资管理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认定供方资格、建立采购供应体系、价格信息收集、价格和质量管理、保证采购物资质量、提高采购供应效率、控制采购成本、制订物资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库存、提供物资保障等。

这四个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具体包括:生产过程的规划、管理与改进;产品质量的控制、检验和分析;生产计划的编制、调整与协调;生产现场的规划与设计;采购及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管理、建立与维护。通过对这5个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得到所需的具体能力指标。生产过程规划、管理与改进的职业能力指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能力;工程项目、工艺过程的研究与规划能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评估与实施能力;工作定额标准、劳动定额标准的分析、测定、改进、制定与评价能力;组织结构的设计、工作职能分析和岗位职务的设计与评价能力等。产品质量控制、检验和分析的职业能力指标为:质量与可靠性的规划与管理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能力;行业或企业标准的研究与实施能力;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教育能力;质量与可靠性检验能力;质量与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建立和健全质量工作需要的各项标准与制度能力;明确质量检验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指导检验人员实施检验能力;处理用户产品质量投诉、采购原材料质量问题能力;对质量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的能力;做好产品检验记录和标识,组织建立产品质量管理档案能力;针对质量薄弱环节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能力。生产计划编制、调整与协调的职业能力指标为:编制年度、季度、月份生产作业计划能力;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控制能力;现场调度与协调生产作业和跨作业区作业能力;协调技术、物料、设备、安全等保障生产的相关事宜能力;评估生产能力,编制相关报告,并提出解决意见的能力。生产现场的规划与设计的职业能力指标为:工程项目的选址与设计能力;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改造能力;选择合适的作业方法或对现有作业方法提出改进意见能力;工艺程序、流程程序、布置路径分析能力;设施规划能力;设施选址及其评价能力;设施布置规划与物流分析能力仓库规划能力。采购及供应链管理体系管理、建立与维护的职业能力指标为:制定和完善公司采购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能力;采购合同及相关资料管理能力;联系协调物料接收及物料检验工作能力;了解采购原材料、设备、日常用品的功能和价格能力;供应商开发及供应商关系维护能力;组织收集、整理供应市场信息,建立与完善供应商档案能力;采购物资市场价格信息收集与价格趋势分析能力。

3结语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2

1.在厂长领导下,主管工厂的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领导总师办、研究所(含试制车间)、工艺科,总管全厂技术系统。?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支持工程技术人员正确行使职权,协助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

3.组织编制企业长远和近期技术发展规划,制定科研规划、技术改造规划,负责科研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技术改造计划实施中的技术工作。?

4.领导有关部门制定技术攻关计划和产品质量升级创优规划及质量改进措施计划,组织解决产品质量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负责质量管理的技术业务指导,协助厂长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规划的实施。

5.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领导编制新产品试制计划和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定期主持召开生产技术准备会议,检查督促并组织确保新产品计划和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的实现,以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6.负责审批科研、新品及技术革新和工艺等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总图、工作图设计及产品技术条件、关键件的工艺规程、专机设计总图,主持厂内各种技术鉴定会议。?

7.领导年度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并负责组织,做到专款专用,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8.组织做好设备管理、节能技术、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技术工作。?

9.负责建立健全全厂技术管理、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管理等规章制度,协调技术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组织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

10.审批全厂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的推广计划,组织科技、革新成果的鉴定,审查技术改进奖励方案,负责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领导科技情报档案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组织审批工厂标准,组织编制技术服务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宣传和技术问题解答等)。?

11.领导科技外事活动,负责组织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合资、合作生产项目。?

12.组织主持技术工作例会并督促检查和考核例会决议执行情况,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工作的完成。?

职权?

1.对工厂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有决策权。?

2.受厂长委托有权,代表工厂签订技术经济合同。?

3.有权组织制定技术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责任制的建立、修改。?

4.对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引进技术、年度技术措施和设备修理、更新计划有审定权。?

5.对不执行技术管理制度、违反技术规范的行为有权制止。?

6.对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使用、调动、晋升、调资、奖励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用,应事先征求总工程师的意见。?

7.对技术任务书、工艺平面布置和设计总图及技术标准有审批权。?

职责?

1.对未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工作方面的政策和上级指示、决定负责。?

2.对由于领导不力、预见性不足,未进行可行性分析、价值分析,导致新产品开发技术工作(包括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缺乏竞争能力或技术决策失误造成工厂重大经济损失负责。?

3.对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计划、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设备进口、技术引进、非标准设计和技措计划,未按计划完成负责。?

4.对未能协调工厂技术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混乱,技术文件不完整准确、归档不及时,造成工作被动负责。?

5.对引进设备与技术未能及时组织消化投产,造成重大损失负责。?

6.对科技外事活动有失国格、人格,失、泄国家机密及使工厂形象受到影响造成重大损失负责。

?  7.对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解决不及时,影响产品质量或造成重大人身、设备等事故,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负责。?

