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体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5:06:20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1

国内对于专业认证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甚少,相关研究集中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两方面,其中对于专业认证的研究集中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关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的关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认证程序问题、《华盛顿协议》各签约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启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再造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于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论文和专著,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如何在教育教学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条件下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地将教育教学资源在个人和团体中进行分配等问题。熊耕分析了美国教育认证制度的功能,认为认证制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质量保障制度在高等教育内部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政府的关系中具有多重功能。曲恒昌指出与评估制度相比,教育认证制度有着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优势,成为新的强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更为有效的手段。毕家驹教授介绍和分析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要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本设想。张彦通等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和重要性入手,介绍了英美等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我国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另外,张文雪等对美、德、日等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作了简要的介绍,并提出了从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学生和师资为主体,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办学条件和管理机制为保障,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适应国情、向社会开放、与国际接轨、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上海教科院提出了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应加大境外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程度的观点。主张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师、先进的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但是以上海的中外合作办学为例,缺少推广意义。谭贞从研究教育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入手,构建其逻辑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动因进行分析,并对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劣标准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出四种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引进模式。此外,孙清萍等论述了国外优质资源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引进资源的方式、方法。但是所有这些研究只强调了“引进什么”、“怎么引进”的问题,没有分析国外引进的资源与国内资源如何整合、融合的问题。庄莉提到了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但却没有对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内容、方式、方法展开系统的论述。

二、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专项经费,国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差距较大,如“985”、“211”层次的院校,东部地区的院校工程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优越于其他层次、地区的高等院校,特别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省属院校和应用型院校的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张,工程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使得相应的工科学科(专业)发展迟缓。虽然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但是在现有的工程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由于存在盲目、重复建设等因素,使得工程教育办学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益不高,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缺乏整体规划。并且存在相关的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上位文件精神,以及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准则。高等工程教育的投入主体和渠道相对比较单一,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得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更新迟缓。虽然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但是高校很难向社会、市场筹措资金,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校的学费有限的收入,加剧了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

三、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模式分析

1.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基础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要以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遵循教育与社会、与人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要遵循市场经济在高校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计划与市场两种配置方式的有结合,逐步发展成为以市场经济配置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要通过不断的整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挖掘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潜力入手,在办学思想、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等软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主导作用,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模式构建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模式在满足专业认证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以工程教育主体为主,社会资源(市场)为主的资源整合模式。工程教育主体资源整合在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市场经济的辅助模式可以利用校际、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

(1)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

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以学校现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从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软件方面:着重进行课程体系,实施“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工程技能培训,通过工程技能实训中心培训学生的工程技能;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硬件设施方面:实行开放式管理,将工程教育主体的硬件设施建设成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实现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化管理模式。改变工程教育主体的内部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变资源配置重复、分散的局面。

(2)社会(市场)的资源整合模式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2

一、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反思

自197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沿着“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双重轨道上走过了三十年的艰难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一般教育原理的“大伞”和体系下研究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理论问题。例如,在我国最早出版、影响也较大的由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一书中所阐述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更多地带有一般教育原理的痕迹。正如潘先生所说,由于“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学科,并无成熟的科学体系可以遵循”,“总的来说,是参考普通教育学的一般体系而定,但并非照搬”,“它的内容是从高等教育方面取材,不同于普通教育学。”另外,这是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专著,读者面较广。“考虑到读者对象一般并未学习普通教育学,所以普通教育学所阐述的一般教育与教学的重要理论,在高等教育学中仍有阐述”(潘懋元,1984)。在第二阶段,注重吸纳和运用其它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具体理论来探索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在第三阶段,研究者一方面继续强调以其它学科诸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却更加急迫地希望建立起高等教育学自身的话语和理论体系,以划定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和其它学科的边界。

在这三阶段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一是探讨一般教育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特殊应用,二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般理论研究,三是高等教育理论中的具体理论研究,四是其他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具体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融通和应用。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三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和概念体系,但是目前主要还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还很薄弱。汪永铨先生早在1999年就指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学学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专有科学语言和完整的概念体系;高等教育实践经验还没能很好地上升到理论阐释和建构层面;真正属于高等教育领域的专门理论还没有得到建立[1]。甚至于,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研究是否有自己的理论,以及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哪些命题属于高等教育原理等问题的认识都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喻岳青,1999)。这是我国学术界开始主动反思高等教育理论自身性质的表现。随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体系上也得到不断完善,出版了许多在学界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学》专著,从而形成了一种颇为繁荣的局面。然而,从最近一些学者关于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这一判断并非不合时宜。例如:胡建华先生分析了“六五”到“十五”以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项目比例只在18%-29%之间(胡建华,2005)。别敦荣先生通过对《高等教育研究》这一权威性期刊21高等教育学研究1997-200》年发表的1《》7篇文章的统计分析,发现属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的文章只有3”2篇(别敦荣,2008)。这些数据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薄弱提供了考量的框架。如果没有持续的量变积累过程,发生质变的可能性总是不大的。

第二,比较缺乏对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的自觉反思和研究,研究共同体在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时对自身所谈论的理论的性质缺乏明确的说明,也还没有自觉反思这些理论的来源。不可否认,知识的积累和理论的生成与创新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沉淀。与其它国家相比,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还处于“青春期”,至今也就只有三十年的时间。而且,高等教育理论现状的不尽如人意,也并不是我们不重视理论导致的。相反,理论长期以来是受到重视的,一个研究是否运用了某种理论,得出了某种理论观点,这往往会成为判断它是否具有影响力和穿透力的重要标准。然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主体一般很少主动去追问理论的本质与特征、理论的来源以及构成理论的要素等关键问题,而是偶尔从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那里寻求零星的灵感,或是潜意识中认为这是哲学家的事情而将问题抛给了他们。实际上,如果缺乏对“理论”本身的追问,难免会在研究中迷失方向。追溯理论观念的起源和理论的内在规定性,是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这在其它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

第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还远未形成,阻碍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量和质上的繁荣与提升。尽管高等教育学术界已注意到方法论的重要性,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却面临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从教育理论共同体的构成看,“大多是师范大学的教育系培养出来的”,而且教育理论共同体的后备军大多来自文科,他们在学术课程和研究氛围中遭遇的“更多的是人文传统”。从教育研究的产出看,“尽管有一些数量性的研究,但这并没有成为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主流”,在教育研究领域,实证主义的范式还根本没有形成,“尤其是在教育政策方面还远远没有认识到科学决策对实证研究的倚重”[2]。另一方面,受到近年来西方后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也掀起了对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指责和批评。不可否认,这些指责和批评有助于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反思,从而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应注意到,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西方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领域并未因为受到大量猛烈批判而被彻底放弃。

譬如:美国尽管自2”世纪7”年代以来由于符号互动论、本土方法论等思潮而经历了方法论大战,但是那种强调观察、调查统计和定量法的操作性实证主义仍然是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方法论的主流,在教育研究领域里,大量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仍然是以定量法研究而完成的[3]。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体系的构建上面临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竭力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同时,避免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所经历的曲折。

二、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之思

在现代学术界公认的学科划分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只是勉强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人文社会科学曾经一度将获得与自然科学平起平坐的地位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教育学过去在相当长时间里为跻身人文科学之林费尽心思。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实际上受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多重累积挤压。面对这一现实,需要研究主体以宽阔的视野,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论观和教育理论观的演变历程,反思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

理论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历程。大约从19世纪开始,西方学术界在静心反思科学发展历程时不无感伤地发现,当自然科学从形而上学中获得解放时,人文科学却还长期保留着它对形而上学的从属关系;而日益增长的自然知识的力量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压抑着人文科学[4]。为了寻求人文科学的有限独立,为其探寻近似自然科学那样广阔的哲学基础,人文科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理论是什么”这个问题“解惑”。对自然科学的尊崇和非难这两种相互冲突的心态一直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解惑”历程,形成了两种大相径庭的理论观念。

其一是实证主义的理论观念。这种理论观念是狭隘的科学观念的滥觞,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为自然科学的成功大为着迷的心态。尽管自孔德提出实证主义以降,其间经历了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和美国式的操作性实证主义两个阶段的流变,但实证主义的根本精神却是一脉传承的。

