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9 22:36:40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1

>> 儿童哮喘计划:让孩子悠然呼吸 儿童哮喘等 降钙索原、C反应蛋白在儿童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 脾氨肽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如何防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的诊治 儿童哮喘用“盐”疗 儿童哮喘须从小防治 儿童哮喘别掉以轻心 儿童哮喘的护理体会 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儿童哮喘致病因素探讨 儿童哮喘123例临床分析 儿童哮喘的健康教育 儿童哮喘的脏腑辨治 儿童哮喘的教育和管理 儿童哮喘可用药膳 防治儿童哮喘3项注意 儿童哮喘,这些观念该摒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儿童哮喘计划:让孩子悠然呼吸 儿童哮喘计划:让孩子悠然呼吸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杨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医生在行动 2017年2月19日,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在北京正式启动。

中国首个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已正式启动,以往单纯依赖医生评估哮喘控制状况、家庭自我管理缺位的状态正在发生改变。期待在未恚医生、哮喘患儿和家长之间,成为亲密的“控哮”合作伙伴。

无论何时走进田芸的家,都会感慨她在保持家居整洁干净方面的用心:扫地机器人搭配手持吸尘器保持家中一尘不染、窗帘床褥定期清洗深度除螨、就连卫生间的犄角旮旯都能常年清洁干燥。更不用提几年前她花费上万元装置的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组合。这些经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习惯,都是因为家中有一个哮喘女儿。

呼吸之间无小事

女儿果果3岁时患了一次感冒,感冒症状好转之后,却连续咳嗽了近一个月。医生明确诊断果果是哮喘,田芸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从那时候起,才逐渐开始了解哮喘。

田芸说:“家里很多因素我能控制,不种花草、不养猫狗、不铺地毯,但是在外面就难说了。”尘螨、霉菌、花粉、柳絮、二手烟、狗毛等等,大千世界中那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尘埃都是她的敌人,因为这些在健康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任何一样都有可能诱发果果的哮喘。

“提心吊胆”,田芸用这几个字形容自己四年来的生活状态。从幼儿园时期开始,果果每天只上半天班,随身携带着哮喘药物,一感冒必须去医院。每到换季,全家都如临大敌。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当炎症程度越重,空气吸入和呼出肺部就越困难,症状还可能随着时间进行性加重,如果没有采取任何缓解措施,将会导致支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可能会危机生命。

田芸的朋友圈里有一个特殊的群,里面是16个像她一样的哮喘患儿家长,有些人甚至素未谋面,但相似的患病就医经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田芸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近二十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迅速增长,201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是3.02%,也就是说,全国哮喘患儿达600万以上,其中近30%的儿童哮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全国42家三甲医院接诊哮喘患儿的控制现况流调结果显示,哮喘,正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生存、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然而,就疾病本身来讲,哮喘并非“绝症”,而是一种能够通过自我管理得到良好控制的疾病。长期从事儿科呼吸道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申昆玲教授在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表示:“哮喘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规范的过程,在这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医生、家长和患儿之间的伙伴关系。”

规范诊治+家庭管理

哮喘不仅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至少有22%的成人哮喘患者可以追溯到儿童期的喘息症状,而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哮喘患者会延续到成人期,对成人期的哮喘乃至后期有可能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造成影响,所以如何很好地防治儿童期哮喘,是摆在医学界和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际上,全球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哮喘教育和防治计划,如澳大利亚在三十年前就开始实施哮喘行动计划。国外有研究显示,哮喘行动计划在实施以后,哮喘的控制明显好转。表现在急性发作、非计划就医明显减少,同时哮喘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首个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2017年2月19日,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在北京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行动计划分为传统纸质版和手机应用程序(APP)两种形式。纸质版行动计划中,根据患儿哮喘控制状态依次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有具体的评判指标方便家长识别,还有相应的应对提示,包括用药调整及是否需尽快就医等,从而使患儿家长能准确掌握孩子病情,及时发现“黄色预警”,通过调整药物等使哮喘发作得到缓解,避免出现“红色危险”。手机APP则可实现哮喘的远程管理,同时,可以通过日常监测数据的上传和分析与医生互动。

从群内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田芸马上登录并注册了“悠然呼吸”儿童哮喘管理平台,界面设计清新简洁,首页上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几个字。点击相应链接可以获取最新的哮喘文章、药物相关知识以及药物应用的视频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肺功能监测设备――像酒精测试仪一样吹一口气,智能峰流速仪就能自动在手机上记录肺功能参数并建立哮喘发作预警曲线。田芸可以每天定时监测果果的呼吸情况,并自动录入APP系统内。该系统也会根据果果的哮喘症状和呼吸峰流速,将病情按照交通信号灯似的分为绿、黄、红三类,每一类都有对应的用药指导。这种方式有点像田芸坚持记了几年的“哮喘日记”,不同的是,这种体验完全是智能升级版的“哮喘日记2.0”

总理曾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措施,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要。总理还多次强调,发展和利用好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通过研制推广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收集、分析医学大数据资源,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对于攻克高难疾病等工作也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总理提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需要发展的第二个重点领域,就是研制推广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和通过智能化设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服务。

正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针对儿童哮喘疾病的特点,由申昆玲教授带领中国顶级儿科呼吸变态反应疾病专家,历时一年,推出了纸质版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同时,“悠然呼吸”儿童哮喘管理平台同步设计上线,一经推出便迅速被田芸和她群内的其他家长们接受。

“悠然呼吸”可以看作是一套针对儿童哮喘管理的手机“APP+”智能硬件的哮喘管理解决方案。在大多数移动医疗的慢病管理模式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医生端,一个患者端,由医生远程在线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诊断。然而,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哮喘病。由于儿童哮喘的发病往往不是在医院,而是在家中、学校或其他公共区域,因此,依托线上远程问诊,靠医生给患者做咨询,显然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通过智能峰流速仪等设备日常监测和评估病情变化,并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哮喘病健康教育,家长可以及时识别患儿状况,了解哮喘发作先兆和急性加重时的处理方案,可以做到自我管理――以强调哮喘管理任务为核心的儿童哮喘行动计划,无形当中放大了患者及家庭的作用。

这一行动计划的推行意义不仅仅利于个人,申昆玲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意义和必要性:“通过APP平台,可以有效采集哮喘患儿的家庭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针对性地为哮喘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哮喘患儿的环境因素、地域差异和可能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和相关信息,为中国儿童哮喘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

儿童哮喘行动计划起航

今年的5月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清新空气,舒畅呼吸”。在世界哮喘日来临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向莉主任及其团队在医院医务处及宣传中心的支持下,举办了现场义诊咨询活动。不少家长在活动现场都拿到了一本关于儿童过敏哮喘知识手册。无论是知识手册还是掌上APP,在各种渠道的哮喘知识宣讲中,医生都在向家长们传递着这样的信心:儿童哮喘是可以临床治愈的,只要家长能够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定期监测肺功能峰流速值,掌握哮喘发作的缓解和控制方法,必定会大大提高整个儿童哮喘的控制率。 规范诊疗 在世界哮喘日来临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向莉主任及其团队在医院医务处及宣传中心的支持下,举办了现场义诊咨询活动。

以往单纯依赖医生评估哮喘控制状况、家庭自我管理缺位的状态正亟待改变。过去,不少哮喘患儿家长,孩子一咳喘就往医院跑,症状一缓解就停止用。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也许能够帮助患儿家长们避免这些错误的做法,更好地识别哮喘症状,了解哮喘日常的控制方法和急性发作的处理方案,了解孩子由于接触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和风险,并懂得如何避免。“哮喘行动计划实际上是联系医生、家长、患儿的纽带,是建立医生、家长、病人合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申昆玲教授说,“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建立,填补了儿童哮喘管理方面一个空白,我们希望哮喘行动计划的推广,能够在全国进一步提高儿童哮喘的整体管理水平”。

由于京津冀地区有着相类似的大气环境和生活习惯,率先在京津冀试点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及悠然呼吸APP管理平台,正是为了完善和优化整个儿童哮喘管理流程,磨合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在临床和家庭管理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配合下一步的全国普及和推广。考虑到地域的不同,首批试点医院中,分别在北京选择了4家医院,天津3家,河北3家(包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跨3个省、直辖市、5个地区、10家医院。对于这种跨区域的联合项目,则通过统一制定方案、分区管理、定点跟进的形式来推进。如北京设有项目核心成员团队负责设计和部署试点项目的整体方案,每个地区指定项目负责人,每家医院设立了项目协调人员,配合项目的推进和项目的临床支持。同时,在APP平台上也设有客户服务团队,负责家庭监测产品的应用和指导、APP使用流程的解答和相关的应用及技术支持,确保每一个入组患儿都能够按照项目的要求进行监测和记录。这也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医疗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各地的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分析的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2

