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23:05:48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1

本文以吉林大学篮球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了更好的研究女大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广泛阅读了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并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论文,对这些文献进行总结分析。(2)专家访谈法:对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主要就女大学生对于篮球是否存在兴趣开展的。(3)问卷调查法:在吉林大学开展随机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达到297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9%。(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EXCEL软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三、结果与分析

(一)女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对女大学生进行了篮球认知的调查问卷,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女生大多对篮球不了解,因而认知度不高。其中只有6.4%的女生对篮球十分了解,有25.9%的女生对篮球运动是根本不了解。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女大学生接触篮球的机会较少,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接受过篮球教学,只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简单的了解一些篮球知识,关于篮球的这些知识比较松散、片面,并没有形成对篮球运动正确的认识。

(二)女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通过表2数据整理分析,我们发现,非常喜欢篮球运动的女大学生占到7.1%,不喜欢的人数达到48.8%,非常不喜欢的人数达到33%,综合看女大学生对于篮球运动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的。这主要是女生对篮球运动了解甚少,因为不了解所以也提不起来学习的兴趣,篮球老师在课上还可以就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不高的问题展开更进一步的调查。

(三)影响女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分析

表3影响女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表N=297影响因素场馆缺乏教师水平低危险性高认知低其他人数9765745011百分比%32.721.924.916.83.7对女学生进行了篮球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调查,从表3的调查来看,影响女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因素还是比较复杂的,其中篮球场馆缺乏和危险性高占到了接近57%,主要是篮球运动的开展运动量比较大,动作幅度也大,很多女生因为生理特性都较男生柔弱,16.8%的女生认为自己不了解篮球,对篮球运动认知度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公共体育教学都在室外进行学习,室外的教学场地不理想,不如室内篮球馆干净,容易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多女学生怕在室外上课晒黑了,很多人都不喜欢在室外上课。篮球运动有着一定的对抗性,即使没有对抗,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比较容易受一些轻伤,如损伤手指,崴脚等,女学生害怕在篮球学习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对篮球学习有一种比较抵触的心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较低,对篮球运动的健身原理、教育原理、文化价值等都比较陌生,没能理解篮球运动的真谛。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被学生认为是影响学习兴趣的一个主要方面,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对女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四、结果与分析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中教学模式的陈旧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抓好试点,建立创新教学模式。河南大学体育课程实施了“三自主”教学模式,即实施了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种创新的、开放的教学模式,是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范例。采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管理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1前言

2l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模式的陈旧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建立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新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试结合河南大学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实践,对“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阐释,对新世纪初我国公共体育创新教学模式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初步探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河南大学为典型案例,包括西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32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查阅既有的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了解、学习和借鉴既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做出了分析。

2.2.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在校大学生。对管理人员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42份,有效问卷135份,有效回收率为9o%;对体育教师发出问卷230份,收回221份,有效问卷216份,有效回收率为93%;对学生发出问卷620份,收回561份,有效问卷547份,有效回收率为88%。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做到研究的可靠性和针对性。

2.2.3案例分析法

按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3分析与讨论

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正按照正常的轨道良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3.1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教材内容方面:教材内容比较完整,系统性强,对掌握运动技术、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它在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内容太深、太难,重复较多,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习惯,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由于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要求统一规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程式化的倾向。方法单一,过分强调共性与统一性,忽视了个性的培养,使不少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严重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场馆设施:体育场馆设施陈旧简陋的状况比较普遍,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方法简单,器材保养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从以上情况来看,其中教学模式问题处于深层的主体地位。受它的制约,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日益暴露出不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的弊端。

3.2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对河南大学入校新生2000—2002级的50m跑、立定跳远和推铅球三项素质的体能测试情况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比较后发现,新生入校时的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抽查分析结果如表1所列。

河南大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体育课不够重视,这是造成他们体育意识淡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根本原因。这就形成目前的入校分数高、体能测试成绩低的反差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对体育教学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

4结果与分析

4.1河南大学“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创建

针对以上问题,河南大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推出了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新型的、开放的教学运行模式,即“三自主”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1.1“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总体思路

三年3步走,也就是三年设立3种类型的体育课,即一年级开设常规型体育课,二年级开设自主活动型体育课,三年级开设开放型综合体育课。实现两级培养目标,即大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从不能独立锻炼身体到逐步独立锻炼身体,再到独立自主锻炼身体。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独立性相应得到提高。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运动技能掌握目标和态度、习惯养成的行为目标。…其结构如图1所示。

4.1.2“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思路: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人为本,开发学生潜能,实行体力、智力、品德全面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体现高校教师的指导协调作用,为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而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组织上,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灵活而不乱”的特点,强调信息的交流和教学环境的变化。

基本结构:环境的优化(物资因素与人文因素)、情感的驱动(挖掘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因素)、协同教学(教与学参量配置协调)、增力的评价(多用鼓励式的语言评价)、快乐的体验(获得知识的满足、提高技能的喜悦)。其中,环境优化是基础,协同教学是主体,快乐体验是核心,情感驱动是驱动轴、结构链,增力评价是活化酶。

