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23:52:42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1

1.1规范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针对全县幼龄茶园面积大,修剪不到位、修剪不合实际,竹山县分别在九里岗和大观山茶区开展定型修剪技术示范,通过疏苗间苗和三次规范的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苗高达到25~30cm,有1~2个分枝,在一块茶园内达到标准的茶苗占75%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方法:在离地面15cm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次年,树高达到35~40cm,剪口高度25~30cm。如茶苗达不到此高度,则推迟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高度上提高10cm,剪口高度35~40cm),加快了茶树分枝和茶蓬形成,提高了茶园投产速度,使全县投产茶园每年以一万亩的速度递增。

1.2示范推广重修剪和台刈生产技术

老茶园面积较大,是制约竹山茶叶产业效益的瓶颈问题。从2007年开始,竹山县以大观山茶区和九华山茶区为中心坚持开展茶园茶蓬标准化改造,在春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茶蓬进行统一的的重修剪,修剪后的茶蓬高度控制在50cm、幅宽30cm。对衰老茶园实行台刈和茶园土壤土质改造,台刈后的茶园每亩投入饼肥75kg,茶叶专用配方肥每亩75kg(分两次施入),同时将修剪下的茶树枝条经过腐熟杀毒后施入茶园,以节省改造成本。通过实施茶园重修剪,使一部分低老茶园重换生机,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茶园效益由原来的亩产值920元提高到3400元以上。

1.3开展绿色防控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根据全县茶园分布状况与病虫害发生特点,重点加强生物防控能力建设。一是利用农业防治技术,通过加强茶园管理,增施肥料,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二是利用物理防治技术,在大观山、大泉山、九里岗等主要茶区安装太阳能灭虫灯、杀虫黄板,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三是规范化学防治技术使用,按国家农药使用规定,推广应用高效、低残留农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大观山、霍河、圣水、大泉山等茶园获得了中农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

2开展平衡施肥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平衡施肥的前提是测土。竹山县对全县已建的18.5万亩茶园和计划兴建的茶园进行了全面的土壤调查,取回土样3000个,通过检测,系统掌握土壤所缺营养元素,根据检测结果实行配方施肥。其次是配方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重视基肥,分期追肥。在肥料品种上,以速效氮肥和茶叶专用肥为主。严格把握追肥时间及次数,成龄茶园每年追肥2~3次,第一次在3月上中旬(又叫“催芽”肥),第二次在5月下旬,第三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追肥用量上掌握“前多后少”,第一次占全年追肥总量2/3,第二次占1/3。施肥方法:沿树冠垂直向下开沟或打穴,深10~15cm,追肥时随施随盖土。再者是套种绿肥。秋季在茶园套种红花草籽,开花以后进行绿肥压青,改良茶园土壤,增加茶园有机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通过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茶园偏施氮肥现象得到了有效纠正,茶叶产出率大幅度提高,由此竹山县获得了“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中国产茶大县”和“优质茶板块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3制定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标准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技术标准;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分析;格兰杰检验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4-0015-05 收稿日期:2007-09-19

一、问题的提出和理论回顾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战略,试图以此获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说明技术标准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

Gregory Tassey(2000)研究发现标准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类:(1)质量/可靠性作用。标准在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水平、服务期限、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定;(2)信息作用。标准给出了产品的有关信息;(3)兼容/协同作用。在产品系统中标准规定了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兼容协同所必需的特性;(4)多样化减少作用。标准减少多样复杂性以取得规模经济作用。Swann(2000)也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标准的效应,他认为标准的兼容性可以带来网络效应;标准的质量规定可以避免“格勒善法则”(劣品驱逐良品)的出现,减少交易成本;标准的多样化减少作用能使得产品达到临界量,取得规模经济作用;标准的信息作用可以促进贸易,也能降低交易成本。Veall(1995)认为标准化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Semerjian和Watters(2000)认为标准是进行国际贸易和消除技术壁垒的重要工具。ANSI(2000)的报告中说到标准化在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赵树宽等(2004)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

在技术标准对宏观经济作用的影响机制方面,Swann(2000)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标准树”的理论。图1表示分别在有标准和无标准情况下的产品创新的不同表现。图中的空间表示科技空间或特征空间,横轴表示水平产品差异性,不同点表示不同的产品设计和配置;纵轴表示纵向产品差异性,不同点表示不同的产品功能。产品创新的目的是用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填满产品空间,有效的创新过程是形成一个茂盛的产品“树冠”。

在实证方面,Hemenway(1975)首次用到系统的实证方法,他发现兼容标准的缺失带来了效益的降低。Swann等人(1996)对标准化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标准能促进贸易和增强竞争优势。德国标准化协会DIN(2000)的标准化经济效益研究运用了计量方法测量了资本、劳动力、专利和技术标准对德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发现在平均3.3%的经济增长中,技术标准贡献了0.9%,仅次于资本的1.6%,另外该研究还发现了标准能促进国际竞争力。Blind和Grupp(2000)发现竞争力不能单靠创新本身,还来源于创新的有效传播,而标准化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英国贸易工业部DTI(2005)对标准的实证经济学研究包括了标准对英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标准对制造业生产力影响的产业和国际比较等。

结合学者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1)技术标准可以通过规范市场、加强竞争、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来促进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2)Swann的“标准树”理论是为数不多的解释标准经济作用机理的理论,在一个产业中,创新的最终结果表现为竞争力的大小,因而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也是检验该理论的一个有效方法;(3)虽然存在着一些关于技术标准的实证研究,但直接分析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并不多见;(4)当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技术标准都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实际的意义。因此,关于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本文拟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希望能对当前的研究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扩展。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的选取

本文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两类指标,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关于技术标准,之前的实证研究用到的多是技术标准的数量。因为技术标准的积累反映了技术标准的发展状态,而技术标准对经济的影响正是通过这种累积显现的。在一个行业内,技术标准越多,说明该行业的标准化程度越深,技术标准所起的作用就越大。而且从实证的角度看,标准数量易于衡量和分析。比如DTI的实证研究中用到的“标准存量”,就是指到当年为止所有技术标准的数量。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所以本文用到的是行业标准数。所选取的产业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因为该产业的技术标准的作用最为明显,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标准的微观经济作用研究也多是以信息产业为例,而当前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也是人们热衷的话题。笔者从通信标准与质量信息网选取了1985~2005年的数据,整理得出电子信息行业技术标准数量(见表1),是由通信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行业标准数相加得到,属于存量数据,表示到当年为止的该行业内的总标准量。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常用的指标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RCA描述了一个国家某产业的相对出口竞争能力,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xij表示i国家j产业的出口,xi表示i国家的总出口,wj表示世界范围内j产业的出口,w表示世界的总出口。RCA表示了产业i在国家i的出口份额与产业i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口份额的比值,或者i国家i产业的出口占世界该产业出口的份额与i国家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值。如果RCA大于1,则认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如果小于1,则认为缺乏竞争力。

本文选取RCA指标作为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我们从WTO在线数据库中搜集了“办公和电子通信设备”的相关数据,并整理计算了1985

