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22:55:00

关联理论论文

关联理论论文篇1

关键词:关联理论;最佳关联;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04-02

一、导语

近年来,关联理论被广泛用于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译界的重视。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文化翻译的实质有了新的界定。对于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很多学者对此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化翻译的文献还不多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必须深入探明翻译内容所涉及的原语和目的语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将双语的文化内涵适当对接。也就是说,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信息意图,更重要地是传达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在关联理论的语用视野下进行文化翻译,才能够完整地体现整篇文章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二、关联理论

1986年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联名出版了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Wilson的学生Gutt又进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活功,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

关联理论有两条关联原理(principle of relevance)。第一条:人类认知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第二条: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传递着自身的最佳关联假设(Sperber & Wilson)。而最佳关联假设的内容又包括两点:①明示刺激信号具有足够的关联,值得受话者付出精力进行加工处理。②明示刺激信号具有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

由此可以看出,最佳关联假设是涉及受话者和发话者两方面的关联程度问题。根据Wilson在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一文中的论述,一个话语在某种解释下如果并且只有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才是最佳关联的:①它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达到值得受话者注意的程度;②在取得这些语境效果的过程中,它不耗费受话者多余的精力。

三、文化翻译

1.关联理论视角下文化翻译的实质

运用关联理论研究文化翻译,重在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把翻译当作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突出翻译的认知特性。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各有差异,在不同的话语情境中,即使是同一个人所推导出的前提也不尽相同。所以语用推理中的前提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假设,这种假设必然受到认知语境的制约。比如中国读者就很难理解雪莱的诗歌《西风颂》中的“西风”了:“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因为“西风”往往会使中国读者想到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时的“西风”在中国人的认知环境中是与凄凉、萧瑟、悲伤关联。其实,这是一种语境的差异,英国的西风恰似我国的东风,代表的是春天。西方读者也很难理解这句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东风和西风都是大自然的不同方向的风,因为他们缺乏这一认知语境:在中国革命时期,东风和西风分别代表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

从以上例句的翻译可以看出,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试图寻求信息的关联,取得语境效果,找出话语与语境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强调的‘最佳关联’正是译者所追求的目标,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

2.文化翻译策略

(1)语境假设。关联理论将翻译视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时译者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原文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等,以把握话语的特殊涵义和所蕴含的意图,并设法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使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真减少到最小。如中国人旧时见面时习惯用问候“吃了吗”来打招呼。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为“Have you eaten”,在母语是英语的人看来,一见面就问这句话,似乎是要请对方去吃饭,而非一种习惯性的问候。其实这句话就相当于“你好”。因此,就将其翻译为“Hello”或“Howa re you?”即可。这样,译者若是明白了原文产生的语境,就能将原文作者企图传给原文读者的语境假设正确传递给译文读者。

(2)文化信息调整。由于文化习惯、民族心理和价值观等差异,两种语言的认知环境不同,使得某些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在被译为目的语后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功能,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去调整译入语的文化信息,以实现现其交际意图和功能。如美国运动用品NIKE,读音为[′naiki],原意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之名。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译者将其译为“耐克”,取其经久耐磨,结实可靠之意,而且非常符合人们希望的运动产品“坚固耐穿”的愿望,又包含了克敌制胜的意义,正好与胜利女神的原意相吻合。若直接音译成中文“奈基”或“娜姬”的话,因中国消费者不熟悉胜利女神在源语文化中的意义,难以从文字中得到任何相关产品的信息,包括产品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见选用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商品名称,将原文的信息传递给目的语国家的消费者,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而文化翻译则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一推理过程。译者必须在对原文理解的过程中,通过付出推导努力,寻找原语作者意图和译文读者期盼的最佳关联,实现交际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传递有效的信息,译者从原文中提取其认为符合译文交际功能的文化信息,再将其用目的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若原文所含信息无法在译语文化中表达出来,那么,译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通过语境假设或调整原文的文化信息,进行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摆脱原文结构的局限,避免生搬硬套原文的字面意义,使译文与原文一样文理通顺,让交际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参考文献:

[1]Gutt,Ernst 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Blackwell,1986/1995.|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杜福兴.也谈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2005,(2).

[5]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何峻.论语用视野的文化翻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7]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关联理论论文篇2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汉译英 文化缺失与补偿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31-01

一、 引言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oeory)是由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 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于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何自然和冉永平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second edition,1995)的导读中写道:“它是一本概括性很强、有关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不仅涵盖了现代语用学的很多研究课题还涉及现代交际理论。”由此可见,关联理论与认知交际领域是可以兼容的。那么作为交际下义词的翻译必然也在其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将简单介绍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基本关系,随后将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译英中为补偿汉文化缺失情况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二、 关联理论和翻译

要想明了关联理论是如何从本体论上解释翻译现象的,首先要简要介绍下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是基于下面的观点(Sperber&Wilson,1986,1995):

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该译文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

换言之就是欲使交际成功,关健的问题便是听者如何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可以利用的全部假设里面设法选出切合实际的,言者试图传达的那些假设”。(赵彦春,1999)

赵彦春在“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一文中把翻译定义为:“语内或语际间的明示一推理的阐释活动”。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verbal communication),而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一方的意图被另一方识别。作为特殊交际的翻译牵扯到三个文本: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原交际者把文本输入给译者――译者通过关联进行推理,形成图示文本――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把图示文本传递给受体,形成译语文本。在此过程中,语码知识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交际者是可以能动的选择语码的。

那么译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语码呢?Gutt 在他的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到:“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吻合。”为了做到这一点,译者负有双重推理的责任。首先,他必须从原文字句中或所谓交际线索(communicative clues)体会出原文言者的意图;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换言之,原文言者企图传达给听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听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要从中调出所需的语境假设是否十分费力,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否相称。(林克难,1994)

在汉译英过程中,难免存在着富含文化内涵的语码,理解这些语码所需要的语境假设是否存在于英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里便成了翻译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这时译者的选择就要根据翻译目的(skopos)而定。本文中作者意在汉译英中达到交际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对汉文化缺失进行补偿。

三、 关联理论框架下弥补汉文化缺失的策略

由于认知环境不同,有时接受语听众缺少原文某个概念所承载的信息,因此需要使隐含意义明晰化,又不能过于明晰。那么译者应该如何处理呢?

