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专业十篇

时间:2023-03-15 21:35:06

金融类专业

金融类专业篇1

金融危机对我国传媒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低迷会造成广告投入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收紧,广告减少,媒体投放大幅削减,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对于以上市、风险投资等方式直接融资的传媒,金融危机也会直接影响到其财务状况资本市场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下降在所难免。随着市场的细分,各类媒体的定位和特点不同。所遭受的影响和程度也会不同。

金融危机对纸质媒体的冲击。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大。近年来,许多报纸期刊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支柱性广告流失所带来的损失让他们难以为继。残酷的市场环境客观上推动了纸质媒体调整经营策略,由于广告收入的减少,国内一些报社已经采取了减版面、减刊期、减发行量、减少赠阅以及控制无效发行等措施减少用纸量:一些报社还通过精简队伍、降低薪酬来缩减人员成本。

金融危机对广电媒体的冲击。我国电视业在整体经济下滑的趋势下,由于广告结构和行业特点,其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广电行业而言,企业广告投放对广电媒体机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对房地产、金融投资保险、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广告投放冲击较大,而对快速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广告投放冲击较小。广电产业的覆盖率高、受众广泛,能在极广的地域范围内快捷、低成本地传播信息。成为广告预算有限又希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企业的首选。

金融危机对新媒体的冲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经济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倒显得镇定和从容。新媒体规模小,潜力大,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受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加快、网络广告成本降低等利好因素促进。经营规模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我国新媒体市场比相对成熟的国外市场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受众基于消费成本控制而更多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等因素相叠加,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受益匪浅。成为传媒业中受冲击最小的一类媒体。但对金融危机给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仍然不能过分乐观。在广告和融资两个方面,风险投资骤减使为数不少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难以为继,互联网因缺乏广告效果的标准化评估,会使得企业在投放选择方面更为审慎。

传媒业的发展机遇

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传媒业造成了冲击,另一方而也是对传媒业重新洗牌、优化升级的过程,是投资整合的好时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国传媒广告收入增速减缓。但金融危机时期受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加,文化传媒市场反而出现明显升温,给中国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金融风暴刮来,在广告收入直接减少的同时,传媒的受众人群将有增无减,其受关注的程度也会大幅度提高。人们非常需要金融、经济的资讯,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要求及时,而传媒对相关资讯的解读也变得越发重要。这一时期,报道及时、解读正确,无疑会大大促进传媒^^牌的树立。金融危机也给了传媒业一个进军其他文化相关产业的机会,与其他很多文化产业相比,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冲击可能还会小一些。国内广电传媒可以把握这个机会,抓住在相关产业“抄底”进入的机会,把业务拓展到游戏、影视等领域,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做大做强自己。

新闻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

面对当前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传媒业在认清困难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传媒业的改革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未来30年中国传媒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将远远超过其他各行各业。一方面,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其中可能带来相关文化产业产品的开发,而这4万亿元经济刺激本身对恢复市场信心、投资信心、消费信心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传媒板块巾大多数个股惯性下跌,传媒行业正酝酿一股并购风潮,行业迎来了整合契机,这使中国文化企业有对外国破产文化企业进行抄底和进入世界文化产业竞争核心的机会。

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国传媒业也将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各种新的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老牌的大报社也不断改版扩版,增设专版々刊。但不同类别报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时政财经类、健康生活类、幼儿教育类、老年类等报纸期刊的发行还出现了增加的迹象。电视台、电台的发展也很迅猛,人们对财经信息的关注度大幅提升,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呈现出普遍上升的趋势。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我国动漫、电影、电视等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的逆势增长,意味着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的契机。另外,新闻传媒业的巨大市场在于广告费的支持,以及信息社会人们对传媒的巨大需求。目前这一产业仍处于国家控制之下,但还是有一些大财团通过与媒体合作的方式切人这一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一些国际集团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之后,更多的国内资本将参与这一行业的竞争。随着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的传媒业迅速整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新闻学类专业的就业方向

新闻传媒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传播媒体的需要。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与扩张,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门槛”。新闻传媒专业可考虑从以下一些方向就业:

传统的新闻传媒领域是新闻传媒专业就业的首选。新闻学类专业主要是面向新闻传播领域就业,传统的传媒领域是新闻学类专业就业的首选。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可在报业、电视、广播、宣传、出版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及管理工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策划、公共关系、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工作;也可在教育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新媒体将是新闻传媒专业就业的新方向。新媒体具有廉价、快捷、互动、个性化获取信息的优势。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给新闻学类专业就业带来了新天地,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可考虑从事以下新的职业:

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编导。目前,我国有影视节目制作公司1000多家。在电视栏目方面,很多节目都是由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只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就有可能被录用。而且这类公司往往不排斥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生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这些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平时就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与策划能力,关注影视节目的创作风格与趋向,试着把握受众的心理。

网络编辑。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了传统媒体。早在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把“网络编辑”列为新职业。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 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软件等。有志于网络编辑工作,在上学时就得多做准备,多接触互联网产品。要注意活学活用,多参加实习并关注行业前沿的动态。

金融类专业篇2

【关键词】高职金融专业 就业导向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行业也随之迅猛崛起,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及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金融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走向主要为银行、基金、证券、理财等专业,那么如何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专业性人才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在金融类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方案与现实需求不契合

金融市场的金融动向瞬息万变,每一个阶段所流行的金融理念不尽相同,针对于金融专业,调研市场需求是编制培养方案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及限制,多数的高职院校不能够深入一些金融企业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只是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通过对金融市场浅显的进行分析,以及从互联网上搜集的信息进行教学方案的编制。由于一手资料的极度匮乏,所以很难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二)教学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金融市场的需求

随着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金融行业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未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或是调整的力度不够。大多数学校上课的时候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的课时远超过实践课的课时,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忽略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导致学生掌握知识靠死记硬背,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缺乏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经验证明,具有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更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但目前,金融类高职学校的考核内容多数仍然停留在条框教学上,考试要求闭卷考试,将考试内容圈在基本概念上,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种陈旧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金融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学校必须除旧陈新,建立新型的考核方式,既能够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又能够符合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四)学生的实践能力差

大多数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师都是在学校全职任教的,他们没有符合金融市场的金融思想,高校中又缺少从金融行业中聘请的专业人员任教,教师在上课期间,仍旧采用旧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以“满堂灌”的方式全部灌入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停留在笔记抄写,死记硬背阶段,没有实践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没有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导致其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够快速从容的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金融类职业学校的教学宗旨是能够培养出金融一线的工作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由于缺少实践资金和缺少实践职位,导致高校的实践条件不好,实践机会少。即使有的学生进入一些企业实习,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的限制,也无法接触到金融行业的核心,没有实际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是没有优势的。

