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14:42:53

学生心理论文

学生心理论文篇1

按教育界的一句俗语,是把书要教在学生的心上。具体地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确定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当然,学习效率也就是好的。

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教在学生的心上呢?

首先,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教学时,教师就是要以这种态度为基础,对学生加以诱发引导,使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功能。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也就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情感的激励作用,注重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调功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把认知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兴趣和,引向热情而紧张的阅读思索中去,使他们获得种种有益的情感体验,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教学内容。在阅读课上,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1、用情境烘托

就是利用幻灯、图画、故事、游戏、语言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烘托出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习兴趣,牵动学习情感,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位教师教《月光曲》。他首先用幻灯放出图景:一轮皓月,夜空如洗,一片银色世界。莱茵河畔一个小镇,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的茅屋。

在茅屋顶上画着发出声音的记号,说明这是盲姑娘的住处,她正在里面弹钢琴。然后教师问: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呀?学生这时自然而然也进入到课文描写的“幽静”的环境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带着对盲姑娘的同情,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2、用形象诱发

就是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图画诱发学生的情感。例如一位教师教《温暖》最后一句“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是这样处理的:先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再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图画,总理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双手紧握清洁工人的手,向他们表示慰问;在唤起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再讲述总理关心清洁工人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总理对清洁工人感情之深。通过看图、描述,再启发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因此,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用语言渲染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的语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语言艺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注意教育性、科学性、直观性、针对性。语汇丰富且准确、生动、形象,普通话流利、标准,能逼真地再现课文的思想和情感,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科学性强、逻辑严密,明白晓畅,深入浅出而又简练含蓄。在语调上有谦逊温和的情感美,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节奏美;在速度上缓急有致、张弛有度;在风格上刚柔相济,或庄或谐,或侃侃而谈,如唠家常,或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等。如果这些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能创造出愉快轻松的教学艺术情境,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如坐春风,流连诗境,或浮想联翩,神思遐想。这样的气氛,不仅给学生以强烈的熏陶,而且知识也很容易渗进学生的心田。

4、用表情强化

表情是情感的外露,分面部表情、语言表情、身段表情等,有人称之谓“体态语言”。如高兴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悲哀时泪眼汪汪,顿足捶胸。教师的体态语言能强化讲话的内容和情感,但要运用恰当,动作不能过大。课堂出现舞台演员那样的表情,效果不一定理想。言为心声,言语中表露的情感更为深切。

第二,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导读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从众多的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在阅读时的思维为“想像———联想———推想———体会———评价”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过程就要与学生阅读的思维过程同步。从而使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一致,把课教在学生心上。

1、想像

学生在读课文时,想像文中所描写的事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构成一幅鲜明的图画。请看一位教师在教《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诗句的片断:师: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说说意思。(指名讲述后两句诗意)师:诗人“举头望明月”,这儿为什么用“望”,而不用“看”?生:“望”是向远处看的意思,月亮离我们很远,这儿用“望”更准确。师:(指图)诗人站在窗前,想到这轮明月此时不仅照着自己,也正照着家乡,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由地想起了许多,诗人想起了什么呢?生:诗人想起了林旁的那条小河,小时侯诗人总在小河里游泳。生:诗人想起了童年的伙伴,小时候他们在一起玩耍、嬉戏。生:诗人想起了爸爸、妈妈,他在心中默默地问候:爸爸、妈妈,你们好吗?师:大家想象得真好,请用这个句式连起来说说(出示)诗人想起了,想起了,诗人还想起了。……(生答略)这里,既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排比句式的训练,又强化了思乡情,扩展了诗意,落实了“双基”。

2、联想

阅读教学中的联想是指利用语言本身的展现力、情趣给人美感,通过对照,转换和扩展等联想手段,使学生得以领会、理解和欣赏。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晏子使楚》时,让学生找出与课文结束句“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相呼应的三句话,每人认真地读两遍。之后,教师板书“陪”、“赔”两字,要求大家合起书本,通过“陪着笑”、“赔不是”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两字的对照、比较和扩展,有的学生联想到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结果是败得越发惨了。有的学生从“陪”到“赔”联想到了晏子的机智和胆略。有的学生从楚王“陪着笑”到“赔不是”,联想到晏子这一次出使楚国,出色地完成了齐王交给他的任务。

