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22:54:46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范文篇1

1.多元文化的概念界定

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由multi与cultural复合而成。而英文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和colera,最初是指“土地的耕耘、种植”及“身体和精神的护理”,由此可延伸为培养、栽培的含义。Multi意为多种的、多重的、多方面的,是世界文化多端性与多元性的表示。站在世界文化的角度下,我们得知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要发生转变,由于广泛性和复杂性是文化特有的属性,所以文化的发展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会有属于自身特定的价值。

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

在多元文化的产生下,学者们会相应的提出一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达到怎样的效果的问题。然而教育的宗旨,在不同范围内的界定,一般都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尊重不同文化和了解不同文化。接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必须先从认识自身文化开始,然后不断接触周围的音乐文化。由于音乐是一门重视欣赏的学科,也是接触文化、迈向文化的基础之一。音乐所呈现的内容与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首先“人”去创造音乐,就有许多“人”去学习音乐,“人”从音乐本身的内涵可以透视一个社会,从音乐背景文化里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透过当时的“社会”就能够透视一个“人”(民族)的个性、情感等。

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目标包括:学生通过对各种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尊,同时也能够学会尊重及忍让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世界音乐文化,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与国际之间的沟通及了解。另外,学生通过对多元文化音乐认识能够培养学生主观思考的能力。通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还可以从中了解此文化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从而让学生从听觉上体验到不同音乐的文化,并熟知不同音乐的音色和音质,促进各国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尊重。学生通过聆听、演奏以及创作,就能感受到不同音乐的美感。与此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方音乐不是唯一的音乐,只是整个音乐文化其中的一种,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由地接触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

二、如何构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阻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构理的因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得老师和学生把重心都落在学术的研究上,很少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相对而言比较落后一些。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另外,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使得教师没有过硬的文化底蕴及专业知识,缺乏创新精神。当前我们必须从本质上来改变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2.构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了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范围及内容。当今国际音乐交流比较频繁,我们就更应该重视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多元文化音乐也在随着世界多元文化发展而发展。音乐重视的是民族文化传承,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就必须建立在尊重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从而不断融进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的世界,使音乐文化的教育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另外,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以创新教育为主,从教育形式上体现多元音乐文化。并通过这种教育形式来促进各种各样音乐文化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化、复杂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都是音乐教育要落实的,在落实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音乐教育朝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逐渐趋向多元文化的教育模式,还要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多元文化范文篇2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增强文化敏感性,凸显社会公正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及教师教育都面临着有效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使命,为所属不同阶层文化群体的学生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全体学生获取知识、态度、技能以满足在多元文化社会的交往需要,创造利益共享的公民道德社会。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应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致力于增进未来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正义感。(一)课程目标:增强文化敏感性,培养社会正义感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特征使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并非由单一文化价值观所主导。教师需要积极适应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并采取措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校生活,使其能够与不同民族、语言、阶层等文化背景的人友好相处。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时首先具备敏锐的文化敏感性,能够从不同文化的视角来合理地诠释个体及其所属群体的经验并恰当地采取教育行动。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师能够了解并依据不同文化族群和社会阶层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文化经验等,来发展课程、设计教材、实施教学、开展评价,并将多元文化议题融入课程。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内容解释与举例时能否顾及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避免呈现、传递对异文化的负面信息;能否给不同背景的学生以平等参与的机会;是否经常反思自己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言行有差异等,这些都体现出教师的文化敏感性程度。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不能仅仅停留于传递和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而应拓展到文化(特别是学科文化)本身的特征、作用及发展过程,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数学、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与价值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并学会从文化多样性视角来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群体的生活经验,在认知结构中形成西方学者所说的“多元文化的内置冶[3],这种“内置冶有助于未来教师敏感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与反应,更能理解、欣赏不同文化差异的合理性,消弭和避免文化刻板印象,生发社会正义感。(二)课程内容:深进学科文化内核,凸显社会公正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多从主流文化传统出发,较少考量如何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视野、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并具有跨文化教学能力的教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城市化倾向、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现象也缺少必要的揭示和探讨,不利于教师形成多元文化视野,自觉而敏锐地关怀与尊重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及胜任多元文化教育。敏锐的文化认知离不开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教师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帮助教师学习者正确、全面地看待和理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知识的学习,促进教师理解影响教与学的背景因素(比如,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学生认知、学习、发展的影响)等,注重与特定文化群体形成与发展相关联的知识学习。虽然要求教师具备所有文化群体的背景知识几乎不可能,但应倡导和鼓励教师以多种途径关注和了解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亚文化特质、不断丰富和拓展跨文化视野。当然,课程内容还需要关注到知识的文化基础与内核,而非知识本身。美国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multiculturalteachereducation)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始从添加多元文化教育知识转向加深学习者对多元文化公平性、正义性的理解,要求所有教师能够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公平性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设计体现文化多样性和教育公平性的教学;将“社会公正冶作为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核心,强调教师教育应面对社会政治、平等、种族主义等“艰难话题(hardtalk)冶,更加重视设置社会正义价值转向的课程(如“为平等和社会正义而教冶),使教师意识到每一个教学行为就是一个政治行为,通过挑战不公正的教育来对社会负责,致力于社会变革(如教师应对各族群学生持相同期望水平、不应对学生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为教师学习者提供深入探索教育公平问题的机会,帮助其了解教育如何加剧或缓和社会不公平,发展其质疑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的批判性反思能力。

二、课程实施与评价:寓情感于知识中,反思教育公平

近10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取得可喜突破,但知识本位倾向仍依稀可见。未来教师能否具有开展多元文化教学实践的能力,并非单纯取决于知识(即便是多元文化知识)的多寡,是否拥有正确对待不同社会亚群体文化特质的态度和情感更为重要。为此,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应注重渗透对待不同文化群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并加强学习者的体验与反思。(一)理论学习中渗透多元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英、美等国在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教学能力时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单独学程模式冶,即单独开设旨在增进学习者多元文化知识与能力的课程,如“民族艺术冶“区域地理冶“跨文化心理与学习风格冶等课程,帮助学习者了解特定文化背景群体的历史发展、生存环境、生计方式、文化形态及学习心理等,促进学习者认同、接纳多元文化,并发展相应的文化适应性教学能力。二是“整合模式冶,即不改变已有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只是将多元文化经验材料整合、融入相关课程,如在社会学、历史学等课堂上介绍不同民族、种族团体的经验知识,使学生检视自己对于族群多样性的态度并思考应采取的行动[4]。无论哪种模式都要求教师教育者随时反省自己的课程意识与教学过程,发自内心地尊重由于文化多样性而表现出的不同学习行为及其特点,避免因自己的意识形态偏见而忽略对异文化的尊重,注重渗透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师范生的多元文化理念与意识。唯此,才能真正地促进未来教师将多元文化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情境,使未来教师耳濡目染地感受和学习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恰当地运用公平、正义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而有效地服务于多元文化社会。(二)实践锻炼中加强对多元文化体验与反思的指导研究表明个体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对于形成多元文化观念与态度、提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以及对于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批判反思等具有重要作用。师范生及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多元文化体验除了来自于渗透在教师教育各门课程教学中,通过正式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的安排乃至潜在课程的营造所提供的日常生活接触之外,主要来自以教育见习、实习为主的教育实践性课程。但这类实践性课程大多限于课堂上的学科知识教学,很少引导实习生感受和思考学生文化背景对其学业、个性及社会性等发展的影响。事实上,教育实习不仅为师范生演练和改进教学技能,增加教师职业认识,了解自我职业兴趣、特长与不足,以更好地规划自我职业发展方向而开放真实的教育现场;更要为增强其多元文化敏感性和理解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创设环境。有目的、有组织地提供跨文化教育实习机会,让实习生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体察不同文化对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自己与学生、家长的文化差异,并在实际教学中检视自己已有的教育信念等,将有助于师范生学习思考、反省自己对异文化的态度,增强对异文化的包容与适应,注意规避自己对不同阶层文化的偏见和刻板印象,锻炼、提高自己尊重、理解、欣赏和沟通不同文化的能力,进而促进师范生日常生活中自觉增加不同文化的接触体验,提高文化敏感性。为此,教育实习应注重增加实习生与文化多样性学生的交往机会,提供尽可能广泛的实践使其体验和理解多元文化。美国在多元文化教师教育中采取的实地实习(fieldexperiences)、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现实性途径(realisticapproach)等多种方式以增加职前教师与少数群体接触的机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此外,教师教育课程在形式与结构上还应注重拓展通识教育课程,丰富教育类选修课程,并探索合作、探究等多种有效学习方式。(三)教学过程中探索“文化关联性教学冶能力培育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并非增加一门名为“多元文化教育冶的课程,而是将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贯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学习者主动将文化知识、社会情境知识、学科内容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等融为一体。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应致力于通过丰富课程体系,帮助师范生提高利用学生背景的文化多样性来进行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的“文化关联性教学(culturallyrelevantpedagogy)冶[5]能力,以培养未来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教育信念,切实提高他们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技能。首先,积极倡导开展“文化关联性教学冶。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文化胜任力,即能够从根源上有效理解与运用某种文化,才可能使学生满意其教学并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就。比如,鼓励来自弱势群体的师范生通过阅读和撰写传记作品,丰富批判性审视不同人生经历的机会;鼓励其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为自己代言冶,从而反省自身在多元化课堂中的经历与体验;帮助教师学习者在他们遭遇与传记人相似或相异的经历与体验时能够有意识地重新审视自身的主体性,自觉地体现自我的主体性;促进教师学习者学会在未来的文化多元课堂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并且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并有勇气追求社会正义。其次,增加教育实践场所的文化多样性。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仔细规划、严格督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同时,还应注重将教育实践从学校拓展到社区,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体验。比如,选择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小学校作为实习学校,组织师范生参加社区实践,开展内容广泛的“服务性学习冶(如为当地社区成员进行健康与安全知识普及、为家长学校开设教育讲座,以及开展其他学术性服务活动)等各种旨在推进社会正义的活动,帮助和促进师范生探索学校和社区情境中的社会文化多样性,并开展教学与反思,深刻检视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信念等,切实提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又如,注重在多元文化社区中(而非只是在城市优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更多进入薄弱学校和课堂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活动的机会,强调师范生浸入性经历的重要性,帮助师范生在多元文化社区中亲身体验并理解弱势群体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文化特质,学习“如何教与自己不一样的学生冶。再次,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贯穿课程始终。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种族、民族、性别、阶层、语言等形成多重身份。因此,每一门教师教育课程都要努力开展“文化关联性教学冶实践,都可以运用生活史回溯、自传叙事、文化浸润等教学方法,帮助师范生重新审视自我及他人的多元、交互身份;都可以将“自我检视与反思冶作为重要的支架式教学方法,坚持不断地培养师范生自觉审视自己的伦理、文化特质,理解自己所属阶层认为的“正当规范冶很可能是一种优势文化的自我优越感,从而学会主动探索文化对学习的复杂影响;都应组织实践活动,要求师范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儿童校内外表现等大量实践活动,从中学习如何了解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思考如何选择和使用与学生校外经验相匹配的教学材料,如何设计与学生个性及其文化属性相关联的教学活动,如何在课堂管理中充分考虑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的差异性,如何利用各种评价策略最大程度地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等。