基本形式:(1)从选择体育项目入手,根据学生的爱好、专长和健康需要的不同,提供若干可选择的项目;(2)“三自主”活动课可按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质状况、性别特征等因素,给以科学的调配。(教学过程根据学校条件,按年级或根据教材内容分类,打破年级界限,以项目为主,分阶段、分类别进行。除了专题讲座由教师主持外,主要由学生自主组织活动、比赛、观摩交流等,自学自练,自我教育提高。基本形式如图2所示。

学生经自选方式、自选内容——基础培训站——技能活动站——理论方法评价站(口试、笔试)——技能评价——教师模块等阶段,得到最终评价结果。这里强调的是要发挥教师的特长,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不同的教学特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可将教师资历、特长及教学态度等信息于学校网页,学校体育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请教师在练习站(或练习点)进行指导。

4.2配套改革

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

4.2.1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体育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体育教学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由关心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体力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方向转移,体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其次,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体育创新精神为核心,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各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

4.2.2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与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密切相关的。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应在以下两方面迅速提高。

第一,积极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意识。体育教学的改革需要教师主动发现现行教学与学生需要、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第二,具备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而且要在其心中树立“自我教育,不断提高”的理念。目前,就体育教学改革而言,教师应具备4种能力,即熟悉体育教学改革过程的能力、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学资源的能力、对体育教材的变通能力、体育教学的评价和研究能力。

4.2.3建立体育教学的创新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保障,否则改革只能是事倍功半。要建立全面、多维的综合评价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改革考核的目标;(2)改变考核方法;(3)适当增加考核次数,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4)重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4.2.4体育课程与教学并重,协调发展体育课改革的焦点不仅仅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还应强调以课程为中介质、教与学互动的原则,通过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发挥课程的最大潜能。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体育课程的内容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应从脑力劳动者的特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全民健身计划、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等方面出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与各场馆条件相适应。

(2)适应适宜的教学模式。在不违背科学性、系统性和拓宽体育基础原则的前提下,教学模式要有较灵活的结构方式,鼓励多种教学模式的并存,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自由。

(3)教法与学法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改变过去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掐秒表、拉皮尺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由灌输型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社会体育活动等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过渡,使体育教学更加富有实效性。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体育教学管理目标。规律和特点,结合教学对象发展性,层次性和个体的差异,不断完善和寻找符号现代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对2002级1791名男生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

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分层次教学的方向,确定分层次教学的内容项目。考核组织结构对02级1791名学生在入学的第三周进行5公斤铅球、立定跳远和50米短跑三项素质测验。三项素质测验的结果有663人达到了高中及格标准,占总人数的35.06%,不及格的达1228人,占总人数的64.94%。

探讨大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首先要着眼于社会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重点知识和技能结构,重视发展人才的能力。遵循大学体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从学生的生理、体能和个性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下,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硝更多选择的余地,这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兴趣及教学的改进。体育教师的立足点应侧重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把体育课程并入时展的轨道.有序开拓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锻炼服务。为此,我们全面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

为了充分词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按学生的体质综合评分来划分教学层次班。这样以来,打破了长期以整班为单位上体育课的旧模式。把每个单元上体育课的各行政班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集体,把体能好的学生组合成A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B班的组合仍以学生的体能综合评分的高低,分为B1、B2、B3、B4,每班人数控制在3人左右,经过优化筛选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能都是最差的,在他们当中有体能特体的、有瘦弱多病的、有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再经过区别对待,使每位学生各有长处,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C班的学生依据学生的个体所需再分为C2、C3、C4,C班的人数不宜过多,保持再25人左右。按层次来分班由58个行政班分为43个分层次教学班,虽然减少了l5个行政班,而教学质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体能特点及主动状态基础上的差异,使学生认识自己在集中所处的位置,我们采取分层次教学.因班而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教材设置和教学方法区别对待,忽视了适宜性和针对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能力。对于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发挥身体的长处,释放自己的能量,根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上教师的正确诱导,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促进学习兴趣发展,达到共同提高。

对于身体素质和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消除由于主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分层次教学。在教材设置上应突出因班而异,不搞一个模式,A班的教材应突出理性运动技能的提高、相互切磋和锻炼方法,有针对性的多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竞争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对C班的学生,应激发他们的锻炼兴趣。消除对体育课的恐惧心理。使身体感到宽松,教材设置多增加趣味性的民族体育以及娱乐活动内容,不断开发学生体育智能,开拓学生的体育知识面。

分层次教学打破了教学系及专业界限,使学生在体育课这个特殊集体中。广交朋友。提高了学生社交能力,为学生之间进行了交流,班级之间交流思想和专业上交流创造了条件,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的良好环境,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目标管理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

分层次教学,在教研室的统一管理下。下设三个教学组,每个教学组面对不同的对象,教学任务应有所区别。A、B、C三个教学组面对教学对象的不同,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目标管理,也有所区别。

