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十篇

时间:2023-04-05 14:34:33

教育发展

教育发展篇1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地位教师资格制度

[作者简介]刘普(1972-),女,河北曲阳人,石家庄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河北石家庄050035)张淑芳(1963-),女,北京人,保定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张熙君(1963-),男,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河北保定07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6100003)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52-02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

教师教育模式应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尤其与经济、教育的地位和教师待遇等特定国情相适应。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当时“朝野人士,深感国事陵夷,民智落后,群议变法兴学,以雪耻图强”①,于是,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论师范》。文章对新、旧学堂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府州县学、书院和蒙馆等传统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不通六艺、不读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学的最基本常识”,而新式学堂中聘请的外国教习,又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他认为,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不能依靠上述两类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②主张自办师范学堂,“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以小学生徒之成就,验师范学堂之成绩。”③1897年盛宣怀在创办南洋公学时,设师范院,开始了我国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在创建之初,主要参照日本的做法,在学校设置、课程安排、经费来源、招生对象及毕业生分配等方面都由国家统一规定。当时的学校是独立设置的,这种独立设置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对教师的专门培养,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教师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在师资数量的需求上有所缓和,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日益突出,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种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师教育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教师的地位。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成为教师的人至少要获得七种被承认的资格证书中的一种。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自此,综合大学开始尝试办师范教育,师范院校也纷纷开设高职专业,向综合大学靠拢。这样,中国的教师教育由独立体系走向了开放、综合化体系。

二、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与问题(一)综合院校教师培养的优势与问题

1.综合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优势。一是学科门类多,教育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有利于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四是具有较强的内部调节功能,举办教师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五是大学的社会声誉有利于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④综合院校在学科基础和知识背景及学术氛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利于复合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及某些特殊专业教师的培养。

2.综合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综合院校不具备教师培养的经验。教师的职业特色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制约着教师培养。教师的劳动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教育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大写的“T”型,即在专业知识上要精、深,在其他文化知识上要广、博。教育的艺术性要求教师的天赋、灵感和创造性。教育是解放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激励的艺术,教师需要解放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目前,综合院校还欠缺实践经验和教育技能娴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教师。二是综合院校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合并发展起来的综合大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⑤。由师专合校升格而建的地方综合院校,有些因定位不准或急功近利,盲目发展高职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高职专业的数量超过了师范专业,而且师范专业的课程安排不仅没有保留或更加突出原有的师范特色,反而对教师教育必备的课程进行了压缩,这样一来,这些院校不但没有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会因为失去原有的办学优势使教师教育专业在多元竞争格局中丧失竞争力。三是综合大学在招生和毕业生去向上处于两难境地。一般而言,综合大学的生源都比较好,能达到综合大学录取分数的考生一般不会报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在综合大学的地位不会像其他专业那样高,这样,一方面综合大学的师范生会因地位不高抬不起头,另一方面仍以综合大学生自居,不甘愿当老师。⑥因此,虽然综合院校开始办师范专业,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⑦。

(二)师范院校在当今多元竞争中格局中教师教育优势与问题

1.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一是多年承办师范教育积淀的深厚底蕴,是师范院校在多元竞争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与基础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三是具有专业的教师教育师资,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有力保障。

2.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虽然大部分师范院校是在继续保持或发展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按社会需求开办相应的高职专业,但也有部分师范院校在改革大潮中迷失方向,以牺牲原有的优势为代价盲目发展高职专业,结果导致目标定位混乱、特色丧失、优势不再、师范生的竞争力下降、高职生的竞争力更弱等现状。这集中表现在能够体现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薄弱,除了各类相关知识体系陈旧、课程压缩外,各级领导还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高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上,忽视了教师素质专业课,造成自上而下的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懈怠。“检验师范大学综合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应该是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地位是否更加巩固,教育研究水平和政策服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培养出来的教师和学科人才是否得到社会认可,学术实力和办学声誉是否得到提升,对国家和地方教师教育和高师院校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否得到发挥。”⑧因此,师范院校在向综合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自己原有的优势为代价,而应在巩固原有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整合和理念创新使自己的特色更加突出,从而提高自己在多元格局中的竞争力。二是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滞后于中小学教育改革。师范院校教育理念的创新远远跟不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师范院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南针和风向标。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真正进入中小学后“在教育理念方面并无明显优势”⑨。这主要是因为师范院校“关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课程,关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关于教育评价、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等多方面的课程”⑩设置不足,以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在面对中小学教育实际以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优势。三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教育实习是教师的必经之路,是从学生过渡为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力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根本不能真正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站讲台的机会,更不可能通过实习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也更谈不上通过实习使教育技能得到提高。

三、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策略(一)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

列宁认为,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是建设教师大军、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他曾经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因此,他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造就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存和生活条件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使民族兴旺发达,使国家繁荣富强。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最近几年,我国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内容中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及教师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教育会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而得到相应提高,当教师的待遇真正高于公务员时,教师专业会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

