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9:54:39

传统文学论文

传统文学论文篇1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

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

二、总结

传统文学论文篇2

关键字:大传统;历史真实性;自然性;当代启示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于1956年出版了《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首次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小传统指的是乡民社会中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大传统则指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发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 .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 第157页.]也就是说,以文字记载为主的文化属于大传统,而民间的文化则属于小传统。但是,国内以叶舒宪先生为代表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者们在对传统作定义时并不认可这种定义,他们认为“由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视为大传统。”[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 .文化讲坛.2012年第7期.]胡白如先生(河海大学)在论证以文字为记载的大传统时,提出了这种传统的文化霸权、文化暴力、话语权等问题。阎江先生(中山大学)在对“罗浮黄野人传说”的论文中探讨了作为小传统的民间口述,“早在文明起源之前就在东亚地区延续了四千年之久,其后续的文化影响力,对于汉字发生所带来的小传统而言,几乎是难以估量的。”[叶舒宪.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J].社会科学家.2011(11).]于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图像(图腾,画作等)和实物(器皿等考古所得)作为每个时代特定的文化产物,成为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文学人类学从这些研究对象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广阔性以及自然本性,所以称之为“大传统”。

我们知道已有的证据法有三重,包括了文献资料、考古材料和民族学(证言、口传叙事、仪式等),以论证中华传统文化的实相。但是,正如叶舒宪对民族学的认识:“民族学的材料只可帮助说明问题,但不是直接记录的正面证据,仅可作为‘辅助材料’,而不是直接史料。”[ 叶舒宪. 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J] 证据科学. 2009年第17卷(第4期)]铜鼓图文的出现,具有巨大的“视觉说服力”,也引出了第四重证据法,也就是图像和实物作为证据,用考古出土和传世的实物及其图像来研究人类文化。第四重证据法的出现开始让人去思考第一和第二重证据法的可靠性,以及人类的传统史实是否要由文字转入非文字记载的实物研究之中。相对于前三种证据法来说,第四重证据法的出现直接从历史的角度给“大传统”进行一次定位。

神话、仪式、图腾、口传史诗等,可以说是人类最原生态的传统。如对于出土文物中众多有关于“熊”的图画,说明了远古初民崇拜的不是叫做“神”的符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界的生物,可以探究远古人类的图腾文化。如叶舒宪用“玉”的研究来探讨没有文字记载的夏朝(甚至是商周)是否是神话传说。叶舒宪从出土的文物――“玉”证明了“尧舜禹之前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的‘唯玉合葬’和王者风采”[ 叶舒宪. 玉的叙事――夏代神话历史的人类学解读[J]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7月1日],继而证明了“夏代以前的玉器时代已经有了近4000年之久;夏代以后的商周时代玉礼器传统仍在延续发展……可知,夏代必然是一个玉神话依然占据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时代…”[ 叶舒宪. 玉的叙事――夏代神话历史的人类学解读[J]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7月1日]将传统回归历史去探究,也可以说是将文化真实地呈现出来。两者结合便道出了前文字时代传统文化的历史真实性。

文学人类学中第三和第四重证据都是从自然出发,如多种禳灾仪式、祭祀习俗、神话传说等去还原前文字时代的传统。这些都是在结合或者脱离文字记载的状态下去探究的,针对的不是世界文明背后的各种形态,而是回到自然而然生成的一些东西中去寻找、去揭示,最终回归到自然之中。也就是说,这门学科在所属于人类文明的自然存在中去寻找未被后天文字时代的各种制度而限制的传统。“大传统”的“大”即在于这种自然的存在中。去自然之中寻找传统,正是在人的自然发生中,寻找人的传统文化的本源。从这个方面来说,叶舒宪先生定义的大传统之“大”却有其实义。

