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音乐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09:12:03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1

(一)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在当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信息大爆炸、大流通,社会文化转型升级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各种各样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挑战传统,孕育新生。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必然应运而生,因此出现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观(即文化价值相对主义)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发展。就音乐而言,指充分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各民族的音乐都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不能认为谁的高级,谁的低级,谁的科学,谁的不科学,只是具有不同特点而已,都应得到尊重与理解。

(二)多元化教育理念当前多元化教育理念是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以传统教育模式为基础的全新教育模式。多元化教育理念。“新课标”中强调“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是要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加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无论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还是从知识传授与技能日标、过程与方法日标的确立上都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行教学。新课标的编写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重大更新,是实施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为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化音乐教育价值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直突出多元文化观的主题。所谓多元文化观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发展。就音乐而言,指充分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长期以来,音乐的欧洲中心主义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个国家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实际上,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民族的特色音乐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它同欧洲音乐文化一道,创造了整个世界的音乐文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半个世纪的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不断延续与深化着多元主义音乐教育观的主题。

二、音乐艺术课程改革与多元化

(一)音乐课程改革教育理念要多元化

1.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当代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的理念;丰富学生生活的理念;少讲多学的理念;改变学习方式的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技术含量和艺术水平的理念;运用与开发多元智能的理念;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课程的民主化的理念。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2.多元的音乐课程改革理念。在理念上树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是针对以往中小学教育中轻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而提出的,也是为了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逐步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而提出的。就其理论高度而言,它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在历次音乐教育改革的文件中,最具有学术分量。“新课标”中强调“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加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无论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还是从知识传授与技能日标、过程与方法日标的确立上都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行教学。新课标的编写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重大更新,是实施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为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持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要体现在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理解尊重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其各自丰富的音乐文化,所以要充分发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程和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二)音乐课程改革的形式要多元化,多元分区试点改革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区域界线比较明显,传统种类音乐也较分散,在我们的音乐课程改革上,我们应当提倡多元化改革。多元化改革是指,在我们国家可以根据区域、经济情况、民族情况、文化状况等多方面考虑,分出一些音乐相似区,这个区可以是一个省,可以是一个地区等,从而制定出多套与那些因素相符合的区域的课程标准,分别运用于各区域音乐教学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分区进行,各区再试点改革,最后找到适合当地的音乐课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保护民间的传统音乐艺术了。同时,从国家宏观层面,给出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上指向性的规定,更或者说是一些建议。各地结合国家的规定自行组织专家设计大纲,编写教材,并建立起区域网络资源库供教师选择。另外要建立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起全国性音乐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便于实现教学资源互补和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音乐课程改革内容要多元化

3.1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化

1.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资源多元结合。学校、家庭、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化是在利用上多元有机的结合,我们一般不怎么重视家庭和社区的音乐资源,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其实家庭和社区是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和家庭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2.地区、民族、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结合。地区、民族、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结合是从课程资源来源上要多元化结合,特别是民族音乐资源和地区音乐资源的利用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很多人都转变方向看我们的传统和民间了。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的音乐课程资源在新时代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下,显得尤其的重要。

3.建立区域和全国音乐课程资源库。当今时代信息化的普及和网络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几乎全国很多地方的中小学都用到了,电脑多媒体教学,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既给他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麻烦。方便就不提了,麻烦在于课件的设置和制作,很多老师感到为难,因为音、形、动画等,以及大量的资源收集有限,制作一个课件也很费时,介于这样的不便,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相应较完善的资源库。国家要建立国家课程教学资源库,地方要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库,资源库里收集名师和专家们设计的分门别类的成品或半成品课件、音响材料、音乐知识、图片资料、舞蹈动画等,教师在资料库里取需要的东西,就像在商场买所需要的东西一样,自己拿来加工,把精品美食送给学生。我想只要有这样的行动,不断的更新添加,一步一步的会不断的科学化和完善的。资源库的建立不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是教育资源公平和给教师减负的体现。

3.2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是与音乐课程模式的标准化、划一化相对应的。多样化意味着打破僵化的单一的课程模式,突出课程模式的个性和多样性。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涉及整个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组合与运作形式多样化,也包括对有计划,有组织显性课程和潜在无形的隐性课程相结合等,如在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上加入音乐的元素,在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建设上结合音乐元素等等。

3.3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化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的填鸭式讲授,老师完全在音乐课中占主体的教学模式,应该加入一些探究式、自主式、合作性学习方式等,把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多元化,使音乐课程由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要突出,增强教学效果。

3.4音乐课程结构设置多元化音乐课程改革在多元化的视角下,课程结构的重新组合是必要的。以往单一笼统的音乐课程使得所有学生,无差别对待,不管先天条件以及基础,都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教育。在音乐课多元化改革过程中,出来基础课程外,应该开设选修型,素质拓展型和其他特色课程,如建设音乐俱乐部,开设电脑音乐,音响技术等等,因材施教。

3.5音乐课程内容设置多元化要改变原有音乐课上唱歌课就一直唱歌,欣赏课就一直听音乐的单一形式,要把唱歌、欣赏、表演技能、音乐知识理论课程的设置方式多元排列和组合,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授课效果。

3.6音乐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在多元化视野下,音乐艺术课程评价的改革,也要参照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的评价模式;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和档案袋评价技术等多元评价模式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2

一、二元对立的女性主义音乐研究

(一)基于生理性别的研究

二元对立是西方历史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如感性一理性,女性一男性。女性l生主义音乐研究初始阶段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生理性别差异与男性相对立的女性,关注长期受到父权文化压制而不受重视的女性音乐活动。在音乐史上,女性参与音乐活动的数量非常之多,范围也相当之广。此阶段的研究重点即是对女性作曲家、表演家、理论家、赞助者等的音乐作品和活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记录和归类,宣扬她们的贡献,使女|陛获得其应有的音乐史地位。这类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仍未间断,研究成果丰盛,既有资料丰富详尽的编年史、辞书式的《女性作曲家:跨越历史的音乐》、《新格鲁夫女性作曲家词典》伫等,也有针对于一个特定音乐女性个案研究《露丝•克劳福德•西格的音乐》、《阿美•巴赫及其室内乐:传记、文献、风格》等。这些研究以音乐史的方法为主,注重史料的挖掘和对历史本体的分析,并结合社会学等方法对女作曲家的创作过程、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历史背景做分析和评价,为以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社会性别的研究

