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1:10:20

控制

控制范文篇1

1系统的组成

按照被控量是否被反馈与检测,根据调解理论可以把伺服控制系统细分为开环伺服控制系统、半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和全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开环伺服控制系统不安装反馈检测的设备,以电液脉冲的马达或者步进电机作为其执行机构里面的驱动元件。这一系统的结构简单,成本非常低,也方便维修与调试,不过,因为伺服控制系统的误差得不到校正与补偿,开环伺服控制系统的精确度比较低,所以其只能在对精确度要求不高与负载变化较小的场合[2]。半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的传动链的很大一部分在闭环外,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测量到被控量。半闭环赐福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调试安装方便易行,不过因为其环外传动的误差得不到系统的补偿,所以精确度比较低。

2系统特点

系统中同时存在半闭环和全闭环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半闭环主要在系统工作中起到控制作用,半闭环可以令系统工作更加的复杂,所以在系统的配合流程中也就对一些增益的调整更加的要求严格,所以这种半闭环方式令系统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不强[3]。

3系统稳定性与误差分析

3.1系统稳定性分析

如图2所示,该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内外环合理分工,内环主管动态性能,外环保证稳定性和跟随精度。为提高系统的跟随性能,引入由GC!"s组成的前馈通道,构成复合控制系统。由于内部转角闭环不包含间隙非线性环节,因此通过合理设计该局部线性系统,可使其成为一无超调的快速随动系统,其动态特性可近似表示为θ0!"sθi!"s=KθTθs+1式中Kθ———转角闭环增益;Tθ———转角闭环时间常数。系统外环,虽然包含了非线性环节,但设计控制器使Gp!"s=Kp/p,式中Kp为积分环节时间常数。将系统校正为I型并合理选择系统增益,可避免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与非线性环节的负倒幅曲线相交或将其包围,从而保证系统稳定工作。显然当Tθ较小时,θ0!"s/θi!"s=Kθ,系统将具有更强的稳定性。3.2系统误差分析计算负载力矩:可以加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通常由下式算出Tm=F×L2πη+Tf式中Tm———加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Nm;F———沿坐标轴移动一个部件(工作台或刀架)所需的力,kgf;L———电机转一转机床的移动距离,8mm;Tf———滚珠丝杠螺母或轴承加到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2Nm。

4数控软件的设计

4.1设计方法

伺服控制系统由控制器、驱动器(即功率放大器)与执行机构3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最为重要,它负责系统位置、速度、加速度与方向的设定,并直接调控整个系统;驱动器则放大功率;执行机构通过充足功率的输出对控制对象实行控制,一般来说,执行机构是液压和气动部件、电动机。对伺服控制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让系统按照规定的运行轨迹和一定的运动速度运行,从而实现高准确性的定位与跟踪,进而进行功率的放大,另外,也能为系统提供充足的能量来保证负载根据输入的指令规律进行运行,保证输入输出的偏差在适当的被允许的范围之内。按照被控量是否被反馈与检测,根据调解理论可以把伺服控制系统细分为开环伺服控制系统、半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和全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开环伺服控制系统不安装反馈检测的设备,以电液脉冲的马达或者步进电机作为其执行机构里面的驱动元件。这一系统的结构简单,成本非常低,也方便维修与调试,不过,因为伺服控制系统的误差得不到校正与补偿,开环伺服控制系统的精确度比较低,所以其只适合于对精确度要求不高与负载变化较小的场合。半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的传动链的很大一部分在闭环外,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测量到被控量。半闭环赐福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调试安装方便易行,不过因为其环外传动的误差得不到系统的补偿,所以精确度比较低[4]。

(1)伺服控制理论界对于伺服系统的设计概念有比较多的理解,提法也较为多元化,理论界的共同说法就是其可以对物体运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就是控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置,以促进控制能够操纵机械运动和工作,减轻人的工作。

(2)伺服组件由伺服电动机、机械减速或耦合机构、伺服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等部件组成的伺服组件也是一种机构,是一种一体化的有机伺服机构[5]。

(3)交流电机的伺服控制交流伺服电机主要由内部的永磁体转子和驱动控制器等形成的,这些电磁场共同构成了交流伺服电机的主体,在电机工作的时候,转子转动并且配合磁场进行工作,而且交流伺服电机的编码器会给予驱动器所有的反馈信号,而驱动器则根据反馈值与编码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可以说交流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数字积分直线插补的物理意义是使插补点沿着速度矢量的方向进给。采用C语言库函数inportb()和outportb()可实现对端口数据的读入和输出。

4.2数控软件的设计重点

伺服系统的软件设计重点主要是内部的控制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原则在于首先将模糊PD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结合,在结合以后得到一种双模控制算法,这种算法比起其他的控制算法来说更加的精确,很适合运用于机械的操纵上,伺服系统也不例外。其主要的优点在于,模糊双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很强,在运动控制中有更好的精确性;第二,这种算法在确保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上更加精确,而且能够更加的实时,他可以将连续的控制器输入量进行离散化,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模糊控制会对控制精度带来消极的影响。而单神经元控制则能控制精度,但是在输入量变化范围较大的时候,调整的速度会变慢。因此,结合2种控制算法的优点的双模控制算法具有很强的适用优势[6]。为了将模糊PD与单神经元合理的结合起来来确保机械的精确,可以对单神经元的控制进行调节,首先就是对它固有的速度慢的特征进行克服,然后进行DSP的编程来对其进行调整,调整的设定要对位置偏差量较大的角度进行测算,然后再启动模糊控制器,在模糊控制器起作用的时候,就开始计算,计算公式为U=Uf,同时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的连接权开始沿EU=e2U/2的负梯度方向修正,以便使Un能够跟踪到Uf,加快调整速度。而当控制的偏差量Eq减小到用户能够接受的程度时,单神经元开始取代模糊控制发挥作用,此时U=Un,单神经元的连接权开始沿Eq=e2q/2的负梯度方向进行修正,一般的,训练的值包括以下几个参数:①wij;②高斯函数的参数aij,bij。再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之后,可以在在线学习阶段将离线训练好的网络放入系统试运行,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定义的目标函数对权值进行微调,但是,在线阶段一般只调整wij,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控制范文篇2

1)通过PLC开发商提供的系统协议与网络适配器,构成特定公司产品的内部网络,其通信协议不公开。互联通信必须使用开发商提供的上位组态软件,并采用支持相应协议的外设。这种方式显示画面和功能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2)购买通用的上位组态软件,实现上位机与PLC的通信。这种方式除了要增加系统投资外,其应用的灵活性也受到一定的局限。

3)利用PLC厂商提供的标准通信口或由用户自定义的自由通信口实现上位机与PLC互联通信。这种方式不需要增加投资,有较好的灵活性,特别适合小规模控制系统。

不同的通信方式,有着不同的成本价格和不同的适用范围。本文就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与上位机通信方法的实现,介绍一种通过上位机的RS-232口与PLC进行自由口通信的实现方法。

1通信装置的硬件实现

PLC与上位机之间进行通信,可使二者互补功能上的不足,PLC用于控制领域,既方便又可靠,而上位机在图形显示,数据处理,打印报表,以及中文显示等方面有强大的功能。因此,各PLC制造厂商纷纷开发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与计算机通信的端口或模块。西门子S7-200系列控制器的通信端口支持自由口通信模式,其通信口符合欧洲标准EN50170中PROFIBUS标准的RS-485兼容9针D型连接器。表1列出了为通信口提供物理连接的连接器,并描述了通信端口的针脚分配。上位机的串行通信端口为9针D型RS-232标准的端口,为了实现PLC与上位机通信,必须将RS-232标准转换成RS-485标准。RS-232采用负逻辑,用-5~-15表示逻辑状态“1”,用+5~+15表示逻辑状态“0”。RS-232的最大通信距离为15m,最高传输速率为20kbit/s,只能进行一对一的通信。RS-485为半双工通信方式,只有一对平衡差分信号线,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将RS-232信号转换成RS-485信号,使用RS-232/RS-485转换器即可,使用时转换器插在计算机9针D型通信口,PLC与转换器之间通过信号线A、B进行两根线通信,即使用针3和针8。

2通信装置的软件实现

自由口通信是通过用户程序控制PLC通信口的操作模式,利用自由口模式,可以实现用户定义的通信协议,连接多种智能设备。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是以上位机发出数据的请求命令,PLC向其发送数据的方式进行通信的。

2.1通信协议

通过使用接收中断,发送中断,发送指令(XMT)和接收指令(RCV),用户程序可以实现在自由口模式下对通信端口的控制,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完全由用户程序控制。使用通信端口0与计算机通信时,通过SMB30允许自由口模式,而且只有在PLC处于RUN模式时才能允许,当PLC处于STOP模式时,自由口通信停止,通信口转换成正常的PPI协议操作。由于通信只使用A、B两线制进行数据传送,不能利用硬件信号作为检测手段,故在上位机与PLC通信发生误码时,将不能通过硬件判断是否发生误码,或者当上位机与PLC工作速率不一样时就会发生冲突。这些通信错误将导致PLC控制程序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使用软件,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控制范文篇3