二、针对就业导向下高职金融专业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确定改革思路和改革目标

从金融专业的现状定位,根据深入实际的市场调研,确定教学目标,做出有方向,有目标的教学改革,树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尽量使改革后的教学方向符合市场的实际要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二)制定完善的教学体制,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市场需求

金融专业应该紧随市场发展,尽量深入金融市场,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从市场的真实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

金融类高职院校还要设置一些适时的教学内容,强调金融市场的变动。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也要把握好金融市场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整改教学内容,以前沿的金融实情为主,定义以理性概念为辅,以实际应用性内容为主,以死板内容为辅,以应用实践课为主,以理论课为辅,设置高效性课程。

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要注重金融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比如:金融学与数学、金融学与法学、金融学与计算机专业等,将金融专业与这些学术更好的结合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方便。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应该提供更多到相关金融企业进行参观、实习的机会,通过对该专业进行实训,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三)创立新的考核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学校应该建立新的考核机制。新的考核机制应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相结合的考核制度。这就要求学校在平时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核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建立讨论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判断力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法如何来评判学生的成绩;也可以以社会调研的方式,最终通过调研报告进行成绩评定,或者还可以通过实践结果来判定考核成绩。

(四)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要想提高对金融市场的适应力,加强专业技能,最有效的途径还是经过实践,在实际的应用中总结经验。首先,学校应该保证实践资金的充足;其次,金融类高职院校还要寻找到足够的实践基地,保证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够得到毕业实践的机会。

三、总结

这是一个金融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各金融类高职院校应该努力追赶金融行业的脚步,加紧与金融行业的联系,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方向和目标,争取培养出符合金融市场及时需要的人才,能够在日后的金融工作中表现的游刃有余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蓓蓓.基于就业向导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

金融类专业篇3

关键词:校外实践教育 金融投资 基地建设

大学生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部分。然而,当前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存在不足,进一步地由于市场化改革和公司保密制度,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是太好。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校与中国民生银行合作,全方位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建立稳定的可持续的金融投资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金融投资类专业实践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校内理论为主,缺乏实践经验

长期以来,学生的培养主要采取理论授课,卷面考试的模式,对实践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上机课进行,但是上机课时有限,主要是简单的理论模拟和演示,老师一般都是以理论为重心进行教学,缺乏金融投资实践经验。

(二)学生缺乏专门的实践指导,盲目做与专业无关的兼职实习

因为目前一般都是“大班”教学,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学生上完课之后,不清楚能干什么,所以学生盲目做与专业无关的兼职实习,在金融投资方面的分析和实践能力一般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市场化改革和公司保密制度,实践教育流于形式

由于市场化改革和公司保密制度,员工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保密义务,一般不会将自己的工作或业务交给学生去实践,而公司认为学生实践的时间短,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学生在公司的实践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是太好。

二、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本着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则,我校与中国民生银行就双方各项责任和义务签订协议书,然后成立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监督整个实习的运作;管理小组负责从实习动员、报名、组织、实习实施、学生管理和实践考核等实践阶段全方位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二)建设校企联合指导教师队伍

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队伍由高校教师和企业职员共同组成。民生银行根据学生实践要求,从各个职能部门选派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讲解能力职员担任学生实践的专业导师。建立“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为公司解决问题。

(三)开发并实施企业课程

企业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企业课程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理论课程中的实践课程,安排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完成。实施方式是“请进来走出去”,即邀请民生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前往实习基地见习。第二类是专门开设的实践课程,分别是行业观摩/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这类课程的实施与培养方案的3+1的教学模式整合进行,即第四年全部安排学生前往民生银行实习和实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了强化与巩固实习基地实习实践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横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申报活动;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的各种学术竞赛活动。

(四)订单式柔性实习

由于基地要从公司规模和效益考虑,提供的实习岗位是有限的,但是参加实践的学生人数多,且学生有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往往提出订单式的多技能的实习需求。在这种状况下,专门开发软件,协调实习岗位和学生实践需求,实现订单式柔性实习,满足学生在时间和技能训练方面的需求,实现教育基地的高效运行,通过柔性安排,将学生个体短期的业务实习变为学生群体长期连续的真实工作,给公司带来利润。

(五)实践教育基地网站的建设和运营

建设基地网站,准时更新基地的最新动态,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在互联网上了解民生银行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的相关信息与成果,不断地积累金融投资类的真实案例及解决方案。实践教育过程中开发的金融投资产品可以上线运营,由“消耗型”实践教育变为“经营型”实践教育,为校企带来良好收益。

三、实践教育基地的保障

(一)经费投入保障

经费建设由学院、广东省教育厅、基地依托单位共同投入,以确保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行,并逐步加大基地建设经费投入。需要用到经费的方面包括学生在基地的吃住行条件、学生培训场地改善、实习设备、仪器、材料购置费;学生安全与劳动保障条件与设施建设费;指导教师调研、差旅费等;师资建设中师资引进、交流、培训、优秀指导教师奖励等;课程建设中课程改革调研、课程开发、实践指导教材及辅导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资源的整合、网络课程、优质课件的开发费用等;以及成果申报、鉴定、评审费用;网站建设费用;通讯、办公用品费用;学生实践经验交流会议及表彰等。

(二)制度保障

完善管理体制,将管理落实到实处,设置专门领导小组和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贴近实践教学实际,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均与实践依托单位签订实践合同,未签合同绝不录用;并在实习期间,提供一定交通以及误餐补贴;建立学生实践期间的考勤制度;建立专门的实习生奖励项目,对表现优异的实习生进行一定的奖励等。同时进一步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明确学校和依托单位的责权义务。

(三)教学质量保障

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将会交叉进行,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动脑再动手的实训理念。每个实践小组应安排班主任与工程师对他们的实训进度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辅导,尽力让每位学员都能达到实训计划中的效果。基地进行教学质量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改进课程设置。

金融类专业篇4

关键词: 西部金融中心 高职院校 经管类专业 课程改革

早在1993年,成都市就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城市,即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排名西部第一。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成都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08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成都形成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门类齐全、功能完善、金融业发达程度高的金融集聚区,并把成都建设成为金融的“三中心”,即区域金融机构聚集中心、区域金融市场中心和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1]成都以创造良好的金融“三中心”建设环境为发展目标,迎来了地方金融机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构想2012年的成都,繁华的街头金融大厦林立,50家银行、60家保险机构与同样数量的证券机构和上市公司总部聚集而来,40家金融后台总部连通着全国甚至海外,30万名金融专业人才穿梭其中为我们提供服务。这将是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具备较强竞争力、辐射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届时,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将达1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7%;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9%,金融业将成为成都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金融中心建设使成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直接影响就业岗位群和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相应变化。

成都产业结构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助推下,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时期,各行业将迎来有利的发展机遇。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众多外商来蓉投资,中小企业规模不断拓展,各行业市场将更加繁荣,这必然为成都市的就业市场格局带来新一轮的变化。新岗位群的增设、岗位要求的调整和升级,将成为成都就业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就业岗位的新变化成为了地方性高职学院进行实用性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导向。根据成都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大部分就业岗位将集中在服务业。