2O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开始反思性别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原因,从“社会性别”角度来进行音乐研究。研究者们认为社会性别(gender)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sex),指的在社会与文化习俗中形成的、以社会文化方式构建出来的性属的社会身份和期待。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关于性别的偏见是两『生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它们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无论是社会性别还是生理性别,都是男女二元对立的。运用伊莱恩•肖瓦尔特的观点来看,此时期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将女性音乐人作为作者的研究;将女性主义者自身作为读者的研究]。将女性音乐人作为作者的这类研究重点关注女性音乐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受教育情况、职业发展轨迹,以及女性作品中的风格、题材、体裁、结构等。社会性别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模式,社会分配给人的性别角色对于他们参与音乐活动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音乐教育、演奏乐器、音乐分工等多方面(见表一)。南希•莱克(NancyB.Reich)在《作为音乐家的女性:一个阶级问题》一文中探讨了在19世纪,社会性别与阶级对女性音乐家的影响。她指出,在音乐教育方面,女性『生就受到了极多不平等待遇,例如在许多欧洲的音乐学院,男女教室坐落在校园不同的区域,男女学生上课的时间是错开的,选课范围很长时间以来都局限在声乐、钢琴和竖琴专业,小提琴、大提琴和管乐器大都是男生,因为,伯尔尼音乐学院史中写道:“那时候(1857年)女性参与公共乐队演出是不可思议的”。在莱比锡音乐学院,男生必修3年的和声理论课女生只要求上两年。1822年巴黎音乐学院的学费手册上甚至还规定只有男生才可以上和声学、对位、赋格和作曲等课程。在19世纪,音乐是贵族和中产阶级的领地。在长久的父权主义体制影响下,音乐界掌权的都是男性,他们占据音乐教育和音乐出版的重要职位、决定音乐会和音乐节的组织工作,只有家庭才是女性活动的正常领域。卢梭认为“女性是专为愉悦男性而生的”、门德尔松对他的女儿说“家庭主妇是一个女孩子唯一的职业”②。这种社会观念极大地影响了职业和非职业女音乐家的分离。出身贵族或中产阶级具有艺术才干的女性迫于家庭男性成员的压力而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嫁给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职业音乐家也必须在结婚时抛弃自己的职业而成为非职业音乐家行列。非职业女作曲家、表演家的听众仅限于亲朋好友,在自家客厅演奏或演唱,而职业女音乐家则能出版自己的作品并举行公演,登上伦敦、巴黎等音乐会的舞台;非职业女音乐家只能在上流社会的客厅里无偿地教授年轻小姐,而职业女音乐家则能在著名的音乐学院任教,培养有前途的艺术家。如此等等,非职业女音乐家的艺术道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但是,活跃在舞台上、巡回演出的职业女音乐家常常要忍受关于那些她们对自己的性别职责不忠实的批评和攻击,在著名音乐院校任教的女教师则地位等级和工资收入都不如男教师。莎莉•麦克阿瑟(SallyMacarthur)在《音乐中的女性主义美学》一书的第二章中通过对澳大利亚的音乐生活及社会中的职业女性音乐人的生存状态的考察来说明了澳大利亚女性主义音乐的现状。她统计了澳大利亚1985年至1995年间音乐厅演出的音乐会(见表二),发现男性作曲家的作品是远远多于女性作曲家的,尤其在欧洲艺术音乐领域,女陛作曲家只占到8%。麦克阿瑟还以澳大利亚音乐考试委员会为例,说明女性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况。他指出女性多做教师、行政人员的工作,而大部分艺术家都是男性。只有在歌唱表演的领域,女性和男性相差无几。人类审美趣味大多是小时候教育形成的,澳大利亚考试委员会在音乐教育方面遵循欧洲艺术音乐的机制,而欧洲艺术音乐都是由男性主导的音乐,委员会的候选人们都需要在其中经过长期训练,因此长大后他们也就遵循欧表二洲艺术音乐标准了。麦克阿瑟这种早期经验的影响很难被改变,除非主流实践被不同音乐所替代。社会性别理论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研究者自身作为读者,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打破那些公式化的定论,对作品的意义进行新的阐释。苏珊•麦克拉瑞(SusanMcClary)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者,在对纯音乐的分析中,她反对传统的分析方法,即仅以作品的技术、结构等来分析作品,她将音乐作品中的各个要素如终止式、大小三和弦、调性、奏鸣曲式的结构等与社会性别相联系,对一些“伟大经典”作品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如在《阴性终止》一书中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末乐章“性暴力”的解读,对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二主题的“同性恋欲望”的解读等。莎莉•麦克阿瑟(SallyMacarthur)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对纯音乐作品进行了新阐释。她采用节拍一高潮分析法,将音乐作品的结构同男性与女性的性模式相联系,以此来表明男女作曲家的差异。作者认为,与性模式相似,男性音乐作品的高潮通常安排在乐曲的2/3处或者3/4处,接近黄金分割的0.618。而女性作品通常是许多小高潮代替一个高潮,大的高潮靠近作品的前半部分,避免终止。在《音乐中的女性主义美学》叫的第四章中,她分析了伊丽莎白•鲁特恩斯(ElisabethLutyens)的序列主义作品《季节与城堡》,并将其与勋伯格的作品做了对比。苏珊•麦克拉瑞曾在其文论中说,勋伯格的作品像语无伦次的疯女人,勋伯格的作品之所以在学院派中被合法化,是因为创作过程才智非凡。作者认为,《季节与城堡》的女性化首先体现在听觉上,虽然它是一部序列音乐作品,但它的听觉上有条理、诗意、有表现力,而不是“疯女人”的语无伦次,她认为这是伊丽莎白作为女性下意识的选择。其次,它有6个高潮点,其中第三个0.354是最重要。而勋伯格的高潮点通常是在三分之二处。这体现了男女差异。从哲学释义学的立场来看,意义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活动中,并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演变,意义并非是封闭的,而是接受者阐释的结果。因此,如何看待音乐,就要看我们自身的立场是什么,是站在哪里说音乐。社会性别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音乐的新视角,但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自身理论体系的薄弱也暴露了其局限。麦克拉瑞并不否认她解读的这些作品还有其他的阐释,麦克阿瑟也在文中一直强调自己是小型叙事,不提出宏大理论。其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要注意不能陷入模式化和绝对化的误区。

二、走向多元化的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

女性主义理论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解体,社会性别和音乐身份开始变得多元化。受后现论的影响,传统女性主义中欧美的、白人的、中产阶级的理论建构被打破,男性、女性、中性、社会性别、社会身份、性倾向、种族、宗教、地理生态、历史渊源、民俗文化等“群体”标签交织在一起,为后现代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提供多元的视角。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是在女权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为女性音乐活动争取其历史地位,为女性音乐审美争夺话语权的一种有力的学术工具。同样的,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是在后现代主义深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成为边缘072群体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如果女『生主义质疑和颠覆的是男性霸权主义,那么后女性主义颠覆的就是二元对立、本质主义女性『生观,有色人种女性性、第三世界女性、同性恋女性等从以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为研究主体的女性主义内部分离出来,因此,后女性主义也可以认为是多元女性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入影响,反叛和解构传统女性主义音乐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宏大叙事和二元对立的观念与做法,追求差异性和多样性是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重要方法。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认识到差异除了存在于男女二元之间,女性本身也是多元的,各不相同的,所谓女性整体的身份是变相的本质主义。后女性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女性主义音乐研究中的二分法,二元对立的理论,提倡多元化、多视角进行音乐分析研究。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将性别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描述,而后女性主义则认为单纯生理性别和以男性为标准的宏大理论无法反映千差万别的女性群体的实际状况。后女性主义反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宏大叙事,强调事物的流变、差异和不确定性,针对女性主义音乐研究中的特殊群体、权利、阶级、种族、国家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埃伦•考斯考夫(EllenKoskoff)的《密瑞艾姆在唱歌:人类学话语中的自我和他者》和卡罗尔•罗伯森(CarolE.1q.obertson)的《作为助产士的音乐人类学家》反映了女性个体情感和选择,在小众特殊群体经验上建立交陛主义音乐研究理论。苏珊娜•库西克的《女性、音乐和权力:一个十七世纪的佛罗伦萨模式》P研究了17世纪美第奇宫廷的女歌唱家兼作曲家弗朗西斯卡-卡契尼的音乐,这是将音乐与政治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研究的新尝试。巴巴拉•恩(BarbaraEngh)的《喜爱它:罗兰•巴特的音乐和批判》以罗兰•巴特的文艺批评理论对音乐现象进行了考察,为音乐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发。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打破了男女二元对立的结构,这顺理成章地导致同性恋音乐研究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酷儿理论”。“酷儿”是英语Queer的音译,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者的贬义称呼,后来发展为一种社会性别领域的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3

