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00:46:46

深度阅读论文

深度阅读论文篇1

关键词:交互模式理论;阅读模式;阅读教学;大学英语;应用分析

英语阅读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智力型活动,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认知性活动。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较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进行英语阅读的学习,全面地实现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提升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交互式阅读模式已经在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全面实现交互模式理论主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一、交互式阅读模式

在现代化的高等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有三种:自上而下的阅读教学模式、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及交互式阅读模式。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过于注重大学生对于整个阅读背景知识的把握程度,这就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于阅读内部包含的英语词语及相关必要英语句子结构的分析理解。而自下而上阅读模式使大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及训练的过程当中被动地去理解、去揣摩英文作者所创设的文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积极学习的作用。通过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在进行大学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采用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英语阅读方式在较多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

随着教学工作者及相关的人士对于大学英语应采取的阅读模式的研究分析,人们发现: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这两种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相结合,全面地实现两种阅读模式的优势互补,去除两者中的弊端,融合两者中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效率及阅读的质量,这对于提升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着较大帮助。在这样的英语阅读背景之下,形成了大学英语交互式阅读模式。大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是将自身英语知识与英语阅读内部包含知识相关渗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整个英语阅读活动不仅仅与学生整体英语知识水平有关系,还与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与阅读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交互阅读模式和认知学习理论与心理学知识有着很大相似之处,对高层次和低层次认知过程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都同时给予了肯定,是读物和学生将头脑中各种知识进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过程。

二、交互式阅读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以学生作为整个阅读教学的中心

在采用交互式阅读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通过讨论、提问及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英语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较为注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在交互式阅读模式中,英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实现对于学生的引导,同时多采用任务式阅读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每位学生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都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阅读见解,提出自己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同时,能够带着相关的疑问加入到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大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生对于自身所面临的问题的见解,这对于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此外,由于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受到自身英语知识的限制,经过讨论之后必然还存在一定的阅读问题,这时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主导作用,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细节性问题进行全面的引导,最终达到全面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在经过讨论和教师引导之后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会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终达到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的目的。

2.分阶段进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分阶段进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整个交互式阅读模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所说的分阶段就是将整个阅读的步骤分为阅读前、阅读中以及阅读后三个阶段。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首先提出与本篇英语文章相符合的相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将学生头脑内部与本文中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行激活,同时,也能够起到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的作用。同时,在进行阅读前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设置的相关问题应从提升学生快速阅读及整体理解的角度入手。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逐步地进入到阅读中的交互式模式,教师应当提出一些推断性的问题,实现对于学生分析阅读问题及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学生带着这些推断性的问题再次深入地进行阅读,能够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当中实现对于文章内部的更深层的分析,促进对于整个阅读文章所包含含义的更为深入的理解。此外,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英语文章的特点,开展不同的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逐层的实现对于文章结构的全面系统的讲解,最终实现学生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全面的掌握,打下更好的英语阅读基础。

3.注重文化背景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大量的实践表明,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如果对英语的文化背景有着较好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文阅读的能力。同时,学生对于英语背景文化知识了解得越多,其在做相关阅读题时对于整篇文章的依赖程度越小。在交互式英语阅读模式当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交互模式理论建立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提升,途径主要有归纳对比、概述内容、指导阅读及以点带面四种方法。所谓的归纳对比就是将英语文章内部出现的相关文化背景与我国同种类型的文化背景进行对比,通过全面的对比之后,进行系统性的文化背景的总结,不断地提升大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敏感性。所谓的以点带面就是在对英语阅读内部一系列具有较强的文化背景的词语处理的过程当中,除了深入讲解这些现有的词语之外,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备课的方式,对于其中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英语文化背景轮廓。所谓的指导性阅读就是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互的交流,实现对于学生在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指导性学习。

总之,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再次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切实认识到交互式阅读模式对于整个英语教学带来的有利变化,将交互式阅读模式嵌入整个英语教学当中,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理解的深度,不断提升大学生整体的英语阅读水平。

深度阅读论文篇2

【关键词】知人论世;移情入境;以文悟道

阅读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力,是决定学生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阅读动机可以分为外在阅读动机和内在阅读动机。外在阅读动机是指由外部条件引起的阅读动机,一般是被动的;内在阅读动机是内在心理的一种需要,一般是主动的。教师要营造阅读氛围,引发学生的外在阅读动机;还要从学生的阅读经历及心理需求入手,认真调查研究,依据学情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动机。调动起学生的动机之后,再分不同的阅读阶段辅之以相应的学法指导。

一、初读文本: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诗歌鉴赏的方法,也是目前阅读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常用的解读方法。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写作原则,作者创作时所遵循的原则也是读者阅读时需留意体会的。惟其如此,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理解文章的写作要义。

