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十篇

时间:2023-04-01 22:56:17

银行风险

银行风险篇1

1.银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由原来的侧重资产业务、发展负债业务、发展资产负债业务均衡发展,逐渐到现在的均衡全面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多元化,商业银行业在发展原有的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要求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不断拓展业务经营的范围。例如理财、基金、信托、保险等多种新兴的金融业务,这些金融领域可以帮助银行完善自身业务方面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商业银行在新时代下实现自我突破发展。

2.完善银行业务内容的要求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创新已经是一个新的时代主题,下至企业上至国家都应该进行创新。另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也是推动国际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中,目前商业银行正处速运转和不断完善的阶段。金融行业的自身特点表明风险不单单是金融创新工具中存在的风险,还包括商业银行中可能会存在的潜在风险。在现如今这种发展形势下,商业银行应该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做好商业银行自身的完善工作,促进商业银行在以后的发展中实现创新。3.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银行的客户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更趋向于多样化的银行业务服务,并且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中,也要随之发生转变,从有形需求向无形需求转变,从资产负债需求向投资理财需求转变,采取现代化的业务服务水平来满足客户金融方面的多样化需求。银行必须要走精细化管理道路,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寻求更为多样化的突破,打破原有的风险管理中不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和观念,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4.严格的监管环境要求

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外部监管制度越来越健全,因此要求也越来越多,与此有关的管理措施更为严格。银行监督委员会还根据每个银行的不同发展情况就贷款、利率等进行宏观调控,实时监督各大商业银行的管理动态,这是外部监管对风险管理提出了变革要求的具体表现。

二、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措施

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是衡量一个银行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整个银行的管理组织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创新研究,才能切实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1.构建较为完善和专业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管理手段和体制。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和体制也逐渐完善,形成了商业银行独有的风险管理的数据标准。纵观全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随着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和金融实践的发展历程变化而不断革新,同时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可预测性,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防范手段逐渐向涵盖全局风险的管理转变。旨在通过更为专业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风险管理的的质量,加强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优化风险管理流程环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多个流程,只有做好各个流程的优化才可以提高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的水平。这就要求在每个环节中,每个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同时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因为每个流程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要做好两部分之间的衔接工作。首先应该做好流程的框架安排,严格规范流程的先后顺序和执行标准,并且要做好工作流程的精细化,在整体的规划下将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而且,细化的业务内容指派到人,并且规定好时间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应做的工作。工作人员应该尽快熟悉和做好业务,在自己的岗位上同其他的工作人员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不能独立于某一个项目计划之外。除此之外,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的分析预测,因为商业银行的的每一步业务安排都是由于风险管理效率决定的,所以每一个管理流程都要认真完成,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流程的优化。

3.不断进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创新

各国的经济正在被经济全球化悄然改变着,全球化在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环境竞争中赢得商机,就需要商业银行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动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彻底的改革创新。要进行商业银行的创新,要进行从上而下的全面创新,无论是金融业务,还是风险管理的的防范措施和手段都要进行科学性的探索和改革,更好地适用于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变化。依托现代的科学技术,在进行业务创新的时候要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真正提升。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建立好相关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并且要发挥好计算机网络先进的计量分析功能,为规避风险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将风险管理置于实时地控制和监督下,尽量减少在一些主要环节上的人为干扰力度,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三、结语

银行风险篇2

作为一家股份制上市银行的分行行长,今年一季度,他没能完成总行要求的利润增长目标。

6月8日,央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存贷利差将压缩45个基点。

“此次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我们银行年内损失的利息收入就高达20亿元。”陈树斌说。

2011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不良余额分别较上季度增加4.9%(201亿元)和2.4%(103亿元)。“中国银行业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再补充资本的商业模式将不可持续,银行业亟待转型。”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说。

“高利润”正在走开

2012年第一季度,有统计的16家上市银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19.37%,与去年同期33.23%的增速相比,出现明显下滑。

近年来,银行业ROE(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实体企业。2011年银行业ROE为21.35%,而制造业只有11.83%。在银行业收入构成中,息差贡献占据了80%的比例。

随着6月8日央行公布降息措施,以及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扩大,使得银行盈利预期开始下调。

中金公司的报告预计,在最坏情况下,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升8个基点至3.58%,而一年期加权贷款利润(假设原9折利率贷款占比为20%)则下降37基点至6.06%,存贷利差将压缩45个基点。2013年盈利将降至单位数增长。若下半年继续降息1~2次,则不排除2013年银行利润零增长的可能。

资料显示,一季度,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2.65%,与去年四季度2.73%的净息差相比,环比平均已下降8个基点。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27%,同比增长幅度下降34.09%。

同时,存款进入相对稀缺时代。2012年银行的存款形势比2011年更加困难,虽然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使得部分资金重新回归表内存款科目,但外汇占款增长放缓约束了基础货币的增长。外管局的数据表明,2012年前四个月外汇占款累计仅增长2300亿元,远低于2011年月均高达2000亿元以上规模。

“银行规模的扩张主要靠贷款。当前中间业务也靠贷款来拉动。现在贷款规模不大,银行就处于停滞状态。”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秦荣生说。

“保持像以往那样30%、40%的盈利增长,不大可能了。”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樊志刚也如此表示。

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业普遍遭遇净息差上升幅度减少,中间业务收入增幅减少、成本收入比下降幅度减少、信贷成本提高等问题。

“需要钱的,银行不愿意贷;银行愿意贷的,又不缺钱。”樊志刚说,信贷有效需求减弱成为约束该行12年信贷投放的一块短板。

另一块短板是,银行对政府等大企业客户失去了议价能力,不仅保证不了基准利率,还要在这个程度上下浮。

这主要是受到直接融资的影响,2011 年企业债券占社会融资比重10.6%,新增1.37 万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按照央行统计口径,企业债券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融资渠道。

不良率急升

和利润下滑相比,银行业面临的另外一个严峻问题是,不良率会不会进入一个上升通道。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不良率上升苗头已经显现,2011年四季度和2012年一季度,不良余额分别较上季度增加4.9%(201亿元)和2.4%(103亿元)。

16家上市银行一季报也表明,其中有10家不良贷款余额在上升,有4家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

中信建投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成分分解发现,2005-2011年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贷款总额增速的提高,贡献力超过60%。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也指出,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不良率持续下降,很大程度得益于信贷超常增长对分母的稀释与摊薄。

随着2012年人民币信贷增速回归常态后,这种摊薄行为已经不可持续。

“银行盈利质量低,表面上利润不断增长,但利润里有很多部分没有把不良资产估计出来,大量不良资产未被消除或处理。现在中国银行业表面上看很平静,实际上风险很大。”某股份制上市银行独立董事说。

他进一步认为,上一轮刺激政策时,银行资金投入高速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现在这些基本没有产生效益。“全国180多个机场,很多在亏损,特别是高速铁路”。

