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监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14:51:29

海关监管论文

海关监管论文篇1

事前管理:宣传指导、行政审批、节目报备、机构调研

严格规范管理。根据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要求,上海文广局主动要求市、区两级播出机构扩大科研、人文、纪录片等多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倡导电视节目格调健康、内涵深刻。目前,上海东方卫视每天的新闻节目长达4.25小时,位居全国省级卫视之首;地面频道新闻综合频道每天新闻的播出量(包括重播)达到6.5小时。根据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上海文广局一方面鼓励本市播出机构加强与境外机构的合作,支持上海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走出去,另一方面加强对本市播出境外节目的管理。在引进境外节目素材的审批方面,上海文广局建立了专家审看制度,加强对境外节目素材的把关。

加强宣传指导。在根据广电总局要求,指导市区两级播出机构做好国家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大事件宣传工作的同时,上海文广局结合上海本地宣传工作,指导播出机构做好本市重要活动(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防止对境外重大事件的过度报道。

建立动态备案。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上海文广局要求市、区两级播出机构及数字付费频道及时上报各频道频率的版面架构,以及所有栏目(包括自制、外包、合作、引进)的名称和总体定位、制片人、播出时长、首播及重播时间等信息,全面掌握各播出机构的节目架构、节目类型和节目内容等情况。同时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如有节目更名、调整、关停、新增等情况也需及时报备,为加强对本市各频率、频道的宣传管理打下基础。

深入开展调研。上海文广局深入各播出机构,针对频道频率进行调研,了解节目制作流程,熟悉频道频率品牌定位,体察机构发展难点。通过广泛调研,及时掌握上海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有助于宣传监管提前化,提高管理的前瞻性。

加强舆情收集。目前,上海文广局初步建立了上海广播电视的舆情监测机制,收集主要报刊媒体、互联网站、论坛微博等针对上海广播电视的新闻评论及舆论动态,关注广播电视行业相关的新闻事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社会舆情,及时调整监测策略和重点,有利于节目的跟踪管理,提升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事中管理:优化监听监看机制,

提高监测监管实效

监听监看工作已经成为上海文广局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抓手,在把握正确导向、优化内容结构、维护健康生态、抵制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形成有效的监听监看机制。依据国家和广电总局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播出秩序、节目内容、资质许可、涉外题材等四个方面监测。监测中心依托监测平台,通过聘请监测专家队伍,定期召开研讨会和通气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等方式,使监听监看工作的时效性得到有效提高。

监听监看重点突出。监听监看重点关注新闻选材和评点,访谈类节目的选题边缘化、主持引导不当,情感类节目的引导观点、综艺娱乐的健康娱点等情况,重点节目专人监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为提高稿件的说服力,针对本市广播电视节目出现的问题,参照分析中央和外省市同类节目的播出形态和内容编排,善意提请播出机构适度调整,取得一定成效。

关注新栏目新动向。关注频道频率的重点栏目以及改版推出的新栏目新板块,从栏目定位、节目架构、内容选题、主持嘉宾等方面进行跟踪梳理,剖析节目栏目内在问题。聚焦新节目,及时指出节目设置导致偏离定位的问题。梳理分析节目形态,及时发现与专业化定位不符的节目设置,强化频道频率专业性定位,加强重点节目监看。今年以来,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均加大了新闻类节目采制能力和播出总量,上海文广局监测中心加强各频道频率新闻类节目的日常监听监控力度,对重点新闻栏目,实行专人监看、即看即报制度,重要监测信息在节目播出后半个小时内上报局领导。

鼓励优秀品牌节目。以东方卫视品牌栏目《东方直播室》为例,这是一档将电视、网络媒体、短信直播等多种传播手段有机结合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上海文广局的《上海声屏监测》对《东方直播室》点评累计有6篇,有提醒、警示,也有肯定、表扬,旨在提高节目质量,通过导向正确、内涵深刻、知识丰富、制作精良的节目给人以教育、启迪和精神文化的陶冶。对《大爱东方》《梦立方》《劳动最光荣》《1001个真相》等新推出的节目及时跟进,及时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推动节目良性发展,创新创优,确立品牌优势。

事后管理:交流座谈、诫勉谈话、创新推优

开展交流座谈。通过组织专家集中讨论,召开媒体座谈研究会,加大与一线编播人员的互动交流,深度剖析节目潜在性倾向性问题,分类梳理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醒,有效拓展了宣传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强化诫勉谈话。近年来,上海文广局强化诫勉谈话制度,对于节目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如导向偏差,低俗恶搞,节目内容偏离定位,嘉宾主持人现场把控不严等,通过诫勉谈话,指出节目存在问题,提出限时整改要求,有效强化了宣传管理效能,取得了较好成效。

鼓励创新推优。结合总局每年的“创先争优”宣传情况及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推选活动,以及由上海市广播电视协会组织的“上海广播电视奖”评选活动,积极鼓励市、区两级播出机构创新节目形态,推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

海关监管论文篇2

【关键词】商贸船舶;行政执法;海事监管

近日来,我国与越南因为领土问题关系紧张,如何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往来就显得极为复杂,特别是作为支柱的海上经济贸易往来,更是极为重要。而经济往来,产品运输又离不开海上船舶运输。对于越南船舶监管就显得极为重要,航行安全,是经济正常往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对越南商贸船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我就从我国越南边贸船舶的现状、有关法律法规,来分析。而得出应该如何完善我国对越南船舶的管理。

一、越南边贸船海事监管现状

(一)越南边贸船舶概况

1、安全性能不高

由于越南比较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都相对落后,所以在船舶质量,航运管理也存在很大距离。而越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广西、海南重要的进出口国。进出口的商贸船舶主要以小型的越南籍船舶为总主,持有国际或者越南航行船舶证书,船龄大部分在十年以内。本身的稳性不好。这些船舶因为设计和造船工艺的影响,适合在越南沿海及海况良好的情况下航行,而海况不好时易发生事故。

2、越南籍边贸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

越南有许多500总吨以下的船舶从事边贸运输。但此类船舶基本上没有船员懂得使用英语进行必要的交流,进入海峡也就无法向交管中心报告。“当其在海峡中航行时与其他船舶存在碰撞危险时,尤其是在海峡中间通航密度较大的区域时,由于语言障碍,交管中心无法与其联系,常常出现紧迫局面。这也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一大隐患。”

王书在《对越南籍边贸船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越南船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进入VTS 管理区域没有遵守地方法规。如,每年从越南到达海口港的越南籍边贸船舶有240多艘次。绝大部分这些边贸船都未能遵守《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琼州海峡船舶报告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的规定。这些船舶除了个别有1000多GT ,一般都不超过500GT,其船舶都很少安装AIS ,进入VTS管理区域过报告线,从来都没有报告过,造成交管中心对这些船舶无法及时掌握其船舶动态,无法标识及监控,这都是不利于交管中心全面掌握海峡船舶动态和保障海峡船舶交通安全。(2)经常航行在南边沿岸通航带,容易被渔网缠绕。(3)不按规定锚泊。(4)语言交流问题。(5)港内移泊、并靠问题。存在超过两艘船舶并靠的情况,占用港池水域妨碍船舶进出港安全;还有存在中外籍船舶并靠的问题;存在交流沟通不顺畅以及卫生检疫的问题。” “从卫生检疫的结果来看,越南籍船舶的卫生状况较差,鼠虫患较为严重。”

