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5:12:47

多元化管理论文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多元化管理指的是组织在招聘和留用有着各种背景的雇员时系统的、有计划的承诺(Thomas)。本文试图对多元化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譬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与组织文化的关系,以及多元化在各国的应用,尤其在中国的体现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的流动。作为公平就业新时期的体现与要求,多元化管理为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而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有所贡献。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管理 公平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文化 多元化管理(Thomas)指的是组织在招聘和留用有着各种背景的雇员时系统的、有计划的承诺。根据这个概念,组织内群体和个体间的一切差异应被认可,并受到尊重才是。应该说最早的多元化研究应该始于美国学者Johnston和Parker(1987)发表的著名的《2000名劳动力》的报告,很多组织以此为线索开始了劳动力多元化的活动。然而,西方众多学者的研究并无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也许社会科学的一些问题一般是没有定论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像自然教科书上的一个问题总有“唯一解”或是“最适解”。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的空间,可以适当为其培植一定的环境和生存的土壤,而得出相应的结果。这一点似乎也说明了为什么基于案例的多元化管理只能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才是有效的。 对定义的疑问与解释 单看这个定义不免让人产生几个疑问: 如果是不论背景的招聘和留用,这与过去的公平就业岂不是换汤不换药?如果不一样,那么多元化管理又是怎样的? 组织为什么要招聘有着各种背景的雇员,而且还作出系统的有计划的承诺。如果是由于有利可图,为什么通过公平就业立法没有得到更好的实施? Catherine Cassell在对各路研究的阐述中,交代了多元化产生的背景。其中两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公平就业的状况。从多元化管理的字面上也不难理解它与人口变化的趋势有关,正因为人口发生了变化,才使得多元化管理有意义。例如,妇女和少数民族日益进入劳动力市场,构成劳动力储备的来源。此外,劳动力的老龄化等。应该说这种变化的发生不仅发生在一国国内。例如早期开始的移民潮,现在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快进行,导致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局面,导致国内国外企业组织都必须面对这种国内国际的挑战。其实这个问题在欧洲,尤其在北美早已引起了注意,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不得不出面干涉劳资双方的关系。单从保证充分就业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就业来说,政府动用了法律这个武器,强制要求企业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法律上制定了公平就业法后,一方面社会必须动用一部分的资源,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维护或实现这些法规所界定的“权力”和“义务”。另一方面,由法律来界定的根本问题是这些法规在保障和增进社会成员(可能是大部分)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因为法律具有特有的“普遍性”和“强制性”,违反了法规就要受到处罚和矫正。前者是政府动用法律武器的有形成本,后者是无形成本。从某种角度上看,法律所规定的东西并不能获得有效的普遍的遵守。因为人虽有抑己为群的特性,同时更有牟取私利的本能。这是传统的公平就业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快人们便发现这类立法根本就没有纠正或整顿更为间接的歧视行为。 现在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组织不仅要经济效益,同时也要顾全社会效益。如此,组织不得不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主动”去重视、去考虑相关利益者。对多元化管理的众多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传统的公平就业是外生变量,是由法律法规驱动的,关注的是数量和问题;多元化管理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民营企业专业化多元化

一、早期专业化时期

19世纪中叶,人类社会中企业制度创新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以需要大量内部管理和复杂组织形式的铁路公司为先导的现代企业逐步兴盛起来。据统计,1917年美国最大的278家公司中绝大多数是单一产品型企业,只有7%左右为主导产品型企业。这也就是说,在美国企业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是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只有极少数呈现出较为“自然”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中国民企的创业初期,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某一种技术生产或提供某一种产品/服务开始创业的。所以可以说此时企业经历了一段极其短暂的专业化经营时期。另外,计划经济时期,很多企业根据政府的行政命令决定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企业无权自己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其产品类型及产品组合,因此,那时企业基本上也都是处于专业化经营阶段。

二、专业化向多元化转变时期

美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起步的。二战以后,多元化经营成为大公司迅速扩张的重要方式;进入50年代初美国企业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热潮,且越来越猛;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美国第三次兼并浪潮的出现,美国企业多元化发展达到高潮。最典型的是ITT公司,该公司从1960年起的20年里混合兼并了300家公司,进入美国最大工业公司十强之列。

20世纪中叶的“电子革命”使企业创造了新的产业平台,使一批批,一群群新产业,新产品生成和发展起来。企业技术飞速进步,每个企业一般都拥有了一项或几项核心技术,资源极大丰富,甚至出现了富余资源等待开发利用;企业经营者们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管理能力也极大提高。且那时还处于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时期,市场上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正处于卖方市场态势,许多行业存在着极大的行业吸引力。

因此,在中国也不例外,众多企业积极向外扩张,增加生产或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另外,在本行业已经占据有利地位的企业面对极具吸引力的新兴产业,他们也在考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是企业规模壮大到一定程度时也必然欲追求范围经济效应,此时企业也会选择多元化经营。

三、新型专业化时期

在西方,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及西欧就出现了一股反多元化经营的势头,并出现了“反混合兼并”“反多元化”的呼声,逐渐形成了“归核化”(refocusing)或“范围紧缩”(dounsizing)的新浪潮。大公司们纷纷以多种手段清理非核心业务并加强核心业务,形成适度的多元化状态,企业开始注意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入90年代以后,受美国学者CK·帕汉拉德和哈默学的着名论文《公司核心能力》的影响,回归产业又一次成为众多企业明智的选择。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成为飞机制造业的“巨无霸”,正是波音公司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举措。

而反观中国改革2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先后有多种形式的所谓“多元化”经营战略形式出现,如:

(1)“办三产”、“福利工厂”型多元化。这是“中国特色”,因为要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难”问题,解决富余职工生活着落问题。

(2)非市场、半市场型多元化。这多半是1992年以来,许多企业大搞所谓的“多元化经营”而兴起的。这完全是过渡时期,计划与市场双轨转折、胶着时期,卖方市场发展到顶峰。

国外企业在实行多元化经营时,往往是为了规避单一市场的风险,寻求到新的利润来源,重视多元化经营中产业间的关联程度,而中国的企业在实行多元化经营时,往往过多地服从于公司扩大规模和低成本扩张的目标,加上我国企业领导人在经营和管理上有一种独特的“心态”,急于把企业规模做大,怀有一种明显的“大公司情结”,当原有产业和原有市场满足不了这种特殊“情结”的时候,就会迅速向其他产业和其他市场渗透,而不管这些产业与原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如何,导致企业盲目多元化。巨人集团正是吃了盲目多元化的苦果,它盲目向与软件毫无关联的保健品业以及房地产业进军,最终兵败78层巨人大厦

四、企业的知识及能力决定企业的外在表现

企业在成长初期,由于其知识与能力尚处积累阶段,企业还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此时,企业只能集中自己有限的资源与能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发展上来,发挥专业化的优势,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争取尽快在本行业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主导产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相关条件,取得了相对优势的竞争地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初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企业开始力图在原有产业之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追求范围经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便会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企业实行多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外部原因分析,主要是市场容量的限制。市场需求与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会促使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同时,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会诱使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现代包装设计;与时俱进;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文化,设计师如果不了解民族设计的文化特征、地域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就难以找准创新设计的出发点,难以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立足。诠释一件设计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的思辨及意蕴的解读[1]。从工业革命至数字化生存,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度、跨地域、跨文化的艺术、设计交流和贸易量成倍增长,就更需要包装设计师对他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设计品质、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

一.商品的流通性决定了包装文化的多元性

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其实用与视觉价值意义日益为人们所瞩目。进入商品社会以来,人们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寻求到了一种大众化的鲜明生动的传播、交换方式。就其包装意义而言,已成为运输商品,保障物品质量、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体。包装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人类又因这一成果创造出新的行为模式[2]。包装文化以追求效益、功能,美观为目标,是装潢设计与包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形态。因此,它是技术学与艺术学相结合,同时又融合了使用过程中人、物、环境因素,尤其是包装材料、造型、插画的结合,体现出器物的形象。而且,由于包装外在的界面以直接的、艺术化的形象诉诸于人的视觉,它能在商品营销活动中,引导人们消费选择,提高时尚消费品味。与消费者在文化心理上产生沟通。