另外,前文字时代的民俗文化,涵盖了文化、宗教、心理、神话等方面,是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活态的文化。比如在信仰方面有《圣经》中关于“替罪羊”的机制、中国相关到“羊大为美”的美学论调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对于“羊”的崇拜。又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中国妈祖庙祭祀,都是对于海的文化价值的阐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神话,不同的神话又蕴含不同的历史的社会的国家的民族传统。这些由远古遗留下来的众多祭祀仪式,最直接最真实地反应了某个时期的特殊供奉,对于了解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心理更有直接的作用。弗雷泽在《金枝》一书说说到古代神话中有很多人面兽身的神,仿佛都具有一些控制自然的神力,最初的根源就在于交感巫术在人们的信仰和行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弗雷泽 .金枝[M]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年 第6页]前文字时代的文化能将人的意识形态剥开,最终还原到人类文化的最初原型。抛却文字,前文字时代的文化更能表现传统的“根”。这些“根”正是所谓的“大传统”的众多分支。对于文学人类学来说,前文字时代的文化研究,实质上也是在找寻传统,让人们在文字和语言泛滥的当代反思自我,挖掘自我,并有意无意地指引着我们回归传统,从而寻找传统,塑造自我,扶植传统文化。

综上,我们知道,文字记载的诸多传统都受到了特定时代的文明所规范,文字史载价值多数停留在了上层的“精英文化”之中。而前文字时代的文化大传统则散落于民间的未被时代的文字文化多加影响的自然而然流传下来的活态的文化之中,包括民俗、神话、口传古诗、仪式等等。文学人类学提出了“大传统”,使人们发现民间的活态文化的意义,从而保护这种珍贵的传统不被文字文化所侵蚀,使人们最终认识传统、接受传统、形成传统,并保持传统。事实上,传统文化的背后正是每个民族的历史思维和文明价值。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支撑着其发展,大传统的探讨可以让每个民族找到自己的“根”,并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这样,民族才不至于淹没在众多的文化潮流之中。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在当代全球化到来的时刻,文学处于被同化或融合的危机中,大传统的“大”更应该被重视,民族的传统也更应该被树立起来,而不是被各种流变中的文字思维所代替。

参考文献

[1]弗雷泽.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J].证据科学.2009(4)

[5]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文化讲坛.2012(7)

传统文学论文篇3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中华先民的审美意识可以追溯到未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从原始先民通过劳动摆脱了动物状态开始懂得装饰自己,便出现了最早的审美意识活动,其审美意识就已经产生了。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中华美学思想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将音乐各种特征的“相成”“相济”都归属到音乐审美的和谐统一之中。晏婴在谈音乐诸要素之间的谐和时,并没有忽视音声与人心的谐和关系。“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君子听了产生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倡导礼乐思想,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教化作用。他们对“韶”一类的雅乐推崇备至,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汉代《乐记》从“德音”“中和”来看“乐”之美的社会属性与情感属性。只有具有“中和”情感特征的才是“和乐”,这就要求在情感表现上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

魏晋时期阮籍在其论乐专著《乐论》中,一方面以“和”作为乐的顺乎自然的本质属性,要求以协和阴阳的音声去适万物之“情气”,另一方面在音乐生活中继承乐教思想,要求“立调适之音,建平和之声”,制礼作乐“使天下为乐者,莫不仪焉”。嵇康在《琴赋》中以平和之声为琴音乐美的特征,在琴声具“自然之和”的基础上描写琴音的美妙。他讲的“礼乐之情”是以“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角度讲“平和之乐”对人心的作用。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问题上有较多论述,他视恬淡、平和为琴乐与“正始音”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宋代朱长文在“琴史”中以政不和故人心不和,人心不和故音不和的角度强调“乐之和”在于“正——心——音”之音的关系是否和谐。从音乐与人心的关系认为只有能够协调民心,“顺气正声、为群情之影响”的音乐才是“和”乐的,才是美的音乐。哲学家朱熹在《紫阳琴铭》中对琴乐审美明确提出“养群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体现了他对琴乐中和美的认识,即“中和”美的实现有赖于通过自我修养达到人心之正性。

