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时间:2022-01-08 04:05:56

儒家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摘要:先秦人性学说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内容,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孟为代表的人性学说比道家更加重视人的德性及教育,主张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以成就人的德性和理想人格为目的;以荀子为代表的成性学说注重学习、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以建构合理的礼法兼具的道德规范为落脚点。从道德哲学视角来看,先秦儒家人性论秉持人道原则,同时兼顾人的天性,表现为人道与自然、德性与德性、人格与修养相统一的特点,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道德原则、道德理想和成人之道。将先秦儒家人性论的道德内容融入当代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凝聚社会道德力量,同时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真善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儒家;人性论;道德教育;真善美;理想人格人性论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撑,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认识,生发于性与天道的交互过程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学说。先秦儒家的不同学者围绕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核心问题,形成了性善、性恶的不同学说,但都以德性及其培育为落脚点。从道德哲学视域来看,先秦儒家人性论秉持人道原则,以培育理想人格为指向,而理想人格以真善美的统一为内容,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先秦儒家人性的基本问题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性”是指属性、性质,如物理性、化学性等,是对事物各种运动状态的描述。在先秦人性学说中,“性”是指本性、本质,与情相对,“情”指情感、情态,指人的存在方式和内在规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被置于政治失序和道德失序的双重危险之下,引发了众多思想家对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等政治社会现象的探讨,体现在道德领域即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问题。对此,先秦儒家学021者以天人关系、性习关系为论域,以德性为支撑,以圣贤为理想人格,表现为对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争辩中。儒家从孔子到子思、孟子,发展了较为系统化的性善学说。何为“性”?孔子认为“性”即人性,与“天道”相对,正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孔子看来,人性就是德性,具有先天性,正所谓“天生德于予”。同时,德性表现为仁爱,展开于社会伦理关系之中,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基于德性的先天性及社会性,孔子强调通过礼乐的教化恢复人先天的德性,从而培育“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和以仁爱为社会规范的大同社会。孟子沿着孔子的进路,明确指出人性本善,同时指出人具有理性能力,能够知善行善。关于人的理性,他指出人具有大体与小体,即感性与理性,都是“天之所与我者”;人与动物的区别便在于人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心之官则思”,进而确立了理性相对感性处于主导地位。在孟子看来,恢复人的本性便要把握人之德性、德性的良知本体以期因势利导,“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顺性而为就能成为圣贤。那么,这种善端如何发育为人的德性,成为理想人格?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扩展善端,以道义存养浩然之气,达致“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理想境界,便能成为君子、大人。合而观之,孔孟的进路本质上是对本性之善的回归。与儒家相对的道家则提出与儒家人性学说相对立的人性学说。庄子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天性而非德性,文化、知识、技巧都是对天性的否定,本质上是破道损德的。在庄子看来,恢复人的自然天性首先要破除是非之界、消除彼我之分,从而实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德境界。不过,孔孟、老庄的发展方向都是对天赋本性的回归,诸如孟子主张“反之”,庄子主张“反其性情而复其初”。与孔孟、老庄主张恢复人的本性相对,先秦唯物论者提出“习与性成”,主张人的德性是由环境、习惯和教育等造就的。墨子、荀子、韩非等都持这一观点,其中以荀子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荀子认为,顺着人的天性或欲望必然会发生暴乱,故而性本恶,这是因为人的天性或欲望是没有节制的。对于如何节制,荀子进一步提出“化性起伪”和“积善成德”,也就是说,人的天性要通过后天的礼法和教育使天性化为德性,正所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总之,荀子以性恶立论,强调道德原则的必要性,虽说有一定片面性,但通过礼仪教化的积累培育人的德性与理想人格。《易传》提出“继善成性说”,则可视为对孟荀二人的总和,呈现出综合的趋势,即德性与天性、成性与复性互相交融,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二、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德育价值

