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1:26:08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范文篇1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②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2.多维视角下的真相与偏见

深度报道是可以甚至必须体现出记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来看这个事物,真相就有了多维视角下的可塑性,真相与偏见一再地靠近,确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无相交的可能,而这正是深度报道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③

案例之二:为了验证“扫大街的大妈都能做北京民办高校的招生”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新闻调查小组记者编造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暗访记者化名王刚,假称安徽淮北某职业高中校长之子,因学校曾在春季招收了一批初中未毕业的学生,眼看这批学生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无法保证其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学校号召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所谓的王刚来京联系这批学生春季入学事宜。新闻调查小组记者通过“更接近真相”的途径,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了解了北京民办高校的乱象(参见2006年2月(上)《记者观察》的《北京流动高校大揭底》)。

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立场、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是不同、甚至是冲突的。如果没有原创权,我们就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记者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展现。

二、深度报道关于选题的角色定位

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严肃厚重与负责任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自律与自我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舆论大环境、政策方针、目前群众的关注焦点、社会重大问题,那么选题的思路如何梳理、定位呢?

1.从小事中揭开大主题

群众无小事,所谓小事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动因。案例之三:我校新闻调查小组发表在《记者观察》2006年第八月(上)的《高考录取地下交易黑幕》通过少数不法分子的地下交易调查,把矛头指向了高考考生的身份认证制度与高校户籍制度的衔接漏洞。这则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案例之四:民工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解剖分析,由点及面,是深度报道的优势。《“民工荒”不荒》(《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就是从农民就业这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探讨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民王志胜已经45岁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但他参加春节后政府举办的劳务招聘会,竟被常熟市滨江劳动服务公司顺利录用,当上码头装卸工,月收入六七百元。政府都会对农民进行法律和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通过劳动局宣传员挨村挨户的讲解和宣传,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还设立了小额无息贷款为比较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路费。在农民工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这就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发展经济的特有模式,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某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

2.从“我在现场”到“本刊记者”

所有的记者都追求原创新闻,即我在现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抓住新闻的第一落点,但这并不现实,因为抢第一落点的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去伊拉克,身临世贸大厦的倒塌等等,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展,新闻的新,其时效性的新,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无孔不入的各式媒体都蜂拥而至,“我在现场”的意义将越来越被淡化。

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本刊记者”则成了救命稻草。正如同样的深度事件,《南方周末》会以人文、感性、关怀、正义的角度来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会以白领喜欢的理解方式加以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会更加严肃认真,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调查》会质询事件的背后真相,总之,对于新闻事件,更多地要发出“本刊记者”的话语、观点与建议,这是培养深度报道品牌的不二法门。

案例之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李俊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收养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流浪汉?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他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如此典型的人物事迹为什么当地政府一直保持低调和沉默?他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与困境?为什么对他的流言蜚语、争议与质疑不断?这群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省东营市扮成一名流浪汉的寻亲者,与李俊民“爱心家园”里的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观察,并对李俊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暗访与调查。

经过调查小组记者的调查,给李俊民定性为一个有头脑的有善心的农民商人是比较准确的。记者认为李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些流浪汉的生活待遇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他还免费至少是相当廉价地使用了这批没有自我能动意识的劳动力,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名得利了,这正是很多人不满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做好事是必然要贴本的,要奉献的。但记者认为,李颇具市场化的援助机制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尽管诸多媒体报道了“疯人王”李俊民,但作者根据独辟奇径的分析角度还是写出了《暗访山东疯人王》一文(《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6月)。

不回避热点、焦点、争议点,重大事件上能听到“本刊记者”的声音,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必须要体现出来的。

三、平衡心态下的价值博弈

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关键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善感敏锐,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满怀激情却要冷静地驾奴,不会深陷新闻而失冷静客观,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的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我们的报道,要“货真价实”,有根有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如果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事实、开展报道,读者就会怀疑你的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指导性。所以,我们的记者,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写出既有新意又令人信服的报道。任何带有偏见与刻板成见作出的报道都不会是好的作品。

案例之六:覃纪虎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并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远走他乡,带着多病的女儿四处奔走呼号,面对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会落下同情的眼泪,但笔者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幕社会悲剧的本质——覃纪虎已经严重地依赖与迷信媒体,而忘了面对苦难时的自强不息。(《背负英雄之名的“流浪”者》,《记者观察》,2006年11月)

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的“作秀”记者,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平衡把握,综合比较新闻事件的各元素的社会价值,正面的、负面的,最后经过精心的处理来达到最大、最好的社会价值体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都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博弈后的选择。“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而这也只是深度报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决不是全部。

注释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杜骏飞:《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郭增榕:《深度报道——独家新闻的一个秘诀》,《新闻战线》,2006年第12期。

深度报道范文篇2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②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2.多维视角下的真相与偏见

深度报道是可以甚至必须体现出记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来看这个事物,真相就有了多维视角下的可塑性,真相与偏见一再地靠近,确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无相交的可能,而这正是深度报道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③

案例之二:为了验证“扫大街的大妈都能做北京民办高校的招生”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新闻调查小组记者编造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暗访记者化名王刚,假称安徽淮北某职业高中校长之子,因学校曾在春季招收了一批初中未毕业的学生,眼看这批学生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无法保证其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学校号召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所谓的王刚来京联系这批学生春季入学事宜。新闻调查小组记者通过“更接近真相”的途径,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了解了北京民办高校的乱象(参见2006年2月(上)《记者观察》的《北京流动高校大揭底》)。

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立场、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是不同、甚至是冲突的。如果没有原创权,我们就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记者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展现。

二、深度报道关于选题的角色定位

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严肃厚重与负责任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自律与自我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舆论大环境、政策方针、目前群众的关注焦点、社会重大问题,那么选题的思路如何梳理、定位呢?

1.从小事中揭开大主题

群众无小事,所谓小事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动因。案例之三:我校新闻调查小组发表在《记者观察》2006年第八月(上)的《高考录取地下交易黑幕》通过少数不法分子的地下交易调查,把矛头指向了高考考生的身份认证制度与高校户籍制度的衔接漏洞。这则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案例之四:民工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解剖分析,由点及面,是深度报道的优势。《“民工荒”不荒》(《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就是从农民就业这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探讨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民王志胜已经45岁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但他参加春节后政府举办的劳务招聘会,竟被常熟市滨江劳动服务公司顺利录用,当上码头装卸工,月收入六七百元。政府都会对农民进行法律和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通过劳动局宣传员挨村挨户的讲解和宣传,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还设立了小额无息贷款为比较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路费。在农民工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这就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发展经济的特有模式,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某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

2.从“我在现场”到“本刊记者”

所有的记者都追求原创新闻,即我在现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抓住新闻的第一落点,但这并不现实,因为抢第一落点的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去伊拉克,身临世贸大厦的倒塌等等,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展,新闻的新,其时效性的新,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无孔不入的各式媒体都蜂拥而至,“我在现场”的意义将越来越被淡化。

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本刊记者”则成了救命稻草。正如同样的深度事件,《南方周末》会以人文、感性、关怀、正义的角度来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会以白领喜欢的理解方式加以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会更加严肃认真,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调查》会质询事件的背后真相,总之,对于新闻事件,更多地要发出“本刊记者”的话语、观点与建议,这是培养深度报道品牌的不二法门。

