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监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6:31:43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1

在银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行两边的契约的“硬度”不一样。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软”。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银行不能不发放信贷,可是,只要资金出了银行的大门就有收不回来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绝对避免坏帐是不可能的。坏帐是银行经营的风险成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应当用自身的利润来冲销坏帐损失。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资金流通链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麻烦。可是,如果银行的呆帐、坏帐越来越多,甚至资不抵债,总有一天这个问题会被揭露出来。一旦有一家银行失去了资金流动性,就会导发金融危机。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这家银行储蓄的老百姓往往最后得到消息。当老百姓得知他们的血汗钱有可能被银行给赔掉了,他们的反应非常简单干脆:尽快把自己的钱取回来。由于任何银行都必然把相当一部分资金发放中期或长期贷款。没有一家银行能够立即全部返回所吸收的存款。如果众多的储户一涌而上挤兑,马上就把这家银行搞垮了。银行关门势必拖跨许多相关的企业。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着各种业务联系,一家银行出现的挤兑风潮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结果,金融风暴的冲击一波连着一波,最终酿成一场社会风暴。

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可能,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即使政府出面干预也未必能够挽救这个机构破产(例如英国的巴林银行)。当大规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即使国际力量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制止危机的蔓延(例如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非常复杂,一家金融机构出现的危机会牵连到其他金融机构,例如,1974年英国由于房地产景气消失而出现银行业危机。日本在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损害公众对整个金融体制的信心,发生挤兑。例如,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危机。这种负的外部性在区域金融危机中表现得非常严重。[2]

银行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它需要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风险并确保银行能妥善地计量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监管的重头戏。

(二)金融监管的目的

银行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银行的自有资金在其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当银行放贷、投资的时候,主要是在拿别人的钱做生意。按照国际标准,银行的自有资金应当不少于8%。也就是说,银行中92%营运资金都来自于存款和借入资金。如果银行的坏帐超过了资本金,以后再赔钱的话实际上是在亏损别人的钱。因此,一旦储户知道银行坏帐很高,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他们势必会尽快提出自己的存款。如果大量客户挤提存款,将使银行迅速丧失资金流动性。

一般企业亏损倒闭只不过影响与这个企业相关的员工,可是,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机蔓延的程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但以银行领域最为严重,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Fama认为,如果单单从事资产管理,货币兑换和支付的话,根本不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监管。但是,由于银行还进行着把非流动资产转化成流动负债,通过监督贷款和信号传递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对银行业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否则,金融市场失灵可能会让银行面临恐慌性挤兑。[3]为了平息动荡,中央银行不得不扮演最终支付者的角色,动用国库来稳定局势。一家或者几家银行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最后势必要全体纳税人来负担,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也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应当防患于未然,严格实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许多文献一致认为,金融监管可以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一定要对金融机构实行比其他企业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

美国联邦储备法明确规定,美国的银行监管制度的目标是: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日本国普通银行法》规定金融监管是以银行业务的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确保存款人的权益,谋求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为银行业务的健全而妥善地运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为目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规定金融监管的目的是:在政府一般经济政策范围内促进货币稳定及信用,有助于经济成长。在金融管理局认为公共利益所必要时可随时对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或对该金融机构提供建议,并要为确保该要求或建议的效力发出指示。

比较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可见,美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目标比较具体,切实。美国金融监管强调对存款者的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维护有效的金融体系内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如果从条文上来讲,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基本上都差不多,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保证所规定的监管目标顺利达成。[page]

(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及时关闭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的主要理由如下:

(1)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银行危机具有一般企业危机所不具有的蔓延性或传染性,如果某一家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出现挤兑,储蓄者会同时怀疑其他银行的信誉,有可能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崩溃,造成整个金融体制的大混乱。

(2)商业银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大量资不抵债银行的存在是货币流通体系的一大隐患,因为一旦商业银行信用危机蔓延,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倍数放大效应将使得大量货币突然退出流通,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萧条。

(3)及时关闭资不抵债银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向现有银行发出信号:政府的确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对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政府隐性补贴导致的呆坏帐进一步积累,有利于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4)只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才能维系储蓄者对整个银行系统的信心。

银行的自有资本代表了银行股东的金融权益。它可以用来缓冲可能出现的损失。应当以现有风险为基础来计算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会遭遇到各种风险。如果发放的贷款不能收回,那么就难免出现资产损失。银行应当用日常的收益进行抵付。如果日常收益还不能支付资产损失,那么就必须动用银行自有资产。如果银行的损失超过了自有资本总量,那么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允许银行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在银行监管过程中,最怕的就是银行的经理们说假话。由于种种原因,明明他们放出的贷款已经不可能收回,成为坏帐,但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法在银行帐目上做成正常。明明是已经资不抵债,在帐目上却看不出来,似乎一切正常。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银行自有资本10亿元,吸收存款100亿。税后营业收入3亿,坏帐1亿。那么扣掉坏帐损失,该银行的利润还有2亿。银行处于正常盈利状况。如果该银行的坏帐达到3亿,那么该银行就没有任何利润了。如果坏帐达到13亿,实际上,这家银行已经把它的本钱加上利润统统赔光了,那么这家银行就应当关门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把民众储蓄的资金也亏掉。假若金融监管机构发现银行的坏帐总额已经接近它们的自有资本,那么,及时让这家银行关门破产,不会对整个金融体制构成任何威胁。银行损失的是股东们的自有资本,储户的钱并没有损失。

怕就怕银行不说真话。通过造假帐,一直亏到20亿、30亿才被发现。就是叫这家银行破产,把它的经理都抓起来,它的自有资金只有10亿,赔光了之后还差几十个亿。怎么办?老百姓把他们的血汗钱放在银行里,如果不明不白地就不见了,当然不会答应。如果政府不出面解决问题,就难免影响局势安定。所以,一旦金融监管失误,最终还是要政府出面来收拾局面。所以,在金融学中,中央银行被称为“最后贷款者”。所以,及时搞清楚银行的坏帐状况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银行已经出现了较高的坏帐率,为了避免破产的命运,该银行的经理人员有可能掩盖真相。通常他们希望再争取一些时间,也许能够在今后的投资中赚取更高的利润来补上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就象输了的赌徒一样,产生了一种激励,为了能够再赌一把,他们必然会产生报假帐的动机。同时,他们会更热衷于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如果赢了自然好,如果再输了,就要闯大祸了。

因此,必须提高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度,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向监管当局报告真实数据。在亚洲金融风暴当中,韩国、日本的许多金融机构掩盖了大量不良资产,直到出现了严重的支付危机时监管当局才发现问题,但是已经无可挽救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知情权、金融机构报表的质量、统计制度等方面都不如韩国和日本。各类金融机构做假账、说假话的现象相当普遍。从表面看来国有银行的各项指标都不错,但是各级金融机构的谎言掩盖了系统性风险。幸亏我们的金融系统还有较高的资本流动性,否则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就一定要对违规行为有非常清楚的惩罚措施。金融行业不仅需要准入准则,更需要退出准则。如果银行违反规则就要有人来出示黄牌警告,直到出示红牌,把违章的金融机构及时罚下。在足球比赛中,出示黄牌或红牌的都是一个裁判员。在金融监管体系中,负责出示黄牌的应当是信息非常灵通的民营的存款审计公司和存款保险公司,而最后出示红牌的应当是中央银行。若要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处理那些经营不当的银行必须要及时、果断。一旦银行资不抵债,立即清理出场。否则,越拖毛病越大。

(四)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多元化

金融监管的要害是信息的真实性。如果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够保持其独立性,那么在各级政府机构的干预下就很难保证在监管过程中取得真实信息。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25条“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第一条原则强调:“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且享有工作上的自和充分资源”。这是国际上有关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权威表述。

依照现行法律,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独立行使职能,其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须“在国务院领导下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为杜绝各级地方和部门政府对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干涉,保证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银行监管时享有必要的独立性或摆脱政治方面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已改变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在全国设立了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监管。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在强调真实性监管。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各级银行的报表的真实性。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金融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真正具有独立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