在实证主义那里,理论被放到自然科学的天平上称量,自然科学成为科学的典范,形而上学的断言被以科学的名义除名;科学的基础是观察,研究的程序是从假设开始,通过观察得来的经验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科学作为独立于社会和道德价值的中立活动,并不对它的研究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其任务是在坚持事实和价值的分离的基础上对可观察现象给予简练的描述。

其二是后实证主义的理论观念。这种观念不仅试图破除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的神话,而且也向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发起攻击。在后实证主义看来,理论只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是“可错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个人价值判断和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限制。科学对事实的观察和说明总要通过现存的“范式”或理解的框架而展开,科学革命是经验观察和先验范式之间互动的双向过程[《]。在后实证主义思潮的鼓舞下,人们不再相信自然科学会提供某种真理性知识或普遍性法则,以及能够从中产生普遍有效的解释和预测,也不再相信过去被奉为圭臬的科学观念及其所涵括的客观性、合理性和真理性的标准。人们转而相信科学获得巨大成就的秘诀与其说出自某种方法论的内在逻辑,毋宁说取决于科学的社会、文化、制度和组织等因素[》]。

上述两种理论观念对教育研究者探索教育理论的性质都产生过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教育理论性质上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争。教育学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总是喜欢追问“教育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尽管较少有人认真反思何为“科学”,但这种追问的语气大多以实证主义理论观为依据所确立的“科学标准”审视教育学。这在教育学界曾风靡一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对学界造成不少困惑。根据实证主义理论观,如果教育学是“科学”,那么它必定遵循“客观主义”和“价值无涉”原则。然而,在奥康纳看来,教育理论不可避免地含有形而上学和价值判断成分,这使得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因而与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比较起来,教育理论至多只是一种“尊称”罢了[7]。显然,教育理论有自己的独特性质。正如周作宇教授所论,以往从科学和哲学看到的教育理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学科自身的局限性。只有在关注教育活动的同时,“在文化大结构下探讨教育理论,才能真正把握这种独特性质”。石中英教授通过对教育问题、教育概念、研究主体等教育学活动诸要素具有的若干重要文化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揭示了在-唯科学主义.遮蔽下的教育学活动的“文化性格”,指出“教育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类以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为前提,以事实发现和知识积累为目的,以严密的逻辑体系为依托的科学活动,而是一类以价值建构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科学或文化科学”[8]。这些研究旨在提示,教育理论的科学性有其自身的独特内涵,不能“曲于一蔽”而忽视教育理论的人文性一面。

关于教育理论的性质的争论仍在继续,因为作为思想源头的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之间还有激烈的竞争,尽管实证主义理论观在遭受后实证主义思潮的批判和讨伐过程中已失去了往日的权威而逐渐式微。然而,在西方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领域,科学仍被视为可以解决一切有关人类和社会的问题,客观性、合理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规范、科学方法仍被当作追求有效性的不二法门。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念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实际上只是一种合理性对另一种合理性的竞争和对抗。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之争也是如此。相比之下,当前我们对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的探讨已经落后于教育学和其它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分化的理论观和教育理论观也为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套上令人迷惑的外衣。但不可否认,理论观和教育理论观的不断深化和分化为反思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念之间的纷争,让我们能够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从更为综合的层面思考和应用理论。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不能不从理论最一般的特点出发。

首先,应超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界限,从更为宽阔的视野把握理论的一般性质。理论既产生于对“真实世界”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的非事实性或非经验性思考过程(即研究者的信仰、想象力等),也可以产生于这个“真实世界”的结构。正如亚历山大指出,理论是由先验环境和经验环境双向互动组成的思想的连续统一体,观察、方法论假设、推测、规律、分层、定义、概念、模式、一般理论假设等是这个连续体的主要成分[9]。

其次,我们也不能不从教育理论的独特性质这一视角去考量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形式这个事实本身决定了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理论之间的亲和性。一定意义上,离开一般教育原理谈论高等教育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高等教育理论所具有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理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它是研究主体在特定时空下对高等教育问题而非其它教育问题做出的尝试性解答。高等教育问题主要来源于研究主体对高等教育历史和实践的追溯和关注。高等教育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价值问题构成高等教育问题域。

研究主体采取不同方法研究问题域中的各种问题所得出的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解答和抽象,是高等教育理论的表现形式。概而言之,高等教育理论除了含有理论的一般性质外,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是对高等教育问题做出的尝试性解答。不论是以实证主义还是以后实证主义的理论观为基础解答高等教育问题而形成的高等教育理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我们不应排斥那些更多地受到可精确描述的观察的影响而具有经验描述特性的高等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否认那些较少受到观察的影响的高等教育理论存在的合法性。

三、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未来发展的初步探索

在我国高等教育六十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理论研究,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强劲迅猛的发展态势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没能对实践发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且也没有充分发挥它对实践的引领作用。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呈现的诸多问题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新中国高等教育经历六十年的发展,高等教育总规模在2007年已超过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23%,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10]。遗憾的是,我们很少能看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成就及其路径所做出的具有理论穿透力的解释。

理论能不能引领实践,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对实践中的事实和价值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提出合理可行的决策咨询,并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当前亟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永葆活力的需要,而且是理解和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另外,高等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要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自2”世纪9”年代以来,学术界已经开始从逻辑起点和学科问题及范畴两条路径着手[11],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在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是,在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过程中,“大多以教育学体系为参考框架”,而且“理论体系与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区分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缺乏以科学的方法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薛天祥,1994)。具体来说,在当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还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后实证主义理论观在社会科学领域大行其道时,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却刚刚踏上以实证主义理论观为基础构建理论体系的道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一方面不要放弃以实证主义理论观为基础构建的“科学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地反思和超越这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认识到这种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实践的解释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局限所在,从而促成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多元格局,以更好地服务和引领高等教育实践。

第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积极关注和回应高等教育实践的呼唤,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在“破题”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立论”方面往往乏善可陈。有鉴于此,以学科发展为取向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随之兴起,这些研究严格遵循高等教育的概念、知识和逻辑体系,在“立论”方面进展不小,却又疏于“破题”。很显然,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竭力避免这种钟摆现象,注意处理好“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3

1、成人特色无法体现,论文内容与学生工作脱节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从选题、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或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流程进行的,无法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选题的内容偏重基础学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影响着高校中其他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宏观教学内涵均是由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毕业论文作为整个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前期教学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学科上,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完成论文的条件有限,导致论文整体上选题差别很大,质量不能保证。毕业论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成人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多数人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偿自己的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毕业论文是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最好的结合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论文受所谓的论文质量的约束,很少能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毕业论文缺少成人教育特色。成人教育学生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几年来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环节,内容很多与学生实际工作无关,成人教育中服务行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照搬普高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导致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相近,对论文的科学研究层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以涉及学术层次水平高低评定论文的质量;这种考核标准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出现了网上文献拼凑、他人、挪用别人数据等现象发生,完全背离了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宗旨。

3、保障机制不完善,论文的完成缺少有力支撑

缺少论文指导课。论文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如何按照要求格式去撰写论文。很多教学单位都忽略了论文指导课的重要性,或是缩短学时,或是直接取消面授,改为网上自学,出现了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选题不准确,论文内容与题目偏差等严重问题。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完成的关键环节,为学生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论文工作事半功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挂名,没有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操作论文的完成,同时,指导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题上多以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基础,脱离学生的工作实际。

二、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

建立成人教育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满足工作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需求,是保障体系研究的主要目的。

1、在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下,论文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相关操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执其责,保证论文高效、高质的完成,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诚信度。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某一专项研究的总结性材料,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多数是在本人单位实施,与其具体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内容相对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加多样、复杂,论文质量不宜控制。建立科学可行、适用于成人教育需求的操作制度,在大的框架上对论文的方向进行把握,对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论文的每一部分设置质量标准,完全按照此标准衡量相关的操作,达到成人本科论文的实施的制度化、标准化。

2、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工作单位引入到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把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个主体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质量保证作用和全程监管作用,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完成。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最终为工作效力服务。学生的工作单位是学生学业完成的最大支柱,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工作单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完成论文的场所、仪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学生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因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在毕业论文中引进工作单位,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

3、通过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终达到高校顺利、高质地完成论文整体工作;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培训员工、利于单位发展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业,提升学历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单位。