8.对推行产品质量升级规划、tqc计划和质量措施计划完不成,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负责。

9.对代表工厂签订的协议或合同,出现差错、失误,造成工厂经济损失负责。?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构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实践生产的过程中,设计对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关键性作用,以设计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中,对于工业设计的要求更加复杂化,综合化,这就使得传统的仅仅凭借人们的主观思维去评价工业设计的评价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构建一种能够集中审美关键、创新理念等因素一体的工业设计企业评价管理机制。因此,笔者针对“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模型的基础

1.1企业质量管理的概念及流程

企业质量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基于领导管理阶层的要求而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使得产品及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能按照预期的生产设计而进行。企业质量管理主要是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改善三个部分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计划是基于社会及市场的需求,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生产的质量计划,并计划处实际的生产方案达到质量计划中的各项要求;质量控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对于产品或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来保证生产环节达到质量计划中的要求,同时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用科学有效的手段降低生产质量不达标的风险;质量保证是在生产环节中,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结合外部市场的因素,对整个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到科学的评估,来保证企业的生产环节能够达到质量计划的要求,同时不断加以提高质量要求标准,扩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树立更大的市场优势;质量改进主要是指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到市场环境中,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情况,在质量计划中不断加以调整,使企业的生产环节更为高效,更符合社会及市场的要求。

1.2工业设计的流程及评价1.2工业设计的流程及评价

工业设计流程是指企业的生产项目开发流程中的子流程,工业设计流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根据现代化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工业设计的流程通常有产品的构思、产品的设计、样品的制作三个流程环节。产品的构思是指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查,结合本企业的生产能力水平,开发出新的产品项目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产品的构思阶段,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可行性以及市场前景,同时对于产品的说明及质量标准的制定要有初步的计划;产品的设计环节,设计师要结合先进的制作工艺以及生产理念,对于产品项目的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及成本要作出分析,并设计出产品生产流程图;样品的制作环节,设计者要根据生产计划以及企业的项目管理,再生产设备及要求的上要符合生产流程,在样机的制作环节,不断检验生产流程制定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强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再将部分样品投入到市场环境中,对于消费者的满意度及市场优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将市场调研结果反馈到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及设计流程工作中,根据市场的实际要求,产品的设计工作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生产计划,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制定项目生产质量标准,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管理和职责管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为了实现对于产品及服务的满意需求,必须存在的管理模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重视资源与管理的结合,不仅关乎于企业的各项决策活动,同时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中资源的管理是核心的内容,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切产品的生产及管理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因此,要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既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能体现企业的文化,要发挥出人力资源上的优势,通过合理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于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培训,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发生在企业管理阶层与员工之间,还发生在外部市场与企业内部管理之间,因此,要重视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要保证信息渠道的正常沟通,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规避市场风险,还可以在完善产品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职责管理是企业质量计划顺利实施的前提,首先要明确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要配置工作人员并细化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企业的质量评审工作,保证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有效性。

3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参与者

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参与者除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及生产员工,还包括产品的客户,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是基于客户的满意度而制定的,工业设计管理理论也是将消费者放到主体的地位。因此,在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要重视消费者的参与,企业产品项目的设计者不仅要对生产经营者负责,还要对产品的使用者负责,只有平衡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才能保证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3.2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模型建立

在一般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型中,将工业设计主要用在了产品的设计上,而没有对消费者评价、生产经营者评价运用工业设计,现代化的企业质量管理要对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及产品的设计师都要进行相应的质量评价,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外部环境,同时注重产品设计带来的社会效益,是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切实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3.3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容

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要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内容,基于企业经营者,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在消费定位、品质定位上,根据市场的反馈不断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消费者来说,质量管理内容主要是概念性和实用性,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得出消费者的情感评价,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消费市场来不断调整消费定位及品质定位,巩固企业的生产优势。

4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阐述了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模型的基础,然后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做出了分析,最后集中讨论了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使得企业组织意识到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整合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传统发展思想,构建科学性、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桂海庆 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参考文献:

[1]连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监管的经验[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2-227.

[2]陆国杰.质量为本创新为魂聚集力量应对挑战勘察设计行业质量形势分析报告[J].中国勘察设计.2014(2):28-33.

[3]程虹,陈川.2013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宏观视野、共同治理与数据积累[J].宏观质量研究.2014(1):11-29.

[4]党传升,罗梅娟,吕廷杰.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74.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控制,重要性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现场施工与技术管理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建筑施工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地编制、实施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是高质量、低成本、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力保证措施。博士论文,控制。。

一、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

建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生产活动。它包括了建筑、结构、水、暖、电、智能化、节能环保、道路、地下、空中等多方面。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有:

(一)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当地可能提供的设备、材料和人力以及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准备,加强施工的计划性,合理组织劳动力,充分利用施工设备,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又快又好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三)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一是要对工程施工在时间顺序上和工程项目上进行合理安排,对施工现场在平面和空间上进行合理布置;二是加强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以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力和物力,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四)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安全的防范和宣传工作,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博士论文,控制。。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3、施工部署

4、主要施工方案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5、主要控制标准及控制措施

6、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进场计划

7、工程材料进场计划及材料质量控制方法

8、工程材料及设备等检验和试验

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0、冬、雨季施工措施

11、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12、施工用电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13、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4、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声的措施

为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以质量为中心,按照《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按照国际惯例实施项目管理;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在预定工期内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博士论文,控制。。三、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1、施工组织总设计在招投标阶段的作用招投标阶段是投资控制最关键的环节。博士论文,控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从宏观上描述施工过程,为招投标工作提供了一个生产和技术的保障。同时,也为阶段性招投标提出了时间依据。它还是分包招标的重要依据。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阶段的作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提供依据,认真地编制好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直接指导施工单位顺利实现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效益目标。博士论文,控制。。

3、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统筹安排施工企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过程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施过程就是从承担工程任务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施工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投入、产出过程的管理,基础就是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即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设计图纸规定的工期和质量、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资源少耗的原则,拟定周密的施工准备、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科学地投入人才、技术、材料、机具和资金等五个要素,达到进度快、质量好和经济省等目标。

