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制度十篇

时间:2023-04-01 09:07:29

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篇1

【关键词】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医疗保障

目前,我国城镇和乡村分别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简称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简称新农合)两类医疗保险制度,分别为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村人口提供医疗保障。这两种医疗保障制度分别产生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由于各自的性质,筹资方式及报销范围及比例等不同,导致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情况存在差异。

1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医疗保障差异

1998年全国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87.4%的农民完全自费医疗,农民面临着沉重的医疗负担。2002年10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于是,一种由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应运而生,这种以大病统筹,兼顾部分小病补偿的医疗保障制度,对提高农民医疗水平,保障农民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安徽省对10个县进行试点,到2008年,安徽省新农合参合率达90.17%。2008年全国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为38.09%,安徽省全省实际住院补偿比为46.08%,在全国30个实施新农合制度省(市、自治区)中排第二位,中部四省中位列第1位[1]。2009年安徽省开始进行新农合异地联网实时结报,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和报销费用。安徽省2011年开展新农合94个县(市、区),参合人口4917万人,人均统筹229.8元,受益人次6379.8万人次。截止2011年底,新农合全国开展县2637个,参合人口达8.32亿,参合率达97.5%,补偿受益人次13.15亿人次[2]。城镇居民医保起步较新农合晚。2006年在成都市探索建成城镇儿童及无业人员医疗保险,后来逐渐完善推广。这是一种由居民个人缴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并具有强制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投保标准与保障水平相一致的原则,医疗保障水平比较高。至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参加医保22116万人,安徽省参加城镇居民医保9535899人[2]。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水平的差异日益显现。居民医保使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用耗材和诊疗目录,新农合使用统一由各地卫计委制定的药品、医用耗材和诊疗目录。报销比例和起付线、封顶线均有较大差异。新农合起付线比居民医保高;封顶线均为当地参保居民年平均收入的6倍,新农合比居民医保低[3]。安徽省新农合关于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和单病种付费制度等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其付费方式单一,各地按病种付费的具体形式不一,分级诊疗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医疗服务监管体制存在缺陷[4]。

1.1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费用的差别

门诊费用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之势,尤其随着城乡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贵病”患病率在农村快速增长,同时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肺癌、胃癌等疾病高发,患者医疗负担较重。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保障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均制定了门诊保障政策。一般包括门诊个人账户、门诊慢性病(特殊病)、门诊统筹等。我国的门诊大病保障主要有两种形式:门诊大病病种保障(门诊大病)和门诊大病费用保障(门诊统筹),大多数地区选择门诊大病病种保障[4]。新农合农民2012年人均费用85.8元,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门诊费用158.1元,比新农合高出84%。新农合患者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门诊费用补偿80%、70%、60%、50%。居民医保患者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60%、55%、50%,经测算,二者接近[5]。安徽省新农合增加了慢性病和住院分娩的补偿,扩大慢性病种类,开展门诊统筹[1]。住院费用情况:2012年,居民医保住院补偿率4.4%,新农合住院补偿率10.5%,次均住院费用2012年城镇居民医保为11948.47元,新农合为9452.97元,城镇居民医保费用较新农合费用高出27%,居民医保补偿比75.2%,而新农合补偿比64.4%[5]。通过对安徽某三甲医院城乡居民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发现新农合与居民医保高龄患者比重大,应加强监控高龄患者费用[6];新农合与居民医保药品量大,居民医保住院天数大于新农合,均具有降低空间,分别为9.37天和8.91天;新农合实际补偿水平远低于居民医保,新农合按项目付费,居民医保按总额付费,二者实际补偿为15.1%和52.0%[3]。2011年,封顶线提高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住院补偿比例要求达到70%[7]。安徽省2012年新农合次均住院费用4450.6元,自付费用2645.72元,由于医药费用标准上调,农民负担没有减轻,是新农合面临的重要问题,建议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8]。重大疾病保障:2010年6月卫生部出台《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思》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为切点,探索建立农村居民大病保障及救助机制。截止2013年,全国有30个省开展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其中,安徽省新农合重大疾病达到52种。重大疾病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原则上尽可能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治,疑难复杂病到三级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定额付费,分级确定报销标准,统一补偿比例,一般报销70%。对符合救助条件患者再补偿定额20%,大病患者出院时只按规定支付自付费用,其余费用定点医院即时一站式结报。安徽先天性心脏病报销70%,白血病报销90%,个人自付比例先天性心脏病30%,白血病10%。重大疾病分类定额,新农合基金和医疗救助基金按规定比例实行定额支付。安徽省在大病保障政策上,实行按病种付费、定点救治、分级医疗与提高保障水平四个方面相结合,使农民得到更多补偿,基层医疗水平提升,病人向上流动趋势得到控制。城镇居民在商业保险公司再保险,居民住院费用超过封顶线部分再到保险公司按比例报销。总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各地的政策制度、医疗待遇、结算方式、信息系统等不尽相同。

1.2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

城市就业人员加入职工医保,加入城镇居民医保多为儿童、学生群体及未就业人员。新农合对象为全体村民,较城镇居民医保,其老龄化程度明显较高。参加新农合人群中50岁以上占62%,其中50~60岁中占26.4%,60~70岁占18.6%,70岁以上占16.8%。而城镇居民参保人群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中18岁以下占81%,18~60岁占5.2%,70岁以上占9.8%。城乡参保人员年龄上的差异导致城乡疾病负担农村较城市重。加之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方面,优质先进的医疗服务及健康保健设施集中在城市,这一差异更加凸显,尤其是儿童[5]。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时未及时现场处理或病情重或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专业人员不能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尤其是农村意外伤害儿童救治[9]。对某医院儿科近6年儿童死亡病例回顾分析,农村与城区死亡儿童比例为2.67∶1,农村儿童占大部分,为72.77%,见表1。应加大对农村及基层卫生投入,加强基层卫技人员培训[10]。对安徽省某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就诊原因分析,农村居民就诊以损伤和中毒占首位(17.76%),女性妊娠、分娩占女性就诊人次首位,循环系统疾病占16.66%,儿童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11]。

2城乡居民首诊机构选择及就诊流向变化趋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实施,使人们的就医行为也因此产生了影响。陈思洁等研究发现成都市居民首诊机构选择方面,有52.3%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农村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远远大于城市。农村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首诊机构的为70.7%,城市居民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为39.1%。新农合、居民医保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对农民的就诊发挥了有效的引导和分流作用[12]。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参保费越高越倾向于基层医院。家庭收入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大医院就诊。女性较男性更倾向于去大医院就诊。从事非劳动的居民和从事农业的农民更倾向去基层医院。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比参加新农合的居民更倾向于去大医院。选择一级医院或基层医院者首选原因为距离近,方便;选择二、三级医院首选就诊的原因为技术水平高。对一级医院不满意原因为设备条件差,药品少,技术水平低;对二、三级医院不满意原因为收费高,手续繁杂,等候时间长[13]。2008年,天津市医院费用中流向城市医院占80.53%,基层医院合计不到20%。医疗服务机构费用层次的上移,对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不利,使医疗机构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不加以引导,将会造成医疗费用膨胀,基层医院萎缩。有研究显示三级医院中70%门诊患者应该进行分流[13]。2011年福建省新农合数据显示,县外医院住院比例为30%,新农合住院补偿基金69.5%流向县外医疗机构。新医改后,首诊机构选择变化不大。但农村居民就诊流向发生重大变化。2011年首诊村卫生室57.4%,乡镇卫生院24.4%,县医院14.3%,首诊县以上医院3.1%。农民患者住院治疗从基层医疗机构流向县级医院,医疗机构间相互转诊频繁,转诊首选省级医院占60%以上。新农合在基层医院起付线低,报销比例高,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费用具有一定优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合理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农民在县级医院报销比例提高,部分患者更倾向于到县级医院就诊[14]。见表2。表22011年各类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和入院人数来源: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经济因素,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服务可及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等,是影响农村居民就医选择的主要因素[15]。

3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

近年来,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对健康服务要求提高以及农民进城务工、农民身份转变,城乡间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建立统一医保制度的呼声和研究见于很多报刊和杂志。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资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012年7月6日《国务院关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通知》,指出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天津、重庆、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新疆等五个省级行政区,40个大中城市以及160多个县开展了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安徽省于2009年开始选择长丰、石台、繁昌、宁国4个县(市)作为试点地区,探索建立城乡医疗保险。试点县(市)在工作中将城镇居民参保纳入到新农合管理,按新农合运作城乡居民医保。2013年5月7日安徽铜陵县实施城镇居民保险与新农合制度并轨,将新农合管理职能调整到市人社部门,住院待遇方面,起伏标准和报销比例取二者中值,门诊统一按新农合政策实行单次门诊费用15元以内按60%报销,制定统一城乡居民慢性病门诊补助办法,统一执行城镇居民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及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农民报销药品目录增加,医疗服务选择范围扩大[16]。

目前,安徽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实施以新农合为主,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入新农合进行管理有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繁昌县等19个县市。将新农合并入居民医保有芜湖、铜陵、马鞍山、合肥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四市,其余地区是新农合与居民并存。新农合覆盖了89.9%乡村和13.4%城市人口,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势”。见表3。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基本保障了医疗资源分配给有需要的人群,却并未消除城乡间及贫富间的医疗资源利用差别,甚至有穷人出钱买保险不看病,富人充分利用保险过度医疗现象。李佳佳等指出,对于城乡间及不同收入阶层间的对医疗需求的差距,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统筹模式和允许参保者自由选择保险层次和保障范围的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城乡间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即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扩大基金抗风险能力,同时设立多个保险层次合同供参保人选择,可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和社保基金[17]。该种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在江苏开始试点。

作者:张爱琴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公卫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宇,徐恒秋,夏北海.安徽省2007-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34~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2011)[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435~437.