1.地方性金融体系的完善,新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构建,提供更多农业服务类就业岗位。

地方金融体系的完善,成都农村金融服务业的提升,将带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增加和相应岗位群的新设。新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构建,特别是网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搭建,进出口贸易机会的增多,将拓宽农副产品的流通渠道,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对农民的知识性、技能性的要求提高,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网上农副产品流通与进出口贸易的新方式和新技巧,促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流通渠道的升级也必然增加网上农副产品交易运作与管理的相关岗位,以及农副产品外贸交易的相关岗位。

2.完善金融体系,繁荣第三产业,新增大量金融服务机构和岗位,提出金融服务类岗位新要求。

第三产业作为成都市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将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快成都第三产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先导产业的加快发展,金融业、旅游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支柱产业的做大做强,教育培训业、体育产业和医疗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积极培育,将提供大量的新增行业机构和就业岗位。而金融“三中心”的逐步建设和完善除了将提供大量金融就业岗位外,对金融类就业岗位也提出了更规范的新要求。

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岗位群相应变化的今天,各个省内高职院校应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找准自我定位,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打造相应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岗位需求,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配套改革。

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建设将促使经管类相关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

对经管类专业来讲,着力打造社会服务技能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的重心之一。在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发展以成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为代表的金融信息服务产业不仅将提供就业平台,而且将成为带动枢纽,更是成都金融中心这一城市品牌的又一集中体现。[7]因此,我们应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契合点,就此入手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据了解,成都市已敲定在高新区建设占地规模约200万平方米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将是集银行、保险、证券“三位一体”的后台服务中心,同时辅之以建设区域性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交易所。该中心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的全国性电话中心,各大金融企业的电子银行中心,各大银行的单证业务处理中心、资金清算中心,等等。该中心将重点引进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银行卡中心、培训服务中心等“全覆盖”的服务体系,预计2―3年内,将建成一个投资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的中国西部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8]

由此可见,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建立对成都市金融服务工作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保证,其所需的金融服务型人才,特别是相应岗位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对人才需求的及时性也提出了要求。因此,经管类的相关专业需及时按照该后台服务中心的人才需求方向和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调整。

根据教学及师资条件,教学改革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经管类部分课程可适当调整课程内容重心,针对性地修改或增加技能项目,建设相应的实验环境,提升学生的技能培训实用性。

1.针对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的全国性电话中心建设,特别是呼叫中心的建立,对相应课程的技能项目进行改革。

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所包括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的全国性电话中心,各大金融企业的电子银行中心,各大银行的单证业务处理中心、资金清算中心中,就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施的可能性和操作性最强的是呼叫中心。而且,随着金融中心建设对成都市金融体系改革的逐渐深入,金融行业的逐渐规范和完善,呼叫中心的专业化需求会越来越大。不管是电话中心的建设还是电子银行中心的建设,不管是金融服务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呼叫中心在服务工作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学生进行呼叫中心的技能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认为,从教学改革实施的角度讲,可在相应课程中适当增加呼叫中心的专项技能训练或实习练习,并在操作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行业规范性指导和要求。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呼叫中心对岗位的专业化需求跟现有的呼叫中心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学生的技能培训上,应着重对其岗位的操作规范性要求更高,如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对信息的洞察和捕获能力,信息的传达能力、速记能力,等等,都要进行专业化要求,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化应用水平。

2.针对各大金融企业电子银行中心的建设,对相应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成都市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进程,各大金融企业也将加快金融电子化改革。因此,电子银行中心的建设便成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的项目之一。未来各金融机构将充分运用电子银行作为交易支付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交易的运作效率。这也意味着各高职院校应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着力加强金融电子化人才的培养。

3.针对银行业中业务组合模式的逐渐变革,建立相应的模拟实验室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越来越强大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将推动整个银行业中业务组合模式的变革”。目前,国内银行业务绝大部分在营业网点进行,“排队难”问题自然难以避免。而随着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建立,查询、挂失等后端业务就可以转移到后台中心办理,减轻营业网点柜台压力。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立后,银行柜台办理的业务目前主要剩下了前端(收款、递款等银行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和中端(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输入存取款等业务信息、打印单据等),而随着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完善,今后中端业务也可以逐步转移到后台办理,银行柜台人员不需要再通过电脑输入业务信息,这样客户等待的时间又将缩短一大半。

专设柜面结算实验室,在第一阶段建设中可根据银行业目前的业务组合模式进行设置。由于将来的银行柜台业务主要是客户的接触性业务和存取款等业务信息的电脑操作、打印单据等,因此,柜面结算实验室在第二阶段的完善建设中可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客户接触性业务、业务信息的电脑输入和单据打印等岗位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素质。

三、西南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网络平台建设将促使经管类相关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

为了给金融市场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成都市将搭建四个平台:构建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体系;建成区域票据交易中心;申请设立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和柜台交易试点,构建地方交易平台;筹建菜籽油、玉米和生猪等农副产品现(期)货交易市场。而沙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将成为西南最大农副产品贸易平台亮相成都沙西线。

规划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可容纳商家2000余户的成都市沙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于2009年9月在成都沙西线投入使用。与传统农贸市场不同的是,沙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采用电子网上交易,即将每个商家的产品通过电子平台对外,买家和卖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可大大提高交易效率。[9]对此,经管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也应进行针对性调整。

我认为,可在《电子商务》课程的内容上,应适当增加有关农副产品网上批发交易的案例和内容,并在电子商务实验或实训中,适当增加相关农副产品作为学生交易的模拟对象,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农产品网上批发的操作流程,提高其人才的实用性。另外,在《网络营销》课程的内容上,可适当增加有关农产品交易商网络营销的案例和技巧,使其掌握农产品交易商网上信息、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专项技能。

成都市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将成为西部金融聚集地、金融人才高地。而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紧抓机遇,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挥自我特色,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背景,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加快培养金融服务型专业人才、操作型人才,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成农院高教研究所.高教动态[J].2008,(7)(总10).

[2]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成都工业发展[J].成都日报,四川新闻网,2008,(11).

[3]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06).

[4]李杰,吴永辉.成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剖析[M].成都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集),2007,(09).

[5]陈文通.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J].人民日报,2003,(01),第九版.

[6]成农院高教研究所.高教动态[J].2008,(08).

