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21 12:29:38

银行信贷管理

银行信贷管理篇1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广州分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某外资银行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4、通过动态评占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某外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贷款在五级分类中将被归为“可疑”类,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某外资银行,总部有独立的风险审核小组对各?spanonclick="sendmsg(''''pw_ajax.php'''',''''action=relatetag&tagname=%D6%D0%D0%D0'''',this.id)"style="cursor:pointer;border-bottom:1pxsolid#FA891B;"id="rlt_3">中行糯楹虾托糯芾沓绦蚪幸荒暌欢然蛄侥暌欢鹊纳蠛恕I蠛诵∽橥ü扑阈糯楹系募尤ㄆ骄鹗Ц怕剩范ㄐ糯楹系姆缦占妒?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这造成了近几年商业银行无论国有民营、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独立考核部门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自觉控制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固定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国内银行缺乏提取准备的自主性。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外资银行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保持信贷资产账面数字不变时,在资产方设立对冲项目――呆账准备金用于备抵贷款资产项目的损失,使其按照实际价值得到反映,在负债方相应核减资本金。外资银行对呆账准备金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多少有充分的自,不受财务、税收部门限制,常常会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如某外资银行除计提1%一般准备外,贷款降为不良后,会根据贷款项目预期损失程度计提相应的专项坏账准备金。

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已设立了呆账准备金科目用于抵减资产价值。但呆账准备严格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计提标准――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存在呆账准备提取水平过低、提取方式单

一、提取范围过窄和银行对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的问题。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既不利于及时揭示银行贷款风险,也不利于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控制风险。首先,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个时刻的资产存量,是按历史成本计算原则而制定的,不能及时根据贷款的实际形态作出调整,这就意味着银行资产没有按其实有价值进行核算和反映,存在相应数量的账面“虚拟资产”,贷款风险不能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其次,贷款损失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由于财政部门出于税收考虑,损失发生后仍不能或不予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在客观上会造成基层经营单位的贷款扩张冲动和管理人员“重贷轻查”的倾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发生损失很难追究到个人责任,但湾收贷款时若熊收回贷款反而能得到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

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银行信贷管理篇2

一、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广州分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某外资银行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4、通过动态评占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某外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贷款在五级分类中将被归为“可疑”类,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某外资银行,总部有独立的风险审核小组对各分行信贷组合和信贷管理程序进行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审核。审核小组通过计算信贷组合的加权平均损失概率,确定信贷组合的风险级数,5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这造成了近几年商业银行无论国有民营、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独立考核部门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自觉控制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固定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国内银行缺乏提取准备的自主性。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外资银行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保持信贷资产账面数字不变时,在资产方设立对冲项目――呆账准备金用于备抵贷款资产项目的损失,使其按照实际价值得到反映,在负债方相应核减资本金。外资银行对呆账准备金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多少有充分的自,不受财务、税收部门限制,常常会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如某外资银行除计提1%一般准备外,贷款降为不良后,会根据贷款项目预期损失程度计提相应的专项坏账准备金。

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已设立了呆账准备金科目用于抵减资产价值。但呆账准备严格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计提标准――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存在呆账准备提取水平过低、提取方式单一、提取范围过窄和银行对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的问题。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既不利于及时揭示银行贷款风险,也不利于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控制风险。首先,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个时刻的资产存量,是按历史成本计算原则而制定的,不能及时根据贷款的实际形态作出调整,这就意味着银行资产没有按其实有价值进行核算和反映,存在相应数量的账面“虚拟资产”,贷款风险不能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其次,贷款损失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由于财政部门出于税收考虑,损失发生后仍不能或不予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在客观上会造成基层经营单位的贷款扩张冲动和管理人员“重贷轻查”的倾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发生损失很难追究到个人责任,但湾收贷款时若熊收回贷款反而能得到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银行信贷管理篇3

l、体制原因。一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的"拔改贷",即国有企业的资金由直接拔款改为贷款,试图通过资金有偿使用来解决资金使用的效益问题,"拔改贷。从其初衷来看,本无可厚非,但这一改革措施(即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事实上使银行由"统管"逐步"演变成"统包"。国有企业来自财政的资本金投入萎缩,又不能通过其他渠道自筹资本,自有资本金的增长又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统计标明,改革后国有企业流动资金中来源于银行贷款的部分逐年上升,1978年为57.5%,1980年为61.4%,1985年为67.1%,1990年为73.3%,1994年为90%。

2、政府原因。政府职能转换缓慢,政企不分,国有商业银行自不完备,地方政府非理性地干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决策,倒逼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若干有悖于经营原则的无效或低效贷款,强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信贷资金"供给制";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直接原因之一,

3、国有企业原因。国有企业由于受粗放式经营增长方式的影响,在生产经营上片面追求产值、追求速度,而忽视市场需求的研究,忽视产品质量的提高,致使产品积压,经营不善,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在企业沉淀、呆滞,加上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企业不能如期偿还银行的贷款,这是比较直观的原因。从深层考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控制权与融资结构的错位则是问题的根源之一。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看。他们的作法是,企业内部人、企业股东(或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三者对企业生产和发展决策权、控制权的相互制衡,形成。"三权鼎立"的控制权结构安排,对于维护协调有关方面利益,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我国,国有企业远未形成如此控制权结构,致使国有企业的控制权结构与融资结构呈现非对称性。

4、国有商业银行原因。

第一,从贷款投放环节看,在我国传统体制下乃至现在,确实存在着政府决策银行贷款的问题,政府强令银行贷款的现象确实时有发生。但政府强令贷款也好,政府干预或决策也好银行也都同意货款了。虽然有些贷款银行可能迫于无奈,考虑与政府的关系,考虑今后业务发展需要政府支持怕不同意贷款今后业务不好开展,甚至个别的考虑怕丢官,明知不行也同意贷款了,结果形成了不良信贷资产。但是不可否认,有打些贷款投放时银行态度也很积极,也认为可以发放贷款,未经详细论证便匆匆决策发放贷款,而后来事实证明决策失误,形成不良信贷资产也就在所难免了,更不排除社会上不正之风对银行机体的侵蚀,“人情贷软”、"关系贷款"所引致的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上述种种,政府干预也好,"人情贷款"也好,银行经营决策失误也好,均可以归入银行缺少健全的信贷约束机制的范畴。因此,可以说银行缺乏健全的信贷风险约束机制,决策失误,是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最大的、最种耍的因素。

第二、从贷款使用环节来看,即使排除贷款决策失误的影响,即在贷款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在贷款运用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极大风险的。这里,既有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因素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贷款使用这一环节中,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也与银行有直接重要关系。这主要体现在银行对信贷业务"重贷经管"、"重贷轻帮"和"重发展轻完善"等几个方面上。

1、重贷轻管。贷款发完,只等收本收息,忽视对企业用款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缺乏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和健全对不良信贷资产的预警预报机制,只有贷款到期收不上来时,才发现问题,结果失去了转化和控制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良机。

2、重贷轻帮。银行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为企业提供融资及围绕信贷所进行的结算服务,没有发挥银行联系面广泛、信息灵通、经济咨询力量较强的优势,帮助贷款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协助企业发展生产、创造效益;如开展经济咨询、财务顾问、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各种服务把握企业经营脉搏,特别是投入精力,参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结果不能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控制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

3、"重发展,轻完善"。银行从自身发展考虑,偏重于布网点、增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忽视了信贷资产的质最管理,加之业务发展快,队伍扩大迅速,部分人员素质差,为不良信贷资产形成埋下了隐患。因此可以说在贷欺使用环节中,银行缺乏管理、监督、参与、帮助的机制;没有充分认识银行和企业兴衰共存的关系,则是引致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三、在贷款回收环节中,企业、政府和其他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拖欠银行贷款,这是形成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外部原因和客观环境。从主观上分析,银行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贷款的发放与回收工作脱节,没有建立严格的信贷考核和奖惩制度,收货工作缺乏力度。(2)银行没有抓住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约有利时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投入较大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银行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和的相应机制:没有取得政府、企业和有关部门对银行收货工作的支持。(3)银行游离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活动之外,没有发挥金融部门对企业的参谋、桥梁和纽带作用;(4)银行没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给逃债、转帐提供了可乘之机。(5)银行之间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没有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相关机制,不仅为企业拖欠还债和相互占用资金培植了土壤,而且加剧了银行间的矛盾。因此可以说,在贷款回收环节。银行缺乏应有的管理机制、良好的保护氛围、强烈的参与意识;合理法律手段的运用和银行间的合作机制,是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着出,银行自身的不足或缺陷存在于信贷资金运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不良信贷资产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和主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改革不配套,法制不健全。企业赖债被诉诸法律,作为最大债权

