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20:04:53

控制管理论文

控制管理论文篇1

建筑管理项目控制对一个建筑工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走向。下文将从实际角度及理论角度来分别阐述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重要意义。(1)实际效益。良好的建筑管理项目控制体系可以给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带来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效益。建筑项目管理控制得好,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及能源利用率,创造经济价值。可以管控进度,保证质量,带来社会信誉。低耗值,高产出,势必造福人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2)理论效益。卓越的建筑管理项目控制为新技术实践创造了条件,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好,必然会对新技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分析,这就使得新技术的创新点可以得到极致的发挥,极大的促进了新技术推广、新技术落地,产生良性循环,推动着建筑行业的飞速进步。

2对三大目标的控制

2.1投资控制

项目建设投资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各环节所使用费用的总和。这其中包括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费用。建筑项目投资控制的过程是指:通过专业财务人员对项目的总体预算,预估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并将这个值设定为项目建设总成本控制目标。此目标需要进一步按照组织架构及职责进行分解,分解到公司相关部门。在各部门领到任务目标后,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各部门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目标及考核管理来控制投资。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标价,再签订合同,以及确定合同条款内容。还有应注意资金的过程支出。需要控制好各子项工程造价、耗材的价格等支出费用。需要对付款的时机加以控制,付款前先核验是否满足付款要求,满足后再行付款。做好资金统计工作,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对所发生的费用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于财务统计分析。确保实现在预算内进行资金使用的终极目标,使项目利润最大化。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包括:第一,在项目决策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第二,项目是否可行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专业的分析报告。第三,做好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工作,预算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测算得出。工程设计结算投资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经过专业的市场分析,给项目做好定位,制定出合理的执行方案。(2)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管理。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要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实现经济节约的目标。设计结算的投资控制是建设投资控制的最重要内容。工程实施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要点如下:(1)对招投标的科学管理。招标前要有规范的招标文件,细化招标评判标准,分析市场行情,制定出最适宜的中标范围。(2)施工中的监控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环节众多,从资金管理控制角度说,诸如施工人员、技术、材料等的基本管控情况都是重点,大力度监督管理,可以使得相关环节无障碍进行,降低费用支出,创造经济效益。工程结算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需要竣工结算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操守,同时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和取证,保证其完整度及有效性。

2.2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符合项目进度计划的要求,使项目按照计划要求的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监督管理活动。贯穿整个项目工程的过程控制。进度控制的影响因素:(1)相关人员的数量满足度,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匹配度。(2)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供应情况。(3)施工技术水平。(4)各业务接口之间的沟通顺畅度。

2.3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简单的可以分为人、机、料、法、环五方面,所以说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上五方面分别着手进行系统管控。人的因素可以通过培训教育。促进其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来控制。对于施工用料的控制,需要注意从合格供应商处选购,不合格材料不使用,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等措施来管控。法是指施工采用的方法需要是适宜的,高效节能的。环是指环境,施工现场安全,环保过关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以上五方面进行逐项综合管控,则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2.4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发展趋势

控制管理论文篇2

1.1引言

嵌入式系统被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实际上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的一种应用形式,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它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的和多任务的系统。

从美国微软"维纳斯计划"白皮书到中国中科院推出的"女娲计划",整个世界仿佛在一夜之间掀起了嵌入式开发与应用的热潮,人们开始关注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也随之走入了高校和研究所,成为人们的学科,并且相应地开发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浏览器和嵌入式数据库等产品。在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Post-PC)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军事技术、各类产业和商业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中。随着国内外各种嵌入式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嵌入式技术越来越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如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嵌入式系统应用缘何能在近年来的信息技术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商家角逐的对象。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巨大的商业利益,单就电视应用而言,目前全球有2亿多有线电视用户,中国也有8000多万户,而且每年还在以600万的速度递增。如今,在这块领域里,还没有一家公司有成熟的产品,也没有标准的操作系统,更没有一个可以主导市场的垄断者。在这种局势下,虽然竞争将异常剧烈,但突围的可能性也较大,只要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是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的。

如今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IT界的又一新焦点,它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它被广泛应用到金融、航天、电信、网络、信息家电、医疗、工业控制、军事等各个领域。

1.2选题意义

微机控制系统是一种实时系统,所谓实时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地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许可的时间限制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相应的设备完成实时操作。

为了满足处理实时事件的要求,绝大部分单片微机都具有中断功能。它允许在发生某一事件时(例如外部设备运行完成、定时时间到等),为了对这一事件进行处理,中止现行程序的运行而进入处理该事件的程序,处理完再返回原程序执行。

随着单片微机应用的日益深入和广泛,应用的水平越来越高,应用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一个系统经常需要控制多个对象,并且这些对象都要求实时操作。特别是现在已开始大量使用多机系统,它们一般为主从结构的多机控制系统。从机完成数据采集、计算、控制等功能。主机可向从机发命令,修改从机的参数,而从机可向主机回送结果和数据。在这样的系统中,主从机通信与从机的数据采集、计算、控制等必须并行进行,即从机在通信和执行主机的命令时,也不能影响其它操作。因此,较复杂的单片微机实时系统特别是多机系统,均要求单片微机系统具有同时进行多种实时操作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并行处理。另外,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多采用单任务顺序机制。程序由一个主循环控制,通过判断不同的标志轮循调用各功能函数,在主循环中调用的模块按顺序运行。

(论述嵌入式系统与一般系统的差别,优缺点)

本课题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利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测试技术,结合RTOS的选取原则,选用了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一个实现对多点温度进行控制的嵌入式系统。

复杂的微机控制系统使用常规的顺序程序设计方法加上中断来实现功能是比较困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时性差:由于计算机在处理中断时,一般不允许响应低级和同级中断,为了提高实时性,要求中断处理程序尽量短。但是有许多实时操作的处理比较复杂,需要较长的CPU执行时间。如果用中断来完成这些处理,则在处理时,无法响应低级或同级中断。如果采用中断置标志的方法,让主程序来进行处理,则一方面会增加程序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难以做到实时处理,因为主程序不可能在执行其它程序时,随时去检查这些标志位而转向不同的处理程序。