[7]川办发(2007)7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成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金融类专业篇5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企业金融实务

《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但是,从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来看,《货币银行学》课程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社会实践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要求。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该对企业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问题

通过对不同版本的企业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结合企业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企业管理类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对于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知识体系来说,《货币银行学》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

课程名称不适合企业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货币银行学》课程是金融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学习金融学的基础理论课。《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局限于货币理论与基本业务知识。而企业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节约使用货币资金的能力、融资理财能力、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等基本金融素质,《货币银行学》课程名称显然不能反映这些要求。因此,在企业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名称本身就存在着问题,不能反映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

课程内容和培养对象不适合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社会实践要求作为金融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内容一般局限于货币理论、基本业务知识、业务方法以及为满足金融机构培养人才需要的教学,一般讲授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供应与需求、信用与利息、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对外金融关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创新等内容。而社会对企业管理类专业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要求一般包括货币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金融业务活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与金融机构沟通的基本方法与知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营运规律、内容、方法,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等。而以上知识在现行教材中很少涉及。由此可见,《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内容是主要针对金融专业自身业务运作的教学要求而设计的,不适合企业管理类专业从业人员对金融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需求。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不适合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社会实践要求由于金融学专业与企业管理类专业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岗位技能方面的需求也不同。例如,《货币银行学》所讲授的货币供求理论与企业管理类专业人员的工作实践联系很小,但这部分恰好就是这门课程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企业管理类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资本运营成本问题、从事业务活动必须具有的融资理财能力、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在该课程中又不涉及。

综上所述,可见,运用《货币银行学》的教材、教学大纲对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不符合企业管理类专业培养人才质量和规格的要求,也不符合教学规律,是很不妥当的。现行《货币银行学》课程名称、内容及培养人才目标,都不能满足培养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在企业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货币银行学》课程进行改革。

课程名称及内容的改革

对课程名称的改革由于《货币银行学》课程名称本身的问题,不适合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要求,所以就必须对该课程的名称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课程名称应改为《企业金融实务》,这个名称可以反映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社会实践对金融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需求。一方面,它比较贴近于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对金融学知识的需求,体现了金融学理论与业务知识对企业管理类专业理论与业务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这个名称又与课程内容相一致,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课程的实质内容,使课程教学的内容名副其实,贴切实际。所以,《企业金融实务》能够体现名称与内容的统一,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需要的统一。

《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内容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的。因此,为企业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企业金融实务》课程,其教学目的是由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根据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社会实践所需的、与该专业的业务活动比较贴切的现代金融理论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事企业管理、企业金融管理、企业投资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的能力。根据《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目的,确定《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该认真研究企业管理类专业对金融知识的需求状况,合理安排适应企业管理类专业需要的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知识,使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到适用、实用的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目的,确保企业管理类专业实现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货币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沟通时必须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金融业务程序、业务技能操作方法。(3)企业管理人员从事业务活动所必须具有的融资理财能力、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运用货币金融理论进行市场分析的能力所需的货币金融知识。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和内容,《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讲授货币基础理论、信用与利息、金融体系、商业银行业务基础、保险信托业务基础、证券投资业务基础、企业的资金供求与运动、企业的资金筹措、企业资本运营、金融市场和外汇汇率、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应该紧密联系企业管理类专业业务活动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企业业务活动与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联系来进行。基于课时和篇幅的限制,以及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安排《企业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必须取消《货币银行学》中的金融系统内部业务性、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央银行业务、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通货膨胀治理、金融机构内部业务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的教学改革

针对企业管理类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特点,仅仅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名称和内容上进行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企业金融实务》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即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关课程开设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并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即把多种教学方法灵活搭配使用。教学方法有灌输式、叙述式、启发引导式、互动式、演示实践式、课堂讨论式、案例式、阅读式、生产(业务)过程参观式、复合式等多种方式。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一种方式,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是正确的做法。因此,《企业金融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可拘泥于某种定式。例如业务课教学可以采用演示实践式、业务过程参观式的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由于《企业金融实务》教学课时有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要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足够的多媒体教学场地,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一方面,运用多媒体资料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和学生记笔记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金融类专业篇6

 

关键词: 《金融学》课程 差异化教学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1] [2] [3]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金融类专业篇7

【关键词】金融类;大学生;就业

金融类专业是近些年就业颇为广泛的热门专业,虽然社会对金融类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随着金融类毕业生人数激增,使得金融类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和就业压力。因此,金融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7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预示着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高校建立了就业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然而,虽然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很多,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不多,相关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数据统计,相关分析及对策研究并不多见。同时,由第一线就业工作者搜集一手就业资料及数据,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并不多见。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人才需求迫切,金融类专业持续升温,大批大学生报考了金融类专业,每年都有大量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涌现。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大趋势,金融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而就业去向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统计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提供重要参考。其次,学校统计并公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便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反馈,知道与自己“相同水平”同学的就业去向,调整学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同时可获得校友的积极支持。目前,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很少,本研究通过调研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得出规律,为提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供资料和思路,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所帮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金融类各专业人才需求处于上升趋势,本课题组重点抽取一所金融类高校,并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前景进行了调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就业现状对相关结果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主要就业趋势

课题组调研了一所河北省属金融院校,该校河北生源居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通过调查近5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发现毕业生大多数服务于基层,目前主要服务于以下五类单位:银行系统:包括四大行、股份制商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其他公司的财务、金融及相关岗位。毕业生主要到上述五类单位从事柜员、客户服务、交易员、理财顾问、经纪人、咨询等岗位工作。

(二)工作满意度

课题组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调查其对工作的满意度。“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0%,“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3%,总体满意度为53%。其中在金融监管机构、银行系统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满意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因素是“薪酬、福利水平高”、“企业公众形象好”;不满意的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三)从业稳定性

在随机抽取的500名高校毕业生中,大学生毕业后“从未换过单位”的占55%,其中38%是在银行系统工作;“换过一次工作单位”的占19%,“换过2次及以上工作单位”的占26%。调查换工作的原因时,从事柜员等基层岗位工作的人员普遍认为“工作内容枯燥”、“工作压力大”,从事证券、期货交易及保险等岗位作的人员,换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

三、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一)金融类专业前景

金融类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热门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一直居高不下,未来金融类行业中仍有较多热门专业。金融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二)就业范围广泛

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较广,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更为多样,如经济预测与分析类职位、市场营销类职位、管理类职位等。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三)市场需求稳定

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在国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金融业将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些热门专业值得关注,像审计、保险、会计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有所增加,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此外,金融服务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多且层次多样,因此金融服务业对银行柜员、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等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较大。

四、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

针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这样的就业现状,课题组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一方面作为金融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政策并不熟悉,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和特点缺乏了解;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细化到具体类别的就业宣传更少,对金融类专业亦是如此。

(一)转变育人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独立性。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定位上要加以明确。

(二)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有些学生对在读专业不太满意的原因不是学生真的不喜欢本专业,而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本专业。基于金融类毕业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前景缺乏了解这一现状,可以从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主干课程、社会地位、对社会贡献、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专业教育,增强金融类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熟知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包括课堂讲座、公司实习、精英演讲和工作培训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大提高专业满意度,进而推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开展,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