人的银行往是胜诉而赔钱。有的利息收不到,有的本金收不回,有的还例赔进去了诉讼费和其它费用。而债务人丝毫不受损,法人代表并没有压力,处之泰然。对个别确实需要核销的呆帐,银行又难以核销。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贷款本应实行有效财产抵押,但对过去信用贷款和手续不完善部分的贷款补办手续,有的企业不理解、埋怨、抵触、造成银行反倒求助于企业,工作难度大。对新发生的贷款实行抵押,既使处于主动的银行也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手续不齐的贷款上不敢"下斩",加之抵押又要经工商、房产、土地等部门过户,又因收费太高而使抵押"搁浅",难以落实。

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对策

1、改革现行的投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形成,客观上要求抛弃传统的集权投资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按照价值规律和讲求经济效益以及责、权、利相结合的投资管理体制。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决策行为,属于宏观的战略决策,国家权力适当扩大,属于微观项目,决策权相应缩小。因此,投资决策权应适当分散,建立分层次决策体系,逐步实现分级管理,责权相结合的方式,改变目前项目过于集中的状况,赋予地方、部门和企业一定的投资决策权。国家在宏观经济上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指导投资发展战略、行业规划及市场需求等,对企业投资无疑有极大的作用。防止盲目和粗糙的决策,有利于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2、财税体制改革要为银行和企业营造宽松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价值调控。而财税与银行信贷是影响和制约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流通、价值增值的两大外部因素。两者各有分工,互为补充、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落脚点。税收增则信贷减,反之亦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掌握的尺度应该是:银行收得回本息,财政收得上税,企业有积累并能自我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新的财税体制要面对企业银行的历史包袱,为银行和企业营造宽松环境。·同时要推动企业改革和银行商业化进程,促进新财税制度的完善。具体讲要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率。亚洲四小龙成功的奥妙就在于企业有自我积累,有造血功能。因小龙的企业所得税较低,台湾所得税为20%;新加坡为10%;香港为15%;我国企业所得税为33%,与亚洲四小龙比仍偏高,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基本持平。降低所得税率在一定的情况下会使国家收入减少一块,但税赋的确定应该符合我国国情,用一定的时间放水养鱼,培养企业创造新的财源是必要的。

3、完善国家有关法制建设,切实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为了尽快适应市场调节机制,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关系,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要加快制定《信贷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管理法》等与之相关的法规。通过金融法规,界定市场调节的程度,规范财政与银行、企业与银行的信用关系,保证银行信贷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贷款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建立起以信贷资金来源制约信贷资金运用的机制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收支管理中,只有贷款规模而没有资金来源,甚至不顾资金承受能力,强行发放贷款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严重的根源之一是信贷部门只负责资金的筹措,贷款是否合理却管不着,所以,要真正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就必须坚持以信贷资金来源制约信贷资金运用的原则,要协调信贷管理与资金管理,使资金的所承受能力与抵御贷款风险损失的可能相匹配,坚决杜绝资金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贷款走的现象,从根本上保证实现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5、建立起贷款项目备选库制度和后评估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就项目评估项目、坐等计划评估的做法,把项目评估工作与项目推荐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争取项目评估的主动性。实施项目备选库制度,其基础工作是要搞好项目库的建设,主动与政府综合计划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系,通过及早介入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了解拟建项目的规划立项情况,掌握项目发展变化动态,将一些具备基本条件的项目通过预评估列入项目备选库。由于列入备选库的项目,已经经过了初选和预评估,在正式评估时,可以节约评估时间,提高项目评估的工作效率;加强和完善后评估制度,项目后评估是相对于贷款项目决策实施前的评估而言的,即在项目实施或建成投产后,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将项目实施过程或投产后的数据与项目决策依据--项目评估时的数据进行比较,判别当初预测生决策的正确程度及偏差度,分析成因,以总结有益的经验或教训,在此基础上对原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以使项目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后评估,可以掌握项目系统复杂的动态变化,使项目管理真正为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且,通过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今后同类项目的评审和决策提供参照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提高项目评估质量和贷款管理质量。

6、建立起贷款风险责任制体系

以往的贷款管理中,责任不清是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低劣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就必须明确贷款风险的责任与义务相对应。在具体的操作中,将贷款风险责任管理以责任系数方式量化分解到贷款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按项目类别和各级信贷管理人员所负责任大小确定不同责任系数,将决策责任和管理责任落实到各有关责任人头上,并按贷款实施效果和分散的责任系数进行奖罚,真正做到责、权、利挂钩。经办行每年对本行贷款风险和质量进行一次检查评价,评价结果经过经办行审计部门审计后,报上级行进一步审查,对风险度超标的行,责令其限期完成风险转化任务。并且实行压缩逾期和贷款回收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层层下达,落实到人,分阶段进行考核,调动经办行收货积极性。

7、坚持贷款集体审批制度,实行审货分离

集体审批贷款是实行审货分离的一个好办法,它能有效地扼制住"人情"贷款的发生。最主要的是运用了集体的智慧对信贷员提交上来的贷款申请和调查情况进行质疑式的提问,逐个排除风险,从最大限度上防范风险贷款的产生。

8、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对贷款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对贷款实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跟踪检查的"三查"制度,是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对贷款实行三查",实际上是对贷款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贷款高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下去。

9、建立贷款公证制度

贷款公证制度,是以法治贷的一项有力措施,对贷款合同进行公证,在法律手续上是对借款单位的一种制约。在法律观念上,加强了借款单位对贷款的法律认同。在法律程序上,如发现贷款有风险时,可以免去等阶段,直接进入执行阶段,由公证部门通知法院下令追缴,在时间上争取了主动权。

10、扩大抵押贷款比重,加强对借款单位约束力。

实行抵押贷款,是对银行贷款确立物的保证,是银行贷款避免风险"的最佳途径。目前,我们应加紧贯彻落实《担保法》,对各项贷款尽量办理抵押,扩大抵押贷款比重。对贷款实行抵押办法,将加强对借款单位的还贷约束力,保证贷款如期收回。

11、完善贷款操作程序,建立核保制度。

为了把贷款风险压缩到最低程度,应加紧完善贷款操作程序,建立对借款单位的保证单位进行的核保制度是一种较好的办法。

12、建立贷款低压保险制度,降低和转化贷款风险

为了尽量降低和转移贷款风险,还应对所有办理贷款的非证券类贷款低压物要求其一律到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以防止因其一时损毁造成的还贷难。对此类贷款在具体操作时,还应提交保险公司的保险单,作为办理低压贷款的比不可少的凭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转移风险。

资料来源:

《金融市场》1996年5期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及对策陶云生

《四川国际金融》1996年7期提高信贷管理质量张兴江

《投资与金融》1996年2期优化信贷资产运作策略谈

银行信贷管理篇4

1.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过于集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银行信贷投放领域比较集中,已经开始出现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难度也被大大的提升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中的发展历史较短,很多的经验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因此国家制定出台较多的政策引导银行信贷投放行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求变化取决于市场因素,很多经济管理问题不能被彻底回避,这就给我国的银行信贷工作带来困难。目前我国的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多集中在房地场行业、通讯行业以及制造行业,在这些行业中房地产行业的银行信贷投放最为集中,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吸引了较多的信贷资金进行投资,如果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价格期望太高,又没有严格的宏观调控使投放指数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同时银行不断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个人信贷势必会加重风险。

2.对于信贷违约风险出现的概率缺乏准确估计。我国对于银行信贷违约风险的评估能力较低,首先我国的银行信贷对客户的评级方法比较宽泛和粗糙,信贷客户的等级结构划分不够明显,评级的程序划定以及信息的收集方法比较落后,这就使得我国的信贷管理总体设计结构出现问题,影响了信贷行业的正常的发展。我国银行信贷管理部门对于信贷客户的级别划分较为粗糙,主要表现在对客户信息的了解不够彻底,信息获取的渠道比较单一,级别的分类过简单,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使得我们在计算信贷违约率的过程中不能够获得准确的数值,进而使得在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下无法很好的实现对信贷风险的回避,很难通过经济政策手段躲避信贷风险带来的潜在危机和危害。如果经济不能在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中发展,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对整个金融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质押贷款中对于质押物的估值相对较高。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银行信贷抵押形式繁多,但是多数抵押方式都是通过质押的方式进行的。抵押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经济的发展形势。这就使得抵押质的价值变动范围无形中被扩大了,使得抵押质的价格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如果经济发展处在上升的形势,那么就会对信贷抵押质产生积极的影响,抵押质的价格就会上升,如果经济发展状态没有达到预期的期望水平,银行信贷抵押质的价值就会随之降低出现缩水的现象。股票作为银行信贷质押物是十分常见的。如果以股票作为质押物的信贷业务这是容易产生风险的,风险值是受到股票拨动而变化的,因此一旦股票在上市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拨动,抵押质的价格也会受到影响,不仅损害抵押质持有者的经济利益,同时对信贷银行经济利益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方法