因为金融监管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很复杂的工作,如果不是独立性很强的专门机构,就很难有效地承担和进行这种工作。

因为金融监管涉及社会各方面利益,如果监管机构没有独立性,其监管过程和目标易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那就很难做到公正、公平。

因为金融监管机构是政府系列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如果它不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其监管行为及其目标就难以摆脱政治上的干预和压力而单纯化,其监管对象即金融机构也很难按商业化原则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多元化。反腐倡廉的监察机制就是这样,除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之外,还要有反贪局、检察院等多种监督管理机构。单一的监管机制既不可靠,又缺乏效率。如果只有一个监管体系很容易出现信息渠道堵塞的问题。当前,风气甚坏,一旦负责监管的官员无能或者受贿,就很难取得准确的信息。不法奸商、贪官污吏们塞几个红包就“搞定”了。只有金融监管多元化才能够防范在金融监管领域出现行贿、受贿,从而保证金融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我们必须建立强制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应当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等级,哪些信息应当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哪些信息必须向公众报告,从而保证金融监管当局和民众的知情权。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竭力避免单一的金融监管渠道。美国金融监管系统内属于联邦政府一级的机构有四家: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理室。克林顿政府为了精简机构,在1993年计划成立一个新的“联邦银行委员会”以取代四家监管机构的功能。按照这个计划,联邦储备银行将只负责货币政策,不再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坚决反对这一合并,他的理由并不复杂,“单一机构的设立将使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出现失误。”直到今天,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仍然是多头分立,互相监督。由此可见,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也不能只依靠单一途径。由此可见,多元化监管是取得准确信息、维护金融秩序的必要条件。

(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上的主要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毛病有:监管方式单一,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缺乏监管的激励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监管力度不够。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尽管负责监管的人数不少,各种监管制度和规定的条文也很清楚,但是,由于监管渠道单一必然带来信息不畅通的弊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不仅承担着金融监管的任务还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宗旨上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央银行的多重目标常常相互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相混淆。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中央银行监管部门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在多重目标中举措不定,缺乏独立执行监管政策的条件。

第三,靠什么激励机制来实行有效的监管呢?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说假话的成本很低,说真话的代价却很高。在当前说假话成风的环境中,法不治众,央行监管局以及下属的各分行、支行监管处的人为什么要在监管过程中得罪人呢?

第四,在1998年金融监管的重点是违规监管,1999年监管重点是真实性监管。这些都很必要。关键问题是即使查出来违规事实,发现了假话又能怎么样?就是明知某个银行坏帐逐渐增多,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呢?前不久,规定银行贷款负责人要对贷款终身负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假若银行真的出现了坏帐,拿这个行长怎么办?他就是这么点工资,难道杀了他不成?

由于国家承担了应由银行承担的风险,银行又承担了企业的风险,因此,银行利益并不取决于对风险的检测、评估等一系列财务指标,而是受监管标准和程度的左右。这种非量化的监管方式给监管部门甚至监管人员留有极大的弹性发挥余地,使其可以凭借人为的裁度相机处理国家和银行、银行和企业的矛盾,并使之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

目前,无论是哪一级的金融机构,只要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营业的,最后,出了问题统统由中央银行来负责。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央银行轻易不会发给金融机构营业许可,弄得在许多地方融资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背在中央银行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

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由来已久。每当有学术讨论会,总有许多学者严肃地指出上述问题,但是,大多数批评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下文。正是由于对金融监管体制本身没有进行认真的改革,使得金融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金融系统大大小小的危机层出不穷,“四面起火,八方冒烟”。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司就象救火队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再不重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只怕等到金融风险积累在了一定程度,有朝一日集中爆发出来,就要吃大亏,闯大祸了。

[1]本章综合了《民营银行二百问》中有关章节。参加这些章节写作的有陆军、史晋川、董辅仍、杨再平等人。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2

关键词:金融创新;银行监管;挑战;应对

一、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实践提出的挑战

金融创新行为的动机简单地看是由于盈利动机的驱使,但是从深层次看却是银行监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滞后,以至于阻碍了银行机构向更高的阶段进一步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银行机构传统的经营方式不再有利可图,他们过去向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越来越难以出售,而传统的金融工具也已不能大量的吸收资金,因而为了继续存在下去,他们不得不寻求创新;另一方面,各银行机构面临的严格管理使得规避管理法规的过程变得有利可图,某一个机构避开管制后提供的服务往往给它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市场占有,因而严格的监管本身就成为刺激银行业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金融创新更多地应该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博弈来理解。银行为了逃避监管,开拓市场而进行的金融创新活动与监管活动之间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博弈的过程,即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但是至今的实践表明,银行监管活动落后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银行监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金融创新给银行监管的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1.金融创新使银行监管目标的权衡更加困难。银行监管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安全目标,一个是效率目标。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看,银行体系的安全和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阶段,银行体系的效率目标却是更加突出。比如70年代末,过度严格的银行监管造成的银行机构效率下降和发展困难使得这一时期的监管更偏重于效率目标。金融创新的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规避管制,追求发展和效率。但是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在银行监管的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金融创新在提高了银行体系的效率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风险。在面临着全球竞争的压力和本国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之间,银行监管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协调?

2.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监管的客体更加复杂化。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监管的客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是金融产品和组织创新模糊了分业经营中各专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他们之间的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业务趋同,银行也逐渐发展成为超大型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业会通过创新绕过各种监管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行业渗透。二是市场的创新使得一国的银行机构在现在条件下不可能置身于金融全球化之外。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得一国的银行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向国际市场渗透,广泛参与国际金融活动。这样对国内银行在境外的金融活动的监管就变得遥不可即。同时,一国的金融体系也会暴露在国际金融风险之下,这给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三是新的业务形式和金融产品的出现,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网上银行的兴起。四是银行机构和其他各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样局部的金融风险很容易转化成全局性的金融风险,造成所谓的传染效应,从而更容易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3.金融创新给银行监管主体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分业监管还是混合监管的选择问题。毫无疑问,面对着银行业务日益综合化的趋势,原来界限分明的分业监管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

4.金融创新对传统的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银行监管一直以来是以外部监管作为最主要的监管方式,强调严格的立法和监督,对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行为也作出了很多的外部规定。这种监管方式主要有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和标准化的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是以行政命令对银行业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化的监管方式则沿袭了行政命令式监管的原理,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级别,并对每种类型确定固定的资本要求。这种监管方式明显不适应金融创新下的新要求。它们存在着信息和经验不对称的问题,而且没有考虑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动态过程,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也容易造成一刀切的问题。

5.金融创新对传统的监管理念的挑战。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的动态回避过程与相对固定的银行监管框架之间是一对矛盾体。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之间的博弈总是表现为监管方的被动。危机导向的、事后的、传统的银行监管总是被动追踪金融创新,会使监管效率大大下降,并且造成监管成本的增加。

二、银行监管应对金融创新的一般实践

1.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较之传统银行业务,银行的创新业务在收益更大的同时,风险也更大,且更容易扩散,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也更加直接和猛烈。因此,只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的监管已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只有并重监管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业的整体风险。

2.从注重外部监管向注重内部和外部监管并重。针对银行监管与金融创新博弈的被动地位,监管理念应该不仅仅从外部力量的介入的角度来考虑有效监管的问题,而且外部监管随着创新和变革的发展,其缺点不断暴露,比如市场敏感度低,不能全面及时反映银行风险,相应的监管措施也滞后于市场发展。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从银行内部与监管机构激励相容的角度来使银行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目前最为流行的一个根据激励相容理论建立的监管的方法就是预先承诺方法。银行在预测期初向金融监管当局承诺其资本量水平,为该期内可能发生的损失作准备,而监管当局则根据银行承诺的水平设计惩罚和奖励措施,并不再对银行进行例行的资本充足检查,但是这种方法的实施对监管水平的要求较高。另外,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了日益重视,认为只有保证信息的完备透明,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对银行起到正确的激励。