3、推想

阅读中,就文中没有具体交待的部分,提出一些问题思考,并推想出结果,这是学生大脑具有增进殖的具体体现。例如读《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和“我”的一段对话,指导学生抓装支吾着说”,推想老班长开始想瞒我的情景;抓装一把把我楼到身边,轻声说”,推想老班长想哄我的情景;抓装严厉地说”,推想老班长命令我的情景。透过老班长的话语知道老班长无论是“瞒我”、“哄我”,还是“命令”我,都体现了他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通过推想,老班长的话声声入耳,感人肺腑,老班长的高大形象突现在学生眼前,受人景仰。

4、体会

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中出现的意思含蓄的语句,要联系全篇课文及有关的词、句、段去体会,揣摩。如《忆铁人》一课,仅用“哦……咳!”两个叹词表达铁人的顿时醒悟。就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铁人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去体会铁人当时的心情。

学生心理论文篇2

正文: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主要表现在人的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意志是否坚强,反应是否适度,社交是否和谐,个性是否健全,以及能否适应环境等方面,它反映了学生心理的健康程度。它对全面培养优良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首先需要探讨心理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

1.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

思想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4个成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的,组成了品德结构的心理特征的子系统”。

这4个子系统就是反映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4个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1987年曾对60名犯罪少女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她们的心理都不健康。表现为人生观和理想是腐朽和荒唐的,性格和情绪是乖张和多变的,兴趣爱好是庸俗消极的,意志和行为是脆弱和盲目的,等等。这从反面说明心理素质对思想品德素质的影响,也说明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的。

2.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的关系

(1)健康的情绪、情感有益于感知、识记、思维、想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效率与能力。反之,则减缓或削弱学生感知活动与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困难。(2)意志在学习与运用知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一种情况是,智力水平差不多,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谁就能成为优秀者。

另一种情况是,智力虽然较低(属正常范围),但通过意志力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赶上甚至超过智力较高者的学业成就。正如苏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3)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等能促进学生学习与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和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反之,则阻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美国心理学家罗和麦金农及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戴昭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有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对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3.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心身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很多疾病,如气喘、高血压、皮肤过敏、胃溃疡等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对身体就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斯顿巴赫就认为“所有的病症都是心身相关的,只是某些疾病比其它疾病有更明显的情绪内容”心理素质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身体潜能的发挥也有很大影响。这一点可从体育竞赛中看出来。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甚至于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谁心理素质好,谁的体能就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心理训练已成为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素质不但与诸素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且,对这些素质有深远的影响,对这些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作用。

其次,应该探讨心理层面与生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的关系和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显在的影响,而忽视了潜在的影响。教书育心就要求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心理论文篇3

1.1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可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实际需要。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和目标的,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理解问题,处理事情,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用积极的思想方式和心理学方法武装自己,根除产生消极心理的思想环境,学会发现幸福,分享快乐,激发自身积极的潜能,保持生命最佳状态,塑造积极的大学生活。

1.2符合高校教育实际需求

当前,高校的入学教育侧重专业教育以及日常事务的讲解说明,如安全、党建、学生管理规范等,心理健康相关教育仅限于1次讲座或1次团体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感到迷茫,缺少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困惑中浪费了大好时光,出现逃课、挂科、沉迷网络游戏、在线聊天等现象。其次,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侧重于问题学生,对大部分“心理健康”学生缺少关注。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贫乏,采用灌输式的单调教育形式。解决以上问题,就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给学生灌注希望与力量,帮助其建立一个关注未来、充满希望、自信、乐观、感恩的集体。

1.3符合90后大学生心理成长特点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渴望独立也表现得过早成熟,但实际上他们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假性成熟。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他们在思维上表现出观念超前、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强迫自己效仿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他们在情感表达上外显而张扬,情绪强化,情感弱化,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在认知上表现出果敢直接,但明辨是非能力有待加强,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富有创造力,具有创新精神。因此,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激发90后大学生的正能量,使其拥有阳光的心理。

2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2.1培养大学新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的主观体验可以形成积极的思维与行为。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入学教育,可以使新生具有深刻的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表现,从而缩短适应期。例如,通过积极的团体心理拓展训练、头脑风暴、角色扮演、集体演讲等增强新生成功体验;通过积极的朋辈心理辅导,增强新生被需要的体验;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完善,即自我对话,改变发型服饰,改变说话方式等,增强新生自信的体验;通过积极的自我激励,即同学间互相接纳、欣赏、鼓励、肯定等方式,增强新生间相互理解、尊重和共同成长的体验。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主动管理自我,既有利于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使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认知的发展,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大学新生开启积极、乐观的大学生活。