财务目标的滚动控制

企业在一个经营期间的财务目标是年度目标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生产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指标来保证的。为便于实行财务控制的操作,我们归纳了以下公式:

1、目标利润=目标销售收入利润率×目标销售收入

2、目标销售收入利润率=当年生产目标利润十年初结存产品的利润/当年生产的销售价产值十结构产品预计销售收入

3、当年生产的目标利润=Σ(各产品目标产量标准品单价×目标质量)一目标成本一各项目标费用

4、目标成本=Σ(各产品目标产量×目标单耗×目标单价)十目标制造费用

按照上述公式,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纳入了实行目标控制的轨道,对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了定量的控制管理。在上述公式中,应用的是目标利润=目标销售收入一目标成本费用这一基础原理,而主要的控制方式是实行滚动控制,主要内容是以年度利润为目标,把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工作目标分解为阶段性执行目标,按时间进度控制工作进度,在分阶段的执行目标上,个别指标结果往往有超前或落后,就要通过实施控制使其进度趋同。滚动控制形成的是累进目标利润累进销售收入一累进目标成本一累进目标费用。这样,滚动控制目标从空间上纵贯全企业上下、分为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从时间上目标指标累进日旬月季年,分为年目标,季目标,月目标。整个滚动控制过程是由四个层次,六个环节来实施的。

四个层次是:六个环节是:

1、预算目标。这是一个自下而上预报指标,形成预算方案的过程。由控制中心在搜集大量成本、利润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发动企业由下而上预报经营期内工作目标,控制中心在汇总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据以预测出经营期内的成本费用和利润目标,报决策层研究确定。

2、确定目标。决策层根据预测的目标,召集中层管理干部讨论论证,进行方案的优化选定,经确定后公布目标,明确保证决议,明确目标责任,明确激励和奖惩办法。

3、分解控制。是根据确定的目标对成本和利润的组成指标层层分解。进一步明确下达到执行层和落实层,在执行目标的时间和进度上加以控制。

4、落实控制。是分解指标的进一步细化落实,使分解指标落实到工作终点,指标分劈到各项数据终点。

5、反馈。从目标落实点的基层起,在目标执行过程中逐级及时地把目标进度反映上来,提供出各种工作信息,报告各阶段上的目标执行结果。

6、分析。按时对反馈的结果和信息做出分析,找出各项目标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找出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找出哪些措施可以采用,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滚动目标方案。

日常工作中,以上四个层次和六个环节形成了财务目标控制工作的循环。这样的循环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进行,财务目标得以在滚动控制中滚动前进。

财务指标的弹性控制

企业的财务目标是由若干财务指标组成的,这些财务指标是由各方面的工作结果来体现的,为了达到财务控制的效果,我们重点实行的是刚性目标——弹性控制的方法。刚目标是指经确定组成目标利润的各项工作指标是硬性的,既在目标确定和分解之后,坚决执行,干方百计要完成或超额完成,在执行层和落实层上没有余地,如对于生产成本指标,变动成本采取定额控制,固定费用和相对固定成本采取限额控制,在目标的执行中遇到个别难题时,可以在企业内部加以协调,组织难点攻关、技术改进,此增彼减等措施来解决。弹性控制是指对财务指标采取伸缩性控制,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动态的,发展的,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如在执行财务目标过程中遇到成本费用的上升则要求产品价格和收入相应上升,遇到产品价格和收入的降低又要求成本费用相应降低;遇到销售上期产品或处理上期结转事项影响本期经营利润,遇到某一阶段上的亏损或某项产品的亏损等,都需要采取弹性控制。一是要控制其对财务指标数值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时间,二是要采取相应抵消或抵减其影响的措施。

控制范文篇4

许多难以举行有用控制的滋扰因素都市导致当局收入淘汰,付出增长,用度或丧失上升,这使当局(或布局)面临财政危害。全部确当局或机构都在差异水温和范畴上从事一些与危害干系的运动和交易,因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财政危害。许多转轨国家和生长中国家,经济。金融和社会政治范畴中的危害都有终极会集导向当局的趋向。由此削弱了财政的可一连性、当局的施政本事和可信性。在我国有种种迹象表明,90年月中期以来,中心和多数地方当局都面临着日趋加剧的财政危害。迩来几年许多乡镇财政因负债累累、困难重重而名存实亡并向上级财政伸张,便是范例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办理财政危害已成为改造和强化财政办理的一项要害性课题。

当当局面临紧张的财政危害时,唯一有用的步伐便是对财政危害举行实时而全面的辨别和控制。没有这种辨别和控制,要想全面评估当局的财政状态,实现长期的政策目的,制止随时都大概到临的财政不稳固性(以致财政瓦解),现实上是不行能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生长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确当局(包罗中心和地方各级当局)通常更容易遭遇财政危害,而且它们遭受财政危害打击的本事也更为脆弱。在这些国家中,最大的标题是财政危害不克不及得到实时辨别和控制。由于缺乏预先的辨别和控制机制,当决策者或办理者发明并试图控制已经到临的危害时,统统都为时已晚,而在此之前,当局敷衍本身遭受的财政危害及其变革情况,一样平常讲是不相识的,只管这些危害意味着当局随时都大概遭受巨大丧失。字串5

之所以云云,部门缘故原由在于传统确当局管帐、预算和陈诉均采用现金制底子。现金制虽然在有些方面有其上风,但却无法在财政危害孕育产生的时间就确认和计量危害,而此时正是控制财政危害的最佳机遇。错失这一机遇后,一旦潜伏的财政危害转化为现实的丧失即当局收人的淘汰部(或)付出的增长,当局就无法控制了。

与现金制相比,权责制底子在适时地确认、计量、陈诉和控制财政危害方面要好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转向权责制,财政危害才气得到得当的辨别和控制。现实上,在现金制下,实时辨别和控制财政危害仍然是大概的。现在OECD国家中已有高出一半的成员已差异水温和范畴地转向了权责孕育产生制,而且追随的国家将越来越多,但从中国的情况看,转向权责孕育产生制的条件远未成熟。因此,当前我们面临的标题是:在不变化传统的现金制底子的条件下,辨别和控制财政危害。

(二)

办理财政危害的第一步是在财政危害孕育产生的时间就辨别这些危害。辨别危害要求分析财政危害的源头和种别,尽大概量化危害,并议决得当的要领予以陈诉和暴露,这是控制危害的条件。

财政危害可以定义为“当局财政收入、付出(或用度)因种种缘故原由孕育产生出乎意料变更的大概性”。这是一个相当宽泛的定义,它表明财政危害可以是悲观的,即当局大概遭遇收人淘汰、付出或丧失增长;也可以是积极的,即当局大概遭遇收入增长、付出淘汰,或得到其他情势的优点(比喻在诉讼中得胜而得到补偿)。字串6

财政危害的源头是多样化和庞大的。许多滋扰因素及其综相助用,很容易将当局财政推向高危害的情况中,粉碎财政稳固并使当局难以实现其财政政策目的。这些滋扰因素很少受到当局财政控制,有些则完全不受财政控制。凭据控制程度依次递减排序,引发达政危害的滋扰因素一样平常可以区分为四个方面:

1.法定的财政使命,范例的是养老保障付出,这些开支没有牢固的限额,由于它们受生齿年岁(老龄化)、现有人为程度及其调解、预期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周期等一系列庞大因素的影响;

2.或有财政使命,范例的如当局对第三方的贷款保证和补偿(包罗对金融机构遭受丧失的补偿),这些财政使命孕育产生与否,只能由特定变乱的孕育产生大概不孕育产生予以证实;

3.经济周期性颠簸,许多重要类别的财政收入和付出对经济周期高度敏感,一旦经济陷入衰退和高赋闲中,这些类别的收入大概大量淘汰而付出则会大大增长,导致财政不稳固;

4.其他可以对当局造成紧张负面影响的不测变故,比喻庞大自然灾害、战争、歇工或政治动荡等。

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其重要性却因差异国家和时期而异。在中国的地方财政中,人们存眷最多的是或有财政使命情势的财政危害,这些使命的一部门得到执法、合约或其他正式左券的明确承认,但也有相当一部门来自当局基于“操行使命”或“大众等候”而向那些遭受财政丧失者提供的救济,比喻当局大概议决提供财政拨款,对陷入逆境的金融机构施以援手。

字串4

(三)

现在得到普遍承认的财政危害分类要领是由哈那·波拉克科娃(Hanspoackova,1998)创建的。这一分类的底子是财政预见性。具体包罗:(l)明确的和隐含的财政使命。两者的边界在于:明确的财政使命由一项执法或具有执法效力的合约所确认,隐含的财政使命则孕育产生于当局基于大众等候或优点团体压力而包袱的操行使命,这些操行使命虽不具有执法效力,但很大概导致当局付出增长或收入淘汰;(2)确定的和或有的财政使命。确定的财政使命意味着无论怎样都将孕育产生的财政付出,或有的财政使命意味着只有在特定变乱孕育产生时才会出现财政付出。