3张国,颜理伦,汤质如,等.城乡居民医保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6):431~435.

4林坚.医保慢性病门诊保障研究综述[J].中国医疗保险,2015(1):40~43.

5荆丽梅,孙晓明,崔欣,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象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28~30.

6候庆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补偿比例测算[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6):43~45.

7金音子,孟庆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10年发展概述[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6):20~22.

8王遥望,徐恒秋,夏北海.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情况探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66~67.

9钟燕,祝益民.住院儿童意外伤害的城乡差别[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97~199.

10陈付哲,潘家华,张慧芳.2006-2011年安徽省立医院儿科住院患儿病死率及病死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2):263~265.

11王安珏,江启成.安徽省某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就诊原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5):421~423.

12陈思洁,李宁秀.成都市居民首诊机构选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6):477~479.

13刘丽娟,杨文秀.天津市居民首次就诊机构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12-13.

14姚强,陈凯,籍文雪,等.新医改下我国农村居民就诊流向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3(11):13~15.

15魏敏,肖锦城,杨善发,等.2003-2013年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相关影响因素文献计量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3):57~62.

医疗保障制度篇2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军队;改革

中图分类号:E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20-01

一、军人、家属、职工实行分类保障

(一)改进军人现行医疗管理办法,实行以合理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免费医疗

对军人实行免费医疗是军人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是各国的通行做法。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现行医疗管理办法,提高保障水平,方便官兵就医。此次改革,增加了各类人员的医疗经费标准,对离休干部、艰苦边远地区官兵、从事特勤工作人员的医疗待遇和经费供应给予重点倾斜,对患有大病的人员给予尽力保障。

(二)改革随军家属包干制度,对无工作、无收入的家属给予优惠医疗

对“双无”随军家属给予医疗照顾是保持军队稳定的一项重要政策,但家属的医疗待遇应当与军人待遇有一定区别。为了减轻军人家庭经济负担,解决医疗包干制度存在的问题,此次改革取消了包干医疗制度,实行比地方同类人员更为优惠的医疗政策。

(三)改革军队职工免费医疗制度,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军队职工既是军队成员,同时亦是国家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和2002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军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凡当地已经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军队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参加属地社会医疗保险。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分担,保险方法按照属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执行;所在地区未实行社会医疗保险,或条件暂不成熟尚未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暂按职工军内就医改革办法执行,适当时机全部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

二、确立合理医疗范围,实施合理诊疗和用药

合理医疗,是指医疗对象治疗伤病所必需、医疗技术条件能够提供、医疗经费能够承受、符合军队就医程序的诊疗和用药,包括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和规定就医程序。医改方案对此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要考虑患者临床诊疗、用药的正当需要;二是要考虑医疗经费的承受能力和技术提供能力;三是要简化就医程序。按照优于属地社会医疗保险的原则,对合理医疗的水平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一是合理诊疗。包括一般诊疗项目、特殊医疗项目和大病统筹病种;二是合理用药。按照临床常用、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够保证供应的原则,制定《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供军人免费使用。同时明确了个人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主要是一些特殊服务项目和非疾病治疗项目,确保有限的经费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三、建立统筹共济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费用管理制度

军队医疗经费按照不同人员设立不同标准,但是这些经费并不是直接分给个人使用,而是由单位计领,根据经费承受能力和不同人员的医疗消费需求,统筹计划、互助共济、合理使用,这种经费管理方法叫统筹管理。医疗消费与其他消费明显不同,个体消费需求差别很大,有的病人不够用,有的病人花不了。因此,只有把经费集中起来,统筹使用,才能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全军医疗经费实行三级统筹管理,人员基本标准经费和人员补助经费由基层医疗机构统筹;大病医疗补助经费由大单位统筹;特殊医疗项目。补助经费由总部统筹。

医疗经费定额管理,是军队根据需要与可能,通过制定各类经费供应标准,对单位实施总量控制、对个人进行消费监督的一种管理方式。作为一个单位来说,保障对象人数确定了,向上级计领的经费总量也就确定了,各单位在总额度内使用和管理。个人在基层门诊的医疗费用实行记账管理,在职级标准内消费,超出标准的合理医疗费用,在本单位卫生事业费中统筹解决。

作为医疗经费使用管理的两种办法,统筹强调的是经费的集中使用、合理投向,建立互助共济机制;定额强调的是消费监督管理,建立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统筹是基础,定额是补充,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医疗经费的使用管理逐步走上“总量控制、统筹使用、保证重点、监督消费”的良性运行轨道。

四、为远离军队医疗机构人员建立门(急)诊社会化保障制度

由于有些部队基层单位驻地分散,远离军队医疗机构,本身没有医疗机构或医疗保障条件差,就医十分不便。为解决该问题,此次医改规定:部队营(含)以下单位及常年分散执勤的单位,距离军队医疗机构较远、交通不便、后送途中时间较长、基层医疗机构保障能力较弱的,其军人、优惠医疗家属和参加军内就医改革的职工门诊和急诊住院,可采取定点合同的方式就进到地方医疗机构就医,也可以参加适宜形式的医疗保险,实行社会化保障。符合条件的单位,本着自愿原则,由团以上单位提出申请,在总部核定的人数内,经大单位联(后)勤部批准实施。需住院治疗的伤病员,除急诊住地方医院以外,仍应当转送军队体系医院治疗。此次改革专门设立了经费补助标准,以保证此项改革的实施。

医疗保障制度篇3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以下简称优抚对象),是指具有本省城乡居民户籍且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领取定期抚恤金或者定期定量补助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

第三条优抚对象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医疗保障待遇。保障水平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保证优抚对象现有医疗待遇不降低。

建立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制度。给予优抚对象医疗服务优惠和照顾。

第四条优抚对象按照属地原则参加相应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五条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同步参加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有工作单位的,其单位缴费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由所在单位缴纳;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经审核确定为特困企业的,由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统一办理参保手续,其单位缴费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经县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民政、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后,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解决。

第六条城镇七至十级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参战退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工作单位的随所在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单位缴费部分由所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所在单位经审核确定为特困企业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通过多渠道筹资帮助其参保;无工作单位且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既可以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缴费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步参加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有工作单位的,其缴费部分由所在单位或者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经审核确定为特困企业的,其缴费部分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通过多渠道筹资帮助其参保。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有困难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等帮助其参保。

第七条农村七至十级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等解决。

第八条优抚对象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凭证件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并享受下列医疗优惠减免:

(一)免收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疗费、门诊出诊费、专家挂号费、急诊挂号费、急诊观察床位费和病房的空调费、暖气费;

(二)检查治疗项目费用减免比例不低于20%;

(三)药品费用减免比例不低于10%。

支持、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采取多种措施减免优抚对象的医疗费用。

第九条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定点医院所发生的门诊费用,超出个人账户之外的部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补助办法。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规定范围内,起付标准以下、最高支付限额以上以及个人共付部分的住院医疗费用,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帮助解决。

第十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定点医院就医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享受定额门诊补助、慢性病补助:

(一)定额门诊补助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补助。定额门诊补助不得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具体补助标准和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优抚对象所享受的抚恤标准高低和现有医疗保障水平等因素规定;

(二)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报销(补偿)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补助。慢性病病种、用药范围、补助标准等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商同级财政、劳动保障、卫生等有关部门,参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一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报销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补偿范围、限额内的住院医疗费用,按照规定比例报销(补偿)后的剩余部分,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标准予以医疗补助:

(一)七至十级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补助比例不低于35%;

(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补助比例不低于15%。

第十二条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解决,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经审核确定为特困企业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从优抚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十三条优抚对象因患大病医疗费用支出数额较大,其医疗费用在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偿)以及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仍有较大困难的,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给予特别救助。特别救助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四条具有双重或者多重身份的优抚对象,按照就高原则享受医疗待遇。

第十五条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并组织实施。

民政部门负责审核、认定优抚对象身份,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为所在单位无力参保和无工作单位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统一组织办理参保手续,按照预算管理要求编制年度优抚医疗补助资金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财政部门应当将优抚医疗补助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

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规定保障参保优抚对象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向民政部门提供已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优抚对象有关情况。

卫生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优质服务措施,保障医疗安全,向民政部门提供已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的优抚对象有关情况。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筹措优抚医疗补助资金。优抚医疗补助资金来源为:

(一)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

(二)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三)依法可以用于优抚医疗补助的福利公益金;

(四)依法接受的社会捐助资金;

(五)依法筹措的其他资金。

优抚医疗补助资金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的基础上,由省、市、县三级列入财政预算。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优抚对象人数较多的地区给予适当倾斜。

第十七条优抚医疗补助资金应当纳入财政社会保障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贪污、挪用、截留、挤占。

第十八条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单位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规定审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待遇的;

(二)在审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待遇中出具虚假证明的。

第十九条优抚对象所在单位未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履行义务;逾期仍未履行的,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因不履行缴费义务使优抚对象受到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优抚对象虚报骗领医疗报销费、优抚医疗补助资金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退回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停止其享受的优抚医疗保障待遇。