三、课程支持与保障:开展高水平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教师教育是关涉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政治问题[6]。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实践不仅需要具有文化、语言多样性背景且能切实开展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教师教育者,而且需要高水平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及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作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一)教师教育者身体力行,自觉示范范例教学是最有力的教学方式,面对多元文化背景的教师学习者,教师教育者努力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渗透于课程、教学、评价及课堂管理等各个环节,将自己的课堂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验室,身体力行、广泛参与各种社群服务,自觉开展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比如,指导师范生批判性地阅读和分析学术作品,理解语言的力量,体验语言在被理解的过程中是如何产生出权力、不被理解时又是怎样被压抑和被边缘化的。又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赋予学习者选择的权利,邀请学习者一起设计教学计划或选择阅读材料。再如,利用多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吸引专家教师、学校成员、当地社区成员等各类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教师教育,充分尊重地方性知识和实践性智慧[7]。(二)加强跨学科研究,推进学科建设一方面,大力加强跨学科教师教育研究。跨学科性是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最核心的特点,教师教育者需要具备人类学、生物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了解当代社会政治研究、种族研究等最新成果,涉猎各种教育哲学思想(特别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社会重建教育传统、批判理论以及学习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关怀伦理思想等),并将自己的教育哲学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还需要更多地开展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因素分析。首先,师范生接受教师教育前已拥有特定的知识、技能、个性倾向、态度、信念等,这些都会影响其在教师教育课堂的表现(其中,有些特征可能会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改变,有些则难以改变)。研究要真正理解教师教育实践对师范生的影响,则必须准确评估师范生的先前经验。比如,必须调查师范生在实习之初开展文化反应性教学的真实能力并将其作为研究设计时充分考虑的重要变量。其次,教师教育实效受教师教育机构乃至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师教育实践及其效果存在巨大差异,研究者应对教师教育机构的特征及整个社会的宏观环境(如地区教育政策等)进行细致分析。再次,实习学校及班级的性质(比如,班级学生的语言、社会经济、种族、民族等背景因素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程度,班级已经形成的文化、组织特征等),指导教师及学校其他人员对文化反应性教学的态度、对有关文化反应性教学的课程内容是否熟悉,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就开展文化反应性教学受到的指导程度以及教育实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关系等,都是在研究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成效时需要加以考虑的因素[8]。另一方面,积极倡导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教师教育者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旨趣,通过批判性审视自我及其角色、身份,发现自我并重构角色、身份,进而重新认知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聚焦于和他者相关联的自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的作用,不仅在于理解、改善教学和提升教育质量,还在于发现自我、改变认知,在多元文化教师教育中备受青睐。教师教育者通过自我研究,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师教育工作实践中所遭遇的非预期的冲突、紧张、困惑、震荡、矛盾、不确定性等,使长期潜隐在自我思想认知深处的内隐观念、假设等外显出来,运用传记、叙事、行动研究、教学日志等方法,在教学实践进程中研究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并且在反思与澄清中,既深刻体验自己的示范者角色、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增进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又通过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共同探寻自我身份认同、建立彼此尊重和相互欣赏的专业共同体而彰显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力量。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的主题广泛,如自我教师教育的观念形成、实践体验、专业学习与合作以及对教师教育改革行动的反思等;方法多样,如教育叙事、教师传记、教学日志、行动研究、田野日记等质性研究方法,搜集、分析大学教师教育者的教案、课堂教学录像、课程网络帖子、课程中期和末期评论、批判性反馈问卷调查、课后学生访谈,中小学指导教师的课堂活动录音、访谈录音、非正式讨论与汇报录音、来往邮件,师范生的作业、学习日志、书面评论等各种各样的第一手实证研究资料淤。此外,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还需进一步聚焦“如何评估高质量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冶“成功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项目具有哪些特征冶“从致力于多元文化和平等的全球性、跨国性教师教育项目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经验冶等问题,突破单兵作战式的个人研究,加强长时段、大规模的实证性合作研究及研究共同体建设,在理论架构、研究范式及方法、工具等方面积累研究成果,更多地开展深层次的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和外部评价研究[9]。

多元文化范文篇3

一、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即人化”,文化的形成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创造着人,文化也是化人。文化一经形成,其各方面因素会凝固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发展成独特的文化传统,积淀在创造某一文化形态的主体的深层结构之中。而且,这一文化模式或传统,还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社会形式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打上烙印。总之,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言行举止都要借助于文化符号来不断获得展示、丰富和深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当文化作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外部条件存在时,我们称其为文化环境。在每一个现实的人所处的时空格局中,都积存着由前人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资源。这一文化资源所营造的文化环境既是构筑人的认识能力的知识基础,又影响着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处在内在结构的两极,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思想信息的者,而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则是思想信息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作为受教育者,客体是在不断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思想结构的,所以,社会的文化环境构成客体形成思想结构的直接凭据,给客体接受思想教育以极大的影响[1](P104-105)。

文化以其内在性、微观性、渗透性的机理性图式弥散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状况。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性质来说,存在着促进和阻碍作用两个不同的方向。一般说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绝大多少人的利益和愿望,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一切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意识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着干扰和阻碍作用。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内容来看,则存在着多样化的取向。受教育者理想追求上的多层次、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等,都会对文化环境在作用方向上带来多维的影响。总之,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应有文化的视野和文化的眼光,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整个文化环境中来思考,通过对文化环境的净化、优化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消费,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P17。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借助文化的力量,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挑战

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种文化生态构成一个互动的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这里所谓“多元”意味着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不可否认,在我国现实的文化环境中,主流文化是科学的、大众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时要看到,各种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也在起作用。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仍然有深刻的社会影响。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积极、健康、合理的,也有错误、丑恶的东西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而西方敌对势力乘我对外开放之机,千方百计以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进行渗透和腐蚀,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我们已经进入文化多元时代,多元价值取向导致绝对价值的消失,个人价值的相对化,从而引发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社会整合度的下降。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1.多元文化传播下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当代中国已经走出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一统的思想封闭与僵化,处在色彩斑斓的文化万花筒之中。作为社会思想发展动态的晴雨表,大学对文化的变迁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在多元文化交汇中,当代大学生走出了思想的封闭与僵化,体验着文化的色彩斑斓所带来的新奇。与此同时,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选择时产生了种种困惑。西方文化价值观借助于精美的外部包装和所宣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认同产生了一种强势挤压。西方一些政客和学者炮制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打着非党性、和平共处、趋同论的大旗,唱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混合经济论”、“政治多元化论”和“文化接轨论”的论调,试图消除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原则界限。在“非意识形态化”的炒作中,西方文化以软实力的方式行使着潜移默化的功效,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严重侵蚀和冲击。甚至于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表现出对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和认同危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心存疑虑,信心不够。在一些是非问题上常常表现出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在淡化意识形态的同时,却在极力推销西方意识形态。在今天,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借助于强大的经济、科技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紧进行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从而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2.消费文化境遇下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危机。在全球化进程中,大众文化正历史性地演变成全球文化的主导形式;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市场机制的操纵,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工业成为一种发展潮流。消费文化以“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的名义颠覆了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的区隔,以高度的可视性日益赢得大学生们的青睐。于是乎,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美国好莱坞大片深得大学生的追捧。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宗旨就是新潮时尚。而消费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炮制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使得人们沉湎于感官享受。在对消费的新奇与刺激的体验中,人们逐渐接受了消费主义的一套规则,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消费文化中,人们迷恋于消费物的外表,将注意力集中于它的物质性和感性特点,缺乏对日常事物的经验性的参照。这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成为一种霸权文化,一些大学生屈从于这一文化时尚,沉迷于柔软化、低俗化、趣味化的娱乐洪流之中,成为缺乏思想深度、丧失价值追求和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在文化增殖与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大学生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和多变。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在是非善恶的辨别上出现了价值标准的模糊与混乱。在衡量人的价值与意义时,自觉不自觉地以金钱与物质作为标准,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

3.多元文化激荡下的文化认同危机。当今时代,西方文化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文明冲突论等,通过网络、媒体和经贸往来、学术交流等方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涌入中国。在古今中外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许多大学生文化角色混杂,在文化认同上出现了危机。多元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却造成在多元文化的选择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反思而丧失自主性。一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漠视民族的传统文化,淡化民族归属感。在传统的民族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全面向西方看齐,导致西方文化在大学生中盛行。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西方化就等于现代化,西方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出现了文化消费的崇洋心理,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盲目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一些大学生不顾中国国情,热衷于以西方话语体系来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信,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认同和依赖。因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解决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文化认同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4.网络文化泛滥孳生的社会交往危机。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日益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网络文化以其快捷、多元和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色很快博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思考,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放弃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它的直接化、形象化倾向会导致他们用‘看’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3]同时,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它以其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向网民展示出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自由、平等的交往满足感。而虚拟世界与现实的反差又会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令他们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完美性,使其原有的社会认知不断模糊,甚至产生猜疑。这“必然会使人产生去社会化倾向,导致人们正常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并带来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3],并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三、在改善文化环境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

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现实境遇中生存价值归属的自我确定,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一种承认,体现了一种与多元论和多样性相对立的统一性原则。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多元化必然挑战主流价值,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问题凸现。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各种文化思潮构成“一元”与“多样”的矛盾统一的整体。历史和现实都已然表明,每个国家的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面对多元、多变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寻求最大共识。在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各种积极思想文化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文化环境是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特别需要通过提升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以文化认同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不足。

1.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事实表明,社会变动越是剧烈和深刻,思想越是个性化和多样性,越要保持指导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多元文化境遇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一元主导,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所谓一元主导,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尽管文化呈现出多元态势,但主流文化只能有一个,不能有多个。“主流文化是以政治合法性进行证明为旨归的,它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宣教功能的发挥。社会文化发展使得一套普遍有效的价值规范得以确立,从而保证一种有效的群体认同,使得政治权力在民众中获得一种广泛信仰和支持。”[4]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融民族性、世界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在大是大非面前,主流文化绝不能退缩,或含混不清,该提倡什么,该反对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必须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始终高扬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也才能有力地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和侵蚀”[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标尺。

2.兼容并蓄,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6](P382)失掉了民族文化,就等于失掉了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失掉了自我,就失掉了一切。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7](P752)。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动,我们不能简单地回到过去,更不能完全地认同西方,而应该兼容并蓄,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良资源,借鉴西方文明中的先进文化因子,构筑中华民族现时代的精神家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大学生认清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不断丰富自身的民族文化底蕴,培养起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这一“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有深刻的认同。用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引领大学生思想前行,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多元文化范文篇4

[摘要]护理学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护理专业知识,为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提高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并与多种学科、多方面文化相结合,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实践与自学,另一方面来源于护理教育者系统性的跨文化教育[1]。本文就护理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多元文化特征、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进行分析。

1多元文化相关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它包括由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的多元化社会,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多元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2多元文化知识获得的途径

2.1从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

指在临床工作、生活和现代化信息网络中了解其他种族、民族、人群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给予尊重。在护理工作中谦虚地向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患者了解所需要信息,增加双方文化交流,从而给予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确信自己文化优越的民族,其优越感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护理活动的一大障碍[2]。

2.2从学习中获得多元文化知识

2.2.1增加外语和不同民族语言学习

对于广大护士而言,为了拓展视野,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多元化的发展,提高外语水平和民族语言的沟通能力是进行国际、国内交流的必要工具。

2.2.2在学习中增加护理工作者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护理无论构思多美妙,都要靠护士在工作中的实践来完成。因此,首先要提高护士的多元文化意识,除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大量涉及非专业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确立自身的多元化意识,并自觉地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同时加强礼仪修养学习、法律知识学习、自觉养成学习不同文化的习惯,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

3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3]

3.1护理学科理论的多元文化特征

随着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定位已从纯医学范畴转变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的领域,其研究内容、范畴涉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形成了许多新的综合型、边缘型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行为学、护理人际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及老年护理学等。由此可见,护理学科理论体系涉及面广,有多元文化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着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发展而发展。

3.2临床护理类型的多元化

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3.3护理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3.4护理角色的多元化

护士职能的扩大及护理内涵的不断丰富,将赋予护士多元化的角色,如,提供照顾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健康教育者、护理计划者、护理管理者、康复训练者、护理对象的代言者、护理科研者等角色。当今社会对护士角色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满足角色期待,护士必须加强角色学习,以更好地完成角色功能。

3.5护理对象的多元化

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人生经历、宗教信仰、价值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与生命的不同认识,对疾病与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4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4]

4.1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

整体护理已成为国际护理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已在广泛开展和推行整体护理,我国的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观念还占有相当位置,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培训护士更新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多元文化观念出发进行医院内患者护理、医院外社区保健、家庭护理、老年护理等,以帮助患病的人、健康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同时要转变护理教育思想和观念,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学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实施护理教育,真正地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这对培养护理人员的标准、知识结构,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评估和考核标准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改革。

4.2增加人文知识

现代护士不仅要有医学护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多元化护理观念出发,护士应了解与研究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健康观、疾病观及护理保健手段;增加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以融入文化护理。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均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另外不同民族。区域独有的饮食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北方人嗜面食、烈酒、咸味,南方人则不同;湖南人嗜辣,而江浙人偏甜。因此,要对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护理,就必须了解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文化和习俗,针对需要,以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来缩短医患间的差距,达到有效的沟通。

4.3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所谓异曲同工,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辨证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而辨证施护的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二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包括利用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病情,对生命体征的监护以及在实施护理程序过程中所运用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等。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穴位注射、拔火罐、穴位按摩、针灸等简便易学又行之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解决实际问题,是西医护理操作所不可替代的,将中西医护理的特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有一定影响和作用的。

5小结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护理学发展的过程也是在沿多元化这一方向发展。因此,要开展这一更高层次的护理,需要通过在提高思想认识,确定研究范围,加强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加速现代护理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1]胡忠华,朱丹.试论护理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21):4647.