(三)建立充分就业长效机制

加强制度化建设,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长效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办学质量的指标。同时,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服务模式,把就业指导工作始终贯穿在大学整个阶段,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同时,发掘已工作毕业生周边资源,请用人单位填写毕业生质量反馈表,以便了解用人单位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建议,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只有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才有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契合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五)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择业的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从主客观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择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体现自我价值,其次是收入等福利待遇,同时,也会考虑职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等,呈现多元化倾向。因此,应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积极务实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效益。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大力提高全体教职员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等力量,建立全员化、人人参与的就业服务力量,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姜超.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 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求职中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3] 程琪.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金融类专业篇8

[关键词]教学改革 金融人才 教育高地

伴随着天津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点区域,天津金融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此,打造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对天津金融改革创新以及天津金融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津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各高校迫切需要深化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努力构筑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一、高校金融教育教学实践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近年来天津市金融类本科生与研究生无论在招生人数、在校人数还是毕业人数上都有所增加;从学科设置方面来看,金融学下属的课程设置也朝着多样化方向前进。所谓的经典课程“货币银行学”、“投资学”、“保险学”等金融类基础专业课逐步深化,从广度上来看,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学、金融计量学等新兴学科的逐步推广无不展现出金融学下分级学科的数量和质量正在引起阶段性突破。

目前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普通公共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所组成。普通公共课和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部主管部门所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基础课和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金融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根据课程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不同的年级比例不同,总的趋势是随着年级的由低到高,专业基础课程逐年减少,专业特色课程逐年增加。

国内主要综合性大学金融学科、财经类重点院校金融学科、地方财经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的金融学科的专业课情况简要列示如表所示: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课程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相应地开出大量具有特色、实用性强、非常细化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对金融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用性,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在进入金融学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顺利实施,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

二、高校金融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高校过度注重学科数量上的扩张而往往忽视了学科质量的建设,金融类专业数量虽多,却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不够新、考评方式落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地达到培养目标。总体上看,除了少数重点大学外,大部分高校具体实施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还很不完善,专业课设置缺乏系统性考虑,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相对不足,新开课程往往基础薄弱、教学内容有名无实;引进国外金融理论或实务课程时,缺少与中国实践的结合。

②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常常是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由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如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手段等一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相当高程度上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而未被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

③考评方式落后。测验、考试作为评估、检测、激励的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各类教学活动之中,大都采用闭卷形式,提前划定考试范围,强调知识点的记忆。这样的评估方法采用非常局部的知识信息量的测试来代表整体上的学习质量和水平状态,必然带来测试结果的不合理性、偶然性以及测试误差,更重要的是它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

④教学内容涉及过广,没有对自身学科建设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优势学科进行深入发展,进而塑造品牌效应。为建立好的生源,盲目抄袭发展较为完善的高校学科建设,结果不仅发展新学科方面进展缓慢,自己的优势学科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第二,现如今金融类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快速上升,但能从真正意义上称之为金融人才的少之又少,归根究底在于高校教育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高校教育培养的金融人才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的需要。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觉得所学知识应用很少,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觉得大学生不实用,尤其缺乏创新能力,这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等金融教育有脱离实际的问题存在,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②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金融实践基地,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往往与金融企业或财务部门联系在一起,企业从自身市场竞争的风险来考虑,害怕泄漏自己的商业秘密,总是不太欢迎“外人”的界入,高校因此联系不到企业或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③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培养欠缺,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正确运用,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金融业服务意识的培养。

④在金融学专业快速扩招的背景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学校存在着严重的师生比例失调问题,大班上课的现象非常普遍。从天津市来看,天津市高校金融学科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量高达23个,而美国这一数字一直保持在10以内。当前各个层次金融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仍将持续扩大,适当增加师资数量显然是相关院校的当务之急。

第三,从金融学科的发展要求看,现阶段财经类院校的金融实验室建设依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均衡的。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硬件配置整体水平较低。目前,很多实验室存在设备陈旧,或者是为了应付评估检查而开设,虽然购置了先进设备,但长时间搁置不用,整体设备仍不齐全,不能开设期货、期权、保险实务、金融工程等研究生高级实验课程。

②软件配置不够齐全,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实验室软件设备还不够齐全,无法全面开展金融实验教学,市场上开发出来的教学软件主要是证券交易模拟系列,对银行、保险和其他衍生品则很少涉足。

③课程设置不够完整。整体来看,金融实验课程开设得较少,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有“股票模拟交易和行情分析”、“金融工程实务”和“商业银行模拟业务”,对期权、期货、外汇和保险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则很少开设。

三、深化高校金融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创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是高校金融专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如何顺应天津金融业的发展,满足金融业竞争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设计和安排,从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大金融教学改革的力度,提升高等金融教育水平,构筑天津金融教育高地,从而尽快培养出大批高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

首先,鉴于开设金融专业的高校数量已经很多,高校金融专业的数量需稳定,重点要突出,质量要提高,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龙头。一方面要稳定专业数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努力塑造金融学科品牌,提高学术声誉,发挥品牌先导、示范和辐射效应,从而带动中国金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自身专业导向进行明确划分。由于金融学属于应用学科,其实用性理应受到更多重视,高校在发展金融学科时,必须首先确定其金融学人才培养方向,然后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侧重点将金融学设置在不同的学院中去,明确治学思路,从而使自身金融教育更加高效和专业化。

其次,高校人才培养尽管有一部分学生会最终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毕业生最终面临的还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为培养出符合当今中国社会金融市场所需人才,我们必须针对金融人才市场对不同种类和层次的人才需求来确立在一定时间内高校培养金融人才的方向,如:理财型金融人才、国际型金融人才、复合型金融人才。高校应把握时机开设各种证券期货投资试验课程和各种投资类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课程,让学生们将书本上所学的有关投资方面的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注重综合实力的培养。同时,高校还应注重人才的对外交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外高校交流生活动中去,并争取在国外获得实习甚至工作机会,以此来打造国际型金融人才。

第三,建设适应现代金融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高校要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任教,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突出科研能力的中青年学者;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积极鼓励中青年学者出国交流;积极聘请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管、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满足专业特色建设需要的高质量兼职教师队伍。制定和实施青年教师到实际金融部门挂职锻炼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定期到实际部门实践,熟悉掌握金融实务,了解金融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

最后,发挥金融实验室的作用和功能,加大金融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力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金融实验课程为轴心,以理论课程知识的秩序为红线来进行安排。此外,还应在全面规划课程的基础上,根据金融学科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建立一种动态的精品课程建设机制,保持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组织的科学性、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和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忠海.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金融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2010,(1).

[2]林楠.滨海新区发展中的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建设研究[J].滨海金融探索,2010,(1).

[3]房燕,杨宜.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3).

[4]陈雨露.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问题[R].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报告,2008-02.