总的来说,越南商贸船舶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1)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根据越南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要求进行核发,越南边贸运输船舶基本能按照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进行配备船员,但实际上存在船舶配员不足,船员休息时间不足、劳动强度增加,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 ) 船员英语水平低,一般无法进行英语或汉语沟通,船员语言交流不通畅,不利船舶应急处置工作开展。(3)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方面,如无线电操作人员对应急通讯方面的操作等。业务素质不高,增加了安全与防污染风险。

(二)从我国对越南船舶的行政执法

1、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监督管理。

海事监管责任主要体现在船舶进口岸审批及安全检查工作中,而海事部门降低了标准。目前,来港越南籍边贸船普遍存在船况差,船员素质低,相关证书、文书不齐全,缺乏相关安全设备等问题,有较大的安全和污染风险,而海事部门在此类船舶进口岸审批及安全检查工作中,相对于其它国际航行船舶来说,均相应降低了标准。如在海南省,此类做法只是依据《海南海事局关于越南籍边贸运输船舶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而该指导意见也仅适用于500总吨以下的越南边贸船,因此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等文件的支持。一旦此类船舶发生重大安全或污染事故,海事部门有可能面对监管不力的责任追究。

2、监管机构设置

我国履行海上安全监管的海事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海事调查职权由海事机构的内设部门行使,且该部门还承担其他的职责。海监目前既非职权行政主体,也非授权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开展行政执法活动。与之相对,并不具体承担海洋行政执法工作的国家海洋局却是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

“对越南商贸船舶的行政执法,也是有海事局、海洋局、海警、缉私警、渔政部门同时进行管理。这样肯定会出现职能重叠,效率低,有利益的大家抢,没有利益的,有风险的相互推脱这种情况。”

二、我国如何加强对越南船舶的监管

“海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是基于海事管理部门建立的有效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监管体系保障和人才队伍保障,由一系列机制、体系和制度等构成,涵盖了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和安全科技等安全要素的内容。 ” 海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确保海事安全监管形势长期保持稳定并得到进一步好转的重要手段。

(一)建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船舶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针对越南船舶出现的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我国海监部门应当参照国际条约《商船最低标准公约》制定符合安全性的船舶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规定。为规范越南边贸运输船舶安全管理,同时兼顾此类船舶的经济效益,本着既安全又能降低船舶运营成本的原则,对比国内同等级船舶的安全标准,国内法规,结合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船员、船舶、通航的安全准入标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惯例,结合对越边贸的实际情况,规定准许使用“非国际航行海船”。即边贸船舶从事边贸货物的运输。使用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的综合安全评估(FSA)标准对口岸开放管理评估。FSA原用于船舶安全评估,但作为一种安全基准体系,它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还可以满足口岸开放前期介入的需要,实现定量分析和风险预测控制,而且可以让业主单位明确认识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的投入成本以及降低风险带来的收益,带动其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配合海事机关接受口岸开放管理的转变。 第二,规定对边贸运输船舶采取发放营运证书的方法加强管理,以便确定中越双方从事边贸船舶的海船数量。第三,明确对边贸进口货物可以执行“异地监卸”的做法,对于办结进口手续的边贸货物,允许企业利用边贸船舶从边贸口岸转运到岛内其他港口。第四,就建立省边贸联席会议制度进行规定,加强有关政府部门与各口岸联检单位、有关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便于解决有关边贸中出现问题,促进边贸安全、快速发展。

(二)加强海监机构规范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权。1、应当对船内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对越南船舶中商贸船VTS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罚,并要求其进行完善。2、在规定的水域范围内抛锚,对违规、随意抛锚的边贸船进行相应的警告,对执意随意锚泊的边贸船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采取行政强制措施。3、对于解决越南商贸船上缺乏船员英语水平低,且不懂汉语的情况,应当有海监部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每辆船上至少以一名能够以听懂英语或汉语。对于违反规定的船舶予以处罚。对于越南船舶卫生状况不佳,应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疾病传播。

(三)海监实行垂直管理的统一执法机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海监的办事效率,更可以解决职权分散,重叠的问题。如果将对越南船舶的安全监管直接分派给海监,而不是许多机构一起,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更有利于执法的实行。

(四) 倡导海事市场安全准入机制与强制淘汰机制。从源头上严把船公司资质审核、船舶登记和船员培训发证三道关口。加强对越南船舶的登记工作,把好船载危险货进出港申报审批关,与船检机构建立船舶重大缺陷通报反馈制度,规范船舶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低标准船进入航运市场,确保船舶适航。 交通运输部建立强制淘汰机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潜在危险的技术装备;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的越南船舶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于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如何在通过改进海事监管的立法以及实践来进行完善,要从法规到执行同时进行改进,才能不断完善我国对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促进两国的经济往来,尽管近年来我国与越南关系紧张,但我相信,国家经济利益的大局下,海上经济往来会越来越密切。

参考文献

文集类:

梁宪先.《广西船舶污染风险分析和对策建议》[J].《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论文类:

[1]杨大志.《海事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9月

[2]郑平.《我国海事,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法毕业论文,2008年5月

[3]李光辉.《水上交通安全规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科与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位论文,2007年7月

期刊类:

[1]郑士君,褚建新,黄爱平,韩成敏,仇鑫尧,徐 波.《船舶管理信息化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刘戈.《促进国际船舶管理业发展》[J].《水运管理》,2005年10月,第27卷

[3]郑朝晖,欧阳钦芬,蔡芳敬,陈志刚,黄文金,李平航,危玲,陈春城,罗炜,敏东山.《对台小额贸易船舶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研究》[J].《口岸卫生控制》,2011年1月,第16卷第1期

[4]王书.《对越南籍边贸船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9年2月16

[5]王琼瑾.《关于推进海南对越边贸发展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总第38期

[6]何敏毅,曹国柠. 《小型船舶监管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2009年3月,第09卷第3期

[7]金永明.《论中国海洋安全与海洋法制》[J].《东方法学》,2010年第3期

[8]覃杨光.《出人境越南籍船舶的卫生现状及检疫措施》[J].《国国境卫生检疫》,2003年8月,第26卷第4期

海关监管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中介组织 海关 加工贸易

一、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综合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交易费用理论最早是由科斯提出来的,科斯认为,如果一桩交易的内部成本大于外部成本的时候,应选择外部组织来经营这项业务。现代企业在分工日益专业化的新形势下,非核心业务外包比重不断提高,就是企业交易费用理论的实际运用。在目前加工贸易高速发展,海关监管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工作都可以让一些中介组织参与进来,这样可以发挥中介组织的专业化的效率优势,也可以降低海关管理的交易成本。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独特的、不易被对手模仿、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在长期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政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政府行政能力,海关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关的行政能力,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管得住、通得快的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对于政府的威信和声望的提高都有利,同时也有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

