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十篇

时间:2023-04-02 18:16:49

技术研究

技术研究篇1

关键词:OMT;建模;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8042-02

1 概述

把面向对象的思想用于软件的分析和设计,从而产生了崭新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当今,国际上对于面向对象开发的方法很多,而对象建模技术(OMT)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实用的面向对象建模的方法之一,利用OMT方法有利于开发出更加实用、更易维护的软件系统。

2 OMT技术概述

2.1 OMT概念

OMT 即面向对象的建模和设计方法,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学,该方法对真实世界的对象建模,并利用这个模型来构造一种围绕对象而独立于语言的设计。OMT 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来描述一个系统,再对这三种模型进行细化,并优化以构成设计[1]。

2.2 OMT 的三种模型

1)对象模型

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体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系统建模围绕对象来构造系统而不是围绕功能来构造系统,对象模型更接近实际应用。对象模型使用了直观的对象图工具来刻化系统中对象的结构、属性和操作,从而有利于系统模型的修改和完善[2]。它是分析阶段三个模型的核心,是其他两个模型的框架。

2)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描述系统对象间的相互行为,体现了系统的控制结构。它表示了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性质。它使用状态图作为描述工具,主要刻画的是系统的控制,操作的执行顺序等。

3)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描述系统内的值是如何计算的。它采用数据流图表示功能的依赖关系,其中的处理对应于状态图的活动或动作,其中的数据流对应于对象图中的对象或属性。

2.3 OMT的主要特点

1)有利于开发出更实用、更易维护的软件系统

OMT的开发工作是奠基在真实世界的对象建模之上,并利用这个模型围绕这些对象来构造独立于语言的设计,该方法特别强调面向对象的构造是真实事物的模型,而不是一种程序设计技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软件开发者对需求的理解。

2)为大多数应用领域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实际的、高效的保证

OMT吸收了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的直观映象,其可视性更强,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面临的抽象性问题。该方法支持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并说明了如何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贯穿运用面向对象的概念、方法及技术、分析、设计和实现。同时,通过一整套的符号表示和相应的方法学来系统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客体。该方法还给出了设计的示例准则以区分好或坏的设计,用来帮助软件开发者避免出现错误[3]。

3 OMT软件开发设计与建模过程

OMT 软件开发与建模过程包含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对象设计和实现等步骤。

3.1 系统分析

OMT技术的第一步是系统分析,其目的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进行建模。为了构造出反映客观世界问题的准确、严密的分析模型,就必须调查所有需求,分析所有需求的实质含义,并重新严格定义。系统分析的过程如图1所示。

其中,对象模型=对象模型图+数据词典。动态模型=状态图+全局事件流图。功能模型=数据流图+约束。最后得到:分析文档=问题陈述+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3.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要决定整体结构及风格,设计阶段先从高层入手,然后细化。主要包括系统分解、确定并发性、处理器及任务分配、数据存储管理、全局资源的处理、选择软件控制机制、边界条件的处理等步骤。

系统结构的一般框架有批变换、连续变换、交互式接口、动态模拟、实时系统和事务管理。

3.3 对象设计

对象设计要确定类、关联的完整定义以及接口的形式,实现操作方法的算法,实现必需的内部对象,并对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行优化。一般步骤包括:将三种模型结合、算法设计、优化设计、控制的实现、调整继承、关联的设计。

4 结束语

总之,OMT技术是经典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该方法发挥了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充分体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以模型驱动的基本思想,实现了各开发阶段的无缝链接,较好地提高了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彦芳,石建国,周檬.基于OMT 技术的简历收集与就业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0,29(3):236-237.

技术研究篇2

关键字IPV4IPV6过渡技术

一、前言

互联网是在IP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而当前互联网使用的IP协议是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理论上只有43亿个地址,在2012年2月已全部分配完毕,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应运而生,它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协议。IPV6采用128位的地址长度,保守计算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个地址,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虽然IPV6取代IPV4是互联网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从IPV4过渡到IPV6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从IPV4升级到IPV6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和商业问题,最明显的还是技术更换的策略,以及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建设。IPV4的发展到目前已有20多年的历史,几乎现有的每个网络及其连接设备都支持IPV4,因此要想一夜之间就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是不切实际的。IPV6不可能立刻替代IPV4,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IPV4和IPV6会共存在一个环境中。要提供平稳的转换过程,使得对现有的使用者影响最小,就需要有良好的转换机制。

二、IPV6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IPV6是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NGI)研究和试验而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的。在国外,以美国Internet2的Abilene、亚太地区的APAN和欧共体的GEANT为连接主体,已经初步形成了大规模的NGI研究试验环境。该研究试验环境有2.5-10Gbit/s的主干网速度,提供多播、服务质量控制等多种网络服务,支持IPV6的研究开发,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重大应用服务。此外,在欧洲的30个国家中目前已经建设了26个国家性的科研、教育IPv6实验网,法国在其中所扮演的是领导者角色。

我国开展IPV6的研究工作相对较晚,但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科院、“863”计划等都开展了相关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同时也广泛开展了与国际上有关国家在IPV6研究及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和沟通,特别是连续几年在北京举办的全球IPV6高峰论坛,大大推动了IPV6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三、IPV4向IPV6过渡原则

逐步演进:已有的IPV4网络节点可以随时演进,而不受限于所运行IP协议的版本;

逐步部署:新的IPV6网络节点可以随时增加到网络中;

地址兼容:当IPV4网络节点演进到IPV6时,IPV4的IP地址还可以继续使用;

降低费用:在演进过程中,只需要很低的费用和很少的准备工作。

在过渡时期,要解决相互通信的问题无非两类:第一类就是IPV6之间互相通信的问题;第二类就是解决IPV6与IPV4之间的通信问题。针对这两类问题已经提出了很多方案,有一些已经相当成熟并形成了RFC(Request For Commnets),有一些还只是作为Internet draft,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IPV6过渡技术

目前解决过渡问题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三种:双协议栈、隧道技术、NAT-PT。

(一) 双协议栈 ( Dual Stack)

采用该技术的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这是使IPV6节点保持与纯IPV4节点兼容最直接的方式,针对的对象是通信端节点(包括主机、路由器)。这种方式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是对于IP地址耗尽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由于需要双路由基础设施,这种方式反而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

(二)隧道技术 ( Tunnel)

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根据建立方式的不同,隧道可以分成两类:手工配置的隧道和自动配置的隧道。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三)网关转换(NAT-PT)

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并翻译。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五、结束语

IPV6相比于IPV4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从IPV4网络逐步过渡到IPV6网络、到完全替代IPV4网络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演进过程,在这个演进过程中,网络各个组成部分将会逐步被新的部件所替代。伴随着网络演进的过程,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甚至全新的运营模式也将逐步涌现。从已有的过渡机制可以看出,目前所有的方案都是针对某一种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过渡机制都不是普遍适用的,每一种机制都适用于某种或几种特定的网络情况,而且常常需要和其它的技术组合使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过渡策略。对于某一类互连问题,设计者们可以找出新的方式,并随着网络技术和发展不断的改进和更新这种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立超,唐学文,曹志通.推动IPv4/IPv6过渡策略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8).

[2]王磊,Ipv4到Ipv6的过渡分析[J],科教导刊,2010(9).