[2]李井泉.跨文化医学[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

多元文化范文篇5

在“保护多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中,值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借鉴和学习。总的来说,日本采取的是一种先封闭然后逐渐开放的措施。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成为最具西方化特征的亚洲国家。但是,日本民众和政府很快就发觉到了保护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并迅速退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法律法规,以尽可能的提高民族传统音乐的生命力。政府采取行政化的命令对于传统音乐及从事传统音乐的艺人实施了保护措施,将其和西方音乐完全隔离开来,成为两个互不相关的独立个体。后来,等到日本国内的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都逐渐发展成熟之后,又开始逐渐放宽对这两个体系之间的限制,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允许二者进行结合,而从其效果来看,这种模式的确是非常简单而有效的。

二、我国保护民族传统音乐的措施和教训

自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传统音乐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部分音乐甚至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才开始着手进行一些列的保护措施,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中西结合,但是当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未能起到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消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未明白传统音乐的概念之下就贸然行事了,许多“新音乐”反而被误认为是“传统”,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真正的传统音乐却被日渐遗忘和抛弃,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刘天华的二胡和琵琶音乐,事实上这些是属于在西洋理论上而进行的带有典型民族风格的音乐,应当是“新音乐”范畴,然而已经被看做了传统音乐的代表。这些也都加大了各界人士对于传统音乐保护的决心。

三、新时期多元文化下的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策略

(一)以开放性的视野来看待中国和其它国家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信息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难以避免的和其他文化进行相互交流、接触以及碰撞,所以民族音乐在发展中应对文化的多元格局有明确的意识。要以开放性的视野来看待上一切优秀音乐文化,以不断开阔我们音乐视野,提高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正确看待弘扬民族文化和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二)加大对于民族音乐的抢救力度。各地的民族音乐艺术从事者,尤其是文化部门和高校,应当结合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的实际,自觉肩负起重建传统音乐文化生态的职责,积极吸收当地丰富而充实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宣传,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确立民族音乐文化在当地文化宣传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可以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以提高全民素质,使得群众都能够本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投入到建设代表先进性文化的民族音乐实践中。与此同时,还应当投入一定的物力、人力,加大对于当地音乐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的民歌、说唱以及戏曲、器乐亟待抢救的民族音乐遗产保护力度,以确保民族音乐文化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三)注重吸收国外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多元化视角下不仅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世界其他文化的区别,更应当注意将其和我们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承认,民族音乐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才可能持续、长久发展。在内容上,不管是理论建设还是作品创作上都应当不断总结创新,在民族音乐形式上,也应当努力借鉴外国音乐的精华,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形式,从而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多元文化范文篇6

本文将要探讨的文化多元主义限于过去十年中主要发生在第一世界、尤其是美国的一场文化大论战。①这是一场狂欢节般的论战,形形色色的\"文化左派\"们结成彩虹大联盟(RainbowCoalition),②向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发起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举凡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有共谋之嫌的文化经典、文化表象、社会体制、历史叙事及民族认同等等,无不受到严厉的质疑和无情的拷问。一时之间,差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高奏胜利的凯歌,而同一性,同质性和普遍性则显得左支有细,溃不成军。就在苏联集团土崩瓦解,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以资本主义大获全胜而告终之际,第一世界内部的文化左派,凭借其微观政治(micropolitics),险些创下\"美国解体\"的奇功。①相距万里之遥,难免隔雾看花,不易把捉此中究竟。

文化多元主义,对于处在边缘地位的群体来说,就象无边的荒野中一片百花齐放的文化乐园,既是一种诱人的承诺,又是其拖延已久的兑现。在自由主义者断言\"历史的终结\"之后,更主要的,在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进步\"与\"解放\"的宏伟叙事(grandnarrative)作出不可调和的决裂姿态之后,文化多元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人人终将各得其所的代用乌托邦。显而易见,从主流的或保守的观点来看,文化多元主义无异于文明的灾难,一场摧毁一切价值及其标准的\"文化战争\",典型地体现了后工业社会向\"新部落主义\"的野蛮倒退。另一方面,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激进性持怀疑的批判立场,他们坚持总体性的分析方法,在文化多元主义与全球资本主义之间发现了某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共谋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文化多元主义不过是杰姆逊(FredrickJameson)所谓\"颠倒的太平盛世说\"的一种表现形式。②

一、日薄西山的欧洲中心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文化一元主义(mono-culturalism)而言的。不过,在当代文化政治中,后者有其特定的所指,即西方中心主义或欧洲中心主义,因为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占据霸权地位的一直是西方文化。文化多元主义者正是在颠覆欧洲中心主义这一共同目标下集结起来的。诚如斯坦姆(RobertStain)和肖哈特(EllaShohat)所言,\"文化多元主义与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离开后者,文化多元主义只是世界文化的大杂烩;离开前者,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有可能导致现存等级结构的颠r倒。\"①

按照文化多元主义者的一般理解,所谓欧洲中心主义乃是现代殖民主义的产物,在这个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欧洲列强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霸权(hegemony)。在他们看来,现代殖民主义与古代世界诸帝国的侵略征伐与殖民扩张有一个显著的区别,这就是它的全球规模,它的让全世界都臣服于一个\"普遍\"真理,迫使所有异质文化都纳入一个\"普遍\"的规范模式的权力意志。换言之,不能把欧洲中心主义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种族中心主义,而应当理解为主宰全球的那种种族中心主义,即欧洲中心主义。与此相应,文化多元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全球文化的非殖民化\"。②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什么全新的见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里就预言道:欧洲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一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对于这段话,文化多元主义者大概可以同意一半,然后他们会坚持作一点不可或缺的补充和修正:即现代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决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掠夺与剥削,政治上的奴役与压迫,而且是一种压运牲的文化生产,一种不平等的文化表象关系,以及一种体制性的话语/权力实践。在他们看来,这里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所触及不到的一个死角或盲点,即霍米·巴巴(HomiBhabha)所谓的\"殖民主义文化语境\"。①实际上,这种补充已经导致了主题和重心的转移:从政治经济批判向文化批判的转移和从阶级政治向文化政治的转移,在此转移过程中,种族起着枢纽的作用。用美国著名黑人文化批评家韦斯特(CornelWest)的话来说,就是\"把种族问题置于次要地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②

霍米·巴巴在《后殖民与后现代》一文中指出,后殖民(文化多元主义)批评旨在揭露以下三种\"社会病理\":一、在争夺现代世界的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的斗争中,文化表象之间不平等和不均衡的力量对比关系;二、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话语是如何为不同的(常常是弱势的)国家,种族和民族设定一个霸权主义\"规范\"的;三、揭露现代性的\"理性化\"过程是如何掩盖和压抑其内在的矛盾与冲突的。在他看来,所有这些社会病理现象都\"再也不能捆绑在阶级对抗这个轴。已上,而是爆裂为无数历史偶然性的碎片。\"可见,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实质上是用一种新的文化主义语言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除了马克思本人的种族主义嫌疑之外,主要在于它和资本主义一样接受了后启蒙主义的或现代性的世界观,只不过是把它颠倒过来,以为只要以阶级斗争为武器在经济层面解决问题,其他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据说这种经济主义不能包含人类最深刻的渴望。

韦斯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美国黑人压迫的特殊性》一文里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同样的观点。在分析了美国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关于黑人所受压迫的四种解释之后,他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还原主义总体论框架无法揭示这个问题的特殊性,必须用德里达(JacquesDerrida)的解构分析和福柯(MichelFou-cault)的谱系分析加以全面改造,因为马克思主义被认为特别不适合于说明文化表象和文化差异的建构机制。②在当代文化批评中,\"政治\"多少可以说是一个被过份滥用的词汇,眼下我们遇到的这个叫做表象政治(politicsofrepresentation)。赛义德(EdwardSaid)的名著《东方主义》,一方面将福柯的\"疯狂与文明\"的表象/权力关系模式从欧洲社会内部移置到后殖民主义的东/西方视野之内,另一方面将线性的历史叙事的时间关系置换为中心与边缘,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空间关系,成为此后表象政治公认的楷模与奠基之作。对于文化多元主义的表象政治来说,引进经过福柯和德里达重新阐述的新尼采主义权力概念和差异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文化表象的差异决不仅仅是你用筷子我作叉子吃饭的问题,而是哪一种属于\"人\"的进餐方式的问题。换言之,权力与差异关涉到区分高下,文野的规范或价值标准是如何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在殖民主义的历史上,种族、社会及文化差异曾经长期被用来充当欧洲中心主义合法化的工具,被用来证明殖民统治的正当性。只是在引进了新的权力概念之后,西方文化的普遍性的神话才被打破,文化差异才开始成为一种力量的源泉。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一节再详细分析。

按照文化多元主义的表象政治,欧洲中心话语建构了一个全球规模的文化秩序的等级结构,既生产西方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同时也生产殖民地人民的主体性,即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世界秩序的顺民。即使在直接的殖民统治和赤裸裸的种族隔离制度春终正寝之后,欧洲中心主义所支配的思维与感知方式,以及凝结在文化表象中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依然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触动。相反,在告别了海盗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之后,它的普遍真理的地位反倒愈加巩固和不证自明了。首先,欧洲中心主义,犹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绘画,是从某个单一的特权视点来审视世界的。它把世界从空间上划分为欧洲(作为世界的中心和唯一的意义源泉)和剩下的其他地区(全部笼罩在黑暗愚昧的阴影之中)。它运用一套复杂的语言/修辞策略设置了一系列二元对立:(我们的)文明与(他们的)野蛮,(我们的)国家与(他们的)部落,(我们的)科学与(他们的)迷信,(我们的)先进与(他们的)落后,等等。世界现代史就是围绕着这条文野分界线同时展开的全球分裂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其次,欧洲中心主义还从时间上设定了一种目的论的历史叙事:从古希腊城邦,罗马帝国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欧美资本主义,这个叙事开始于并终结于欧洲经典文化。欧洲成为命走的\"天之骄子\",整个非西方世界被划入没有历史的惰性存在。这个历史叙事不仅抹掉了欧洲文化自身的杂交性(hrbridity),而且最大限度地淡化了殖民主义与西方霸权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欧洲\"进步\"的动力仿佛完全出自其内在的源泉:科学理性、新教伦理、工业革命、个人主义、议会民主、市场经济。一位右派学者说:\"欧洲正是凭借这些伟大成就让第三世界垂涎三尺的。\"①现代化理论把它们作了中性化处理之后悬为非西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指标和目标。