本文认为译者通过与原作者和原文在进行最佳关联产生图示文本后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水平,在不影响交际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为译文读者提供语境假设信息突破点的方式。例如直译加注释和使用中国特色英语,帮助译文读者初步建立起于原语文化相关的语境假设,即可满足译文读者了解原语文化的需求,也会降低译文读者在进行关联是所付出的努力。如杨宪益在翻译《红楼梦》中对“人名的翻译:甄士隐( Chen Shi-yin (Homophone for “true facts concealed”);熙凤: (His-feng(Splendid Phoenix)等(杨宪益译)杨宪益先生采用的方法不但清楚明白的表达了原语中的意思,同时也将汉民族文化中的独有性展现在西方读者的面前。同时因为有了上下语境的积累,使用中国特色英语词汇不但会令译文读者耳目一新,也同时为读者搭建了解汉语文化的平台。例如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等等。

四、 结语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观,将视线转移动了大脑动态处理信息的机制上来,为译者进行归化处理时语码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译者要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直译加注解和大胆使用中国特色英语等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补偿汉译英中汉文化的缺失。

参考文献:

[1] 党超.秦汉生态文化探析.河南大学,2002.

[2] 刘士聪.文学作品汉译英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中国翻译,1991(6)

[3] 何自然,冉永平.现代外语,1998第3期,94页.

关联理论论文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 文化差异 语境 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40-02

引言

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话语的含义,赵彦春博士认为,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它能够有效地被用以解释、指导翻译活动,成为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赵,1999)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译者必须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找到其中的文化关联性,运用恰当的手段传达出原文所表现的文化内容以及作者的意图。

一、关联理论

Dan Sperber(法国认知科学家)和Deirdre Wilson(英国语言学家)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在其著作中这样阐述: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遍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Sperber&Wilson,1995)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明示就是说话人明白直接的传达自己的信息,推理就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说的内容,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等相关信息以及自己的认知能力,对说话人的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推断。其中,推理的过程就非常关键,它涉及到话语交际是否能够成功,而听话人在推理当中,就是在寻找关联的过程。听话人在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语境效果较好,所付出的努力较小,那么关联性则越强。这就涉及到了最大最小原则,交际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获得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D.Wilson的学生E.A.Gutt最早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对翻译现象的解释。他认为,翻译过程中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表达的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不应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Gutt,2004)。

二、文化翻译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大体上来说,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它所涉及的不同语言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它要在这些不同的文化中碰撞和磨合,因此,翻译必须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对它的影响。人们对“文化翻译”的理解大致有以下数种: 1.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翻译。2.有关文化内容因素的翻译。3.一种翻译方法,把一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4.一种翻译方法,把一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保留到另外一种语言中。5.从文化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6.文化与翻译。7.文化的翻译。8.从事有关文化内容翻译的人。(蔡,2005)而我们通常所指的文化翻译就是指对原文内容中一些特定的文化因素的翻译。由于东西方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中自然会遇到许多需要特殊解释的文化内容。例如,yellow book一词,我们不可能翻译成黄色书刊,在国外这是指电话簿。再看月亮一词,中国人认为月亮代表着团圆,会联想到嫦娥,而西方人则认为月亮是幻想,错觉的代表。文化翻译的意图在于把文化差异的内容恰当的表达出来,让目的语读者准确充分地理解原语作者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因此,译者必须要同时了解原语和目的语的民族文化特色,避免因按照本民族思维习惯进行翻译而造成的错译。

三、关联理论对文化翻译的指导

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联系语境内容,寻求相关文化因素的关联,把其中目的语读者较难理解的文化因素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明示出来,以求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要找到最佳关联,这也就是译者的最终目标。Gutt认为化“暗含”为“明示”的方法有两种,即“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和“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前者注重保持“认知效果的相似性”(depend on resemblance in cognitive effects),后者注重保持“语言特征的相似性”(depend on resemblance in linguistic properties)。(Gutt,1991)这也就是翻译界中所说的顺应目的语读者文化理解的归化翻译以及保留原语文本文化特征的异化翻译。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把原语中的文化现象替换为译语中读者较为熟悉的文化现象。如Like knows like,英雄识英雄。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凤。而异化是直接在译文中应用原语文化现象。如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he teeth),瓶颈(bottle-neck)。其实,不管采取何种方法,文化翻译归根结底来说是要把目的语读者所不了解的文化因素明白清楚的展示出来,从而消除这种文化差异的障碍性。

译例分析:

1.“那么过一会爸爸趴在床上当马,让你骑上玩打仗,好不好?”

“Well then, what if I serve as a horse on a bed while you ride on me and play being a knight?”(乔,瞿,宋,2009)

译者在翻译“骑马打仗”时在后面补充了play being a knight,这符合英语文化背景,形象生动,会使英文读者一看即懂。

2.经过多方调查,才知道病人当年参加过“梁效”的写作班子,估计可能是一种后遗症。

An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e fact that this patient had joined the so-called“Liang Xiao”( An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at wrote the major articles which voiced the opinions of the Gang of Four. Here“Xiao”also implies“Loyalty to the Gang of Four.”)writing group. What he was suffering from may have been the after-effects of that period.(乔,瞿,宋,2009)

此处“梁效”是中国时期特有的词汇,也就是“两校”指清华和北大当时为写作的团队。翻译中译者进行了补充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必须要充分理解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其中,译者要根据语境进行逻辑推理,注重文化差异性,构建适当的文化关联语境,实现成功的翻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对文化翻译这种交际活动有着指导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努力理解原文,力求通过推理,找到其中的最佳文化关联,展现给读者通顺明了的译文,从而实现最佳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

(3).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Blackwell,1995.

[3]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蔡平.文化翻译的困惑[J].外语教学,2005(6):77.

[5]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Cambridge,MA:Basil Blackwell,1991.