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末,平台贷款投向基建类占比33%,交通运输类占比22%,两类合计55%。

众所周知,重大基础建设的资金大多来自国有大行。银监会数据称,2011年四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的市场份额达到70%,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最高。

“国有银行隐藏的坏帐是巨大的。”上述股份制银行独立董事举例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今年应是还债高峰,但监管层允许展期三年,银行的不良率又变成正常了。

按照企业贷款展期的一般模式,通常借贷方与银行需要协商三部分内容:一是利率是否变化;二是抵押品是否需重估;三是本金偿还方式及展期的期限。

一般与银行关系较好的客户,贷款展期过程中新的利率大部分是不发生变化的,而平台贷展期的利率甚至存在下行的可能。对抵押品置换、进程和速度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平台贷以上市公司股份为抵押品,目前有些公司的市值比前几年下降了50%以上。

不过,很多机构对国内银行的不良率持乐观态度。瑞银证券的报告预计,主要银行贷款不良率将在2012年二季度小幅回升后趋于稳定,如果保持当前的信贷增速,保守估算2012年末的不良率将从2011年末的1%小幅上升至1.05%。

在挤压中转型

由于中国银行业粗放式发展,目前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定价、风险管理能力及银行业务转型提出严峻挑战。

“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全面到来,金融脱媒将逐步加剧,银行传统上的服务广大客户为基础的客户模式将难以为继。”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表示。

2012年民生银行对支行管理模式进行重大调整,每家分行将拿出3-5家支行进行小微专行的试点,准备在全国建设100家小微专业支行。做特色银行成为民生银行的转型战略。

但转型并不容易。“国外企业对软需求远远超过对资金的需求。中国企业处于低发展阶段,现在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和投行业务都比较困难。”樊志刚表示。

同时国有大行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解决贷款增量,开始主动开拓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的力度。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徐奕晗表示,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以及大银行的风险偏好出现差别,未来市场上将会出现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

在6月8日央行公布调整利率浮动区间之后,工农中建交5大行集体上浮短期存款利率,其中活期、三月、半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上浮至0.44%、3.10%、3.30%、3.50%。同时股份制银行开始跟进,全部上浮了短期存款(一年及其以下)利率,上浮幅度为7.7%、10%不等。

“这还是一种跟风现象,各家银行应该制定自己独特的定价体系。”上述股份制上市银行独立董事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周景彤认为,利率市场背景化下,银行与市场及政策变化更紧密结合在一起,银行应深入研究市场、同业及政策,在全球趋势中更精准定位自己、发展自己。

银行风险篇3

【关键词】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

1.绪论

本课题将通过预控审计的方法,发挥审计作用,强调风险预控,改善M银行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解决M银行支行的风险防范问题,促进M银行支行的风险防范。同时也为其他银行提供一个借鉴作用,帮助其他银行也改善其风险防范。

国内外学者也有一些相关论述:Dominic Barton、Roberto Newell及Gregory Wilson(2005)[1]认为,通过识别在银行业的实体部门发生的预警信号,能够在危机对企业达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程度之前发现他们。李扬、刘华和余维彬(2003)[2]认为,信贷风险的防范应通过努力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来预防和降低信贷风险。张凤环(2012)[3]认为,应强化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审计委员会模式,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郭妍婷(2012)[4]认为,风险导向性的内部审计是银行实行的重点,可对我国现有体制下无法防范和控制的风险进行判断,同时对新业务的风险评估要高度重视。

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仍存在不足之处,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将运用预控审计结合内部控制制度达到风险预警目的。因此,结合M银行支行的实际情况,以M银行支行为对象,分析M银行支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2.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的现状与问题

M银行支行是一级支行,其目前存款金额拥有350个亿,发放贷款290个亿,其不良贷款率达到了1.0%。

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的现状:

目前,M银行支行拥有自己的一套风险防范措施,在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经验基础上,通过多年改革完善,M银行支行已经建立起以“坚持审贷分离,前后台分开,信贷审批、经营、风险管理独立履责”为主要内容的信贷组织体系。这些制度措施主要包括风险预警、信贷授权、尽职调查、客户评价与项目评估制度。

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M银行支行信贷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M银行支行不良贷款余额2.9亿元,比去年第三季度末增加0.29亿元;不良贷款率1.00%,比去年第三季度末上浮0.1个百分点。而去年第三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比前年第三季度增加了0.8亿元,不良贷款率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M银行支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双升的情况。

M银行支行内部风险防范效果欠佳。M银行支行在2012年第四季度中,曾经发生内部操作失误事件。一名现金柜员于办理开户业务时,为客户关联短信通知,其关联号码发生错误,而且打印出来的回单有误。当时复核人员没有发现错误;传票联上交会计人员,均没有发现错误。复核人员疏于复核,只是走流程地扫过一眼即盖章确认。审计人员也没有发现错误。从这件事也体现了内部风险防范措施的不足,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才会出现了风险防范漏洞。

3.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彻底。首先,贷前调查不细致,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资料进行摘录、整合,作出的结论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其次,贷中审查执行不到位,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对借款人、担保人、抵押物、质押物等审查不严,造成潜在的信贷风险。这些审查不到位,造就银行时候催收贷款过程的困难,从而增加了呆账坏账的数目。第三,贷后检查表面化,贷款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放松了,降低了银行对这些企业还贷的可控性。因此,信贷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是由于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彻底,造成了银行潜在的信贷风险,最终结果就是不良资产比例上升。

内部审计流于形式。M银行支行存在内部风险的原因之一,作者认为是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突出表现在M银行支行的内审机构是支行内的一个职能部门,内审机构在对银行内部其他同级部门进行审计时,因级别相同,又相互制约,且内部审计又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经济上依附于本单位,组织上独立性不够,加上内部审计人员与支行存在息息相关的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很难保证内审的客观公正。因此,对于银行来说,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内部审计处于一个重要位置,如果内部审计不能及时发现错误,防范风险,那么将会引发重大内部风险。

4.改善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问题的对策

4.1 改善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的基本思路

针对上述M银行支行的风险防范问题,作者决定通过预控审计的方法,改善M银行支行的风险防范。其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M银行支行风险预控审计的目标,接着明确审计指标,再确定审计标准,然后进行预控审计防范风险。

4.2 M银行支行风险预控审计

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决定采用预控审计防范风险,强调风险预控。上述提到,信贷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贷款人员贷前调查不彻底,造成对贷款客户的信用状况以及还款能力不清楚,以至于形成呆账坏账的结果。如果以审计角度进行贷前调查,首先确定审计目标,然后明确审计指标,最后确定审计标准,严格按照审计标准来调查客户的信用情况以及还款能力,可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4.2.1 针对信贷风险预控审计目标

以信贷风险为例,可这样确定风险预控审计目标:

(1)明确企业信用状况。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评价顾客的信用状况,才能合理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要合理评价企业的信用,必须对顾客信用进行调查,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2)明确企业的还款能力。银行信贷业务,除了考虑企业的信用情况,还款能力也是考虑的一个因素。一个企业有良好的信用状况而无相应的还款能力,那么该笔信贷业务就会存在风险。

因此,M银行支行针对信贷风险实行预控审计应该把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及还款能力的范围,确定为是否发放贷款的审计目标。

4.2.2 信贷风险预控审计指标

针对调查贷款企业信用状况及还款能力的目标,可选定以下审计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信用评估等级;信用记录;未来发展预计及其他因素。

4.2.3 信贷风险预控审计标准

根据以上指标,需要一个审计的标准,作为审计的依据。为了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审计标准,作者询问了M银行支行的员工,有关对外贷款时,银行考虑的财务状况因素以及信用情况;然后作者根据员工提供的资料范围,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经过估算,确定审计标准如表4-1。

在这里需要注意:(1)流动比率

在采用信用评分法进行信用评估时,分数在80分以上者,说明企业信用状况好;分数在70-80分者,说明信用状况良好;分数在60-70分者,说明信用状况一般;分数在60分以下者,说明信用状况较差,不给予贷款审批。

这个审计标准是根据企业信用评分表所衍生出来的。当然,这个审计标准值考虑了贷款客户的财务状况以及信用状况,其中涉及的一些信用政策作者暂不做叙述。

4.3 M银行支行风险预控审计实例

红三公司计划向M银行支行借贷125万元。下面运用预控审计的方法进行审计,最大限度防范信贷风险。

(1)明确对红三公司的审计目标。红三公司计划借贷125万元。根据表4-1,需要满足流动比率大于2;资产负债率在10%-30%之间;净资产收益率在40%以上;信用评估等级AAA以上;信用记录好;未来发展估计好;其他因素好。一般来说,综合评分在80分以上者,才能获批。因此,作者对红三公司的各项条件进行审计,看是否满足条件。

(2)确定对红三公司的审计指标。作者需要审计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信用评估等级;信用记录;未来发展预计及其他因素。

(3)审计流动比率。根据作者搜索的资料,红三公司为大型电子企业,日常贸易往来众多,交易量大,其资金流动比率达到2.3。

(4)审计资产负债率。红三公司拥有一笔短期贷款35万元,以及一笔因发行企业债券的而产生的债务100万元。红三公司的总资产价值390万元。其资产负债率约为35%。

(5)审计净资产收益率。红三公司经营电子类产品贸易批发,涉及国内外进出口,因此在主板上市之后,每股股股东权益收益较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45%。

(6)审计信用评估等级。作者对红三公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测,经信用评估检测以及严格审计后,红三公司的信用评估等级为AAA级企业。

(7)审计信用记录。作者通过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了红三公司法人的个人征信记录,以及调出档案查询红三公司有关结算账户的交易记录,审计红三公司的信用记录。经过审计,红三公司的信用记录好。

(8)审计未来发展预计。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预计涉及该企业将来的资金流,对于信贷业务来说,也意味着这涉及到该企业的还贷能力。因此,作者对红三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审计。经过作者多方搜集资料,获取红三公司的一组的财务数据,如表4-2。

从这个表格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得到:1)红三公司的现金额在三年期间增长了近八倍,现金充裕说明公司偿债能力强;2)现金额的数量大意味着公司的机会成本大,如果把现金流投入资本市场,会给公司带来可观收益;3)资产总额连年增长,说明红三公司的销售工作卓有成效;4)红三公司在资产总额连年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没有大幅增长,说明公司资产利用率不高。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红三公司的未来发展估计好,还贷能力强。

(9)审计其他因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除了可以从该企业的财务数据中分析获得,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像红三公司这种营业范围涉及到国内外进出口业务的,还应该考虑市场因素以及政策因素。这样综合得出结论:红三公司其他因素良好。

(10)得出综合得分。作者根据表4-1,对每一项审计指标都进行了严格审计。根据上述各项审计结果,综合评价红三公司,得出综合分数。如表4-3:

(11)结论。根据表4-1,红三公司想要贷款125万,必须满足条件:1)满足流动比率大于2;2)资产负债率10%-30%之间;3)净资产收益率40%以上;4)信用评估等级AAA以上;5)信用记录好;6)未来发展估计好;7)其他因素好;8)综合评分在80分以上者,才能获批。

但由于红三公司有三项标准未达,分别是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综合评分,不能获批125万元的贷款。按照红三公司的条件,只能获批50-100万元的贷款。

运用预控审计事先对业务审批进行审计,可以最大程度保障M银行支行的利益,有效减少信贷风险。当然,在这个案例中,作者仅从财务状况以及信用状况进行审计,涉及到的一些信用政策,作者暂不做叙述。以此类推,涉及内部风险的业务也可以运用预控审计进行风险预控,事先审计,减少风险发生。

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M银行支行风险防范研究,作者认为可以采用预控审计的方法来防范风险。针对M银行支行的信贷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以及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的问题,作者采用了预控审计的方法,强调风险预控,并且佐以实例论证。首先确定M银行支行风险预控审计的目标,接着明确审计指标,然后确定审计标准,包括各项指标的判别值等。最后根据审计结果参照审计标准得出结论,进行决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防范风险发生。

尽管这个采用预控审计防范风险的方法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作者在以后会作进一步探讨,未来用预控审计防范风险也将会成为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Dominic Barton,Roberto Newell,Gregory Wilson.Dangerous Markets:Managing in Financial Crises[M].Beijing:China Financial Press,2005:35-40.

[2]李扬,刘华,余维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1-23.

银行风险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银行对市场风险与操作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就整体业务而言,商业银行面对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者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信用品质恶化所可能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权人遭受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违约风险,指交易一方无力支付或不愿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叫信用价差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除信用风险外,还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但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主要、最大的风险,信用风险自然也就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市场份额过于集中

截至2010年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稳定增长,资产总额突破80万亿元,达8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5%;负债总额7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0%;所有者权益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4%。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仍占主体,占比达51%,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分别为15.1%和7.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垄断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这种高集中度的市场环境下,将会使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到其贷款户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兴衰的支配,缺乏灵活调整的余地,这就使得风险分散转移性差,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银行信用风险加大。