凭据以上尺度,财政危害一样平常被分为四类:

1.明确的负债和答应。无论特定变乱是否孕育产生,偿付这些负债和推行这些答应都是当局必须包袱的财政使命,比喻已纳人预算部署的付出项目,已纳入预算部署的多年期投资条约,已纳入预算部署的公务员薪金、养老金和负债。

2.明确的或有负债。由大概孕育产生或不孕育产生的伶仃变乱触发的法定义务或合约性使命,比喻当局的贷款保证和当局对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

3.隐含的负债。由大众等候而非执法引起的付出使命大概预期的财政包袱。比喻大众一样平常会等候当局维修底子步伐,支持社会保障筹划,即便执法并不要求当局这样做。

字串4

4.隐含的或有负债。这类财政使命具有最低的可预见性,是由大概孕育产生(或不孕育产生)的特定变乱引起的“非法定的”财政使命,比喻当大的金融机构休业或大的自然灾害孕育产生时,人们预期当局会举行干预干与。

控制范文篇5

一、指导原则

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控,加强合作、降低损失。

二、加强领导

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2、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协调小组,组长由同志担任,成员由任。

三、建立应急系统

1、应急救援队:队长由同志担任,队员由干部、居民小组长及民兵应急分队队员。

2、现场维护队:队长由同志担任,队员由干部组成。

3、通讯联络队:队长由同志担任,队员由同志组成。

4、善后安抚队:队长由同志担任,队员由各居民小组长组成。

5、事故调查队:队长由同志担任,队员由各居民小组长组成。

控制范文篇6

解决中国的国营企业问题尚需要深入触动微观机制的最本质的问题,即企业的控制问题。体制改革不是万能的,要紧的是微观机制的改造。我国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只在宏观经济范围提控制还不够,也不能在微观经济中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其实,变革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的研究已日渐成熟。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部分构造了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帮助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内控及其控制对象,使企业能够以内控为有力武器,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五方面开展工作,为实现各项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遵从性目标而自觉奋斗。

国际先进内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启示我们:要正确理解内控与管理的关系、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和内控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我们要呼唤企业的控制意识,理直气壮地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实践,人们逾来逾感到强化管理的重要,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才能加强管理。内部控制的概念被国际同仁所强调,引起了中国金融界,特别是银行界的关注。自从1997年人民银行发出“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以来,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普遍开展了整章建制的工作。这一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新形势下的内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项工作又常被误解为仅仅是金融机构的事,生产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其实,所有制及其组织结构并不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是企业内部的控制文化和控制机制,中国国营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其内部控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和创造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中国企业界的迫切任务是运用先进的内控理论和方法,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本文通过对部分国际先进内控理论和原则的分析,阐明内控的内涵及其与管理和内部审计(稽核)的关系,分析内控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以便促使经营管理者加强有效控制。

一、转变观念

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界进行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机构向商业化金融机构演变的基本前提。

1.体制改革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近二十年来,举国上下议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改革了。“以改革带动发展”也被一些地方当作战略口号指导各项工作。我们一直批评计划经济制度管得太严太死,却淡漠了经济活动内部的至关重要的控制机制,特别是微观领域的经济单元(包括金融与非金融企业)的自我控制意识逐渐淡化。且不说国际理论界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尚未休止,倒是应该指出,并非一切进步都只是靠了改革才取得的。如果政治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控制不是同改革并驾齐驱,中国的局面远不会象今天这样好。许多问题的解决又是改革本身力所未能及的。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我们对企业改革重视得不够吗?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不知为改善企业倾注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改革的力度不够吗?从利改税到企业转制,从破产兼并到减员增效,各项法规和措施层出不穷。为什么许多企业始终建立不起自我约束的机制?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也就是不能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显然,只在宏观经济范围提控制还不够,也不能在微观经济中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其实,体制改革不是万能的,变革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

2.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内部控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内涵,尽管其中的某些内容会有一致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控制模式为实现国家计划服务。由于国家计划规避了大部分市场风险,国营企业的控制方式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现在,企业的控制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新的形势下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了,不必考虑是否先进。这就混淆了不同性质经济中的企业在服务对象和控制方式上的不同。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都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害的。

3.转变对内控目的的认识:搞清内控的含义,并理解内控的目的,对经营管理和内审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内部控制的概念经过了由“部分控制论”向“全部控制论”的发展。“部分控制论”认为内控包括:1)经济业务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或者,2)内部牵制(会计)和内部审计两部分。这种认识的一个缺陷是,内控只与资产管理有关,而与行政、业务管理无关。“全部控制论”克服了这个缺陷,认为控制内容已超越会计和财务范围,渗透到经营的各个方面和管理的全过程。

内控目的论的发展也经过了下述阶段:1)“三目的论”认为,内控是为了保护单位的财产,会计记录的准确可靠和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2)“四目的论”认为,内控除了保全资产和检查财务资料的准确可靠性以外,更重要的是执行管理政策,提高经营效益和效率。

上述发展的启示在于,对内控的检查评价应有别于传统的思路,并且目的要明确和全面,检评要完整和深入。

4.跟上国际内控研究的步伐:同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仰仗于微观机制的作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非常重视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趋向合理化。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是资金的供给者如何采取措施,确保其投资取得回报。强化内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内控模式有英国的Cadbury、美国的COSO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趋于一致的政策和建议。其中尤以美国的COSO模式从理论到操作方法上阐述了一整套完整的内控框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le)又在这些先进模式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于1998年提出了建设银行内控系统框架的十三项原则。我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大量的非金融性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许多失控的教训表明,跟上国际内控研究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内控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充分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有其科学的定义和丰富的内容。只有深刻理解内控的内涵才能明确如何强化内控。

1.准确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不同部门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内控会有不同的看法。现代内控理论试图提出能被普遍接受的内控定义,以便满足不同单位的需要。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1994)的定义是:内控是一个受某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影响的过程,而设计这一过程是为了实现下述三大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会报告的可靠性;对现行法规的遵守。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参照各国的有关理论,在内控定义中进一步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内控的影响,组织中的所有各级人员都必须参加内控过程,对内控产生影响。巴塞尔委员会把内控的三大目标分解为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操作性目标不只针对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其他各种活动;在信息性目标中还把管理信息包括了进来,明确要求实现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表1关于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的表述

COSO的内控目标

Basle的内控目标

1

经营的效果和效率

操作性目标: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2

财会报告的可靠性

信息性目标:财务和管理目标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对现行法规的遵守

遵从性目标: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

资料来源:美国COSO(1994);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8)。

这三大目标满足不同的需要,又相互交叉。显然,内控是保证各项业务发展的,而不是妨碍其发展的。在操作性目标中,经营的“效果”是根据实际产出与预期计划的产出比较而言的;经营的“效率”是根据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比较而言的。此外,公司或银行不能为实现经营性目而不遵从法规,也不能为实现遵从性目标或操作性目标而违反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这是一种“全部控制论”的概念。良好的内控系统应能够确保上述三大目标的实现。上述内控定义说明:

1)内控是一种程序,它意味着向某一终点努力,但不是终点本身;

2)内控是用来取得一种或多种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的目标;

3)内控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政策、守则或表格;

4)只能期待内控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内控的明确而科学的定义为各种单位提供了比较一致的标准,以便各单位能够评价其控制系统和决定如何加强控制。经营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应该参照有关法规和实施细则,设定一些具体的标准,认真考察被检查单位的内控系统,看其是否合理地确保了这些目标的实现。如果不能,总是可以从内控的某些方面找出问题的。一家银行或公司内控抓得好不好,可以从上述三大目标加以总体考核:它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合理地确保了他们理解该单位实现其操作性目标的程度?它的财务报告和各项管理信息是不是可靠、完整和及时地被草拟和提供了?它的各项活动是否遵从了现行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这些方向性的标准无疑是对一个单位比较有力的鞭策。细化这些标准,对内控的深入考核更有益处。

由此可见,审计部门以往所提的“合规性审计(稽核)”、“效益性审计(稽核)”和帐务检查等等都属于专项审计,也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审计(稽核)工作的重心应当转向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再监督,而对内控的检查评价有别于传统的审计思路,其目的要明确和全面,检评要完整和深入。

2.从总体上把握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重要的是,现代内控理论赋予了内控广范的职能,把内控置于很高的层面上,从而强化了内控的作用。1994年COSO认为内部控制涵盖了五大组成部分的丰富内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而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则在控制环境中强调了管理层的督促(oversight)和控制文化;在风险评估方面将风险的识别和风险的评估并举;在控制活动方面又突出了职责分离的重要性;该委员会特别对信息与交流作了更多的解释;除了监督评审活动之外,还把缺陷的纠正这种被COSO认为并非内控的活动也归纳为内控活动。巴塞尔委员会还在上述内控的五大组成部分之外,增加了监管当局对内控的检查和评价,把它作为内控的另一不可忽视的内容。

