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制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3:59

海关制度论文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1

一、领事制度

鸦片战争后,1842年8月29日的中英《南京条约》废除了保商公行垄断制度。行商作为外商向中国海关纳税的保证人的资格因此不再存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有专门一条:"英商货船担保一款向例英国商船进口,投行认保,所有出、入口货税均由保商代纳。现经裁撤保商,则进口货船即由英官担保"。1英国领事不仅起着他们的同胞与中国当局之间的交流中介作用,而且负责英国女王陛下的臣民合法交纳今后中国政府的公正的征税和其它税捐事项。但是这种新秩序却引起一部分中国商人和一部分外国商人的愤慨。因此在同样不喜欢这种秩序的官员的帮助下,商人们尽可能使新秩序无效,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走私活动依旧猖獗。《北华捷报》说道:"在这个口岸,走私方面的情况越来越糟,与最近缴纳关税体制的变化所想象的截然不同--这种新体制是想有利于诚实的商人--新体制使他成为了恬不知耻和精心设计行为的牺牲品。不能允许在某洋行只缴纳20%的合法税捐,在另一个洋行缴纳50%,在第三个洋行缴纳70%,而老实人却一直缴纳条约规定的全部关税"。2而中国政府也没有打算重新调整其海关管理,以保证有效地、公正地执行条约贸易规定和条约税则。最终英国政府也放弃了通过干预中国海关的征税活动来监督海关,履行不平等条约关于关税方面的打算。海关腐败又持续了10年。在这段时间内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由于长江上游的太平天国运动而愈来愈受到外商的关注。

1853年初,太平军势力进一步扩展,占领南京。上海也为之震撼,贸易停滞,钱庄拒绝作寻常的通融,外商无法从中国商号获得缴付进出口税的现金。3月初,英国商人向阿礼国领事求助,要求制定延期交付关税的办法。阿礼国建议由上海道台临时发给出港证,由领事担保将来一定缴付所有关税和费用。道台考虑到当时的困难,允许商船自离开之日起,延迟一个月缴纳关税。阿礼国就此制定了一个临时的保税方法,准许英商船舶在缴存足够抵偿合法关税的有价证券之后,可以结关出口。这种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贸易困难,但却缓和不了银根吃紧的局面,而且这种破坏海关主权的做法连英国全权公使兼商务监督文翰也不赞同。他认为阿礼国的行为违反巴麦尊1851年7月的指示,即英国领事再也不应该为了保护中国的税收而进行干涉。3因此这个方法实行五个星期后就被取消了。

上海的贸易每况愈下,1853年9月7月,上海小刀会一举占领了上海县城,外滩的海关也被捣毁。小刀会在上海这个"外商贸易的唯一寄托所在"4的地方爆发,让外国方面倍加关注。英、美、法三国领事看到有机可乘,立即宣布:"租界严守中立",清朝海关不得在外滩办公。上海的海关行政被迫停顿。

小刀会占领县城两天后,英国领事阿礼国借口"在本埠海关机构及合法当局尚付缺如的状态之?quot;,为了履行"庄严条约","保障中国关税的征收",伙同美国副领事金能享公布了《海关行政停顿期间船舶结关暂行条例》。这个条例袭取了先前的临时保税的办法,规定英美船货出口的结关手续由英美领事馆办理;准许货运承办人、进口商和航运商使用票据担保,取代条约规定现银完税的办法;所出票据于40天内在上海向中国海关监督凭票付款;只要办完这样的手续,船舶就得离口。5条例中所用的"票据担保"方式的确适应当时银根吃紧的形势。但这个条例事实上绝不是什么为了履行条约,保护中国的关税。这种"领事制度"实际上起了外国方面劫夺中国海关的桥梁作用,也成为阻碍中国本身重建海关的手段,为外籍税务监督制度作了准备。

尽管如此,在江海关行政停顿之际,这个条例若能切实实行,对中国的税收还是有利的。但是美国商人坚决反对,而后美国公使马沙利借口英国有夺取上海,进而控制也许是世界上最富庶地区的扬子江流域的野心,决定与之分道扬镳。而实际上发生的事让马沙利相信,由美英领事代收关税使美英商人处于不利的地位。10月28日,美国副领事自行宣布《暂行条例》失效。美国首先破坏《条例》,英国亦不愿吃亏。英国全权公使文翰一开始就对《暂行条例》不热心。他写道:"我仍然认为,不应将关税和港口税交给目前占领上海的各方"6。而英国商人对此办法也很愤慨。他们认为,其他国籍的船只来来往往都不需交税,处罚他们是不公平的。最终阿礼国于1854年1月30日声明:"我不能无限期地为中国海关继续征税,条约上我也找不到这样的责任"。因而声称:除非其他国家的贸易同样课税,英商就不必缴纳异常应付的关税。7至此上海口已成为一个自由港。

二、中国政府的临时海关

小刀会占领县城后,身兼江海关监督职务而"亡命"租界的上海道台吴健彰在县城失陷一个多月后,被清政府正式委派为苏松太兵备道和江海关监督。由于海关监督官印章丢失,他发出通告说,将?quot;常州漕运使"官印代替江海关监督官印,仍按旧制办理关税征收事宜(10月10日)8。针对这一通告,英国领事阿礼国竟然声称:"须俟大清军收复上海县城,阁下到江海关视事之日",才准备和他商谈征收关税事宜9。吴健彰既身为海关监督,便于10月底带着一支军队,企图进入"租界"在海关原址恢复办公,但被英国军舰斯巴达号的士兵拦阻。而后吴健彰只好在陆家嘴附近的两只老兵船上设立临时海关。这个临时海关并未被帝国主义国家腥稀S⒐焓掳⒗窆担?quot;我已奉命声明,我方不承认这种水上海关"。10法国领事的态度更加蛮横:"当我没有看到上海确实已有可以承认的正常机关,足以保证两大帝国间的现行条约的履行,尤其对于我国人民的贸易、生命和财产权力得到保护的时候,本领事认为有权准许我国船只自由地进出本港,而无须缴纳任何关税"11。美国领事馆勉强"承认"了浮动海关,但美商却不以承认并且致函美国副领事:"对于你承认一个流动的水上海关,也就是随时可能被赶跑的海关,我们和我们的同行认为这是严重危害美国利益的行为,我们不得不对此提出严重的抗议"12.其它国家代表也都拒绝承认。这样吴健彰的水上海关只得以失败告终。

觉察到"水上海关"不能发挥任何职能的吴健彰继续寻求新的方法,打算在陆上重建海关。可是,在租界外滩重建海关一事遭到英国领事的反对而无法实现。于是他又决定在苏州河北岸建立临时海关,通知英美法三国领事说,将从1854年2月9日起在该处开始办理海关事务。对此,三国领事联名签署了回复,以海关监督"不论对于缔约国或非缔约国的任何船只,均一律行使监督权"为条件,将苏州河北岸的海关作为"直至县城收复在原址重设为止"的临时海关而加以"承认"(2月6日)13。但事实上这只是在形式上对江海关问题作了一个了结,外国资产阶级对于这个脆弱无能的海关视若无睹,申报的船舶寥寥无几。吴健彰为了取缔外商们的偷税和漏税,在上海通往内地的两条主要通道上的两个地点,即白鹤渚和闵行镇设置两个关卡,计划抽征华商货物的出口税,避免和外商接触,省去和外国官员纠缠。担心关税征收完全摆脱领事控制的三国领事借口海关设在"內地",而不设在通商口岸,"显系违反条约",并联合宣布:三国船舶只要出具未缴纳关税即已开出的证明文件就得离口。由此可见,外国资本主义多方干预中国的海关事务,致使江海关收不到关税,吴健彰的海关只能以失败告终,上海港口完全变为走私者的乐土。

三、三国税务监督的设立

阿礼国看到江海关工作无法进行,他又重提自己于1850年表示过的看法,认为只要征税能以任何方式置于三个条约国的有效管理之下,就像是置于(中国)海关行政当局管辖之下一样,海关问题是可以解决的14。英国副领事威妥玛提出一个由上海官员"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的备忘录。6月中旬,阿礼国抛出了一个"诚实与精干的外国成员和中国当局相结合"的上海半殖民地海关的具体组织方案15。可见英美法的目的是掌握江海关的行政管理权。