一、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环境

高校音乐教育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操而进行的,同时也是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音乐教育水平来说,还有非常多的弊端需要去完善。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音乐课程是非常单调的,尽管内容比较多但并不具有多样化,特别是没有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以及世界上的各种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也鲜少涉及,除了一些对音乐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之外,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知识实在是少得有限。另外,从高校的音乐课堂上经常见到的教学模式来考虑的话,依然是以老师直接的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音乐的内涵,因此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我们的高校音乐教育非常迫切的需要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这也是新课改以后势在必行的。

二、高校中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当中,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大方向的需求,同时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更加是对高校学生的负责。通常情况下,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环境当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进而让学生能够提高对知识的更新能力。如今音乐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艺术领域的一项课程,它在素质教育当中需要担任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放松大脑,促进活跃的思维模式,音乐是欣赏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沟通和模仿,更是一种活跃的精神活动,通过音乐可以表达出一些无法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情绪。

因此,在高校当中开展一些涵盖多种文化的音乐内容的课程,非常利于培养学生认知多样性文化,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来培养出比较好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从侧面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质量,同时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怎样在高校中开展包含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开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需要进行比较系统且广泛的改革的,因此在高校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要从这样几方面入手的。

(一)完善体制,构建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特别是音乐教育方面的教育制度,以此来保护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相对的,教育学领域的学者们也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促进音乐教学能够开展和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老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音乐适当的带进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各个地区的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带动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在这基础之上再开展纯理论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

在具体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进行过程当中,首先需要保证音乐老师能够先了解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意义,同时构建比较正面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授课的老师除了需要一定的纯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之外,同时还需要有非常正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比较创新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当中进行音乐类课程的培训,不仅是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因此发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也是在指导学生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

(三)提高音乐的学习主动性

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只强调学习而不注重交流,这种缺少沟通和交流的学习,是比较单一且没有趣味性的。在我们进行高校的音乐教学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我们说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方法也是无法达到具体的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在开展这项教学方式的过程当中,也要适当的加强音乐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参加更多的具有实际作用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模式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4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带有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特征,也渗透着丰富的文化烙印。因此,学习音乐作品时,要把挖掘作品文化因素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来对待。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感知,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

1.教材文化分析。

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乐理、歌曲、乐曲和音乐欣赏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其创作过程都带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包括:作者文化素质、作品创作背景、内容文化因素、地域风情特质、时代因素等等。通过对这些文化因素的渗透分析,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感知。

2.教师引导渗透。

教材是教学文本材料,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教材文化因素的挖掘,当然是教师的职责。学生自身阅历不足以实现自学,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面对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不仅能够用演奏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听觉享受,还要有正确的引导意识,将学生领进音乐的天堂,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给我们创造的不同精彩。

二、整合域外音乐资源,品味多元文化内涵

在音乐教学的文化因素中,域外音乐自然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很多学生很早就开始接受一些西方音乐作品,特别是钢琴、小提琴和一些西洋打击乐,早已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音乐烙印。这些域外音乐文化因素具有超强的控制力,以至于让很多学生产生一些认知错误。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1.优化教材资源。

小学音乐教材中,域外音乐作品占有相当比重,这说明域外音乐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我们要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有效整合优化,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学习。要让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因素有更多的了解。

2.网络搜集整合。

现代网络技术已经极度发达,音乐教学也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媒体介质,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优秀的网络音乐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要帮助学生建立网上学习音乐习惯和意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健康成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丰富学生音乐感知,我曾经在班级里举办过一次音乐作品展示会。这个展示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一些不同渠道搜集音乐作品,并从这些典范的音乐作品中感知文化的厚重。我给学生一周时间准备,要求学生搜集的音乐作品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最好是能够在一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然后在周末集中进行展示。展示时,学生将音乐光盘、文字资料、U盘等,都带到班级里展示。这里有世界名曲,像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肖邦的《夜曲》,也有一些国内的老民歌,像郭兰英唱的《南泥湾》、任桂珍唱的《绣红旗》、《十送红军》等,还有不同时代的一些流行歌曲,像齐豫演唱的《橄榄树》、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等等。在展示中,每一位同学还要简单介绍这部音乐作品的相关情况,当然其文化背景也是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很多学生都能够从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教材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对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开阔眼界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重视民族音乐学习,形成多元文化网络

民族音乐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学习,接受民族文化的洗礼,这是教育人文回归的重要体现。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是厚重无比。这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传承。

1.教材文化解读。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发展历史,学习民族音乐等于是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提到那些老民歌、老电影插曲,我们的父辈祖辈都会如数家珍,像《对花》《编花篮》《刘海砍樵》《打猪草》《天仙配》《英雄儿女》《日出》《珊瑚颂》等等。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是百听不厌的热门歌曲,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曾经影响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成长。

2.教师深情演绎。

音乐教师演绎音乐作品,这当然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之一。虽然各种音像资料都可以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展示,但教师的亲自表演,对学生的影响会更为深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做好示范,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音乐学习的环境。在音乐课上,学生最喜欢教师演唱或者演奏一些教材中没有的音乐作品。像流行歌曲,很多学生都会唱,因为曲调时代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口味和欣赏层次。《伤不起》这首歌也许是时下最流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够听到这首歌,三岁小孩都整天“伤不起”。这本来是一首情歌,当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但流行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大多不计较歌词是什么,只是对旋律感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接受正面的教育,我在班级中演唱了这首歌,所不同的是,我把歌词都修改了。反映的是学生的生活,学习上的“伤不起”。学生听过之后,反响很强烈。因此,我要求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学生热情很高。这歌词的文化意味更为浓重一些,通过修改歌词,学生所获得的教育信息文化比重大大增加。

3.社会有益影响。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5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2年8月第3次印刷)由绪论、结语和四章十三节构成,其多元文化的观念和视角贯穿于全书各章节。

