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07:22:03

儒家德育论文

儒家德育论文篇1

(一)过度“西化”引发了道德危机

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初,经济状况并不理想,为了发展经济,新加坡不断的“西化”——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及技术,“为了电脑化而成为讯息中心,而实行了英文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新加坡建成了以制造业、金融、交通运输、贸易、旅游为支柱的现代化经济结构,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加坡经济甚是富足,但同时也使新加坡处于“面临道德危机的阶段”。新加坡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吸毒、色情、嘻皮、离婚、堕胎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二是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怕吃苦,怕脏怕累,不赡养老人,年轻夫妻不想生孩子等等。

(二)传统家庭结构的丧失

在新加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新加坡重要的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也出现了变化。1965年来在新加坡政府及其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到了八十年代新加坡呈现出一派繁荣和进步的景象。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进展,新加坡社会也出现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西方的腐朽生活价值观逐渐腐蚀下一代,社会失去坚固的家庭结构,而这又是长期以来促成新加坡社会团结的重要社会力量。要如何消除这种社会现象?李光耀提出:要以儒家思想去抗拒欧美风雨的吹袭,同时不惜任何代价避免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李光耀说:“我们的任务是在我们的孩子思想还未定型而且还可以熏陶时把儒家思想价值观念灌输给他们,以便这些处事待人的态度能够在他们长大后根深蒂固,终生不忘”。

(三)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少量的欧亚裔人种构成。长期以来,华族人口占了新加坡将近八成的人口比例。新加坡政府认为,儒家伦理有爱己爱人的精神,它不但和各种宗教或文化没有冲突,而且还能够和它们相互融合。“学习儒家伦理,能够使我们尊重各种优良的文化和宗教传统”。另据新加坡198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大多数的华族是受着儒家思想的主宰,因此,政府认为“如果把儒家思想丢弃掉,等于切除了华人的根”、“儒家伦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华族文化的根源”。据此不难看出,新加坡政府此时推行儒家思想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实施

(一)多措并举,奠定儒家思想教育基础及拟定教学大纲

1982年2月,新加坡教育部正式宣布将“儒家思想”列为中三中四学生必修宗教/道德教育的第六个选修科目,让不想修读宗教知识的中三中四学生选修。新加坡政府在宣布该决定后,便多措并举来奠定儒家伦理在新加坡的思想基础工作。一方面,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专门开设陈列橱介绍孔子哲学思想的中英文书籍,并将有关儒家思想的书籍文章编印成书目免费向民众提供,让民众了解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号召各社团、宗亲团体协助宣扬儒家的道德思想与理论,加强传播东方传统与价值观念,并尽力保存以发扬中华文化。最受人瞩目的是,新加坡政府邀请海外儒学专家多次到新加坡演讲、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出现了“群儒汇狮城”的热烈场面。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舆论机构都对这一事件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导,引起了新加坡举国上下及世界多国的关注。海外儒学专家余英时教授、杜维明教授等八名教授先后赴新加坡,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等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多番共同探讨后,初步拟定了适合新加坡社会的儒家思想课程教学范围及纲目。最终由美籍华裔学者杜维明教授综合各方意见后提出了一个纲要,并于1983年3月在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委员会上通过。

(二)《儒家伦理》中文教材的编写及推广

《儒家伦理》教材的编撰工作是艰巨的,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除了编写中文版的教材外,还编写了英文版教材,以便学生修读这一科时,可自由选择以中文或英文作为教学媒介。整个儒家伦理教材的编写、推广与应用是灵活、迅速而有序的。部分教材一经编写完成便及时的公开在选定的中学试教,待一套完整教材的编写完成后,便迅速在这些选定的学校中全部推广试教。1983年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首先编写中文版教材,1983年7月,中文教材开始在15所选定的中学试教。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导后,1985年开始在所有学校全面推行。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不断收集各个《儒家伦理》授课教师所反映的情况以及在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并根据新的教学需要于1987年为儒家伦理课程编写了辅助材料。1988年,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总结《儒家伦理》在各学校推行的经验,对1984年出版的《儒家伦理》进行了修订,正式出版了中三《儒家伦理》课本修订版。1985年,中四《儒家伦理》教材正式出版并开始试教。

(三)英文教材的编写及推广

英文教材的编写是在中文教材完成的基础上展开的。1984年,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开始编写中三学生英文版教材。用英文编写儒家伦理教材,这在世界上是没有过的,新加坡开创了这个先河。也正因为如此,英文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世界上并无既有的儒家伦理教材英文教材及相关经验可借鉴;另一方面儒家伦理已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如何把古代的传统思想精髓既能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又能让学生易于理解,这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尽管“英文教材的编写困难重重,但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还是客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84年上半年完成了编写,1985年开始试教。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导后,1986年,《儒家伦理》英文版教材在所有学校全面推行。新加坡课程发展署在推行儒家伦理英文教材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推行效果,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于1987年对其进修了修订补充,并增加了辅助教材。

三、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特色及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道德建设的启示

(一)儒家伦理教材特色

儒家伦理教材的编写是此次道德教育运动的难点及亮点之一:《儒家伦理》的编写遵循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教材的编制不是一次编写出来就“静止”了,而是“动态”的、发展的,结合教材推行的实践,经过长时期的试教,不断地的修订后才完成的;整个教材及其配套资料非常齐全,这些教材不仅包括学生的课本、教师手册、学生习作簿和补充教材外,还包括了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透明软片、挂图等视听教具;课文的编写以适合学生的第二语文程度为原则,力求深入浅出,同时配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使学生容易领会,并能付诸实践。《儒家伦理》的编写及其特色,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一本好的教材能为使用者带来事半功倍之效。海南国际旅游岛在今后的道德教育教材编写中,不妨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这些良好经验,以编写出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道德教育、实现既定道德教育目标的教材。

(二)“新加坡模式”的“社会工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政府所推行的儒学道德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策划和率先推行的具有“新加坡模式”的“社会工程”。“新加坡模式”的道德教育运动由于由政府主导,使得其在施行的时候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能所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该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海南省政府应该辩证的学习“新加坡模式”的“社会工程”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经验,学习“新加坡模式”一些好的举措,使之应用于海南国际旅游岛道德建设实践,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人民的道德水准。

(三)儒家传统思想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儒家德育论文篇2

关键词:道德教育;儒家文化;青少年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教育在社会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人们自觉地践行某种道德义务,是培养人们内在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儒家文化反映出来的社会人生精论,是中华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新时期,儒家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具有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

(一)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它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在儒家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的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孔子将“仁”提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使它位于“五常”之首,成为中华道德核心内容。孔子在论语中对“仁”的内涵和具体表现作了很多演绎:

首先,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仁作为生命的存在形式,具有其心理的基础,这就是情。人类在长期的群体生活中,发展成为互尊互爱,同情之情,即道德情感。孔子正是从人类这种情感需要中,发掘出仁的心理要素,并将其作为仁的基础。可见,儒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孝亲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形成一种家族亲情。

其次,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直接明了地揭示了仁的基本含义,即“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做人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众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圣贤的仁爱来自于对天地万物和亲子之情的感悟,是以“亲亲”之爱推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儒家认为,亲情是人生而有之的感情,并且还具有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故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由亲亲到仁民。“这里强调爱人不是有条件,不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是无条件的,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表现。”