年到2005年中国该产业的RCA数值。从表2可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RCA值在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1985年到1997年,RCA值均小于1,这个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没有比较优势,竞争力不强。1998年RCA值首次超过1,并且此后几年继续增长,到2005年达到2.435。说明我国该产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实证的过程中。本文首先对技术标准数量和RCA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以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关和密切程度。由于相关分析仅能证明变量之间的联系程度,所以笔者接着进行了格兰杰检验,以发现技术标准是否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也就是技术标准是否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三、基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实证分析

(一)相关分析图2表示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内技术标准总量和该产业RCA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该行业内的标准数量是不断增加的,同时RCA值也在不断的增长,二者之间都呈现了相同的增长趋势。

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二者之间变化的相似性,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无论是常见的Pearson相关系数,还是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Kendall tau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且P值均为0.000,尤其是Spearman系数竟然达到0.997,说明技术标准数量和RCA高度相关,联系非常紧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当技术标准数量增长时,也伴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长。虽然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但这种相关性可能是因为其他未被考虑的因素和长期趋势造成的,而且相关分析无法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影响方向,所以我们接下来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检验,以找寻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格兰杰检验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具备相关性,如果我们又能验证技术标准确实构成了竞争力的原因,那么就有理由说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这里笔者用Eviews软件进行格兰杰检验。在进行因果检验之前,首先要确保数据是平稳的,如果数据是非平稳的,结果就会产生问题。周建、李子奈(2004)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出当变量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时,任何无关的两个变量间都很容易得出有因果性的结论。标准数量和RCA值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一般不具备非平稳性,我们对这两个变量J(技术标准)和RCA作ADF单位根检验,发现它们都不是平稳的数据。所以有必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分别对他们取对数得到Lnj和Lnrca,再进行ADF检验,为了便于比较,和前面两个变量的检验一样选择0.05的显著水平,结果通过了单位根检验,数据是平稳的(见表4)。

确认了Lnj和Lnrca的平稳性,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格兰杰检验。由AIC-S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为2。检验的假设前提是一个变量a不是另外一个变量b的格兰杰原因,如果检验结果为接受该假设,就说明a不是构成b的原因,如果结果为拒绝该假设,则说明a是b的原因。从表5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检验拒绝了Lnj不是Lnrca的格兰杰原因这个零假设,也就是说Lnj是Lnrca的格兰杰原因。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1)相关分析证明了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高度相关,格兰杰检验表明了技术标准是构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因此实证的结论是技术标准的存在和发展是决定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前人的理论研究表明了技术标准能通过规范市场、促进创新、减少交易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的竞争优势,结合这些理论支持和实证结果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再是孤立的两个话题,而是彼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探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方面提供了思考方向――可以从技术标准的角度入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从本文的假设和结论出发,要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制定和采用更多的标准。

(2)实证结果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标准树”的理论。正如Swann(2000)所说,标准的存在和运用使得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和购买变得更容易,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产品的创新。但是这里用到的“标准数量”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标准数量太多同样不利于产品的创新。Swann的后续实证研究表明了随着标准数量的增多,标准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增强。但当标准数量过大时,就会表现出更多的限制作用(DTI,2005)。因此对于标准是否产生了限制的负作用,还有待证明,不过至少以经验来看,我国现行的标准数量并不多。

(3)技术标准的作用具有时滞性。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滞后l的显著水平为10%,滞后2的显著水平为5%,也就是前年的技术标准对今年的竞争力的影响比去年要大,这说明了技术标准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标准的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这个结果符合现实中的情况,因为任何标准从投放市场到起到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在一个国家或者行业中,在标准颁布之后。企业实施这些标准需要一定的时间,实施标准到标准产生作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时间构成了标准作用的延迟。当前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这种延迟可能表现为标准的发展跟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可能表现为旧标准还没有发挥作用,新标准就已经产生。因而我们不仅要关心技术标准本身的发展,还需要考虑怎样做才能使技术标准更快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本文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用实证分析了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标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提高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加强其他方面建设的同时,不应该忽略技术标准的作用。对于如何建设我们的技术标准,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我国在标准基础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应该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工作,努力完善我国技术标准的体系,同时应该加强标准的实施力度,减少因延迟而产生的消极作用;其次,如今许多国家都已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战略,我们也应该从战略上注重技术标准的作用,我国政府大力支持TD-SCDMA并使之成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就是一个可喜的例子;另外前面提到技术标准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加强技术标准的建设,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当前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注重技术标准的作用正符合该战略方向;最后,作为标准的最终应用和受益者,企业应该加强标准意识,配合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使得标准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为企业服务,提高竞争力。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质量观 技术 生态 社会

一、国际贸易全质量观的相关综述

国内学者王忠敏(2012)认为标准的历史演化可分为朦胧、古典、传统、现代四个发展阶段,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服务标准相继出现,如社会责任、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标准。

关于生态标准是否要纳入质量标准,Baumol、Oates(1971)认为生态标准除了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可保护第三方免受那些在生产和消费商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政府通过实施标准,来限定那些造成负外部性的最大生产量或排放量,或者通过设定特定要求的产品标准,以减少产品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Baumol、Oates(1988)指出环境规制将促进环保技术的提高,从而减少污染和使生产成本降低,因此质量标准中应融入生态标准。

关于社会标准是否要加入质量标准,Robert J Flanagan(2002)提出劳工标准可以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贸易中进行研究。Robert M.Stern and Katherine Terrell(2003)也有相同的看法。吕忠梅(2008),赵国栋(2010)认为我国现行的生态标准没有以人体健康作为核心地位,存在灵魂的缺失,即重技术标准轻价值标准。陈佳贵(2009)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李明涓(2006)从贸易壁垒角度,王晓莉(2008)从番茄的技术标准演化出发,舒辉(2002)从国际规则出发,一致认为标准的社会性应当加强。伍世安(2012)从技术制度角度出发,认为当代国际关于技术制度的质量要求,已从技术标准向环保和社会标准延展,从商品的基本功能向附加功能甚至废弃回收功能延伸。

目前尚未发现直接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相关的文献,而以绿色、蓝色贸易壁垒为研究对象的资料则较多。通过对质量标准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的综述,质量标准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也就是说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在传统的技术标准下加入生态、社会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相关经济理论与演化动因关系综述,得出比较优势较为适合解释国际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这是由于比较优势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并体现了相对价格对贸易的影响,并在制度变迁理论中相对价格对制度变迁也起到较大作用,故笔者对其综合之,得出比较优势(相对价格)为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并产生规模经济。通过对质量标准演化趋势的综述,目前学界还未有在质量标准中加入生态、社会标准这一提法,但根据标准的发展情况,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已具备这一趋势,并将在商品的质量标准中得以体现。通过综述,还有以下不足或并未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为什么质量标准中要加入生态、社会要素,以及怎样科学制订质量标准的问题,以上问题都有待探讨。