在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中阐述其来源时,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说,即中原音乐、四域音乐与外国音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但是,实际上,汉族音乐文化也是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的。”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竞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的对多种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外国音乐”,书中所涉及的主要是印度佛教音乐和列入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乐”、“高丽乐”、“扶南乐”、“安国乐”及其乐器、乐律、音阶等的传入。这些外国音乐传入之后,逐渐与中国的固有音乐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论述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不仅说明了中国传统音乐是由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同时也融入了周边邻国的音乐文化;不仅说明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同时也指出了汉族音乐文化的本身也是多元的。

第一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以多元文化的视角予以观照,为全书立下了基调。在以后的各章节的叙述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多元文化观念。如:

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论及各类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歌舞、民族器乐和综合性乐种时,都列举了兄弟民族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其中在新立类的“综合性乐种”(指民间音乐中兼具两类及其以上特点的乐种)中更把藏族的“囊玛”和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与福建南音并立,对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音乐遗产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论及宫廷音乐时,依据不同朝代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宫廷音乐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如:“隋唐两代的宫廷音乐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雅乐,而且进一步吸收了四方兄弟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先后组成了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乐和立部乐,出现了大曲和法曲等乐曲形式”;清代的宫廷音乐中采用了不少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来自周边国家的音乐,书中记述了相关的音乐及其乐器,如满族的队舞乐、蒙古乐、瓦尔喀部乐以及回部乐、廓尔喀乐、朝鲜乐、安南乐、缅甸乐等。在论及宗教音乐时,除了阐述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及其音乐之外,同时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其音乐,其中对佛教音乐(包括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音乐)的阐述尤为详细,并论述了佛教对中国音乐的深刻影响与佛教音乐的华化过程,在论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音乐时,也注意到与中国音乐相融合、相适应的问题。

第三章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进一步地以多元文化视角来细察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音乐构造和特征,并据此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及其支脉。如果说,“三大乐系”(指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分类,源自于王光祈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中提出的将世界多民族音乐的体系归纳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和“波斯亚剌伯乐系”①的话,那么,对中国传统音乐三大乐系中的支脉划分则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两个版本(其初版本由王耀华著,台湾海棠事业有限公司于1990年9月出版)相比较即可发现,作者对支脉的划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初版本中只有中国音乐体系之下有九个支脉的划分,即:秦晋支脉、荆楚支脉、齐鲁燕赵支脉、吴越支脉、巴蜀支脉、滇桂黔支脉、闽台支脉、粤支脉与客家支脉;而到了修订本中,不仅在中国音乐体系之下增加为十二个支脉,而且在其他两个乐系之下也划分出若干支脉。对于中国音乐体系的支脉划分,除了对上述九个支脉的名称及范围略有变动(如变“荆楚支脉”为“荆楚武陵支脉”、变“粤支脉”为“粤海支脉”)之外,又新增了三个支脉,即:北方草原支脉、青藏高原支脉、台湾山地支脉;欧洲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东部与西部两个支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塔里木、帕米尔与河中地三个支脉。对支脉的正确划分,于中国传统音乐平面的现状研究和纵向的历史研究(包括各支脉中民族及其音乐文化的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说明作者观察、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视角进一步向多元文化延伸。

第四章从总体上来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其中在分析音乐形态特征时,除了以汉族的音乐为例之外,也多处涉及到少数民族的音乐……

据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确实是一部全面贯穿多元文化理念和视角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佳作。诚然,如苛刻要求的话,有些章节的内容尚有充实之余地。如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似应增加“祭祀音乐”的分类,祭祀音乐不仅存在于宫廷,更存在于民间;不仅存在于汉族,更存在于各少数民族之中。祭祀性的仪式本身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仪式中的音乐则更多的留存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由于部分原始宗教音乐(如不少民族存在的萨满音乐)常被归为民间信仰或祭祀音乐,而《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既没有祭祀音乐的分类,又不包括原始宗教音乐,因此,造成这部分重要的音乐文化被忽略。此外,“民间音乐”中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宫廷音乐”中的蒙古族与藏族的宫廷音乐,似应予以补充叙述;在阐述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理论部分时,少数民族中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及其音乐思想(如出生于喀拉汗国的艾布・乃斯尔・法拉比著有《音乐全书》,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宗师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著有《论音乐》等②)也应予以重视。

以多元文化的理念和视角观察、研究、总结中国传统音

乐,不仅对音乐研究领域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实施多元文

化的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因多民族的不同文化而构成。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及其未划定民族的若干族群所组成的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本来是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音乐界,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一元论的观念所束缚。一说到世界音乐,即以欧洲音乐为中心;一说到中国音乐,即以汉族音乐为中心。譬如,当前通用的“中国音乐史”,就很少涉及少数民族的音乐历史,几近“汉族音乐史”,直到近年来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才开始编撰、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③,至于编撰全面反映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中国音乐史”,恐尚待时日。当然,这之中不仅是观念问题,还有对复杂史料的掌握问题。但如果我们的音乐史学家们真正具有多元文化的理念,并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关注、搜集各民族的音乐史料,从总体上来研究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话,那么上述的期待将一定会早日实现。

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问题,现在大家的关注点主要在实施世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为在中国实施和发展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已做了大量工作,翻译、介绍、发表了国外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著述,出版了《世界音乐》的教材,并在一些音乐院校开设了“世界音乐”的课程或讲座等等。这些工作当然是应该做的,它们对于推动和促进中国发展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我认为对中国本身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应予更多的关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兴起及发展,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尽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发达国家,与移民的大量涌入而构成民族的多样化有着直接关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首先在于这些国家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觉醒。毋庸讳言的是,在中国同样存在觉醒“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问题,而对人们认识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在中国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把中国的与世界的多元音乐文化均包括在内,并遵循由近及远、亲疏沟通的原则。首先应在理念上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中国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所幸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接受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承认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开始施行以加强本土(本民族、本地区)音乐为标志的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但迄今为止,能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那样全面地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总结中国传统音乐的教科书实在太少④,相信在本书的启迪之下,一定会有更多的类似佳作问世。王耀华教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不仅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出版了《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教材⑤,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的研究与教育上,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与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音乐教育界认真总结。

①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巴蜀书社,1992年3月版第204页。

②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册第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③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④《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原本是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开设选修课而编撰的。见该书“后记”。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6

内容摘要: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深刻的实践变革。多元音乐文化的出现就意味着“中心论”的消解,从中我们应当认清欧洲和非欧洲音乐之间存在着“差异”而非“差距”,另外本文在倡导“多元文化”更要强调“母语文化”和重视“专业化”方面作了阐述,要求发展多元文化,要均势互补,不可偏废。

关 键 词:多元文化 音乐教育 差距 差异

随着世界多极化,区域一体重构化、世界多元化和个体自主化的发展,多元化作为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念,以文化的表现形态,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和接受。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深刻的实践变革。中国的音乐教育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推动下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我国最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在这种世界“多元文化”声势的强力影响下,笔者也试着翻阅了有关方面的资料,读后有如下几点看法:

1、倡导“多元化”,摒弃“欧洲音乐中心论”