(2).难以实现并行操作的相互通信:在功能较强的实时系统中,除了主程序有时需要与中断间进行信息交换外,各个并行操作之间有时也需相互通信。这些用常规方法是难以实现的。

(3).结构复杂、移植性差、维护困难:单片微机功能的复杂化,使软件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为了实现并行操作,需使用大量的中断和标志,使程序结构十分混乱,难以设计和调试。同时由于程序采用线性结构,使得程序难于修改或者移植,因此缺乏灵活性、通用性和可维护性。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可以把应用软件按所完成的功能分成一个个独立的、但可以并行运行的任务,如串行口通信任务、数据采集任务、数据计算任务、定时打印任务等。这样,整个应用软件有各个任务所组成,设计、调试时可分别进行。修改时只可修改个别任务即可,从而提高了软件的可移植性。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有效地实现任务间的相互通信,当应用程序处理的任务较多,尤其要求同时执行两个以上的工作和任务时,在软件设计中引入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ealTimeOperatingSystem,RTOS)将非常必要。

提倡在嵌入式应用中使用RTOS的最主要原因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长期以来,在国内传统的开发方式是:针对某一应用,画程序流程图、编制应用程序。通常是线性程序,此机制的优势在于流程直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除中断服务程序以外,各程序模块没有优先级的区别,被主循环简单地轮转调用,实时性差,响应时间无法预料;而且,当一个任务申请不到资源,或循环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跳出循环时,其他任务将得不到响应,当程序很小时,虽然可通过设置Watchdog,利用中断等方法来解决上述矛盾。如果程序变得较大,将大大增加开发时间和调试难度,复杂度不堪想象。正是上述的缺点,在干扰严重的情况下,系统安全性差。另一重要原因是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系统中引入RTOS之后,有RTOS完成任务管理、任务间通信、中断管理等功能。嵌入式系统中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在应用系统启动后,首先运行的是背景程序,用户的应用程序是运行于其上的各个具体任务,多任务操作系统允许灵活地分配系统资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等)给各个任务,各程序模块(或者任务)就如同中断程序一样并行运行,这样就可以简化那些复杂而且时间要求严格的工程的软件设计,同时也提高了可靠性。

目前较流行的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国外主要有VxWorks、QNX、pSOS、WindowsCE等。另外,国内也有许多自主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如科银京成(CoreTek)公司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DeltaSystem,中科院推出的Hopen嵌入式操作系统,浙江大学自主研制开发的全中文的嵌入式操作系统HBOS系统等。这些操作系统性能优越,易于移植,但均属于商业操作系统,需支付昂贵的版税。另外也有两个优秀的自由软件操作系统是μC/OS-II和嵌入式Linux,它们也具有相当好的性能,且源代码开放,免费使用,以上这些操作系统大多都有完善的开发环境和工具。用户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时,根据具体应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实时操作系统。

1.3课题的实现

(本课题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利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测试技术,结合RTOS的选取原则,选用了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一个实现对多点温度进行控制的嵌入式系统。)

目前就成本而言,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很多测控应用领域,微处理器只需8位或16位单片机就可胜任,对于这样低端的产品开发,要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可采用微内核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如μC/OS-II、RTX、CMX等来完成软件设计。在应用中,已经能够明显减少系统的软件设计工作量,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考虑到系统实际应用,在硬件设计方面,微控制器选用了台湾Syncmos公司生产的8位微控制器SM5964,它是80C52微控制器家族的派生产品,其强大的片内资源,只需选用少量的器件即可实现系统的要求。温度测量利用Pt(100Ω)热敏电阻,测量的模拟信号经模数转换模块转换后送入微处理进行处理。模数转换器选用凌特公司(LinearTechnology)推出的20位无延迟模数转换器LTC2430,此模块可直接对测量的毫伏级信号进行处理,并能够达到精度要求。其它也选用了与通信和输出控制相关的器件。

软件的设计基于软件开发平台μC/OS-II,它是由Labrosse先生编写的一个开放式内核,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源码公开,此RTOS的更多优点在第三章有详细论述。一方面它是免费的,另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修改。由于它没有功能强大的软件包,基于具体应用需要自己编写驱动程序,为使其能够正常工作,要根据具体的硬件平成相应的移植工作。μC/OS-II是一个占先式的内核,即已经准备就绪的高优先级任务可以剥夺正在运行的低优先级任务的CPU使用权。这个特点使得它的实时性比非占先式的内核要好。在设计中,给予不同任务不同的优先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对温度控制方面,采用了一种基于时间最优控制的PID算法实现对温度控制。

除了实现对温度的采集、处理、控制之外,本课题一方面利用SM5964的ISP功能,实现了PC机利用ISP技术进行对系统远程加载和升级。另一方面,利用RS232串行通信技术,实现了PC机与系统的通信,并可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实现了微机控制系统中主从式控制系统结构。

1.4论文的章节安排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概述

概述部分由嵌入式系统成为当今IT行业又一热点开始,结合当前微机控制领域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此领域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引出课题的意义。最后给出课题的实现方案。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

本章首先对嵌入式系统的历史进行论述,引出其当前的定义,并提出了RTOS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然后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析了当前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以及当前流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最后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及应用状况,并对嵌入式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第三章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

本章根据第二章的论述,结合课题的需要,首先对系统选用的主控芯片SM5964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取原则,对系统选用的RTOS---μC/OS-II的特点进行了论述。然后根据系统实际应用介绍了对实时内核进行的扩展。最后,阐述了系统设计中使用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和测试技术。

第四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章中论述了本课题的核心,详细论述了实现对多点温度进行控制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从对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论述开始,然后完成根据具体的硬件平台进行操作系统的移植工作。最后对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软件设计中,把系统的软件分成人机交互、串行通信、温度的测量及控制、远程加载等四大模块,并对每一模快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五章PC侧程序的设计

本章中论述了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ISP功能主控侧程序的实现,模拟实现了主从式微机控制系统主控方的程序设计。首先论述了VC++对多线程的支持以及多线程编程中的关键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主机侧通信功能和ISP功能的设计。