4、施工组织设计对提高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素质的作用施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两个方面。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主要是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等;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教育与激励等职能。博士论文,控制。。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素质,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必须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贯彻、检查和纠偏、反馈来实现。

四、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中的控制作用

1、编制详尽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个切实可行的足够细化的进度计划,通过进度计划分析对各个工序从时间、资源、强度上进行协调和平衡,优化进度计划,最终建立目标计划。

2、细化实施计划

进度计划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也就是说,从工程建设开始到竣工移交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进度、资源、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应该细化到某―个层次,也就是进度计划的细化要求,同时应包括说明性文件和资源配置、资金需求计划等内容。

3、加强跟踪检查

进度计划的检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进度计划是工程实施与工程协调的依据,检查时应注意作业各工序在时间、空间上的安排是否合理,人、材、机资源计划、工程施工进度是否满足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进度计划是否进行调整。

4、优化技术方案

技术措施是保证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要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首先要把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关;其次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对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要进行优化,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施工和窝工等现象;要大力采用成熟、可行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用先进装备取代落后的装备。

六、结束语

总之,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在项目施工中, 一定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项目的施工有序,防止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胡曙光,余爱芬.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J].各界文论,2007,(6).

[2]赵新社.怎样编制授课进度计划[J].职业技术教育,1994,(3).

[3]卢青.浅谈施工进度计划在进度控制中的作用[J].太原大学学报,2005,(1).

[4]张翟斌.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科技资讯,2008,(19).

[5]郦伟.进一步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J].安徽建筑,2001,(3).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科研生产 信息化 数据

科研生产管理主要围项目和产品展开,产品研制、定型、转产、小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售后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是非常严谨的科学管理过程。我们按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和数据共享资源,通过流程优化、规范化的管理,实现工作效率、效益的提高,从传统经验式管理模式向现代科学管理模式进行转变。

1 应用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1.1 建立全企业范围内有效的信息网络

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网络,促进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使用和维护工作,使有关决策人员能够有效地掌握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保证企业能够对市场等方面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馈,提供辅助决策,以缩短决策周期。

1.2 加强产品技术状态的管理

在产品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过程中,自行研发、设备外购、器材采购、结构加工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通过各个阶段的管理,完整记录产品的组成、技术变更、设计改进、工艺过程等保留原始的数据,整个技术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3 加强过程控制

在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严格采用规范的作业过程,整个管理过程都已被程序化,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1.4 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可以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对物资的采购和存储进行合理的管理,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加大库存管理和仓库管理的力度,减少库存积压物资,提高仓库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的目的。

1.5 全寿命周期管理

信息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编码问题,每样产品都有独立的身份,从而实现对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交付后的产品状态的管理,实现对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

2 科研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实现分析

根据产品的制造的特点和要求,遵循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我们按照科研、生产、售后三个进程分析,其中研制部分重点控制成果,即以数据管理为主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生产部分重点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控制整个加工生产过程,包括:(1)计划管理子系统、(2)生产管理子系统、(3)库存管理子系统、(4)采购管理子系统、(5)合同管理子系统、(6)质量服务管理子系统、(7)财务管理子系统;售后服务以用户需求和主动服务为任务源头为主:包括售后服务管理系统。三个系统互为接口共同完成科研生产售后的全过程管理,辅助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2.1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科研生产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的应用系统。主要内容是产品信息,重点是为用户建立一个既能支持产品开发、生产和维护的全过程,又能支持不断创新的产品信息平台,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建立企业集中的数字产品数据库,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该系统是对产品研制设计过程数据的全过程管理,是产品的基础数据。

2.2 计划管理系统

计划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主生产计划(MPS)和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生成。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中小制造企业ERP环境下。生产管理系统研究有效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该系统首先根据企业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等相关信息制定初步的MPS文件,然后依据财务、设备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粗能力平衡(RCP),提出MPS方案,再依据BOM表及库存信息制定出物料需求计划(MRP),而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否可以执行,是否能最终保证生产计划的切实可行,必须通过运行能力需求计划(CRP),平衡各工序的能力与负荷。

2.3 生产管理子系统

生产管理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同时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的自动连接,也使得生产流程能够前后连贯地进行,而不会出现生产节,耽误交货时间。生产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依据计划管理子系统生成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进行产品的工艺设计、开发、应用和生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对车间生产进行调度和管理。生产管理部门依据产品的相关信息生成BOM表,传输给计划管理部门,然后依据计划部门生成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同时与设备管理部门联机,发出设备维修请求;与销售管理、质量服务部门联合提品完工进度等相关信息,完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生产管理部门同时也要进行生产数据管理、应用和共享,对车间实施准确、实时、高效的生产调度和管理。

2.4 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子系统负责管理成品仓库和原材料仓库,库存设置记录仓库编排与分区情况。根据采购部门下达的订购任务和生产部门下达的齐套任务,进行出入库操作,以“入库单"和“出库单”以流水账形式记录每次成品与原材料的出入库操作,出入库单据审核后,相应物料数量信息由存储过程对库存状况信息进行修改;并定期提醒采购部门进行物料补充。同时进行出入库齐套管理,定期的库存盘点操作对库存物料进行质量与数量的核查工作,根据盘点单记录的盈亏数量和报废单记录的报废数量自动生成库存调整单,以修改库存状况信息。该子系统处理的单据包括齐套单、入库单、出库单、盘点单、报废单和调整单等。