三、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组成因素,包括前期规范、过程控制和后期评估,通过对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寻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前期规范体系

前期规范是成教学生在实施毕业论文之前,学校对论文具体的完成形式和结果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是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线,学生按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主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体过程,研究建立一系列符合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制度:(1)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教育、写作方法的教育、违反纪律的教育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明确论文工作如何开展和进行,对学生的论文过程做以框架式要求,约束学生在论文的完成中务必坚守诚信原则,以自己的真实数据编写论文。(2)开题报告制度,成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论文设想、文献查阅情况、指导教师综合意见,形成具有可实际操作的论文构思,并以文字的形式向高校汇报,经高校专家审核通过施行。(3)中期考核制度,依据开题的思路和步骤设计,对论文中期取得成果进行审评,根据前期情况规划下一步论文的具体实施。(4)论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论文完成工作进行考核,学校组织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工作单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和归档。

2、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就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是论文写作中的把关环节,对论文的开题、期中考核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开题报告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学生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向学校汇报论文思路及阶段性工作成果,学校对学生论文思路是否符合要求及进展情况做评价,学生工作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整个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及时与高校沟通,依据学生论文完成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3、后期评估体系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 科学方法论 理论体系

一、 本书的编写缘由

薛天祥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理论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编写的最直接动因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会议就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创新体系建立都作了重要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鲜经验需要理论的概括,新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本丛书就是试图按照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而撰写的专著,主要内容是研究高等教育专门领域的理论体系,即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同事实现高等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编写本丛书的宗旨之一也是为了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了与同行专家一起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使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得以提升到系统化的水平。

本书也是贯彻了这套丛书的主题,在1991年薛天祥教授撰写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

二、本书的体系结构

本书是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构造了有别于经验体系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即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系统,并按照逻辑手段层层推演出中介概念--高等教育目的、中心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后继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基本规律、过渡性概念--高等教育原则和逻辑终点--高等教育效益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的技术与方法。

根据上述体系,本书被分成六个部分:高等教育系统论、高等教育目的论、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高等教育管理规律论、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为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不同矛盾,在撰写管理活动和方法时,将它分解为高等教育的计划活动、高等教育的组织活动、高等教育的领导活动和高等教育的控制活动等四个部分。

高等教育系统论重点在于提出矛盾,阐述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系统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目的论在于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和内容。这两个部分将为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充分的准备。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是本书的最核心部分,它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本质和规律,并为高等教育原则提供理论依据。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是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的深化,它对高等教育管理者开展管理活动提出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部人员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则是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矛盾的工具和手段。

三、本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

1、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只能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去寻找,在大量的管理活动中去抽象、概括。在对管理活动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发展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系统是管理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

系统是由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整体的特性不能归结为其构成部分的特征和属性的总和,而是一些新的、一体化的素质。系统的一体化的属性保证了它的稳定性,以及相对独立的存在与职能。

系统的概念蕴含着管理活动全部矛盾的胚芽,蕴含着管理学尚未展开的全部概念的丰富性。从系统的概念出发是有可能再现管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全部规律的,因而它应该成为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管理学逻辑起点的一个特定的子概念: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以师生群体为主的学术(教学、科研)活动所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是高等教育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应成为本学科的逻辑起点。

2、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介概念。由系统这一概念,还不能直接推出管理的概念。这就是说,在这两者之间还需要有中介和过渡。这个过渡的概念,称之为中介概念或中介范畴。

管理只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因为社会的活动全是有目的的活动。由此,目的范畴也就成了从系统发展到管理的中介范畴。目的就是人在其活动之前预先观念的存在于头脑之中的结果。目的表现为人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人在改变世界时,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目的。正确地反映社会的需要,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组织与实现目的乃是科学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

3、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心概念。管理当然是管理学的中心范畴。管理是人们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规律的表现方式,有意识的调节社会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系统目标的过程。由系统和目的范畴矛盾运动而揭示的管理概念现在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概念了。

4、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要研究其本质和与管理过程有关的全部规律。而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驾驭规律,从而使这些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好符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只能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活动与方法上,即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管理活动和方法上。

《高等教育管理学》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插上了逻辑的翅膀,构造了有别于其它经验体系专著的论述体系。它以"高等教育系统"--这个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的逻辑起点来为你展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宏大画卷,使你可以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了解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造的基本方法,了解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途径和基本方法,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历史沿革,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建设作了一些探讨,认为继续搞好高等教育学研究工作需要在观点、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一门理论科学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总要经历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这样三个阶段。没有材料的积累固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若对材料只是作简单的收集而不予以整理,并进而为我们所掌握,也还是不能为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服务。“掌握”一词的德文原意是在精神上“占有”、“据为己有”,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思维中“扬弃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而“把这一内容变为我的”。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所积累起来的材料才能为我所有;否则,就很难吸收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来,并对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真正有所帮助、有所补益。

按照这一认识来审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基本上还只能说是处于材料积累的阶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国外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所知甚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许多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而且对传统的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也有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介绍,这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从各个视角和层面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使人感到不满足的是,这个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和介绍上,初步的分析、评价、梳理、鉴别的工作还做得不多。所以,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完成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的工作,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恩格斯在谈到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和演变历史时的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他指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则是一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后来一系列的“进一步的发现使得它最后获得了胜利”。从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这个崭新的自然观.推动着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巨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正确的观点在整理和掌握材料、推动科学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处在材料积累的阶段而没有深入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形成和确立一个足以反映我们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精神、并有能力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因此.尽管我们已积累了一定材料,却无法对其进行整理.更谈不到正确地予以掌握。

高等教育学观念是以感性的形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在人们面前的。这就决定了一切真正的高等教育学都必然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高等教育实际为对象的,它总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寻求题材,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而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向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境界迈进。其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它必然同时又属于一定的民族。所以.在它的身上必然积淀着一定民族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那么.当高等教育学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高教研究者投入研究时也就必然会把这些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反映到研究成果上来.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了一定民族教育的“文化的肖像”。这样.民族性也就成了一切高等教育学论著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作为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概括的反映形式的高等教育学观念.也就不能不打上这种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印记。再次.高等教育学面对的是整个的高等教育,所以它能够以感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反映。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学活动不只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与想象的过程;不只是属于反映的活动.同时还包括着传达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只有通过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才能对它加以全面而完整的把握。以往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虽然未能达到这一步.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从某一层面、某一视角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所作出的一定贡献。因此,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高等教育学理论所要吸取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应该能对这些理论资源进行整合和同化;否则.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就是我们主张我们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必须具有反映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反映本国高等教育精神、能够用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理论资源这样三个条件的主要原因。若是我们不能尽快形成和确立这样一种高等教育学观念.并按照这样的观念去整理和掌握我们的理论资源,那么。积累的资料再多,也只是一堆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集合体.而不能达到通过对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发现和揭示而使之转化为一个有机体。这样,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也就不能发生质变,产生飞跃,最终为建设和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所用。所以.正确的高等教育学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就成了今天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几乎一开始就是与对研究方法的探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后被引进的有系统论的方法、结构主义的方法等等,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都没有在研究中达到过预期的效果。其原因,都是与把方法和观点分割开来,离开了正确的观念的建构,孤立地就方法来谈论方法是分不开的。因为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方面发生联系的中介”。因此,要使方法在研究中得到卓有成效的运用,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客体。而观念,就是反映在意识中人们对客体性质的一种认识。这样,就决定了方法与观念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性:它既是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按照一定观念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思想途径.又通过这一思想途径.使这一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意识中渐次获得全面而完整的展示,从而使人们达到全面认识这一事物的目的。正是由于以往我们不认识观念与方法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我们在运用“新方法”时难免有些生搬硬套.而不能使之与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加以有机的结合。如系统论的方法.它是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要求把事物看作是由诸多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对事物进行考察和认识的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理解高等教育学的整体特性,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由于现代系统论作为在生物学、控制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属于一般科学的方法.所以,它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只具有借鉴意义.而很难简单地加以搬用。只有当它与我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高等教育(反映在意识中就是高等教育学观念)达到有机地结合之后,才能转化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并对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现象真正有所帮助。而高等教育学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就其性质来说既然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那么不同的成分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才会对之作出有效的把握。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只有从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去探寻。而这种结合也就带有对系统论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性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的方法作为在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两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和途径,所以.即使同一事物,经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研究.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风貌。这两种方法的差别自然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谈。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似乎有这样两点:第一.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是不以主体的存在状态为转移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目的是服务于人的认识。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以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的,从科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在的反映,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对任何一部高等教育学论著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性都可以联系当时的高等教育现实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虽然高等教育学不可能像理性意识那样。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感性存在直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本质领域,而始终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它对高等教育所作的一种未经分解的整体性把握的特点.又使得被理性思维分解和排除了的生活现象唯有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中才能获得丰富而生动的展现。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历史是不会重复的。所以这些高等教育现象向人们所提供的认识价值也就永远不会因历史的发展而丧失。这就是一切优秀的高教研究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客观原因和文本的依据。这是需要凭借科学的方法才能掌握的。而人文的方法所把握的是价值.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主体的生存条件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作为价值形态之一的高等教育学,我们又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完全按科学认识的方法去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借助“理解”和“解释”才能对它作出判断。“理解”和“解释”按照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意见就是“在过去中重新发现最好的东西”。它与认识的方法之不同就在于总是带有主体置人的特点.认为只有当对象与主体获得某种经验上的沟通.并“在主体语言中找到表达”之后,才有可能为主体所理解。所以就其性质来说是主客体之间所开展的一种“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克服文本历史的疏远性.使得它变得仿佛是现实的、当下的.以致人们阅读这些论著时觉得都好像是特别为他而讲的。这决定了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个人的思想印记。唯其这样,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论著才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是优秀高等教育学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主观原因和接受依据。而要说明这些,不通过人文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