关联理论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从经济和伦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具有内在关联立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重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道德精神的相容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道德进步的互动平衡三方面展开论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伦理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本文从市场经济的主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和重叠、市场经济的特征和道德精神的相容一致、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道德进步的互动平衡等三方面,对二者的这种关联进行梳理和论证,旨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道德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深认识。

一、市场经济的主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重叠

众所周知,亚当·斯密在其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道德人”的假设,认为源于人的同情的利他主义情操是人类社会道德行为的普遍基础与动机。在其后来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斯密又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斯密认为,在经济行为中,人们是从利己心出发的,因此应该从人们的利己心的角度来考察经济世界。由此,“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区别与对立亦称为“亚当·斯密问题”。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人性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发现了市场经济的人性根据,如此建构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经济人”的假设,在经济生活的实践中又是行不通的。“经济人”从自利出发予以行为,面对有限的经济资源和市场机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逻辑,“经济人”随时都会置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于不顾,其经济行为不可能对经济主体带来最佳的结果;相反,由于各主体间的绝对排斥和冲突,则会导致市场体系的瓦解、市场功能的瘫痪,其结果不但扰乱了经济交易的规则,还破坏了整个社会秩序,最终也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利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否认人的求利本性,经济活动就会受到压抑,市场经济的优势就难以发挥。

“经济人”假设的这种局限性,亚当·斯密也是清楚的。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道德人”假设,就主张人性既不是完全利他也不是完全利己,而利己心和利他心都是人性中自然存在的不同侧面。众所周知,《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斯密交替创作、修订再版的两部著作,前者属于伦理学,后者属于经济学,但二者都“属于‘道德哲学’这一门学科”①。这说明斯密的这两部著作中的思想是相互关涉、互相补充的。所以,所谓“亚当·斯密问题”并不是斯密的本意,“经济人”和“道德人”之间有其对立的一面,但“经济人”基于“自利”②本性的利益的实现,也离不开“经济人”的利他行为。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斯密主张人性包括利他和利己两个方面。当然,这种利他行为与完全的基于“怜悯或同情”③本性的品行有所不同,但在客观需要和实际效果上,利己的“经济人”与利他的“道德人”是一致的。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所探讨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的关系问题。毫无疑问,“经济人”和“道德人”是统一的,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是交叉、重叠的。

1.市场经济下“经济人”利益的实现需要“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和丁具,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经济运行形态和经济组织形式。市场经济要求有明确的经济主体;鼓励主体的求利本性;注重成本效率比,主张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祟尚竞争和开拓创新。也就是说,以求利为基本目的和主要动机的“经济人”作为市场经济的当然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主体条件。但在市场经济下,经济主体要完成经济行为、实现经济利益,必须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为前提。换而言之,“经济人”的利益实现必须以利他、利社会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上的利己与道德上的利他是同一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固然有极端利己的经济主体,在经济行为中,惟利是图,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不讲信用,这种绝对的利己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长远上看,这种经济主体必然被市场经济体系所淘汰,经济主体的利益也自然无法实现。因此,市场经济下“经济人”利益的实现,需要利己与利他、“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

2.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决定了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的一致。市场经济不是抽象的,它被哪个国家、社会采用,必定具有这一国家、社会的特征,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社会主义最大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绝大多数人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权利。也就是说,人民既是参政议政的“政治人”,也是参与市场、获取利益的“经济人”,同时还是进行着道德实践的“道德人”。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这是由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的一致。从宏观的层面看.社会应强调整体利益,倡导互助、利他的奉献精神,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终旨归。从微观的角度看,经济主体不仅应该守法经营,还应该做到道德经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道德精神的相容一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具有市场经济的个性。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共性还是市场经济的个性都具有道德的意蕴。

1.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蕴涵着基本的道德精神。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自由、平等、公平。首先,市场经济蕴涵了市场主体的自由自主性。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市场经济主体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技术优势、资源占有等个性条件和市场的需要,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和交易,具有意志的自觉权。市场经济主体的这种生产、管理的自主性和交易的自由性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离开了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就会改变市场经济的本性。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政府的宏观调控。但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干预、限制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自由.而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弱点,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这并不妨碍经济主体的自主性,更不影响市场经济的自由本性。其次,市场经济蕴涵了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市场经济不仅内涵了市场主体具有展开独立决策和行动的自由,也预设了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包括地位、人格的平等以及机会、权利的平等……也就是说,市场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大舞台,经济主体凭借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参与竞争、抢占市场,排除了等级、身份、特权对人们的禁钢。再次,市场经济蕴涵了市场规则的公平性。市场经济主要是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其内生的规则要求是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公平竞争,这使得交易活动具有公平的属性。

自由、平等、公平,既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性,同时也是人们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涵蕴着人类基本的道德精神。其中,自由、平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所论证的“自然权利”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自然权利首先是反映人类理性正当要求的某些基本权利。格劳秀斯说:“自然权利是正当的理性命令,它根据行为是否和合理的自然相谐和,而断定其为道德上的卑鄙,或道德上的必要……”④关于公正,亚里士多德则明确指出:“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⑤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体现着终极的道德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表达了一种价值指向,即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建设社会主义。这就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其表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因此,经济发展具有手段性和工具性,人们的平等、共同富裕才是目的,是最终的价值追求。这充分体现出经济发展是为人的幸福生活服务的伦理精神。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也同样凸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其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地围绕着两条基础性的主线,一是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共存;二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公正。由此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在操作层面的把握也同样具有鲜明的伦理意蕴,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与道德精神相容一致的方向保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道德进步的互动平衡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讲,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但这是从道德的本质和起源意义上来讲的,离开这一前提泛泛来谈经济决定道德,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片面、机械的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但不能由此陷于经济决定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关系的辩证互动。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道德进步的物质前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⑥