再次,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中国文明开始之初,礼是一种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以及社会生活组织管理的形式,它集法律、道德以及社会习俗于一身,甚至兼有宗教的职能。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安排与统治制度,强调政治上的尊卑等级与血源上的亲疏远近。“儒家文化所提倡的“礼”作为道德范畴,它的内容复杂,但若我们撇开“礼”所包含的“礼制”、“礼教”等伦理制度,单就作为待人接物的“礼节”,作为个体修养的“礼仪”,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礼貌”等,都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仁是勇敢。孔子将仁、知、勇合称为“君子之道”,孔子所讲的勇,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品格,指道德自由意志及其表现形式。在孔子看来,德性要通过意志表象出来。所谓“勇”,是自由意志,道德行为是自由抉择的,不是因为环境限制而被迫遵守的外在律令。其次,这种意志还必须外显,贯穿与体现人的行为。这种意志体现于生活中的自觉道德修养与道德磨练;体现在关键时刻与危机关头为道而舍弃一切,包括个人性命的担当与作为;体现于君子勇于实践、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勇气,这就是儒家一再强调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精神。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形势下,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存在问题:现在的孩子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难以经受挫折,遇事稍有不顺就牢骚满腹、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其次,青少年行为举止不文明,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礼仪都不在乎。再次,现代青少年在父母和家人的溺爱下,社会责任感淡漠。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儒家的仁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仁”作为全部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所提倡的“仁”,撇除其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其精华仍然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营养和价值。

1.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当今许多青少年缺乏责任意识,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得到家庭道德教育,没有形成很好的亲情,更没能由“亲亲”到“仁民”。对青少年应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父母应从小就抓好对孩子的仁爱之心的培养,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亲亲之情,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亲民之情,最终使每个青少年都能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这样,对于和睦相亲的家庭关系的形成,对于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和谐社会的够建,都具有现实意义。

2.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重视“礼”,重视道德践行。当今许多青少年不懂礼仪,其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说教阶段,忽视了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引导。儒家文化提倡克己复礼,倡导通过自身的修行来实现礼,提倡君子之勇,强调“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精神,所有这些,无不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意义。

二、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迪

(一)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

1.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孔子把德育,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作为自己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的“文”属于知识教育,而“行”、“忠”、“信”都属于德育的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青少年只有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掌握好自己的风向标。

2.道德教育应“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确实做到了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青少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逐渐成长的时期,具有不稳定性。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境遇不同,他们的身心特点又各不相同。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方法,道德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道德实践的训练。儒家提倡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孔子重视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即所谓“躬行”。认为身体力行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把言行一致看成是君子的优秀品质。因此,在道德实践中一定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当前我们对青少年所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课堂中。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倡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行为规范,将道德要求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这样,不仅对青少年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二)儒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借鉴

1.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修养方法。所谓推己及人的方法,就是从自己的亲身需要、愿望和追求出发,推想到别人的需要、愿望和追求,从而体察和理解他人,自觉地调解人我关系。所谓“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于别人。这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方法。青少年在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自觉地采取和掌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方法,无疑会对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协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2.内省自律,自我完善的修养方法。道德贵在自律。儒家特别强调道德价值与人格的实现要通过“自律”来达到。因此,他们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即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品格;强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在道德修养中,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严于律己”一样,是行之有效的格言。他们又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指出自己道德的完善要多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常自省自律,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三、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

自强不息,是指一种自我永不懈怠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根本要求就是人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自述其一生的求学经历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还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奋忘食,是学有未得之形;乐以忘忧,是学有所得之状。以其未得之愤,已得之乐,故忘其年岁之长。孔子的学问正是靠“发愤忘食”的自强精神得来的。所以,青少年要想有所建树,应该自强不息,志存高远,永不停步。

(二)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

公忠是儒家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规范。公忠是个人的“修养之要”,为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孔子不忧个人的利害得失,而忧国家的利害得失。他感叹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孟子提出:“乐民之乐也,民也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也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显示出他们对国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公忠思想对中华民族形成国家第一的整体主义价值观起了关键性作用。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更应以天下为己任,树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舍生取义的气节操守

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追求幸福是人们共同的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在儒家看来,欲求只是人们为保持生存的一种低层次需要,高层次是对道义的追求。这正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儒家认为,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取物质利益,是不应该享受的。儒家重义并不是不讲利,只是强调“以义为上”、“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强烈强烈冲击下,许多人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儒家提倡的这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主张对青少年人格培养,对青少年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正确的金钱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良好的道德是做人的品格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宝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挖掘和整理。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李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刘书正.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6).

[4]束有鹏.儒家道德思想在青少年品性养成中的现代价值[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儒家德育论文篇3

关键字: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应用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在我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之后,全国教育人员开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准,尝试再一次展现我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的文化魅力,从不同角度丰富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创新性发展。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在不断加深的改革开放政策之下,虽然带来的更多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为我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思想危机,导致长期传承着我国传统历史道德精神的儒家文化(特别是作为传统道德起源的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出现衔接断层,严重影响了我国悠久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笔者通过查找大量资料以及问卷调查,为读者朋友总结如下几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原因:

(1) 高校学生受到社会飞速进步与发展的影响,出现重视享受,重视物质生活,忽视精神追求,缺乏必要的个人修养,出现道德下滑。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先秦儒家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

(3) 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的教师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4) 国家及社会对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宣传不够,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形的高校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5) 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评估体系不完善,导致培养出了很多缺失基本道德标准道德理念的高分无德人才。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作用

历经几千年的风霜雪雨,几经历史变迁,儒家文化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传承,其生命力的经久不衰的顽强屹立着,可见其价值的弥足珍贵。不仅我国如此,日本,新加坡,韩国等诸个国家,也是在文化交流之际,在获知我国儒家文化之后,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德”与“仁”吸纳入自己国家的治国理念当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与研究才得到“爱国主义”等民族口号。可见我国儒家思想的艺术文化魅力。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为此,笔者为读者总结几点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 在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中,获得民族发展的持续动力。由于文化是一个国家特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更是具有时展特点。所以,为了响应建设中国特色注意国家的政策号召,需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加入文化精神的传承,只有这样我国才更有凝聚力,才更有向心力,才更有民族责任感。

(2) 人才的培养需要基本道德约束。我们知道: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人人都可以凭借自身能力,借助个人手段实现生存发展的目的,但是有国才有家,只有有了基本的道德约束,高校学生才能在这个社会舞台上尽情通过个人能力获得成功,而不是处处潜规则,处处黑手段。

(3) 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可以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时候,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人员的教育理念,净化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推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4) 先秦儒家伦理道德结合社会需要可以通过“三观建设、三个主义”的道德观培养的同时,提高高校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减少高分低能、高分无德的高校大学生。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方法策略研究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知识积累,并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找,为读者朋友总结以下九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方法,供读者朋友参考借鉴。

(1)通过提高高校大学生道德评估标准来提高高校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

(2)国家需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重视,组织并号召实行全社会总动员,提倡家庭与学校双向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对高校学生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价值培养。

(3)提高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的教师人员知识水平。具体可以实行定期培训,定期学术讨论等活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的教师人员知识水平。

(4)国家或地方政府开展活动号召全社会重视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学习与培养,为高校学生创造一个社会总动员的良好环境。

(5)国家为各大高校设立一个统一、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源库,加强全国高校对先秦儒家道德观的重视。

(6)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知识教育,只有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在为高校学生进行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7)加学校培养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文化熏陶,建立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可以在高校为学生定期开展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讲座,或者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方面的知识竞赛问答等活动。

(8)重视并开展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宣传,结合网络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

(9)在进行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教育的同时,注意加强活动组织,多多开展高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现的活动。可以在高校开展最孝儿女,敬老院义务服务等活动提高高校学生参与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热情。