第二,由于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知识是事物现象和规律的反映,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所以它具有普遍的有效性的品格。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式,它与高等教育存在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自身特点等等,自然也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问题对于一切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都是普遍有效的;不论某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如何独特,都不过是这些共同规律的一种个别的、特殊的形态而已。而人文的方法由于面对的是价值。价值既然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所以它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把握。因此,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在主体一定趣味标准支配下对于高等教育价值所作的估量和裁决的因素在内.完全不带有任何思想倾向和趣味标准的、价值中立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不存在的。趣味标准是因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背景以及各人的社会教养、性格气质而异的.因此评价也就不可能完全不带有民族和个人的印记。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全球一体化”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事实上。不仅中西高等教育学理论有着巨大的差别,就是西方各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之间,这种差异性也是同样存在的。如同是课程理论。在德国是思辨的、哲学的,而到了美国就变成了经验的、实用的。又如大学的办学观,在英国是保守主义、人文主义的。到了美国是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而到了德国则是科学主义的。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历史条件和教育文化心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人文科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的认可而获得的。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6

【关键词】医学高专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渗透

随着医学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的日益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已经逐渐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心理治疗、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多元模式。这些都对医学生的以人生态度、道德行为和职业价值观等为重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和更迫切的要求。新形势下,建立富有特色的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紧紧围绕党中央制定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紧紧结合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及“90后”学生的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医学高专的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医学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围绕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展开,体现医学性、实践性的特点。另外,“90后”医学生已经成为医学院校高等教育中的主体,从“90后”医学生思想现状入手,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四个渗透”

(一)渗透医学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对全面提升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二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一是医德的理论教育,一是医德的实践教育。医德的理论教育包括两大课程设置。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侧重强化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二是包含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语言艺术、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学语言艺术等更具专业化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医学高专的医德教育不可能等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因其学制短的特点,别说把上述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都开齐、开足,就连医德教育的核心课程《医学伦理学》的课时都难以保证。因此,基于实际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把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之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为例,在授课过程就必须强化医学职业道德修养这一核心内容。

(二)渗透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卫生政策教育

医学的职业性质,决定其基本关系是医患关系。随着患者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用法律衡量医疗行为和结果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学生防范纠纷意识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加强医药卫生法制教育是防范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一些医学高专学校,或是因为课时安排紧张或是因思想上的本来不重视,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几乎就是空白。法制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法制教育中凸出卫生法教育是实现医学高专培养目标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是以《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在法律基础这部分内容上,除了讲授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外,辅助补充讲授卫生法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卫生政策往往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动态,如了解医疗体制改革及现阶段的公立医院改革等,大多数医学生都很关注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这事关医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紧扣了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也就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与方法教育

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难成。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建设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对于医生这一职业来说,近些年,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差,危及医护人员健康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如果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一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掌握一些化解冲突的技巧,积极沟通,诚心诚意地同患者进行交流,绝大部分纠纷是能够解决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对于个体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作为一种习惯和能力来说,越早培养越好。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促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所应当关注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在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把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渗透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就应该针对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举一些现实的例子,传授一些科学实用的方法。另外,在第五章《遵守社会功德 维护公共秩序》及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家庭关系的理念及知识。表现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第十一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适合结合人际关系的内容教学,因为和谐社会理所应当就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渗透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医药文化载体的典籍大致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是有关“医德”的典故,例如“孙思邈大医精诚”“范彬救人”“何澄医德高尚”等。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中医药文化具有医德风范的代表性人物共557人,其中,有36位医家的医德言论在医德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二类是有关“医术”的典故,例如“张仲景望诊侍中”“华佗指戒”“张至和一诊值百金”等。除前述两类之外的则统归为第三类,即“医趣”类。主要是医学界的奇闻异事,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以上3类中医药文化的内容都可以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现。

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任务是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好的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除了讲解、提问、案例及使用多媒体等常规教学方法手段外,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采取以下方法、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育方式很难使理论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强调研究教育对象的接受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接受”,即表示人们对外在信息的理解、解释、择取、整合、运用的关系。接受理论给我们的重要的启示就是有助于我们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刭接受者方面。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充分考虑接受者的需要。过去我们往往是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实用知识技术教育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其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表现在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因与学生需要的脱节,再加上医学教育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教育,让一些人对医学院校,特别是对学制短的医学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心理。但是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需要学习做人和学习为人处世,而是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

(二)以“微实践”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

“微实践”是相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社会实践而言,是一种具有切入点小、全天候、开放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等优势,符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低成本、易习得、可持续”的内在价值要求的实践教育模式。 首先是以“大思政”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力配合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勤奋学习、诚信考试、待人有礼、遵守纪律、生活简朴、仪表整洁、爱护卫生、绿色上网等八个方面的养成教育。 三是以班级或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开展以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或讨论会。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参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或医疗扶贫活动。“微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的重要途径。

(三)以微群、qq群等新新媒体为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答疑解惑,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通过微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一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二可以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确、健康、向上的舆论强势,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当然,以上两个教育目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和谐互信的虚拟交往关系之上。只有营造出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武晓静,黄岚.加强临床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25.

[4]冯春,刘学罡.探析中医医德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3):71-72.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43-05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作为区别于课堂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丰富与延展,通过创业教育实践可以使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创业整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可以说,创业教育实践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路径之一,承载着拓展高等教育格局、开拓就业创业市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高校与社会互惠共赢双向互动等重要使命。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现状

关于创业教育实践内涵的理解,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首次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后来被译成“创业教育”。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教育进行时代反思和未来展望,依据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阐明教育的长期目标和哲学基础,并就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教育质量提出对策性建议。经过讨论,会议拟定了题为“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该份报告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提出全新理念:学习不单纯是一种认识和反映,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应成为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懂得了什么,更要着眼于他们能干什么,学习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应能引导出相应的行为。①这种让学生在“干中学、做中学”的观点,为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和研究奠定了早期的研究基础。随后,我国与印度、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等9个国家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组织的“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教育联合革新项目”,并在此以后开展了创业教育实践并积极深入地开展起了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活动。②在早期探索中试点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并激励一批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取得了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最早经验。经过20余年的推进与发展,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对其实践层面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已成为制约创业教育长远发展的短板,还未形成科学的、系统性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具体研究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现有出版的研究著作看,学者彭钢1995年编著的《创业教育学》一书,是现有相对较早且从学理层面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系统阐述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之一。书中将创业实践活动看作是“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之间质的区别,成为当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观点之一。学者李时椿等2004年编著的《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一书从创业教育的概念体系人手,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以及百森商学院等典型模式,重点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全书内容宽泛,涉及主题较多,但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高校开展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院校实践的典型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随后,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编写的《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一书,是现有相对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关于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与研究的著作。该著作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理论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创业教育的概念、目的、特点等进行了阐述;实践篇以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的9所创业教育试点学校为案例,介绍了它们在过去几年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经验和特色。此后,学者席升阳于2008年出版了《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的著作,相继一些学者也出版了系列关于国内外创业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等方面的著作。如学者徐小洲与叶映华编著的《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梅伟惠编著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牛长松编著的《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李志永编著的《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候慧君、林光彬等编著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蓝皮书》,以及继2006年后教育部高教司于2011年编著的《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经验汇编》等著作。它们可以称之为当前我国对国内外创业教育实践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但也仅将实践层面的研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关于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涉及很少且并未形成系统和体系。