[3]郑海涛,IPv6网络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建设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1)

技术研究篇3

关键词 IP溯源;DoS;拒绝服务

1 引言

在制定目前因特网上使用的网络协议标准时,设计者把“端到端的透明性”作为互联网体系架构的核心设计理念,将互联网上通信相关的部分(IP网络)与高层应用(端实体)分离,大大简化了网络设计,但由此也带来了很多缺陷。例如与报文安全相关的服务,如可靠传输、集中控制和安全认证,都发生在进行通信的端实体上。网络报文的内容包括头信息,都是由报文的发送者自行填入,这就产生了协议漏洞:报文发送者可以填入伪造的虚假源地址。这一点往往被攻击者利用,他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IP地址,冒充其它终端进行通信。DoS攻击就是利用了该协议漏洞进行攻击。

IP溯源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定位攻击源的位置,推断出攻击报文在网络中的穿行路线,从而找到攻击者。成熟有效的溯源技术对网络黑客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可以迫使他们为了防止被追踪到而减少甚至停止恶意攻击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DoS攻击方式,接着对几种有代表性的IP溯源技术进行较详细的分析探讨,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

2 DoS攻击

2.1 DoS攻击简介

DoS(Denial-of-Service)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行为。这种攻击通过发送带有虚假源地址的数据包请求,使网络中大量充斥待回复的信息,消耗网络的带宽或者系统资源,使网络或者系统服务负载过重,服务质量下降,直至瘫痪而停止正常服务。有时攻击者为了提高攻击的效果,往往会联合多个攻击站点向受害者发动进攻。

2.2 常见的DoS攻击方式

1)TCP SYN attack

TCP协议中,如果通信双方要建立连接,必须先完成三次握手过程。如果在握手过程中,客户端向服务端发出一个请求SYN之后,对于服务端发出的SYN+ACK置之不理,则服务端永远无法得到客户端的ACK包来完成三次握手,于是服务端就会等到超时再把这个连接结束掉。攻击者利用这个特性,在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的SYN要求,造成服务端保持的连接数达到最大限度,无法再接收任何正常的连接请求,从而达到拒绝服务的目的。

2)UDP Flood attack

针对使用UDP协议的服务,由于通信双方不用事先建立连接,因此攻击者可以发送大量的UDP封包到服务端,并且将地址伪造成另一台服务器,从而造成这两台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流量持续不断的存在。

3)ICMP Flood attack

ICMP(Inte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来测试网络的状态,最常用的便是ping命令。攻击者常在伪造源IP之后,将大量的ICMP封包大量的送至服务端,则服务器主机回应等量的ICMP封包到假造来源的IP网络上,直接造成服务器与被伪造IP之间的网络流量大量增加,没有多余的带宽可以让正常使用者使用。

4)ICMP Smurf Flood attack

这种攻击方式也是利用ICMP协议,只不过把目标指向广播地址。如果攻击者在源地址中填入某个网络的广播地址,那么被攻击者送回的响应包将发往整个子网域,因而造成网络拥塞。

2.3 DoS攻击盛行的原因

统计表明,近年来拒绝服务攻击事件持续上升。究其原因,一方面DoS攻击极易实施,网络上存在多种方便的工具,攻击者只需下载这些工具,就可以利用它们对受害者发动攻击;另一方面,与特权提升攻击不同,DoS攻击一般不需要攻击者与受害者之间进行交互,这样攻击者就可能伪造攻击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使得受害者不知攻击来自于何方,从而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攻击或者缓解攻击所造成的影响,又难以找到攻击者,追究其责任。此外,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使得多个拥有较少资源的攻击者通过协同工作可能有效的攻击资源丰富的受害者,病毒、蠕虫也加剧了DoS攻击中业已不平衡的攻击者与受害者的关系,使受害者越发处于不利地位。

DoS的防范非常困难,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追踪到攻击者,使得攻击者能够受到法律上的和道德上的约束,则拒绝服务攻击就可以大为减少。

3 链接测试法(Link Testing)

多数的溯源技术都是从最接近受害者的路由器开始,逐步检查上行数据链,直到找到攻击流量发起源。理想情况下,这个过程可以递归执行直到找到攻击源头。这种方法只在攻击进行的过程中有效,很难在攻击结束后或者间歇性攻击的情况下追踪。

3.1 入流量调试(Input Debugging)

许多路由器都提供入流量调试的功能。这允许管理员在一些出口点过滤特定的数据包,并决定它们来自哪个入口点。这种特性可以被用来用IP溯源。首先受害者确定自己受到了攻击,并且能够从所有的数据包中提取出攻击包标志。通过这些标志,网络管理员在上行的出口端配置合适的入流量调试,发现攻击报文来自哪个入口点,以及与该入口点相应的上行路由器。接着在上行路由器继续入流量调试过程。该过程重复执行,直到发现攻击报文的源头。

入流量调试技术的最大弱点是管理负担比较重,很多工作依靠手工完成。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并能够积极地配合和交流,甚至可能需要联系多个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因此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大量的时间,几乎不可能完成。

3.2 可控洪泛法(Controlled Flooding)

该方法采用向连接发送大量报文(即洪水)来观察对攻击报文传输产生的影响。受害者需要首先掌握网络的拓扑情况,强制处于上行路由的主机或者路由器向每一个连接分别发送洪水。由于路由器的缓冲区是共享的,因此来自负载较重的连接上的报文,其被丢失的概率也相应较大。这样,通过向某个连接发送“洪水”后攻击报文减少的情况,就可以确定该连接是否传输了攻击报文。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本身就是一种DoS攻击,会对一些信任路径也进行DoS;而且要求有一个几乎覆盖整个网络的拓扑图。这种方法只对正在进行中的攻击有效。

目前CISCO路由器的CEF(Cisco Express Forwarding)实际上就是一种链级测试,如果整个链路上都使用CISCO的路由器,并且都支持CEF,就可以追踪到源头。

4 日志记录法

在路由器中记录下与报文相关的日志,然后再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报文传输的路径。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在攻击结束后进行追踪,没有实时性的要求。但它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它可能需要很大的日志量才能综合出结果,因此路由器必须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存储日志的空间。

5 ICMP溯源法

这种方法依靠路由器自身产生的ICMP追踪消息。每个路由器都以很低的概率(例如1/20000)随机复制某个报文的内容,附加该报文下一跳的路由信息后,将其封装在ICMP控制报文中,发送到该报文的目的地址。受害主机负责收集这些特殊的ICMP报文,一旦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即可重构报文的传输路径。

由于路由器复制报文的概率很低,因此负载不会有较大的增加,该方法对网络资源的占用也很少。但是ICMP报文在某些网络中会被过滤掉,攻击者也有可能发送伪造的ICMP溯源报文,而且攻击报文掺杂在正常报文中,被复制到的概率就更低,这就降低了信息的完整性,受害机器也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来收集报文,对于不完整的信息则无法准确地重构攻击报文的传输路径。

6 数据包标记(marking packets)

该方法的思想与ICMP溯源法有类似之处,它是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以一定的概率给报文做标记,标识负责转发它的路由器信息。受害机器即可利用报文中的信息来重构它的传输路径。出于避免加重路由器处理负担的考虑,标记算法要求信息的压缩性很强,即用最少的数据代表最多的信息。

由于数据包在途中经分段处理的情况是很少出现的(不超过0.25%),因此IP头中的识别号域(Identification field)便很少使用。于是Savage等人建议将路径信息嵌入到16bits的识别号域中,路由器的IP地址及另外的32bits校验码共64bits被分成8块,每块8bits,以0到7对其编号(称为偏移)。为了顺利进行路径的重构,还需要一个距离域表示路由器到受害者之间的距离,由于路径极少有超过25路的,因此用5bits的空间就够了。当一个路由器标记一个数据包时,其随机的从8个分块中选取一块(8bits),连同对应的偏移(3bits),以及距离(5bits)填入该数据包的标记域(即识别号域)中。当路由器选择不标记一个数据包时,它先检查距离域的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把自己的与标记域中偏移量对应的分块与包中已有的分块异或后再填入原有的位置,然后把距离增1;如果距离不是0,则它只需把距离增1。这样一来,数据包中的标记信息实际上是两个相邻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信息,这个方案中,至少需要8个数据包才能传送一个路由器的完整信息。

其它的标记方案与上面的原理类似。有的标记方法8个分块不再是IP地址和检验码,而是IP地址的8个不同的hash值(共有8个不同的hash函数)。

以上的标记方案,所有的路由器在决定是否标记一个数据包所采用的概率P是固定的、统一的,一般选0.04。一个路由器标记一个包之后,该数据包可能被后续的路由器重新标记,使原有的标记信息被覆盖。因此到达受害者的数据包,其中的标记信息包含离攻击者最近的路由器信息的可能性最小。这使得受害者必须收集较多的包才能获得该路由器的信息。因此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自适应包标记的方案。利用包标记方案中的距离域,路由器根据此域的值决定标记的概率,以期收集最少的包就可以重构攻击的路径。

在实验室条件下,该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路由器厂商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支持。该方法在重构攻击路径时,需要网络拓扑的信息。