还指出:“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⑦这说明道德的产生、发展以及道德的层次、水平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的内容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战胜并代替旧的经济关系的过程。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手段,这种手段和先进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相结合,必定产生出先进的经济形式和经济关系,马克思说:“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相适应。”⑧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道德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的功能:一是道德的工具理。工具理主要是指道德是经济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伦理保障和精神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利益的实现必须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途径才能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直接基础”⑨。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的工具理是以经济的发展为目的,而道德为工具.是一种功利性的观点。二是道德的价值理。道德的价值理是指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功能,是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超越。伦理道德是人类的本质需要和价值期待,是使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和历史主体超越个人狭隘性与功利性的局限,从而不断完善人性、提升人之境界、落实人性终极价值的人文精神。因此,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工具,还具有导向。从这一意义上讲,发展市场经济是手段,伦理道德的提升是目的。因此,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而言,绝不仅仅是为市场行为提供基本的道德规范,还必须对市场主体进行高层次的伦理导向,是经济主体应然的价值期待。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平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道德进步之间是平衡互动的关系。质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进步的平衡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和道德体系相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在这一问题上.樊浩教授的“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生态相适应’”一文⑩的观点非常有价值。他指出,这种相适应“是整体有机、辨证互动、以整个计会文明的合理性为最高价值取向的相适应”11。单就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而言,笔者理解这种“生态相适应”的核心价值是“平衡发展”。这就关涉到丹尼尔.贝尔所说的“经济冲动力”和“道德冲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经济冲动力过于强大,道德冲动力式微,就会出现道德对经济、道德冲动力对经济冲动力的互动无力。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贝尔指出,20世纪以来,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合理性之所以受到削弱,根本原因在于以“贪婪攫取性”为特征的经济冲动力压抑了道德冲动力,形成了深刻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如果道德冲动力过于强大.经济冲动力式傲,则会出现经济对道德、经济冲动力对道德冲动力的互动无力。其结果是经济活力处于道德的压抑之下,韦伯曾经分析,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之所以没有在东方尤其是中国出现,就是因为它的经济冲动力受到强大的伦理尤其是儒教伦理的窒息。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握好道德建设的“度”,既防止完全实用的功利主义,又要克服空中楼阁的道德理想主义。真正实现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平衡互动、和谐发展。

注释:

①③[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译者序言第11、1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④转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第26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94页,苗力田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⑦《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134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610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关联理论论文篇5

关键词:“关联理论”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23-01

关于民俗文化产品翻译,应该适用什么样的翻译理论,怎样翻译才能使目的语读者花费最小的努力而达到最佳的认知效果,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同的翻译选择不同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翻译理论选择上,主要有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建构学派和学派。无论哪种学派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总的来看,语言学派中的“关联理论”对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关联理论”在翻译操作层面的主要观点

“关联理论”主要从宏观和微观操作两个方面对如何进行翻译做了解答。关联理论的创始人Gutt(认知语言学大家Sperber和Wilson的学)认为:语言交际活动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明说表达一种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即只限于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话语接受者可从中获得语境假(context assumptions),而暗含则传达一种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即让话语接受者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但由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原文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所暗含的交际意图,往往因不同语言读者认知上的差异而难以被译文读者识别,Gutt主张应将那些“译文读者因语境差异不能从语义内容中推导出的暗含意义转化为明示意义”。通常有两种具体操作方法:一种是间接翻译。译文只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和基本意义,表现形式可做较大改动。Gutt建议,译者应从原文中提取“与该语篇产生最佳关联的信息”,可以对原文形式和内容进行增、删、改。一种是直接翻译的阐释法。在具体应用此法时,Gutt指出“译者可使直接翻译的阐释法变得较为容易一些,那就是通过诸如解释、夹注、集注之类的附加的交际渠道为译文语境提供部分所需信息”,以努力保留原文所有的“交际线索”,旨在“按原语设置的语境做完全等同于原语的阐释”。

2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部分东北二人转翻译实例

东北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典型的民俗文化产品,在东北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再把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向世界进行介绍之时,必须借助英文进行翻译。网上对东北二人转的介绍有这样一段: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二人化妆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第二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第三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二人转的典型曲目是《西厢》和《兰桥》,单出头的典型曲目是《红月娥做梦》,拉场戏的典型曲目是《包公赔情》。网络上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翻译: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errenzhuan.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duet sung by a clown and a player who acts the role of a woman.It is part song, part dance,and part storytelling.The most prominent items include The Western Bower and The Blue Bridge.The second type is a solo,in which the player sings and dances, such as Hong Yue'e Had a Dream.In the third type the actor sings the part of a woman or an old man,as in an opera. This is called lachangxi.An example is Lord Bao Gong Makes an Apology.

笔者认为这样的翻译虽然基本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但是会使西方人的理解十分困难。因为原文中所给出的明示意义,无法让西方人产生最佳的语境关联。根据Gutt的观点,此时我们需要为目的语读者创设这样的语境,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省略原文中的枝节部分,只求源语与目的语的主要精神相同;二是采用注解的方法。根据Gutt的观点,可以把原文加上如下注解,以创设关联语境:errenzhuan.:a kind of art,popular in northeast China,in which one\two or many persons perform singing while dancing;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show love to each other at the beginning, therefore,the performance of a male and a female is typical.这样的修改虽然多费了笔墨,但是可以让西方人非常容易理解。

简而言之,Gutt提出的“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彰显了强大的魅力,它不仅能够丰富和发展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实证研究中的指导功能。

关联理论论文篇6

(二)归化法(Domestication)

在翻译过程中因为语言文化差异、语境的差异,有些文化负载词翻译不通或得用较长的篇幅才能将其解释得当,表现原语内涵或原语语境。在《围城》英译本中采取了归化翻译策略,如意译、增补和替代的翻译方法。

例(4)原文:信后又添几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假使三年前结婚,则此番吾家破费不赀矣。……”

译文:The postscript read: “This may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If you had married three years earlier, this would have cost us a large sum of money…”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此处使用了意译法,将该成语的内涵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5)原文: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译文:Miss Su, who pictured herself in the words of the familiar saying, “as delectable as peach and plum and as cold as frost and ice”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出自清代伤时子《苍鹰击・割爱》:“敢道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芝兰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楼贱质,红粉庸姿。”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此处增补了“the familiar saying”明确地向译本的国外读者说明了苏小姐对自我形象的理想自古就有。

例(6)原文:“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

译文:“But you father passed the Manchu second-degree examine and therefore it seems only fitting that your become the foreign equivalent of the third-degree holder…”

孝廉公是明清时期对举人的别称。明清时期也称举人为孝廉,所以孝廉公是对尚未入仕的举人的尊称。这个名称最早源自汉朝的举孝廉制度。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对这两种称谓采用替代法,既表达了相同的概念意义,又表达了相似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最佳关联性在翻译过程中是动态的概念,而译者的认知语境和读者的认知水平都是不确定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首先要充分了解潜在读者的认知语境,继而对原出语境假设,以便寻找最佳关联,以更准确充分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异化法有利于展现原作的原貌,但并不是万能的;归化法则能化解翻译过程中文化历史差异等难题,化译文的晦涩难懂为连贯顺畅。为了使读者在阅读译文过程中少花费处理努力,又能体会和鉴赏原语文化和内涵,异化法和归化法相结合的翻译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Leiden: E. J. Brill, 1969:24.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56.