其次,从现有发表的研究论文看,学者李政等人的《地方综合性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学者王永友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学者陆芳萍和吴静的《构建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分层分类菜单化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以及学者周青的《共青团组织构建一体化青年创业实践体系实证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等论文是当前对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的代表性研究。这些论文从不同视角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特别是关于“分层次、分阶段”等观点的提出,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学者徐健和吴如林的《以实习基地为载体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一文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对职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指导和研究。该文指出:依据职业教育以实践性为特征、以训练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要求,确立了以生产实习基地为载体,在不同类型的基地建设中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等内容的创业教育实践。该文在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但该文的不足是仅限于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学者舒铁等人的《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一文结合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现状,就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机构建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实践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关于创业教育实践层面的专题化、系统化的阐述,体系化的构建的研究论文成果极为鲜见,大多数研究是将创业教育实践作为文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探讨,且在现有的论文中发表的期刊层次较低,多为省级期刊。

通过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精确查询(查询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10日),分别以“创业教育”并含“实践”、“创业教育”并含“实践体系”为题名,以年为单位,即从2012年到2011年,以此类推对每年发表相关论文情况进行了查询(具体见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1915年至今,以“创业教育”并含“实践”为题名的论文共有356篇。从1998年始,关于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的论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从2007年始呈多倍增长的趋势,近五年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总发表数量的87%。随后,我们又以篇名为“创业教育”并含“实践体系”为题名进行查询,从2000年至今仅有5篇论文。综合相关研究数据和研究内容等因素的分析表明: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正在兴起。但相关研究论文总数还相对较少,且高质量论文和高级别期刊论文极少,研究层次不高、深度不够。

第三,在近些年的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当中,实证调查类的研究和以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方式的系统研究开始涌现。首先在实证调查类研究中,有的结论指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拓展创业实践新思路,强调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有的研究结论则对我们进行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与启示。其次,一些学者以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方式对创业教育及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如余瑞玲在其硕士论文中强调了创业教育要多样化,要满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要考虑大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性差异等问题。王树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创业教育及实践问题,特别是对中国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概述。以上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起到了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

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事件来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从清华大学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始追溯。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竞赛期间,学校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讲座、培训和创业沙龙,对普及创业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999年,由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2000年,共青团系统组织的创业计划竞赛在全国开始普及。应该说,从1998年开始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刻影响,不仅充分证明了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价值,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国内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长足发展。可以说,在世纪交接的时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已开始形成一股热潮,并注定在新的世纪里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从2002年开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试点推进、项目引入与政策支持“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首先,为扩大高校创业教育的范围,进一步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上,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02年4月,教育部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引导试点学校通过不同方式对创业教育进行实践性探索。2008年,教育部又立项建设了30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随后,教育部高教司将试点经验汇总整理,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公开出版了《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和《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经验汇编》两本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总结方面的著作。这一时期,各高校系统梳理了自身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形式与内容,为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

其次,2004-2005年,由政府主导的创业实践教育项目SIYB和KAB等被引入国内,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与应用,为传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项目化、模块化、系统化运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06年,由国家14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强调了创业指导与培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为各类创业实践教育项目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第三,在2008-2012年教育部陆续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等4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专项文件中,有3份明确强调了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并分别从教学原则、活动开展、项目推进和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创业教育及其实践全面系统的开展与落实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总体来说,1998年-2012年这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正在全面深入地推进,试点院校及部分重点大学以其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及其活动形式,对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诸如清华大学的“创新环”模式、黑龙江大学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中南大学的“八化”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大学的“三级联动”学生创业实践等特色模式,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系统化构建、科学化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虽以创业竞赛、创业实践课程设计、创业论坛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但其的创业教育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英国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模式构建、师资储备、课程设计、活动安排等诸多方面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的要求,迫切需要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借鉴国外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为此,综合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现状及其活动发展情况,我国的创业教育实践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或者偏重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偏重创业实践的培训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存在着形式化、边缘化、浅层次的问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实践差距较远。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多集中在事实呈现或经验介绍,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对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系统的且具有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这已成为困扰我国创业教育长远发展以及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性问题。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8

[关键词]教师教育学;学科性质;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学科群

近年来,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二级学科的呼声日渐高扬,研究者们撰文探讨了“教师教育学科”创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历史必然及其内涵、性质、研究对象、方法、知识体系等。然而,教育学界对“教师教育”究竟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门“独立学科”仍不乏质疑,对教师教育独立学科的阐释和构建尚未形成共识,现实中更是存在对“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学”、“教师教育专业”等概念的混用、误用。因此,清晰厘定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基本概念,深刻阐述“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及学科性质,对于凝聚学界共识、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教师教育学科群”与“教师教育学”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一词首次在国家政策文本中出现;200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正式将“教师教育”界定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总称”。自此,“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话语转换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也逐渐成为高频语词,但随之出现了不同的称谓表述及意

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210097。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校长境外研修项目”及“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涵指涉。早期倡导者使用的是“教师教育学科”这一称谓,强调“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不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而是教师教育实践的要求,是基础教育实践对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①,“在我们把教师教育与大学联系起来思考的时候,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②;其后又出现“教师教育学”的称谓,强调“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今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③这种称谓不一致现象也连带引出了对“教师教育学(科)”内涵及其语义的不同理解。最主要的认识分歧有两点:第一,关于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和服务对象。对教师教育学(科)“直接为教师教育实践服务”这一点恐无争议,但教师教育学(科)是否也直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实践的困惑和热点问题等是否也是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对此,明显存在认识分歧。第二,关于教师教育学(科)的学科性质。教师教育学(科)究竟是“原理性或方法论”性质的学问还是“教学方法”性质的学问?始终见仁见智。

创建独立学科必须首先回答这些涵涉学科研究对象、知识体系、理论性质等诸多要素的重要问题,这些本源性问题关涉学科的边界及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见解必然会直接影响对学科建设目标、路径、策略等实践要素的理解及实际行动。而要回答这些本源性问题,则有必要首先厘清我国“教师教育学(科)”话语实践的特殊背景,进而区分“教师教育学科群”和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

(一)“教师教育学科群”与“‘教师’专业人才培养”

在我国,“专业”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解放后学习苏联经验的产物,意指“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职业的分类,随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学科”则是“学问的分支”、“科学的分支”或“知识的分门别类”,是划分科学知识的一种单位,往往表现为独立的知识体系,随知识生产领域的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④

在我国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时代,师范院校内部虽然也存在各个文理学科,但并没有出现“师范教育学科”的话语实践;而当“学科建设”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主流政策话语逐渐兴起之时,师范院校也正行进在综合化的发展进程中,培养教师不再是师范院校的唯一任务。于是,承担“教师人才培养”之责的众多专业⑤是否需要对其学科基础给予明确界定的问题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的,在本科层次教师人才培养实践中也开始出现以“教师教育专业”替换“师范专业”的情形,但至今“教师教育专业”仍未获得合法的“专业代码”。