(二)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自1993年之后相继颁发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保证教师质量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教师资格考试分两步走:一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等教师必备知识的考试,上述三科考试合格后再参加认定如说课、试讲、体检等。教师资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条件要求,是教师质量的最低标准。教师的工作关乎国家的兴衰、全民的整体素质,甚至是人类未来的发展,保证教师质量,就是保证人类的未来。因此,应严格执行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确保教师质量。

(三)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应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教育专业

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专业设置,强化能力培养。在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各类教师培养机构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与整合课程设置,丰富与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与提高能力培养。知识与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古时候,只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能胜任教师,现代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知识激增,信息爆炸,创新不断,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认为教学是把自己储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现在,这一说法已经不恰当了,教师的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启发,知识不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把打开知识宝藏的钥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源源流动的活水,这就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得真正“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各类教师教育的学校和机构需要更新理念,在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说知识是胜任教师的前提,能力则是胜任教师的保障。教师需要多种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专业化的教师需要拥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各种能力,因此,教师教育学校或机构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2.落实与加强教育实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道德修养,解放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坚定学生的教育信念,激励学生的教育热情,端正学生的态度,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为未来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释]

①③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53,453.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7.

④⑤严燕.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首届年会述要[J].教师教育研究,2005(4):76,76.

⑥石欧.契机还是危机:当前高师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10.

⑦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⑧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教育发展篇2

一、榜样的力量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一个人出生以后能够存活下去的保障。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家长则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几乎所有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孩子通过模仿,不仅可以复制观察到的行为,也能随时对模仿到的行为进行加工。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前这一段时间,他的大部分行为和想法都是来自于家庭的。而进入学龄期,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会有更进一步的体现,尤其对家长的观察和学习也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上进行模仿和复制,成为一个与爸爸妈妈类似的新的自己,因此,家庭里每一个成年人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

每个孩子在学校里与教师及同伴的交流方式、互动模式,甚至解决问题的程式,都会折射出这个孩子在家庭里受教育的方式。而且,孩子在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情况下,会把从家长那里学来的或高尚、或卑微、或任性的行为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从家长身上学到的这些行为模式,也能在孩子群体里形成小社会互动模式,体现在师生和同伴的相处上。

有的家长把孩子学习差的原因归咎于学校和教师,其实,孩子的学习环境是家长营造的。他们往往会投入很多时间、金钱带孩子去各种补习班,以期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但结果经常是费力不讨好,使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逼着孩子做事,往往会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没有价值。一个孩子被家长逼着学钢琴,孩子气得偷偷往钢琴里浇饮料,说余下的课时让爸爸、妈妈去学;一个孩子被家长逼着学舞蹈,孩子宁可故意在体育课上受伤,也不去学跳舞,还说爸妈都不会跳舞,为什么让我跳舞?一个孩子非常喜欢玩游戏,家长督促其认真读书,孩子说:“我看你们从来不读书,不是也过得挺好吗?”

因此,家长榜样力量的体现,其实无处不在,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家长,争取成为孩子的榜样。

二、和谐的亲子关系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亲子关系是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起来的,孩子的沟通能力和从亲子关系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是铺垫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开始,基于此,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而关系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和谐的亲子关系非常有益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对于那些与孩子有着良好关系的家长,他们在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中,既能帮助孩子达成学习目标,又能积极、迅速地跟教师配合,同时,尽可能地支持学校以及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

和谐的亲子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增强学校的教育功能,才能使学校教育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因此,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亲子关系的良好推进。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和谐亲子关系的发展,积极的推进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并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注意家庭教育的连续性,推动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随着生理、心理方面渐趋成熟,与社会的接触面也越来越大,经验的增多和知识面的拓展,使孩子的眼界逐渐开阔,其兴趣爱好也逐步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孩子的独立意识也会逐渐增强,父母的绝对权威开始弱化,父母过多干预孩子的行为,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共进退,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教育发展篇3

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还提到,应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同时,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

之所以如此重视,我觉得,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越来越居于龙头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必须进一步凝聚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教育发展篇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我国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已形成了多种形式、层次、规格、规模的办学格局,对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成人教育仍然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问题是:规模和发展速度滞后于社会和企业需要,层次比例和结构布局不够合理,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还末形成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适应发展规模和速度的要求,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匹配,忽视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模式以及教学的内容,方法陈旧、教育思想观念有待转变、有待更新等等。成人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成人教育已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结合我国现状,谈构建和谐成人教育战略机制。

1成人教育要更加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和规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成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识产权的挑战,国有企业的产权的重组,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为我们开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必须完善知识结构、懂经济、会管理、能进行外事交流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社会的进步,我们必须考虑成人教育的层次在稳定中适度“高移”的趋势,理顺高等职业教育与工程硕士学位多通道相互沟通的学分、学位制度。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学校从企业从社会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为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双向流动的资源配置的办学机制和机构。

2成人教育要为社会服务

成人高教为社会服务这既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又是从社会吸收生源、经费、发展自身的立足之本。成人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和个人三类。成人高校应特别注重研究社会和人才市场的要求,调查受教育动机和对其影响作用的因素,把宣传吸引和组织生源、广告及课程设计做为成人教育产品的市场营销来策划、运行。要组织精干高效的专职人员时时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环境及社会公共政策的变化以及社会与个人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尽其所能请方百计满足社会的企业发展的要求,满足受教育者就业、转换职业、晋升职称、晋升职务的要求。同时要以良好的社会服务在同行中竞争,在上级机关各群众的鉴定、选择中保持不败。明确了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才能保证学校从企业和个人获得办学所需要的经费,才能保证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新形势下应加强为社会服务的力度,多开辟办学渠道。如函授教育、专科升本科教育、下岗再就业培训班等等。