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中国美学思想史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之一。《溪山琴况》提出二十四况,其中“和”是最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溪山琴况》开首即写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这表明了“和”作为琴乐审美范畴,在《琴况》中具有其他诸况不能替代的地位。“和”在《琴况》中具有多义的内涵,如“和”况以琴乐陶冶人之性情,琴乐的实施目的在于使人心“和”,这具有社会伦理学的意义。“和”在《琴况》中与音乐审美理想有关,强调“和”的存在并不只是于技艺,要获得“和”之美存在的真谛要“不以情性中和相遇”。“和”是《溪山琴况》的主要精神,是贯穿其中的主要线索。

清代王夫之以“和”作为乐的审美规范和准则。他首先强调“律为和”,重视“律为和”的作用,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和”是我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优秀传统,至今这种美学传统仍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但“和”又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今日的“和”已不是儒家仅用于“雅颂之乐”的中庸之和,而是与多种非“和”品质相互融合的优美、平和、细腻的美学品格。

参考文献:

[1]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Z].学苑出版社,1999.

[2]邢煦寰.通俗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张法.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传统文学论文篇4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

“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

二、总结

传统文学论文篇5

[论文摘要]文学进驻网络空间并且成为一个活跃的臣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因为网络文学的出现,传统文学正在或者即将发生哪些深刻的改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网络文学之现状及其特点,进而分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资深作家陈村慷慨地赠言网络文学:“前途无量”。他在“网络之星”丛书的序言之中说:“有人一口派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可见,网络文学在当今文坛上其势头已经不可抵挡,有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热背后的传统文学,二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现状比较 

网络的介入使得文学写作不再是创作者一个人的事了,而变成一种集体智慧的凝聚,走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新路。但是,与传统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本质还是文学,它与传统文学有着解不开,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一)存在方式的比较 

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较之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有文本载体、文本形式和文类界限的易位。 

(1)文本载体的不同 

传统文学作品主要以书本、杂志、报纸等“硬载体”文本出现的,它们陈列在书架上,摆放在案桌前,构成一种广延性的物质性存在。网络文学则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存在于电脑中,传输在互联网上。在这里,文学创作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也可随时更改。 

(2)文本形式的不同 

传统文学是线形平面的文本构造形式。尽管其也可以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或多线索结构,但由于媒介的三维物理空间的限制,其文本的空间是凝固的,容量是有限的。网络文学显示的是超文本链接的立体构成形式。它的特征是阅读的多线性或超线性,即由线性结构转向链接性结构,由刚性结构转向弹性结构,由封闭结构转向开放结构。 

(3)文类界限的不同 

在传统文学类型中,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四分法”,同时,纪实文学和虚构文学、文学创作和生活实录、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都非常明确。当我们在欣赏某一传统文学作品前,我们都会事先知道它属于那一种体裁或在阅读的过程中轻易地分辨出来。但在网络文学中,文类界限已变得模糊或被淡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分清它们属于哪一类文体,因为这些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往往是模棱两可,传统的文学分类法对它们无从归类。 

(二)创作模式的比较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的不同主要包括构思方式和创作手段两个方面。 

(1)构思方式的比较 

传统的文学构思是个人化的艺术思维,它要基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不断为内容而寻找形式,以整体的艺术观照来施展自我潜在的艺术创造力,为作品的生成打造审美原创的艺术胚胎。而网络文学则不同,它的写作是随意的,无需完整的艺术构思。如一位文学网友所说:“文字在我是生活状态,只喜欢第一时间的真实感受,不会为文而文,没话找话。我只是坦坦然然地写下我的歌、哭、欲、求,我对人生的思考,我对社会的解说。你有你的体验和实证,我也有我的,我们享有平等的话语权。” 