①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②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③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④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发展初期,专业与学科是重合的,甚至没有明确的专业和学科的概念,专业和学科都不过是社会职业分工及知识发展的产物,并且逐步走向分离。参见陆军,等:《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⑤即“某某(文理)专业(师范方向)”(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方向)”、“音乐学专业(师范方向)”等)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这些专业(方向)在师范院校的管理实践中大多被统称为“师范专业”,修读这些专业(方向)的大学生则被统称为“师范生”。 旨在培养中学教师的大学本科专业,无论称谓为何①,作为一个“学业门类”是确定存在的,也是需要不断努力建设和完善的。问题在于,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背景下,新兴“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究竟是什么?同一个学科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专业领域,而一个专业则往往要求有多个学科的支撑、从而可以适应多种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显然,本科师范专业的支撑性学科是众多的,也就是说,支撑教师教育实践的学科并非单一的某一门学科,而是“教师教育学科群”②,其建构涉及各学科知识间的关系,也涉及选择各学科知识的标准问题。上海师范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工作,致力于创建“教师教育学”、“教育领导学”、“儿童学”三门新兴学科,通过新的学科增长点来提升教师教育学科群的理论研究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价值③。但笔者认为,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工作还需要全面加强,可以从“主干学科”和“支撑学科”两个层面进行。各文理学科领域的“学科教育学”(比如含“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内的“语文教育学”等)、针对特定年龄发展阶段教育对象的“中学(或小学、学前)教育学”以及“青少年(或儿童、幼儿)发展与学习心理学”可以作为“主干学科”;各文理学科④,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心理科学分支学科(如: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以及新兴综合性学科(如:儿童学、教师学、教师教育学等)可以作为“支撑学科”。关于学科群的要素、结构、层次以及蕴含在学科群层次中的知识系统化、学科群内部各学科间的关系、学科群的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在我国教师教育开放化、大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改革进程中,以高师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为突显其教师教育特色、传统及优势,进行了“高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综合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教育、二级学院实体化”等实践探索,而这些创新实践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依循“首先有一个学科,然后才有一个专业,有一个系,有一个学院”⑤的大学学科制度化的传统路径,高师院校某些系和学院的“诞生”亦非知识学意义上学科分化的产物;因此,提出并切实开展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努力实现“宽口径、厚基础与专业化并重”的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就更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与“‘教师教育者’专业人才培养”

如前所述,“教师教育专业”这一称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迄今不过十余年。然而,伴随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目前在实践中,“教师教育专业”这一“能指”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所指”:一是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各“文理专业(师范方向)”(即本科师范生所就读的专业)在实践中被统称为“教师教育专业”(修业合格者被授予各文理学士学位);二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没置的“教师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修业合格者被授予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学位),而“教师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培养目标又出现过两种不同情形:一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二是培养“能够开展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从事教师教育实践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员”,人才培养

①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中,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称谓是“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称谓是“小学教育专业”,尚未有专门致力于培养大学教师的专业。这里,暂不探讨旨在培养中学教师的大学本科专业的准确称谓应该是什么?是现行的“**(各文理)专业(师范方向)”还是恢复199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使用的“数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教育”等?抑或改称为“中学教育专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对教师职业的“双学科专业性”(即任教某一特定学科的中学教师既需要具备“懂得教什么”的学科专业素养,也需要具备“懂得怎么教”的教育专业素养)及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即教师的专业性所在)进行严格的学理考量,而且需要对获得各文理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与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制度等进行统筹设计。

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教育学科群”并非等同于“教育学科群”,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中,“教育学科群”的建设成果亦不能直接而简单地“挪用”为“教师教育学科群”的建设成就。

③参见陈永明,等:《教师教育学科群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④学理上,师范生学习的文理学科课程应和非师范生学习的同名课程不一样;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即在于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参见林樟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⑤孟宪范:《学科制度建设研讨会综述》,《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目标的不同又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相关评价的不同。显然,这里几个“教师教育专业”所指涉的其实并非同一个事物,据此进行的“教师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虽不能说大相径庭,但一定存在差异;而用同一个称谓指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是违反逻辑同一律的。

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参照已有“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的称谓表述,设置“教师教育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点,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即“教师教育者”),而非“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才”①;具有独立知识及方法论体系的“教师教育学”便是教师教育专门人才培养中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学科和专业学位必修课程,但只是服务于教师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学科群中的一门支撑性学科。简言之,教师教育学科群直接为教师人才培养实践服务,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则直接为教师教育者②人才培养实践服务并间接为教师人才培养实践服务,即通过培养“专业的教师教育者”进而培养“专业的教师”,归根到底是为“教师教育”这一专业性的实践活动服务。

二、“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及学科性质 迄今为止,明确对“教师教育学(科)”下定义的表述不多,但从行文中不难看出研究者们对学科内涵、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学科性质等的基本认识和立场见解并不尽相同。

(一)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在已有研究中,对于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学科研究就应当包括教师教育实践和教师实践中的一切问题”③;也有研究者主张“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④;还有研究者强调“教师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重在探究当代教师培养与成长的特殊性规律”⑤。

参照瞿葆奎等学者提出的教育科学分类框架⑥,我们可以将“教师教育学”理解为“教师?教育学”,归入以“教育学”为母学科、根据教育的类型和性质而细分出的那一类子学科(例如: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但能否将“教师教育学”理解为“教师教育?学”,将其归入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理论体系、概念范畴、研究方法来研究相对具体而特定的教育现象、问题或行动者而形成的那类不同分支学科(例如:德育学、技术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评价学、教师学、儿童学、校长学等)之中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教师教育学”即关于“教师教育”的价值立场、规律、原理与方法、政策与法规以及制度建设等的学问。鉴于“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教育的总称(包括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独立学科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进行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等一切教师教育活动中

①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践中,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的“学术型学位点”有:“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方向)”等,“专业型学位点”有“小学教育”、“学科教学(各方向)”等。

②李学农教授亦撰文倡议“在教师教育机构中建立培养教师教育者的专业”,“专业名称似可取‘教师教育者教育专业…,“通过建立教师教育者教育专业,促进准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参见李学农:《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2期。

③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④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⑤王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的立场与视野》,《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7期。

⑥参见瞿葆奎,唐莹:《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代序》,载《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中每一本著作,如: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 -18页。出现的现象与问题,以及教师培养与成长中的特殊矛盾和客观规律;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各级各类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规律以及针对不同成长阶段所进行的职前、入职、职后教育的规律(包括这三个教育环节各自的独特规律以及三者间一体化发展的规律等),并指导和改善各个环节的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的基本问题源于教师教育的基本矛盾,即特定社会条件下教师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及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教师教育学服务于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并促进其专业发展。虽然教师对自我及自我专业成长的认识必然会影响对教育、教师、学生、学校、课程、教学等众多教育要素的认识,进而间接地为其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但教师教育学并不直接为各级各类教师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服务;虽然教师教育学研究不能忽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和热点问题”等,但这些论题更多地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其他学科的研究问题。当然,教师教育学并非纯粹的新生事物,与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学科之间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关联和交叉;但在知识学意义上,这些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领域及其功能,彼此之间既非上下位关系,亦非同位关系,而是教育科学大家庭中按照不同谱系和标准自立门户、不可或缺的平等一员,“在教育学一级学科所覆盖的科层体系中,教师教育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理应占有一席之地”①。关键在于,面对视角日益多元、主题日渐丰富、方法日显多样的教师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面对教育学人以“任何学科都可以从自身的学科视角出发研究教师和教师教育”为论据对教师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的质疑,澄清研究对象、划清学科边界、厘清知识体系是“教师教育学”学科与专业建设(包括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毕竟“不可渗透的边界一般说来是紧密扣连汇聚的学科规训社群的要素,也是那个知识范围的稳定性和整合的指标。可渗透的边界伴随而来的是松散、分布广泛的学术群,亦标志更分散的较不稳定的和相对开放的知识结构。”②

(二)教师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逻辑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更是学科合法性的基石;学科制度则是促进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根本保障。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框架下侧重研究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一门独立二级学科,“教师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便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内容、形成专门系统的知识体系。虽然对此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同仁们都在为构建有别于教育学其他学科的独特知识体系,为促进教师教育学早日成长为教育科学大家庭中一门具有深刻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独立学科而努力。笔者目前认为,可以从“本体论(教师教育是什么)”、“价值论(教师教育为什么)”和“方法论(教师教育怎么做)”三个层面构建“教师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第一,教师教育本体论研究旨在回答“教师教育是什么”,涉及“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师教育”、“作为研究领域的教师教育”以及“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的表现形态、发展历程等。这部分内容需要借鉴和运用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等学科的视角、方法及相关成果,梳理和探究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实践、教师教育研究及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简而言之“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教师教育”在本质上是怎样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呢?约翰?洛克伦( JohnLoughran)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作为教师职业实践活动核心的“教(teaching)”, ①杨天平:《呼唤现代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7期。