2.2激发大学新生积极的人格力量

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它是人成长的动力,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够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力量应具有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和洞察力等。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入学教育,可以塑造和培养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大学新生学会积极地自我调适,提高应对环境改变和挫折的能力。例如,大学新生通过在线VIA力量问卷(VIA-IS)识别出自己的标志性力量,在接下来的1周里,每天使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实践这种力量。这是通过系统测验得到关键因素,并通过心理学手段对其长远积极效应的一种干预措施,使学生根据自己不同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新方式去使用这种力量,从而激发大学新生性格中的积极力量。只有塑造和培养大学新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才能达到入学教育的目的。

2.3完善大学新生积极的人际关系

学生心理论文篇4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示,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日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积极性

学生心理论文篇5

(一)系统的训练内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积极情绪研究,如愉悦、满意、乐观、希望、感恩和宽恕等和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内在体验。第二是积极特质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优势和美德,并且认为发挥积极特质是实现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第三是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研究,如牢固的家庭、民主的社会、广泛的道德等,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在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从个体和群体层面,建构积极情绪训练、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将整体上促进大学生幸福感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幸福技能,实现幸福人生。其中积极人格特质训练是核心内容,成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基础;积极情绪体验是个体层面主观感受,积极关系获得是群体层面交往技能与幸福获得的保障条件。同时,在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体系内,积极心理学家们建构了大量的理论来解释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如赛里格曼的幸福五元素学说、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希斯赞米特哈伊的“心流”学说、弗兰克尔的人生意义观等等,这都将是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核心主题和重要方法来源。

(二)体系化训练方法与原则:理论、研究、应用大学生心理训练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实验的证据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过程要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原则。首先,大学生心理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受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心理训练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理论传授、阐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训练,而且清楚怎样配合和自我练习才能导致更好的效果。忽视理论的关照,心理训练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导致游戏化和娱乐化。其次,积极心理学以事实为依据,经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得出结论,具有科学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训练也要坚持研究性原则,即一方面通过传达幸福科学增强训练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对照组实验设计、跟踪调查等,力求掌握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以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最后,应用性原则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阐述与研究的结论解释上,而将它们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应用转化,转化成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各种训练方法的具体设计,使得理论、研究结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如先测试、再干预、再测试的训练过程,融理论、研究和应用为一体,既避免枯燥,又增强趣味。同时,不仅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应用,整个训练环境也要嵌入积极观念,教授生活中便于应用的幸福心理技巧。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的思考

(一)幸福感觉提升,积极情绪体验训练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即它不仅反映成功和健康,还能够产生成功和健康;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思维,即拓展常规之外更广泛的思想和行为意识;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未来,使我们能够发现和建构新的技能、新的关系、新的知识和新的生存方式。帮助大学生识别、唤醒、体验积极情绪并成为习惯化技能,首先就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情绪研究的分类,即有关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三类,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活动,帮助学生保持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的连贯性,从而抵御消极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获得主观幸福感。面对过去的积极情绪有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平静等,如何获得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从改变认知、学会感恩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改变认知训练,就是要讲解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即所有过去的情绪都是由思维和解释启动的,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尤其是要帮助学生纠正教条的决定论,即过去不幸影响未来的错误观念;其次,进行感恩训练,就是要通过课堂感恩记录、感恩沉思、感恩分享,课后记感恩日记、“感恩拜访”等的练习有效改变大学生对过去事件的情绪体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信心和信任等,如何引发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对未来的希望而实现。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获得习得性乐观,从训练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开始。首先,教授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通过讲授理论及案例分析、完成句子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而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次,教授反驳悲观的技巧。如采用完成句子、续写故事等方式传授自我对话和自动思维反驳技能。具体可采取当悲观想法出现时,先进行举证、再扩展解释来发现自己对事件的曲解,从而打破破坏性习惯思维等。最后,教授减少悲观想法的技能。如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分别试想最坏、最好和最可能的情形,然后针对最可能的情形制定一个应对计划并实施。以上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案例编排展开。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包括“愉悦”和“满意”。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合理的培养愉悦感以获得当下的幸福体验。当然,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仅仅停留在愉悦感上是不够的,还要将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幸福体验,即面对当下的“满意感”。如获得当下的愉悦感可以通过训练大学生的正念,让他们学会在心灵安静中全心与当下同在,承认、接纳和审视正在发生的不幸、消极情绪等,从而激发直面它们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而满意感的获得,则需要大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和意志力,因为它来自于自身优势和美德的展现。帮助大学生识别、展现和发挥自身的美德和优势的所有途径都有助于他们获得满意体验而感到幸福,如让他们去帮助别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挥潜能进行作品创造等等。