2.5 采购管理子系统

采购管理是对采购业务过程进行组织、实施与控制的管理过程。首先采购部门根据计划部门的物料需求计划及库存子系统生成的物料需求(订货点控制、订货周期控制生成的请购计划)来生成采购计划,并综合考虑物料的订货批量、采购提前期、库存量和运输方式以及计划外的物料申请,进行系统自动物料合并,也可以人工干预和修改;之后以落实的采购订单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价格,同时财务部门根据生成的采购计划对用款计划进行确认,之后将信息反馈给采购部门;采购人员根据下达的采购订单进行采购并实施订单跟踪;最后采购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完成物料采购的单据结算与各种费用的分摊工作。采购管理涉及的单据包括请购单、采购单、收货单、退货单和付款单等。

2.6 合同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包括收款合同管理系统和付款合同管理系统两大部分。不仅要管理同用户的合同签订,同时还要完成对承制单位的合同管理。该子系统主要负责企业产品的销售与相关业务的管理和操作。首先要对用户订购合同进行管理,对用户信息、合同金额、产品数量等信息进行审查以确认订单,然后将用户订单连同销售计划文件,市场销售预测文件传给计划决策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用于生成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等文件。

2.7 质量管理子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通用平台,主要为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完善的质量管理环境,确保质量信息相关数据真实可靠,信息传递渠道通畅,便于进行收集、汇总、统计、分析和利用,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质量管理系统已产品为主线,贯穿整个研制、生产、加工、采购等,是整个科研生产的核心部分。该系统需要满足:质量体系审核、故障处理、不合格审理、用户满意度分析、合格供方评价、供方管理、过程检验、质量检验等需要,支持诸如此采购、加工、研制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数据进行分析,产生相应报表或图标。

2.8 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售后服务管理系统是产品交付用户后的全过程管理通用平台,主要为产品售后服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和过程控制,分为产品档案管理、售后服务需求信息管理、售后服务任务管理、售后服务成本管理、故障维修归零管理、查询统计。该系统提品信息的增删、修改,可对产品档案历史信息进行回溯;对售后服务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售后服务任务策划、售后服务任务执行与跟踪、售后服务闭环等。售后服务成本管理对售后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经费进行管理,实现经费开支单的拟制与审核功能。故障维修归零管理对包含故障维修的售后服务任务进行故障归零,包括故障维修任务单的拟制与审批、故障维修记录拟制、故障维修验收单拟制。

3 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通过对科研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科研生产提供详细的信息数据,建立了巨量数据库;数据的可视化和实时性保证了管理的高效和真实性,企业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过程管理。(2)更利于产品的“三化六性”设计。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利用,设计部门根据售后信息和质量信息,更加能够掌握产品。(3)实现实时性管理。企业及时掌握各类信息,能够迅速对生产计划、产品质量、成本信息,企业的运行进行实施调整;(4)加强对市场的掌握。通过对售后服务数据机市场反馈数据的分析,企业及时掌握了市场需求信息和产品信息,使企业第一时间能够获得市场信息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4 结语

科研生产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是企业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技术手段。企业必须将各项工作制度化和流程化,理清管理需求才能够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6

加强管理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永恒主题,当前在公司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意义重大,是企业更好应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经济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建设质量效益型一流公司”核心目标的重要步骤,有利于推动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开展好管理提升活动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切实加强基层建设和基本功训练;二是重点突破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以专项提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结合企业实际明确管理提升的方向和重点,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四是固化成果,构建持续推进管理提升的长效机制,强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一、以经营为依托,提升项目效益

施工企业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全面加强企业经营和生产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推行计划经营管理和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重点加强成本计划管理,保证测算科学、准确、合理。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的点多面广、项目管理机构庞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因此,企业要上下通力协作,使内部管理工作系统化、规模化、程序化、科学化和高效化,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1、加强合同管理,减少纠纷

认真学习、研究《合同法》、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殊情况做足市场调查,提高投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和水平,从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方面打好基础。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完整描述特征值,明确合同价款方式、风险范围及风险调整办法,减少工程后期不必要纠纷。

2、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生产的主要依据,在施工前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阶段要进行周密的施工现场调查,比选不同的施工方案,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合理地安排好施工方法和施工所需要的工料机消耗量和临时工程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阶段,保证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贯彻执行的严肃性,又要预测不可抗力的事件发生,如工程地质、天气和工料机有变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杜绝施工中窝工和浪费现象发生。

3、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

一立足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二材料的采购要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实行货比三家及材料供货竞标的原则,从而来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三做到按时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检修,防止由于施工中发生机械设备故障,造成人待机和施工生产难以正常进行的现象发生,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效益的提高。四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企业要立足于现有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会体现在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上,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机械设备的优势不断提高机械化的施工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4、做好工程索赔

工程索赔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彻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做好工程索赔工作,一是树立索赔意识,从合同双方开始合作就仔细研究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充分考虑在工程承包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合同中对于这些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是如何进行划分的;二是建立健全工程索赔管理机制,索赔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作,包括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跟踪及谈判等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索赔管理机制。要成立项目主管参加的施工索赔工作小组,针对索赔工作过程进行细致的分工和布置,定期召开工程索赔的工作会议,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索赔条款及合同规范,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查对比,使索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成功的索赔打下基础;三是索赔及时,资料完善,在每个索赔事件发生后,施工企业均应及时提出索赔要求,并及时收集、整理好索赔原始资料和依据,进行索赔。任何索赔都有时间限制,只有及时提出索赔、进行索赔、索赔才有效,否则索赔工作将难以开展甚至将丧失索赔的权利。