②沙姆韦,等:《学科规训制度导论》,载[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编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2页。“教师教育”的本质就是“教‘教’(teaching about teaching)”和“学‘教’(learning about teaching)”,理解“教‘教”’和“学‘教”’便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主旨①。事实上,教师教育对未来教师、新手教师“学‘教”’的作用亦十分巨大,“教‘学教’( teaching about learning to teach)”也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所在。可以认为,“教师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即“教‘教”’和“教‘学教’”。

第二,教师教育价值论研究旨在回答“教师教育为什么”。如果说“教师教育为的是‘培养教师…,那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什么样”等关涉“教师教育目的”的问题便成为题中要义;而要回答“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则需要了解“教师是谁”、“谁可以当教师”。这里触及的具体研究主题有: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职业及其专业化(包括“教师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哪里”、“教师工作是一份职业还是一项专业”等);教师身份(包括“教师是谁”即教师法律身份及社会地位、权利与义务等的认定,以及“我是谁”、“做教师对我意味什么”、“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等教师自我身份认同);教师从业资格(包括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专业自主权力等教师专业素质及其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目的(包括古今中外教师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如“技术熟练者”、“反思性实践者”、“公共知识分子”等不同目的定位及其未来发展)。这部分内容需要借鉴和运用教育哲学、教育法学、教师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第三,教师教育方法论研究旨在回答“教师教育怎么做”,这至少涉及教师教育主体、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评价以及教师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等。具体研究主题有:教师教育主体(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及其认证、教师教育者及其专业素养等);教师教育模式(即探讨通过什么途径、模式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教师人职教育模式和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历史演变、国际比较及未来发展等);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即教师需要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如何评价教师的学习成效等,涉及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核心要素);教师教育评价(涉及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以教师专业标准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确立等);教师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等。这些核心论题的探讨需要借鉴和运用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随着交叉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研究方法已难以成为考量学科独立性的主要依据,学术界不再坚持一门独立学科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因此,一方面,在研究范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上,教师教育学完全可以依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如定性研究(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定量研究(调查统计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以及质性研究(观察法、访谈法、叙事法)等。另一方面,在研究视角上,鉴于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面对“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特点,现阶段旨在探究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特殊规律的“教师教育学”在坚守学科边界、寻求学科独立的同时,亟待加强多学科视野的研究及其相互间的沟通、互动和融汇,迫切需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层面对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与探究,努力夯实“教师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社会学”、“教师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经济学”、“教师教育政治学”、“教师教育文化学”、“教师教育生态学”等研究,致力于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进行“教师教育的哲学”、“教师教育的社会学”、“教师教育的心理学”等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学研究视角的多元化,而不是简单地

①参见J.Loughran,Developing a Pedagogy of Teacher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Teaching,Lon-don: Routledge,2006.汇编“教师(应具有)的教育哲学(思想)”、“教师(应掌握)的教育社会学(知识)”、“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也不是依循“教育哲学与教师教育”、“教育社会学与教师教育”、“教育心理学与教师教育”的思路进行已有学术成果的“拼贴”。而这些不同学科视角研究不断深进的过程也正是作为二级学科的“教师教育学”不断发展、壮大其下各门三级学科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者”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作为专业建设核心的课程建设过程(即不断促进“教师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社会学”、“教师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经济学”、“教师教育政治学”、“教师教育文化学”、“教师教育生态学”等课程的发展与完善)。

当然,研究方法的真正成熟在于形成一套从认识论、方法论到具体方法的研究方法体系;只有方法论的区别及其指导下具体方法的不同,才能形成学科在整个研究方法体系上的差异,形成学科内多元研究范式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因此,从上述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出发所进行的教师教育研究(也包括从教育政策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学等教育学分支学科视角出发的研究),如何避免对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整体做出任意切割或片面概括,避免相关研究对教师教育所作出的诠释和论述仅仅是缘于研究者的专攻偏爱或志向兴趣,则是教师教育学知识体系建构中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四)教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在学科分类基础上对某一学科基本形态与本质特点的界定,比如“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之分。只有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教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才能明确其发展方向。在已有研究中,对于教师教育学(科)的性质,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①;也有研究者指出“教师教育学”是“融科研、教学、育人于一体的专门化、应用性知识体系”,“是一门艺术理论”,“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就是要寻求并找出种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使从事教师教育的教育者因此可以少教,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则可以多学多练,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加快自身专业发展。”②可见,对于教师教育学究竟是“原理性或方法论”性质的学问还是“教学方法”性质的学问,仍是见仁见智。

笔者认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是教师教育研究的动力和源泉,教师教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实践驱动、以实践为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独立学科“教师教育学”的发展无需去关注和加强理论性。“教师教育学”是从教育学一级学科分化出来、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的二级学科,是有关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问,是介于宏观理论学科与微观应用学科间的一门中观学科,兼有规范理论、科学理论和实用理论的多重性质,具有综合性和复合应用性的特点,而非单纯的应用学科。建设教师教育学既需要根据实践需求来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其“实践教育学”的意蕴,也需要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严密性。

在教师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中,既有为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场景下的教师教育实践提供的价值选择和规范确立(比如,关于教师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确立等,这属于规范理论),也有对教师教育经验世界的解释以及从中揭示出的教师教育内在规律(比如,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知识能力等专业素养提升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规律等,这属于科学理论),还有对如何开展优质、高效的教师教育所提出的具体操作技术等(比如,有关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策略,这属于实用理论)。教师教育学研究既需要“学以致用”的实践理性精神,也需要“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理性精神。如果说,发展“教师教育学”、加强“教师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根本①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②杨天平:《呼唤现代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7期。目的在于为教师培养、教师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实践提供行动指南;那么,学科知识体系理应具有充分的理论抽象性,在话语表述和行文论证上也应展现独特的理论魅力,并非简单地为教师教育实践“开处方”,而应该是提供“学习开处方”的学理依据。这恰恰是教师教育学最根本的建设任务,也是教师教育学能否持续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改革 依附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23-02

我国近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可追溯到清末时期。那时,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张之洞、梁启超、王国维等对传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之后从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都是相对零散、不成体系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幸运的是改革开放迎来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春天。1978年,潘懋元先生《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两篇文章揭开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在潘先生的号召下,各种研究高等教育的著作、刊物等不断涌现。1984年,潘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正式确立,从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以学科建制开展的,我们的疑惑是:普通教育理论的研究难道不足以指导高等教育的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一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它立足于普通教育而又超越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即对高等教育现象和理论有意识、有目的的反思与探究。其理论研究旨在揭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普通教育学有明确的教育对象、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的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普通教育的基础研究在教育的本质、共产主义教育目的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然而,“高等专业教育有许多特殊问题要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重要与广阔的园地。它的研究工作是整个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以普通学校教育为对象的普通教育学所能概括的。”它涉及许多普通教育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是长期以来,这种区别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忽视了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潘先生指出:“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形成了这样的传统观念: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才需要教育理论。”

二 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潘先生在他的文集中从“三个方面”、“三个维度”、“两大特征”揭示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进而论证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1.“三个方面”

潘懋元先生认为,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智、德、体三方面存在不同。(1)在智育方面,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地方在于它的“专”与“高”。普通教育传授的是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而高等教育传授的则是更为高深的专门知识,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专业人才。(2)在德育方面,普通教育一般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班会等来开展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高等教育一般是通过公共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的,它注重指导学生从接受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变,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反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体育方面,普通教育通过体育课的开设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无法兼顾到学生的个性需要。而在高等教育中,学生要加深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需要选修不同的体育课。

2.“三个维度”

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除了在德、智、体三方面存在不同,潘先生还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区分。(1)从人才培养类型的维度讲,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无产阶级各个部门需要的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的专业问题,而普通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2)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维度看,根据高等教育培养专才的目标,其教材内容也要随之调整。此外,要正确处理好许多关系,如专业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公共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在普通教育中是不需要考虑的。(3)从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维度分析,普通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相对大学而言少许多,分科教学方法比较简单。而在高等教育中,课程门类成百上千,教学方法也千差万别。另外,在高等教育的授课中,教师一般只传授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而在普通教育中,教师讲得较多。