(2)创作手段的变异 

网络作者首先需要以机换笔,让一笔一划的“爬格子码字儿”变成轻松的键盘输入,也可以运用万通笔或无线压感笔作手写输入,或是在交互语音平台上进行语音输入。这种创作手段使文学创作者写作时不再低头,而是抬起了头,十个指尖在键盘上飞舞。 

(三)传播模式的比较 

(1)传统文学以书面材料为载体。 

传统文学,属于单向传播,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收者。对此,有学者评价说;“在这里,作者是一个绝对核心因素,是文本全知全能的主宰角色,一切都是已知的,既定的读者只是等候智者训导的角色。” 

(2)网络文学有双向交流的特征。 

网络文学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受者传播者(或其他接收者)。在一般情况下,读者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才更容易产生阅读作品与参与交流的渴望。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因为交互活动本身常常将欣赏变成了创作,或将创作变成欣赏。 

(四)语言的比较 

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创作模式以及传播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变化。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它的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藩篱,表现出了差异性。 

(1)传统文学讲究文学语言的情感性,特别注重文学的表情达意,通过气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体验。有时,为了作品思想内容和精神感情表达的需要,作者会对某些情节进行铺陈叙述。但由于网络文学受制于网络阅读和传播所需要的明了通俗等因素,其语言往往追求简约、形象和直观,词组缩写和符号表意成为网络文学中比较典型的语言形式。 

(2)传统文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通常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通过阅读这些个性化的语言,你的脑海中就会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但网络文学语言抹杀了语言的个人色彩,而取之以格式化、程序化的语言模块,阅读起来更加生动自然。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是适应时代而产生的,它虽然没有传统文学根深蒂固的地位,但它也有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该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妥善处理好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同时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精神粮食。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力会越来越大,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必将共争日月,网络文学因为其自身的优势比传统文学更为普及,影响力更大,并且形成压倒之势。然而,它们毕竟是同根同源的,只有相互补充和完善才能真正共荣,促进文学的长足发展。令人欣慰的是二者的关系正走向融合,具体变现在: 

(一)开发工具的融合 

在文学创作中,过去那种伏案执笔,正襟危坐,满地废弃纸团的写作方式,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自由的“电脑+网络”写作方式,无论是在床上,在车上,在公园,甚至在两万米的高空,都可以用电脑进行文学的开发和修改。当需要时,作家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作品立即发送到出版社的电子邮箱或网站的栏目下,没有以往的纸质信件方式的缓慢和不安全,达到了现实意义上的零消耗。美国信息传播学家保罗·利文森曾言:“个人计算机以及它对书写的影响可以被看成是书写缺陷的补救媒介。”在开发工具的这一点上,传统文学的作家在向网络文学的工作方式靠近,进行着开发工具方式的融合。 

(二)方式的逐渐融合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方式上各有优缺点,取长补短是两派作家期望达到的目标。传统作家在不断的将自己的作品按照原来方式发行的同时,也在建立自己的博客,宣传作品,和读者进行即时的思想交流,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出版社”和“新闻中心”,一些网络文学的先驱骨干人物纷纷尝试融合传统文学的形式,通过将作品在网上的同时,也出版成书或卖与报纸连载,获得版权和收益,借用传统文学的评价理论来要求自己作品,以获得传统文学界的认可,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作品方式的改变都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 