人民网邢台12月6日电(赵祁 杜烁) 记者从邢台市第三医院获悉,邢台市第三医院整体改扩建项目近日开工奠基。

邢台市第三医院整体改扩建是该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6亿元,占地95.5亩,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张。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充分体现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绿色节能的理念,门诊、医技、病房等各功能分区明确,功能区之间医疗主街和分街相连接,形成网状交通,人物分流,污洁分流。建有地下大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场,实行智能化控制,可同时满足800余辆机动车停放。该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计划用三四年时间分两期完成。项目完成后,能够满足日门诊量3000人次,年住院量5万人次。

2、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华网讯:日前,中国工程院正式宣布了2011年度产生的54名新院士。经过严格的提名、遴选、评审、选举和研究审议等程序,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成功当选,成为武警部队自组建以来的第一位院士。武警部队实现了院士零的突破。

3、凉州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顺利通过

新华网讯:12月11日至12日,由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的13名等级医院评审组专家,对武威市凉州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进行了严格评审,该院以坚实的基础和优良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及科学规范的医院管理,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该省县区级医院中第一家三级中医医院。

4、宁夏人民医院宁南医院26日正式开诊运行

人民网讯: 12月26日,随着坐落在海原县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正式开诊运行,宁夏南部山区结束了没有“三甲”医院的历史。今后,山区的老百姓看病将不用远赴银川,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自治区领导冯炯华、安纯人参加开诊仪式。

5、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再添二甲综合医院

人民网讯 (记者华莹)江门公立医院改革又有新成果,记者从市卫生部门获悉,新会区会城医院在本轮医院晋升等级评审中,成为首家通过评审晋升二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日前,会城医院举行仪式正式更名为“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据了解,目前,江门共有15家镇级医院被纳入首批创建二级医院单位,上月会城医院通过评审考核晋升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为首家通过评审晋升的医院,也是新会区第二家集医疗、科教、康复、预防保健于一身的二甲综合性医院。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医院等级晋升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也可以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6、南京鼓楼医院新大楼明年竣工启用 新增床位1500张

南京日报讯: 近日,南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该市卫生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视察,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介绍,2012年6月医院新大楼将竣工交付使用,届时,医院将新增床位1500张,加上现有床位,医院住院床位数量将达到3000张以上,进入国内一流大医院行列。

对于鼓楼医院长期存在的床位紧张、停车困难等问题,医院负责人表示,新大楼建成后,地下2层的停车场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可以停车1000辆以上,患者从中山路、天津路、汉口路任何一个路口进来,均能顺利进入医院停车。同时,随着床位数量扩大,可以有效缓解当前住院难的问题。

7、 医用设备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搜狐网讯:国内大型医用设备的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快。卫生部昨日的《关于下达2011~2015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称,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围绕调整资源配置和降低医疗费用两个基本目标,卫生部对各省(区、市)2011~201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乐普医疗14.00+0.151.08%万东医疗13.13+0.020.15%5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进行了评审,要求各地严格依据核准的配置规划,组织开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工作。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设计;病房设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国家也在持续加强对各级妇幼保健院的建设。纵观当前妇幼保健院建设,仍存在一些建设误区:一是认识误区,将妇幼保健院大量保健性的功能划分到临床;二是管理误区,妇幼保健院的科室设置与综合性医院大致相同,只是比综合医院多了保健的功能;三是发展误区,普遍重视医疗发展,而不重视保健的发展。所以建设好妇幼保健院,其功能定位与发展研究尤为重要。

一、妇幼保健院主要职能分析

妇幼保健院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妇女儿童的生理特点,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对妇女儿童进行经常性的预防保健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优生优育:开展优生、优育工作,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围产保健、产前诊断、遗传疾病咨询和出生缺陷监测等,预防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孕产妇保健:推广新法接生,施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防治妊娠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积极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调查分析发病因素,实施防治方案,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做好妇女经、孕、产、哺乳、更年期的卫生保健,组织实施女职工劳动保健。

婴幼儿保健:对婴幼儿实行系统保健管理,增强儿童体质,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调查分析发病因素,实施防治方案,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做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推广科学育儿,提高母乳喂养率,做好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及传染病管理工作。

计划生育:推广以避孕为主的计划生育综合节育措施;对育龄夫妇指导和实施安全有效的节育方法;提高节育手术质量,杜绝事故,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确保手术者的安全与健康;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展有关妇女儿童健康、计划生育节育技术和优生工作的各项科学研究。

科学知识普及: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普及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的妇幼卫生知识水平。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节育技术的信息工作,做好资料统计和分析研究。

可见,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与综合医院有很大的不同。综合医院门诊病房以医技为中心,见图1;妇幼保健院以围婚与围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为建设核心,见图2。其充分体现了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保健、临床与预防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需加强保健专科建设,突出保健优势。

两种中心的不同,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建筑形态、功能流线。

二、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案例

(一)建筑立意

枣庄妇幼保健医院的建筑造型,如发散状花瓣布局,犹如一朵“生命之花”,与南部的山地和东侧的绿地公园相互空间渗透,独特的形体变化与环境和谐共生,浑然一体,围合串联,形成闭合空间与开敞空间,有机互联。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整个规划与城市机理取得融合。两栋病房楼错落布置,为干道展现了连续统一、舒展错落的建筑景观,病房房间处于南侧,避免了来自干道的噪音影响。门诊入口正对厦门路,形成开敞的前广场,同时四层的裙房和十三层的病房主楼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形体,与城市机理以及秀美自然环境取得了有机融合。

(二)三大保健中心设置

将围婚与围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分设在建筑的不同楼层,避免不同人流(儿童与妇女成人,普通妇科与产妇)相互交叉影响,保证了就诊流线的单一性。每一个门诊“花瓣”区域代表了一个二级保健部门,二级保健部门既相对独立,又通过医疗街串联,使得流线简捷,保证了三大人流与医技间的紧密联系。

(三)病房设置

病房部分每层设两个护理单元,共用一个交通核,是综合医院的惯常做法。实际应用中常常将两个护理单元一字排开,或“L”型排开,或“Z”型排开,最大程度地节省竖向交通的数量和面积。

枣庄妇幼保健院将妇女和儿童的病房楼相对分开设计,但又不失联系,在保证医技功能的最大化共享的同时,又避免了妇女和儿童间的相互影响。这点与综合医院有很大的区别。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消除医院因人流量过大导致的嘈杂、拥挤、紧张等不良心理感受,是现代化医院设计的重点之一。该案例设计中,设计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一切从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出发,从室内空间到外部环境,力求全方位营造出以人为本的诊疗和康复环境。针对服务人群的不同,以及妇幼保健院独有的三大中心建设要求,在人性化设计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

1.各层分设挂号、收费、取药、抽血、常规检验,避免不同人群的上下穿行,避免不同人群的交叉影响;

2.将内镜、电生理、功能检查等根据需求分设到不同的楼层,充分提高检查仪器的利用率,避免不同人群的上下穿行;

3.手术室、NICU、产房的同层布局,最大化地减少患者在不同医技科室间的穿行,真正做到从妇幼人群的角度出发,体现“以妇幼人群为重心”的设计理念。

除了对患者的关怀外,在医疗辅助用房和医护人员用房的规划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医护人员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在医疗、生活、服务、交流、休息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足够的建筑空间、商业服务和休憩设施,使患者、患者家属及来访者都能切身感受到建筑与环境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和无处不在的体贴与关爱。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4

启动会上,诸宏明指出:乡村医生是基本医疗、基本公众卫生的保障,通过对乡村医生的培训能够帮助乡村医生提高自身专业诊疗能力,迅速加入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的队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推进分级诊疗,更好地

综合新闻

我国将设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7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决定在全国遴选设置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原则上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各遴选1所儿童医院或儿科实力突出的综合医院作为主体,牵头整合区域内儿科资源,设置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为村民服务。

杨民在会上说:“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素质优良的乡村医生队伍,对于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助力国家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蔡忠军表示,乡村医生分会是中国乡村医生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团,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提升卫生服务质量的需要。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将通过组建“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工程”专家委员会及各地培训中心,切实为中国乡村医生“建乡医之家,圆执业之梦”。