7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ICMP溯源法和标记报文法对网络负担、管理负担和路由器负载的影响比较小,可以进行分布式追踪和攻击结束后追踪,从整体性能上优于其它的追踪方法。目前的溯源技术还只是限于小范围的实验性信息溯源,全网大范围的溯源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用户很容易伪造自己的IP地址、大量动态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的使用、设备很少能长时间保存日志等不利因素,使得溯源时查找特定时间的特定地址租用者比较困难。

IP溯源技术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网络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制定的《我们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中,把网络溯源和分析技术作为未来十五年实现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技术来研究。研究简单有效的IP溯源技术,对杜绝DoS攻击,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将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Tanenbaum A S. Computer Networks 4th Edition[M].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3

[2]Stefan Savage,David Wetherall,Member IEEE,Anna Karlin,and Tom Anderson.Network Support for IP Traceback[J].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VOL.9,NO.3,JUNE 2001

[3]Stefan Savage,David Wetherall,Anna Karlin and Tom Anderson. Practical Network Support for IP Traceback[J]. Proceedings of the 2000 ACM SIGCOMM Conference[C],Stockholm,Sweden,August 2000. pp295-306

[4]张静,龚俭.网络入侵追踪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3年10期

[5]李德全,徐一丁等.IP追踪中的自适应包标记[J].电子学报.2004年32卷8期

技术研究篇4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感知;无线传感网络;云计算

1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新一代网络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是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2 物联网的结构组成

物联网是融合了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网络、半导技术的物与物之间的互联通信。从技术支撑角度来说,它叫传感网。在整个大网络的范畴中,物联网包含了传感网,而传感器网络作为一个网络模型,与物联网一起完成各种事物间的相互通信,如在民用的车速监测、环境监测中,物联网依靠传感网实现对信息的检查以及对事物的监控。根据网络内数据的流向及处理方式,物联网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网络感知层、传输网络层、应用服务层。

2.1 感知层

感知层由数据采集子层、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子层组成。数据采集子层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信息,例如各种物理量、标识、音频和视频多媒体数据。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子层将采集到的数据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协同处理,以提高信息的精度,降低信息冗余度。感知层中间件技术旨在解决感知层数据与多种应用平台间的兼容性问题,包括代码管理、服务管理、状态管理、设备管理、时间同步、定位等。在有些应用中还需要通过执行器或其他智能终端对感知结果做出反应,实现智能控制。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物联网应用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功能,还包括数据接入到网关之前的传感器网络。物联网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来实现采集数据的向上传输。

2.2 网络层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网络层可以细分为承载网络层和应用控制层,其中由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构成的承载网络是业务的基础网络。根据应用需求,可作为透明传送的网络层,也可升级以满足未来不同内容传输的要求。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比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需要。

2.3 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层由各种服务器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对采集数据的汇集、转换、分析,以及用户层呈现的适配和事件的触发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将设置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层主要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系统相结合,实现广泛的物物互联的应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业务中间件和行业应用领域。其中,物联网服务支撑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 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物联网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 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应用。

3 物联网的部分网络通信技术

在物联网的机器到机器、人到机器和机器到人的信息传输中,有多种通信技术可供选择,他们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技术,这些技术均已相对成熟。在物联网的实现中,格外重要的是无线传感网技术。无线传感网(WSN)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各个角落和物体上的形形的传感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的。

根据目前物联网所涵盖的概念,其工作范围可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体积小、能量低、存储容量小、运算能力弱的智能小物体的互联,即传感网;另一块是没有上述约束的智能终端的互联,如智能家电、视频监控等。对于智能小物体网络层的网络通信技术目前有两项:一是基于Zig Bee联盟开发的Zig Bee协议进行传感器节点或者其他智能物体的互联;另一技术是IPSO联盟所倡导的通过IP实现传感网节点或者其他智能物体的互联。Zig Bee技术是基于底层IEEE802.15.4标准,用于短距离范围、低传输数据速率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定义了网络/安全层和应用层。Zig Bee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体系已相对成熟,并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4 物联网与云计算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与数据的快速增长,有大规模、海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当数据计算量超出自身IT架构的计算能力时,一般是通过加大系统硬件投入来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另外,由于传统并行编程模型应用的局限性,客观上还需要一种易学习、使用、部署的并行编程框架来处理海量数据。为了节省成本和实现系统的可扩放性,云计算的概念因此应运而生。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处理。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提供与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云计算作为一种能够满足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计算模型,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基石。

5 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物联网以及延伸的人工智能必将为未来带来自便利的美好生活。

6 总结

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蕴藏的智能信息服务空间预示着新的变革的到来。物联网带动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而是通过应用创新进一步带动社会经济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物联网产业链将创造巨大的产值,成为后3G时代最大的市场热点。根据物联网的内涵可知,要真正实现物联网需要感知、传输、控制及智能等多项技术。物联网的研究将带动整个产业链或者说推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信息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直接影响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只有综合研究解决了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物联网才能得到快速推广,造福于人类社会,实现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杨刚,沈沛意,郑春红等.物联网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

[2]云计算应用直通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技术研究篇5

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从历史上看,西方国家的几次工业革命都与科技革命相伴而生,19世纪末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和德国成为工业强国;20世纪中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和增长潜力的大小。据研究测算,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上升至50%,20世纪80年代达到60%~80%。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通过财政支持技术研发、建立技术市场、高科技孵化基地、风险投资机构等多种方法激励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肯定前期成果的同时,我国技术创新的程度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巨大差距,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各国特有的技术发展路径,因此,在全面学习先进国家科技发展机制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特点,分析和寻找适合我国的技术发展模式。

二、我国技术创新及应用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到市场化改革之前的这段时间,我国技术要素的配置经历了一段完全由计划主导的时期,国家对科技实行统一管理,研究课题由国家下达给国有的科研机构,经费也由国家垂直拨款,技术成果由国有企业无偿使用。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技术、教育等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计划手段虽然有很多弊端,却很好地发挥了其高效的资源配置优势,使我国在国际封锁、国内资源极度缺乏的条件下快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及一系列科研成果,缩小了我国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科技成果成为一种商品交由市场来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技术市场,企业成为技术研发和交易的绝对主体。然而,由于经济和市场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的技术创新仍然不可避免的保留着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

(一)我国技术创新现状 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国研发队伍不断壮大,研发投入达到新的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国共有4.6万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R&D活动,参与R&D活动的人员达到318.4万人,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全时当量为229.1万人年,我国已是世界上投入R&D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2000年以来,我国R&D经费支出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5802.1亿元,也已跻身R&D经费投入大国之列。2009年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达到1.7%,创历史新高。从研发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70.3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730.8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5.8倍和4.8倍,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1.6%和19.0%,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4801亿元,是2000年的6.9倍,年平均增长23.9%。2009年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7.2万件,是2000年的13.7倍;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为5.2万件,是2000年的18.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为68198.8亿元,是2000年的6.9倍;新产品销售收入为65838.2亿元,是2000年的7.0倍;新产品出口为11572.5亿元,是2000年的6.7倍。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研发仍然有待发展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经费总体投入较低。虽然2009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1.7%,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早在1995年该指标就超过了2%,日本2007年甚至高达3.44%。

(2)研发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比例偏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系到一国的根本性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高低,因此应当是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我国基础研究所占比例持续偏低,一直处于5%~6%的水平,而美国一直以基础研究为出发点,提倡自主研发,2006年这一指标为18.56%,日本在经历了初期的模仿创新之后近年来也转到自主研发上来,2005年这一指标为12.65%。

(3)企业自有研发能力有待提高。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从2000年至今,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例逐年上升,2008年已经达到73.26%,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绝对主力,而同期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投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28.80%下降至2008年的17.58%,高校研发经费由2000年的8.56%出现了四年的上升,随后降至2008年的8.45%。根据以上数据来看,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在不断提高,然而,国家统计局的《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公报》同时指出,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水平不高,表现为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为1893家,仅占4.7%;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有授权发明专利14277件,约每三家企业有一件。可见,虽然近年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研发,但自主研发能力并没有大的起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虽然申请专利数逐年上升,但以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为主,特别是国内企业,其专利基本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称得上发明的只有6%,相比之下外资企业的专利则以发明为主;二是我国企业大部分研发投入用在了技术的购买和消化吸收上,在技术研发上非常被动,没有形成自我研发的能力,而只能依赖于技术市场。