3.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统一监管体制是指由统一的监管主体对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统一监管的一种制度。与此相适应,金融监管也应该打破分业监管的模式向统一监管转变,由统一的监管主体对从事银行、保险和证券的不同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统一监管。但是在具体的监管主体的改革上,是采用一元化的超级监管机构还是在保持监管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加强各个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二者有利有弊,具体的选择需要对实际情况作出更细致的选择以后才能加以确定。

4.从一国监管向跨境监管转变。本国银行向海外市场的扩展也是一种金融创新——市场创新。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越来越多,其业务收益来自海外的比重日益提高;而另一方面,电子银行的发展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很难判断其交易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完成的;离岸金融业务的拓展也使得部分金融机构偏离于监管视野之外。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将一家银行的境内外机构境内外业务进行并表监督。另外,加强不同国家监管当局之间的信息分享和交流,监管的分工和协调,以有效杜绝国际银行监管的真空。

三、对我国银行监管实践的启示

1.我国的监管目标的选择。竞争的激烈和创新的加强,无疑会提高效率,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风险。面对着竞争的压力和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低,坏帐率高的现实情况下,监管当局如何在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找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关系到银行监管效率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需要重新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对金融创新不论青红皂白一律封杀的做法,对有益于发展并且风险比较容易监管,不会增加太多监管成本的创新,不妨进行鼓励,以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我们要适当地考虑到效率目标。

2.我国监管重心的转变。我国一直以来对银行的监管注重的是合规性的监管,重在对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范围和行为的监管,其中突出的问题是重市场准入管理、轻持续性监管,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对金融创新工具的监管尤为不足。并且这些静态的监管措施明显地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为了扭转这些不利局面,我国现阶段银行的监管重心应该改变,利用我国现阶段对监管水平要求不是很高的有利时机,把监管重心放在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上,尽快制定和建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等经营管理业绩的综合考核和评价体系。在体系完善和外部监管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设计和加强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追踪世界最新的实践成果,提升我国银行监管的水平。

3.对我国监管主体的要求。金融监管客体的巨大变化表明我国分业监管的做法应该适应客体的综合化、国际化的变化。适应于国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交叉,混合监管似乎成了一个趋势,适应于银行业务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我国的银行监管机构同国外机关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与各国监管当局的定期磋商和交流制度,通报互设机构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程度,杜绝对银行跨境活动的监管真空。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混业经营的规模和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均比较低,没有对统一监管提出很迫切的要求,尽管银行监管机构缺乏与其他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并存,但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在现阶段做好分业监管的同时,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合作,为未来的统一监管打好基础。

4.改善监管环境。加快与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外部市场竞争和约束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力。

参考文献:

1.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管理世界,2003,(9).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3

[关键词]巴塞尔;跨国银行监管;母国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31-02

1 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现状

1.1 巴塞尔体系

在1975年成立的巴塞尔委员会一直致力于保证国际范围内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其中它针对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了一系列的文件,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在跨国银行监管国际协调的努力中,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巴塞尔协议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塞尔协议修订本:银行海外机构的监管原则》、《关于监管国际性银行集团及其跨国分支机构最低标准的建议》和《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

在上述的国际协定中,对跨国银行进行国际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全面性原则。跨国银行监管的全面有效性评价的基本点是,不应有任何银行海外机构逃脱监管,即这种监管是具有全面性的;②合并监管原则。对跨国银行有效监管,不仅需要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合理分配监管责任,而且需要它们之间的密切接触和合作。任何一个单一国家的监管与当局获取银行经营信息的手段和渠道都是有限和不充分的,这就要求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建立长期联系并相互交换信息,从而才能实现对跨国银行的有效监管;③并表监管原则。母国监管当局应当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对银行或银行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业务进行风险和资本充足性管理。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基本都实现了并表管理,法律要求银行集团的所有成员下各跨国银行的所有分支机构必须联合制定统一的业务报表,以便监管当局对银行进行统一有效的监管。

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通过明确东道国监管的法定责任、监管的共同利益、认可东道国当局要求、母国主动协调、东道国直接监管等对以往的协议作了修改。总体来说,这些变革反映了对东道国利益和东道国在监管中的作用的关注。

1.2 我国跨国银行监管制度体系

多年来我国一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来行使跨国银行的监管职能,并建立了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两个层次的跨国银行监管体系。总行层次主要负责批准跨国银行的市场准入,汇总分析跨国银行的财务报表,领导各分行对跨国银行实施现场和非现场的检查,制定相关的跨国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则和准则。人民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和辖区内的跨国银行直接接触,初步审查外资银行的财务报表,将本地区的监管信息报送至总行等。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国内不断涌现出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监管经验的跨国银行监管人员;②监管手段日趋多样化,在监管过程中逐步采用的多种手段,如开业检查、非现场和现场检查、三方会议和外部审计等;③对跨国银行的监管重点逐步从合规行检查向风险性监管过渡;④与国外监管机构的联系得到了加强等,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虽然,目前中央银行监管的主导作用已经确立,我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体系无论从监管理念、机构建设和监管方式上来看,都还存在一些弊端。

2 现今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现今跨国银行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金融监管将会更加严格。为了迅速缓解危机,各国往往会通过强有力的措施直接作用于金融实体。可以说,这样的措施虽然救得一时,但从其制度设计上却根本难以长久,更与建立稳健、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宗旨难以契合。现行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家宏观统筹与现实微观监管难以兼顾

长期以来,跨国银行监管当局主要关注单个银行的稳健性,重点防止和避免单家银行因经营不善和过度承担风险而倒闭,通过增强单家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实现银行体系的稳定。虽然对跨国银行从微观上对单个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意义重大,但从长远来看,银行作为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集团,仅仅对其从微观上进行日常监管是不够充分的。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风险的传播和扩散相当迅速。此时,由于微观监管的局限性,使得监管当局看不到系统性风险,在风险发生时难以从宏观上制定措施。巴塞尔体系在宏观层面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也相对较少。

2.2 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化的并行

金融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金融创新,激发了金融机构的活力;另一方面过度的市场化使得风险更加难以控制。此时,就需要金融管制为快速发展的金融业提供一个保障其高速运行的轨道。因此,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管制之间寻找一个“度”,既保障金融业的活力与创新,又不至于因为其快速运行而偏离监管的轨道。当今由于金融风暴受到重创的监管当局可能更倾向于严格的监管制度,我们应当看到,这种措施只能是过渡性的政策,在经济恢复正常之后,适度的监管仍应是各国监管当局理性的选择。

2.3 监管责任与标准的不明确

巴塞尔体系就东道国与母国在跨国银行监管方面的责任进行了原则性的划分。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跨国银行的复杂结构使得责任划分很难明确。此外,协议划分的责任局限于跨国银行的流动性和清偿性,对欺诈、高级管理层的和个性等问题没有规定由何国决定。巴塞尔体系是没有强制力的建议性文件,其中规定的相关监管标准在实践中难以奏效。

3 金融危机后监管体系的完善举措

3.1 国际社会金融平台的充分使用

金融全球化并没有取消国家的存在,我们应当看到,国际社会为跨国银行监管的政策探讨和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巴塞尔委员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构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经济危机过后,金融稳定论坛机制的活跃值得各国监管当局予以重视。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FSF)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采取更切实的措施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论坛的工作报告以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国际监管者组织和出席论坛的央行专家的报告为基础,系统汇集了国际社会正在进行的重大监管措施,包括相关标准和良好行为准则的制定、政策建议的出台以及分析研究工作的进展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银行风险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对跨国银行的监管应当置身于国际社会以协商讨论解决,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为各国交流监管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我国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作用,以此为平台,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探寻适合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制度。

3.2 母国监管与我国监管的有机统一

对跨国银行的监管,国际上一直实行两大原则,即母国监管原则和东道国监管原则。两大原则各有利弊,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单独实行其中任一原则都不可行,都会导致监管的不力和缺失。而如果对这两大原则平行使用,不分主次,也会引起监管的责权不清、主次不分,使得监管效率难以保障。在如何把握两者的度上,首先应该坚持跨国银行的监管始终把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以母国监管为基础,同时不断强化东道国的监管,尤其是风险监管上,努力实现监管的本地化。与此同时,在经营过程中的我国本地化的监管可以保证跨国银行的稳健运行,双重监管的体制能更好地降低风险,保障金融秩序的稳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度强调东道国的监管,很可能会引起被监管银行母国的同等对待,使得我国的银行在外可能会受到他国的不公平待遇。

3.3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双向发展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监管当局应该更新监管理念,确立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使其制度化、规则化,而不能以实现短期利益为目标的金融政策代替法律法规。此外,应完善相应的金融监管法制。首先,明确金融监管与金融管制之间的区别,做到有效监管。其次,由于金融监管总是滞后于创新,因此,应事先确立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将金融监管原则条文化。最后,在构建具体监管制度时,针对金融产品预留一定的风险控制区间,为高速发展金融行业和今后的金融产品创新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4 结 论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危机时代,理性分析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在危机中的失败的监管措施和教训,学习其先进的监管理念和较为成熟的监管体系,对我国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形成较为完备的跨国银行监管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金融风暴的到来,是危机也是机遇。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制定较为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构建较为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吸引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入。同时,我国也可以为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健全,构建公正、合理、健全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路妍,盛艳华.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J].财经问题研究,2003(3).