教学中各层次班把3000米、10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作为必修课,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其它内容的考核项目,由各层次班酌情灵活掌握,但必须是课程中传授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例如A班的篮球技术评定;B班的排球技术评定;C班武术动作评定,均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动作结构来定分数。

实行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为此,制定了以下措施。师生双项综合评分;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分,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三部分。教学态度包括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学仪表和教学常规。权量分25分。:

教学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讲解示范、教法手段、生理负荷、改革创新、课内外结合、因材施教,权重分为45分。

教学效果包括:掌握三基、技能水平和素质状况,权重为30分教师对学生综合评估包括学生学习态度、课内外结合、体育技能评定、身体素质提高,对主要身体素质(3000米)、100米、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考核。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的基本要求

1.坚持填写课外锻炼周记。周记由学生填写,分为单周和双周,师生每周相互交换,检查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情况,饵答学生在锻炼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介绍锻炼手段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负担,健康状况,及时掌握课外锻炼中主动量安排的适宜程度,使锻炼周记成为师生问信息反馈的工具。

2.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C班学生中素质进步快的,可以升到B班或A班,A班学生中素质退步大的,课外锻炼不积极、不认真完成作业的,也可以降到B班或C班,为同类层次的学生造成一个公平竞争气氛,C班的学生增赶超B班,B班的学生要向A班看齐,A班学生要保持先进,形成一个后浪推前浪,促人奋进的局面。

五、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1.鼓励竞争意识,对学生身体素质全面的提高,增强信心和活力。

2.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目标管理。

3.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4.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4

1.1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比较落后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已深入到广大体育教师的思想中。因此,公共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的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在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时,一般都是将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都在围绕教师在进行教学,没有将学生作为体育课堂上的主人。而在教学形式上,也出现了比较单一的情况,进行体育教学时一般会使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两种方式,这样单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

1.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目前公共体育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更新,没有根据我国时代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体育技术方面的能力,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公共体育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这是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不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将会严重的阻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1.3学生积极性不高,体育设施缺乏

由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出现学生对体育教育存在着误解的情况,学生认为体育课程主要就是进行体育锻炼,没有真正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师上体育课时,学生不具备积极性,进而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外,由于我国高校近些年来不断扩招,学校把经费都投入到学生寝室与教学楼的建设上,进而没有多余的经费投入到体育设施的建设中,导致出现高校体育设施不足与落后的情况,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2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体育教学。首先,高校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培训,促使教师可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并明确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后,可以组织体育教师与其他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使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并在交流中对公共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最后,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会议,在会议中要求教师对我国体育教育的新形势进行了解,并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想出改变目前教学状况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体育学习的良好发展。

2.2对体育教学的体系与内容进行调整,改变教学评价方法

在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时,应该与我国目前的体育教育情况、人文精神进行相互联系,保证体育教学的全面性。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因此,高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体育教学的体系与内容。同时,在进行体育成绩评价时,不应该使用单一的考试测试的方式,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体育评价的每一个过程,保证可以多方面的测试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2.3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

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发挥自身个性,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教师还应该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将体育的学习作为一个长久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同时,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改善目前体育设施不足的情况,为学生建立健全体育互动需求,并积极聘任高素质与高学历的体育教师,另外,我国社会也应该加强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关注,给予体育教学更多的支持,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努力,进而使高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3总结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社会转型 公共精神

[作者简介]曲彦(1974- ),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陈士勇(1971- ),男,山东淄博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辽宁 大连 1160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zj201302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72-03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期,市场经济的诱惑及各种社会思潮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公共精神是高校大学生基本素养的精神内涵,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和精神面貌的好坏。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理想诉求和价值追求,不断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探索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新途径,切实解决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使其具备公共精神所需的思想、观念。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公共精神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尤为突出。

1.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其偏离正确的思想轨道。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行,压力和动力共生,面对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的大学生,存在对公共精神理解不深刻和认识不正确的情况,特别是漠视并淡化对公共精神的追求。对公共精神的漠视和淡化,不仅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将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因此,重视发展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逐步确立、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加强自身独立的人格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激发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和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在力量。