3成人教育要适应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了满足企业和劳动者对教育的需求,成人教育应当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人们提供一生多种、多次接受教育的机会,适应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终生教育体系。成人教育要拓宽专业服务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人才。在不同层次的纵向之间,需要开拓互相衔接的渠道。成人教育和不同教育之间也应建立起相互并行又相互贯通的机制,这将有利于人才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为具有不同特长和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多种成才的途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多样的合格人才。在成人教育中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既有中长期培训,又有短期培训;既有业余学习,又有脱产(全日)学习。成人(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普通教育学分互相承认,如学生可以在七年内修满120学分课程获得学士学位。短期培训可以使1~2周或几个小时的专题讲座。适应性强是今后成人(继续)教育的又一特点。课程设置应紧紧跟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下岗再就业、更新职业技能,如近年电脑、网络、多媒体技术、能源管理、技术通讯、灾害预防、人身自救和经济管理等课程将成为热门专业。反过来,成人教育的新课程与专业设置的实践又成为普通高校开办新专业的先导。两者不仅相互渗透沟通,而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建立现代成人教育制度,推进成人教育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及相应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动引起人才结构的变化,使成人教育担负着开发现代化人才资源的部分职责。按照终生教育的原则,成人教育必须与其它种类的教育协调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如岗位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等。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市场需要和成人教育之间相互驱动,相互制约的适应机制,进而形成成人教育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良性循环的关系。成人教育的现代化,除了录像、投影、CAI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中以外,应着手把光缆卫星通讯、教学电路通信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逐步扩展教学半径,扩大教学规模,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教育发展篇5

[关键词]渝北教育;国际化

渝北区作为重庆开放的的第一门户,教育开放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领域的对外联系将紧随其后,如何建立有国际视野的渝北教育,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如何让渝北教育为中国西部教育的国际化发挥桥梁作用,是我们渝北教育发展应该明确的战略方向。

一、基础教育国际化视野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学校之间相互交流,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相互学习借鉴,教育目标的国际化,不但培养为本国服务,也为全球服务的人才。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是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一句话,教育的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目前,国际教育界认为,从国家和地域来讲,衡量教育国际化的标准为:是否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和交流性,如发展出国办学和留学生教育;发展接收国外留学生和合作办学教育;促进国际间教育界人员和信息交流;加强国际教育情报和网络运行的研究;培养学生国际交流意识和熟悉国际惯例的学科实用能力等。

渝北教育的主体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所以,我们探讨的教育国际化是指中小学教育的国际化。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视野主要是指素质教育的内容上要有国际化视野,包括价值观、国际交流的知识、国际交流的工具;教育的模式上要有国际化视野,包括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着眼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教师的相互交流、学生的相互交流。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虽然目前我们渝北的的个别学校有外教的交流,但从整体上看,教育基本上是封闭式的,谈不上国际化。

二、渝北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教育的国际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的结果,因此,渝北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教育不可避免的成为开放的一部分。目前的渝北基础教育,放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基本上是本土教育,与国际上的联系太少,从教育的模式来看,与国际化一致的新课程理念还没有被消化,这一种情况与日益开放的经济是极不相称的。国际化的教育将会给渝北社会的发展带来崭新的变化。

第一,对经济开放的支持。国际化的教育将会扩大渝北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通道,改善渝北经济开放的环境,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展,第三产业会得到带动,也有利于外籍人员长期居住渝北。

第二,对文明城区的建设的影响。作为全国文明城区,渝北的文明程度还有待进步提高。在开放过程中,国际化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如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公民意识)会对渝北人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公民意识中的规则意识,是我们渝北人最需要学习的。教育的国际化有利于通过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去带动家长、社区的国际化意识。所以,建设国际化的教育,有利于接提高渝北的文明程度。

第三,对中国西部教育的带动。由于渝北特殊的地域优势,渝北的国际化教育将会形成一种窗口效应,一种示范效应,不但能带动周边教育的国际化,而且会吸引周边地区学校资源和生源流向渝北,这也会进一步推动渝北整体社会发展。

三、渝北教育国际化策略探究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评价标准

对素质教育的评价是引导学校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我们认为要用综合的标准来评价学校,把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原则,而不应该只是升学指标。目前,对小学的评价基本上做到了这点,但对中学的评价,事实上的政策导向走向了只有升学这个指标上,这对国际化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渝北中学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不断的思考提炼,提出了“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中学阶段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培养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的最重要的时期。中学教育,决不能变成提高考试技能的训练场,它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更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规划人生的意识、创业的基本技能、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毅力。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全球化的价值观,比如,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公民意识等等,这些观念是学生今后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基本素质。