[2]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刘婕.跨国银行分支机构分别监管法律制度初探——兼论WTO与我国跨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岳彩申.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邓瑞平.国际金融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6]蔡奕.论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基本理论问题[J].金融与投资,2002(2).

[7]李仁真.国际金融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4

2014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简称“107号文”)引起了各界不小的轰动。107号文中将中国的影子银行分为了三类,大致就是按照“完全无监管”和“监管不足”来划分的,并给每一类金融机构或金融产品都进行了监管归口,各自有了自己的“主人”。但业内人士认为,107号文还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具体的操作细节还没有出台,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监管漏洞等问题。

定义分歧

自从“影子银行”这个名词在学术界和金融界被提出后,大家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就没有统一过,有的强调游离于监管之外的机构叫影子银行,有的则认为银行表外的业务叫影子银行,有的则强调类似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叫影子银行。

而这次107号文把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分为了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经济学家孙飞认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游资、热资、黑钱、非法资金等,像信托公司、银行理财都在监管的范畴之列,不应该叫影子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建军则认为:“影子银行在美国主要指货币市场基金,类似于中国的余额宝,就是老百姓用自己的积蓄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赚取一定的利差;而货币市场基金将老百姓的小规模闲散资金吸收过来后,去做其他的融资,去购买长期的债权或证券产?品。”

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张化桥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自己就是最大的影子银行,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的分类并不重要,我只注重实质。”

有文献记载,最早使用影子银行体系概念的是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McCulley,他将影子银行定义为“有银行之实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之外的机构”。在美国,影子银行又叫平行银行,意思是与商业银行并存,又完全在商业银行系统市场之?外。

此前,国内经济学界也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进行过讨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界定,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非正式金融部门(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私募股权(PE)和财富管理产品(WMP)。而在中国特定的金融体系下,我认为将银行贷款、IPO(首次公开发行)融资之外的几乎全部融资,都归入影子银行系统是恰当?的。

事实上,107号文尽管对影子银行进行了分类,但业内不少人士仍认为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并未厘清,因为这样的分类在逻辑上并没有并列关系,划分的实际意义不大。而将缺乏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也划入影子银行后,什么机构和业务才叫缺乏监管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107号文实际上并未真正给出影子银行的定义。

风险在哪

107号文的另一个目的是降低影子银行的风险。文件要求,要做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控,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加强监督检查,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但是,对于影子银行的风险到底在哪?并未提及。

范建军认为:“美国把没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和金融公司定义为银子银行。真正的影子银行的确容易产生风险,尤其是货币市场基金。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市场基金会出现一个短缺的结构,会有大批的货币市场基金破产。因为货币市场基金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矛盾,就是一般买货币市场基金的人,都想获得短期的利息收益,但是,这些资金汇集起来之后又去做了长期的投资,而且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人根本不关心他的钱被投资了什么项目,整个资产都是混在一起的,这就存在一个期限错配的问题。一旦遇到金融危机,货币市场基金就会收缩。”

但总体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进入门槛还是比较高,也都是一些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去参与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建军告诉记者:“中国的影子银行远没有发展到像美国货币市场基金那种程度,美国经济已经很发达了,它不会触及像信托这种融资业务,所以要分清楚中国影子银行与国外影子银行的区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用市场型信用机构来定义影子银行,因为这些非信贷融资业务是在银行体系或依托银行体系完成的,所以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银行的影子业务”,以区别于正规信贷业务的其他债务融资方式。

有统计显示,在央行社会融资规模口径之下的未贴现票据、信托和委托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在这个基础上,社会融资规模中未包括的信托资产和民间借贷大概在7.2万亿元左右,由此估算,影子银行总规模在20.9万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非银行所持有的企业债券,影子银行数额将达到24.4万亿元,占GDP的46.5%。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数据,2011年年底,G20国家影子银行占其GDP的比重达111%。这样看来,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并不算大。

孙飞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并不严重,中国金融业有180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商业银行占145万亿元,而游离于监管范畴之外的才叫影子银行,这部分影子银行也无法兴风作浪,不会对中国经济构成系统性风险。”

如何监管

由于影子银行是多头监管,监管模糊地带始终存在。107号文件要求按照谁审批谁负责风险的处置原则,合理分工监管责任。这样一来,影子银行的监管部门将涵盖一行三会,并从中央政府延伸到地方政府。

在多头监管的格局下,监管的重叠和漏洞就在所难免,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空间仍然存在。而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金融模式,比如第三方理财、网络金融、非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等,107号文件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监管说明,这就会造成在执行过程中仍避免不了监管漏洞的可?能。

有业内专家认为,107号文更多的监管思路仍然是行政导向,要求金融机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事实上,中国的影子银行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规避监管。太多、太严格的监管只会给影子银行更强的规避监管的动力。

范建军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把信托公司和银行理财产品也包含在内,但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银行理财,它们吸收的基本是大块资金,投资者购买这些产品都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且理财产品在发行时,要对购买者进行风险告知。所以,我觉得没必要过度监管,银监会只要要求这些金融机构在发行产品时能够保证信息充分披露,以避免投资者的风险就可以了。”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5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71-0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银行业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但是,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大危机使世界各国的银行机构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世界各国既没能及时地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措手不及,这也反映出面对国际性的金融大危机时,各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仍然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长期以来建立的银行业监管体系未能跟上银行创新的步伐。

1 银行业监管的理论基础

1.1 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理论

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其高负债性决定了银行本身具有的极不稳定性;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难以灵活配合;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存款人难以准确评估个别银行的财务状况,不能将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与经营出现困难的银行区别开来,一旦存款人对银行的安全产生不信任,就会提走在银行的存款,由此形成的银行挤兑可能蔓延到经营良好的银行机构,进而造成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即个人理性引致集体非理性的行为产生。

1.2 公共利益理论

金融监管通常发生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而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社会公众的利益是高度分散化的,这就决定了只能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责,因此称为公共利益理论。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市场失灵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监管的需求,通过监管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损失。银行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监管克服市场失灵,促进银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使公共利益达到最大化。按照公共利益学说的观点,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公共物品特性、自然垄断,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及金融风险等导致金融市场失灵,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1.3 金融监管失灵理论

在公共利益理论盛行时期,就有人质疑监管者的“道德”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管制俘获说、管制供求说和管制寻租说三种理论学说。

管制俘获说认为随着被管制的行业对立法和行政的程序逐渐熟悉后,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被管制行业反过来会控制和主导管制机构,从而为自己带来更高的收益。

管制供求说认为管制措施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需求方面,管制能够提供多种收益,如直接的货币补贴、控制新的竞争者进入、干预替代品的生产,等等。在金融领域具体表现为对市场准入的管制、对业务范围的限制、规定利率上限等。在供给方面,政府提供管制的行为也不是按照“公共利益”来提品,政府在支持某项管制时要考虑这一行为是否有助于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因此,需求管制的产业,为了获得政府的支持,也必须为实现政府的特定政治目的而付出相应的代价。