(二)幸福品质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训练关于优势和美德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身体中都有着基于进化需要而遗传自远古的优势有待展现,每个个体如果能在每天的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不仅能获得当下的积极情绪体验即满意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缓冲和对抗自身缺点、疾病、挫折和不幸等等。因此,训练大学生如何识别、展示、运用他们自身的美德和优势,成为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的核心,也势必会促进其良好人格发展,最终实现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研究了整个世界横跨3000年历史及不同文化,归纳出人类普遍存在的六种美德,为了建构和测量及实现这些美德,将它们细化后提出24项性格优势,而培养这24种性格优势则是实现六种美德的途径。为了测量这六大美德和相应的24种性格优势,Park等人编制了“优势行动价值问卷VIA-IS”,现已被数百万人广泛使用,而我国的研究者段文杰等对这一问卷进行了中国大学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美德结构划分不合理外,VIS-IS可以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性格优势的工具。[5]研究表明性格优点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优点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识别我国大学生个体及群体的突出性格优势,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大学生群体现存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幸福感。第一步,就是要运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性格优势进行评估和识别,为展示和应用性格优势训练打好基础;第二步,就要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大学生进行优势性格展示,可以采用小组优势讨论的方式,一起分享自身有哪些优势,曾用哪些优势帮助过别人,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步,就需要帮助大学生更广范围应用这些性格优势,如设置高难度的团队任务,发挥团队优势才能克服的挑战,任务完成前小组讨论团队优势,任务完成后每个人写下“挑战中的优势”故事,并进行集体分享等。同时要开发“性格优势运用”的家庭作业方案,在社会生活真实环境下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学生心理论文篇6

【心理健康;小学;高年级;城市

Investigationsofpresentsituationofmentalhealthofhighgradestudentsincity''''sprimaryschool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presentsituationofmentalhealthofhighgradestudentsfromcity''''sprimaryschoolinHenanprovince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educationalworkers.MethodsInvestigationswereconductedwiththeMentalHealthTest(MHT)in1567highgradestudentsfromsomecity''''sprimaryschool.ResultsOfthem,27.76%exhibitedlowanxiouslevel,71.03%moderateand1.21%high.ConclusionHighgradestudentsofthecityprimaryschoolinHenanprovincehadlowtomoderatelevelofanxiety,theirmentalhealthwasaffectedbygrade.

【KeywordsMentalhealth;primaryschool;highgrade;city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1]。部分女孩有了月经,男孩出现了遗精现象,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加上课业负担的加重,学校、社会和家庭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要求,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2]。为了解河南省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郑州、开封、洛阳、焦作、新乡、信阳、许昌、南阳等市11所小学29个班级1567名学生为探究对象。其中4年级608名(38.80%),5年级605名(38.61%),6年级354名(22.59%);男生767名(48.95%),女生800名(51.05%)。共发放问卷1750份,收回有效问卷1567份(94.74%)。

1.2方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先生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3]为测评工具,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书面指导语进行问卷调查。该测验表由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和冲动倾向(H)8个因子构成。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评分标准摘要:全量表标准分≥65为高焦虑水平,<35分属低焦虑水平,35~65分属中等焦虑水平。标准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2结果

2.1MHT调查结果1567名学生MHT总均分41.93±10.49。其中27.76%(435/1567)的学生<35分,71.03%(1113/1567)的学生为35~65分,1.21%(19/1567)的学生>65分。

2.2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1。

表1显示摘要:4~6年级男女生平均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低焦虑水平,总体评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4年级,4年级好于5年级,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

表1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略)

注摘要:**P<0.01,*P<0.05

3讨论

MHT测评显示,河南省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有27.76%属低焦虑水平,71.03%属中等焦虑水平,1.21%达高焦虑水平。其中4~6年级男女生平均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4年级,4年级好于5年级,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4年级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5、6年级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总体评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但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本探究提示,在我们通常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心理新问题应呈上升趋向,到6年级由于面临就近升学和择校的压力,心理新问题应更多[4],但我们的探究却没有印证这一结论。有关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4年级学生,4年级学生显著好于5年级学生这样的结果,尚需进一步探究证实。但这个情况告诉我们,5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关注[5]。