此时美国新任公使麦莲到华,他奉到皮尔司政府关于和其他有约国合作的训令,趁要求清政府十年修约的机会,承担起胁逼上海官员改变江海关制度的任务,当面要求清政府两江总督怡良撤消内地关卡。他还以偿还《暂行条约》实行期间商人的欠税作为诱饵。这对当时面临军费竭绌困境的清政府无疑是一大诱惑。这个诱惑促成了昆山会议。

1854年6月29日吴健彰、阿礼国、马辉(美国领事)和伊担(法国代领事)参加了昆山会议。这是一次关系今后整个近代中国海关制度问题的重要会议,也是中国海关募用洋员制度的一次探本溯源的会议。最后吴健彰同英、美、法三国领事之间签订了中国海关聘用外国人的《协定》。这个《协定》使中国的一个通商口岸的海关行政完全控制在外国势力手中。领事对海关事务的干涉也大大加强:第一、各领事都得选择和提名一个委员,而上海道只能按提名加以委任;第二、在弹劾税务监督的不法行为或玩忽职守的"混合法庭"上,三国领事较之拥有两个表决权的道台占有绝对的优势;第三、各领事还拥有查阅海关一切档案册籍和公文的权利。而海关监督职权只不过是任命领事所选派的外国人为税务监督,并不能按其个人意见解聘他们。更甚之,若没有税务监督的"副署和签章",监督所签发的正式文件也不能生效,中国海关俨然成了英、美、法三国驻沪领事馆的附属机构。

根据协议三国领事各提名一人,经吴健彰委派"帮办"上海海关税务。最初的三个税务监督是法国的史亚实,美国的贾流意和英国的威妥玛,并由这三人组成税务管理委员会。这个部门管理原属江海关管辖的夷税征收事宜。随着外商轮船贸易的迅速发展,夷税征收增多,再加上有三国领事的强大后盾,这个部门迅速独立出来。1854年7月12日这个三国领事管辖下的海关开始办公。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中国近代海关制度也起源于此。由于英国的威妥玛精通中文,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的,所以一开始英国就在这个机构中占有领导地位。加之日后,法国在中国贸易利益比重减小,美国领事根据1856年的《领事法》不再提名税务监督,英国逐步巩固其领导地位。

英美篡夺上海海关的目的达到之后,便赖掉偿还商人欠税的承诺。最终,美国只同意付还欠税的三分之一16。而英国政府索性向英商宣布所签的远期支票,"立即作废,并且可以在申请后退还"17。

四、《天津条约》与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开端

江海关设立税务监督之后,上海海关已能够正常运行,收取进出口关税,但真正得益仍是外国资产阶级。这一模式逐渐被外国商人所认同,并且感到满意。尽管如此这个制度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英国首相克拉伦顿"虽不反对雇用英国人帮助中国人征收关税,可是不同意女王陛下的领事在这类人员的任用上加以任何干涉,理由是女王陛下政府因此而要对他们的举措行为负一些责任"18。还有税务监督由领事提名,意味着税务监督受领事的管辖,这就使两者为了关税问题经常发生冲突。而美国在1856年颁布的《领事法》中也规定领事们不得推荐任何公民充任任何外国政府的职务。因此这种制度中所使用的提名任用方法有待改变。另一个问题是外商普遍要求把这个任用外人的制度推行到其他四个通商口岸,因为"局限在单独的一个口岸之内,它就使那个口岸和其他四个竞争口岸比较之下,处于极不公平的不利地位"19。这两个问题存在了几年,其间1856年英使包令曾要求在福州仿效上海设税务监督,但被清政府拒绝,"亚罗"号事件掀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6月的天津谈判最终签订《天津条约》。根据条约第二十六款规定,英中两国同意指派官员在上海举行会议,根据5%从价税的标准修改税则,起草必要的贸易章程。最终在《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解决上述问题,把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推广到其他口岸。第十款规定:一、关于海关任用洋员一事"各口划一办理";二、"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法、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20。这就促使外籍税务司制度以条约的形式肯定下来。

《天津条约》签订后,南自广州,北至牛庄整个海岸线都被打开了,上海处于海岸线的中点,它在政治经济的重要性取代了广州。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清政府不得不把对外交涉的重心从广州移到了上海。1859年1月1日内阁奉上渝:"至上海现办通商事宜与广东较远,着即授两江总督何桂清为钦差大臣,办理各国事务"21。于是何桂清便开始执行关于海关方面的条款。由于条款中没有规定固定的组织形式,因此负责确定这种统一的制度如何组织,采用何种形式,以及应怎样推广到其它口岸的责任落在了何桂清身上。这就使得他与同僚们商讨联系,特别是和上海道台及薛焕商量联系。海关总税务司最好事精通汉语又有上海海关工作经验的外国人,并由这些符合中国条约章程的外国人在所有通商口岸建立上海程式的海关。很显然,李泰国是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李泰国原是驻沪副领事,通晓中国语言,当过翻译官,1855年6月接替威妥玛任税务管理委员会英方的税务监督。不久之后,美国的《领事法》使美方不再提名税务监督,而法国在中国贸易减少,对这一职务不关心。李泰国借此机会把持江海关,建立新海关的模式。他处理海关事务充满魄力,坚定公平地实施海关规定和条约协定与处罚,不久便赢得了年轻独裁的称号22。他的工作为以后各口海关作了典范。除了上述优点以外,他已在天津谈判与上海举行的会议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上海海关的三年工作经验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以此在谈判中起着桥梁作用。因此何桂清迫不及待地于1859年1月内定他为"总管各口海关总税务司",并于5月31日札谕他担任"总税务司"。但何桂清起初只是设想各新延税务司统归总税务司领束而已;至于税务司由谁任命,并未决定。李泰国利用自己同吴煦的交情,公然要求吴煦转请何桂清"请发札谕一道,令伊(李泰国)预为选择外国人,去留亦听伊主持"23。这就等于废弃了1854年三国领事和苏松太道协议的规定,排斥了美、法两个税务监督,总税务司俨然成为全国海关洋员的首脑。

税务监督的遴选任用通过条约之后从表面上看"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但其精髓即邀请洋员帮办税务并未改变甚至推广到各口。那么,只要任用洋员管理税务的原则不变,外国驻华官员仍可以随时凭其影响,诱逼清政府接受他们的安排。李泰国和赫德担任总税务司,都是在卜鲁斯的影响下促成的;而各口税务司的任免又操纵于总税务司之手。可见清政府与海关监督已无可奈何,海关直接掌控与洋人之手。

五、李泰国、赫德与外籍税务司制度的确立

这个募用洋员海关制度的设计人是阿礼国,而真正实施、执行这个方案是李泰国。这个方案创办显现于上海新海关。当他被委任为"总税务司"之后,又积极进行组织海关工作,制定各口海关的编制预算,详拟"海关税务各条款"。虽然他所拟章程根据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原则,但他坚持商人应照此章程进行通商贸易,否则予以惩罚。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偷漏关税的歪风。李泰国被任命为上海税务司之后,便开始他创办新的口岸制度,由外国同事们去执行。另外,由于赔款是中央政府的直接责任,由于中央政府现在已被迫与外国代表直接接触,这种接触的主要目的是处理由外贸而引起的问题,还由于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海关事务紧密相关,双方终于同意,由李泰国向薛焕建议的外交机构也应该控制集权化的海关管理,通过新建立的外交机构选派的外籍总税务司,这种控制会最有效。1861年1月20日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以奕訢为领衔大臣,满大学士桂良和户部左侍郎文祥为帮办,并以北方三口和南方五口通商大臣分管各通商口岸对外关系事宜。

总理衙门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挑选合适的外国人担任新型海关总署的总税务司。李泰国已经由皇帝钦差大臣何桂清颁布任命此职,但是,由于该职位在这方面的权力现在是由具有更高权力的衙门所代替,该职位还有待于衙门认可其任命或另选他人。衙门似乎没有考虑其他候选人。1859年10月卜鲁斯到达了联军占领下的广州,在赫德的协助下李泰国创办了粤海新关,费子洛被任命为税务司。