管制寻租说认为由于在金融监管中同样存在着寻租现象,即以非生产方式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采用阻碍市场要素在市场间自由流动和自由竞争的办法来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这也使得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受到破坏,降低了金融效率。

2 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存在着一个逐步发展的探索过程,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轨的发展时期,金融市场化发展程度不高,银行监管体制建设仍不完善。因此,对银行业的监管工作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现行的监管法律法规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政规章,法律的效率低下,法律法规针对的对象常常过于局限在银行开展的具体业务上,着眼于银行具体业务操作上的规范和限制,没有从监管质量出发,监管效率受到影响。并且,监管法律的整个体系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地方,各监管部门往往站在自身角度制定监管规则并去推动执行,并没有考虑到整体的国民经济利益。位于法律体系第二层次的行政法规和管理规章并没有有效地起到补充《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基本法律的作用。

2.2 监管部门监管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银行管理当局所实行的还是合规性监管,这种监管方法侧重对商业银行执行法规政策情况的监管,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业发展和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形势,合规性监管不断暴露出自身固有的缺陷:合规性监管对市场反应不够灵敏、不能及时全面反映银行风险、相应的监管措施滞后。目前金融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这种监管方法注重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程序和管理水平,能够及时反映银行经营状况,预测潜在的风险。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的基础还比较差,财务数据的采集、加工及分析利用还不够,加之我国信息技术在监管工作中的利用还不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不能及时预警和处理有问题的银行,从而出现成本高与效率低的现象。

2.3 监管与当前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不相适应

从监管法律体系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监管当局并没有做好银行跨国经营的法律监管准备。有些监管法律制度还没有办法坚持与国际通用的原则相一致,这势必会使中国银行监管与国际银行监管存在差异。与此同时,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也会使本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外的商业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这种差异无疑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种不适应还表现在对进入我国经营的外资银行的监管上,同时,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一年只有两次非现场监管,这种监管力度对于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也是不相适应的。

3 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3.1 完善监管法律体系

我国目前监管现状存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不相对应的问题。立法机关应当树立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效益概念,避免行政法律规章的相互重叠。同时还要树立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理念,注意把握全局,科学规划,对于已制定的文件规章,要充分重视其修订和废止工作。制定监管规章要从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质量的角度出发,避免监管只局限于具体业务上。完善监管法律体系,加强有关法律和规章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不同法规存在的矛盾和模糊的规定要及时澄清修正,以免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我国银行业在监管法律制度中存在诸多的空白和缺失,要及时加以填补和修正。在国际监管合作方面,我国应当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监管合作,尤其是法律体系层面,一方面完善我国自身的监管法律制度,使其尽快并且合理的与国际市场规则对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与重要的经济伙伴以较为稳定的法律的形式实现制度化常规化的监管合作,适应新的金融发展形势。

3.2 确立重视安全兼顾效率的监管目标

我国银行业监管目标选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配置银行业经营安全性与效率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强调银行经营的高效率,会扩大银行经营的风险,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进而会波及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强调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又可能导致银行业经营效率低下,竞争力下降。因此,配置合理的安全与效率目标是银行业监管首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银行体系和社会经济可承受的风险水平下,保持银行业经营的收益最大化,是银行业经营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本文认为,安全性目标与效率性目标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追求安全性不一定就得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追求效率也不一定就必然不能兼顾安全目标的实现,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反向关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安全的经营环境有利于银行高效率的更好发展,银行经营的高效率和良好的竞争力又能保证银行体系的更加安全。为此,我国的银行业监管目标应始终以强调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在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前提下,效率目标可以通过不断挖掘银行自身的经营潜力和提高监管的行政效率来重视效率目标的实现。

3.3 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体制

由于存在着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监管机构与银行之间存在着某种委托关系,由于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为解决“人问题”,委托人需要做的是如何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不完全信息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具体到银行监管的激励相容体制,就是要使监管当局的“目标函数”和银行的“目标函数”尽可能的保持一致,即将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融合进监管当局的监管目标之中,使银行的行为符合监管当局的要求,减少监管成本,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可以将预先承诺制引入到银行的监管之中,预先承诺制满足了激励相容的条件,银行会告诉监管者对未来损失的真实估计,因为如果银行低估了损失,就会冒着违背预先承诺制而被处罚的危险,这样做的成本很大而且会使监管者干预自身的业务;而高估损失则意味着更高的资本充足性要求,这也是银行不愿意的,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信息及利益不对称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刘明康.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金融,2011(13):1-4.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6

一、 金融监管体制的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金融活动施加影响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机构的总和。 其涉及体制的参加者和如何进行监管两个基本要素。具体而言,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涉及金融监管机关的组织构成、职权、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从法律角度来讲,进行金融监管有其必要性:(1)权力必须加以制约的法律规则决定了必须进行金融监管。金融机构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职能,中央银行具有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宏观调控和进行金融监督的职能;商业银行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信用创造的职能;证券、信托、保险等活动也都具有一定的分配和调节社会资源的职能。这些机构的职权隐含着某种权力因素。如果不对其权力进行监督,就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对社会利益的侵犯。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监管。(2)维护公平的法律原则要求进行监管。金融机构通常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当今世界各国对金融机构的设立都采取特许制,金融机构的设立及其营业范围都必须取得政府的特别许可。特许权是一种独占权,即行业垄断。这种垄断地位决定了金融机构在市场中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也给其滥用特权提供了可能。为了维护公平,保护处于劣势的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对金融机构必须进行监管。总而言之,监管是金融体系所必需,是制约金融权力,防止滥用垄断权力的必要手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监管的进行是必不可少的,但监管的进行需要体制的保障,只有将其通过体制加以固定,才能使其公开化、透明化,从而具有效率。如前所述,金融监管无论作为一种权力还是作为一种制度,本质上都是一个法律问题。这是因为,金融监管体制的主体、构成、职权和作用机制等都要通过法律来确定,正因为法具有“使国家权力的运用合理化、经常化、系统化、公开化的价值”,使得金融监管体制离不开法律的作用。 因此,本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更多关注法律方面。

二、 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们研究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时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大致有三种类型: (1)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即由单一的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体制,英国为这一体制的典型。根据1986年《金融服务业法》,英格兰银行主要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而对银行业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业的监管则属于证券和投资委员会(SIB)的权限范围。1996年英国借鉴德国的统一监管模式,建立了金融业监督管理局进行统一的监管。英国素以非正式监管著称,但强调监管的法制化、规范化亦是其近年来的重要举措。英国虽是不成文法国家,但也制定了成文法律对金融业进行监管。1979年成文形式的《银行法》确定了英格兰银行的监管银行系统的职能,1987年《银行法》进一步确定了英格兰银行监管的法制基础。(2)双层多头的监管体制,即在中央和地方两级设立多家管理机构共同负责金融监管工作。这种体制多存在于联邦制国家,以美国为代表。在联邦一级,有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进行监管,而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委员会、联邦储备贷款保险公司、国民信贷公会管理局和国民信贷公会保险基金负责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在州一级,各州都有各自的金融法规和银行监管机构。美国是典型的分业监管,但1999年通过的《1999年金融服务法》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重大变革,它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实现混业经营,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这一法律对其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是西方国家金融立法管制严格的国家之一,仅在银行方面就制定了繁多的 法律、条例,并以规范银行监管为主要内容。其银行监管方面的重要立法主要有:《联邦储备法》、《麦克弗登法》、《银行法》、《银行合并法》等,其内容涵盖了金融业的各个方面。 (3)单层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即只在中央一级设立几家管理机构共同进行金融监管。如法国设有国家信贷委员会、银行委员会、银行规章委员会、法兰西银行等机构共同负责监管工作。我国也采用这一体制。具体情况在下文中进行分析。