3.“两大特征”

为了更进一步地指出两者的区别,潘先生还从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两方面来进行分析。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十八九岁以上的青年,他们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或基本成熟,能够担负起艰难的、深刻的脑力劳动。另外,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中枢神经活动和大脑皮质的发育已经成熟,学生的感觉和知觉要比中小学的学生精密和深刻,逻辑记忆能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大学生的定向注意力可以持续很久,因此课堂时间可以持续3~4个小时。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科学要比普通教育科学复杂许多,普通教育学理论显然不完全适合指导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从而论证了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三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不可否认,我国至今为止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其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还不完善。鉴于此,我们需在今后对教育实践不断积累、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理论脱离实践。针对后者,潘懋元先生在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就犀利地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如果不去接触火热的高等教育实践,就会走入死胡同。倡导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因而,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必须紧密地围绕高等教育的改革来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要直视当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实践服务。例如,如何捍卫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校长职业化”是否等于“去学术化”;如何完善大学教师的聘任制度和升迁制度(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谁来监管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如何处理专业课与公共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等。还有一些当前更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大学生就业等。这些问题都希望能够从高等教育的研究中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潘先生认为,“对于教育实践中的这些问题,科研研究工作者必须深入教改的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分析,提出有科学根据的意见、建议”。他自身对高等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大都是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等。与此同时,潘先生强调,教育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对于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 立足于学科范式,进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国外一直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从1978年以来一直是以学科的姿态开展的。然而国外甚至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研究除了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其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论等方面都是不成熟的,因而不能称之为学科。对此,潘先生指出,高等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研究领域,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国内一些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把国外的研究视为“真理”,出现了“西方中心主义”现象。于是,有人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笼统归结为“依附性发展”,提出了“依附理论”。

对这种归结的认识,我们首先应对“依附理论”有大致的了解。依附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和指导拉美和“”地区经济成长的一种发展理论。也就是说,“依附理论”最初是用来指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对经济强权国家的依附,之后这一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把经济领域的“依附理论”套用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是否合理这是值得商榷的。一般认为,依附含有被动的意义,是一种丧失主体意识的现象。起初我们的许多研究是通过翻译外国的著作、照搬移植过来的,带有一定的依附性,但这并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近代化的总体特征,用“依附理论”对其进行概括有失偏颇。可以说,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摆脱依附、民族性和本土性日益增强的过程。对于“依附理论”,我们除了批判,还应加以反思。尽管我国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科,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立自主性不够、创新不足。潘先生就指出:“如果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只能仰仗于西方理论的‘辐射’,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只能被边缘化,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笔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我们要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入侵,坚决摆脱“依附理论”,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自主意识和文化自觉,坚持立足学科发展范式,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但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扩大其在国际高等教育与学术交流中的话语空间,与各国展开平等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2]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3]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

[4]黄赞发、陈梓权.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22、26、64、117

[5]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J].高等教育研究,1997(4):1~4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篇10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理论依据实际问题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一个测试。但是如果考试的这些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那么考试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的兴趣,并形成终身体育思想,高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中不仅要进行体育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考核,还要实施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而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影响其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实际问题的分析,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体育理论考试体系。

2.高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理论依据

2.1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

现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动技术,全面发展身体,提高身体各项素质,而且要让他们学习专项知识、生理知识、训练学知识等各项理论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做到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身的体育锻炼,从而终生受益。通过体育理论教学使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锻炼,这既是体育理论教学的任务,又是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达到终身受益目的的关键。因此,加强体育理论的教学是对体育教育本质更深层、更全面的认识。体育理论考试是让学生真正重视体育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论考试可以促使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更有效地解决体育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对体育运动的深层次了解。

2.2《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根据各高校的体育现状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改,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体育教学的工作方案。”高校要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就必须进行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终身受益为目的。体育教育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依据,体育课的教学按照教育学的原理,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环节,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同时发展理论。没有理论体系的教育或没有实践过程的教育都不能视为完整的教育。而实现体育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和全面化,既要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考试,又要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知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加强体育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2.3体育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体育社会化的速度。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科学的发展涉及许多领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理论体系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渗透能力正发挥着惊人的作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透过“奥运精神”、“女排精神”等,人们看到了奋发向上的民族进取意识。人们谈论体育,参与体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意识空前高涨,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可以丰富和发展体育科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强化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也就是通过理论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既了解体育科学知识,又牢固掌握体育科学知识、运用体育科学知识,最终使体育科学知识与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不断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因此,体育科学的自身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3.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认识存在误区。

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考试的结果虽然只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往往被高校作为学生获奖、毕业、拿到学位证的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学生一切为了分数而考试,为了取得学分而考试,对考试的目的认识存在误区。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实施专项课教学,学生都能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但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专项课就是要进行运动训练,重技术轻理论,对学习专项理论知识思想认识不清,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考前突击复习,考后万事大吉”的学生占大多数,学生学完就考,考完就忘的现象普遍存在,失去了专项体育理论对体育专项技术的指导作用,学生对考试结果不去认真地总结分析,更达不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3.2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考试不够重视,考试的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以“技术教学”见长,以上好实践课为本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技术教学上,很少接受主讲理论课的专门训练,也缺乏理论教学经验及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因而对体育理论考试不是十分重视。部分体育教师因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体育理论教学和考试的重要性,对讲授内容和计划准备不充分而依据自己的主观喜好给学生上课,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时代性。这样必然造成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学习态度差,并且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兴趣,造成部分学生对上理论课时持消极、抵触甚至反对态度,其教学质量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在考试的形式上一般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考试方法比较单一,理论考试前教师进行考前辅导,圈定考试范围,画出重点,以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理论考试,使理论考试失去检查、反馈、促进、提高的作用。

3.3《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题库不够完善。

首先,一些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库认识不够全面,认为题库就是试题的仓库,只要多出几套题积存起来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题库建设还需要稳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明确的考试目标,试卷的命题必须以考试目标为指导来进行。其次,在考试分析中,一些教师未对试题质量进行详尽分析。而试题质量分析是完善并提高题库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可以检查试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试题的份量、难易程度、区分度是否恰当等问题。这也就从根本上影响到了试卷题型的确定、难易程度的区分等问题,并影响到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

3.4《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存在不足。

理论考试体系囊括体育理论考试题型的确定、命题的范围、考试过程和考试成绩的评定等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型一般采用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这几种题型是一直使用的受考题型,易于让学生接受,但部分教师在命题中不区分试题的难易程度,不注意题型搭配问题,对各种题型进行简单罗列,导致命题难度不一致,试卷区分程度不均等问题;在命题范围的选择上,部分教师仅仅限于书上内容,使学生所学理论内容与所学运动技术很难联系,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锻练的目的。此外,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着考试时间安排集中、人员密集、部分监考不到位等问题;在考试成绩评定中,存在着答案唯一性强等问题。因此,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体系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

4.完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建议

4.1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端正学生对理论学习和理论考试的态度。

高校学生年轻好动,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目的性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有利于对自身健康状况、运动技术水平等作出正确的判断,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教师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术教学有机联系起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教学或者精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对体育运动的一些现象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真正体验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在理论考试中,题型的确定应紧密结合所学技术,不对考试范围进行圈定,而是将相关体育专项理论渗透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这样,理论考试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达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4.2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理论题库。

首先,在考试命题上,特别是在体育理论的命题上,要注重对命题人员的选拔,选择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人员共同参与,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及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命题,注重与任课老师及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这样不但能提高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测试学生能力的一致性,而且能避免出现偏题、怪题,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命题中,在主、客观题比例上一定要把握好,题型的选择也要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规范、科学的理论题库。其次,要制订一定范围的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不要完全拘泥于一种答案,可采用按照要点给分、关键词和关键句给分,还要注意一些新知识、新观念在标准答案中的补充,增加创新答案鼓励分等。最后,要加强考试过程的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严肃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

5.结语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考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实施有利于完善高校体育考试体系,是高校考试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引起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高校师生要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教与学的创新环境与条件,努力探索科学的高校体育理论课考试体系,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型与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阮霞.创新教育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3]戚一峰.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