1860年1月,李泰国又来到了汕头。由于这个新开的口岸位于广东省,因此在两广总督劳崇光给道台的命令支持下,李泰国开设了海关并且任命华为士为税务司。在李泰国开办新关的过程中,赫德开始崭露其头角,并且得到阿礼国的表扬,同时也与广州官员建立了良好的联系。1860年6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7月英国驻上海领事密迪乐了一个公告,宣布"根据现有的一个特别条例,在中国境内的任何英国臣民帮助现存的中国政府"或帮助任何反对这个政府而起来造反的人,"都是违法的"24。李泰国也声明暂时停止和中国海关的联系,新关的建立暂时中断。

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执行以后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向英国和法国各支付800万两白银赔款应采用的方法。条约规定,赔款每季度交付一次,占与外国通商口岸海关征税总额的五分之一25。这样首次建立了将海关作为还债机构的先例。威妥玛在与恭亲王及其助手文祥和恒祺讨论为支付赔款而做的安排问题时发现这三个人都赞赏李泰国的长处,一致把他当作中央化的海关机构的首长的最适合人选。因为赔款必须从海关收款中支付,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到期必须支付的规定款项的支付安排交给李泰国。召见李泰国,只要一个星期,他们所知道的会比他们十年中从他们的中国人下属那里得知的要多得多26。两广总督劳崇光,两江总督何桂清以及上海道台薛焕都大力推荐李泰国,根据他们的证明,文祥在不久以后的一次会面中通知威妥玛,已经决定任命李泰国为总税务司。不久恭亲王将委任状交给直隶总督恒祺,授予李泰国全面监督的权力,监督与税收有关的所有事务,帮助各口岸的中国监督们征收税款,防止在税收上舞弊,确保在海关工作的外国人的良好行为27。

但是李泰国缺乏见识和机智,对形势估计错误。当太平军席卷江南时他认为清廷前景濒临危殆,于是借养伤为名而突然回国。1864年4月他向新任两江总督五口通商大臣薛焕请假回国,并推荐了费士来和赫德暂时会同署理总税务司职务。费士来1857年来华,1859年进入江海关,1860年任江海关税务司。赫德在广州新关开办中崭露头角后于1859年开始了他的海关生涯,担任粤海关副税务司。赫德一开始就比费士来有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巩固外籍税务司制度。赫德全力开办根据《天津条约》规定而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海关,设置了一个总理各关事务的最高机构,即总税务司署。他在组织新关过程中采用了西方先进的行政组织、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征税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税收激增。后李泰国因阿思本舰队事件而垮台,1863年赫德开始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经过赫德的一系列努力,海关得到了巩固和稳定。各国驻华公使和清政府逐渐接受,进而支持这一制度。

赫德面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争夺中国的局面,深知要维护各国特别是英国在中国的利益,要维护和提高他在海关的地位,必须妥善解决"国际性"问题。他在遴选各关官员时,把人员的国籍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他主动邀请各有关国家选派人员参加海关工作。1864年,他要求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招募3个18―22岁的美国青年来中国,以备海关录用28。他把中国的海关极力办成代表各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利益的国际机关。海关实质上是维护和代表外国资产阶级利益的机关。赫德在1864年的《关于总税务司署创设问题备忘录》中详列了海关在维护外国利益方面发生的作用,主要有:一、监督和强制清政府履行不平等条约;二、在各口拟定章程时,税务司署总是"通过非任何其他方式所能轻易达到的有效的更改",使它"对商人都有直接利益"。三、"税务司署对于有权取得损失赔偿的外商,对索取赔款的各国政府以及对于必须支付赔款的中国政府,不是一个毫无价值的机关,该署对征收关税的监督已保证了这一种要求"。四、海关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了中国官员对外国人的疑忌,转而"尊重"外国人29。

海关的这些作法很快得到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赏识。1864年,美、英、法、俄各国公使采取的所谓合作政策明确规定:"在维护我们的条约权利所需的范围内保卫条约口岸;在纯粹的行政方面,并在国际性的基础上,支持了外国人管理下的那个海关"30。

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国内战争从高潮转向低潮时期,也是外国资本主义扶植清政府重建统治秩序的关键时代。海关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扶植政府的得力机构。

海关对待太平天国的态度是帮助清政府镇压,凡是太平天国革命战火燃烧到的口岸,都有外籍税务司灭火的活动。他们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军,还帮助清政府筹措军费。太平天国在1865年转入低潮,这时赫德又呈递了一个全面改革清政府的文件----《局外旁观者》。他以"旁观者"的身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即整顿财政、整顿吏治,学习外国善法,并准华洋商人合办,皇帝召见各国公使,委派驻外使节等。这个文件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他从海关经费中抽拨银两带了清廷官吏出游欧洲,支持同文馆的运作,帮助创办军事工业。

赫德为清政府做的一件最现实的工作,就是由海关洋税担保赔款。根据《北京条约》的规定,海关和赔款联系在了一起。到了1866年1月清政府清偿了全部赔款达1600万两。赔偿完之后,除部分拨充京饷之外,还按结提出四成解交部库,增加了清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清政府对此大为赞赏。总理衙门奏称:"查数年以来,洋人充当中国司税,办理尚属认真",于是"议准""令洋人仍帮同司税,厚以廪饩"31。

外籍税务司制度,这种前所未有的特殊的海关制度,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确立。而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不断扩张和清政府自身的腐朽,这一制度又有了存在的可能性,它最终被各国和清政府所接受。这为它日后进一步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1:《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2:《北华捷报》1952年5月12日

3: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4:《北华捷报》,第231期,1854年12月30日。《小刀会史料》第461页

5:《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第6卷,第20-22页

6:转引自: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第122页

7:《北华捷报》,1854年1月30日

8:《小刀会史料》第305-306页

9:《北华捷报》1853年10月22日

10:《北华捷报》1854年2月4日

11:《北华捷报》1853年11月12日

12:《北华捷报》1853年11月5日

13:《小刀会史料》第366页

14:转引自: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第129页

15:魏尔特:《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19-120页

16: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2卷第21页

17:魏尔特:《中国关税沿革史》第125页

18:魏尔特:《中国关税沿革史》第127页

19:《北华捷报》1858年10月9日

20: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118-140页

21:《吴煦档案·选编》第4辑,第195页

22:《北华捷报》1855年9月1日

23:《吴煦档案·选编》第6辑,第273页

24: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第187页

25: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第189页

26: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第191页

27:《北华捷报》1861年3月9日

28:《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第7卷,第82页

29:《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第6卷,第190-192页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2

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摘要]加工贸易税收制度主要包括保税制度、出口退(免)税制度和征税制度。加工贸易保税制度有全额保税、定额保税和不予保税之分。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方法虽然因具体贸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与一般贸易相比更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工贸易征税制度则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来源料件、区内区外企业实行了区别的征税待遇。

[关键词]加工贸易保税出口退税税收制度

一、加工贸易保税制度

保税制度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海关制度。我国加工贸易税收实践中,对于来料加工方式下,合同规定由外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辅料及包装材料,海关全额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工出口的成品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生产环节消费税,包括免征工缴费的增值税。但是,进料加工方式下,海关则区别情况对进出口货物实行全额保税、定额保税或不予保税。一般来说,保税工厂、保税集团、对口合同可予以全额保税;其它经营进料加工的单位或加工生产企业,其进口的料、件应根据《进料加工进口料、件征免税比例表》的规定,分别按85%或95%作为出口部分免税,15%或5%作为不能出口部分照章征税。如不能出口部分多于海关已征税的比例,应照章补税;少于已征税比例而多出口的部分,经向海关提供确凿单证,经主管海关审核无误,准予向纳税地海关申请已纳税额返还。此外,对有违反海关规定行为的经营单位和加工生产企业,海关认为有必要时可对其进口料、件在进口时先予征税,待其加工复出口后,再按实际消耗进口料、件数量予以已纳税额返还。

但是,若加工贸易进口货物,无论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进口,只要进入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特殊监管场所,均实行全额保税。但是,基于历史原因,我国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位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之外,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进料加工进口货物仍存在不完全保税甚至不予保税的可能。

二、加工贸易出口退(免)税制度

对于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我国实行以免税为主,不予出口退税的政策。如果出口企业是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国家规定不予退(免)税货物的,仍然可以享受免税,但对其耗用的国产材料则不办理出口退税,其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而是计入成本。

但是,对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我国实行出口退(免)税制度。该贸易方式下出口货物的消费税的退(免)税办法与一般贸易方式相同,而出口货物的增值税的退(免)税则有所区别,即根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具体贸易形式而采取不同的出口退税计算方法。