此次启动会上,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向首批“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授牌,并成立专家委员会。杨民和蔡忠军为乡村医生代表捐赠了200台菩提医疗智能医生工作站,希望智能医生工作站能够为乡村医生的工作带来高效和便捷,助力乡村医生实现自我价值,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推动乡村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

《规划》明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国内一流的儿童医院为主体,应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功能定位是我国儿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心、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具有儿科临床研究转化职能,承担全国儿童主要疾病登记、相关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信息监测工作。

地方采风

西安

诊所看病能刷医保卡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出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指出,凡有合法经营资质的诊所等医药机构,遵守医疗保险有关法律及政策规定,具备联网条件并愿意联网的,均可承担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办法》出台后,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条件不再有经营面积、经营年限、医疗机构等级等限制性条件,申报资料也较以往的9项减少到三四项。定点医药机构若违反协议约定,要追究违约责任。

山西

分三类推进卫生院建设

近日,山西省召开全省深化医改领导小组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分三类推进卫生院建设,每个县重点建设2~5家一类卫生院,着力提高急危重症的判断和初步抢救能力。距离县城较远的二类卫生院,实行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并重。一类、二类卫生院应具备开展一级、二级手术的能力。距离县城较近的三类卫生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门急诊服务。《意见》强调,县级有关部门可在编制总量内,对辖区内卫生院人员、床位编制进行动态调整,优先满足一类、二类卫生院需求。

安徽

推出洪灾中医防治手册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5

一、基本情况

__镇(中医院管辖)有5个社区、8个村委会,150个自然村,总户数9176户,总人口31742人,农业人口18478人;农村人均收入1257元,人均吃粮400公斤,15—49岁育龄妇女8554人,占总人口的26.95%;18—35岁育龄妇女数3939人,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出生334人,活产332人,死胎死产2人。7岁以下儿童2247人(5岁以儿童1760人,3岁以儿童936人),占总人口的7.08%;0—15岁儿童4313人。预防保健人员26人,其中乡级3人,村级23人,共设有13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为100%,全部为甲级村卫生室。

二、组织管理

年初,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20__年度防保工作计划,并召开了20__年度村医工作安排会议。会上,镇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村医工作做了一些要求和强调,防保科将各村的任务、指标下达到各村卫生室,连同百分计考评标准与村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合同书,并订有奖惩标准。半年对各村进行检查督导,并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年底严格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合同书的考评标准对所辖卫生室进行考评,并兑现奖惩。从行政上、业务上加强了村医的管理,提高了村医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一)培训、督导

一年来,围绕乡村一体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及预防、保健工作对在职卫生人员、村医进行培训,自办培训班4期,共培训232人次,其中中医院148人次,村医84人次;召开例会4期,参会人员共108人次。在镇政府、中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坚持每月1人次的下乡监督活动,全年共下乡监督96人次,318天。

(二)健康教育

围绕预防、保健、康复等,采取多渠道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设立宣教室和咨询室,播放录象,在门诊、住院部走道显眼地方及病房粘贴宣传画、标语,门诊大厅有两块宣传板,每月定期出版报,各种卫生节日在街头人口集中地方设点宣传,制作展版,印发宣传材料,口头宣传及设有咨询电话。另外,辖区13所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村医上门宣传,育龄妇女轮换式学习科普连环画知识。一年来,共设点宣传11次,每次医务人员3人,共33人次,168期,粘贴标语60条,粘贴宣传画245张,制作展版11块,发放宣传材料20多种、26500份,医务人员宣传9928人次,接受咨询4372人次;会议培训4期,共培训120人次。18—35岁育龄妇女受教3373人次,孕产妇受教463人。新婚登记人员受教840人。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果,辖区内13个村卫生室全部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统一”开展工作,严格村卫生室值班、考勤制度,制定健全了村卫生室工作制度;加强了赧场社区卫生室、白家寨村卫生室、香柏河村卫生室、横山村卫生室、杨梅山村卫生室、大坪子村卫生室、新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夯实村级卫生保健网,逐年解决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业务用房简陋的问题。继续实行防保人员对各村卫生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了防保人员和村医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巩固了“围产期保健保偿制”,建立了动员孕妇住院分娩奖惩制和费用包干制,有效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今年对孕产妇管理突出的村卫生室给予了表彰奖励,共奖励金额4529元。

(四)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严格执行《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管理规定,设置了合管办并保证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确保了新农合的顺利运行;制订了《__镇新农合管理制度》,加强了新农合用药行为的监管。13个村卫生室均按时、按质进行报账制度,并分散、分批张榜公布报销比例及金额。补偿情况:20__年1至11月份,参合者总得到补偿14530人次,总补偿医疗基金1019141.49元,占可用医疗基金(1597482元)的63.80%。其中:门诊统筹补偿6173人次,补偿医疗基金36278.51元,占可用门诊统筹补偿基金(399370.50)的9.08%;门诊家庭账户补偿5625人次,补偿医疗基金44286.44元,占可用门诊补偿基金(399370.50)的11.09%【其中,慢性病门诊补偿1855人次,补偿慢性病基

金92355.79元,占可用慢性病补偿基金(79874.10元)的115.63%;】;住院补偿834人次,补偿住院基金829020.75元,占可用住院补偿基金(1118237.40)的74.14%;住院顺产分娩43人次,总住院医疗费用25800元,补偿住院医疗基金17200元,占可用住院基金1118237.40)的1.54%。可用医疗基金结余578340.56元。20__年度__镇参合率为93.11%(17201/18474),比去年下降2.84%(居民人口不得参与合作医疗)。

(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计划免疫:在计划免疫中,全镇以“计划免疫工作计划”为目标,着重建立完善计划免疫十本贻账,完成各项指标率,提高afp病例监测报告,做好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及计划外疫苗的接种工作。重点加强贫困边远山区及免疫空白地区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20__年共出生儿童321人,0—7岁儿童2302人,建卡2302人,建卡率100%;乙肝疫苗接种321人,接种率100%,及时接种309人,及时接种率为96.26%。20__年afp、麻疹病例、新生儿破伤风实行“旬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共监测上报36期。20__年共运转疫苗9次,其基础免疫接种率为:卡介苗99.43%,麻疹疫苗100%,百白破99.81%,脊灰疫苗99.81%,乙肝疫苗100%。五苗全程接种率99.43%。为巩固脊灰强化免疫,20__年1月进行了一轮强化免疫,应种1330人,0剂次儿童58人,实种1320人,服苗率99.25%.外地儿童应种79人,实种79人,0剂次儿童应种6人,0次剂儿童实种6人,服苗率100%,并进行了查漏补种工作。20__年6月至12月,积极做好二类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通过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及村医的共同努力,共接种乙肝疫苗(含村级)共2512人。为实现全国消灭麻疹承诺,于20__年11月对8月龄至14岁适龄儿童进行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应种数5284人,实种数5256人,接种率为99.47%。

2、疫情监测

在疫情监测上,继续坚持“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原则,严格监测“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感样病例、禽流感零报告及日报告”。主动搜索afp病例。20__年3月18日云山小学学生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发病19人,疾控中心、中医院防保科及村卫生室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几天努力,疫情最终得到控制。20__年5月至6月进行“手足口病”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37期,未发现手足口病;20__年10月25日至今进行“登革热”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49期,未发现登革热疫情。20__年,__镇共发乙类传染病322例,发病率1014.43/十万,发病居首位的为肠道传染病,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 98.1%。

在疫情监测上,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有疫情报告各项制度,每季度有疫情分析,疫情自查总结,半年、年度疫情分析。20__年共进行疫情分析季度4期,半年分析1期,年度分析1期。按《龙陵县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要求,积极做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20__年共上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包含一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菌子中毒) 3、疟疾防治

疟疾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要求完成。20__年本地居民发热血检702人,血检完成率117%,流动人口涂片治疗 670人,完成率111.67%,血检村寨148个组,村寨覆盖率100%,预防服药630人,预防服药率210%,疟疾现症病人治疗15人,治疗率100%,休止期根治63人,根治率100%,病灶点处理63个,疟史访问 270人,访问率100%,病灶点处理270个,处理率100%。均为外源性病灶点。20__年,第五轮疟疾项目“氯伯喹”免费治疗间日疟共368人;act治疗pf 108人,浸泡蚊帐1037笼。20__年疟疾防治做到年头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过程有记录。且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季度也制定工作计划、总结。数据资料做到一月一收一报,并按时上报县项目办各种报表及资料。20__年共上报疟疾报表21期,季报表7期,(分别为第五轮、第六轮)。严格“疟疾基金财务帐”管理,及时兑现疟疾项目款。