本文以标准作为国际贸易质量研究的切入点,深入探讨和论证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的演化机理,把其表现形式概括为“三个维度、两个主体、一个动力”。演化路径具体有两条,第一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最初表现为以市场为主体的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成本优势,第二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辅之以政府为主体的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竞争优势,两条路径协同演化。课题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该章系统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通过对质量标准概念的综述,关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及分类。通过对演化动因及趋势的综述,同样未发现直接关于国际货物质量标准演化动因的分析,但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制度变迁中均有提及相对价格是经济演化的动因,而相对价格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为比较优势。关于演化主体,文献都指向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从演化趋势上看,质量标准的演化具有从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为质量生态、社会标准的趋势。第二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概述。通过对质量标准的涵义、分类、作用的辨析,提出本文质量标准的分类方法,即商品的质量标准不仅包括质量技术标准,还包括质量生产过程标准,即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质量技术标准、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共同构成商品质量标准体系,其中质量技术标准解决商品技术层面的问题,质量生态标准解决商品负外部性如何治理的问题,质量社会标准解决社会福利内部化的问题。第三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的回顾。通过历史、逻辑、实例描述,分别回顾了质量技术、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的演化过程,认为质量技术标准的演化具有“阶梯”形态,质量生态标准的演化具有“壳层”形态,质量社会标准的形成具有“塔状”形态。

二、质量观的定义

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广泛地运用于商贸领域。科学质量观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商品的质量,从而促进商贸的发展。ISO(世界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给出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一定义是从 “特性”和 “要求”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描述质量的内容,即某种事物的“特性”满足某个群体“要求”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品质越高或是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品质低或差。

依据质量的定义,本文认为品质应包含供需两重含义。从供给面看,主要体现为商品品质标准;从需求面看,具体体现为品质要满足市场消费者对质量技术性、生态性、社会性的需求;通过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商品的质量。

三、质量观的演进回顾

(一)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的演进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品质技术标准则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规范的刻画,成为商品交换的必备要件之一。可见,商品的技术标准,自商品交换就已有之,《茶经》、《相马经》对之已有阐述。品质及技术标准的制定,能辅助企业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格,并使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品成分含量信息。

1.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演进的特点

遵循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演进路径,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国际标准即完成一个周期。其中企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诞生期,行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长期,国家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熟期,国际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消退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质技术标准都严格按照上述路径演进,这需要考虑技术标准演进的路径依赖程度。一旦某一技术标准被广泛模仿,被锁定。由于被消费者长期性的使用,即使出现了操作性更好的产品,也难以打破原有使用惯性。

2.技术标准检测项目日趋增多

以茶叶的技术标准为例。茶叶的品质标准最初是从对茶叶品质优次、真伪的鉴别到借鉴样品进行判别,随着人们对商品认识的提高,对卫生安全要求增强,使检测盒限制的项目增多,如放射性物质、金属元素和微生物等,目前已经列入进口货出口标准内。2000年7月,欧盟对产业的农残检验标准又有了更严格的规定,2006年9月欧洲茶叶委员会新颁布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与之前的检验标准进行对照,涉及37个项目的修改,其中新增的农残检测项目有26个。以至于我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规范必须在原有茶叶生产标准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国外茶叶相关农残和重金属检验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我国茶叶商家的成本。

(二)国际贸易货物技术标准演进的规律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向国家标准的演进,隐藏其背后的主要推手是市场,主要动力是比较成本优势。假设某国某企业作为率先制定品质技术标准定的企业,其有两条道路的选择,一种是标准得到市场的认可,被同行业效仿,从而进一步演进为行业技术标准。第二种,标准没有跟随者,得不到市场的承认,该标准废止。

在第一种情况下,该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标准的指导下,形成规模化效应,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而形成国家标准。假设该行业为外贸型行业,由于国际标准时进行贸易的商品品质的重要参考,国家标准进一步形成国际标准。假设另一国某企业向某国家出口同类产品,则B国进入A国家的条件为达到或者超过始于某国的国际技术标准。

可见,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努力争取标准的话语权和制定权,在于这是其追求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反应,是其具有标准要素比较优势的体现。一个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成长为国际标准,一方面以为这该技术标准能更好地传播,其他企业随着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渐渐学习到了技术,但另一方面也以为这该企业的比较优势淡化,租值消散。

总之,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即完成了一个技术标准的生命周期,企业要想再次获得比较成本优势,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的竞赛如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从而推动技术标准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质量标准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尤为明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进行了蒸汽机革命,生产技术标准得到了提高,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形成了较大的比较优势,雄踞世界霸主,德国美国在英国的高技术标准下,主动采取了超越战略,发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店里技术革命,使后来者居上,形成了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了贸易格局。

( 三)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把生态要素纳入生产和消费的决策过程,这一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谈论。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演进路径,与技术标准的形成路径不同,生态标准的形成具体表现为以政府或组织为主体的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演化过程,产品将从品质生态标准中获得比较优势。

由于生态要素具有公共物品和较强外部性的特征,故政府组织在生态标准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规制者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繁荣,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生态要素的稀缺性,国际组织作为规制者相继出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生物安全多边框架规则等国际标准给予应对。国际生态标准形成后,具有较高生态环保技术的区域合作组织处于提升产品比较竞争优势的目的,积极响应国际生态标准,制定区域生态标准,如欧洲共同体颁布的1-5个环境行动计划等。区域内部生态技术更为成熟的成员国依据自身的技术情况,推出国家生态标准以适应区域生态标准要求,如德国和法国的生态标准,如德国禁止进口海豹产品的法案,法国服装产品生产废物再循环法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质生态标准都能沿着上述路径演进。品质生态标准的形成机制表面上是贯彻国际生态环保,其实质为各组织和国家通过优势生态技术,谋求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但在生态换准上具有比较竞争劣势的国家或组织,则会选择拒不履行生态标准,并采用敷衍的态度。加之国际生态标准通常为推荐使用,即使违反相关标准也得不到相关制裁。并使比较利益双方在生态技术标准上形成马太效应。

(四)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

社会标准的概念源于国际公约中关于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社会保障等规定。199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上,德国人金克尔提出应把环境保护、劳动条件、人权融入国际贸易准则规定,对不执行者要进行相关的贸易制裁,从而达到改善劳动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权利的目的。这种观点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国际社会制定社会福利相关标准的热潮。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社会标准的演进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演进路径,品质社会标准即要在产品当中,纳入社会标准的相关内容。目前不仅出现了国际性的OHSA8001标准,还出现了SA8000美国劳动标准甚至出现了玩具、化工、纺织等产品的社会标准认证。我国温州的一些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如报喜鸟、庄吉等纺织品生产厂在国际贸易中都接受了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核具体包括员工福利待遇工资、寝室条件、劳动时间以及食堂等细节。虽然这些认证从表面上看,是契合国际推行社会标注的需要,但还是行者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其所要达目的并非制定标准的初衷。

总之,国际贸易的质量观不仅仅是单纯的谈技术质量,还谈及生态质量和社会质量共三方面的内容,不管是从生态环保,社会人文关怀来看,还是从破除贸易壁垒来看,实行国际贸易新质量观,即全质量观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巴里菲尔德、玛莎菲尔德.《环境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82