“欧洲音乐中心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体现,它承认文化的普遍性,把欧洲文化普遍化,认为它是“世界上唯一先进的文明,其它文明必须被同化和走向这种标准的文明”,其“要以强迫他种文明服从自己为代价来抹杀差异,从而取消多元文明的存在,使文明一元化”。

我国的音乐教育就深受“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大家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商品琳琅满目、买卖兴旺的音乐市场,还是在学术氛围浓郁的音乐研究部门,乃至大、中、小学的音乐课堂,对外国音乐的接触除却欧洲大师的经典之作外,我们对世界其它地区与民族的音乐几乎一无所知,好像除了欧洲音乐以外,再也没有与这比肩竞美的音乐文化了。这种现象我们还可以在高师的课程设置中管窥出来,如西方的乐理、美声唱法、和声学、曲式分析等,而中国音乐仅有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少数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建立在西方模式基础上的音乐教育使得我们在进行本土音乐研究和教育时会不自觉地运用西方音乐的术语、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来阐释中国音乐,如用西方的五线谱来记录中国的音乐,事实上这是一种变了体的的中国音乐,无法真正体现中国音乐的真实面貌。至于其它象非洲、美洲的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学生更是知之甚少。事实上人类的音乐世界绝非仅限于狭小的欧洲一隅,昔日欧洲音乐独领、独霸乐坛的地位,正在被多元化的全人类音乐文化所取代。

欧洲音乐与非欧洲音乐不是差距而是差异,差异的根源是文化,而世界不同的音乐教育就是理解不同的文化。在未来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首先需要一种对“陌生”音乐文化宽容的态度和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这样可以使我们自己具备一种积极的跨文化意识,这也就具备了一种文化理解沟通和与他人相处的前提,以达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从而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我们要由技术学科转向人文学科,由“文化大熔炉”转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使中国音乐教育在目标、理解、方法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2、倡导“多元化”,辨清“差距论”和“差异论”

“差距论”代表的是一种“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它“是一种认为人类历史将由低级到高级,由蒙昧到文明,沿一直线无限进步和无限进化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不单纯是一种学术观点,而本质上是企图以欧洲文化来取代世界文化多样化的战略。它是以时间上的先进或落后为标准;以经济、政权和武力来改变不属于欧洲的一切;以眼前和暂时的经济发展快慢,或者更是以欧美资本经济发展为模式来划分民族的优劣 。

“差异论”是相对于“差距论”所提出的一种新观点。它是对时间直线性的否定,对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宇宙中心主义”代替“欧洲中心论”。结构人类学家莱维一斯特劳斯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积累,确有‘进步’的现象,但在文化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进步’。那里都是差异的关系,而不是‘先进’和‘落后’的关系。各国的科技存在着差距,但各个国家的文化则不存在差距。”二者之间存在的是差异,而非差距。

3、倡导“多元化”,更要强调“母语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目标在于树立一种多维、立体的教育理念,追求乐教内容的丰富多彩,但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我国的主流文化,即“母语文化”。不能强调其多元文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育。“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自身的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里面包含有太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基,所以我们要把“母语文化”之根植入到每位中国人的脑海里,并在其后的学习教学实践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集‘小成’为‘大道’,促使中华民族国乐之大树枝繁叶茂、青春永葆。

4、倡导“多元化”,重视“专业化”

“多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多元性,思想的多元、文化的多元、能力的多元等。“多元化”可以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培养了更多的能力,把知识放在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去思考。但是,过于强调多元性,可导致忽视专业性、技术性。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培养要“一专多能”,先一专,而后多能。但事实上,往往一个声乐教师粗通键盘,均被视为正常现象,当然更不用说其对二胡、笛子的荒疏了。所以我们在“多元化”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生专业和技术的学习,在重视专业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多元化”的音乐教育。

结语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世界语言,可以克服由于语言和习俗不同而带来的困难,与所有的人进行对话与交流。通过对各国民族音乐的学习与研究,可以使我们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世界各民族的特征,进而喜爱他们的音乐,吸收他们的文化,尊重他们的民族。通过实现全世界各民族音乐平等,来达到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友爱。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国际音乐教育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2]管建华.21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3] 河清.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6.

[4] 洛秦着/罗艺峰导读.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8.

[5] 河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7.

[6]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4.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差距;差异;文化比较

21世纪,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使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在此背景下,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是否有可能,这将关系到中西方音乐价值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反观历史,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很深的根基,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再到文化,我们无时不是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旋涡中不能自拔。中西音乐文化之间到底是“差距”还是“差异”,这个问题不时在文化界、音乐教育界引起争论和思考。

一、多元文化语境的内涵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相对于“单线进化论”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视角。“单线进化论”在音乐界泛化而来一种文化霸权思想,即欧洲音乐中心主义,其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性成果――欧洲音乐却一直被人们视为人类音乐文化进化的唯一参照标准。伴随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扩张,这种“欧洲音乐中心主义”文化霸权思想笼罩着整个世界。在面对陌生音乐所发出的那种“晦涩、难听”的声音时,也许会很难接受或者自觉不自觉的用“本己”文化的标准来衡量“他”文化中的“简单”与“复杂”,进而得出“落后”与“先进”的论断。

英国肯特大学著名人类学高级讲师C.W. 沃特森先生将多元文化主义从四个层次和维度来理解,他认为:多元文化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观。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也不存在一种超然的标准可以证明这样一种正当性: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其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历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关注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强调历史经验的多元性。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是多民族的不同经历相互渗透的结果。再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教育理念。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传统教育的对非主流文化的排斥必须得到修正,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对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最后,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公共政策。这种政策认为所有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上机会平等,禁止任何以种族、民族或民族文化起源、肤色、宗教和其他因素为理由的歧视。

二、“差距论”与“差异论”

“差距论”代表的是一种“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它“是一种认为人类历史将由低级到高级,由蒙昧到文明,沿一直线无限进步和无限进化的哲学思想。”“社会进化论”是将人类社会发展归结为同一性的思想,实际上是欧洲种族中心论的另一幅画像。这种理论思想“不单纯是一种学术观点,而本质上是企图以欧洲文化来取代世界文化多样化的战略。‘社会进化论’不以空间上的文化差异为概念,而是以时间上的先进或落后为标准;不以心灵、感情和观念上的不同来理解和认识人类自己,而是以经济、政权和武力来改变不属于欧洲的一切;不以伦理、道德为准则来尊重每一个个体文化的独特性,而是以眼前和暂时的经济发展快慢,或者更是以欧美资本经济发展为模式来划分民族的优劣,结果是以‘帮助’、‘扶贫’的慈善面孔来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利、毁坏他人的社会运作、中断他人的文化延伸。”“差距论”作为“社会进化论”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时间的直线性、人类的同一性、希罗多德定则(又称“欧洲文化中心论”,是现今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观念)。