(三)思维观念的逐步融合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文学逐渐成熟起来,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努力从其它学科知识中吸取养料,尤其是从传统文学中获得的最多。传统文学在这期间,也逐渐看清了网络文学的本质,摒弃了先前的偏见,从中看见了诸多闪光点,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面。在许多的评价标准上,两者在逐步的融合,以前的传统文学,不是走大众路线,而是精英路线,受众很少,影响力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传统文学作家认为这才是合理的生长氛围,能出精品,但是受到网络文学的影响后,他们看到只要面向大众,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能更好的达到了普及文学的作用,非已往自斟自饮所能比拟,所以传统文学在创作和传播工具方面,以及反映社会新气象和新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大力向网络文学靠近。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速度都要更快,范围都要更大。但是要让网络文学融入传统文学中,让传统文学接纳网络文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来看,很多生命力很强、有深刻内涵的小说也是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努力后,才登上大雅之堂,最终成为经典之作的。传统文学的根基虽然牢固,但也经不起时代的磨损,网络文学可以成为填补缺陷的有用之才,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学添砖加瓦,二者逐渐融合为令读者更满意的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文坛的分裂,实际上是不同板块之间密切的互动。一方面,网络文学一些成功的作品出版,畅销书籍又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在线阅读,使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大众文学与网络文学天然地联结在一起;传统文学也在亲近网络,创作上频繁交流,理论研讨和作家培训不断,各种评奖活动方兴未艾,两种写作正在积极展开各种对话,试图寻找到最多的关联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就是新科学技术对文学发动的一场革命。对于这场革命,传统文学领域的大多数人还显得相对无知,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了解,积极接受网络文学的长处和优点。这场文学革命是空前盛大的,注定意义非凡,由网络文学引发的新的文学热潮,正在开创当代中国文学的崭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187页. 

[2]尚晓岚.网络,不把文学当回事,[j],美文,2008年第1期. 

[3]颜琳.大众传媒条件下现作的特征,写作,2000年第2期. 

[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 

[5]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5. 

[6]中南大学文学院,人文前沿—网络文学和数字文化,[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3. 

[7]裴显生、刘海涛,文学写作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8]肖元敏.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不排斥,[r],文化,2009,7. 

传统文学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差异 融合

文学进驻网络空间且非常活跃。资深作家陈村慷慨地赠言网络文学“前途无量”,曾言道,“有人一口派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网络文学在当今文坛上其势头已经不可抵挡,有燎原之势,成为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发展

国际互联网于1994年进入中国,次年便有了文学网站,拉开了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序幕。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可以称得上“前途无可限量”。 通过检索,设有文学视窗、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成几何指数增长态势,囊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信息。应该说,早期的网络文学都是经过网站管理人员的选择、甄别后,分类登录入网的传统作品和网络原创文学,为读者提供了具有艺术品位的大量素材,有利于加快文学经典的广泛流传,扩大文学影响力,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减轻了图书馆的借阅压力。当然,也必然带来图书市场效益下滑和侵权风险。如,1999年王蒙等6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事件曾轰动一时。

网络文学以自己无远弗届的影响力,给疲软的文坛带来一阵清风、一个亮点。然而网络文学的健康成长之路还很长,很艰辛,需要不断克服自身缺憾,迈向成熟和健康。首先,防止恣意灌水,提高作品质量。网络有时犹如马路旁的心情留言板,文笔随性,纵横无忌。它为网络创造了文学圆梦阵地,也给恣意灌水的文字垃圾提供了抛洒乐园。随心所欲的杜撰,无病的抒情,粗鄙的谩骂、吹捧,乃至错别字、生造字、符号代码字等比比皆是。结果是宣泄多于艺术,粗疏多于精致。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同样是网络文学发展之正道。网络文学可以改变文学载体和传播方式,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和作者视野、心态,却难以改变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的基本要素。其次,利用网络优势,增强作品的原创性。网络文学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方向在于作品原创,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和WEB交互作用创作作品。把文字与视频、音频结合起来制作超媒体、超文本链接式作品,这才是最贴近网络本性的创作革命。而非传统文学电子化。再者,重视网站个性与特色建设。许多文学网站用整理代替原创,用拷贝代替创意,用自由上传代替编辑遴选。缺少创意,缺乏特色和个性,必将消失在网络的风口浪尖里。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

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神与貌皆相去甚远。网络技术将文学写作由创作者的思考变成集体智慧的凝聚,闯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新路。但是,网络文学的本质还是文学,并与传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存在方式方面的差异

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较之传统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有文本载体、文本形式和文类界限的易位。如传统文学作品主要以书本、杂志、报纸等“硬载体”文本出现的。网络文学则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存在于电脑中,传输在互联网上。在这里,文学创作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也可随时更改。

