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十篇

时间:2023-04-11 02:41:11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篇1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虽然人是以个体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个体人必需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需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就成为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共同存在是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原始社会是一种形式上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资料的短缺,迫使他们要过集体生活,否则就会葬送自己,葬送群体。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思想蒙昧时期,其集体主义思想都是相当浓烈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只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我们没有理由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认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与集体主义思想对立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思想对立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

  资本主义思想属于个人主义思想,但是资本主义思想是近代才产生的一种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是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社会的产物。十五、十六世纪是西欧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是欧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是农奴解放、工业中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取代封建行会制度、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逐渐取代中世纪封建割据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西欧的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作为思想与中世纪相对立,它要求自由,反对控制,推祟理性,反对盲从。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到研究自然事物,从天上转到人间,从神祗转向人。它使真理不再与权威结缘,而成为个人理性和独立探索的结果。人们用自然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解释社会、人类和宗教本身。历史不再是上帝救人的历史,而成为人们自身的历史。人成为一切思考的中心。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制度主张个人主义原则,生产资料私有制,公平竞争。资本主义作为政治制度主张民主制度。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业革命开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与资本主义思想相对立的一种政治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是农业社会瓦解时期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社会主义思想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想;列宁;社会主义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是指1921年-1924年列宁逝世,列宁针对俄国当时国情,所进行的发展经济、文化革命、执政党建设等问题的一些列思考,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列宁晚年的八篇著作中。

一、列宁晚年八篇著作的写作背景

1922,列宁两次中风入院,当时他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列宁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向中央提出请求,让他每天有一定时间口授政治意见。所以当时,他就是躺在病床上。以口授的形式,表达对当时俄国怎么样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些思想。列宁一共口授了八篇著作,这其中包括《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和《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这三封信件,还有《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五篇论文。这八篇著作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列宁总结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阐述的俄国发展经济、文化革命、执政党建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一些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和政策。

列宁这一生,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这一阶段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直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一些经典论述。第二阶段为十月革命胜利后,一直到1920年底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在这一阶段,列宁,他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直接运用到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形成一种直接过度的思想,但是因为很多东西,在实践当中它行不通,所以最后就被迫终止了。第三阶段就是刚才说的这个阶段,从1921年春到1924年列宁逝世,在这个阶段,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这个实际出发,重新审视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以及为实现这些构想而制定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从宏观上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浓缩了列宁一生对社会主义思考和探索的一个结果。

在列宁这晚年八篇著作当中,能够集中体现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革命认识的文章是《论我国革命》。

二、《论我国革命》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是列宁病重稍愈的情况下,于1923年1月16日和17日分两次口授的。当时,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围绕着到底是走社会主义还是回到资本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当时,在苏维埃政权内部,有个人叫苏汉诺夫,他过去曾经是一个孟什维克分子,就是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1922到1923年期间,陆续发表了名为《革命札记》的反动文章,记述了俄国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历史,批判十月革命。他说,俄国根本就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为“俄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没有成长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的经济前提,所以,列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就是“缺乏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是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所以,就是为了粉碎苏汉诺夫这样的的攻击,再一次说明在苏维埃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列宁就分两次口授了这篇重要的文章。

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列宁批判了苏汉诺夫的观点,指出世界历史发展中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进而说明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和意义。

因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所以,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能不能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是有严重争论的。苏汉诺夫认为,一个国家必须得像西欧的那些经济发达国家那样,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了,工人无产阶级占了全人口的多数,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当时的俄国,农业强于工业,而工业的普及范围还很低,工人阶级的力量还很薄弱,俄国在民主革命之后,必须首先得“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只有当无产阶级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成熟起来,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以,这些人认为,俄国经济落后,所以缺乏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那列宁搞十月革命,就是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经济条件的分析,是违反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此,列宁首先是这样批判的。他说:“他们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却迂腐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苏汉诺夫并不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苏汉诺夫在认识问题的时候,并不是讲究从实际出发,而是公式化的考虑问题,这种方法在本质上就是错误的。同时,列宁认为,他们的 一举一动也暴露出他们是怯懦的改良主义者,不敢离开资产阶级一步,害怕和资产阶级决裂,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只看到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一条固定道路,而看不到革命在新的情况下也会有新的发展形式。