金融类专业篇9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弱者保护理念;类型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2)03-0075-03

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早在我国金融业成立之初就已经存在,而且随着金融业的日益发展壮大而越演越烈。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其开始进入我国金融法制的视野。在我国现代民商法领域中,弱者保护理念也进一步增强,并逐步扩展至金融领域。我国也开始认识到金融消费者尤其是投资类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并开始出现有关金融消费者的相关讨论。对于我国而言,金融消费者保护尚属一种全新的法律保护理念。目前国内的相关的探讨尚停留在理论层面。且绝大多数重在强调向金融消费者提供保护的重要性,至于什么是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的边界在哪,应当如何向其提供保护却鲜有论及。

一、弱者保护理论

弱者保护理念是民商法适应多样变化的社会生活需要,通过国家干涉私法领域,追求实质公平的结果。“强者”的存在,且强者的强势行为威胁到交易相对方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弱者保护的基本前提。在正视到强弱之差,并对相差的原因及程度做出判定后,法律将弱者保护理念引入具体的法律规则设计,使得特定的个人通过法律规定的特权达到维护自身权益,实现社会实质公平的目的。弱者保护的实质就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通过给予弱者特权,从而保证其在与强者交易谈判时处于尽量同等的条件。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导致在交易领域里这种交易双方强弱差距不断拉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具体到法律领域,就表现为弱者保护理念出现了不断强化的趋势。在弱者保护理念强化的背景下,金融消费者的弱者地位不断得到更多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将弱者保护理念扩展至金融消费领域逐渐成为法律的取向所在,金融消费者――这一新的法律名词就此应运而生。

二、金融市场中自然人参与者的弱势地位分析

要给予金融市场中自然人参与者充分的法律保护,首先就必须解决其弱势地位问题,只有在其弱势地位得到法律承认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公平对待。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自然人参与者的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交易双方地位和实力相差悬殊

金融机构作为专门从事此类业务的单位,在规模上、技术上都是传统经营者无法比拟的,法律在设立资本金额上,内部机构的设制上也都做出了严苛的进入条件规定。如此“财大气粗”的交易者很难不会在交易中利用自身优势向交易对方施压,提出对己方有利的交易条件。

(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金融产品本身就很技术化、专业化,随着金融业的加快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的金融产品又不断推陈出新,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金融销售手段的专业化、多样化,诱导和欺诈时有发生,就更加增加了金融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难度。

(三)格式合同在金融业的广泛使用

格式合同在金融领域内占领了绝大多数地盘,表面上金融消费者的意思表示一致掩盖了其事实上的意思表示不自由。金融机构往往通过格式条款规定有利于自己的内容,尤其是那些能够限制或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在传统金融领域可谓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不利于相对人的内容亦混杂在格式合同制之中,经常不合理地分配合同风险。这些利己损人的条款夹杂在专业化的格式合同之中,加之自然人参与者本就信息不足,故很难引起其注意,更谈不上充分理解。

三、金融消费者及其范围

(一)金融消费者

介于金融市场中自然人参与者弱势地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介于传统法律保护的无力,人们给予此金融市场弱势群体一个统一的法律称谓,尽力界定清楚其范围。“金融消费者”这一法律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产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范围,成为探讨需要享受弱者保护的金融市场自然人参与者的代名词。由于弱者保护理念出现了不断强化的趋势,使得在立法层面向金融领域的自然人参与者提供弱势保护成为可能。在认识到金融领域,特别是投资领域的自然人参与者弱势地位的基础上,向其提供法律的倾斜性保护措施成为必须。在具体的法律制度选择上,由于传统法律保护的无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成为了目前最佳的选择,金融服务法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要具体解决如何向金融领域的自然人参与者提供保护,首先就必须要界定清楚这一弱势群体的范围。纵观现代各国立法以及我国学术界的动向,我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弱势群体称之为“金融消费者”。

(二)金融消费者的范围

可以说,金融消费者的活动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但并不意味着这些领域中所有除金融机构外的市场参与者都能够成为金融消费者。那么,哪些主体可以进入,哪些主体不能够进入该理念保护范围,成为我们目前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的立法模式并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特点,对我国的金融消费者给出一个粗略的范围。

1.排除机构类金融产品购买者。在我国,目前有关机构类金融产品购买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问题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持肯定态度,另一种持否定态度。持肯定意见的学者认为,只要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地位和实力相差悬殊,无论自然人还是机构都可以成为金融消费者。持否定意见的学者占大多数,他们认为,金融消费者是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领域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自然人。消费者保护理念本身就是为了保护自然人目的而设,即使延伸到金融领域也是一样的。要讨论机构能否成为金融消费者,首先要看我们创设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的意义所在。金融消费者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金融领域交易双方不平等问题的,并且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不平等问题主要涉及个人生活需要领域,为个人目的也是成为金融消费者所必需。并且,我们关于金融消费者理念成立基础的论述中也一直是以自然人弱者地位为前提的。因此,本文认为,金融消费者就如我们之前一直讨论的那样,仅限于金融领域自然人参与者,不包括机构类金融产品购买者。

2.排除复杂投资产品的个人购买者。对于是否应当将复杂投资产品的自然人购买者归人金融消费者范围,学界

亦是两种态度:一为主张归入,一为反对其成为金融消费者。主张该领域的自然人参与者享受消费者保护的理由主要是希望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够惠及整个金融领域,而且在复杂投资领域自然人的弱势问题更为严重,理应享受到法律的倾斜性保护措施。而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占大多数,他们认为,此种复杂投资产品在市场进入标准上已经采取控制措施,往往只有专业的投资人才能够有资格进入,根据投资适合性原则,进入该领域的自然人理应按照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自行承担风险,而不应受到金融消费者特别享有的法律倾斜性保护。本文赞同第二种意见,认为复杂投资产品的自然人购买者不应当归人金融消费者范围。

3.涵盖专业的个人投资者。专业个人投资者是指金融市场中拥有用以做出投资决策和评估风险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的自然人参与者。在我国,关于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的争论也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承认专业个人投资者的金融消费者地位,二是否定其属于金融消费者。支持前者的学者认为,金融消费者就是对金融领域的自然人参与者提供保护的制度。即使在传统的消费者保护中,也没有专业的消费者说法,不能用一个模糊的“专业”概念将一部分自然人参与者排除消费者领域。持否定意见的学者则提出,普通投资者由于专业水平、经济实力、投资经验的问题纳入金融消费者的范同当无异议,但专业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完全是以营利性为目的,与个人生活相去甚远。本文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专业个人投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实力不对等矛盾,相较普通投资者而言,肯定要缓和一些,但缓和不代表不存在。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毕竟是个人,在面对规模庞大、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时,其所拥有的信息、经验和实力仍然显得单薄,完全不能够达到与金融机构相抗衡。所以,本文认为,金融消费者的范围应当涵盖专业的个人投资者。