2.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维持和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展开的。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观念,忽略对大学生的个人思想精神方面的培育,造成了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匮乏。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理想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命题”①。高校开展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这不仅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增加了新时期对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内容,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把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来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社会发展中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和体制不完善导致社会公共社会领域出现的问题日趋凸显。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关怀意识表现冷漠,只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经济活动,出现道德迷失、精神迷茫和心灵动荡的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更需要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公共精神教育发展越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越强。公共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面貌,维护社会关注的整体利益,强调公民共同拥有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标志着公民自我成熟和自我完善。曾经明确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有利于自觉遏制各种丑恶现象和克服不良行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贫乏的原因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多数大学生具备了健康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但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学生主观认识能力存在偏差。作为社会个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活跃、愿意进行独立思考,但还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分析问题,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普遍充斥着对财富的追求,人们表达出强烈的享乐欲望,“金钱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成了无数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和人生意义的价值追求”。③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带着理想主义色彩面对现实种种情况与问题,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有时主观认识会产生内在分裂,容易偏激、冲动,很难用理性思维处理和把握好社会公共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缺乏自律自控意识。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化、世俗化的严重偏差,当面对社会公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他们主观上认为社会公共精神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批判性思维多、建设性思维少,表现出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在行为上的知行不一。大学生公共精神主观认识能力的种种表现以其独特的方式质疑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高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高校是大学生接受公共精神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教育与公共精神教育的内涵具有相互贯通和一致性,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没有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氛围,也没有形成完善的高校公共精神教育体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从教育内容上看,高校公共精神教育定位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纲领和保证其实施的具体措施;从教育渠道上看,公共精神教育与其他科目基本上没有联系,高校公共精神教育过程比较单一,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照本宣科的课堂灌输法;从教育手段上看,高校公共精神教育过于生硬,缺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公共生活道德问题教育;从教育效果上看,高校公共精神教育过于依赖高校教师,没有严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高校亟须改革教育体系,适当地让大学生了解当下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且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避免出现公共精神认识与公共精神行为相脱节的现象,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自觉践行社会公共精神规范。

3.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公共精神作为一项社会资本,是在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的政治文化演进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推崇儒家文化,使得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皇权专制的政治结构在中国民众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崇拜权力和仆从意识的观念。在这种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养成照章行事、逆来顺受的习惯,社会公共领域以私人领域的亲情和裙带关系取代社会公德的约束,对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表现出缺乏自律、平等、民主等公德思维和公共精神的冷漠态度,造成“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链条严重断裂。英国学者休谟认为,传统的中国人只讲自己小圈子里的道德――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类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结构逐渐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传统政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传统政治文化中公共精神基础的不足深刻制约着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公共精神的存量,这对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起到了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发展路径

公共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并且与我国传统美德在某种方面具有相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开放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需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探索符合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规律的新途径。

1.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构建坚实的公共精神理论支撑。良好的公共精神教育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基本导向。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应当加强基础的理论研究,公共精神的理论研究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当公共精神理论符合了公共精神教育实践要求时,才可以使大学生公共精神真正扎根生长。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价值体系逐渐弱化了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大学生公共精神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提出了理论难题。因此,公共精神的理论研究亟须加强和完善,不仅要挖掘符合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思想资源,而且也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应当以培育公共利益为公共生活态度和行为取向的目标,提高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同感,激发将公共精神理念转化为公共意志、公共信念和公共情感,这样才能为公共精神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价值标准,实现价值引领和社会秩序的整合,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社会实践不仅是提高大学生公共道德和公共行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需要经过不断地进行公共精神理论教育和积极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精神价值观,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志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向实践学习的希望,要求大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也就是说,在加强公共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的同时,应鼓励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在社会实践的熔炉中锻炼成长、锤炼思想品格、提升能力素质。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转型时期,传统社会政治文化带来的观念影响仍未消除,高校应当努力开拓公共精神的实践领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回报社会,深化对社会公共精神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增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意志品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公共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蓄积力量。

3.优化改善社会环境,开拓健康的公共精神成长土壤。公共精神教育与社会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制约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缺乏国民公共精神教育的社会环境,无法生成合理的公共精神意识。社会环境的本质和内容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汇聚。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提倡公共精神的基石,是孕育和培养公共精神的沃土。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面对如此复杂的条件,大学生的社会公共价值选择多元化,公共精神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加强现代公共精神理念的宣传,积极主动地对公共精神教育进行引导,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使大学生自觉、理智地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积极从事各种创造性活动。首先,建设公民社会,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公共意识。公民社会是公共精神的载体。公共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认识其社会地位,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的前提条件。建设和谐的公民社会可以培植和促进大学生公共责任与公共意识。其次,发展公共领域,增强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公共领域是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平台和载体,大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生活,才能互相传达合作、公平、平等、关爱的公共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共参与意识。最后,建立健全制度,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权利意识。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具体制度,如平等协商制度、合理化建议和校务公开制度等,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提供大学生表达言论、参与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增强大学生自觉守法和积极主动地关注、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特征,培育大学生团结、责任、民主、合作、政治参与等公共精神品质。

[注释]