〔3〕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 1991:30.

摘 要:任何放任和盲目的移民政策必将导致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的产生,明清时期,陕南移民数量较为庞大,这些移民奠定了今天陕南人口的基础。在当时生产技术、科学知识落后的情况下,毁林开荒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灾害频发的根源,也是今天陕西大举移民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陕南移民;水土流失;明清时期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014-02

明清时期,陕南移民数量较为庞大,特别是清朝乾隆中期以后,陕南移民人数空前增加。这些移民奠定了今天陕南人口的基础。在当时生产技术、科学知识落后的情况下,毁林开荒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灾害频发的根源,也是今天陕西大举移民的重要原因。

一、明代陕南移民

(一)明初在陕南军屯将士成为陕南移民

早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就开始在全国实行军事屯田,陕南也是当时重要的军屯地,根据明朝嘉靖时期的《汉中府志》记载,汉中府设汉中卫,所属的金州(今安康)和勉县分别设千户所各一个,专门对军屯实行管理,从当时的建制看,大约5600人称卫,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以此推知,汉中府应该有5600人屯田和驻防,安康和勉县各有1120人屯田和驻防。从事屯田的士兵保留军籍,而且世代为军。这些屯田的军队,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的收入支给,实行“以军隶卫,以屯养军”,既安置了为创建大明天下而建功立业的将士,又加强了地方治安,可谓一举两得[1]。

(二)灾荒等造成破产的农民、流民向陕南移民

元末明初,陕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如陕南的安康地区在元代“因兵燹之后,地旷人稀,降金州为散州,废西城县(今安康市),并废汉阴、平利、旬阳、石泉,各设巡检司,省入金州,自此西城之名遂废。”明朝统治者残酷剥削压迫人民,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例如,万历初年,潞王在湖广的庄田达到四万顷之多。其他“藩王庄田”地跨数省占田万顷者比比皆是,“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假官爵之余威,劫夺乡民”,“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多者千余顷,即少亦不下五、七百顷”。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破产。闽浙“有田者什一”,安徽“绝无一亩者居十之七八。”苏州一带“有田者十一,为人佃作者十九。”同时,地租很高,每亩地租多达一石二三斗,有的甚至每亩高达二石以上。明政府赋税也越来越重,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辽饷”、“剿饷”、“练饷”三饷加派超过正赋3倍以上。明朝王公贵族官僚地主要么享有免赋役的特权,把赋役转嫁到农民的头上,造成“流移日众,弃地日多”“留者输去者之粮,生者承死者之役”的局面,导致大批农民逃离故土,潜入深水野林。荆襄陕南成为明代流民聚集地方。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刑部左侍郎何鉴奏称,荆、襄、南阳、汉中等地流民达到235600多户,739600多口。这些流民愿意在这些地方落户的落户,愿意返回原籍的赋役酌量减少。同年十月孙需上奏说,荆、襄、郧阳、南阳、汉中、西安、商洛等地又清查出流民118971户,愿意在这些地方落户的有92370户。由于大量流民聚集,陕南人口明显增加,光绪年间所编的《洋县志》充分反映了这个问题,洋县明编户只有十里。天顺年间增加五里,成化年间由于大量流民聚集在这里,都御使原杰建议安抚并给这些流民授田使其落户,编为怀来普惠等十五里,从此洋县人口开始稠密,继任的郡守周东时期又有增加,新旧共计36里。陕南其他各县人口因流民的附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谭作刚先生的研究,成化时流入陕南的流民、移民达到44万左右。

二、清朝时期陕南移民

(一)清朝康熙之前陕南情况

经过明末农民战争、清朝统一战争、康熙时期平靖三藩战争,兵灾之后的陕南再次出现明初时期的荒凉景象,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山阳县在顺治二年(1645年)“以兵燹之后,凋耗无几,攒为东、西二里”,从明朝的20里到此时只剩下2里。洛南县在明末战乱之后“劫烧无遗,人民百存一二而已”。白河县在清初甚至是“百里不闻人声,四境荒芜”。汉阴县城在康熙初年仍然是“一望萧条,如同瓦砾”。石泉县自明末“崇祯丙子(1636年)以后五十二年间,七经寇陷,所存者寥寥数百余家”。陕南地区急需劳动力以恢复经济。

关联理论论文篇7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少数民族史诗英译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1少数民族史诗简介

史诗是世界各个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学样式。史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内容,一部史诗是一座民间文学的宝库,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是由历代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包含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两种,即口头史诗和书面史诗。各少数民族史诗几乎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文字,反映了本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二是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是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离开少数民族史诗是不完整的。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史诗传统,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第一特征是口头流传的活形态。中国缺少早期以文字记录的书面文本,史诗基本上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我国边远的少数民族的民众之中。第二特征是英雄诗歌特点突出。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民族的史诗表现出多元、多层次的文化史的内容,创世神话、早期史诗和原始信仰关系紧密,关于氏族复仇、部落征战和民族迁徙的史诗又与世俗化的英雄崇拜联系起来。第三特征是我国各民族史诗的类型多种多样。北方民族以长篇英雄史诗(heroic epic)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多为中、小型的创世史诗(creation epic)和迁徙史诗(origination epic)。

2少数民族史诗英译的重要意义

史诗是古老而源远流长的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史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它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举世闻名的“三大史诗”――藏蒙史诗《格萨(斯)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内涵丰富,情节曲折,结构恢宏,气势磅礴,皆为几十万诗行的鸿篇巨制,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人类最伟大的英雄史诗之列。除“三大史诗”外,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学界还至少发现并记录了数以千计的史诗或史诗叙事片段,而且大多至今仍以活形态的口头演述方式在本土社会的文化空间中传承和传播。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存的132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有40%的语言已显露濒危迹象或正走向濒危。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史诗一定要从脆弱的薄冰上抢救出来,我们必须使这些死亡或濒危语言写成的民族史诗不再是天书,我们要使这些从远古走来的民族记忆再次激发出生命活力,我们要以英语为语言工具,以典籍翻译为桥梁,将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史诗整理并翻译出来,把少数民族文化推向世界,传播给世界;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英译以及对外传播,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对弘扬中国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3少数民族史诗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是借助语言在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然而,由于认知环境的差异,译语读者在欣赏翻译作品时,记忆中缺乏相关的图示,无法将语篇内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难以建立起理解话语所必须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导致话语理解上出现困难。