四、 结论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绵绵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国的历史文明都被作为标准,作为典范被效仿。如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也在现实的生活中为人们的伦理道德教育以及社会道德实践方面进行着现实指导与教育研究。为了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着传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方面发展,也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值得学习值得保留的优良文化精神,需要借助国家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在摒弃了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封建落后的部分内容后,重新塑造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向着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儒家德育论文篇4

【关键词】儒家道德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影响了中国每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对不同时代的人都起到了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经济观念的影响,儒家道德思想有所弱化。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将儒家道德思想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不仅可以强化教育的民族性,更可以增强人的主观思想的向善性,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内在含义

儒家道德思想讲究仁德、中庸、守信。

仁德就是以“仁”作为思想核心,将做人的标准提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这些都是对于人的道德规范,需要人在家庭和社会中与人交往都要严格遵守,否则就违背了社会道德。随着“仁”的思想由个体上升到社会乃至国家,其精神实质就扩展为博爱。正如孔子所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此谓之三无私。”即要求人不仅要在社会中平等相处,还要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度。儒教道德思想主张不仅要注重道德和谐,还要充满人文关怀,由此而将儒教道德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呈现出来。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修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风尚。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庸”,主张通过适度把握而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中庸所主张的和谐不是没有原则地避让,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做事,即便存在着分歧,也要做到建立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君子和而不同”。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者要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就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做事。

“守信”是儒家道德规范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中,“仁”是基本要素,“信”则确立了道德地位,由个体的立身之本扩展到立国之本,无论是家庭中、社会中,“信”都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守信”是维护社会环境稳定有序的关键。

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推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将与社会实践相关的法制和道德内容纳入其中,以思想传递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完善且具有时效性。

(一)将儒家思想充实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

当代学生的各种极端行为在社会上是有存在的,所造成的后果严重地污染了社会环境,甚至一些学生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形象。将儒家中庸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少计较、多包容,就会促进社会和谐之美。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教育中,就已经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纳入其中,传承至今已经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思想。当代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新的问题出现, 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将儒家思想突出来。

儒家道德思想源于儒家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并总结出规律。其内容更为生活化,且语言表达生动。学生通过理解儒家道德思想,逐渐延伸到与现代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有延续性和完整性,更容易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认同感。

(二)儒家思想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社会道德以“信”作为衡量标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忽视了诚信。注重诚信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并逐渐扩展到社会,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中国教育改革深入到校园中,诚信、仁德、宽容的人文环境成为打造校园文化的主题。从客观的角度而言,校园环境如果人文气息不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就会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影响。要净化校园风气,就要以儒家道德思想为基点塑造校园文化,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环境保障。校园网络的普及,为校园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也可以将网络平台充分地利用起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动,针对传统文化进行讨论,并将话题逐渐转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仅满足了学生对文化的追求,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文化是社会的缩影,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利用网络实现网络空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将传播内容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性,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时期。儒家思想源自于德育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对现代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贾钢涛.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版),2011(03):49-50.

儒家德育论文篇5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4

一、人格及人格教育

在中古英语中,没有“人格”一词。近现代西方所使用的“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原意为舞台上演员表演时为了角色的需要所戴的面具,面具根据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所谓人格就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consistent behavior pattern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 originating with in the individual)。它包含两本分内容。第一部分讲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是稳定的。第二部分关注的是人际过程。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指的是发生在我们外部,影响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1]

人格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先天生理结构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先天遗传因素只是为人格教育提供了一般可能性,教育和社会实践对完美人格的塑造更有赖于人格教育的教化作用。所谓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以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技能和智力的形成,而且是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通过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重视人格教育,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鲜明特征。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各家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过人格教育思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影响意义最为深远。在经济越来越发达、政治越来越进步的今天,更加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格教育也将得到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因此,探讨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先秦儒家文化中优秀的人格教育思想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主要是由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人阐发和构造的一系列人格教育的观点的总和。先秦儒家文化重视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注重培养理想人格,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重视“成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人格完善的“成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所在。先秦儒家文化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科学教育中人格塑造方面的不足。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教育思想,应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同时也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公而忘私的整体主义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民而献身的整体主义思想。注重个人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特点,这种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以先秦儒家表现的最为充分。“君子有终身之忧”是孔孟的思想基调。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正是偏重于社会的整体意识,对于完美人格的塑造标准是“内圣外王”之道。通过对内在道德修养的培养达到“内圣”的境界,而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达到“外王”。即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秦儒家文化对于人格塑造的基石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它所倡导的是天下为公,提倡对国家尽忠职守,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天下为公”一语出自《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此处所讲的“天下为公”,贵在一个“公”字,其要旨在于倡导一种整体主义精神,强调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义务。要真正做到“公”,就必须具备“忠”的情怀,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主忠信”、荀子讲的“出死无私,致忠而公”。结合“公”和“忠”的意思,剔除其中的消极成份,便构成了儒家所极力推崇的公而忘私的整体主义思想。正是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孕育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虽然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随时代和社会不断地变化着,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这一点是共同的。当代青少年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一些人崇尚利益至上,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先秦儒家文化中的整体主义思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当代的青少年从典籍、故事以及历史人物身上再次感到了这种美德的存在并受到感染,使中华民族的这一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易经》中《乾卦・象曰》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主自强的精神,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最深刻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怕各种困难,像天那样刚健,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人格境界,即君子一定要具备顽强的意志、积极地进取精神。他们大都讲究天人合一,从天道的运行法则中悟出了人生也要自强不息,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因该如此,要有笑对磨难、上下求索的顽强意志。先秦大儒们推崇天道运行法则,强调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倡导人们要具有一种“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大畜卦・象传》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乾卦・文言传》 曰:“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孟子也告诫人们“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必然要经历各种磨难和挫折,所以必须积极进取、永不懈怠。儒家反对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强调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马跳跃一下,也达不到十步远;而劣马跑十天一样能达到很远的路程,原因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前进。雕刻一样东西,用刀子刻几下就停止,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而如果持之以恒地雕刻,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原因也在于自强不息精神的强力支撑。今天,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仍是支持我们抵御外界诱惑,自尊、自强、自立的重要精神支柱。当代青少年通过学习先秦儒家文化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有助于培养面对困难、勇于前进的进取精神,使他们有百折不挠的执着与勇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三)追求人际和谐的仁爱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建立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伦理哲学,并试图用这一原则去处理人际关系。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提出“忠恕”之道。所谓“忠”,即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所谓“恕”,即宽容、包容,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应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尽力的理解他人,对待别人的过错也应该采取谅解的态度。“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究问》);“既往不咎”(《论语・八佾》),这种仁爱宽容的态度本身就是完善人格的体现。孔子还提出了“周而不比”与“和而不同”作为君子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孔子的弟子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到了孟子那里,“推己及人”表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思想。先秦大儒们把“仁”由西周是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一家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又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飞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与他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以情交情,以诚求诚。爱是情感的双向交流,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人恒敬之”。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虽然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古代差异很大,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爱人、团结、互助等精神,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深刻领会并汲取传统文化中这些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有助于引导我们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且是指导我们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四)修身为本的道德精神

