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基础学十篇

时间:2023-03-16 23:15:25

精神病基础学

精神病基础学篇1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娱乐治疗,娱乐治疗的方式主要为下棋、打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1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娱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并进行一些适当的辅的治疗,例如认知康复、家庭治疗等,在使患者获得一些认知行为的同时,逐渐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1.2采用心理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同时加强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采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利培酮和奥氮平,一日两次,一次0.35mg。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且镇静作用较弱,椎体外系反应较少。

1.3放松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放松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放松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缓患者的情绪。具体操作为让精神病患者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上手平伸,每天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身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自然的形成一种放松的心理,从而舒缓患者的情绪。

1.4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程度不一样,有轻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整体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对医嘱可严格遵守,配合相应治疗,按量、按时服药。心理治疗可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对患者行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基础学篇2

1.1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包括生活、心理、安全、用药护理及物理疗法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1.1生活护理(1)饮食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适合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低糖、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发高血压患者更应注重低盐饮食,忌咸菜、腌制食品等。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拒绝饮食,无法自主进食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协助患者进食或完全喂食。要留心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行为,督促患者饮食均衡,避免挑食等不良习惯。注意有无因牙齿问题而导致进食困难的患者,及时给予对症治疗。(2)睡眠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多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早醒。由于神经系统紊乱,部分患者夜间异常兴奋,也有部分患者异常抑郁或焦虑,均可导致失眠。对夜间兴奋、吵闹扰民的患者加以劝阻,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失眠严重的可遵医嘱给予药物帮助睡觉,以保证患者拥有足够的睡眠。(3)行为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障碍,可出现更衣、如厕、上下楼梯等行为缺如,护理人员应勤助老年患者更换衣服、勤擦洗,保持身体干净,促进皮肤代谢。如厕障碍者需要随身照顾,以免大小便污染衣服,避免随地大小便的现象。老年患者视力减弱,应时刻关注其走路,尤其在上下楼梯,需要随时搀扶。尤其注意高血压严重患者,避免意外摔倒的发生。

1.1.2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与其他老年患者一样,甚至由于他们自身精神病的困扰,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家庭、社会、疾病等压力使得老年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或抑郁,丧偶等相关重大事件无一不刺激着情绪的变化,这对于病情进展是一种恶性因素。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老年患者的言情举表,及时加以开导、关心以及鼓励,可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开展大型座谈会,彼此打开心扉进行交流,从而缓解老年患者的孤独感;解释治疗的有效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绝望。做到不嘲笑、不责骂患者,宽容对待每位老年患者,争取获得其信任。对于躁动难制服的患者,必要时采取行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其在心理上获取一定的抚慰。

1.1.3物理疗法当患者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因素影响,利用物理方法(如电波、超声波或某种更先进的仪器)对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可以选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期快速控制症状。

1.1.4安全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因精神问题使其反应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行走时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另外,老年患者的骨头脆弱易折,发生意外后容易骨折,尤其并发高血压的患者,多伴存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外界刺激,血管易破裂,抢救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应做防跌倒、防坠床等醒目标识,老年患者的鞋底应防滑,裤脚不宜过长,病房地砖应防滑或加防滑垫,病房及走廊应减少设施物品,保持路道通畅。卫生间应设置救护铃。同时,告知家属也应注意患者的出入安全。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要时刻关注情绪变化,尤其是思维受幻觉、妄想支配且内容不暴露的患者,应严防意外的发生。对有自伤、自杀、伤人倾向的患者应重点监护,同时关注有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1.1.5用药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精神药物;另外,并发高血压患者,应结合降压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须严格遵医嘱发药,并保证患者无漏服、误服、延服药物等现象的发生。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神志不很清晰,须监督服药,确保用药准确,以便医生更好地掌握病情,准确增减药物剂量。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遵医服药对病情的重要性,引起大家的重视,利于更好的治疗。

1.2观察指标

1.2.1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反映的是有焦虑倾向者的主观感受,分为4级:1级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级表示有时有,3级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级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判断标准: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其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事故发生率与血压平均值记录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的患者例数,计算其占总例数的百分比;监测患者血压,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1.2.3满意率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专业素质、患者焦虑改善度及舒适度等方面来评价,总分为100分,60分为分界值,小于60分为“差”,60~70分为“中”,70~80分为“良”,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满意率计算为评“优”和“良”总例数与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检测结果比较进行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检测结果显示,轻度焦虑41例、中度焦虑8例、重度焦虑1例;对照组患者中,轻度焦虑17例、中度焦虑23例、重度焦虑10例;观察组中、重度焦虑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轻度焦虑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事故发生率和血压均值比较观察组10例患者发生事故,发生率为20.0%;收缩压均值为(142.0±10.2)mmHg,舒张压均值为(89.0±6.3)mmHg。对照组42例患者发生事故,发生率为84.0%;收缩压均值为(150.0±12.4)mmHg,舒张压均值为(91.0±7.6)mmHg。观察组患者事故发生率和收缩压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满意率调查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优”“良”“中”“差”分别有36、10、3、1例,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评“优”“良”“中”“差”分别有19、10、15、6例,满意率为58.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基础学篇3