最后,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特殊文化即西方文化的普遍化,它时而利用其种族优越性把自身作为规范强加于内部及外部的他者(theother),时而又掩盖其种族性使自身成为一种\"隐形规范\"(invisiblenorm)。例如,在西方语言里,有色人种(peopleofcolour)一词并非指人人都具有某种肤色,而是专指白人以外的所有其他人种。作为一个种族主义修辞策略,它不仅有效地将白人与非白人安置在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之中,而且还非常神奇地使\"白色\"作为一种肤色隐而不显了。这样一来,与非白人相对待的往往不是白人,而是\"人\"及其(不加时空限定的)文化,真理、价值和理性。一般而言,在殖民主义时代主要使用种族优越性策略,而在非殖民化之后或新殖民主义时期,\"隐形规范\"发挥。主要作用。当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兼而有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文化多元主义论战中,文化保守主义者拼死共守的一个信念是:西方拥有一个伟大的文化传统,包括从苏格拉底到维持根斯坦的哲学,从荷马到乔伊斯的文学。这些文化经典,用马修·阿诺德的话来说,是\"世界上已经认识和思考过的最好的东西\"。①著名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JohnSearle)认为,西方国家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都应当清熟这个精神传统,因为他们的国家乃至他们个人就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但是,西方文化不是西方可以独占的财富,它同样属于任何愿意提高自己的教养和文明水准的个人与群体。因为它包含着或者说体现了普遍的人类旨趣与价值。在这方面,任何其他文化都不能望其项背。②换言之,西方文明之为某些特定地区和特定群体的历史建构,并不妨碍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而且即便有着令人遗憾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历史,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决不是什么文化霸权,而是其无与伦比的内在价值。

前美国研究学会主席海亚姆(JohnHigham)在《文化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一文里,甚至将这种特殊与普遍的关系概括为\"美国普遍主义\"(AmericanUniversalism)。据说,这种特殊的普遍主义,作为美国的建国原则,立足于(自来欧洲启蒙主义的)天赋人权(naturalrights)而非世袭特权,其要义在于承认所有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的平等地位,以及所有公民都拥有平等的公民权利。海亚姆确信,\"这些原则不仅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而且最终应当传遍全世界,因为它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从而赢得了普遍的拥护和认同。它既是例外的(即美国的)又是普遍的。\"③在他看来,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与其说是反抗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不如说是证实了美国普遍主义的生命力。可惜的是,在马丁·路德·金遇刺后,出现了马尔科姆·X这样的新型黑人领袖,他们操着种族权力的语言,拒斥普遍人权的理想,将种族差异绝对化,结果反而取消了平等主义的目标。海亚姆的指控是否属实,我将在下一节里再来讨论。这里要指出的是,他对西方现代性的欧洲起源和普遍性的双重肯定,在我看来对文化多元主义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反驳海亚姆是很容易的。一位少数民族批评家普拉特(MaryLouisePratt)指出,海亚姆的双重肯定正是其维护西方文化霸权的惯用手法,即\"制造一种狭隘的特殊文化资本,使之成为每一个人的规范性参照,同时仍然保留为一小撮特权种姓的财产。\"①应当注意到,除了激烈的语言和激进的姿态之外,这种反驳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交锋,而且这也不是普拉特一个人特有的问题。文化多元主义者无一例外地拒斥任何普遍性诉求,但我从未见过有人具体地解构自由、平等、人权等范畴的普遍性。如果说西方现代性以自由、平等为幌子而行其文化霸权之实,文化多元主义才是真正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那么它就不仅必须承认这些范畴的普遍性,而且必须认真对待它的欧洲起源;如果文化多元主义从根本上柜斥自由、平等范畴,那就等于瓦解了它自身赖以立足的基础。换言之,这里存在着文化多元主义不愿意正视的一种窘境:它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基础正是西方现代性的基本范畴,它所取得的成就越大,就越是证实了这些范畴的普遍性。

事实上,欧洲中心主义并不是唯一的种族中心主义。文化霸一权、文化资本、二元对立等等,适用于欧洲中心主义,也适用于所有其他种族中心主义。如果说欧洲中心主义的与众不同在于其全球规模,那就必须说明是什么力量和条件唯独使这种特殊的种族中心主义达到全球规模,而其他种族中心主义只具有局部意义;何以前者取得霸权地位而后者却屈居于从属地位?一位著名的非洲中心主义者阿桑特(MolefiAsante)曾经提出一种多中。动的文化多元主义构想。在他看来,文化多元主义首先意味着\"有很多文化,而不是只有一种文化\";其次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平等关系。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特的视界,都是一种中心主义;除了欧洲中心主义之外,还有非洲中心主义,亚洲中心主义等等。文化多元主义可以为欧洲中。已主义留有一定的空间,既不在上面也不在下面,而是和其他文化平等并列。\"只要欧洲文化不以暴力开道,只要它不自诩为普遍主义,它就拥有和其他文化平等的权利。\"这种步入非非的构想不仅容忍了种族中心主义,而且典型地暴露出文化多元主义的唯意志论色彩。我们忍不住要追问,它所使用的那种主要来自后结构理论的文化主义语言,究竟能不能抓住现代世界的关键?所谓的现代性问题究竟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以物质现实的变动为基础包括全部上层建筑的总体性全球进程?确切地说,分析与批判的目标应当是欧洲中。心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当然,欧洲中心主义与资本主义并非互不关联的东西,问题在于必须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性方法论显示出后现代微观政治和局部知识(Localknowledge)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德里克(ArifDirfik)指出,\"疫有资本主义作为欧洲霸权的基础及其全球化的动力,欧洲中心主义只不过是另一种种族中心主义。完全专注于作为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欧洲中心主义,就无法解释,同其他地区的和局部的种族中心主义相比较;为什么这种特殊的种族中心主义(即欧洲中心主义)能够构造现代全球历史,并且把自身设定为普遍的抱负和那种全球历史的终结。\"①马克思主义承认资本主义,从而还有欧洲中。心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普遍现实,而不仅仅是关于\"普遍性\"的虚构。而且如果没有一.种新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作为文化霸权的欧洲中心主义就将继续存在。德里克进一步指出,\"欧洲中心主义的终结只是一种幻觉,因为资本主义文化自其形成之日起就把欧洲中心主义植入其叙事结构,这可以解释欧洲与美国、甚至在失去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其文化价值的统治地位。\"②

德里克的后一个判断,尽管在目前还继续有效,但却不一定靠得住。谁也不能先验地排除欧美以外的新兴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中占统治地位以后,有可能成功地抹掉资本主义的欧洲起源并将其据为己有。就是说,把资本主义植入一种不同的叙事结构,一种非欧美的种族中心主义,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这种\"鹊巢鸠占\"的情况在文化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德里克本人也正是把近年来兴起的东亚新儒家视为一种重构资本主义文化叙事的努力。另一方面,欧美文化价值之所以目前还占据着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们并没有完全丧失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德里克关于必须把资本主义作为基础范畴,在这一基础上考察作为意识形态的欧洲中心主义及其规划全球历史的普遍性的见解,在我看来是很有说服力的。天主教徒利玛窦无疑是欧洲中心主义者,但在受到资本主义的商业欲望和利润冲动鼓舞之前,在得到资本主义工业和炮舰的支持之前,他的欧洲中心主义在中华帝国的华夏中。心主义面前简直就是形同虚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文化多先主义许多卓有成效的文化分析一笔勾销,回复到简单的还原主义经济决定论;而是意味着应当在现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历史语境中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分析方法。我们在第三节还要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二、文化差异与认同政治

我们可以从考察海亚姆关于文化多元主义将种族差异绝对化,从而取消了平等目标的指控开始分析文化多元主义的差异/认同政治。首先看看所谓的右派对平等的理解。布鲁姆(AllenBloom)在使其暴得大名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里说:\"传统的观点认为,通过对人的自然权利(或回天赋人权)的认识和接受,人们找到了统一与一致的基本点。沐浴在自然权利的阳光之下,阶级、种族、宗教、国籍、甚至文化都已消逝,或许可以说,它们减弱了,这给人们带来的是共同利益,他们成了真正的兄弟。\"①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种族与文化背景是他的局限性,只有在自然权利的基础上才能超越这种局限达到人的平等,即平等的公民权利。我们再来看看左派的观点。斯坦姆和肖哈特在《冲突的历史》一文中说:\"文化多元主义意味着从这样一种观点看待世界历史和当代社会生活,即所有民族的人民在地位、智力和核利方面完全平等。\"可见,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平等,而在于如何理解平等,和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平等。

保守--自由主义平等观和文化多元主义平等观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差异:前者所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个人之间)的平等,后者所说的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平等,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与\"人\"(特别是群体)之间的平等。这个差异非同小可。在文化多元主义者看来,布鲁姆的表述包藏着一个阴险的陷阶,即同化主义的\"大熔炉\"(meltingPot)概念。它所描绘的是一个表面上看来消况一切文化差异的天国,而实际上则是欧洲文化对非欧洲人的同质化(homogeniazation)。戈德伯格(DavidGoldberg)指出,所谓的同化,或曰汇入主流的熔炉,意味着放弃那些\"非美国\"的价值,常常是公开的放弃你的主体性与文化差异,以便接受那些把你塑造成美国人的一元文化价值,后者当然是历史地取得霸权地位的那些阶级和种族的文化价值。②同化主义的平等是以归顺为先决条件的平等,是(我们的)文化对你的驯服、改造和收容。这种平等其实应当叫做\"等同\",因而是实质上的不平等。此外,布鲁姆这段话在一个不同的意义上也是非常虚伪的,因为在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漫长历史中,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和美洲本上居民)在何种程度上属于人类,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布鲁姆和海亚姆全都省略掉的一个事实是,到1940年代之前,美国的同化模式不适用于黑人,他们被认为尚处在进化链条的开端,介于人与动物之间,因而是内在地不可同的。①

事实上,当同化模式把黑人排斥在外的时候,黑人为了争取白人的承认而自觉地接受了这个模式,为了证明黑人与白人同样是人而自动抹杀了黑人的特殊性与独特性,抹杀了黑人与白人在种族、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美国黑人文学理论家盖茨(HenryLouisGatesJr.)在《权威、(白人)权力与(黑人)批评家;或者,我完全不懂》中讲述的那个十九世纪泛非主义先驱亚历山大·克拉梅尔,就是这样一位自觉认同同化主义模式的黑人知识分子。克拉梅尔坚信\"对于黑人来说,掌握主人的语言是他通向文明,通向理性及社会平等的唯一道路。\"②然而,当同化的熔炉终于被迫向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打开大门时,后者却不再接受它那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前提了。他们纷纷由\"平等\"转而寻求并肯定自己的\"差异性\"。盖茨告别了他的先驱:\"现在,我们终于必须戴上黑人特性授予权力的面具并且用那种语言--黑人特有的语言--说话。\"这表明有色人种不再把自己与白人的差异视为耻辱和低人一等的标志,他们不仅不再为自己的肤色感到自卑,而且开始把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经验看作是力量与认同的资源。黑人哲学家阿皮亚(AnthonyAppiah)解释道,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种族主义社会里的黑人,那你就必须时时防范对你的尊严的冒犯。在这样的语境里,仅仅要求有尊严地生活是不够的,要求享有平等的尊严(尽管你是个黑人)也是不够的。你必须要求作为一个黑人(少数者、女人、第三世界移民等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尊严。①这种种族与文化的自觉成为风靡一时的差异政治(Politicsofdifference)的导火线。韦斯特认为这种\"新型的文化差异政治\"的特点是,\"宏扬多样性和异质性,拒斥同一性与同质性;用具体,个别和特殊取代抽象,一般和普遍;注重偶然性,暂时性和可变性,以及历文化、.语境化和多元\"化。\"它所要求的平等不是同化主义的\"等同\",而是文化差异之间的平等。据认为,这种差异政治是边缘化社会群体\"对当代全球状况的创造性反应。\"②

差异政治非常奇怪他又叫认同政治(identitypolitics)。说它奇怪是指,在当代文化批评中,认同一词主要表示人的种族、民族、性别、文化的归属和特性。但它在西方哲学史上一向表示的意思却是同一性,与差异性恰好构成一组二元对立(而非同义反复)。对于文化多元主义来说,同一性和同质性,统一性一普遍性、连续性,总体性等词汇都属于文化霸权阵营,都是解构和颠覆的对象。Identity语义变迁的可怪之处即在于此。然而,identi-typolitics必须译作认同政治而决不能译作同一性政治,其道理似乎在于当代文化政治在差异与认同之间所建立的辩证关系。具体地说,差异/认同政治的主要目标,既不是建构个人认同(individualidentity)也不是建构思族或国家认同(nationali-dentity),而是建构所谓的族群认同(ethnicidentity)。①它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各少数群体发掘启身与主流文化的差异性的一种文化政治实践,而这种被发现或被建构的差异性就成为该少数群体内部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同一性,也就是他们这个族群的文化认同。不难想象,对于边缘性的少数群体来说,有没有这个文化认同是大不一样的。没有它,你就只能是无声无息任人宰割的非存在;拥有它,你就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何处,你就拥有力量和权力,你就可以要求承认自己的平等权利和平等尊严,等等。