修心养性,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先秦儒家的完美人格塑造渠道是由内而外、内外共同作用的。一个人完美品格的形成,一方面要靠社会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身的内在修养和反省。先秦儒家就特别重视“慎独”和“内省”。“慎独”是指单独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内省”是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觉的自我反省,使自己的内心修养不断提高、日趋完善。儒家重要的典籍《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在“修齐治平”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它不仅是做人的基础,而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要求。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也说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都是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注重修养为本的表现。《大学》中还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涉及人格理想的宣言表达了先秦儒家的一种信仰:修身立德是做人的根本。为此,先秦儒家认为要正确地认识自我,通过内省的方式来完成对自身的改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并不可怕,既不需要产生自卑心理,更不能因此不能正视缺点而产生心理偏差。孔子认为:“丘有幸,苟有过,人比知之”。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乐意看到自己的错误被别人指出来。同时,孔子也反对有些人逃避错误、掩盖错误的做法,提出“小人之过也必文”,认为那些把过错掩盖起来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勇于承认错误、改正自我。孔子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也就是说一个人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简言之,学习先秦儒家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经过“修身”还可以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君子为人处事的原则,对于塑造和健全当代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人格教育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并完成的。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民族特性、家庭背景等,都至始至终对人格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个体也因此获得与所在社会生存方式深层次联系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和倾向。因此,要研究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就必须从它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探究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形成条件,才能准备的把握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精髓和主要内容。

(一)“天人合一”学说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先秦大儒们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它既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同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的精神境界。先秦儒家文化将天道的合乎规律和人伦的井然有序相融合,认为理想人格的实现就在于与天地合其德。在先秦儒家的心目中,天就是人格化的天,这其实也是将人格天道化了,“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在理论形态上的表现形式。在先秦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们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儒家把人的完善和对天的认识联系起来,将道德的终极根据置于天上,从而通过“天人合一”巧妙地确定了自己的超越性和宗教性,从而为儒家道德学说(人格理想)提供了一个形式上的保证。儒家所谓“天人合一”,其基本含义是天人合德。《中庸》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以一“诚”字概括之。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既是“天人合一”的中枢,又是“天人合一”的化身。在先秦儒家看来,个体的伦理生活、伦理关系以自我与天的关系为开始,从天那里找到自己品格的根据,再基于血缘关系向外延展直至整个社会的安顿,这就要求个体必须向天看齐,而人的伦理生活、伦理关系都具有了先验神圣性,其中的伦理法则不仅具有人道的涵义,更兼有天道的依据,这样,“天人合一”便成为儒家理想人格设定的前提,并以此为出发点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天”这样的“极高远”的最高境界与最后归宿,使人的宗教情结通过伦理加以安顿、规范、引导,同时个体的安身立命也就立足在现世的生活之中。

(二)人性论

“人是什么”(人性论)和“人应该成为什么”(人格理想)是先秦儒家视野中的基本教育哲学问题。人性论是说明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理论。人性是可以教化的、可以塑造的,而且,人性是必须教化、必须塑造的,这可以说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特点。关于人性问题,先秦儒家的观点是多元的。在中国教育哲学史上,最先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在这里孔子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问题,把“性”作为人的本性的思想奠定了其以后人性论的方向。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人性论,但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展有重大差别。而最早比较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则是孟子,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认为礼仪仁智是人的四大善端,只要努力扩充就能达到至善的境界。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肯定人性本善,认为普天下的人皆有良知良能,只要通过“反求诸己”的“尽心”功夫,通过“尽心知性”与“求其放心”的结合,就能实现理性自觉和道德自觉的统一,以此来塑造孟子认为的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先秦儒家的另一位大师荀子则主张人性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是荀子人性论的总纲。也道出了荀子人性论的实质是“性恶善伪”论。荀子的性恶论,是用来批驳孟子的性善论时产生的。荀子不同意孟子的先天“四端”之说,认为“四端”作为人的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们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不是先天具有的自然属性。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的论断。荀子认为人生来就带有一些本能的欲望,如“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以及“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非相》)等等。这些本能欲望,无论是圣人还是坏蛋都与常人一样是生而具有的。人的天性自然不知礼义,因此,荀子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的。但他的理论动机是试图通过后天的理性自觉和道德自觉来限制人类无尽的感求,所以他提出“化性起伪”,主张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改造人性中恶的一面,意即理想人格是文化教育改造人性的结果。可见,虽然孟子和荀子在人性问题上一个主张性善,一个主张性恶,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即都强调教育对于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三)人贵论思想

人贵论和人本论是先秦儒家人格心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人贵论思想最早见于《尚书》。《尚书・泰誓》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意思是说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中最有智慧的,这一思想开创了人贵论的先河。作为儒学的奠基人,孔子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从而形成了儒家思想的突出特色――人贵论。孟子从“施仁政,得民心,王天下”的角度出发,将“人本”视为“民本”,将民本定位于重视民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到了荀子,则明确提出了“人为天下贵”的论断。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认为人贵于万物的原由,主要是人在有气、有生和有知的基础上,还有“义”这种社会性心理素质。这里荀子看到了人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把人置于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先秦儒家贵人思想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当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活水源头。先秦儒家人格学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的道德完善的心理过程。在孟子看来,道德人格的培养即是道德心理的培养,所以他才把道德人格建立的过程看作是心的存养和扩充的过程。先秦儒家人格理论既强调人的心理意识的自觉自省,又注重道德实践的人际关系性,从而为人格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指导。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都十分重视修身的重要性,都强调人的耻辱感。儒家讲修身明德是为了发现人的心理自悟的能力,找到人的道德实践的途径。而强调耻辱感则说明了儒家式的理想人格是把个体感受耻辱的能力放在特殊地位的。先秦儒家认为人有耻辱感才有生命的格调和尊严,这不仅为人格塑造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引,而且为人格教育奠定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先秦儒家文化中人格教育思想的启示及其运用

现代社会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内涵方面与先秦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先秦时期的传统人文精神仍然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地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汲取其中的精华,价值之大、意义之远。

钱钟书认为:“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的现实意义。”[2]立足传统,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利用先秦儒家思想进行当代青少年人格教育方面我们的确应该向韩国和日本等临近国家学习。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予以正面肯定。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当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各种思想和观念的碰撞和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随之进入我国校园,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了冲突、困扰,甚至一度出现混乱状态。俗话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的一代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培养好年轻的一代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先秦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利用其对当代青少年进行人格教育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如何利用汲取先秦儒家文化中人格塑造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原则

主体原则即在当代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这也与先秦儒家文化中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尊重是统一的。我们一定要着眼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志趣和特点,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以往简单的“你听我讲”的灌输方式。

(二)创新原则

利用先秦儒家文化进行人格教育,必须遵循创新原则。因为历史上优秀的、进步的文化,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阶级、集团中形成、发展和起作用的,所以它不免带有某种时代的阶级局限性,有着许多的糟粕,但也有许多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只要我们在“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3],对于当代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塑造具有非常积极的教育意义。

(三)开放原则

先秦儒家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明和精神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延续,世界上每个国家在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时,都必须吸收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因此,弘扬先秦儒家文化的人格教育思想时并不是要排斥外来的思想,而是要积极地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才可以使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思想提升到更广阔的境界,这样也才能使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更好地服务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美]伯格.人格心理学(第六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儒家德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从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现实意蕴及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的内涵切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的现状,探讨了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的意义以及实现的模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道德仁义作为维系社会的根本,尤其在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中体现最为明显。它以“仁”、“义”、“礼”、“智”、“信”等范畴为核心内容的道德学说,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尚的道德情操必不可少。本文从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现实意蕴及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的内涵切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的现状,探讨了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的意义及实现模式。