表2关于内部控制的五大组成部分的表述

#COSO的分析

Basle的分析

1

控制活动

管理层的督促与控制文化

2

风险评估

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与职责分离

4

信息与交流

信息与交流

5

监督评审

监督评审活动与缺陷的纠正

资料来源:同上。

不论是COSO还是巴塞尔委员会都跳出了传统的平面式的简单思维方式,而把内控视为多维立体的空间,促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控制和控制对象,分析解决管理控制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其中还引出了“全息论”的概念:这五大组成部分和三大目标是紧密相联的,就象一个人体的细胞包含了人体的各种信息那样,一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机构、一项业务或一位成员都包含或反映出该组织中的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部分等各种信息。

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部分构造了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现代内控理论对内控日臻完善的描述帮助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内控及其控制对象,使人们能够以内控为有力武器,为实现三大目标自觉奋斗。

3.全面理解内控五大组成部分的内容:内控已经被COSO从理论上分析成为下述完整的有机结合的整体,并且得到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认同和发展。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它奠定组织的风纪和结构,并且涉及到所有活动的核心―人,特别是人的控制觉悟,还反映政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生产性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对内控的要求。

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激励与诱导机制、精神指导、员工能力、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主要的问题是管理层要充分说明内控的完整性;公司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要积极地进行控制;员工的能力与其责任要相匹配。巴塞尔委员会有关管理监督和控制文化方面的原则包括:

1.董事会应当负责批准并定期审查整个经营战略和重大政策;理解经营的主要风险,确定这些风险的可接受水平,保证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步骤,识别,衡量,评审和控制风险;批准组织的结构;并确保高级管理层不断评审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在确保建立和维护充分和有效的内控系统方面,董事会负有最终的责任。

2.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由董事会批准的战略和政策,维护一种组织结构,能够明确责任、授权和报告关系;确保所委派的责任能有效地执行;确定适当的内控政策;并监督评审内控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按照高标准促进员工的职业道德(ethics)和完整性(integrity),在机构中建立一种控制文化(controlculture),在各级人员中强调和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公司机构中的所有人员都需要理解和发挥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

2)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

风险评估中的要素包括关注对整体目标和业务活动目标的制定和衔接、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变化的认识和各项政策与工作程序的调整。

有关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的原则强调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识别和不断地评估有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种种物质风险。这种评估应包括公司和公司集团所面对的全部风险(如银行要面对信贷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reputation)风险)。需要不时调整内控,以便恰当地处理任何新的或过去不加控制的风险。

3)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高层检查、直接管理、信息加工、实物控制、确定指标、职责分离等。

在控制活动中主要关注控制与风险评估过程的联系、控制活动的适当形式及其实施、对执行政策和管理指令的保证、控制活动的针对性(尤其是对信息系统的控制)等等。有关控制活动和职责分离的原则包括:

1.控制活动应当是公司日常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建立适当的控制结构,明确定义各经营级别的控制活动。这些活动应当包括高层审查;对不同部门或处室的活动的适当控制;物理控制;检查对敞口限额的遵从情况;对违规经营的跟进情况;批准和授权制度;查证核实与对帐(reconciliation)制度。

2.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适当分离职责。人员的安排不能发生责任冲突(conflictingresponsibilities)。要识别和尽力缩小有潜在利益冲突(conflictsofinterest)的地方,并遵从谨慎的和独立的监督评审。

4)信息与交流:存在于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使员工得以搜集和交换为开展经营、从事管理和进行控制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的经常性评价。

在信息方面要注意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在交流方面也要注意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渠道和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注意控制信息系统。有关的原则包括:

1.一个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和遵从性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中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accessible),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使用。

2.有效的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涵盖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动。这些系统,包括那些以某种电子形式存储和使用的数据的系统,都必须受到安全保护和独立的监督评审,并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充分安排加以支持。

3.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影响他们的职责,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5)监督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

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在监督评审活动和缺陷的纠正方面应当遵循下述原则:

1.应当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对主要风险的监督评审应当是公司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并且各级经营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定期予以评价。

2.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要独立进行,应得到适合的培训,并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人员。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工作,并向高级管理层直接报告。

3.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应当把有关物质的内控缺陷报告给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此外,巴塞尔委员会还针对监管当局对内控系统的评价提出,银行的监管人员应当要求所有的银行,不论其规模如何,都具有有效的内控系统,而且其内控系统符合他们的表内外活动的性质、复杂性和内在的风险;内控制度应当随银行所处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得到调整。凡监管者确定某银行的内控系统不能充分或有效地针对银行的具体风险内容(例如,不能涵盖巴塞尔委员会内控文件所载的全部原则),监管者应当采取适当的行动。

以上五大组成部分与前述三大目标有机地相结合,构成了内控的完整体系。COSO是为各行各业提出这一思路的。尽管巴塞尔委员会的内控原则主要是针对银行业的,国内外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在体制结构上也有所区别,我国的企业工作者仍然很有必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从内控的三大目标出发,去考察本单位上述五大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看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内控制度,而且,这些制度是否得以认真贯彻实施。审计检查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也应当沿着这条思路,按照这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去设计。

三、关于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关系

不了解内控与管理的关系,就不可能充分加强内控工作。内审或审计人员在检查监督的过程中,时常发现被查单位的管理层对内控认识比较肤浅,也不甚了解内控与管理、内控与内审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内控,抓了管理,内控自然就到位了,因而也没有必要特别强调内控。也有人认为内控是内审(稽核)部门的工作,抓内控应该由内审部门牵头。有些内部或外部的审计人员在进行内控检查的时候,也因认识模糊而无从下手。因此,很有必要搞清内控与管理的关系。

1.管理的内涵及其与内控的同异

从广义上讲,管理是管理者确立目标和战略,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和操作方法去实现目标的全过程。管理者要执行聘用合同,为公司或银行的所有者的利益确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包括全局整体性目标和各项业务活动水平上的目标,然后制定各种战略和实施计划。管理者要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为依托,以一定的规章制度为依据,采取种种方法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者有责任控制局面,并解决和纠正在监督检查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包括对有问题责任人的追究和处罚。由于所定的目标和战略计划会对管理单位(如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管理科学运用科学的原则和分析性方法,研究企业的行为。在发达国家,不论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日益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以求实现投资者应得的回报。先进正确的管理方法加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促进了管理的合理化和效率。

广义上的管理涵盖比内控更为广泛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内控活动,也并不是说非内控性的管理活动就都不重要了。比如,设定目标的决策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责任,为内控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国外,公司的所有者代表(董事会)也要参与甚至领导这种决策。但是,重大目标的最初设定并不是在内控的工作范围之内。同样,许多管理方面的具体决策和一般性活动并不都代表内控。

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内控是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criticalcomponents)。管理的学问就在于抓住管理活动中的那些对实现目标至关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所说的“研究任何过程……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比如,COSO等理论所描述的内控内容中都列举了许多控制要素和风险,这些都是管理者必须关注的地方。又如,尽管COSO认为错误的纠正行动不应属于内控活动,但是巴塞尔委员会却将其列为内控的范围。原因很显然,纠正错误已成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目标的实现。同理,战略计划和风险管理这些本来被COSO视为非内控性活动,却被巴塞尔委员会分析为内控范围之内的活动了。尽管目标的最初设定是内控的前提条件,但是内控并没有完全放弃对这方面的关注,内控的重要职能之一又是监督目标的设定和实现过程。至于业务活动水平上的目标的设立,虽然也被COSO视为非内控性的活动,但在COSO提出的内控操作方法中(例如在其《参考手册》和《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工作表》中),这些目标都是内控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下表仅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资料来源:同上。

2.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是针对目标而言的。风险实际上就是可能妨碍目标实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这样看来,风险的概念就扩大了。比如,一个武士在张弓搭箭,射向猎物的时候,他的目标是射中猎物,而他的风险就存在于他射击猎物的全过程。首先,他本人的素质,他的精、气、神,他的体力和视力。其次,他的弓箭的质量。再次,猎物的大小、距离和移动速度。此外,狩猎时的环境、气候条件(风速)等外部干扰因素,也构成对击中目标的风险。对一家公司而言,风险既预示着机遇,又会影响其竞争能力,并影响其维持融资的能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其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能力。

风险是如此之广泛,以至于有人认为风险管理就是内部控制,甚至风险管理包括了内控。把两者混淆的问题在于没有看到内控是管理的更本质性的内容(essentialpart)。

诚然,风险管理是整个管理活动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指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人员的聘用、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以及报告程序等等。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控要做的。特别是内控并不负责风险管理目标的具体设立,这是管理过程起始阶段的活动。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或事件进行评价,并做出完整的专业性鉴定的一种系统过程。当然,风险评估首先要注意目标问题,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也谈不上目标实现的风险。但是在目标方面,内部控制并不是目标的制定活动,而是对目标制定的评价工作,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风险的评估,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立为内控中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前提条件。内控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间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比如,对风险的评估和由此实施的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活动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工作。