二、以管理为手段,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1、理顺关系,建章立制,严格管理

项目能不能搞好,领导班子是关键。实践证明,工程项目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素质、责任心、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命运。按照“人品、能力、责任”三个标准选拔培养优秀的项目经理,通过选好项目经理、配备好项目班子,来打造开拓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经营能力强的基层盈利组织。

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施工企业,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在计划上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在施工组织上要实行网络计划管理;在施工作业程序上要实行流水作业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管理,总结和推广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在工程质量上要推行QC小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现场要实行文明施工管理;在成本上要加强成本分析,控制生产成本,加强成本核算;在企业发展方针上要实行科学预测和决策技术;在工程任务下达后要实行工程承包和合同管理。施工单位的企业管理涉及到管理技术的众多方面,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必须发挥综合管理技术的优势。

2、做好项目超前规划

工程项目在投标期间就应着手项目策划,中标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细化项目策划,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是规范管理行为、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新上场项目都要按照项目管理标准化的要求,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认真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切实抓好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抓好项目的施工组织,提高项目管控水平,获取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的生存本能。项目失控不仅效益流失,信誉丧失,而且会丢掉市场,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一是强基固本,培养专业人才、专业队伍,实行模块化组合。二是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布局问题,尤其是大项目和重难点项目的布局一定要合理。三是要坚持超前预控的原则,超前谋势,上场之前就把问题加以解决。四是要注意合理投入,防止过犹不及或投入不足。五是要坚持有序受控,加强流程管理和要素管理。六是要把技术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灵魂,项目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案、质量控制就是项目管理的灵魂。七是要把外包管理作为要害问题来抓,根据项目情况选择管理模式。八是要加强项目基本管理制度的建设,坚持法治,减少人治,用制度管人。

3、抓好安全与质量,让顾客满意

近年来,工程施工领域连续出现了许多重大质量安全问题,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带来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一个项目出现问题,可能其他项目也有类似问题;一个单位有问题,可能其他单位也有类似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质量安全事故的出现凸显了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必须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深入排查隐患,全面整治管理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

质量安全危机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不出问题是企业当前最大的政治。项目一旦出了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不仅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受到严厉处罚,而且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承揽,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以高度的自觉和责任心狠抓项目安全质量管理,人人守土有责。加强项目安全质量管控,确保安全质量形势的稳定,谁出问题谁承担责任。

新上场项目,从项目筹备阶段就要认真落实好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做好管理体系的策划,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要明确各级安全质量责任,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要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质量意识,群防群治。要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做好交底记录。要定期、严谨、规范地开展安全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落实到人,认真整改,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风险防范。

4、处理好进度与安全质量的关系

质量是百年大计,决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影响工程质量,对质量的要求必须放在首位。安全形势和施工质量越好,生产进度越有保障;安全形势和施工质量差,生产进度就会受到影响,安全形势差生产过程中就会经常发生事故,不仅生产进度无法保障,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事故处理,导致生产时效降低,生产效益下降;生产进度过快,必然导致安全质量状况下降。安全和质量,是企业生产速度高效的基本保障,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努力寻求安全、质量和生产三者之间协调统一,将永远是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是必须抓好生产现场质量安全与生产进度产生矛盾的接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生产需要进度的同时又要搞好质量安全,最主要的是看质量安全与生产进度产生矛盾的接轨点在哪里,一旦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首先统一思想认识,坚决执行从上到下有关生产、安全和质量工作的统一指令,明确工作的任务目标,全力确保质量安全,为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创造条件,切忌盲目生产、不顾质量和忽视安全;二是必须抓好生产现场质量安全与生产进度产生矛盾的重点。在实际生产中,无论是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还是抓“三违”和工作效率,都离不开专业技术知识和重点环节把关。要想有效确保日常管理工作在现场推进,只有管在基层才能管住重点,尽而管理好整个施工程序。三是必须抓好生产现场质量安全与生产进度产生矛盾的要点。当生产现场在质量安全与生产进度产生矛盾时,只有牢固树立“小安全靠管理、大安全靠科技”的管理理念,抓住产生各种矛盾的要点,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状况和施工环境,有针对性地实施解决的方法,方能有效化解矛盾,保证应有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推进生产发展。

5、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节省成本

提高施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大力开展技术革新。为了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利润,必须加大力度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除了制定产业发展科技规划和技术政策,完善施工技术开发及其推广应用的体制机制之外,还必须千方百计地让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科技活动和科技应用的主体,将“科技兴企”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为企业配备高素质的科技骨干,大力研究开发具有自己特点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节省成本降低消耗,提高材料技术含量,从而力争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对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的理解

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省工程投资,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其基本出发点是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生产过程的组织集成化,以克服由于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使投资增加,以及由于设计和施工的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等弊端。首先,设计—施工总承包有利于投资控制,能够降低工程造价。由于投标者把设计和施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既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使设计方案具有竞争性,又要保证投标价低,因此要从设计方案着手降低工程造价。其次,设计和施工总承包招标模式通常实行总价合同(常常是可变总价合同),在签订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时就将合同总价明确下来,可以及时明确投资目标,使业主尽早安排资金计划,并使项目总承包单位不超过计划投资,有利于投资控制。再次,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能够加快进度,缩短工期。由于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可以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经验、所拥有的施工机械、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等情况考虑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与采用常规发包模式相比,可以使建设项目提前竣工。

对于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承包商需要比传统的施工单价承包模式承担更大范围的风险责任。为了取得最终价格的更大确定性,承包商在签署固定合同价格前,必须拿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和研究工程项目的所有相关资料。作为设计-施工总承包方,中标后就应在满足业主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要求的基础上,从源头抓好设计管理工作,优化工程设计,尽可能节约投资。