一、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意蕴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关于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伦理关系的观点和规范。“仁”是孔子学说中一个核心的、内涵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粗略统计,《论语》中谈及“仁”的地方有100多处。孔子一向严格要求自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众多的道德规范、道德概念皆可归结为“仁”,可见其涵盖之广,地位之重。而“礼”则是依据内在的道德的“仁”的要求而制定的。孟子有云:“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作为儒家传统伦理重要内容的义利观,是中国传统道德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把义作为衡量利的标准,任何人追求富贵的行为,都必须受伦理道德的约束,遵循“见得思义”、“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的原则;儒家视诚信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立政之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要求人们要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博济于民。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具有内在的超越性,即古今之通理,使得其精神可以超越时代、超越时空,服务于现实。如:“忠恕之道”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一条道德原则。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根据,如诚信、守约、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等,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此外,对个人品德儒家也有丰富的论述,其中有些可以注人新的内容,使之成为现代人的品德。如:“仁”、“恭”、“宽”、“信”、“敏”、“惠”等,已超越了具体的时代,经过改造和提炼,能够转化,为我们今天所用。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内在规定性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荀子曾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德操即指高尚的情操和品德。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应指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坚定、高尚的品德,一贯坚守的道德信念,与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情感、气节、操守统一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等等。

在中国2000年中占正统地位的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展开一系列人生修养道德情操的具体规定,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使自己成为“圣人”、“君子”。今天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塑造则要提倡人生修养,包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等等。虽然二者在内容上、目的上及内在规定上大不相同,但却是一个从古至今,从继承到发展的飞跃,无法切断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的现状

1.市场经济的潜移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人们在道德选择上不再是单一、封闭和僵化的。注重自我价值的发展以及开放竞争意识的增强,反映了道德上的进步,但是基础文明、社会公德方面的削弱则是道德上退步。不少大学生过分夸大个人的价值,不能很好地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难以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共同理想,真正做到有知识、有修养、语言美、行为美,时刻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2.外来观念的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多元化价值观并存且互相发生冲撞己成为普遍的现象。如近年来就出现了不少惟利是图、投机取巧、尔虞我诈等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我国社会的“道德滑坡”现象无不与西方资本主义道德观念的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大学生而言,也势必影响其优良道德情操的塑造。

3.德育方法的缺失

多数大学德育的课堂还仅仅局限于一间教室,一所学校,一座城市。而大学生受众的社会家庭背景多样化,使他们可能因不同的身份特征和生活经历而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发生价值碰撞和冲突。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教师为主体,以德育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模式已明显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德育教育。

4.网络文化的影响

丰富的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网络文化的共享性、便捷性、隐蔽性、无空间性成为众多大学生释放激情的主要场所。而网络文化的无序,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渗透,使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价值观念垂手可及,很多大学不自主地受其影响,势必淡化他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波及道德情操的塑造。 四、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践履及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模式的构建

1.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践履

中国历史上,儒、释、道各家都非常强调“躬行践履”,并以此作为他们的根本宗旨。孔子认为道德修养要诉诸于道德实践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反对夸夸其谈的小人,认为君子应该“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躬行道德是塑造情操的途径。孟子把道德实践看成是成就优良道德情操的主要方式,他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行。”(《孟子·尽心上》)荀子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在实践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才是真学问,才是完成道德情操塑造的全过程。躬行践履成为古人塑造优良道德情操的最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强调道德践履的精神,对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实践是道德的基石,这不仅强调道德必须实践,而且也意味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道德的含义,理解道德的情感。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磨练自己的道德品质,塑造自己的道德情操。同时,实践还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高低,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评价。大学生要学会用实践的观点来评价自我和他人,用实践的观点来检验自己的道德水平。道德情操的最终落脚点是“行”,为人处世要做到言行一致,只有把优良清操的塑造付诸于实践中,才能实现人格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才能使人在最高层次上成为人。

2.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塑造大学生道德情操模式的构建

(1)构建综合德育定位模式。培养青年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建立和完善综合的道德教育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多数高校的德育工作没有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没有真正履行。这种单通道的德育教育管理体制严重削弱了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而儒家伦理思想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民族精神的精华,必须给其在高校道德教育管理体制中以准确定位。德育工作各项制度的安排、设计、运作及目标指向应将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精华涵纳在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的心性修养和观念层面上给予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准确定位。只有在关于仁、礼等核心理论上,关于温、良、恭、俭、让,刚、毅、木、纳,孝、梯、宽、信、敏、惠、诚等个人品德上,关于义利关系,天人关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合意识以及忧患意识与高度责任感上,都鼓励大学生按照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去努力践行,才能让其真正融人大学生的生活中。充分开发传统伦理思想资源,多一些精神承继,就会使我们的德育教育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

(2)人文教育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的市场化,人文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特别是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开启智力,活跃思想,陶冶情操,从而形成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和丰富健康的完美人性,帮助他们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敬业乐业,使他们既认真做事又认真做人,这一点即是以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塑造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基础,也是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儒家德育论文篇7

关键词:崇德;传统文化;人格修养

作者简介:曾长秋,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湖南省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世界政治与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不乏精神文化资源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儒家文化传统,对至今乃至后世依然产生着深远影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德育人,培育良好的国民。在一定意义上说,整个古代教育都以德育为基调,并积累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整理。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提出了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对青少年进行人格修养教育。“正心笃志、崇德弘毅”是儒家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尤以其中的“崇德”思想对青少年人格修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儒家“崇德”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中国历来崇尚道德,“崇德”二字出自《尚书・武成》,其中有“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之句,意思是只要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何愁国家不能治理?延伸到德育领域,亦不乏“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等倡导。儒家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强调知识与道德相统一,以树人立德为宗旨,强调教化的作用,以忠、孝为是非标准,强调家国观念。

中华乃文明古国,又称仁义之邦、礼仪之邦,这一美好称谓,正是由“德”育出来的。教育是人获得“德”的主要途径,育德是教育的灵魂。人类一踏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或者说自有文字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重要性,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礼记・学记》写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些话,明确了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办教育,教化民众。当前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必须善待各种社会关系,学会为人处事,这些都需要以德育人。何谓德育?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以及如何进行修养的教育,是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人品格的教育活动。“德育”这个基本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提出,他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在我国,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最早使用“德育”这一术语:“外国学堂于智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了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一书中开始诠释“德育”这个术语,专指“道德教育”。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德育”的外延不断扩大,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青春期生理与性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世界和平教育,等等。德育的功能,无论对群体还是对个体均不可或缺。对群体而言,需要遵守集体规则的个人,以保持群体的团结和安定;对个体而言,需要处理好与群体的关系,以获得良好的生存空间。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我国自古就不乏精神文化资源,儒家“崇德”思想代代相传。传统道德规范有许多基本要求,在立身方面是:诚实守信、勤劳节俭、中庸平和;在家庭方面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爱;在社会方面是:公忠、廉洁、仁政。儒家在提倡道德人本主义的同时,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们重情操、讲修养的自觉性。

传统道德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并为我国赢得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千古美誉。儒家“崇德”思想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强调伦理本位。在封建社会里,父慈、子孝、妇从的家庭伦理观念,是君仁、臣忠、民顺的社会伦理观念之缩影。儒家提倡“三纲五常”这种由国到家再到身的训导,其层次由高到低,强调了治国必先修身,从整体效应上看待个体修养。而修齐治平这种由身到家再到国的训导,其层次由低到高,强调了修身才能治国,从个体修养上求得整体效应。

其二,怀抱经世之志。历代知识分子怀抱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致用”思想,经过历代积淀,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尤其是儒家知识分子那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有着深沉的爱国激情和浓厚的社会忧患意识。他们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感,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为人生的“三不朽”的事业追求,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