然后,列宁为了反驳了这一观点,又从正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特殊性:第一,俄国的十月革命“这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联系的革命,”因此他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特殊性;但是这些特殊性是符合世界发展的总路线的,同时,又有别于以前西欧各国的革命的。第二,俄国是介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方落后民族之间的国家,这就说,在爆发世界帝国主义战争的情况下,落后的俄国只有利用战争造成的政治危机,去发动革命,去实现社会主义,这才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唯一出路。那么,这样的革命可能而且势必会表现出某些特殊性。这是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的西欧各国的革命。

而且,列宁认为这些特殊性到了东方国家又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所以,列宁认为,俄国革命所体现出的这些新特点,他是无产阶级革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而一般性又在特殊性之中,所以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当时的俄国虽然还是一个农业国,经济落后,但是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那么,“既然特殊的环境把俄国卷入帝国主义世界大战,这种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的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一切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所以,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以便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发展文明,而不应当坐失机遇,照走西欧国家的固定道路,去容忍已经把工农群众逼入绝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等到俄国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之后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完全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苏汉诺夫不懂这些情况,死死的抱着过去的结论不放。所以他们否定俄国革命,更不懂得首先得用革命的手段创造前提,这样一个道理。

第二部分,列宁进一步批评了所谓革命需要文明的这种论调,指出,我们可以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比如说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等等,同时,还说明革命必须得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的原理。

三、启示:

《论我国革命》是运用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和总结,深刻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别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家表现出的特殊性的统一,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辩证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学习《论我国革命》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先革命再发展”的理论。这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代以来,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它不可能像西欧国家那样,首先使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起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资本主义不能拯救中国,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 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能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准备必要前提,然后创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为前提的,东方国家将比俄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这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国情,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3)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指出,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革命胜利后,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思想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权性质、历史传统、时代环境、发展条件决定了我们不能以其他的方式来发展,只能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来发展。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思想篇3

什么是时代感?怎样增强思想宣传工作的时代感?这是一个另人深思的问题,它的出现值得党、国家,还有人民来探讨来分析,这对于成功的深入实践是很有好处的。

十三亿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是今天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时代。所谓要有时代感,首先在内容上要充分反映这个时代的主流,发展的方向和时代主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根本利益。

我国思想宣传战线在把握大局,弘扬时代主旋律方面,是一直做得好的。但要做到有时代感,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创新与改革是一对孪生子,没有改革就谈不上创新。在充分肯定思想宣传工作成绩、继承优良传统和汲取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不断破除某些存在多年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脱离群众的条条框框,不断引进新方法、新手段以提高思想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以新闻宣传为例,这方面存在着不区分新闻报道与政治性报告的不同特点,大段照抄照搬领导人讲话和中央文件现象普遍,套话多,公式化和口号式的表述多,不生动活泼。

版面编排和播报顺序很多时候不按新闻价值重要性,而是刻意按官衔大小、职位高低。不善于从具体事例、具体细节和具体过程入手,进行有血有肉的形象宣传,而是习惯于从概念出发,进行抽象的叙述和论证。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的时效和机制近年虽有改进,但晚于外电现象仍时有发生,人们普遍关心和感兴趣之处往往轻描淡写。思想宣传工作往往采用居高临下的灌输方式,而较少采用启发讨论方式,寓理、寓意、寓教育于讨论之中,使受众成为自然的参与者。

时代感集中反映在"新"字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气象,新发展、新成就,新发明、新创造,新理论、新经验,新思路、新办法,要通过思想宣传把它们及时地揭示出来,宣扬开来,用以传播知识、教育和鼓舞人们奋发前进。

时代感还应表现在积极迎接信息传播业面临的深刻革命,充分、大胆地利用具有强大威力和优势的新兴媒体和传输工具--最有代表性的是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手机)。