参考文献

[1]汪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心理科学,2001,24(1)摘要:87

[2]何淑荣.大庆地区1536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摘要:866

[3]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M].上海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学生心理论文篇7

关键词:心理教育;接受;制约

心理教育的接受主要包括方面: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接受客体即心理教育施教者以及二者关系。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需求过程;心理教育施教者传授心理教育知识的过程;大学生内化心理教育内容的过程。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就是这一切过程的动态结合。可以看出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是这一过程的核心[1]。

1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现状调查

1.1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选取滁州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生120人,其中男女各半,每个年级各取30人,这些都是上过或者正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心理教育接受情况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大学生一般情况及在心理教育中“接受”了多少,举例:题目“你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上学到了哪些?”、“心理教育课上,你认为影响你上课认真听讲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回答,问卷包括8个题目,都是开放式问题。目的在于获得学生真正“接受”了多少心理教育。(3)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67.3%)认为在心理教育课程上接受的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出现“接受”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学生(11.5%)觉得学到了很多;很多学生(52.1%)认为导致“接受”困难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有的学生(15.2%)随波逐流,还有的同学(6.8%)认为教师讲课无趣。

1.2存在的问题

心理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根本标准是接受主体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接受了多少,而不是教育者传递了多少信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心理教育学习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就是为了拿到两个学分,而不是说真正学到多少知识;(2)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心理教育针对人群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心理教育产生抗拒。

2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

2.1个体自身主观原因

(1)性格方面。性格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大重要因素,性格包括两方面:内向和外向。过于内向属于一种性格缺陷的,这类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会产生抗拒,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内向性格是一种病态性格,内向型的学生本来就不善言辞,被别人另眼相看会更加抗拒,对心理教育这类知识更是产生逃避,他们会不自觉的给自己贴一个不正常的标签[2]。(2)自制力方面。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意志力比较薄弱,易受他人影响,有的学生看到其他人在玩,自己也会跟着玩,自制力差,上课时间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课上的知识完全没有听进去,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个因素。(3)认知态度方面。学生对心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及态度方面也是制约他们接受心理教育的一大因素,很多大学生认为开设心理教育类课程没有意义,认为大学生都是健康的,没有必要增设这样的课程,即使在心理教育的课堂上,他们也是仅仅为了凑学分,毫不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门选修课,可上可不上,这种认知偏差也就导致现在心理教育接受越来越困难。

2.2学校方面的制约

(1)学校风气。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在学习上的成就与挫折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接受,一个学校只注重专业课的知识传授,忽视心理教育知识的传授,就会造成学生对心理教育漠不关心,只注重高分和奖学金,而他们的心理素质出现失衡,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关心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2)教育者。学校中学生为接受主体,教育者为接受客体即施教者,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程度与教育者有很大关系,教育者对学生接受过程中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漠不关心,没有耐心和爱心,会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话也会当做耳旁风,应付教师;教法单一,上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像心理教育这样的课程更多地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满堂灌”反而会限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心理教育实践的缺乏。心理教育注重的是通过实践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在很多高校中,心理教育课程都设置了实践训练,但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用的很少,基本上实践课只是一种虚设,这也是导致学生心理教育接受困难的一大制约因素。心理教育如果只是通过理论讲授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学生要内化呈自己的知识,更多地还是要借助于实践,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宣泄、心理访谈、心理剧等等。

2.3社会方面的制约

社会变革带来的一系列不良道德思想侵袭了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扰,处在极其敏感时期,加上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相对薄弱期,遇到挫折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他们想寻求心理帮助,但是碍于面子,在过强的自尊心面前,他们选择了逃避,甚至逃避所有跟心理教育有关的内容,这些人是社会上最活跃“敏感”有知识的群体,不愿让自己暴露在任何人面前,尤其是心理教育者面前,这也是传统思想的束缚,所有人都不想把自己当成“非正常”人类,认为只要进了咨询室,看过心理医生的人就是不正常的,因此对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产生越来越多的抗拒。

3结论

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上述三个因素,有针对的突破限制的因素,填补高校心理教育领域的空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接受水平。