内部控制强调评估经营管理活动中突出的风险点(当然,这些风险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建议经营管理人员针对这些风险点实施必要的控制活动。这里所评估的既有内部的风险,又有外部的风险。那种以为内控只是控制某单位的内部风险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COSO和巴塞尔委员会都认为,内控的过程涵盖了公司所面对的,并在公司内由各级人员所经营的所有的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然而现实中的风险管理却很实在,巴塞尔委员会指出,风险管理不同于内控之处在于,典型的风险管理比较关注特定业务的战略的评审,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公司业务领域内的风险与报酬来使收益最大化。在我国一些银行里,风险管理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授信或部分业务(如信贷)的授权管理;广义的风险不仅有信贷风险,还包括国家与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等等。而广义的风险管理又似乎难以真正落实到银行的某一具体业务或管理部门,成为它的责任。其结果,我国的银行实业界尚不存在广义的风险管理的概念。不少银行不能对各种风险进行总体研究和控制,甚至连统一授信都难以在一些银行里真正实现。

不过,现实情况中的风险管理一方面有其特有的内涵和现实的范畴,另一方面也在某些内容上与内控相交叉。在上节中,COSO认为风险管理不属于内控的范围,而是非内控性的管理活动,这种分析也是有片面性的。特别是风险管理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和“控制活动与职责分离”等内控内容中,与内控相交叉,属于内控强化过程中的管理活动。

然而,内部控制还包括“管理层的监督与控制文化”、“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重要的内容。在现实中,管理层的监督并不是没有,而是远远没有强调到某种“控制文化”的程度。“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这两大内容的内控也没有达到现代内控原理的要求。特别应该指出,风险管理的全部活动都在内控的监督评审之下,不外乎一些国内外专家认为,内控涵盖了风险管理。内控的确处在比风险管理更高的层次上,尽管内控并没有超出广义管理的大范围。下图从现实考察的角度勾略了内控同广义的管理和现实的风险管理的关系。

图2内部控制同广义的管理和现实的风险管理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内控与内审的关系

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开展整章建制的工作中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反映在处理内控与稽核的关系上。例如,认为内控主要是稽核部门的事,应该由稽核部门牵头此项工作。有的银行干脆在稽核部门内设立了“整章建制处”,负责领导全行的整章建制工作。有些认识往往来自高级管理层。稽核人员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生产性企业也同样会遇到此类问题。澄清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内控与内审的关系,对于加强企业内控实属必要。

1.内控首先是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

内部控制是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合理保证其各项目标实现的动态过程。内控程序涉及工作目标的确立,风险的识别和分析,针对风险研定控制措施,并对所采取的控制活动进行监督评审等等。这些控制业务显然首先是各级经营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本文所指的经营管理部门有别于内审监察部门。后者尽管也是内控组织体系的重要环节,但是独立于前者之外。

在实际工作中,内控工作往往被领导委派给内审(稽核)部门去计划和安排,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金融系统的内控文件是由人民银行原来的稽核监督部门下达的。一些单位在接到文件后,没有注意区别商业机构和央行在职能上的本职区别,也没有理解内控工作的内涵,而简单地把内控任务交办给本单位的稽核系统。其次,具体业务部门有重业务经营,轻管理控制的传统倾向。有些业务和管理部门习惯于执行各种业务的“硬指标”,而把内控(例如整章建制工作)作为“软任务”推给“综合部门”去应付。第三,尽管各经济实体中都存在内控制度和控制机制,但是其控制系统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在控制的组织结构上,的确缺少一个专司内控的综合管理部门;而也确有文件把稽核部门称为“内控综合管理部门”。第四,在专业银行体制下,稽核部门曾经是缺乏权威性的比较薄弱的部门,银行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虽然提高了该部门的地位,但在许多单位里仍显现不出稽核部门足够的重要性。在一些综合部门相互踢皮球的情况下,任务也难免被分派到稽核部门。这些问题在生产企业里也存在。

经营管理部门首先要重视内控,只有把内控视为本身的基本职责,才能把这项工作当作硬任务去安排。因此,在整章建制中,人民银行曾明确指示各金融机构,组成专门的领导班子(如内部控制委员会)去领导和组织这项系统工程。而内审部门应当独立于这项领导工作之外,才能真正起到对工作的监督作用。

2.内控主要是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

内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已经在发达国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机结合的理论体系和严谨的操作方法,很值得我国在国营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改制和再造其内部治理结构时予以借鉴。

内控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经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首先,合乎标准的内控需要公司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正常的职业道德,而公司的管理层又能够以恰当的管理风格和正确的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特别是控制文化。同时,设计适应业务发展的组织结构,配备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制定合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战略决策系统等等,也都是加强内控的必要环境条件。

第二,“风险评估”也主要是各经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而满足于执行指令。这种方式给国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转轨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金融系统近年来存在秩序混乱,案件频频,经营亏损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风险管理落后。风险的防范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对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进行判别和预测,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化解风险的种种控制措施。

第三,当风险已被发现之后,经营管理者还需要调动机构和人员,切实执行所制定的“控制活动”,以便防范和化解风险,合理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细致的,包括高层检查,直接管理,信息加工,实物控制,确定指标,职责分离等等。

第四,在信息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时代,“信息与交流”是经营管理中的另一不容忽视的职能。在把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控制信息搜集整理出来以后,经营管理者要利用可靠信息为实现目标服务,并向适当的部门和负责人进行交流。

如果把如此丰富的内控工作统统推给审计或稽核部门去做,一个直接的恶果就是削弱了经营管理部门的风险意识和控制觉悟,使他们满足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指令的执行方式,而无意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形势。另外的一个后果是使审计人员不务内审业务,而去参与经营管理活动,自然分散了审计人员的注意力,也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因此,控制活动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对内控的检查评价主要是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

“监督评审”是内控体系的第五大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对上述内控活动,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与交流”等内容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包括从整体水平上和从业务活动水平上对内控进行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评审。重要的是认识到这种检查评价不仅首先不是,而且主要不是内审(稽核)部门的工作。

对内控情况进行监督评审犹如设立一道道防线,而第一道检查监督的防线就应由经营管理部门的各级负责人监守,包括设置和执行岗位内部和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进行前后台和部门之间的平衡制约等等,并应不断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整体效果。他们要对内控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把大量主要的风险问题在第一道防线予以切实解决。这里,他们不仅要深刻地自我评价所开展的控制活动,还要提出改进控制和进一步化解风险的措施,并交上级主管验证。这种自我评价要规范化和制度化,必要时应实行离岗检查和交叉检查的制度。在实际中,这种工作往往被以工作忙、人手少或成本高而忽略掉了。例如把对离任负责人的评审统统推给内审(稽核)部门进行“离任稽核”,不仅加重了内审负担,而且常使该项工作流于形式。恰恰是疏于自我检查和评价,造成部分管理人员有章不循,一些基层单位问题成堆。

财会部门应当形成化解风险的第二道防线,财会人员负责行使后台监督的重要职能。业务的每一项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都会在帐面上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保证这种反映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并有责任以会计资料为依据,控制企业经济活动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并报告所发现的违法违规的财务事件;财务主管在会计科目设置、帐务汇总和财务报表分析后也可以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种种问题,促使企业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财会部门不仅要把第一道防线上遗漏掉的大量问题尽力查找出来,而且要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例如在跨部门乃至全单位范围)发现问题,研究对策,预测风险,并提供信息。目前,财会部门在金融系统中的权威性是有的,不过,一些财会部门忙于一般性会计核算,加上种种原因造成责任心不强,尚未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和管理会计的职能。

如果认为对内控的检查评价只是内审(稽核)部门的工作,上述两道化解风险的重要防线就会被忽略甚至取消。这一方面会大大削弱各单位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另一方面会因为大大加重内审部门的工作负担,而必然降低内审工作的质量,提高内审方面的监督成本。

4.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

如果我们把内控的“监督评审”职能视为内控“宝塔”上的最高级的部分,那么内审(稽核)监察工作就应该处于内控宝塔的尖顶部位。所谓“再监督”就是在前述两道防线之后的第三道防线,每一个公司都应当设立这一战线。对于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来说,这第三道防线更是必不可少的。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内审(稽核)已经变成了最后一道防线。尽管从监督职能的角度来看,内审监察部门的工作量应大大少于经营管理部门的自我监督检查和财会部门的管理监督,但是,内审监察部门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性,加上其组织系统的垂直性,赋予了该部门行使对内控进行再监督和再评价的特殊重要的职能。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稽核监察人员在严密的计划和组织之下,能够独立地按照法人要求,有选择地对内控的各方面行使其检查职能,并能够将检查评价结果直接地反映到高级管理层乃至最高级领导人,然后有权督促内审监察建议的落实。为了强化内审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许多西方的金融机构都成立了独立于经营管理活动之外的内部审计(稽核)委员会。