医疗保障制度篇4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DF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1-0126-05

“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其中健康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了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在农村开始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使得农民看病有了保障,并促进了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研究并借鉴这些国家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建立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发达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

(一)德国农村的“农村健康保险”制度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型模式的代表国家之一。德国制定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障法律制度。德国早在1883年就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并陆续颁布了《疾病保险所联合会新条例》《保险所医生权利新条例》以及《养老金领取者疾病保险新条例》等。

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方面,早在1955年,德国就颁布了《农业法》,该法第一条即明确规定了农业人口应与其他人口享有相同的福利待遇。德国于1972年建立了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旨在降低农业企业的经济风险。与其他非农业职工一样,在医疗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也采用了共同承担经济责任的原则,德国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保障范围。根据德国的《农民医疗保险法》,农业医疗保险机构有义务为农民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医疗保险。农业医疗保险的覆盖人群包括农、林业从业者以及年满15岁的家庭协助成员。(2)参保原则。德国的农民健康保险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健康保险,其业务由分布在各州的20个农民医疗和照料公司经营。这些保险机构的投保人主要是农民及家属。(3)保费缴纳的多少与收入挂钩。农民在缴费时,应根据一定标准测算出其真实收入水平,再按高收入者多缴低收入者少缴的原则进行收费,但在给付水平上却无差别,体现了“互助共济、风险分担”的社会团结理念。(4)保险基金运营市场化。德国的农民健康保险业务由农民医疗和照料保险公司经营。参保农民可根据各公司的运营能力及业绩任选一家加入。(5)联邦财政的巨额财政补贴“兜底”。与职工医疗保险有所区别的是,为减轻农民负担,德国联邦政府为农民医疗保险提供津贴。德国的《农民医疗保险法》也确定了国家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险津贴的责任。

(二)日本农村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比较成熟。自1922年制定《健康保险法》起,日本逐步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自二战以后,日本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该阶段是日本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初级阶段。在1922年《国民健康保险法》基础上,分别在1948年和1959年经历了两次大的修改。修改后的《国民健康保险法》要求全国的农产、个体经营者等无固定职业的收入者均必须强制加入这一医疗保险。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属于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阶段。该阶段中,日本陆续制定颁布了“老人医疗费支付制度”、《老人保健法》、《国民养老金法》及《护理保险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到20世纪末,日本已经建立起了完全覆盖农村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居民加入的公共医疗、养老、护理等各类保险和公共福利及老人保健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农村保障体系。

日本农村“国民健康保险”的主要内容为:(1)保费来源包括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及基金的投资收益。1991年国民健康保险基金的构成为:保险费39%,国家补贴37.5%,其他23.5%。(2)给付范围包括诊疗费、特定诊疗费、高额诊疗费、助产费等。(3)日本农民医疗保险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补助,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补助。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

(一)泰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30铢计划”

泰国的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人口结构与我同相似,但其经济状况优于我国。泰国针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目标。泰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简称为泰国“30铢计划”,是针对农民及流动人口而推行的一项全民医疗服务计划。泰国2001年“30铢计划”的试点取得成功后。在2002年颁布了《国民健康保险法》,赋予了该计划的权威性。

“30铢计划”的管理归属国家卫生委员会,由其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同时,建立国家健康保障办公室分配预算并负责监督。在省一级成立地方卫生委员会,或者由卫生局作为购买者与公立和私立卫生服务提供者签订合同。“30铢计划”的筹资全部来自于中央财政,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标准将资金预拨到省,省卫生部门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政府每年为每个参加这个系统的人支付1404铢,包含了每个人的医疗、预防、健康促进的费用以及管理费用。这些资金根据所服务人群的规模直接配置给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医疗机构。一般来说,卫生委员会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支付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对门诊和住院服务都实行“按人头支付”;二是对门诊采用“按人头支付”,而住院实行总额预算下的“按病种付费”(DRGS)制度。泰国国民无论住院还是门诊,每诊次只需支付30铢的挂号费,即可得到预防保健、门诊服务、住院服务、不超过两次的分娩、口腔疾病治疗等。

(二)巴西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家庭健康计划”

20世纪20年代,巴西即开始建立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发展为全民医疗保险。全国居民,不论贫富都享有保障的权利,医疗保险覆盖面广、发展快、待遇水平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巴西农民医疗保险费用是以税收附加的形式缴纳,同时国家予以适当

补贴。巴西还针对农民设立了“家庭健康计划”。

巴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巴西联邦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医疗保障问题,除实行全民同意的医疗健康制度外。还针对农村专门设立“家庭健康计划”,南联邦和州政府统一实施和监管。另外,还注重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激励,设立专项经费进行支持。在位从事农村卫生保健服务者提供启动资金及生活补助的同时,还按服务量进行奖励。联邦政府确保农村义务工作者可获得不低于城市同类人员2倍的工资,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印度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印度的国情和中国最为相似,经济也较为落后,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了70%。作为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占比重很大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在于公平和公正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即:在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的问题上的公平公正。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91个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排行榜,印度位居43位,而我国则在倒数第4位。

1949年印度通过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为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印度建立了多层级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印度努力建立农村医疗网络,免费向穷人提供医疗服务。1991年,印度政府发起“社区发展规划”,建设农村基础医疗设施,2005年,印度颁布了新的“国家农村健康计划”,决定将公共医疗支出从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0.9%提高到2%-3%,各省和邦对公共医疗的预算投入至少每年提高10%,以支持国家农村健康计划的各项活动。为确保农村医疗人员的数量,印度政府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提高医生退休年龄,提高农村医生待遇,提高农村医生技术水平等。与此同时,印度政府还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如:大力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营利性医疗机构分流富裕农民等。

(四)墨西哥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墨西哥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是各级政府参与,医疗保险组织开办医院。墨西哥有两大医疗保险系统:一是全国职工社会保险协会,主要保障对象是企业工人和农业工人;另一个是国家职工社会保险协会,主要保障对象是政府工作人员和文教科研人员。此外还有一种对穷人的免费医疗救济。

全国职工社会保险协会最早成立于1944年,起初只为城市企业工人提供医疗保险,1954年扩大到农业工人。在医疗保险费用筹集方面,农业工人和企业工人都属于雇员,在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及支付上是一样的。对于贫困农民医疗费用的筹集则由职工社会保险协会负责管理,费用由政府全部承担。在医疗服务提供方面,农业工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有保险协会下属的医院提供。贫困农民则可到政府开办的医院就医,也可到政府与协会签订合同的诊所和医院医治。

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受具体国情的影响,各国在选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方面有所不同,一种是为农民建立相对独立的医疗保障制度,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另一种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农民和城镇职工等其他人群实行统一的制度。尽管以上国家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各有特点,但在以下方面具有共同之处。

1.立法保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同家,都非常重视立法在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作用。发达国家中,德国和日本两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均属于社会保险模式,两国均通过立法的方式构建了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对于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管理、政府的补贴等各方面均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发展中国家中,泰国先进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待成熟后,立即通过立法的方式将有关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印度则通过在根本大法――《宪法》中明确了全体国民均享受免费医疗。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需要立法的保障。

2.政府财政支持是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上国家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德国和日本都为农民参加医疗保险提供补贴;巴西之所以能够开展的“家庭健康计划”,国家的财政补贴也是重要的保障,同时巴西政府还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工资,以确保能够为提供足够的医疗服务;墨西哥政府也承担了贫困农民的医疗保障费用,以保障低收入的农民能够得到足够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障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要求政府给予适当的支持。世界各国的农民群体普遍收入较低,尤其对医疗服务支付能力较弱,因此普遍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民参加医疗保障给予资助。

3.适度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以上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且都注重融合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完全由政府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向农村提供医疗服务,由于缺乏竞争、效率低下,必然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强调政府作用的同时,也应该适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4.将强制参保作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原则。德国和日本作为社会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问题上,均采取了强制性做法。医疗保险领域具有非常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投保人对于自身健康状况具有更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无法被保险机构所掌握。若采取自愿参保原则,则可能出现“逆向选择”,表现为:积极投保的人,往往是疾病风险高的人;而保险机构由于不了解投保人的私人信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被迫提高保费,这样会使疾病风险低的投保者不愿参保。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导致医疗保险市场出现消费不足。因此,唯有采取强制性的社会医疗保险,才使得社会医疗保险的交易费用和福利损失降低。如果坚持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以“自愿”为原则,将使得高疾病风险、高医疗需求的家庭更多的参加保险,并进而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和进一步的资金筹集,最终可能影响到农村医疗保障的效果。

5.强调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普遍性,同时也应注意到农民需求的多样性。所谓普遍性,即把所有农民均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内。医疗保障的普遍性体现了公民对国家自愿的利益共享。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注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普遍性。在采取社会保险模式的国家中,虽然强调参保人负有缴费的义务,但国家为了确保农民能够参保,均给予了不同类型的补贴;在墨西哥,政府则完全承担了贫穷农民的保费。在强调普遍性的同时,多样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如在印度,虽然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政府也采取措施分流一部分富裕农民,并且也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性需求。

四、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稳定器”、“安全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城市公民和农村公民都不例外。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

失劳动能力的条件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由此可见,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与其他法律制度进程相比,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整体之后,尤其在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的国家立法、卫生资源配置、建设资金筹集、监督管理等方面均存在立法空白。