而我们现有的教育评价制度既不能准确评价这些教育内容,在落实的过程又走向了只看升学这个极端。高考是本土化的国情,国际观念的培训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有一个更多元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基础教育过程。

(二)真正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哈佛大学350年校庆之际,有人问校长:你认为学校最值得夸耀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我们不在乎学校出了几位总统,出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在乎哈佛是否为每一个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是否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这个观点也正是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课程目标,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主要观念之一。1985年6月26日,日本政府提出了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要培养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面向21世纪的日本人”的教育目标。根据这教育目标的要求,日本政府明确指出不仅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基础教育也要逐步国际化。因为,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最重要的就要从中小学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育活动。

实际上,邓小平早就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渝北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落实。因此,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应只定位在升学上,更应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这应该是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

(三)增强自身的实力

对外开放,不只是去学习别人的东西,也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特长,成就的机会,交流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是对外开放的基础。目前我们渝北的教育整体实力的提高还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教育的观念还有待转变,我们还有一些育人观念很落后;学校的开放性不够,教师不能流动,校际间缺少交流,竞争意识薄弱。总体上,现在的学校老师缺乏一种开放的竞争形势,这是制约学校发展,制约对外开放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希望政府能有强硬的政策导向。

(四)成立组织机构,加强交流

区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教育对外交流机构,负责协调联络区内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商谈。帮助学校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学校,联系教师外出培训,引入外籍教师。制定互派学生留学的政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渝北区的武术,应该成为国际教育交流的特色。教育的国际化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从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

(五)开设国际化的课程

教育发展篇6

东莞由古代的群英荟萃和拥有很多着名私塾变成近代的经济发展重镇和文化严重“沙漠化”城市。东莞古代在教育发展领域上有着显着的辉煌“在宋朝时,除官办的州学、县学外还有私人兴办的书院,莞城的宝安书院和石龙的龙溪书院,都是当时着名的书院??由唐至清历代科举中进士253人,特奏名16人,举人1714人,其中榜眼1人,探花1人”。但是,到了近代教育方面的水品逐步开始下滑,东莞的发展重心由原来的着重教育方面发展开始偏向着重发展经济方面,从而导致了近代东莞成为了严重文化“沙漠化”的城市。我个人认为这种着重经济方面的发展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或者国家能够忽视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贮蓄力量,如果东莞一直着重经济发展方面而去忽视教育方面,那么将会和其他城市的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而东莞的贮蓄力量的质量与其它城市相比会大大缩水,如果东莞的贮蓄力量都有问题的话,那么何谈经济发展呢?又能拿什么去与其它城市较量?而且像东莞这样发展短时间内经济是会得到一定的增长,但是时间一长那些潜在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就会导致东莞的经济方面开始逐步倒退,而文化“沙漠化”也会更加严重,到时东莞就会面临教育方面和经济方面的严重打击。反之如果注重教育方面的发展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现在开始发展教育,虽然短时间内经济方面不会有显着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变长,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方面的贮蓄力量就会去取代现在的中坚力量,当这一代贮蓄力量替换了尖端力量时,下一代接受过更加良好的贮蓄力量就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中坚力量,也开始向尖端力量进发。从而东莞的发展力量就会变成良性循环,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就都会逐步向前稳定发展。教育可以说是基础题,而经济就是拓展题。只有将基础题做好了,才能做拓展题。否则两者都会做不好。

初一:秦威

教育发展篇7

教育量化方法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如统计模型、测验理论、实验设计等大都产生于西方各国。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借鉴和应用,且借鉴后的改造工作做得也并不理想,这就阻碍了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发展。对于方法本身的研究是方法应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缺乏对方法的研究会影响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的进步。我国教育研究实践中量化方法的滥用、误用和教育科学的滞后与方法本身研究的落后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在我国,加强对教育量化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尤为重要。

教育量化研究方法是定性方法与数学方法的统一。因此,对教育量化方法本身进行研究时,应从“定性方法”和“数学方法”两方面入手,并探索它们的结合点。关于第一方面,二三十年代的实证主义者做得很差。他们没有按照教育的本来面目去定性认识,将人“非人”化,结果在定性把握上走向岐途,从而导致他们建立科学教育学之理想的破灭。而在第二方面,他们做得颇为出色,发明创造了许多高超、精密的方法技术,堪与医学、农学、经济学领域内的数学方法相媲美。但由于第一方面的偏废,使这些数学方法成了孤立的东西。

对教育量化研究方法中“定性”的研究,应把握“真实性”原则,即创造的方法技术应符合教育现象的“真实”。按此原则去探索不同领域内不同情况下的定性方法才不致于走入岐途。应注意的是不能受某一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或人本主义等)的影响而偏执一种方法,而应以开放的态度去研究一切适应于教育规律的定性认识方法。如采用隔离观察、自我内省、人种志研究的现场研究法,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甚至现象学的理解法等一系列方法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定性认识。定性认识越深刻,量化研究就越顺利。对于教育量化研究方法中“数学方法”的研究同样也应坚持“真实性”原则。这里的数学方法不再是只研究抽象的形式、数量及其关系的方法,而是与具体的教育现象结合起来的方法,其中每一个数学符号、表达式和推理都具有教育方面的实际意义。“数学方法符合教育现象的真实”是基于对教育现象正确定性认识的基础上的,研究中应用的数学方法应与定性方法有机结合。在研究中,应注意从教育研究的需要出发去选择和创造数学方法,而不能拿着数学方法去寻找应用的对象,将数学方法强行输入到教育量化研究中。