改革开放之后,企业面临种种风险。在经济生活日益货币化和证卷化的过程中,国有专业银行也正在商业化,同时,各种金融机构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新的形势要求金融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内审工作从传统的以对帐目和会计凭证进行核查为主,转向以对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为主的审计方式上来。审计人员应认识到这一带根本性的变革,具有对现代内控理论和方法的超前认知,并把对内控水平不高的单位和内控意识不强的人员(特别是管理层)进行咨询服务作为内审工作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帮助这些单位和人员转变观念,加强内部控制。

有人认为内审(稽核)部门在经营管理部门的内控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去进行内控检查评价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这种认识忽视了审计部门有促进被检查单位完善其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其实,大多数单位都有内控制度,只是其完善程度不同和执行情况不同。虽然内控水平的提高要靠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但是,审计人员不能等待被检查单位的内控制度完善之后再去审计,而检查评价本身就是在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其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加强内控的重要性,审计人员的任务就是要多在这方面提供咨询服务,以先进有效的内控检评方法,有计划和有重点地对各级经营管理部门(包括人事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再监督检查。这里,检查的方法要规范,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并将检查评价结果独立地和及时地报告有关负责人和部门。同时,审计人员应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内控的建设性意见,督促这些单位改进内控状况。

当然,在组织结构上内审监察部门并非独立于内控的整体框架之外,内审监察部门也属于控制环境的一部分,其本身也需要对自身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相应采取认真的自我控制措施,在进行信息与交流的同时加强自我检查和评价。在稽核人员和内审部门比较薄弱的单位尤其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

总之,内控不仅首先不是,而且主要不是内审监察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内控的检查评价也主要不是他们的责任;但同时,对内控的再监督又是内审监察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今后,中央银行在向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布置内控任务的时候,应该区别它们的经营管理部门和内审监察部门的不同职能;而金融机构本身在接受央行指示或任务时,也应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在执行中注意保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正确认识内控与内审的关系会推动各单位(特别是金融机构)的整章建制等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业务的内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内部控制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内部控制的十三项原则反映了在内控建设方面的下述国际发展趋势:

1.强调高级领导层的控制责任(Tuneatthetop)。首先,董事会充分理解公司的主要风险,正确设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并定期督导高级管理层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这些风险;确保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帮助董事会行使这方面的职责。其次,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程序,通过维护某种组织结构去明确职责、权限和报告关系;确保职责的有效执行;制定有效的内控政策;并监督评审内控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大力提倡和营造一种“控制文化”。一方面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促进在道德和完整性方面的高标准,并在机构中建立一种文化,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理解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并在程序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效的内控系统的一项实质性内容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控制文化。

3.企业要充分关注对全部风险的评估。特别要明确银行是承担风险的机构,生产企业也需要不时调整内控,以便恰当地处理任何新的或过去不加控制的风险,并对企业不能够控制的风险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4.控制活动已被当作企业日常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对经营管理的额外补充。有效的内控系统能够迅速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建立适当的控制结构,明确定义各经营级别的控制活动。特别强调适当分离职责;识别和尽力缩小有潜在利益冲突的地方;并遵从谨慎的和独立的监督评审。

5.发达国家非常强调企业的信息与交流。首先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获性,并且信息应能够前后连贯一致。其次是信息系统应受到安全保护和独立的监督评审,防止突发事件;特别注意有效地控制电子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另外,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相关信息的正确传达。

6.企业应当注意加强监督评审活动,并强调缺陷的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不断地而不是间断性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企业内控的总体效果和主要风险;对内控制度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并将结果向高级领导层直接报告;及时报告并果断处理所发现的内控缺陷。

7.对内控制度的评价已成为企业内审监督门的日常监管工作和现场检查监督的一部分。内审监督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应要求企业具有有效的内控制度,充分和有效地化解企业的风险(特别是主要风险);监督部门应检查高级领导层的内控态度、内部审计部门的有关工作和外部审计的检查结果等等,对不合要求的企业采取措施。

当然,内部控制既有重要作用,又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例如,1。企业的内控应能合理地确保基本经营目标的实现;但不能把一个本质上很坏的经营者变好,不能左右政府政策和计划的改变,以及竟争对手的行为和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2。内控应能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和合法合规,但不能绝对保证做到这一点,而只能合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受到内控制度内在的限制,包括决策者失误和决策错误导致的经营中断。控制还可能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谋制约。管理层也有能力践踏内控制度。此外,内控制度的设计还受到人、财、物等资源的约束。

国际先进内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码给了我国企业界三点重要的启示:

1.要正确理解内控与管理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并高度重视内控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由公司决策层和部门领导带头,动员各级员工营造良好的控制文化,在内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和共同语言,按照内控的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部分,以规范的内控操作方法,实行对经营管理中各种风险的逐级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要正确理解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进一步确立内控在整体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按照国际规范的内控原则和系统框架,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内控组织结构,如建设内控的执行系统(内部控制委员会)和监督系统(内部审计委员会),尽快在体制上明确高级管理层在这方面的责任,加强对内、外部所有风险的总体研究和控制。

3.要正确理解内控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明确内控主要是经营管理部门的责任,对内控的检查评价也主要是经营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把工作的重点尽快转向对经营管理的内控系统进行有效的和全面的审计再监督,并在监督评审中注意保持独立性,建议和敦促经营管理部门纠正控制的缺陷。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呼唤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需要理直气壮地在微观经济中加强管理和控制。要让人们明白:改革不是万能的,企业应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整章建制,严肃纪律,把控制的水平提起来,让改革和控制一同成为企业化解风险,创造效益的武器。

常有意义的是,内部控制还有一套系统的和操作性很强的方法,作者已经发表文章作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参考资料: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金融时报》,7月30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8)《银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9月,英特网。

人民银行(1997)“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

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mmission(COSO)(1994):InternalControl

-IntegratedFramework,intwovolumes.

李凤鸣(1998)《内部控制设计》,经济管理出版社。

杨树滋(1997)“关于内部控制系统评审的几个问题”,《金融稽核监督研究》,总第7期。

HaiqunYang(1995):BankingandFinancialControlinReformingPlannedEconomies,MacmillanPress.

杨海群(1995)“论银行的控制与被控制”,《经济研究》,第5期。

杨海群(1999)“稽核评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状况”,《金融稽核监督研究》,第1期。

控制范文篇7

成本控制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成本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可以事先限制各项费用和消耗的发生,有计划地控制成本的形成,使成本不超过预先制定的标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标准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成本构成进行分解,找出影响企业成本的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成本控制制度,该制度应抓住关键点,而且数目不宜太多,以便有利于控制;该制度应尽可能制定的可以衡量,比较具体且可以考核。如果不能衡量差异,就不能界定成本控制结果的好坏,是控制过程难以操作。该制度应将各项经济指标层层细化,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同时,相应地制定可控费用的管理办法,做到硬指标、硬任务和奖罚激励措施并举,增强广大员工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参与成本管理。

(二)建立成本控制的归口、分级责任制度

在成本控制的归口负责制下,各职能部门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分别承担一定的责任。其中,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下达,保证完成产量;供应部门负责制定物资储备定额,控制物资的消耗,节约物资的采购,保管费用;劳动部门负责劳动的合理组织,制定劳动定额,提高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控制工资支出;机电部门负责制定设备利用定额,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减少维护保养费用;动力部门负责水、电等劳动定额的制定和管理,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努力控制劳动消耗,其他各有关部门负责与本身责任有关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费用支出。当然,成本归口控制不应局限于几个成本指标,而必须同时从增产和节约两方面着手,抓好成本的控制工作,才能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成本

目标责任应是建设性,创新性的,而不是惩罚性,目的是通过实行管理控制来促使全体职工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因此,该责任成本应具有挑战性,而同时又切实可行,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二、强化成本的日常控制

(一)对材料的控制

对材料的控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材料消耗量的控制;二是材料价格的控制,而以对材料消耗量的控制为主。

要控制材料消耗量,首先,应按标准消耗量为依据,严格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各部门只能在规定的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需要超过限额领用材料时,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一定的批准手续,采用超额领料单进行补偿;其次,要实行材料总量控制,即对原来的各种定额重新进行测定,降低各种定额的消耗量,从而达到控制总支出的目的。

对材料价格的控制,主要是控制材料的买价,虽然买价的变动主要是由外界因素所引起的,但从内部控制方面也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签订供应合同时,在保证规格、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争取最低的价格;

(2)财务部门应要求供应部门严格按照公司采购的规定即招议标、比价采购的原则确定的价格采购材料,而不应以高价购入生产急需的稀缺材料或其他材料;

(3)对于供应单位任意抬高价格,财务部门有权拒绝支付货款的抬高部分。

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材料,实行单项控制,查明原因,彻底消灭浪费现象。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生产设备,提高材料、配件的自制加工能力,做到能自己加工的一律不外出加工,自己能生产的,一律不外购。

(二)对工资的控制

对工资的控制主要是从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监督工资基金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

在日常生产中,应根据工时或产量标准分配生产任务,及时正确反应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以及工时差异和差异形成的原因,按照责任归属,把这些差异反馈到责任者或责任部门,以便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新的措施,迅速防止不利差异的扩大,巩固和发展有利差异。