(三)有限有效政府理论分析

有限有效政府理论是当今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主导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只有适度的政府才是社会发展所需的,适度政府的标准是:政府职能范围应是有限的,政府运作的质量应是有效的。在当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下的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是关键中的关键。政府应把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一些在组织方式、信息获取、经营成本有优势的社会中介组织去做。但这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无为而治”或无所事事,政府应该低成本地履行行政职责,如海关首要的职责就是制定并有效地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国家正常的进出境秩序和安全。

(四)加工贸易综合治理理论分析

加工贸易综合治理理论是在近30年全国各地海关加工贸易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而成的。2004年,海关总署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社会共管”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机制的要求。经过两年的进一步总结完善,2006年全国海关保税监管工作会议提出了“海关监管、企业自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构建齐抓共管的加工贸易保税管理格局。由“社会共管”到“社会参与”的理论飞跃,为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拍卖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辅助管理作用奠定了政策理论基础。

二、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综合管理的实证分析

(一)历史与现状

1、空白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也是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的起步和发展期,加工贸易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鞋帽、五金装配等行业为主,规模也不大。海关监管也基本以手工登记管理为手段,辅以简单的实物核实为监管方式,管理内容简单粗放,专业性不强。同时,加工贸易量不算大,靠普通的海关人员进行管理基本可满足监管要求。在这个阶段,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期,社会中介组织很少,海关没有也无法借助社会中介组织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2、起步探索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4年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出台阶段

这个阶段属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加工贸易数量的剧增与海关管理的人力资源不能同步增加形成了矛盾;另一方面,加工贸易管理所涉及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库管、财务、系统技术部门等越来越深入、复杂,仅靠具备一般行政管理知识的非专业人员的海关公务员,显然无法管理到位。在加工贸易管理实践中,针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核心内容单耗标准薄弱的突出问题,海关总署和部分直属海关开始借助一些行业协会,在单耗标准的制定方面,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同时,随着一些行业协会、企业协会等的不断发展,海关也充分发挥它们在沟通协调方面的优势,将各项加工贸易管理政策、法令传递到企业,企业的各项诉求、愿望也反馈到海关。虽然中介组织参与的这些活动还是零星、短期、松散的,并未形成一种长效的参与机制。

3、规划发展阶段,从2004年《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的出台,特别是2006年全国海关保税监管工作会议的召开起

2004年,海关总署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社会共管”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机制的要求。经过两年的进一步总结完善,2006年全国海关保税监管工作会议提出了“海关监管、企业自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构建齐抓共管的加工贸易保税管理格局。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拍卖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近年来,总署在部分海关开展了引入中介机构协助海关保税核查核销、边角料网上拍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点,在强化海关保税监管、节约海关人力资源、为国家财政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工作开始步入了规划发展阶段。

(二)取得的效果

1、为夯实海关加工贸易管理基础性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历史最长、经验最丰富、取得效果最显著的,体现在单耗管理中各行业协会、加工贸易企业协会和外商投资协会协助海关制定单耗标准上,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单耗管理工作已成为海关加工贸易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和有效监控和管理手段。

2、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关加工贸易监管资源不足的矛盾

近几年,部分海关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参与加工贸易核查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对企业内部财务、物流、内控等的专业优势,充分共享专业核查、审计报告的有效内容,在加强核查的专业性和数据的共享性基础上,一定程度缓解了部分业务量大、人员紧张的海关在监管资源不足方面的压力。同时,海关管理水平和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海关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更加密切,企业自律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近年来,在加工贸易政策频繁调整,各项业务不断改革完善的条件下,各级海关通过报关协会、行业协会、企业协会等加强了政策宣传培训,促进了企业参与改革的热情,密切了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提升了企业对加工贸易政策法规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企业对加工贸易管理规定的自律守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三)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1、中介组织参与范围相对狭窄

目前中介组织参与加工贸易管理主要仅于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协调等方面,而目前海关加工贸易管理最需要的管理监督、专业鉴证等方面较少涉及。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担心中介组织与海关在权利边界和职责范围方面的错位、缺位和越位。一定程度上存在担心海关管理不到位,甚至承担不作为的指责,中介组织允许参与的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2、中介组织参与加工贸易管理尚未形成制度

目前,除了单耗制定相对制度化外,中介组织参与加工贸易管理并未制度化,一些如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海关保税核查、拍卖行参与海关保税货物内销拍卖管理也基本停留在部分海关的小范围个别试点和课题研究上,实际推广应用并取得实际效果的情况不多,一些试点也因为无法规制度支持而暂停甚至取消。

3、中介组织参与加工贸易管理的基础薄弱

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既无历史实践、也无现成的国际经验可资借鉴,再加上我国中介组织自身就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无论从制度基础、组织基础还是经济基础都显得非常薄弱:一是没有明确界定海关与中介组织各自权利与职能范围的法律框架和相关规定;二是熟悉与掌握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相关政策的中介组织相当缺乏;三是中介组织作为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在参与加工贸易管理中既无财政支出专项,向企业收取也缺乏稳定渠道。

三、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综合管理模式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构建思路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辅助海关加工贸易管理中发挥的监督、沟通协调、服务作用,建立长期发展的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逐步形成辅助功能多元化、权责边界明晰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参与方式法制化、改革推动渐进化的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运作模式,实现海关加工贸易管理职能的优化和转变,全面提高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二)模式的基本框架(见表1)

(三)构建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综合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1、全面发挥中介组织在海关加工贸易管理中的各项功能

(1)监督鉴证功能。海关可以将具体的执行性、操作性、技术性职能授权或委托给中介组织,特别是在监督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鉴证加工贸易货物的品质、价值、用途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借助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力量协助进行加工贸易核查,委托各行业协会开展单耗标准的制订,认可保险公司出具的受灾保税货物情况证明,接受相关鉴定评估机构对加工贸易放弃货物使用价值的认定意见等方面。

(2)沟通协调功能。各类行业企业协会、同业公会等自律性中介组织可以通过发挥其双向沟通的功能,维护加工贸易企业正常的合法权益;向会员企业提供加工贸易政策信息、政策预测、业务指导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沟通海关企业联络渠道,向海关反映意愿和建议;实行集体自律,约束成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3)市场服务功能。中介组织服务的范围应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由起初主要提供单一的报关、报备、报核服务,发展到全面提供加工贸易货物内部账册管理设置,规范归类、备案、结转、报关、外发加工、内销、放弃、核销等各项业务处置的市场服务,联网监管、电子化手册等企业端信息化系统研发运用等全面的专业服务。

2、逐步明确和建立中介组织与海关之间的法律关系

海关与中介组织应该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海关和中介组织有明确的权利边界和职能范围,不应存在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海关必须为中介组织的有效运作提供相应的法律框架和相关规定。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的中介组织不但必须是通过专门的资格认定依法设立,对其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而且同时要接受海关等有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3、引导中介组织参与建立加工贸易管理事务所