以霍利约克、巴索克等人提出的符号性图式理论认为,“最初学习中包含了一种形成抽象的符号图式即抽象的结构特性的学习过程,这种图式是一种可以被激活的数据结构,当新的情境特征与该图式中的符号匹配时,即激活、提取和应用这种表征。”学习者需获得充分的一般性的符号图式,以便有足够的图式与要学习的新事物、新特征相匹配。阅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越丰富,越有利于新图式的建构。鉴于此,诗歌阅读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增补与诗歌有关的背景知识,以扩大内容图式的范围。

在文本初读阶段需提示学生注意:

1、虚心感知文本,忌先入为主。虚心既是做人的态度,也是做学问的方法。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阅历进入文本阅读状态,这些“前经验”有些是有利于文本解读的,有些则可能因为先入为主的问题导致曲解文意。为尊重原著以利于探明作者原意,初读文本时,不妨暂且清空自己的思想与经验,去掉那些可能阻碍对作品客观理解的经验框框,以免先立己说,固步自封,不能客观理解文意。

2、整体把握文意,忌断章取义。语文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初读文本时学生要能跳出局部着眼于全局,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综合运用自己现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感,对文本进行整体理解,避免肢解式分析,不要纠缠于某些词语或片段,死钻牛角尖,以免形成偏狭的认知。整体感知的主体是学生,感知的对象是文本,这是阅读主客体之间的初次对话,重在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知。

二、深度阅读:以意逆志,移情入境

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要重视阅读主客体的共鸣,在优秀作品的阅读鉴赏中不断地修正自我,提升阅读主体的人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的深度阅读阶段,无论从文本解读的角度,还是从人格教育的角度,都要注意利用正迁移加强对学生在认知、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巩固或提升。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及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作者,更透彻地理解身体的残缺也可以从另一层面上激活生命的能量,从中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产生新的领悟。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可以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补充阅读余秋雨的《坡突围》,林语堂的《坡传》,让学生加深对苏轼人生经历的了解,学习苏轼笑对坎坷人生的旷达。

在深度阅读阶段需提醒学生注意:

1、深度阅读要用心专一。荀子在《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产生聚焦效应,达到最佳境界。阅读时用心专一才能对文本进行精密思考并逐步得其精蕴,体悟情感,受到熏陶浸染,才能在不断强化的阅读体验中不断反省,完成自己的人格建构。

2、深度阅读要有质疑精神。阅读时不能盲目地对书中内容全盘接受,不能盲从权威,也不能唯书本论,沦为“阅读机器”或“两脚书橱”。朱熹曾指出“凡人读书,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就是在不断地产生疑问并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阅读的过程即是:“初读――质疑――深度解读――释疑”的过程。惟其如此,才能够真正理解文中的深意,也才能透彻感悟作者的创作主旨,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提升自己做学问及做人的水平与境界。

三、拓展延伸:切己体察,以文悟道

切己体察,是指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即要求读书时不能只在字面上做工夫,还必须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用所读之书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或使之在实践中受到检验。朱熹说: “读书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处事者不过称理其轻重耳。读书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能将书上的“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考察体验自己能否如此力行。也就是说,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升上。如果学到的道理只是停留在头脑中,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切己体察,就是要切实地联系自己,将书中的道理变成激励自己改进提高的动力。

文学作品中,语言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在初读文本时指导学生对文本品读、理解,整体感知文意;深度解读文本时要让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自己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要注意拓展延伸,将阅读引向纵深,让学生从文本的精神出发,通过切己体察、拓展阅读等方式积累内化,对文本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思考,让语言与精神在学生内心深处和谐共生,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完成人格教育的目的,最终达到文道统一的阅读境界。

深度阅读论文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076-01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历来都是制约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阅读教学优势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开展有效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

人们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有了目标,我们才会为之奋斗。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讲,我们也需要目标,这里的目标就是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其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它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语文阅读目标,着重关注语文教学的特点,还需与其它的进行兼顾,避免顾此失彼的状况的发生。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立足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合理吸收和掌握不仅是需要我们考虑和重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运用的能力。其次,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需要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考虑进来,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育,要有所侧重的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最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需要将学生的实际状况考虑进来,不要只是根据教师自身的偏好,来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时髦式”的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折射和反映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对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以及达成度进行思考。通过合理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为学生发展树立风向标,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二、合理分组,深化语文阅读教学

学生在进行阅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而出现问题以后怎么办?一直困扰着太多的教师,教师解答吗?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不应该由教师解答,如果教师解答了就发挥不了阅读的作用。我觉得对于语文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围绕一些有争议的议题进行分组对话交流。让小组讨论来深化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使其将生活经验与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分组讨论的模式,首先需要设计一个好的议题。好的阅读议题,来源于教学目标的把控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挖掘,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多层辩论。其次,教师对阅读讨论的指导。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动态,及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监督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发言和认真聆听。此外,教师还要适度掌握学生讨论的质量度,不要跑偏议题,及时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元素加入讨论。最后,有效实施阅读评价。深化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教师的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况,从深度、广度和创新度等方面入手,以激励为主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教学评价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态度、思考习惯及相关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通过小组合作,放大阅读优势,同学们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才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三、加强教师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优劣,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存在一些问题。新时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正视自身的缺点,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其实,初中语文阅读效率的提高是一个整体而系统的工程,因此就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材的编写及选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整个师资队伍等,要需要不断的提升和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师自身,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教师,应该保持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孜孜不倦,要使自己内在的“一桶水”常新常满,努力去做到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还有着广博的其它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讲起课来成竹在胸,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旁征博引,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和尊重。因此,在业余时间,我们应该增加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