2、不良贷款数额巨大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截止2009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善贷款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良贷款双降,但目前各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 亿元,较年初减少629.8 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84 个百分点至1.58%。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27.9 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2314.1 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013.3 亿元。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627.3 亿元,比年初减少581.0 亿元,不良贷款率1.80%,比年初下降1 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37.2 亿元,比年初减少19.9 亿元,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下降0.4 个百分点。此外,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76.9 亿元,比年初增加108.8 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1.03 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0.1 亿元,比年初增加78.7 亿元,不良贷款率2.76%,比年初下降1.19 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1.8 亿元,比年初增加0.9 亿元,不良贷款率0.85%,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无论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贷款率,国有商业银行都要比同期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高,尤其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其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3、信贷资产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目前我国银行业表现出贷款总量增长过快、贷款的结构发生改变的特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大部分流向许多大型工程和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在2009 年3 月份的新增贷款中,企业新增中长期近8000 亿,同比多增6000 亿。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巨额多增表明4 万亿政府投资项目已经密集开工。而3 月份的居民新增的大多由住房贷款构成的中长期贷款为1100 亿,接近07 年的峰值水平,同比多增近800 亿。分行业看,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8948 亿元和2207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1%和12.4%;用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06亿元和1414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别低8.7 个和4.3 个百分点。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银行在先前贷款快速增长时积累的风险将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快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从而会使新增不良贷款比率出现反弹。

4、资本充足率偏低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因此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是我国银行能够稳健经营的前提条件。经过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或超过了8%的要求,核心资本率也超过了4%, 2009年一季度末,工行、中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11%、12.77%、10.95%,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7%、8.88%、6.54%,但是都比去年一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给银行整体的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资本充足率比较高,但是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口径来计算,即从资本中剔出专项拨备、其它拨备以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并且对尚未提交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减,国内外风险资产发生的变动情况,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远达不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构架,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对体系内总体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

2、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现有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而且国内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3、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建立较晚,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尚未形成,制约了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多样化组合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强,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1、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体系

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监管机构应该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来确定最低风险资本,要求银行要建立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 KMA、信用矩阵等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建立自己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2、构建良好信用风险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重视信用文化的构建,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培育形成关于信用价值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首先银行要树立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要明确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再者要形成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思想,风险意识必须要观测到全员,而且风险体系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更加凸显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性。银监会要监督检查各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也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办法,强化银行业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还要引导市场加强对于银行信息的分析,逐步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4、加快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建设,主动分散风险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了风险度量能否很好的进行,因此一个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我过资本市场的建设中,要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的协调发展,使过度聚集于银行业的风险能够通过证券保险市场向外分散转移,银行业应实现多样化经营,通过金融创新,资产组合管理分散转移风险,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现代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瞿卫东.银行市场结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薛峰.银行信用风险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许国平、陆磊.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唧.金融研究,2001

[5]徐芳、汪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及政策选择[J].南方经济,2002,(06):68-71.

[6]周素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机理及政策建议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2).

[7]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闭.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09):24.32.

[9]杨保安、朱明.基于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结合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嗍.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9,(01):70-74.

银行风险篇5

关键词:银行风险市场纪律存款保险

当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时,存款人为了自身的存款安全,会从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上取走存款。反之,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较小,则存款人愿意把钱存入该银行。因此,存款人的风险意识可以从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与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关系来判断。当然,这种判断的前提条件是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有关的信息能够被存款人观察到,即相关的信息是公开的。目前,国内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较为规范,与上市银行风险有关的信息容易被存款人观察到,可以作为检验存款人是否具有风险意识的一个试验窗口。

本文以沪深两市的五家上市银行为例,对企业和个人这两类典型的存款人是否具有风险意识进行实证检验,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个人和企业是否已经具备了风险意识?个人和企业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敏感程度有何差异?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区分低风险敏感度和高风险敏感度的存款人,从而使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纪律的功能发挥各得其所?

模型的设计

(一)风险指标的选择

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上市银行的风险与存款余额的相关关系,以此来判断存款人的风险意识。有两类风险指标可供选择,一类是不良贷款比率、资本充足率等会计指标。但是,鉴于研究的样本较少,时间跨度较短,选用较多的会计指标会使模型的估计变得困难。另一类是市场指标,如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市场指标一般是根据商业银行股价等市场信息按照一定的理论模型间接测算得到。利用市场指标的前提是市场价格信号是有效的,上市银行的股票价格能够反映与银行风险有关的信息,体现银行的真实价值。于渤、高印朝(2005)对自1999年以来上市银行的股价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后认为,上市银行的会计信息对股价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这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股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用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波动率作为反映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

(二)线性模型

考察商业银行存款余额与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关系时,还需要同时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如:居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存款利率等。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储蓄存款会越多。通常,国际上用GDP(或人均GDP)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居民收入水平(胡学锋,2001)。同时,物价价格水平上涨会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储蓄存款的增幅下降。此外,就是存款利率。存款利率的提高会使商业银行吸收更多的存款。综合以上因素,本文建立如下的线性模型:

Dt=β0+β1SIGMAt+β2GDPNt+β3GDPNt-1+β4INTEt+β5DEFLATORt+εt

t=1,2,Ln(1)

在上式中,SIGMAt为t时段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的波动率,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Dt为第t时段末商业银行不同类型客户的存款余额,GDPNt为t时段的名义GDP(当年价格),GDPNt-1为滞后一期的名义GDP,INTEt代表t时段内名义存款利率。DEFLATORt为第t时段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值,用它来代表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εt~N(0,σ2)代表模型的误差项。

在公式(1)等式右侧的解释变量中,GDPN、DEFLATOR和INTE等变量的数据能够从统计年鉴和上市银行定期的财务报告中获得,关键的工作是如何根据市场股价的信息来计算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在实证检验存款人风险意识之前,下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三)商业银行资产波动率的测算

本文采用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来间接测算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SIGMA,这也是目前学术研究中比较普遍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将银行的股权看成是以银行的资产价值V为标的物、以银行的负债B为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建立方程:

VE=VN(d1)-Be-rTN(d2)(2)

公式(2)为经典的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其中:d1=[In(V/B)+(r+0.5σ2)T]/σ,d2=d1-σ,T为所选定期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σ为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即SIGMA;VE为期初商业银行股票的总市值,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观察到。根据伊藤引理,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又可以建立关系式:

σE=N(d1)Vσ/VE(3)

σE为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的标准差。于是,通过求解由公式(2)和公式(3)组成的方程组,就可以估计出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波动率。

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地上市的5家银行为例,选择两类代表性的存款人:企业和个人进行研究,所对应的存款账户为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时间跨度为2001年到2005年,为了增加回归分析的数据,本文以半年为时间段计算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以浦东发展银行2005年1-6月份的资产波动率的计算为例对市场数据来源做如下说明。

期初负债总额数据B来源于浦东发展银行2005年半年报;期初的股权总市值VE=股权总数×200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股票的波动率σE=2005年1-6月份股价的日波动率*,其中n为2005年上市银行股票的交易天数,σE代表由2005年前半年股价的日波动率推算的全年股价波动率,股东权益市值和股价波动率的结果见表1。