①彭继红.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

1前言

体育理论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有关体育与社会、体育保健、体育人文、运动常识等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引起各高校的重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就明确规定:体育基础课中理论知识教学时数占体育选项课时数的10%。但是忽视体育理论教学、理论课教学远远落后于实践教学等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体育理论课,但更像是一个摆设,教学效果却不佳,完全没有起到体育理论课教学应该起到的作用。发展中的独立学院都照搬公办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模式,受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不健全影响,体育理论教学系统性缺乏更为严重。本文对广立学院的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西区8所独立学院,并分别对每所学院的2名学院领导,共8名,5名在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共40名和800名在校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报刊、期刊杂志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所独立学院的学院领导发放问卷16份,回收12份,回收率为75%。体育教师发放问卷40份回收37份,回收率为92.5%。在校学生共800名学生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5份,回收率为98.1%。并结合走访,电话和网络等方式进行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理论知识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体育理论知识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是否重要这个问题,大部分学院领导和学生甚至包括少部分体育教师都认为不重要。体育教师由于长期从事体育事业,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与教学实践中,对体育理论的内涵和价值认识深刻。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72.9%的体育教师认为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课是很重要的。有13.5%和5%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理论课重要性一般或者不重要,在访谈中这些教师也表示:公共体育教学中重点是教好学生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只有16.6%的学院领导认为理论课重要,学生认为重要的也只占16.1%。究其原因:一方面,学院领导不一定是体育方面出身的,缺乏对体育这门课程的认识和深层次的了解;另一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实践为主,注意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提高,给人最直观的表象就是身体的运动。相比“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等这些隐性的成果,“身体素质的提高,技术进步”这些显性成果要明显的多。因此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身体运动,就是打打球,跑跑步而已。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学院领导与学生对体育理论认知度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2体育理论课教学体系不完善

公共体育理论课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公共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和补充。因此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没有统一的教材在调查中发现,每所独立学院所选的教材不相同,大体上分为省编教材、人教版教材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由于大纲中只是强调了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理论教学,未指定固定教材和教学内容。以致各所学校和体育教师在选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没有统一性。调查的学校中,主要有人教版教材和自编教材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教学内容也各有不同。二.授课形式不一。高校公共体育课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教学还是以实践为主。独立学院还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相比公办学校,场地、器材不足是每所独立学院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往往体育理论课教学就主要作为为阴雨天的教学安排。在上课的时间上没有统一的安排,理论与实践难以相结合。

3.3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对此缺乏兴趣。能够认真听课的学生不到20%,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要么玩手机、要么做其它事情。在对学生调查中显示: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枯燥;体育理论课不重要,不影响成绩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学生需求与教师讲授内容相距甚大。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学到体育保健知识,对体育人文有所了解,对体育简史和欣赏充满兴趣。而对裁判法和战术及训练方面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兴趣不够浓厚。而教师所选择的内容往往以训练战术和裁判以主,忽略了体育人文知识与体育锻炼相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情况,教师反映,由于理论教学时数上的不足,要想讲授的内容比较多,只能拼命地干速度,从而显得内容泛泛,基本上课件念完,一堂课就结束了。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还掌握不够,加上现有的教学设施也无法满足体育教师对教学室里条件的要求,导致课堂欠缺生动。

3.4教师积极性不高

调查还发现,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多数教师愿意上实践课,不愿意上理论课。这一现象也说明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去研究理论,才导致了高校体育理论滞后于体育实践的结果。高校公共体育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和体育学校体育系,这些教师可谓科班出身,但是,除其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内容比较陈旧外,理论体系也不适合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有些体育教师对自身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要求,导致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面对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只能就运动谈运动,难于突破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旧模式,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方法效果极为低下。另一方面,相比实践课,上好一门理论课要准备更多的东西,教师觉得困难,不想上。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作为发展中的独立学院,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能够贯彻纲要规定,将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落到实处。可是器材场地缺乏,教学体系不系统依然存在,在理论教学中,也存在着学院领导对此认识不够,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4.2建议

4.2.1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提高对体育理论的认识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社会存在必然的产物,是体育现象的客观实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抛弃传统的、旧的教学观念建立新的观念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首要前提。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传统的生物健康观到生物-心理-社会三位健康管的演变,把人的生物学特征与社会特征相结合。体育教育观也应该从生物体能的教育观转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健康教育观,传统教学以技能教学为目标,忽视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及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该把以前追求体质发展转变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学院领导和管理层次也应该抛弃对体育教学传统的观念:体育教学就是活动身体,调节一下生活节奏,体育课不重要;体育课时应该减少,体育课教学很轻松,体育课应该乘以零点几的系数;体育理论课可以忽略的不利于体育教学发展的观点。学院领导不仅要正确认识体育教学,更应该提高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认知,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的有力发展。

4.2.2建立合理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4.2.2.1选择适合教材和教学内容

建立完整体育理论课教学体系,首先,选用教材注意它的质量性、时效性、价值性,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挑选教材。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针对性和计划性,避免出现许多老师选用教材和教学内容比较随意的现状。

4.2.2.2合理安排授课班级人数,提高教学质量

注意合理安排理论课班级人数,结合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现状,一个理论班级50-60人为宜。人数太多(100人以上),教师不便于课堂管理,对于师生互动也不利,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人数太少(选项课班级)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两个选项课班级合上理论课,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轮换教学,对学生而言,也可以接受不同的风格教师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开设专题讲座,请优秀的教师或者专家开设讲座,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使得年轻教师得到好的学习机会。