[3]熊彼特(1912).《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版

[4]李春田.《标准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克努特.布林德.《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输油企业;输油工艺;标准化管理;标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44-01

1 输油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

(1)标准化工作应立足技术层面、工艺层面,并确立标准化工作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思想。如果把标准化工作立足点放在管理层面上,则标准化工作呈现虚化状态,远离经营管理的核心。当标准化工作立足在技术层面、工艺层面,则标准化工作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合理内核,生产、经营、管理、科研协调运作的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充分重视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将企业及行业标准直接配置到相关岗位。许多技术工人只知道岗位责任制,不知道与本工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配置标准到岗位,并组织工人实施标准,可增强员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意识、强化员工的工作责任,统一规范员工生产设备操作程序。从安全角度讲,明确了生产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扩展了岗位员工对输油安全管理的认知范围,加强了员工设备操作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岗位工人对设备操作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防止事态扩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建立相应的技术量化指标进行输油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控制,达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标。没有技术指标及其量化指标作为合理内核的管理标准是虚化的钝化的管理标准,这种状态下反的全面质量管理也是虚化的和钝化的管理工作。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工艺操作标准,对各输油空况下的运行参数进行描述和规定;对各种输油设备操作过程、要领、参数运行范围及安全极限进行描述和规定,保证生产运行平稳、高效、安全的目标。

此外,建立“纵到底、横到边,人人有专责”的岗位标准和操作标准,在满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章的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属地管理,将岗位职责细分到人,同时做到劳动组织最优化规范管理流程,提高操作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完成单体作业的规范和风险控制,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基于上述考虑,可建立并推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以岗位为核心,贯彻体系思想,突出岗位操作,涵盖岗位管理。要理清岗位工作界面,细化、量化岗位操作,必要时对岗位工作制度重新确定,对岗位分工进行调整,对劳动组织重新构建,对作业流程进一步优化。

(4)理顺管理标准、岗位规范、岗位责任制、技术标准的关系,使之统一、清晰和规范。对已有的岗位责任制及岗位规范进行重新梳理,剔除已不适合当代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要求及管理流程的部分,并依据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或管理流程要求进行修订、完善,使之实现内在的统一。

(5)建立专门推行标准化的机构,确保标准化顺利实施。企业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实施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应建立主管领导、安全总监,标准化管理人员、输油站领导、技术人员、班组长参加的三位一体的信息反馈机构,有力保证企业标准的实施和执行,同时使基层对实施的标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及时收集各类标准执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实时向上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反馈信息,以利于企业标准的定期修订和完善。

(6)依靠企业标准从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操作的安全性、监控保护系统的灵敏性三个方面将生产管理系统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标准化,为企业实现各项管理职能提供共同遵守的准则和科学依据,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地调动、组织生产活动中各种要素和环节,使企业管理高效、合理、科学。

2 应用举例――第一输油处管道技术研究所标准化开展情况

2009年度,第一输油处管道技术研究所根据本处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组的工作安排,结合部门自身实际,开展输油工艺技术标准化。

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通过对其输油设备生产能力及输送工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取最佳的输送工艺路线,确定最合理的工艺方案,规范工作,有效降低工艺成本。

二是充分把握标准的重要作用,按照以标准为本,制度为纲,管理流程和操作规程为目,纲举目张的逻辑关系,2009年度完成新增、修订制度10项,标准管理流程10个,工艺操作标准7个,操作规程10个。

2.1 制度修定

纵向上认真学习上级专业主管部门和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标准,横向上收集借鉴油田内外其它长输管道企业相关专业管理制度规程;与此同时,研究所各组室、各专业将前期学习结果与本处目前在用专业管理制度规程相结合,依照各专业掌握的相关最新企业标准及行业标准,分析几年来的制度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认真研究梳理,将业务所辖制度分成“适用、修订、废弃、新增”四部分。根据梳理结果,初步确定了制度修订大表。

2.2 工艺操作标准

通过对以往成熟的科技成果加以利用及平时积累的经验资料加以整理,按照流程清晰、参数明确、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针对我处输油生产的关键工艺操作,制定出适合各站实际的工艺操作标准,通过精炼的文字描述及流程简图,明确规定各工艺操作的适用条件、工艺操作内容及顺序(包括阀门及设备操作状态)、工艺参数控制指标,然后作为生产现场的指令性文件,有效指导场站操作及生产运行。

2.3 设备操作规程

针对负责管理的站控室工业空调、UPS、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操作,制定出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将操作要领、操作步骤、操作参数简捷化、直观化、图片化的表达出来,达到有效指导、固化岗位操作的目的。

以国家颁布的一切法律、法规条文、政策为依据,标准化对象能满足一般需要为前提,促进整体构成精炼合理。以达到最高的功能效果。对标准化对象进行比较和筛选,消除其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效能的环节,使管理项目、管理步骤简化,使原材料分类简化等等。标准的文字表达准确简明,逻辑严谨,避免不易理解或歧意的可能性。

3 体会

(1)制定好的各项技术标准、岗位操作标准一定要进行现场测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场测试首要解决的是现场符合性问题,各项标准均应建立在科学和实践经验综合成果的基础上,要做到符合实际,有效指导生产。因此,各项标准的指标和技术参数要经过现场反复试验和验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广泛征求场站的各方面意见,以得到严谨的科学论证。

(2)输油工艺标准化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规范和模式,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以适应生产为宗旨,应按PDCA管理法对其合理性、时效性进行长期维护和改进,延长其生命力。

(3)标准化工作必须做好继承和创新,没有继承,标准化工作就会失掉根本,没有创新,标准化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标准化工作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与时俱进,贴近实际。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标准及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规格和性能参数等进行选择、设计及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标准化;钻探工程技术人员;作用

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标准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尤其是目前对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许多钻探设备就要面向生产第一线,标准化工作宣传、贯彻的好与坏,是衡量一个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同时标准化这门学科也是每个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本文所指的钻探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是指从事钻探设备设计、制造、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中的大部分都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对标准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日常工作影响很大。所以加强钻探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掌握标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现代化生产,必须搞好标准化

现代化的生产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严密分工与协调基础上的高效率大生产,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关系更为密切。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单位生产的产品,有的协作点遍及全国各地,即使是在一个企业内部,也要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许许多多的生产技术环节,如果有一个生产环节不按技术标准生产,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生产,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产品质量标准化,特别是钻探设备产品质量标准化,关系着广大用户在钻探生产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所造成的恶果为数不少,如某产品研制过程中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和装配工艺导致停工。配合标准不统一,不能互换,在施工中往往也会造成停工。

在科研领域中,任何一项科研成果,不论是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还是新产品等,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即日常讲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可投入批量生产。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是通过“科学-技术-生产”这个体系来传递的。标准化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主要是在技术、生产这个环节上,它通过人们在技术和生产活动中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缩短新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周期,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消耗,从而加速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的发展。

近几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化企事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标准化管理。