成功的商品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商品的流通性决定了包装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性是理解创造力的内核,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包揽所有最好的想法。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伴随着戏剧性的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的意大利文化,设计文化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征,深负创造力。德国和丹麦是秩序与条理的代表。目标明确、条理清楚、目的性强,同时兼具创新。而在美国的设计中则几乎可以看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影子。这是由于美国是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大熔炉,具有多元文化的特性。

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进行哲学深层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类社会学、知识甚少,对文学全然不知、找不准卖点,可想而知商品就难以畅销,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

西方文化从对中国和东方文化的了解中获得了很多灵感,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在同西方文化交流中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具有原创性的设计灵感?从设计文化上讲,中国还欠缺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根源中汲取的东西是非常独特的。但同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包装文化的重点不只是强调文化的差异,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芬兰设计师的思维是芬兰式的,德国设计师也有自己的特点,意大利、英国的设计师亦然,但他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国际意识。问题是我们能否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得到启迪,在国际化环境中产生出自己独特的包装设计艺术。

二.包装设计具有与时俱进的人文特征

包装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充满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创造性成果。作为服务与人的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必须要涉及到人文思想,它就像春雨滋润着设计师的心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事一种精神活动,包装不仅创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了解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认知生产的国度、区域、国度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逻辑推理、审美特征、消费心理等全方位的认知、包装既是产品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的商品,传递着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

包装设计有着稳定的基本文化形态,并不断为社会文化注入鲜活的新内容,不断产生着与时代同步的新面貌[3]。也就是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显特征。其次,文化的前进走势成为包装设计发展的内驱力,一是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即人类要不断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如生产生活过程中的运输、营销、保鲜、盛贮等都要由包装设计为其提供保障。这种需求促使着人们去发明和创造,促进技术、艺术的进步,其结果必然使新的包装设计成果产生。

其次是人类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媒介,通过包装设计影像承载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道德伦理、民俗风尚等。

科技的发展,造就了新的产品造型、质量标准、设计观念及评价体系,受众对产品设计永无止境的新要求,不断鞭策设计者拿出更好的设计。与之相应的设计师理应具有较全面的素养与才能。

设计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它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包装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中外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4]。优秀的设计作品源于设计者具有深厚的文化、良好的心态、冷静的思考、绝对的自信。无论艺术界,还是设计界,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大多具有深厚文化素养与功底。

要成为出色的设计师,乃至有志于成为设计家的话,设计者就决不可以满足于技术、技巧的完善圆熟和眼前的经济利益,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无论从目前还是从将来着眼都是极为重要的。

诚然,不能说文化学习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如同只知埋头种田的农民,终究称不上农业专家,充其量是个“种田手”一样,一个不具备文化素养和底蕴的设计者,充其量只是一个技能高手、一个高级操作工,无法成为独立面对设计市场的将才,更谈不上在风云变幻中闲庭信步的帅才。技术训练与文化素养的差别,将会在这个时候反映出来。文化素养的积累与发酵,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设计者的理解力,成为其坚实的地基与自信的来源。

由于时代的局限,各种设计理论难免掺合着杂质,但这不能成为放弃文化学习的借口;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避免把设计文化神化为束缚思想与手脚的教条、戒律,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梳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如我们吃猪肉、羊肉,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猪、羊一样,这种消化、吸收、借鉴,绝不是外表的模仿、复制、克隆,而是为我所用,用以滋养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艺术。

信息时代多元文化语境对我国包装设计的合围影响下,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文化性,挖掘、整理中国包装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文化思想精髓同当代设计的要素以及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包装设计的人文发展之路。

结语

注重生活、消化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发展自生的竞争力以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侵略,这是我们当前设计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指导艺术创作的审美意识的形成应当是设计家对设计传统、对人类文明的历史,对设计家所处时代的思想、情感、观念充分了解与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的结果。而这种思考是一种“人类共同情感”的交流,是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所共有的对宇宙,对人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永不泯灭的情感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绵延与扩展。

参考文献

[1]田少煦.关于艺术设计教育中时代特征及民族性的思考.包装与设计,1998,(6):38页

[2]张立强,过山.浅谈礼品包装的文化性.包装工程,2002,(1):23页

[3]刘丹.包装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包装工程,2002.(3):90页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6页

作者简介:彭建祥(1972—),男,山东济南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包装设计研究。

MODERNPACKAGEDESIGNAFFECTEDBYDIVERSIFIDCULTURE

PENGJian-xiang,ZHUXiao-yao(FineArtDept.,HengyangUniversity,Zhu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ZhuzhouHunan421008,China)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4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结构分面化的基本概念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所谓宏观结构就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顶层框架的架构。而微观结构是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元素的构成。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结构的分面化问题。

所谓“分面”,是指可以表征一类事物某一方面属性的一组简单概念元素。对于同一类事物,可以用多种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形成多个面――分解。在所形成的多个分面之间,是相互独立并行的,因此各分面内的元素就可以进行组合――组配。这种组配由于有“多个面”参与,所以可以多维地、全面地揭示事物的属性;由于参与的“多个面”是组配的,所以又可以灵括地、方便地揭示事物的属性。

而所谓的“分面化”,则是指从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分解和组配的方法建立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结构的架构过程。分面化往往是相对于单一线型化而言的。由于在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宏观结构的架构上存在着多维分面化架构与单一线型化的架构,而且,在时间上,单一线型化的架构产生于多维分面化的架构之前,所以,研究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结构的多维分面化。首先应该研究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单一线型化的架构。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单一线型化架构的分析

所谓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单一线型化架构,就是指在架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宏观结构时,将电子文件作为一个固定的实体,然后,按照文件管理流程一维地将电子文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的元数据。然后再依次对所划分出的不同类型元数据再进行细分,由此所形成的单一线型的结构。这种单一线型化的架构方式,典型的是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为代表,该标准首先是将电子文件依据文件管理流程划分成几个不同类型的元数据,即划分为“文稿、文件、文件组合、文件集”等类型的元数据,然后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对“文稿、文件、文件组合”进行细分,从而在“文稿”下再列出文稿的特征元数据、在“文件”下再列出文件的特征元数据、在“文件组合”下再列出文件组合的特征元数据及在“文件集”下再列出文件集的特征元数据,由此便形成了单一逐级划分的线型框架架构。

具体来看,该标准对“文稿”的细分出了“责任者”、“描述”、“语种”、“题名”、“主题”、“来源”、“功能”、“日期”、“关系”、“权限管理”、“内容范围”十一个特征元数据,这些特征元数据,都是描述“文稿”所应有的;对“文件”的细分,也是分出了与“文稿”相同的十一个特征元数据,这是因为文件与文稿都是具有相同性质的电子文件。所以,描述它们特征的元数据也就必然是相同的,同样,“文件组合”、“文件集”也是与“文稿”、“文件”具有相同性质的电子文件,其差别仅仅是文稿、文件、文件组合和文件集是电子文件表现的不同形式和级次而已。所以。在对“文件组合”、“文件集”的细分,其细分出来的特征元数据也与文稿和文件的相同。

由此可看出这种单一线型化宏观结构中隐含着大量的相同的元数据元素,即元数据元素的冗余度很大,这种冗余度而且会随着对元数据不断细分,会呈几倍或几十倍的倍率增加。其结果相同元数据元素的数量极其庞大。