1.作价加工复出口

出口货物退税额=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的应缴税额销售进口料件的应缴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际征收的增值税税额其中:“销售进口料件金额”是指出口企业销售进口料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税率”是指当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小于或等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进口料件的征税税率计算,而若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大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则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计算;“海关对

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进口料件实际征收的增值税税额”是指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2.委托加工复出口

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额×该原材料等的适用退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工缴费金额×复出口货物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应征税额-减征税额

3.自行加工复出口

(1)实行“先征后退”法计算出口退税的生产企业的计算方法: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2)实行“免、抵、退”法计算出口退税的生产企业的计算方法: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其中: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且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即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的关税和消费税

这里,当纳税人有进料加工业务时则应扣除“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且当“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大于“出口货物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时,“免抵退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按0填报,其差额结转下期;按“实耗法”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为当期全部(包括单证不齐全部分)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按“购进法”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为当期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中国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其中“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如上所述。

—当期应退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之间的小者由此可见,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时,与一般贸易出口相比,加工贸易出口有助于减轻企业承担的征退税率不一致导致的税收负担。因为,一般贸易出口企业需要承担所有征退税率差额部分的负担,而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则只承担国产料件部分的征退税率差额负担,若加工贸易企业全部使用进口料件,且全额保税,则基本不受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出口退税率降低的影响。

此外,当加工贸易企业将用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时,贸易部门与税务部门对这类深加工结转业务的税收处理并非完全一致。根据目前的有关规定,海关对深加工结转业务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即并不对该项业务征收任何进出口税费;但是,税务部门则自2001年1月1日起,老三资企业(199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不征不退”的免税期满之后,对所有企业的深加工结转业务均视同内销先征税,然后再在出口环节办理退税,并且深加工结转环节使用的国产料件不予办理出口退税。显然,这种不一致增加了此类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发展,也不利于加工贸易价值链条在国内的延伸。故而,有的加工贸易企业便利用特殊监管区域或特殊监管场所的税收优惠制度,来解决此类问题。根据《出口加工区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0]155号)、《保税物流中心(B型)税收管理办法》(国税发[2004]150号)、《关于保税区与港区联动发展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17号)、《关于洋山保税港区等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26号)等的规定,区外(或中心外)企业运入区内(或中心内)的货物视同出口,准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出口退税;区内(或中心内)企业销售给区外(或中心外)企业的货物视同进口,当该区外(或中心外)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时,准予其按照加工贸易税收政策执行。这样,深加工结转业务中,上下游企业就可以通过上述区域或场所获得最大利益,即上游企业的货物入区(或中心)就可以获得退税,而下游企业从相应园区(或中心)进口货物并获得发票,向海关办理“进料加工”就可以享受进口料件保税,从而减轻了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加工贸易征税制度

1.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出口国家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

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不予退(免)税货物的,仍然享受免税;但是,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则必须按复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与所耗用进口料件的差额计提销项税额或计算应纳税额。此外,若该不予退(免)税的货物为应税消费品,还应按复出口货物的出口数量或离岸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

2.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征收出口关税的规定

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如全部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产(成)品,不征收出口关税;如部分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产(成)品,则按海关核定的比例征收出口关税。具体计算公式是:

出口关税=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出口关税税率×出口成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占全部料件的价值比例

其中,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由海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的规定审核确定。

企业应在向海关备案或变更手册(最迟在成品出口之前)时,向海关如实申报出口成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占全部料件的价值比例。

3.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与产(成)品内销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成品因故转为内销的,海关凭主管部门准予内销的有效批准文件,对保税进口料件或制成品依法征收税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款并加征缓税利息;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未出口的成品按内销征税,并不予办理出口退税,已办理出口退(免)税的,应追回退(免)税款。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加工贸易企业可向海关申请内销,并免于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属于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予提交许可证件。海关对申请内销的边角料根据报验状态归类后适用的税率和审定价格计征税款,并免征缓税利息。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3

[摘要]加工贸易税收制度主要包括保税制度、出口退(免)税制度和征税制度。加工贸易保税制度有全额保税、定额保税和不予保税之分。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方法虽然因具体贸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与一般贸易相比更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工贸易征税制度则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来源料件、区内区外企业实行了区别的征税待遇。

[关键词]加工贸易保税出口退税税收制度

一、加工贸易保税制度

保税制度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海关制度。我国加工贸易税收实践中,对于来料加工方式下,合同规定由外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辅料及包装材料,海关全额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工出口的成品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生产环节消费税,包括免征工缴费的增值税。但是,进料加工方式下,海关则区别情况对进出口货物实行全额保税、定额保税或不予保税。一般来说,保税工厂、保税集团、对口合同可予以全额保税;其它经营进料加工的单位或加工生产企业,其进口的料、件应根据《进料加工进口料、件征免税比例表》的规定,分别按85%或95%作为出口部分免税,15%或5%作为不能出口部分照章征税。如不能出口部分多于海关已征税的比例,应照章补税;少于已征税比例而多出口的部分,经向海关提供确凿单证,经主管海关审核无误,准予向纳税地海关申请已纳税额返还。此外,对有违反海关规定行为的经营单位和加工生产企业,海关认为有必要时可对其进口料、件在进口时先予征税,待其加工复出口后,再按实际消耗进口料、件数量予以已纳税额返还。

但是,若加工贸易进口货物,无论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进口,只要进入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特殊监管场所,均实行全额保税。但是,基于历史原因,我国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位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之外,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进料加工进口货物仍存在不完全保税甚至不予保税的可能。

二、加工贸易出口退(免)税制度

对于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我国实行以免税为主,不予出口退税的政策。如果出口企业是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国家规定不予退(免)税货物的,仍然可以享受免税,但对其耗用的国产材料则不办理出口退税,其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而是计入成本。

但是,对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我国实行出口退(免)税制度。该贸易方式下出口货物的消费税的退(免)税办法与一般贸易方式相同,而出口货物的增值税的退(免)税则有所区别,即根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具体贸易形式而采取不同的出口退税计算方法。

1.作价加工复出口

出口货物退税额=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的应缴税额销售进口料件的应缴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际征收的增值税税额其中:“销售进口料件金额”是指出口企业销售进口料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税率”是指当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小于或等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进口料件的征税税率计算,而若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大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则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计算;“海关对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进口料件实际征收的增值税税额”是指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2.委托加工复出口

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额×该原材料等的适用退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工缴费金额×复出口货物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应征税额-减征税额

3.自行加工复出口

(1)实行“先征后退”法计算出口退税的生产企业的计算方法: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2)实行“免、抵、退”法计算出口退税的生产企业的计算方法: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其中: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且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即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的关税和消费税

这里,当纳税人有进料加工业务时则应扣除“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且当“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大于“出口货物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时,“免抵退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按0填报,其差额结转下期;按“实耗法”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为当期全部(包括单证不齐全部分)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按“购进法”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为当期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中国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其中“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如上所述。

—当期应退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之间的小者由此可见,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时,与一般贸易出口相比,加工贸易出口有助于减轻企业承担的征退税率不一致导致的税收负担。因为,一般贸易出口企业需要承担所有征退税率差额部分的负担,而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则只承担国产料件部分的征退税率差额负担,若加工贸易企业全部使用进口料件,且全额保税,则基本不受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出口退税率降低的影响。

此外,当加工贸易企业将用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时,贸易部门与税务部门对这类深加工结转业务的税收处理并非完全一致。根据目前的有关规定,海关对深加工结转业务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即并不对该项业务征收任何进出口税费;但是,税务部门则自2001年1月1日起,老三资企业(199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不征不退”的免税期满之后,对所有企业的深加工结转业务均视同内销先征税,然后再在出口环节办理退税,并且深加工结转环节使用的国产料件不予办理出口退税。显然,这种不一致增加了此类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发展,也不利于加工贸易价值链条在国内的延伸。故而,有的加工贸易企业便利用特殊监管区域或特殊监管场所的税收优惠制度,来解决此类问题。根据《出口加工区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0]155号)、《保税物流中心(B型)税收管理办法》(国税发[2004]150号)、《关于保税区与港区联动发展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17号)、《关于洋山保税港区等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26号)等的规定,区外(或中心外)企业运入区内(或中心内)的货物视同出口,准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出口退税;区内(或中心内)企业销售给区外(或中心外)企业的货物视同进口,当该区外(或中心外)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时,准予其按照加工贸易税收政策执行。这样,深加工结转业务中,上下游企业就可以通过上述区域或场所获得最大利益,即上游企业的货物入区(或中心)就可以获得退税,而下游企业从相应园区(或中心)进口货物并获得发票,向海关办理“进料加工”就可以享受进口料件保税,从而减轻了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加工贸易征税制度