通过对以上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金融监管体制具有如下发展趋势:(1)银行是重要的金融监管机关。无论在任何监管体制中,中央银行都是重要的监管机关。这是因为央行具有实施金融监管的特殊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拥有金融调控手段,居于一国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能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责。(2)重视金融业的自律 .金融业自律组织比政府更熟悉金融业运做的实际情况,在执法检查和纪律检控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预防性,因此,在监管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空间。(3)强调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控。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可以防范和规避风险,实现稳健和审慎经营,理应是金融监管的重点。(4)逐渐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5)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样可以实现监管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1、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 如上所述,我国采取的是单层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具体而言,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都是监管机关。近年来,我国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担保法》和《 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法律、法规框架初步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以及金融监管的主体,其法律地位是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确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证券法》第166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并规定了其职责、监管方法等。 《保险法》也规定了监管部门、监管内容、方法等。 目前,中国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管理;二是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三是对有问题金融机构进行处理并采取化解风险的政策措施。

虽然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已初步建立,但由于其建立时间较短,而且我国的金融体制尚未理顺,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尚未理顺。表现在:(1)中央银行的监管地位虽已确立,但其独立性仍有待加强。(2)监管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和分支机构间监管协调机制尚待完善。(3)同一级别的监管机构之间职权划分不明,尚存在监管的“真空”。(4)重视政府监管,对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不够重视。

第二, 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金融监管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金融监管对法律基础的基本要求是:①金融监管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②对金融机构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范;③金融监管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规程序实施,杜绝随意性,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 目前,中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少弊端,无法保证金融监管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首先是配套法规不完善,大法不少,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却不配套。其次是法律法规普遍缺乏科学定量,实际执行中尺度不易把握,可操作性不强。再次是执行监管者缺乏监督,既不能保证金融监管的公正、合理,又无法衡量其工作的绩效。最后是影响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因素缺乏约束,使监管的效用不近如人意。

2、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途径

第一, 逐步建立起包括中央银行监管、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社会监督配合的大系统监管体系。(1)建立金融监管的专门机构,完善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就银行监管而言,可以设立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专司监管,由其负责除证监会和保监会监管范围之外的监管工作。具体而言,就是执行银行(含外资银行、附属机构等)、信托投资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的监管。中央银行的分行和营业管理部以及其他各级支行的银行监管委员会亦参照设置,这样有利于统一领导、协调运作和提高效率。(2)健全各金融行业的自律性组织。金融业自律具有政府监管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熟悉金融业运作的具体情况,而且自律的规则往往含有行业、伦理和道德标准的约束,作用空间比较大。我国已于1991年建立了证券业的自律组织证券业协会,并于2000年5月建立了银行业的自律组织银行业协会,但这两个自律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证券业协会带有比较浓厚的行政色彩,而银行业协会所采用的自愿入会的做法使得其发挥作用的空间大为减少。今后,应还原证券业协会民间组织的本来面目,同时对银行业协会的职权加以界定,以利于其发挥应有作用。(3)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保证金融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经营风险。内部稽核监控系统应有明确的监控目的、监控项目、专门负责监控的机构和人员、科学的方法与程序及向领导与有关部门反馈信息的制度。通过内部监测可以及早在风险显化之前作出预警,并反馈信息。 (4)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应当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第二, 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如果说金融监管体系是进行金融监管的前提,而金融法规则是实施金融监管的基础,因此,金融监管法律的建立健全对监管体制能否发挥作用至关重要。如上所述,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尚有不足,其完善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尽快完善主体法律,制定《信托法》、《外汇管理法》、《投资基金法》等金融法律、法规。 同时,制订与金融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并对原颁布的有关法律、制度进行清理,对不适应的条款进行废除或修订。首先,必须坚定地树立《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主导地位,积极构筑以《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核心,《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担保法》、《票据法》等基本法律为框架,《贷款通则》、《外汇管理条例》、《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业务和机构管理法规为主体,《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银行间债券交易结算规则》等单项业务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层次分明、互相衔接、全面系统的法规体系。其次必须抓紧制定各项法规的实施细则,实现金融法规定性与定量明晰的双重目标,提高其可操作性。(2)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加入WTO的回应。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外资银行法中均存在许多与WTO和国际惯例不适应的内容,急需修改。如我国现行对经常性项目的真实性审查,严格资本项目的管理,由于影响到了经常性项目下的活动,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有明显的距离。而且,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势必受到外资金融企业的冲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国家的金融企业正在或已经向全能化迈进,如果开放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企业必将处于不利地位,这也对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我国现在也已经出现了不同业务的交叉,如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购回;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对这种“混业经营,分业监督”的现状进行管理,除了需要各主管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之外,超前性的立法也是不可或缺的,立法的前瞻性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大作用。

总而言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形势和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体制的要求,可以看出,如何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保持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而法律无疑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指引下的正确选择。以法律固定已有的成果,指引进一步的改革,并使法律适应现实的要求将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注释:

(1)参见陆泽峰:《金融创新和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271页。

(2)参见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3)参见孙国华、朱景文:《 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4)参见朱大旗:《金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5)参见陈晓:《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6)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法》第五章,金融监督管理。

(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章,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章,保险业的监督管理。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7

摘要:随着我国按照国际规则对外资银行实行全面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在我国迅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对其实行审慎监管十分必要。本文根据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的分析,指出现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资银行 银行监管 对策

    一、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的意义      银行监管,是经济金融监管的一个分支,是由中央银行、银行监督委员会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有关机构,代表社会公众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施监督管理的行为。      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其能否稳健运行关系该国的经济、政治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银行监管受到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普遍重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根据本国银行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对本国范围内的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这里当然也包括该国境内的外资银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界限越见模糊,外资银行大量存在于各国金融领域,它的高速发展给该国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各国不得不加强对它的监管置于重要位置。但截至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完备的外资银行监管理论体系。各国的外资银行监管实践仍依靠原有监管理论体系的指导。对此,作者认为,外资银行本是银行,对其监管的区别主要来自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监管理论对它是完全适用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对发展迅速、影响日益扩大的外资银行实行审慎的监管,能维护国家经济稳定,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7年10月,我国已有外资独资银行20家;中外合资银行3家;另有72家外国银行设立了130家分行,191家外国银行设立了241家代表处。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批准汇丰、渣打、花旗等21家外资银行将在华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注:法人银行在业务范围、税收等方面享有优惠。外资银行随时可转为法人银行。)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现已具有相当规模。      (二)外资银行的发展特点      1.外资银行经营范围、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银行实行全面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不再受到行业和地域限制。外资银行发展进入加速阶段。依托成熟的市场营销策略,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逐步加强。      2.外资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逐年提高。随着外资银行逐步熟悉我国市场规则,其经营状况日趋稳定,市场份额逐步恢复,盈利能力稳步提高,资产总额持续增加,仅2002年至2004年就从3330.5亿元增至5159.95亿元,占我国银行业资产的1.8%。      3.参股中资银行速度加快。在《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指引下,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速度不断加快。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一是出于对长期经营战略的思考;二是希望借中资银行不受政策限制和网点设置完善之利,绕开各类限制,快速进入零售市场。如花旗银行和浦发行联手推出的花旗参与管理和技术合作的双币种信用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论文出处(作者):      三、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中的问题      (一)监管法规不健全      监管的有效性依赖于监管的法制化,而我国的金融立法严重滞后。引进外资银行已近20年,却无一部约束外资银行的专门法律。这使外资银行有机会利用法律漏洞规避监管,严重影响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效力。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弥补了这些漏洞,但相关法规的健全工作远未完成。    (二)监管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监管还停留在传统“经验式”管理阶段。主要实行报送稽核。监管部门对各外资银行报送的报表、材料进行全面分析,以确认其经营的合规性。而对于外资银行运营的风险性监管上处于空白状态。      (三)监管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外资银行的开放性比较强,对其的监管需要高质量的资源。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在资源方面相对缺乏。包括监管人员、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不足。在监管人员方面,表现为量不足、质不高。尚未建立完善的认证制度和后续教育系统。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缺乏灵敏、准确、高效的监管信息系统。在监管信息流程上,表现为低效率性。金融监管当局与相关机构缺乏信息交流。      (四)缺乏与外资银行母国监管者的合作      当今世界金融体系间的跨国联系不断加大,仅在某一国范围内考察金融监管问题已不能满足金融监管的需要。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要加强与各外资银行母国监管者的合作,以协调监管措施,降低共同面临风险。而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再这一方面尚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四、对改进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建议      (一)健全监管法制      要加强外资银行监管,我国就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参照国际公认的准则(如巴塞尔协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监管法律,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资银行法。从法制角度,规范外资银行的行为,授予监管机构足够的权利,为监管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二)多元化监管方法和手段      当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手段单一,落后,主要是现场与非现场监管,而且两者缺乏衔接。因此,必须使监管手段多元化,由行政监管手段向经济性、法律性监管手段转变,充分实施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外部审计、审慎监管会议、三方会议等多样化监管手段。      (三)健全风险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多停留在合规性监管层面,而忽视了风险性监管。我国应根据巴塞尔协议的有关标准,制定严格、周密的风险监管体系,将外资银行的经营风险纳入监管,保证全面、客观、合理的实施监管。      (四)建立监管人才培养和认证机制      加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要依赖大量专门人才,监管当局应主导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认证体系。可邀请高校等研究机构参与其中,确保培养认证机制的专业性。      (五)加强信息交流,与各国监管机构坚强合作      为了应对各国金融体系相互联系不断加强的现状,我国监管当局应主动同各国监管机构建立长期、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以协调各国监管手段,降低共同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程芳,李仲明.银行业全面开放下外资银行的监管问题[J].甘肃金融,2007,(6).      [2]耿明英.对在华外资银行不同商业存在形式下的监管探讨[J].武汉金融,2008,(4).      [3]邓静.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10).      [4]杰姆斯·巴茨,丹尼尔·诺勒,张坤.外资银行的准入与监管:承诺与实践[J].银行家,2008,(5).      [5]郑泽华.加强和完善在华外资银行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3).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监管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商业银行监管能够避免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同时激励着商业银行在管理上得以加强和与时俱进,这也是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一大重要原则。并对商业银行监管中存在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从中国市场竞争体系来看,商业性银行不存在优势领域,要想改变现状就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内容。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商业银行,同时也应该加紧出台必要的措施。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执行不到位在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环节管理中是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执行的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监管表面化。金融监管过程中不切实际,缺乏一定程度上实质金融监管工作,银行监管制度实际没有落到实处,只是表面化口号,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金融问题也没有一个很好制度保障,即使有些商业银行监管部门进行了管理,也是很浅层面的监管,并没有针对金融管理拿出自己有效的管理措施,很难深入到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实际中去监管,有可能导致监管表面化。第二,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执行形式化突出。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执行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很多商业银行进行的一些监管活动无非是定期的一些表面的检查,平时的监管活动几乎没有,造成监管活动成为一种任务,只是一种形式化的检查,监管部门的一些形式化,导致金融监管可能造成金融监管工作为了应付检查而监管,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并没有落实到平时金融工作过程中。第三,金融监管效果理想化。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过程中只注重对表面化的追求,并没有将目光投向实质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现场,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在理论上对管理效果的理想化,忽略了实际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事故的突发性,在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中流于表现现象极为严重。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对策分析