社会主义思想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郭文玲,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教授;李文,保定市社科联副编审,硕士,河北保定071051;葛荣霞,河北大学图书馆副教授,硕士,河北保定071002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056―03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有机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运用代表和整合包括主要从事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中介服务劳动等各种脑力劳动者在内的整个工人阶级,切实把从事社会化生产的全体劳动者作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同时,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要整合好各种社会关系,就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各方面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这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同时也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以及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社会性质与社会状态的一把钥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矛盾,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通过改革,可以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客观基础。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新的变化,人民内部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存在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党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促进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一方面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形成了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导致人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物质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民内部会逐渐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多种利益群体。这种人民内部的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会产生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要认真进行研究,并运用新的手段加以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有利于搞好革命和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增进人民的团结、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否则,就有可能酿成社会动乱,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和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以协调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对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称为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社会政治结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经济服务。社会要正常运行,平稳发展,井然有序,各个组成部分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既要达到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又要力求达到与外部的和谐;既要培养各个社会组织微观的和谐,又要促进整个社会宏观的和谐;既要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之间的和谐,又要使各系统内部和谐。这就需要社会政治结构的和谐。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都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不会放弃对我国西化、分化

的战略图谋,一旦我国社会和谐出现大的问题,就会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的特点和规律,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观点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与自然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作为有生命的物质,起源、依赖于自然界,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活动提供对象、材料和工具。同时,人类以其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自然也反作用于人。就一个社会的和谐来说,当然存在多种需要协调的关系。但归根到底,无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和谐,实际上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一,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自然与生态的平衡和发展,也就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社会发展不仅是一个人与人关系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人们的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可见,人与自然、与环境、生态的和谐更具有根本性,它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篇5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遵循规律

从1949年l0月新中国成立到l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党领导人民先后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伟大转变。与此同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表现出两个重大转折。建国初期(1949—195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在全国范围构建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为目标,以“思想改造”为执行方式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让社会主义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究其原因在于,建国初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在摧毁旧制度的基础上创建新制度,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国家政权。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则是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党的中心任务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取,除旧布新、认同新中国的主题决定了“思想改造”方法的选取,而“说服教育”的方法也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为实现和平改造而作的选择。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表明,作为社会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存在的制约,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变化发展的根源。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就不能拘泥于意识形态领域,离开现实社会生活和党的中心任务,否则,任何方法的创新都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唯心主义错误。

然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哲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不会在受教育者头脑中自发形成,要改变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认识,“外部灌输”是基本动力。列宁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转型和过渡的社会,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虽然在革命中受到了冲击。但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性,无产阶级思想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不可能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即可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且当时经济成分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思想文化的多元性。这就决定了党面临的重任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全面建设新中国,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人们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建国初,党从社会实际出发,开展了诸如理论学习、理论解析、理论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理论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是,人的思想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力能够强制处于健康而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通过疏导而不是强制和命令的办法去实现人的思想意识的转化。为此,党在采取理论灌输方法的同时又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实践证明,虽然社会存在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发展,但它本身并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成的处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还必须探究和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和现代手段,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正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反作用。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根本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党由革命党变成了全面执政的党,其思想也必然要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阶级力量的并存性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表现在:党对自身采取“整风”的方法,提高了政治威信,增强了领导能力;对农民阶级采取生动的、容易理解的“对比算账”等有效方法,使其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谁好谁坏;对手工业者采取“畅谈心声”等具有说服力的方法,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拥护,使其逐步加入了合作社;对民族资本家采用自我批评的方法,通过上学习班、开座谈会等形式,使其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从而自觉选择了社会主义。究其实质就是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状况,选取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此可见,离开了对社会不同阶层的物质利益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中国共产党正是运用了阶级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社会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思想状况,采取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为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为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发动群众运动、依靠行政命令,用政治批判解决思想问题的错误做法,且方法简单粗暴,对当时的生产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经验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反对“一言堂”;必须与法律手段并行不悖,保持“一致性”。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理念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而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激发人的创造热情,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获得政权的重要法宝。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地位,不论是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还是对农民、手工业者和民族资本家的“说服教育”,都建立在尊重人格的基本理念之上。另一方面保障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在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农民实现了土地权,工人实现了就业权,个体农户和工商业实现了经营权;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典型示范”的方式吸引其自主参与合作社,对民族资本家通过“和平赎买”方式使其取得了红利。建国后的短短七年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无疑与党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密不可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但其“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是永恒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我们要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全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为依据,同时也要善于运用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四、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检验标准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而且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起点、归属、基本动力以及检验的标准都是社会实践。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看,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从现实的人以及人的思想出发开展教育。现实的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思想归根到底是实践的产物。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属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根本目的就是改变世界,就是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支配人的社会实践,进而提高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本质属性。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只能用社会实践来检验。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广泛运用实践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接受了教育,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通过领导农民阶级参与实践,使其认识到了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根源,增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坚定性。通过发动农民阶级参与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使其接受了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发动工人阶级参与“三反五反”运动、工人监督生产运动、劳动竞赛运动等实践活动,使工人阶级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通过让知识分子直接参与实践,对推动其思想转变、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巨大效果。因此,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然是来自社会实践,又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任何脱离实际的“方法移植”“、方法套用”都是无益的。当前,立足于“两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思想篇6