其三,注重道德修养。无论是儒家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还是道家的少私寡欲、修道积德,佛家的超尘绝俗、去恶从善,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就是古代文论、画论中的主张,也无不寓道论物。例如,我们明明知道岳飞的书法不如秦桧,但人们都说《满江红》不仅词好,而且书法也好。就是秦桧创制的字体――今天使用的印刷体,人们不称它“秦体字”,而按朝代说它为“宋体字”,便是一证。

二、对青少年人格修养教育的借鉴

当前,社会转型引发的道德观念转变与价值观冲突,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挑战。社会上频发的道德失范现象,也使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受到冲击,甚至诱发其走向道德迷茫之路。儒家“崇德”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进行人格修养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在儒家“崇德”思想中,“仁”是最高德目,其下辅之“义、礼、智、信、忠、孝、悌、恭、宽、敏、惠”等具体德目,这些德目共同建构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它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修行自身品德,应该怎样关爱他人,以达到“君子”境界,进而更好地维持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和顺。儒家致力于用仁爱之心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识,具有完善自己、替人着想、善待他人的涵义,含有朴素的“人本”思想。

在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用儒家“崇德”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充实学校的精神文化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我们应弘扬儒家德育的“仁爱观”,培养青少年自觉对人民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道德品质。要鼓励青少年树立“博爱大众”的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尊老爱幼”“患难与共”“成人之美”等优良品德,这正是对他人人性的尊重,是人本理念的回归;另一方面,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张扬与全面发展。其中,道德品质的发展无疑是个体发展的核心要义。当我们强调“仁爱”要从自我做起时,就肯定了青少年个体主体的自觉性,个体在尊重和关爱别人的同时,也使个人的品德和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这正是学校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

“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重要理念,儒家德育倡导“尚中贵和”,鲜明地表达了先人对“中和”理想的追求。讲究人际和谐、家族和谐和社会和谐,是儒家“崇德”思想的价值理念。在这种价值理念的引领下,友好相处,与人为善,相互协作,共享祥和,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处事之道。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承接和弘扬儒家传统“中和”理念的合理内涵,充分地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来充实学校精神文化的和谐性,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时代在发展,越来越需要群体协作,只有群体内人际关系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工作、学习、生活才能和顺,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因此,应当用“尚中贵和”的理念引导青少年,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并接纳不同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学会用中和之道去处事待人,以推进自己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儒家“崇德”思想的实现途径是重视修养,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曾参在《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通过长期道德实践探索,儒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修养方法,如孔子要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一个人根据这些道德理念,经过长期而重复的练习,养成了一种道德习惯,便成其内在的道德品质。

修身为一个人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和实践活动,古人修身对此非常重视,要求从小做起。如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求克制自身欲望,保持人心所固有的善端,不致因外界物欲引诱而丧失。他主张通过“反身而诚”“强欲而行”的方法,自觉地体验人生固有的善心善端,养成“浩然之气”。在此,孟子充分肯定了主体内在的道德意识与本能对人的自我完善,由此设制了人类走向完善的有序之路,开创了道德修养的“内圣”之学。他的这种存心养性的修养方法,对历代儒家的修养学说影响很大。

儒家学者将道德分为“德性”与“德行”,德性乃内在之德,德行乃德见之于行[1]。一个人高尚的德性,要通过良好的德行表现出来。儒家不仅提出了修身之道,而且身体力行,对“崇德”思想及其修养实践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中庸》篇:“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综观其文,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能够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标尺。“慎独”或“吾日三省其身”之所以古往今来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作为“入德之方”,在人们修身和群体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对今天的青少年人格修养可资借鉴。

三、创新青少年

“崇德”人格修养教育的路径

儒家“崇德”思想是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潜心研究、发掘和借鉴。我们也要看到,儒家“崇德”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包含着许多过时的、落后的因素。在当前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选择地引入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并以时代精神改造之,以实现青少年“崇德”人格修养教育的路径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提炼适用于学校教学的核心内容呢?我们认为,必须抓住爱国、处世、修身三把钥匙,以此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创作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拓宽适合青少年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还要鼓励各地各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性的地方课程,并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使青少年耳濡目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潜移默化,自觉地砥砺人生、修养品格。

儒家“崇德”思想认为,修身实践不仅可以提升人们对道德内化的自觉性,也可以使人们对道德规范有更生动、具体的理解。只有每个社会成员自觉地践行道德规范,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才能彰显出实际价值。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定位是“德育首位”和“全面发展”,即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青少年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为了造就适应21世纪国际化人才竞争的需要,必须培养他们为祖国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心忧天下、心系百姓的社会责任意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仅靠老师的课堂理论灌输就能学到的,也不是只靠书本学习就可以具备的。只有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贴近现实、关注民生和了解社会,才能促进青少年道德和学识的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贯穿着一种积极的入世心态、进取的道德价值,正如《易传・乾卦・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的运行,表现出刚健有为的特性。君子学习这种特性,就能够使自己做到自我奋发,永不停息。儒家“崇德“思想中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精神,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这种精神。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学校可用儒家传统“自强观”充实校园精神文化的进取性,激励青少年养成积极的入世心态,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努力奋斗,永不停息。弘扬儒家思想的“自强精神”,就要求青少年在任何艰难困苦下不抛弃、不放弃,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就要让青少年坚定“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抛弃胸无大志、贪图享乐、逃避现实的心态,加强学习,充实头脑,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要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其主动性,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容懈怠,去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而奋勇拼搏。

道德品质作为一种个体现象,“经常表现为一个人某种持续行为的稳定倾向。”[2]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反映出的各种范畴,都有其活生生的内容。这些具体内容,体现了特定时代、社会、环境和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以义务、良心、荣誉、幸福、虚荣、自私、虚伪等形式提炼和概括出来,并表现在各种行为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要通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来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3]。因为在道德模范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这些人以“礼仪、诚信、奉献、友善、和睦”为核心,树立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榜样。创新青少年“崇德”人格修养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是这些将凡人善举故事具体化,培育青少年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转化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124.

儒家德育论文篇8

一、先秦儒家生命观之于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价值

先秦儒家生命观蕴含的生死观、孝道思想、生命价值思想及生命教育等思想,可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缺乏、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先秦儒家生命观中仁爱、和谐的思想可以为构建良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氛围提供有益的资源。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异常激烈,一些大学生受此影响,产生了功利主义倾向,自我意识逐渐膨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孤僻、冷漠、自私等现象,甚至有学生在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采取极端行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和谐思想以及仁爱观念,并将其融入课堂理论或者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仁爱思想,一方面可以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先秦儒家主张将以诚相待,成己达人作为生命交往过程中的准则和原则。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秉持这样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营造和谐的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还应充分挖掘、利用和谐的思想,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引导学生充分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自觉吸收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关爱、呵护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做到这些,还要求教师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对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秦儒家生命观中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可以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供有益的资源。先秦儒家“贵生爱物”等生命价值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爱惜自己的生命,培养自身的生命意识。儒家的善生、乐生、荣生的生命价值判断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大学生生命价值提供价值评判标准。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内圣外王”、“和谐为贵”的思想不仅是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生命教育思想,也是整个生命教育过程的育人目标。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这些生命教育思想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有益帮助,同时也能对德育生命化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而“死生有命”、“生死俱善”的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自强不息”、“乐天知命”等思想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面对挫折,使之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并实现人生价值。