2.创作模式方面的差异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的不同主要包括构思方式和创作手段两个方面。传统的文学构思基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以整体艺术观来施展潜在创造力,是个人化的艺术思维。而网络文学则不同,它的写作是随意的,无需完整的艺术构思。创作手段上,网络作者首先需要以机换笔,让 “爬格子码字儿” 的一笔一划变成轻松的键盘输入,使文学创作者写作时不再低头,而是抬起了头。

3.语言与传播模式的差异

传统文学讲究文学语言的情感性与个性化,注重通过气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传达人物的情感体验。网络文学作为新型的文学样式,其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藩篱,以格式化、程序化的语言模块,使阅读更加生动自然。其语言往往追求简约、形象和直观,词组缩写和符号表意成为网络文学中比较典型的语言形式。传统文学以书面材料为载体,属于单向传播模式。而网络文学具有双向交流的特征,作者和读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常常将欣赏变成了创作,或将创作变成欣赏。

三、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互补与融合

作为一种新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是适应时代而产生的,有着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它们的融合与互补,推动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1.表现形式上的互补

如果以纸媒为载体的传统文学是平面的的话,那网络文学是立体的。网络技术赋予了网络文学更加完善、强大的立体表达功能,突显了电子文学的超文本特性。在网络世界里,文学作品不需要读者的仰视和评论家的俯视,其形式较传统文学生动得多。它如一股涡流,把作者和读者卷入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中。对于写者来说,开放互动的网络环境是永不枯竭的创作动力,然而,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离不开传统文学的支撑,只有“平面中看立体,立体中找平面”,实现作者和读者良性互动,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互相交融,共同促进,才能使文学的表达更加给力。

2.思想内容上的互补

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严谨,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对非现实主义的作品持有谨慎怀疑的态度。而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任尔驰骋。但是,文学的发展只有坚持严肃性,走大众化道路,才能使文学成为人们健康的精神食粮,才能满足不同群体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

3.思维观念的逐步融合

经过不断发展,网络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努力从传统文学等学科知识中吸取养料。传统文学也逐渐摒弃偏见,利用其诸多闪光点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在评价标准上,以前的传统文学不是走大众路线,而是精英路线,热衷自斟自饮。受网络文学的影响,意识到只有面向大众才是合理的生长氛围,大力向网络文学靠近,加快了构思的广度和创作活动的深度。两者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走向融合与重叠,感受思维解放之乐趣。

4.文学创作与传播方式的逐渐融合

在文学创作中,过去那种伏案执笔、正襟危坐、满地废弃纸团的写作方式,逐步由轻松自由的计算机操作所取代。而且,传统作家在不断的将自己的作品按照原来方式发行的同时,建立和使用博客来宣传作品。当作品需要时,他们及时借助网络,将作品立即发送至出版社的电子邮箱或网站的栏目,比以往的纸质方式更加安全、便捷。传统文学作家迅速向网络文学的工作方式靠近。不少网络文学的先驱骨干也纷纷尝试融合传统文学的形式,获取版权和收益,借用传统文学的评价理论来要求自己作品,以获得传统文学界的认可。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她们的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大大增强文学的生命力。

网络文学是新科学技术对文学发动的一场革命。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开放、思想兼容的时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包容和互补既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它们的同根同源性,只有相互补充、互相融合,才能实现文学的真正繁荣。然而,要让网络文学融入传统文学中,让传统文学接纳网络文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作为高职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充分发挥传统文学的长处,合理接受网络文学的优点,积极开创当代中国文学的崭新时代。

传统文学论文篇7

(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元素较多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元素。这些艺术元素包括了服装款式(如旗袍、汉服)、颜色(如中国红)、构图(如写意、书法)等艺术方法,这些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近期的国际服装设计领域,中国风的设计理念一直是存在。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反过来一定会造成服装教育工作的反向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理念出现在服装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文化元素在服装教育中的出现使传统文化对服装教育的渗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是在职业设计实操中的问题文化因素的应用越来越多。作为一门职业教学课程,服装教育中的设计实操课程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服装设计实操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设计理念、颜色、构图等方面对于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传统文化在服装教育中的渗透提供了保障。