四、金融消费者的类型化保护

在对金融消费概念进行分析和粗略划定其范围后时,我们不难看出,金融消费者作为一类交易弱势群体,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金融行业的绝大多数领域,内容的丰富性,尤其是传统金融业务与投资类业务的较大差别使得同等保护标准不能够适用于金融消费者。因此,金融消费者分类保护成为现实的选择。

(一)金融消费者同等保护的不适用

在强化弱者保护的理念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大体划定了金融消费者的范围,虽然排除了机构投资者以及复杂投资产品领域的参与者,但其仍然不仅涵盖了储蓄存汇款业务、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还包括了证券投资业务、投资类保险业务、金融理财业务等投资类业务。完全可以说,金融消费者是一个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法律群体。在为金融消费者划定界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营利性使得投资毕竟不同于服务于民众日常生活的传统金融业务,即使为了保护的需要,我们将个人投资者纳入金融消费者,这种质的差别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具体到投资领域,我们虽然将全部个人投资者都纳入了金融消费者之内,但法律对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所提供的保护必然要不同于普通个人投资者。因此,我们需要根据金融消费者的特点,对其提供不同等的分类保护措施。

1.传统金融消费者与投资类金融消费者的区别保护。传统金融消费者即在我们所指的传统金融领域从事金融活动的个人;而投资者类金融消费者,顾名思义,是指排除复杂投资领域外的其他投资领域个人投资者。我们之所以将传统金融消费者与投资类金融消费者区别保护,根本原因就在于投资的营利性与日常生活消费质的差别。投资类金融业务在享受金融机构依据交易对等原则提供的金融服务同时,其自身投入的资产又同时在实现营利,尤其是融资融券业务出现后,这种营利和服务的混合明显不同于传统金融消费者以支付确定对价享受金融服务的消费方式。

2.在投资领域,普通个人投资者与专业个人投资者的区别保护。在投资业务领域,金融业务开展的效率性也是法律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和商法的效率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投资交易双方的条件能够满足加快流转的要求时,尽量促进效率优先实现也是商事法律的必然选择。根据投资者的“专业”与否,法律在金融机构的说明义务履行上,在具体交易规则的操作上,在交易结果的承担上的规定必然有所不同。针对专业的个人投资者,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时完全无需像对待普通投资者那样,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应当给予其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在保证交易自愿、公平的前提下,尽量迅速地达成交易。将专业个人投资者归人金融消费者,不代表要对其提供与普通个人投资者相同等的保护措施。

(二)传统金融消费者保护

传统金融消费者参与的主要是那些与民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服务于日常需要的基础服务类金融活动。无论从事储蓄存汇款业务、车辆房屋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还是防范风险的保险业务,金融消费者都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追求生活需求的满足。这些业务的基本服务特性也就决定了传统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的侧重点,即各项保护措施都重在强调基本交易规则的规范和完善。这些基本交易规则公平与否,金融消费者获知交易规则程度的高低是关注的重中之重,其中金融消费者的获知程度因为直指基础交易规则,要求比投资类金融消费要高。具体而言,传统金融消费者保护关注的重点在于对格式条款的规制,对强制交易的限制,对金融消费者获知交易规则程度的严格要求。

(三)投资类金融消费者保护

金融类专业篇10

关键词: 财政专户;管理;建议

一、当前财政专户管理特点

(一)财政专户数量及余额逐年增长。据湘潭辖内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全辖金融机构开立财政专户的数量分别为553个、721个、933个、1121个,年增长率分别为30%、29%、20%;2009年至2012年全辖财政专户的余额分别为248197万元、385278万元、484746万元、746322万元,年增长率分别为55%、26%、54%。

(二)财政资金专户涉及种类多,分布广。据调查,至2012年12月末,湘潭全辖各级财政共在金融机构开设财政专户(含当年撤销的)共有1121个,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类、非税收入汇缴类、基建类、更新改造基金类、农业及农补类、各项补贴类、工资统发类、住房基金类、国债资金类、企改资金类、其他类等10多个种类,其分布覆盖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各类金融机构。

(三)沉淀于各类财政专户的资金过多。据调查,至2012年12月末,湘潭市全辖财政资金专户余额为746322万元,而同期全辖各级财政在人民银行国库的库存余额为113168万元,财政专户余额是同期国库存款余额的6.6倍。

二、财政专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专户开设多头分散且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专户开立过多。财政部门账户开立过多,且大部分账户是以股室名义开立的账户,既增加了人民银行账户管理难度,也不利于财政部门自身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有着较大的资金风险隐患;二是同一性质的账户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分别开立。如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分别在工行、中行、商业银行、联社、农发行5 家行的分支机构开设6 个账户,财政部门未能按照财政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对同一性质或相似性质开设的专户进行归并,实行分账核算。

(二)子账户的设立及使用欠规范。一是开立虚拟子账户。存在部分金融机构利用报表系统或专用业务平台,为财政部门开立“子账户”,该类子账户只用于银行业务内部系统中区分资金类别,不对外进行任何资金结算。如建行湘潭县易俗河支行和中行湘潭县易俗河支行为“湘潭县财政局国库管理局社保专户”下各开设6个子账户及华融湘江银行韶山市支行为“韶山市财政局韶山市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局社保专户”下开设10个子账户。二是开立手工形式的子账户。基本类似于系统内虚拟子账户,但由于系统内无法开立,通过手工形式来区分资金类别,如湘乡市村镇银行。三是开立用于对外独立结算的子账户。如湘乡市工行在“湘乡市财政局社保专户”下开设的五个子账户直接用于对外结算,这5个子账户性质等同于独立的专户,仅只有其依托的主账户经人民银行核准,子账户本身的开立及使用完全游离于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之外。

(三)对财政专户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和监控。一是存在银行结算账户未核准、未备案的现象。如湘乡市邮政储蓄银行开立的“湘乡市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未经人行核准。农业银行韶山市支行为韶山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开立基本存款帐户,使用至今未经人民银行核准。二是存在开立预算单位账户未经财政部门同意开立一般结算账户、部分财政性专用存款账户户名与预留印鉴不一致、部分财政专用存款账户无开立专户资金性质证明文件及财政非税收入汇缴户未按规定向国库划缴等违规现象。

(四)制度性缺失客观上导致财政专户管理功能弱化。一是《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除对基本账户唯一性控制外,对于专用存款账户没有数量限制性规定,未明确开户主体的范围界定、文件依据的效力层级等。二是财政部尽管多个文件,但这些文件并没有明确专户开立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办法,更没有就财政部门违规行为提出细化的处罚条款。三是对非税收入要定期缴库问题、国库如何监督财政存款开户等缺乏明确的制度办法,导致账户管理出现真空区域。四是由于现行人行财政性存款缴存政策规定较笼统,未规定哪些部门、何种资金应纳入财政性存款缴存范围,故金融机构具体经办人员在开户时难以区分是应计入一般性存款科目、还是财政性存款科目,对账户性质把握不准。