根据《护士条例》、《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精神,护士岗位实行准入制度,护士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执业注册。自2011年起,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由原来的四个科目改变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考试涉及临床工作初期的是护士可能遇到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其中就包括了精神障碍这一类新增的疾病类型。但在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结果中发现,精神障碍的相关考点五年制的学生大多没有得分。这个现象不得不令教育工作者去深思,究竟哪些原因使得学生精神科护理学学习效果较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分析原因如下:

一、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群体。有的学生是自主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希望能学习职业技术获得谋生技能。有的学生是听从父母的意愿来职院校学习,希望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尽早进入社会工作。而就社会的大形势而言,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基础问题就会涌现出来。护理专业的学生同时也要学习所有的医学基础课程,比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等。在初中课程中,学生们初步接触过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对于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如若基础打不牢,那么建立在基础科目上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问题。而《精神科护理学》也是专业课中的一门,也需要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这些课程作为基础才能掌握精神疾病相关知识。

学生的基础虽然有差别,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帮助每一位学生理解掌握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校教育,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屡见不鲜。通过多媒体PPT、影像资料的展示,可以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精确的讲述给学生,借此来向学生们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但是就目前实际来看仅仅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要求。精神疾病护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像其他专业课程例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护理学一样进行一定的实训和见习课程,通过实训和见习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精神疾病作为相对特殊的一类疾病,实训课程可以教授一些常见精神疾病的护理技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避免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此类疾病不知所措。见习课程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精神类疾病,直观认识精神疾病,加深对于精神疾病的学习和掌握。此外,学生的想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景让学生们以短剧表演的形式来学习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精神疾病相关知识,还可以与时俱进的增加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在学校的网站上上传教学课件或微课视频,将学习过程中得知识点展现出来方便所有人的学习。另外,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现在普遍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手段也应该不断的更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真正将职业教育的优势凸显出来。

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现代科学的发展导致了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使我们对许多疾病的生物学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有识之士提出了医学模式应该向“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模式转变,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在精神病学中显得最恰当、最适用,也最需要。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精神病学不仅要研究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也要(或者是更要)关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精神病学不仅要服务于精神病院之内,也要(或者是更要)着眼于全社会的心理健康。但我们课程体系下的精神疾病知识相对落后,外出培训机会较少,图书馆书目相对更新慢,甚至部分教师怠于继续深造学习均导致了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教师师资水平常年保持不变。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教授《精神科护理学》的老师本身就没有真正的接触过精神疾病,只能靠书本的知识来讲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实践技能。

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如若知识结构不更新,教学方法不改进,就如一潭死水永远没有生气。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不思进取而逐渐的消磨殆尽。希望每一位教师不要停滞不前坐井观天,而要不断通过提高自我素质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学校管理体制落后

精神病基础学篇4

方法:对我院的90例精神病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经过六个月的对比实验,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分别为实验组的(98.0±1.3)%和对比组的(86.0±1.2)%,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快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满意度,是有效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精神病院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9-01

精神病患者是特殊的疾病群体,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如何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干预护理,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普遍受社会关注的问题[1]。笔者结合我院90例精神病患者在日常护理中,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种不同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精神病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至65岁。将9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配置、患者病种、患者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研究方法。实验组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强调人文关怀、专业化、整体化的护理标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实施人文关怀,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从患者入院开始即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在实行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将床位包干到组,责任到人,简化护理文件的书写,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接触、交流和服务的时间。在健康教育方面,根据患者住院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病防治的知识宣传和健康宣传,对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各种检查、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同时明确告知家属正确的家庭护理的对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在生活护理方面,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认真细致的做好晨晚间护理,二便护理,衣着、皮肤、毛发卫生,以及饮食的护理,解决患者的合理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娱乐活动,每周举办两次健康教育小讲课,丰富患者文化娱乐生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患者的社交能力,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在构建精神支柱方面,对患者进行文化护理,对家属较长时间未来院探视的患者可以安排拨打亲情电话,减少患者的孤独、无助、被遗弃感,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勇于面对问题的人生态度。

对照组的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维持病房的正常秩序、确保患者的安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等,在生活护理方面进行一般生活护理。

1.3治疗标准。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满意程度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记录、患者满意度等。

1.4统计学方法。将调查数据录入电脑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六个月不同护理模式的观察,实验组护理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分别为实验组的(98.0±1.3)%和对比组的(86.0±1.2)%,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l。

3讨论

由于精神科患者很多都是自理能力差、认知能力以及自知能力不高,依赖性强,因此基础护理是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的难点,特别是面部清洁、皮肤护理、头发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很难实施到位,从而引起家属的不满意,在精神科实施责任制后,不仅解决生活护理的难点,而且使基础护理也得到有力的保障[2]。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意义。患者的满意程度成为医院管理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的最佳的指标[3],是检测优质护理应用效果的有效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基础护理,简单的基础护理决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为患者不仅需要仔细周到的生活护理,也需要相关健康知识,如疾病的原因、表现、预后、预防等知识,故做好健康教育也是护士必不可少的护理工作[4]。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贴近病员,深入民心的良好决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的良好措施,值得大力推广,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切忌将优质护理服务当成简单的搞好基础护理,而是要将做好基础护理和做好专科护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才能让患者的家属满意,才能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5]。