1.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出口国家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

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不予退(免)税货物的,仍然享受免税;但是,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则必须按复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与所耗用进口料件的差额计提销项税额或计算应纳税额。此外,若该不予退(免)税的货物为应税消费品,还应按复出口货物的出口数量或离岸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

2.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征收出口关税的规定

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如全部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产(成)品,不征收出口关税;如部分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产(成)品,则按海关核定的比例征收出口关税。具体计算公式是:

出口关税=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出口关税税率×出口成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占全部料件的价值比例

其中,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由海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的规定审核确定。

企业应在向海关备案或变更手册(最迟在成品出口之前)时,向海关如实申报出口成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占全部料件的价值比例。

3.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与产(成)品内销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成品因故转为内销的,海关凭主管部门准予内销的有效批准文件,对保税进口料件或制成品依法征收税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加工贸易税收制度解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款并加征缓税利息;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未出口的成品按内销征税,并不予办理出口退税,已办理出口退(免)税的,应追回退(免)税款。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加工贸易企业可向海关申请内销,并免于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属于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予提交许可证件。海关对申请内销的边角料根据报验状态归类后适用的税率和审定价格计征税款,并免征缓税利息。

由此可知,加工贸易出口应税商品或不予退(免)税商品的征税制度对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以及国产料件、保税进口料件区别对待,没有一视同仁,这显然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国内增值率。其次,虽然加工贸易料件与制成品内销制度中规定“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但未明示该规定是否也适用于制成品,从而使得企业可能利用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国家对某些制成品的进口限制,在国内销售该类产品。最后,根据规定,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内销的制成品,其补税时的完税价格按制成品的成交价格审定;而区外企业内销制成品时,则按料件的原进口成交价格或与料件相同或类似的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定。一般情况下,制成品的成交价格要高于料件的成交价格,而且根据“关税升级”理论,制成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也要高于料件的进口关税税率。因此,这种差异显然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利。

总之,加工贸易税收制度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并且其税收管理涉及税务与海关等多个部门,从而导致加工贸易税收制度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引导我国加工贸易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前提下,我国各相关部门应协调统一加工贸易税收制度,在尽可能保持税收中性的基础上,合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确保我国加工贸易制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4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同志调入汕头海关技术处后,科领导安排他从事计算机前台设备的维护工作,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工作安排,从此以后,在人们认为脏累活多、工作琐碎麻烦、短期不易出成绩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朋友们对他这么多年“沉得住气”感到奇怪,劝他“活动活动”,换个轻松又实惠点的岗位,他却想:海关事业既需要监管、征税、查私、统计战线的“排头兵”,也同样离不开默默无闻、提供技术保障的“幕后英雄”,个人的需要固然重要,但既然选择了干技术,就要做好了“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甘做铺路石”的心理准备,只要组织需要都应该坚决服从。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他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参与关区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参与各项重大科技应用项目的推广,经手处理计算机应用故障、检修故障设备、安装调试设备不计其数,足迹遍布粤东五市的17个基层单位。成为一名办事让领导放心、共事让同事信任的技术专家。

计算机前台设备维护工作量非常大,它不仅包括各现场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而且还包括业务现场使用故障的抢修,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地跨粤东五市、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通关监管业务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关区,任务更加繁重,没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是无法忍受的。有一次,有一个隶属关打电话告急,网络故障,业务工作无法开展,准备进货场的货柜车在马路上排了好几公里。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天下着大雨,忙碌了一天后正准备静下来休息的他,立刻联系有关同志,赶回单位准备设备,为了争取时间,他来不及让单位派车,叫了部出租车直奔40多公里外的现场,及时排除了故障,确保了业务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十几年来,类似的情况也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但他却毫无怨言,总是不管白天黑夜、不顾天气恶劣和路途不便,奔走在各个业务现场,像来去匆匆的“消防员”,为关区各个业务现场的技术基础建设和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工作默默地奉献着。

96年后,*同志被组织提为副科长、科长,负责科的工作,职务变了,可他的工作精神没有变,他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他自己的话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带病坚持工作是“小事一桩”,那里有困难那里最繁忙“我不上谁上!”。前几年,为了解决科人手不足、24小时轮值班与业务量剧增的问题,他以身作则,自觉放弃值班补休、节假日和公休假,三年累积约200天;有一段时间,为了尽快完成关综合防雷工程方案,他不顾胃病复发,加班加点,每天工作近十四个小时,带领全组同志,连续奋战半个月,及时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2003年4月到10月,为了完成汕头海关新办公大楼计算机、通讯机房的建设和大楼的技术搬迁工作,他不顾“非典”肆虐的危险、夏日酷暑和密闭机房达摄氏40多度的高温、高分贝噪声、有害烟气,坚持亲临工地,了解工程进度,检查施工质量,解决出现问题

,确保了工程按期保质的竣工,两次机房搬迁过程中,他自始至终都坚持在现场指挥,从系统设备的拆卸、安装和调试到系统设备的保护、装卸、搬运的指挥以及大楼搬迁过程的相关技术支持保障工作,均做了周密的安排并落实专人负责,每次都是连续工作近二十个小时;2002年7月,长期与他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因病住院,病发至今已两年多了。面对着已经成为植物人的

母亲,他常常感到内疚、自责和悲伤,但他知道,自己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因为亲情忘了责任,不能因为家事而耽误了工作。三年多来,他没有因为母亲的病请过一天假,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夜里他常常守在母亲的病榻,照料生病的母亲;白天他依然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组织全科做好电子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了汕头海关各项业务和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刻苦钻研业绩显著

计算机前台设备维护工作看起来似乎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术,但怎样做到准确、及时、快捷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却是大有学问的,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计算机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业务部门的工作。正是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同志十分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勤奋钻研和知识更新,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多年的摸索,使他对这些设备的性能了如指掌,处理问题得心应手。有一次,关区一个网络节点在搭建后连续正常运行近两个月时出现不稳定情况,现场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恰好他出差在外,科里派了几拨人员,带了全新的设备,先后赶赴现场处理,均无法解决问题,他出差回来得知消息后,立刻赶赴现场,运用所学知识,仅用半天工夫,就找到节点故障是由设备老化、稳压电源失效引起网络设备工作异常所致。这些年来,他为业务现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为关区各用户心目中技术故障处理专家,受到各基层单位的好评。

*同志主持全科工作的前后,正是我关h883/edi等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不断普及和深化的时候,原有关区网络的结构和性能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应用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影响了我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此,在关、处领导的支持下,他积极组织全科同志,认真分析了我关计算机应用需求,针对关区网络存在的问题,组织拟定了汕头海关计算机网络改造方案,在网络改造所需设备未到位的情况下,他带领全科同志,利用现有设备,实施计算机网络改造过渡方案,在短短半年里,先后完成办公大楼楼层及侦查分局、调查局及分关、办事处等10个点的网络改造,满足了关工作的需要。随后,他又组织完成汕头关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改造工作,包括核心局域网的改造、关区广域线路的提速和关区22个局、分关、办事处、业务现场计算机局域网升级换代,大大地提高我关计算机网络性能,为汕头海关信息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确保各业务应用项目、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及通关作业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002年下半年,随着以建立“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为目标的现代海关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实施,业务改革以及伴随而来的通关业务系统的转型换代、风险管理平台的建立等等,对海关信息系统建设及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同志根据海关总署和我关的部署,先后组织完成了汕头海关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组织完成了《汕头海关网络安全扩容改造方案》的撰写、关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扩容改造和三网分离工作,组织完成了《汕头海关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撰写、技术演练工作;组织完成新办公大楼机房建设、电子信息系统无故障迁移和大楼搬迁期间技术支持保障工作;组织完成h2000工程平台搭建、大量设备安装和切换技术保障工作,确保了我关h2000工程的顺利上马等。此外,还组织全科做好关区电子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系统长时间无故障运行,为汕头海关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不畏艰难勇挑重担