文化缺省是指译者在与其意象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但在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原作者与原读者间基于相同文化所形成的默契不可能自然地存在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所以,原文中为了提高交际效率或修辞效果而采取的文化缺省策略往往会造成交际中的障碍。少数民族史诗中文化意象丰富,例如人名、地名、习语、格言、宗教以及隐喻等等,这些文化意象的存在大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史诗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然而,这却给译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将这些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准确又不失文化特色地传递给译语读者,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1文外做注:即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之中

此种译法优点在于能较好地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出发文化的知识,并有利于引进外来语;读者通过注释解决了意义真空点,沟通了与上下文的关联,从而建立起语篇连贯。可以说文外做注是用以解决文化缺省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处理文化缺省比较密集的语篇,如少数民族史诗。

阎王爷听了额伊库勒也库勒!

派遣丁鬼额伊库勒也库勒!

抓了魂额伊库勒也库勒!

带走了额伊库勒也库勒!

( 满族史诗:《尼山萨满》)

Eilule yekule Ilmun Han① heard this.

Eilule yekule He sent an underworld minion

Eilule yekule who seized his soul,

Eilule yekule taking it way.

Note①: The Load of the Underworld who acts as the judge of the dead.

3.2文内明示:即文内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借助注释。

此种译法的优点在于能使读者迅速建立起连贯,阅读的兴奋惯性不会受到影响。缺点是文内可用于语篇外文化介绍的空间有限,此外,原文含蓄的审美效果也会因译文透明式的处理方式而被削弱。

说完,萨满神智不清了,神从其背部紧紧附体。

(满族史诗:《尼山萨满》)

As she spoke, the shaman entered into a state of trance and god ‘weceku’, the holy spirit of her ancestor, descended on her from back and began to possess her body.

4结语

汪榕培曾指出:“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前提一是保持民族特色,二是要译介到世界上去,没有‘译出’,就没有世界性可言。”少数民族史诗英译的目的是更好地保存、传介少数民族文化。忠于原文,充分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是翻译时必须遵守的一个前提。文化意象是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重要元素。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史诗英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的翻译补偿策略意义重大。译者要多方研究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等,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英译,尽量呈现给目标语读者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经典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Gutt,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1991.

[2] Sperber,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1985/1996.

[3] 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

关联理论论文篇8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境 跨文化交际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1 关联理论的提出

关联理论是由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在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语用学理论。它是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虽然它属于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关联理论既不是以规则为基础,也不是以准则为标准,而是基于四个简单假设,即每一个话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且与语言编码所包含的信息一致;听话人不可能同时理解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有的意义需要听话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取;听话人会用一种简单的、普通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理解;这一标准足以帮助听话人确定对该话语的唯一理解,排除其他解释。它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生成转移到话语理解,并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人之推理的互明过程,话语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

关联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对语态、时态、情态动词、助动词、小品词、插入语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分析句子和语篇的某些文体特征。另外关联理论对文学作品、广告传媒、翻译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交际都有较强的解释力。那么在本文中,笔者从关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即语境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了该方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如何正确把握语境,从而提升交际的时效性,扩大交际的受众范围。

2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

关联理论具有多元化的理论背景,比以往的语言交际理论获得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其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此外,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人们对语境的传统认识,语境被视为一个心理建构体,由一系列假设构成,话语理解时所进行的推理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进行的,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受到关联原则的支配。关联理论中的语境与语用学中所提到的语境有着不同的理解。很多学者认为并坚持语境是已知或是给定的,也就是说语境是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但是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认知语境假设,它是随着交流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Sperber & Wilson, 1986)。根据这一定义,语境几乎可以囊括人类思维所及的任何现象:“这种意义上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所有这些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Sperber & Wilson, 1986)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认为语境是有条不紊的。正是这种有条理的特性影响着某一特定场合下特定语境信息的可获得性。比方说,你和一位朋友刚谈到孩提时候的一些往事,此时,与你曾经摆弄过的一些玩具相关的信息可能比较容易提取。而在其他一些场合,你恐怕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回忆起你的第一辆玩具汽车的颜色。可见,我们大脑里信息的可获得性与提取这一信息所需付出的努力确实存在一种相关关系。

同时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动态的,是将其视为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构建体。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认知语境包含着各种信息,主要由三种信息组成: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语境,人们主要依靠“相互显映”和“互明”来达到相互交际、理解的目的。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语境,它把关联看作是常项,把语境看作变项,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在处理命题内容时,听话人会系统地从较小的可及性语境中去寻找语境含义,该语境包括各种新近被处理的命题内容。显然,不是所有的语境含义都具有相同的可及性,即人们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同的。从较小的可及性语境中获取语境含义,所需要的努力程度较低,反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分析的重要性

确定说话人希望传递的交际信息,就需要听话人根据现有的语境进行推断,才能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而这种联系就是关联性。在英语交际中,为了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说话人往往会暗示他,通过话语的表面意思,传达具有足够关联性的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的和谐性。

语境的分析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正确性。实现交际的条件就是双方的“互知”。就交际而言,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认知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活动。那么(下转第99页)(上接第94页)只有达到互知,才能继续两者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说话者必须通过听话人语境的分析,理解了说话者的意图,才能扩大这种互动性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和扩大。例如:

A: Will you have a glass of brandy?

B: You know I am a good man.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对话,B认为A能够推导出如下的语境假设和涵义。即The man do not drink alcohol. OR The man will not drink the offered brandy.

正确地分析了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才能延续与其的对话。例如:

B: OK, let’s drink a cup of tea.