要尽快出台鼓励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的措施,在政策、制度和资金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引导中介组织积极参与。一方面,现阶段可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各类公共型的中介组织,充分利用这类组织的优势,吸引其辅助海关进行加工贸易管理。如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在加工贸易管理中的沟通协调作用;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和资信评估鉴定机构、检验、检测、认证等中介机构辅助海关监督规范加工贸易企业行为;利用报关行、拍卖行、软件开发公司、咨询服务机构等提供加工贸易事务中的专项服务等。另一方面,如条件成熟,可在逐步建立关务员、关务师等中介专职人员的基础上,组建专门的海关事务所等类似的机构,专职于辅助海关监督、规范、鉴证企业的加工贸易业务。

4、健全和完善制度,保障中介组织合法、有序参与管理

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管理决不能仅靠“海关监管、企业自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理论和口号支持,它更需要各层面制度的保障,特别是《海关法》以及总署相关的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有关办法的政策法规保障。考虑到目前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综合管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类政策法规可以是框架式、原则性的,只需明确中介组织参与管理的地位合法、方式合法、组织合法即可。

5、渐进式地推动改革试点,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

中介组织参与海关加工贸易综合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的改革工作,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渐进化的推动方式,先由各地方海关因地制宜试点。试点可以在监督、鉴证、规范、服务、沟通协调等功能方面全面展开;试点的形式也可多样,参与的方式可以是松散型、临时性的,也可以是紧密型、长期性的。试点成功可总结完善,上升到海关总署层面全面推开,试点不成功可以不断调整优化,再试点,再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① 周耀红.中国社会中介组织[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②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F].上海三联书店,1999

③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F].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2008

④ 冯金钟.关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探讨[C].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6—05—24

海关监管论文篇4

>> 浅议博弈论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合谋博弈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静态博弈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信号传递博弈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博弈的初步分析 基于诚信视角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论探究 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北京模式 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基于博弈论的会计监管分析 论食品安全研究引入博弈论的必要性 基于博弈视角的牛奶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 博弈论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及安全监管 论网络舆论监督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 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信息公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周洁红,钱峰燕,马成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进展.农业经济问题,2004.4.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4.3.

[4]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1.5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

[6]薛庆根等.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6.

[7]王浩.供应链结构特征、机制设计与产品质量激励[J].中国工业经济,2010.8.

[8]肖志兴,胡艳芳.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

海关监管论文篇5

海底电缆是铺设于海底的线状设施,其直径在60mm左右,长度取决于连接的两端登陆点间的距离,单根无中继段海底光缆最大距离已经可达400km。海底电缆一般由外被层、铠装层、护层、抗压管和光纤单元(导体)等部分组成,根据铺设海区的深度分为浅海型(水深小于500m)和深海型(水深大于500m)。海底电缆的铺设施工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铺设前扫海清障、铺设作业、铺后监测与复埋。其中,铺设作业分为埋设和敷设。在浅海区,由于易受到养殖、捕捞、抛锚等人为因素损坏,一般采用埋设方式;在深海区,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一般采用敷设方式,即直接将海底光缆布放在海底。根据埋设区海底底质的类型,埋设手段包括为犁式埋设、水喷式埋设与机械挖掘式埋设。当埋设电缆交越其他在用海底管线时,在距离交越点500m以外,会将埋设犁回收至铺缆船的甲板,将铺设光缆用硬塑料套管进行保护后敷设于现有光缆之上,交越的角度尽量控制在90°,且不低于45°,然后在离开交越点500m以外后,埋设犁重新下放工作。铺后监测与复埋,是在由于不利的地质条件、水下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在铺设施工中海底电缆未能达到埋设要求的区域,利用ROV(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检查,并利用ROV上高压水枪冲埋的方式进行埋复。

2动态监测的内容与目的

海洋管理必须依靠监测的资料与数据才能产生正确的管理行为和较好的行为后果。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是专业勘察监测单位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依据相关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批复文件等,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和其他管辖海域内的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时间、位置、工艺及对利益相关者解决方案的落实进行监测监控,并将监测监控的数据完整、安全和及时传递给海洋管理部门,为海域使用动态评价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海底电缆铺设海域使用动态监测,能够促使海缆铺设项目严格按照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进行建设并落实到位,防止其随意改变项目用海的方式、位置,预防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害,避免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种运用专业、高效的动态监测技术手段,对海底电缆铺设过程中用海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是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涉海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3监测方法及特点

根据海缆铺设施工过程中不同的用海行为特点,采取人员监督或设备探测等不同类型的监测方法,选择多元的监测手段,可大幅提高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平。

3.1施工现场监督与监测施工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指监测技术人员登临海底电缆铺设船,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监督。深入现场实施检查、监测海底电缆铺设,是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场监督与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员现场监督记录与设备水上水下定位等。人员现场监督记录为监测人员采用现场监视、拍照、录像等手段,对海缆铺设所采用的施工设备、工艺与施工进度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监测档案,以核实海缆铺设是否落实用海方式控制要求,其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手段是否符合海域使用批复的要求,海缆铺设船是否发生批复铺设海缆以外的其他用海行为。若在现场发现有违背批复的海域使用行为应及时上报相关海洋管理部门。设备水上、水下定位为监测技术人员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海缆铺设船的航迹进行实时监控记录,采用水下声学定位系统对海缆铺设的水下设备(如埋设犁)的水下活动开展定位记录,以监督海缆船铺设行为是否超出批复的用海海域。此外,由于水下声学定位系统使用技术难度及经济成本都较高,可利用“主要因素分析管理”等方法,统筹整个施工全过程,抓住主要矛盾,在铺设光缆与在用光缆管道交越等关键控制点采用,既不影响海缆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满足海域使用管理的需求。施工现场监督与监测的数据与成果应及时以航次简报的形式上报海洋管理部门,航次简报应包括航次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施工单位、施工船只、监测单位、测量时间、测量基准、测量设备、测量人员、项目施工进度、项目施工工艺及设备、施工船航行描述、施工船作业过程简述、相关照片、其他附件、结论与建议等内容。在施工结束后应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

3.2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由于大型海缆工程的路由长度普遍较长,往往会达到几千千米,因此可根据海缆铺设施工进度,分阶段在完成铺设的路由区,综合采用水深测量(单波束、多波束)、侧扫声呐探测、浅地层剖面探测等工程地球物理技术手段,核实海底电缆的埋设位置、深度,了解和掌握海缆开挖、填埋施工后海底地貌变化状况,以及对其交越的其他海底管线等构筑物的影响。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测线布设及实施过程可参照相关规范执行。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时效性应予以保证,同时在内水、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内可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采用不同的监测方式(全程检测与监督抽查)、不同的监测比例尺,但在内水与领海范围应强制采用全程监测的方式。同时,在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实施工程中,应保证监测仪器设备满足各监测项目的要求、计量设备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部门的检定后使用、监测人员应经过行业管理部门的培训后持证上岗。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应形成工程地球物理动态监测报告及相关图件,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并上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3.3调查走访该方法是利用实地走访或征求意见函的手段,考察海域使用者对于海域使用协调方案与对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确定其是否对相关利益者造成不良影响。调查走访的过程中,若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并上报管理部门。调查走访应形成调查走访监测报告,并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同时上报给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4结束语