作者:朱海雪 张晓旭 单位: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学生心理论文篇8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很难奏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下面为大家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让人人获得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每个人的每一份成功都是建立在个人自信心的基础上的,一些智力正常的所谓后进生之所以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由于家庭、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学生自信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把这种差异当作宝贵的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如《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我设计了阶梯状的一组问题:1.哪些人乘小艇?2.这四种人怎样乘小艇?3.作者仅仅只是写这四种人吗?为什么?第一问比较容易,后进生能回答;第二问加深了难度,要体味人们的行动特点;第三问最难,涉及到选材的典型性。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需要的满足,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不断进取的力量。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自信,会更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老师一定比学生强”的观念,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提问题,表扬独立见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学习《草船借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说‘草船借箭’而不是‘草船骗箭’?”“如果曹操用火箭,那结果会怎样?”“草把子上箭多了以后,射来的箭还能射在草把子上吗?”……对于学生这么多疑问,我更多的是给予鼓励,并把学生的质疑问难引到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就会怀着更多的自信面对生活和学习。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不是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英雄,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在学生表现不理想,答案离标准甚远时,要以鼓励为主,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抬起头”来上课。对于学生学习中的进步,适时地鼓励:“下次肯定会更好!”“相信你还会有更大进步!”,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二、让学生遭遇挫折,增强直面困难的耐挫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性增强,学生“心气太高”,不如意的事很多,心理脆弱。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直面困难,在挫折中自我调节情绪,克服困难,敢于向挫折挑战。例如有的学生说:语文太难,我不会分析课文。这时,教师就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尤其语文不像吃巧克力那样轻松,不费心力。“愉快、快乐”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而这些往往是下了苦功之后才可得到的。也曾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同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如学《詹天佑》时,让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再让学生理解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克服困难成功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从而让学生懂得:失败与成功往往并存,要想取得成功,只有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断努力,坚持不懈。

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放手让学生想、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即使错了也没关系,让他们懂得做什么事都不在成功与否,而在于是否付出努力。这样,通过各种方法形成乐观向上的品质。

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避免学生心理挫伤

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时常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成绩差的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办法并非用巴掌,而往往是讥讽、奚落或是威逼恫吓。殊不知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情绪压抑,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的心态,以致使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其实,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只要老师对他们宽容一些,耐心一些,温和一些,他们会把老师当“上帝”般崇敬,成绩岂会不进步?

四、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每个班级都会由于集体目标和集体领导的影响,以及集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班级集体自身的气氛。这种气氛对于小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的班集体,会促使其成员奋发上进、不甘落后;而如果班上多数人都消极怠惰,那么即使少数同学想要好好学习,也会因为难以抗拒压力和诱惑而最终陷于“同流合污”境地。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形成积极学习的集体气氛。但是,在讨论中出现了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并且冷落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些能力强的学生出现了骄傲、看不起别人的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我又开展了“一帮一”活动,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后进生交朋友,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不够敏捷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同时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同学交往,多交好朋友,并且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

五、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一)导入激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下,方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设计巧妙的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内心愉快、行动积极,观察、思维、记忆等活动就会最主动、最有效。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心理论文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路径; 大学生;

一、构建综合治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我国高校中比较严峻的问题, 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有效的综合性管理机制。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 我们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检查机制。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 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 以随时检查并测试我国高校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将测试的结果告知于学生, 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并且自觉地进行调整。同时, 作为教育者, 在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 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 对那些心理和精神状态不良的学生, 给予适当的引导, 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 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其次, 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全程跟踪制度, 具体而言, 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档案, 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为了使高校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一定要及时整理心理健康咨询档案, 完善全程跟踪制度。这样既能对个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咨询档案, 又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心理异常的大学生, 并且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从而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再次, 成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和预警机制,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管理。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情况的大学生群体, 像偏远地区的贫困生、单亲家庭、残疾生、经历家庭变故等学生群体, 可以运用预警机制。规定班干部、辅导员或者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者对于这类特殊的学生群体, 进行专门性的引导和教育, 在其发生一定心理健康问题时能有效地预警。同时, 还需要建立与预警机制相匹配的应对机制, 从而能有效地应对大学生因为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当问题出现时, 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应对,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