4.2.2.3加强考核制度,引起学生的重视

加强体育理论考核制度,可以以开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并把理论成绩与体育成绩挂上钩,让理论成绩占体育成绩的一定比例。如果理论成绩不及格者,体育成绩不及格。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改变对体育理论的认识。同时,理论考核也为一些先天素质较弱的学生提供机会,如果理论成绩分数够高,也能把体育成绩提升上去。对于这些学生,必然回去积极地进行学习。

作者:李正洪 许桂武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姜健.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07(9).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就整体来说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公共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教育。公共音乐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等方面起到了不能替代的作用。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公共艺术师资队伍水平息息相关。师资质量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师资培养模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统招硕士的培养模式,这两种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师资的整体素质,而且也缓和了公共音乐师资匮乏的矛盾。虽然目前的公共音乐师资培养模式在特定的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对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行师资培养模式将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状况。

在普通高校担任公共音乐课的教师,大部分是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的音乐系和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资。在这其中,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音乐表演型人才、高师院校则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这些院校的培养方向并不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很大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进入到普通高校,担任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工作,成为我国长期以来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我国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的音乐系和高师院校多年来,基本上采取的是专业为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课程体系知识面较窄,侧重于专业性的特点。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要求教师不仅专业突出,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也就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所以,不能仅凭专业技能的优劣来衡量一个公共音乐教师水平的高低。我们要正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公共音乐教育师资,一定要转变过去的师资培养模式,创建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一、拓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培养途径

随着公共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现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多的需要,首先:

(一)音乐本科阶段增加公共音乐教育专业,为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做好铺垫

目前,在我国音乐教育本科阶段还没有一个培养目标是针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一新兴学科,尽管研究生的培养阶段有,但是这根本满足不了全国众多的普通高校的需求。而且,很多在普通高校担任音乐课的教师本科阶段的学习根本不了解这一学科,更谈不上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这一学科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等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他们都是担任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以后,才开始了对这一学科进行学习摸索,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的系统学习。如果在本科阶段增加这一教育专业,或者增加此类课程的选修,那就给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学科基础,那样的话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那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就有了有力的保证。

(二)在全国有条件的院校推广首都师范大学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研究生培养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硕士招生点在全国是仅有的,这一模式的尝试非常成功。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仅靠这一所院校的培养力度是完全不能满足全国普通高校的需求的。现实情况是全国普通高校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开设了公共音乐课,有的虽然开设了,却处在一种散漫、不受重视的状态。所以,教师的缺口还是存在的,一线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并不够,远远达不到教育部文件中规定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为千分之一点五至千分之二这一比例。所以,还需要加大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最重要的是培养高规格的公共音乐教师。

招收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硕士,是培养高素质公共音乐教师的最好渠道,到目前为止,只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招收,这样的培养面太窄,培养速度无法跟上。所以,在全国有条件开展这一工作的招生院校推广此模式,为我国普通高校培养公共音乐教育的专门人才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最重要的是加快了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速度,促进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方向在职研究生已经停招,考虑其公共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改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办法、攻读形式等。研究生课程进修教育肩负着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责任。所以,职后培训的形式值得我们去思考。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职后培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不仅是一项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长期工作。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教育,既可以是攻读学位的进修学习,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短期培训、讲座,还可以是访学、函授进修等等,以及非正式的研究与团体工作、网络学习、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等方式。这些多样化的培养形式丰富了公共音乐教师职后培养形式,可以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为普通高校培养具有一定的公共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公共音乐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创建多元、灵活的培养模式

在具体操作中,可灵活实行公共音乐学科教育加音乐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比如: 4+1(4年音乐专业教育1年公共音乐学科专业教育,毕业时获双学士学位)、3+1+2(3年音乐教育, 1年到普通高校实践教学, 2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专业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教育硕士学位)、4+2(4年音乐教育, 2年教师专业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毕业时获教育硕士学位)、4+3(4年音乐专业教育,3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硕士学位)等多种形式。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性尝试性的框架,是一种改革的思路或引示,各培养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一)本硕连读即4+2模式

本硕连读即4+2模式,主要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到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进行教师教育的专业学习,最后授予硕士学位。4+2”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完全按照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本科学习结束后,经过一定的筛选程序,继续学习公共音乐教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系统知识、当然还包括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生课程,最后撰写专业论文,获得硕士学位。4+2培养模式可以改善培养规格,提高师资的质量,从公共音乐专业、教育专业、音乐专业三方面加强对未来普通高校教师的培养,使未来的高校教师能够胜任工作。这种模式培养了高水平、高层次的公共音乐教师。同时,这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学得充分,又懂得教育,最重要的是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样的话,进入普通高校就能很快的适应教学实践。

(二)本硕连读即4+3模式(4年音乐专业教育,3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硕士学位)这种本硕连读的方式首先在本科学习期间,按照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的训练,本科学习结束后,经过一定的筛选程序,继续学习公共音乐教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系统知识、也包括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生课程,最后撰写与之相关的论文,获得双证。这种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也会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