第六章系统的扩展及总结

本章简要介绍了在系统中实现文件系统和网络功能的方法,对整个课题给予总结。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被用于各行各业,也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本章较为全面地介绍和研究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对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一定的论述,对于了解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和研究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2.1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2.1.1嵌入式系统的历史

虽然嵌入式系统是近几年才风靡起来的,但从20世纪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系统,往往是在硬件和软件双螺旋式交替发展的支撑下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嵌入式系统也不例外。

控制管理论文篇3

信息技术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将信息技术引入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时,既要了解该环节有没有与计算机技术产生联系,还要顺利解决在日常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难题。例如,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都采用了计算机,但是在部门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以计算机为载体,而是仍然以传统的纸作为交流载体,那么这种情况就不能说完全发挥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更不能说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以计算机为重要载体的现代化施工管理能够及时、准确地存储、修改以及使用海量的施工管理信息,同时还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如天气、人为失误等的影响,保证施工能够按预期完成,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实际上从某一角度来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取决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二、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计算机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

从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应用与发展,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建设施工的效率,同时还极大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资料与信息交换所耗费的时间。例如现今使用频率颇高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系统就是在计算机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还有招投标系统,该系统涉及到了多方面内容,如工程量计算以及标书制作等。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管理系统,包括项目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使用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也开始在施工管理中崭露头角。CAD技术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今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引入保证了基坑施工全程都在控制范围之内,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保障。除此之外,凭借着信息技术,人们还顺利完成了建筑物沉降观测以及工程测量工作,同时还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材料检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存档,为之后的搜索与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业管理中

在处理建筑行业的管理问题中,现已进入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与网络建设的初步阶段,使各种资料的整理、存储以及使用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将近有450个实体建筑市场已借助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把多个企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建筑施工相关规范等多种信息存储至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中。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地区已经实现了区域性联网。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应用问题上,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自主对借助计算机控制与辅助管理技术来管理施工组织作深入的研究与尝试。他们试图以网络为重要载体把施工现场每一时刻的情况汇报至总部,从而使总部领导层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施工现场状况,进而及时下达指令。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能够实时收到上级下达的施工指令与任务。而技术专家坐镇总部,随时解答各个环节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

三、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应用的不足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施工技术。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引入还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工作强度,而且项目质量也获得了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以计算机为重要载体的施工项目现代化管理,及时、全面地对施工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存储,方便了各个施工步骤的跟踪与管理工作。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小,现阶段仍以项目建设管理前期阶段为主,如招投标以及造价控制等。但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则狭隘,例如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等,仍依赖于施工人员,需要人为完成;单机版应用软件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这一软件只发挥了计算机处理数据效率高的优点,并未构成网络,也未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如此,信息的使用效率特别低;目前还没有将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包括网购以及信息交换等,也可以说建筑行业的电子商务还未得到实现;开发软件的过程中选题相似的情况十分普遍,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与规划,同时开发经费不足也是导致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

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一)从自身出发,制定战略计划

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对于各大建筑企业来说,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反映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建设项目规模往往比较大,员工人数也比较多,加之会有国际项目,项目资料种类多、数量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引入并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七大特征,即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技术集成化、信息利用科学化。因此,各大建筑企业要从自身建设现状出发,以上述信息化的特征为参照,制定符合现状的战略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而加快我国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

上面已经讲到,新时期建设项目的工程文件种类多、数量大,如设计图纸、采购合同以及检测报告等。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项目信息管理都是以纸为重要媒介的,而且交流方式也常采用书面沟通方式。这一交流方式具有多层次、高成本以及低效率的特点,而且还特别容易受到信息交流失误的影响,最终为企业带来了损失。西方国家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由信息失误造成的项目成本偏差的比例在4%左右,而使用错误设计图纸引起的偏差则大约占三分之一。数据显示,英国平均每年为传递项目管理所需文件与图纸而花费的快递成本高达6亿美元,其中项目成本中的2.5%都会用在复印与传真方面。除此之外,研究还表明,所有的施工项目参与者在竣工阶段掌握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记录文件少之又少,仅占总文件的62%。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资源,企业项目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必然趋势。

(三)加大应用系统的开发力度

加大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等的开发力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有效提高升项目管理的水平。实际上建筑企业引入信息技术的关键就是要不断以互联网为重要载体对项目施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将建立数据库与网络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将网上采购以及网上会议等变为现实。除此之外,还要借助建立网上虚拟组织来将纵向信息交流方式改为平行交流方式,从而有效地增强信息交流准确度,并将信息共享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及时获得合理、有效的决策。

(四)推广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控制软件

控制管理论文篇4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利用各部门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的一种管理手段。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以下内容参考,还有其他内容,敬请期待。 论电网企业的成本控制 电网企业是以终端销售电价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之间的差额扣除经营成本后作为电网企业的盈利空间。终端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都由国家统一制定,电网企业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利,具有一定刚性。因此,电网企业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一、电网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思路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这些支出受到企业各种管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成本控制要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以及战略抉择等方面来进行。同时成本控制又是企业各种管理措施与战略抉择的核心之一。因此,我们认为电网企业的成本控制应贯彻以下几个主要思路: (一)用发展的思路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的控制有相对成本控制和绝对成本控制之分,绝对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实行这种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销量下收入与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当企业的销量达到多少时,企业的利润最高。成本的代偿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对成本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成本变动不影响其他指标的前提下,人们总是追求低成本,以成本绝对额的高低为标准来判断成本控制措施。然而成本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变动。成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代偿,往往使相互关联的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发生互为消长的变化,如增加人工工资与维修材料质量之间往往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对低成本的追求有可能导致其他部门、其他环节以更高的成本为代价。如果对成本代偿性特征的含义加以引伸,成本和收入之间也存在代偿性,低成本可能支持低价格,而有意识的高成本投入则有可能因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维持高价格。收益则随成本、收入的变化而变动。我们认为,相对成本控制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基于实时实地的管理思想,而且要从一种前瞻性的角度,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 (二)树立“大成本”观念进行成本控制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源来自企业内外部两方面,企业的成本控制如何有效地整合利用内外资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让成本控制的领域不断延伸、扩展,树立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从成本发生的源头着手,全方位控制成本,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实现成本控制。电网企业能否持续发展,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对电价的承受能力。要保持相对低的电价,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全方位控制和降低成本,这就是树立“大成本”观念,即将成本管理扩展到基建、生产、经营各个领域。一是做好电网建设的规划设计,设计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设计的节约是最直接的节约;二是严控基建工程造价,从资产的源头控制成本;三是做好优化调度工作,减少无功电量;四是做好生产管理,降低管理费用;五是做好税收策划,争取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六是作好资金运作,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金成本;七是做好线损管理,提高有功电量。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利用各部门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的一种管理手段。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以下内容参考,还有其他内容,敬请期待。 论电网企业的成本控制 电网企业是以终端销售电价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之间的差额扣除经营成本后作为电网企业的盈利空间。终端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都由国家统一制定,电网企业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利,具有一定刚性。因此,电网企业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一、电网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思路