再对电子文件的文稿中的“责任者”进行细分,又分出10个描述文稿“责任者”的特征元数据元素,分别为“责任者类型”、“个人ID号”、“个人姓名”、“部门名称”、“职务名称”、“联系方式”、“电子邮箱”、“数字化签名”、“机构标识符”、“机构名称”,同样对文件、文件组合、文件集中“责任者”进行细分。分出来的特征元数据元素与文稿中的“责任者”下的特征元数据元素也完全相同。由此可见,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单一线型化的宏观架构会导致元数据严重冗余,数量庞大,十分不科学。

为了降低冗余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采用了减少对元数据元素细分的方式来减少相同的元数据元素。其具体做法是对“文稿”下特征元数据元素都没有进一步细分。仅有如“贵任者”、“题名”、“权限管理”、“主题”等特征元数据。而对“文件”、“文件组合”和“文件集”下的特征元数据都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文稿”下特征元数据元素的冗余。但也有其局限性。就是降低了元数据元素的专指度,仍以“文稿”的“责任者”为例,如不对其进行细分,那么这个“责任者”元素就很不专指,就很难确切地表达责任者的类型,是机构团体责任者还是个人责任者,以及责任者的部门名称、职务、联系方式、数字签名等具体含义。

由此可见,单一线型化宏观架构局限性是:

(1)因其对电子文件是按照单一线型的逐级划分方式进行的,使得元数据冗余呈倍数上升。冗余度十分大:

(2)为降低冗余度,减少细分级次,又降低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元素的专指度。表达语义不具体:

(3)因其是一维展开的。难以多维、灵活地揭示电子文件的特征。

正因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单一线型化架构存在以上的缺点,才促使人们努力完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架构,因而才有分面架构的出现。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多维分面化架构的分析

所谓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多维分面化架构。就是指在架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宏观结构时。利用分面的方法,将电子文件划分成多个分面,各个分面内的元数据元素可互相进行组配,从而形成满足各种需求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多维分面化架构典型的是以《澳大利亚文件管理元数据方案》0标准为代表,该标准采用分面的方法,将电子文件实体分为“文件”面、“责任者”面、“业务处置”等面,其中,每一个分面之下。再细分成亚面――类型面和依附于类型面的亚面――特征描述面。这样面和面之间可以组配,亚面和亚面之间也可以组配,便形成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多维分面化架构。如以这样的结构同样表示“文稿”、“文件”、“文件组合”和“文件集”的责任者特征,就可以将文件分面与责任者分面进行组配来表达。见图1所示。

图1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文件分面与责任者分面的组配

从图1可以看出,文件分面下的“文稿、文件、文件组台、文件集”它们分别可与责任者分面进行组配。从而可以形成多种责任者类型――如文稿责任者类型(内部责任者和外部责任者)、文件责任者类型(内部责任者和外部责任者)、文件组合责任者类型(内部责任者和外部责任者)、文件集责任者类型(内部责任者和外部责任

者),也就是说采用多维分面化架构可以达到同样的单一线型架构细分的效果,但是其结构却更简洁明了,元数据元素的冗余度也大大减少。由于多维分面化结构是可以多维组配的,因此,除了分面与分面之间的组配外,还可以在各分面内进行亚面与亚面的组配,也就是各分面下的子分面与子分面进行组配,如图2所示。

图2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责任者亚面之间的组配

从图2可以看出,当责任者的“内部责任者”亚面与责任者的“特征”亚面组配时,就可以形成“人员责任者的ID,人员责任者名称、人员责任者时间、人员责任者授权、人员责任者联系方式、人员责任者关系、人员责任者概况”等一系列表示人员责任者的元数据元素,同样,将单位责任者、机构责任者、组织责任者分别与责任者的特征亚面组配,也可以形成单位责任者、机构责任者和组织责任者一系列表示责任者特征的元数据元素,其达到的效果也如前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单一线型架构细分所列举出的责任者特征效果一样,同样,采用这种多维分面化架构,不仅元数据元素的冗余度大大减少,而且也使元数据的宏观结构的安排更合理。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多维分面化架构的本质

从上面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多维分面化架构的分析,似乎“组配”是多维分面化架构的本质,其实“组配”仅仅是其的表面现象,而其本质却是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系统的分解。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也是一个系统,而多维分面化则正是通过对该系统科学分解而架构起来的,即通过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综合分析,通过分解,建立起多维分面,而分面组配仅仅是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系统的分解在结构上所进行的还原。由此可见,“组配”现象下隐含着“分解”。

因此,多维分面的分解必须科学,必须具有理论的指导,否则为分解而分解。

缺少目的性。目前在国际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多维分面化架构其分解都是基于电子文件管理连续体理论来进行的。如前所述,将电子文件元数据系统,分解为文件面、责任者面和业务处置面,其理论根据主要是依据电子文件管理连续体理论的三个实体来划分的,即依据文件管理连续体理论的文件实体轴形成文件面、责任者实体轴形成责任者面、业务处置实体轴形成业务处置面,所以,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分解为文件面、责任者面和业务处置面是具有其内在的科学性的。不仅如此,由于多维分面化架构的科学性,因而其形成的分面架构又被国际电子文件元数据管理领域所共同认可。并进而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3081―1信息与文件一文件管理过程一文件元数据一第一部分:原则》所采纳,从而成为国际标准的多维分面架构。

由此可见,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多维分面化架构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1)依据电子文件管理连续体的基本理论进行面的多维分解,符合电子文件管理的规律,具有科学性与理论基础。

(2)采用面的多维组配,可灵活地组配形成所需的各种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从而可多维地、全面地反映电子文件特征,因而功能更加强大。

(3)采用多维分面架构,优化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宏观架构,促进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宏观架构的标准化,因而十分有益于电子文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及法律凭证价值的实现。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管理质量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教学管理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深化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认识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 年提出的。它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它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我们的孩子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几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内流行甚广,一些教育专家称之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有的课程改革专家把其当成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它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学生应该从多元角度去评价,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其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表现出来,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不在于提出人们有多少项智能,而在于指出了人与人潜能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他把智能定义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多元智能理论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及发展潜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的育人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并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个性,建构合理的评价系统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应根据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加德纳认为,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他强调,帮助每一个人彻底地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神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智能的演变。学校的教育是开发智能的教育,其宗旨应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 

人类拥有多种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仅凭一、两种智能,是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为此,我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方向,适时调整课程,迎合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加快成长。在课程改革中适时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基本要求,整合教学内容,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特色,及时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构建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从岗位需求人才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侧重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了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到教学管理中,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坚持以教学过程各类教学环节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使教学管理符合教学规律,在探索、发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体现教学规律的要求,建立健全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完善各教学环节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真正领域(即社会承认其价值的学科)中的活动,才能最佳地发展和促进人类的认知能力”。对教育而言,其对象是人,而多元智能理论提到的八个智能和对人的发展智能功能,在教学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是管理者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整个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工作如同纵横交错的网络,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管理队伍做保障,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高职教学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必须建立一支“敬业精神好、文化层次高、综合素质优、业务水平强”的管理队伍,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事业心,有现代化管理知识,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教育教学中起指导作用。他们既有判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善于管理的实干家,能较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熟悉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将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在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具备自我反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多元智能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由于教学管理各环节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这一切都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人际关系智能”互相协作和沟通。

        总之,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只有积极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深入理解多元智能理论,才能诠释多元智能理论后就要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的八种智能,尽量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建立信心,有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挖苦学生,不能讽刺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张家勇.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教发展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3(3):114~116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9).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股权结构 多元化经营 企业绩效 理论