从道德哲学的视域来看,先秦儒家的“成性说”“复性说”虽然在道德原则及德性培养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以德性为落脚点,以真善美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为道德理想,这就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总体来说,先秦儒家人性论内涵人道与自然相统一的道德原则、德性与德性相统一的道德理想、理想与修养相统一的成人之道。(一)人道与自然相统一的道德原则。先秦儒家学者对人性的探讨涉及人的德性与天性。儒家讲仁爱,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认为人与人之间要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孔子讲:“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延伸来看,人具有社会性,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故而在精神上便需有仁爱之心,行为上便需自觉符合礼乐规范。但孔子讲的人道原则并非近代人道主义,缺乏近代人道主义个性自由的内容,旨在以人的德性为基础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与孔子相区别,老子否定道德、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由于仁义、圣贤、事功等道德思想只会导致社会混乱、使精神迷惘,因此,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见素抱朴,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理想境界,这就是老子价值观上的自然原则。儒家重人道原则强调人的尊严,道家重自然原则尊重人的天性,但只讲仁义礼教而忽视自然原则便导致礼教的虚伪性,同时只讲尊重自然则流于玄学清谈。先秦人性学说乃至中国传统哲学的总趋势要求统一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这也是天人合一伦理范式的内在要求。(二)德性与德性相统一的道德理想。道德理想体现着人对完善社会理想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表现为对个体德性与德性的要求与希冀。先秦儒家人性论以培育成圣成贤为指向,将个体的德性与社会道德性为密切结合。先秦儒家德性与德性统一的道德理想,以人性论为切入点,表现为以大同社会为正义、以人道主义为仁爱的道德境界[1]。在德性方面,道德境界具体化为社会规范,表现为人对礼乐、礼法等道德规范的遵循。在孔孟看来,礼乐作为道德规范便能够巩固和发展合理的社会关系,使社会群体具有道德的凝聚力,正所谓“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在这一时期,道德理想的具体化通过道德规范表现为礼法之争,儒家强调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反对暴力,法家则重视严刑酷法的威慑作用。在此基础上,荀子综合儒法,提出礼法并施的主张,强调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在德性方面,个人品德内在于社会伦理关系当中,孔子以仁智统一、孟子以仁义并举等为道德品质的内容,内涵以仁爱和正义为内在规定的道德理想。理想人格首在于善,这就要求以此为理想的人要将外在的仁义智转为内心的人格和德性。(三)理想与修养相统一的成人之道。先秦儒家和道家提出两种不同的理想人格及两种不同的修养路径。在孔子看来,理想人格是仁智的统一,有知情意、真善美全面发展的意蕴。孟子进一步指出理想人格的内涵为仁义礼智四端,强调“充实之谓美”,荀子亦指出“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都是以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为道德品质的理想人格。关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孟荀二人有性善、性恶之分,但都强调学习、教育和修养对培育仁智统一理想人格的重要性。道家则与此不同,道家的理想人格是“天地与我并生”的人格,这种人格是超越社会伦理关系的,不是在道德实践中培养的。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认为:“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在老庄看来,仁义、礼乐等一切有价值的文化都是培育理想人格的阻碍,只有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忘却善恶是非、彼此、主客、能所等差别,进至无知无欲的混沌境界,才是真正的有德。

三、先秦儒家人性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道德原则、道德理想和成人之道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之对应,当代道德教育继承先秦人性论的优秀内容,体现在德育原则中注重自然与人道的统一,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德性与德性、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在道德修养中注重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转化。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模糊[2],给在全社会展开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每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关乎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的高低,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探究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德育价值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一)尊重人的价值和天性是当代道德教育的起点。先秦儒家人性论遵循自然与人道相统一的道德原则,包括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人的天性的肯定,这也正是当代道德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与之相一致,当代道德教育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表现为对个体的尊重和人性教育的开展;同时,每个人的天性都是不同的,但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强调通过道德教育培育理想人格[3]。当前,道德教育工作存在过分强调社会需要的倾向,即强调道德教育的功利性,这便忽视了人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全面发展。先秦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将教育对象视为“现实的人”,切实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同时,先秦儒家人性论肯定人的天性有利于当今人的个性发展。先秦儒家人性论肯定人的天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强调人的知情意、真善美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当代道德教育中强调人的天性,特别是在教育理念的秉持、内容的设计和方法的应用中肯定人的天性、尊重人的个性,能够激发人在劳动生产和文化创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自身更好融入社会,实现个人的自由。(二)重视人的德性是当代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先秦儒家人性论重视人的德性,强调道德教育要注重人的德性,并对道德品质和道德性为的内容予以规定。在当代,道德教育中重视人的德性意味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即通过必要的理论灌输和舆论宣传激发社会成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5],从而为人的社会实践提供指导,帮助个人更好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使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品质,帮助人在社会实践中更好进行生产生活。具备这一品质的社会成员,能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并且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完善和生命力的提升。从个人和集体的角度来看,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具有其相应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同时集体要为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在道德教育中对其强化有利于加深社会成员对这一道德规范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够增强这一道德规范体系的实践基础,提升其理论生命力。(三)注重社会环境和理想人格是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先秦人性学说以内涵真善美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为指引,强调理想人格的重要性,强调学习、教育和环境在成人之道中的作用[6]。孔孟荀关于成人之道的主张虽略有不同,即恢复本性与习以成性之分,但都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化育之功和理想人格对人的激励作用。一方面,在道德教育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个体德性的培育。在当代道德教育中发挥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降低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自信,从而逐步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在道德教育中加强对理想人格的培育,也就是培育具有真善美的共产主义新人,能够为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动力。在道德教育中加强共产主义新人的教育,有助于增加社会成员向善的认知力、情感力和意志力,帮助社会成员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17.

[2]覃丽燕.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1):85.

[3]田晓彤.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对当代德育工作的启示[J].湘潮(下半月),2016(5):46-47,49.

[4]王笑风,肖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93-94.

[5]石文卓.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36-40,45.

[6]岳悦,邢起龙.先秦儒家人性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6):83-86.

作者:许袖飞 沈泽文 单位:1.中央民族大学 2.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