(二)技术产业化渠道 技术研发之后必须经过市场化的程序才能够真正转为商用,发挥其高科技促进经济的作用,并逐步收回技术投资,进入下一次循环。这部分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和出路,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市场化的渠道不通畅,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将被浪费掉。迄今为止,高科技产业化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两种:

(1)风险投资: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无法满足高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要,特别是在创业初始阶段,因此我国在吸收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由政府推动成立了一系列的风险投资公司,大量投资于高科技产业,2005年的数据显示,风险投资支持的项目中,78.3%的项目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然而,我国风险投资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合适的退出机制,这就导致风险投资资金无法进行高效循环,而丧失了风险投资本身的特性。

(2)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指将技术成果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并使其变为直接生产力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从技术商品开发到技术商品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发展较早的北京技术市场萌芽于198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技术市场实现了技术向商品的转变,但至今仍未真正形成技术的商业化运作,即是说北京技术市场仍处于技术商品交易的初级阶段,只是简单的技术商品交换,而并未形成客观有效地价格机制,商业化运作水平较低,市场也还很不成熟。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每年都有数万项科研成果,但真正能够转化为产品的不到100项。我国的技术市场发展时间短,程度不深,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庞大需求,同时,由于我国技术市场是政府主导型,因此存在很多政府干预过多影响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问题,例如,政府直接控制计划项目,强化政府主导的结果是每年大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广阔产业化前景的成果未能进入商品化阶段;政府对企业、科研机构干预过多,制约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易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由于政府干预过多还造成了技术市场管理粗放、对技术成果转化不够重视等问题,技术市场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我国政府已经看到了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逐步完善政府在技术市场中的服务职能,这是符合现实发展的。

三、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大部分企业都希望通过技术研发寻找企业持久的优势来源,2006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拟在未来采取技术战略的高达83.5%,但这些企业的愿景并没有实现。一方面,庞大数量的专利权能够转入市场化的技术比例极低,时效性一旦过去,这些花费了国家投入的专利就变得一文不值;另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技术创新却难以得到,只能进行一些末端的试验研究。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到底在哪个环节上,是研发不足还是市场化渠道缺乏?认清这个问题将有助于解决当前的科技创新瓶颈。我国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在学习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模式之后逐步建立的,因此有必要关注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路径背后的经济人文环境,更好地了解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性,以找到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

(一)美国、日本科技研发模式比较 美国的技术创新一直坚持产品创新、自主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道路。自主研究开发的成功率相当低,即使在美国基础研究的成功率也只有5%,而应用研究中能获得技术上成功的达到50%,30%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只有12%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根本性创新的显著特点是周期长、风险大、投入高,但却是提高企业或国家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在世界经济中心的数次转移中可以看出,每一次转移都由科技上的突破所引领,二战后美国的技术创新78%为首创或根本性创新,这成为美国长达十年之久的低通胀低失业的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美国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过程如图3所示。

日本的技术创新初期主要依靠引进技术之后的模仿创新、过程创新,后期开始转为追求自主创新。虽然许多高科技产业是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日本对于技术引进后的产业化过程非常擅长,其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在规模和销售利润上均已超过欧美,其科技地位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位。日本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过程如图4所示。

结合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看出,一国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模式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与本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同时与本国的民族特性有很大关系。并不是照搬其成功的做法就能够获得成功,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金融环境、人文特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这些背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二)美国、日本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借鉴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学习较多的是美国的模式,政府大量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并建立高科技孵化基地、创立风险投资机构等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而实际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的经济、人文背景有着显著差异,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美国是资深的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倡导自由竞争,而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还不长,有着浓厚的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色彩。这一根本区别直接导致了美国模式在我国障碍重重。首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仍然很低,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而风险资本缺乏退出机制,这就导致风险资本无法作为高科技的转化动力长期存在;其次,我国民众的性格特点与美国完全不同,我国更讲究谦卑、礼仪,不喜欢个人英雄主义,知识分子与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技术人员在能够得到相应收益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全力从事研发工作。因此,大部分有专利和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不会去创办企业。这两个原因导致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成果无法进入市场,直接后果就是技术研发无法转变成经济利益,这大大挫伤了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也直接导致整个社会和民众对于技术研发和相关专业的忽视。因此,我国需要改变的是保持市场机制畅通从而解决激励问题,想办法将技术研发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成市场为主导,这才是我国技术发展根本性的解决方向。显然,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并不具备模仿美国模式的条件。

从文化的相似性来看,日本的模式更具有借鉴意义,表现在日本的产官学结合研发和大企业主导技术研发。产官学结合研发制度实际上代替了技术市场的职能,将科研活动与大企业直接挂钩,使技术研发的供和需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畅通了其成果市场化的渠道,类似于技术市场中的技术研发合同。大企业主导技术研发有其优势,大企业往往是经济的命脉,其对于市场和产品发展方向的把握更准确,同时有资金实力,虽然我国并没有交叉持股的主银行制度和财团,但我国庞大的国有企业群体跟日本的大企业非常相似。因此,从这两点来看,我国在不改变大的经济金融环境的情况下学习日本模式是完全可行的,表现为:

(1)强化技术市场作为技术供方和需方中介的作用,完善技术交易的途径。我国技术研发的政府主导色彩太强,导致企业的需求没有在技术市场上表达出来。对于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很多企业并不缺少货币资金,缺少的是好的投资机会和技术成果,并不是他们不想发展技术,而是发展技术耗时耗力,这些企业缺少时间和人才。与此相对应的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很多技术专利没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将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连接起来。使企业能够在技术市场上表达自己的需求,而高校、科研机构等按照企业的需求定向研发,最终将成果转让给企业,获取相应的报酬。日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很多项目都是这样研发的,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非常重要,否则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2)加强国有企业技术研发主体的角色。国有企业在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其庞大的规模和资金支持也足以承受长期研发的风险,然而由于所有权主体缺失以及高管的官员身份,国企高管往往更重视短期的经营业绩和在职消费,而不愿花大力气投入产品研发。从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来看,国有企业和国家独资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33.45万元,仅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量的19.72%,新产品项目数合计29663项,占比19.41%。安德鲁・泰利科特等学者对我国的技术发展进行了长期跟踪和深入研究,他指出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国有企业仍未能在中高端的技术产业建立“内生性的”或独立性的技术发展能力,根本原因是其所有权主体缺失导致的有根本缺陷的公司治理。事实上从短期见效的角度来看,行政手段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享有官员的地位和身份,但这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阻碍,如海尔、青啤等发展良好的国有企业,其并没有改变高管的官员身份,而是在收益分配和任期上实行了一定的变革,就能够改变其短视的根源。同时,对于那些不能在短期内改革的国有企业,将研发成果和科技实力纳入国企考核指标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四、我国技术市场未来的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国有企业改革之外,能够快速改变我国技术发展困境的就是完善技术市场。作为一种要素市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建立了技术市场,现有的技术市场大大促进了当地科技及企业的发展,然而,从技术转化情况可以看出现有市场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除了强调市场机制在技术市场中的作用之外,技术市场在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上还远远不够。

(一)市场参与者数量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过于依赖政府资金的支持,缺乏走向市场的意识,仅仅是按照学者的思路和政策导向进行立项研发,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因而研发成果往往得不到应用。这些机构应当积极参与技术市场,只有参与者数量上去之后技术市场才能真正形成定价机制,实现其联接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职能。

(二)技术交易方式单一 大多交易为技术买卖或技术开发合同,而未实现技术参股等多样化的交易形式。对于一些根本性创新来说,其投入较大,一旦完成其所有者并不愿意将其出售,同时我国技术市场有并未形成完善的定价机制,这导致技术所有者只能选择自主创业融资的方式实现经济利益,而这一渠道的不畅通使得根本性创新难以得到产业化的机会。因此,技术市场并未真正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要,一般的技术无法帮助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优势,真正好的技术又难以用钱买到,技术市场需要向技术资本市场转变。我国法律早已允许技术入股,但仍停留在企业初创之时,技术市场需要的是在企业正常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以资本投资的方式吸纳技术资本,给予其股权、公司治理权等与财务资本再融资类似的地位。