一、引言

关于多元化经营的含义,在国外以往的研究文献中主要包括市场多元化、产品或行业多元化和资本运营的多元化。目前国内关于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基本针对的是第二种解释,即行业多元化。所谓行业多元化是指一家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品或服务。通常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是基于以下原因: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会,获取最大利润;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能力优势;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保持企业取得稳定收益;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地成长,摆脱某一种产品市场的有限性对企业发展的限制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等。从西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际情况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曾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大肆并购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业务,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尤其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时因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产业选择误导、人才难以支撑、时机选择难以把握等弊端而陷入了“多元化陷阱”。因此,许多原先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资产剥离重组,削减规模。同样的情况也在我国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经掀起了多元化经营的热潮,许多企业都热衷于实施多元化经营,从而大举进行相关和非相关的并购重组。但在9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强化主业、削减副业的业务重组,特别是巨人集团、德隆集团和三九集团因多元化失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现实情况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多元化经营到底会对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多元化经营的结果,即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始展开综述,然后再追溯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依据理论,对国内外文献关于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理论上讲,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有利有弊,因此,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取决于其收益与成本的综合比较。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正面效应体现在:多元化经营能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能力;多元化经营可以创造内部资本市场,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公司价值的减少;也可以通过债务的免税功能来提高公司绩效;也可以导致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还能够帮助企业寻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最优经营领域。负面效应主要有:多元化经营增加控制成本并容易引起过度投资;多元化经营还会带来更多的成本等。国外研究者们使用了不同的多元化衡量指标和绩效衡量指标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证研究,部分研究表明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不相关或相关不显著(Raverscraft,1983)。但多数的实证研究表明多元化会降低企业绩效(1ang和Stulz,1994;Servaes,1996;Denis等,1997;Claessens等,2000),一些学者还对多元化的折价程度进行了考察:Berger和Ofek(1995)对3600多家美国企业在1986年至1991年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其研究发现多元化可以减少公司价值的13%-15%。Lins和Servaes(1999)研究发现,多元化折价比例在日本公司为10%,英国公司为15%。尽管如此,仍然还有部分研究表明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成倒“U”型关系,或两者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上述实证研究多以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数据为研究依据。而最近一些研究新兴市场的多元化问题的重要文献开始涌现。Lins和Servaes(2002)采用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和中国香港)股市上的1 195家公司作为样本,发现相对单一行业公司,多元化公司价值较低(平均导致7%的价值损失),盈利能力较低。1999年Claessens等采用更大的样本,研究了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和香港)上市公司的多元化行为。也发现多元化对企业价值有负面的影响;与2002年的Lins和Servaes不同,当多元化的企业属于大型产业集团时,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反而有正面作用,这一特别现象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这些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中多元化有着与美国等成熟市场不同的机理,多元化与企业业绩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国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最早从刘力(1997)开始,他以21家纺织行业的企业和29家家用电器行业的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资产负债率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后,朱江(1999)利用1997年度146家上市公司分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也发现多元化经营与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及营业毛利率等业绩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马洪伟、蓝海林(2001)利用总资产盈利率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用熵指数衡量公司多元化水平,研究发现,样本公司总体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之后,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我国的多数研究也都表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雷良海、杜小娟(2003)认为随着多元化程度的上升,公司的盈利水平会下降。周晓艳和王凌云(2003)、傅继波和杨朝军(2006)认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姚俊、吕源、蓝海林(2004)用ROE和ROA衡量公司的绩效,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程度虽然与ROE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ROA显著负相关。石水平、周英顶、黄郡(2006)采用Tobin’Q值来衡量企业的价值,研究得出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业绩显著负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价值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认为其原因可能是Tobin’Q值不适应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也有部分学者在采用了Tobin’Q值之后,发现多元化经营能增加企业价值。苏冬蔚(2005)研究了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姜付秀、刘志彪、陆正飞(2006)研究了多元化与企业价值以及收益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具有正效应,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的多元化对企业收益的波动具有负效应,即多元化降低了企业收益的波动程度。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依然存在许多争论。但其中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大多数研究结果,存在一个比较趋同的观点,即多元化经营会降低企业绩效。既然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减少相关,为何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

还正在从事着多元化经营。Hill和Hanson(1991)指出,如果不考虑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初始动机,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难以得到很好的理解。因此,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初始动机来考察,多元化战略作为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取与否必然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制约,而股权结构又是决定公司治理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因为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了股权所有者对管理者实施控制和监管的能力及动机,因而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行为。所以,多元化经营会受到股权结构的影响。两者之间关系假设的理论依据是理论。理论认为企业维持价值减少的多元化经营是因为:管理者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得的私人利益超过他们的私人成本,即使多元化经营会减少股东财富,管理者仍有动机保持或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不过理论也认为,当管理者遇到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监督压力时,有可能减少多元化经营战略。因此,如果股权持有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将降低管理者从个人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确定的多元化经营水平。

三、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从Berle and Means到Jensen and Meckling,都认为公共交易的公司中,管理层一般都致力于寻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与外部股东的目标相一致。诸如,管理层广泛存在的“帝国建造”、声誉和职业生涯的考虑、自我保护、短期主义等,都有可能使公司经理通过趋于公司多元化来实现个人的各种利益目标。具体表现在:通过公司多元化可以提高其报酬、权力和地位;通过专有投资获得的特定管理技术,提升其人力资本期权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堑壕效应”和未来职业生涯预期;通过多元化分散公司整体风险,来达到削弱个人投资组合的风险。因此,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其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越趋于一致,因而其实施多元化的动机就会越小,企业就越不可能进行多元化经营;反之,企业则更容易采用多元化战略。Denis和Satin(1997)利用1984年933家ValueLine公司的横截面数据研究公司多元化程度和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水平与管理者(包括董事和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Andersen ct a1(2000)发现,相对于单一公司来讲,多元化公司经理具有较低的股票所有权。Aggarwal and Samwick(2003)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公司多元化折价主要来自于公司经理个人收益的攫取,往往较高的公司多元化程度伴随着较低的股权比例。正因为经理人有着强烈的实施多元化的动机,只有通过内在或外在监督机制的压力,管理者才会减少多元化,因此股权持有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监管作用如何,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多元化决策。国外文献表明,外部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对管理者的监管力度越强,就越有可能抑制其实施多元化战略;反之,股权越分散,管理者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则公司会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Amihud和1Cv(1981)通过对1961年至1970年间“财富500强”公司的多元化兼并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控制型公司中的管理者比在股东控制型公司中更频繁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股权分散型的公司比股权集中型的公司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与股权结构和管理者激励负相关。Liebeskind、Opler(1994)研究发现,公众公司比私人公司有更高的多元化程度,他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私人公司由于较高的股权集中度而减少了成本。Denis和Satin(1997)的研究表明公司多元化水平与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考察公司控股股东股权。Claessens ct a1(1999)和Linsand Servaes(2002)经过实证发现,公司控股股东所有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然而,也有部分文献认为多元化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无关。Sheng-Syan Chen和Kim Wai Ho(2000)对1995年新加坡145个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到:多元化程度与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但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无关;多元化的公司比专业化公司具有更低的公司价值,并且管理层持股较低的公司,比那些管理层持股较高的公司实施多元化所带来的损失要严重。Stefan和Markus(2005)通过对159家瑞士公司进行了分析,得出:公司外部股东持股比例能有效地影响多元化经营战略;公司管理者持股比例对多元化水平和多元化价值没有影响。