一个企业就是利用一整套标准(广义的标准)把设计、生产、技术、供销、财务诸方面严密地组织和管理起来,即实行全员标准化,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样,一个国家也是通过制订和贯彻各类标准把各个生产建设部门,把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社会化的大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

标准化在国民经济统一体中,起着联系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纽带作用。而钻探工程技术人员在实现以上方面工作中是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对标准化在工作中的认识重要性,才能在本职工作中自觉运用和推行标准化。

二、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标准化属于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范畴,着眼于整体的协调和优选,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最佳协调、分解合成、简化统一、优选再现、稳定过渡等。它不但用于研究标准的制订与贯彻的运动规律,还适用于研究与处理其他各种技术工作。

对同样的一种外部约束条件,往往可以有若干种能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协调方式。最佳协调原理,就是从若干协调方式中找到最好的协调方式或最好的平衡状态。计划协调不是最佳协调原理的运用或别称。从近年来非开挖钻机的系统工程来说,设计、加工组装配套提交用户,哪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影响生产。

至于标准化的简化统一、优选再现、稳定过渡等原理,在研究、设计、生产等环节中成功应用的例子数不胜数。

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标准化原理,就可以把自己从事的科研、设计、生产以及管理工作做得更有成效。此外,标准化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互换性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靠性理论、价值工程、抽样检查、计量学等,这些现代化科学技术理论,正是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在从事工作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认识到:标准化既是对生产、建设等是一种合理的纪律约束,对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使企业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它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因此,每一个钻探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当熟练地掌握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社会生产必须要有管理

这种管理表现为计划生产、劳动组织、成本核算、指挥和协调各个生产活动环节等一系列的职能。随着科学技术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程度越高,更需要广泛地进行协作,没有标准化作为统一协调的技术媒介,现代化大生产是不可能正常进行的。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自觉地掌握运用标准化这个科学管理的手段,对社会化大生产的复杂系统进行简化统一、优选协调,就能把各部门、各生产环节组织起来,使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企业劳动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使科学研究生产得到持续、稳定和高速度发展。

当今世界标准化工作日趋重要。但有相当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标准化还感到很陌生,一部分身居领导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亦是如此。他们对标准化与科学管理的关系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尽管其主观上也想尽快改变本单位在管理上的落后状况,但却往往忽视用标准化这个手段来改进管理。他们不大注意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习惯于用行政办法搞管理,抓科研,抓生产,其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天忙忙碌碌,缺乏科学管理的办法。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往往就技术论技术,对同样的一种受外约束条件,缺乏最佳协调的概念和实行系统管理,致使企业生产面貌年年依旧,未有改观。

所以,能否运用好标准化这个科学的管理手段,其效果截然不同。尽管设计图纸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作标准作保证,同样会使单位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一个单位必须以技术标准同工作标准(工作程序、操作规范、各种管理制度)相结合,以工作标准保证技术标准的贯彻,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

“科研设计标准化先行”,此话言之有理。科研设计的过程,既是贯彻标准的过程,又是形成新标准的过程。任何一个科研设计成果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前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标准就是科研设计工作的基础和准绳,没有一项技术工作不是在各类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科研设计标准化先行,因为它是形成新产品的第一道工序。产品标准化的程度及其使用性能(加工要符合设计要求),是由设计的初始条件决定的,即设计决定着一个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产品的使用性能、决定着产品的生产程序以及使用维修、保管等。如果一台非开挖钻机定型生产,再去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统一,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造成损失。

设计一台非开挖钻机,除了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一些新标准外,往往还要引用很多其他技术标准。标准选用正确与否,对产品性能、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影响极大。一个室内试验标准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到产品安全可靠的工作,由此而导致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正确选用各类技术标准,关键在于工程技术人员对标准掌握的熟练程度。一个称职的设计人员,除了通晓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非常熟练地掌握、运用一部分基础标准,如图样管理制度、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等基础标准,是一个机械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工程技术人员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掌握某些基础标准,如同掌握数理化一样重要,数理化概念不清楚,运用于工程计算,就会出计算方面的问题,制图标准掌握不好,无法对外交流。因此,每个工程技术人员熟练地掌握一部分基础标准,是不断提高科研设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基本保证。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人类社会有生产,就有管理,有管理就有标准化。标准化不仅是管理的手段,而且是其他管理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无所谓科学管理,没有标准化,就没有高速度、高质量、低消耗。我们经常讲的管理出效益,就是贯彻落实标准化的具体体现。

每个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是通过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为地质钻探事业服务的,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贡献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掌握专业知识的多少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推行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每个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标准化这门学问如同掌握数理化一样重要。标准化是每个钻探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6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从体制改革、政策扶持、人才培养、舆论宣传等各个方面入手, 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页关键词】教育论文 职称论文 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正文】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从体制改革、政策扶持、人才培养、舆论宣传等各个方面入手, 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 创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目前, 国务院已了相应配套政策, 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也有具体规定, 建议有关部门在国家有关政策细则出台后, 立即制定实施细则, 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预期效果; 同时要建立与政策实施相配套的管理监督检查机制, 以保障政策的贯彻执行和落到实处。建议省委、省政府对现行科技工作评价体系以及干部管理、职称评定等某些相关政策、制度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负面效应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清理或调整不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规定, 制定切合安徽实际的、鼓励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知名品牌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要在编制、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我省设立国家专利代办处。要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专利组织机构, 将专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的正常开展。大力推动企业增强专利、标准意识, 提高企业的产权保护、管理、运用能力, 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 支持企业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重点支持企业通过再创新推动以我为主形成技术标准。鼓励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重奖获得国家名牌、驰名商标的产品。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省级专利市场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市场, 使科技成果直接面向市场面向企业, 实现科技与生产力的有效对接, 为科技创新提供原动力, 为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市场平台。要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设立专项资金, 用于采购自主创新的产品, 帮助科技创新企业降低风险。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机制, 给自主创新的企业以优先待遇。

【文章来源】/article/67/155.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科学技术;生产实践

科技监督是工作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技术监督就没有有效的工作,而没有标准化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技术监督。但是,在某些企业中,甚至技术监督系统的部门中仍然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严重的一点。标准化的工作是常常会被人们所忽视的,这样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这就是标准化工作和技术监督效果的影响。为了说明标准化工作是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笔者尝试以规范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控制的效果和作用浅谈一些看法。

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行标准化的意义

1.标准是评定质量好坏的依据

质量监督是一个企业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重要标志,它开展的前提是需要标准化,换句话说,没有标准化的监督就没有质量。一个产品的质量监督包括工程监理和检查以及总体评估,最后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合格或者不合格。合格和不合格的评估根据是什么呢?是标准化,是试验,是测量,是对试验结果和标准的有效控制。按照标准划分符合程度的等级,可以使评估标准更接近事实。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评估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由于标准过低,某些不合格的项目投入了正在生产中的合格的工程,因此导致许多生产事故。其中造成了总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万元左右,它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于是,各种质量评估标准就应运而生了,一些精确地指导能够做出准确的评估,甚至评估质量达到99%,以此来避免误判造成的巨大损失。