一、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互对抗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建立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一直追寻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生而平等。和谐的思想是东西方文化的相同之处。我国孔子的儒家传统思想,就提倡天下大同,而反观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是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包括黑格尔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优秀思想,这三类思想都包含着和谐观的成分。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的,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对理性王国的论述,并在批判过程中得到了某种启示。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部分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但比空想社会主义的层次高。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遵循着马克思的发展观思想,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沿袭着这个规律,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逐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蕴含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唯物辩证法指的是发展与变化的方法论,矛盾自身及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唯物方法是和谐社会的主要方法论思想,从人的发展到社会的进步,再到整个社会的演变,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状态。“马克思从事物的整体面貌出发,从宏观上把握和处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1]“马克思所勾画的和谐社会其实是共?a主义社会,它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之上,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人与人之间高度地自由与融合。”[2]马克思的终极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批判只是一种方法。人们长期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充满着强烈批判色彩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包含着深邃的和谐思想,这种和谐思想是社会各要素的协调,是社会矛盾统一的高级形式。和谐思想以“和”字为核心,这种“和”贯穿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中,各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关系之所以不和谐是因为我们没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人和社会的发展处在同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社会的和谐是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思想篇7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思想 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而和谐是共产主义的必然属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也就必然要实现和谐社会。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到底都是朝着一个不变的目标前进,那就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共同幸福。

一 的和谐社会思想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也应把实事求是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提出的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其《矛盾论》中,他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一体中,矛盾的双方包含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又存在着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趋势。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由于这类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加以解决。他进一步指出我国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我们要根据矛盾的不同性质正确处理这两类矛盾,以调动社会主义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比如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提出的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不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也同样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大法宝。还有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中国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做出了深刻论述,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提出的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方针,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这些包含着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为后来我们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二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以这两个问题的展开为基础的。

马克思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思想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走自己的路”意味着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应用于实践,立足于本国实际,敢于而且善于走自己的路。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取得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党则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答案。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地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和谐、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他还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它地区、其他人富起来的共同富裕之路以及“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在处理与台湾的关系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可见,邓小平的和谐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中,在治国的理念上以及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强调和谐的思想也展露无疑。因此,我们当前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思想,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用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三 中国新的领导集体的和谐社会思想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上,做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都反映了社会和谐的思想。毫无疑问,这些思想都是在邓小平和谐思想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

以为首的党中央,基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前景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根据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畴的基础上的又一次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这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已经逐步成熟。《决定》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的问题,用相当大的篇幅,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说明我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开始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显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全球化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大形势下,领导全国人民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纵观我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是对执政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化和升华。

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虽然形成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但他们却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继承、丰富、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浸润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

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它既是对中国优秀传文化的继承,又是对西方思想文化资源中“和谐”内核的合理借鉴与吸收;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一定会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5)

社会主义思想篇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事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和崇高使命。1990年,同志明确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的形势下,同志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是同志首先提出的。2001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2在2002年5月31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2年7月16日,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的讲话中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并提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1998年,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4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同志着眼于探索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性,科学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思想。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深刻回答了在中国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历史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保持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广大人民行使民利提供了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建国五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我国的政治制度既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使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能保持全国的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志强调,面对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广大人民的民利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和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要求党要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的主要民主渠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同志指出,这种政党制度,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同志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与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选举、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5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保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保障人民民利,具有重大意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完善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在新时期为保障和落实人民民利进行的新的探索与创新,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同志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的民主建设,通过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确保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同志明确提出,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同志明确要求,依法治国,要贯彻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必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利。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教育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同志提出,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要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同志指出,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障。四项基本原则就是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政治方向、政治保障的,是立国之本。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同志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6关于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志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而检验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要看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看能否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看能否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同志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党的十六大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做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民主和人权,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目标。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为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实现,开辟了宽广道路。同志系统阐述了关于人权的基本观点。