“差异论”是后现代观念的产物,是相对于“差距论”所提出的一种新观点。“差异论”的提出有以下几个价值参照点:对时间直线性的否定;对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宇宙中心主义”代替“欧洲中心论”。结构人类学家莱维・斯特劳斯认为,“人类也并非朝着单一的方向演进,尤其表现在艺术、文化等领域。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积累,确有‘进步’的现象,但在文化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进步’。那里都是差异的关系,而不是‘先进’和‘落后’的关系。中国的科技有所不及于西方,但中国文化则绝不‘落后’于西方。”当代社会人文思想的转折意味着“由人类看‘他异’――对于自然万物尊严的价值肯定;由个人看‘他异’――对他人的价值肯定”。因此,中西音乐文化是同步发展的,没有古今、先后之分,二者之间存在的是差异,而非差距。

三、中西音乐文化之比较

依据上述观点,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差距论”更多的是让位于“差异论”,因此,让我们来比较分析中西音乐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以便能更好的体现中西音乐文化同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如何进行交流与对话。

首先,从音乐的类型谈起。在20世纪以前的中国汉民族文化中,音乐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官方”巩固其中心地位的政治性礼仪的“雅乐”;(2)出于民间、融于民俗、流传于广大民众之间的所谓“俗乐”,受汉民族各地人民的语音语调、性格气质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表现出鲜活灵动的特征;(3)中国特有的“文人音乐”,以古琴音乐为典型代表,讲究“中正平和”,追求“静远淡虚”的境界,其精神内涵表现出高度个人化的意识倾向。

反观西方音乐,自中世纪以来,“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是同时共存的两种音乐,其中教堂音乐占绝对优势。自17世纪开始,“教堂音乐”、“宫廷音乐”和“剧院音乐”呈现为三足鼎立的态势,迎合了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变化,也满足了宗教礼仪和精神娱乐等不同侧面的文化需要。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近代“音乐会体制”的形成,使音乐成为具有自足意义的艺术种类开始独立出来,艺术家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与意念得到了人本主义的体现。由此,音乐的分类规定完全依照自身的组合、编制和体裁类型(交响乐、歌剧、室内乐、艺术歌曲等等)更加细化,音乐的“自律”地位最终完成。20世纪中叶,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剧,使音乐体系的分类又一次发生变化:“流行音乐”异军突起,但鱼龙混杂;“民间音乐”的有限资源不断丧失;“艺术音乐”则面临严重的内部和外部危机。

其次,音乐创作的特点。概括的讲,中国音乐是以线条为主,西方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注重气息,西方音乐更讲究节奏;中国音乐创作注重感觉,西方音乐创作更讲究理性;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最大不同在于音色与演奏法。

最后,音乐的语言特点。恩格斯说过,你只有将本族语言同其他的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近年来,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通过语言学的方法开始注意到在各种文化的音乐中,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之间所体现的差异与其语言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有着各自的音乐语法结构。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音乐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语法、句法等结构。

有关中西音乐的语言结构,可以从表层与深层方面来进行比较与分析:(1)表层结构,西方音乐的语音是“乐音”,中国音乐的语音是包含“含有声调或噪音的乐音”;(2)深层结构,无论是从音乐语言的语法结构、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音乐语言的感知方式等哪种角度来看,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突出的差异性可以概括为:开放性(中)――封闭性(西)。比如中国汉语的语法结构“偏重心理,略于形式”,西方的音乐语法结构“形式严谨”;在音乐语言的操作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口头的”,西方注重“书面的”;在音乐语言的感知方面,中国音乐是“感性的”,西方是“理性的”。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反思的世纪,人类在历经了后现代思潮的洗礼以后,逐渐从西方单一的工具理性视野开始走向多元与开放。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为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种多元与开放的语境下,中西音乐文化之间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而其本身所固有的差异性更需要我们去重视和强调。最后,我想还是用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一句话来结束对本文的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往哪里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去认识和理解作为世界音乐花苑中的两朵鲜花――中西音乐文化,它们只是拥有了不同的颜色、外观、香味……而不具有好与坏的区分。因为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在多元的音乐世界中,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文化和身份,我们不滞后,也不先进。

[参考文献]

[1]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英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 河清.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 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罗艺峰导读.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4] 河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8