2.标准是规范质量监督的指南

如果没有技术质量标准化,监管人员进行常规的行为规范运作,让它自助测量、测试、检验,这将产生大量的误区,以致司法不公正,甚至增加纠纷的数量。因为产品质量的检查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测试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样不同的检查点数据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标准化的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要切实遵守指导思想,对企业的技术和质量监督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学习产品和工程的监督标准,对于生产质量的管理规范、质量的评定标准以及道德规范要他们完全熟悉,根据最标准的做法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严格检查,精确的质量监督,话语统一标准化,要保证质量监督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使监督检查单位和被检查人员心服口服。

3.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产品(作品)的质量依赖于质量的标准管理。为了达到一个更高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准,这些年来,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实行ISO9000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努力建立和完善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至今已有大量的企业申请并通过了该质量认证体系,并按照ISO9004质量体系进行了建立和完善,如今已申请认证标准的公司并不少见。人们习惯把这个依据体系称为“贯标ISO9000质量体系”。通过这些年来在各地实践中的“贯标”,使得贯标的主要工作,即整个“贯标”的全过程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行标准化的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舆论宣传

第一,以促进发展为导向,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加强宣传,使员工广泛地了解社会的标准化。质量监督部门要务实地支持标准化工作,使标准化工作得到及时落实,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得到舆论的监督,进而提高标准化的质量水平。第二,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标准化。第三,利用功能强大的信息进行宣传工作,促进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功能和优势,以法律为准绳,以科技为方法,以标准为根据,从源头上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尽力提高产品整体的质量水平,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作出特殊贡献。

2.以质量监督为契机,及时修订企业标准

大部分企业制定的标准在公司经过评级和升级,早已经超过了“标准化法”所规定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越来越灵活,原来的标准也就越来越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新需求。所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积极开展关于质量的监督工作,并及时审查和修改企业内部的各项标准。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建立一个更严格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内部标准,并积极采用国内和国外先进产品的产品标准。对生产型标准内容改造,使得它更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

3.转变职能,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工作

在市场经济极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中,具体的细节的工作主要由非官方的行业协会来制定,而社会和公司自身的质量监督就构成了机构的标准。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系统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在秩序的系统管理和国际规则的管理标准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开辟新的思路,在不改变其功能和标准化管理的前提下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以国家政策导向宏观的经济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和企业也要建立一个新的合作关系,加强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一个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加深企业改革,引导和鼓励企业严格自身的内部质量管理,实施标准化的产品生产,标准化的仓储、物流,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不同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实施企业的标准化,进而借鉴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和协助开展更多活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乡镇和民营企业来说,最主要是要从法律入手,加强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启动标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第三,做好日常管理的标准规范,引导企业做好基础性工作,提高产品的标准和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支持能力。

总之,企业标准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和加入WTO不仅使国家加强了产品的质量监督,更形成了一批相关的机构、人员、设备和设施,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而投资也加速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努力,我国的质量监督部门和监管标准化将会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嗣琪.北京市召开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会[J].安全标准化,2006,10:87.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工业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008-01

电气自动化综合了电力、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众所周知,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自动化属于信息化产业,因此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正是时展的需要。工业电气自动化运用高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保证了生产的可靠性,受到了许多行业的欢迎,尤其是得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重视,使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面先来了解一下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有关内容,然后进一步分析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概括

1)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概念。电气自动化全称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控制理论和电子网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而工业电气自动化指的是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自动化,它能够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率,对改善工业生产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时代在进步,我们不断走向科技化、信息化及工业化的新时代,工业生产需要紧跟时展,大力发展电气自动化,使其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

2)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电气自动化从出现到发展再到成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它的发展历程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分不开。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首先是电气自动化的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电机、电力等产品不断涌现,这使得自动化的这一概念出现。继电器、接触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它们的应用使人的意志通过设备操作来实现,这也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改革。

其次是电气自动化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一种新的理论被提出,它就是现代控制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处理与自动控制共同服务于生产过程,使得生产进一步被优化管理,自动化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讯、电子等技术都得到了进步,这促使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此时现代控制理论得到了推广,大多难题被集中到这一理论范畴。随着问题的不断研究,探索出了新的自动化理论,首先是大型系统控制理论的产生,之后又产生了智能控制理论,这一突破性的研究大大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最后是电气自动化相对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它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部分,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另外,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因素。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与物理科学的影响,下面分别来了解一下它们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

首先是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从广义上讲,信息技术是人类对信息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提供了新的手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电气工程中,充分的利用了通信技术,这也是信息技术影响电气自动化的表现。

其次是物理科学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在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物理科学与之紧密相连,物理科学的运用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三极管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使人类意识和设备操作联系起来,这一发明推动了固体电子学的发展,使物理科学与电气自动化相互关联。电气自动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与物理科学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到其它系统中。

4)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IEC61850的制定使得给不同厂家IED设备信息交流提供了标准,大大促进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是时展的必然,在IEC61850标准下,我国进一步研发了电气自动化系统产品,并且有所进步。与国际接轨,应用国际标准是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2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Windows已经成为了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基于PC的控制系统受到了广大行业的好评,它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具有易于集成的特点,维护起来相当方便。自从可编程控制器的国际标准IEC 61131制定后,使得编程接口更加标准化,各大PLC厂商都依照这一规范,推出的许多产品都能够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其中,PC控制软件也有许多是按照该标准开发的。在工业领域,电气自动化受到了高度重视,现在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现场总线及先进控制在生产中的应用。

1)现场总线指的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系统,主要解决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有关问题,它的出现给工业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对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它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领域。与其它控制系统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具有全数字化、开放性、互用性、智能化等特点,成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方向。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节约企业成本,现场总线的设置相对简单,使用的设备较少,节约了设备投资费用。除此之外,它可以减少后期电缆的使用,同时也节约了相关的施工费用,对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说,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发展尚未成熟,它与分散控制系统共同存在于工业生产中。

2)先进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并非易事,运用预估控制技术后,会使数学模型的要求降低。先进控制技术既可以进行模型预测,又可以进行推断控制,另外,先进控制还可以处理较为复杂的多变量。先进控制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模型辨识等功能,计算机技术就是先进控制的发展平台。智能化是先进控制的发展趋势,生产过程需要智能系统来完成,智能系统可以用来进行故障诊断、监督等工作。

3 总结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部分,大大推动了国民经济经济的发展。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电气自动化从无到有,从开始到成熟,它不仅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而且受到了物理科学的极大影响。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它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李秀梅.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及创新[J].价值工程,2013(08).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玉米;优化栽培;生态技术体系;高产攻关;集成示范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37-03

阜阳市是安徽省乃至黄淮海地区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之一。由于该区生态气候变化异常,缺乏栽培技术研究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玉米产量水平徘徊不前,年际间差异大。在以阜阳市为主的玉米主产区开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优化与集成的示范推广应用,探讨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我省玉米的生产水平,加快玉米生产发展,保证我省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2年由阜阳市农科院、临泉县农技中心、安徽科技学院共同合作研发的“夏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整建制高产创建”项目,是基于实施我省“玉米振兴计划”、“安徽省临泉县玉米千斤县”和“农业部2011年临泉县玉米整建制高产创建”项目而完成的。3a来,项目实施集技术研发、集成配套、示范和推广应用于一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采用的技术已辐射到阜南县、颍州区、界首市等县市区,为我省玉米“振兴计划”的实施和高产创建提供技术依据。