汕头海关地处粤东地区,跨越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和梅州市,属多雷暴地区,设备因雷击损坏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最近几年,情况更加严重,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均先后不同程度受雷击影响而出现故障或设备损坏,给我关业务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对此,97年7月,关党组决定成立以*同志为组长的关防雷工程小组,负责实施我关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在防雷资料严重缺乏、无任何借鉴、对综合防雷了解不足、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困难面前,*同志没有畏缩,他带领小组的同志们找来大楼竣工图、防雷规范、防雷工程技术等资料,走出去到建筑设计院等有关单位搞调研,虚心向大学及气象部门等防雷专家请教,加班加点,在一个半月内,组织完成对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方案的比较和初定并参与完成方案的选择和审定,随后,又组织完成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的实施,在他和小组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下,工程于98年4月初提前竣工并顺利通过省市防雷中心的验收。在完成汕头海关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后,根据关防雷的工作部署,*同志又不辞辛苦,先后组织完成了陆丰办事处等17个分关、办事处的防雷工程。这些工程由于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工程设计合理,防雷等级高,因此防雷效果非常显著,明显改善了我关设备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关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护我关设备的安全,确保我关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此项工作中,*同志不仅认真做好工程实施的各项组织工作,而且带头刻苦钻研有关防雷工程技术知识,不断进行工作总结,独立撰写了《汕头海关办公大楼防雷分析及对策》论文一篇,受到总署有关专家的好评并入选海关系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优秀论文集》。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5

身世界观的改造,遵纪守法,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信念和主动服务意识,工作上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汕头海关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他七次年度考核优秀,三次被评为汕头海关先进工作者,二次被汕头海关嘉奖,参与完成的“汕头海关保税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汕头海关edt/h883报关自动化推广应用”等二个项目获海关总署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汕头海关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应用”、“计算机资源调整及网络改造”、“汕头海关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汕头海关综合机房系统建设”、“汕头海关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等五个项目获海关总署科技进步三等奖,论文《vax/vms进程通讯及控制调度技术在海关“一个窗口”申报征税作业的应用》、《谈谈用人原则在基层工作中的作用》分获汕头海关“海星奖”一、三等奖,论文《汕头海关办公大楼防雷分析及对策》入选98年海关系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优秀论文集》,入选全国海关100名科技评估专家,被评为汕头海关“九五”其间“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获汕头市第二届“十佳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被评为汕头海关、海关总署2001年度“优秀党员”,被评为汕头市2003年度先进工作者,近三年来,他领导的科分别被汕头海关和海关广东分署评为“电子口岸”系统推广应用先进集体和加工贸易联网监控系统推广应用先进集体,两次获汕头海关嘉奖,被评为汕头海关2003-2004年度先进集体。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同志调入汕头海关技术处后,科领导安排他从事计算机前台设备的维护工作,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工作安排,从此以后,在人们认为脏累活多、工作琐碎麻烦、短期不易出成绩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朋友们对他这么多年“沉得住气”感到奇怪,劝他“活动活动”,换个轻松又实惠点的岗位,他却想:海关事业既需要监管、征税、查私、统计战线的“排头兵”,也同样离不开默默无闻、提供技术保障的“幕后英雄”,个人的需要固然重要,但既然选择了干技术,就要做好了“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甘做铺路石”的心理准备,只要组织需要都应该坚决服从。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他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参与关区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参与各项重大科技应用项目的推广,经手处理计算机应用故障、检修故障设备、安装调试设备不计其数,足迹遍布粤东五市的17个基层单位。成为一名办事让领导放心、共事让同事信任的技术专家。

计算机前台设备维护工作量非常大,它不仅包括各现场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而且还包括业务现场使用故障的抢修,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地跨粤东五市、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通关监管业务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关区,任务更加繁重,没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是无法忍受的。有一次,有一个隶属关打电话告急,网络故障,业务工作无法开展,准备进货场的货柜车在马路上排了好几公里。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天下着大雨,忙碌了一天后正准备静下来休息的他,立刻联系有关同志,赶回单位准备设备,为了争取时间,他来不及让单位派车,叫了部出租车直奔40多公里外的现场,及时排除了故障,确保了业务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十几年来,类似的情况也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但他却毫无怨言,总是不管白天黑夜、不顾天气恶劣和路途不便,奔走在各个业务现场,像来去匆匆的“消防员”,为关区各个业务现场的技术基础建设和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工作默默地奉献着。

96年后,*同志被组织提为副科长、科长,负责科的工作,职务变了,可他的工作精神没有变,他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他自己的话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带病坚持工作是“小事一桩”,那里有困难那里最繁忙“我不上谁上!”。前几年,为了解决科人手不足、24小时轮值班与业务量剧增的问题,他以身作则,自觉放弃值班补休、节假日和公休假,三年累积约200天;有一段时间,为了尽快完成关综合防雷工程方案,他不顾胃病复发,加班加点,每天工作近十四个小时,带领全组同志,连续奋战半个月,及时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2003年4月到10月,为了完成汕头海关新办公大楼计算机、通讯机房的建设和大楼的技术搬迁工作,他不顾“非典”肆虐的危险、夏日酷暑和密闭机房达摄氏40多度的高温、高分贝噪声、有害烟气,坚持亲临工地,了解工程进度,检查施工质量,解决出现问题,确保了工程按期保质的竣工,两次机房搬迁过程中,他自始至终都坚持在现场指挥,从系统设备的拆卸、安装和调试到系统设备的保护、装卸、搬运的指挥以及大楼搬迁过程的相关技术支持保障工作,均做了周密的安排并落实专人负责,每次都是连续工作近二十个小时;2002年7月,长期与他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因病住院,病发至今已两年多了。面对着已经成为植物人的母亲,他常常感到内疚、自责和悲伤,但他知道,自己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因为亲情忘了责任,不能因为家事而耽误了工作。三年多来,他没有因为母亲的病请过一天假,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夜里他常常守在母亲的病榻,照料生病的母亲;白天他依然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组织全科做好电子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了汕头海关各项业务和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刻苦钻研业绩显著

计算机前台设备维护工作看起来似乎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术,但怎样做到准确、及时、快捷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却是大有学问的,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计算机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业务部门的工作。正是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同志十分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勤奋钻研和知识更新,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

总结经验,多年的摸索,使他对这些设备的性能了如指掌,处理问题得心应手。有一次,关区一个网络节点在搭建后连续正常运行近两个月时出现不稳定情况,现场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恰好他出差在外,科里派了几拨人员,带了全新的设备,先后赶赴现场处理,均无法解决问题,他出差回来得知消息后,立刻赶赴现场,运用所学知识,仅用半天工夫,就找到节点故障是由设备老化、稳压电源失效引起网络设备工作异常所致。这些年来,他为业务现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为关区各用户心目中技术故障处理专家,受到各基层单位的好评。

*同志主持全科工作的前后,正是我关h883/edi等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不断普及和深化的时候,原有关区网络的结构和性能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应用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影响了我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此,在关、处领导的支持下,他积极组织全科同志,认真分析了我关计算机应用需求,针对关区网络存在的问题,组织拟定了汕头海关计算机网络改造方案,在网络改造所需设备未到位的情况下,他带领全科同志,利用现有设备,实施计算机网络改造过渡方案,在短短半年里,先后完成办公大楼楼层及侦查分局、调查局及分关、办事处等10个点的网络改造,满足了关工作的需要。随后,他又组织完成汕头关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改造工作,包括核心局域网的改造、关区广域线路的提速和关区22个局、分关、办事处、业务现场计算机局域网升级换代,大大地提高我关计算机网络性能,为汕头海关信息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确保各业务应用项目、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及通关作业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002年下半年,随着以建立“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为目标的现代海关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实施,业务改革以及伴随而来的通关业务系统的转型换代、风险管理平台的建立等等,对海关信息系统建设及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同志根据海关总署和我关的部署,先后组织完成了汕头海关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组织完成了《汕头海关网络安全扩容改造方案》的撰写、关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扩容改造和三网分离工作,组织完成了《汕头海关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撰写、技术演练工作;组织完成新办公大楼机房建设、电子信息系统无故障迁移和大楼搬迁期间技术支持保障工作;组织完成h2000工程平台搭建、大量设备安装和切换技术保障工作,确保了我关h2000工程的顺利上马等。此外,还组织全科做好关区电子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系统长时间无故障运行,为汕头海关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不畏艰难勇挑重担