另一个需要确定的重要参数是无风险利率。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采用短期的国债利率度量无风险收益率。近年来国内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市场日趋成熟,目前交易的有十多个品种。这种回购交易违约风险小、流动性好,比较适合作为无风险利率,其中尤以七天的国债回购交易比较活跃,而到了2005年市场成交金额达到61598.90亿元,国债回购交易利率的月度数据可从人民银行网站上直接获得。因此,选用国债回购交易品种R007的2005年1-6月份每月的加权平均作为无风险利率,2005年1-6月的加权平均利率为r=1.457%。

将上述参数VE、σE、B、r、T(T=0.5)的值代入由公式(2)、(3)组成的方程组中,即可解出商业银行的2005年上半年的资产波动率。重复上述步骤,便可以得到从2001年至2005年的上市银行的资产价格波动率,见表2。

(二)模型估计

显然,若存款人具有风险意识,能够通过自身的存款行为规避银行风险的话,则期末的存款余额应该与商业银行在报告期内的资产价值波动率密切相关。换句话说,表示银行风险的指标SIGMA能被选入模型(1)右侧的解释变量。利用这5家上市银行中两类客户的存款数据,本文对模型(1)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见表3。

(三)模型的结果分析

从表3的模型检验结果来看,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和代表居民收入水平的名义GDP都对存款余额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表明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

通常多数企业具备专门人才,能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在上述回归模型中,会发现企业对风险的敏感程度远大于个人对风险的敏感程度,两者回归系数之比分别约为3.5。这表明,企业比个人更有能力监督商业银行的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名义存款利率和表示物价水平的控制变量DEFLATORt并没有被选入模型中。这两个变量决定着存款的实际利率。目前,我国的存款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并且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存款利率对存款余额的解释力度并不强。

结论与启示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以沪深两市的五家上市银行为例对两类主要的存款客户是否具有风险意识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无论企业和个人都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敏感程度要远大于个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敏感程度。说明在信息公开的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毫无疑问,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效果是达到限额赔付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纪律的有机结合。存款保险制度旨在商业银行破产时保护风险敏感程度低的存款客户的利益,借以维护存款者信心,而市场纪律可以发挥风险敏感度高的存款客户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作用,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如何来区分风险敏感度高和风险敏感度低的客户?本文只是比较了个人和企业的风险敏感程度,更精细的研究可以根据存款额度来划分存款客户类别,然后分析每类存款客户对风险的敏感程度。若能找到一个存款额度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区分低风险敏感度和高风险敏感度的客户的话,从充分发挥市场纪律的角度看,这个存款额度应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存款保险赔付限额。限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本文只对5家上市银行存款人的风险意识进行了检验,样本数量太少和时间跨度较短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是:上市银行具有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使得存款人能够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而对大多数没有上市的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解决银行和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发挥市场纪律的前提,更是建立和推行限额赔付的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银行风险篇6

一、汇丰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框架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管理框架,其主要由三个核心部门构成,即信贷部门(相当于国内银行的信审部)、审计部门以及合规部门,三个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配合,对业务进行监控,各司其职,共同配合,共同建了汇丰坚固的风险管理基础,为汇丰银行的有效内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信贷部门的风险管理

信贷部门与国内银行的信贷部的含义不同,汇丰银行的信贷部主要职责是对全行的信贷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与时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与工作程序规程。汇丰在内部主要采取的是信贷审批的报告模式,从其集团总部到各家分支机构都相应地设有信贷部门,审批权限依次递增,超越本级权限的信贷业务需要逐级上报。相对于国内银行的集体决策机制,汇丰银行将决策权明确到个人,同时也向管理层明确决策的责任也明确到个人,这种机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员风险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汇丰银行的评分卡机制其风险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个人信贷及信用卡业务,汇丰银行在以往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评价系统,信贷部门开发及维护评分卡系统、时时更新系统以保证其有效性。信贷部门在各个分支机构也设有机构网点,负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分支机构的信贷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测。

(二)审计部门的风险管理

审计部门是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核心部门之一,为保证审计质量,汇丰银行设置了强大的审计功能,共聘有一千余名职业会计师进行审计,对于银行内部重大审计事项进行决策时,会请具有独立审计资质的独立董事参与决策。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情况由其负责人直接向汇丰银行集团主席汇报。为了最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效率,汇丰实行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具有持续性的审计模式。

为实现这一模式,汇丰银行建立了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人员运用管理系统对每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进行定期风险评估,其评价标准主要有两项,一是内在风险性,根据大小程度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二是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其管理水平不同,分为良好、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审计人员随后依据综合风险评分决定其审计频度及强度,风险程度越高,审计频度和强度也加大。这种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具有持续性审计模式,使资源有效使用,并能保证审计有效性,是汇丰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

(三)合规部门的风险管理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就是合规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及标准,以确保业务部门的各项操作合乎监管法规、银行规章以及市场纪律的要求。汇丰银行非常重视银行声誉的维护,也向来以稳健作为其经营的第一原则,而严格遵守我国的监管法规,全行上下努力贯彻合法合规操作的理念。汇丰银行将合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集团管理层合规,适用于汇丰集团的所有机构,是原则性的规定,其次是各个业务项目或功能板块合规,最后是各地分支机构合规,地方合规是要求各个分支机构根据当地监管法规以及市场环境制定各机构的操作标准。汇丰银行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合规培训,要求所有员工理解各项犯规并且严格遵守,汇丰银行认为任何违反合规标准的行为都是可能会影响损害汇丰银行声誉的严重事件,违反合规标准的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银行严厉的处罚。

二、汇丰银行案例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通过研究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得出如下启示:

(一)建立以监控为本的银行操作环境

对银行操作环境的监控是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基础,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其具体业务在其内部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银行操作的每项业务应有高一级管理层负责掌握操作风险、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事项,并且向管理层定期进行汇报、对于银行操作风险应进行定期评估,对于前期银行 可能导致的对未来产生的风险应进行报告。银行也应主要收集容易引起银行操作风险的事项进行提前防范。银行内部应设有专门的信贷审计部门对于信贷操作的风险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建立以监控为本的银行操作系统。

(二)完善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完善重要措施就是完善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要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肩负着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信用记录进行时时监控等。银行需要大量搜集客户信用方面信息,并且进行数据整合,由此银行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用评价系统将对客户的各项业务进行合理评价和监控,保证银行在决策是否可以对客户授信的重要依据之一,信用评价系统在授信后定期向银行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信用监控报告,由此银行可以准确衡量客户信用风险指标,对信用违规事件防患于未然。

银行风险篇7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新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