1.形成和提高信贷风险防范的意识。在银行信贷业务中,要对目前后金融危机影响继续存在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形势有了解和认识,这对于提高银行信贷工作的安全性,降低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性有重要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信贷工作中的流动性和营利性很好的把控。形成和提高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应该深入学习研究和探索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发生、扩散、防范、控制等规律提高对信贷风险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摒弃传统的仅仅依靠经验和简单比较的模糊评审方法。

2.依靠银行内部审计来诊断和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和扩散。内部审计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综合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在银行的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这使得其审计结果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目前银行信贷业务操作的模式框架下,前台业务经营部门和单位构成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而后台的业务复核构成了整个防范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而内部审计对于一般的操作风险舞弊环节和其他错误不当行为则构成了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仅可以发挥对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风险控制结果的检查作用,而且也能通过这种再监督作用促使其进行功能改进和作用提升。

银行信贷管理篇5

[关键词]次贷危机信息不对称银行信贷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危机的根源在于银行降低门槛,向信用等级在“一般”以下或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在这场危机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是银行业。令人不解的是,信用评级在资产支持型贷款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为什么全球投资者仍然会购买支持低评级的美国借款人的贷款资产?在我国,银行是主要的信贷中介机构,弄清楚我国银行信贷的委托关系,消除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问题,有助于减少银行信贷风险,推动信贷市场发展,增强银行竞争力。

一、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解释

信息不对称概念源自阿克尔洛夫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信息非对称论。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互动双方中的一个当事人拥有私人信息,即关于某些信息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的信息,前者称为信息优势方,后者称为信息劣势方。该理论认为社会信息渠道多种多样,信息流动快捷方便,信息分布不均衡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将可能引起经济效率降低,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随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信贷市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的概念普遍地引入经济学分析,从一个全新角度揭示具有信息优势或劣势的参与人的行为特征及其对信贷过程带来的影响,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

二、信息不对称下我国银行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信息不对称存在于银行、审批人、企业之间,根据银行信贷交易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与审批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信贷过程中,银行是委托人,审批人是人,审批人做出信贷决策需要有较高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当审批人员的利益和银行的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委托人(银行)对人(审批人)是否按照授权的要求作出决策是很难进行观察和监督的。目前银行现在都已设立了符合本行特点较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是这种机制本身存在不对称性的缺陷,即权利与责任不对称和收益与风险不对称的问题。比如,银行审批人总是倾向于从事那些高风险,一旦成功便会获得丰厚收益的信贷活动,由此导致“滥贷”及“腐败”现象的出现。

2.贷款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信贷市场上,由于银行与企业在投资风险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面对众多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银行在不能观察到项目投资风险或确定投资风险成本太高时,只能根据企业平均风险状况,决定贷款利率。通常银行会提高利率,用来弥补可能承担的风险成本,否则银行会选择退出信贷市场,这就出现“惜贷”或“慎贷”的现象。这就是信贷交易发生前的银行“逆向选择”行为。

3.贷款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企业成功向银行贷款后,企业(借款人)是资金的使用者,是委托关系中的人,对于借入资金的实际投向及其风险、收益水平、贷款的偿还概率等信息比较了解,银行(放款者)是资金的提供者,是决策中的委托人,对于资金投向情况及其风险,收益等信息不完全了解,这就产生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手段,难以督促企业按交易约定的内容行事,就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通过做假账,转移利润等方式支流贷款及其收益;人为的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收不回投资;利用银行的监督困难改变贷款用途;用破产、合资等方式转移资产,逃避银行债务。这就是我国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的企业“道德风险”。

三、银行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规避

1.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以降低信息成本

首先,健全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企业方面,在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方面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为准绳,严格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使之处理标准化;银行方面,依据资深审计、会计事务所及相关部门出示的信息报告,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信息进行甄别,以提高企业信息公开程度,从而强化企业信息的社会监督和制约。其次,疏通银行信息渠道。银行不仅要理顺自身融、贷、收信息渠道,而且还要与国家相关部门如税务、发改委及央行的信息渠道相融合,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信贷决策支持系统。再次,提高银行信息识别能力。银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既有的信贷信息网络优势对信息进行加工、识别和运用,改善风险监测与控制的技术手段。最后、建立长期可靠的信息互递。银行获得借款企业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同企业建立长期联系。

2.改进银行信贷文化,建立有效的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

银行信贷文化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银行信贷参与人的意识的转变和一系列信贷制度的完善,其根本落脚点就是建立有效的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银行自身,要将项目的风险程度区分大小,筛选风险低的项目进行放贷,并从每一位借款人那里收集可靠的信息,改善自己在交易中所处的信息劣势地位。对于银行信贷人员,通过强化预算约束和经营约束,使信贷人员的自利行为与减少金融风险的目标相一致。一般来讲,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容易选择挺而走险。因此,对信贷要害部门的员工进行定期轮岗和不定期抽查,使员工的工资与绩效挂钩,真正使内外部风险控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融合。

3.完善社会信用环境,形成市场信誉机制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首先,要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全企业的信用档案、信用评级制度。被评级企业的责任和权益与信用档案之间的关系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要使契约双方的利益都不受损害,重点要形成守信者得利益,失信者付代价的约束机制。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的人为交易风险。最后,要让第三方如中央银行、法院、资信评审机构及新闻媒体对不正当的行为进行信息披露。如果市场竞争是有效的,信用评级机构是能够为了长期利益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准确的信息,企业也能有动力提供其真实的信息,从而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关键加大违规成本和加强法律执行力度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要改变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营造一个信息充分、相对公平、公开、诚信的信贷市场,首先要做的是加强有关法律建设,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活动中涉及到如《商业银行法》、《破产法》等法律制度,加大违规成本惩处机制,加强法律执行力度。否则以上所提到的措施很难产生应有的效果,以往出现的很多违约行为,由于法律公平合理的判决迟迟得不到执行,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有恃无恐的违约,频繁出现道德风险。因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个体系完善了,金融交易才能够公平地进行,银行才能够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运用多种手段,减少不良贷款,提高赢利水平,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总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银行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和挑战。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深化银行业改革,还要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现实,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同时,支持企业的成长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ThomasM.Hoeing:在变化的金融体系中维护金融稳定吸取历史教训[J].借鉴与思考,2008,(1)

[2]美国次贷危机[EB/OL].2008.5.30

[3]银行应牢记次级债危机的教训[EB/OL].2008.4.23

[4]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杨俊红唐耀东:论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风险[J].金融论坛,2004(10)

[6]李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与管理出版社,2003

银行信贷管理篇6

×年在省、市行的正确领导下,我行信贷管理工作紧跟总行股改工作步伐,在全力压缩和控制信贷风险,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完善业务规程,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上下功夫,为构建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奠定基础。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⒈月末资产质量状况。年初我行全部贷款(不含票据贴现、牡丹卡透支,下同)为××亿元,按总行确定的信贷资产剥离要求,月末实现法人客户不良资产剥离××户,贷款总额××亿元,其中:可疑类贷款××户,金额××亿元;损失类贷款××户,金额××亿元。××月末全行贷款为××亿元,不含剥离因素比年初下降××万元,比月末贷款剥离后余额减少××万元,综观法人、个人两类贷款质量状况是:

()法人客户:××年月末,全部贷款余额为××亿元,按贷款五级分类,其中正常类贷款为××万元,比月末减少××万元,占比××,;不良贷款为××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万元,可疑类贷款××万元),比月末增加××万元,占比××。

()个人客户:截止××年月末,全行个人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占比为××;个人消费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占比为××。个人住房关注贷款列全省第位,不良贷款列全省第位;个人消费关注贷款列全省第位,不良贷款列全省第位。