控制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SoC片上总线AMBAWishboneAvalon

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当今计算机工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半导体工业进入深亚微米时代,器件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芯片规模越来越大,可以在单芯片上集成上百万到数亿只晶体管。如此密集的集成度使我们现在能够在一小块芯片上把以前由CPU和若干I/O接口等数块芯片实现的功能集成起来,由单片集成电路构成功能强大的、完整的系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由于功能完整,SoC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发展的主流。

SoC相比板上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①充分利用IP技术,减少产品设计复杂性和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

②单芯片集成电路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耗;

③减少芯片对外引脚数,简化系统加工的复杂性;

④减少驱动接口单元及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递,加快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速度;

⑤内嵌的线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电路板信号传送时所造成的系统信号串扰。

SoC的设计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IP复用技术。即选择所需功能的IP(给出IP定义)核,集成到一个芯片中用。由于IP核的设计千差万别,IP核的连接就成为构造SoC的关键。片上总线(On-ChipBus,OCB)是实现SoC中IP核连接最常见的技术手段,它以总线方式实现IP核之间数据通信。与板上总线不同,片上总线不用驱动底板上的信号和连接器,使用更简单,速度更快。一个片上总线规范一般需要定义各个模块之间初始化、仲裁、请求传输、响应、发送接收等过程中驱动、时序、策略等关系。

由于片上总线与板上总线应用范围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片上总线要尽可能简单。首先结构要简单,这样可以占用较少的逻辑单元;其次时序要简单,以利于提高总线的速度;第三接口要简单,如此可减少与IP核连接的复杂度。

②片上总线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片上系统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对总线的要求各异,因此片上总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一,多数片上总线的数据和地址宽度都可变,如AMBAAHB支持32位~128位数据总线宽度;其二,部分片上总线的互连结构可变,如Wishbone总线支持点到点、数据流、共享总线和交叉开关四种互连方式;其三,部分片上总线的仲裁机制灵活可变,如Wishbone总线的仲裁机制可以完全由用户定制。

③片上总线要尽可能降低功耗。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总线上各种信号尽量保持不变,并且多采用单向信号线,降低了功耗,同时也简化了时序。上述三种片上总线输入数据线和输出数据线都是分开的,且都没有信号复用现象。

片上总线有两种实现方案,一是选用国际上公开通用的总线结构;二是根据特定领域自主开发片上总线。本文就目前SoC上使用较多的三种片上总线标准——ARM的AMBA、Silicore的Wishbone和Altera的Avalon进行讨论,对三者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

1AMBA总线

AMBA(AdvancedMicrocontrollerBusArchitecture)总线规范是ARM公司设计的一种用于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的总线标准。它独立于处理器和制造工艺技术,增强了各种应用中的外设和系统宏单元的可重用性。AMBA总线规范是一个开放标准,可免费从ARM获得。目前,AMBA拥有众多第三方支持,被ARM公司90%以上的合作伙伴采用,在基于ARM处理器内核的SoC设计中,已经成为广泛支持的现有互联标准之一。AMBA总线规范2.0于1999年,该规范引入的先进高性能总线(AHB)是现阶段AMBA实现的主要形式。AHB的关键是对接口和互连均进行定义,目的是在任何工艺条件下实现接口和互连的最大带宽。AHB接口已与互连功能分离,不再仅仅是一种总线,而是一种带有接口模块的互连体系。

AMBA总线规范主要设计目的如下:①满足具有一个或多个CPU或DSP的嵌入式系统产品的快速开发要求;②增加设计技术上的独立性,确保可重用的多种IP核可以成功地移植到不同的系统中,适合全定制、标准单元和门阵列等技术;③促进系统模块化设计,以增加处理器的独立性;④减少对底层硅的需求,以使片外的操作和测试通信更加有效。

AMBA总线是一个多总线系统。规范定义了三种可以组合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总线:AHB(AdvancedHigh-performanceBus)、ASB(AdvancedSystemBus)和APB(AdvancedPeripheralBus)。

典型的基于AMBA的SoC核心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高性能系统总线(AHB或ASB)主要用以满足CPU和存储器之间的带宽要求。CPU、片内存储器和DMA设备等高速设备连接在其上,而系统的大部分低速外部设备则连接在低带宽总线APB上。系统总线和外设总线之间用一个桥接器(AHB/ASB-APB-Bridge)进行连接。

AMBA的AHB适用于高性能和高时钟频率的系统模块。它作为高性能系统的骨干总线,主要用于连接高性能和高吞吐量设备之间的连接,如CPU、片上存储器、DMA设备和DSP或其它协处理器等。其主要特性如下:

支持多个总线主设备控制器;

支持猝发、分裂、流水等数据传输方式;

单周期总线主设备控制权转换;

32~128位数据总线宽度;

具有访问保护机制,以区分特权模式和非特权模式访问,指令和数据读取等;

数据猝发传输最大为16段;

地址空间32位;