一、实施双语教育是治国之策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被许多国家当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视为国策,关键是因为它首先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与培养双语双元文化人才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其次,它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托斯滕•休森与奈维尔.T.泊斯特莱特沃尔特(TorstenIlusenandT.NevillePostlethwalte)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双语教育”的界定是:“所谓‘双语教育’,通常是指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进而他们又强调指出:实施“‘双语教育’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语言,但不一定要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甚至不必在同一学期内使用两种语言。”王斌华教授在其编著的《双语教育与双学教学》中指出:“‘双语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这样,我国学校开设外语课程也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内容的教育。” (二)双语教育的本质与定位 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国外“双语教育”之概念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他们在“只有当学校强调使用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教学时,才能称为‘双语教育’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由此折射出了‘双语教育’”的本质:实施“双语教育”,特指在学校教学中,同时或间隔性地采用两种语言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计划或教育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校教学中目标语的广泛应用,更多地接触目标语,增加目标语的输入量,以较快的速度习得目标语,能够比较娴熟地运用两种语言学习与思维,进而拓宽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增长多元文化知识,促使学生逐渐成为双语双元文化人才,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得到较大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双语教育也是各个国家语言政策的一种体现。 (三)双语教育的功能 双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的促进,或者说双语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功能。凡主张实施双语教育的多移民与多民族国家都期望通过双语教育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消解语言差异下的民族矛盾,体现各国各个民族之间“民主、平等、自由”的政治理想。它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借助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学习更具优势的语言,从而使整个民族更快地发展。双语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双语人经济活动范围扩大,经济收益较好。双语教育对社会的经济功能显性了,族群间的沟通便利了,更容易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其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文化继承和保留的功能。其社会功能就是交际。只掌握一种语言,社会交际的范围势必狭窄,获得的信息量就不足。相互交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理解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稳发展。 (四)新疆双语教育的本质与内涵 新疆主要是由13个民族构成的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区。要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先要发展教育事业。为加快新疆教育事业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新疆政府为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体现。新疆的双语教育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新疆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改革,它要从传统的以少数民族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单语教育模式转变为双语教育模式。新疆双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提高新疆少数民族素质,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现代科技素质,缩小民汉教育差距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双语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双语人和双文化人,既能认同中华民族,掌握中华民族文化,又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这样的教育才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 二、双重乐感与音乐双语教育 (一)双重乐感的概念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这个概念,来自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曼特尔•胡德的《双重乐感的挑战》一文。他引用了《哈佛音乐辞典》(HarvardDictionaryofMusic)和《韦氏大型辞典》(Webster’sUnabridgedDictionary)里面的相关定义,把“乐感”概念的定义归结为“喜爱和聪明地鉴赏音乐的能力”,提倡跨文化音乐的学习者应该以亲力亲为的实践性音乐行为参与,在对音乐(尤其是异己文化的音乐)的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捕捉这个不可捉摸的“乐感”,由此产生了双重乐感教育理论。1996年,由赵塔里木教授在新疆首次提出要“探索‘双重乐感’人才的培养”问题(这在全国音乐教育领域也是首次提到),并积极付诸实践。为新疆音乐教育实施“双重乐感”教育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2007年立项,2011年以优秀等级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以张欢教授为首的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依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和《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等课题的实施,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上,采纳或编写了《新疆少数民族器乐教程》、《新疆民族音乐欣赏教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疆民族音乐简志》等课程教材。发表了“少数民族地区‘双重乐感’教师的培养”“双重乐感能力培养中的音乐教育本质认识”“‘双重乐感’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等论文,在这些著作和论文中,对于双重乐感的阐释一致共识于胡德的理论,正如胡德最早提出“双重乐感”时所言,音乐学家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通过本身的实践而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描述该音乐。由此可见,“双重乐感”中的“乐感”是指一种广义含义上的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感知,“双重乐感”核心在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入。#p#分页标题#e# (二)双重乐感教育的本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提法与相关理论已被美国音乐教育界广泛接受,继而在其他欧美国家得以确立与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音乐教育的主题。对于建立多元主义的音乐文化价值观与教育观而言,“双重乐感”(或多重乐感)能力的培养是其技术核心。研究异民族音乐时要求融入音乐产生的背景中,研究本民族的音乐则要求研究者融入到音乐产生的时代和地域文化中去。在运用“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观念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主位”与“客位”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亲身体验的主位法认清研究对象的本质,以客位分析法得出最客观实际的规律。所以,“双重乐感”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是一种全观论研究方法的实际体现。在音乐教育中,应该是学生们在学好了本民族音乐传统感觉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感觉。我们提出的“双重乐感”教学实际是一种教育理念,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种客观认识一切民族的音乐传统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 (三)“双重乐感”是建立在“双重音乐语言”基础上的 中国音乐学院博导管建华教授认为:“音乐双语”能够用不同音乐律制的音乐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情感,会使学习者把他自己母语音乐看做是众多音乐体系中的一种,这就会打破他的自我封闭和单语音乐认识的局限。新疆“双重乐感”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为音乐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新疆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优势,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新疆多年来推行“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以“双重乐感”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为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突破口,实现在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双重”、“多重”乐感的理论建构及实践教学,自上而下、层层递进地从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推广至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基于新疆多元音乐文化背景“双重乐感”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为模本,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研究参照并积累经验,达到推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对新疆多元文化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对新疆民族音乐进行系统研究,为双重乐感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新疆音乐的“多重”乐感教学理论研究、“双重乐感”与“双语教学”的对比研究、新疆各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新疆民族音乐基本乐理研究、新疆音乐与中国其他地区音乐的对比研究、新疆音乐与中亚音乐、世界音乐的比较研究,等等。在关注新疆各民族音乐文化差异的同时,进行“双重乐感”音乐技能的教学实践,以新疆音乐视唱练耳技能训练、新疆民族乐器教学实践、新疆民歌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个体民族的音乐素材进行数字化集成,有效地将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保存与共享,并加强新疆各民族民歌赏析、新疆各民族器乐赏析、维吾尔木卡姆赏析等“双重乐感”的审美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音乐文化全元论观念。 三、双重乐感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影响 (一)新疆音乐双语教育 新疆音乐的双语教育首先是对于音乐双语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拓宽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的音乐文化视野,加深了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他们初步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能用较合理的教学方法、较先进的教学手段为音乐教学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少数民族音乐教师通过双语培训既巩固了自己母语的音乐文化,又学习掌握了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内涵,开阔了音乐教育视野,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新课程音乐改革中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新疆双语教育并非仅是语言的学习,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渗入与整合。新疆是歌舞之乡,对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师来说,他们的母语音乐感知和表现力是很强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专业基础较差,音乐理论知识欠缺。如:书写范谱不规范出错率高,节奏节拍的概念混淆,波音、滑音、复倚音等一些常用记号的唱奏法不清楚。在具体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把线谱用固定调翻成简谱唱,没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的概念。连音线和延音线的不同用法表达不清楚。部分音乐教师存在技能差不能胜任课堂教学,歌曲范唱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汉语音乐教材内容的理解还有待学习和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有待提高。并且,部分教师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严重影响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而对于汉族音乐双语教师来说,一方面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成为教学交流的基础,另一方面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更成为音乐双语教学的核心,其意义在于学习中外音乐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本民族音乐的特点,传承和发扬具有非物质文化特点的本民族音乐。这即是新疆音乐双重乐感与音乐双语教育的交融关系。 (二)新疆双重乐感教育的实践 依据“双重乐感”教育的理念基础,以及“双语”教育的理论借鉴,针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现状,新疆一些高校制订了全新的双重乐感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方案。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了木卡姆音乐专业,并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承担着新疆少数民族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生构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从1996年开始,创办了音乐表演专业木卡姆表演方向,首次将民族民间音乐系统纳入高等艺术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将学校传承与民间传承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新疆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1994年开始,为本科生陆续增设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概论》、《新疆民族乐器演奏》等课程,并设置了《民族音乐田野采风》实践课程;在1998年开始借鉴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表演方向的办学经验,2000年以来,陆续增设了《新疆民歌演唱》、《新疆少数民族视唱练耳教程》、《多元文化论著选读》、《世界音乐》等民族音乐学的课程及相关的人类学课程,并且成立了木卡姆乐团。2006年开发出《新疆民族音乐视唱训练系统》、《新疆民族音乐主题资源库》等软件,并将其推广于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教育学院等设置有音乐专业的兄弟院校,获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信息。近几年,在全面总结以往办学经验,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进行全新规划的基础上,围绕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新疆师范大学已经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以展开。#p#分页标题#e# 如引入跨文化音乐体验与学习,主要学习新疆境内“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技能课程将以跨民族交叉为前提,继续开设《新疆少数民族乐器演奏》、《新疆民歌演唱》等课程;理论课程开设《中西对照基本乐理》、《汉民族传统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述》、《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等课程;开设《欧洲音乐简史》课程;并在本学年安排“新疆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将原生态民间音乐纳入课堂教学。通过此种课程布局,学生深入了解新疆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格局和整个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格局,并对西方专业音乐体系有所认识,掌握从理论至技能的各个层面上初步建立起对不同音乐体系的审美与实践经验,进而树立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观念,文化全元论的认知方法。 通过艺术实践,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艺术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民族及跨民族音乐文化的领悟、表现和创造能力。毕业汇报的重点考查内容是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域的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跨民族音乐文化的掌握与领悟能力;通过教育实习,使具备“双重乐感”、确立了文化全元观念并掌握了一定的多元音乐文化传承所需技能技巧的学生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任教。除进行日常教学实习之外,主要协助实习学校开发以多元音乐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音乐教材,从而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层面上传播新疆本土、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并同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实现交流与对话。 由此可见,双重乐感的基础是音乐的双语教育,但双重乐感并不等同于音乐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体制,而双重乐感是一种教育观念,它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种客观认识一切民族的音乐传统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双重乐感教育的开展必将大力推动新疆音乐双语教育的深入发展。管建华教授甚至认为“双重乐感”这一理论体系所体现的音乐价值观念和音乐实践路线是一条有效途径。它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将是革命性的,它是21世纪音乐教育多元音乐文化教学讨论的基础性问题,它将打破20世纪以来以西方音乐为基础的单语教学,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范例,为新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代代相传的人才,为深化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和促进其发展提供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9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大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06-02