二、先秦儒家生命观之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价值

生命教育不应只是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更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应用,是面对现实生活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实践活动。先秦儒家学派的理论学说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弘扬先秦儒家“知之不如行之”的思想,增强生命教育实践效果。先秦儒家认为“知之不如行之”,强调实践对于教育活动的作用。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可以弥补课堂生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例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可以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奉献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扶贫救困的志愿者活动,可以使他们体验生命的艰辛,提高他们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等场所,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等。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都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领悟更深层次的生命内涵。第二,开设先秦儒家经典阅读课程以及相关的讲座和论坛,帮助大学生学习生命哲学知识。教师可以针对生命教育不同的内容开展专题讲座,例如,举办先秦儒家生命观中关于生命意识、生命价值教育的知识讲座等。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先秦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通过介绍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生平及其思想,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课程及活动环节组织学生阅读儒家经典时需要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阅读水平、思想认识水平等实施不同的指导计划。例如,针对大一学生,应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而对较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可试着深入和扩展其关于生命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要指导学生做文字的翻译工作,使学生在理解了文字层面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挖掘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另外,教师在先秦儒家经典阅读课程中应起到桥梁作用,可以通过课堂交流、自由言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先秦儒家生命观。对于学生阅读的评价可以从数量、效果等各个层面展开。在数量上,可以通过学生自我介绍、互相介绍学习内容以及教师检查等形式来进行评价。在效果上,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交流来考察阅读效果。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仅注重数量,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和方法、阅读过程以及领悟情况等。第三,借鉴儒家学派的“讲会”形式,增强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规范性和互动性。“讲会”是儒家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形式[3],与现代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追求专门科学技术为主不同,“讲会”在形式上以面对面的形式开展,在内容上以“求道”为主,是对“身心性命之学”的讨论,更多体现了师友之间对道德、价值等诸多问题的探讨。可以弥补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不足,提高生命教育的效率,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第四,借鉴先秦儒家的生命教育理念,将德育生命化理念作为生命教育活动的基础。德育生命化是以对学生的生命尊重为基础,把学生的幸福作为价值目标和导向,在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各个方面融入道德教育的因素,以人为本,建立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以及多元化途径,最终实现学生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真正融合,将德育过程贯穿于生命过程各个阶段[4]。首先,德育生命化理念的确立可以吸收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自强不息、和谐为贵等思想;其次,德育生命化环境的营造可以借鉴先秦儒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思想,不仅要重视校园的硬件环境建设,还要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的软环境建设;再次,德育生命化的目标可以参照先秦儒家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以及对至仁至圣的终极目标的追求来设定,继而,德育生命化内容的构建可以借鉴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生死观、孝道思想等生命智慧;最后,德育生命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在先秦儒家生命观中找到标准,又将是否实现了人生的三不朽,是否在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等作为生命化的德育评价标准。

作者:徐洁 朱冬香 郝文辉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儒家德育论文篇9

关键词:先秦儒家;慎独;为己之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147-02

先秦儒家私学兴起发展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大变局中,私学成为下层平民求学成己、为己的追求。孔子游学遭遇陈蔡之厄,依旧坚持内心不动摇,言及“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1]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表明儒家学者对于儒学理念的坚守,儒家后学“慎独”思想的明确提出正是对成己、为己而坚守儒家学说的回应。

一、儒家“慎独”思想释读

儒家“慎独”的提法源自于先秦儒家经典中的“君子慎其独也”是名词化后的术语。本文依据主要文本有《礼记・大学》《礼记・中庸》《礼记・礼器》《荀子・不苟》和近些年出土的简帛《五行》篇。

“慎独”在先秦儒家各文本述论的内容不一,结语都是“君子慎其独也”的说法,即各文本在论述其观点时用慎独总结或论证其说法。《礼记》三篇的结语中有“故”字的前缀,即“故君子慎其独也”,从儒家认为君子是有德之人的角度来看,“故”字表明“慎独”在儒家学派中是一种“尊德性”的通用术语。同样作为思孟学派的简帛《五行》篇中的“君子慎其独也”,以及战国后期儒家大成者荀子的《不苟》篇中的“君子慎其独也”,尽管没有提到“故”字,但作为儒家思想的延伸扩展,“慎独”思想在儒家学派中有共同的语意是无疑的。

清儒王念孙因历史的局限不能看到近些年出土的简帛《五行》文献,他就说“《礼器》《中庸》《大学》《荀子》之慎独,其义一而已矣。”认为慎独之“慎”都应该训为“诚”,“君子慎其独也”即为“君子诚其意也”[3]。现代学者梁涛结合出土简帛文献,认为先秦典籍中“慎独”都是指“诚其意”[4]。张锦枝认为“慎”字应训释为“思”,各篇中的“慎其独”含义应为“对内心的省思”,只是各篇省思侧重不一[5]。当然还有其他学者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得到的结果自然不同。

笔者以为,学者将“慎”训释为“诚”或“思”时,应是对君子个体保持德性的要求,也是儒家私学对弟子修身成君子的不同诠释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文本与先秦儒家面临的社会环境来看待“慎独”思想的本义。

我们注意到,“慎独”主体为君子,行为是“慎其独也”,君子慎独的结果或是目标则没有明显的表述。从“慎其独”对应在各篇中论述不一的内容来看,应是儒家以君子行为为榜样,追求修身转化为有德性的君子,也就是“慎独”修身成君子,又以“慎独”坚守君子德性。

在《大学》篇中,以“诚其意”对应“慎其独”。“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强调安身处世不能虚情假意,毋自欺必然要求诚于中;“小人闲居为不善……掩其不善,而著其善”[6],从小人形于外的无效伪装告诫士人不能做伪君子,内外合一方可为真正的有德君子即德润身。

《中庸》所谓“慎其独”坚守的是不可须臾离也的“道”。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来看,君子“戒慎乎”“所不睹”“恐惧乎”“所不闻”的正是“性”[6];《礼记・乐记》云:“德者,性之端也”,孔子也说“天生德于予”,率性即为从天德,修道即为遵从德行合一,可以说“慎其独”坚守的是君子的内在德性。

《礼器》所谓“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也”对应“慎其独”,下文中也提到“古之圣人,内之为尊”[6],强调内心之德的重要性。文中也提到“礼”以合乎要求为标准,也就是君子以礼立人处世,从礼是德的外在表现来说,“慎其独”尊崇内心之德,处世守礼不惧外界影响。

《不苟》篇说“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顺命”是由诚心守仁、诚心行义带来的变化,能上达天德,与天地四时一样“有常”,君子能达到至德的境界。下文中提到“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7],内心之德不能显露于外,是无法导引民众的,也就是无法德治天下,“慎其独”要求君子表里如一,从天德而成己身之德。

简帛《五行》篇中两次引《诗》论慎独,但是郭店竹简有经无说,学界一般以帛书说文来释读慎独。“君子慎其独也”在帛书说文中分别对应“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和“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前一句在说文中解释到“一也,乃德已。德犹天也,天乃德已。”这其实表明君子遵从天德而践行“仁义礼智圣德行合一”。后一句解释为“差池者,言不在衰;不在衰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之不在外也。独也者,舍体也。”[8]在这里强调丧礼不在于丧服的形式上,而在于内心的哀痛。从孝德观念上来说,“至内者”仍是内心之德性,强调君子坚守本心不受外界影响。