受夯实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月末贷款形态是:正常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关注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关注贷款率××,不良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不良贷款率××。关注及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分别增加××和××个百分点。

⒉压缩潜在风险贷款情况:今年上半年总、省行先后两次锁定我行潜在风险贷款××户,金额××万元,下达上半年压缩潜在风险贷款计划××万元。下半年锁定潜在风险贷款户,金额××万元,压控计划为××万元。上半年,全行实现压缩潜在风险贷款××万元,完成计划的××。其中实现现金清收××万元、风险转化××万元、风险释放××万元。月末全行潜在风险贷款余额为××万元,占全部法人客户贷款余额的××。月初至月末,实现压缩潜在风险贷款××万元,完成计划的××。其中:现金清收××万元、风险释放××万元。月末全行潜在风险贷款余额为××万元,占全部法人客户贷款余额的××。

⒊压控××年以来新增不良贷款情况。月末××年以来新增贷款××亿元,较月末法人贷款剥离后减少××万元。其中:正常类贷款减少××万元,关注类贷款减少××万元,次级类贷款增加××万元,可疑类贷款增加××万元,不良贷款总计××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比省行下达控制目标超××个百分点。

二、××年信贷管理工作回顾

今年我行信贷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一积极推进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经营管理架构

根据省、市行要求,今年我行建立全新的信贷经营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

⒈构建科学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今年我行信贷管理较大变革。一是改革原有法人客户业务管理模式,组建“信贷业务核保及操作中心;二是承接全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管理。为严控信贷风险,我们从明确岗位、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入手,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制定并下发管理制度,实施规范操作。

⒈改革法人客户业务监督方法,全面推行“一对一“监督。近年我行对原有“贷后监督中心”工作内容进行改革,将原有信贷审查员更改为信贷业务操作员和支行贷后管理情况监督员,通过“一人管一行,逐户、逐笔监督”的方式,对剥离后我行剩余的信贷资产,实行操作与监督合一。先后次组织大规模现场检查,下发《信贷业务整改通知书》和《加强管理工作意见》××份,实现整改不规范操作问题××启,推动了我行信贷业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

⒉实施个人业务审批与监督分离。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我们在实现前后台分离的基础上,对列入信贷管理部的后台业务,实行了审批与监督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控制了信贷操作风险。上半年通过实施有效监督,实现对信贷档案入库不及时、抵押未登记等问题整改××启,涉及贷款本金××万元,使信贷风险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⒊以制度规范操作、监督行为。为规范信贷业务操作,今年上半年我们先后在信贷管理上组织并起草若干规章制度,分别是:《××××消费信贷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消费信贷审查中心管理办法》、《××××加强贷后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提取信贷档案管理的补充规定》、《××年度公司客户信贷资产质量和潜在风险贷款压缩退出考评办法》、《××××法人客户信贷业务操作及核保操作中心工作规则》等,上述规则、办法运行后,有效地加强了我行信贷管理工作。

(二)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全力清压潜在风险贷款

今年我们将夯实资产质量和责任人,严格控制新增贷款风险,全力压缩潜在风险贷款作为今年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建立风险识别、规范信贷业务报批及操作管理。为规范管理,我们坚持信贷准入条件,对剥离后法人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认真筛选、排序分类。本照“服务营销、控制风险、盘活资金”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

首先将××、××、××等户客户列为我行重点支持客户,对其重新设计融资方案,及时与总行信贷审批中心沟通汇报,力争取得其对此类客户存量贷款向新增贷款转化创造条件。经工作到月末止,实现存量向新增有效转化笔,金额××万元。

其次夯实信贷资产质量,清查贷款责任人。在××年对全行信贷资产质量夯实的基础上,为配合股改的需要,今年我们又先后三次组织对管辖贷款进行质量认定,重新划定出不良贷款××万元,同时通过对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检查××笔,金额××亿元贷款,逐笔通过贷前、贷中、贷后检查,发现管理责任及人员,对不良贷款逐户逐笔建立个人责任档案、认真记录每笔贷款全过程风险控制情况,并将其作为信贷业务档案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信贷档案库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责任人处理意见,经报有关部门核准,全年共形成责任认定报告××余份,为全行处理责任人××人次(涉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次)其中经济处罚××人次,罚款××元,通报批评人次,行政警告人次,记过人次,记大过人次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二是实行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为推进信贷资产精细化管理,下半年我行对剥离后的××户,金额为××万元的贷款全面行了精细化管理,根据总行制定的行业信贷政策和信贷管理规定,结合客户实际情况,从规避信贷风险入手细分客户,适时划定支持、维持、压缩、退出四个类别,按不同贷款方式和形态,逐户、逐笔制定和落实管理措施,取得成效。到月末,实现压缩潜在风险贷款××万元(其中:现金收回××万元,不良释放××万元),清收不良贷款××万元。期间我们还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测试,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三是全力控压潜在风险贷款。今年省行上半年两次核定我行潜在风险贷款××亿元,下达上半年处置计划××亿元,下半年核定潜在风险贷款××万元,下达压缩计划××万元。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年初即及时下发了《××××压缩潜在风险贷款考核办法》,先后次组织支行汇报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市分行召开次特定风险分析会议,随时分析解决影响工作进度的难点问题,逐户制定、落实工作预案,两级行领导带头承包潜在风险按压大户,并通过“督办制度”,全面推动了我行潜在风险贷款压降工作。由于上述工作的落实,上半年,全行实现潜在风险贷款压缩××亿元,占压缩计划的××%,其中现金清收××万元、转化××万元、不良释放××万元;月初到月末,压缩潜在风险贷款××万元,占压缩计划的××,其中现金清万元,不良释放××万元。在具体抓好潜在风险压降上,我们的主要做法分别是:

⒈创造条件,释放不良贷款。根据省行下达的释放计划和我行潜在风险特征,我们分解下达劣变工作目标,要求各支行对原有不良贷款实行“瘦身”管理,编制潜在风险释放链,采取措施腾出空间,释放潜在风险贷款。通过落实上述要求,前四个月全行通过核销、现金清收、以物抵贷等方式,实现原有不良贷款“瘦身”近亿元,扣除省行上收核销指标后,腾出潜在不良贷款释放空间××万元,实现××户潜在风险释放××万元。

⒉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实现非大额现金清收笔,金额××万元。主要采取了信贷、会计联手监督扣款、票据融资还款等措施。

四是借助法律手段,强制收贷。××年月初,不良贷款仍有释放的趋势,对此我行及时将清收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制收贷上,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对现有存量贷款进行分类排队,结合借款人生产经营、财产变现能力等情况,分别以诉讼、风险、以物抵贷、媒体曝光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制定清收措施。

⒈法人客户诉讼结果。市分行召开支行一把手不良贷款处置会议,对××户损失类、可疑类贷款,逐户剖析分类施策。例:对××××公司××万元贷款、××××商场××万元贷款、××××公司××万元贷款、××××中心××万元贷款通过依法诉讼,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变卖银行抵押物,行使抵押优先受偿权。截至××年月末,通过处置抵押物收回货币资金××万元,其中:××××公司××万元、××××××××万元。

⒉个人贷款付诸司法情况。针对我行个人住房贷款假按揭问题,我行聘请省行法律专家顾问团来我行现场办公,分析论证假按揭形成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例如:通过剖析××公司××户,××万元假按揭贷款,法律专家顾问团建议,如按民事纠纷诉讼,法院极有可能认定个人住房借款合同无效,银行只能要求开发商返还套取的银行贷款,而这××户假按揭贷款,开发商重复抵押的有××笔,余额××万元,抵押面积××平方米,其中××万元贷款无对应房产;在抵押给我行后又出售有××笔,余额××万元,抵押面积××平方米,售房款不知去向,鉴于上述情况,法律专家顾问团推荐通过省公安厅追缴开发商套取的银行贷款。月中旬,省公安厅已批准立案,将该案列入省公安厅督办案件,经侦部门正积极查找资金去向。

对开发商以个人住房按揭形式融资,进行房地产开发形成的不良贷款,我行则采取诉讼方式清收。

()、商业网点正常经营的户,笔贷款金额××万元。首先通过法院查封商业网点,防止企业将营业网点抵押其他人或转手出租、出售,阻挠银行清收贷款,然后通过依法公开拍卖,变现收回银行贷款。截止月末,该案已进入执行程序,待评估报告生效后,公开拍卖。