建国初,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农村尚不存在。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合作医疗方式在农村出现,此后逐步取得国家卫生部门的认可并得到推广。到60年代中期,合作医疗方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之后,合作医疗制度被瓦解,广大农村又回到了自费医疗方式。20世纪末,我国曾试图在农村恢复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当时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并未能得到恢复。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试点推广,为构建全国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打开了局面。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农村医疗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障必须以立法作为基础,才能保障其运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虽然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但保险法中有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内容,仅有寥寥数语。仅明确了“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授权国务院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农村社会保障国家立法的严重滞后必然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只得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来推行。

2.农村医疗保障立法层次低。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方面,主要的法律文件层次很低,主要体现为部门规章和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等。较低的立法层次,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地位不相符合,也导致了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的权威性、统一性、稳定性不足。

3.农村医疗保障法律监督与实施机制薄弱。现行的农村医疗保障法律监督机制薄弱,表现在缺乏对医疗保障基金筹建和运作的监督。现行民法、刑法、税法等缺少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未能形成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体系。

4.农村医疗保障资金匮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支持。而农村医疗保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而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主要需要政府来提供资助。如果完全依赖农民个体的收入,无法在短期内建立起来;如果规模达不到一定程度,将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因此,农村医疗保障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议

1.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立法的价值取向对法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一直强调其社会,即社会稳定、社会补偿和社会公正,其中社会公正是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因此,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公平优先。

医疗保障制度篇5

[关键词]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 启示

我国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也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21世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在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尽管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出台了一些医疗卫生政策,如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农村“三项建设”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等。但是,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如何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所面临的问题,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我国一样存在这些问题。因此,了解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管理方式和社会救助水平等,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基本模式

在发达国家,医疗保障一般是采取城乡一体化的模式。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更加关注穷人的利益,二者追求的都是普遍覆盖的效果。这里,我们以发达国家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为例来说明。

1.日本的“国民医疗保险”

上世纪中叶,日本政府加大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人口骤降,暴露出来的农业人口医疗保障问题同目前中国农村医疗保障情况颇有相似之处。日本政府和地方互助组织只用了大约50多年时间,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从而彻底解决了农业人口面临的医疗社会保障难题。

日本农民普遍享有国民健康保险,城乡之间差别不大,但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日本农民医疗保险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补助,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补助个人交纳少部分保险费。以农业人口为主要对象的医疗保险组织得到政府的补助数额最大,占支出的50%,其他组织约16%左右。补贴资金的来源是,中央政府占二分之一,县政府及县以下的镇村政府各占四分之一。个人交付的医疗保险基金是以户收取的,平均每户每年为l17388日元(1990年),约1000美元,被保险者凭医疗证可自由选择医疗保险的合同医院就医。由于农户个体经营者等无固定收入,因此他们须每月定期到当地的社会保障事务所缴纳国民医疗保险费,其征缴办法不同于“受雇者保险”第二、三类参保者(可事先强制性地从工资中扣除医疗保险费的做法)。农民的健康保险也由政府、农协健康保险组织和农民个人三方负担。

另外,针对偏僻地区,日本还制定了“赤脚医生”培养制度。由于目前日本还有1000个左右的无医疗地区,由于没有愿意在农村偏僻地区服务的“赤脚医生”,这些地区的居民不能及时方便地得到医疗服务,所以叫“有保险、无医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年以前,各地政府共同出资办起了一所“自治医科大学”,培养能在农村和偏僻地区工作的医生。学生读书期间的学费由各地财政承担,但学生毕业后必须按要求到农村服务9年,其中5年在偏僻地区,服役期间享受地方公务员待遇。

2.印度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949年印度通过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免费医疗服务主要由公共医疗体系和农村医疗网提供。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部级医院、邦(州)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五个层次。农村医疗网络由保健站(Sub Center)、初级保健中心(PrimaryHealth Center)和社区保健中心(Community HeathCenter),三级构成。在这些公立医疗机构中,印度农民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并且印度政府规定每10万名农村居民配备1个社区卫生中心,中心一般有30张左右病床和4名医生,并配有较完善的检查设备等。此外,每个地区通常还有2到3个地区医院,社区卫生中心无法治疗的患者都被送到这里。印度的农村医疗架构设计照顾到了各个层面,减轻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另外,印度还存在私人医疗保险制度。由于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公立医院负担较重,印度政府也鼓励发展私立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一个有机补充。市场化运作的私立医院大多条件较好,这样就使一些比较富裕农民自然地“分流”到私立医院。

二、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增加卫生财政投入,扩大医保覆盖面

我国之所以将社会保障在城乡间分开进行,这是由特殊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城市化进程,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过去20年医疗保险改革选择的是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医疗保险模式。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补贴医院,在医疗保险方面并没有出资。然而,这种制度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虽然我们也有医疗救助,但并没有针对老人、穷人等弱势群体的一种特别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而现有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只是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人员,大多数人在发生疾病的情况下,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给予帮助。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医疗卫生体制公平性的评估中,我国在“筹资贡献公平性”这一指标上排名第188位。

我国农村早期的合作医疗是一种国家动员下的强制性的集体福利,现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也只是一种探索性的过度形式而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医疗保障这个大体系之中是大势所趋。因此,惟有借鉴国际经验,科学准确地进行整体制度设计,实行城乡统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医疗保障覆盖面低的问题。

2.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制度是构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模式

日本、德国、墨西哥、印度等国通过不同机制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的经验表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是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基于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过低的现实,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第一层次是基本医疗保障。通过一种正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国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安排,保证广大农民能享有基本医疗权益;第二层次是补充医疗保障。可以以新型合作医疗为核心,鼓励农民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如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为会员集体投保,为农民看病提供基本保障外的补充;第三层次是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为农民大病医疗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提供保障。医疗救助的方式有很多,根据我国当前农村的情况,主要可采取减免贫困农民医疗费和合作医疗缴费、给予超过一定数额医疗费的重病农民适当的一次性补偿等形式。

3.政府应在农民医疗保障尤其是资金筹集中承担主要责任

德国、印度、墨西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政府参与,既参与管理,又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医疗保障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就要求政府给予适当的投入和支持。政府的参与是上述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农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对医疗服务消费的支付能力相对较低,所以除了少数国家外,世界各国都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民参加医疗保障给予资助和补贴,尤其是泰国、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农民医疗保障别是资金筹集中承担了较大责任乃至主要责任,甚至马来西亚政府还承担了全部责任。美国虽然对一般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几乎不给予补贴,但对贫困农民参加医疗保障给予了财政补贴甚至全部免费。因此,在农村医疗保障建立中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要承担较大的资金筹集责任,这也是由医疗保障一定程度上的公共产品性质以及政府应该注重社会公平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非常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政府的支持尤其是财政资金的支持。因此,强化政府的支持,对于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国外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医疗保障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私人产品,受益者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也不是无限的。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在探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基本上都半途夭折或不了了之,这与政府投入和补贴不足有很大关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也和政府增加了投入和补贴力度有很大关系。

4.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法工作

在多元市场体制下,政府必须定位于制定和完善公共服务的市场规则。例如泰国在2001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2002年颁布了《国民健康保险法》。赋予该项计划的权威性,这为以后该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至今,这项全民医疗服务计划得到了有效实施。目前,我国合作医疗只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缺乏具体的用于指导实践的法

律法规。因此国家应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规,以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办法和相关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站的组建方法及其职能等国家应该通过相关的比较高层级的立法文件,对保障人权做全面的、具体的规范,对农民参与社会保险予以严格的乃至于是强制性的规定,最好是能够像其他国家一样做到强制参保,当然这项规定必须建立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之下,所以就更加要通过立法发挥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的作用,以从长远上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惠芳 陈才庚:墨西哥和巴西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启示[J].《拉丁美洲研究》, 2004年第5期

[2]冯国忠 吴红雁:《印度医疗保障体制主要内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医药》,2007年第5期

医疗保障制度篇6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促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三大部分构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面向全体农村居民的基本的普遍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它是以中央财政拨款及社会力量筹集等多种形式建立的补助基金制度,对患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及五保户给予的医疗参保费用和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面向城乡患有重大疾病并且医疗有困难的居民,给予一定数额资金的救助制度,获得救助的农村居民可享有相应的医疗优惠政策。

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形成一个庞大的团体。进城务工的农民同样也面临着失业、工伤、疾病、生育与养老的问题,而他们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是属于农村社会保障系统,这种保障的方式会给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带来压力,同时也会给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生活上带来诸多不便。

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制度,农民的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存在,在工作地就医,存在医疗费用报销手续繁琐等问题,由此引发了很多新问题。农民工群体中大多数人受教育程度有限,一般从事高风险作业,生活条件艰苦,使得这一群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加大,所以是最需要医疗服务的人群,同时,又由于他们收入有限,常常发生付不起医疗费用的现象,因此,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尤为突出。而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不但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家庭幸福,也会对国家各项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影响。妥善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中国城乡二元制结构长期存在,在城市各种养老保障制度已逐渐完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逐渐社会化,各种社会化服务顺利开展。而在农村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及社会保障机制和服务不到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存在诸多不足。农村空巢老人医疗保障方面主要面临着护理费无法进入到医保系统进行报销的问题。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54%以上,其中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在2010年已经达到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37%。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率提高[2]。