案例之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李俊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收养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流浪汉?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他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如此典型的人物事迹为什么当地政府一直保持低调和沉默?他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与困境?为什么对他的流言蜚语、争议与质疑不断?这群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省东营市扮成一名流浪汉的寻亲者,与李俊民“爱心家园”里的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观察,并对李俊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暗访与调查。

经过调查小组记者的调查,给李俊民定性为一个有头脑的有善心的农民商人是比较准确的。记者认为李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些流浪汉的生活待遇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他还免费至少是相当廉价地使用了这批没有自我能动意识的劳动力,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名得利了,这正是很多人不满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做好事是必然要贴本的,要奉献的。但记者认为,李颇具市场化的援助机制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尽管诸多媒体报道了“疯人王”李俊民,但作者根据独辟奇径的分析角度还是写出了《暗访山东疯人王》一文(《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6月)。

不回避热点、焦点、争议点,重大事件上能听到“本刊记者”的声音,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必须要体现出来的。

三、平衡心态下的价值博弈

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关键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善感敏锐,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满怀激情却要冷静地驾奴,不会深陷新闻而失冷静客观,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的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我们的报道,要“货真价实”,有根有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如果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事实、开展报道,读者就会怀疑你的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指导性。所以,我们的记者,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写出既有新意又令人信服的报道。任何带有偏见与刻板成见作出的报道都不会是好的作品。(紧转第21页)

(紧接第66页)

案例之六:覃纪虎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并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远走他乡,带着多病的女儿四处奔走呼号,面对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会落下同情的眼泪,但笔者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幕社会悲剧的本质——覃纪虎已经严重地依赖与迷信媒体,而忘了面对苦难时的自强不息。(《背负英雄之名的“流浪”者》,《记者观察》,2006年11月)

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的“作秀”记者,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平衡把握,综合比较新闻事件的各元素的社会价值,正面的、负面的,最后经过精心的处理来达到最大、最好的社会价值体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都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博弈后的选择。“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而这也只是深度报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决不是全部。

注释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杜骏飞:《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郭增榕:《深度报道——独家新闻的一个秘诀》,《新闻战线》,2006年第12期。

深度报道范文篇3

历史源头:美国的黑幕揭发时代

从全球传播史的视角,追溯深度报道的历史,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高钢教授的说法:如果要探究深度报道的历史源头,美国杂志史上的“黑幕揭发时代”或许应该是我们的着眼点。

黑幕揭发时代是从S•S•麦克卢尔的杂志1902年年底发表三组重要的系列文章开始的。麦克卢尔和他的副主编约翰•S•菲利普斯挑选一些能干负责的作家组成编辑部,负责编辑《麦克卢尔》的非小说部分。编辑部成员中,有长于写传记和做调查工作的艾达•M•塔贝尔;有前《晚邮报》记者及纽约《商业广告报》本市新闻主编林肯•斯蒂芬斯,他后来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从事社会改革的自由派人士之一;还有雷•斯坦纳德•贝克,他在1897年从《芝加哥纪录报》转到《麦克卢尔》工作,后因撰写伍德罗•威尔逊的传记而闻名。从1902年末开始,塔贝尔小姐揭露了约翰•D•洛克菲勒和美孚石油公司的商业伎俩,斯蒂芬斯抨击市级政府和州级政府的腐败,贝克则开始谈论工人问题。《麦克卢尔》的销量突破了50万份的纪录。黑幕揭发的风气在杂志编辑工作中盛行一时。

1905年后,《柯里尔》在黑幕揭发方面接替了《麦克卢尔》的领头羊地位,它的文章涉及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反响最强烈的是塞缪尔•霍普金斯•亚当斯写的关于专卖药制造业的文章。他在1905年和1906年发表的这些文章取名为《美国大骗局》,揭露许多被称为“包治百病”的流行药品是假的,并且证明其中有些含有有毒成分。[1]

深度报道并非一种具体的文体,而是一种报道方式,三种最常见的深度报道系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新闻。深度报道新的摸索时期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在30年代解释性报道在美国被提到了应有高度;到了60年代,也是从美国开始,调查性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大家较熟悉解释性报道与调查性报道,那么何谓“精确新闻”呢?精确新闻是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事新闻报道的新的报道体裁,它在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深度上都有鲜明的特色。精确新闻最早起源于西方媒体上的民意测验和调查报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精确新闻真正产生并走向成熟的时期。最经典的案例是精确新闻的奠基人菲利浦•梅耶采写的美国底特律黑人调查。[2]

深度报道形成美国主流媒体的主流报道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美国报界对越南战争内幕的报道(1965年)和对“水门事件”的报道(1973年)奠定了现代深度报道的历史地位和技术模式。深度报道在美国历史上时隔半个多世纪,再一次成为社会民众与新闻记者共同聚焦的热门话题。1978年美国《世界大百科全书》把深度报道列为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委员会设立两个新奖项:解释性新闻奖和调查性新闻奖,这被新闻学界认为是深度报道学术地位的最终确定。[3]

美中深度报道的同与不同

深度报道在美国和中国产生与勃兴的时代,均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中,制假造假、贪污腐化、官商勾结、营私舞弊等各种各样的丑恶与弊端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个国度的人民在经历着社会文明发展进程带来的阵痛。但中美两国因社会政治文化框架不同,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传播操作手段等不一样,故在深度报道这一块的差异显而易见。

从媒体的发展历史看,包括深度报道在内的新闻报道总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之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多变的现实生活,要求新闻不单单是平面地反映一个变动、态势、结果,而且要深入一步,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形式进行分析、解释,从而扩展和深化报道的内容,给读者以更多启示和教益。在美国,早期的深度报道(上世纪30年代)为什么受重视?其中的背景之一便是“人们感到客观报道的局限性和矛盾”,所以要求新闻界揭露社会弊端,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开始受宠的深度报道是一个更新换代的新闻产品。

新时期中国深度报道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深度报道就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产生了一批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能够代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水平的优秀深度报道作品。[4]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明认为,“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正是中国社会变化与思想解放为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出现、成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其间的起伏涨落与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确,80年代的新闻界在日益“宽松、宽容、宽厚”的社会背景下,自身的观念、业务、手段等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难怪深度报道会逢此盛世而大发展大繁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统宇研究员指出,中国报纸上深度报道的盛行,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集中反映了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内在供求关系。人们感兴趣的不仅是新闻中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新闻中回答了什么。深度报道的方兴未艾正是由于有这样丰厚的社会土壤。

尽管深度报道一词(in-depthreports)是从西方引进的。美英也称“大标题后的报道”,法国称“大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从西方进口了这一报道方式亦非此乃美国人的馈赠品。其理由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回首中国新闻社会史,中国新闻人也有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深度报道作品,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时务文体”不是么?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不是吗?二、据复旦大学张志安博士的研究,无明显证据表明,我国深度报道的实践受到美国深度报道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换言之,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中国深度报道的发源地”最早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并没有深度报道的意识。他们的实践是自发的,学者对他们作品的研究是事后“戴帽子”。三、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尼尔•高普鲁等人所倡导的“深度报道论”在上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后,颇多争议,咱们并非全盘吸收,所起的作用是“活跃了我国新闻界的思路,促使大家对于沿用已久的报道形式进行反思总结”。

我国深度报道,不同阶段理念各异

深度报道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与开花结果,主驱动力是伟大的改革开放国策;这个新闻事业的新生事物,近30年来,成果丰硕,献给党和人民的是一张漂亮“成绩单”。