二、把“方法与问题相适应”作为教育量化方法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指导原则

本世纪初,在科学实证主义哲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合力作用下,教育量化研究范式得以形成,改变了教育科学史上纯粹哲学思辩式的研究传统,从而提高了教育学的“科学化”程度。正是由于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对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一些研究者不顾一切条件,无限夸大量化方法的作用,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于是,有人把方法专著中列出的量化方法规则当作“灵丹妙药”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中。这种现象就是“方法中心倾向”,其实质是方法与研究问题相脱离。

具体地讲,“方法中心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教育科研方法专业研究人员工作集中在总结别人的研究方法上,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发明新的方法与技术,或是以某一哲学思想为基础推导演绎教育科研方法。在他们的研究中,往往将方法固定化、形式化,形成一套非常规范的方法体系,这种研究若不紧紧结合教育研究的具体实践,就有可能使研究创造的方法体系成为一具空架子。比如,本世纪初,一批教育科学工作者研究量化方法时,不考虑教育现象的特点,把重心放在数学方法的引进和一些严格实证性控制手段的创新上,结果把方法搞得相当精密,貌似科学。可是,一旦用于研究实践时,缺陷即刻暴露出来。“方法中心倾向”还表现在方法应用者身上,一些研究人员因为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以致偏爱某种方法,总是用现有的固定模式化的方法支配自己的研究活动。这样做,且不说所用方法本身可能有缺陷而给研究带来危害,即使所用方法本身合理,方法与研究对象之间还有一个“适切性”的问题,研究者若不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而盲目遵循方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研究,同样会给研究带来不良后果。

总之,单从哲学原理推演方法,不联系研究实践移植创造方法,不结合研究问题应用方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坚决摈弃这种做法,把“方法与问题相适应”作为方法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指导原则,要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做到:

首先,不能受某一哲学思潮的严重束缚。以哲学思想为指导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可以深化研究的层次,形成抽象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理论。这无疑对教育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盲目迷信一种哲学思想、坚守一种特定的哲学观不放,就会束缚研究者的思想,从而按照该种哲学思想支配下的方法、技术和研究程序去从事教育领域内各种问题的研究。在30年代,教育量化研究达到完全机械化的程度,一些方法几乎被研究者当作僵化的教条用于教育科研中。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就是实证主义的影响。当时的研究者固守科学主义的思想,不能理智地结合教育的特点去分析这种思想观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而是一味地用这种思想统摄教育研究,结果严重违背了教育的真实。事实上,每一种哲学思潮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到了新的时代就会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制约性,有其合理的因素和不合理的因素。教育科学研究者对历史上出现的每一种哲学思想都应做深入研究、剔除不合时代要求和具体研究对象要求的因素,吸收不同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来指导教育研究实践,这一点在处理哲学与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时显得非常重要。爱因斯坦在论述哲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时曾说过:“从一个有体系的认识论者看来,他必定象一个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就他力求描述独立于知觉作用以外的世界而论,他象一个实在论者;就他把概念和理论看成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明(不能从经验所给的东西中逻辑地推导出来)而论,他象一个唯心主义者;就他认为他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它们对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提供出逻辑表示的限度内才能站住脚而论,他象一个实证论者。就他认为逻辑简单性的观点是他的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效工具而论,他甚至还可以象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和毕达哥拉斯主义者。”(注:张来举:《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1期。)这一段关于科学家研究特征的论述同样也适用于教育科学研究者,即不能固守一种哲学观点,而要结合教育研究的具体实践接受不同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

其次,在研究和应用具体的方法技术时,要做到“随机应变”,不把方法当教条。对方法研究者来说,不论是移植其他学科的方法,还是基于已有教育科研方法进行创新,都要结合“问题”进行,根据研究情景的变化而重新设计方法程序,而不能把创新、移植的方法搞成一套游离于教育问题之外的纯粹形式化的规则;对方法应用者来说,在研究中应从问题出发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结合问题灵活运用,在应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方法与问题不符,应马上放弃该种方法而寻找其他更合适的方法。由于教育现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研究中,也可以灵活地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方法组合,使各种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可以说,研究者的每一项教育研究不但是一次理论的探索,更是一次方法的再创造。方法的进步正是在无数次教育研究实践中逐步取得的,任何从哲学或其他学科强行输入的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都不可能站住脚。