(二)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影响

服装教学作为一项职业教学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社会工作能力的职业人才。所以其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定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相关联。随着我们国家和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我国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复兴趋势正在形成。主要的表现如我国对于传统艺术的支持的力度正在加大、非遗保护力度的加强等。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服装职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一定会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利用,提升服装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加强了对服装教学的渗透,进而加大了其对服装教育的整体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服装教学渗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对服装教学的渗透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渗透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影响渗透完成的问题。完成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保证渗透的完成,为我国服装教学本土化过程的完成提供理论支持。

(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化研究

在实际的服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属于一种新生的事务,其依然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支持。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我国的服装教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的服装教学职业教育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与国外的已经形成规模的教学工作相比较相差较远,所以这一教学的理论研究开展起步较晚。同时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初,我们所采用的大部分是外国成形的教学理论,缺乏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开展的意识。第二是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起步较晚。在我国的文化研究领域,对于传统文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的积极开展是近二十年才全面开展的。而传统文化的复兴是近十年左右才开始的。正因如此,对于服装教学工作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的研究起步就更晚了。针对我国服装教学中,缺乏理论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以下的工作方法进行解决。首先是提高服装教学职业教育的水平。我国以往的服装职业教育是在中级职业教育中开展的,现在一些高级的职业教育学校也已经开展了这一职业教育课程。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高级的职业教学的开展为教学理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支持。所以我们应在更多的高等职业教学中开展这一课程,利用高水平的教学实践过程为理论研究工作服务。其次是在职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工作做好理论研究工作。一切理论研究的基础都是从实践研究开始的。所以只有在实际的服装教学工作中,引导教育工作者借鉴教学实践的过程,开展研究分析工作才能做好教学的理论研究。最后是在研究领域加快专项研究建设工作。对于我国的服装职业教育研究而言,其传统文化渗透问题的专项研究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这就使这一研究还没有形成专项研究。所以尽快地开展这一课题的专项研究工作,使之理论研究工可以更好地全面开展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

(二)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在现阶段的服装教学工作中,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创新理念和灵活性。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传统文化艺术因素与时尚因素的冲突问题缺乏解决思路。作为一种紧随时尚变化而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服装教学中对于时尚变化的跟随程度是很高的。这就会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化元素产生冲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第二是缺乏多种艺术元素的结合思路。服装教学工作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实现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合。如在设计实操中如何实现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因素的结合一直难以解决。这就使得在服装教学中,传统文化因素经常被单独使用,难以全面地融进教学整体工作中。

三、结束语

传统文学论文篇8

1.1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借鉴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丰富教学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满足学生求学愿望和拓宽视野。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表现,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并塑造自己。②崇尚理性的精神。这种精神有无神论的含义,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根本精神之一。③酷爱自由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这首先表现为人民的一种酷爱自由和反抗精神。总结以上就闪烁着实事求是、崇向理性、好学不倦、酷爱自由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它既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精神,熏陶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现实的勇气。

2传统文化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改革开放深入的今天,它不仅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2.1有利于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行为模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可以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可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文天祥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话。爱国历来被看做是“大节”,“这种情操培养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也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代代流传,”可以形成古为今用的道德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很多,比如孝、仁等,强调对父母、前辈的尊重;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己欲立而立人,己豁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塑造坚强的个人形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具体体现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方面。还提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儒家教育有经典的四个字,即修、齐、治、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强调了自我修养和治国谋略的重要性。关于学习方法,《论语》中指出学习要“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自我反省、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这对大学生仍有现实启发意义。