拉开中国深度报道大幕的大概是“渤海二号”翻沉报道,开新时期舆论监督之先河。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同时披露了该事故。报道被认为是批评性新闻的重大突破,走的是实事求是的路子,以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和法制建设。整个上世纪80年代,“启蒙”成为深度报道的关键词。“启蒙”是一种理念,它引领着新闻界的先知先觉者向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挺进。其要素有: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报纸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

1987年,新闻界业内人士称为是“深度报道年”。是年,以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报道为契机,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绿色的悲哀》、《黑色的咏叹》)使人耳目一新。之后,经济日报开展了“关广梅现象”的大讨论,引起强烈反响。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人民日报隆重推出《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这篇3万字的长篇大论被认为是深度报道的经典作品,成为“深度报道年”里最令人激动的篇章。在这前后,《命运备忘录》、《七届人大开幕前夕》、《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放活”教授》等等,以首都几家大报为代表,竞相发表的长篇文章构成了一股势头强大的深度报道热流,冲击着社会,冲击着记者,也冲击着原有的新闻写作模式和新闻工作者的思维。在1987年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中,《关广梅现象》被评为报纸系统惟一的特等奖,《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大兴安岭火灾报道被授予特别奖。[5]

在众多关于深度报道的研究中,当属光明日报女记者樊云芳的探索最具代表性。在这位名记者看来,与传统的报道观念相比,如日中天的深度报道在理念上实现了三大突破:第一,它摒弃“非黑即白、非正即反”的“两极”观,而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第二,它避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强调事物的相关性;第三,它不去追求“终极性”的结论,而强调事物连续不断的永无休止的变化和发展。笔者认为,此时的深度报道于狭义的新闻写作理论增添了两点新内容:一曰让新闻记者有了更多的问题意识,学会“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揭示明日之意义”;二曰似深度报道名篇这样有分量的精品力作一定是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的。中国特色的“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甘惜分语),主要样式有系列报道、组合报道和连续报道(中国新闻奖的分类标准)。

1989年众所周知的政治风波后,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前,新闻界开始反思在前一阶段由于报道理念出现的偏差特别是有些深度报道由于火力过猛、不合时宜带来的负面效应。深度报道于是进入了徘徊不前的低潮期。又是政治生态环境使然,经历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3年左右短暂的平静,从1992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开始,“中国质量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预示着深度报道的再度兴起,中国媒体在对大量企业假冒伪劣产品批评曝光的过程中逐渐扛起“监督”大旗。需要被监督的不只是企业,更有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逐步涌现的各类社会问题: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政府部门的权力滥用、经济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暴露出的问题,为深度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消息源。与此同时,管理部门也在为媒体的“松绑”或“授权”中促使其释放能量,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6]这一阶段或曰时期,中国传媒之深度报道的新闻业务理念开始同国际接轨,即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不仅是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纸媒,深度报道理念开始突入电视传媒,有的在不长时间内便获认可,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叫好又叫座”便是明证。深度报道本是一种为对抗电子媒体竞争而发展起来的报道方式,不料却被电视传媒克隆过去,并行进在发扬光大的路上,成功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仅在采访方面,就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新突破。整个90年代末和世纪之交,以央视相关栏目和《南方周末》为桥头堡,中国媒体的舆论监督阵营空前壮观,值得强调的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代表着广播舆论监督的水平,《财经》杂志关于“基金黑幕”、“银广厦陷阱”的报道制造了专业期刊舆论监督领域的“水门事件”。[7]高水准的深度报道不仅是要反映新闻的静态截面,而且要披露新闻的变化进程;不仅是观察一个新闻的内部关系,而且要揭示一个新闻的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关系。

复旦大学教授陆晔认为,2003年前后,中国的深度报道进入更广阔的公众视野。新华社“龙胆泄肝丸引发尿毒症”的报道,《中国青年报》对山西繁峙矿难瞒报的报道,《中国经济时报》对北京出租车行业垄断黑幕的报道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关涉公共利益的真相揭露;《华商报》“黄碟事件”的报道将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引向有关国家公权和公民私权界限的深度讨论;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明确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的目标定位,都体现出新闻媒介在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格局中迫近真相的努力,也包含了中国传媒培育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思想启蒙功能。

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度报道的阵营里喜迎网络这个“阳光传媒”,名唤“专题报道”的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在内容结构、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上都发生着革命性的飞跃,其更加重视报道形式的综合调动和集成创新,更加重视报道内容的系统完整和逻辑严密,更加重视调动网民进行互动参与和内容及时更新。

我国的深度报道发轫于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底作出的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至今年迎来“而立之年”。回顾既往,盱衡未来,再回首中国深度报道的第一个三十年,发现她仍然在策马前行的路上……而这一切又是为了谁呢?笔者认为,从受众方来考量,中国新闻界深度报道的长途跋涉,大多是为了争取更多的中高端受众,以保持或争取自身主流媒体的位置。

[注释]

[1](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展江殷文主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59-262页

[2]林晖:《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第405页

[3]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294-295页

深度报道范文篇4

【论文摘要】: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报道格式,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它的特点是篇幅长、题材大,牵涉的方面多,文章结构较一般的报道复杂。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深度报道"一词被引入我国电视界后,其内涵及外延与原始意义相比都有一些变化。西方新闻学中"深度报道"是与"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相并列的一种新闻体裁,含义比较狭窄。而我们所说的"电视深度报道"除了狭义上的"深度报道"之外,也将部分"调查性"、"解释性"报道包括在内,它实际上是"追踪评述"、"综合评论"、"阐释分析"、"政论"、"热点话题"、"对话"等类节目的通称。其次,我们所说的深度报道也不再仅指一种体裁,而是包括了所有那些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深度实质的新闻节目。它代表的是相对于动态性报道而言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深度报道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揭示事件发展趋势,它不仅满足一种信息的传播,还分析了事物的发展原因,突破了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面化特点,极大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内涵。

二、深度报道应该具备的要素

首先,一篇文章通篇应是着力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一件很轰动的大事,深度报道可能关注其中一个很微观的方面,但一定是这件事所集中体现的矛盾主体。

其次,文章应该有一定的结论。这个结论不是是非对错的判断,不是道理,不是记者主观的看法,而是事件本身所陈述、展示的客观存在。这个结论展现的过程,应像数学公式一样,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推导所需要的材料,是记者通过采访收集到的新闻事实,推导一局的定理和规律,是主流人群的思维逻辑。结论还可能不是一个明确的结果,只是针对事件所反映问题的客观阐述。

再次,文章得出的结论,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或能展示当下重要的社会矛盾,而不是显尔易见、可以轻易得出的道理。如果一个报道不需要过多解释,读者很容易就能看出是讲述了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受到严惩的故事,这种报道就绝不是深度报道。