参考文献

[1]宋文英.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病院实施的难点与对策分析临床合理用药[J].2013,6(6):122-123

精神病基础学篇5

1.1人文关怀精神缺失

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医学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从而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给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专业技术对医学生毕业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诊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其在社会上的立足和生存,加之传统的“专才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从基础实验教学到临床技能培训,往往只专注于模拟教学效果和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忽视了人文精神、道德品质培养,这样就形成了医学模拟教学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观念,出现重工具理性(医疗技术)、轻价值理性(人文关怀)的倾向,人文关怀教育与道德教育弱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偏低、人文品质弱化、人格不健全[4]。在医学院校,人文关怀精神与道德素养教育弱化现象突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按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3类。尽管在公共基础课中涉及一定的人文知识,但仅仅通过几门人文课程的学习,学生难以把零散的人文知识、医学人文相关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公共基础课方面,有的医学院校还对人文社科课时进行压缩,有些人文社科课程或变为选修课,或干脆停开,不仅使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难以培养,而且其文化素质也难以得到提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人文社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大人文社科课程的开设力度,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同时要纠正重科学技术、轻人文关怀的错误观念,在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教材编写及讲授中渗透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医学人文关怀表现为在良好的医疗专业技术基础上,关心、关注病人的生存质量、健康、情感、人格、命运,维护病人尊严,不仅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还提供人文的、精神的、情感的服务,使病人时刻感觉到就医方便、技术精湛、病区舒适、关怀到位、经济实惠、服务满意。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目的,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妙术仁心,不仅要掌握过硬的医疗技术,还要具备一颗关心人、爱护人、以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改变,当今医疗卫生服务亦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与社会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深层次关怀,注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生命价值。这些都表明加强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是对当代医学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当代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代医学教育的前进方向。

1.2模拟教学重技能、轻人文,医学生发展不平衡

医学模拟教学是指运用医学教学模型、多媒体仿真病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等模拟教学方式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对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教学内容丰富、重复性强、仿真效果好,为学生早接触临床提供了条件。为了强化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地方医学院校不断加大实验教学投资力度,模拟教学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学生人数多与学时少以及教学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模拟教学基本上满足了医学生技能培训需求,但毕竟不能等同于临床教学,用没有生命的医学仿真模型代替病人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显然会有“先天不足”的特点。医学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渗透贯穿不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难度加大,学生较为全面的文化素质难以得到培养。医学生在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方面的失衡,必然导致在医疗实践中出现“五重五轻”(重疾病,轻病人;重治疗,轻照料;重实证检验,轻病人体验;重器官恢复,轻心理调理;重技术处置,轻伦理社会思量)现象。

1.3德艺双馨型高素质师资匮乏

目前,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师资相对缺乏,这是由于受到了教师培养体制的限制。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主要依靠医学史、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传统学科,而这些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师多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马列等课程教师,在此传统学科范式下,培养出的医学生就很难胜任人文关怀精神贯穿渗透医学实践的任务。除此之外,课程设置也需要完善。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5],其中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3类组成,其中人文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最高,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5]。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且缺乏广泛的文献阅读,缺少案例讨论和必要的社会实践,阻碍医学生积极接受全面的人文社科教育。医学教育实践性极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人文学科教师在理论上加以强化,更需要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言传身教,实现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渗透融合。地方医学院校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加,加之教育部本科评估、断层师资队伍规模扩大,从“校门到校门”的高学历青年教师成了主力军。他们本身就是传统人文学科教育模式的传承者,特别是相关医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岗前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进入学校后马上就成了主力军。由于课时多、教学任务繁重,导师导教、实验员制度和科室培训以及外出学习等都难以实现,加之科研压力大、家庭负担较重等,使得青年教师很难将人文关怀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由于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等原因,包括模拟教学在内的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人文关怀精神如何贯穿渗透于教学实践更需要高度关注。目前,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关怀精神交叉渗透、融会贯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尚未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社会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医学生培养质量相对下降的矛盾。

2对策及实践

2.1更新医学教育理念,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我国医学文化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传统医学“大医精诚”理念,二是西方医学人文精神,三是伴随新中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而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目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地方医学院校,必须坚持医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教育思想。学校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医疗实践活动,有机融入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现代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共同宗旨是服务于人民医疗保健事业,医学人文关怀服务依附于现代医疗技术。没有精湛的现代医疗技术,再好的人文关怀精神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是只有冷冰冰的、生硬的现代医疗技术,没有温馨的人文关怀,也提供不了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地方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模拟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要教育医学生不仅懂得运用现代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治病救人,更要学会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法,思考和分析医学及医学以外的相关问题,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方式与病人沟通,使病人心灵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