三、建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专业培训机构

目前,师范院校综合化和非师范院校设立的教师教育的状况,教师培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了突出公共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特色,提高其专业质量,建立如西安音乐学院筹备建立的专为高校培养公共音乐师资的教育中心(名称暂定为“西安音乐学院第二师范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中心的建立,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提供了专业的培训机构,将会为全国的高校解决一批公共音乐师资问题。而这一专业的培训机构也是值得各个培养师资的院校所借鉴的。此外,可以利用院校设立的专业的培训机构来开展公共音乐教师的岗前培训,上岗前在培训机构培训一年,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 以此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

四、关于招生录取标准的思考

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考试录取方式延续着多年来专业院校的传统方式,侧重于学生专业音乐技能的考核,而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考核不足。因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传统考试办法有其针对性,他要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的专业素质高水平要求是必须的。因此,对其文化课考试分数要求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现有的选拔演唱、演奏高水平人才的考试方式对以后要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是不适宜的。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活跃的大学生,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开拓思想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促进身心全面。这一系列的培养目标就要求公共音乐教师本身就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要成为跨学科型的教师,这就与招生标准产生了矛盾。那么只有改革考试标准,才能满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对生源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招收到具备高校公共音乐教师潜质的学生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视文化课的成绩,提高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其次可以增加一些考试科目,如:艺术综合知识等等;另外,也可以在录取的学生里挑选适合从事公共音乐教育工作的,可以进行考试,考察综合素质,最后择优录取。

五、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通过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为了培养合格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师资,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建立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统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明确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培养中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如全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承担培养任务的一共有13所院校,但是课程标准却存在很多不同。所以,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必然导致各个培养学校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本校师资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需要设置课程。所以,要完善公共音乐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必须统一课程标准,各个培养单位在这个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以此解决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的问题。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符合公共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人才,不是培养技艺高超的音乐表演人才,更不是侧重于专业能力的中学音乐教师。培养学校只有具备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出高素质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合格师资。

(二)改革课程内容,紧扣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工作需要一套特殊的教育知识体系,其课程内容应该紧贴普通高校教师教育的实际。

一般来说,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为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三大块。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育的教师在课程结构上要求需要接受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公共音乐学科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教育理论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所必备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被重视。教育理论知识包括学科的体系框架、技能技巧知识、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学科的背景知识和发展方向等。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教育课程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给教师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人文基础、广阔的视野、高品位的素养。它们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质量以及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有着实际意义。

对于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来讲,教育理论知识是基础,音乐学科知识是教学的主线,而其他普通文化知识则是使音乐教育全面提升的保障。缺失教育理论知识就会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缺乏音乐学科知识则会缺失音乐教学的实际意义,音乐艺术教育就会干涸枯竭;缺少了其他普通文化知识的补充,音乐艺术教育将会失去了光彩。所以,文化素质低的的音乐教师来从事教学工作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一定要走专业化培养道路。首先,重视公共音乐专业这一学科,把握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别的专业教师培养相同的力度。其次,拟定合理专业标准,包括公共音乐教师标准、公共音乐教师质量标准、公共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公共音乐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定标准。我们应当认清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各个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而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师资培养模式作为基础。所以,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是公共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石。高校需把师资培养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给以合理的指导,并且认真对待,落实好培养的各个环节,寻求更好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北京当代师范教育研究院.中国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公共课程;课程评价;价值取向

一、高校公共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发展取向过重,学生发展取向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外在价值论或社会本位论,主要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取向。受其影响,高校公共课程也主要定位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学生个体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关注不够。

在公共课程中,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直接价值取向的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占公共课程学时的40%左右,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相比而言,直接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取向,以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为目的的课程在数量上就少了很多,其科目主要是体育和艺术。其中,体育占总学时的5%左右,艺术占总学时的1%左右。单独看,体育、艺术课程的学时与学分不算少,但问题在于,一方面,高校公共课程以学生生活、发展为直接取向的课程主要就是体育、艺术,这类课程在数量、比例上远远低于以社会需要为取向的课程。另一方面,包括学生本人在内的各方对于体育、艺术课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大多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形式化的色彩很浓,这远离了大多数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因而显得枯燥与形式,学生也就感觉无趣。

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服务面向相对多元,既为社会,也为个人;既是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也是工作的必需。当前,在公共课程中,外语所占比重不小,其学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计算机的学时占总学时的3%左右。从横向对比看,外语学时、学分的比重明显偏高,但这主要不是因为学生有这样的内在需要,而是社会发展有这样的要求。实际上,不少学生对于外语课程的这种安排存有抱怨。

2.公共课程难以满足德育的需求

高校教育,德育为首。高校德育主要借助公共课程而开展,但现有公共课程在事实上难以满足德育的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德育课程简化为政治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这样,在中国语境下属于德育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在公共课程上得不到应有体现。另一方面,政治课程内容陈旧、滞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在长期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所论及的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现实中,不少马克思主义课程固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或表述,没有及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当展的成果。如政治经济学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不少观点与当前主流的经济观点不符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实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更是差别很大。这样的课程自然容易与实践脱节,让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不可信”、“不可爱”、“不可用”的感觉,从而大大降低其实效性,出现“教师讲废话,学生念旧书”的现象。