(一)提高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意识

商业银行监管从业素质和监管意识要求要提高,加强银行监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确保监管金融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对相应金融监管队伍进行考核化进行严格管理其次,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方式具有科学化和专业化,这也要求监管金融工作人员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树立踏实的工作作风,从金融监管出发点应该做到规范化。监管金融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理论修养,通过自身的不断理论学习,让自己具备的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时代要求,同时从事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要具有严肃性。强调金融监管的服务性,商业银行具有特别强服务性。

(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制度,注重监管实质性

首先,商业银行监管工作的制度化。制度化约束是保证完成商业银行监管作质量关键性因素。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和程序的繁琐性,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制度化管理才能很好地解决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的问题。其次,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责任与考核制度化。在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过程中,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这样能够实现责任明确,职责明确,不会出现推诿的现象,同时也要将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的考核制度纳入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之中,将检查监督考核结果作为年中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出现失误时,相关部门要及时解决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样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此外,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备是商业银行发展巨大障碍,随着银监会的成立,我国金融业分管监督体系正式建立,商业银行自己进行了内部的监督和评价,做好自身本质工作同时,也应该健康发展和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不管是制度本身还是银行本身都要有密切的监督和联系,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双方监管信息的适时共享性。其次,让基层的银行能自主调节起内部的各种问题,基层银行可以实施自己内部相应的调节和各种管理。

(三)完善监管体系,内外监管相结合

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中,要明确商业银行金融监管部门与其他部门在监管管理中分工。笔者认为多元的监管体系,有利于更好的监管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行为,可也容易形式相互推诿和扯皮等的现象。所以在众多的监督系统中要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不能谁都管,最后谁都不负责任。第一,内部监督机制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准则,监督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工作者在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中是否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对不符合该法律规定的程序,要严格履行职责。第二,拓宽外部监督机制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要将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信息及时公布在相关网站上,以便社会大众能更好地了解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信息,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信息化和网络化,这也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形成又一层有效的监督。

三、完善相应商业银行监管相关规章

随着国家以及银监会协同各个有关部门起草立法方案,出台相应的法规,对银行存在乱资费和业务办理费用的私自收取进行严格的惩治。加强相应部门的管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速度,一切以为顾客服务为宗旨,把银行本身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主要考虑到对顾客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从本质上做到为人民服务,确保银行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也为未来的银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今后银行业的稳步提高做出相应的提示。随着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方法不断实践与发展,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中程序的缺乏,是商业银行金融监管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亟需完善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填补金融监管监督机制的法律和程序空白。笔者建议明确各种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具体详细的程序,使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行为能按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进而规范了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行为,形成了程序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行为的约束。同时,必须完善与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协调法律之间的冲突。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来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动到银行,未来商业银行也是主要的金融业之一,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高层的领导能力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不论是从技术管理层面会有一个飞速的提高,同时在服务质量上也有一些不同的改观,让广大民众感受到商业银行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业务方面的熟练程度,更多的是从各方面进行加强银行的全面改观和发展。(作者单位:建行郑卅金水支行)

参考文献

[1]杜莉.国内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三种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李炜.论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和监管的启示[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杨雯婉.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禹海慧,刘智蕊.浅议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1).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9

稳定有序的发展带来隐忧,从而与一国银行业发展相协调的银行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银行监管的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对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把

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银行体系的建立相伴而生的银行监管不断改革演进的三大阶段,从中可以研究探索有效银行监管的基本认识,同时,我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国外的经验也是我们需要借鉴的,通过对英国、新加坡、俄罗斯、韩国等国的银行监管体制的研究,取长补短,最后针对现阶段的不足,从而确定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

的道路。

关键词:银行监管 商业化改革 监管有效性

银行监管的理论概述

从总的发展进程来看,政府对银行监管的开展是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紧密相连的,从中央银行的职责来看,其是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者,承担了银行机构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成为了理论界的主流学派,而政府干预主义也为银行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公共利益论,监管经济论构成了银行监管的理

论分析基础,此后,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和再监管的发展历程,其中,政府管制经济学是主流理论,庇古和萨缪尔森的福利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可以改善市场本身的失灵,在此

基础上形成了公共利益论。俘获论则认为政治运动由于体系的失败和其他原因会导致有效监管往往最终被监管者所控制。而经济监管论认为监管是根据需求与供给而被分配的一种

产品,是均衡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实践给予了理论以检验的环境,从而形成了诸如利用法学概念形成的法律不完备性理论,从其对违法行为恫吓作

用的丧失来论证引入监管的重要性。

在理论研究的进程中,面对银行危机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客观上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银行监管的内涵,我国需要顺应国际监管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在监管组织体系

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并进行适应性的实践,在冲击和调和中探索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之道。

我国银行监管的演进路径及其完善过程跟踪研究

专业化改革阶段

在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银行的行政机关属性和管理方式还是根深蒂固,但新型的银行监管制度思想已将开始萌芽,金融监管的理论研究也日渐活跃。从而围绕四个方面开始

对金融监管的基本问题进行初探。央行是否要建,央行如何隶属,关系怎样确定,机构怎样设置。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就奠定了我国银行监管的内外部关系及其具体机构的相

关设置问题,最后成立央行的主张得到决策层的首肯并付诸实施,并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央行的独立性,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央行和专业银行的关系界定为行政