从这种植根于差异性的认同政治出发,文化多元主义者对所谓共同的民族文化乃至国家认同提出挑战。普拉特指出,随着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衰落,资本与工业迅速地全球化,\"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的移民潮,以及60年代后美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越来越多的人坚持其阶级、族群、性别、地区、种族和性取向的特殊性,而拒不接受同质化的大熔炉。\"他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重新想象美国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②按照一种最激进的见解,所谓的美国根本不是一个有机的民族共同体,而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族群组成的一个庞大而又松散的联邦或联盟。如果说这个联盟曾经有过一个中心的话,它也只是一个罪恶的霸权联合体(hegemonicbloc),应当把它彻底拆散,代之以重新组合的无中心或多中心的族群联盟。这种新型联盟的唯一纽带就是差异之间的平等原则,而不是什么共同文化。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没有也决不允许存在一个\"超越\"所有其他文化的大文化(macroculture)。黑人女权主义者巴巴拉·史密斯(BarbaraSmith)认为,人们无需拥有\"共同文化\"也可以进行交流,而且一直是这样交流的。共同文化,民族文化,主流文化都是霸权文化的代码。她相当激愤地宣称:\"我们从来没有共同性,我们不可能产生共同性,我们也不需要共同性!\"①一位名牌大学负责人沮丧地说,\"熔炉\"模式已经被\"沙拉钵\"模式取代了。

从保守的观点看来,文化多元主义所设想的那个没有元叙事而只有无限多样性的美国,表现出一种极为阴暗的反美国的意义,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种族分离主义,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施莱辛格所说的\"美国的解体\"和西方文明的没落。伯格用一种耸人听闻的语调说:\"我们非但没有见到福山所预言的\’历史的终结\’,今天我们必须面对的是西方文明终结的前景。\"②金巴尔(RogerKimball)表达得更为直截了当:\"不管文化多元主义者怎么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选择,不是\’压迫性\’的西方文明文与多元文化的天堂,而是文明与野蛮的抉择。\"③对于这些极右派来说,所谓的文化多元主义完全是美国立法及行政当局对少数民族一味宽容的恶果。他们的对策没有任何新意但却极其强硬。海亚姆认为,不管发生过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美国是一个经同化过程塑造而成的民族,而不是由少数民族拼凑而成的大杂烩。塞尔则断言:\"对于美国来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是,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欧洲传统。\"④

所谓的主流观点,除了同化模式之外,还有一种更具自由主义色彩的整合模式(integration)。它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多元主义(Pluralism)向文化领域的延伸。拉维奇(DianeRavitch)认为美国具有一种多元文化的共同文化,它的兼容性足以将各种少数民族文化都包容到这样一个多元主义的主流中来。阿桑特针锋相对地反驳道,拉维奇的多元文化观实质上是让许多\"小\"文化臣服于\"大\"白人文化的霸权之下。这是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框架之内接纳或\"容忍\"其他文化,而不是平等的没有等级制的文化多元主义。①我们在这里再一次遇到权力问题。文化多元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的伦理普遍主义话语抽掉权力关系和历史语境,不触动现存等级秩序,同时却仁慈地\"允许\"其他不同的声音加入到主流中来,这是非常虚伪的。斯坦姆和肖哈特指出,\"新保守派指责文化多元主义者分裂国家,强调那些使人们分裂的东西而不是使他们整合的东西。他们不承认正是权力本身不公正的分配导致了暴力和分裂。文化多元主义提出一种更为平等的社会关系的见解这一点被忽略了。全面的文化多元主义主张一种深刻的变革,重新界定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②他们坚持要求承认,少数群体不是需要\"附加\"到现存中心之上的\"利益集团\",而是共同历史的平等而又积极的参与者。

阅读激进的文化多元主义者的文章,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仿佛文化霸权真地被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已经象斯皮瓦克(GayatriSpivak)所说的那样被\"人类学化\"了,③但这种胜利是很值得怀疑的。首先让人起疑的是,右派的许多论著都成为畅销书。除了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和施莱辛格的《美国的解体》外,还有赫施(E.D.Hirsch)的《文化遗产》,苏瑟(Di-neshD\’Souza)的《不自由的教育》,金巴尔《有终身教职的激进分子》。最近,耶鲁之一的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又推出《西方经典》。无怪乎有人会认为\"PC学者不过是自说自话,广大的读者(正是他们使施莱辛格的《美国的解体》成为最佳畅销书)将会作出明智的反应。最终PC学者会发现他们越来越孤立。这一天的到来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①撇开其立场不说,这种预言可能将要,甚至也许正在成为现实。另一方面,整合模式的收容能力也不可低估。事实上,一些敏感的批评家对文化多元主义持审慎态度,不是没有道理的。斯皮瓦克在一次采访中谈道,她作为一个在美国定居工作的印度女性,总是不能摆脱被人当作token(即装点门面的摆设)的感觉。②当权威性的诺顿文学选集(NortonAnthology)决定收容黑人文学,当盖茨被任命为这部\"梦之书\"(dreambook)的主编时,他的欣喜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产值得怀疑的是,这本《诺顿黑人文学选》及其主编盖茨本人,会不会是又一个token呢?或者用戈德伯格比较粗鲁的说法,仅仅是\"西方文明鼻子上的一只苍蝇\"?其实,文化多元主义最应该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胜利为何来得如此容易?差异/认同政治何以会如此威力无穷?欧洲中心主义批判会不会蜕变成对改邪归正的文化霸权的赞美?

在结束这一节之前,我们再来看看认同政治的另外一些问题。苏瑟在《校园内的新种族隔离》一文中称,美国大学校园已经巴尔干化,各族群的亚文化已经将校园分割:黑人文化,西班牙语文化,亚洲文化和(残存的)白人文化。然而,这种\"文化多元主义既没有做出沙拉,也没有做出可口的种族杂烩菜,而是制造出许多族群小分队(ethnicplatoons),其中每一个都配备着独特的文化认同,用怀疑的好斗的目光打量其他群体。\"①苏瑟的右派立场并不影响他所谈论的事实,这一点可以得到许多左派的少数民族批评家的印证,如戴森(MichaelDyson)的《本质主义与种族认同的复杂性》。这里出现的问题就是海亚姆所说的种族差异绝对化,或者用左派的语言来说,种族及文化差异的本质化问题。它不仅造成各群体之间发生一些毫无意义的冲突,而且导致了针对群体内部成员的压抑性:既然你是黑人,你就应当去黑人教堂,和黑人在一个餐桌上吃饭,听黑人音乐;你就不能……。I-dentity作为认同和作为同一性再次显示出其语义上的缠绕关系。建构认同总是以忽略甚至压抑内部差异为前提的,大至民族国家,小至民间团体,莫不如此。作为一种策略,认同政治、可以为任何战略目标服务,甚至包括最反动的种族主义。近年来,欧洲极右派正是利用\"文化差异\"、\"差异的权利\"作为其反犹排外的策略。②

有鉴于此,吉罗克斯(HenryGiroux)认为文化多元主义必须超越统一性与差异性简单的二元对立,\"发展一种差异中的统一或寓统一于差异的立场\"。为此他提出一种跨越边际(bordercrossing)的对话理论。\"作为一种可能性规划,文化多元主义旨在围绕差异性发展一种全面民主的观念,为拓展异质性文化空间创造条件,为跨越不同的政治共同体和政治制度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创造可能性。\"①这种对话式的文化多元主义不仅解构种族主义元叙事,而且在肯定文化差异的同时拒绝本质主义和分离主义的认同政治,拒绝将少数群体的文化差异本质化。当然,我们必须看到认同政治,不论其姿态多么激烈语言多么强硬,其实是被逼如此不得已而为之。上文已经指出认同政治很少涉及个人问题。在文化多元主义论战中,往往是右派和自由派学者大谈个人主义、个人认同、个人成就,而文化左派们则热衷于这样那样的\"集体认同\"。一位旅居英国的印度学者帕雷克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个人主义语言掩盖了~种最阴险的种族主义形式。移民文化只有植根于群体的生活风格才能生存。一旦你把他们拆散为个人,你就消灭了他们的族性(ethnicity),破坏了一个有生命力的单位,让人们脱离了他们的根基。另一方面,当英国人谈论个人主义时,他是很不诚实的,因为他已经置身于他那个族群的生活方式之中了。\"②换言之,只有在集体认同不受威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在个人认同方面精益求精。

如果说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破,差异/认同政治就是立,联结二者的枢纽则是平等的原则。所以,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把文化多元主义概括为\"承认的政治\"(politicsofrecognition),是大致不错的。如果说我作为一个人是由我的文化造塑而成的,那么承认我是一个平等的人,就意味着承认我特有的文化的平等地位。然而,成问题的是,这个承认者是谁(或什么)?也就是说,文化多元主义向谁(或什么)要求承认?这个(往往未经明言的)承认者的权威及合法性从何而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你不能一面打倒文化霸权(因为你不承认它的合法性),一面又要求它承认你的文化差异(因为这样一来你又承认了它的合法权威)。但是,除了现存的权力体制,你还能向谁要求承认呢?不管差异/认同政治多么好勇斗狠,它对现存权力体制的依赖都比它所承认或想象的要深得多。

三、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多元主义

我在上文曾经提出文化多元主义何以能够轻易取胜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多元主义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功,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已经或多或少地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这个新世界和文化多元主义者所谴责的那个一体化和同质化的.世界似乎相.去甚远。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霍尔倍(StuartHall)说,今天你再也不必每天都吃煮牛肉、胡罗卜和英国布丁了。在一个周末登上喷气客机,周游世界一遭,你可以吃到十五种不同的异国美味佳肴。你决不会抱怨到处都遇到同样的东西,仿佛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小美国\"。相反,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各具特色,你可以尽情地享受文化差异和多元主义的美妙乐趣。①这种看法背后包含着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经济生产和文化生产的关系,作出了一种与文化多元主义截然不同的诊断。除了霍尔之外,杰姆逊和哈维(DavidHar-vey)的后现代主义研究,德里克对后殖民话语的批评,都是立足于这一诊断的。

当代资本主义,相对于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而言,被称为晚斯资本主义,无组织的资本主义或全球资本主义,其最重要的特点据说是后福特主义的灵活生产与灵活积累(flexibleProduction/accumulation)。这种灵活生产/积累是建立在所谓\"新型的国际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生产的跨国化和全球化。在这个新历史阶段,资本、技术和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流动性,为了寻找资本的最大利益以及不受社会与政治干扰的自由,经济生产似乎在不停地改变其位置(所以叫做灵活生产);同时这种生产不再一味遵循批量生产和批量消费的逻辑,而是针对不同的群体乃至个人的生活风格进行小批量的即时生产(所以又称为灵活积累)。把全球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中介是高度集中且权力日增的跨国公司,它使民族国家从内部控制经济的权力受到限制,以致于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民族国家已经衰亡,世界进入所谓的后国家(postnational)时代。但不论如何,资本主义在民族国家意义上的非中心化的确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民族国家出现之前的汉萨同盟(HanseaticLeague)有某些相似之处。最后,资本主义基础结构的深刻变动伴随着意识形态与文化生产的深刻变动。德里克指出:\"资本跨国化最重要的结果也许是,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脱离了它在欧洲的特定历史起源,表现为真正全球性的抽象观念。资本主义叙事再也不是欧洲的历史叙事;非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现在要求建构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历史。换言之,同经济的零散化相对应的是文化的零散化、或者用一个比较积极的术语,叫做文化多元主义。\"早在80年代中期,杰姆逊就断定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或文化的主导因素(culturaldominant)。德里克承认他不过是把杰姆逊(还有哈维)的结论扩展到文化多元主义。