(三)交易程度不深 我国技术市场交易的主要是技术商品,而不涉及相应的科研人员或机构。对于一个成熟的技术资本市场来说,技术商品只是技术资本中静态的部分,真正能为企业带来技术突破和持久创新的是技术资本中的动态部分,即依附于人力资本的长期科研能力。因此,深度的技术资本市场应当涉及动态技术资本交易,而这种交易主要以给予股权、可转换债券等资本交易方式完成,只有将技术商品交易转变为技术资本交易,企业才能真正得到需要的技术,而根本性技术创新的所有者也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避免自主创业所面临的融资和管理难题,真正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也可以解决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优秀技术人才的困境。

五、结论

我国技术研发应当采取以下路径:由政府和风险投资等资金资助技术研发,形成技术成果后经由技术资本市场定价并交易,交易方式和主体由谈判地位和资金实力等市场条件来决定,应用型专利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一般来说这部分研究成果的交易主体为中小企业,而发明专利耗时耗力,应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来接手,交易之后各项技术成果在企业内继续消化、研究继而转入产业化。企业得到技术成果的同时,前期的政府投入和风险投资顺利回收,转入下一轮技术研发。其中,技术资本交易的方式是购买、还是参股,交易的对象是技术成果、还是包含研发人员和机构,这些条件都应由市场决定,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还给市场。如图5所示:

基于上述路径,我国需解决以下问题:(1)完善专利权、技术资本产权相关法律,增强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通过日本的技术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日本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美国等发达国家也都是如此,保障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利是激励技术研发、顺利实现产业化收益的必要条件,也是前提条件。而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都低于发达国家,1995美国立法强度的GP指数就已达到4.86,而我国2008年也仅达到4.42、执法强度0.64,即知识产权立法水平得到了64%的执行。(2)扩展技术市场,使其成为技术资本需求方融资的主要场所、技术成果交易的聚集地,以及相关的技术人才交流的市场。这是技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也是长期发展的目标。(3)将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以及技术商用的成果作为国企考核的重点,促使其发挥技术研发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国有企业丰富的资源,使其充裕的资金真正用到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上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大量流入虚拟市场增加泡沫。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2]张江雪:《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研究――基于总体和区域的实证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技术研究篇6

关键词:新兴技术;管理;市场;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10-03

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伴随着管理环境、管理要素和参与其中的人所呈现出的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科学认识论的确立,给传统管理理论的稳定范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兴技术管理,在理论渊源方面来自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但是,正如生物物种形成机理所揭示,两个同质的生物物种,由于不同的选择环境,将会演变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南橘北枳”。由于不同的发展环境,使新兴技术管理异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新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新兴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或者需要管理思维、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的变革。新兴技术管理是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变革背景下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市场(包括或者涉及新兴技术、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企业、新兴市场、新兴技术产业等)的相互演化、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战略、市场开拓、技术发展融资、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本激励、知识管理等管理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核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而是广泛涉及到由于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的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建立基于资源(能力)和市场双重远见,寻求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既关注如何将正在形成的新兴技术转变为现有或新兴市场中的价值创造,关注将潜在的技术转变成可实现的商业价值,又关注现有或新兴市场需求的技术实现。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展开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新兴技术的管理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外,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新兴技术可能产生于突破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路径;也可能产生于渐进性创新,来自技术融合,即两个不相干的技术在同一个领域里合并成新的系统;还可能是来自于应用领域的改变。突破性创新探讨全新的技术轨道或流程。渐进性创新则关注技术轨道的演变、相关技术的分离、嫁接和组合、融合;新兴技术研究还涉及到分裂性技术和不连续创新特征。分裂性技术关注企业、技术因素;不连续创新关注顾客、市场因素。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新兴技术它更像是物种形成的断续均衡的过程。通常,新兴技术的变革与其说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换言之,新兴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应用领域的改变,应用领域的改变是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临界点。科学发展可能是递增的,应用领域的改变却正是创造性破坏,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技术评估静态分析工具(如净现值法)不再适用,需要动态的评估方法。技术路标是进行技术预测与选择的方法之一,它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追寻技术或产品发展的轨迹,把技术、市场和组织联系起来考虑。Mann采用了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技术进行了预测,通过技术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界面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期权定价模型、实物期权,尤其是定位期权、搜索期权考虑了新兴技术发展的两个特性,即过去的决策影响将来的技术选择和未来的机会具有内部不确定性,因而可用于技术选择、技术评估。在国内,浙江大学陈劲教授对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尤其是其前端管理的研究进入了新兴技术的研究范畴,他的研究强调复杂和突破性产品的不确定性挑战并提出识别的方式。魏江教授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但承担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子系统的功能,还是知识创新源和客户企业创新的推动者。中科院穆荣平教授从构建官产学研等利益主体之间共识的角度,运用德尔菲法、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预测了未来20年中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评估与预测实例。

新兴技术管理需要同时关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技术变化与市场演变高度相关、互相驱动。新兴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使潜在技术商业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识别、拓展和评价新兴市场的挑战在于确定消费者尚未知晓,甚至尚不存在产品的需求。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的极度模糊以及竞争结构的无形变异,已有市场的研究方法不能有效运用于新兴市场评估。因技术发展与市场接受速度的相互作用新兴市场的评价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技术变化的速度无法预测,顾客往往不知道技术能满足什么需要,并且随着环境演化,顾客需要也在快速地、不可预见地改变等,使测定新兴技术的潜在市场变得困难。Day用捕捉采用曲线、通过某些“转折点”来预测市场。Vasilis提出通过市场描述来关注高技术市场的演化,寻找市场演化的信号和路径。Houston发展了包括技术与市场障碍、战略与结构障碍、社会文化与市场结合障碍等在内的分析技术概念性框架。 Balachandra等将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看作两个交互的双螺旋结构,强调技术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传统的商业化路径往往属市场被动型模式,公司很少主动尝试去驱动环境的改变。Hills和Sarin在比较这些市场模式后提出市场驱动(MarketDriv-ing)的范式,认为通过市场驱动模式,企业可以最小化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而且技术标准的建立克服了竞争无序。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现、发掘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通过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创造市场和机会。市场的团簇性特征,体现为不同的消费特性(组),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聚群性,同时也提供了创造市场的途径。实际上,新兴市场的简化关系,是市场的一端是拥有某项新兴技术的企业,另一端是一群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消费者。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加以满足。假若企业的技术能够开发出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二者在时间、空间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匹配,双方就可成交。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技术来改进特性(组)。当技术所开发或者支撑的特性(组)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特性(组)时,技术创新就取得了成功。新兴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寻找潜在的、能够被新兴技术创造的特性(组),然后确定能够由这些特性(组)来满足的市场需求。Lynn等认为在不连续创新下,新兴市场的确定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提升学习吸收能力。Macmillan和Mcgrath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分析在团簇性市场上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并提出控制单一缝隙市场、融合缝隙市场和创造新的技术范围等3种市场定位选择策略。高旭东强调后进企业应该创造自己的市场,而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的赶超。鲁若愚等研究了新兴技术面临的快变市场问题,提出了在快变市场环境下新兴技术产品更新策略,尤其是强调了产品更新的时机。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战略管理理论急剧变革,从结构学派到资源学派,再发展为活动学派(Activity-based View:ABV),战略关注的重点也从发现“有吸引力的行业”到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再到强调“战略的柔性”(适应性和可调整性)。新兴技术战略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传统战略思维模式过分强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可预测性,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将重点放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上,强调企业应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占据独有的战略位置,制定一套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企业面临持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时,这种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动态能力。靠近边缘的雪先融化。新兴技术正在融化众多行业的结构和边缘。新兴技术所形成的动态竞争是一种“边缘竞争”。新兴技术战略应当采用新的战略“边缘竞争战略”。边缘竞争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使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边缘竞争理论把战略定义为一系列独立竞争优势的过程,将这些独立的竞争优势综合起来,便形成一种“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使这种战略能够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更加具有适应性。因此,边缘竞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普通定义上的“效率”和“最优”,而是对“灵活性”的追求,即适应当前变革环境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的能力,面对挫折富有弹性的能力。归根到底,“灵活性”意味着致力于不间断的革新。边缘竞争理论中的战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势是边缘竞争战略与传统战略的最主要的区别。Brandenburge和Nalebuff指出,商业竞争是规则基础型(Rule-based)和自由行动型(Free-wheeling games)博弈的综合。Markides指出了在战略革新中改变规则的重要性。新兴技术的战略是在几乎没有先例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来制定的,传统的、基于“平台”的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兴技术管理。Hamel和Prahalad提出制定战略应遵循灵活想象的规则,Schoemak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新兴技术的战略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战略的灵活性,特别是有规则的想象是制定新兴技术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情景规划法和期权方法等是面对新兴技术变革,比较有效的战略研究手段。