()、对借款人分散,贷款金额较小的个人住房贷款,我行充分利用律师事务所人手多,与法院等部门具有畅通、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优势,实行合属办公,要求实行风险案件的律师事务所,抽出名律师,在我行案件期间,这名专职律师不得接受其他人委托,在我行住房贷款专营支行设办公室,每天同我行管户信贷员一起,逐户清收。在此期间我行不承担任何费用,律师事务所自带两台轿车。月日,律师事务所正式进驻我行××支行,当日同信贷员一起挑选××户个人住房贷款,周六、周日两天加班,拟从××户,××万元个人住房贷款中挑选一批符合诉讼条件的,年底前通过公证强制执行或诉讼方式清收。

(三)完善分层次的贷后监督检查体系,查找贷后管理薄弱环节,全面整治贷后管理

整治贷后管理工作是今年信贷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去年推行《信贷员工贷后累计不良积分》的基础上,今年对全行信贷业务推行了贷后管理后台全面监督制度,并制定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贷后管理工作和操作流程,严肃检查纪律和检查责任,全面提高了我行贷后监督检查能力。

⒈加强新增贷款管理,建立逐笔跟踪、逐户控制、逐人负责的管理制度。我们强化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管,坚持以抓住借款人现金流、结算量作为流动资金贷款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的核心,所有的贷款要求专款专用,专人专户管理,有效控制贷款第一还款来源。全年在审贷中发出查询条,提出风险规避措施条,措施落实后,有效地规避了新增贷款风险;贷后管理监督发现问题条,均得到有效整改。

⒉积极运用系统功能进行风险提示。我们利用总行的返传数据,及时对全行信贷业务进行逐笔监测和检查,并提前三个月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逐笔下发《信贷业务监测通知书》,促进相关支行制定并落实防控风险预案,并做到早准备、及时处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全年共发出预警份,收到较好效果。

⒊健全贷款监测分析机制,实行风险控制负责人制度。今年全面推行风险分析例会制度,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研究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全年召开风险分析会议次,重点解决了客户支持类别排序、压降潜在风险及不良贷款清收难点问题、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公司、××公司等重点客户重点问题,切实防范化解贷款风险。

⒋严格规范信贷业务档案、台帐系统管理。一是严格落实信贷档案管理的各项规定,提高信贷业务档案的软件质量,确保归档内容的及时、完整、真实、有效。我们规范了权证档案出入库管理,全面实行了入库档案监督员查验,对重点客户由信贷监督员制定管理意见付诸实施的管理机制。对个人客户信贷档案重新复查,到月末止补充个人档案资料××份,有效地防范了信贷风险,增强了个人客户风险意识。二是加强××系统使用与维护、××系统移行勾对、人行接口管理。主要是推行了中小企业类型标准标注、加强了录入质量管理,实现误差为零的工作目标,同时还努力拓展系统功能作用,加大系统分析监测的内容;组织培训移行勾对参加人员,协调各部门超计划完成总行任务,人行数据传送率,保证数据及时、准确,努力实现全行信贷信息有效共享。

⒌积极参与股改工作,全力做好基础工作。参与了全行信贷资产的调查与评估、不良贷款管理责任进行审查、对不良资产资料进行了填表复核等项工作,均做到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差距与问题

⒈支持前台业务发展仍显薄弱。对我行信贷业务发展受阻的现实面前,缺乏有效的深层次可行性探讨与研究,对具有一定风险的信贷业务,尚不能从有效发展的角度进一步研究风险规避措施,对此较为茫然,使我行被迫放弃商机。

⒉个人消费贷款贷后管理工作一直是我行信贷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重贷轻管”问题现象较为普遍。在关注类贷款和已出现的不良贷款中,除本身出现问题不能正常还款外,相当一部分是贷后管理和检查工作不到位。形成控压个人消费贷款风险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存在办法少、措施弱的问题,导致对不良贷款控压工作异常艰难。

⒊从实际工作情况看,仅能忙于日常事务,缺乏对全行信贷管理工作长期目标研究与制定,存在工作不系统、重点不突出、管理目标短期化问题。

⒋部分信贷人员素质、技能和责任心还不能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信贷资产防范风险意识薄弱。全行信贷工作效益观念不强、遇事推诿、分析反映信贷风险工作不到位、办事拖拉等影响工作开展的问题仍时有表现。

四、××年信贷管理工作计划

我行将紧紧围绕总、省行的工作方针,提高“内涵”质量,在控压风险,压缩转化不良贷款上下工夫,实现信贷业务健康发展。主要工作设想有以下几点:

⒈强化贷后管理操作流程、责任制,形成铁的纪律。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贷款全部落实到《信贷员工贷后管理不良积分制度》管理,继续推行贷后精细化管理工作,逐户逐笔业务实行贷后管理“一对一”监督,实现贷后管理前、后台分离,操作与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把法人客户的评级、授信、贷款三查及法人个人客户信贷档案等信贷业务纳入检查范围,杜绝管理盲区。建立风险识别机制,按月召开风险分析会议,通过预警、分析、决策、督导等方式,及时、逐笔逐项监督检查我行信贷业务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的业务及时下达《信贷业务整改书》,督促问题彻底解决问题,按季通报监督情况,严把贷款管理关口。要严格执行信贷预警制度,对可能滋生信贷风险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严防隐患。对贷后管理不到位,经监督提示仍不落实的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要问责,并严肃处理。

⒉全力压控潜在风险贷款,清收不良贷款。××年我行已夯实潜在风险贷款,××年在做好防止新发生潜在风险贷款的同时,要对剥离后剩余贷款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管理责任人档案》和《潜在风险贷款压缩退出考核办法》。并且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恪尽职守,明确工作责任与内容。市分行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做到提前三个月预警,并要求接到预警后全面制订落实处置预案报市行审议,逐户制定压缩预案,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企业,组织召开信贷风险分析会,随时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两级行领导带头承包潜在风险控压大户,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银行信贷管理篇7

谈及商业银行开展信贷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现已不再是追求单方面的经济收益,而是加快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有效预防和规避不必要的贷款风险,努力将风险业务和巨额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推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这才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管理目标。仔细回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进程,发现可以分成五个阶段:资金指令性管理阶段→实贷实存管理阶段→审贷分离阶段→信贷管理逐渐接轨国际阶段→信贷全流程管理阶段。这五个阶段伴随着我国银行体制的改革进程,也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

(一)《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7月23日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文件,并在之日起的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09年10月23日正式全面施行,此文件的颁布主要是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固定资产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健康发展,因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修订颁布的。此《办法》一共有43条内容,每一条内容都是从贷款业务步骤的角度出发所列举出的,其中明晰展现了具体的监管准则,后成为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参考文件。

(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于2009年7月18日由中国银监会制定并颁发,此文件主要是为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项目融资业务健康发展,有效管理项目融资风险,因而参照并结合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修订而来。“项目融资”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显现在人们视野,它表明贷款的用途仅为建设一个重量级项目,或者是对已建项目进行修缮;其借款人必须具有企事业法人的资质,还款的具体渠道也是要从建设项目的经济收益而来。

(三)《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10年2月12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限制性文件,并公告于文件的颁布之日起便正式施行。此文件一共包含了42条内容,与《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着相似之处,也是从贷款业务步骤角度对流动资金贷款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这一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现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效用。

三、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前后的利弊比较

(一)改革前的“弊”

管理制度过于死板。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依旧存留着过去死板的痕迹,这一问题不仅限于在执行层面,更多的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比如制度过于原则化,没有按照客户群体进行分类;亦或制度过于死板僵硬,产生了一个问题多个文件限制的情况,致使工作人员一时难以弄清楚根本依据。管理方式稍显粗鄙。有些制度条例内容缺失,可能表明了适用对象、应用范畴以及注意问题,但却没有说明具体的操作流程,信贷工作人员就只能依照自己的理解去工作;再者,有的制度言语模棱两可,或者银行信贷人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同一业务、同一制度却在同一银行的不同支行获得不一致的服务差异。归其原因,还是因为信贷管理制度的管理方式稍显粗鄙。管理观念略显陈旧。以前使用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它在管理观念、操作流程以及运行方略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为是陈旧老套的管钱、管事观念会妨碍银行自身的外在形象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客户群体的介入热情,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管理弊端。