当然,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多元主义并不是第一世界的文化左派所梦想的那种多元文化天堂。它首先是资本为确保其在全球的自由流动与运作而不得不包容文化差异,即跨国资本必须适应,迎合和利用文化差异来保证自身的增殖;其次,文化差异为了招徐资本同样必须改变甚至扭曲自己。帕雷克认为资本对文化差异的宽容仅限于它能够控制的范围。①正如全球资本主义使人类达到空前的统一同时又是空前的分裂,它也是一个同质化和多样化齐头并进的过程。无处不在的可口叮乐和无限多样的民族/地区文化不可思议地携起手来。这种全新的现实使文化多元主义的激进性和颠覆性化为乌有。不仅如此,它还必须考虑它自己与全球资本主义可能的和实际的共谋关系。杰姆逊指出:\’如果某个统治阶级的思想曾是资产阶级社会的主要的(或统治的)意识形态,那么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的风格和话语的多样化领域。\"②当文化多元主义把批判的矛头对准过去的统治意识形态时,它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维护了今天的\"不露面的主人\",至少它对这种可能的关系缺乏反思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是不是过于严厉了?有没有对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缺少必要的辩证立场?这都是可以讨论的。但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多样性和多元主义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胜利\"所做的分析,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它不仅是对第一世界文化左派的批评,而且是对每一个声称自己的独特性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警告,它们那种\"现代化加民族文化\"的模式完全不能摆脱跨国资本的包容性和新殖民主义的收编策略。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承认他们至今还没有拿出一套完整有效的对策。杰姆逊、德里克等人所设想的\"全球无产阶级\"(globalproletariat)只是一个近乎海市蜃楼的幻影。彻底改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可能性究竟何在?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拿出一个可信的和可行的方案,它就只能是盖茨所说的那种\"弥赛亚式的悲观王义\"(Messianicpessimism)。①

在所谓的后冷战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处于空前的低潮,在这样的时刻仅仅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严肃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认真地面对历史教训以便重整旗鼓,例如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而沦为强制性教条的问题,计划经济导致的效率低下和扼杀人的积极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民主化和社会化问题,社会主义国际主义蜕化为新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萎缩问题,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问题,等等。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取决于能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冷战后社会主义的低潮并不意味着\"意识形态的终结\"和\"历史的终结\",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唯一合理的普遍的生活方式。普遍繁荣和普遍平等只是跨国资本的新神话,其实质在于以世界新秩序的名义推行全球范围的新殖民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的现实将会促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第一世界国家的被压迫者重新认真地考虑社会主义的可能的前景。在我看来,在第三世界国家要特别注意防止社会主义蜕化为实质上的民族主义;在第一世界则必须超越小团体的微观文化政治。由于本文主要涉及第一世界的文化讨论,我将以对后一个问题的分析来结束这篇文章。

微观政治是福柯的术语,有时候也称为关于权力的微物理学(microphysicsofpower)。福柯认为权力并非来自一个高高在上的中心,而是来自底部来自无数个点,它仿佛是某种自在的东西,你很难说谁拥有或掌握权力,权力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无数匿名的话语和体制的播散。按照这种权力理论,夺取国家政权和改变所有制的性质都无济于事,权力的动作在这些新体制中依然故我。所以左派必须放弃传统的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阶级政治而代之以微观政治,即通过话语分析对权力体制进行散点的和局部性的颠覆。据说这样就不至于在推翻一种暴政的同时代之以另一种打着不同旗号的暴政。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同时拒斥\"启蒙\"(资本主义的宏伟叙事)和\"解放\"(社会主义的宏伟叙事),原因即在于此。这种左右开弓的策略是60年代以后第一世界新左派的基本特征。这里面既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包含了对斯大林肃反到勃烈日涅夫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拒绝认同。这表明微观政治是西方新左派在冷战结构的裂缝中找到的第三种道路,在理论上则表现为对一切中心和稳定的意义结构无休止的解构。它认为任何总体性思维方式都和政治上的权权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故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或正统马克思主义,已不再适合充当左派的理论武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结构主义成为各种后现代文化政治的主要理论资源。

多元文化范文篇7

一多元文化的形成

一直以来,历史的发展是事实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纵观历史三千多年,深刻影响人类的不仅仅只有一种文化,而是多种文化同时发生,共同改变着世界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依旧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保持着对外来文化的友好态度和开放心理。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艺术、文学以及宗教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都受益于印度佛教,而印度佛教在中国也获得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欧洲文化之所以到今天依旧生命力旺盛,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大大引进了外来文化,即在丰富自己文化体系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血液。总而言之,一个文化体系、文化宝库的形成来源于差异中的不同文化,而这些差异又是激发人们灵感和创新力的源头,它们共同促进了文化的与时俱进和不断革新。文化的差异成就了文化的多元性,成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

二日本多元化文化的特点

1日本多元文化里的单一性复合文化对于单一性复合文化的理解可能比较难,但是站在英语的角度去思考可能会比较容易些,也就是日本文化包含于Mono-Bi-Culture。其实,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简单,日本从中国引进了不少先进而堪称精髓的文化内容,而这也从一定程度奠定了日本文化的基础,并使其展现出复合性文化的典型性特征。例如:漆器,英文中叫做“Japan”;陶器,英文中叫做“China”。而事实上,无论是漆器还是陶器以及最后日本传统文化里的漆器技术最初都来源于中国。但是,日本却将这种复合性文化慢慢地转变为具有本国特色的单一性文化,以致后来漆器成为日本的国粹。换句话说,日本最终形成的单一性文化最初来源于复合性文化,在后来不断地加工、消化以及统一的过程中,才逐渐显露其特色。

2日本多元文化里的南北结构问题日本南北纬度相差大约二十度,因此气候冷暖悬殊较大,而这也造成了住在南方的人向往北方,而住在北方的人对南方满怀憧憬之情。这样的情节在日本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曾提到过,如中西进的《日本文化的南北结构》。而《奥洲小记》这篇著名游记所阐述的正是南方人对北方在精神上的向往、追求与探索。日本风土本身就有着不一样的南北结构差别,因此在日本文学理念里,也存在着南方和北方两种因素;但它拒绝单纯于北方,抑或是纯粹于南方这样单一的精神追求,而是南北方两者的高度结合。在中西进的《日本文化的南北结构》里,在北方诞生的平田冯岚从师于南方的本居宜长,他一直抱着敬仰的情怀,但在其灵魂深处却有着不一样的理念,甚至完全相反。在本田宜长眼里,可悲的是死亡,但其拥抱的是以人为本的处事观念。值得一提的是,中西进认为,文学家的出身地不是一个绝对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精神的归属点。

3日本多元文化里的椭圆文化圈在古代,日本一直都有两个不同的文化中心。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德川幕府于1867年结束。幕府统治将近七百年间,镰仓与京都、江户与上方两个文化中心分别成立,今天关西和关东两大格局的形成与之紧密相连。对于文化中心的问题也可以看做是城乡之间的问题。既然都是城市,那么必定有农村,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先进的文化总是归属于先进的地方,而落后偏远的地方对于先进文化只能是分享并进一步传播、普及。再者,生长于城市的人比较向往农村的野性风格,或许这也是农村的风格可以让城市的生活不那么死气沉沉、溢满生命活力的原因吧!日本的《万叶集》里有一卷的诗歌全是来源于乡下民歌,之所以命名为“东歌”,原因很可能在于这一卷的诗歌全是来源于乡下的东部地区。同时,在城乡互补的联系中,都城始终占据着文化中心。但是古代以来,日本始终有着两个不同的文化中心,所以若是把日本看做是一个圆圈的话,那么最好而且只可以用椭圆来表示。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圆圈有两个中心点,而日本的多元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两个点的运动中慢慢形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两个圆周运动产生了日本的文化。圆圈的两个据点由将军和天皇直接控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从而构成了日本不同于他国的特殊文化体系。

三日本多元文化对日本文学创作冲击的表现

1日本文学创作中的“我”很多人认为日本是一个缺乏自我的民族,日本人对他人很顺从,让人感觉他们毫无个性。但实际上,日本在文学创作上曾经流行过一种名叫“私小说”的文体。在这类文章中,我们可以看见,里面的“我”字很多甚至可以说是达到泛滥的程度。据悉“,私小说”的创作者主要是一些仕途失意的人,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通过这样一种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对现实的不满,往往存在着一种自虐的味道。其实抛开“私小说”不谈,日本并不是一个缺乏自我的民族,如日本和歌的主要内容就是倾诉内心的情感,而且这种文学作品还是在正式场合常用的形式。可以说,这种以“我”创作的日本文学,恰恰是日本适应了新世纪多元文化的要求而延伸出的一种向他们开放的“我”。在历史上,日本最开始就是以相当积极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中国文化,并且在不同的文化时期,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这种文化的影响也为日本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不过,虽然中国文化影响了日本上千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日本文化,但在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走向现代化道路,开始不断学习欧美各国的文化与文明。

2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学创作的冲击在日本的奈良文化中,人们常常喜欢把奈良文化称之为唐风文化。和歌《万叶集》和汉诗《怀风藻》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而这些在日本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也是受了当时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歌集,它的文字均是采用汉字的标音。其内容涉及天皇、贵族、僧侣,还有农民、士兵等,主要是为了歌颂爱情、赞美自然景观,还会描写一些神话传说。在奈良文化中,还有日本现存最早的小说,它的文体样式和题材好像中国唐朝的“传奇”,且用合式汉语构成。其中,室町文化是由日本本国内的各种文化相互结合而成。此外,日本丰富多样的庶民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日本国人、农民以及群众地位的提高。而其中代表的文学作品就是《建武式目》,这部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内容受到了中国儒学传统文化的影响,如节俭、严禁暴行和奢淫,贿赂等等。日本镰仓时代的文化中,创立了一些新的宗派,其中,包括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净土宗、从净土宗派生的时宗、日本独有的净土真宗和日莲宗是比较重要的四个宗派。这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同时,中国文字对日本文学创作产生了冲击。在日本的平安文化中,自从平安初期起,日本民族就开始利用汉字的偏旁,并逐渐发明出了假名文字,也就是它的表音符号是以音节为单位的。但是,伴随着假名的出现,日本的民族文学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历经长期的改造,平安时代的后期渐渐产生了“国风文化”,它是吸收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和歌作品,它们不仅有中国文化的精髓,又结合了日本民族的特色,如《古今和歌集》和《新撰万叶集》,这样作品的出现也代表着和歌进入了全新而又溢满活力的时代。而这一时期物语小说的出现,更是将平安文学推向了最高峰,它向人们生动地描述了日本社会的贵族生活以及政治斗争,对日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欧美文化对日本文学创作冲击的表现首先,欧美文化对日本文学创作内容的冲击。日本近代作家的独到之处就是他们在文学创作的内容上自相矛盾,而在这一批作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家中,由英文学者朝文学方向发展的作家有夏目漱石与坪内逍遥;岛齐藤村、田山花袋是由于受到法国文学的影响而引发了“自然主义”的起义。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内容上都有一种欧美文化的搏动与耐人寻味。其次,欧美文化对日本文学创作风格的冲击。日本在文学创作风格上并不是单纯地吸收了欧美文学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融合和创新,尤其是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发展上面。在日本,创作风格不仅吸收了易卜生的浪漫主义,而且接受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并将这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重主观抒发的、具有日本独有特色的自然主义。与此同时,日本著名文学作家夏目漱石曾经在《文学论》中认为,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是不可兼容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当日本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并形成独一无二的自然主义时,也导致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时地掺杂了许多个人的主观色彩,这也是日本自然主义最突出的特征。