五篇文本中都强调“慎其独”是内外合一而尊崇君子的内在德性。“慎独”思想就儒家私学把君子德性落实到生活中,尊礼守德成君子,其实还隐藏孔子所说的“大德者必有其位”的渴望。儒家“慎独”思想推己及人就是希冀成周礼“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的王道社会,要求从天子到庶人修身为本而成己成德,也就是天下诸人都尊礼行德则天下大治,因为都能各自修己诚心而守本分,都能“慎独”。

社会上下能否“慎独”,关键在于春秋战国这种无道失德社会中的私欲,也就是个体的为己、成己问题。儒家要求门下弟子在求学处世的生活中坚守内心的德性,就是“慎独”成己,即尊德性而道问学。扩展到人心尊德性与否,这是私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修齐治平能否践行的标准。“慎独”思想作为治己治人的德治天下之法,在儒家私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儒家私学:为己之学

在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落致使官学职官和典籍流散,形成“官学下移”的局面,也形成了以掌握文化知识作为谋生手段的士阶层,其中士人创立私学聚众讲学也是一种为己的生存手段。

随着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养士之风的兴盛,各国举贤才的举措极大激发了下层追随私学求学成己、为己的风气。私学教育也体现了社会变革中下层追求改变己身命运的“为己”要求。在诸子私学中,开创儒家私学的孔子最注重育人成己,提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认为“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鼓励儒家弟子求学、成己、成德而入仕、立业、安身,这也是学而为己的必然选择。

孔子在《论语・宪问》提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不单单是孔子陈述古今学者不同的为学动机,而是对当时社会上学而为他人的清醒认识。儒家学者不是隐世脱离社会,面对在德位分离而求仕立业的现实,面临的是如何“为人”中成就己身的“为己”问题。如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曾言及冉有“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就是冉有帮助季氏敛财的无德问题,这里面隐藏为他人私利而成就己身的“为己”的私欲问题。

在《论语・子罕》中讲孔子在匡地遇险,提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体现了孔子对传承周礼文化为己任的高度自觉。这决定了儒家私学作为为己之学的特点,这个已包含了儒家学派的个人成己和学说传承。

儒家个人成己不是在私室中成就的,而是在周游讲学中成就己身的。是以宋儒程子说“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3]这一点十分中肯的指出儒家成己的途径,即“为己”先求学而成就己身,而后安身于家国中讲学育人或是仕官达人,这结合了当时诸侯卿大夫求贤纳才的社会成己风气。

儒家私学的组成主要是学者和弟子以及私学目标,儒家德治天下的学说离不开这三者的结合。

从儒家学者授业来看,其推行“有教无类”的育人观念,即孔子所说的“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种学者己身的道义担当,是一种为己的使命感。

从儒家学派弟子组成来看,师生关系已经脱离官学中的血缘关系演变成个体的地缘关系,个体发展成为当时的共识。此时个人生存危机使得私学弟子包括士人和平民,求知的贵族和国君也不乏其人,个人求学追求的是成己、为己治学。

从儒家私学的目标来看,孔子从“修己”到“修己安人”再到“修己安百姓”,这是治世治国的家国学说,也就是德化天下的追求,即是κト说淖非螅还是一种高层次立志成己为己的表现,即孟子所谓的“人人皆可为尧舜”。

从儒家私学目标倒推回去,儒家学者和子弟的成己就是修身成有德之人。在儒家“学以致其道”的实践要求中,孔子以道之有无作为出仕的条件;孟子有“所就三,所去三”的仕官原则;荀子更是直接从入仕动机上将士人区分为“仰禄之士”与“正身之士”。这都是儒家“士志于道”精神的一脉相承,其实也是儒家私学成己为己的要求。

在官学没落造成的“礼失而求诸野”的求贤局面中,儒家私学培育了大批人才,同时也扮演了一个公共教育平台的角色。因为儒学的教学科目基本承接了官学的教学科目,为下层平民求知求仕提供了方便之门。但其中暗藏求学儒家而脱离儒学理念自行其道的危机,这其实是儒家私学“为己”的传承问题。如吴起欲取卿相而以儒术为其途,这是战国时期“孔子读而仪、秦行”的现象之一,这已经是完全脱离儒家学说理念。在这里,儒家私学作为为己之学,仅仅是对其完成了启蒙教育。

儒家私学在个体成己和学说传承中始终基于己身的成己要求,这就需要“慎独”思想来支撑。

三、“慎独”与“为己之学”的关系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圣人“德化天下”的理念,表现为以君子德以律己为表率而德治天下,也就是儒家私学育人修身为本,要把道德放在首位即“先之以德”,贯穿的是德治天下的思维。

儒家孔子屡屡论述君子的各种行为,提出“为仁由己”,再到孟子的“尚志说”“养气”和“养心”说,荀子也提出“君子之学,美其身”,儒家学说就是追求道德上的“自我成就”,是修身成君子的“道德自主论”。“慎独”修身讲究的也是“己”本位主义,以自身为主,即从天德“尊德性”而不受外界影响。“慎独”无论是独处还是大庭广众之下,都能保持内心德性,也就是个人意识经过儒家君子学说中成德思维的辨识而保持“仁义礼智圣的德行合一”。可以说君子慎独的前提是修身成君子,也就是儒学目标是成就己身为君子。

儒家君子成德则“忧道不忧贫”,儒家入世的最高目标是弘道,其次是出仕,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穷达以时的安身。安身即从己身出发而修身、立业、问道,求得“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安身即是为己。安身即可诚其意,可尊德性,可道问学,可以说安身即是“慎独”;而“慎独”成君子又可出仕,进而弘道,其实就是以“慎独”修身成己和以“慎独”德治天下。可以说“慎独”是儒家私学为己进德修业的方法。

儒学被明末刘宗周明确认为是“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这里更是把儒学总结为君子之学,概括成“慎独”思想。宋儒程颐说“慎其独者,知为己而已”,一语道破儒家私学的根本。我们认为,儒家私学作为一种“为己之学”,“慎独” 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中“为己之学”的“己”可分为“君子”个人和“私学”本身。

从儒家德治天下的角度来说,“慎独”思想是儒家为已成为君子的学说,“慎独”也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方法,即君子为己的方法。从儒家周游讲学的角度来说,“慎独”就是对儒学学说理念的坚守,既是对儒学己身传承的坚守,也是对“推己及人”而“有教无类”的授业坚守。

参考文献:

[1]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13.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清]王念孙.读书杂志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梁涛,斯云龙.出土文献与君子慎独――慎独问题讨论集[G].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张锦枝.简帛《五行》“慎独”涵义探析――兼与《大学》、《中庸》、《礼器》、《不苟》篇“慎独”涵义之统一[J].哲学分析,2012(8).

[6][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儒家德育论文篇10

一、通过儒家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孔子提倡“仁”,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教育上重视德育的培养,尤其重视人的品德和情操的形成,而当今社会,个人的品德却不如从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渗透儒家文化,运用儒家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语文教材中的儒家典籍《论语》《荀子》《孟子》和《礼记》等,每篇文章都是极好的德育教材。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文章中的知识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通过儒家文化提升自身的修养。

例如,《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再进行翻译,带领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观念。

二、教师自身体现儒家文化

孔子提倡仁政、爱民、民本,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些观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施“仁政”,要维护好课堂纪律,关爱学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要能轻松驾驭学生和课堂。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儒家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使学生融入到儒家文化中去。因而,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儒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融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

三、利用儒家文化开展德育教育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儒家文化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学生的文化、道德水平都得到提高,语文教师要能够有效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师也要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班级做贡献。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儒家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儒家文化对学生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语文教师也要将儒家文化与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儒家文化中有大量的德育性内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处世智慧,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