(二)改革后的“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得以更新。以往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其中所指的管理更多的是管钱、管事,然而进行制度革新以后,信贷管理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管理收益的活动,而是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贷款新规”的新式理念提升了商业银行各种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并催进信贷人员刨除旧的管理理念,间接地带动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的更新与进步。风险预防与管理能力有了大提升。上文提到的四种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虽说针对的业务类别不尽相同,但是其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可是完全一致的,即为预防风险、提高管理能力。就拿固定资产贷款业务一项内容来说,实贷实付、合同管理的管理理念,既有效预防了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风险,而且有效提升了风险控制的管理水平,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传统环境中的商业银行,其主打业务就是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它一贯坚持“凭贷吸存”的战略方式,以此吸纳更多的存款获得经济利益。但改革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以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范畴有了大规模的拓展,逐步满足了银行客户多方面、全方位的业务需求,可见新的信贷业务文件推进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步伐的深入。良好且优质的信贷环境得以创设。不少读者认为,文中提及的新晋四种支撑信贷管理制度的文件都是针对信贷业务制定的一些基本监管规范,难以深入信贷管理业务内部发挥功用。但事实却非如此,文件虽说只是基本监管规范,但它合理有效的执行却能够创设出良好的信贷环境,综合分析这四个文件所坚持的理念可以发现,他们对于金融风险的遏止有着行之有效的作用,并且一步一步创设出了合理、适宜的优质信贷环境。

四、结束语

银行信贷管理篇8

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盈利性金融企业。它的基本特征是:信用中介、创造存款货币、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研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配置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为对象,以资产负债管理、计划和决策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的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贯穿于“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的全过程。

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筹集和分配的资金。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存款、金融债券发行、借入资金和自身积累资金。信贷资金运用主要是对各部门、各企业和个人发放的贷款、证券投资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部门、居民部门之间借贷关系的管理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的学问。虽然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信贷管理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范畴,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而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居民的信贷关系,重在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切入点是企业、居民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相比具有独立性,两者虽有相联系的一面,更有重要的区别,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仍然是两个独立的领域。

银行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信贷作为经济范畴,在经济理论上有三种互相联系而范围宽窄不同的定义,一是把信贷定义为信用,亦即借贷行为,属于宽范围;二是定义为银行信用,亦即银行存贷款等信用业务活动的总称,为中宽范围;三是定义为银行贷款,专指以银行为主体的货币资金贷放行为。三种定义的相互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银行信贷管理在二级银行体制下,可以划分为宏观层次的信贷管理和微观层次的信贷管理。信贷宏观管理研究中央银行货币供应调控与商业银行信贷调节的关系,信贷微观管理研究商业银行与经济部门企业居民之间的融资关系,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过程。宏观信贷管理与微观信贷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二、中介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的多样化,基金投资工具和市场的迅速增加与扩大,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萎缩和竞争力下降,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社会融资功能迅猛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以微观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居民、企业利用金融工具,从事经营决策,寻找规避风险、收益最大化的方法和技术的金融功能观理论应运而生,博迪和默顿在《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认为,由于证券设计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21世纪金融将从不透明的机构向透明的市场发展,中介正在向市场过渡,标准化的金融市场最终将取代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功能将衰退。极端观点甚至宣称商业银行将是21世纪的“恐龙”。基金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证券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网络将取代机构。照此推断下去,作为商业银行基本金融工具的信贷,自然也将为市场的基金和证券所取替。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发展史说明,中介和市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动态互补、互动的螺旋式向上发展过程。因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在发达的经济中,市场和中介之间存在共生的关系。在市场中运作要求对人力资本的大量投资,中介有助于获得更广泛的参与,并使个人和企业享受市场的好处。这是中介可能造就市场途径的唯一例子,反过来,市场对金融机构也有价值,因为市场允许中介对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进行套利。因此市场使中介更容易的生存”。金融中介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交易量和创造标准化的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中介是金融商品的供给者。市场在中介不断创新商品和扩大交易量的同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潜在收益并反作用于中介,为中介创新活动提供需求,中介和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尽管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交易以几何级数递增,包括西方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融资顺序仍然是贷款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而不是颠倒过来,是为实证。

从最极端的纯理论推理,基金取代银行存款,证券取代银行贷款,网络取代机构,至少需要具备:(1)基金能够取代货币发挥所有职能;(2)所有企业和居民都能够进入市场筹资和融资;(3)全社会的储蓄都是资本储蓄,不再存在货币储蓄;(4)一切基金都是开放式基金;(5)网络覆盖社会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否则,市场取代中介是不可能的。这些条件即使在发达国家包括“金融功能理论”的产生地美国都不具备,更何况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就更是遥远的理想了!

“由于市场和中介两者都不像理论所说的精确方式那样运作,因此,在提出有关改革金融系统政策时,小心谨慎会做得更好”。由此可见,银行信贷管理仍然是金融理论和金融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信贷资金运动与银行信贷管理战略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是对信贷资金交易过程的制度安排,规范交易双方信贷行为,界定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达到交易双方追求的各自利益目标。因此,银行信贷管理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选择信贷制度、管理体制和交易机制,这是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信贷优化资金配置杠杆作用的根本所在。

信贷资金是参与借贷交易的资金,从价值运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态。信贷资金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信贷资金“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并在执行职能以后,流回到原来的支付者手中。”(《资本论》第三卷384页)“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说是贷或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同上书390页)并指出信贷资金“不过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转让:第一,它过一定时期流回到它的起点;第二,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流回,流回时,已经实现它的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那种使用价值。”(同上书384页)由此可见,信贷资金运动是一个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贷款发放由银行支付给企业或居民,这是第一重支付,借款者使用贷款进行投资或消费(实业投资或证券投资),发挥资金的职能,这是第二重支付。信贷资金在完成投资或消费职能之后,投资者收回投资,消费者取得预期收入这是第一重归流,然后借款者按照借款合约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这是第二重归流。从第一重支付到第二重归流是信贷资金的循环,信贷资金循环的持续运动构成周转过程。所谓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就是实现这种不间断的运动。信贷资金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和要求,一是,以偿还为条件,以收取利息为要求的价值运动;二是,以履行资金职能,实现价值增殖为基础的价值运动;三是,诚信为本的价值运动,信任、信誉、信实是资金交易秩序的基石。要求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健全各类中介机构的信用体系,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

信贷资金运动在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中充满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第一重支付阶段客观上存在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发生逆向选择行为;在第二重归流阶段更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克服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防范信贷资金使用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构成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安排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银行信贷的效率和效益,必须实行“两个轮子”并行的管理制度建设战略,一是建立以发展为中心,优化增量,获取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的“贷款营销制度”,二是建立以处理不良贷款为重点,盘活存量,化解存量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风险处置制度”。

四、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演进的评价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是国家经济金融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金融制度决定着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经济金融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信贷制度的重新安排,以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需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9年)——计划商品经济体制(1979—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1992——现在)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银行信贷管理也发生了从计划信贷的“资金供给制”模式向市场信贷的“资金交易制”模式的渐变过程

1949——1979三十年间,按照苏联银行制度模式建立起来的金融制度,是一种国家完全垄断、中央集权的计划金融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单一的国家银行。人民银行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现金出纳和货币发行中心;信用集中于银行,取消商业信用,银行是唯一的融资中介;银行信贷与货币发行合一于一身,银行发放贷款不受存款约束,具有无限扩张贷款的能力。这种金融制度是计划经济制度实行工业包产、商业包销、物资统配、财务统管体制的支柱,否则,计划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顺利运转。在国家垄断信用的银行制度下,银行信贷管理实行按照国家计划的“实物贷款”办法,对工业企业按产值计划贷款,商业批发企业按进货计划贷款,商业零售企业按库存计划贷款,农副产品收购按实际需要发放贷款,物资供销企业按物资调拨计划贷款,银行信贷管理是典型的“资金供给制”。市场、交易、价格、利润等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成为异已力量,计划、分配机制代替市场、交易机制,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既不反映成本,也不能调节供求,更不能发挥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之相应,中国金融制度也以渐进方式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艰苦曲折的努力,金融制度已经实现了银行体制的三次制度性分离和金融市场体系框架的建立,初步形成间接调控体系、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和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制度架构。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从制度上实现了信贷和发行职能的分离,为建立商业银行“以存定贷”的内在经营约束机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1994年组建政策性银行,实行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分离,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市场金融的微观基础,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1999年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优良金融资产与不良金融资产分离,构建信用证券化和风险防范机制,为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竞争力,迈出了重要步伐。1991年以来建立了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

银行信贷管理在金融制度变革过程中,按照资金交易商品化、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信贷管理制度在十个方面实现了突破①,从制度上构建了按商业信贷原则管理信贷的初步框架。试列如下:

——信贷管理思想:从重贷轻存转向存款立行;从重物资保证忽视周转向注重资金周转转变;从重保证资金供应转向重视资金使用效益。

——信贷管理目标:从“守计划把口子”转向按市场供求决定,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信贷管理原则:从传统的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偿还性传统“三性”原则,转向“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新“三性”管理原则。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从“统存统贷”的指标管理转向“以存定贷”,再向“差额控制”,最终实行“实存实贷”的资金管理。

——信贷范围逐步扩大:从超定额流动资金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领域的技术改造;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从公有制经济扩大到多种所有制经济。

——信贷对象:从单一的实物经济扩大到票据和证券经济。

——信贷种类:从按贷款标的物的资金性质划分贷款种类,转向按期限划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信贷管理机制:从计划机制转向市场机制;从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手段;更多利用利率杠杆作用。

——信贷方式:从单一的信用贷款走向包括抵押、质押、第三方担保在内的多种贷款方式;从行政管理走向依法管理;从分配贷款转向营销贷款。

——信贷风险控制标准:从“一逾两呆”转向国际接轨的“五级”分类标准。

中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路径依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银行信贷管理上表现出明显的“双轨制”特征,一方面是传统“资金供给制”的运行机制在弱化,市场经济的“资金借贷制”运行机制在成长,另一方面新旧体制的矛盾和磨擦又无时不在碰撞,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戏剧性的体制回归,进两步退一步近似一种常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与运行机制转变滞后于体制变革,引起新体制和旧机制的矛盾相联系,这是重机构分合轻机制转变,形式先于内容的改革思维形成的不能不付出的成本。

五、经济后转轨时期的银行信贷管理创新问题

21世纪的头20年(2000—2020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济体制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后转轨阶段。在后转轨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集约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骄健。随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市场开放,我国在WTO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真实体现。在整个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变革与挑战共存,开放与发展共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当前,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求与现行金融机制的矛盾,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滞后,服务意识缺乏,产品创新不足,体制机制约束的问题,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进一步显现。因此,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不良贷款的处理,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金融体制进入后转轨时期,银行信贷管理面对全新的经营环境,信贷市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竞争者既有国际的大银行,又有国内众多的大、中、小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监管者的国际化监管规则和全程风险监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市场定位、贷款结构、产品创新、贷款营销、人本服务、技术安全、扁平化管理等等问题,既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也是研究银行信贷管理理论和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

银行信贷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都是依一定的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做出的选择,两者必须相互适应,达到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均衡。经济学常识告诉人们,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永远都处于变化状态,因此,银行信贷制度、体制、机制和支持技术的效率,总是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递减,这种现象在制度经济学称之为“制度的生命周期”,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发展和调整的永恒性。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决策者,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出及时灵敏的反应,对不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重新安排,使之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制度供给与需求均衡,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因此,要力求从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上把握十条原则:

1.信贷管理的对象:信贷管理在于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为达到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经营管理目标,研究信贷管理制度和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的理论、原则、方法与技术。

2.信贷管理涉及的对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涉及企业、居民部门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构成银行与企业、居民的融资关系;同时,又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相联系,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体系。信贷管理研究的单一性与涉及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银行信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3.信贷资金交易费用(成本)与资金需求和供给:存款和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通过存贷款的利率差获得收益。因此,合理的资金交易费用(成本)对信贷的需求和供给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经济总产出和国民福利的提高。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市场化的信贷定价机制,确定合理的“价格”水平,资金盈余的企业和居民才会把钱存入银行,资金短缺的企业和居民才会向银行贷款,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机制,促进信贷发展和经济增长,反之,必然引起信贷萎缩,经济发展受阻。

4.信贷营销与市场定位:在金融组织机构多元化的信贷市场上,有众多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形成复杂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企业规模的大、中、小差别,资金需求的性质和数量各异,个人财务收支水平不同,高端客户和一般客户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而且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形成资金的需求结构又各不相同。信贷市场的层次结构和空间结构差别,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需求对象的特点,设计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才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经营效益。

5.信贷服务与管理结构创新:随着银行信贷管理理念的转变,经营范围的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信贷管理必将发生从单一业务平台管理向综合业务平台管理、网点经营向网络经营、同质向品牌、标准件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无偿服务向收费服务方向嬗变。研究银行信贷管理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观念。只有慎时度势,顺势而变,才能不断提高制度、体制、机制的贡献率。

6.信贷管理与货币政策传导: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是通过商业银行信用量的伸缩来实现的,商业银行信贷是信用货币创造的闸门。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机构的设置和经营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动方向和数量,信贷管理体制又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载体。因此,建立合理的与经济金融运行需求相适应的信贷管理体制,不仅是银行信贷提高效率的题中之义,也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必然要求。

7.贷款风险控制与创新和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存在,贷款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信贷管理创新的功能,又在于发现市场潜在收益,规避风险,推动发展,创新又是贷款风险防范的内在动力。由于贷款风险的客观性,不能消灭只能防范和控制,消灭贷款风险等于放弃效益、效率和发展机会。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必须建立在创新发展机制之上,才能提高信贷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8.银行信贷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都表现为信用关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信用环境的净化,社会信用缺失是银行信贷风险滋生最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必须与企业信用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和各类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配合,夯实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社会信用基础,创造实施银行信贷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条件,提高银行信贷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9.银行信贷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信贷制度由人来进行管理操作,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积极性不同,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大不一样,优秀的管理者具有发挥制度的效益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能力。银行信贷管理必须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建立激励与约束;权力与责任,利益与贡献对称的管理机制,这是银行信贷管理最重要的保证条件,也是管理决策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

10.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和“防火墙”:资金的同质性和金融市场的无界性质,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有内在联系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市场之间资金的相互流动是客观规律。由于信贷市场资金的短期性质和资本市场资金的长期性质的差别,信贷资金又不能无限制的盲目流向资本市场,信贷资金过度进入资本市场必然造成银行信贷收支的不平衡,加大流动性风险。因此,按照两个市场资金的客观规律,建立有效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防火墙”,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发展,提高流动性和效益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条件下,两个市场之间的“防火墙,”是银行信贷管理不能回避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银行信贷管理篇9

一、浅析银行信贷风险

所谓银行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债务人由于无力清偿银行债务而出现的风险,是银行信贷资产经营上的一种主要风险。表面看来,银行出现信贷风险好像大部分的责任在于债务人,没错,但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也是银行信贷高风险的一大原因。如果银行能够充分的利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有可能成为导致贷款损失的因素进行准确、合理的整理、分析和控制,那么银行的信贷质量将会大大提高,同时贷款的风险和损失也会降低并且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及其损失补偿的能力。

其实,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手段,而是一种深入银行行业骨髓的理论思想和风险意识,只有把这种思想和意识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才能把信贷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管理项目中,才能自觉地提高有关管理技术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把信贷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真正的发挥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否则的话,信贷风险管理也只能流于表面,不能为控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做出贡献。

二、当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贷投放领域集中,信贷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中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使得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了银行信贷投放领域比较集中,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如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而且它回报率快且高,使得许多银行把大部分的信贷都投放在房地产领域中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其实银行的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只有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更高的利息才能获得更多的贷款,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贷行为,因为它极有可能发生“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使银行信贷成为房地产领域这条线上的一只蚂蚱,一旦房地产行业发展不景气或是遇到了其他的问题,那么与之密切相关的银行信贷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大量坏账的问题,极易使银行信贷体系崩溃。再一个,在信贷业务中,目前我国许多银行的前台操作和后台管理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导致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要受到上级领导和营销指标的双重干扰。在兼顾风险管理和营销业绩的同时,各级银行行长往往会重视营销指标而忽视信贷风险的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质量。同时很多银行在经济上升和繁荣时期会放宽贷款的条件,如此一来企业很容易就可以获得贷款,同样的他们的资产也会有很大的价值,从而企业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银行利润也会从中相应增加;相反的当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减缓时,企业会很难获得贷款,随之资产价值也会不断下降,作为抵押品的资产会不同程度的贬值,从而导致银行利润相对降低、风险抵偿能力相对减弱。这种放贷模式会使银行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会在经济低迷时集中爆发,对银行的经营和整个经济的运行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使之崩溃。