4多元化文化对日本文学创作开放性特征的影响日本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各种特征,而在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下,不得不提到的特征就是日本在文学创作时所表现的开放性特征。日本自古就是一个善于吸收外国的文学创作来丰富自己的作品的国家,这一点,笔者在文章前面就进行了具体分析。在19世纪中叶到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大胆吸收中国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吸收主要体现在了文学作品的体裁上面,如诗歌、散文等。当然,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日本还进行了自己的创新,如创造了变体汉文以及假名等文体。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在文章之前写到日本绝不是一个缺乏民族意识的国家。而且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掀起了学习欧美的热潮。其实,日本的开放性里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即:主张向当时强大的国家学习,有一种“良禽择佳木而栖”的感觉。在面对西方时,日本文学的开放性就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上,当然还包括翻译各类外文小说。正因为这些开放性,才使得日本文学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就跻身于资本主义发达文化的行列中。

多元文化范文篇8

英语作为使用最广的世界通用语,由于历史、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当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资深教授卡曲儒(B.B.Kachru)。“接触文学”(ContactLiterature)这一概念最早便由卡曲儒提出,它指非本族语作家创作的英语文学。显而易见,它从“语言接触”(LanguageContact)引申而来。众所周知,当不同语言交际者密切接触时,各种语言的语音、句法、语义等都会随着频繁的接触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非常具有社会语言学的意义,引起了语言间的相互融合,激发了语言的创作力,但更多的是形成了语言的杂合。同理,当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作家用某种相同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时,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就有可能带有多元语言和文化的烙印,带有使用者本土化的特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卡曲儒在研究印度小说家、哲学家RajaRao创作的英语小说Kanthapura时发现,当一个印度作家用英语讲述发生在印度、有关印度人的故事时,RajaRao使用了语义转借(calque)、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本土化(nativization)等手段把印度南方村落的语言传统融入到英语语言中(Kachru1987:125-140)。因而,当我们阅读这部小说时,便会有一种陌生的体验。它既不完全是英语的,也不完全是印度语的。它是印度语言和文化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杂合。于是卡曲儒指出:“在本族语的语境里使用非本族语语言,可以更好地展现新的主题、人物和环境。这就好比将语言的语义和符号潜势重新定义,让语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部分。这种尝试赋予了英语新的非洲或亚洲的认同感,使得接触文学的话语获得了额外的意义维度。而这一维度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依然是模糊的、神秘的”(Kachru1982/1992:316)。事实上,接触文学话语是研究英语变体特征的最好素材。首先,因为文学本身可以让人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拥有最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其次,接触文学话语必然涉及不止一种语言和文化。多元语言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会引起人们对诸如身份、语言、文化等认同问题的思考。我是谁?我应该说哪种语言?正是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文作者开始对中国作家的英文作品发生兴趣。这些中国作家都有很好的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背景,接受过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长期教育和熏陶,但他们都能用英文写作,有些甚至移居国外。根据Zhang(2002)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有20多位双语作家的44部作品畅销英美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比较流行的有林语堂的《京华烟云》(MomentsinPeking1941)、叶君健的《山村》(TheMountainVillage1936)、韩素音的《目的地:重庆》(DestinationChungking1942)和《生死恋》(AMany-SplendouredThing1952)等。20世纪90年代后,比较知名的有张戎(JungChang)的《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WildSwan1991)、哈金(HaJin)的《在池塘里》(InthePond1998)、《等待》(Waiting1999)和《新娘》(TheBridegroom2000)等。本文主要选取张戎和哈金的小说作为语料,分析接触文学话语中的多元文化认同。分析基于两个假设:首先,由于这些作者本身带有对中国本土语言和文化的民族热爱感,并以此为写作源泉,因而其创作产生的英语语言文学就具有明显的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认同感。其次,由于两种认同感(在语境中汉语化和英语化)的激烈碰撞,作者在挣扎、斗争中把握平衡。

2.主要语料

2.1张戎的《鸿》

《鸿》于1991年在伦敦首次发表,赢得了当年的NCR奖及1993年的英国年度图书奖。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以中国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三代中国女人(外祖母、母亲和我)的故事。这三代人见证了清王朝覆灭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小说揭示了三代中国女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命运遭遇。外祖母出生于1909年,经历了中国军阀混战的时期。她曾是军阀时期一名将军的小妾。将军死后,嫁给了一位医生。外祖母就是当时中国女人的典型代表。母亲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后来嫁给了一位当地的共产党干部,经历了战争和后来共产党政治运动的种种事件。小说中的“我”出生于1952年,经历和见证了1949年后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曾当过红卫兵、赤脚医生、工人和大学生。后来,飞往英国,成为了“鸿”。三代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但对于爱的渴求、美的追求和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读小说《鸿》时,我们不仅为她们的故事所感动,同时,我们的心灵也会被这些历史所触动。

2.2哈金的《在池塘里》和《等待》

《在池塘里》主要描写一个业余画家和书法家邵宾的艰难生活。邵宾在一家装潢店工作。单位为了取悦某些领导,擅自将邵宾申请的住房转让给领导的亲戚。邵宾非常不满,开始画漫画讽刺当地领导的腐败。这些漫画最后在《北京日报》发表。邵宾于是成了大家议论的中心。《等待》讲述的是一位叫林孔的军医近二十年间的感情故事。林孔受父母之命,娶了没有文化但很贤惠的妻子淑玉。由于两地分居,夫妻感情平淡。林孔后来爱上了护士吴曼娜,决心与淑玉离婚,但淑玉不同意。根据军队里的规定,如果分居满18年,婚姻可以自动解除。一年又一年,离婚不能实现,爱情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3.分析

令人感兴趣的不是小说的人物或主题,而是那些故事发生时的汉语语境如何在英语小说中得以表达。中国的双语作家又是如何将英语本土化、把语篇策略很好地用来解决作家的语言和文化冲突与平衡问题。换句话说,这些作品中汉语语言与文化的认同吸引学者去做认真的探讨。在《鸿》中随处可见赋予中国语言与文化意蕴的例子。快速浏览所有章节中的28个标题,就可以意识到这一点。例如Three-InchGoldenLilies(三寸金莲)、TalkingaboutLove(谈恋爱)、WhenaManGetsPower,EvenHisChickensandDogsRisetoHeaven(一人得道,鸡犬升天)、FatherisClose,MotherisClose,butNeitherisasCloseasChairmanMao(爹亲娘亲,不如亲)、WhereThereisaWilltoCondemn,ThereisEvidence(欲加之罪,何患无辞)、GivingCharcoalinSnow(雪中送炭)、ThoughtReformThroughLabour(劳动改造思想)、TheMoreBooksYouRead,theMoreStupidYouBecome(读书越多越反动)等标题,都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上述表达有很明显的翻译痕迹,是从汉语转借到英语中。按照主题,它们可以粗略地分为四类。第一,对社会现象的描述,比如“三寸金莲”、“爹亲娘亲,不如亲”。前者指旧社会妇女裹成三寸长的小脚,当时被认为是最美的脚型,颇受男人喜爱。后者指中国人对的崇敬和膜拜。第二,日常口语,如“谈恋爱”。第三,俗语和典故,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雪中送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第四,政治性的话语,如“劳动改造思想”、“读书越多越反动”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多元文化认同在语言上体现为语境的本土化、话语策略的本土化和话语修辞的本土化等方面。限于篇幅,我们只从语境和话语策略两个方面来分析接触文学话语作家如何处理本族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接触文学话语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和语言魅力。

3.1语境本土化

有双语背景的中国作家在用英语创作时需要非常注意语言的环境和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小说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通常是中国的,因此,作家必须把英语的结构和话语移植到中文环境和中国文化中来。这绝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叙述技巧或语言搭配的差异,而是历史文化预设与传统预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截然不同(Kachru1987:131)。语境的本土化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人名、地名、物名和政治术语。

3.2话语策略本土化

本土化的话语策略是接触文学话语的明显特征(Kachru1987)。它们体现在表达主动帮忙、请求、关心等建立社会人际关系的言语行为、称呼语和诅咒语当中。

言语在社会互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根据Mali-nowski所说,在最初的使用当中,言语只是人类协同完成的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链结,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言语是一种行为方式而不是反思的工具(Hudson2000:109)。后来英国哲学家Austin和他的追随者Searle、Schiffrin等主张言语不仅是行为方式,有些时候,言语可以使行为发生。因此,就有了言语行为这个概念(Austin1962,Searle1969,Schiffrin1994)。根据Austin的观点,人类交际的基本元素不是个人的言词或句子,而是通过说出来的言词和句子所表现的言语行为。此外,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言语由一系列的规则控制,就像语法和词汇组成了语言。我们把这些规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学习”(Hudson2000:112)。想要很好地表达言语行为,人们需要经过努力,学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怎么说。此外,这是件关乎面子的事。通过在社会互动中保留其他人的面子来保留自己的面子。从根本上来说,言语是社会符号的标志。这样一来,接触文学话语所涉及的言语行为就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语言不是本族的,但精神却是。那么小说中的人物该如何演绎自己的话语呢?他们会遵循中国的言语行为准则吗?抑或将言语行为融入到英语准则中去?无论如何,他们的言语目的总是由英语实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那么好回答,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影响着作者对语言表达的取舍。事实上,作者总是处于两难境地。在语料中,我们发现本土化的言语行为非常普遍,它使故事中的人物变得生动,也为英语增添了来自另一语言和文化的新鲜味道。比如:(17)‘Eldersister,Iwasgivenbackmylifebyyourfamily.Ifyoueverneedanything,anythingatall,allyouhavetodoissaythewordanditwillbedone.’(117)例(17)反映了中国的社会规则,即知恩图报。外婆和夏医生曾经在绞刑架下救了韩尘一命,把他藏在老房子里三个月,照顾他直到康复。韩尘如今是国民党情报局的高级军官,回来报答外婆的救命之恩。如果我们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的话,例(17)是个命令(说话者试图让听话者做出某个特殊动作),而不是表达情感(说话者针对命题表达真诚的态度,例如,表示感谢)。首先,使用第一人称“我”作为主语或主题表明说话者强调的是“我”,暗指“我”现在有能力来报答你曾经的救命之恩了。那句说明过去事情的“被字句”经常可以省略,因为它是已知信息。其次,第二人称“你”的使用以及“你所要做的”那种命令口气使这句话听上去更像是一个命令而不是表达谢意或者想要帮忙。然而,如果我们将此言语行为放回到上下文中,再将说话者的社会职位和中国官员说话的习惯加以考虑,那么这种语气的偏差就可以理解了。中国人认为官员说话的方式就是粗鲁、放肆,这表明他的慷慨大方。因此,这样的话语完全不会得罪听话者。事实上,韩尘后来确实帮外婆一家做了几件事情。作者选择第一人称“我”作为主题刚好符合一个高级军官的社会地位,也增强了他言语行为的力度。(18)—‘Eatandrestwell,’hesaid.‘Don’tforgettoreturnthepottothemesssquadtomorrowmorning.’—‘Wewon’t,’saidoneofthem.—‘DoctorKong,whydon’tyoueatwithus?’NurseShenasked.—‘Yes,eatwithus.’afewvoicessaidinunison.—‘Well,Iatealready.’(Ha1999:41)1966年的冬天,林孔的医院举行了一次野营训练。一个月来,医院里三分之一的员工在乡野跋涉了四百英里,驻扎在村庄和小镇上。那天,由于长途跋涉,护士们的脚上起了水泡,林孔来帮忙。他从炊事班给她们拿来了晚饭,让她们吃好休息好。例(18)就是林孔和护士们的对话。整个交谈过程中,话轮不停转换使得对话能够自如地进行。首先,林孔挑开话题让她们吃完饭并好好休息以示他对同志的关心。接着他提醒她们吃完后别忘了把罐子送回炊事班。作为一个男医生,也作为野营训练中的强者,林孔有责任照顾好筋疲力尽的护士们,他的话语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对于他的关心,护士们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谢谢你,林医生”或者“非常感谢”,而是“我们不会忘的”。这是对他的提醒所作的回答,也就是第一轮话里的后一部分。在第三轮话里,一个护士邀请他一起用餐。英语里使用反问句向别人提出邀请暗示说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但在汉语里却未必如此。事实上,几天的野营训练拉近了林孔和护士们的距离。况且,林喜欢的女人曼娜也和那些护士们在一起。在第四轮话里,其他几个护士响应了第一个护士的邀请。同样,此处也没有诸如“请”这样表示礼貌和严肃态度的标记语。最后一轮话中,林孔因为恐惧流言蜚语以及领导的批评而对护士们撒谎说自己已经吃过晚饭了,以此来拒绝她们的邀请。通过这种逐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与英语规则相背离的趣事。首先,有关礼貌的标记语,如“请、谢谢”被省略了。其次,揭示说话者之间关系程度的反问句容易误导读者。再者,强者更有发言权的规则被推翻。对于这些准则背离可以用中国式言语行为规则在英语中的迁移来解释。第一,在日常话语中,中国人不像说英语的人那么经常使用“请、谢谢”。太多的礼貌用语被认为是一种狂妄自负的表现。第二,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同志之间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因此,只要话题不与政治相关,人们日常说话并不怎么注重措词。第三,虽然林孔的军衔较高,但他是个温和且十分沉默的人。而且,那时的已婚男子不该单独和年轻女子说太多的话,所以他在谈话时具有更小的发言权也是可以理解的。