2.2模拟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体系构建

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目前地方医学院校大多通过政治理论课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联系。在国外,医学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已成为一种共识[6]。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经验,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在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加强医学史、医学伦理等学科建设的同时,重视与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及其他医学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在模拟教学中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医学人文教育的层级式结构,消除医学人文学科间的壁垒,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建立适用于地方医学院的“三阶段”课程培养模块,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修正唯科学主义、技术至上主义,树立人的整体观念并提高对思想修养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2.3打造胜任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中青年师资队伍

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针对我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对中青年教师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富人文的要求,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计划、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骨干教师能力提升支持计划等。围绕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改革,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和模拟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全方位实施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对接,实现模拟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训练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有效衔接,从而满足医学生系统培养和全过程培养的要求。教师在模拟教学过程中以行传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思想内涵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不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专业知识传授和模拟教学指导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模拟实训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示范、指导及评价时,要做到把无生命的教学模型当作有生命的病人来看待,轻拿轻放轻操作;把标准化病人看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加以尊重和爱护,在检查问诊或处置时,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其交流,从而营造师生共同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2.4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精神病基础学篇6

关键词:作业治疗;心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22-02

一、心理学课程在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业治疗,作为一门专业,最早起源于精神疾病领域,在实践中通过适当的工作、劳动和文娱活动等来调节某些患者的身心状况。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各医学院校陆续建立了康复治疗学的正规教育,并逐渐规范完善,形成了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分方向的本科生教育体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根据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的界定,作业疗法是采用有目的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工作、劳动以及文娱活动等各种活动),使患者在作业中获得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体、精神和社会参与等各方面障碍的功能恢复[2]。综合现代健康理念与“全面康复”的观点,心理与社会因素已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作业治疗的核心理论架构“人-环境-作业模式”也强调“人”在作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二、作业治疗教学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作业治疗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基本理论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及现代作业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模式、方法及实践操作。[3]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借鉴同类先进院校的经验,康复医学院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包括康复心理学、精神病学、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和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中的心理学基础部分。[4]

1.康复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康复心理学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各种类型及年龄阶段康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手段,旨在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康复中患者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从而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

2.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主要介绍人类正常的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在作业治疗实践中的评定,使学生掌握人类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行为评定的实施和操作过程,解释和分析作业治疗实践中评定结果的本质。

3.精神病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病学通过课堂讲授和精神病院实地见习,使学生掌握精神分裂症和各类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的病因、诊断、分类、特征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原则,为进一步的心理障碍的作业治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通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做出完整详细的作业评估,应用相关的作业治疗理论和技巧,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最佳的作业治疗,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从专业层面促进以实证为本的社会心理康复,开拓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积累自我学习的经验。

三、心理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调整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课程设置的要求与规定,康复医学院作业治疗教学体系分设相应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指定选修课,并分别占据一定比例。

其中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安排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见表1、表2)。康复心理学原本被设为指定选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授课。作为一门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康复心理学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因此作为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康复心理学既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理应在康复医学的领域中体现其特有的价值。[5]经研究和讨论,将康复心理学调整为专业基础课,面向康复治疗学(包括物理治疗方向和作业治疗方向)的全体学生,安排相应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学时,让他们在刚开始接触到康复医学时就能从概念和初步实践两方面渗透“全面康复”的理念,为具体的康复治疗技能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精神病学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两门紧密相关的课程,精神疾病是纯理论课,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在精神疾病对各种类型的病患做了系统介绍的基础上在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也经历了较大的改动。原本在教学计划中,精神病学被列为专业课,并与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经第一轮教学后发现,因为两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进度表上没能达到良好衔接,使得学生在上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时,对于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还略显模糊。

四、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均以作业治疗专业教育理论为基础,符合作业治疗基本精神,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课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课件、电教、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教授,针对各章应掌握和熟悉的内容精讲、细讲,了解内容粗讲。实践课20~30人一个班,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采取播放心理治疗录像、心理评定量表测定、治疗手段模拟演练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课堂讨论采取小组讨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小组人数约4~6人,可进行PBL教学,并采用个案研究、指定作业、文献回顾等形式,教师作为课堂引导和监管者,给出学生临床病例,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开放性讨论。如在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让学生对某种精神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残损及残疾、患者作业活动能力的下降及社会参与性的缺失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和临床及家庭跟进措施,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旨在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口语表达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亲自示范操作,学生进行模拟和操作,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医患沟通技巧等,提高工作和实践能力。另外,不定期地安排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汇报,使学生能紧跟专业发展前沿,拓宽专业视野,有利于学生的继续教育、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所有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外,均听取来自教学督导组及同行业专家及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来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学院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具有作业治疗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在考核上,心理学的几门课程的成绩均按照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的原则来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笔试、操作考试、课堂表现、报告演讲表现等方式。

五、结语

本文结合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分享了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段方式,并就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做了思考。遵循人类学习规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考虑到课程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对课程的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其逻辑基本符合学生专业培养的要求。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理学课程的完善还需进一步在教学方法、资源、设计等方面深入探究,不断总结经验。如何更大限度地提高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完善作业治疗专业教学体系,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薛晶晶,王清,燕铁斌,等.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149-1151.