4、结核病防治

按照《结核病项目》要求,认真做好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20__年共转诊病人36例,规范、足量、全程对结核病病人实施治疗,共治疗肺结核病人11例,加强督导管理,共督导结核病病人11例,督导45次(其中有1人为自费服药),做到“三见面、三落实、五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结核病病人的督导及归口管理工作。

5、鼠疫防治工作

鼠疫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方案》和“省、市、县鼠疫防治联防方案”,强化鼠疫“疫情三报”,坚持“零报告”制度,严防鼠间鼠疫的流行,杜绝人间鼠疫的发生。20__年度统一灭鼠2次,经费投入10500多元,受益人口20__0人。

6、死因监测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是20__年一项新开展的工作,主要进行辖区内的死亡信息收集,所有死亡个案必须全部上报,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中医院做好培训及督导工作。做好质量控制。中医院各科室、全镇5个社区及8个村卫生室共监测上报死亡病例169人,死因报告率100%.网络直报169人,直报符合率92.22%;报告卡完整率93.41%,报告卡规范率90%,卡片与病史符合率91.21%;报告及时率90.80%,培训村医2期,积极做好下乡监督工作,共计下乡监督36次,撰写督导报告4期。

(六)妇幼卫生工作

1、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的法律、法规,搞好“围产期保健保偿”服务,巩固保健保偿服务取得的成果,20__年围产期应入保232人,实入保232人,入保率为100%。

2、“降消项目”工作

我镇严格按照龙陵县“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好“降消项目”工作,利用项目活动,加强了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巩固了三级防保网底建设,搞好怀孕妇女的摸底排查登记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急救运行机制,为“两个危急”转诊抢救疏通绿色通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政策,主动为贫困孕产妇办理救助资金,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两个”死亡率。20__年度,__镇共办理贫困孕产妇救助卡128人,享受救助金86人,补助金额46720.84元;实行限价收费的40人。在中医院住院分娩的贫困孕产妇224人,补助金额151568元;实行限价收费的有91人,补助金额28758.18元。危急

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成功率为100%。

3、爱婴医院工作

继续巩固创建爱婴医院来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纯母乳喂养率。20__年度指导产妇母乳喂养332人,纯母乳喂养300人,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

4、“三监测、六管理”工作

全年共有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活产332人,建卡322人,产检322人,有早孕检查277人,住院分娩300人,新法接生334人,产后访视322人,系统管理277人;高危孕产妇94人,管理94人,高危产妇68人,住院分娩68人,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无孕产妇死亡。7岁以下儿童2247人,保健管理1697人;3岁以下儿童936人,保健管理705人;5岁以下高危儿童113人,管理113人;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人数16人。新生儿死亡1人,婴儿死亡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3人,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5、十三项妇幼卫生指标

20__年度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为3.01/00,婴儿死亡率为9.0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04/00,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96.99%,产前检查率为96.99%,新法接生率为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0.36%,产后访视率96.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4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为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75.52%,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5.32%,5岁以下高危儿童管理率为100%, 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覆盖率为100%;4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300/332);低体重出生率为1.20%(4/332),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82%(16/332)。培训合格率为100%;妇女健康教育率为85.63%(3373/3939)。

6、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妇幼卫生的痕迹资料的归类整理,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信息资料档案,准确及时上报和反馈妇幼卫生院信息。今年上报妇幼卫生信息12期,健全乡级3本8种台帐、村级2本5种台帐,确保县、乡、三级数据上一致,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县对乡镇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要求,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并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并进行监测。20__年,__镇共监测1362人,其中孕产妇监测522人,完成任务400的130.5%;新婚保健人员婚前保健监测840人,完成任务数550人的152.73%,共随访hiv/aids 6人,筛查出hiv感染者3例。实施母婴阻断0人,发放安全套200盒,20__年镇村两级共出艾滋病宣传栏期84期,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资料 6000多份,受益人口5000多人。20__年__镇对防治艾滋病家庭贫困人员及艾滋病孤儿共计17人,救助金补助14700元。

(八)其它工作

积极完成上级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及参加各种会议。20__年到上级培训 8次,培训村级14次,接受上级督导 8次;驾驶员体检524人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范围不广,力度不够,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

2、个别村医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防保经费严重短缺,村医不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培训,卫生室设备、器材陈旧老化。

4、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经费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足。

(二)建议

1、加强村医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2、加强健教宣传,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6

一般来讲,一家医院有一个门诊药房和一个急诊药房为门急诊病人服务,一个住院药房为住院病人服务。无锡市人民医院由成人和儿童两个医院组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人和儿童医院都有各自独立的门急诊大楼及住院病房大楼,所以在药局设置上,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都分为成人和儿童2套共8个药房。

一、 影响药局向病区供药的因素

1.药局职责不同: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配置中心分工明确,住院病人日常用药由医生开具医嘱,白天的长期、临时医嘱由住院药房即住院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负责处理。夜间由于住院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关闭,医生一般不开长期和临时的用药类医嘱,而是通过走处方的形式临时取药,由急诊药房负责处理。因此,急诊药房的药品包含了大小两种规格,大包装满足急诊病人,小包装(散装)发给住院病人。

2.药品摆药类别不同:医生下达医嘱经过护士核对后,住院药房即可进行预设时间段的摆药操作,保存计价的同时减药局库存,然后由护士将药品领回病房给病人使用。在住院药房摆药时,可将药品按照‘服药类医嘱’和‘非服药类医嘱’分开处理。我院启用静脉配置中心后,在‘非服药类医嘱’中分离出‘静配类医嘱’单独处理。

3.药品种类的不同:可摆药品按照药品类别,大致可以分为口服药类、大输液类、针剂类、其他类(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品等)。口服药类药品较为简单,划分至上文提到的‘服药类医嘱’由住院药房处理。针剂类药品又可细分为静脉输液类药品、静脉注射类药品和肌肉注射类药品等,静脉输液类药品与大输液类药品一起划分至‘静配类医嘱’,其他的划分至‘非服药类医嘱’(不含静配类医嘱药品)。

4.医嘱长期临时标志的不同:医嘱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服药类医嘱’不论长期还是临时都由住院药房处理。‘静配类医嘱’中的长期医嘱由静脉配置中心统一处理并配送至病区,而‘静配类医嘱’中的临时医嘱由住院药房处理。不含静脉输液类药品的‘非服药类医嘱’不论长期临时均由住院药房处理。

5.片剂摆药机的影响:我院成人住院药房配置了两台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型号为YS-TR-520FDS,该机器工作效率高,通过接口程序接收医嘱,可以将单位为‘片’和‘粒’的口服药全自动包装、封口,不但发药速度快提高了效率,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人工摆药造成的差错[1]。儿童住院药房在处理‘服药类医嘱’时,将该类医嘱中可以进入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药品划至成人住院药房处理。

6.地域的限制:我院儿童医院各药房,还要为特需、移植病房的病人供药(距离比较近),这些病区需要在儿童住院药房和儿童急诊药房取药。因此,儿童住院药房和儿童急诊药房常备成人药品。

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院病区摆药流程较为复杂。以下是一个病区药房与病区间的供药关系(儿童病区的取药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病房在取药时,儿童静脉配置中心只承担长期的静配类医嘱,儿童急诊药房只负责夜间的普通处方,而成人住院药房承担了出院带药处方以及可以进入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口服医嘱,儿童住院药房则负责只能手工外摆的服药类医嘱和全部长期临时的非静脉输液类的非服药类医嘱,以及白天的普通处方。很显然,儿童住院药房与成人住院药房间存在交叉,两个药房如何相互不干扰提取医嘱保存计价成为了关键,这就需要HIS软件来支持[2]。

二、医院HIS系统设置

1.药局设置:成人急诊药房、成人住院药房、成人静脉配置中心;儿童急诊药房、儿童住院药房、儿童静脉配置中心。

2.人员权限分配:区分主任组、班长组、一般人员组,分别进行菜单权限的分配,以及可操作药局代码的分配。一般而言,主任可以操作所有药房、药库和所有界面菜单,班长可使用本药局所有界面菜单,一般人员只能操作本药局的部分界面菜单。

3.药局管辖的病区护理单元设置:药局管理程序可以让每个药局单独设置自己所管辖的护理单元名单,并且对该病区产生的医嘱按照‘长期’和‘临时’分别设置对应哪些医嘱摆药类别。使操作员在进行医嘱提取保存时,不会提取到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病区的医嘱。