社会主义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为实现真正的、全面的人权提供制度的、物质的和思想文化的支持和保障。同志指出,对中国来说,确保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也是最大的人权保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维护人权最基础、最首要的工作。在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的同时,中国人民也充分享有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1993年8月,同志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社长采访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适时地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以保障人民能够充分地享有公民权和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最关心中国人民人权的是我们自己。1949年以前,中国80%的人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现在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多,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人民在各方面享受的民利更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中国所焕发出来的巨大活力,正是中国人民拥有广泛自由、民主的生动写照。

社会主义思想篇9

一、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1949年6月,毛泽东曾激情洋溢地展望到:“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1]“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取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最高价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宗旨,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坚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将“一切经验”都“集中到一点”的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劳动者管理管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刘少奇1954年9月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宪法草案的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而“我们采用这种政治制度,是同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4]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人民民主专政是保障革命胜利果实和建设社会主义,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有力武器。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后的“短短几年”,“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不论在经济方面,在文化、教育、科学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5]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要始终坚持并不断巩固和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二、加强党内民主,完善国家领导制度

为了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亟待加强党内民主,这需要“在国家制度上想一些办法”。八大党章草案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省一级的代表大会每届任期3年,县一级的代表大会每届任期2年。这三级代表大会一律每年开会一次。此外,毛泽东在1956年主动提出不再担任国家主席。1957年4月,他同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认识谈话时表示:到二届人大一定辞去国家主席。同年5月,亲笔书写《关于不再当下届国家主席的批语》,并要求政治局讨论。他认为,“可以考虑修改宪法,主席、副主席连任时可以再任一届。第一任主席有两个理由说清楚可以不连选:(一)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加上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已满八年,可不连选;(二)按宪法制定时算起,可连选一次,但不连选,留下四年,待将来如有卫国战争一类重大事件需要我出任时,再选一次”。[6]毛泽东甚至考虑,在将来适当的时机不再继续担任党的主席。八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可见,在斯大林问题披露后,党中央包括毛泽东在内,对如何汲取苏联教训所进行的反思是极为深刻的。在认识到加强党内民主重要性的同时,也涉及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国家主席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等一些深层次的重大问题。

加强国家领导制度方面的改革,必须反对官僚主义的“官风”,不能“会议多,联系群众少”;不能“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不能“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不能“事务多,学习少”;特别是要“创设条件”,抵制这类官僚主义作风,不能任其“春风吹又生”。[7]同时,在态度上,要扫掉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官气”,要“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干部和群众”,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坚决反对“贵族姿态”和“老爷派头”。[8]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同建设新中国

1949年春,时任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黎锦熙对毛泽东说,新中国将要诞生,北平九三学社的人数不多,这个团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正准备解散。毛泽东听后诚恳地说,九三学社不要解散,应该认真团结科学、文教界的知名人士,积极参政,共同建设和新中国。[9]1950年4月,毛泽东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期间郑重和诚恳说道:“要向大家说清楚,从长远和整体看,必须要民主党派。”“认为民主党派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去不拔去都一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看,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不可藐视”。[10]在毛泽东坚持主张的继续同民主党派合作的思想指导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得到大胆任用。在1950年底,全国各民主党派成员不足1.3万人,而在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安排了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政务院4位副总理中安排了2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5位政务委员中安排了9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4个部委中安排了15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正职,49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副职。[1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12]同年9月,中共八大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知道方针,它极大调动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民主政治局面。曾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谈到我国的政党制度,深有体会:“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着,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

当然,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也不是“政治花瓶”,肩负着对执政的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的重任。1956年毛泽东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一文中指出:“我们还应当借助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批评来克服缺点和错误。这对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事业是有益无害的”。[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在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四、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利益

毛泽东的诸多法制思想,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主持制定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据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始终关心《共同纲领》的起草情况,从1949年9月3日至13日,毛泽东至少对四次草案稿、共计200余处进行了细心修改。[14]《共同纲领》颁布后,他要求:“共同纲领必须充分地付之实施,这是我们国家现时的根本大法”,[15]这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新中国治国理政的法律基础。