(三)保障费用投入比例有限,是当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一个难题

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离不了政府经济的支持,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央政府对医疗保障资金投入有限,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医疗保障的资金对当地政府来说是一项较重的经济负担,在资金投入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部分贫困山区由于消息闭塞和政策宣传不到位,有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制度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其中少部分人不敢甚至不去参合。由于“新农合”的资金筹集渠道包含个人筹资部分,这部分资金的筹集采取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这些持观望态度的群众中有些人不愿缴纳个人缴费部分,这种现象不利于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筹集。

三、我国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来分析,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①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保障的人群比例范围较城市小,特别是有些偏远地区,主要是由于信息传递相对滞后。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参保率较高,普及范围较广。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普及受到资金的影响,通常资金的投入是城市多于农村。③农村医疗保障报销的服务网点较少,而且程序较为繁琐。④医疗费用报销不及时的问题比较普遍。

(二)内部因素

①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制度认识上存在偏差。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大的受益者,农民在农村医疗保障匮乏时期对其的需求是强烈的,但在新制度的推行中却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建立在他们对该项制度的预期收益与付出成本的比较之上的。农村医疗保障虽然是政府主导的制度,但由于部分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之偏远地区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有限,知识相对贫乏,对其了解的程度不够,认知程度还没有得到提高,能够主动参加到这一体系的人数受到限制。②少数服务网点处理问题不及时造成农村人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信任感降低。

四、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农村当前已经建立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实现了“广覆盖、保基本”的目标。“新农合”的出台和全国大范围的试点开展,改变了农村单纯地依靠家庭支付医疗费用的传统模式,填补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空白,但是保障力度仍然不够,农民的医疗费用很大一部分还需要家庭来承担,因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为了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监督

2014年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标准为320元,比2013年提高了40元,个人的缴费标准是90元,较2013年提高了20元[2]。虽然筹资的总数一再提高,但是医疗费用的增长远远高于筹资水平的增长,“新农合”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目前我国“新农合”资金来源以分散的区县统筹为主,各区县采用不同的“新农合”补偿方案,由于参与到统筹的人数较少,资金总数少,抗风险的能力较小。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给予财政上的帮助。

同时,还应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监督机制。“新农合”制度的立法问题已经明确写入了《社会保险法》,但是受制于各种原因, 当前“新农合”的立法仍然处于地方试点阶段,全国性的立法还没有真正提上日程。建立立法机制,调整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对农村医疗保障的执行力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强乡镇医药价格市场的监督,对医药产品明码标价,严厉打击利用医药市场进行暴利牟利的不法手段,做到医药市场价格的透明化。

(二)加强农村偏远地区先进医疗器材的配备和专业人才的引进

面对县乡级卫生院就医人次的下降、医疗设备落后和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应该加强国家对乡村医疗设备的投入部分,同时,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专业医务人员去乡村卫生院工作,方便群众就医,缓解“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和优化医疗资源整体利用率,落实分级诊疗惠民政策,采取医院优化双向转诊流程,保障转诊患者优先获得门诊和住院服务。同时,患者如果按照分级诊疗相关程序就诊,在费用报销方面,享受相当比率的优惠,以此来提高乡村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简化医保报销流程

规范各个报销流程,简化农村群众报销程序,积极推行定点医疗机构的及时结报和异地结报,推行一站式服务,方便农村医疗患者得到及时的全方位的补偿,建立农村人民的信任感。加强对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网点的建设,进行分散式的多个网点服务,使农村群众能够更加快捷地享受医疗保障制度带来的益处。

(四)建立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参照其他国家推行的护理保险制度。美国健康保险学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运营机制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地为慢性病患者、老年性痴呆等认知障碍的患者或者伤残状态下的人提供的护理[3],美国和法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了长期护理商业保险。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是为解决城乡失能人员的医疗护理难题而设立,可以有几种服务方式,如:医疗护理,主要是以住院的方式在定点医疗机构开设医疗专护病房,为参保人员提供长期24小时连续医疗护理服务;养老和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为入住本机构的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和长期24小时连续医疗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是护理服务机构派医护人员到参保人员家中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医疗保障制度篇7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2009 年3月1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1]近年来,国家给予了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越来越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至少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因为良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等方面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第二,是因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依然普遍地存在。因此,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医疗保障体系残留的制度缺陷,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成为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一项艰巨任务。

1.我国目前医疗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全民保健制度,城市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建康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障是以全民保健为基础,以公费和劳保医疗为主体,以合作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2]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这一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医疗保障事业整体投入不足

我国实行了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医保支出的制度,目前的公共服务事业是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的医疗保障事业是其中的重要成分。国家对于医疗保障事业的投入主要通过政府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引入第三部门等方式。而财政支持又是直接作用于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环境改善,医疗水平提高等方面最为重要的手段。但目前各种数据显示,国家对于公民医疗的整体投入情况并不乐观。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而很多采取某种普惠式医保体制的国家的医保支出比例达到17%左右。

1.2医保制度体系建设区域性差距过大

据卫生部调查统计,农村贫困地区重病未就诊、未住院比例高达70%。而与此同时, 医疗卫生资源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医院,而占全国人口近 70 %的农村人口所拥有的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 30 %。乡镇卫生院只有1/3正常运转,农村每千人平均拥有的病床不足 1张,城市为 3. 5张;农村每千人只拥有 1名卫生技术员,城市则在 5名以上;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病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现有的城镇医疗保障体制仅能覆盖全国20%-25%的人口,仍有75%-80%的广大人口未被覆盖。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参加了医疗保险,但私营、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灵活就业人群,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没有参加。目前进城务工农民达1亿多人,参保人员不足5000万人。有部分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无法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缺乏保障。有的困难企业不能按时缴纳保费,甚至长期拖欠。一些效益好的单位迟迟没有参保。很多企业医保经费以企业为单位提取,自行管理、使用,实际上是“企业自我保险”。企业承受医疗风险的能力有限,尤其是中小企业,亏损企业和老企业更是如此。[3]医保制度体系建设区域性差距过大这一问题不仅损害社会公平,激化社会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它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使得资源不能得到最为优化的配置,是一个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1.3医药、医疗费用的定位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

目前,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疗服务费用及药品价格费用难以控制,医疗费用一路攀升。同时, 对于医院的医疗体系改革及其监管没有到位,出现了根多乱收费的现象。各种不正常的医疗费用相继攀升,大大削弱化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功能。[4]这其中主要是是药品及医疗用品价格猛涨,一些医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疗效不好的药品,并以异型包装,搭配销售,高额回扣,进入医疗机构,增加了医疗费用。在市场导向下,用药和药品价格缺乏合理性。在医疗这个非常特殊的市场中,药品价格管理混乱,制药企业虚报成本,哄抬定价现象十分严重。[3]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仍然不是很完善造成的,同时配套的制度与法律保障并不健全,如人保部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等,立法层次偏低。[5]这就导致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在对市场进行干预时没有十分明晰的权责划分,监管的效力不高,力度不够大。

2.关于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

为了建立良好的医保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和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医疗保障制度篇8

【题目】广东医疗保障体制的优化探析

【绪论】香港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与启示绪论

【第一章】医疗保障基本概念与研究理论基础

【第二章】粤港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

【第三章】 【第四章】粤港医疗保障制度差异性的根源分析

【第五章】完善广东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参考文献】广东与香港的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对比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三、粤港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医疗保障制度目的、内容水平与覆盖面的比较。

通过对粤港两地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粤港的医疗保障制度有着各自的优势。医疗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的重要决策。对两者制度的区别进行探究是本章所关注的主要内容。沿着两地医疗保障政策是什么,制度的初衷是什么,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运行,以及带来怎样的社会经济效果。本章将从医疗保障制度的目的、框架、内容、覆盖面、改革趋势、以及政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对粤港两地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1.医疗保障制度目的比较。

香港政府在对经济政策进行制定时,主要参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该思想理论认为自由竞争是最平等的制度,要使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不能够以单一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性,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通过对香港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上所做出的努力进行概况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为了追求机会平等和效率优先两大目标。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就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体系的不足,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以此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政府能够有效控制干预力度,并从社会公正、稳定的角度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就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使以各种原因无法参与的公众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从流程来看,香港政府首先从住房入手,然后是福利,最后介入医疗服务,目的就是为香港市民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机会的均等性,使人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的发展。

广东省构建的医疗保障制度参考了国家本位主义原则。在计划经济时期,从社会主要问题和国家利益角度考虑,主张由国家对制度进行优化,强调由政府参与干预,并积极履行社会保障职责。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在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开始强调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处理,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化。可以看到,粤港两地的医疗保障理论都是以救助贫困、增加社会公民福利为目的。香港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的本质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萧条,而中国的社会保障理论的实践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现。但实施的愿望都一样,都是为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医疗保障制度内容的比较。

香港地区的医疗保障项目既包含全民健康保险还包括商业健康保险,从本质来看,双方具备一定的替代性,也具备互补性。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互补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上。随着全民健保的不断普及,人民参保率显着提升,保障范围也有效提升。在全民健保的带动下,香港地区的商业保险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在广东省,社会医疗保险是保障国民健康的基础,企业为职工举办的补充保险数量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差,不会主动为职工缴纳保险,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国家不会检查自己这部分的情况,只是为员工提供基本公司,以较低的付出来获得较高的收益,导致劳动力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受经济能力的影响,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濒临破产,整体经济情况非常差。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即使想要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但也不具备经济实力。对于商业保险来说,受外部环境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且从当前整体情况看,公众投保意识并不高,几乎不会主动的购买商业保险,无法实现对医疗保障不足的部分进行弥补。且当前商业保险险种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对于广东省居民来说,只能够单一的依赖于政府所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来保障自身权益。在医疗市场风险不断加大,费用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积极支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利用制度化的手法促进这类保险的发展,提升规范化程度,并积极监管企业行为,强制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保险非常重要。