三、地方台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现代电视记者应该竭力追求的目标,继中央台一些注重深度报道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推出之后,各地方电视台以"访谈""追踪"等形式的深度报道栏目纷纷出台,显示了"深度报道"在电视节目中的强大后劲。在媒体资源日益爆炸的信息社会,作为电视媒体及电视新闻,要很好地适应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必须走深度报道的路子。因此地方台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做好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思辩性,彰显新闻力量。深度报道的生命在于通过构思严密的逻辑力量,以精心的选材配以理性的思索,让观众从中悟出道理。关键之处在于思辩出事实表面之下隐含的本质以及对本质的感悟和认识,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社会功效,彰显新闻力量。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作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但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它强调各种表现手法的科学运用。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舆论监督,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地方电视台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所具有的全国性新闻资源比起央视的显然处于劣势。但地方调查性报道资源相对丰富,能够为栏目提供长期充备的信息源,因而地方电视台可以就地取材,实现新闻节目的低成本运作,只要能够做透做好,同样能够做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地方电视台一般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和浓厚的地域色彩,深度报道栏目的受众是广大的市民,其内容主要涉及城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新闻、舆论监督事件。这种鲜明的内容取向是地方台的深度报道最大的特色。另一方面是符合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接近性,包括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地方电视台内容本地化主要是因为:符合地理上的接近,因为调查涉及的事情发生的地点就是在市民的周围,舆论监督的力度更容易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与他们关系更密切,因而更为市民所重视。

地方电视台的定位是"记录都市生活,反映社情民意,透视社会热点,提供新闻背景"。舆论监督是地方台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生命线,只有坚持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采取揭露的方式,选取重大题材或与大多数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且采用镜头语言,才能有真实感,吸引受众眼球,扩大社会影响。

除了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热点报道,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还应重视对普通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即对人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使得关注对象的范围扩大,把普通人物和社会弱势群体也纳入关注和关怀的视野。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弱势群体实际上是细化了报道内容,明确报道的对象,从宣传性报道的框框中跳了出来。在地域和舆论环境的限制下,增加内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从新的定位中我们可以读出调查报道的工作人员的确强烈社会责任和对人的关怀。

地方台电视深度报道要突破地方势力的限制。地方台做做舆论监督的最大障碍是地方经济和行政势力的干预,一个有震撼力的舆论监督深度报道选题,因为涉及地方势力,常常还未出炉就夭折,而中央级媒体具有先天的优势,往往能突破地方势力的限制,将事件曝光。因此,在报道中如何突破地方势力的限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是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地方台电视深度报道要提高记者的素质,树立品牌意识,在电视调查报道中,记者必须去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就需要他有更强的思辩性、更灵活的反应力。栏目要积极培养品牌记者,才能达到品牌效益、体现品牌品质,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一定要注意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深度报道范文篇5

【论文摘要】:《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自1996年5月17日开播以来,以其深刻、理性的栏目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广大电视观众中的形象,被誉为"中国最具深度的电视新闻节目"。文章拟以央视《新闻调查》节目的发展变化为主线,试图对电视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自1996年5月17日开播以来,以其深刻、理性的栏目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广大电视观众中的形象,被誉为“中国最具深度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调查》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诸多方面,有人说,“除了综艺娱乐类节目不做以外,《新闻调查》几乎无所不包。”。可以说,《新闻调查》以其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表现出了一种博大的人文关怀。可是,外界的这句话也在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每个电视栏目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的内容侧重点,这样才形成自己的个性,而无所不包的结果则是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从而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的内在品质。所以,外界的批评其实也是在提醒:《新闻调查》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必须精选符合自己栏目特色的题材。

那么什么是《新闻调查》的特色呢?这决定于《新闻调查》的栏目性质。《新闻调查》的栏目性质,按其自己的说法是“中央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⑶,可是从字面来看,它应该是“调查类报道栏目”,那么这二者之间是否可以等同呢?“调查类报道”产生于美国,由揭发黑幕而兴起。它的特点是“以暴露或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官员的错误行为、内幕新闻以及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为主要目标”⑷。《新闻学大辞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人某事进行的‘单项揭丑式’,另一类是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式’,也称‘新型调研式’,前者重在揭露政府和公共机关里某些人的违法活动及腐化丑闻,最典型的如对尼克松‘水门事件’的报道;后者重在分析研究政府和公共机关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那么“深度报道”又是什么呢?《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联系、矛盾演变、影响作风、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做进一步的深化,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其真实性。”。这么看来,深度报道的内涵要大得多,调查类报道显然和它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所以,《中国应用电视学》中指出,“解释性、调查性、分析评述性、问题探讨性等等一切具有思想内容深度报道都可归属于广泛的深度报道范畴”。这么看来,调查类报道只能算在广义的深度报道范围内,但它绝对不是狭义的深度报道,即新闻文体中严格意义上的“深度报道”。平面媒体中深度报道的体例已经比较完备,这样的报道例子也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它由于涉及内容的广泛又被称为“全息摄影式”报道。电视形态深度报道较典型的例子现在还很难举出,这主要是因为电视的这种报道形式还刚刚起步,还远未到较完备的地步。

之所以区分“调查性报道”和“深度报道”这两个概念,目的就在于说明调查类报道只能承担起自己力所能及的报道范围,而不能代替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狭义的深度报道以及可涵盖这三者的广泛意义上的深度报道,否则它也就不是调查类报道了。那么回到《新闻调查》这里,它的性质到底是“深度报道”呢还是“调查性报道”呢?不妨看一看它栏目的实际:新闻调查创办之初,定位语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在发生的历史”。到了2001年,新闻调查开播5周年时,他们已经鲜明的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探寻事实真相”。新闻背后的新闻是什么,是调查;探寻事实真相又是什么,还是调查。如果说《新闻调查》刚创办时把自己定位于调查类栏目还只是一个尝试的话,那么可以说经过5年的实践和思考,《新闻调查》已经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生命所在——调查!所以如果要给《新闻调查》一个明确定性的话时,根据它的实际情况,认定它为“调查性报道”更准确一点。它自己所说的“中央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应该理解为广义的深度报道,它应该是一个属的概念。《新闻调查》是属概念意义上的深度报道,更是种概念意义上的调查类报道。明确这一性质,就是为了避免《新闻调查》混淆自己与其他报道特别是狭义的深度报道的界限以至自己负载过多的内容,也从而避免由于这种信息过载和定位模糊而给观众造成的不确定性和陌生感。到了2001年,《新闻调查》提出了‘探寻事实真相’这个口号。在这个口号里,不但包括我上面所说的内幕调查,同时也包括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这也许可以被叫做调查类节目的中国特色。”这标志着《新闻调查》对自己选题的认识已经到了问题的本质认识阶段。调查的本质就在于事物的真实情况没有显现或没有完全显现,所以才有调查的必要。到这里,《新闻调查》这几个字中的“调查”才完全摆脱了主要作为形式的限制,它已经成为节目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节目中必须有值得调查的事实真相。当然,在节目的选题上,光有“探寻事实真相”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不是仅具有“被掩盖的真相”的题材就可以成为《新闻调查》的节目内容。在这次会上,《新闻调查》提出了选题时的四项要求:有没有真相,是不是有需要反证或澄清的事实;这些事实是不是有关切度:这一事实有没有价值,是否反映出社会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特征;是不是有区隔性,即这样的选题会不会同时被其他栏目选中。这可以说是《新闻调查》在选题上达到了高度的理论化,它抓住了调查类节目最本质的特征:真相、关切度、社会价值。

文章的前一部分把《新闻调查》在调查类报道和深度报道之间进行了严格区分,可能会引起许多疑问:在目前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深度报道栏目的情况下,这样划分《新闻调查》的选题范围是否有意义?如果连《新闻调查》都不可以作深度报道类节目,那么深度报道又该让谁去做呢?这确实是《新闻调查》如今在实际工作中的两难境地:既要保持栏目特性,又要承担做深度报道的任务。在一个深度报道类栏目产生之前,这种尴尬局面肯定要持续下去。《新闻调查》不可避免还要继续做一些深度报道,这是电视事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从实际情况来评价,对《新闻调查》的这种做法也不能求全责备。等有一天深度报道的量增多了,新的栏目自然也就出现了,那时《新闻调查》也就可以一门心思做调查了。文章的目的无意于对《新闻调查》目前的做法予以否定,但是区分调查类报道和深度报道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能够从学理的角度澄清自己的认识:在进行一些深度报道的同时,《新闻调查》必须时时记住自己的特质——调查,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调查》以清晰的面目面对观众;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调查》永葆自己栏目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袁正明等主编.《正在发生的历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1版.