企业必须按照工资政策、定员人数和月工资标准,并根据经常性资金、各种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编织工资基金计划。为了控制工资基金计划,还应对部门下达工资基金指标,控制工资基金的支出,并定期考核。这就要求财务部门配合劳动工资部门,监督各部门严格遵守编制定员,按有关规定来支付奖金和工资,不得滥发奖金,任意扩大津贴享受范围,增加项目和提高标准;严格执行有关工资待遇规定,防止多发现象;对于加班加点要严格控制,必须事先经领导批准,才能发放加班加点工资。

(三)对制造费用的控制

对制造费用的控制,应从有效利用生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消耗水平等方面入手。

制造费用的日常控制,必须按月编制费用指标,控制费用开支。每月开始前,企业财务部门要会同各有关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季度费用预算并结合各月具体情况,对各单位确定和下达各项费用控制指标。各部门要在确定的指标范围内控制费用开支,其中固定费用应按项目控制开支绝对数额;属于变动费用的,还应结合工时、工人人数、设备数量和产量的多少控制费用开支,财务部门和归口单位要根据下达指标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和检查,促使费用指标的完成。

实行费用指标归口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实行这一控制方法时,应按费用的性质确定归口责任单位,对于变动费用部分应分解成若干小指标,下达给班组以及个人,由他们自己控制使用。财务部门是综合管理一般费用的主管部门,应按期审查各项费用预算,做好综合平衡工作;经常监督和检查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掌握费用的升降趋势,提出节约开支的建议;推动和指导各归口分级管理单位加强管理,以促进费用不断降低。

三、发挥成本事后控制的作用

成本的事后控制是事中控制的延续,而事中控制是事后控制的前提。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是在每一项生产费用发生之前或发生之时加以控制,把它限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事中控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限于一时、一地、一事的单项成本控制,至于总体全局,对于一个时期、一个单位、一种产品的综合成本进行分析和考核,则有待于成本的事后控制才能有效实施。

(一)形成一个正式的成本控制报告制度

应从下而上逐级编制成本控制报告,向企业有关部门报送。成本控制报告的内容同责任单位承担的成本责任相一致,但应根据例外管理原则突出重要的信息,而且还要同岗位责任制相联系,区分可控费和不可控费用。报告的形式尽量采用表格形式,一般用责任单位的实际消耗,同应达到的标准相比较,其差异反应了责任单位的工作质量,有关人员根据这种报告,对自己负责管理的事项,及时掌握执行情况,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决定调查的方向,以及采取何种措施等。财务部门应建立并完善有关成本台帐制度,将每月的产量、材料消耗和工资等费用及时收集,汇总编制成本快报,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和投入产出的全过程,提高事前和事后的成本监控能力,为企业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详实和准确的依据。

(二)开展成本差异调查,尽快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成本控制将会使企业管理层注意到目标责任成本控制的偏差,但它只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而没有说明应采取的措施。那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可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施完成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建立奖惩制度,把各责任中心工作与物质利益紧密结合

控制范文篇8

一、建立、宪善采购制度,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采购工作涉及面广,并且主要是和外界打交道,因此,如果企业不制定严格的采购制度和程序,不仅采购工作无章可依,还会给采购人员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完善采购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应规定物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物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比如,可在采购制度中规定采购的物品要向供应商询价、列表比较、议价,然后选择供应商,并把所选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请购单上;还可规定超过一定金额的采购须附上三个以上的书面报价等,以供财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稽核。

2、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正式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银行账号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有专人管理。同时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重点材料的供应商必须经质检、物料、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能进入,如有可能要实地到供应商生产地考核。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标,要对考核的逐一评分,只有达到或超过评分标准者才能成为归档供应商。

3、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材料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价格差异的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作出详细的说明。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公司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价组,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来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这种评议视情况可一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

4、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财务部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货比三家,不断地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进行,并提出奖惩措施,对完成降低公司采购成本任务的采购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采购成本下降任务的采购人员,分析原因,确定对其惩罚的措施。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虽然不能完全杜绝采购人员的暗箱操作,但对完善采购管理,提高效率,控制采购成本,确实有较大的成效。

二、降低材料成本的和手段

1、通过付款条款的选择降低采购成本。如果资金充裕,或者银行利率较低,可采用现金交易或货到付款的方式,这样往往能带来较大的价格折扣。此外,对于进口材料、外汇币种的选择和汇率走势也是要格外注意的。如去年我公司从荷兰进口生产线,由于考虑了欧元的弱势走势,于是选择了欧元为付款币种(我公司外币存款为美元),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2、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情况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注意价格变动的,把握好采购时机。如我公司的主要原材料聚碳酸酯(PC塑料),去年年初的价格为2.8美元/公斤,而到了八九月份,价格上升到3.6美元/公斤。如果采购部门能把握好时机和采购数量,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

3、以竞争招标的方式来牵制供应商。对于大宗物料采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竞争招标,往往能通过供应商的相互比价,最终得到底线的价格。此外,对同一种材料,应多找几个供应商,通过对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使其互相牵制,从而使公司在谈判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4、向制造商直接采购或结成同盟联合订购。向制造商直接订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制造商的技术服务、售后服务会更好。另外,有条件的几个同类厂家可结成同盟联合订购,以克服单个厂家订购数量小而得不到更多优惠的矛盾。

5、选择信誉佳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同。与诚实、讲信誉的供应商合作不仅能保证供货的质量、及时的交货期,还可得到其付款及价格的关照,特别是与其签订长期的合同,往往能得到更多的优惠。

6、充分进行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收集。一个企业的采购管理要达到一定水平,应充分注意对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的走势,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如有条件,企业可设专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定期形成调研报告。

三、实行战略成本管理来指导采购成本控制

控制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控制

会计信息既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更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与企业管理者评价企业财务状况、防范和化解风险、做出投资决策、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目前企业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与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信息管理的内涵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向组织的内部人员(经理等)和外部人员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信息,旨在向企业或主体外部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把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与事项中的财务数据(能用货币表现)作为输入,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运用若干普遍的惯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把数据转换为有助于决策和合乎其他目标的有用信息。[1]这种有用信息的产生、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极大地依赖于高新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员及各种载体(如语言、文字、符号、图象、凭证、帐簿、报表和存储上述载体的磁带、纸张、胶片、计算机存储器等)。

现代管理理论,是以解决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为中心的,而决策是否准确又取决于已掌握的信息。会计信息作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目的就是提供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实现会计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帮助企业作出更准确的决策。而会计信息有用性主要是由可靠性(如实反映意欲反映的情况;可验证性和不偏不倚性)与相关性(具有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所构成。同时,它还要受一些约束条件(如重要性、效益与成本对比等)的限制。因此,在经济有效的前提下,保证生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传递会计信息的

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管理与控制的直接目的。

二、会计信息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分析

会计信息本身是看不见的,它只能附着在载体上,与载体分离的会计信息是不存在的。所以,会计信息管理不单纯是对会计信息的管理,而且还要对涉及会计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人员、设备信息载体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会计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管理与控制内容主要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对会计程序管理与控制

会计信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主要加工程序而生成。依据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目的要求,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那么,会计程序的管理是必要的。一般而言,会计程序的管理都是通过会计法规进行管理。目前,我们的财务会计在确认方面,一般业务事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对收入的确认,坚持实现原则。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以“名义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记录以借贷为记帐符号的复式簿记系统,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和其他会计报告组成。但随着决策者们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上述会计程序管理模式应有所变动,以适应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并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2.对会计机构人员管理与控制

会计机构人员是支撑会计程序运行,生产会计信息的“骨骼”系统。没有健全的会计机构和称职的会计人员,一切会计信息就无法正常、有效地产生。可见,会计机构人员管理是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

3.对会计信息本身的管理与控制

如果说会计程序管理和会计机构、人员管理是生产会计信息过程的管理,那么,这里探讨的则是对生产出的“完工产品”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决策者们依赖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多,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如何组织、控制、加工、规划已有的会计信息,形成对决策者有用的会计信息,就是会计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采用现代计算技术和通讯技术,使用高质量的、多功能的应用软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存储结构,建立会计信息中心,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和开发,统一进行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研究和提供咨询,供决策使用者根据需要来选择有用的会计信息。

4.对会计信息载体的管理与控制

会计信息本身是看不见的,它只能附着在某种载体上,与载体分离的会计信息是不存在的。会计信息载体作为会计信息资源的一个部分,必须加强其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会计信息中的传递作用。

三、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会计信息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在:

1.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各种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其结果是企业投资者、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但当前会计信息管理中存在严重失真失实现象。

(1)原始凭证失真。主要表现在:无中生有编制发票和收据;单据上纪录的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私人用品用作公家用品;“白条”充抵原始单据;出票人或制单人粗心大意,错写了原始凭证等等。