[2]胡军.作业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潘翠环,陈艳,叶正茂,等.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34-238.

精神病基础学篇7

关键词:脑出血; 重性精神病; 相关因素

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致死致残率高,不仅威胁患者健康,也对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精神障碍是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严重影响患者治疗、预后。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应重点处理脑出血后重性精神病,比如抑郁障碍、精神病。为明确脑出血后重性精神病的关注度及探索脑出血后重性精神病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2010年-2012年在我院确诊为脑岀血的住院患者,共计1005人。脑出血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影像学检查或手术证实。排除脑出血前即存在精神疾病史,意识障碍,智能障碍者;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1.2.1 精神障碍诊断 病例中记录的精神障碍的诊断由1名专业精神科医师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CCMD-3)进行诊断,并确定精神障碍类型。

1.2.2 临床资料收集 逐一查阅符合标准的病史资料,登记患者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出血部位、疾病转归、是否出现重性精神病症状及类型(包括抑郁障碍及精神病)。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各相关因素的差异。

2. 结 果

2.1 脑出血患者一般资料描述 1005例确诊脑出血患者中,男性667例,女性338例;60岁及以上患者506例,60岁以下患者499例。基底节出血496例,丘脑99例,顶叶83例,多发性出血76例,额叶出血66例,颞叶51例,脑干47例,小脑67例,枕叶9例。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近几年我院住院脑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出血部位最常见于基底节区,其次依次为丘脑、顶叶、额叶、小脑、颞叶。

2.2 脑出血后重性精神病发生情况 1005例确诊脑出血患者中,出现重性精神病(抑郁障碍及精神病)的患者共100例(10%),其中精神病的患者16例(16%),抑郁障碍的患者65例(65%),两者均出现的患者19例(19%),其中男性75例,女性25例。由上可以看出我院近3年10%脑出血出现重性精神病症状,以抑郁障碍为主,占65%,男性多见。

2.3 脑出血部位与重性精神病的关系 基底节区出血发生重性精神病46例(9.2%),丘脑5例(5.1%),顶叶7例(8.4%),多发性出血11例(14.5%),额叶11例(15.9%),颞叶10例(18.5%)。因此额颞部及多发部位出血后重性精神病的发生率高。

2.4 脑出血后重性精神病相关因素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无重性精神病组与有重性精神病组在性别、出血部位、有无基础疾病、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2.5两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比较 有重性精神病组,患者治愈率13%,好转率76%,未愈率7%,死亡率4%;无重性精神病患者组治愈率9.7%,好转率63.7%,未愈率11.3%,死亡率15.3%。从表2可以看出,有重性精神病组经临床关注、处理精神障碍后治愈率及好转率均高于无重性精神病组,同时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因此,干预精神障碍可能改善脑出血预后。

3. 讨 论

精神障碍已成为脑出血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Hap等[2]报道脑出血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28-56%,Bilge C等报道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可达30-50%,另一项研究[3]指出,脑卒中后5年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3%。但是本研究发现,我院脑出血患者重性精神病的比例仅为10%,以 “抑郁障碍”为主,占65%,远远低于报道的概率[4],这说明医务人员主动关注脑出血后精神障碍的力度不够,漏诊率高。抑郁障碍不仅加重患者认知损害,而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妨碍神经功能恢复及明显增加死亡率[1],此外很大程度会影响瘫痪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障碍恢复。因此应重点关注脑出血后有抑郁情绪发生。

本研究发现脑出血后重性精神病发生比例与以下因素可能有关:①性别:该研究中,男女比例为1.98:1,而出现重性精神病组的男女比例为3:1,男性患者脑出血后发生重性精神病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其肢体功能障碍更易使男性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②脑出血部位:本研究发现,额颞部及多发性脑出血发生精神障碍比例更大,这可能与控制情感环路的神经分布有关、范围广、出血量大有关;此外该研究也发现左侧半球出血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更高。③经济状况: 本研究表明,经济状况较差的脑出血患者更易出现重性精神疾病,该类患者经济负担过重,从而导致抑郁情绪发生,此外该类患者因经济原因无法得到全面的治疗,导致预后欠佳。④家庭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较差的脑出血患者发生重性精神病的比例更高,因此家庭支持、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表达及沟通理解可能能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除了积极抢救及帮助患者康复之外,也应了解患者的家庭关系,动员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为患者的提供情感支持。⑤合并多种躯体疾病:躯体疾病越多,患者脑出血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更高,这可能与血管病变重及患者长期所承受的疾病压力有关。

本研究发现积极处理精神障碍的脑出血组预后更好,这说明正确处理脑出血后精神障碍能改善预后,因此关注及处理脑出血后精神障碍是必要的。总之,脑出血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尽快处理精神障碍能改善预后;脑出血后发生精神障碍除了疾病本身引起外,还可能与患者性别、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基础疾病、出血部位有关,我们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是否出现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障碍,为该类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辅导,帮助患者更好康复。

参考文献:

[1] Garcia PY, Roussel M, Bugnicourt JM, etc.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 Hospital-based Series.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3,22(1):80-86.