2.风险管理制度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跟得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现在银行信贷业就是其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完善,首先使很多的信贷人专门寻找其工作程序和有关文件中的漏洞,从而钻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空子;很多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当前我国的国家情况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使得管理制度没有很强的可行性,只是成为了一种象征意义的存在。其次目前我国的信贷业务具有很长的政策链条,操作环节复杂、繁多,管理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状况,导致风险管理模式僵化且不合理,例如并没有把信贷风险管理项目列入且落实到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贷款的操作流程以及前、中、后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地梳理和衔接,而且贷款后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使得信贷人逾期还款的现象司空见惯,最重要的是很多银行大多都只重视贷款前对资产规模的调查,很少有人去注重贷款后的监控工作以及信贷质量。不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让工作人员很难去识别银行营销项目和风险管理项目,这也就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信贷风险进行防范和处理,也不能合理测量和全面把握信贷风险状况。同时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银行对信贷政策的及时调整。经济繁荣时不需细表,对信贷政策一年一检就可以了。但是在经济低迷时它的形势和信贷风险是千变万化的,如果银行对信贷政策没有足够的灵敏度并对其进行及时调整,那么银行未来的生存和经营发展将会遭受很大的威胁和影响。

3.管理人员能力欠缺,管理手段较落后

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风险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银行大多使用AAA、AA、A、BBB四个等级来对信贷客户进行信誉等级评价,并没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评价方法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得因评级方法太过宽泛而不能准确的估算信贷客户的违约概率。同时,国内的贷款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抵押贷款的物品都被严重高估了其价值,而且许多的信贷人在得知抵押物品贬值后都拒绝清偿贷款,这种情况在无形中导致了银行资产的外流。再一个,很多银行中的信贷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过硬,而且他们也不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很好的沟通交际能力,以上种种都导致风险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理信贷风险,降低了银行信贷服务质量。同时多年来的经济上升使银行的很多工作人员只注重放贷、也只知道如何放贷,而不知道退出信贷,其中包括如何退、什么时间退、退额多少等等。因此当经济下行低迷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风险形成、累积,最终爆发而无计可施。并且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押品文化,使很多银行的工作人员对押品过度的信任和依赖,导致他们忽视了对贷款企业经营情况的监管和掌控,以至于他们错误地判断银行信贷风险,无形中为银行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1.优化信贷组织结构

加大对信贷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银行管理层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从而起到领导带头的作用,联系本银行的实际情况,优化银行信贷业务结构,从而避免“篮子毁了,所有鸡蛋也毁了”问题的发生。其次,可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信贷工作者不再都青睐于某一行业的信贷业务,从而为优化信贷组织结构做出贡献。同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把信贷风险管理的职责明确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岗位、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做到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注意并重视把贷款和审计分离开来,以保证审计不受太多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审计的公正性以使其真正的发挥作用。如果银行规模比较大,最好设立专门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使银行信贷风险更好地被评估、防范和处理,以更好地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可以通过贷前调查、贷中审查以及贷后检查三个方面来开展完善工作。首先,根据我国国情和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信贷操作手册、管理人员的行为规则以及纪律守则,使工作人员在开展信贷工作时有据可依,从而达到规范信贷工作程序的目的。根据客户以往的失信情况以及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客户失信的惩罚机制以及追究机制,使客户具有失信危机意识,从而促使其提高信誉水平。在贷前,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及时有效地调查、收集信贷人的信誉状况及其资产经营情况,并表明和确认信贷的各种事由,从而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其次,在发放信贷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来开展信贷工作,落实审贷分离,把申带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以防止信贷风险发生后的追还。同时重视信贷风险的检查和监督,把前台的业务经营和后台的业务符合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第二线,把具有独立性的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作为第三道防线,从而有效避免操作程序不当和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总之在发放信贷时,一定要有合理、严格的模式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最后,在信贷发放后,对信贷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调查,包括其资产经营情况、账户往来变动以及关键人物调动等问题,从而使信贷人的具体情况处于全程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以便检查其是否有无法按期清偿贷款以及违约征兆等情况,好以此为依据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的把信贷风险和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信贷信息管理体系和构建风险度量模型,以提高信贷损失率的准确度和贷款定价的合理性,同时建立贷款损失、赔付率以及预期违约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分析、判断非预期损失,从而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防范信贷风险。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以及银行的实际情况引入并逐渐完善十级风险评级系统,把信贷人的信誉情况进行细致的划分,从而准确的估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同时银行的发展计划招募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或定期对在岗的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从而让他们能及时、准确、有效地识别、发现、防范和处理信贷风险。在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习和了解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提高其沟通交际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信贷客户服务。

银行信贷管理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管理 问题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信贷风险问题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将款项贷放给企业或者个人,等到还款期限时,借款人会因为各种理由而不能够按时偿还款项,最终形成呆滞、呆账或者逾期行为的出现,给银行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风险主要包含政策风险、程序风险、素质风险以及管理风险四部分内容。商业银行在实际的运行发展中,都应当以国家颁布的一些信贷政策为前提,严格按照政策的变化来执行信贷业务,而在实际工作中,信贷业务的运行往往不符合信贷政策的变化,出现了与信贷政策要求相悖的情况。由于信贷业务的顺利运行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状况,因此,在信贷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而正是由于这些审批程序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就加大了控制信贷风险的难度,使得信贷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素质主要包括信贷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由于信贷人员的自身道德素养不高或者业务素质较低,就会导致素质风险的存在。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就无法正确的判断一项贷款业务,从而增大信贷风险;信贷人员的道德水平低下,就会使得信贷人员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出现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从而形成道德风险。在信贷管理中,不仅要重视信贷过程中的管理,更要重视贷款后期的管理,贷后管理如果不能有效的落实,则将直接影响到贷款的正常收回。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的贷后管理较为滞后,通常只是表面工作,流于形式而已,领导没有充分重视贷后管理的重要性,使得贷款的正常收回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了管理上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贷款外部风险主要包含诚信风险、中介风险、经营风险以及行政风险四个方面。诚信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个人品德素养,如果借款人在有效期截止前有足够的能够还付贷款,但是他自身的品德不高,就不一定会按时还款;相反借款人的还贷能力不高,但是个人道德品质很高,到期后就会按时还贷,因此诚信风险的存在与借款人的法定代表人的思想品德直接相关。所谓中介风险,就是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谋求眼前利益会隐瞒借款人的真实财务情况,贷款银行会受到这些资料的误导而发放贷款,就造成了较大的信贷风险。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他是否能够按时还贷,借款人一旦拿到贷款,就获得还贷的主动权,贷款银行不能参与到借款人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中,存在较大的被动性,因此,就会出现经营风险。行政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各项行政业务与人事管理都将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有时候会由于政府因素而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

二、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原因以及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

分析形成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银行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对于银行自身而言,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匮乏,使得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信贷管理工作方面,需要有大量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需要了解经济、金融、银行各项业务、经营管理以及法律常识等相关内容,需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还要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而这些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手段和方法上面还处于落后地位,银行内部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手段和高科技水平的现代风险测量工具,信贷管理的方式较为落实,必然会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缺乏严谨、完善的信贷管理机制,在信贷管理工作的评价和贷后检查方面,都不具备科学性和完整性,贷款的审批流程和贷款发放存在较大的个人意愿,贷后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贷款逾期现象严重,形成信贷风险。

形成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由于我国信贷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力不强,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法律政策在银行信贷方面得不到较好的落实。我国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监督制度,一些企业在违反信用,出现造假、讨债等行为后,不能得到依法制裁,诚信度过低,导致信贷风险加剧。

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就要强化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内控机制,改变传统的粗放型企业管理方式,有效的进行集约型规范化管理。充分认识到银行信贷风险与自身收益、资本状况的平衡性,建立完善的风险责任制度,一旦发生信贷风险之后,要责任到人,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要加强对银行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防控风险的意识,签订责任书,从根本上减小信贷风险。我国要健全信用体系,如果借款人的道德素质高,诚信度较高,则银行的信贷风险就会降低,到还款期限时,借款人在信用度的约束下,就会减少违约的概率,这就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办理信贷业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信贷操作流程办理,充分做好贷前调查工作和审批工作,加强贷后管理工作,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风险性指标,根据风险性指标的改变,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此外银行还要引进高科技信贷风险分析技术,运用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建立科学、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核心,银行管理者一定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来最大限度的减小信贷风险,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在办理信贷业务时,银行一定要充分掌握借款人的财务情况,严格按照贷款政策来发放贷款,完善贷后管理机制,选择高素质的人才来担任信贷的工作。加强银行内部各方面的管理,确保银行信贷业务有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