(二)国文献综述

我国的股权结构较之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全不同,在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在改制过程中我国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未真正实现从国有企业制向公司制的转变,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二是国有股权比重大。三是股权过于集中。由于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的悬殊,第一大股东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从而控制了公司的运营。在股市上流通交易的股票所占比重比较小,且股东较为分散。股市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和激励机制的作用被大大弱化。我国上市公司这种缺乏制衡机制的特殊股权结构导致了严重的委托――问题。针对我国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我国于2005年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以实现非流通股向流通股的转变。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国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得比较晚,所选择的样本主要集中在股改之前2000至2004年间,具有代表性观点有:饶茜、唐柳等(2004)认为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均呈显著性倒“U”型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正相关;并且国有控股型公司比法人控股型公司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法人控股型公司与不具有控股股东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周晓燕(2004)选取2000至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49家上市公司三年间共429个样本,研究得出:国家股、股权集中度和多元化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流通A股比例和公司多元化呈“U”型曲线关系;法人股比例和公司多元化关系不显著。王化成、胡国柳(2005)认为股权集中度,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法人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基本无关;流通A股(社会公众股的替代)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流通B股对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的影响可能是负向的。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发现管理者(经理和董事)持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U”型非线性关系。张翼、李习、许德音(2005)认为在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多元化程度与国有股权比例呈“U”型曲线关系,但在非国有控制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明确。并且,上市公司中,由地方政府控制和地方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会显著降低企业绩效,但由中央政府控制和非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并没有显著降低企业绩效。倪桂平、张晖(2005)发现多元化与法人股比例成正相关,与国家股比例成负相关,然而,在大型企业中多元化与股权结构的关系并不显著。韩忠雪、朱荣林、王宁(2006)研究发现,国有股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与多元化程度呈倒“U”形曲线关系,流通股与多元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艾健明(2006)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损害公司价值。同时,发现第一大股东对多元化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其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多元化程度越低,公司绩效也越好。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类控制权结构后的分析结果也显示,与绝对控股情况下的结论恰好相反,相对控股及股权制衡均与公司的多元化程度正相关、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即股权集中有利于降低多元化程度,提升公司绩效。

由此可见,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关于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结论比较模糊,有的甚至相反,并且几乎包括了不相关、正相关、负相关,正“U”型和倒“U”型等所有可能的结果。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多元化决策 业绩 内生性

1.引言

作为一种成长战略,很多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最初多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对过剩资源的利用。在中国,计划经济后期,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市场竞争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部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获得了成功。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短缺经济变成生产相对过剩,国内外市场由分割转变为接轨和融合,竞争加剧导致绝大多数企业微利,甚至亏损经营,因此出现了“多元化陷阱”的说法。

那么多元化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经营战略?它会损害公司价值,还是增加公司价值?

理论上来看,公司多元化经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能够解决外部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拥有了内部的融资工具,对于项目的选择,公司经理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但是,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容易造成对项目的过度投资,或对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投资不足,而不是将公司利润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小股东。国外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关系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多元化企业一般有较低的托宾q值,减少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则会提高企业价值,一些最新的研究认为折价并不是源于多元化而是由于其他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类似国外sic码②的行业分类数据,早期国内对于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采用主营业务比重作为度量多元化的指标,大多得出多元化折价的结论。1999年4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试行)》③后,对多元化指标的度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国内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大多研究依然得出多元化折价的结论,也有个别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多元化溢价现象。

然而国内对于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假定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是单向的

① 本研究受北京交通大学十一五重大科研基金项目支持,课题号2005sz007。

② the u.s.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ic) system. sic码是4位数字代码,前两位代码确定行业门类,第三位确定行业大类,第四位确定行业中类。

③ 中国证监会在总结沪深两个交易所分类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4754-94)为主要依据,借鉴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美国标准行业分类(sic)及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aics)的有关内容,制订了《中国上市公司分类指引(试行)》。《指引》将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分为门类、大类两级,中类作为支持性分类参考。总体编码采用了层次编码法;类别编码采取顺序编码法:门类为单字母升序编码;大类为单字母加两位数字编码;中类为单字母加四位数字编码。

因果关系,①一些经验证据表明多元化经营和绩效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刘力,1997;朱江,1999;马洪伟和蓝海林,2001)。而苏冬蔚(2004)通过间接检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对多元化溢价现象进行解释时,发现价值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多元化程度。campa and kedia(2002)认为如果公司的多元化决策与公司价值相关,则对多元化与绩效的ols估计将是有偏的。因此,准确揭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首先要控制住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

国外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基本从三个层面对公司的多元化决策进行解释:①资源角度:拥有在行业间可以互相转换的过剩资源和能力的公司会从事多元化经营。②市场势力角度:企业多元化是因为可以获得市场势力,进而增进和最大限度提高其长远的获利能力。③问题角度:多元化经营是经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报酬、势力和声誉,分散他们的雇佣风险。除了以上三种原因,刘力(1997)还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多元化经营有其特有的动因,这些动因不是基于利润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基于社会效益或其他方面的考虑。

目前国内对于公司多元化决策的研究还仅限于问题的角度,对过剩资源的利用和获得市场势力的多元化决策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秦拯、陈收和邹建军(2004b)发现高度多元化的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现象多于其他两组,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陈信元、吴英蕴和黄俊(2004)发现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离程度大并且没有第二大股东有效监督的控股股东通过公司的多元化经营转移了公司的资产,降低了公司的业绩。campa and kedia(2002)使用工具变量消除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时指出,联立方程的估计并不容易,因为影响多元化决策的部分公司特征已经包含在以公司价值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里了。因此,全面地分析影响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因素,将其变成可以被量化的、好的工具变量非常重要。

另外,虽然有研究显示公司的多元化决策具有内生性,但是现实的数据是否支持这一假设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验,因为如果解释变量是外生的时,2sls估计量反而不如ols有效。

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源角度、市场势力角度和问题角度分析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因素,建立了多元化程度和公司业绩的联立方程模型。在对联立方程进行2sls估计之前,首先对多元化程度的内生性进行了hausman test。

另外,由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分行业资料并不标准,国内的数据库公司即使提供了按行业、地区或产品划分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布情况,也没有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行业编码和分类。因此,本文根据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上市公司2000-2003年间的业务活动进行了2位数行业编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数据库。②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多元化决策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的样本选择、变量设计;第四部分是对数据的经验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研究不足。

① 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探讨了多元化程度变动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多元化程度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杨林和陈传明(2005)分析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未来研究方向时也指出,要关注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因果关系的问题。

② 特别感谢崔悦、盛枫、程健、李月婷、涂圣楷和陈扬扬的工作。

比较可惜,论文中的公式、字符无法粘贴到博客中,最后只把论文结论、研究不足以及参考文献贴在这儿。其实如果大家想看真正的论文,可以查看附件中的英文参考文献。而认真写过论文的人决不认为“不抄袭,就没法写论文”,因为只要你掌握了一定方法,又有持续关注的问题,总会想出办法来研究。

4.5.对多元化程度与业绩正向关系的解释

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司价值较高、主业增长缓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倾向于多元化经营,而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集中化。那么,以上四点能否作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正向变动的原因?

本文陆续讨论了多元化收益的三个原因:①公司多元化经营可以建立起内部资本市场,避开在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②相对于拥有较少信息的外部投资者,拥有了内部的融资工具,对于项目的选择,公司经理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③公司多元化经营降低了未来现金流的变动,增加了公司的负债能力。从负债能力增加价值的角度来看,多元化经营增加了公司价值。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价值高的公司多元化经营可以部分解释多元化溢价,却不是存在多元化溢价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没有提供各经营单元的详细财务数据,因此不能直接分析各经营单元之间转移支付与多元化程度的关系。苏冬蔚(2004)试图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角度对多元化溢价进行解释,作者考察了母公司同外部资本市场的现金流状况对多元化决策的影响,数据显示对外部资本市场依赖小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多元化程度。

本文从多元化的三个基本动因探讨影响多元化决策的因素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根据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利益一致假设,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其剥削公司财富的可能性下降,从而使公司价值增加。所以,虽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是经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结果,但是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的显著正相关抵消了部分成本。

stein(1997)表明存在借贷限制的前提下,拥有较多信息的管理者更善于选择项目(winner-picking),其对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公司价值增加。作者强调控制权是管理者做出更优的决策的有效手段,因为它确保管理者从有盈利的项目中获得激励,并且拥有在项目间调配资源的权限。本文的数据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无疑拥有了公司控制权的经理有动力,也有能力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综上所述,管理层的winner-picking和其与公司价值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溢价的根本原因。