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银行风险篇8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涵义虽然风险是很多人都在讨论的一个问题,不过到现在为止,世界范围内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在较为权威的国际词典中,对风险的解释是这样的:“风险现象,或者说不完全信息或不确定现象,存在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洛伦兹认为,风险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能使得好事情发生,当然也会导致一些坏事发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可能盈利或亏损,但是盈利和亏损有存在多少的问题,当然这也在信贷风险范围之内。信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资产和信贷收益,甚至会导致银行信贷资产和整体价值全面下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款人由于缺乏信誉不能够按时还本付息,造成银行贷款预期收入的降低;二是借款人资产比例出现不良,还款能力下降,导致银行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但不管怎样,信贷风险对银行的负面影响很大,给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整体价值造成极大威胁。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特点1.客观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这是因为商业银行永远都在进行经营活动,风险和利益共存,这是客观事实,不可避免。2.不确定性。在市场化的体系下,经济的波动是时刻都在变化的,因此银行难以预估市场的波动,可是这种波动又的确会造成商业银行的诸多信贷业务不可估量的片面影响。这种不确定性特征主要受到借款客户风险和银行自身管理水平的影响。3.扩散性。这种问题虽然表面上看是商业银行的危机,但是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大环境,因此可以说在银行受到影响,其经营状况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中的其他经济主体,这样的关联性就表现为信贷风险的扩散性。4.可控性。银行的风险一般属于非系统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不可能通过合理有效的投资组合去完全消除它,但是可以通过有效投资去对其进行合理地预测、识别和衡量,然后进一步进行分散、转移。5.隐蔽性。商业银行在一定意义上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这一特殊的角色掩盖了其内部实存的信贷风险,一旦爆发金融危机,这样的风险便会随之显现,从这里可以体现出这种信贷风险在爆发之前是难以察觉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

1.这种不良贷款由于数量较大,对商业银行的利益影响十分突出,因此对于这一问题,也就是不良贷款比例偏高的这个问题。即使商业银行在这些年里对内部的贷款管理进行了科学化的规范和调整,可是实际获得的具体效益并不让人满意。相比较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不良贷款余额仍然较高,这也是酿成我国商业银行相比之下比较落后的局势,难以同先进的商业银行同台竞争,进而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和发展的能力。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日趋集中,信贷风险日渐加剧。商业贷款和工业贷款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的主要部分,相比较而言,非公有制的企业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这种把贷款主要划分在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商业银行承受信贷危机的能力,不仅使得信贷的企业相对单一,而且风险也过于集中,这就体现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资源配置是非常不合理的,信贷的风险也是非常巨大的。

3.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结构不合理,风险集中。通常情况下,主要的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贷款相比较于银行的总资产的大约在一半左右,可是在中国其贷款和银行的总资产的比率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并且贷款的对象也主要是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在证券和对外投资这两方面占的比重也不大,所以资金的结构很不合理,风险也比较集中,从而就降低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面对信贷风险的处理判断的水平。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

1.主观原因。在管理层上,商业银行的责任制度管理不到位,管理者对于信贷风险的安全和信贷危机的规避意识很弱,组织结构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薄弱,规避风险的能力也比较低,从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形成不了有效的监管和控制。其次,从信贷风险的管理体制上来看,大多数商业银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具体信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范围以内,但对于整个市场的整体把握能力还十分欠缺,并且对信贷风险的预测和评价分析到现在还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所以对信贷风险就不能形成全面而有效的管理对策。最后,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对信贷人员的约束力度还不够大,使得在信贷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信息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存在着很多信贷人员不遵守信贷道德和原则的做法,他们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将一些虚假的信息汇报给主管单位,而麻痹了主管单位的判断能力,这样主管部门就是会因为这些虚假的信息做出判断,导致了违规的资金贷款得以最终实现,这种贷款最终便会导致其信贷资金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形成了许多的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损失。

2.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分为来自借款企业的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原因。一是借款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大小。如果借款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困境,出现了资金不足的情况,那么将会大大地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数量。目前,生产的数量作为一个考核企业经营者业绩的重要标准,使得企业经营者为了最大化的个人利益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以及采取不当的手段,从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危机。比如某些企业经营者没有在企业内部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和讨论就盲目地开发一些新项目或者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而等到项目开发的时候又发现缺少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向又银行申请贷款资金,此时商业银行如果在没有对该企业进行系统地评测而发放贷款,那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倘若此时商业银行没有继续向该企业发放贷款资金,那么该企业的项目运行就会受到限制,很可能对企业的运营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假如企业一瘫痪,那么之前发放给该企业的贷款资金就拿不回来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同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企业自我融资能力不高,只能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金,而信贷融资是他们的主要融资方式,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承担了企业的巨大融资压力。如果企业发展得好,那么对于企业和商业银行而言,结果就是双赢。假如企业发展得不好,那么就会加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能力,也会制约商业银行信贷未来的发展。因此,如果企业可以拓宽外界融资的渠道,增加融资对象,那么商业银行所承担的融资风险就会小得多,信贷资金也会更好地发放。二是外界环境的原因。银行内部信贷工作人员不遵守道德和职业规范向上级信贷部门报告虚假的企业信息属于主观原因,那么企业本身向商业银行提供虚假的信息就属于外部原因部分。这是因为存在部分的企业,使用虚假的报告和财务信息来骗取贷款,这种行为导致了商业银行难以准确获得准确地掌握其真实的运营信息,从而发放贷款,加剧了信贷资金的风险。一些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来制造虚假信息,比如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贿赂银行的信贷人员或者是中介机构,来骗取银行的信用。而当贷款资金到账后,他们又会通过破产、兼并或者收购等借口来逃避银行的债务。

三、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笔者主要就是从上述财务指标中的四点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评估和系统性的分析。1.偿债能力分析。这一点能够衡量出企业面临风险时可以处理的范围和能力,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指标,往往放在分析中的首要位置。主要影响指标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2.营运能力分析。这个指标所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的资金运转情况。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初步判断出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而反映出企业资金是否安全稳定。往往通过企业具体的运营账目和资金周转率进行分析和判断。3.盈利能力分析。这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获得利润也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有保持一个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经营利润,才能够保证企业能够按时还贷。可以从企业收益率等指标来体现其盈利的水平。4.发展能力分析。这里所说的就是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盈利增长能力和未来的可能上升趋势。主要影响指标营业额增长率以及科研投入等一些反映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指标参数。

(二)规范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在处理信贷业务上,需要对专门处理信贷业务的人员进行按时的培训和指导。保证这些人员能够准确区分出各种企业的实际还贷能力,从而有效地规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信贷风险。另外,还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对这些信贷项目进行考核和审查,发现不合格的信贷项目要追究责任到个人,从而保证银行信贷安全。

(三)加强商业银行在风险资产方面的管理商业银行需要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且要形成规范合理地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对企业信息的管理和认证,使商业银行在资产投资时能够降低风险。不仅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措施,政府部门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监督企业贷款的工作。