四、重视文本的选择

深度阅读论文篇4

一、“深度阅读”的含义

“深度阅读”一词,早已有之,但是真正在语文教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主要是在2008年之后。这是因为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开始,发展到2008年,历经多年的探索、研究,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逐步走向深度反思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深度教学”的提出,顺应了语文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深度阅读”呢?“深度阅读”是相对于“浅阅读”而言的,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而“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阅读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是指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理解的一种阅读形式。

二、互文性阅读教学的含义

互文性阅读教学源于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被引入国内。将这一文本理论引进语文阅读教学,更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相关研究甚少。笔者曾经将互文性理论引入阅读教学,进行了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的初步尝试,并在《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年第4期发表了论文《 语文课堂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构建 》。此文明确了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随着对互文性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笔者对原来的定义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认为采取互文性解读方式构建阅读教学,即互文性阅读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因教学需要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下文简称引入文本),与当前学习的课文(下文简称目标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挖掘目标文本多重的、隐秘的意义。在意识层面,互文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在形态层面,它是一种教学模式;在实施层面,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教法、学法的有机统一。

三、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深度阅读”的有效实现

互文性解读是一种深入的文本解读方式。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探寻作品隐秘的意义,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因此,互文性阅读教学带有明显的深度性。我们可以通过互文性阅读教学来实现“深度阅读”。

古今中外,委婉含蓄的文风始终都备受世人的推崇。这就导致很多文学作品表意模糊,主题隐晦。像这一类文本,教师可以将其置于相关的互文文本中,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挖掘文本之间潜在的联系,从而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 窗 》的教学,在与学生探讨近窗病人为何要向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美景”时,学生的思路还只是停留在“消磨无聊的时光”或“关心病友”上。于是,笔者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引入了互文本《 黄永玉画窗 》: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在“”中受迫害住窝棚期间,曾为重病的妻子张梅溪在墙上“用笔画了一个两米多宽的大窗子,窗外是花团锦簇的迎春花、百合花,如茵的绿草,明亮的太阳,一派明媚的春光,使人顿觉阳光和空气自窗透入室内,原本沉默的小屋一下子生机盎然起来,人在其中心情也舒畅起来。后来,他又在另一侧的墙上画了一大片荷塘:田田的荷叶,粉红、嫩白的花朵,点缀其中,仿佛清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妻子每天看着这些画,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这扇窗子,伴着黄永玉度过了人生的严冬,迎来了他艺术的春天”。[1] 阅读这个文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中的窗景与小说中的窗景相同吗?学生通过对两个文本的参照阅读,结合教师的引导,渐渐体会到:近窗病人不仅仅是在帮助病友打发时间,而且也是在谱写内心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近窗病人不只是关心病友,更是在激励病友求生的欲望和意志;近窗病人的行为,彰显了人性中至善至美的一面。在此基础上,学生要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就比较容易了。可见,目标文本解读过程中引入互文文本,可以形成参照,深化理解,为挖掘文本深层隐秘的意义提供了条件。这样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从粗浅走向深入、从单一走向丰富。而这堂语文课也跳出就文解文的小圈子,使得文本的解读上升到人性的高度,给学生带来深刻的阅读体验。

当然,这类作品的互文性解读并非一定要引入其他相关文本,教师也可以选取文本某个语句甚至是一个标点,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照应或相关的语句进行联系比较。这是在文本内部构建互文文本,以文解文。在解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心比较,反复揣摩,大胆猜想。这样学生对关键语句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带动对整个文本的理解。

例如,鲁迅先生的《 故乡 》这篇文章,主题深刻,语言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笔者进行教学设计时,从标点符号切入,组建互文文本,引导学生把握主要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文本一:

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文本二: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文本一”中“母亲”这句话若去掉省略号,丝毫不影响表意。“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读起来,感觉更流畅,更自然。难道是作者画蛇添足?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这非但不是多余的败笔,反而是不可或缺的妙笔。有了这个省略号,说明母亲在介绍杨二嫂之时,有过短暂的犹豫。那么,是什么让她犹豫呢?阅读“文本二”,我们会发现,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看来,这个外号广为人知。既然如此,住在斜对门的“母亲”,也必然知晓。所以“母亲”为了唤起我的记忆,第一反应必然是提起令人印象深刻的“豆腐西施”。但是“母亲”没有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人称‘豆腐西施’的。”而是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告诉我杨二嫂是“开豆腐店的”。原因何在?显然“母亲”是觉得,当面称呼她“豆腐西施”不合适。为什么不合适?很简单,这个绰号,虽然有称赞之意(夸杨二嫂白嫩、漂亮),但是多少带着几分轻薄之味。在封建社会,女子抛头露面是有损妇道的,更何况杨二嫂是充当花瓶,靠姿色招徕生意呢。因此,宽厚的“母亲”,为了不让杨二嫂难堪,在一瞬间的犹豫之后,回避了“豆腐西施”这个称呼。可是杨二嫂却为迅哥儿当年的年幼无知而愤愤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似乎全天下的男人,不论老少,都该记得“豆腐西施”的名号。原来这段众人眼里并不光彩的经历,杨二嫂非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杨二嫂的轻浮、市侩、恣睢暴露无遗。从这个小小的标点,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借“母亲”之口,含蓄地表明了对这个人物的讽刺、批判之意。将一个省略号和后文的“豆腐西施”,“显出鄙夷的神色”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文本,引导学生揣摩、体会省略号背后未尽之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杨二嫂的“辛苦恣睢”。而杨二嫂的这种变化,暗示了小市民阶层的生活日益贫困,更暗示了故乡经济萧条、每况愈下的社会现实。

总之,实现语文“深度阅读”,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深度阅读论文篇5

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和活字印刷术,阅读就成为人类特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就成为人类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习惯不同,人类文明正是因阅读更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民的图书阅读呈下降趋势,而以新兴媒体为标志的浅阅读呈上升趋势。

“浅阅读”听起来不是个褒义词,但它其实带来了很多好处。电子阅读使读书的门槛降低,一部手机,一个立锥之地,读者就可以沉浸到阅读中去,无须理会周遭的嘈杂世界。原先忙于奔波而无暇读书的人们,在奔波的同时就能把书读了。原先只在书房和卧室里读书的人们,现在可以在出行和等待中就把书读了。读书人数的增多,读书时间的延长,使得读者的队伍空前壮大,知识的传播更加方便。人们既可以在电子阅读中掌握实用信息,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也能从中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用丰富的营养武装头脑。长此下去,社会运转效率和国民文化素质都会有所提高。

然而,“浅阅读”也并非有利无弊。环境所限,屏幕刺眼,决定了电子阅读是一种时间有限的阅读。而在仓促的阅读过程中,人们面临的是信息时代所提供的无边资讯。“微博控”们总在不断刷新,以求掌握最新、最刺激的信息。小说读者们需要不断有新趣味点的刺激,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眼花缭乱的信息,不断翻抖的包袱,电子阅读者不断地吞吐资讯和进行娱乐,却没有时间系统地吸收知识、深入地思考问题,他们只是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不断与世界交换信息,却无法通过选择、消化、梳理而完整地建构知识体系,也就谈不上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事实上,如果仅仅满足于八爪鱼般地吸收和释放简单信息,而无法实现信息的深加工和谱系化,阅读者就很可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而不是信息的主人。也就是说,“浅阅读”不能代替“深阅读”,如果“浅阅读”过于泛滥以至于挤占了“深阅读”的时间,那也将给知识和文明的传播带来负作用,公众将面临着头脑浅薄化和碎片化的危险。

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是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古人读书讲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唐宋家之韩愈自述所读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经典的厚重与丰实,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也在提倡传统式阅读。美国政府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英国政府设定“阅读年”,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重新唤起深阅读。这对国人是一个有益启示:我们既要浅阅读,更要深阅读。

为什么要着力提倡“深阅读”?因为,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能由此造成的国民思考水平的降低和思维能力的弱化。当习惯于便利的超级链接,却常常打断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当过多地依赖搜索引擎,却往往纵容了思想层面的惰性;当方便地得到答案信息,却不自觉弱化了思维的能力。浅阅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是缺乏纵深的思考,容易让思维趋向平面化。虽然浅阅读也存在于传统阅读之中,但是它的问题在网络阅读中更加明显突出。如果是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那么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将是很有害的。

深度阅读论文篇6

一、高度重视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能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1)阅读的准备活动。①导入。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是设计导入的基本出发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则是设计导入方法的根本目的。②标题讨论。在进行阅读前,教师先将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猜测这篇课文所讲述的大概内容,不论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最终都会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谈论的兴趣,同时也会激发他们急于阅读的欲望。③背景介绍。在进行阅读前,教师讲解一些背景知识,能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当然,教师的介绍最好用英语,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④生词教学。为了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文章前教师可以先教一些文章中要出现的难一些的单词,但不必呈现全部单词,只呈现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单词,其余的一部分单词在阅读课文时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去推测。⑤指导性问题。在阅读前,教师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或一般性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2)阅读中的活动。①跳读。跳读大约两分钟左右,它要求读者能从语言材料中很快地找到特定的信息,并能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②掠读。又称略读,约花五六分钟左右。这种阅读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完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③细读。细读又称研读或深读,属于精读范围。在学生跳读后即做练习,再安排五六分钟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其深化理解。④讨论答案。为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相互补充、各自完善,学生不仅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还练习了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后的活动。①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归纳,以及对话题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态度等的讨论。②对段落结构的分析和讨论。③围绕课文内容的言语交际活动。