4.摆药类别设置:药品可按照给药途径进行摆药类别的归类,比如口服药品归为‘服药类医嘱’,比如静脉滴注的药品归为‘静配医嘱’,再比如肌肉注射或雾化吸入的归为‘非服药类医嘱’。另外要强制指定某些药品的摆药类别,优先级大于按途径归类等。

三、解决方法

成人急诊药房和儿童急诊药房、成人静脉配置中心和儿童静脉配置中心不会发生交叉,可以通过对药局进行专属护理单元设置来解决。

成人住院药房和儿童住院药房发生交叉供药,主要针对服药类医嘱中可以进入成人住院药房的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药品而言,也就是说儿童住院药房在保存医嘱时需要把那些可以进入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药品过滤掉,而只保存外摆的服药类药品。这个需要两个药房同时设置,儿童住院药房将此类可进入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药品强制归类为‘服药类医嘱’;将不进入摆药机的外摆口服药按给药途径与‘非服药类医嘱’归并到一起进行处理。成人住院药房将所有口服药强制归类为‘服药类医嘱’并单独处理。这样一来,所有药品都不会遗漏,并且可以按预先设计好的方向流向两个住院药房,相互间也不会出现争夺药品的情况。

住院药房与静脉配置住院发生交叉,主要针对静脉输液类的医嘱,此类医嘱‘长期’全部进静配,‘临时’则由住院药房处理。需要在设置护理单元摆药类别时按照‘长期’和‘临时’分别处理。静脉配置住院只设置处理‘长期’的‘静配医嘱’,而住院药房则需要在‘长期’医嘱处理时过滤掉‘静配医嘱’,可以通过给药途径的不同划分来实现,即直接设置‘非服药类医嘱’即可。另外在‘临时’医嘱的处理中,住院药房必须同时处理‘静配医嘱’和‘非服药类医嘱’,为方便起见,将这两类医嘱按途径合并命名为‘非服药类静配’这个摆药类别进行统一处理。

通过对HIS系统药房、护理单元、医生站等系统的不同设置,我院目前多药房并行运行,有交叉而互不干扰,为病区及时准确供药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陈敏亚、陆一、施佳毅.医院自动化药房建设的实践与体会.《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8):353-354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儿童 医疗 保障体制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就社会保障而言,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和改革,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中央和各级政府都明显体现出对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重视。但是在城镇职工和农村人口的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全国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在法律和制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建立儿童医疗保障体制势在必行。本文即从当前儿童医保现状、儿童基本权利理念、儿童权利保障之于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论证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主导儿童医疗保障的重要意义。

儿童医疗保障体系是儿童基本权利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规定儿童享有健康权。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89年11月12日,第44届联大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至今已有 190 多个国家批准履行该国际公约。在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还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四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第四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卫生部门应当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2006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案明确指出:“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生存是人类第一需要,人只有获得了生存权,才具有现实条件有效行使其他权利。而对于发育、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来说,生存权更是优于一切权利的基本权利。

在这些法律和公约当中,对儿童权利的保障,特别是儿童生存权利的保障都有明确的规定,儿童作为国家的基本公民,应拥有与成年人同等的基本生存权利,有同样得到应有公共卫生服务的权利。而且儿童相比于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很不成熟,具有不稳定性,更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特别保护,不应因为儿童的父母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进一步影响了其接受医疗保障的条件和水平。尽管儿童还不是当前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却是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希望所在;重视儿童医疗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制度性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度转型导致儿童健康权保障的缺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了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在覆盖企业劳动者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同时,也保障了城镇居民所抚养的儿童。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工人与职员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时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或特约中西医师处免费诊治,手术费及普通药费,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二分之一。”1955年财政部、卫生部、国务院人事局联合《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子女医疗问题的通知》,规定子女享受半公费医疗待遇。1957年卫生部又发出了《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对少年儿童有计划疫苗接种的重视与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儿童的出生死亡率并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造就了上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国家在颁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独生子女医疗费用报销制度,一定年龄段独生子女的医疗费用可以全额报销。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框架,在制度构件上通过责任共担、基本保障和风险管理社会化而使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更具先进性。但是该决定在城镇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保障问题上并没有新的规定,原则上维持了原来由企业负担二分之一医疗费用的格局。

上述政策和措施在一定时期给城镇居民和职工子女的医疗带来相应的保障。儿童医疗费用由家长所在单位报销,或国家直接给予救济,保险范围、项目都比较狭窄,保险标准也很低,很难实现真正的保险。而且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医院负担及亏损严重,国家也不可能及时调剂和弥补,严重限制了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一些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下降,职工供养子女医疗费用报销的承诺难以兑现,原有的儿童医疗保障制度在实践中逐步被淘汰,城镇少儿半劳保、半公费医疗已经“名存实亡”。

儿童医疗保障体系是国家和谐发展的需要

儿童是应当受到保护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应该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弱势群体的成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可能是客观的或自然的,如身体上的残疾;也有可能是主观的或人为的,如受歧视的城市农民工。第二,贫困性是弱势群体在经济利益上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弱势群体”这个概念虽然不能完全与“贫困人口”这个概念划等号,但至少是高度重叠的。第三,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主要是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较低。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他们对利益的表达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在涉及他们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残疾人、农民工、低收入者等属于弱势群体。但是从弱势群体的定义看来,儿童也不能被排除在弱势群体之外。儿童由于年龄的限制,心智未完全成熟,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不具有一般成年人的能力,也无法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儿童没有经济来源,一切生活保障都来自于家庭,就造成了儿童在经济方面的弱势。儿童由于年幼,必须依靠他人的监护才能获得自己的合法利益,失去了成年人的支持,儿童根本不了解也无法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因此如果成年人没有重视儿童应有的权益,儿童权益将无法获得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具有公平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后,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发展经济、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又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从社会整体全面和谐的角度看,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角度看,和谐应当是整体和谐、全面和谐,而不是局部的、片面的和谐。每个公民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和谐,等等,都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和基本特征。

就目前的医疗保障来看,却明显地对儿童不公平。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体系中包括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社会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有特定的保障对象,唯独没有设立覆盖儿童的医疗保险,儿童医疗保险成为一个空白。与此对应的社会现实却是:由于目前儿童患病率高、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儿童的医疗费用成了家庭的沉重负担。有的家庭因为子女医疗费用的庞大开支而入不敷出,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另一些家庭因为少支付子女医药费用生活条件较好,因而造成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这是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建立儿童医疗保险,不仅有利于其人民生活的改进,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发展。

保障儿童健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的生命是创造劳动价值的源泉,健康与教育一样,是儿童生活并体现价值的基本潜能之一,是儿童智力、体力和情感发育的基础,保障儿童应有的健康水平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儿童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否,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是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最基本的条件。

我国目前非政府主导的儿童医疗保障存在严重不足

作为纯公共产品的基本公共服务,其生产和提供应以政府为主体,但是我国的儿童医疗保障目前却以家庭保障、民间互助和商业保险为主要形式,存在着保障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家庭保障形式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家庭保障儿童医疗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风险分担机制,即“由亲友组成一个风险分担团体,互相帮助,如送礼、送钱和照看病人等”。这种风险分担机制表面上来看缓解了患者家庭的经济问题,但是不断高涨的医疗经费和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的矛盾不能根本解决。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衰竭等,都是儿童常见的大病。调查显示,中国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且还在以每年3万至4万的速度增加,而增加的患者中,50%是年幼的儿童。①据了解,治愈一例白血病儿童,平均需要3年半至5年的时间,花费15万至30万元。肾功能衰竭也是儿童比较容易患的大病,它的治疗费用更加昂贵:仅透析费用每年就在6万至10万元,如果换肾,则需要四五十万元。②有数据显示,国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目前已达到 74.4%,③因此只要坚持治疗,白血病不是绝症,然而有报道称,巨额的药疗费用,使得全国白血病患儿的住院率仅为10%左右,每年有1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④孩子一旦患病,带给家庭的不只是痛苦,还可能是倾家荡产。可见家庭的支付能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承受高额的儿童医疗费用,亟需社会医疗制度的保障。

商业保险和民间互助难以满足儿童医疗保障的需求。基于人身保险制度,一些家庭对子女、一些学校统一组织入学青少年儿童上交一定的保险金给保险公司,一旦青少年儿童发生伤残灾害等意外疾病时,由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医疗费用。但人身保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客观上虽然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保险公司仍然是以利为目的,“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此外,保险范围相对狭小,只限于伤、灾害等意外疾病,对普通生理疾病则不设保险;在履行人身保险合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系列程序性的障碍问题,这都是商业保险的局限性。