[2] Haq SU, Symeon C, Agius M, etc. Screening for epression in post stroke patients. Psychiatr Danub. 2010, 22(1):33-35.

精神病基础学篇8

为了进一步探讨社区管理治疗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效果,笔者总结辖区范围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关社区管理治疗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为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辖区范围内乡镇和街道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00例患者资料,其中包括男性410例和女性290例,年龄范围为40岁-69岁,平均年龄为(63.8±6.9)岁,病程范围为10个月-51个月,7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根据统计学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的3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社区管理治疗的350例为观察组,两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不同管理治疗方法后的数据统计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社区管理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治疗、基础疾病的治疗、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社区管理治疗,主要社区管理治疗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危险行为评估、分类随访管理、健康体检管理、社会功能康复锻炼和家属护理教育等,现具体介绍如下:

1.2.1 建立健康档案 所有登记在管病人均需要录入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专人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未经授权同意,不得透露患者信息。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妥善保存每位病人的n案资料,以备查检。

1.2.2 分类随访管理随访工作由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经过培训的精防人员承担(村卫生室工作人员配合)。随访对象为各辖区范围内在管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包括预约患者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时按要求认真填写随访表。家庭访视和调查要态度温和,注意沟通技术,通过随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1.2.3 社会功能康复锻炼和家属护理教育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随访时根据需要,与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对点技术支持工作的对应精神科执业医师联系,在其指导下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在康复锻炼方面:早期正确摆放患肢位,防止肢体痉挛,保护关节功能。

1.3 评价指标 采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观察量表(NOISE)[1]于社区管理治疗后3个月时对患者的抑郁情绪、精神病表现、激惹状态、个人整洁度、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评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NOISE表评分为(90.2±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NOISE表评分[(90.2±5.7)]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统计[2-3],我国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逾亿人,严重精神障碍是其中一种重要病因,其发病率可达5%-6%,在工作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2%-4.8%。严重精神障碍一般获得一次性治疗有效并不难,但大部分患者在首次发病之后会终身多次复发。主要是由于这些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足、频繁换药、擅自停药等不规范现象,这不仅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显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由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社区管理治疗后,三个月后的患者观察量表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个单位配备兼职精神卫生医务人员1~2人。另外,康复社区管理治疗中的早期康复训练能够通过通过正常运动模式的导入影响患者运动功能模式的输出,有利于恢复患者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而语言康复训练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高级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精神病基础学篇9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病因病机;肾精亏虚;肝郁气滞;血瘀

中风病又称卒中、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中风病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卒中后抑郁是中风病的重要并发症,是发生于中风病之后的“郁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无望,悲观、失眠、烦躁、精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卒中后抑郁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中风的病理基础是肝肾阴虚,肝肾之阴虚于下,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相维系,而致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发为中风。其发病有实有虚,而肾虚为根本的病理基础。

2 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

中风后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瘀滞,一遇情志刺激,气机逆乱,上扰清窍,神明被扰,则出现抑郁症状,表现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出现忧郁不畅,情绪低落,郁闷烦躁,悲观失望,神思恍惚,言行迟滞,烦躁失眠等症状。故认为本病病位在脑,肾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致病之本,肝郁气滞,血脉瘀阻为致病之标。

2.1 病位在脑

卒中后抑郁的病位在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神是脑之功能的反映,脑是主宰运用神的器官。《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1]。《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1]。《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神明之藏于脑”[2]。《医学心悟》曰:“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故喜忘其前言。又心藏神,神明不充,则遇事遗忘也”[3]。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觉、听觉、感觉、思维和记忆力等,皆与脑有紧密联系。《脾胃论》曰:“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九窍者也”[4]。在脑的统御下,人们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精神意识活动,才能保持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思维、记忆、语言等方面的正常功能。

中风后神机受损,脑髓失养,神明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就出现精神、思维、感觉、语言、记忆等不同程度的受损,表现为抑郁症状。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与“郁证”的合病,是“中风病”的变证。

2.2 肾精亏虚是致病之本

中风后气血逆乱,肾精受损,精气亏虚,精髓化生不足,元神失养是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

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脑髓的充盈和发育[5]。脑的功能物质基础为髓,脑髓的生成有赖于肾精的化生,《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王清任[6]《医林改错》云“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脑髓是由先天之精变化生成,肾所化生的精髓是脑行使其精神思维活动功能的物质基础与源泉。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阴阳。精气藏于肾,并促使其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丢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必要的条件。五脏六腑之精主要先化生肾精,再上输以补充脑髓。《素问·逆调论》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1]。《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1]。肾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脑主神明,而肾所藏精为神的物质基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源泉,只有精充则神明,肾精充盛则精神思维正常;若肾精亏虚,脑髓不充,则神弱志衰而见意志消退,临床上可伴见焦虑不安、胆怯多疑等症状[7]。