我们国家在教学改革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指的是学生的思想素质;智是指语言科学的智力教育;体是指学生的身体素质;美就是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例如:美术、音乐等;劳就是培养学生勤劳的好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学校要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质,家长也开始意识到了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爱好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是多么的重要。而且,现在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也充满着兴趣。因此,在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研究音乐的理论是十分有必要的。全球化的经济时代是一直在进步的,那么音乐教学理论就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行M。音乐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的部分缩影,因此,我们的音乐理论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点,在音乐当中注意将其民族性与多元化相结合,促进音乐理论的发展。现在多元化的经济是在挑战和机遇中发展的,音乐的理论也是如此。

一、多元文化内涵与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近年来,多元文化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但是到底什么是多元文化,无论是现在的高校还是音乐界的研究学者,迄今为止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多元文化中的多元强调的是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它的特殊性。多元文化就是在同一个时空中,有着很多不同的文化基于彼此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共同构建的文化。在之前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是从单一性的角度去看的,文化的价值也是单一的而不是多元的。但是,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全球化发展的社会,我们与其它国家的联系是十分频繁的,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国家自然就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时代。文化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那么文化自然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在现阶段的发展就是将传统文化与信息时代下的文化相结合、将本土文化与跨文化相结合等等。我们在现在的社会格局中要时刻把握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文化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格局。

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起步比较晚,并且截至目前,音乐教育发展也不是十分的完善。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之中,西方的音乐文化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只注重学习外国的音乐文化,不重视本民族音乐传统。而我们国家是由很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文化十分丰富。我们民族的文化就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我们在发展多元的音乐文化的同时,要注意在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先进的文化理论,这样的音乐文化才符合我们国家国情。

二、多元化背景下我们音乐教育的问题

(一)现在大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开展了素质教育,但是还有不少的大学在音乐文化的教育上依旧停留在“口号式”教学的模式。现在大学中在音乐教学的投入上还是比较少的,并且音乐教育的设施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十分的枯燥,学习兴趣就会下降。长此以往,不仅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而且在学习上也不会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这对于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是非常不利的。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我们国家现阶段的音乐教学,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还是依靠西方的音乐理论,对于本民族的音乐置之不理。在音乐教材的使用上还比较落后,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教材。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论知识了解得很少,更别提在实践上的应用了,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十分不合理的。由于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音乐的理论知识不重要的误导,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对音乐理论引起重视。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完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音乐的教学水平。教师只有自身素质高才能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学生才会被教师的自身魅力而深深折服。可是,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模式依旧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对于现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显得不够重视,在教学内容上也比较寡淡、索然无味。这样的师资水平是不符合我们现在多元化背景下,对于音乐理论的深入研究的。

三、多元化背景下对音乐教学改进的方法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现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教学的发展。那么,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这里就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音乐教学理论的发展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的,它不仅有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包含了我们从国外吸收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对于音乐理论的研究,我们不仅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这些方面来讨论,更主要的是教学理念。把握好音乐的教学理念,就像掌握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脉搏,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理念,才能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在现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就必须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这在音乐理论研究上所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二)促进学生对本土化音乐理念的学习。现在社会格局是多元化的,文化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的内容上有了很多选择,对于促进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学习理念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本土音乐文化的流失。由于现在学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依旧是以西方的音乐理论为主流文化,我们的本土音乐的理论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所占比例十分可怜。吸收国外优秀的音乐理论是没有错的,但是也要注意吸收本土音乐理论的精髓。大学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就应该突出这一点,帮助学生主动地吸收优秀的本土化的音乐理念,了解本土化音乐的魅力,促进在多元化背景下音乐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完善对于促进教学水平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研讨会,让教师坐在一起交流和探讨彼此最近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还可以定期外派教师出去与别的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增强自身的魅力,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理论知识。

四、结语

在当前的多元化的背景下,音乐理论的研究也已经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音乐的理论研究对于我们日后的音乐教学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那么在音乐教学的安排上一定要引起重视,不仅要紧紧跟随时展的脚步,还要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东静.论高校音乐教改中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推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吴静.高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2.

[3]黄静.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分析[J].艺术科技,2015.

[4]赵毅.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反思[J].艺术评论,2013.

[5]李思华.论多元文化视域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红河学院学报,2012.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拓展了音乐领域,多元化音乐教育被大多数教育机构所关注。音乐文化教育是基于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教学模式的选择应用等,反映出不同的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进行分析讨论。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

1、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内涵音乐文化是人们利用音乐来传达文化的一种方式,而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是多元化互相渗透的,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音乐文化包含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形式决定了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文化音乐是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途径。音乐文化离不开音乐教育,而脱离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则没有意义。2、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传承特点音乐文化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和特征,音乐教育中关于音乐教学的观念及教学内容和方法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作用。多元文化教育为的就是加强对音乐的创新和音乐观念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1]。音乐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音乐文化反映了音乐教育价值。不同的民族的音乐有不同音乐价值,音乐教育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形成了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包含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和音乐背景,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过程中,首先先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和内涵,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音乐教育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文化存在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之中,音乐教育是人们对音乐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由于音乐文化不断的更新与传递,使得音乐呈现出了多元化变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人们通过音乐文化的传播,使人们对音乐文化有了基本的认知,保证了音乐文化的民族风格特色。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选择运用,是根据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发展及社会的要求进行的,通过音乐教育将音乐文化内容进行重构。例如,有的音乐家就将西方曲式与小提琴的技法相结合,创作出了著名作品《光明行》,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作曲特点,形成了音乐文化特点,发挥了民族音乐文化。多云文化音乐教育在传播过程中,借鉴了多种音乐的特色、风格及文化精神,在保证民族音乐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将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更新改进,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键途径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音乐文化的创作过程,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音乐教育将各种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培养了人们对音乐文化的创新能力,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2]。音乐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人民在进行劳作时,在音乐娱乐过程中学习了音乐文化教育,为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种音乐文化汇聚成了多元文化音乐,形成了音乐特有的风格和特色。通过对传统的音乐文化的教育提高人们对多元化音乐文化知识,进而达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目的。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将不同的音乐文化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多元文化的系统性知识,传承音乐文化的特色与风格,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精神和价值。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增强音乐文化凝聚力音乐教育可以适应其相应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形成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统一整体,音乐教育具有增强中华凝聚力和丰富民族音乐文化内涵的作用。人们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可以建立音乐价值观,体会音乐的美好情感,通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和欣赏,达到对音乐精神和内涵的认知[3]。例如,某一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本民族的人民可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民族音乐进行认知。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到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中,可以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得以流传。在多元化音乐文化中,学习音乐文化知识,要根据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内涵,形成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风格和特征,利用适当的音乐教学方法使得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渗透到整个音乐教育中,使人们可以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与特征,进而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形式有利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助于掌握音乐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实现了多元音乐教育理论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袁文.高校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156-157.

[2]任占忠.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10:21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