命令式监管,为了便于贯彻行政管理办法,最终选择了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结构。

具体监管业务方面主要是分三个方面,首先是机构准入的监管,在这一方面,主要贯彻的是严格监管的政策,任何部门和单位开办金融业务,其机构的设置或撤并均须由中国

人民银行或其授权单位批准。其次是业务准入监管,奉行一业为主,适当交叉的原则,并逐渐向西方的全能银行发展。最后在运营监管方面,在审慎监管思想的提出下,对核心资

本,资本充足率进行了规定。

我国相当严格的准入政策限制了市场竞争、降低银行业经营效率,并且,从其本身来看,标准过于原则,很有弹性的发挥空间,并且不能对银行的继续发展进行追踪,仅仅考

虑到了眼下,没有更多的注重整体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同时,由于没有同步完善财产约束机制,金融机构的企业化管理水平比较低,成本利润观念淡薄,只是注意到了西方金融体

制中企业竞争搞活的表象,而忽视了西方金融体制中缜密的制度依托。在审慎监管思想方面,缺乏标准化、系统化的指标体系,更多的是借鉴和照搬,不能很契合经济环境。

补漏型改革阶段

1994后的之金融监管的发展是对第一阶段的深化和新化,并融入了更为明显的时代特色,中国与世界金融市场进一步接轨,充分认识到国际监管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与巴塞

尔委员会、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监管目标从单一的保证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转向多元化的目标体系,经营安全性、保护存款人的

利益被列入监管目标体系。1995年7月《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正式颁布,进入法制化的轨道。1998年中国保监会的成立,标志着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

正式确立。

多重目标论较为全面的奠定了金融监管的方向和范围,且与中国的经济金融化水平、国金融业的成长性相挂钩,但从实践轨迹来看尚未加以明确化、制度化并置于突出地位。

我国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并没有注意到如何将这一外在的强制行为转化为商业银行的内在运营约束,只是关注如何补足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方面,至多只能

解决银行的存量问题,对流量问题于事无补,且很少考虑到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宏观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股份制改革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国有银行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与改革思路,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2002年7月25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与此同时银行监管方面也进行了相应调整,2003年国务

院决定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方案尘埃落定,年底确定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为试点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2005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工商银行改革方案,国

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化解不良资产,建立健康的财务状况,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成立中央汇金公司,为银行的上市补充资本金,达

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在此改革过程中,银行监管所进行的调整和适应的成效是很明显的,我国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架构逐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

重大突破,经营业绩指标明显改善,对整个银行业的溢出效应积极明显。

我国目前银行监管出现的现状和有效制度安排的探索。

目前银行监管的现状

从银行机构的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公司治理的最大缺陷应当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定位不清,国有股份占绝对控

股的地位仍然存在,并缺乏对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董事会缺乏保护股东权益的手段和激励,形同虚设的情况普遍存在。从监管者自身角度而言,尽管监管机构的资金预算通过从

各银行机构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当中加以筹集,但监管机构的独立性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决策过程尚难以做到公开、透明。

从资本充足率水平来看,虽然资本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但我国先前的监管法规一直未对资本不足银行规定明确的监管措施,并且在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上也

放宽了标准,不利于反应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也难以有效控制商业银行资产快速扩张,客观上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偏低。但可以看出,随着近两年对资本充足率

的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和其对银行发展绩效的影响,资本充足率自2009年以来水平较高且保持的相对稳定。如深圳发展银行由8.88%上升到11.51%,浦东发展银行由10.34%上升

到12.70%,华夏银行由10.20%上升到11.68%,但从今年的第一季度的报告来说,除深圳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所上升外,其他三家银行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内部监管管理来看,我国银监会的内部监管管理方面和国际上并无巨大不同,并且也是世界上十分领先的监管思想,但相比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先进的银行监管来说还

是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合理的用人机制和长效的激励机制方面,对其职业背景与思想道德状况、诚信记录的审查还不够严格。绩效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形成的激励,对其积极性的

调动还不够显著。并且关于公众的力量对提高监管的透明度的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将是我国制度建设方面今后努力的方向。

对有效银行监管的探索

1、内外结合,从关注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角度入手,建立银行内部运营和外部监管的“硬约束”,完善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引入独立的专家董事会,通过形成专家

治理来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管,规范和明确个部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监管方式和重点做出适当调整,尽快向电子系

统处理过渡,将有限的监管力量主要投入现场检查。

2、自身监管,监管机构本身是“经济人”,所以会不可避免地偏离既定监管目标,由此产生“监管失灵”的弊端,从而可以利用大众传媒对金融监管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进

行监督,有效防止腐败的产生。建立对银行监管的问责制度,定期对银行监管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效果做出负责任的报告和说明。

3、放松监管,主张依靠市场机制的自然调节作用逐步实现微观金融机构的重新构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市场竞争中自行分化组合,从而应逐步向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

方面发展,当然这有赖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完善。决不可脱离实际。

4、混业经营,我国的混业经营和国外的混业经营有本质区别,针对于我国来说,未来发展的方向是银证保合作,旨在三种资金流之间充分利用各自所有的优势,建立沟通渠

道,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较低层次的合作。并可以建立诸如金融控股公司和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银证保中至少两个不同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

服务的公司,而全能银行制为从事一系列金融服务包括外汇交易,经济业务,投资管理和保险的银行制度,此两种都可作为最后实现高层次的混业经营。

5、法制建设,加强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建设,对其组织功能,经营目标和各项业务活动方式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制定出台“政策性银行条例”明确财政、政策性银行与承

贷单位三方的责任,建立如农信社的合作金融体系,并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农信社的法人地位和经营自,并且面对各种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金融秩序,及时完善

现行《刑法》。(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有效银行监管研究-基于稳定与效率相协调的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王学龙 著

[2]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钱婵娟 著

银行金融监管论文篇10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meaning content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necessity theoretically, and introduced our country present finance supervision survey briefly.

关键词: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Key words:The financial risk finance supervises

作者简介:李晚冬,女,1987年生,籍贯:湖南省邵东县。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保险、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93-01

一 金融监管的内容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如下内容: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二 金融监管的原则

金融监管的原则为了实现上述金融监管目标,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坚持分类管理、公平对待、公开监管三条基本原则。所谓分类管理原则就是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分门别类,突出重点,分别管理。所谓公平对待原则是指在进行金融监管过程中,不分监管对象,一视同仁适用统一监管标准。这一原则与分类管理原则并不矛盾,分类管理是为了突出重点,加强监测,但并不降低监管标准。公开监管原则就是指加强金融监管的透明度。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监管时须明确适用的银行法规、政策和监管要求,并公布于众,使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明确监管内容、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接受监管,同时也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金融业的重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稳定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金融业的高风险性。金融业存在着诸多风险,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果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道德风险的存在。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制度性或其他的变化所引发的金融部门行为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有害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款人( 个人或集体) 必然会评价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安全性。但在受监管的金融体系中,个人和企业通常认为政府会确保金融机构安全,或至少在发生违约时偿还存款,因而在存款时并不考虑银行的道德风险。一般而言,金融监管是为了降低金融市场的成本,维持正常合理的金融秩序,提升公众对金融的信心。因此,监管是一种公共物品,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旨在提高公众金融信心的监管,是对金融市场缺陷的有效和必要补充。

(4)金融市场失灵。金融市场失灵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主要针对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所导致的垄断或者寡头垄断,规模不经济及外部性等问题。金融监管试图以一种有效方式来纠正金融市场失灵,但实际上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更多的集中在监管的效果而不是必要性方面。

四 我国金融监管概况

2003年3月1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获准成立;时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三部银行法和《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票据法》及有关的金融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行业自律性规范和相关国际惯例中有关金融监管的内容共同组成了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体系。

三部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基本确立。根据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上的职能,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转移给新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留了与执行中央银行职能有关的部分金融监督管理职能,继续实行对人民币流通、外汇的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金融市场活动的监管。

至此,我国金融监管将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个机构分别执行。为确保四部门间在监管方面的协调一致,《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授权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分别规定了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国有.中央银行监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