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海失养,而形成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的病理变化。如《灵枢·海论》:“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1]”精充则神明,肾精充盛则精神思维得以正常活动,情绪饱满,反应灵活;若肾精亏虚,脑髓不充,则精力衰退,情绪低落,反应迟滞,耳鸣眩晕,倦怠嗜卧。

中风后气血逆乱,肾精受损,精气亏虚,精髓化生不足,则元神之府失养,神机枢转不利,可致思维缓慢,记忆衰减。肾在志为恐,肾虚则善恐易惊,心虚胆怯,焦虑不安。肾精亏虚,母病及子,水不涵木,血不养心,可见烦躁易怒,动则激惹。肾虚温煦无力,则四肢不温,静而少动;气虚精亏则四肢百骸失于滋养,可见倦怠神疲;肾精亏虚,肾主生殖功能下降,男子阳萎不举,女子则宫寒不孕;肾精亏耗,阳不入阴,心肾不交,心神失养而出现不寐。

总之,中风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肾精受损,精气亏虚,脑髓不充,神机枢转不利,出现精神、思维、感觉、语言、记忆等功能受损,出现抑郁症状。故肾虚为其根本病理基础,肾虚精亏是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

2.3 肝郁气滞,血脉瘀阻是致病之标

卒中后患者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郁乘脾,脾失运化,酿湿生痰;肝郁气滞,导致血脉淤阻,痰血交结,更加阻滞气机,致精神情志异常,为致病之标。

肝的生理功能以疏泄调畅全身的气机为主,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疏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的情志活动,又有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运动疏散通畅,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随之而畅通无阻,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活动正常和调。气机的郁结,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心情开朗,反之则郁郁寡欢,情志压抑。

《素问·举痛论》云:“思则气结”[1]。《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1]”又《灵枢·百病始生篇》云:“喜怒不节则伤藏。[1]”人以气为本,气和则病无由生。中风患者因骤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生理功能障碍,以致生活自理困难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社会功能丧失等,往往使患者难以接受,易产生害怕、忧伤、焦虑、甚至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继而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不畅,则郁郁寡欢;忧思过度,疏泄不及,郁久伤血耗气,肝病及脾,脾运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血脉瘀阻,水谷精微不能很好的输布吸收,出现头昏目眩,腹胀、便溏、纳呆、消瘦等症状;脾主四肢,脾失健运,清阳不布,四肢失养,而致倦怠乏力,行动迟缓;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出现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或烦躁易怒,思想难以集中,健忘,入睡困难或即使入睡亦梦扰不安的症状;男子的排精和女子的月经与肝的疏泄功能亦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排精不畅,月经紊乱,经行不畅。肝肾亏虚,精血暗耗,髓海失养,加之情志不遂,肝气郁滞,血脉瘀阻,元神失充或受扰,最终导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8]。

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下降、经济无保障、子女照顾不够及社会支持不良等因素有关,既是一种器质性情感障碍又是一种心理与生理的反应[9]。

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西药抗抑郁药对本病进行治疗,其起效较慢,副作用大,加之价格相对较贵,患者耐受性差[10-11]。中医治疗本病较之西医的独到之处:疗效理想、医疗费用较低、副作用小、整体防治、改善抑郁程度的同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12-13]。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对症用药,对改善症状和预后具有很好的优势。

中风后抑郁病机为本虚标实,肾精亏虚是致病之本,肝郁气滞,血脉瘀阻是致病之标。中风后脏腑虚衰,肾虚精亏,气机失调,水津输布不利,痰瘀互结、浊毒为害,痹阻脑络,元神失养,神机失用,而致抑郁症诸证外现[14]。因此本病的治疗不可单纯使用疏肝解郁之法,而应益肾活血、疏肝解郁,补虚不忘调气活血,治实不忘益肾解郁,标本兼治,方能奏效。

[参考文献]

[1] 王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55.

[2]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6.

[3] 程国彭. 医学心悟[M]. 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1996:171.

[4] 李东垣. 脾胃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

[5] 刘燕池,雷顺群.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60.

[6] 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

[7] 张滨斌,唐启盛. 脑卒中抑郁症与中医肾脏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66-168.

[8] 范明月,赵明,王炯妹. 卒中后抑郁中西医发病机制的探讨[J].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51-954.

[9] 董筠.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1, 13(3):525-527.

[10] 冯艳,徐长水,马建军,等. 早期应用米氮平干预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67-68.

[11] 王翌.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1, 13(2):289.

[12] 王晓玲,翟金盛,赵迎峰,等.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J]. 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55-57.

[13] 洪新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J]. 江西中医药,2005,36(5):43.