综上所述:经营与管理是企业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应用一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生产合格产品、提供优质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获得收入和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设置组织架构,配置各类资源,对经营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一、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1.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大规模、大投资、一次性、团队和整体的活动,需要按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

2.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是相对短期的、临时的,管理者是以实现效益为基础的目标体系;

3.施工项目管理运行规律是一次性多变的活动,以内在规律为基础;

4.施工项目管理内容是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物质管理、劳动力管理、机械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很多项目经理,只从利润角度出发,忽略它多变的内在规律;只注重计划和技术管理,而忽略它的其它管理内容,造成延误工期,浪费成本,质量达不到要求等。

二、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控制因素

1.事前主动控制

根据施工图、设计、数量,所需劳动力、机械、资金投入、材料和当地地域情况,事先分析预测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

2.事中偏差信息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各种干扰因素。如:人为因素、材料、机具、地域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与进度计划产生偏差情况的统计,信息真实反馈,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

3.矫正措施的控制

根据产生偏差反馈的信息,偏差中各种原因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加以控制。目的是消除偏差,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项目施工管理中,采取三种科学的控制手段,但必须注意计划控制标准这一循环活动过程。否则,会产生很多重复劳动。

三、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

1.定目标

首先,应确定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如工期、费用、质量、控制在预期的目标内,实现有效控制的前提。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建立组织机构、职责、岗位及完成目标任务。审查考核实施体系,制定最低成本、各分项工程优良率、工程按计划完成率。平衡和协调各职能发挥最大潜力和作用。

2.定计划

根据确定目标,所涉及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复杂多变,带有不确定性的性质,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有多种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应进行科学分析、对比、评价,力争选出最佳方案,根据选出的方案、再修订计划,充分预测不利的干扰因素,影响实施计划的不利作用,从而才能取得主动控制的关键。

3.抓落实

为了确保计划的实施,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在经济、合同、技术、质量、组织等多方面综合协调,信息收集反馈。很多项目施工管理在计划实施上是一团乱麻,那里出问题,先补那里,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不按计划进行实施。甚至在忙乱中是丢了西瓜拣芝麻,还会产生恶性循环结果。

4.重分析

通过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及信息收集反馈,深入实际客观分析,认真查明原因,及时做出决策。采取相应合理调整,修正措施,完善计划。使目标更准确、各个职能职责更明确,进而克服施工中受气候、地质、水文、人为等因素干扰的复杂性,达到预期效果,走上按计划实施正轨。

5.重要素

投入施工项目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要优化配置,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当的配置,这样才能满足施工需求。过多过早过量的投入,增加成本,全部是浪费。这是一种动态管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6.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具体实施中,应及时落实的方面

(1)复测复核、放样、反馈信息。(2)合理计划施工用地:如临时堆放场地,临时工棚用地,临时料场用地等。(3)在施工组织计划中,科学地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如:劳动力、机械使用距离、材料运输距离等。(4)加强对现场各种使用的检查和考评:如:人、工作量、各种材料的使用情况等。(5)坚持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6)现场信息管理。(7)现场各种资料、试验的管理。(8)协调施工项目内、外的关系。

四、创新项目管理理念,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自觉遵循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以科学的精神对待工程项目管理 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一是树立科学严谨的管理思想,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工程廉政、安全生产、环境保障等置于一个有机的系统之中,通过严密的组织使之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凝聚为一种团队力量。二要依据管理对象和工程特点,高起点定位,确定总体思路、建设理念和要实现的目标,并使之成为团队的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意志。三是依据合同、规范和职能分工细化目标,优化方案,拟定创优大纲,落实具体措施。四是加强组织协调,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将工程建设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真正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工作岗位,达到管理闭合。 按照科学合理原则确定工期,通过科学管理,创建“放心工程”。

五、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科技水平 实现项目管理创新,技术支持是关键。在工程实践中,要注重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重视工程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依托工程建设,结合项目特点,确定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控制目标。如高墩大跨径新结构桥梁技术,长、大隧道施工和运营管理技术等。把解决当前与谋划长远有机结合,为高速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二是注重工程实用技术的研究。如新型筑路材料及施工工艺的开发应用,湿陷性黄土压实技术、膨胀土防治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土石混填技术的研究。三是注重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如路基不均匀沉陷病害防治技术,路面抗车辙技术、高边坡生物防护技术,干旱半干旱地区绿化技术等。四是注重跟踪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如排水性路面技术,特大型桥隧监控管理技术。五是从实际出发,在遵守国家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和提升部分工程技术标准,改变目前国家部分技术标准和规范落后于工程建设实际的状况,形成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六、结束语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8

一、做好药具管理的重大意义

当前县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地区规模的扩大以及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不少中小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撤并或削减了计划生育机构和人员;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大批下岗职工;在县的新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一大批居民处于人户分离状态。基于以上原因,加强我县计生工作首先必须强化避孕药具管理。针对城市生育观,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等特点,强化城市药具管理也就具有其重要意义。