海关监管论文篇6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的第一位博士,朱庆林自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海洋环境、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作为骨干教师,先后主讲了《海洋管理概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自编教材)等本科课程,《海洋环境评价》(自编教材)、《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编教材)等研究生课程。他先后主持和承担各种海洋水文调查与评价以及与海洋管理相关的研究项目30余项,多次参加物理海洋学进展与展望、海洋与湖沼年会、中韩海洋论坛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为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行为世范,教研相长

多年来,朱庆林教授除了承担校内学生的教学工作,还积极为各种海洋管理机构讲授相关知识。他承担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的“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专业培训”中的“海洋管理概论”授课任务;为中国海监九期上岗培训讲授课程《海洋环境管理》,并被中国海监总队制作成录像作为中国海监远程教育网中国海监行政执法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课程,他还参编中国海监行政执法培训丛书《海洋管理概论》和《海洋权益维护理论与实践》;在上海为工程硕士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班主讲《海洋环境管理》课程,为这些人员掌握专业的海洋管理知识做出了努力。

凭借着在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朱庆林教授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威海电厂二期工程海上水文观测;国家“973”项目黄河口地质演变和泥沙运移海上实测工作;莱州电厂水文方面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以及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蓬莱电厂海上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工作;江苏燕尾港电厂建设及港口扩建海上水文实测;浙江舟山国家“863”项目地波雷达比测试验;福建罗源湾电厂及港口建设可行性研究;福建罗源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福建罗源火电厂数值模拟试验及海洋环境评价补充(主持);东营大唐电厂可行性研究;山东寻山电厂海洋环境评价;烟台污水处理厂排污混合区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修编;江苏滨海港电厂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评价(主持);舟山成品油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石岛湾核电厂厂址环境影响评价;福州港江阴港区15#~17#泊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福州港江阴港区8#、9#泊位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辽海作业一号”平台改造作为人工鱼礁导航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主持);成山头海域建设波浪能、潮流能海上试验与测试场的论证及工程预设计;长岛海流能源资源调查分析项目;山东省长岛县猴矶岛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双岛湾区域规划泥沙冲淤及水动力专题研究(主持);国电潍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电缆路由论证(主持);青岛炼化液体化工品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主编);广西LNG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青岛炼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编制(主编);国家海洋软科学项目“海洋功能评估数学模型研究”(OSS2006)(主持);“海洋功能评价数学模型软件”(主持研发,国家专利证书号2008SR15187)等工作。

目前,朱教授正在进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口LNG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等工作。

学术交流,相互促进

为了了解世界各国在海洋学领域的进展情况,朱庆林教授多次参加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各国海洋领域评价技术的交流,同时也增进了相关知识的融合。

海关监管论文篇7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实际、运用现代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提出了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目标的重心和落脚点应是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观点,进而在“释放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和培养人才”等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论文关键词】现代海关 释放 使用 管理 培养【作者简介】李志刚 物流科人力资源是指某个特定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劳动力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质量两者的综合,它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和潜能开发的无限性。去年,牟新生署长在全国海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指出全面建设现代化海关,实现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人,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人才、开发人才和使用人才,进而推进海关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规划的重心和落脚点是对海关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所谓海关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就是对海关人力资源进行研究、规划、投资、成本收益核算、培训、使用保障等过程的支配活动。本文拟就如何建立一套与现代海关制度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思考一:改革海关现行建制,大幅度整合人力资源——释放人才。近十多年来,内陆省份先后设立了不少新海关,其业务主要以监管加工贸易和转关运输为主,相对于业务繁忙、人力紧张的口岸海关,其又常会因加工贸易少、转关不畅等原因而出现“有人无事做”、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而面对内陆海关“人少、业务少,拿钱多、升迁机会多”的事实,口岸海关的同志难免就会有“上错花轿嫁错郎”的牢骚,直接挫伤着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因此,现行的海关机构的设置不能有效实现海关系统人力资源的解放和开发,更不适应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要求的,也无法形成监管合力。为此:1、创建区域性海关管理新模式,合理优化人力资源。依据“资源总量的预期投入始终要与目标任务的实际需要保持相对平衡”的关系,运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益理论,在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基础上,对各地海关的设关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合理撤并隶属海关机构,如对苏北五市设置海关机构的的可行性,就可依此进行评估,适当合并现有机构、减少行政成本的投入和开支;然后再按照经济区域和海关业务分布的特点,对直属海关进行跨关区域合并,如:可把长江沿线的7个直属海关合并为一个中心区域性海关,统筹分工、协调运作。这样不仅可以使“二线”职能部门的人才解放了出,充实到监管“一线”,还可整合沿江7关“一线”的监管人才,简化工作流程、避免重复工作,为海关“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2、科学设置海关内部机构,体现人性化管理。根据现代行政学理论,工作效能与人员数量之间的比率高低,是行政组织结构效率的最直接的反映,也是行政组织结构配置最直观的评价。对于海关目前出现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很大程度上是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诱发的。据统计,在海关系统5万余人中“官兵”比例搭配不科学,处(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之比高达1:10,且从上到下的人员分布呈“直立腰鼓型”,直属海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过多,不符合发达国家海关人力资源“哑铃式”的配备模式,也不能适应现代海关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要借助“H2000业务操作系统和海关风险管理系统”的推广和运用之机,以业务操作网和风险管理网“两条支线”为基点,借鉴发达国家海关机构人才开发、使用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相结合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科学梳理业务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引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海关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大调整、大撤并,加大现场海关、尤其是口岸海关监管一

海关监管论文篇8

【论文摘要】人们一直从行政法的范畴来认识海关法,实际上,海关法包含许多经济法的特征。从海关法是经济法的角度,探讨了海关法对构建现代海关法律制度的影响。

0 引言

虽然我们不能准确预见2010年世界经贸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我们已能从目前掌握的信息中摸到一些脉络。那就是到2010年世界经济融合程度将大大加强,跨国公司成为主要的贸易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趋于成熟,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因素将非常薄弱;政治文明将有突破性进展,法治环境将是在新的层面上的宪政治国。海关要因应时代的发展,到2010年构建起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相配套,与国际海关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现代海关制度,就需要在研究这些趋向的前提下,着眼海关业务的发展来逐步构建。其中,构建现代海关法律制度是构建现代海关制度的基础和保障。本文从研究海关法的部门法性质入手对现代海关制度下的海关法律体系的构建前提作一初探。

1 从海关法是经济法的角度来建立现代海关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架构

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制监督的法律规范总称,主要是为实现国家行政目的而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一定的经济目的而采取的经济手段和规则手段。经济法产生并独立为一个法律部门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国家由计划手段干预经济运行到以注重市场调节为基础,兼顾宏观调控机制作用的具体体现。具体到海关法,一方面,从海关是国家设在关境的监督管理行政机关的职责上,海关的职权是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监督管理上,海关的行政行为具有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责任等实体和程序性规定上,海关法具有行政法的特征;另一方面,海关法是对与进出境有关的经济行为的规范,是对国家进出口经济政策的执行,海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是一种经济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海关法律制度不仅要体现对进出境行为的规制,同时要体现对进出境贸易活动的促进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又具有经济法的特征。