二、积极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同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自己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在阅读文章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让学生去阅读。常见的阅读方法:

(1)不良阅读习惯的改正。改正以往不良的阅读习惯:逐字逐句地阅读,用手指着单词一字一字地读,小声朗读或在心里默读,缺乏自信,过分依赖字典、过分重视细节,忽略对文章整体理解。

(2)猜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急着查字典,教他们学会一些猜测生词的方法。如通过近义词和反义词、利用构词法(合成、转化和派生)或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

(3)辨认语段标志能力的培养。语段标志句也称主题句。抓语段标志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语段标志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居后。

(4)剖析复杂句子能力的培养。句意的理解往往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复杂句子能力,尤其是主干句。如主语、谓语和宾语,一般每段的主干句就表达了这段的中心思想。

(5)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做阅读理解训练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检测学生的阅读文章的速度,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先快速地浏览文章后面要做的习题及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样既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也可以提高所做题的准确度。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文章前教师可借助实物或简笔画先教一部分生词,尤其是那些难以理解的生词。对于学生大多容易理解的生词,就让他们在阅读课文时根据上下文自己去揣摩理解。当然,学生要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除了要抓住主干句外,还要抓住句子当中的关键成分。

(6)推测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力的培养。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对准确理解文章主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三、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1)应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心和文章结构。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2)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使所选择的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深度阅读论文篇7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

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

plate jump to the north ?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

6) What is " The Big 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reading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例如教"Earthquakes"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 solutions---- prediction。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at do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talk about ?

2) What does the writer try to explain in the last paragraph of Lesson 26 ?

3) What does the writer intend to do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Lesson 27 ?

4) Why does the writer mention "The Big One" ?

5) If we compare the 1986 earthquake with the 1989 earthquake, what can we find ?

6) If the 1989 earthquake had happened in the centre of town,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7) Why can't we stop earthquakes ?

8) Do you think that San Francisco is now in danger ? Why ?

9) How does the writer make each paragraph of the two lessons coherent (连贯的) ?

10)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lessons ?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 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Post–-reading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 读后重建语篇训练题:

1) Why do you think San Francisco are easily shaken by earthquakes ?

2) Give a speech on what we should do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3) Write a passage to report the 1989 earthquake in San Francisco.

4) Write a short article on the 1999 earthquake in Taiwan.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2、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主张适应各类体裁的阅读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使各种有用信息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深度阅读论文篇8

1 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1 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1.2 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1.3 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 Second–reading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例如教"Earthquakes"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solutions—— prediction。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2.1 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2 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2.3 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 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3 Post–-reading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3.1 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3.2 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3 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3.3.1 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3.3.2 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主张适应各类体裁的阅读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使各种有用信息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深度阅读论文篇9

【关键词】名著阅读;可视化;角色化;仪式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24-03

【作者简介】陈李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00),一级教师,南通市通州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增设“我读书 我快乐”板块,配合单元课文推荐名著,巧妙衔接课内外阅读,旨在让经典深入人心。然而,面对推荐,学生的阅读欲望并不强烈,大多数表示“早就读过”或者“曾听说过”。在他们看来,报得出主人公的名字、说得出故事起因结局、列举得出几个故事情节,就算读完一本书。因此,名著在手中还没捂热就被束之高阁,成为“文化的摆设”。

一、名著阅读需提升“挑战指数”

1.提升儿童化指数。

首先,书目选择尊重儿童需求。如阅读《西游记》原著有难度,教师可建议学生选择青少版或将两种版本对照结合读。其次,任务布置顺应儿童天性。儿童喜欢在游戏中探索发现的感觉,教师要顺应这种天性,将枯燥的阅读任务设计成有意思的游戏活动。第三,询问运用儿童接受的语气。英国当代作家艾登・钱伯斯建议教师用“说来听听……”替代“为什么”,这样询问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探寻和邀请。[1]

2.提升系统化指数。

阅读名著是以增进理解、获得发展为目标的,而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系统地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阅读有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2]这四个层次的阅读是渐进的,教师应引领学生超越基础阅读,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一般来说粗读一本书后还要经历“信息选择加工―语言品味揣摩―主题分析讨论”三个阶段。教师若循着这个步骤系统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能切实提升他们的阅读层次。

二、提升名著阅读品趣的“儿童化活动方案”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立足儿童本位,探索出一系列提升儿童名著阅读品趣的活动方案,使学生在系y化指导中获得看得见的阅读力。