1 技术路线、技术体系及主要技术研发内容

1.1 技术路线 以主攻单产为重点,以现有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为支撑,以高产创建活动为切入点,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发展方向,走先进实用技术优化集成、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1.2 技术体系 主要围绕品种选用、科学播种、提高群体整齐度、合理密植、水肥调控等方面,将单项技术研究成果和传统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形成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体系;根据沿淮淮北的生产条件与技术基础,集中力量开展以阜阳玉米主产区为核心的生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集成黄淮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通过技术的优化集成和创新,形成一整套适合该区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综合技术体系,并在全省示范推广。

1.3 主要技术研发内容 (1)通过新品种试验和展示,提出本区主推品种的产量结构指标,筛选3~5个适合本区推广的高产、广适、抗病、抗倒品种;(2)根据本区域的生态气候条件和玉米生长规律,提出合理的播期;(3)采用玉米条带深旋一体化播种技术,提出合理的株行距;(4)开展玉米高产优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探讨主推品种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5)探讨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原因和对策;(6)立足本区生态气候生产条件和技术基础,探讨技术理论基础和核心技术体系,进行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2 技术体系总体构思

2.1 技术思路 以高产、抗病、抗倒、稳产、紧凑耐密型品种为核心,以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为基础,以中高密度为保证,以加强肥水调控为重点,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生产目标。

2.2 技术攻关 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推广生态播种技术、保障播种质量,落实“一增四改”技术,强化农机农艺结合,优化肥水调控,加强病虫草害防控,采用适时晚收技术。根据沿淮淮北的生产条件与技术基础,集中力量开展以阜阳玉米主产区为核心的生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集成黄淮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通过技术的优化集成和创新,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该区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综合技术体系,以便在全省示范推广应用。

2.3 技术方案 筛选熟期适宜的紧凑高产抗逆优良品种确定科学的播种时期条带深旋一体化播种技术合理密度(株行距比例)配方施肥及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晚收。

3 研究成果

以高产、抗病、抗倒、稳产品种为核心,以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为基础,以中高密度为保证,以加强肥水调控为重点,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生产目标,将单项技术研究成果和传统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化栽培技术体系。

3.1 优化强化品种性能 根据本区生态气候、生产条件和技术基础,立足“两审”品种,重点在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和抗逆性上进一步优化强化,在耐密性、穗部性状、抗病、抗倒、广适和生育期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要求,为大面积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3.2 优化栽培技术 对我区推广的玉米主导品种进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2010年对郑单958、先玉335,2011年对隆平206、登海605,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的方法,研究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密度、氮、钾肥与产量的回归关系,为玉米高产创建提供可靠的技术理论依据。

3.3 形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通过2a来的高产创建研究,初步提出了阜阳市夏玉米大面积高产群体结构指标,形成以选用紧凑耐密中熟型品种为核心、采用条带深旋一体化播种技术、加大种植密度、规范株行距(等行60cm、大小行80~40cm)、提高群体整齐度和播种质量、增加和调控水肥投入及加强田间管理(热雾机防治病虫害)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3.4 制定技术标准与规程 通过项目实施,主持制定了《阜阳市夏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阜阳市玉米亩产750kg栽培技术实施方案》和《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并已通过省农委组织专家审定。

3.5 适时晚收,技术集成示范 对黄淮海(南端)夏玉米实行适时晚收的理由进行分析,提出了主要技术指标及对策。并立足本区生态气候、生产条件和技术基础,探讨技术理论体系和核心技术,进行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3.6 开展技术培训,发表学术论文 在玉米主产县共组织技术培训285场次,印发技术资料85万份,培训人次42 000人次。其中基层农技推广骨干100人次,农民种植大户36人次,编写科普宣传资料32篇,培养研究生1人。在《中国种业》、《中国农学通报》、《农业科技通讯》、《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安徽农学通报》、《种子科技》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成果入选《北京国际种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第一届玉米产业技术大会学术论文集》和《第十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参与编著《中国玉米栽培发展三十年》和《黄淮海南部夏玉米种植技术挂图》(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4 主要技术创新点

4.1 连续3a创造了安徽省玉米高产纪录,率先实现“玉米亩产千斤县”目标 2010-2012年连续3a创造了安徽省玉米高产纪录,取得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三连冠。2011年带动临泉县全县玉米实现“亩产千斤县”目标,2012年全面完成农业部整建制高产推进任务。其中,2010年10hm2示范片单产达814.2kg/667m2;2011年0.33hm2高产示范点达838.4kg/667m2;2012年0.13hm2高产示范点达850.11kg/667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对我区推广的玉米主导品种进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的方法,研究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密度、氮、钾肥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及N、K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最佳农艺方案:种植密度4 145~4 744株/667m2,配施纯氮17.8~18.9kg/667m2和K2O 13.84~16.4kg/667m2,产量可达675kg/667m2以上,填补了我省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的空白。

4.3 制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 在安徽省首次主持制定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并通过安徽省农委组织的专家审定。

4.4 提出适合本区生态要求的品种特性和高产群体结构指标 以郑单958、隆平206为主,搭配先玉15、登海605、浚单20等品种。要求收获株数紧凑型品种4 000~4 500株;每穗500~600粒,千粒重320~360g,单穗粒重160~220g;株高220~250cm,穗位高95~105cm;中大穗大粒型,穗长16~18cm;抗倒、抗病性强、稳产性好;生育期中熟偏早。

4.5 探讨玉米适时晚收的原因与对策,确定玉米适期收获的具体指标 玉米适时晚收,其生理指标为苞叶干枯变白,乳线消失,黑层出现,籽粒硬亮,含水量低于30%。千粒重增加10%~15%,667m2增产玉米50~80。该技术成熟度高,配套技术体系完善。适合在阜阳市和黄淮南部地区推广,推广2a来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4.6 首次提出本区夏玉米最佳播种适期 中熟偏早类型品种播期在6月15~20日,中熟类型品种在6月10~15日,中熟偏晚类型品种6月10日左右。