2.2培养正确治国观念

可以培养正确的德治观。如孔子虽然主张“学而优则仕”,但又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其中可以看出管理国家中法制虽然很重要但德治举足轻重。可以形成正确的实践思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孙中山又说:“知难行易。”这些都表达了要重视实践的思想。钱穆总结道“:若求人生这真实确然有所得,则自必重于行。可以树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助于增强学生智慧与能力,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发展自己。《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都是大学生应该汲取的智慧,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从容、理性、智慧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和领会为人处世的知识和礼节。如《论语•学而》中云“:礼之用,和为贵”一语道出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儒家也特别重视人性修养,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讲做人应当时刻反省自我,对人要有诚意,同时也应该恪守信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启发指导作用。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修养。

3结束语

传统文学论文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语文教学

如今年轻人特别钟情于过“洋节日”,甚至成了一种时尚。西方节日大举“入侵”,一方面是中国人的观念越来越开放,洋节日迎合了部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则源于商家的炒作。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并将清明、端午、中秋等列为法定节假日,以唤醒公众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其实传统节日与洋节日并不存在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只是迎合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而已。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节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团结的维系以及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

新课程明确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并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和学生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已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农历二十四节气等七十项民俗节日,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新形式,让传统节日与时代相结合,使我们的节日既不失传统应有之意,又能符合时代要求,让更多人钟情于我们的传统节日。现在众多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将传统节日融进了教材。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这些资源,跟学生一起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凸显了本民族节日的功能和魅力,让传统节日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要增加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让国学经典伴随着学生成长。如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等,及至唐诗、宋词、元曲。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传统经典著作,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营造氛围,增强趣味,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要指导阅读好文学名著。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当然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小学生可以阅读青少版的,初中生、高中生则要求读完整版的。同时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当然学生初读这些名著,特别是小学生,不要求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培养兴趣,为将来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即可。

要重视书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近日根据教育部网站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等等。由此可见书法教育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学苦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既要练好字,又要为书法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传统文学论文篇10

(一)增强现代声乐教学的文化底蕴

声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声乐发展来看,声乐一直都是一种文化地位的象征。因此,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我们通过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能够进一步将现代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增强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文化性。通过这种文化底蕴的提高,能够极大地感染教学者和学习者,使现代声乐教学更加具有传统文化内涵。

(二)培养现代声乐的综合性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前,社会不仅仅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相关人才,还需要这些人才能够是多方面共同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能够方便在培养声乐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自己打造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多种多样。然而,我国传统文化要想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选取一些具有实际效果的传播途径。在现代声乐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运用,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得到更大的传播。在这种意义上,通过现代声乐教学这种途径,能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现代声乐教学已经逐渐认识到运用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底蕴、培养综合性人才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运用中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单纯重视现代声乐知识的教学,忽视传统文化的运用

现代声乐知识的内容繁多,在当前的现代声乐教学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重。这也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现代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由于现代声乐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运用空间则不断被挤占。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运用不断为现代声乐知识的教学让路。使我国的现代声乐教学呈现出一种局面,即只重视现代声乐知识的教学,而传统文化的运用则被大大忽视。

(二)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恰当,导致效果不理想

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也直接导致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的实际效果与预想状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有些教师在现代声乐教学运用传统文化中,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法,或者在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上与现代声乐教学缺乏联系,致使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加强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存在着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以及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恰当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多个方面加强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的意识

现代声乐教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现代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同时,现代声乐教学是我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今后的现代声乐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我们学校以及教师的传统文化运用意识,要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声乐教学中。同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指导我们下一步在现代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实践。

(二)选取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提高传统文化与现代声乐教学的贴合度

在我们加强现代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中,要选取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选取的过程中,要紧紧把握住重要性、关联性以及文化性等几个重要原则。即要选取与我们的现代声乐教学关系重大,文化内涵丰富同时又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传统文化与现代声乐教学的贴合度,另一方面使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易于被学生们所接受,从而将排斥程度降低到最低。

(三)采取恰当的运用方式,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