1.可视化方案――玩转信息深加工。

名著阅读中引入“可视化”,意在帮助学生将阅读中获取的信息以目录、表格、卡片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1)以目录为支架,把握整体内容

读完一本书后,学生交流“书中主要讲了什么”时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教师可依托目录,指导学生进行概括训练。如初读《鲁滨逊漂流记》后,笔者按以下四步引领学生把握整体内容:一览,即浏览目录,对全书的框架再做整体了解;二忆,即根据标题,依序回忆各章节主要情节;三联,即串联目录,适当做好“加减法”,如次要的标题可以减掉或相近的合并在一起,情节起伏的地方加些连接词过渡;四说,即记住框架,用通顺的语言概述全书主要内容。

名著目录的拟定方式虽有不同,但都为读者获取、筛选、整合信息搭建了有力的支架。如以人名或地名为题的,可看目录回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以人物话语为题的,可围绕目录想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教师可充分利用目录这个支架,引导学生在“浏览―回顾―串联―概述”的过程中提升信息加工能力。

(2)以表格为媒介,梳理重点情节

《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中指出:“图解式引导是一项有效的记忆策略,因为它们帮助强化从阅读而来的最重要信息……改善读者对已经阅读过的内容的记忆。”[3]而表格梳理是图解式引导的一种形式。在交流《鲁滨逊漂流记》的过程中,笔者正是借助表格(如表1),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主人公一一化解困难的重点情节。

以表格为媒介,能省去重复的信息,集中呈现重点情节。经历“深入阅读―绘制表格―提炼语言―填写表格―比较分析”这一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后,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发散性同时也得到发展。

(3)以卡片为展示,评价人物形象

为集中展示名著中的人物风采,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深入阅读故事,全面了解人物,然后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述评价,绘制“人物卡片”。如阅读《上下五千年》时,笔者指导学生用卡片的形式概括评价人物形象。

卡片的绘制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制作系列人物卡片,由显性主题到隐性主题,由同一平面的人物群像展示到立体层面的梳理展示。这种形象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轻松地进行深度阅读,愉快地学习深度加工,主动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探索者。

2.角色化方案――体验语言深揣摩。

经典名著中往往有具体可感的特定角色,学生阅读时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作者虚构的世界里。因此,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体验中揣摩品味语言。

(1)想成文中“我”,演绎内心独白

《鲁滨逊漂流记》有大量的独白,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为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笔者选取一组内心独白,引导他们进行多层次的“我”体验。

自由读,理出心情变化。教师出示鲁滨逊刚流落荒岛上的一段内心独白,让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理出“我”从“悲伤绝望”到“坦然应对”的心情变化。

入境读,想成文中角色。当学生读到“忍不住流下泪来”时,教师深吸一口气,用手势提示“可是――”,把他们拉到乐观的心态中。批文入情的朗读,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我”的心情变化。

迁移读,找出表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存在类似表达的段落进行阅读赏析,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可是”一词反映“我”心态的转变。而发生转变的关键是“多想自己拥有的,少想不幸的”。

创作读,实现言意共生。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遇到困难时的情境,仿照书中“……可是……”的表达形式写一段内心独白,写完后读给同伴听。学生真实地剖析自己的内心,将鲁滨逊的精神化作了前进的动力,将文本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2)转型“编”和“演”,再现精彩镜头

角色化体验的最佳形式就是向“编”和“演”的形式转型,再现精彩镜头。高年级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戏剧常识,对剧本创编既有兴趣又有信心,教师只需提醒三点:首先,选择的剧目要具有故事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的特点。其次,创编剧本要将阅读的视角延展到文本外。唯有知道背景,熟悉主题和内容,才能全面塑造人物形象。此外,改编名著的目的在于揣摩文本语言、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深度阅读,所以道具之类辅的东西只需略有神似,点到即可。

改编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文本、编写剧本时会加上自己独特的理解。如《上下五千年》中一些平铺直叙的故事经过学生创编之后变得一波三折,形象可感。而表演是一种创造性的体验活动,学生在表演时会结合情况不断调整充实,进行再创造,使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更具个性化特征。

经过创造性角色体验之后,名著中经典的语言、人物、情节深深地印在学生心底。当他们再读其他故事时,会情不自禁地加入想象、造,进入到深层立体的阅读状态。

(3)变成穿越者,展开深度对话

学生对“穿越时空”较感兴趣,教师不妨“投其所好”――创设情境,让他们穿越到故事中,和主人公展开深度访谈,在心灵沟通中切身体会人物的心路历程。如读完《鲁滨逊漂流记》,笔者引导学生和鲁滨逊进行了一番时空对话(节选):

“那么,是什么支撑您从困境中站起来的呢?毕竟您开始只是一个人呀?”我好奇地问道。

“是信念!坚强不屈的信念!”鲁滨逊激动地说,“我告诫自己不能听天由命,坐以待毙。我要靠双手、靠智慧去与大自然斗争,开创美好的生活。”