国内相关专家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及其变革,改变着传统的战略资源观,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由天赋资源的竞争、物力资本的竞争转换为综合了信息、知识、智能的技术竞争,转换为基于动态能力和学习的竞争。应对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创造性毁灭特性的挑战,企业的利器是能力动态和资源柔性,支撑这种动态和柔性的则是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多层级金字塔组织显然已成为发展新兴技术的障碍,常常葬送新兴技术的美好前程;传统的垂直和层级结构的组织设计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组织扁平化、组织分离(即把发展新兴技术的部门从企业母体中分离出来)、构建联盟和建立新型组织形式,是绝大多数新兴技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Tushman等提出发展新兴技术需要适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归纳出6种适合新兴技术的组织形式:左右逢源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孵化型组织、前后端组织、领悟-回应组织等。

Schoemaker、银路等人的研究表明,新兴技术的投资和决策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待这类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新兴技术,应抓住新兴技术的投资决策可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把其投资看作是创造一系列期权。只有判断这些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已经降到最低、市场曙光出现时,才能做出大规模投资的决策。夏晖、曾勇等研究在创新采纳成本随时间下降情况下,通过实物期权方法度量采纳企业投资决策对创新提供方期望净收益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创新速度较快和较慢的情况下,折现率和采纳成本下降程度对创新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而采纳企业对未来创新性能提高的预期和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呈现负向变动关系。这一结论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新兴技术扩散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全球化、超变化、技术快速变革和高度集成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潮流。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成为国家、区域、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制高点,依靠科技进步来支撑、引领国家、区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国际间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要素竞争演变为创新竞争。以变革、创新为本质的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发展空间无限。比如:需要在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框架方面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建立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需要深入研究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创新机理,扩散机制,识别、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新兴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机理;研究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互动;研究新兴技术市场的识别、评价方法;需要更加科学地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资源、需求、竞争不确定性挑战下的决策、战略、投资和组织柔性问题,研究企业的柔性问题,研究这种柔性的表现、度量和实现;研究新兴技术特有的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新兴技术管理中的人力资本及其激励问题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在上述领域持续深入地展开之外,还需要在下列方面的开拓。

1.新兴技术聚群创新研究。探讨、研究基于区域(真实)聚群或网络(虚拟)聚群的知识聚群创新、技术聚群创新、产业聚群创新机理,研究聚群的形成、发育、发展、持续机理,研究聚群形态及其聚群中的结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信息、知识传递与学习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价值创造、利益机制,聚群创新的实证研究,等等。

2.新兴技术的特征及其度量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特质来自于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创造性毁灭特征。深入研究、洞悉、度量新兴技术的特征,是进行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提。研究包括: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的表述、分类及其特征,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管理挑战,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等。

3.新兴技术的边缘竞争研究。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改变着产业的结构、形态,改变竞争规则、结构和企业经营模式。在新兴技术市场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模糊以及竞争结构不确定性,决定了新兴技术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掘、发现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边缘竞争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的市场机会发掘与创造,为企业市场定位,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了指导。

4.新兴技术管理的方法研究。由于新兴技术的特质,传统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过程,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目前,需要加强对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博弈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理论、随机理论、复杂性理论等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前新兴技术管理虽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多,研究时间短,所取得的成果还难以有效指导丰富而复杂的新兴技术管理实践,尚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new technology management

SHI Fang-yu

(Harbin Cambridge College,Harbin 150069,China)

技术研究篇7

我国学者在总结归纳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方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陈劲等根据Chiesa和Burgelman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构建了技术创新审计“C-S”模型,并对中国企业和加拿大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为基础对技术创新审计工具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研究,提出了综合技术创新审计的“SPRE”模型。马宁等[22]针对企业R&D能力的审计评分卡进行技术创新审计基准研究,陈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进行研究邓艳、雷家骕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和从奥斯陆手册①发展角度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管理新动向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审计的相关研究。我国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的综述、模型构建、审计方法的讨论,对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应用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更缺少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从事相关科技服务的机构和企业还未认识到技术创新审计的作用。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技术创新审计的宗旨是为技术创新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全面、公允的信息,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科技支撑服务,改进和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专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创新审计的实质是一项集成创新管理工作,是对委托人的创新活动的鉴证、评价,并提供创新活动的实施建议。

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价值

2.1独立性的技术创新审计重要性由于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尚未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的机理和功能定位缺少理论和实践研究支持,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与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概念混淆现象。由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其主要任务是对特定的用户(委托者)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可行性、绩效和效率、潜在技术和市场风险等进行测度,以审计报告形式给出具体的改进和改善意见。独立的技术创新审计不仅对开拓以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技术服务市场和提高技术创新专业化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2.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主要任务技术创新审计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既涉及“审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又涉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研究。传统财务审计是定期的、事后审计,按照通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准则,运用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财务表现与制定标准的一致程度给出评价。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审计可能发生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任何时候,要求“分析复核”的对象是多重的。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和标准,进行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均存在较大的研究探讨空间,包括提供与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价、技术创新过程成果市场价值评价及成果转让审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成果验收评审、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创新措施的改进等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内容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和难点。

3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框架体系

3.1技术创新审计的功能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在功能上与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和技术创新评价既有交叉、又有重合,如图1所示。根据英、美、德等国对技术创新审计及应用研究成果,以技术创新主体(企业)为主要委托人的技术创新审计,通过获取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审计证据,鉴定或评价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情况与期望值的相符程度,确定需要改进的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完善。而对技术创新过程、能力、业绩和风险评价是技术创新审计的重要部分和测度依据,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结果是对技术创新管理及管理咨询的补充和完善。

3.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的建立从审计管理的角度看,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评价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是为了测度技术创新活动供测度标准和标准数据库,为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程序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操作和开展提供依据。编制技术创新现场工作手册,是指导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针对不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规范相应的技术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包括编制技术创新活动的投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估、技术创新成果转让的市场价值估值、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评估、技术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活动措施改进建议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手册。由于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探索性的专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目前还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因此,进行模拟实验工作也是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审计实验模拟,验证技术创新审计实施的可行性。

3.3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核心内容

3.3.1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设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审计一般准则、技术创新审计现场工作准则和技术创新审计报告准则。一般准则: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职业道德。现场工作准则:审计计划与可行性;对技术创新过程特征充分恰当的取证;技术创新环境与能力测度;研发产品市场成熟度测度等。报告准则:出具审计报告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与审计标准的比较差异披露;审计表达。

3.3.2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既是建立标准源的基础准备工作,也是修正和完善技术创新审计标准的交叉互补工作。主要研究任务要解决以下问题:收集哪些数据?用什么方法收集信息和数据?如何甄别和筛选数据?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处理数据。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技术创新审计测度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步骤。技术创新审计测度工作路径,如图3所示。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

3.3.3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是技术创新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以此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成熟度标杆。“标准源”实质上也是“标准库”,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不但可以减少目前技术创新管理中的“多重评价”和“任意评价”现象,而且可以规范技术创新管理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标杆,更重要的是使技术创新审计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验操作有标准可依。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构建工作量庞大,需要不断数据积累和更新。经合组织(OECD)为测度不同国家(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奥斯陆手册(OsloManual),作为OECD成员国创新数据采集指导范本。以技术创新审计测度获取的数据为依据,集合技术创新成果因素,分类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如图4所示。为提高技术创新审计的操作性,标准的选择要简明、可度量和便于使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在重多数据中甄别筛选。技术创新成功因素诸多,有些是显性的,可以测量,有些是隐形的,很难观测到。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数据,建立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通用标准:适用于任何企业;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标的(测度对象)等。建立技术创新过程标准化的不同用途的“指示器”。