支持字节、半字和字传输。

AMBA的ASB适用于高性能的系统模块。在不必要适用AHB的高速特性的场合,可选择ASB作为系统总线。它同样支持处理器、片上存储器和片外处理器接口与低功耗外部宏单元之间的连接。其主要特性与AHB类似,主要不同点是它读数据和写数据采用同一条双向数据总线。

AMBA的APB适用于低功耗的外部设备,它已经过优化,以减少功耗和对外设接口的复杂度;它可连接在两种系统总线上。其主要特性如下:

低速、低功耗外部总线;

单个总线主设备控制器;

非常简单,加上CLOCK和RESET,总共只有4个控制信号;

32位地址空间;

最大32位数据总线;

读数据总线与写数据总线分开。

2Wishbone总线

Wishbone最先是由Silicore公司提出的,现在已被移交给OpenCores组织维护。由于其开放性,现在已有不少的用户群体,特别是一些免费的IP核,大多数都采用Wishbone标准。

Wishbone总线规范是一种片上系统IP核互连体系结构。它定义了一种IP核之间公共的逻辑接口,减轻了系统组件集成的难度,提高了系统组件的可重用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加快了产品市场化的速度。Wishbone总线规范可用于软核、固核和硬核,对开发工具和目标硬件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几乎兼容已有所有的综合工具,可以用多种硬件描述语言来实现。

Wishbone总线规范的目的是作为一种IP核之间的通用接口,因此它定义了一套标准的信号和总线周期,以连接不同的模块,而不是试图去规范IP核的功能和接口。

Wishbone总线结构十分简单,它仅仅定义了一条高速总线。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可以采用两条Wishbone总线的多级总线结构:其一用于高性能系统部分,其二用于低速外设部分,两者之间需要一个接口。这个接口虽然占用一些电路资源,但这比设计并连接两种不同的总线要简单多了。用户可以按需要自定义Wishbone标准,如字节对齐方式和标志位(TAG)的含义等等,还可以加上一些其它的特性。Wishbone的一种互连结构如图。

灵活性是Wishbone总线的另一个优点。由于IP核种类多样,其间并没有一种统一的间接方式。为满足不同系统的需要,Wishbone总线提供了四种不同的IP核互连方式:

点到点(point-to-point),用于两IP核直接互连;

数据流(dataflow),用于多个串行IP核之间的数据并发传输;

共享总线(sharedbus),多个IP核共享一条总线;

交叉开关(crossbarswitch)(图2),同时连接多个主从部件,提高系统吞吐量。

还有一种片外连接方式,可以连接到上面任何一种互连网络中。比如说,两个有Wishbone接口的不同芯片之间就可以用点到点方式进行连接。

Wishbone总线主要特征如下:

所有应用适用于同一种总线体系结构;

是一种简单、紧凑的逻辑IP核硬件接口,只需很少的逻辑单元即可实现;

时序非常简单;

主/从结构的总线,支持多个总线主设备;

8~64位数据总线(可扩充);

单周期读写;

支持所有常用的总线数据传输协议,如单字节读写周期、块传输周期、控制操作及其它的总线事务等;

支持多种IP核互连网络,如单向总线、双向总线、基于多路互用的互连网络、基于三态的互连网络等;

支持总线周期的正常结束、重试结束和错误结束;

使用用户自定义标记(TAG),确定数据传输类型、中断向量等;

仲裁器机制由用户自定义;

独立于硬件技术(FPGA、ASIC、bipolar、MOS等)、IP核类型(软核、固核或硬核)、综合工具、布局和布线技术等。

3Avalon总线

Avalon总线是Altera公司设计的用于SOPC(SystemOnProgrammableChip,可编程片上系统)中,连接片上处理器和其它IP模块的一种简单的总线协议,规定了主部件和从部件之间进行连接的端口和通信的时序。

Avalon总线的主要设计目的如下:①简单性,提供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协议;②优化总线逻辑的资源使用率,将逻辑单元保存在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中;③同步操作,将其它的逻辑单元很好地集成到同一PLD中,同时避免复杂的时序。

传统的总线结构中,一个中心仲裁器控制多个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这种结构会产生一个瓶颈,因为任何时候只有一个主设备能访问系统总线。Avalon总线的开关构造使用一种称之为从设备仲裁(Slave-sidearbitration)的技术,允许多个主设备控制器真正地同步操作。当有多个主设备访问同一个从设备时,从设备仲裁器将决定哪个主设备获得访问权。图3是一个多主设备同时访问存储器的例子。在此系统中,高带宽外设,如100M以太网卡,可以不需暂停CPU而直接访问存储器。通过允许存储访问独立于CPU。Avalon开关结构优化了数据流,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Avalon总线主要特性如下:

32位寻址空间;

支持字节、半字和字传输;

同步接口;

独立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设备内嵌译码部件;

支持多个总线主设备,Avalon自动生成仲裁机制;

多个主设备可同时操作使用一条总线;

可变的总线宽度,即可自动调整总线宽度,以适应尺寸不匹配的数据;

提供了基于图形界面的总线配置向导,简单易用。

4三种片上总线比较

通过以上对三种总线特性的介绍,可以对三种总线作个比较,如表1所列。

表1三种总线特性比较

AMBAWishbonAvalon

互连方式共享总线交叉开关/共享总线/数据流/点到点共享总线/总线开关

主控制器多个多个多个

数据总宽度/位32~1288~6432

地址空间/位326432

数据传输方式字节/半字/字字节/半字/字字节/半字/字

事务传输方式流水/分裂/猝发传输单字节读写/块/猝发传输单字节读写/块传输

数据对齐方式大端对齐/小端对齐大端对齐/小端对齐大端对齐/小端对齐

仲裁机制系统定义用户自定义系统生成

独立性硬件技术/IP核类型/综合工具无关硬件技术/IP核类型/综合工具无关硬件技术/IP核类型无关

基于三种总线的特性,可以得出其应用的综合比较,如表2所列。

表2三种总线应用综合比较

AMBAWishbonAvalon

适用器件PLD,ASICPLD,ASICAltera系列PLD

应用范围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型嵌入式系统用于AlteraNios软核的系统中