深度报道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深度报道;草根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已经赶超传统媒体,而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不仅仅满足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要素,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在网络时代强大的影响力下,网络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网络深度报道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深度报道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版面的无限性。由于拥有超链接技术,网络报道在延伸方面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对于同样的热点专题,网络不仅可以承载关于事件本身的报道,更可以在资料背景寻找和受众互动两方面发挥优势。例如TOM网对于冬奥会的最新报道,除了赛事报道以外,网络使受众可以更方面地查询到各家媒体对赛事的报道,集合来自不同媒体的资料、观点,以及比赛的背景、选手资料等。

其次是反馈的快速性。由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网络深度报道可以得到来自受众的迅速反应。如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和社区,在一篇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出来之后,可以引起受众的迅速响应和回复,而传播者可以在这些回复中发现进一步的受众所欲探求的信息方向,找到新的报道点,随时监督民意,随时调整调查的方向,以期做出影响更为巨大的报道。网络交流的平等性,也可以保证报道的公正性,在公众意见方面,有着直接的,来自个体的、可统计的意见参考,从而保证了报道“不一边倒”,各方面意见都予以表达。

但是在网络深度报道在这几项优势之外,也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存在一些明显的劣势:

(一)专业化的缺失。

在版面可无限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一个海量的信息如何筛选和整合的问题。在目前的网络深度报道看来,仍然缺少专业的编辑,受众面对大量的超链接,往往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忽视了事件的重点。

(二)权威性和信息可靠性堪忧。

一方面由于专业性的缺失,使得网络深度报道比起传统媒体显得“制作粗糙”,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信息的传播往往来自个人,包括论坛、博客等等较为草根的方式,传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正是由于网络平台带有更大的互动性,使得传播者的权威地位不再,而缺少权威信息又会带来受众在信息选择上的困扰。

(三)流于全面,缺少深入。

网络新闻报道在追求速度和互动的同时,往往在报道的深度上开掘不足。网络深度报道虽然在搜寻背景相关资料方面具有优势,但大量的背景资料的堆积却未能保证有效地给出事件的线索。而本身缺少专业的新闻工作队伍,又使得在追踪报道方面反应慢、缺少一手性。如何才能使得这两个对立的态势统一起来,是网络媒体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由网络事件讨论引发的深度报道

正如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网络不但作为一种媒介向我们提供信息,在另一种角度上看,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变动即信息,具体地说,网络事件变为新闻,这已经是数见不鲜的事情了。

曾经在网络上一个帖子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发的讨论热潮,本身只存在网络交流的一种现象,它的背后成因、所体现的当下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反映出网络相传不可思议的特点成为了一个新闻热题,并且也是其他媒体深度报道的内容。而网络事件也是近年来深度报道一个热门的关注方向,网络的传播力量引起重视的同时,它本身也成为被报道的内容和对象。

这一点同时还可以说明的是,网络是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开掘思维的渠道,尤其是论坛、BBS等。它们不仅可以提供资料,还可以提供话题,提供报道的内容。“网民们利用BBS、博客和参与新闻评论等方式,成为信息公开最庞大和最富群众性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他们在涉足网络过程中留下的诸多个人信息,也为新闻工作者迅速地寻找到采访对象提供了诸多便利。”而政府部门对于政府网站越来越重视的建设,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又为记者写作解释性报道提供了大量有利的信息。

现今社会网络生活越来越普及,而网络话题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记者不仅可以享受其中的数据资源.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对特定主题的看法,开阔思路,便于深度报道的思维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同样还可以大大缩短记者与信息源——网民的距离,这是新闻工作者们现成的财富,应当好好加以利用。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深度报道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深度报道理念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为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首先是需要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这是网络深度报道进步的重中之重。网络新闻往往依赖受众的自主性,需要受众自己去选择信息的方向和重点进行接收。而深度报道理应在对大量新闻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的基础上,让事实经过理性的过滤,并对新闻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能够使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知有关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前因后果,节省了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受众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认知。所以对信息的整合和过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如果要加强网络深度报道同传统媒体相比的竞争力,在发挥信息延伸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整合能力,因此,有效的网络报道编辑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记者应该更好地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采访。网络作为一个渠道的概念,是指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寻找信息和反应信息的渠道。

(一)关注网络信息。

如前所述,论坛、博客等作为个人信息的平台,这种“草根式”的信息源值得记者重视,平时在生活中也应多关注论坛讨论热点,可以从中发现可进行深度报道的话题或事件。

(二)利用网络方式。

现今社会,QQ、MSN等联系方式已同手机电话一般普遍,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比传统的上门采访更为快捷方便。同时,网络对于调查信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自己要寻找的采访对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调查到合适的人选,这就是利用了网络本身作为信息库的特点。

倾听受众反馈。“深度报道应该为受众提供对新闻事件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这不仅是深度报道的题中之意,也是新闻公平的体现。对新闻深入的挖掘不仅仅要提供事实怎么样,媒体怎么说,还应该提供普通的受众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新闻再一次深入的依据,也有助于新闻在传播中形成意见回旋往复的舆论场。”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能够给下一步的报道方向提供明确而有力的参考。同时,网络深度报道也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对专题报道要形成品牌意识、模式意识。总之,仍是对信息的整合,形成模式,才能使受众不致迷失在大量的超链接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走向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改变当前热衷于追求技术优势而忽视内容的深度开发、追求报道的速度而忽视报道的深度的状态,重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成为共识。网络深度报道作为网络新闻内容的深度方式,必将成为网络媒体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砝码。

参考文献:

[1]张威:《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困境与挑战》,《青年记者》

深度报道范文篇7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争议颇多,我个人认为电视深度报道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国外学者公认深度报道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直截了当地说经济深度报道就是让电视观众看了“起劲”、“解渴”、“过瘾”的经济节目。以下是我对经济深度报道的几点认识,以求共勉。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背景资料运用

一件好的经济深度报道除了找准选题,找好报道角度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报道主体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照片等)的搜集和处理。每一条电视新闻不一定都要运用背景资料,而每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却不能没有新闻背景。背景资料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实践证明,经济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集中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疑虑的“难点问题”,一个重要的选题途径便是从大量的,方方面面的背景资料中分析选择。背景资料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具有了解报道对象,有的放矢的作用,使采访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背景资料在增强电视报道情节性方面具有真实感人,展示情理;在情节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济南台大型系列片《′98聚焦3·15——夜过三峡》一片中,运用大量游客在游三峡期间拍摄的资料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游客与旅行团之间交涉场景及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这些背景资料在整个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中,有一段记录二年前重汽集团与济南客车厂签订兼并协议的背景资料,虽然这段带同期录音(掌声和谈话声)的资料镜头只有短短的三十秒,但它在整个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编导用多少文字描述都替代不了的。