三、积极开展对教育量化研究的合理评价

任何一种教育量化方法都带有时代的特征,受时空的限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暴露出各种问题,况且我国现在应用的诸多方法技术多译介于西方。地域之差、国情之别,必然会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出现许多的问题。如一些测量量表、统计模型、控制技术都可能会在新的情景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有一个对其进行改造、创新的过程。而改造的效果如何,就须用评价的手段加以衡量。所以开展评价研究是开展教育量化研究方法理论与技术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我国教育研究界有一种心理倾向,认为只要借助于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其研究就是科学的,其结论就是正确无误的。于是就出现了对研究对象不加分析就盲目使用教育量化方法的现象。如在一般的调查研究中,本来通过数据描述就能说明问题,却还要再进行一次诸如χ[2]分析的推断分析。这种做法反映出研究者既没有考虑χ[2]分析的条件,又没有把握自己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只想运用一种推理统计方法提高一下研究的“科学水平”,赶一下时髦而已。当然,有些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不管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失误,要尽量克服改正它。开展评价研究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历史也已证明: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评价是保证教育量化方法发展和正确应用的重要措施,如30年代,美国和我国对教育测量的反思和批判,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教育测量;又如正态分布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是在不断反思中改进和提高的。

开展对教育量化研究的评价,要求评价者抱着对科学负责,对同仁负责的态度,勇敢地指出别人的失误。只要批之有据,评之有理,且态度诚恳,对方定会接受。同时评价者还要坚信: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真理而没有权威。有了研究者这种内在的精神和信念,再加上当前我国浓厚的学术民主气氛,关于教育量化方法的评价研究一定能很好地开展起来。

四、加强对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应用范围的研究

目前,对教育量化方法的应用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泛化”倾向,即试图将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应用于一切教育现象中去,企图改变整个教育学,使教育科学数学化。我们知道,进行教育量化研究的基础是对教育现象加以量化,转变成量化数据,再进行数学推理以获得结论。而这一研究模式必须依赖于对教育现象深刻的定性认识和数学工具的相应完备,这两个条件,并不是所有教育现象都已具备。因此,对一切教育现象进行量化研究并不现实。从另一方面说,一些教育现象根本不必用量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有些教育现象只借助于定性的方法,在思维中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即可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一些教育现象完全可以利用这一途径达到研究的目的。即使在自然科学中也同样存在利用定性方法达到对自然现象本质认识的例子。如在物理学中,弗·培根在了解大量有关热现象实例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归纳,得出了关于热的本质是运动这一正确的结论。因此,对教育现象不加考虑而盲目追求定量研究是不可取的。另一种倾向是对教育量化研究的排斥,认为精神现象不可能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即使对某些教育现象勉强使用了量化方法,也只能是过于简化、形式化,而无助于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这种倾向完全忽视了教育现象中量的存在,且有些教育现象的量还是相当易于描述的。同时这种倾向还完全忽视了教育量化研究发展的历史,对由教育量化研究而带来的科学的进步缺乏基本的评价。以上两种倾向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都没有从教育现象与量化方法的适切性方面去考虑。我们认为,鉴于对教育现象的定性认识和数学发展的现状,在应用教育量化研究方法时,应对教育现象进行具体的分类,区别出哪些适合于定量研究,哪些不适合定量研究。

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量的方面。但每种事物的量的“显易”程度不同,有些事物的量“外显”程度大而易于描述,而另一些事物的量不“外显”而不易于描述。量易于描述的事物适合于用量化方法去研究。一般来说,物质现象的量“外显”易于描述,而精神现象的量不“外显”而不易描述。这是社会科学的数学化程度低于自然科学数学化程度的根本原因。在教育领域内,既有物质现象,又有精神现象,既有“物——物”关系、“人——物”关系又有“人——人”关系。在研究时,就应该按以上标准将它们划归某一范围。属于“物质”现象、“物——物”关系和“人——物”关系的如教育投资、教育规模、教材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等,一般来说可尝试采用教育量化方法进行研究。而属于“精神”现象和“人——人”关系的,如教育的本质、学生的品德发展等,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应慎重。这样,在教育科学中将出现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计量性的,一部分是规范性的,而不是象有人提出的将整个教育科学变成一门“计量教育学”或一门“实验教育学”。

五、积极构建研究人员综合的知识结构

教育量化研究方法是数学方法和定性方法综合起来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系统方法。不管是研究它,还是应用它,都离不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自觉综合运用这两方面知识的能力和意识。西方教育量化研究的兴起归功于一大批倾向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和教育研究者,如高尔顿、桑代克等。但也正是由于他们强烈的“科学”取向,使教育量化研究向“科学”一方走过了头,从而不得不冷静下来去审思人文科学方法的有效性。我国三四十年代量化研究运动的兴起,除了社会因素外,与当时研究人员宽泛的知识结构不无关系。因此,构建研究者合理的适合于教育量化研究的知识结构极为重要。

我国由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化。当前的中青年教育研究者绝大多数是出身文科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相对贫乏,甚至有些研究者在观念上排斥自然科学方法,从而把教育研究封闭在狭小的圈子内。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培养单位必须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教学,研究者自身也应打破固有封闭心理,主动学习跨学科知识,构建自身综合的知识结构。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量化研究的要求。