从1953年到1954年,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16]1954年1月15日,他在给刘少奇及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谈到起草小组具体而详细的工作计划,还在电报中列出了关于中外各种宪法的书目,共十种,要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后来在谈到这部宪法成功经验时说:“这个宪法草案也总结了从清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也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好的东西”。[17]据统计,从1954年到1957年,仅中央一级就颁布了430多件重要法规,使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法律重要保障。对那些“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对那些“可能利用和歪曲我们的方针,故意提出无理的要求来煽动群众,或者故意造谣生事,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的人,“必须给予必要的法律的制裁。”[18]

社会主义思想篇10

[关键词] 和谐 和谐社会理论 思想渊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更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相关文件中对此时有论及,专家学者也多有探讨,这些论述和研究,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有着极大的帮助。笔者在学习相关论述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提出一些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曾提出过非常丰富的“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内容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其价值取向是“天人合一”与“天下大同”。这些思想,无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建的本土资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从字源的角度上看,“和”的原始意义是指音声相和,后推衍出和谐、成熟、圆融之义。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思想家们把“和”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研究,揭示了“和”的本质,指出了“和”与“同”的区别。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2]这些都是“和”理念的经典表述。《中庸》将“和”上升为天下之达道,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周易》则说“太和”是乾道(天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3]这说明“和”是传统哲学和传统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在儒家文化中,“和”的主要精神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换言之,“和”的本质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协和一体,在于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的统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发展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认为“和”是阴阳二气之间经对立、冲撞、激荡而达至动态平衡的状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道家的太极图用阴阳这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属性之间的动态平衡,极为形象地表现了“和”的理念。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和”或“和谐”理念,包含均衡、协调、统一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先秦以降,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了“和”的理念与“和谐”精神,使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反映在社会政治生活层面,就由抽象的哲学范畴变成了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中国古代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设计过和谐社会的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一书中所描述的两种社会生活状态,即较低层次的“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和较高层次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的状态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小康社会就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美好社会生活状态。而大同社会则是比小康社会高一级的理想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财富公有,贤人当政,讲求信用,互相关爱,人人劳动,各尽其力,各得其所,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善治、德治、完美、和谐的理想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在古代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成为人类文明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

社会和谐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西方文化中也有浓厚的思想根基。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到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和谐观”,从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新和谐”实验到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提出的“和谐与自由”的社会等,反映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1、柏拉图与和谐的国家观。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对话体名著《理想国》中,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美、崇高的和谐理想之国的图景。柏拉图说:“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5]P133他认为,这个国家应由德高望重的哲学家依靠智慧和道德力量治国,国家的公民分为三等: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军人)、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手工业者、商人、农夫等),三个阶层的公民共享国家资源,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协调一致而无矛盾,这样就达到了正义,就达到了高度和谐。

2、亚当・斯密与自由主义和谐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开启了自由主义之先声,它随后成为19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认为,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而遵循自然秩序就必须实行经济自由原则。因此,和谐是自然秩序和自由市场的有机统一。在自由市场领域,国家应当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在每一个人都是平等、自由和公平的制度下,人们自主经营,谋求各自的利益,使劳动和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有效配置,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他认为任何干预都是违反自然的,在自由市场领域,“一只看不见的手”会把一切调理得顺顺当当。

3、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蓝本。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与自由主义思潮对立的派别,其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傅立叶、欧文、魏特林、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实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圣西门经过一番研究,勾勒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实业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计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协作生产,统一管理;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社会进步;权力平等,自由发展;承认分配差别,保障社会福利;消灭城乡、工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平等,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融洽,等等。

三、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西方众多思想家的和谐思想,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正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手段、途径以及对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设想。

1、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资本主义文明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个片面畸形发展的社会,诸如两极分化、异化、社会不平等、人的畸形发展等弊端,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只有铲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不和谐现象,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2、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和谐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未来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的异化和畸形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6]P649。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趋于、不断接近全面的过程,它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方式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消灭私有制,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以人为目的,丰富人的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294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高级和谐的社会。而社会主义则是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和睦协调的新型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以及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此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和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们的思想体系中有我们今天所称作的“和谐社会”的内容,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做过论述。如的十大关系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论等,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论、依法治国论等,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论语・子路》。

[2]《论语・学而》。

[3]《周易・乾・彖辞》。

[4]《老子・第四十二章》。

[5]柏拉图:理想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