促进经济发展是海关的法律义务,《海关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制订本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加强海关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经济法角度来建立现代海关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架构就成为海关宗旨和海关任务拓展后的必然。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从经济法的角度认识海关法,那么违反海关法的行为怎么还必须由行政法和刑法来调整,这不是无法自圆其说吗?其实不然,海关的执法责任是一种援用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经济责任,违反海关管理的违规、违法或犯罪行为因其侵犯了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秩序,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因这种经济责任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或刑事手段来调整,即其形式表现为一定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笔者认为,从经济法角度认识海关法关系到对海关工作方针的全面理解,关系到对未来海关法律体系建设方向的认识。海关作为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经济管理机关,一方面负有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征收税款,查缉走私,统计预警等职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海关必须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全球贸易便利化提供服务。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海关更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改革传统的通关模式,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通关速度,把“守法便利”的原则落到实处。认识到海关法是经济法就是要认识到海关执法必须履行经济上的义务,即对国家经济发展负有法定的义务,而非仅仅是政治上或道德上的义务。只有确立了这种认识,现代海关法律体系的建设才会有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体现现代海关制度的内涵,才能同国内、国际经贸发展步伐同步。

2 从海关经济法角度来构建现代海关法律制度符合全球贸易便利化对海关执法的要求

事实上,外国海关在其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已有将海关行政法发展为海关经济法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初,欧共体海关在当时欧洲经济趋于一体化、贸易便利化呼声日高,迅捷和效率已成为对外贸易赖以生存的条件时,对海关法的宗旨和任务展开了讨论。当时欧洲国家海关的使命已经从传统上的边境监管转向侧重于促进经济,国家要求出口企业广泛开拓国际市场,海关应当找到适当的法律手段来帮助企业进行简便的生产、贸易和运输,于是在当时的欧洲海关,一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就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当初是为了促进经济而推出的经济制度,最终成为海关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同样,我国现代海关法律体系必须体现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原则,使海关程序符合全球贸易便利化要求。目前国际上全球性和区域性贸易安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海关程序”。各国都承认,实施贸易便利化战略,使各国的商品、服务在跨国间更便利流通,保证生产企业零库存需要,发展物流业,促进全球范围内贸易流通,其中简化货物跨境监管手续是最关键的一环。国际组织包括WTO、WCO、APEC等,以及大连亚欧经济部长会议都在讨论以海关为主的跨境手续问题。

现代海关制度要与这些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接轨,保证贸易便利化,就“应当努力取消一切非监管必需的,有可能会间接地加重对外贸易负担的以及一切所有延缓货物运行速度的规章制度。”

3 从海关经济法角度来构建现代海关法律制度可有效控制海关行政范畴内的缺陷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主体还程度不同地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很多经济管理机关以手中掌握的干预和控制经济主体运行权力,擅自出台针对管理对象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设立行政处罚及其他限制性规定,导致行政管理经济的权力过度膨胀,束缚经济发展,也使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从法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其实是对经济权限的行政运用的结果。目前很多法学家主张行政法应该恢复到“规定行政权的组织及其作用的法”,即只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工作程序等内容,缩减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尤其在当代各国,改变和防止“行政权的扩大化”已成发展趋势。明确海关法的经济法范畴就是要强调海关不能片面地从对行政权的尊重和执行的角度来看待行政执法,海关经济法不是对管理相对人权力的法,而是如何运用海关对进出境行为的经济管理权限来调整经济秩序的法,所以对海关这种经济管理机关的权限运用就要有严格的限制。如果从经济法的角度来构建海关法律体系,这种理念上的变革非常重要。

经济法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某个模式来组织一国总体经济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是如何保障经济主体协调健康高速发展,所以作为经济管理部门的海关和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海关对管理相对人的认识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从海关经济法的角度来认识海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就显得顺理成章,立法和执法过程中注重研究贸易实际,尊重经济主体的权益,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来为相对人搭建一个便捷的进出境通关环境则成为法定职责。

海关监管论文篇9

一、海洋执法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6500多个岛屿,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尽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在2008年中国海监依法开展近岸海域定期巡查和专项执法行动,共对26451个用海项目实施了54637次检查,发现违法行为2048起,作出行政处罚1241件,决定罚款总额15.4亿元,而在2007年,作出行政处罚1419件,罚款总额为1.58亿元,在2006年则分别为1587件,0.94亿元。

从以上数据总可以看出我国的海洋环境违法案件逐渐减少,而罚款总数增长速度惊人,07年为06年的2倍,到了08年则为07年的10倍,这说明我国海洋环境单件的违法行为破坏和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正是因为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不法商人为了更多的利益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愈加恶劣,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的警示力度已经微乎其微,中国海洋环境的法律保障已经不是单单的行政处罚所能支撑的了,将情节严重的违法案件提交给司法机关才能更好的遏制破换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发生。但是在我国几千件的海洋行政处罚案件中,竟然没有一件提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这使得我国海洋环境的保护面临更大困难。

因此,为了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与海岸带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并举、合理地衔接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刻不容缓。

二、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不能衔接的原因。

(一)法律依据不明确

有关海洋环境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可以从“《海洋保护法》91条规定:违反该法规定,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wWw.133229.coM”可以看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衔接环节的依据是“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但是何谓“重大”何谓“严重”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使执法人员对可能需要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无从下手,以2007年的南方制碱海洋倾倒废物案为例: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从2003年至今,在未取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的情况下,每年与海通公司签订运输合同,由海通公司的“海通01”船将该公司生产的废弃物碱渣倾倒在黄茅岛海域。该公司平均两天向海洋倾倒1船碱渣,每船运载560吨,每年就向海洋倾倒碱渣约十万吨。尽管这是一起明知故犯的严重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但南海总队却只能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对南方制碱公司处以19万元的罚款。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国家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不能将南方制碱的相关责任人绳之以法。i诸如此类法条不胜枚举:《海洋工程条例》第50条和第52条分别对围填海工程中使用非环境填充材料和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违法排放从而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条文没有相关的解释或是立法跟进,使其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很好的操作性。

从刑法角度看,我国《刑法》已经对环境犯罪用专节作出了规定,足见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已经开始提高。从我国《刑法》中有关海洋环境的条文有338、339、340条,除去非法进境倾倒废物可以直接以用刑事处罚,其余的条文中对刑事处罚的适用都以“重大”为前提。从我国《刑法》中可以看出,这些环境犯罪都是以行政违法为前提的,而我国有关海洋环境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衔接在行政法律方面没有确切的依据,在刑法方面和行政法一样也没有明确的依据,都是以“重大”一词带过。归纳、分析以上条款可以看出,我国海洋环保立法的有关规定是非常原则的。上述条款中所涉及的“重大事故”、“重大损失”、“严重后果”等一些模糊的、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犯罪构成量化标准,主观性强,缺乏切实明确的内容,使得执法者在实际办案中难以掌握,无法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有效衔接。ii

(二)执法力量不统一

我国政府的海上执法单位和部门主要有:中国海事、中国海监、渔政渔港监督、环保总局和公安边防等5个部门,其中对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有关的部门有4个,依与环境执法相关程度排列如下iii:

1、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总局所属环境监察局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环境监察、排污收费等政策、法规和规章;负责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环境保护行政稽查工作。

2、农业部渔业局(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负责渔业行业管理,行使渔政、渔港和渔船检验监督管理权等。