银行风险篇9

影子银行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前执行董事保尔•麦卡利(PaulMcCulley)于2007年8月首次提出。由于各国金融体系和监管框架存在很大差异,影子银行目前没有形成统一定义。较常使用的是2011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影子银行:范围的界定》的研究报告中给出的定义,即影子银行是“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在内的信用中介体系,其期限/流动性转换、有缺陷的信用风险转移及杠杆化等特征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或监管套利风险”。由此定义可以看出,影子银行与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密不可分,风险内生于影子银行体系,而历史演进的逻辑也佐证了这个观点。美国次贷危机发端于2006年底,然后保尔•麦卡利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入演化,影子银行得到了更多关注,并被认为是百年一遇国际金融风暴的关键因素。但影子银行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金融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始于20世纪70年代,远早于次贷危机,其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增加金融供给,促进金融创新,又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樊晓静等、王晓枫等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与GDP、CP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影子银行在一定规模上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闻岳春、肖敬红基于银信合作的视角,从信托公司和投资者两个角度对Gennaioli等人的影子银行模型进行拓展,结果表明在市场达到均衡时,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并能有效地分配风险,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提高。刘太琳、董中印的实证分析表明,影子银行过快的规模扩张明显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要正确把握影子银行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需澄清以下四方面的认识:其一,金融机构与影子银行业务。金融机构是影子银行业务的行为主体,后者是前者行为的结果,两者有时很难绝然区分开,但并不是所有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都有风险,直接引发风险的是影子银行业务,故影子银行研究的重点是Banking,但要通过约束和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来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其二,金融创新的双重性。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产业不断适应变化中的经济金融需求,金融创新使影子银行规模不断膨胀,影子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不断提升。金融创新也存在试错的成本,尤其在创新过度时,可能诱发金融风险,但不能因为会带来风险而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其三,金融改革与金融风险。金融改革通过推出一些新的金融机构主体和金融业务,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了金融深化,由于缺乏监管能力和经验,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新业务会演变成影子银行业务,并成为风险隐患。只要风险可控,就不应该阻碍金融改革继续推进的进程。其四,影子银行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金融发展程度、监管框架、政治历史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影子银行的发展阶段、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即风险的不同。一国的影子银行引发了风险,另一国的影子银行却可能仍在发挥积极作用。各国监管影子银行的做法和经验只能借鉴,不可照搬。可见,影子银行内涵十分丰富,其业务广泛存在于金融活动中,与各种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关系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同时存在。如果不能理清影子银行引致风险的脉络,就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影子银行,就不能引导其发挥弥补传统银行的信用不足,优化资金配置效率的功能。

二、诱发影子银行风险的关键因素

影子银行的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扩张、规避监管等功能并非影子银行所独有,这些功能也并非只有负面作用,由此认识影子银行会模糊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的界限,会放大影子银行的风险,而影子银行特有的风险一般隐藏在各类金融活动中,不能被轻易捕捉到。如果从美国次贷危机这百年一遇的风险等级和该危机爆发当时的情景和逻辑中去考察,就比较容易认识影子银行风险的本质特征。概括地说,美国次贷危机凸显了影子银行以下三大风险因素。一是全业务链风险评估缺失。回顾美国次贷危机的全业务流程,首先是银行根据审慎原则发放次级抵押贷款(SM);为分散流动性风险,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将SM按数量、期限、利率和风险特征等分类打包成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MBS),出售给投资银行;投行将MBS和其他债券组合成信用级别不同的抵押担保债券(CDO)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分别出售给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货币市场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结构性投资机构(SIVs)等。在这一系列金融创新中,由于前后业务高度的市场关联性,无意中形成了一个金融业务链条。其中每单个环节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发挥了信用强化、分散风险的功能,但从全业务链条来说,却从某种程度上积聚了风险,存在集体的非理性和集体行为的困境,因为后续的金融创新严重割裂了产品本身和基础资产之间的联系,纯粹是基于交易模型的金融工程应用,造成市场分割化和市场不透明,使市场参与者很难有效处理信息。这种市场失灵不经矫正会导致金融系统中的资本分配缺乏效率并导致系统性失灵。也就是说,各个环节风险分散的过程,也是风险积聚的过程,风险分散是显性的,而风险积聚是未受注意和未加核实的,哪种效应更大,取决于基础资产的质量和后续创新对基础资产信息掌握的程度。由于该业务链条涉及众多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没有一个行为主体能清晰认知和评估其隐藏的风险,理性市场参与者们个人也缺乏监督风险的激励,因此,此类金融创新延伸的业务链条越长、关联度越高、产品越复杂,积聚的风险越大。二是忽视风险积聚的正反馈效应。影子银行比较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事实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监管套利促进了对影子银行的需求。证券化操作带来了影子银行财务状况健康的错觉,其风险性似乎比单笔抵押贷款的风险要小很多,而且2006年底前受低拖欠率形成的高收益诱惑,及对美国投资市场、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信用衍生类金融市场规模从2003年到2006年膨胀了15倍,达到50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如此狂热的市场需求,刺激了金融创新业务链的循环,即刺激了业务链条的源头———次级贷款规模的迅猛扩张。

为了追求盈利,在优质客户稀缺的情况下,美国房贷机构不断放宽放贷标准,将贷款发放给更多信用等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担较重的客户;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有意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按揭付款能力和零首付情况;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高风险资产顺利进入投资市场。这些有毒资产经过系列金融创新和业务链条延伸,加上杠杆率提高,风险积聚功能远远超过风险分散功能,风险被成倍放大,形成风险积聚的正反馈效应。三是银行评估交叉业务风险深度不足。影子银行主要涉及证券、基金、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商业银行却深度参与。商业银行通过三种渠道介入: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银行通过赎回条款承接风险;在发行CDO、CDS等金融衍生品过程中,银行一方面是优先级证券化产品的买家,另一方面,给投行、基金等市场参与者融资,而且是高杠杆的融资。艾伦•格林斯潘在对比分析美国1987年经济泡沫、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房地产泡沫之后指出,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关键在于债务杠杆的重要性,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本金被深度侵蚀。表面看,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借款户的信用等级远高于次级贷款客户,实质上,由于影子银行业务的有毒性和高杠杆,贷给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该业务的风险极大,而商业银行对此却茫然无知,更没有意识到要去深度评估风险。由于商业银行多渠道参与交叉业务,打通了风险交叉感染的渠道,次货危机中美国银行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2008年美国当年宣布破产银行家数达到23家,远超过之前5年的总数。上述三种风险因素中,全业务链风险评估缺失带来的风险是影子银行所特有的,是影子银行风险本质的突出表现;如果说影子银行有显著的正面作用,风险积聚的正反馈效应通过强化全业务链的风险而使其负面作用超过正面作用;由于对全业务链风险的忽视或无知,银行评估交叉业务风险深度不足,使转移出去的风险又重新蔓延回到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商业银行,引致国家整体流动性紧缩,金融风险恶化为金融危机。