3.医疗保障水平的比较。

香港居民医疗保险水平较高。在经济发生较大波动时期,香港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增加了个人支付保费金额,以此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做到对支出的有效控制。、广东的医疗保险制度也考虑到困难群众的医疗需要,以保证最基本的医疗需要。虽然粤港两地的医疗保障费用在不时地增加,但相对于粤港两地居民收入而言,其增幅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因此,粤港在确定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时,对居民需求的刚性增长予以了考虑,并且分析了各单位的财务发展能力。有经过较为充分的论证,始终将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与粤港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吻合。

4.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

香港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定涵盖了全体香港市民,它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但医疗服务的效率低下。香港地区当前采取的医疗保险模式为政府医疗保险模式,在参考公共产品属性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政府作为香港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在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起到了资源分配作用。据统计,政府为市民提供高福利和服务项目等化的医疗保障服务,人均医疗保障金额投资超过 4000 元港币。香港主要的医疗保障资金来源于财政和税收税收,香港政府通过对医疗的投入来调节贫富差距,从宏观上看,香港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公平性和互惠性。

相比而言,广东在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比香港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覆盖面也广。广东省是全国最早开展医保制度改革与试点的省份。当前广东省构建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成熟,实现了范围的扩张,在改革的推动下医保覆盖面积将会继续扩大。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截至 2016 年底,广东省参保人数达到了 10150 万人,其中职工医疗参保人数为 3814万人,居民参保人数为 6336 万人,参保率达到了 98%。在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后,给予了农村居民更多的选择权利,其既能够选择普通的社会保障,也能够选择商业医疗保险,扩大了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在不断改革下,农民的利益和权益得到了维护。在实施统一制度后,打破了地区间制度限制,提升了制度间的联动性,提升了整体保障力度。

(二)医疗保障制度管理体制的比较。

1.医疗保障体制框架的比较。

香港地区采取管理与执行相分离的制度,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优化。负责决策的部门为卫生局,卫生署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两个机构实现了权责的明确。在管理方面,针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两种不同性质的医院,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管理。后者由卫生署负责监管,政府只负责对宏观环境的调整,保持市场的有序竞争,提升私立医院市场的规范程度;医院管理局负责对公立医院的监管,这种独立性机构的存在有效规避了政府的双重责任和权利,防范了风险的产生,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卫生署作为医疗保障的主要管理部门,在香港只有一个层级,没有任何的下设机构。对组织结构的优化,提升了管理效率,使香港在医疗保障工作上能够积极转变发展思想。此外医院管理局作为公立医院的主要部门,构成部分为医院管制委员会、区域咨询委员会等。这些下设部门人员由社会各界人士构成,具体有医界专业人士、社区代表等,使得各大主体间构建了紧密联系,提升了医疗监督管理机制的优化程度。医管局还设置了两层投诉处理制度,力求做到对投诉的及时处理,达到居民的满意。二是构建了药品治理保障制度,通过对专业委员会的构建,实现对药品的筛选。针对大额药品进行集中采购,切断药品和医院的利益关联,避免医院因利益要素而忽视药品质量,损害消费者权益。三是实施财务、薪酬统一管理。财政拨款是公立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各公立医院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由此可以解决医院的资金来源问题。对医生设置固定薪酬,不设奖金,也不存在灰色收入。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是主管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政府组成部门,但通过日常观察发现,该部门的工作仅局限于医疗保险范畴,对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内容则不会涉及,后者仍旧归民政厅管理。一些具体项目虽然在政策上统一纳入到了系统管理范畴当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旧是由不同的部门分管操作,导致管理不够统一,出现了多头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情况的出现不仅导致了职能重叠,也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当然,所有的制度设计都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实际情况,不能够单一的进行借鉴。对香港地区医疗保障改革经验进行总结,能够帮助广东省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少走弯路。

但对于广东省来说要认清我国国情,香港地区的情况与自身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分析发现,阻碍广东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医疗利益集团的障碍、税收制度的障碍等。在改革阶段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通过对先进制度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先进经验,在借鉴的基础上有利于创新,从而发展更加适合广东省发展的医疗保障模式。

2.医疗保障财务管理的比较。

在财务管理方面,立法局每年都会对政府预算资金安排预案进行审批,以此来保障政府每年耗用的资金都符合法律要求,所有的资金都能够在法律的监察下使用,并且每年年终各级政府要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上报,使立法局得到回馈消息。立法局设有专门的福利事务委员会,可以参考实际情况对福利经费来源进行调查。香港医疗保障资金实现了规范化管理,能够做到信息的充分披露,因此很少出现资金被挪用的情况。

目前广东省在管理医疗保障资金时,所采用的模式为预算内管理和预算外管理两种。医疗保险基金属于预算外资金,政府以开设专业财政账户的方式进行管理。从政府部门编制的账簿科目中可以看到对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这一科目。而从一般预算支出中来看,已经有了抚恤费用和社会福利费等支出,这已经涵盖了一定的范围,而又设置了对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导致预算支出项目重复。同时,对医疗保障资金的调进调出也增加了资金周转环节,导致效率受到影响。

香港公立医院所需资金完全依赖于政府,医生享受的待遇与政府人员类似。由此香港公立医院其实并不存在独立性,更像是政府的下属部门,不具备盈利性质。这种医院与实行第三方付费的医疗机构有着显着的区别。因政府直接出资帮助公立医院发展,医院也就不用考虑收入问题,在这种关系下政府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也更加容易落实,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但是会造成医院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香港医院管理局一方面需要为公立医院拨付经费,并与公立医院进行谈判,确定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另一方面需要对各公立医院进行管理,维持医院的平稳运行,为医生和其他员工提供福利保证。因此医院管理局既是保障医院主体利益的保障者,也是公众服务需求的代言人,当医院利益与公众利益存在冲突时,因医学界所处地位较高,对社会影响较大,医院管理局很可能偏向维护医院的利益而损害公众的权益。香港住院费用、门诊费用都是象征性的收取,病人只需要根据设定的限额缴纳一部分费用就可以享受到所有的服务。事实上病人在住院期间看病的费用要远远超过其每天支付的费用,而这个差额完全由政府承担。即使病人因经济非常困难,连最低的限额也支付不起,医院也不会让其提前出院。在香港病人的住院时间与其病情直接相关,与其经济能力没有任何关系。这也使得很多身患疾病的公民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不用担心因资金不够无法看病的问题。

广东省的公立医院所需资金除部分公益一类和政府机关部门由财政供给,实行收支两条线外,大部分还是要自负盈亏,存在营利的动机,医生还是有提成的情况。在广东省医疗保障中,医疗保险以政府、单位、个人三者共同承担。以广州为例,广州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由单位承担 7%,个人承担 2%;补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险和生育工伤险种等由单位承担。据统计,2017 年广东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例分别为 78%和 65%。与香港等地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3.医疗保障改革趋势的比较。

香港医疗制度从 1999 年《哈佛报告》提出医疗融资计划开始,进行了多方改革尝试。改革措施主要有:一是增加个人收费,抑制不合理的医疗需求。公立医院启动调整原收费项目和引入其他医护服务新收费制度。如 2003 年 4 月 1 日起,上调了公立医院住院收费标准,将原来的 68 元上调到了 100 元,并设置了统一的药费收入,既所有药品收费 10元。二是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行了整合,联系了普通门诊、专科门诊和住院之间的合作。三是构建了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技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拟在公立医院之间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医院,缩短等待期。四是提出了构建健康账户的设想,为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引入个人储蓄计划,市民从 40 岁到 64 岁,必须要将 1%左右的收入储存在个人账户当中,以便于应对日后的医疗开支。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香港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时,首先是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利用政府的管理力度,实现对开支的有效控制,防止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从而维护医疗财政的稳定性。同时提升个人承担责任,利用开设个人账户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医疗经费来源,构建长期的护理保险计划,广东地区和香港地区的政治发展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在医疗制度上也存在着较多的差异。但是双方设置医疗制度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公民权益,实现对医疗服务的保障,使所有市民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健康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要积极承担责任,维护医疗制度的公共属性。从这一点来看,香港的医疗保障制度值得从我们的参考。为保证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性发展,如何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人之间最优比例的责任分担,也是当今世界医改的焦点。曾经,中国大陆因加重个人承担的比例造成医改的失败,今天,香港也逐步在增大医疗保障中个人承担比例,我们广东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应吸引经验教训,慎重实施。

(三)医疗保障资金运营体制的比较。

医疗保障支出指的是财政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医疗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要长期的为这项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一般来说政府会通过设定专项基金的方式,通过对这一基金中资金的使用,为医疗保障的顺利运行奠定基础,弥补资金缺口。医疗保障关系民生,与政府预算支持息息相关。