二、避孕药具管理的特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县级人口的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不同层次的人口生育观念也有所不同,接受避孕措施的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育龄人群对避孕存在着不同的心态,有着不同的要求:一是机关企事业在职干部职工,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受行政约束的特点,她们能接受一孩上环,二孩结扎的技术政策,即使在暂时不能结扎、上环期间,也能主动使用药具避孕,这一人群药具管理的特点是主动、自愿,是药具管理最易管好的对象;二是停薪留职人员,由于这些人对今后还留有退路,大部分是不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能做到主动要求避孕,但他们毕竟与在岗人员不同,所以对这些人的避孕措施要采取跟踪间效,不能放任不管;三是辞职、下岗人员,这些人员失去了原有单位的行政管理,全凭他们的自愿或社会管理网络去管理,这些人既有避孕的要求,也有多生一个的意愿,对这些人必须要有严密的社会管理网络和社区服务网络,其中避孕药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四是个体工商户,他们一般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多生一个孩子抚养不成问题,处罚也不怕,并且这些人上班时间有一定的集中性,但居住很分散,给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药具管理可发挥其优势;五是私营企业中的职工,这些企业没有国有企业那么完善的管理措施,大部分没有计划生育机构或专职人员,甚至有些企业只管生产,其他一概不顾,计划生育工作也要依靠社区管理,这些企业的职工绝大多数是年青人,如果不加强计生管理,就是逃生、躲生、早婚早育、非婚生育的温床,私营企业主对有计外生育的职工往往是一辞了之,甚至有隐瞒包庇的。因这些职工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对避孕也有要求,所以加强药具管理,是做好这些企业计生工作的关键;六是其他流动人口,一般指农村流入城市的务工人员,以及其他城市流入人员,这些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且这些人中一部分是抱着逃生、躲生的目的,对这些人员除了要加强社区管理外,应重点加强药具管理。

三、药具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县计生工作的一些管理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在计生管理上出现了不少漏洞,其中避孕药具管理也存在不少间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不够,观念陈旧,对避孕药具缺乏了解,接受程度低。目前,在计划生育的宣传中对避孕药具的宣传还很不够,仅有的一点宣传也是“犹抱袄赞半该面”没有深入人民群众。由于人们对避孕药具的不了解,产生对避孕药具的种种偏见、误解,而导致对避孕药具的抵制心理;二是重长效避孕,轻药具避孕,从而制约着药具避孕的普及。多年来形成的计划生育工作模式,注重长效避孕,不论在乡镇一级,还是县一级,均是采取一孩上环扩二孩绝育的技术政策,制约着避孕药具的普及。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这种工作模式受到了冲击,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农村尚且可以采取“知情选择”避孕,何况城市呢?不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只会使县一级的计生工作阻力更大,难度加深,使我县计生工作陷入困境,造成我县人口不正常的回升,农村人口减少的形势。因此,改变重长效避孕,轻药具避孕的思想势在必行;三是避孕药具另售网点不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避孕药具另售点主要是各地的大型药店,这是多年来形成的格局,已远远不能适应育龄人群的需要。一个县城就那么几家有限的大药店,购买避孕药具,需到处去寻找有出售避孕药具的药店,不能象其他商品那样可随处购买。现有另售网点上的避孕药具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没有经过避孕药具知识的专门培训,对避孕药具知识一窍不通,或者只是一知半解,如有顾客上门咨询便是一问三不知,再加上服务态度不好,使人望而却步;四是避孕药具的进货渠道不规范,伪劣产品多,坑害消费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避孕药具的供应由单一的计生部门一条线供应,变为多渠道多形式的进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伪劣产品泛滥,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时有发生;五是供货形式的“双轨制”造成大量浪费。目前避孕药具采取计划免费供应和有偿供应两种形式,免费供应刺激着基层计生部门向上级争计划,而不顾实际需要,加上另售网点不畅,以及内部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大量药具积压仓库,而避孕药具是有严格的有效期,过期则作废,因而造成大量的浪费。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服务力度

一是改革科技、药具联手服务模式

多年来,部分地方计划生育药具工作重管理发放、轻跟踪服务,人性化服务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同时,药具工作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衔接沟通机制不畅通,广大育龄群众避孕节育方式选择与生殖健康需求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在深化药具工作改革中,通过整合内部管理服务职能,促使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互相协作,重点抓科技、药具联手服务新机制的建设,把人性化服务作为衡量药具工作的重要指标,推动人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全面发展。

1.以科技服务为核心,科学指导育龄群众使用避孕药具

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和药具管理人员组成生殖健康服务队,定期进村入户,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普查,对查出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妇女给予及时治疗。同时,科学指导服务对象改服口服避孕药,及时为其提供药具服务并加强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帮助药具管理人员提高相关知识和服务水平。对使用药具育龄妇女进行分类管理,定期为口服避孕药、使用皮下埋植剂的对象进行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等多项指标监测,以人性化服务带动各项工作开展。

2.以宣传教育为主线,大力普及避孕药具安全知识

针对育龄群众对口服避孕药安全性知识不了解,担心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而不愿意接受问题,在我县电视台开办避孕药具安全知识讲座,在人口计划生育科技网上开设药具专栏,请药学专家讲授避孕药的避孕原理、副反应及处理方法;在乡村举办药具管理发放员培训班,开展药具安全性学术研讨活动,在育龄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宣传药具安全知识。使广大农民朋友深入了解情况,有利于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的展开。

3.以满足育龄群众需求为目的,注重理顺“三个关系”

即理顺共与个性化指导的关系,把生殖健康普查与上门户随访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在药具工作中的作用;理顺自愿选择避孕方法与科学指导选择避孕方法的关系,更加注重指导群众根据自身特点科学选择避孕方法;理顺推介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避孕药具与促进群众健康水平提高的关系,把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放在首位,积极推广使用新型避孕药具。

二是制定药具质量管理规范

只有健全质量管理的规范,才能使管理有章可循,实现药具质量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保证药具质量管理的顺利。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的意见》,完善药具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在药具的购进、储运和发放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设施设备和药具质量及不良反应反馈等方面的质量体系。