合理的知识结构除了在个体身上反映外,也反映在一个研究群体中。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不可能要求一个学教育专业的研究者与一个学数学的人有同等的数学水平。反之亦然。因此,在一个研究群体中,应吸收各专业出身的研究人员参与教育研究,建立研究群体的合理知识结构以弥补个体知识结构之不足。在一个群体,各类人员应互取所长,而不能隔行相轻。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是大教育,而教育研究也应是大教育研究,复杂性、综合性是其明显的特征。因此,各类人员共同参与,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互相配合,不懈进取才是教育量化研究发展和教育科学进步的一项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叶佩华、张敏强:《利用现代数学研究教育科学的探索》,《教育研究》1984年第8期。

2.金观涛、刘青峰:《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方法》,《哲学研究》1985年第2期。

教育发展篇8

1.1体育教育的生态发展良性循环遭到破坏

在体育教育的生态发展中,良性循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其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关键性作用。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育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并且把知识的传授看作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的,还有就是学校未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与具有创造开拓精神及渊博的知识专材当作是学校发展的目标,此外,在高校课堂中,体育生越来越多,而体育教育人员的增长无法满足学生增长的比率,使得师资资源匮乏,降低了教学效率,造成学生学无所到。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大部分学校将课堂和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中心,即使当前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的课程活动理念,但是在我国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实际教学当中,仍然是贯彻这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即灌输式教学,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难以适应或者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从而出现学校教育和社会脱节的现象,造成教学的良性发展遭到破坏。

1.2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发展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在学校的体育还是社会与竞技的体育中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竞争,竞争的模式也多种多样,如:个体竞争、群体竞争等,特别是在竞技体育当中,竞争的表现更加的激烈。从各个体育教育的生态系统上看,在体育教育不同的层次,通常不存在竞争的现象,并且符合体育教育的生态原理,而在同一个层次中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并且这些竞争能够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属于一种良性竞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严禁发生攀比情况,否则将会极大的影响到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的发展。总而言之,竞争机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院校与教师、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科研水平的投入,从而促进整个体育教育的生态发展。

2体育教育的个体生态

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个性生态,这里所说的个体生态又可称为微观生态,通常指的是接受体育教育的学生本身特有的一种生态系统,个体生态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不同体育教学方法以及技巧,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生态意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生态观念,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态行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个体生态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生态所处的发展环境相对比较复杂。针对自然环境因素,该环境类型中包括各种不同的个体生态环境,不但涵盖了各种学校的建筑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地的采光绿化条件,而且还包括体育器械设施的配备状况以及各种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以上自然生态因子也是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特点的有效体现,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其体育教育的个体生态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学校的总体规模,学校教育办学能力的高低,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投入大小等,都会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其次,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劣也是影响体育教育个体生态的重要因素,有效的体育教学途径能够实现对个体生态条件的优化。老师们可以通过重点培养具有学习发展潜力的尖子生,同时加强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辅导,实现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特点的充分反应,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最后,老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观念等也会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通过热情积极的教学态度以及尽心尽力的教学工作,可以创造良好的个体生态环境,推动学生的体育发展并提高体育教育效果。

3体育教育的群体生态

体育教育群体包括不同的班级以及社团和俱乐部,同时还包括很多家庭以及寝室等等,在以上这些群体中,有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有的群体属于非正式群体。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类型,均会关于体育教育生态发展的相关探究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首先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就是影响体育教育群体生态的首要因素。其次,来自物质方面的因素和来自精神方面的因素也会给体育教育的群体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政治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环境、个人生理特征以及心理状况等也是影响体育教育群体生态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群体生态,综合分析影响群体生态的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创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推动体育教育群体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4体育教育的生态系统

体育教育生态系统是一种宏观生态,同时也是体育教育生态最高、复杂性最突出的层次。针对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不管系统规模大小,都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以及特定结构。首先对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外部环境不但包括常见的生物环境因子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而且还包括各种社会环境因子以及规范环境因子,从这个角度上看,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比生物生态系统更为明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次,单单从体育教育本身来看,它仅仅具备三种功能团:第一种功能团是开发者、转变者、被开发者、被转变者功能团;第二种功能团是服务功能团;第三种功能团是管理者功能团。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由体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结构层次来构成,而上文所述的体育教育三种功能团则在整个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扮演纽带的角色,而体育人才培养以及体育教育成绩则是整个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该系统围绕各种生态环境圈层,推动不同因子综合影响的形成,并促进其彼此间产生相互作用。通过对近年来的体育教育进行改革,能够实现对学校体育内外部环境不同关系之间的科学调整,促进体育教育地位的提升,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效的体育教育改革能够促进各种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优化。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调和,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之间开展实现双向流动,赋予学校体育生态系统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5结语

教育发展篇9

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当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构成主要矛盾时,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则历史地被提出来了。

(1)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世界背景

----人类共同面对:伦理道德的滑坡、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即将敲开21世纪的神圣大门。本世纪灿烂辉煌的背后,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导致伦理道德的滑坡,外现为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在工业化国家尤为突出。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严重问题,它加剧了贫困和失衡。”

这个“因”,又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的“果”:天上、废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地上,废水和固体垃圾污染,森林滥伐、矿产滥采,资源匮乏、生物灭绝。生态环境的危机,是内在道德危机的外在表现。探索这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探索人类自身的本质特征危机的根源。