可用资源ARM使用伙伴众多,提供了丰富的IP核对IP核没有特殊要求,而且中有许免费IP核Alter公司建立了AMPP(AlteraMegafunctionPartnersProgram)组织,提供了丰富的IP核

价格ARM声黎免费,但需要授权协议完全免费Altera所有,需要授权协议

三种总线各有特点,决定了其应用范围的不同。AMBA总线规范拥有众多第三方支持,被ARM公司90%以上的合作伙伴采用,已成为广泛支持的现有互连标准之一。Wishbone异军突起,其简单性和灵活性受到广大SoC设计者的青睐。由于它是完全免费的,并有丰富的免费IP核资源,因此它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片上系统总线互连标准。Avalon主要用于Altera公司系列PLD中,最大的优点在于其配置的简单性,可由EDA工具快速生成,受PLD厂商巨头Altera极力推荐,其影响范围也不可忽视。

控制管理论文篇6

论如何有效控制促销成本 在“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理论利器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频繁地使用促销这个“决胜终端”的有利武器。 促销对厂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增强下游商家的信心、强行启动新品市场…… 随着促销的频繁使用和普遍采纳,促销的后遗症也越来越多:早期的促销,厂商可以通过牺牲自身短期利益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现今,厂商实施促销,是自找“死路”-因为每次促销都是亏损经营;厂商如果不实施促销,那么是“等死”-产品根本销售不出去。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我们的厂商必须将“促销进行到底”;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让促销“付出就有收获”,并且这种“收获”还要大于“付出”? 这就涉及到促销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们谈论的是其中的一个话题:如何做好促销成本控制?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给您参考,如下: 促销成本在整个企业经营运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知道,企业(泛指厂商,以下同)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追逐利益,而利益是企业收入减去成本之后的余值。“成本”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成本”本身,还在于它能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我们这里称为利润),人们常说的“一分成本,两分收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企业之所以陷入促销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很好的掌握、控制住促销的成本;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他们浪费了大量能够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成本投资”。 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促销成本的控制呢? 做好促销成本的预算 古人说得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企业深陷促销窘境,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没有促销成本的预算,或者是促销成本预算相当不到位。 一份完善的、合乎实际市场的促销成本预算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预算。这里强调两个“专业”,前者是指企业(或区域销售机构)有专人负责预算各次促销活动的所有成本;后者是指负责预算成本的员工必须“深入一线”,随时了解当时当地的各种资源的价格。 负责预算促销成本的“专业人员”需要了解的“专业动态”包括: 媒体(报纸或电视台、电台等)的当时报价、折扣标准; 展台、展位、门头、POP、易拉宝、展板、展架等各项开支(以当时当地最优惠的性价); 宣传手册、宣传资料、海报、临时促销人员工资、活动进场费等各项开支; 促销礼品的种类、数量、单价; 其他各种开支…… 许多企业仍将促销视为一种“短期性行为”,没有给予重视,更没有专人负责预算促销的各项成本;就笔者所知,大部分企业的促销预算都是由一线销售人员“亲自操刀”,这些预算与实际相差甚大,而且耗费一线销售人员的大量精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论如何有效控制促销成本 在“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理论利器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频繁地使用促销这个“决胜终端”的有利武器。 促销对厂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提高品牌知名度

控制管理论文篇7

摘 要: 无论企业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无不面临一个如何更好更高效地进行管理,以期得到最好的管理绩效、并使管理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更为凸显,因为人才是知识经济运行中最核心的构成。本文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就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成本控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成本问题是其重要内容,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从而达到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热点论题,本文将就此展开阐述、分析和探讨。 一、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 1.知识经济概述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创新为核心,以信息革命为先导,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科技为支撑,逐步趋向分散化、网络化、虚拟化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美国Paul Romer专家提出:“点子加技术发明等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上个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使用,使得社会前进愈来愈依赖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风靡全球,成为经济运行的主流。传统经济运行个环节和因素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体现出较以往经济背景下不同的内涵和表征。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传统的人事管理正在成为过去,一场新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调的人事革命正在到来。” 2.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核算的理论依据 人类社会的劳动可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非物质资料的生产两大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包括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和人、财、物、供、产、销等各个方面,主要由企业单位来承担或实施。非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包括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等方面的社会活动,主要由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承担和实施。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而非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同样也消耗物质资料。在一定时期内,被消耗了的物质资料以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会计上就称之为支出或费用,这些费用如果按照一定的分类对象(产品、劳务、事务等)进行归集,就称为这种对象的成本。某类对象的总费用即总成本,单位对象的费用即单位成本。成本核算就是对各种对象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财务活动过程。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无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企业单位还是从事非物质资料生产的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核算都是攸关其健康发展、快速前进的不可避免的管理重点。 3.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经济活动中各生产要素大多已成为商品,一位学者曾经做过相关统计和预测,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美国的蓝领工人将会从占劳动力的20%缩减到10%,非专业的白领工人也将从40%减少到30%以下。而剩余的约60%左右的劳动力队伍将由知识型员工组成。因此,现代机构和组织里的知识员工的管理日益重要,国内许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员工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或缺性,是和资金一样被看作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本和宝贵资源。由此,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和使用,成为现代机构组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同时,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资本,必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相关的管理则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的适用和管理成本骤增,人力资源成本的升高,对企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必须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二、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是指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控制管理论文篇8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中,各行各业的工程建设、产品制造、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质量”含义,进行以质量为根本的经济建设活动。无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都具有相类似的内涵评价标准,我们需要提供一种能满足一定检验标准的有价值的有形或无形产品或服务。为了达到预先设定的质量目标,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施以质量控制和监督,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质量控制的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给出了一个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没有将质量限定于产品或服务,而是泛指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或过程,可以是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以上各项的组合。质量的含义,一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并符合一定的预设质量标准;二是质量也意味着合格或者没有缺陷。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让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的内涵标准,我们必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把实际测得的质量特性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差异或异常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使工序处于控制状态。具体是为了监督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各环节上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使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活动。在服务和管理领域,质量控制是指针对服务现场的措施和状态予以的现场检测和纠正,以达到服务对象感觉满意的程度。