汕头海关地处粤东地区,跨越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和梅州市,属多雷暴地区,设备因雷击损坏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最近几年,情况更加严重,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均先后不同程度受雷击影响而出现故障或设备损坏,给我关业务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对此,97年7月,关党组决定成立以*同志为组长的关防雷工程小组,负责实施我关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在防雷资料严重缺乏、无任何借鉴、对综合防雷了解不足、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困难面前,*同志没有畏缩,他带领小组的同志们找来大楼竣工图、防雷规范、防雷工程技术等资料,走出去到建筑设计院等有关单位搞调研,虚心向大学及气象部门等防雷专家请教,加班加点,在一个半月内,组织完成对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方案的比较和初定并参与完成方案的选择和审定,随后,又组织完成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的实施,在他和小组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下,工程于98年4月初提前竣工并顺利通过省市防雷中心的验收。在完成汕头海关办公大楼综合防雷工程后,根据关防雷的工作部署,*同志又不辞辛苦,先后组织完成了陆丰办事处等17个分关、办事处的防雷工程。这些工程由于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工程设计合理,防雷等级高,因此防雷效果非常显著,明显改善了我关设备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关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护我关设备的安全,确保我关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此项工作中,*同志不仅认真做好工程实施的各项组织工作,而且带头刻苦钻研有关防雷工程技术知识,不

断进行工作总结,独立撰写了《汕头海关办公大楼防雷分析及对策》论文一篇,受到总署有关专家的好评并入选海关系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优秀论文集》。

原运行及网络科是我关职能部门中员工最多的科室,全科共有干部17人,承担我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及机房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覆盖粤东五市的关区网络和计算机前台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尤其是2003年,该科还负责网络安全扩容工程、新大楼机房建设和搬迁、h2000工程平台的搭建、大量设备的安装和切换技术保障、风险管理平台的搭建、阳光海关工程技术支持等多项重要工作。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同志毫无惧色、镇定自若、迎难而上,他一方面紧紧依靠上级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团结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以整顿教育活动、实行关衔制度为契机,加强科的队伍建设,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开展谈心活动,及时化解矛盾,关心员工疾苦,努力搞好科班子团结,不断增强科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针对任务多、工作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特殊情况,*同志认真做好组织和落实工作,他多次召集科领导和业务骨干开会讨论,明确科班子的分工,对各项任务按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并组织科的业务骨干分别负责,在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同志特别注重督促检查、落实和请示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本科人员调配和协调工作。由于方法科学、安排得当,该科在人员多、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出色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效率的调研及分析,指出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效率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在时间、可靠性、成本等3个方面影响上海国际物流的绩效表现,并对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0引言

我国国际物流绩效处于全球150个国家中的第30位,在中低收人国家中居第1位,与世界领先的国家(如新加坡、荷兰等)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亚太地区领先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国际物流过程是由国际运输、货物集拼、仓储、边境检查、国内配送和支付等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一系列的活动效率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应由一系列综合指标来衡量。

1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现状及问题

货物出人境管理的效率是影响国际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海关在出人境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提高出人境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总体来说,由于海关改革的实施,许多国家海关的效率相对其他出人境管理机构的效率要高。在海关效率较高的国家,只有加强海关与其他出人境管理机构的协调性,才能在出人境管理效率上有更大的提升。

本文选择座谈会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式,查找上海货物出人境管理中影响国际物流效率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调研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上海口岸海关履行职能的现状;(2)上海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履行职能的现状;(3)上海各出人境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情况;(4)上海出人境管理机构的信息透明度;(5)出人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和执行情况。

近几年,许多国家进行海关现代化改革,我国也不例外,上海更是走在改革的前列;但调查发现上海货物出人境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见表1)。

3改进建议

针对上海货物出人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3.1加强各机构间的协调和协作

货物出人境通关过程涉及众多机构,包括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等,这些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协作程度直接影响上海口岸货物出人境管理的效率。要实现部门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需要在部级层面上进行系统改革。一些国际贸易物流发达的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优势。如果实现“并联式”的通关流程,允许货主同时完成报关、报检以及其他程序,货主就可以一次性提交所有单据。在现有条件下,建议通关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机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讨论通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供旨在解决现有问题和改善通关整体效率的设想和方法。

3.2采用风险管理和进口后审查机制

采用风险管理和进口后审查管理机制,目的是在为企业提供货物通关方面的优惠待遇的同时加强对货物的监督和管理,寻求提高通关效率与加强货物进出口管理之间的平衡点。

风险管理需要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才能避免主观判断产生的误差并防止人力资源的浪费。在2007年上海海关进行的无纸化通关的试点改革中已经引人风险管理系统。需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系统需要不断完善。

进口后审查是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进口后审查需要进口商或出口商有完备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需要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履行这一职能的审查人员还需要经过必要的培训。

3.3加快电子通关平台建设

国外先进的通关经验表明,掌握和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对改善贸易环境有重大作用。上海电子通关平台的建设应以实现以下的职能为目标:(1)提供权威的、安全的、标准的中央数据处理平台,使海关、检验检疫、税务、银行、口岸、货主等单位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实现网上通关;(2)形成关于海关及其他经贸政策的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3)帮助海关等部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企业档案数据库。

3.4加强立法同时提高与海关事务有关的行政法令的透明度

世界海关组织(WCO)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大约80%以上的监管机关面临落后的立法工作所造成的困难。上海出人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与此有关。立法改革是全国性的,考虑到上海的战略地位,可以争取将上海作为立法改革的试点。

当前关于海关的立法大多采用以下基本原则:(1)海关立法应该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也就是说,不应该把海关立法局限于定义和解释,而应当尝试提供一种商业环境;(2)海关立法的次则(法规或法令)应该阐明对进出口商的要求,同时还应当建立对这些法规或法令进行迅速修正或者取消的机制。(3)海关需要关于应当遵守的程序的指导方针。

3.5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给予不同风险等级的进出口商不同的待遇,并对其进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是很多国家海关管理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上海海关的管理工作中也可以找到相关内容。1999年4月海关总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6月进行修订并于2008年4月1日开始实施经过修订后的办法。新办法将所有的进出口企业进行AA,A,B,C,D等5种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差别管理。对AA类和A类企业适用通关便利措施,对B类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对C类和D类企业适用严密监管措施。截至2008年12月8日,上海AA类企业有42家,A类企业有834家。这个数字在上海海关登记注册的进出口企业的总数中仅占很小的比例。

超过80%的货物的风险是很小的(无论是从价值、数量,还是从进出口商的角度来衡量)。从这个角度来讲,海关应该为大部分低风险货物提供通关便利。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7

做好人事行政改革首要环节就是从机制上建立健全相关人事制度,要求打破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残存的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改革和创新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相应的人事管理部门要做好内设机构的职能分解、职位设置和职位说明、要求,做到科学合理,使之成为人员进、管、出的根本依据。在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方面要着重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加强干部选拔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真正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到政府部门,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才干。(二)进一步加强调节机制,制定实施任期制、交流制、末位淘汰制、待岗培训等制度,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自然法理如此,人事工作亦然。(三)以完善监督机制增加自我的约束力,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透明度。

二、适应市场经济,树立竞争意识。

引入竞争机制是人事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打破以前在干部头脑中固有的“铁饭碗”思想,树立鲜明的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使其时刻明确自身所负职责,积极要求上进。在人才使用上要重水平、重能力,不搞照顾分配,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敢于让优秀年轻干部挑重担,在重点敏感岗位担当重任,形成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促进政府人才资源高地的形成和发展。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必须坚持竞争的平等公正。竞争的条件必须同等,确定优胜劣汰的办法必须公平,这是由竞争的本质所决定的。要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对竞争优胜者的“承诺”必须兑现。对竞争优胜者“承诺”在于,一是能满足优胜者所以投入竞争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工作,多作贡献;二是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需求,自身的价值,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取得与实现,从而驱动更多的人去投入竞争,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竞争——兑现——再竞争——再兑现,造成一个鼓励竞争的良好环境。