三、有关建议

(一)完善账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或出台财政专户管理办法,对财政专户的设立、使用、管理运用专门条款予以明确,提高设立标准。二是在法律层面上,对财政专户的设立、使用、监督、罚则等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国库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不断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深化。

(二)强化财政存款缴存管理,防止金融机构无序竞争。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性缴存款制度,明确将所有财政专户资金纳入财政性缴存款范围。这样既可防止商业银行为争夺财政专户存款形成恶性竞争,扰乱金融秩序,也避免出现“第二国库”,便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二是提高认识,改变专户管理为银行专用账户管理的错误认识。对性质相近的专项资金应当只开设一个财政专户,按照资金的种类分别建账。[KG)]

(三)加大财政专户的管理力度,建立财政资金专户多方协查机制。一是人民银行要结合“两管理、两综合”职责,对金融机构上缴存款准备金要定期与不定期实施检查,对金融机构将财政资金专户归入一般性机关团体存款中,使之变成了一般性缴存款,从而向人民银行少缴财政性存款的现象,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使之逐步规范化、合理化,杜绝财政资金的流失。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本级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上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下级财政部门财政专户的开立、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人民银行与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对财政专户进行不定期检查,严肃查处财政专户开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三是财政、国库、银行等部门应在按照规定明确相关责、权、利,发挥各自监管作用的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联系,通过采取联合检查或建立定期、不定期检查机制,有效防范财政专户资金风险,切实提高财政专户监管水平。

(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快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建设,将财政专户资金纳网之列。逐步取消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各种财政资金专户,实现专户资金收入直达人民银行国库。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结算手段,积极推广人民银行国库直接办理财政集中支付业务,实现工程采购、商品、劳务款项、

个人工资“直达”指定账户。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农民、农业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三农领域的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展支持范围、增强服务方式的灵活性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金融网点单一,农民对金融机构的选择面狭窄。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设有大量的营业网点,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地域范围仍局限于县级及以上地区。农民想要办理业务,选择对象只有农村信用社。这就直接导致了金融在广大农村领域缺乏竞争、一家独大的局面。

(二)部分农民仍然面临贷款慢、贷款难的问题。参照目前的金融产品,很多农户都不符合贷款条件,或缺少抵押物,或偿还能力低,出于风险考虑,商业银行一般拒绝向其发放贷款,即便发放,数额也比较小。

(三)现代化金融产品在农村推广存在一定难度。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为例,存在以下不足:

1、服务点设置存在盲目性,“重建设,轻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服务点很大程度上是涉农机构为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任务指标而设置的,缺少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涉农机构人力投入不足,很难实现对服务网点准入审核、系统培训和严格监管,风险控制方面缺少有力保障。

2、服务点利用率偏低,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一方面农户对非现金支付结算认识不足,更习惯于传统的现金结算,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推广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服务点功能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开展。

3、管理成本和费用缺乏合理有效的分摊机制。现有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前期投入费用全部由金融机构承担,在运营中商要承担因向持卡人提供查询、转账、消费等服务而产生的较大额度的电话费,其回报主要是银行在结算和信贷方面的适当倾斜,投入产出的不平衡容易影响商户的积极性。

(四)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呆账、坏账较多,影响了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的积极性,不利于金融支持农村发展。农村金融领域的呆账、坏账特点表现为笔数较多,每笔金额较小。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盈利情况及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在农村地区投入太多精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对农村的支持。

二、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在农村地区建立网点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一方面,网点的设立、设备和人员的投入需要大量成本,网点的日常运作和维护也需要成本;另一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盈利空间有限,其机会成本较高。

(二)农民金融意识、信用意识淡薄。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和银行卡犯罪的影响,农民对于新兴金融产品存在一定的抵制心理,认为现代化的金融产品不可靠;因信用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地区信用意识相比较城市而言较低,还款意识较差。

(三)新兴金融产品尚不完善。现代化金融产品作为新兴事物,自身也存在一定问题,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制度规定和服务设施也存在缺失。

(四)制度制约。受制度约束,下级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在没有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前提下,匆匆决策而偏离实际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建议

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作用,应该从“三化”入手,具体来说:

(一)全面把握,坚持服务流程程序化。

有效的金融服务应分三个阶段,即事前了解需求、事中制定对策、事后反馈调整,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通过事前了解,可以使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做到有的放矢,杜绝“拍脑袋”决策;通过事后反馈调整,可以及时发现金融举措中的不足并予以修正,以保证成效。

以金融产品创新为例:

1、事前了解需求。通过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手段,利用金融信箱、调研、面对面交流、电子信箱、微博等形式,充分了解农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了解的内容应包括当地农村金融及经济现状、所需金融产品的主要功能等。

2、事中制定对策。根据了解的情况及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建立金融产品的初步模型,并在小范围内实施。

3、事后反馈调整。新的金融产品试行一段时间后,从实施效果、新产品与其他各部门的有关规定是否冲突、投入产出比、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等方面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优化。

(二)集思广益,力争服务方式开放化。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农村经济背景,针对不同的背景,金融对农村发展提供的支持也应不尽相同。比如对有丰富林业资源的地区,可以开展以林权抵押为特征的贷款;对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可以开展以社员互保为特征的贷款。具体来说:

1、结合本地实际,开发适用于当地的金融产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有相似情况的成功经验,并予以改进。

2、继续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继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调研、掌握农村行政区划、涉农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和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金融基础服务设施的布放计划,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通过采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自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3、开展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配合硬件设施建设,“软硬兼施”,以奏成效。面对农户对现代化金融产品缺乏了解的情况,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介绍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现代化金融产品的优势,并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开通服务热线,解答用户疑问。针对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呆账、坏账较多的问题,应加大信用宣传力度,着力宣传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及拖欠贷款的危害性。通过宣传,提高农村金融的软实力,以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

4、抓住信用村建设的机遇,继续更新健全农户档案。信用户、信用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应抓住机会,全面更新、健全农户档案,为今后金融支持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继续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坚持政府主导,为农业保险顺利推广提供组织保障;对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以提升农业保险的统筹能力;考虑借鉴南京市“联办共保”模式,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解决农业保险商业可持续性不足、政府“代办”“包办”等问题;建立高效的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农业巨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降低保险公司自身经营风险。

6、鼓励各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引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打破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发展格局,推动农村金融市场行业竞争,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农村发展的实力和积极性。

(三)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多元化。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民银行的角色有所不同。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对开展金融工作有重要意义。

1、做好金融机构与农村、农民、农业的纽带。通过调研、走访、邮件等方式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需求,并以政策、规划等形式告知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满足该需求;对于金融机构新开发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通过宣传、试点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