1.药具入库、在库、出库的质量检查和养护

药具质量管理贯穿药具的采购、运输、储存、保管、配送等,实质就是以保证药具安全为目的,实现药具从供应地向目的地全过程安全流动与储运的控制。①根据国家药具中心要求,药具入库、在库、出库要进行数量点收、内包装及外包装验收、标签标识及说明书验收、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验收和外观检查。②做好库存药具养护检查记录。

2.建立药具质量和严重不良反应反馈制度,推进药具管

理信息化建立完善的药具质量信息和使用效果反馈体系,及时、准确掌握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状况、使用效果和严重不良反应,从而能对药具质量做出系统地汇总分析和评价,使质量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回顾性总结,以利于采取前瞻性预防措施。

3.加强药具库房基础设施建设

在仓库管理上应严格按照药品储存的要求,配备立体货架和托盘、实行温湿度控制和色标管理等,从而提高计划生育药具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政策培训,促进队伍专业化

一是强化基础工作,培养人才,增强计划生育药具事业发展后劲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多方面的,夯实基础工作是全面提升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特别注意打牢基础工作,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使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到计划生育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是管用结合,提高效能,适应工作需要管好人、财、物和用好人、财、物是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应注重研究的课题。积极研究通过管用有机结合,使其发挥其效能。

三是实行知情同意程序,促进药具咨询服务个性化为推进生殖健康知识的促进和传播,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服务以及规范的咨询服务流程,有针对性地提供避孕药具与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并将咨询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分类统计,用于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改进的依据和量化指标。在宣传教育模式上,采取与育龄群众面对面、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交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人口学校等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传播先进生育文化和生殖健康理念,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育龄群众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的传播。

(三)开展营销试点,促进市场规范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 公路养护;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5-004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路网建设也得以快速发展,公路质量不断提高,通行能力成倍增长,特别是大吨位车辆占整个交通量的80%左右。这就给公路养护部门带来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量。仅靠现有的养护管理模式是不够的,因此,我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从内部管理入手,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提高了养路工的收入,主观能动性强了,心气顺了,办法也多了,同时给养护管理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

1.1定额管理,量化考核

为了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开创公路养护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理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定员养护转变为定额养护,也就是将公路养护生产完成数量和质量与工人工资紧密挂勾,打破原来的档案工资。根据道班工人每天所完成的工程量、质量,按一定的单价计发报酬,工程量计算为日积月累,通过“三级”验收对道班的内业、外业综合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工资。

1.2编制合理的生产计划

管理处验收组组织各工区生产人员对每个道班所管养的路段进行实地丈量,并根据流量大小,路况好坏下达全年生产任务,例如:油路的各种病害的处理、边沟的清理、截水沟的清理、边坡的维护,大、中、小桥涵洞的维护等也要经过计算定全年工作计划,道班上报工区,工区上报处然后经过核实审批。各工区以处审批计划为依据进行养护生产。水毁、雪阻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工程量另计。

1.3工程量验收与奖罚

道班完成月度计划要进行工程量验收,验收工作由工区生产和处生产科人员及道班班长共同进行。要到实地测量材料数量,丈量修补面积,评定完成工程量的质量。如未完成当月工程量,当场核算,扣回未完工程资金,全部完成的足额下拨当月计划资金,超额完成的工程量按完成的数量增拨计划资金。完成质量好坏相应给予奖罚。

1.4收入分配

道班的收入分配是“打破档案工资,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月底由班长、统计员进行核算。首先把班内的开销如材料、运费、机械费等从总费用中支出,然后根据每个职工的完成工程数量和质量,进行核算每个职工的月收入,让大家都知道收入多少。为了公平起见,道班还设立了质量监督员。班长、统计每月发放津贴210元。道班班长、统计因是质量验收组成员又参与劳动,所以他们的劳动定额将折减30%。发放工资直接到人。

2实行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的成效

2.1提高了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实行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加大了管理力度,但也增强了养护管理的工作难度。管理由粗到细,工作量明显增大。要求管理人员常常上路进行实地测算,编制计划、实地验收,核发工资。这就使管理人员在保证养护工作质量的同时,还全面考虑管理和计划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工程,保证有限资金真正用到实处,提高了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加了责任感。

2.2提高了道班的管理水平,增加了职工的收入

实行了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后,道班要获得较高收入,就必须挖潜节约,机械维修能自己修的就不外修,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决不外购,合理安排劳力,自己利用道班院内空地开展了种植业,以解决职工的伙食问题,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2.3提高公路养护质量

实行了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以来,使职工产生了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由以前的得过且过到让我做,又由让我做到我要做,给养护管理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职工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使定额管理,量化考核,产质计酬不断完善,更趋向于合理性和实用性,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公路运输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现场管理;基本原则;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安全资料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

1 施工现场管理几个基本原则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划化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

(2)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标准化规划化原则:标准化、规划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

2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1)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

(2)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为实施。

(3)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市场管理来保证。

3 管理要重点进行四个控制

(1)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实施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

搞好工期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因甲方的原因影响工期,应由甲方签证,顺延工期,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效可以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因此,项目经理部要采取一切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效的激励政策,对提高工效的职工在经济上给予一定奖励。

(2)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控制人工费用。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控制材料用量。加强材料管理,严格用料制度,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项目部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浪费。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控制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主要是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3)质量控制

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样板引路。对每一个工程都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样板间,经甲方和监理单位认可后,大面积推广,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搞好技术交底。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握好的技术难点。

(4)安全控制

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