三、在动力机制上以绩效为导向,实现激励手段的多样化

人事行政的管理必须以绩效为导向,没有绩效一切便无从谈起,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人事制度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将公务员的考核,任职、提拔建立在这套评估体系之上。以海关为例,在海关管理中没有建立各项业务绩效的量化标准,在统计指标中往往只有“量”的概念,很少或基本没有“质”的概念,有时我们虽然知道某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最多、案值最大,但却不清楚这一海关的走私漏税是否最少;虽然知道某海关的征税值最高,但却不知道征税质量是不是最好。在对有关业务工作的评估过程中没有找到一个“质”与“量”的最佳契合点,难以对海关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随之而来的激励也就难免显得偏颇和有失公允,不利于公平原则的体现,为海关队伍的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是人事行政改革的必需环节。

在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之后,随之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激励的手段上不断加以创新,充分发挥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真实现激励的目的。首先,要将公务员视为社会中的“经济人”,从满足其需要的层面着眼,认清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将激励手段与个人强烈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改变以往忽视个性、笼统的激励方式,实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需而异,采取精神的、物质的、个人发展需求方面的、生活需求方面的等等诸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激励手段的多样化。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8

做好人事行政改革首要环节就是从机制上建立健全相关人事制度,要求打破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残存的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改革和创新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相应的人事管理部门要做好内设机构的职能分解、职位设置和职位说明、要求,做到科学合理,使之成为人员进、管、出的根本依据。在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方面要着重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加强干部选拔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真正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到政府部门,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才干。(二)进一步加强调节机制,制定实施任期制、交流制、末位淘汰制、待岗培训等制度,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自然法理如此,人事工作亦然。(三)以完善监督机制增加自我的约束力,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透明度。

二、适应市场经济,树立竞争意识。

引入竞争机制是人事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打破以前在干部头脑中固有的“铁饭碗”思想,树立鲜明的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使其时刻明确自身所负职责,积极要求上进。在人才使用上要重水平、重能力,不搞照顾分配,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敢于让优秀年轻干部挑重担,在重点敏感岗位担当重任,形成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促进政府人才资源高地的形成和发展。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必须坚持竞争的平等公正。竞争的条件必须同等,确定优胜劣汰的办法必须公平,这是由竞争的本质所决定的。要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对竞争优胜者的“承诺”必须兑现。对竞争优胜者“承诺”在于,一是能满足优胜者所以投入竞争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工作,多作贡献;二是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需求,自身的价值,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取得与实现,从而驱动更多的人去投入竞争,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竞争——兑现——再竞争——再兑现,造成一个鼓励竞争的良好环境。

三、在动力机制上以绩效为导向,实现激励手段的多样化

人事行政的管理必须以绩效为导向,没有绩效一切便无从谈起,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人事制度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将公务员的考核,任职、提拔建立在这套评估体系之上。以海关为例,在海关管理中没有建立各项业务绩效的量化标准,在统计指标中往往只有“量”的概念,很少或基本没有“质”的概念,有时我们虽然知道某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最多、案值最大,但却不清楚这一海关的走私漏税是否最少;虽然知道某海关的征税值最高,但却不知道征税质量是不是最好。在对有关业务工作的评估过程中没有找到一个“质”与“量”的最佳契合点,难以对海关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随之而来的激励也就难免显得偏颇和有失公允,不利于公平原则的体现,为海关队伍的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是人事行政改革的必需环节。在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之后,随之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激励的手段上不断加以创新,充分发挥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真实现激励的目的。首先,要将公务员视为社会中的“经济人”,从满足其需要的层面着眼,认清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将激励手段与个人强烈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改变以往忽视个性、笼统的激励方式,实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需而异,采取精神的、物质的、个人发展需求方面的、生活需求方面的等等诸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激励手段的多样化。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人事行政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家公务员的直接管理活动,政府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监督等工作,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因此,在整个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事行政始终居于关键的核心地位,它是立国之根、治国之本。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机关,行使着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职责。纵观海关近些年发展状况,虽然在征收关税、打击走私、配合经济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面对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形势和加入WTO后的冲击以及海关中出现的队伍塌方、执法腐败等状况,也间接暴露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弊病。笔者将结合海关人事工作某些现状,从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绩效管理等三方面入手,谈谈自身对于人事行政改革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营造合理的人才流通渠道

做好人事行政改革首要环节就是从机制上建立健全相关人事制度,要求打破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残存的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改革和创新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相应的人事管理部门要做好内设机构的职能分解、职位设置和职位说明、要求,做到科学合理,使之成为人员进、管、出的根本依据。在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方面要着重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加强干部选拔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真正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到政府部门,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才干。(二)进一步加强调节机制,制定实施任期制、交流制、末位淘汰制、待岗培训等制度,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自然法理如此,人事工作亦然。(三)以完善监督机制增加自我的约束力,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透明度。

二、适应市场经济,树立竞争意识。

引入竞争机制是人事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打破以前在干部头脑中固有的“铁饭碗”思想,树立鲜明的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使其时刻明确自身所负职责,积极要求上进。在人才使用上要重水平、重能力,不搞照顾分配,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敢于让优秀年轻干部挑重担,在重点敏感岗位担当重任,形成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促进政府人才资源高地的形成和发展。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必须坚持竞争的平等公正。竞争的条件必须同等,确定优胜劣汰的办法必须公平,这是由竞争的本质所决定的。要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对竞争优胜者的“承诺”必须兑现。对竞争优胜者“承诺”在于,一是能满足优胜者所以投入竞争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工作,多作贡献;二是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需求,自身的价值,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取得与实现,从而驱动更多的人去投入竞争,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竞争——兑现——再竞争——再兑现,造成一个鼓励竞争的良好环境。

三、在动力机制上以绩效为导向,实现激励手段的多样化

海关制度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人事行政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家公务员的直接管理活动,政府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监督等工作,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因此,在整个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事行政始终居于关键的核心地位,它是立国之根、治国之本。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机关,行使着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职责。纵观海关近些年发展状况,虽然在征收关税、打击走私、配合经济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面对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形势和加入WTO后的冲击以及海关中出现的队伍塌方、执法腐败等状况,也间接暴露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弊病。笔者将结合海关人事工作某些现状,从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绩效管理等三方面入手,谈谈自身对于人事行政改革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营造合理的人才流通渠道

做好人事行政改革首要环节就是从机制上建立健全相关人事制度,要求打破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残存的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改革和创新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相应的人事管理部门要做好内设机构的职能分解、职位设置和职位说明、要求,做到科学合理,使之成为人员进、管、出的根本依据。在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方面要着重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加强干部选拔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真正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到政府部门,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才干。(二)进一步加强调节机制,制定实施任期制、交流制、末位淘汰制、待岗培训等制度,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自然法理如此,人事工作亦然。(三)以完善监督机制增加自我的约束力,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透明度。

二、适应市场经济,树立竞争意识。

引入竞争机制是人事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打破以前在干部头脑中固有的“铁饭碗”思想,树立鲜明的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使其时刻明确自身所负职责,积极要求上进。在人才使用上要重水平、重能力,不搞照顾分配,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敢于让优秀年轻干部挑重担,在重点敏感岗位担当重任,形成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促进政府人才资源高地的形成和发展。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必须坚持竞争的平等公正。竞争的条件必须同等,确定优胜劣汰的办法必须公平,这是由竞争的本质所决定的。要鼓励人们投入竞争,对竞争优胜者的“承诺”必须兑现。对竞争优胜者“承诺”在于,一是能满足优胜者所以投入竞争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工作,多作贡献;二是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需求,自身的价值,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取得与实现,从而驱动更多的人去投入竞争,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竞争——兑现——再竞争——再兑现,造成一个鼓励竞争的良好环境。

三、在动力机制上以绩效为导向,实现激励手段的多样化

人事行政的管理必须以绩效为导向,没有绩效一切便无从谈起,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人事制度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将公务员的考核,任职、提拔建立在这套评估体系之上。以海关为例,在海关管理中没有建立各项业务绩效的量化标准,在统计指标中往往只有“量”的概念,很少或基本没有“质”的概念,有时我们虽然知道某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最多、案值最大,但却不清楚这一海关的走私漏税是否最少;虽然知道某海关的征税值最高,但却不知道征税质量是不是最好。在对有关业务工作的评估过程中没有找到一个“质”与“量”的最佳契合点,难以对海关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随之而来的激励也就难免显得偏颇和有失公允,不利于公平原则的体现,为海关队伍的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是人事行政改革的必需环节。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