精神病基础学篇10

心生医学或心身疾病

病由心生在中国文化或中医中最早的例证是杯弓蛇影。也就是说,大脑的思维和情绪可以引发多种疾病,而这些疾病不仅仅是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而且可以是生理的疾病,能反映到躯体上来,出现种种身体症状,甚至导致严重后果,要么损害健康,要么造成死亡。

而美国的辛德勒医生也举了英国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英国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约翰・亨特就是死于自己的不良情绪。他曾预言,第一个让他发疯的人会杀了他。果然,在一次医学会议上,有人激怒了亨特,导致他心肌梗塞,当场死亡。

为什么情绪和心理有如此大的作用?因为,人在愤怒时会诱发血压急剧升高。血压升高的后果之一是让血管破裂。如果大脑血管破裂就是卒中(中医叫中风),严重者会死亡;而心脏血管破裂或堵塞,则可能成猝死或心肌梗死而身亡。

说到这里就自然提出了一个概念:心生医学或心身疾病。心身医学可以有多种名称,如心身疾病、心身障碍、心理生理疾患、心身反应、心身相关、心身问题……但其本质是指,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为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

前者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后者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严格地说,亨特之死就是心理社会因素所诱发的躯体功能,由于这种功能障碍太为猛烈,使心脏血供突然阻断,导致死亡。

但是广义的心身障碍和广义的心身疾病有时几乎是同义语。现在一般称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diseases),指的是心身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健康和疾病中或在医学临床中的实际意义。而这也就是医学心理学所关心的一个根本问题。

心身疾病的内容

不良情绪会引发多种疾病,这个事实可能许多人都了解了。比如,病由心生的许多疾病大致有:不良情绪导致肌肉疼痛,让人脖子发痛,让心蹦到嗓子眼、使胃不舒服并患多种胃部疾病,影响结肠并导致肚子的多种疾病(如情绪性阑尾炎),让皮肤、血管受损等等。此外,不良情绪还可以左右人的呼吸和换气,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等。有人认为,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

情绪真的能引起这么多疾病吗?换句话说,疾病的物质基础或诱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吗?其实,疾病是通过各种致病因子,如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环境的、遗传的和心理的种种因素诱发的,而且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或综合作用产生的。因此,心理和不良情绪只是其中的作用之一。而现代的疾病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一些心理因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大部分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也是说得通的。

人们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是随历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变化的。由于人类疾病在较早的历史时期主要是生物因素所导致的,而且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如历史上的鼠疫、黄热病等,所以以实验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在18和19世纪的西方兴起后就坚持疾病主要是生物因素引起。比如,19世纪以巴斯德(Pasteur)和威尔啸(Virchow)为代表的纯生物医学派坚持“疾病源于细胞病变”。

这种认识当然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但也使得当时的不少医生只注重“病”而不注重“病人”,忽略了在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然而,1818年德国精神科医生亨罗斯在治疗失眠症时发现,心理因素对失眠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疾病的病因提出了新的概念,即“心身的”(psychosomatisch或psychosomatik)。后来,1943年美国的科学家哈雷德提出了心身疾病的概念,明确强调心理因素可以引起疾病。

1950年,美国的科学家亚力山大也大力提倡心身疾病的概念,并明确指明有7种经典的心身疾病,包括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而这些疾病都与特定的心理冲突有关。

心身疾病的发展

心身疾病有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轨迹,心身疾病的概念在临床上也一直有所变化。这可以从权威的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看出来。

1950年,亚力山大提出7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后,1952年第一版的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Ⅰ)就采用这种说法,在手册中设有“心身疾病”一类。而1968年的第二版(DSM-Ⅱ)则把心身疾病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认为这些疾病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而详细的分类则按累及的器官命名,如哮喘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统反应”。

到了1980年的第三版(DSM-Ⅲ)和1987年修正的第三版(DSM-ⅢR),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都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其诊断标准为:①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②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③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而到了今天,专业界已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中均有作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因定义的不同、诊断标准的差异和范围的不同有很大差别。国外调查所报道的所有人群心身疾病发病率是10%~60%;尤其是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所以不妨把76%的疾病与心理有关看成一个最高点的统计。但是,中国国内的门诊与住院调查发现,中国人的心身疾病也不低,发病率约为1/3。

病因与应对良方

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有两种情绪,一种是外在情绪,这种情绪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还有一种是内在情绪,这是没有外人能看出来的,也就是基础情绪,心理学家则把这种内在的情绪称为情感。

基础情绪更容易引起疾病,因为它们总是持续不断,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基础情绪通常都是不良情绪,持续时间很长,会不断地引发各种病症。但患病的人却不清楚这种情绪的存在。而每个人的基础情绪则是精神生活不丰富造成的,也就是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由家庭、社会以及遗传的因素综合造成的。

要避免病由心生,就得从小培养一个人的良好的基础情绪,为此必须要满足人的6种精神需求:爱、安全感、认同感、创造性、新体验和自尊。同时,不良的基础情绪的另一个原因是心智不成熟,也需要从这里着手矫正。

另一方面,即使每个人有不良的基础情绪,也没有关系,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改正和改善,从而减少疾病,获得幸福的人生。首先,在后天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一个成熟的人。而成熟的标志是,有责任心和独立自主;付出而不是索取;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争强好胜;性心理要成熟;不与人为敌:分清现实与虚幻;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