5.结论及研究不足

5.1.本文的结论

通过内部成长或外部成长的方式,很多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

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司价值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经营;公司的主业增长缓慢促使企业追求范围经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也倾向于多元化经营;而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集中化,做好主业。

本文在探讨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时拓宽了研究假设,认为公司的多元化决策与公司价值是互相影响的。为了控制住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本文从多元化的三个基本动因分析影响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因素,建立了多元化程度和公司业绩的联立方程模型。hausman test首先验证了对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的ols估计确实是有偏的,即如果不控制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我们很可能会得出多元化程度和公司业绩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的结论。而使用工具变量控制住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之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是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表明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较高,这和国内大量多元化折价的实证结果相反。

本文从多元化的三个基本动因探讨影响多元化决策的因素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管理层与公司价值利益的一致性部分抵消了经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采取多元化经营是的成本。而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理对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加了多元化公司的价值。以上原因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溢价的根本原因。

5.2.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5.2.1.本文的研究不足

1.数据库的局限。

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按照《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方法对分行业资料进行披露,导致很多上市公司的业务活动不能进行四位数行业编码,甚至不能进行两位数行业编码。而业务活动不能编码至四位,无法计算出熵分类法的总体多元化程度(dt)和相关多元化程度(dr)指标。同样因为行业编码的问题,使用lang and stulz(1994)的多元化贴现值和berger和ofek(1995)超额价值ev对多元化经营业绩的度量也会出现偏差。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数据库的不完善影响到了对多元化指标和多元化经营业绩的度量。

另外,本文删除了44家分行业资料披露不详尽无法进行2位数行业编码的公司,这些由于行业编码不全而被删除的样本,有可能恰恰是业绩不好的公司。由于这部分公司占总样本的4.5%,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并且,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库中没有母公司分行业和分部门的详细财务报表,无法分析各经营单元之间转移支付与多元化程度的经验关系,所以目前还无法对多元化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跨行业补贴问题进行研究。

2.本文从对过剩资源的利用、获得市场势力、问题三个角度研究了公司的多元化决策行为,然而对市场竞争程度指标的度量有一定的困难。一般认为,市场中企业的换位是反映市场竞争大小的一种重要标志。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的变化也是度量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指标。但魏后凯(2003)目前也只能根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资料计算出中国主要制造业行业1980年、1985年和1995年行业集中度的变化。

5.2.2.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hausman test验证了多元化决策与公司业绩是相关的,但是控制多元化决策内生性的方法很多,工具变量选取的不同也会影响控制效果,因此,对于多元化决策内生性的控制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其次,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数据库完善后,对于公司业绩和多元化指标的度量会改进研究的结果,对于多元化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跨行业补贴问题也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信元、吴英蕴、黄俊.2004.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青鸟系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工作论文.

[2] 何浚.1998.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3] 金晓斌、陈代云、路颖、联蒙珂.2002.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经济研究.第9期.

[4] 李玲、赵瑜纲.1998.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第5期.

[5] 刘力.1997.多元化经营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经济科学.第3期.

[6] 马洪伟.2002.企业多元化与绩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7] 马洪伟、蓝海林.2001.我国工业企业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研究.南方经济.第9期.

[8] 秦拯、陈收、邹建军.2004b.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学报.第1卷第2期.

[9] 苏冬蔚.2004.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工作论文.

[10] 魏锋、冉光和、曾国平.2004.管理股权比例、公司投资行为与公司价值.工作论文.

[11] 魏后凯.2003.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经济管理出版社.

[12] 吴波、刘峰.2004.托宾q值之有效性研究.工作论文.

[13] 徐晓东、陈小悦.2003.公司治理与第一大股东的最优所有权安排.工作论文.

[14] 尹义省.1999.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5] 杨林和陈传明. 2005.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第7期.

[16] 余明桂、夏新平.2003a.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问题: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工作论文.

[17] 余鹏翼、李善民、张晓斌.2005.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问题研究.管理科学.第1期.

[18] 朱江.1999.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经济研究.第11期.

[19] anderson, ronald c., thomas w. bates, john m. bizjak, and michael l. lemmon, 1998,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diversification.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20] berger,philip, and eili ofek, 1995. 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7 ,pp39-65.

[21] campa, josé, manuel and simi kedia, 2002. explaining the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journal of finance 57, 1731-1762.

[22] chung, kee h. and stephen w. pruitt, 1994, a simple approximation of tobin’s q. financial management 23, 70-74.

[23] gribbin, j.d., 1976.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applied economics, march 1976,8,19-35.

[24] hausman, jerry,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metrics, econometrica 46, 1251-1271.

[25] 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h. 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305-360.

[26] lang, larry h.p., and rené m. stulz, 1994.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1248? 1280.

[27] lewellen, wilbur g., 1971. 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journal of finance 26, 521?537.

[28] lins, karl, and henri servaes, 2002, is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beneficial in emerging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31(2):1-23.

[29] montgomery, cynthia a., 1994.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3), 163-178.

[30] rumelt, richard p., 1974. strateg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division of research,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oston.

[31] shirley, mary m., and patrick walsh, 2000, public vs. private ownership: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bate, working paper, the world bank.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公司价值;多元化战略;管理激励;股东的成本

一、引 言

国内不少上市公司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扩大公司的规模,使公司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然而,现实却让人们看到实行多元化战略使许多公司走上了加速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危机之路。巨人集团、德隆集团和三九集团等都是非常鲜明的失败案例。

我国的资本市场中退出机制不健全,即使公司经营不佳,资不抵债,也不可能立即退出这一市场,有人为的缓冲地带。上市公司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往往利用资产重组这一手段,制造市场题材,形成多元化投资。同时多元化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经理层更多追求的是与他们政治目标相一致的经济目标,多元化往往被经理层用来作为发展自己的工具。通过多元化将公司在短期内做大,经理层就可以得到与其公司规模相匹配的补偿。尤其在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的公司,经理层往往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方式,多元化便成为他们的首选方式。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的薪酬主要包括货币薪酬、持股、在职消费和政治升迁等其他激励(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自1998年以来,我国对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但是,高管人员的薪酬结构还不合理:高管人员持股比例较低,零持股现象严重,而且这种现象还有上升的趋势。在工资和奖金不足的情况下,经理层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资源的控制收益和在职消费。世界各国经营者的收入多由市场自发调节,而我国对高管人员的薪酬实行管制,高管人员的收入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挂钩。在股权结构上,国有股占优势控股的地位。作为大股东的国有股东,由于其投资主体或股份持有者不明,导致其对公司的监控非常弱。股票市场投资者中以中小股民为主,他们没有积极性对公司实行主动监控,结果造成经营管理者的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现象。

目前多元化的有关结论主要来自美国数据,反映的是美国公司的行为和制度背景,美国之外的有关多元化与管理层激励的关系研究还很少,特别是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我国独特的市场条件下,西方成熟理论的适应性受到一定限制。我国特殊的缺席背景决定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可能更为复杂。本文试图从目前的证券市场结构和制度背景出发,拟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做一次经验性验证。结果表明:现金薪酬水平与公司价值负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激励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多元化是否有利于公司价值,取决于公司其他方面的因素。当控制了影响多元化的公司内部因素后,我们发现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程度与激励正相关。其中多元化程度与固定的现金薪酬关系不大,二者之间是负向关系;多元化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之间是正向关系。多元化程度与在职消费正相关,多元化决策是管理当局希望从多元化中获取更多的剩余收益和隐性的私人利益;多元化程度与国有股所占的比例负相关,但这种关系不显著。而非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与在职消费反方向变动。

本文余下的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样本选取与变量的选择;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二、理论分析