1.医疗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地位比较。

广东省财政医疗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与香港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项目繁多的保障项目,以及较高的津贴水平,使得香港政府的支出相对较高,真正担负起了社会安全最后防线的看守者的责任,保障了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由于广东省的医疗保险收支是独立于财政预算之外的,因此广东省财政医疗保障制度水平较低。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还没有完全完成,这也导致我国花在经济建设上的支出较多,资金的过多占用导致在社会保障上可以利用的资金减少,减少社会保障预算数额。

以 2003 年为例,该年香港医疗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5.4%,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约为 9.7%,可以看出差距非常明显,同时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相比差距也非常明显。香港共有 600 多万人口,为了使这些人的健康得到保证,维持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每年在医疗费用上拨付的金额大约为 300 多亿港元,占全香港 GDP 的 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度将会再次提升,这一比例也会明显增加。到 2016 年,香港需要利用国民总收入的 25%来维持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

我国人口基数大,属于第二大人口大国,但卫生总费用占比情况非常不理想,说明我国卫生资源总量非常不足。《2017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6 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 比重 6.22%,高于上一年度的 6.05%。在 2016 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占比在30%左右,社会卫生支出在 41%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比 28%左右,与 2015 年相比,社会卫生支出有所增加,其他两项支出都明显减少。广东省位列全国第一,卫生总费用为3301.67 亿元。从总体以上来看,整体看社会卫生支出在增加,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略微减少。

2.医疗保障资金来源与筹资模式比较。

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需要得到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也成为了政府医疗保障政策运行的核心内容。保障资金的来源是推动社会保障运行的起点,医疗保障基金是政府设定的专项基金,目的在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是突发事件产生后,劳动者的权益受损,属于强制性的储蓄基金。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使医疗保障制度得以稳定运行,就必须要得到安全基金的保障。而受这种基金特性的影响,比如数量大、周期长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基金收支是否平衡,是否能够形成良性循环,都会影响到制度的落实效果,进而影响到服务质量。

香港政府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开展医疗保障活动。对于一些不具备缴费能力的人,为维护他们的权益,利用社会成员互助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公共产品,医疗保障资金来源于税收,因此香港采用政府拨款的方式为医疗保障提供资金来源。具体来看主要有公益金、信托基金以及各种活动募集的捐款等。香港赛马也会持续为医疗保障注资,所提供的资金援助金额也非常可观,为香港的财政计划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香港,医院的投入完全由政府负担,香港特区政府拨款是医管局的主要经费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在与医管局进行谈判后,确定该年的拨款金额,并向立法机关提出申请,通过后完成拨款。在这个框架下,医管局可以利用其他途径获得收入,比如捐款等。政府对医管局的拨款不会因其他渠道收入的变得难而发生变动。医管局可以根据所获得的捐助情况,将预算开支结余中的 5%流转到下一年度使用。医管局会将有明确用途的捐款划入到专项账户中,利用设置基金的方法专款专用。对一些没有指定用途的捐款,会在收款时将其列入到收支结算表内,加入到非医疗所得收入的范畴中。从支出占比来看,政府拨款的一大部分都用于医院员工开支,在其他方面所占成本并不高。香港公立医院数量占全港医院总数的 95%以上,私立医院比例非常小。因此这些医院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管理的,但实行的管理方式为公司化管理模式。广东省的医疗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献身政拨款以及单位供款、个人缴费。医疗保障基金的模式属于现收现付型和完全积累型的混和,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一个参保者建立一个个人账户,个人缴纳工资的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比例由地级以上市政府自行确定,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以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的是社会横向所得再分配效应以及个人纵向的再分配效应。一方面体现了效率将职工个人的贡献缴费与医疗费用的报销在某种程度上结合起来,使其从理论上说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医保统筹部分对不同收入的个员进行再分配,这正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

(四)医疗保障制度效益的比较。

1.医疗保障社会效益的比较。

在年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香港为,位于世界排名第 22 位。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然而,香港的医疗保障公共资源属性具备排他性的特征,在这种特性下导致道德风险难以被规避,很容易出现资源被滥用的情况。由此也导致香港地区的医疗服务常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成本的增加。香港的医疗制度非常看重公平性和可及性。从可及性来看,所强调的内容主要有:一是政策上的可及,也就是将所有的市民都纳入到政策保障的范畴当中;二是地域可及,无论市民身在何处,在有需要时都能够快速到达就医地点。由此可以看出,香港政府采取的制度虽然减少了公众在看病时的资金压力,但是没有解决好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导致看病难的问题仍旧非常突出。

中国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反映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从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的医疗保障政策的效果。香港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得穷人和低收入阶层免于生存危机,保障了社会上最有需要的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香港市民提供了最后的安全网,在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为实现社会成员发展的起点公平创造了条件。在一项社会指标抽样调查中,自由、治安、安定和繁荣的指标都处于高位,显示市民对社会现状颇为满意。广东省在计划经济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当时的国情相符合。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期,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为促进经济发展,国家采取了:广就业、低收入的方式,所构建的医疗保障体制为低水平、广覆盖。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体现公平性,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些策略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缓解了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对生产力的恢复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在长期推行后,人们的积极性开始逐渐降低,不仅导致生产率无法提升,也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广东省的医疗保障机制的低水平,广覆盖模式,造成了看病不难,但看病贵的问题。

2.医疗保障经济效益的比较。

我们可以通过居民消费来考察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关于公平性,从筹资的角度来看,税收是香港医疗保障经费的主要来源,收入高的群体缴纳的税收较高,在医疗保障上做出的贡献也多。从待遇水平来看,无论收入高低在公立医院看病时支付的费用都是相同的,得到的服务也是相同的。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未来收入、当期收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居民当前的消费水平。医疗保障制度的设立可以提升居民消费心理预期,使人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实现消费需求的扩张。

香港地区的消费水平较高,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其居民消费率要明显高于广东地区,并从医疗支出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来看,均呈正比关系。这说明,在医疗保障水平提升的情况下,私人消费数额也明显提升,但相比较而言,当医疗保障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时,香港地区的私人支出增加 0.53 个百分点,而广东相比较而言只有 0.29 个百分点。这是因为香港政府的社会保障力度更高,为市民提供了全面的福利保障,营造了良好环境,实现了对风险的规避,维护了公众的自身健康权益,同时也有效防范了居民为解决看病问题而提前储蓄,使公众的消费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在广东,由于大多数农民在农村医疗设施还相对落后,未能很好地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福利,农民们更倾向于存钱以预防疾病,而不是购买医疗保险消费。

3.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比较。

香港医疗制度对保障性十分看重。与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的发展是欣欣向荣的。与具有公共属性的卫生服务体系相比,私人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这种情况在广东地区也存在,主要是因为公立医院的技术支持和安全支付系统的完善。广东居民倾向于到大医院就诊,从而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此举不利于公立医院资源帮助更多贫困居民或农村居民。在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广东地区,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也同时反映出人们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意愿较低,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两地居民对社会保障依赖程度较高,也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压力。

医疗保障制度篇9

关键词: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发展方向、最终达到三项医保制度框架基本统一的目标以及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之间衔接,这些提法为构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国内学术界也据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此为依据梳理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部分相关文献。

一、关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原则的研究

刘继同、杨小丽认为建立全民医疗保险是一项涉及国家、市场、社区、家庭、个人责任划分和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遵循的原则至关重要,要本着立足国内、借鉴国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稳扎稳打;实事求是、灵活实用、统筹规划、整合协调等原则。朱俊生提出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必须秉持社会公正的原则,以此来讨论改革的规范性目标问题和制度转轨过程的公平问题。姚宏(2008)强调除了要坚持公平原则之外,还要本着统筹兼顾、强制性、互济性、补偿性和政府主导等原则。

二、关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重点、步骤和路径选择的研究

胡晓义认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是要把分散的制度进行有效的衔接和整合,从而有利于身份转换、居住地点变更时医疗利益的续接。王东进指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扎实推进,可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按照“四大板块”的架构同步推进,即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四项保障制度的框架建立起来,初步实现制度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为制度的衔接和转换打基础。第二步,探索各项保障制度之间衔接的有效途径,即用5年的时间,在继续巩固和完善各项保障制度的同时,着手研究“四大板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提高统筹层次,为最终消除各项制度障碍,为实现参保人员的自由选择和流动奠定基础。第三步,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再用5年的时间即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仇雨临指出,目前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呈现出三维分立态势,三项制度在定位、设计、运行和绩效中呈现身份化、差异化、分散化和趋同化等态势。由此决定了我国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方向只能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化异趋同。路径可以设计为:短期(到2011年)内,实现三大体系的全面覆盖;然后在未来的5至10年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扩展为广义的全面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即包括公共卫生保健、医疗保险和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最终(未来15~20年)实现全民健康保障制度。顾听提出“两步走”的战略,认为可以通过两阶段渐进改革的方式来实现全民医保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三大公立医疗保险依然以身份制为基础,其管理机构依然隶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卫生部。在第二阶段,三大公立医疗保险将打破身份制,面向全体国民,构成缴费水平不同、给付水平不同、服务水平不同的三层次公立医疗保障体系。于建华的三步走路线是: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全覆盖、有差别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第二步,到2025年左右,实现以省为单位统筹、体系统一、标准有别的医疗保障制度;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在全国实现基本统一、形式多样的医疗保障制度。刘新建考虑到由于受经济水平、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只能走分阶段、分区域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之路。李华在提出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三对矛盾的基础上,对制度创新的路径进行了设计,如提高实际覆盖率、提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增加政府卫生投入等。王俊华在比较昆山、镇江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医疗保险均等化路径选择。梁同贵则基于政府竞争力的理论视角出发,从人员、机构、体制或制度三个维度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三、关于现有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如何有效衔接的研究