“穿越”是互通的,读完《海蒂》,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创编海蒂穿越到自己身边的故事,不仅要注意海蒂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风格和原文保持一致,还要用她的纯真、善良来温暖、改变自己。习作中,有的学生描写海蒂帮助自己解决学习难题的情景,有的借海蒂的示范引领学会了礼貌待人,有的则和海蒂一起给孤寡老人讲故事……

“穿越”的角色体验,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打开心扉与书中人物对话,在深度阅读、深度对话中内化文本语言,获得精神洗礼。

3.仪式化方案――分享主题深探讨。

心理学研究表明,仪式感越强,人们就会认为这件事越重要,越值得认真投入。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分享阅读体会时,可以开展一些仪式感较强的活动,使深入的阅读探讨变得别致又有情趣。

(1)隆重颁奖礼

为了点燃学生的分享热情,教师可精心设计PPT背景,配上音乐,营造隆重的仪式氛围,让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对人物的深度剖析。如读完《草房子》,笔者让学生从“最英俊”“最善良”“最勇敢”“最坚强”这四个方面评选出“我心中最美的少年”,并撰写、宣读颁奖辞。为了让颁奖礼更具仪式感,教师还可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进行“大众投票”,从而扩大阅读分享的效应,加深对文本主题的感悟。

(2)正规辩论赛

阅读交流时,遇到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可引入辩论赛的模式,引导他们聚焦重点,规范表达。如读完《鲁滨逊漂流记》,笔者围绕“如果你是鲁滨逊,能够重新开始,还会选择出海吗?”让学生展开辩论。辩论前,要求学生紧扣自身立场,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从经验中搜集事例,列好提纲。辩论时,组织双方依次陈述观点和理由。自由辩论阶段,提醒学生认真倾听,结合对方发言进行反驳,结合本方发言给予补充。结束时,引领学生回顾梳理双方观点和理由,然后发表总结陈词。如此正规的仪式,为的是促进学生深入地阅读思考,精心准备腹稿,有序有礼表达。在思维碰撞、言语交锋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必然向纵深发展。

(3)趣味会

教师还可举行每日“趣味会”,固定时间段,固定运作流程,让学生形成仪式感,对阅读分享充满期待。笔者借鉴艾登・钱伯斯的观点,列出四方面――“喜欢的”“不喜欢的”“不明白的”“注意到的重复的固定模式”供学生选择会内容。刚开始,学生对“固定模式”摸不着头脑。于是,笔者以《西游记》为例进行引导,如关注“妖精往往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最终结局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这样引导,让学生明晰了方向,发现了许多模式――“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等数字表现了困难的磨砺;孙悟空打败妖精总能得到神仙的帮助……阅读对学生而言就像一场探秘游戏,他们的阅读乐趣不仅仅在文本所给予的那些东西上,还在探究与思考文本秘妙的过程中。

实践证明,可视化、角色化、仪式化等儿童化活动方案的实施,提升了名著阅读的品趣,使学生品味到了经典的深滋味,获得了受益终身的阅读力。

【参考文献】

[1]艾登・钱伯斯.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M].蔡宜容,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深度阅读论文篇10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技巧 语篇 体裁教学

一、引言

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泛读课的开设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快速而准确地从语篇中提取所需信息和正确理解篇章的能力。

泛读(亦称为英语阅读)是一门传统而且重要的课程,在新形势下要将这门课上好、上精仍属不易。纵观这几年对泛读课程的讨论,我们发现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派着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词汇和语言结构的知识,偏重对词汇、句子、语法等表层语言形式的分析;一派则强调对阅读材料实现完整及深层次的把握,主张重视语篇的整体性及内在结构特点,并将语篇与体裁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前者属传统派,后者属革新派。本文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讲解语言现象和培训阅读技巧,而应同时从宏观角度对语篇体裁进行分析实行体裁教学,重视语言信息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二、系统的阅读训练

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读者借助于自身的语言知识与经验、阅读策略与技巧、背景知识等,对新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解释,以尽可能准确地获取作者的意图,实现阅读目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策略及技巧,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就是大学英语泛读课的首要任务。泛读课堂教学大多仍然沿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精读教学模式,学习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语法、词汇及语言知识。他们尚未认识到将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作为课堂必需的一部分,在课堂内进行系统的传授和训练。而事实上,我们认为,以语法、词汇和语言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当属精读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训练才是泛读课题的基础。没有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泛读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与精读无异没有特色的课程。

1.纠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掌握基本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的系统训练,当从纠正不良阅读习惯开始。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高中的阅读习惯。有些没有良好的阅读姿势,喜欢趴着或歪着看书写字,有些有着唇读、指读、回读、译读等习惯,但通病就是缺乏阅读技能,无论阅读什么文章,出于什么样的阅读目的,都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同样的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频繁地使用词典,潜意识地进行逐字逐句的默读或心读,细嚼慢咽,生怕有所遗漏,对所有语言点、所有信息不分主次,平均用力。这种阅读方式既费时又费力,阅读到的只是字面的含义,影响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了整体阅读理解,也影响了阅读兴趣,对阅读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略读、寻读及猜测词义等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学会找主题句抓中心,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猜测、推断、概括等综合分析的能力,在阅读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根据教师的风格和班级特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方法。