3、国家海洋局及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局所属中国海监总队依照法律对我国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执法工作。

4、交通部海事局:海事局负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并履行交通部安全生产等管理职。

从海洋环境的执法管理上看,我国是属于分散型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从表面上看并无不妥,国外也有诸如此类的管理模式,如美国有将近7个部门管理海洋环境事务,但是深入与美国对比,发现我国的管理模式缺陷严重。第一,我国没有统一的决策机构。第二,我国没有统一的执法机构。这使得我国海洋环境的管理机构像个没有头和尾巴的鱼,无法在大海上遨游一样。目前,海洋局的海监船,交通部的港监船,农业部的渔政船,海军的军舰及公安部的海巡大队等,这些执法力量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各自为战,难以发挥整体实力,而且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或没有统一的指导文件,使得各个部门在碰到违法行为时,只想取得既得利益——罚款,不想更深入地去啃骨头——提交司法机关。

转贴于

除此之外我国也没有专门针对海洋环境犯罪的司法机关,由于海洋环境破坏涉及到很多的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环境法学等比较边缘性的知识,使得各个地方性的检察机关对破坏海洋环境的犯罪无从下手。这也导致了海洋环境的行政处罚无法与刑事处罚相衔接的问题的出现。

(三)舆论监督难以到位,公众参与少

由于违法行为发生在海洋,远离大陆,使得国内媒体很难对海洋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内陆环境行为的曝光,而很难看到媒体对海洋环境案件进行报道。不仅如此,由于信息匮乏,公众参与制度的不健全,沿海公民海洋保护意识及本身素质不高,也使得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之间的断层更加隐蔽。

由于没有上述的诸多监督,谋求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政府,对开发商及相关项目负责人的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使破坏海洋环境的案件在行政处罚上草草收场。

三、对海洋环境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的完善

(一)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衔接的相关法律体系

在我国,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的唯一依据,在犯罪构成符合性之外,不存在独立的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判断步骤。这就意味在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过程中碰到违反海洋环境保护的案件可以先以我国刑法的标准进行判断,然后对不符合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的进行行政处罚,但是从上文的分析中看出,我国的环境犯罪都是以行政违法为前提的,这就陷入了无限循环认定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过程中了。所以海洋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合理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立法上的协调和衔接。但是因为海洋环境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处罚的衔接涉及到诸多法律,如:《行政处罚法》、《海洋环境法》、《刑法》等。专门制定一部法律或是通过修改《行政处罚法》《刑法》来规定海洋环境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处罚的衔接,不仅是一种立法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我国法律体系的混论。笔者认为,在原有的法律上进行改良式一条不错的立法途径,借助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名检察院的司法解释的权力,出台一部有关衔接的司法解释,确立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立案标准,这样可以帮助海洋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准确认定有关犯罪,规范行政执法相对人的行为,保护海洋环境和谐有序的发展。

(二)建立统一协调机构,重组海洋执法力量

海洋环境保护非常强调整体性,不仅需要统一行政机构,而且还必须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由于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采取分散制度,现实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如本文所讨论的衔接问题,而且因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调和,使环境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我国现行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不仅制约着行政执法与刑事处罚的衔接,而且不能适应现代海洋事业的发展。

借鉴现有英美海洋管理体制,针对我国衔接的缺陷,笔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提高海事局或同类行政机构的行政地位,或者另立一个协调海洋管理部门的机构,由中央管理。这样不仅解决我国海洋衔接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各自为战的局面。

第二,建立一个诸如美国海洋警备队的执法机构,交由上述的统一协调机构管理,取消各部门的执法队伍。如此,可以统一我国海洋执法力量,避免分散执法,削减重复执法的浪费。执法队伍的统一,不仅能调高执法队伍在海洋环境保护的素质,而且可以避免当地政府因为经济发展只对海洋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者处以行政处罚而不提交司法机关,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除此之外,统一协调机构以及省、市、县各级机构也应积极加强与相关司法机关的联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使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能够分别依照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各司其职。完成行政执法与刑事制裁有序过渡,使各个环节都有人依法把关。执法进入良性运转状态,海洋环境法律责任体系得到完善,是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的最大作用iv。

(三)建立海洋环境违法、执法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此制度可以借鉴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这个制度公布的内容应该为:谁违法,如何违法,违法程度,管理机构如何执法,执法到何种程度(如行政罚款,提交司法机关等)。除此之外对违法者的信息应该进行强制公布。这样可以使公众更多地了解违法者的信息,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社会谴责,也加强了对执法机构的社会监督。

海关监管论文篇10

去年12月5日至今年5月27日,__海事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3个阶段、11个环节的工作,在“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较好地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推动海事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局14个党支部、244名党员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有些工作超过了半数的各项指标,为实现__海事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织中层干部和业务主管参加军训。戴凌 摄

思想认识有新提高 吹响海事发展新号角

20__年12月5日,__海事局党委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动员讲话精神和《江苏海事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深刻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紧贴自身特点灵活组织实施,紧扣发展主题分类查找问题,紧跟活动进程搞好统筹结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以解放思想、特色实践、联系群众、解决突出问题为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载体。

__海事局党委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在全局范围内征集各类意见建议共13条,涵盖船员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人力资源培训、基本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局领导班子和全体中层干部重点围绕“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措施、解决基层和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问题”等内容展开调研,提交了40余篇具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同时,按照“谈体会要新、查问题要准、找原因要深、定措施要实、提建议要诚”的要求,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

通过认真分析检查,查找出了“理论学习还有待加深,人力资源开发还有待强化,统一协调的内外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海事文化建设力度还有待增大”等方面问题,并从“学习科学发展观还不够扎实,还不能全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精髓;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方法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完成发挥;贯彻科学发展观还不够深入,基层执法窗口政务公开[,!]意识不强”等3个方面剖析了主、客观原因,提出了整改方向和整改落实措施,形成了《__海事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特色鲜明而又富有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对单位的生存和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上半年的思想建设中,该局突出强调了培树__海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局党委利用专题讲座和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等方式,邀请专家教授和媒体资深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作辅导报告。同时,面向全局职工开展了“__海事局核心价值观表述”的征集活动。通过研究和征集,初步总结了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依法执政、清正廉洁为__海事核心价值的表述,在全局初步形成了崇尚核心价值的氛围,为__海事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提炼、全面灌输打下了基础。

近半年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转变了观念,牢固确立了科学的发展理念。通过集中学习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职工对海事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认识有了新提高,发展意识和抢抓机遇的意识越来越强,对实现__海事科学发展的优势和发展理念形成了更深刻的共识。

海事形象有新提升 学习实践有新成效

__海事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深度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先后组织参与了下关区团委组织的“植树护绿志愿行,我为下关添光彩”植树活动、江苏海事局青工委和《金陵晚报》联合组织的“虎凤蝶行动”和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团委和工会还组织开展了为四川贫困山区捐赠衣物的爱心接力活动。活动共收集到文具和图书40余套,衣物、毛毯、棉被等500余件,并与四川省美姑县开展长期的手牵手合作共建关系,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遵照《工交系统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主题活动的实施意见》,该局继续与江宁区鹤龄社区深化城乡文明共建工作,并积极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在连续多年开展 “爱心一