生命生存与毁灭、非生命存在与毁灭,辩证地对立统一于地球一体。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今对全球环境的威胁,已具有危险性质;全球环境的恶化,而今也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危险性质的威胁。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人类再继续滥用地球资源、破坏并污染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将可能像恐龙一样消亡,而导致自我毁灭。

(2)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传统伦理道德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分社会道德和环境道德两大子系统

中国传统道德的实质是调节主体的个人与客体的社会、自然的关系的情感和行为的规范。其体系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根本前提下,分两大子系统:“群己和谐”的社会道德系统、“天人合一”的环境道德系统。纵向可以分解为“三纲”: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要素。

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社会道德和环境道德两大子系统中,就含孕了敬天、重地、仁人、善物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我们理解为何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集会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3)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社会现实依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政府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正是公民必备的基础道德素质之一。

人的因素是拯救地球的关键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要求: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当调动全世界的青年创造性、理想和勇气,以培养全球伙伴精神。“重新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方向。”“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需要把环境与发展教育具体为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21世纪,国家与国家、人与人应该是政治上的平等关系,经济上的契约关系,文化上的相容关系,道德上的规范关系;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文化和人类本身,才能可持续发展。

为了社会、经济、自然,实质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德育其他内容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德育其他教育内容是相互区别又关联的关系。人类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信息或生态文明;从前发展阶段的采猎经济、低发展阶段的自然经济、高发展阶段的商业经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阶段的产品经济。德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德育的新课题,正是时代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德育其它教育内容的外延的扩展和内涵的深化。

(1)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爱国主义的扩展和深化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可持续发展正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根基、民族兴旺发达的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960万平方公里的伟大母亲肌体的毛发光秃秃----森林砍光;血液枯干干----水源掘光;内脏空荡荡----矿藏挖光;皮肤疮斑斑----长满水泥瘤布满沙粒和垃圾;口腔呼吸有毒气体、血管流淌有毒液体、周身粘附有害固体。

……我们生存的根基动摇了、毁灭了,国将焉附、家将安在、人将何生?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永恒扩展,是爱国主义认知、情感、思维、行为的前瞻和深化。一切自私、贪婪的思想情感和近利、狭隘、短浅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理想的亵渎、对祖国前途的犯罪、对民族利益的侵犯、对个人命运的玩弄。

(2)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集体主义价值观

教育的具体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导向价值观,是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和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的内核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即使是西方有识之士,生态主义者价值之水也有意或无意的向集体主义渠道流淌。要求人们整体全局看世界:看自己、看身边、看家园、看国家、看邻国、看世界、看宇宙……事物有三种变化形态:一是逐渐而缓慢的变化;二是剧烈而系统的变化,一个模式突然从一种平衡态转变为另一种平衡态;三是临界状态,是美国物理学家P·拜克、K·陈提出的自组织临界态理论,也可以叫“沙堆理论”:小沙堆上一粒一粒地加,沙堆越来越高,沙堆达到临界状态,不可能处于平衡态。即每一沙粒,这时都与沙堆其它沙粒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力学接触,一个或几个沙粒下落,作用力传导给沙堆,使其它沙粒错位,重构整个沙堆,就引起沙崩。人类文明已达到某种临界状态,到达世界共同体或地球村的阶段。为避免人类文明的“沙崩”,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整体、动态平衡地观察、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在实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载体化

社会主义教育是政治方向、思想观念和方法论的教育,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中国的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珍惜耕地三大基本国策;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是两大发展战略。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政府行为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三大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导向目标;可持续教育正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载体。舍去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岂不架空了?

(4)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道德教育的导向化

我国政府提出的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强调:“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是规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最高的公德。环境道德教育的方向,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制约环境道德教育的方向、目标和内容。两者是相互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整体。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宏观的社会行为,层次高、范围大,制约环境道德教育的观念;环境教育是微观的教育行为,层次低、范围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具体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一的。两者互补,组成21世纪各国公民的必修科目。

(5)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行为规范养成的现实化

教育发展篇10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这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积极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再创“教育之乡”新优势、打造普高教育新特色、重塑教育发展新模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演讲,观摩了省靖江中学的社团活动;刚才,董健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演讲,系统安排了明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姜堰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介绍,很有特色。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议结束前,再讲3点意见。

一、准确掌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发明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时攀升,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发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不只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溢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利息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全国领先,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已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效果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公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教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生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生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只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生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革新。

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其中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2010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2013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的一半;2014年开始缓慢回升,从2015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发明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继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综上所述。要求我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依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果。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依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能力为上,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生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需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特别是近年来,进入“十一五”以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需转变发展方式,才干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经提出必需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内,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主旋律,继续担当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生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效果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1.必需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发明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激进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效果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发明良好的外部环境。

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2.必需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证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规范,按规范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只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主动接受,3.必需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需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建议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发明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规范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顺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顺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时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果,4.必需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必需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主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协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5.必需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规范和国家意志。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战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惯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规范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以质量保证为中心,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课程设置、教学惯例、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6.必需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防止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需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需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果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需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需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繁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继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的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现象要切实解决。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布置。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总的说,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防止“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局部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奖励十分严厉,标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时。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进去,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图书投入缺乏、更新愉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激进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