(2)会计核算失真。首先,人们不能从失实的会计凭证中提取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原始凭证失真必然导致会计核算失真。其次,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直接授意或指使下,或在某些利益的诱导下,有意识地编造、篡改,作假账、造假报表导致会计核算失真。再者,因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不熟悉法规,而在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反馈的过程中出现技术性差错,导致会计核算失真。

(3)会计报表失真。会计核算的失真,必然会导致会计报表的失真,有些企业实际经营是亏损的,但会计报表是盈利的;有些企业实际经营是盈利的,但会计报表上却是亏损的。

(4)财务评价失真。当会计报表失真时,财务评价必然会失真。会计报表不能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趋势等。

(5)审计监督失真。审计失真是指审计工作不具客观性、公允性,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审计的监督作用。单位内部自查自审流于形式、社会审计讲人情,都会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报告及离任审计报告、工商注册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存在失真的现象。

2.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现象依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一系列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客观真实、具备可靠性,才能供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但由于有些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有关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为了企业眼前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达到虚构或掩饰企业经营成果的目的。

3.会计诚信道德水准低,小团体主义作怪

会计职业道德是维护会计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在提供企业虚假会计信息时,一些会计人员之所以无所顾忌,在于他们总觉得其行为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在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占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绝大多数,而且往往是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有些企业会计则出于保住自己岗位的需要,被动地为企业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4会计观念、会计方式相对滞后

我国加WTO以后,随着与国际惯例的逐渐接轨,企业会计职能、会计内容重点都将发生质的变化。[2]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将进行一定的规模扩张,规模的扩张需要更为复杂和有效的会计模式,需要会计数据处理的繁杂性和及时性。另外,由于并购、渗透、跨国业务的日益频繁,会计业务处理方法也更为复杂。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及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并不理想,企业仍坚持这样的原则,即怎么有利怎么做,怎么简单怎么做,许多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程序、方法难以在企业的会计实务中得到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四、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1.加强我国会计理论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实务要发展,会计信息要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就必须要得到会计理论的指导,建立起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种种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强会计理论建设。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利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去检验会计准则体系,以确定哪些准则是过时的,哪些准则内容不明确,哪些问题准则尚未涉及,并根据难易程度或轻重缓急逐一解决,由此延伸出较完善、较合理的会计准则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内有序、有效地运作,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

2.强化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的前提是必须依法经营,将自己置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监督约束之下。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将会影响到国家经济运行的全局,影响到我国会计及企业的信誉,影响到我国的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失实,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预警机制,使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风险加大。企业经营者是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总编导,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从信息源头抓起。

首先,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守法意识的教育,强化自身法制观念,做到不指使或纵容有关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为企业眼前利益而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更应规范和鼓励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准确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企业在社会和公众中的信誉度。

其次,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信息来自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则可以大大减少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财会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2)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健全会计职业管理制度;(3)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信息再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4)弥补制度缺陷,完善单位内部治理结构。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完善会计考评和奖惩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节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会计职业关系的手段,是维护会计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的职业责任感。

首先,应教育会计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社会利益原则,在处理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时,坚持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排除各方干扰,客观、公正,依法行使会计职能,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要教育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坚持职业谨慎原则,要勤勉地发挥自己的技能,保持细心、谨慎的精神状态,廉洁自律,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其次,是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考评和奖惩机制。应建立各级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形成监管会计职业道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可建立会计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4.加强风险控制,保证信息安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企业推行了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实现了一体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首先,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首先,应完善安全控制体系。一是组织过程控制。会计信息系统人员应严格岗位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及权限。其次,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再次,输入输出过程控制,合理设置密码,对不合法信息不能进入信息系统,防止不合法用户使用会计信息。最后,应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如何加强会计信息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群策群力。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更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力著:《财务与会计理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2]张维宾主编,《财务会计新编——理论·实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3]汤云为、钱逢胜著:《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张宏著:《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5]池兆念:《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伦理思考》,载《财会月刊(会计)》,2005年1期。

[6]靳能泉:《对会计信息失真在主观方面的一些探讨》,载《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5年5期。

[7]崔秋莉:《论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监控》,载《农业与技术》,2006年第3期。

[8]卢范经:《完善集团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思》,载《会计之友(上)》,2006年第8期。

控制范文篇10

(一)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内部控制通常被看作是一个组织内部实施的一系列约束性质的计划、程序或者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使组织及时获取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为此,企业通常需要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等多方面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使其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内部控制工作来说,存在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效率,一个是风险,所有的制度及控制活动都将围绕这两个词展开。而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影响因素及条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调节措施,以达到相应的成本管理目标。企业通常需要制定成本、监督成本并且纠正成本偏差,从而科学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个企业的成本一旦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在内外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必然能够显著提高经营业绩,而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变时也能够避免巨大损失,相比于其他企业来说,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更容易保持盈亏平衡。由此可见,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关键词是业绩和损失,但最终还是指向了企业的效率和风险。因此,内部控制和成本控制在目标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两者同属企业内部管理的范畴,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服务于企业效率的提高和风险的管理。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内部控制工作和成本控制工作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可以相辅相成。

(二)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可以相互促进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几乎已经成了增强其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内控制度的完善将有利于规范其运作方式,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不仅能够在确保资产安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还能够推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兼具全局性和全面性两大特点。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考虑各种重要的业务环节和风险隐患。同时,内部控制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为各种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相比之下,成本控制则侧重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关注成本的发生过程,重在总结成本动因和分析成本差异。为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企业同样需要设计一些制度和控制程序,但与内部控制不同的是成本控制只关注与成本有关的信息,而并不在乎其他方面的管理,虽然细致入微,但在视角上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内部控制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能够为成本控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成本控制则能够以其细致入微的视角促进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两者在企业管理中可以相辅相成、加强效果。

二、内部控制制度在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

(一)运用内部控制制度为成本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同样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不同的企业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内部环境的差异。良好的内部环境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而滞后的内部环境则会阻碍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大多数企业都是随着近几年行业形势大好而短期内发展起来的,在组织机构和企业文化方面普遍比较薄弱,对其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因而,房地产企业应当运用内部控制制度为其成本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变阻力为助力。在组织机构方面,应当成立一个成本控制中心,并设计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安排具有胜任能力的人员来从事相关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在企业文化方面,应当逐渐树立照章办事的共享信念,淡化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人情文化,使各项工作都能够更加公正和客观地开展。除此之外,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也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助力,适当的奖励能够激发出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而严厉的惩罚则可以减少违规违纪的事件发生。赏罚分明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也能够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总的来说,内部环境建设得越好,将越有利于企业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并加强成本控制的效果。房地产企业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该适当考虑成本控制相关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科学运用内部控制制度为其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运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成本监督的效果

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不仅包括事前的计划,还包括事中的监督及事后的分析和总结。事前的计划一般是指成本的制订,比如采用指标分解、预算分析或者定额计算等方法来设定目标成本。事后的分析总结则主要是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这两个过程主要是运用一些专门方法进行计算、规划和分析,虽然工作难度很大,但过程十分单一,是比较容易管理的。相比之下,事中的监督在程序上显得更加复杂更加琐碎。而成本监督不仅能够确保各项成本控制措施得到切实的执行,而且还可以为后续的成本分析提供充分的信息,为改进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因此,成本监督对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房地产企业的产成品成本大,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因而其成本监督工作也比一般企业的成本监督工作难度大。内部控制的关注点主要就放在各种工作程序和流程上,针对消除漏洞、控制业务流程风险的理论和方法十分丰富。房地产企业应当运用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成本监督的效果,诸如授权审批、会计记录及预算管理等方法都可以加以运用。授权审批要做到权责一致和权责恰当,使相关负责人能够及时了解到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合理控制风险。会计记录则要真实完整,实现对成本的会计监督,以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预算管理的相关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成本监督中来,使成本控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三)运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标准化工作主要是指企业供产销及各项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和规范化,一般包括计量方面的标准化、价格方面的标准化、质量方面的标准化及数据方面的标准化。标准化是成本控制取得成功的一大前提,因为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成本控制措施才能够有序进行,成本分析才能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完成。没有实现标准化工作的企业无法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也无法制定和开展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房地产企业在计量、计价、质量及相关数据处理方面涉及较多专门知识,非常复杂,因此其标准化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然而,房地产企业可以借助内部控制的力量来加强标准化的开展,使其早日实现标准化。既然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针对一些重要业务环节而设计的,那么房地产企业就可以将计量、计价、质量及相关数据的标准化纳入到重要业务环节当中,针对每个项目的标准化规定专门的方法,详细说明操作流程,并公示相应的结果。对于一些特别重大且复杂的事项应当一一举例并且附上详细的解释说明。相关标准一旦制定则不能随意修改,为此还应当设定一套合理的修改流程,在有必要修改相关标准时则需要按照此流程进行修改。如此一来,既能够确保标准的稳定性,又能够保证一定程度的与时俱进。简单来说,就是以制度的形式将各种表格的制作及数据的处理予以规范化,并对计量方法、计价方法及质量要求进行统一。有了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支撑,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会更快实现,从而促进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