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深度报道的同行都会发现一个难题,这就是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已有结果或正在产生结果的“昨日新闻”,对此,文字易表述,画面和声音却难以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同期声虽然可以重述历史,但这种重提往事的同期声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和不足,因此新闻资料运用恰当可以使节目更真实、真传神、更有可视性。但从时间上来看,今天即是昨天的延续,也是昨天的累积。据此摄像机可以摄录昨天在今天留下的痕迹,以此来表现背景和主题。获奖作品《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在表现两家制药厂因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两家企业的市场命运发生了巨变,以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主题时,编导巧妙地用现在进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内容,齐鲁制药厂节衣缩食,增加对新药开发研制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而一墙之隔的济南制药厂却悄无生息,使大量科技人员流失,课题流产,实验室大门紧闭,设备破损严重。随着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编导的意图,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表明,用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手法,运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段,在真实的场景内,可以表现经济深度报道节目中所需要的历史背景。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采访形式

如果将新近发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作为报道对象,那么便总离不开倒叙,也就是首先要对报道主体进行背景的描述和音像资料的适当运用,这方面操作越充分,就越有条件挖掘报道的主体的深度。相对而言,主体单一,时间跨度短的经济新闻事件在表现手法上比较容易把握,但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任何事件的发生和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主体复杂,时间跨度长,用单一的倒叙方式难免会流于机械,同时也会因报道主体多元而搅乱了整个节目方案,落入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清楚的尴尬境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对报道主体(事件或现象)本身进行客观的分析,理清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逐一进行挖掘,使观众能从单一的事件或现象中知道更多想知道的东西。

现在进行时的经济深度报道手法是当前除电视直播以外最能体现电视特性的经济报道形式,它能使观众随着电视画面和声音准同步接收报道主体发出的信息,产生良好的收视效果。虽然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式给观众以真实感、临场感、悬念感,但它对编导、摄像人员尤其是对报道主体本身都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如:要有大量的主体背景资料;所报道事件或现象是将要发生、出现或刚刚发生、出现;编导和摄像人员有把握报道主体的能力并要有对其发展变化的预见。用现在进行时的手法采访拍摄的获奖作品《1996·秋天的故事—庄妈妈·林明刚》,准确的记录了大都市中的两位下岗职工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的动人故事。作品将庄妈妈和林明刚真实的生活用摄像机镜头和与记者简单的对答反映出来,运用了大量跟拍镜头和现场同期声,两位主人公的谈话举止看似简单平常,但无时无刻不在向电视观众发出一种自立、自强的信息。由此可见,现在进行时的表现手法在对报道主体的挖掘上有它独到的作用。

目前,经济深度报道的另一种报道形式也颇受观众喜欢,这就是调查式采访。调查式采访是在特定的空间,以特定的事件或现象为新闻背景对特定人群(第一知情人、第一当事人)沿着不可替代的路径进行调查采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编导、记者未知结果或内幕的状态下,用相对少的评论和相对多的疑问和判断进行采访,并将报道主体事件化,将事件故事化,将故事人物化,按段落逐步深入,抓住人物命运的东西。有人说调查式

采访就是要“调查灵魂”,所以这种采访形式,富有戏剧性,充满悬念,矛盾和冲突点一个接一个,清晰的段落感往往能使观众的收视热情贯穿节目的始终。除了中央台的《新闻调查》栏目,各地方台也推出了一些经济调查类节目。济南台获奖节目《假冒伪劣当原告》和《天平缘何倾斜》均是此类节目,作品以热线电话和观众来信为线索,对几起假冒劣质饲料坑害农户的行为进行调查式采访,有十几位知情人、当事人和法律界人士接受采访,最后得出了是地方保护主义在坑农害农的调查结果。

调查类节目虽然可以有较好的收视效果,但它同样也对报道主体本身和编导的职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在此不再赘述。

在经济深度报道节目的实际操作中不妨将几种报道方式结合起来使深度报道的形式多样化,做到游刃有余,不落俗套。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叙事主线

既然经济深度报道往往是事件化选题,那么也就要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构成,向电视观众传递一个有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的信息整体。那么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如何才能使情节构成完整,避免出现前有交待,后无结果或前无交待,后有结果呢?这就需要认清、找准报道主体内部最能反映其本质的活性因子,而这些因子的活动发展轨迹正是报道主体的一个个矛盾点、冲突点,也就是节目中的兴奋点。它包括时间的延续,人物行为和心理变化,带有悬念,富有逻辑或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以及戏剧化的结局等等。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因子,使其为编导服务,使节目更具吸引力呢?首先,要选择经济深度报道中的主线和辅线,它可以时空的变迁转移作为叙事采访主线;也可将报道主体内部的关键人物定为采访主线;还可把具有特定意义的物品(设备、楼房,汽车等)当作主线。总之,报道主线是节目的筋骨,报道主体的细节和故事情节都是血肉,都附着在筋骨之上。

以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为例,对济南客车厂老职工汝继尧的采访便作为整个节目的报道主线。汝师傅工作生活的变化过程就是济南客车厂在几十年里从计划走向市场,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过程。在他的内心深处既有对过去老国有企业辉煌历史的怀念;也有对企业步入市场走入低谷的无奈;同时也有企业在兼并联合、资产重组重显生机后的兴奋和喜悦。这种心境和情绪的变化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部分国有企业从骄傲走向尴尬,又从尴尬走向希望的经历,对这一人物细的采访是成功的。在此片中,编导还将一套价值数千万元,闲置七年之久的进口设备作为报道的辅线,从节目的开始就对这套设备的背景及它给企业带来的沉重负担作了说明,“每天都要向银行交一万多元的贷款利息”,以后又在节目中先后几次报道这套设备命运变化,使这套死气沉沉的设备有了生命感。最后,终于在重汽集团和济客资产重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以时间递进和时空转换作为经济深度报道的叙事主线是编导们经常采用的方法。如在大型系列专题片《资产重组,1+1>2——千里有缘一线牵》中,编导将青岛海信集团与贵州华日电视的资产重组过程,以时间的伸延和空间的转换穿插起来,将两家跨域数千里的国有企业渴望生存和谋求发展的真实经历表现出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编导以时间为主线用大量文字和镜头去表现两位企业决策人面对市场,面对改革,面对困难,冲破地方阻力,打破地域屏障,毅然联手闯市场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此片中,两位企业家坐阵两地,遥控数千万元资产的重组,从青岛到贵阳,从贵阳到青岛,处理好时空的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编导在处理时主要选择两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画面,(青岛:海浪、沙滩、贵阳:标志性建筑)作为大场景转换镜头;用室内非特定意义物品(眼镜盒、烟缸、电话机)作为人物转换镜头;以飞机空中飞行,汽车行驶作为空间转换镜头。

深度报道范文篇8

【论文摘要】: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报道格式,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它的特点是篇幅长、题材大,牵涉的方面多,文章结构较一般的报道复杂。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深度报道"一词被引入我国电视界后,其内涵及外延与原始意义相比都有一些变化。西方新闻学中"深度报道"是与"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相并列的一种新闻体裁,含义比较狭窄。而我们所说的"电视深度报道"除了狭义上的"深度报道"之外,也将部分"调查性"、"解释性"报道包括在内,它实际上是"追踪评述"、"综合评论"、"阐释分析"、"政论"、"热点话题"、"对话"等类节目的通称。其次,我们所说的深度报道也不再仅指一种体裁,而是包括了所有那些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深度实质的新闻节目。它代表的是相对于动态性报道而言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深度报道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揭示事件发展趋势,它不仅满足一种信息的传播,还分析了事物的发展原因,突破了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面化特点,极大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内涵。