日捐,济困送温暖”捐款的基础上,为鹤龄社区特困家庭子女开展了捐资助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的提升了__海事的文明形象,丰富了该局文明创建工作的内涵。 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我国的航运企业也未能幸免,航运企业面临运力过剩,停航船舶增加,企业效益大幅下降,抵押贷款不能及时偿还,从而引发债务纠纷、影响船舶的正常经营和管理等问题。该局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便利和服务港航单位的措施,不断丰富和创新服务航运公司的形式与举措,努力与港航企业共克时艰,把__海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__海事局还大力推进诚信船舶绿色通道的建设,努力服务地方经济,践行“三个服务”理念。通过对辖区内集装箱运输船舶的调研和宣传,吸引了许多船舶加入集装箱绿色通道。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55艘船舶加入了集装箱绿色通道,缩短了货物在港周期,提高了船舶营运效率,促进了__物流中心建设。据悉,该局龙潭海事处细化对“绿色通道”船舶签证和港务费收缴的检查办法,明确专人定期对签证报告单和船舶实际到港情况进行核对和清理,加强与船公司沟通和协调,督促“绿色通道”船舶严格按规定流程办理签证缴费手续。同时,还加大了便民措施推进力度,丰富政务信息公开形式和途径,构建与航运公司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了航运公司走访制度。今年年初开始,该局还制定了详细访问船公司计划,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座谈会,宣传涉及船公司最新的海事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及时了解和研究航运公司监管和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今年上半年,进出__港的国际航行船舶共计1363艘次,较去年同期的1191艘次上升了14.44%。其中外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总计1077艘次,国际航行船舶载运货物量45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08万吨上升了11.52%。

在vts升级改造期间,__海事局积极拓展监控手段,把利用gis、ais和cctv等系统对辖区通航秩序的监控作为日常重要工作之一,并建立了《ais监控记录台帐》和《联动执法工作台帐》,对辖区内配备ais设备的船舶进行监控。

为加强组织协调,提高协作能力,提升应急反应水平,今年1月10日夜间至11日凌晨,__海事局先后在156号浮水域和140号浮水域组织了无预案演练,分别模拟碰撞和搁浅险情;5月6日14时16分至14时37分,该局在120号浮水域组织演练,模拟船舶自沉险情。演练检查了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应急值班、险情接报、应急启动、信息流转、海巡艇反应时间和现场组织搜救等项目上的执行能力,提高了有关搜救成员单位的救助水平和协调能力。

目前,__海事局vts升级改造即将结束。新系统使用后,可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强大功能,辖区通航环境实现了监管全覆盖。

以工作促活动深入,以活动促工作提高。该局通过把海事中心工作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促进了__市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海事人员给船员分发刊物资料。戴凌 摄

文化生活有新内涵 队伍建设有新面貌

为了让职工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高雅不俗,__海事局坚持把信念、信仰、信任教育与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紧密结合起来;把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科学文化和爱岗敬业结合起来;把正面学习宣传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不断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__海事局先后组织了 “拥抱春天 拥有健康”登山健身、“宁海杯”乒乓球比赛等活动,成立了职工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及游泳等兴趣小组,组队参加了江苏海事局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开展了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的征文、摄影、书画活动,抒发职工对党和祖国以及海事事业的热爱,展现职工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春节期间,基层各支工会还举行了家属座谈会、卡拉ok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让职工队伍充满朝气,为海事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内涵。

在中层干部和业务主管中开展军事训练,是__海事局党委深刻领会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该局着眼于正规化建设和科学发展大局,创新作风建设方式,探索在干部队伍中植入军魂、植入企业精神,促进领导干部良好作风养成。今年6月12日和8月25日,该局66名中层干部及业务主管军事训练在江苏海事局__监管救助综合基地顺利展开。在为期5天的军事训练中,他们勤学苦练、听从指挥,圆满完成了各项训练项目,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全局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__海事局党委充分认识到,海事科学发展的根本在于队伍建设,海事队伍建设的根本在于加强正规化建设。只有不断加强海事正规化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海事队伍,才能从根本上为__海事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为此,该局党委组织人员对__海事正规化建设课题进行了持续研究,形成了《__海事局职工队伍正规化建设指导意见》,并于今年8月29日局党委会上获得原则通过。《__海事局职工队伍正规化建设指导意见》是该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深入解放思想,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形成的又一宝贵的思想成果,必将有力的推动__海事局科学发展进程。

__海事局党委还充分发挥各党支部“”、培训课堂、内部网站、理论刊物等多种教育载体的作用,大力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今年上半年,共下发《党员行为规范》、《新时期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程》、《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等理论学习书籍共计380余本。通过组织观看廉政警示光碟,对党员领导干部职工进行警示教育,弘扬优良作风,树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和权力观。同时,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活动,邀请中层干部及重点岗位职工家属参加座谈会,建立起家庭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在坚持制度建设的民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前提下,__海事局严格运行海事管理体系,规范各项内部管理,修订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增强制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使之成为监督管理

的准绳。__龙潭海事处执法人员实施装箱开箱检查。 戴凌 摄

解决难题有新进展 服务大局有新作为

近几年来,通过在硬件软件两方面持之以恒的建设和发展,__海事局的监管服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但由于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监管服务能力与行政相对人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__海事局积极正视这种差距,由海事监管为中心转变到以服务行政相对人为中心,紧密的结合行政相对人的需求开展监管服务工作,以行政相对人是否满意作为判断工作成效的标准,进一步树立利民、裕民、惠民意识,进一步做好公共服务,扎实抓好重点工程水上维护、水源地保护、高峰期渡运安全维护、沿江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让__市民得到了更多实惠。今年上半年,该局在辖区水域巡航31336次,发现并纠正违法行为2311起,实施交通组织、护航3434次;海巡艇巡航时间16420.6小时,巡航里程168975.1海里,累计出动船艇7068艘次,参加巡航执法人员合计15142人次。强有力的巡航执法,保障了辖区安全形势稳定。

__海事局结合辖区工作实际,不断改革创新,根据上级机关的批复同意,进一步调整了组织机构,撤销监管处,成立了监管一处、监管二处和监管三处,为有效履行海事监管职责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

__海事局认真开展口岸开放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积极推进西坝港区欧德油储8号码头及龙潭二、三期码头对外正式开放的工作。欧德油储8号码头已通过省级口岸查验单位的对外正式开放验收,省政府也已正式发文批准该码头对外正式开放。目前,__港对外正式开放的码头达40个。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__海事局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关注职工的生活质量、个性需求和幸福指数,持续做好送温暖工作。今年春节前夕,该局领导上门慰问离、退休老职工以及25名困难职工,每户发放了1000元的慰问金。同时,该局还修订并印发了《__海事局职工医疗管理规定》,扩大了职工的医疗面,并深入基层,慰问一线职工200余人次,看望生病职工60人次。为给职工提供舒适、卫生、便捷的就餐环境,该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食堂建设工作,在人员和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全面保障食堂的就餐环境和卫生设施。为提高科学管理与服务水平,该局建立了就餐“一卡通”管理系统,使职工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