4实施技术创新审计应用价值的讨论

4.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于占我国企业组织总数85%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普遍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企业需要务实的、可操作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以企业的集成创新管理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审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作者调查研究报告显示[15],91%的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除了需要资金和政策扶持外,最需要的就是希望得到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例如,新产在开发过程占领战略性商业领域的信息(测度)、企业创新潜力的鉴定、新商业领域的评价和原技术创新计划的改进和变更。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服务是中小企业急需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和应用给出了很好的范例,他们认为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上都有改善的潜力,主要问题是企业本身缺乏自身判断能力,一个独立的、具有专业水平的科技管理服务(技术创新审计)机构,通过“现场创新审计”———对技术和市场的测评、鉴定和取证,以技术创新审计报告的形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改进意见。

4.2优化科技服务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与投资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技术创新的进程,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干扰企业技术创新的视线。作为外部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审计不仅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对改善、优化科技服务市场。技术创新审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这种直接的、专业的、规范的和可操作的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对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对专业化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不亚于对资金和政策扶持的需求,在我国建立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的组织机构和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培养技术创新审计的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审计的学术研究,推广实施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现场创新审计”的方法,对开拓我国技术创新管理领域、创新技术创新服务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究篇8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林业经济

Abstra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forestry in the process of forestry change actor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orestry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we must fully effective play the rol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Fore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key is to establish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innovation regulations, and to the reform of enterprises, the key is to more in the basic research of the forestry as the fundament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for the center. This paper fore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some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words: fore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estry economy

中图分类号: 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1. 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

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但技术创新的结果不应该全部是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市场, 而实现市场价值的途径有很多, 技术创新包括发展高科技, 但也应该包括发展常规技术。实现产业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产业化的巨大投入与我国目前的物质基础是不相适应的, 即技术创新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实现产业化。所以, 三者是三个不同的各自独立完整的概念。而要想发展高科技, 只有技术创新。在这一点上, 三者可以被有机地统一起来, 技术创新则意味着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2. 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对于林业的技术创新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叙述它的作用:

(1) 有利于林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林业技术的创新不仅要重视数量的不断增长,还要重视就业质量的提高,只有实现了林业管理的高收入,才能使得林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2) 保证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人所需求,更要注重的是长久持续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林业经济长久良性的发展。

二、林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1. 从长期看:

第一, 创建合理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林业技术创新若要顺利实施, 必须建立正确合理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林业企业为核心, 以林业科研机构、林业教育培训机构为辅助, 借助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社会力量, 实现学习、革新, 创造和传播新技术的功能的一个体系。

第二, 林业技术创新法规的设立。新修订的5森林法6中增加了两条, 第六条: 国家鼓励林业科学研究, 推广林业先进技术,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第十二条: 在林业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所以, 我国应尽快设立只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林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三, 深化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国有森工企业是林业企业中的主力军。所以, 必须深化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 促进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 从短期看:

第一, 集中力量研发1~ 2 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生物技术革命是现代技术革命的最新成就之一, 下个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 所以以生物技术为中心展开现代育种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的研究, 必然大有发展。

第二, 开发/ 林业新产品。我国林业科研力量薄弱, 短期内在1~ 2 项产品上有所突破难度较大。所以, 从林业实际情况出发, 开发/ 林业新产品0是林业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大量开发林业新产品是林业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 只有这样的林业技术创新才能在短期内发挥林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第三, 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服务项目。新的林业服务项目也应具备/ 林业新产品0的一项或多项特征, 以市场为导向, 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 立足林区现状, 最好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而进行服务项目的开发, 最终达到扩大林区就业, 提高林区人民收入, 促进林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

第四, 扩大林业技术创新的视野。我国目前林业经济的研究应该由林业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向林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以及跨学科研究为重点, 如林业、教育、旅游相结合等, 在拓宽研究思路的基础上, 寻找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促进林业的振兴与发展。

三、林业技术创新运作的关键措施

1. 建立以林业企业为主体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

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林业企业。依目前状况看, 虽然林业企业不能作为研发主体, 但它完全可以是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主体。

2. 科研以基础研究为根本, 以应用研究为中心。

林业企业科研机构调整的思路就是以基础研究为根本,要以应用研究为中心,这样要不断的加大实验研究的力度,最终实现产业化,如果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就能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一定的生产力,当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时候经济效益就有了相应的提高。再则还能够不断的推进林业的基础研究,这样才能够让林业的技术创新向着良性的方向循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林业企业家。

林业技术的创新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林业企业家,只有具有相关意识的企业家才能使我们的林业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些特点:要长远的发展眼光、能够意识到潜在的利益、具备一些林业基础知识、有胆识、敢于大胆冒险、有很好的组织能力、有执行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这些要素合理有效的结合才能让林业长远良性的发展。所以, 林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朝着自己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方向发展, 在实践中将自己造就成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林业企业家。

4.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

林业技术的创新要重视对专利文献的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开发、节省时间、精力和经费的同时, 能够确保高起点。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增长,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林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技术创新在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科学合理的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变就必须充分有效的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林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就是要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法规,不断的深化企业改革,更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林业的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中心。只有这样传统林业才能更加有效的转变为现代林业。

参考文献:

[1]张忠凯.美国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

[2]何文博.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前行必由之路[J].中国环境管理, 1998,(3).

技术研究篇9

随着近20年来太赫兹通信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快速发展,太赫兹通信已被各个国家和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作为重点研究领域。根据新兴市场研究报告统计,全球太赫兹通信技术市场份额在2018年左右将增长到5.21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37.2%。太赫兹技术被美国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位列第四位),被日本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我国也将太赫兹技术研究作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前瞻性战略研究方向。太赫兹(Terahertz,1THz=1012Hz)泛指频率在0.1~10THz波段(对应波长为30~300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介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太赫兹波的位置处于宏观电子学向微观光子学的过渡阶段。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太赫兹波产生和检测的方法,因此对太赫兹波的研究较为有限,使其成为电磁波谱研究上的“太赫兹空隙”(TerahertzGap)。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太赫兹通信越来越受到国际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在2005年底专门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结合国内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领域专家集中讨论我国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制定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发展关键领域和规划。我国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受到政府和各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在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先后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这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相对于国内的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热潮,国际各国也对太赫兹技术投入了巨大。美国早在2004年就将太赫兹通信作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并已于2006年将太赫兹通信列为国防重点科学。美国从事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数十所大学及其国家实验室,如国家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基金会(DSF)和国家卫生学会(NIH)等,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如BELL、IBM等也都在开展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欧洲国家从事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英国Rutherford国家实验室、剑桥大学、里兹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德国的KFZ、BESSY、Hamburg等大学。欧洲国家还利用欧盟的资金组织了跨国家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大型合作研究项目。在亚洲国家从事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韩国国立汉城大学、浦项科技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日本在2005年就将太赫兹技术确立为国家支柱技术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以及SLLSC等公司都大力开展THz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近年来,国际上太赫兹通信技术重要的研究成果参见表2。

3太赫兹通信的技术特点

由于太赫兹波处在电磁波谱的特殊位置,使其具有很多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性质。从频谱上看,太赫兹波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处在微波与红外波之间;从光学领域看,太赫兹波被称为远红外射线;从能量上看,太赫兹波段的能量介于电子和光子之间。太赫兹光波不仅拥有与光相同的直进性,还具有与电波相似的穿透性和吸收性。太赫兹波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太赫兹波的穿透性强

由于太赫兹波自身包含丰富的光谱信息,且具有很好的光谱分辨特性,对很多介电材料与非极性液体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因此,太赫兹波不仅可以作为探测材料性质的检测工具,还可以作为通信工具在烟雾、沙尘等恶劣环境下进行通信工作。

(2)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较低

根据测量结果,频率为1THz的太赫兹波仅具有4.1meV的光子能量,约为X射线光子能量的百分之一量级,因此太赫兹波不易对生物组织产生伤害。相比于传统使用DWDM等技术进行有线光通信而言,太赫兹通信的能量效率更高。(3)太赫兹通信传输的容量大相对于微波通信而言,由于太赫兹波的频段在108~1013Hz之间,比微波通信高出l~4个数量级,使得太赫兹波的传输信息量更大。同时,太赫兹通信与高阶的编码调制技术相结合,可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的传输容量,满足大容量传输场景的通信要求。