二、深度报道应该具备的要素

首先,一篇文章通篇应是着力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一件很轰动的大事,深度报道可能关注其中一个很微观的方面,但一定是这件事所集中体现的矛盾主体。

其次,文章应该有一定的结论。这个结论不是是非对错的判断,不是道理,不是记者主观的看法,而是事件本身所陈述、展示的客观存在。这个结论展现的过程,应像数学公式一样,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推导所需要的材料,是记者通过采访收集到的新闻事实,推导一局的定理和规律,是主流人群的思维逻辑。结论还可能不是一个明确的结果,只是针对事件所反映问题的客观阐述。

再次,文章得出的结论,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或能展示当下重要的社会矛盾,而不是显尔易见、可以轻易得出的道理。如果一个报道不需要过多解释,读者很容易就能看出是讲述了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受到严惩的故事,这种报道就绝不是深度报道。

三、地方台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现代电视记者应该竭力追求的目标,继中央台一些注重深度报道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推出之后,各地方电视台以"访谈""追踪"等形式的深度报道栏目纷纷出台,显示了"深度报道"在电视节目中的强大后劲。在媒体资源日益爆炸的信息社会,作为电视媒体及电视新闻,要很好地适应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必须走深度报道的路子。因此地方台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做好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思辩性,彰显新闻力量。深度报道的生命在于通过构思严密的逻辑力量,以精心的选材配以理性的思索,让观众从中悟出道理。关键之处在于思辩出事实表面之下隐含的本质以及对本质的感悟和认识,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社会功效,彰显新闻力量。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作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但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它强调各种表现手法的科学运用。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舆论监督,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地方电视台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所具有的全国性新闻资源比起央视的显然处于劣势。但地方调查性报道资源相对丰富,能够为栏目提供长期充备的信息源,因而地方电视台可以就地取材,实现新闻节目的低成本运作,只要能够做透做好,同样能够做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地方电视台一般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和浓厚的地域色彩,深度报道栏目的受众是广大的市民,其内容主要涉及城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新闻、舆论监督事件。这种鲜明的内容取向是地方台的深度报道最大的特色。另一方面是符合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接近性,包括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地方电视台内容本地化主要是因为:符合地理上的接近,因为调查涉及的事情发生的地点就是在市民的周围,舆论监督的力度更容易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与他们关系更密切,因而更为市民所重视。

地方电视台的定位是"记录都市生活,反映社情民意,透视社会热点,提供新闻背景"。舆论监督是地方台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生命线,只有坚持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采取揭露的方式,选取重大题材或与大多数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且采用镜头语言,才能有真实感,吸引受众眼球,扩大社会影响。

除了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热点报道,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还应重视对普通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即对人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使得关注对象的范围扩大,把普通人物和社会弱势群体也纳入关注和关怀的视野。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弱势群体实际上是细化了报道内容,明确报道的对象,从宣传性报道的框框中跳了出来。在地域和舆论环境的限制下,增加内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从新的定位中我们可以读出调查报道的工作人员的确强烈社会责任和对人的关怀。

地方台电视深度报道要突破地方势力的限制。地方台做做舆论监督的最大障碍是地方经济和行政势力的干预,一个有震撼力的舆论监督深度报道选题,因为涉及地方势力,常常还未出炉就夭折,而中央级媒体具有先天的优势,往往能突破地方势力的限制,将事件曝光。因此,在报道中如何突破地方势力的限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是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地方台电视深度报道要提高记者的素质,树立品牌意识,在电视调查报道中,记者必须去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就需要他有更强的思辩性、更灵活的反应力。栏目要积极培养品牌记者,才能达到品牌效益、体现品牌品质,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一定要注意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深度报道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深度报道;草根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已经赶超传统媒体,而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不仅仅满足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要素,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在网络时代强大的影响力下,网络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网络深度报道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深度报道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版面的无限性。由于拥有超链接技术,网络报道在延伸方面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对于同样的热点专题,网络不仅可以承载关于事件本身的报道,更可以在资料背景寻找和受众互动两方面发挥优势。例如TOM网对于冬奥会的最新报道,除了赛事报道以外,网络使受众可以更方面地查询到各家媒体对赛事的报道,集合来自不同媒体的资料、观点,以及比赛的背景、选手资料等。

其次是反馈的快速性。由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网络深度报道可以得到来自受众的迅速反应。如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和社区,在一篇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出来之后,可以引起受众的迅速响应和回复,而传播者可以在这些回复中发现进一步的受众所欲探求的信息方向,找到新的报道点,随时监督民意,随时调整调查的方向,以期做出影响更为巨大的报道。网络交流的平等性,也可以保证报道的公正性,在公众意见方面,有着直接的,来自个体的、可统计的意见参考,从而保证了报道“不一边倒”,各方面意见都予以表达。

但是在网络深度报道在这几项优势之外,也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存在一些明显的劣势:

(一)专业化的缺失。

在版面可无限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一个海量的信息如何筛选和整合的问题。在目前的网络深度报道看来,仍然缺少专业的编辑,受众面对大量的超链接,往往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忽视了事件的重点。

(二)权威性和信息可靠性堪忧。

一方面由于专业性的缺失,使得网络深度报道比起传统媒体显得“制作粗糙”,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信息的传播往往来自个人,包括论坛、博客等等较为草根的方式,传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正是由于网络平台带有更大的互动性,使得传播者的权威地位不再,而缺少权威信息又会带来受众在信息选择上的困扰。

(三)流于全面,缺少深入。

网络新闻报道在追求速度和互动的同时,往往在报道的深度上开掘不足。网络深度报道虽然在搜寻背景相关资料方面具有优势,但大量的背景资料的堆积却未能保证有效地给出事件的线索。而本身缺少专业的新闻工作队伍,又使得在追踪报道方面反应慢、缺少一手性。如何才能使得这两个对立的态势统一起来,是网络媒体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由网络事件讨论引发的深度报道

正如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网络不但作为一种媒介向我们提供信息,在另一种角度上看,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变动即信息,具体地说,网络事件变为新闻,这已经是数见不鲜的事情了。

曾经在网络上一个帖子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发的讨论热潮,本身只存在网络交流的一种现象,它的背后成因、所体现的当下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反映出网络相传不可思议的特点成为了一个新闻热题,并且也是其他媒体深度报道的内容。而网络事件也是近年来深度报道一个热门的关注方向,网络的传播力量引起重视的同时,它本身也成为被报道的内容和对象。

这一点同时还可以说明的是,网络是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开掘思维的渠道,尤其是论坛、BBS等。它们不仅可以提供资料,还可以提供话题,提供报道的内容。“网民们利用BBS、博客和参与新闻评论等方式,成为信息公开最庞大和最富群众性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他们在涉足网络过程中留下的诸多个人信息,也为新闻工作者迅速地寻找到采访对象提供了诸多便利。”而政府部门对于政府网站越来越重视的建设,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又为记者写作解释性报道提供了大量有利的信息。