1.多元化与公司价值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平均来说,多元化的成本大于其带来的收益,即存在“多元化折价”现象,增加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Lang and Stulzc发现专业化公司的平均托宾的Q值要高出样本平均值的40%;Berger and ofekt发现行业多元化可以减少公司价值的13%~15%,这种价值损失是由于过度投资和跨行业经营子公司造成的。国内研究多元化经营和公司价值的文献并不多,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刘力通过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效益、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程度和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负债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朱江对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多元化程度和其经营业绩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金晓斌认为上市公司多元化本身是中性的。苏冬蔚等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出现溢价现象。

2.多元化与成本

大量研究表明多元化是导致股东和经理层之间冲突的一个主要方面。由于经理层没有全部的剩余索取权,他们有动机谋求自身的利益。做出增加他们自身效用但潜在地会减少公司价值的决策。由于持有较多股份的经理将面临较高的风险,通过多元化来降低他们所持股份的风险。Amhud and Levc8)指出多元化是经理们为了降低他们的“就业风险”而进行的。多元化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公司帝国。Jens- encQ)and$tulztz认为多元化是经理们以股东财富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私人利益之一来自于声誉、好的职业前景和社会地位。私人利益之二来自于管理层的寻租和壁垒效应(Entrenchment Effects)。当公司存在多余的或者自由现金流量时,经理们往往会倾向于过度投资,经理们也能够通过一些特定投资来侵占股东的利益。由于多元化可以使经理们获得与管理一个更大的公司相关的特权,其报酬与公司的规模相关,他们从多元化中获得的私人利益要超过他们的私人成本。多元化也增加了剥离公司资源的机会。在剥离公司资源的过程中,经理层也会得到私人利益。多元化符合经理花钱而不向股东支付股利的意图。只有通过内在或外在监督机制的压力,管理者才会减少多元化。Shleifer andVishnyt、BergerandOfek认为经理们通过多元化来加强壁垒效应,他们认为通过进行与经理技能相匹配的投资活动,经理们增加了与董事会讨价还价的能力,使解雇他们变得十分昂贵。May发现当CEO的个人财富较多地与公司的权益资本连在一起时,他们会热衷于使公司多元化的并购。CEO 的个人财富和企业价值都与多元化程度成正比。 Denis et al发现内部持股比例和外部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多元化程度越低。他认为当前的专业化

三、样本选取与变量的选择

1.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1~2004年公布财务报告的沪市上市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天相数据库、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CSMAR数据库。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多元化程度数据为作者自己整理,经过计算机校验,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文按照下列标准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①所选样本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分行业资料或类似能区分其各行业营业收入的资料。②剔除金融类和公用事业类的上市公司。 ③采用按行业定义上市公司经营单元的办法。将经营单元定义为每一个业务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 5%以上的产品所在的行业为公司的一个经营单元。我们对这些公司进行如下分类:以是否跨行业为标准,将这些公司划分多元化和专业化公司。如果公司只在一个行业中经营,则为专业化公司,否则为多元化公司。④剔除了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

2.变量的选择

(1)公司价值。Morck、Shleifer、Vishny(1988), BarclayandHoldemess(1989)、Zinga]es(1994)等都使用Tobin’QCV来度量公司的价值。我们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用Tobin’Q来度量公司的价值。

(2)多元化程度。我们选择多元化程度为解释变量。比较科学的多元化程度的度量指标是SIC代码分类数据库中公司各业务单元的销售额、资产额或利润额的比重来计算的多元化指数。我国进行此项研究显得非常困难。本文在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经营部门数(N)的自然对数(1A1) (N)和收入的熵指数(DT)(JacqueminandBerry, 1979)来度量多元化程度。

(3)管理层激励水平。考虑到我国的特殊的制度背景,我们采用前三名高管人员的现金薪酬之和的自然对数LN、高管人员持股比例(1NSIDE) 两个变量来作为管理层激励水平的变量。

(4)在职消费(AC)。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一般计入管理费用,公司的高管人员往往通过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迅费、出国培训费、董事会费、小车费和会议费等八项来报销其私人支出。我们按照陈冬华(2005)的做法,将在职消费看作是上述的相加。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找到上述信息,将其相加即得在职消费变量。

(5)控制变量。AggarwalWalking(1994)提出决定高管人员薪酬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成长性等。我们选择公司规模、资本结构、增长性和股权结构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S. S.Chen (2000)发现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容易进行多元化。同时公司规模也被认为是影响管理层薪酬的第二大因素。由于大公司有更多的管理层次结构,每一层次都有一个薪酬差别。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将超过小公司的薪酬水平。Rajan and Zinde8都把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我们按照此分析思路,也把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并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NA)来度量公司规模。(2)资本结构。西方的研究结论表明不同的资本结构下最优的经营者报酬是不同的。高负债率公司的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性特别低。本文采用长期资产负债率(LTD)来度量公司资本结构。且对资产和负债都采用账面价值。(3)增长性。Myers认为高成长性公司对将来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权。如果高成长性公司需要外部权益融资来执行这种选择权,拥有大量债务的公司可能会放弃这个机会。因此拥有较大增长机会的公司更容易发生成本。我们用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SC)来表示公司增长性。(4)股权结构。以前的研究表明,外部大股东的出现和高层管理者报酬之间是强相关性。我们将采用第一大股东所持的股数(H1)来代表大股东的绝对控制程度;用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H1—H2)来代表大股东的相对控制程度;国有股所占的比例 (GUOYOU)和法人股所占的比例(FAllEN)来代表股权的性质。

3.分析模型

由于本文数据是截面公司较多,而时期较少(4 年)的面板数据,分析重点为多元化战略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选择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面板数据模型的优点在于综合考虑了截面和时间序列两方面包含的信息,同时又可以通过一定的估计方法,克服两种数据中容易出现的异方差、序列相关和自相关性,估计的结果更有效。模型形式为:

其中DUOYUAN表示多元化程度的变量,包括多元化熵指数和经营的部门数;AC表示成本; LN(N)是经营的部门数目的自然对数,表示多元化程度;JILl表示与管理层激励有关的各变量;μ1

四、实证结果分析

1.一致性检验

表1一致性的检验结果显示:托宾Q值均值为 1.29,中位数为1,07。在50%位数和90%位数之间,Q值在1.07—1.887之间。前三位高管薪金之和的平均数为50.36万,中位数为37万;总经理董事长或总经理持股比例平均为1,60%,中位数为0。在 50%位数和90%位数之间,其持股比例在0—0.1%之间。在职消费平均为6.9%,中位数为22,81%;表示多元化程度的熵指数平均为0.4983,中位数为 0.6087。在50%位数和90%位数之间,DT值在 0.6087—1.2534之间;公司平均从事2.90个行业经营,中位数为3;第一大股东所占的比例平均为 47.52%,中位数为45.67%;第一大股东的绝对控制程度平均为37.66%,中位数为37.67%;国有股所占的比例平均为37.93%,中位数为44.26%;法人股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8.34%,中位数为3.18%;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见表1。

表2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情况显示:托宾Q与前三名高管薪金之和显著负相关,与规模、增长性、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和法人股所占的比例负相关,与多元化程度和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与大股东的绝对控制程度、国有股所占的比例和显著负相关;多元化与前三名高管薪金之和、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负相关,与成本、规模、大股东的绝对和相对控制程度正相关;在职消费与前三名高管薪金之和、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大股东的绝对控制程度和相对控制程度、国有股所占的比例和法人股所占的比例和规模显著负相关,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见表2所示。

2.多元回归分析

我们的模型显示了公司的价值、管理层激励和多元化程度之间的一种均衡。我们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证检验:公司价值、激励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多元化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设计遵从这样的理论模型:管理当局选择的多元化程度是他们所得到的激励水平的函数,公司价值、多元化程度和激励相关。

(1)多元化、激励与公司价值。这里我们主要是检验公司价值与激励和多元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的模型为:

是公司价值、激励与多元化的实证检验结果。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模型都显示高管人员持股比例的系数为正(负),高管人员持股比例的平方为负(正),表示公司价值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前三名高管薪金之和变量系数为负,表示公司价值与前三名高管薪金之和显著负相关。在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中,公司价值与前三位高管人员现金薪酬显著负相关。各模型都显示公司价值与在职消费显著正相关,这与我们前面的理论模型中的预测相反。加入控制变量后,普通的 OLS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都显示公司价值与增长性负相关,与大股东的绝对和相对控制程度、国有股所占的比例、法人股所占的比例都显著负相关,与资本结构、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在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中,普通的OLS和固定效应模型均显示公司价值与前三位高管人员现金薪酬显著负相关。普通的OLS模型中公司价值与多元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到底多元化是否有利于公司价值,不需要看其他方面的因素。公司价值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加入控制变量后,普通的OLS和固定效应模型都显示规模、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是显著影响公司价值的控制变量。多元化水平与公司价值之间在各模型中显示出不同的关系,但在职消费在各模型中均对公司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

(2)多元化程度与激励。公司多元化战略行为会影响薪酬设计。多元化战略要求赋予经营者广泛的行动自由,倾向于对高管人员支付较高的报酬。在均衡状态下,多元化程度应该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正相关,较大的私人利益驱使管理当局去增加多

结果显示:模型均显示多元化程度与前三名高管薪金之和负相关;在普通OLS模型中,二者关系显著。多元化程度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之间是正相关系。在职消费与多元化程度正相关。

结果显示:在没有控制其它变量的情况下,多元化程度与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加入控制变量的普通OLS(面板数据)模型中,多元化程度与元化程度和要求较多的报酬。此时变量(1NSIDE)的系数61为正;若基于分散其不可分散风险的角度考虑,变量(1NSIDE)的系数6l应该为负。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采用了高水平、长期化倾向的高管人员薪酬组合。在这部分,我们主要检验多元化程度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我们按照国有股所占的比例,以 30%为界,所占的比例大于30%的为国有股占主导地位。我们使用的模型为:

在职消费显著正相关;多元化程度与国有股和法人股所占的比例显著负相关。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多元化程度与薪金水平显著负相关。在非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与在职消费显著负相关。按照前面的分析可知,如果多元化水平发生变化的内在来源是分散风险的动因,那么多元化水平发生变化的公司价值对激励的反映就比没有经历这种变化的公司的大。从数量来看,β1+β2 应该大于β1;如果多元化水平发生变化的内在来源是出于获取私人利益的动因,那么多元化水平发生变化的公司的业绩对激励的反映就较弱。β1+β2应该小于β1。这与获取私人利益的多元化的动因相一致。我们的研究结果与Aggarwal(2001)的结论。

五、结 论

本文主要从的角度解释多元化的决策行为。我们主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

1.多元化、激励与公司价值

与我们在前面的理论分析时所预计的有所不一致。我们认为公司多元化决策的驱动因素自然也不同于投资决策的驱动因素。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决策是管理当局既希望从多元化中获取私人利益,又希望分散其人力资本的风险;而非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决策是管理当局希望分散其人力资本风险的因素所驱使。同,现金薪酬水平与公司价值负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激励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多元化是否有利于公司价值,取决于公司其他方面的因素。

多元化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图书馆;多元合作;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一种向前的发展模式,既能够满足目前的需要,未来也有持续的发展机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成熟的发展模式,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图书馆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具有动力机制,包括激励、评价、约束、规范的机制,并且要有长远规划,做到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相结合。

2 多元合作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机构,承担着信息采集、整理、编辑、存储、服务等功能。面对每分每秒都在海量增加的各类信息资源,仅以一己之力(包括整个图书馆系统体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信息社会为了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很多措施,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标准化建设、资源共享等等。而社会化的多元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这里所谓的多元合作是指与图书馆系统外的一些主流信息机构(如档案馆、博物馆、文史馆、情报研究所等等)进行战略性合作。合作形式可以是多样性。

多元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信息服务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其提供信息性质广义性而非专业性,多元合作不但能够扩大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而且能够提高信息服务的专业性。

2.节省有限的人力物力。多元合作可以大大节省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及硬件建设等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

3.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4.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权威性。

5.实现信息与服务互补。

6.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7.合作共赢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多元合作的可行性

拟进行多元合作的机构(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情报所等等),都是收藏文化资源的主要单位。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点与互补性,是相互开展合作的基础与动力。信息和传媒的迅猛发展,使信息处理和服务的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界限被逐步打破,迫使这些学科和专业向融合方向发展。具有多元合作的共同基础。

这些机构都是知识的载体,有着比较类似的理论认识和管理方法。当前,国内关于构建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关于组织、发展科学信息和知识系统共建共享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追求目标,为实现多元合作资源信息一体化整合与管理提供了急需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同为文化行业,是利益攸关方。无论任何文化资源,其价值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出来。文化管理部门及单位只有积极把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信息释放到网络空间,扩大自己的影响,才能吸引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文化资源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利用。

都在向信息网络空间发展,其工作重点都在从关注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关注文化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传统管理方式,向注重以快捷的方法促进文化内容利用与创新的方向转变。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都在设法加快自我发展,扩大自己的社会群体;都在制定管理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自己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努力成为文化信息资源的主体;都在研究如何使以数字方式产生的文化资源信息,更加符合自己的管理理念,接受自己为主导。共同的志向促使三者携手

同行。

资源信息管理创新艰难,面临着共同挑战。当信息网络遍及人们生活时,技术发展的复杂性与相依性,使文化资源信息的提供服务、运行模式、使用习性都发生着很大的改变,许多不可预知的挑战不断出现。如:数字信息流动性的最大问题是控制与利用的关系问题。然而,当前信息控制技术明显落后于信息利用技术,使得网络信息资源的提供者面临着很多著作权、出版权、发行权被侵犯的尴尬和无奈,控制技术和管理能力受到严重挑战。这些挑战。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在实践中解决。

共谋文化发展,具有共同的研究领域。当信息网络遍及人们生活时,信息资源服务的运行模式、服务方式、使用习性都在改变;文化资源被重新整合配置后,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等待彼此沟通、交流和解决。内涵、管理模式将怎样与其发展相适应等,都是彼此需要共同面对的新领域。

多元合作建立虚拟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文化信息资源的有偿使用及运营管理与传统的馆藏信息管理相对独立,并且虚拟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有偿服务将大大拓宽馆藏信息转化为信息价值的能力,促进更多的文化资源信息价值转化为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的经济基础,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这些文化机构具有多元合作合作的基础。储存的文化资源,只有在一个共同的基础结构框架内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才能够求得共同发展。同时,文化信息和经验的共享也可以使大家提高竞争能力,迎接网络环境与数字技术环境下未知风险的挑战。

4 如何开展有效的多元合作

1.领导高度重视。图书馆领导层应站在战略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对多元合作给予充分重视及支持,这是开展有效多元合作的基础。没有领导的重视,一切都无从谈起。

2.取得相关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是多元合作的催化剂、粘合剂。有了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多元合作将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3.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图书馆应依据自身资源现状和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制定多元合作的战略规划,其中包括合作的信息领域、合作机构、合作目标及合作实施计划方案。

4.设立专职机构。多元合作是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其性质决定了,多元合作的非临时性,而是长期性的日常工作。只有设立专职机构才能保证多元合作计划的有效实施。

5.制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方案。互惠互利是任何性质合作的最重要基础,离开互惠互利这一基本原则,多元合作就失去存在的基石。多元合作中的互惠互利主要体现在共同投入、资源共享、效益共享等方面,而效益共享是互惠互利的重中之重。

6.工作目标及考核机制。为了保证多元合作计划的有效实施,必须为图书馆内部相关部门(包括专职及非专职机构)制定短期、中期及长期工作目标,并对工作目标的达成状况进行定期考核,依据考核结果有奖有罚。这样才能激励相关部门及人员开展有效的工作。保证多元合作计划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