2.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泛读,简而言之,就是泛泛而读,要广而博。但泛读课程课时量一般都非常有限,在课堂上实现泛读的基本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同时,学生在掌握基本阅读技巧之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将技巧和策略应用于实际阅读中,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才能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提高是技巧和阅读总量不断增加的自然结果。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阅读材料,或者将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并感兴趣的英语读物。在鼓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还需要监督阅读进展,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给予学生以必要的指导。

3.注重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内涵。

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忽略语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异问题。而且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很多学生虽然对不同的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但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宏观上应从不同的文化要素(包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地理文化、民族心理差异等方面)切入,微观上可以通过文化内涵词、成语、典故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异域文化的内涵,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国外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三、体裁教学法

近年来,无论是语言学家,还是人工智能专家都在阅读理解的理论方面,作出深入研究,从语篇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体裁教学法是在体裁与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体裁分析法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语篇分析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1.语篇分析与体裁分析。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Harris在Language(语言)杂志上发表了“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文,被看做是现代语篇分析的起源。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语篇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国际上《篇章》(Text)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语篇分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篇研究受到如此的重视,这是将语言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三四十年,应用语篇分析在四个层面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加坡国立大学的Bhatia

将其概括为:利用能学派的语域理论对语篇进行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语法修辞分析(grammatical rhetorical analysis);交往分析模式(interactional analysis);语篇的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前三种模式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语篇进行表层描写的阶段,而体裁分析恰恰是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解释。语篇分析中的各种研究成果为建立语篇语言学为基础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随着篇章语言学、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等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体裁已进入语篇分析领域。体裁分析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解释,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解释性。它能够回答人们在创作特定语篇时为什么都倾向于这样而不是那样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体裁作为语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篇的产生具有约束力。在对语篇进行解析时,如果仅仅重视语篇的衔接手段或句际关系,忽略体裁分析,就很难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进行深层探讨,对其语篇所具有的特定的认知结构的认识就更无从谈起。

2.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语篇和体裁分析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不同的文章都有着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不知其体裁,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裁分析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体裁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抓住典型文章,分析体裁框架及写作特点,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体裁分析入手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模式虽然复杂,但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们结合语篇实例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体裁教学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s)是比较重要和普遍的体裁模式,一般可以分解为“情景―问题―反应―评价/结果”(situation―problem―response―evaluation/result)四个组成部分。以我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泛读教材《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大学编著第二版)第二册Unit 7 Passage A为例。我们来看第一、二段,作者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指出自己“as an American,I constantly found myself tongue-tied when it came to seeing guests off at the door”,并指出问题在于“an abrupt goodbye would not do,yet that was all I had ever learned from these books”。那么作者对此是何反应呢?当然是潜心学习勤学苦练了,在第二段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勤学苦练的结果是“with a feeling of mission not only accomplished but surpassed”。下面列出其模式:

(In what situation?)?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Situation(情形)

I constantly found myself tongue-tied when?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

it came to seeing guests off at the door.

(What happened next?) Problem(问题)

Chinese textbooks don’t tell how to see people?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off in real life but start out with the standard phrase.

(What is her response?)Response(对策)

Listening to others,picking up the phrases that ease?摇?摇

relations,studying up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What is the result of this?) Result(结果)

I can see the guests off with a feeling of mission

not only accomplished but surpassed.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体裁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常见的体裁结构和认知模式,在掌握基本的体裁知识后,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培养体裁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甚至创作出符合特定体裁惯例的语篇。

四、结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发现,前面提到的泛读课程两大派系其实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但我们认为,如果仅仅强调阅读技巧训练,英语阅读课程就容易陷入反复枯燥的阅读做题训练,同时让学生只注重表面语言现象和语言要素,忽略了篇章中千丝万缕的逻辑、语义、整体结构和认知各方面的联系。把握篇章的整体框架是英语阅读教程的基本目标,但如果缺乏系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大量阅读基础,强调篇章和体裁,强调超越语言平面的表层描述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进行深层探讨,并试图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的认知结构,就成了空洞的口号,成了阅读过程中不可奢望、不可企及的高度。

因此,系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语篇体裁教学,犹如雄鹰之左右翼,都应是英语泛读教程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传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革新的体裁教学相结合,将“自下而上”的词汇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语篇分析相结合,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兼顾,突破教学瓶颈,任雄鹰展翅飞翔。

参考文献:

[1]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London:Longman,1993.

[2]胡曙中.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潘文晋.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三峡大学学报,2009,(1).

[4]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5]任晓菲.体裁分析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