4.讨论:多元文化认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共存的现象非常普遍。为此,上个世纪4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并在50年代后迅速在加拿大流行。就其词义而言,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的多民族、多文化和多语言的特征。所谓认同(identity)指的是对身份的认定,是对“自我”和“他者”的评价和认可。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身份认同危机,一种丧失自我确认标准、不知所措的分裂感和迷茫感正困扰着各种文化。英语的全球本土化现象使英语拥有了多元文化的身份。最近,马来西亚教育部门颁布了一项关于英语标准的规定,要求从2011年开始在中小学教授标准的英国英语。此项规定在中小学教师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据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他们不能胜任教授标准的英国英语,因为他们既不认为自己能说标准的英国英语,也不认为在马来西亚有必要说标准的英国英语。当被问及他们平时说的是什么英语的时候,老师们宣称自己说的是“正常的英语”(NormalEnglish),是一种他们自己感觉满意的、有马来西亚本土特征的英语。标准的英国英语是一种殖民者的语言。从情感上来说,马来西亚人更愿意说带有本土特征的英语。当然,该国教育部之所以推出这样的规定,恐怕很大程度上是担心过于本土化的马来西亚英语会影响国际交流,甚至影响该国的形象。然而,新加坡的一位外交官曾经非常自豪地宣称:“……当一个人在国外,不管是在公共汽车上还是在火车或飞机上听到另一个人在说话时,马上可以听出他是来自马来西亚或新加坡。我希望自己在国外说话时,我的同胞能够非常容易地辨认出我是一个新加坡人”(转引自Tongue1974:7-8)。由此可见,语言是一张名片,可以透露一个人的身份。接触文学话语的发出者在运用非母语进行创作时,既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同时也要兼顾自己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身份诉求。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语境、话语策略本土化来认同并且彰显作者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本族语文化。当然,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作者有意识地通过详细讲解有关中国的一切,让那些对中国文化陌生的读者了解、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如:(33)ThefifteenthnightoftheeighthmoonoftheChineseyearwastheMid-AutumnFestival,thefestivaloffamilyunion.Onthatnightmygrandmotherwouldplaceatablewithmelons,roundcakes,andbunsoutsideinthemoonlight,inaccordancewiththecustom.ThereasonthisdatewasthefestivaloffamilyunionisthattheChinesewordfor‘union’(yuan)isthesameasthatfor‘round’or‘unbroken’;thefullautumnmoonwassupposedtolookespecially,splendidlyroundatthistime.(97)除此之外,接触文学的作家会有意识地走近读者,用英语的文化来表达或类比中国的人和事。如:(34)DengXiaoping,whowasfromSichuan,came,asdidMarshalHoLung,afamousRobinHoodfigurewhohadbeenoneofthefoundersoftheRedArmy,andwasaclosefriendofDeng’s.(304)(35)TeahousesareasimportanttotheSichuaneseaspubsaretotheBritish.(384)RobinHood是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尽管用他来类比将军并不十分妥当,但作者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搭起桥梁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若借用翻译领域中“归化”和“异化”的术语来表述的话,接触文学作家努力走向读者的“归化”策略能使他赢得读者,使作品畅销;走向自我和小说人物的“异化”策略会使他的作品很独特。但他仍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太多的归化会牺牲自我的认同,太多的异化则会失去读者的认同。

5.结语

多元文化范文篇9

一、州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用民族语言文字宣传党的政策法规。一是利用《报》文版宣传党的政策。每一期报纸免费送到乡村文化站、每个教堂和每位教牧人员手中,成为广大族、怒族群众学习政策、文化、法律和了解信息、开阔视野的一块重要阵地。二是通过人民广播电台语播音宣传党的政策。每天45分钟用语广播,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族群众带去了重要和有用的信息、科技知识和精神财富。三是通过电视台宣传党的政策。在电视台一周要闻中用语向全州各族人民及时通报全州的大事要事,让各民族群众及时了解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工作动态及州内要闻。四是各级各部门通过民族语言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州民委系统把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条例的宣传材料翻译成语、独龙语、怒语、普米语书面宣传材料和图文并茂的VCD光盘,深入机关、学校、部队、厂房和农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二)用民族文化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一是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体现民族文化元素。积极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工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民居特点,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协调,与当地民居样式相适宜,既富有地方特色又突出民族文化特点,成为村里标志性建筑。二是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中体现民族文化元素。建成292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实现全州站点全覆盖。在建好站点的基础上,针对卫星站点资源有限、语言不通、边境线村民集中培训困难等实际问题,制作了一批民族语本土教材,刻录成12个专题1000多张VCD光盘,发放到各站点,方便边境一线党员群众学习,提高远程教育站点的使用效率。三是在基层组织活动中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州委、州政府重视开发利用民间歌谣、民族舞蹈、民族体育资源,编制《民族八套舞》,制作成光盘发到各村;每年在全州各乡镇轮流举行农民运动会,开展文体竞赛。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红歌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教堂活动”,组织翻译了《党啊,亲爱的妈妈》等一批经典红歌语版,推广到民族山村,引导农民群众学唱,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用民族文化促进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一是立足民族文化展示打造旅游品牌。利用、独龙、怒、普米等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着力打造节庆品牌和宣传名片,连续四年开展了“阔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相继成功举办“北4+2旅游论坛”、“首届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首届少数民族酒歌大赛”、“首届中国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百名记者聚焦”、“百名作家行”等重大活动。推出大型舞蹈史诗《人》,电影《走路上学》、《浪漫的心》、《碧罗雪山》等一批文学艺术、体育、影视等作品,并获国家、省级大奖,打响了民族文化品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有利时机,突出各地民族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开发,扶持农户对自家空闲的房屋进行修缮,依托景区景点发展优势,兴办了一批以白族风味、族风味、怒族风味、普米族风味为主的“农家乐”餐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三是结合民间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族女能人邬小凤团结和带领泸水县鲁掌镇鲁掌村委会子克村民小组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组建了“泸峰艺术团”,在中央、省、州、县、乡演绎族民间文化,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把昔日出了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车子门前过,电灯屋里照,饮水用龙头,吃穿有剩余,站在村头看,片片白瓦点绿荫”的全国文明村。

二、州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在民族文化与基层党建的结合上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一)必须围绕党委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探索民族地区基层党建新路子。州紧紧围绕中央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来布局基层党的建设,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部署来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围绕加快“二次跨越”进程,推进“三基地、一品牌”建设和“生态立州、电矿强州、生物富州、文旅活州”的发展思路来探索民族文化促进基层党建新路子,使基层党建创新始终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保证了基层党建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二)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创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必须始终把握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基层党建创新的基础,找准民族文化与基层党建的结合点,使、怒、独龙、普米、藏、白族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各个要素充分融合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城,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人、感染人、鼓舞人,基层党建创新才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

(三)必须把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用民族文化带动群众增收。的实践表明,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党的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本地的优势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族文化带动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发展促进民族群众增收。只有让群众感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能获得实在利益,能提高生活水平,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才有可靠的群众基础。

(四)必须依靠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基层组织的动员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是党在基层的生力军。的实践表明,在边疆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把群众组织起来,让群众参与其中,使群众分享成果,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才有坚强的组织保证。

(五)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找准民族文化与基层党建融合点。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创新基层党建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内容上,要突出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体育、民族饮食、民族节日、民族风俗等民族文化诸元素,吐故与纳新结合,继承与发扬并重,不断充实和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在形式上,要把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形式反映各民族优秀文化,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较好的依附形式,能较快地传播出去,使民族群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才有生机,基层党组织才有活力。

三、为构建多元民族文化基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抓宣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一是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全体组工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贯彻落实,找准全州组织工作贯彻落实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着力点。二是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广泛深入地把全会精神宣传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

(二)抓基础,构建基层文化活动平台。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的有利时机,依托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构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平台。

(三)抓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文化服务功能。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把文化服务作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远程教育等平台的文化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托、独龙、怒、普米等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着力打造节庆品牌和宣传名片,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鼓励民间文化团体开展活动。抓好文艺创作规划,力争出更多精品力作,为边疆民族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

多元文化范文篇10

现代旅游业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拓宽旅游者视野、解放思想等方面更有着深层次的意义,无论在提高全民族文化教育与个体生存价值方面都是如此。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进一步开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用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为促进某些欠发达地区发展,鼓励人们到沿江沿海较发达地区拓宽视界、增长见识,政府鼓励旅游,居民参与旅游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商品经济观念与文化消费观念,被旅游春风吹到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心中。在落后思想方面难以冲破的禁锢意识,通过旅游的渠道被冲破了。出境旅游热带来的观念变革与文化精神觉醒的潜在功能是难以估量的。大量境外游客的到来,大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回大陆旅游、带来了海外文化中的新鲜血液。

旅游是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多元文化。各类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饰等,都折射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资源的风土人情,有关景物的诗词歌赋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观赏这些旅游对象,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感。这些都是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深厚土壤。

二、旅游文化的美学价值

旅游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文明程度较高的当之无愧是审美享受。它以旅游风景、风情为中心,广泛包括绮丽的湖光山色、花鸟虫鱼、云蒸雾绕等自然风光,亭台楼榭、寺塔庵观、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雕刻绘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民俗风情、集市、建设等社会风貌……从而多方面获得美感。旅游还在吃、住、行、游、娱、购诸方面获得生活乐趣,实在是综合性的审美享受。

这种旅游者审美心理,是文化设计者真正需要着力透视的对象。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在对美的认识中,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涉及到其中主要的四种心理因素为: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所谓感知,“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与之俱来的知觉综合活动”。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感知因素起一种先导作用,只有激发审美主体感知,才能进一步在自由和谐的推移中引发更高层次的想象和情感,将审美体验推向深入。想象:“想象大概是审美中的关键,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断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构造另一个多样化的幻想世界。”在创造性想象中整合成的各种意象,使审美主体理想的自由本质得到充分发挥。理解: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以感性的形式对客体意蕴的、直接的、整体的把握和领会”。理解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在审美欣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审美主体对客体理解程度或深或浅,会形成不同水平的审美体验。对社会美的欣赏惟有基于这种内在的深刻理解,方能真正把握其间内外交融的美。情感:情感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客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表现为对客体一定的主观情绪反应。审美情感是个异常活跃的心理因素,贯穿于整个审美体验之中。四种审美心理因素,在审美实践中彼此诱发、相互渗透,并以某种结构方式协调、均衡和作用,构成完整和谐的美感心理流程。由此,审美主体才能从形式到内容,从内部实质到深层意蕴来把握审美客体。

三、旅游文化多元价值研究的意义与注意事项

以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旅游文化的开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而,在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开发时,应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文化的设计应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顺应自然规律,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及景观资源原貌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和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对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2)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旅游文化资源的设计开发应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不能盲目行事,要对市场做充分调研,同时在市场的背景下追求效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因时而定,因地制宜,设计中应突出主题和地方特色。旅游文化的设计应以气候宜人的时期为主要的时间背景,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线,同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针对性的挖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