通过对说话者的语境假设分析,听话者改变了说话的内容,从而和说话者继续更深入的交流。由此可见,正确的分析在交际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同时,语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认知中的各种信息。它具有动态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不是听话者在话语理解之前预先确定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从本质而言,话语理解涉及听话者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例如:

A: Why did you finish class so early today?

B: I’m free today.

A: Why are you free?

从第一个说话者来说,他在说话前,已经对听者有了语境假设,即他应该今天上学。但是通过听者的回答他得出的结论,自己先前的语境假设是错误的。虽然他没有得到所期待的回答来证实自己的语境假设,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交际的继续进行,因为在交际中,第一个说话者得到了新的信息,即今天他休息,但是为了解决对第一个假设的疑问,第一个说话者又有了新的问题,即为什么不上学呢?因而延续了他们之间的对话,构建了一个新的交际语境。这样以此类推,他们会在不断地建立语境假设、解决语境假设,顺应语境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入他们之间的对话,达到提高交流时效性的目的。以上的实例也能充分说明,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对方都在试图改变双方的认知,因此每次的问题提出都是假设的重新设立,更重要的是在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关联性。语境效果是新信息与旧信息、新假设与原有假设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语境化”。通过不断地更新信息,旧语境假设也在不断修正、补充与优化。

4 把握动态语境,增强交际的时效性

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信息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也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之前就事先确定好的。在语境假设的重新构建中,听话人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以及语言知识等相关知识信息帮助生成与当前话语提供的信息相关的语境信息。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变成为了正确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它是根据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一个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地把握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分析,即可正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达到语言的交际意图。

在交际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把握动态语境就更为重要。随着语境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交流者也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知识来分析和推导,让语境这个变量变成相对的定量,这样才能把握住交际中的脉络,不断推进交流的层次,达到交际的时效性。那么在双方的交际中,这个过程又被认为是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其中涉及了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与顺应,因而交际中的双方如果在语境上的认知越是相近,那么交际就越容易成功。因此了解双方的认知程度,逐渐顺应对方的语境假设趋向,就能顺利地完成交际。

参考文献

[1]Stephen C. Levinson.“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2]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2001.

关联理论论文篇9

1.缺乏理论和政策导向。客户关系管理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不能完全移植到我国。客户关系管理涉及银行体制结构和资源配套等很多方面,没有理性的指导使得全行很难形成统一。而且,现在很多基层行的领导缺乏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集并存储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和产品数据信息,但信息比较散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以客户为核心的数据库构建,因此很难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比较注重业务运作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对客户信息的搜索、分析不多。

3.机构设置不配套。目前我国银行内部机构设置管理层过多,机构职能重复、职责不清,无法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银行各业务部门都有客户经理,多个部门业务角度和口径不一致,同一客户不同的需求要找银行多个部门分别处理,这些都导致银行工作效率低下。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涉及银行各层结构的岗位、职能的重新定位,目前缺乏一套新的扁平化经营营销体系。

4.缺乏智能型CRM软件开发能力。中国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厂商难以为金融企业客户提供实用的、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性CRM软件的开发能力不强,客户关系管理的许多功能难以实现。

二、网络时代下银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模式下银行经营的影响。

第四次银行科技革命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主要科技发明是互联网、移动通讯、三网合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科技革命迅猛改变银行业经营模式。具体可从银行的产品、定价方式、渠道及促销分析其影响。

1.对银行产品及业务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逐渐自由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呈现出两大趋势,即商业型和高附加值型。商业型提供稳定、廉价和标准化的服务;而高附加值型则提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是网络时代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此外,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快速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使得目标客户与银行的接触渠道增多,客户可以非常容易地了解各个银行的产品特点和价格差异,因此客户选择权加大,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吸引并保持客户是当今银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业务方面,银行与多方企业合作共推新业务。2013年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民生银行合作,除了传统的清算与结算、信用卡业务等合作外,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业务、互联网终端金融、IT科技等多方面也是合作重点。

2.对银行定价方式的影响。

进入网络时代,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增大,其投资理财需求也将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银行能够随时根据客户的行为及反馈的信息、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对价格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持在同业竞争中的价格优势。由于网络的出现,使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员工减少,通信费用降低,营运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将拥有更大的实行差别定价的空间。

3.对银行分销渠道的影响。

现在,大多数银行仍主要依靠有形的网点扩张来扩大市场份额,这种体系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因此银行的业务覆盖率和服务时间都受到很大影响。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广大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实现与银行的互动式、无缝对接。各银行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投入,根据艾瑞网数据显示,人们使用电子银行服务形式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开始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的电子银行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也随之增高。银行凭借有形的营销渠道(网点)与无形的营销渠道(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相结合的“交互式”的营销战略,将营销渠道延伸到最终客户。由于手机银行业务多元化,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处理业务的需求,加上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3G/4G、WiFi无线网络的覆盖,手机银行用户使用率涨幅最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对银行促销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促销主要是各种有形广告手段,对信息技术要求不高。网络时代的银行促销将信息优势与客户行为分析紧密结合,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分析客户数据,用于对客户长期的记忆力、忠诚度培养及客户购买策略分析,加入基于数据库的销售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宣传也将有效降低费用,促销成本也将大幅度下降。

(二)互联网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内涵的转变。

面对网络时代银行经营环境出现的变化,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对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含义理解的转变。银行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将客户当作上帝。银行间的产品和服务差别不大,缺乏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策略。同时,各银行大力运用关系营销来拉拢客户,这使得各银行的客户资源、客户结构受到很大限制,银行需承受人员流动而带来的信贷风险以及员工道德风险。此外,由于银行将一些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客户奉为上帝,不计后果地投入巨额的信贷资金,使得这些客户很可能会随意打压银行的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使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网络时代的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下客户是合作伙伴。进入网络时代,客户变得更加理性化,在考虑与银行进行合作时,更加看重银行服务创造的价值,更关注银行的发展前景对自身的长期发展的影响,因此一些关系营销作用不再显著。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方式,客户可随时掌握资金的流动方式,加强对资金的调拨管理,减少资金风险。此时,银行与客户成为获取充分利润的战略共同体。

三、互联网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措施

(一)银行业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需求。

客户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发现和利用机会,了解客户喜好,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商业银行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和不断发展。