面对广大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我国一些城市陆续开展了针对大病患儿的互助救助行动。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很多大中城市,由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和当地红十字会共同协作、推动成立“中小学生住院医疗互助基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儿家庭的经济困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少儿互助金为社会团体红十字会主办,是以自愿为原则的互助保险,政府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领导的重视,而不是制度的保证,这使得少儿住院基金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风险。医院的大处方、大检查,构成了互助金的沉重负担。依靠少儿互助金自身的力量对医院加以约束,只能起到很有限的作用。

以政府主导的儿童医疗保障体制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文中“儿童”的定义是指0至18周岁,并且没有被纳入公费医疗统筹范围(如普通高等院校享受公费医疗的在读学生)的人群。儿童是国家和家庭的希望,一向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人口数及其构成的统计数据,15岁以下的儿童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5%,约2亿5千万。⑤

儿童具有没有经济来源,身体免疫系统较弱等特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儿童是比较容易感染疾病的人群。而且现在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型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有不断攀升的趋势。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儿童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儿童如果患病,一般家长都会选择不惜一切代价为儿童提供治疗,但是昂贵的治疗费用,也使得很多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陷入经济危机,甚至有家庭因为费用问题而不得不放弃治疗。因此建立儿童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和法规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国家能够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将有利于社会长远和谐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近几年,非典、禽流感、甲流等大型传染病接连地爆发,再加上汶川地震、三氯氰胺奶粉、海南毒豇豆等大型的天灾人祸不时发生,让人们更加注重于自己的生命安全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保障。少年儿童是家庭、社会的重要成员,是社会稳定和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政府主导、提供儿童医疗保障既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也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李茵:“儿童大病医疗保障需尽快全国统一”,《新京报》,2007年3月8日。

②马月丹,胡冬梅,于润吉:“我国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卫生经济》,2007年第8期,第51~52页。

③胡亚美:“白血病儿童的福音”,news.省略/c/2005-04-30/10206537088.shtml。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8

医院的北边是郑州市广阔的新区居民住宅区,南边是繁华的行政和商务区,医院的主体建筑――一座亚洲面积最大的、扇面状的儿科住院楼身处其间,像一艘气势磅礴的绿色方舟,承载着郑州、河南,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病患儿童恢复健康和快乐的梦想。一提起这家即将开诊的“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郑州儿童医院东区医院”,街道上正在遛弯儿的郑州人说话底气都很足:“有北京最好的专家支持,以后孩子有啥毛病都不用愁了!”大家说话间嘴角带着笑,眼中充满了期待。

除了期待之外,包括院长周崇臣在内所有郑州儿童医院的职工,心中多少有些欣慰和自豪。在恢宏的儿童医院主体建筑西侧,一片足球场大小、低矮的临时活动板房区已经矗立了好几年。板房区里,工人们睡东头,院方建设人员在西头办公。几年来,与数十家合作单位数以千计的现场办公会,就在这里完成。很多院方工作人员干脆就住在工地上,白天的工作结束了,就利用早晚的空闲时间,把板房后院儿的空地开辟出来:南瓜、大葱、花菜种得有模有样。

院长周崇臣,几年来已经习惯于在郑州老城内已经建院54年的老院区、“不到5岁”的脑瘫儿童康复医院、“3岁”的西区医院和马上要“降生”的东区医院之间马不停蹄地奔波。付出终有收获,占地仅20亩的老院区生机无限,2013年晋升为华中地区为数不多的全国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此刻的周崇臣更是把最大的精气神都花在活动板房里了,他和院里的职工一起,饿了吃盒饭,困了在板房里的平板床上躺一会儿。施工现场里,头戴安全帽的周崇臣院长,怎么看都更像战场上的将军,率领千军万马,只争朝夕地实现自己的设计蓝图。

电话线牵出千里“集团梦”

摊子大,步子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周崇臣与千里之外的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有着相同的“集团梦”。

说起来还是2013年春节后的一个傍晚,周崇臣在央视新闻中突然看到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成立全国性的儿童医院集团的全新思路,要通过集团把全国儿童医院的资源联系起来,“病人不动,医生移动”,最大限度地方便患儿就近、快速、及时地得到治疗,“专家、临床、教学、科研”得到共享。

周崇臣看完新闻联播之后静坐良久,此前他一直觉得儿科医疗服务具有其自身特点,专业化管理、分级诊疗、集团化运行等“医联体”模式是世界儿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虽已有成熟经验,在我国却没有先例,他只好在郑州地方几家儿童医院的基础上,小规模地作集团化的尝试,在2011年把“集团化”的梦想写进了医院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

这次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模式的提出,在周崇臣看来,又突破了地区医联体的限制,是一个跨地区共享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信息等医疗资源的“世界领先,但又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奇妙构思”!

迅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明确了自己的判断,周崇臣于第二天就拨通了倪鑫的电话,很兴奋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郑州儿童医院要首批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倪鑫听了很惊讶:周崇臣是他的“集团梦”公布于世之后,第一个打进电话来的儿童医院院长,而且语气坚定,态度坚决。“知音千里一线牵”,两个人三两下就确定了合作的基本框架。之后倪鑫马上到郑州实地考察,合作成立集团的事在郑州一时传为美谈,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与倪鑫亲切会面,市政府主管领导全程陪同。

2013年5月31日,周崇臣与包括河南省卫生厅巡视员夏祖昌、郑州市副市长刘东、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在内20人的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儿童医院集团成立签约仪式。6月1日,倪鑫就赴郑州,亲手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的全国第一家合作伙伴揭牌,双方合作诚意之足,效率之高可见一斑。

周崇臣在解释自己的决策时也谈到了成立集团的历史基础。在北京市儿童医院集团没有成立的时候,郑州儿童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已有差不多10年的交往,是相隔千里的“姊妹医院”,每年定期有郑州的儿科医生前往北京进修,也有北京专家来郑州辅导。

2009年,周崇臣到郑州儿童医院任院长时,他深知郑州儿童医院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北京的支持,对双方已有的合作特别看重。2010年,北京儿童医院的张金哲院士被特聘为郑州儿童医院名誉院长。且因为北京儿童医院是中国儿童医疗协会的主委单位,每年全国儿童医院至少开两次院长会议,周崇臣与倪鑫之间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但以往这些合作多数是自下而上,地方的医院主动找北京的医院,尽管有“姊妹”的形式,但总是些零星的项目,没有人统筹管理,合作的深度、广度、频度都比较有限。在集团成立的前后,周崇臣和倪鑫在无数次交谈中,均涉及到了河南的2600万儿童,在全国儿童医疗领域所占比重之大。新集团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更好地运作,让他们两人动足了脑筋。

高铁、光缆、手术台与大讲堂

2014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成立整整一年后,通过光缆,郑州方面的手术时间表又准时出现在北京,上午结束了北京的手术,经过中午两个半小时的高铁行程,下午中国儿童外科“第一把刀”――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大外科主任孙宁,准时出现在郑州儿童医院手术室内,集中为8名中原患儿实施复杂的儿科手术;同时在病房内,中华医学会危重症学会儿科学组组长、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钱素云正进行业务查房,不远处的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正在为钱主任随后的专题讲座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一年来,这样紧张的一天,在郑州儿童医院已经是一种常规状态,高铁和光缆把郑州与北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600万中原儿童可以不出郑州,就坐享部级顶尖儿童医疗服务。而这,仅仅是集团合作取得成果的冰山一角。

“郑州儿童医院在各区布置儿童医院的步伐不算慢,河南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不断缓解,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部级知名专家。集团成立以前,孩子一得重病,全家都得上北京,‘找大医院、挂专家号、排隔夜队’成了恶性循环,医生、病人都辛苦。集团的成立,解决的首先是这个问题。”周崇臣一点一点地分析着集团的成立给郑州儿童医院带来的改变。

从郑州方面的内生动力讲,经过54年的积累,郑州儿童医院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分科最细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数以百万计的病患者中,外地患儿约占75%,住院的重症患者中,外地患儿约占85%,承担着河南省及周边省份儿童医疗保健的重要任务。

由此出发,周崇臣为医院量身订制了“14680”规划,即组建一个集团(中原儿童医疗集团),发展和建设四个医院(东区医院、本部医院、西区医院、康复医院),加强六大工程体系建设(科研工程、人力资源工程、学科工程、硬件工程、文化工程、品牌工程),完善两所、两站、两室、两基地和十大专科诊疗中心,最核心的问题是从门诊、科研、教学、管理各领域全方位引进高端资源,真正提升医院的内涵与持续发展空间。