从本质上说,质量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外在展现评价,而质量控制则是为了达到质量目标的内部控制活动。质量是企业和部门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得到国内外大多数企业认同,质量目标是企业和部门追求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达到质量目标的有力措施,目前质量管理已经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质量控制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经济管理的含义包含两层:一是宏观概念,统指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二是微观概念,指在企业和部门中凡是有关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管理的目的都在于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统筹规划、工作实施以及质量控制,因此作为经济管理工作范围内的组成部分,质量控制对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质量控制可以促使经济管理工作更有效率。只有实施质量控制工作,企业和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和部门的领导早已感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缺乏质量保证的产品或服务,会让企业和部门遇到很多问题,如产品的返修、服务的投诉、甚至对顾客进行的赔偿。

如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让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的是放心使用和满意的评价,那么我们就能更专注于企业发展或部门的建设,从而给整体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更高效率。因此,作为企业和部门领导,他们就要选择一种管理模式来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工程角度看,多数企业为规范质量控制选择了运用国际ISO9001等标准进行管理;从检测实验室看,多数单位选择了质量管理资质认定体系和实验室认可体系,相应的其他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几乎覆盖了所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而对政府部门,由于提供的是无形社会服务,因此更多依靠制定更加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与考核规定来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是评价经济管理工作好坏的必要因素。质量控制通过监控与调整预设质量目标的过程,达到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经济管理工作的好坏,需要有质量控制的标准来参与评价。实际工作中,不进行质量控制或者形同虚设的质量控制很难对经济效益和健康管理带来促进作用,这也反映了经济管理工作离不开严格的质量控制。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企业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否有效,一定会在企业和部门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上做出反映。企业和部门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控制就是有效的。反过来,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必须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否则评价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将会片面,整个经济管理工作也缺乏进步的推动力。

3、质量控制可推动经济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在质量控制工作的推动下,企业和部门提供的产品更完善,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更满意。从社会的角度看,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越做越好,实际工作将更上新台阶。依照市场营销理论,消费者需要的是满意的产品,同时随着更多满意产品的出现,消费者的期望也不断提高,这反过来会促使企业和部门更加注重质量控制,于是企业和部门相互之间自发的竞争在质量控制的作用下,会推动整个社会产品质量的不断进步。经济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提升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经济管理工作也获得了进步,表现在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秩序的完善、经济状况变得更好等方面。由此可见,经济管理与质量控制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三、质量控制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1、从经济管理的战略层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质量控制是一项工作,也是一种观念,它在帮助企业和部门提供更高比率的合格产品的同时无疑也会增加企业和政府的运营成本与管理难度。因此,要想把质量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我们必须在经济管理的战略层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首先是领导的认识问题,要对质量控制有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就是说企业和部门的质量控制是关系每个企业和部门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产品或服务的好坏将影响到广大的顾客群体。因此,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是为了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还是只为了拿张认证证书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这是一项原则问题。质量控制本身就是为了提升管理水平服务社会的,这个观念是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前提。

有了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就是说既然企业和部门选择了这样的管理模式,就要有踏实接受的态度。作为企业和部门的管理者,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出具体的质量目标和完成质量目标的实施计划,通过质量目标的分层次展开,以实现企业和部门的质量控制。因此,质量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作,而出发点必须是企业管理层对质量控制的正确认识。

2、依据经济管理总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是企业和部门实施质量控制的依据。要在工作中制定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益,我们制定的质量规范标准必须要适当,过高的标准不容易执行,过低的质量标准又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整体进步。在推行质量管理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走捷径照搬照抄,以此来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文件。目前,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ISO9001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必要的质量监控模板,而针对各行业情况,企业和部门也需要增加一些附加的质量控制标准,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应将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所有环节),并且以质量形成存在的问题预防为主,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排除质量环节各个阶段产生问题的原因,以获得期望的经济效益。

3、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建立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为了有效地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我们针对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建立一套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这套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质量过程监控,同时出现问题要能及时和自动提醒,以减轻质量控制的工作压力。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不仅应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灵活性,即如果出现批量的质量问题,质量控制系统将提醒企业和部门管理者问题也许不在于某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是系统流程上存在问题,从而促进企业修改完善质量标准。

四、总结质量控制对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质量控制是现代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重视的工作之一。认清质量控制与经济管理的关系,督促企业和部门领导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设定适当的质量目标和规范标准,并建立有效的闭环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企业和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达到顾客满意,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和部门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在卿。质量目标的建立与存在的问题分析。CNAS技术研究论文集,2008。

控制管理论文篇9

公立医院虽作为经济实体存在,但其行政管理特征较为明显,内部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更偏向于医院管理层的直接管理,而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源投资较小,直接导致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偏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院的资产管理能力不足。医院往往对待现金认识程度不够,认为现金积沉水平越高,医院的安全性就越高,没有对现金进行充分的理财,导致了现金的闲置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缺乏对现金的计划管理,往往不能及时归还医院的贷款,而将资金保留在帐面,使得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具高不下。同时,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产管理手段,资产的获利能力较弱。二是物资管理不严格,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健全的物浅谈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吴婉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60)资管理制度,但制度执行效果不佳。在岗位设置中,受到人力成本的约束,部分不相容的岗位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离。没有建立其物资采购相关的验收、保管和发出的相互控制岗位设置。医院库存管理除会计账簿记载关于物资收、发、存的数量的数据之外,其他信息方面利用较少。三是运行成本高。当前医院运行成本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医疗收费的增加或医疗服务水平的降低来获取利益的平衡,这将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医院无法回避这些风险的形成对医院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只能采用必要的手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

2.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识别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可以充当预警的各种指标模型众多,从财务经济成本角度出发,一般需要对一些所谓的“关键值”进行分析和控制,而这些指标的选择可能会对相关预测带来一定的影响。