1.客户细分。

从客户价值的方面来看,不同的客户能够为企业提供的价值是不同的,商业银行不应该简单地追求客户数量,而是更多地注重客户的“质量”。要知道哪些是最大效益客户,哪些是潜在的客户,每个客户群的商业生命周期和价值是多少。客户细分是银行确立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2.客户行为分析。

对客户进行管理要了解客户背景,了解客户按价格敏感度、消费习惯等能分几类,这些关于用户的背景分析和分类分析对产品的设计和市场的发展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方案来满足各自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客户流失及保留。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保留一个老客户比获取一个新客户花费更低成本且会取得更好的效益。因此,分析客户流失原因,如何防止进一步流失,银行客户生存期多久等很重要,这也显示出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必要性。

4.一对一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在对正确认识和分类客户的基础上,为某类型的客户提供相应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对某个客户提供专有产品和服务,以期达到更好的服务。对于银行重要的客户,银行需充分了解其背景和行为特征,建立一对一营销模式。

(二)网络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措施。

1.服务渠道。

互联网使得银行渠道突破了时间、空间、终端介质等方面的限制,逐步朝多元化、线上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客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得银行服务,客户可在任何地点便捷地获取金融服务。如:银行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网络社区的形式推出新的产品,客户可在网络社区中直接与客户经理进行信息咨询、沟通、反馈。银行在服务上还应顺应网络时代客户需求“小而精”的碎片化特点,结合渠道定位、客户特征、交易场景等因素进行精准裁剪,以凸显渠道的最佳效用。

2.客户服务。

银行可借助互联网在节约成本、批量交互、渠道延伸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自身拓展和服务海量客户的能力。同时,为大众客户提供低起点理财、便捷支付等服务,并扩大银行资金来源;还可将POS流水、网上交易记录等信息作为信贷审批依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客户融资难问题。当然,网络时代下,银行还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主动发现、分析、预测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金融服务多维度转变。例如:根据客户偏好提供理财产品推送。

3.产品设计。

客户使用金融产品和享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千差万别,因此这是银行未来竞争的焦点。银行在设计产品时,应多为客户使用着想,提高产品互动性,如让客户自己设想产品功能或自由搭配产品组合。

4.组织管理。

随着银行服务线上化,银行内部的管理层次可逐步实现扁平化,调整管理环节,建立新的管理流程。提升银行中后台的集约化程度,形成若干个逻辑集中枢纽以支持全行运行。随着数据挖掘等手段的运用,银行可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对费用资源、信贷资源、人力资源在各机构、各条线中的合理调度,提高产出效率。

5.行业界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金融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纷纷介入金融领域。银行可根据自身特长、风险偏好、市场定位等因素理性选择跨界合作对象和目标客群,发挥对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

6.业务范围。

关联理论论文篇10

文章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于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关联理论下翻译教学的作用,即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作者意图,并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翻译视野,并提出了关联理论下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关联理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关联理论把认知与语境相结合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使翻译成为在语境中进行推理的过程。翻译技术与推理思维并重成为关联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探讨关联理论如何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一、关联理论应用于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

关联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观点认为应当从语言的交际性出发来认识语言,要求在思维中建立不同语言的有机联系,从而达到有效翻译的目的。关联理论强调应当通过恰当的语言处理方式,艺术性地传递出原著的真实思想[1]。同时,语境的作用被关联理论摆在了重要位置,只有符合语言环境的翻译,才能实现最佳的翻译目标。

(二)关联理论与英语翻译教学

关联理论实质上提高了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要求,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教授给学生基本的翻译技巧,而且还要提供给学生有效的认知模式。首先,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编码、转移和解码的过程,强调发挥出翻译者认知的作用,要求翻译者更好地实现优质翻译目标。其次,关联理论强调建立起翻译的平衡性,由于两种不同语言的环境是不同的,只有实现了不同语境下的平衡,才能消除两种语言之间的障碍,从而得到最有效的翻译。

二、关联理论下翻译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理解作者意图

关联理论的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转换,进一步缩小目标语言和英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实现精准翻译。同时,关联理论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翻译教学中存在的推理不足或者推理不当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翻译技巧,实现翻译的最佳关联目标。

(二)有助于拓宽学生翻译视野

关联理论的英语翻译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翻译工作的潜在兴趣,使学生结合现有知识水平,实现对文本的有效翻译。首先,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学生更加注重在不同语境下理解作品的原意,能够运用全新的翻译理念,从以往关注技巧的方式中转移到关注作者的思维状态上来;其次,教师可以跳出词汇与语法的限制,发挥出翻译中推理的实际作用,把文化认知更好地运用到翻译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第三,实现了学生从关注技巧向关注文化方向的转变,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英语文化,切实激发学生翻译的内在兴趣。

三、关联理论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意图

运用关联理论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掌握交际的意图,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上下文的关联中找出隐含的实际意图[2]。首先,引导学生在英语文本中推断出句子深层含义,透过表层文字,意识到原作要表达的真实思想内涵,从而达到准确翻译;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能够用有情感性的话语真实地表现出原作的情感特征;再次,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习语等语言现象,让学生了解不同作品的文化背景,展示作品中的英语文化内涵,增强翻译作品的可读性,尤其要注重体现出某些文本的文学性特征,满足读者的艺术审美需求;最后,培养学生对语境进行深刻把握的能力,不仅包括上下文的语境,还包括翻译者自己经验或思维的参与,应当以翻译者的认知语境为基础,突破文化与氛围的制约,构筑完整的译文世界。

(二)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基本策略:首先,可以根据词类来确定和选择词义。如Likechargesre-pel,unlikechargesattract.其中“Like”是“相同”的意思,运用关联理论,通过上下文的语境,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具体词汇的词性;其次,一词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关键在于如何联系上下文确定和选择词义,有效把握原文与译文在相同的语境中进行有效的对接;最后,对于英语中的修辞手法,可以结合学生想象力进行翻译,具体应采用意译的方法,从前后联系中推断出语句表达的含义。

四、结语

关联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能够搭建起原著与翻译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在关注语境理念下的有效翻译的目标。关联理论的翻译教学,应当引导学生重视语境分析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把握文本的思想主题,通过运用翻译技巧弥补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差异,实现有效翻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柏.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J].中国翻译,2003(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