在集团成立以前,周崇臣带领郑州儿童医院左右突围,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国际继续教育组织、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等国际组织开展深度合作,为医院发展带来国际视野;又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合作,以期为医院科研的提升带来新的机遇。

从这方面讲,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的成立对周崇臣来说,可谓是“百年难遇的及时雨”。“北京儿童医院是老大哥,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内儿科界仅有的3位院士,全国儿内科、儿外科2位主委,拥有众多的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在国际国内儿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现在很多计划外的手术都实现了在线指导、远程治疗,手术台也成了大讲堂,对病人的服务是24小时不间断的,对医院医生、科研水平的提升更是全方位无死角。这真应了河南省卫生厅巡视员夏祖昌在签约仪式上说的,‘优质资源向全国拓展,教学、医疗、科研全面快速发展’。”

有这样的合作打底,占地296亩、开放床位可达2200-2500张的郑州儿童医院东区医院,在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儿童医院的同时,也有了丰富的内涵与不竭的动力,而后者,是周崇臣更加看重的。

“孩子健康是我工作的出发点”

周崇臣是郑州市人大代表,作为从外科医师岗位上成长起来的务实的管理者,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在郑州“两会”上,全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的提案就受到他的极大关注。新医改方案曾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通过相应的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如何真正实现“以大带小”盘活医疗资源,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向地方拓展,是他近两年来思考的主要命题。

由这个命题出发,在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的带动下,真正建立全省儿医(科)联合体目标的实现已为期不远。2011年,河南省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科)分会成立,郑州儿童医院当选为主委单位,周崇臣当时就提出了“河南儿科(院)是一家”的合作发展共赢理念;2013年,在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成立仪式上,倪鑫院长提出的致力于建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的“中国儿童医疗保障体系”,专家、临床、科研、教学四个共享更是全国儿科医联体和地方医联体结合的框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的脸上绽放更多的笑容,孩子们的健康是周崇臣近5年来的长期目标。

周崇臣对孩子是真有感情。

2009年周崇臣刚刚到郑州儿童医院上任时,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基层调查院情。他发现当时的孩子多数怕扎针,怕看病,尤其是到医院住院的孩子很少有不带着泪花的,从这个现象,他立刻想到从高科技手段入手,尽力减少孩子的病痛。于是,他不惜重金及时引进和更新先进的诊疗设备,开发出经拖出巨结肠根治术、小儿腹腔镜技术减少孩子们的痛苦;水疗、蜡疗、脑循环治疗仪,开展中药熏蒸治疗各种类型脑瘫、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等使脑瘫的诊断治疗进一步规范化和量化,缩短疗程,减轻家长负担,提高脑瘫患儿的治愈率,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

除了全方位的先进设备,周崇臣还很了解来郑州儿童医院看病的家长的难处。他投入1400万元用于打造数字化医院,清单自助打印系统、满意度调查系统、自助挂号系统让门诊大厅没以前那么嘈杂,就诊时间比以前也缩短很多,持就诊卡实时扣费,排队等候时间和来回缴费次数大大减少。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郑州儿童医院被河南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重症病例收治定点医院,救治成功率省内第一,并外出巡诊南阳、驻马店、周口、洛阳等地市,参与院外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工作,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为全省儿童手足口病救治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9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世界健康基金会合作筹建的儿中心始建于1988年,虽然建院历史不长,但起点不可谓不高,将医院建设成为现代化高水平的儿童医学中心在建院之初就是全体儿中心员工的共同目标,此后医院一直保持着广泛国际合作的传统,曾被称作是中美医学合作的成功典范。

“要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必须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目前已搭建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邀请了国际顶尖的专家加入到团队中一起规划设计,这样可以保证我们以国际化的思路进行建设。”江忠仪认为做错一件事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做错方向,作为医院管理者,应该认清趋势,找到符合医院以及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为此,他始终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坚持医院的国际化办院模式,力求将医院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

启航学科

国际水平的儿童医学中心,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学科建设。09年“空降”到儿中心的江忠仪,至今仍然将自己定位为新兵,对于儿中心,他思考最多的,就是传承与创新。“儿中心的使命是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培养卓越的儿科人才,同时创造转化医学成果。”对于怎样更好地传承儿中心的使命,江忠仪给出的答案是,用学科引领医院的发展,保持医院强大的生命力。

08年恰逢儿中心建院10周年,江忠仪来到医院后,对于10周年之后的医院发展方向,与领导班子一起进行了思索和探讨,最终,他们提出了“从零开始,启航于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并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搭建包括分子遗传学、蛋白质组学、模式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的科技共享平台。针对医院科研基础薄弱的状况,江忠仪认为首先要解决资源的整合和重新分配,利用好现有资源,为此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和生物样本库以满足研究需要,此外还围绕具有医院优势特色的重点学科建立了5个功能实验室,包括先心病研究室、血液/肿瘤研究室、发育与行为儿科研究室、出生缺陷研究室和临床药物研究室,“我们的几个学科是代表中国国家队的。”江忠仪颇为自豪地谈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对儿中心学科专业水平的高度评价,例如对于小儿先心病的诊治,儿中心的年手术量达到3700例,为全球最高;血液肿瘤中心是亚洲最大的诊治中心,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而发育行为儿科是我国该学科领域的发源地之一。这些学科不仅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对提高中国儿童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整合资源后,怎样打破观念,破除壁垒,以临床问题来研究,再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是江忠仪最关心的。目前,在中国边远地区依然存在着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儿童营养过剩、肥胖比例急剧上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也亟待关注,为此医院构建了医教结合干预模式,同时展开研究,通过研究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从解决个体问题上升到解决中国儿童整体问题的高度。江忠仪列举了铅中毒、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儿童睡眠健康等项目,在这些课题中,专家团队的研究转化为国家政策,对中国儿童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际化的办院模式下,儿中心与10个国家30多家顶尖的儿童医院和大学在医疗、科技和教学上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不仅实现了医院之间的合作,也实现了科与科之间的全面“联姻”。江忠仪一直坚持参照国际建设标准,努力打造专业齐全、多专科整合的学术团队和平台,其中包括与UCLA合作建立儿童癫痫诊治中心,与瑞士巴塞尔儿童医院建立了骨科诊疗合作中心,还与芝加哥大学COMER儿童医院建立了罕见病远程会诊中心,推动了对全球罕见疾病的有效诊治,此外还与哈佛大学波士顿医院建立了分子遗传诊断联合实验室,与世界健康基金会、雅培建立了临床营养发展中心。

“医疗是医院的今天,教育是医院的明天。”江忠仪同样看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而国际合作也有力地推动了人才的建设,儿中心与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建立了住院医师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了规范的培养体系,让医生真正学到住院医师规范。此外医院始终秉持着奉献的理念,在世界健康基金会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边远地区儿科人才的培训计划,连续十一年开展西部等地区儿科医师和护士的培训项目,目前已为全国18个省市50多家医院培训了近300名医护人员,为边远地区的医院建立了NICU和PICU的急救体系。

在人才建设上,江忠仪谈到制度的设计是保证,医院特别注重海外培训经历,例如高级职称的晋升也和海外经历挂钩,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基本上每个学科90%以上都与国外有联系。

江忠仪笑谈自己从内心热爱教学,因为培养怎样的学生,与医院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考虑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教育。此外,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生的同时也可以丰富自身,加强责任感,从而使医疗体系更加完善。

江忠仪表示,人才建设仍然是未来医院建设的核心之一,他将其概括为五大工程,包括杰出人才工程、骨干人才工程、青苗培育工程、人才引进工程以及优质教育工程,打造中央千人、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建立特色的专项基金,同时选择优秀青年医生送到国外进修,并欢迎国内国外的顶尖专家加入。

质量为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院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医院众多工作的核心。”作为一家医教研均衡发展的医院,江忠仪表示很难区分医教研各自所占比重,但医疗质量与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同时医疗也是科研与教学的基础和根基。因此医院始终把医疗的运行安全,医疗的质量效率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江忠仪也将“质量为先”作为了基本的发展原则。

而在多种评价标准中,儿中心依旧秉承着国际化水平的建设方针,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确定了申创JCI医疗质量认证的奋斗目标,并最终在2010年底成为国内首家通过JCI国际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