2.1资金周转表分析法该方法是通过对医院的现金流量等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来预测医院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水平。资金周转表分析方法可以成为医院财务风险定量分析的重要补充内容。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非均衡理论,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在医院资金紧时,如果无法及时取得贷款,就容易出现内部资金链条断裂导致医院破产,所以医院避免发生支付危机,就应当重视资金周转分析,防止出现短期无力偿还而导致出现财务风险。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其判断标准过于武断而尚存争议。

2.2管理评分法该方法应用简单,而且通过多指标的加权打分,可以做到客观评价医院的财务风险状况,该方法克服了资金流程图分析法需要动态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导致使用成本较高的不足。管理评分法通过管理评分表的是设计,试图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定量指标的问题,管理评分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直接,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大致反映出医院的财务风险状况,也为及时发展医院财务风险的征兆提高了必要的条件。

3.公立医院财务控制的对策思考

3.1加强经营者风险意识当前,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事业改革的全部推进,我国医院所面临的发展环境蕴涵了高度的风险。医院的经营管理者要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不能仅仅依靠医院的药品和医疗收入和利润指标来判断医院的发展质量,而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提高医院风险规避的主动性。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点需要依靠医院的财务人员来参与,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中,财务人员要积极的进行医院数据收集,并通过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来进行医院财务风险的初判,并成为医院管理层进行医院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财务人员要积极提供医院财务风险规避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要积极通过数据的表现来发现风险的内在,通过及时分析,提前预测和准确研判来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总体能力,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3.2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措施,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和良好运行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而失效的内部控制往往放大了医院的财务风险水平。医院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关键点是需要从科学建立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入手,通过完善医院的内部治理结构,改善医院的过于人治现象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的科学决策水平。要不断的提高外部人管理水平,将医院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通过引进独立财务风险控制的手段来提高医院的运行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我国医院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医院软实力的提升来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医院内部员工的自我防控意识,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但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中开展并不广泛,还缺乏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这就需要医院管理层充分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来不断的推动医院的全面建设,提高医院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通过全员控制和全环节控制等手段来不断的提高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水平。

控制管理论文篇10

大部分企业的物资成本预算以及管理控制都浮于表面,把物资成本管理视为一个名词,视为一个最终结果,事后控制仍然没有前移到事中控制和事前控制上来。也有一些企业的物资成本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记账、算账、结帐这一流水帐管理水平上,停留在帐目清楚,收支平衡就是成本管理的错误认识上。也有的企业把物资成本管理重点定位在采购的低成本策略上,往往都会因此而忽视质量因素,忽略对未来收益影响的因素,而最终也会由此带来更大的损失,也有很多企业因为物资采购的质量问题致使出现亏损或破产。还有更多的企业以时间就是金钱为导向,在物资管理过程中最重视的是生产效率,却忽视了质量管理和物流供应,致使物资的管理出现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为抢工抢时而高价购进,或价高质低购进物资保生产,根本就不考虑成本控制的问题。然而,未来市场的走势是不可预测和把握的,而现实物资成本管理却是可以规范和控制的,这是一个短期与长期的规划问题,也是决策问题,更是决定企业盈利与亏损的战略问题。没有远见,必有近忧也正是这个道理。基于此,企业必须立足长远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物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因物资在企业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对物资管理的成本控制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在物资管理上通过改进管理方式,规范调查、采购、发放、使用、核算的各个流程,就可以实现对物资成本的高效控制。降低了物资成本,回报的就是经济效益。而物资材料的成本又有巨大的可控空间,足见物资材料成本控制对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权衡关系和重要地位。

2.物资管理的概念

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所需的各种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在生产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总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物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国企转轨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已逐步被抛弃,新的模式尚未形成,再加上市场很不规范,大量的问题待以解决。

3.1物资管理的形式简单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只注意生产过程的管理,忽视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只注意成本水平本身的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只注重节约,忽视质量索赔的管理等方面。这些问题是企业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把物资管理的定位过于局限,以致于不能拓展管理思路,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型。

3.2物资管理水平较低

问题主要集中在管理失控、统计失真、补偿不足和组织软化等方面,简要的讲就是企业在物资管理中把物资的平均值因管理漏洞造成附加升值,本应平衡在生产总成本的平均值下的物资成本的系数超限所造成的物资失控,并由于管理过于松懈,造成物资统计数据不准,在进料与供应间产生误差,无端造成物资成本的增加。

3.3物资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从物资的管理方法来看,事前、事中和事后物资管理相互脱节,许多企业的物资管理只有事后的核算和简单的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物资预测和决策,缺乏严格的事中物资控制和事后考核。从物资管理手段来看,仍以手工操作为主,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表现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电算化程度偏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在物资管理中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4.加强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建议

4.1加强对物资供方的评价

调查时,调查人员要对物资供应方的产品质量、生产规模、供货能力、价格水平、售后服务、企业信誉、产品环保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对长期供货的物流企业要对其营业执照的有效性、经营范围、进货渠道、产品质量、企业信誉、资金状况等进行评价。评价后,参加调查人员应向项目经理或主管领导详细汇报调查情况,最终确定合格供方。

4.2认真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在确定生产项目后,技术部门应根据招投标文件的生产数量清单提出项目物资总需求,总需求须列出物资名称、品种、规格、数量(以初步设计文件为基础招投标的项目提出总需求参考),总需求报项目总工审核后交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经理根据采购权限确定采购方式。

4.3实施阳光采购

采取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的方式实施阳光采购。统一招标时,由项目部经理提报需要招标的物资(设备)需求清单。招标工作比照《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程序》实施,招标结束,由项目部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如有特殊要求必须由公司或上级单位签订合同的除外),采购合同签订后报上一级物资部门备案。不适宜进行招标采购时,由项目部按照“货比三家”的原则组织比价采购。一次采购总金额超过限额的物资,必须进行比价并遵循“三人同往”的原则,并不得超过市场价,不能三人同往时须经项目经理同意。

4.4引入物流供应链

供应链是一个由原材料供应商、营运商、仓储商、生产企业、销售商、零售商、顾客组成的链式结构。供应链管理理论采用系统论的观念和方法,整合整个供应链的各个部分对物流进行系统管理,提高物流流动效率,降低流动成本。物资的管理应遵循它的物流特点来制订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职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