5 整建制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

2010-2012年临泉县农委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31个乡镇玉米进行随机测产,结果为2010年全县玉米平均667m2穗数4 055.1株、穗粒数438.1粒、千粒重350g,理论产量达528.8kg/667m2;2011年平均667m2穗数4 081株、穗粒数486粒、千粒重330g,理论产量达547.6kg/667m2;2012年平均667m2穗数4 316株、穗粒数396粒、千粒重380g,理论产量达552kg/667m2;其中,2010年10hm2示范片达814.2kg;2011年0.33hm2高产示范点达838.4kg/667m2;2012年0.13hm2高产示范点达850.11kg/667m2;2010年临泉县玉米核心示范区3万hm2高产创建,单产达550kg/667m2,较非示范区667m2增产60kg,平均增产12.24%,技术辐射带动全县玉米单产超500kg/667m2;2011年配合临泉县玉米整建制推进工作,玉米核心区3万hm2单产达548kg/667m2,技术辐射全县。项目玉米核心区单产较非示范区增加63kg,产量提高13%,667m2节本增效122.85元。2012年全面进行整建制推进,面积达8万hm2,较前2a非示范区667m2增产62kg,平均增产12.7%。3a累计推广面积为14万hm2,共增产玉米12 975万kg;新增产值20 465.58万元;新增利税(纯收入)20 046.82万元;科技投资收益比为1∶47.87,科研投资收益比为1∶192.06,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措施如下:

(1)以玉米振兴计划、粮食高产创建、玉米整建制推进为抓手,加速了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步伐,使新技术一步到位推广到千家万户,同时解决了技术研发经费问题。

(2)以县(市、区)为主体,以示范片为纽带,建成一批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基地,成为行政推动、产业运行、技术支撑、条件保障相配套的粮食生产体系,进而发展成为区域性粮食优势产业带。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并带动了周边县(市、区)玉米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畜牧和加工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3)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和生产基地于一体,实行产学研结合,分工协作、协同作战进行技术研发、试验示范、集成配套和大面积推广。通过技术示范带动,建立起一支胜任阜阳市玉米生产发展的专业技术研究队伍和创造了相应的研究开发条件。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培育了一批玉米产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技术骨干,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保障,推动了玉米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将科技研发项目和关键技术试验安排到示范区、示范户,接受技术示范户、技术骨干的验证,能有效地解决生产的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技术问题。同时,通过广泛宣传、技术培训,创新了服务方式,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培育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机械的推广应用速度和转化率,锻炼和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

(5)通过采用条带深旋一体化播种技术及秸秆覆盖、配方施肥和水肥调控、热雾机病虫防控等农艺措施,实行用养地相结合,促进了土壤结构的良性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田小气候的改善及良性循环。通过农技农机配套,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改进耕作制度,将玉米精量播种、集中施肥和蓄水保墒技术集成组装综合运用;确保了本区播种质量和合理的株行距比例,实现了本区域玉米精细化播种的目标。

6 结语

国内研究与示范应用的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因种植地区土壤、气候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产量也高低不等。与同类研究相比,本项目在安徽省阜阳市范围内将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推广生态播种、保证播种质量,落实“一增四改”、强化农机农艺结合、优化肥水调控、加强病虫草害防控、采用适时晚收等多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综合应用,使安徽省皖北主产区夏玉米产量及单产有了新的突破,在我国黄淮海南部地区相关技术研究文献中未见报道。同时,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的方法,研究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密度、氮、钾肥与产量的回归关系,为该区推广的玉米主导品种进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和集成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以选用紧凑耐密中熟型品种为核心、采用条带深旋一体化播种技术、加大种植密度、规范株行距、提高群体整齐度和播种质量、增加和调控水肥投入、加强田间管理为主要内容,集成组合形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为黄淮海南部玉米区探讨了一条由低产实现高产的新的技术体系,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应用的新思路。但与国际和国内玉米主产区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牛峰,杨涛.阜阳市夏玉米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79-81.

[2]牛峰.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种子科技,2010,28(3):41-42.

[3]牛峰.黄淮海夏玉米适时晚收原因的探讨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72-74.

[4]牛峰.安徽省玉米概况及发展对策[M].中国玉米栽培发展三十年(1981-2010),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张子学,杨涛,牛峰,等.先玉335夏玉米高产栽培优化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5):19-22.

[6]牛峰,刘正,杨涛,等.阜阳市夏玉米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8-130.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大豆 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81-01

1.标准化管理在大豆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在大豆生产实践过程中,开展很多生产实验、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活动获得成功的,往往不单纯是技术的功劳,而是管理和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成绩越大,管理所占的份额也越大,即呈正相关。在讨论大豆生产时,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播种面积、总产量与出口量。为达到这个目标,探求突破技术与创新技术固然重要,但运用科学管理手段,把科技成果转化到生产过程中去,在大范围内用好这些技术同样重要。从生产力观点来看,科技成果只能说明生产能力含量的多少,还没有变成技术和产品,即没有变成模式技术和果实大豆。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完成这个质变和量变。

在与先进国家比较时,管理学者有一种提法:说技术落后,不如说管理落后,技术落后十年,管理则落后二十年。当论及技术与管理的相互作用时,常常提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标准化管理在大豆农业生产中尤为重要,它是智能化农业的一个操作要点。

2.标准化管理在大豆生产中的作用

标准化是一门横向学科,既有管理属性,又有技术属性。它是组织、实施、考核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大豆的农业生产技术管理中离不开标准化。

大豆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和科研、生产、流通等方面,涉及农业、粮食、外贸、生产资料等部门。为使各方面、各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协调一致,保证生产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必要发挥标准的纽带连结与标定作用。

大豆的农业生产过程,也是―个复杂的农艺过程,种、管、收都对最终产品发生影响。为使这些生产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各项技术切实实施,须将标准作为依据。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的桥梁,用统―标准的形式予以固定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就能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在大豆农业生产组织中,农业机械是单独管理和使用的,过去是机耕队,现在是承包户。农机承包户与土地承包户是两种关系形式,两者直接与间接利益不完全一致,如何协调矛盾,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就是依据。

大豆种子做为商品,生产、经营、使用不是一个单位,如何协调三者的关系,必须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在“四化”中,种子标准化是其中重要的“一化”。另外,种子生产本身也包括许多环节,即科研、区域、繁殖和生产,还包括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检验等环节。哪个环节不按标准进行管理,都会使种子质量下降。要组织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实行全方位科学管理都离不开标准化。

3.标准化管理在大豆农业生产中的体现

开展大豆农业标准化同其他标准化对象一样,是科技成果和生产经验的结晶,是从事生产和管理的准则和依据。在确认技术标准时要运用统一、简化、协调等基本原理,符合农业标准的有关大的原则;在执行技术标准时须经有关规定,规范、规程。

大豆的标准体系中主要有种子标准、农艺标准、产品标准。在种子标准中常用的有品种标准、区域试验标准、生产技术规程、种子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种子分级和检验标准等;在产品标准中,常用的有质量、卫生、储运及检验方法标准等。

贯彻标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农业标准,多为指导性标准,综合性强,生产地域性强,周期长,面向千家万户,生产者、管理者的质量意识薄弱,这些给农业标准的贯彻增加了许多难度。

在大豆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中,采取的方法和侧重点与其它作物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可经过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等环节。

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使生产者、管理者掌握标准。兴办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进行典型示范,使人们看到贯彻标准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施肥制度、种子繁育制度、农机管理制度、技术档案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监督检验制度等,保证标准的贯彻实施。

三是加强组织管理。首先是加强领导,标准化是一个管理过程,没有领导的重视,标准就难以实施;其次是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发挥其职能作用;最后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密切协作,保证标准的全面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