从2008年开始思考,到2009年真正启动,再到2010年正式通过,“我们走过的艰辛历程历历在目,将国外的评价标准翻译再理解,所付出的的人力太辛苦了。”提起这段将近三年的时间,江忠仪感慨万分。

将美国医院的评价标准引入到中国,对于医院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首先是在投入上,不仅有硬件设施的投入,更要有人力资源的保障。例如医院在建立药物配送系统体系之前,患者配药后可随意走动,而现在实现了全封闭管理,处方开出后由药房的药师评估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在很多时候能够修复临床医生的处方,然而为建立这个系统,医院大大增加了人力资金的投入。另外,江忠仪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镇静复苏是一个危险地带。医院要求门诊和病房的儿童患者同质化,在做B超和CT等检查时,儿童无法像成人一样安静下来,过去靠医生开镇静药让家长给孩子吃,隐患大,现在建立了镇静复苏体系,药的剂量由麻醉师评估,服用镇静药后,由麻醉护士全程跟踪,直到确保全部复苏清醒,充分体现了“质量为先”的准则。

其次少不了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在递交申请后的250个日日夜夜里,医院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种规章条例,改进和优化医疗流程,建立和实施了大量医疗质量控制与分析工具,展现了全体员工的强大凝聚力和奋斗精神。因此在JCI通过的当天晚上,激动得睡不着的江忠仪亲自给职工写了一封“你们是儿中心最可爱的人”的信,感谢儿中心的每一个人。

2013年末,儿中心又通过了JCI复评审,再次成为国内首个通过JCI教学研究型评审的儿童专科医院,但儿中心对质量与安全的坚持绝不止步于此。江忠仪介绍到,2013年年底上海交通大学批准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儿童健康管理研究所,研究所目前已经立项的两大课题之一,便是对于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研究。“目前来说,国内医院对于质量的评价,与国外相比不齐全,另外也比较散乱。”江忠仪表示,研究所正在研究国外的医疗制度,以及和中国的管理制度有哪些差异,还有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来建立本土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江忠仪相信最终能够通过对国内国外的分析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文化引领

“管理是一门艺术,一门专业,它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江忠仪对医院管理自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他眼中,医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复杂程度远超于一般的企业,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一个总览全局的考量。如何在多任务、多部门中引领员工?江忠仪抓住的关键词是“文化”。“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遇到很多瓶颈,而文化是最高境界,能够将制度的管理转化为内心的驱动力。”不是告诉员工怎么做,而是让员工从内心感受到自己要怎么做才是江忠仪的理想目标。

为让员工感受到尊重,江忠仪将“以人为本”也作为医院的基本方针之一,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在制度的形成中,他充分尊重人的发展,尤其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时,充分发挥工会的平台作用,让员工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决定权;从组织架构来说,特别强调专家治院,民主管理,涉及学术问题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为行政提供决策。此外,医院还从美国引进了已在若干企业推行的防癌抗癌的“金标准”,不仅期望推进以后降低癌症发生率和总医疗费用,大幅度提升员工健康水平和出勤水平,更重要的是,江忠仪认为,“这体现了一种人性关怀。”

江忠仪强调,“文化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凝练出来的。”2010年,医院开展了半年的医院文化大讨论,经过归纳总结出了8个字:奋斗,创新,包容,感恩。如果同大学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话,可以概括为精勤不倦的奋斗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和饮水思源的感恩文化。

提及如何解读这几种文化,江忠仪不无自豪地谈到医院为通过JCI评审所做出的奋斗,以及心胸外科丁文祥教授自主研发出的中国第一台儿童心肺复苏机,第一台体外循环机,这种创新,敢为人先。而当医院发展到一定程度,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医院倡导相互欣赏,相互包容。心脏外科的楼下至今还矗立着世界健康基金会第一任总裁的铜像,并镌刻了每一个帮助过儿中心的企业和个人的名字,营造了医院的感恩文化。

此外,作为儿中心,江忠仪还特别提到了慈善文化,医院每年慈善捐赠400多个少儿,去年通过个人、企业、慈善基金获得的资助达到了600多万。

“总的说来,医院发展要有目标,有文化。”江忠仪总结,文化也在引领制度,改变服务理念,让儿中心更加注重服务的细节。例如,目前医院倡导以家庭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家长、医院、社会三者对儿童实施心理关怀,这种整体的护理计划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还可促进疾病恢复。

搭平台 寻突破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主要承建单位,江忠仪表示未来儿中心将积极推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建设。首先,“十二五规划”项目中6.35万平方米的医疗综合楼即将启动,大概建设周期为2年,建好之后的医院规模将扩大一倍,并挪出1.5万平方米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学研究,政策管理研究和教育培训的重要核心部分。

与此同时,儿中心还将在浦东医学园区里批准获取的60亩土地上,建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主体,在更大规模上实现了教学、医疗、科研、管理、预防五位一体。江忠仪认为要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特别是成为中国儿童健康的思想库,要出思路,出政策,出规范,同时要致力成为重要的诊治中心,转诊中心,会诊中心。此外还要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研究,特别是聚焦六大领域的发展,寻求突破,包括儿童先天畸形、儿童血液肿瘤、儿童感染与免疫、遗传与代谢性疾病、围生期疾病以及儿童器官移植中心的打造。

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篇10

我州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在各级中共党委、政府的重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构及卫生人员的艰苦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2%,且大都居住在“山、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类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好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降低免疫针对疾病发病率,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红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州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按国家规定,计划免疫工作经费和接种人员接种补助费由各级政府给予保证,但我州除下拨国家转移支付的接种人员补助费外,应由各级政府承担的接种补助费和工作经费还未得到落实。经费不足制约了我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健康发展。

2、冷链设备缺乏正常更新机制。我州自1986年装备冷链设备以来,仅通过1996年卫七项目和1993年、1995年州县级自购进行过更新,目前冷链设备的使用均在10年以上,各级冷链设备损坏严重,因缺乏关键设备的更新保障机制和经费投入,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此问题在边疆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尤为突出,已成为本州计划免疫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农村儿童计划免疫中疫苗运转、质量保证及预防接种安全性不容乐观。农村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实际功能定位,由于受市场经济及投入不足的影响,尚未摆脱“重医轻防”现象,导致农村三级防疫网功能弱化,再加上普遍存在的工作经费短缺、人员编制少,业务素质低、基础设施差、培训经费短缺等,导致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疫苗的运转、贮存、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4、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漏洞尚存。随父母进城打工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在经济相对发达、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县市,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边疆及贫困地区,大多从事矿山、建筑及打短工,他们或居住在矿山,或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缺乏主动送其子女预防接种的意识,加上流动性大,给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带来较大困难。虽然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反复宣传,情况有所改观,但总体上流动儿童超期接种、未种、漏种等情况还是存在。

5、对14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实施困难。在国家5苗免费及云南省增加的2苗免费接种基础上,州委、州政府20__年下发了《关于对14岁以下儿童实行免费预防接种的通知》将原需付费接种的13种二类疫苗全部纳入14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范筹。这对我州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无疑是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得到了全州人民的欢迎。但由于实施此项决定所需经费金额巨大,现有的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力及设备不足等原因,使此项工作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群众都知道可以免费接种,但带孩子去进行预防接种时却被告知无疫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6、乡村医生待遇低、无社会保障,队伍难以稳定。我州从事计划免疫的工作人员中,乡村医生占了83.5%,是农村基本医疗和包括计划免疫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而政府给乡村医生的补助却很低,加之乡村医生随着年龄增长,其养老问题已成为他们的后顾之忧,一部分人已放弃乡村医生工作外出打工或从事更能赚钱的工作。全州从事计划免疫的工作人员由最高时的36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2800多人。

二、进一步做好我州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建议

1、强化对计划免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加强对计划免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按计划免疫规程的要求严格组织实施,并适时调整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政策,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2、加大对农村儿童计划免疫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一是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增加州、县市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编制,加强对各级计免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计划免疫工作队伍适应工作需求;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冷链设备定期强制更新制度,保证疫苗转运、贮存和使用的安全性;三是逐步增加计划免疫工作经费的投入。

3、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一是全面推行乡村医生公开招聘制,选拔农村优秀青年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来;二是通过提高各级财政支付乡村医生的月补助标准,增加对乡村医生预防接种针次的补助标准,增强乡村医生工作岗位的吸引力,稳定现有的乡村医生队伍,吸引中专毕业生进入乡村医生队伍;三是逐步考虑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对多年从事防保工作、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的乡村医生,可采取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偿或解决其养老保险等方式让其离岗,及时补充新人,逐步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