现今社会网络生活越来越普及,而网络话题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记者不仅可以享受其中的数据资源.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对特定主题的看法,开阔思路,便于深度报道的思维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同样还可以大大缩短记者与信息源——网民的距离,这是新闻工作者们现成的财富,应当好好加以利用。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深度报道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深度报道理念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为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首先是需要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这是网络深度报道进步的重中之重。网络新闻往往依赖受众的自主性,需要受众自己去选择信息的方向和重点进行接收。而深度报道理应在对大量新闻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的基础上,让事实经过理性的过滤,并对新闻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能够使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知有关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前因后果,节省了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受众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认知。所以对信息的整合和过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如果要加强网络深度报道同传统媒体相比的竞争力,在发挥信息延伸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整合能力,因此,有效的网络报道编辑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记者应该更好地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采访。网络作为一个渠道的概念,是指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寻找信息和反应信息的渠道。

(一)关注网络信息。

如前所述,论坛、博客等作为个人信息的平台,这种“草根式”的信息源值得记者重视,平时在生活中也应多关注论坛讨论热点,可以从中发现可进行深度报道的话题或事件。

(二)利用网络方式。

现今社会,QQ、MSN等联系方式已同手机电话一般普遍,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比传统的上门采访更为快捷方便。同时,网络对于调查信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自己要寻找的采访对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调查到合适的人选,这就是利用了网络本身作为信息库的特点。

倾听受众反馈。“深度报道应该为受众提供对新闻事件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这不仅是深度报道的题中之意,也是新闻公平的体现。对新闻深入的挖掘不仅仅要提供事实怎么样,媒体怎么说,还应该提供普通的受众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新闻再一次深入的依据,也有助于新闻在传播中形成意见回旋往复的舆论场。”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能够给下一步的报道方向提供明确而有力的参考。同时,网络深度报道也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对专题报道要形成品牌意识、模式意识。总之,仍是对信息的整合,形成模式,才能使受众不致迷失在大量的超链接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走向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改变当前热衷于追求技术优势而忽视内容的深度开发、追求报道的速度而忽视报道的深度的状态,重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成为共识。网络深度报道作为网络新闻内容的深度方式,必将成为网络媒体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砝码。

参考文献:

[1]张威:《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困境与挑战》,《青年记者》

深度报道范文篇10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深度报道;草根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已经赶超传统媒体,而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不仅仅满足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要素,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在网络时代强大的影响力下,网络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网络深度报道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深度报道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版面的无限性。由于拥有超链接技术,网络报道在延伸方面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对于同样的热点专题,网络不仅可以承载关于事件本身的报道,更可以在资料背景寻找和受众互动两方面发挥优势。例如TOM网对于冬奥会的最新报道,除了赛事报道以外,网络使受众可以更方面地查询到各家媒体对赛事的报道,集合来自不同媒体的资料、观点,以及比赛的背景、选手资料等。

其次是反馈的快速性。由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网络深度报道可以得到来自受众的迅速反应。如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和社区,在一篇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出来之后,可以引起受众的迅速响应和回复,而传播者可以在这些回复中发现进一步的受众所欲探求的信息方向,找到新的报道点,随时监督民意,随时调整调查的方向,以期做出影响更为巨大的报道。网络交流的平等性,也可以保证报道的公正性,在公众意见方面,有着直接的,来自个体的、可统计的意见参考,从而保证了报道“不一边倒”,各方面意见都予以表达。

但是在网络深度报道在这几项优势之外,也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存在一些明显的劣势:

(一)专业化的缺失。

在版面可无限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一个海量的信息如何筛选和整合的问题。在目前的网络深度报道看来,仍然缺少专业的编辑,受众面对大量的超链接,往往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忽视了事件的重点。

(二)权威性和信息可靠性堪忧。

一方面由于专业性的缺失,使得网络深度报道比起传统媒体显得“制作粗糙”,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信息的传播往往来自个人,包括论坛、博客等等较为草根的方式,传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正是由于网络平台带有更大的互动性,使得传播者的权威地位不再,而缺少权威信息又会带来受众在信息选择上的困扰。

(三)流于全面,缺少深入。

网络新闻报道在追求速度和互动的同时,往往在报道的深度上开掘不足。网络深度报道虽然在搜寻背景相关资料方面具有优势,但大量的背景资料的堆积却未能保证有效地给出事件的线索。而本身缺少专业的新闻工作队伍,又使得在追踪报道方面反应慢、缺少一手性。如何才能使得这两个对立的态势统一起来,是网络媒体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由网络事件讨论引发的深度报道

正如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网络不但作为一种媒介向我们提供信息,在另一种角度上看,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变动即信息,具体地说,网络事件变为新闻,这已经是数见不鲜的事情了。

曾经在网络上一个帖子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发的讨论热潮,本身只存在网络交流的一种现象,它的背后成因、所体现的当下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反映出网络相传不可思议的特点成为了一个新闻热题,并且也是其他媒体深度报道的内容。而网络事件也是近年来深度报道一个热门的关注方向,网络的传播力量引起重视的同时,它本身也成为被报道的内容和对象。

这一点同时还可以说明的是,网络是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开掘思维的渠道,尤其是论坛、BBS等。它们不仅可以提供资料,还可以提供话题,提供报道的内容。“网民们利用BBS、博客和参与新闻评论等方式,成为信息公开最庞大和最富群众性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他们在涉足网络过程中留下的诸多个人信息,也为新闻工作者迅速地寻找到采访对象提供了诸多便利。”而政府部门对于政府网站越来越重视的建设,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又为记者写作解释性报道提供了大量有利的信息。

现今社会网络生活越来越普及,而网络话题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记者不仅可以享受其中的数据资源.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对特定主题的看法,开阔思路,便于深度报道的思维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同样还可以大大缩短记者与信息源——网民的距离,这是新闻工作者们现成的财富,应当好好加以利用。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深度报道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深度报道理念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为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首先是需要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这是网络深度报道进步的重中之重。网络新闻往往依赖受众的自主性,需要受众自己去选择信息的方向和重点进行接收。而深度报道理应在对大量新闻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的基础上,让事实经过理性的过滤,并对新闻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能够使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知有关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前因后果,节省了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受众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认知。所以对信息的整合和过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如果要加强网络深度报道同传统媒体相比的竞争力,在发挥信息延伸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整合能力,因此,有效的网络报道编辑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记者应该更好地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采访。网络作为一个渠道的概念,是指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寻找信息和反应信息的渠道。

(一)关注网络信息。

如前所述,论坛、博客等作为个人信息的平台,这种“草根式”的信息源值得记者重视,平时在生活中也应多关注论坛讨论热点,可以从中发现可进行深度报道的话题或事件。

(二)利用网络方式。

现今社会,QQ、MSN等联系方式已同手机电话一般普遍,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比传统的上门采访更为快捷方便。同时,网络对于调查信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自己要寻找的采访对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调查到合适的人选,这就是利用了网络本身作为信息库的特点。

倾听受众反馈。“深度报道应该为受众提供对新闻事件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这不仅是深度报道的题中之意,也是新闻公平的体现。对新闻深入的挖掘不仅仅要提供事实怎么样,媒体怎么说,还应该提供普通的受众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新闻再一次深入的依据,也有助于新闻在传播中形成意见回旋往复的舆论场。”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能够给下一步的报道方向提供明确而有力的参考。同时,网络深度报道也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对专题报道要形成品牌意识、模式意识。总之,仍是对信息的整合,形成模式,才能使受众不致迷失在大量的超链接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走向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改变当前热衷于追求技术优势而忽视内容的深度开发、追求报道的速度而忽视报道的深度的状态,重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成为共识。网络深度报道作为网络新闻内容的深度方式,必将成为网络媒体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砝码。

参考文献:

[1]张威:《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困境与挑战》,《青年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