三、中美影子银行风险特征

比较由于次贷危机发生时我国资本项目不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低、外汇管制严格,美国影子银行业务链向我国延伸碰到了不可逾越的屏障,所以我国受次货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既然影子银行伴生于次货危机,而我国又与次贷危机较少关联,中美影子银行就有很大的区别。郑智、刘兰香认为,美国影子银行业务是基于资产证券化、回购组合并衍生出丰富的交易工具,而我国影子银行不存在高度发达的证券化产品,充其量只能算是“银行的影子”。陈继勇、甄臻从参与主体、运用的金融工具、信用扩张机制、宏观经济背景、监管框架、风险特征等六个方面对中外影子银行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更高,应尽快明确影子银行定义、业务类型及监管要求,防范过度扩张和监管盲区。巴曙松结合影子银行在华尔街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指出中国影子银行仍在金融监管范围内、不具备明显的高杠杆和大规模期限错配的特征、不具备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应淡化影子银行的概念,从防范系统性风险角度实施差别化监管。国内学者对我国影子银行是否会产生系统性风险争议较大,从本文研究诱发影子银行风险的三个关键因素看,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系统风险的可能性很小。理由是:其一,金融业务链较短。诱发影子银行风险的关键是全业务链风险,形成全业务链的桥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和相关金融衍生品,而这些在我国规模都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银行的表外业务中。2005年3月我国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受次贷危机影响暂停至2011年继续试点,到2013年底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只有1054亿元,而且基础资产的行业分布广,通过证券化分散风险的效果好于美国高度集中于房地产的情况,加上金融业务链条短,业务链延伸中的风险积聚效应明显小于风险分散效应。因此,在我国,隐藏在银行表外业务中的全业务链风险较小。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民间金融极少涉及证券化产品,此类风险更小。其二,风险积聚的正反馈效应较小。该效应依赖于金融业务链的长短。由于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除银行的表外业务外,以某类基础资产为主,通过证券化、金融衍生品之后产生旺盛的终端需求,再回过来刺激原始基础资产需求,形成不断膨胀循环过程的金融事件极少发生,故我国影子银行通过正反馈效应积聚的风险较小或没有。其三,交叉业务风险可控。当下银行表外的交叉业务主要包括银信合作、银证合作、表外商业汇票等形式,其中银信合作理财已符合一定的影子银行特征。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银信合作规模2.03万亿,银证合作规模1.78万亿,两项相加约3.81万亿,这些影子银行业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违规风险。近两年来,银监会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监管,比如要求银行将银信合作业务从表外转入表内,未转入表内的按照10.5%比例计算风险资本等,控制了银信合作业务的风险,银证合作等也在严格监管之下。其他两类影子银行机构几乎没有交叉业务。

五、结论与建议

银行风险篇10

关键词:银行会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各行各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一些风险,银行业也不例外。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与会计方面相关的,如会计核算、财务评估、会计报表以及信息决策等各个环节均有可能面临着会计风险。为此,本文首先对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策略,旨在期望我国的银行会计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1.票据结算风险

目前,国内经济活动的支付方式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银行票据结算体系。尽管银行的票据结算业务占据着整个银行中介服务的核心地位,然而,随着“三票一卡”(即支票、本票、汇票、信用卡)支付方式不断普及,也给银行带来了更多的风险[1]。银行需要面对巨大的金融欺诈风险。例如,部分不法分子会借助各种渠道和关系来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票据欺诈,以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另外,银行的信用卡管理制度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部分不法人员会通过时间差来恶意透支信用卡,继而严重损害银行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部分银行的票据识别技术及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而且部分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较低,再加上部分票据承兑及贴现时均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导致银行的票据结算存在着较大的风险[2]。

2.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风险指的是在银行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因会计失控而造成的某些风险,其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一是财务评估风险。部分银行未做到科学仔细地评估客户的财务报告,高估了客户的偿债能力,这样便极易引发银行的会计风险。二是会计决算风险。部分银行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来虚构会计信息,这样便会大大地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诱发会计风险。三是会计基础工作风险。倘若银行会计未做到规范、正确地应用会计核算办法,则极易导致会计工作真实记载经济业务的经济职能丧失,继而带来经济风险。

3.会计内控风险

目前国内爆发的诸多会计案例均是因银行缺乏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而造成的。譬如,部分银行并未做到严格根据财务制度来对会计岗位进行设置,继而导致会计岗位之间无法做到有效的约束与监管,而且部分财务人员也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这样便在无形中加大了银行的会计风险。

二、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策略

1.监管部门应当统一会计核算准则

为了使银行会计风险管控实现规范化,首先要求监管部门对银行会计科目统一进行设置,对银行会计的应用条件及范围加以确定,这样方能保证会计指标的规范性,将银行会计风险程度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应当定期对银行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及时地发现银行会计业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方能对监管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地进行调整与改进,编制出更能满足银行经营要求的管理型银行会计核算新体系。

2.银行自身应当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

银行自身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引发银行会计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正是由于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着不足,才为非法会计操作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进而加大了银行的会计核算风险。所以,银行应当不断地对自身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优化,不仅应全面提升会计核算控制技术,对会计核算流程加以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加大对会计核算流程的硬性制约,而且还应当将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地体现出来,进一步提升科技控制的制约力。总而言之,银行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方式和银行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来执行会计核算,同时还应当始终坚持谨慎性、及时性、真实性以及权责发生制这四个基本原则来开展工作,做到会计科目的准确应用,严格按照记账准则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应当将帐表、凭证以及密押等票据分开存档管理,并对相关的交接等级制度加以制定,同时还应当分开登记并管理好各种重要的空白凭据及有价单证,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保存管理[3]。

3.构建多层次的内控体系及监管体制

要想使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则首先必须对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加以构建。换言之,应当让银行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相对独立却又与其它岗位相关联的岗位上,在落实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地配合并监督其他岗位的工作执行情况,从而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管。为了保证更好地实现银行的整体目标,除了应当让银行所有工作人员统一认识、清楚认识到整体目标外,还应当对一个多层次的内控体系加以构建,实现对工作职责的进一步细化。在确立好各层级的目标后,还应当进一步优化分配银行的内控制度资源,编制出一个能够与银行业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内控责任体制。而且还应当实时监测所构建的会计风险内控体系的执行状况,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恰当地评估,从而构建起一个动态的监管体制。

4.强化会计风险控制意识

银行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是整个银行内部管控的核心所在,所以,银行应当加强对会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宣教,以免银行工作人员因对会计风险控制缺乏足够认识而影响会计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同时,银行还应当加大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增强他们的会计风险控制意识及风险控制能力。

三、结语

在当下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新时代下,银行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其所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银行会计风险。通过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国银行面临的会计风险主要有会计内控风险、票据结算风险以及会计核算风险。笔者认为,首先,监管部门应当统一会计核算准则;其次,银行自身应当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再次,银行应当对多层次的内控体系及监管体制加以构建;最后,应当进一步强化银行工作人员的会计风险控制意识。唯有这样,方能使银行会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护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玉华.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