刘丹、王娇娇在分析、介绍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和衔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衔接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政策建议。刘君在对三项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后,得出建立衔接转换首先要突破二元模式,淡化对身份的划分,鼓励居民自愿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其次是需要统一城乡财政补助标准,体现公平性;再次要配套完善三项医疗保险制度,增强医疗保险制度的开放性、兼容性和互通性。朱俊生则认为除了要继续扩大职工医保的覆盖面之外,制度整合的衔接重点在与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并轨。

四、简要述评

综上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关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成果相当可观。其中,对于建立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原则、必要性、意义和面临的问题学术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对于如何实现衔接、怎么具体操作还存在争议。针对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在肯定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发现目前研究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现有研究多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由于没有具体的案例或成功的经验作为支撑,因此多数文章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但总的来说学者们提出的无论是“两步走”还是“三步走”都对我国今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给予了宝贵的建议。

第二,关于制度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建议,而对如何实施制度间的衔接研究较少,更缺乏具体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方案,因此,现有的研究分析力度不够透彻。

第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成果多为对制度的定性分析,而关于制度在整合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账户设计、报销比例等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因而相关的定量性的文章也较为稀缺。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的实现不仅需要宏观方面定性文章的规划和指导,更需要微观方面定量文章的细化和分析,只有将两种方法有效结合才能确保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实现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继同.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核心理论政策议题.人文杂志,2007(2)

[2]杨小丽,张亮,冯泽永.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议题.重庆医学,2009(21)

[3]朱俊生.“扩面”与“整合”并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2)

[4]胡晓义.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行政管理改革,2010(6)

[5]胡晓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发展观察,2010(7)

[6]王东进.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步骤.中国劳动保障,2008(8)

[7]仇雨临,翟绍果.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二元三维态势和统筹发展思路.河南社会科学,2009(6)

[8]顾昕.通向全民医保的渐进主义之路――论三层次公立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东岳论丛,2008(1)

[9]于建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设想.卫生经济研究,2008(7)

[10]刘新建,刘彦超.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目标的对策初探.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1]李华,李佳.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学术交流,2008(4)

[12]王俊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比较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3]梁同贵.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研究――基于政府竞争力的理论视角.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1)

[14]刘丹,兰庆高,于丽红.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问题的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5]王姣姣,夏敬哲.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3)

[16]刘君,赵同松.医保三项制度如何实现衔接.中国社会保障,2008(5)

医疗保障制度篇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7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也在不断深入。面对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和医疗急救保障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如何运作能够更好的实现医疗急救体系的完善,更好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弱势低收入群体的急症救治,是当前重要的社会课题。本文从医疗体制改革为入手,重点分析当前医疗急救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以此为我国的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医疗急救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突发性的急病和事故也进一步的频发。医疗急救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平稳运行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对急症患者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生存机会,降低伤残、死亡的危险,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和控制病情的目的。

伴随着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我国的医疗条件,尤其是医疗急救的条件在不断地改善,主要城镇医疗急救的体系基本实现覆盖。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当他们面临突发急症时,无法很好的接受医疗急救,从而引发了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社会保障来推动全社会的医疗急救普及和覆盖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社会保障在医疗,尤其是医疗急救上的覆盖,可以极大地缓解社会低收入困难群体看病难、急救难的现状。尤其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公民需要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济等社会保障来实现他们的医疗问题。在医疗急救中,急救的高成本消耗限制了低收入者获取相关的服务,而低收入者的欠款又制约了医疗急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两方面建立桥梁,既保障社会大众享有医疗急救的权利,又保障急救机构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社会保障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医疗急救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加大社会保障的实现力度,更广泛和细致的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普及,重点照顾弱势群体的医疗权利,充分实现医疗急救社会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而医疗急救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必然要依托于全社会参与的保障体系来加以完善。

当前社会保障中医疗急救的不足

首先,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相对有限。我国虽然在大力拓展当前的医疗保障范围,但由于受传统保障思想和制度制约,其保障的对象仍然集中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职工,保障的资源也相对倾斜于这部分人群。对于最急需救助的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力度过小,难以满足其求医看病的基本需求,当面临急症需要医疗急救时,更是几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的缺乏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已经成为农村看病难的主要根源之一。2003~2005年我国农村人口的医疗费用的总支出从6%上升到10%[2],如此重的经济负担亟需通过社会医疗保障来进行救济。

其次,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滞后,综合发展不对称,使得社会保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医疗体制的改革深入面临各方面的阻力,医疗保障、医疗保险的改革难以深入。传统医保模式没有全部破除,既有大量的困难人群缺乏相应的医疗救助资源,也存在部分高福利人群医疗资源过剩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合理的配置,无法真正将急需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急救资源用到最合适的地方,是当前医疗保障改革中重要问题所在。

其次,对于医疗急救的相关保障仍然存在极大的空白。目前在我国,医疗保障的重点依然是传统的看病吃药环节,对于农村人口和城镇低收入者的保障更多的集中在大病治疗和相关药品上,缺乏专项的对于医疗急救的保障项目和保障设计。同时,社会大众对于医疗急救收费存在诸多误解,包括在“120”急救需要收费等问题上,都缺乏相关的认识乃至存在抵触情绪。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2009年发生欠款18.3万,占全部业务收入的9.95%;2010年发生欠款22.6万,占全部业务收入的10.83%;2011年发生欠款27.5万,占全年业务收入的13.25%。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病患和急救部门的互动,让患者,尤其是低收入患者对于医疗急救不必心存经济上的畏难,而让医疗急救中心有充裕的资金运作,都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保障的进一步覆盖。

加强社会保障中的医疗急救的措施

面对当前医疗保障,尤其是医疗急救保障的缺失,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来实现医疗急救的发展。

第一,要进一步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的深化要把握三个重心: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医疗费用的合理化和弱势群体的保障化。面对当前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进一步的加大医疗资源的公开化和系统化,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进行详细统计,对于各地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整合整体的资源,形成相应的立体网络,更好的实现医患双方面的互动,从而实现医疗机构资源更加均衡的为全社会服务。面对医疗费用相对的高昂,一方面要通过更为公开公示的方式让病患了解具体的收费项目,提供高低搭配的治疗选择;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更多的实现保障范围的覆盖,由社会保障为大众减轻医疗消费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合理的医疗费用是医疗机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合理的调节要兼顾病患和医疗机构两方面的利益,保障在其中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要加大保障的力度,甚至应当在新增保障的部分,进一步向弱势群体倾斜。无论是待业失业人群、低收入人群、农村人口等,都要一视同仁的普及社会医疗保险,在保障他们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医疗急救方面的救助,使得大病可医,急病可医,有病敢医。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急救机构的建设,优化急救机构的布局。面对我国当前医疗急救资源的不足和急救机构的缺乏,要通过新增和升级两个部分共同努力,实现医疗急救资源供给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保障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急救中心缺乏乃至空白的地区,要进一步新增、新建急救机构或在原有的医疗机构新增或扩大急救部门,保证急症病患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在我们目前的不少中小城市,救护车配置数量少、车载设备标准低、医务人员流失比例大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扭转,这需要医疗资金的投入,更需要社会保障力量的协助,通过建立专门的保障型急救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公民,从而实现社会保障对于医疗急救的保驾护航的作用[4]。对于农村等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借助医疗保障等条件,实现当地医疗机构、急救机构的升级换代,使其医疗和急救的功能进一步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改善农村的医疗环境,将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升级为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提高其诊治和急救功能的同时,降低就医的门槛,通过医疗救助、合作医疗等多种的医疗保障模式实现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整体布局的均衡。

第三,大力的拓展医疗急救保障的财政和资金来源,保证医疗急救发展的持久动力。对于当前巨大的医疗保障资金的缺口,需要扩宽相应的融资渠道。从根本上来说,是需要在政府财政和社会募集两个方面加大融资力度。首先,从政府的财政投入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在逐年增加,2007~2010年,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由1989.9亿元上升到4745.0亿元,增长了2.4倍。这种增长的背后,是政府对于医疗改革的支持和增强医疗保障的决心。但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部分投入仍然远远不足,且投入的对象主要为公立医疗机构。因此,在十二五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和优化政府的投入依然是医疗急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5]。其次,要进一步的加大社会的资金来源,扶持和发展私有医疗机构进入急救领域参与救治。无论是成立急救医疗基金会,组织社会常态捐助,还是向低收入人群发放急救救助卡等模式,都是积极有效的社会扶持机制,能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有力支撑部分。这需要主管部门放宽对于这类资金筹集限制的同时,各个医疗机构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救助渠道的构建中去,以便更好的促进医疗急救的整体发展。

面对我国当前医疗急救的发展现状,医疗机构、政府、社会需要共同协力,不断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社会保障的进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实现医疗急救的蓬勃发展,更好的为救死扶伤,保障全社会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敬.借鉴、创新、发展:境外医疗卫生现状与思考.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

3 王坤华,冉红莉.急救医疗与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44.

4 李剑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5 孙文中,赵文龙.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福建论坛,2007,4.

6 刘家敏.城乡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实践和管理创新.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