(4)太赫兹波方向性好,保密程度高

由于太赫兹波束比微波更窄,且能够有效地抑制背景辐射噪声的影响,因此可以保证信息传送精度的同时,使太赫兹通信满足具有更好的保密性能。

(5)太赫兹通信更适合于短距离通信场景

由于强极性液体对太赫兹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因此太赫兹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水分子将对其造成传送损耗,因此太赫兹通信更适合于短距离的通信。

4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各国研究机构对太赫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突破,太赫兹波在空间通信、安全检测、生物医学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均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太赫兹波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在空间通信方面

在空间通信方面,太赫兹波可以作为高速宽带的通信载体。太赫兹波通信具有极高的方向性和穿透能力,因此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短距离保密通讯,也适用于高带宽需求的卫星通信领域。国际通讯联盟已经指定0.12和0.22THz两个频段分别用于下一代地面无线通信与卫星间通信。

(2)在安全检测方面

在安全检测方面,太赫兹波对很多非极性物质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进行远距离探测和高分辨率的成像。在军事侦察、可疑危险品、有毒有害物品检测等方面提供技术保证。

(3)在生物医学方面

在生物医学方面,太赫兹波易被极性分子吸收,光子能量低。因此,太赫兹波可以在生物医学领域有众多的应用场景提供新型的医疗手段,如医疗样品的人体烧伤程度检测,生物传感探针治疗等。

(4)在天文观测方面

在天文观测方面,太赫兹波波段比其他波段具有更低的背景噪声,同时借助强极性液体对太赫兹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的特性,可以对宇宙中诸多物质进行探测。太赫兹波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恒星形成、星系演化以及宇宙学等方面的研究领域中。

5太赫兹通信的发展趋势

太赫兹技术经过了多年的演进和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通信方式和信号载体被大量研究和部分应用。但是在太赫兹源、太赫兹传输、太赫兹调制方式和太赫兹探测技术方面还不成熟,还有诸多的研究和提高空间。同时,如何克服大气水分子对太赫兹波的强烈吸收作用等不利因素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太赫兹通信的技术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功率的太赫兹源

目前,太赫兹通信系统的太赫兹源输出功率通常偏低。太赫兹源的功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太赫兹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息传送质量。而且,在保证太赫兹源功率提高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太赫兹源工作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调制技术和调制器件的研究

太赫兹通信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多,实际应用的系统较少,且传输性能不高。研究和采用适合太赫兹通信传输的调制技术和调制器件,将大幅提高信号传输性能,使其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3)优化高灵敏的太赫兹探测技术

不同传输环境对太赫兹通信的探测技术存在不尽相同的影响,因此需进一步研究采用合适、高效的电子处理技术,提高太赫兹探测技术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太赫兹通信系统的能力和优势。

6结束语

技术研究篇10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对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探索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我们能从中找出一点关于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基础。之后的需求-资源关系理论、技术要素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都开始对国际技术贸易有所涉及,并着手对技术进行独立研究。关于国际技术贸易产生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生产的技术越是先进、生产的条件越好的商品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少,该商品也就越具有价格优势。鉴于此,市场参与者都会积极主动地研发新技术,以此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若市场有合适的技术可以购买,且其价格低于自己研发所需要的费用,那么技术贸易就产生了。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研制开发技术的条件存在区别,技术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存在高低之分,故一个国家从发达国家购买技术的同时也向不发达国家输出了技术,这一理论奠定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客观依据。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技术知识是一种要素禀赋,每个国家都应该充分利用其相对丰富的要素进行生产和出口,进口稀缺的要素产品。因此,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其掌握了技术的产品,进口其没有掌握的技术的产品。美国学者波斯纳和哈夫鲍尔认为,技术先进的国家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会使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保持一段时间的垄断地位,从而形成了技术差距。由于技术的模仿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关于该技术产品的贸易便产生了。日本人斋藤优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国内和与之有经济交往的国家的需求以及与资源的制约,如果资源不能满足需求,就会产生技术革新,也形成国际技术转移的动力。关于国际技术贸易动机的研究,曼斯菲尔德认为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上进行选择:如果跨国公司在生产要素上有保障,出口又能获得较大利润的情况下,一般会倾向于直接投资;只有在国外市场较小、目标市场国不具备投资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会选择技术转让。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则认为一国的经济活动由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和货物贸易构成,要想考察国际技术转移的动机,就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提出“三优势”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国际技术转移的动机的“三优势”包括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以及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国外企业没有的、本公司所有的技术、商标所有权优势以及规模经济等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内部运用所有权优势,实现技术转移内部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区位优势则指东道国所拥有的要素享赋、市场以及政策优势。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优势以及东道国区位优势不明显,企业就会倾向于进行技术转移。关于国际技术贸易转让机制的研究,根据上述的技术差距理论,随着其他模仿国加大对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模仿生产,技术创新国的技术领先优势便会逐渐丧失。为了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和实现利润最大化,技术创新国会通过技术许可和投资等方式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模仿国则通过自行研究或技术引进等方式掌握该生产技术,从而实现技术产局缩小甚至消失。美国经济学家费农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生产该产品的优势也随之从科技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力密集型将进行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技术领先国开发新技术产品并占领国内市场,继而向外出口,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大,然后技术产品出口又逐渐减少,最后该技术产品的创新国从国外进口。这样,该技术在技术创新国结束它的生命周期。但由于技术产品的输出,资本和技术也在输出,技术从而由技术创新国转移到另一国,这样该技术在另一个国家开始了其新的生命周期。综上所述,国际技术贸易的产生是伴随着商品贸易,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比较优势、赫克歇尔和俄林资源禀赋等理论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分别阐述了国际技术贸易理论产生的原因、国际技术贸易运作机制。

2国际技术贸易技术发展作用的研究

国内研究学者围绕国际技术贸易与技术进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以及技术引进与工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等。周斌、李辉娥(2000)[4]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上海市技术引进项目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引进提高了上海的工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技术进步。成蓉(2002)[5]认为技术引进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技术引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田楠(2005)[6]测算出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之间有显着的较强正向作用关联性。上述研究都表明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都存在正向影响。而陈国宏(2001)[7]等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验证了短期内,技术引进是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但不存在长期内则同向关系。李光泗、徐翔(2006)[8]对1990-2004年江苏省的数据研究表明:江苏省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呈现负相关,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正向影响;而自主创新投入对江苏省技术进步产生了显着的正向作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投入与技术进步之间均没有表现出显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综上,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通过技术引进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但有文献认为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更有文献验证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负相关。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大多支持的技术转移促进技术进步的一致结论大相径庭。对此,许继琴、潘丹等(2008)[9]纵观世界各国技术引进的历史进程,发现技术引进成功的国家都是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关系。而我国长期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重视不足,这可能是导致国内实证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

3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不少学者还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蒋殿春(2001)[10]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应与其国内技术发展水平、投入要素相对价格、消费者收入特征等技术支持要素相适应,并指出所引进技术要与国内技术水平差异不太大、接近于表转化或转标准化的新技术,国内的有关政策也应对技术选择作适当的引导。部分学者还分析交易成本与国际技术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张亚斌、王晓娴(2004)[12]认为交易费用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呈负相关关系。蒋翼潮(2012)[11]也认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与交易成本的高低呈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黄静波(2005)[12]分别从国家、工业、企业、技术、技术转移合约层面五个方面入手,证明成功的国际技术转移必备条件包括:一项好的技术、有对技术的需求及双方都拥有能够胜任该项技术转移活动的技术专家。李洁、石林芬(2009)[12]在引入TBP(技术国际收支)的收入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和协整研究分析,对R&D投入与国际技术贸易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证实:R&D经费总额的增加将导致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收入的增加,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收入的增加也将导致经费总额的增加;企业R&D经费比政府部门R&D经费对于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收入的影响更大。提出为提高我国技术贸易中的收入以及我国在技术贸易中的竞争力,应当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确定企业在R&D中的主体地位,制定激励R&D投入的公共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对国际技术贸易的管理。综上所述,对于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认为其主要集中在交易成本、对于技术的需求以及企业对于技术研发投入这几个方面,并且对于研发和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最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