最后, 建立一定的心理健康善后机制。高校应该对于那些曾经有过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经过相应的教育而有所改善的学生, 建立相应的善后机制。对于高校辅导员及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而言, 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时进行跟踪和了解, 及时解决其产生的心理问题, 从而帮助其与其他同学已经家人之间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科学合理的善后机制, 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反复出现, 以防止前期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二、合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首先,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大众媒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 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 加强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 传播和普及提高健康心理素质的措施与方法。在我国, 高校师生能够使用的大众媒体主要包括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站, 同时还包括电视台、大电台、报纸等。积极通过大众媒体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显着提高。

其次, 发展和提倡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活动, 拓展相应的心理咨询平台。目前, 高校广泛采用的渠道包括心理辅导班、心理咨询室以及高校心理辅导教育部门。同时, 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来缓解大学生所承受的精神负担。另外, 定期组织和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课, 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除此之外, 还能开展心理健康与法律知识讲座, 以及关于心理健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竞赛, 充分结合法律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 对于个别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如知心电台线、心理、心理咨询信箱等。利用私密的教育方式, 热情、真诚地为那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良好的矫治与诊断。再次, 充分利用网络的保密性、隐蔽性、便捷性, 更容易使得人们放下心中的顾虑, 吐露心声。对于那些心理上有一定问题的大学生, 他们对自己的隐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保护欲望, 且还能通过互联网寻求帮助或者咨询, 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还可以使他们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因此, 在网络上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建立不同的解决板块, 如恋爱、人际、求学、就业等心理测试、在线教育和专家问答等, 为高校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提供更加方便的平台, 以此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业。

三、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是“五学”教育。“五学”主要是指“学会关心、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中, 健康是教育、心理、社会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适应能力强且心理健全的人才。“学会关心”主要指教育学生热爱、关心自己的国家, 关心家人与朋友, 以积极阳光、善良热情的态度生活于社会中。“学会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 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 从而为了自己的人生目的, 不懈努力。“学会生存”主要是指大学生走出校园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理论知识, 还能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的能力。“学会生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自身的事务, 同时还能够从容地应对生活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其次, 创新教育理念, 构建以家庭、学生以及学校共同协作的联动机制。目前, 我国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部分大学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教学课本以及课堂中, 使得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然而, 在此过程中, 人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以及学生本人对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单方面地交给了学校, 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 有必要创新教育理念, 构建以家庭、学生以及学校共同协作的联动机制。

最后, 树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理念, 转变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在传统的观念中, 心理咨询只是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然而事实上, 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往往是少数的, 而大部分学生, 主要存在着关于成才与成长、事业与情感、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普通的心理问题通常情况下不至于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但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心理健康。所以,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 还得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职责, 重点关注大学生的这些普通心理问题, 始终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的成才教育中, 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瓅媛.个体不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 2014, (30) .

[2]袁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才智, 2014, (31) .

学生心理论文篇10

目前开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对已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矫治,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倡导发展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眼于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及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每学期初,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以及仔细调查来自非常态家庭(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等)的学生,为其建立心理档案,注意做好保密措施,做好对后续的学习和生活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其次,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基本的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预防机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期性的举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前期的适应性教育和后期的干预性教育,更应贯穿于中学阶段的全过程,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建立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机制

首先,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把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纳入干预机制,还有另外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把“差生”作为重点对象,忽视了优秀学生的心理困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中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学生。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第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休闲辅导,投入专项经费,增加学校休闲娱乐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放松身体提供客观条件。另外,为学生进行休闲意识和休闲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休闲品位。

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选择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普及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第三,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另外,还有净化校园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策略。再次,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确立以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习心理教育。通过归因训练、利用奖惩手段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基本的学习策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社交心理教育。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推进中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尊老爱幼,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3)行为心理教育。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应对逆反心理、网络成瘾等心理困惑。最后,区别应对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中学生群体。当学生出现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类心理问题时,应积极进行医学治疗,另外需注意一种情况,即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普兰提出,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在努力维持内心的一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身与环境能够平衡及协调,但是一旦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针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应明确问题的根源,制订问题解决的计划,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一方面,加强行政组织队伍建设。成立由教育管理部门、校级领导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组织,加强责任意识,明确职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高领导是主管校长。主管校长直接领导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心理咨询室指导班主任、学科教师以及团队组织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中。另一方面,制定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提高学校专职教师、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真正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定晋升和评职称的实施细则,并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通过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等专业的心理量表的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根据需要调整方法和手段,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意义深远。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传统的由领导单方面评价的方式,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也极具参考价值;其次,评价内容全面化,改变传统的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最后,评价方法多样化,改变传统的纸笔考试,增加竞赛、活动等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