在高校德育中,公共课程需要满足政治的需要,但这种满足需要注意: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是“指导”,不能由此将其“取代”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所需要的课程等。其次,公共课程体现政治的需要不能仅仅体现在学时、教材和学分等形式上,重要的是体现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中。第三,公共课程中对于政治需要的满足,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认知,更为重要的是政治理性、政治理想、政治情感以及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与能力。事实上,当前的高校公共课程实践在这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或偏差。

3.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高校公共课程实践明显地表现出了汉民族文化的失意,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一方面,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极大制约。现有公共课程体系中,缺乏专门、系统讲解民族文化的课程。从功能上讲,大学语文除了可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外,还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但在实践中,大学语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一些优秀教师纷纷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与此同时,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却不容乐观。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程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1)。大学语文课程的尴尬体现着高校公共课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民族文化的失落。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潮流中,高校公共课程表现出了对于英语文化的臣服,这主要体现在英语在高校课程中的“霸权”地位上。英语课程的“霸权”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学时和学分的较高比例上,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在多种压力下,大学生对于英语给予了超乎寻常的重视,不少学生将绝大多数课余时间都用于外语课程上,甚至将专业学习时间挤用为英语学习。长期在英语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对于英语所承载的各种文化多少有了盲目的崇拜。

二、高校公共课程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进

1.强化为了学生发展的取向

在价值取向上,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不能因为强调为个体发展服务而不顾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需要,也不能因为强调为社会发展服务而忽略个体的发展。极端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都注定要受到理论的否认和实践的抛弃。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改变极端的社会本位论取向,强调学生发展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为了学生发展逐渐成为教育评价的时代潮流,与基础教育评价相比,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于学生主体地位取向的确认显得比较缓慢,甚至迟钝。从本质上讲,为了学生的理念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不存在差别,为了学生的理念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得到确认和强化。

当前,高校公共课程评价要坚持为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需要注意:首先,加强对于学生就业的帮助与指导。目前,社会职业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在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方面出现迷失。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需要在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等方面得到引导,在职业素养上得到提升,在求职信息、技巧等方面得到帮助。第二,优化体育、艺术课程。人人的生活都需要运动、艺术,接受科学的、系统的体育训练、艺术熏陶是每个大学生的潜在需要。第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急剧转型、价值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大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当前也是普遍的,这需要高校给予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

2.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功能,高校公共课程评价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第一,公共课程内容需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作为一种批判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外在的对象,而且指向自身。作为一种实践的理论,不断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生命力的源泉。作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为保持其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借鉴和吸收这些新的文明成果。当前,在高校公共课程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僵化、教条化、封闭与滞后等问题,不顾经济学、哲学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的最新发展,拘泥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与表述,课程实施缺少批判性思维。为此,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高校公共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需求。

第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公共课程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活的科学体系,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指导公共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品质和永续生命力所决定的。为此,高校公共课程评价需要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成果、在中国的具体化经验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课程中来。

第三,公共课程实践应该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程实践中,不同程度地由“知性”所主导。在课程内容上,以知识取代基本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在课程实施时,仅仅局限于枯燥的知识说教,对于学生的需要和基础照顾得不够。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也仅仅以课程知识为依据和标准,忽视政治理性、政治立场的真实考核。这极大地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课程中的功能发挥。在课程内容上,高校公共课程实践应该注重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具体观点或论述,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即基本立场、根本观点与方法。基本立场就是根本价值标准,它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其他人民的根本利益。最根本的观点是世界观,最根本的方法是世界观的应用,即思想路线。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9

纵观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其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显著,但诚信缺失问题依然存在,且呈现日趋加重的趋势。而公共体育作为大学生普遍喜爱并积极参与的一门学科,其丰富的体育文化与系统的体育训练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基于此,高校有必要通过公共体育教学,积极探索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而更加高效促进大学生成才。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诚信教育;体育教学;教学创新

1对“诚信”的正确认知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诚信理念中,“诚”与“信”最初是被分开来使用的,“诚”主要是指诚实无欺。如《礼记•大学》中所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南宋的朱熹曾经写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而所谓“信”,主要是指讲信用、重信誉,不欺不骗……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肩负着实现民族振兴与国家繁荣富强的双重使命。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诚信意识才能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与娱乐中得到他人的接纳与肯定,才能更加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

2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非常普遍,且较为严重。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包括:思想诚信缺失(如:言而无信)、学习诚信缺失(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求职诚信缺失(如:就业中随意违约)、网络诚信(如:传播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等)缺失等。大学生这些诚信缺失问题既影响了高校建设,既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破坏了高校校园健康、和谐的学风和校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教学质量。

3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路径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对公共体育教学开展诚信教育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那么,究竟如何借助公共体育教学开展诚信教育呢?概括而言,可以采用以下3个路径。

3.1通过公共体育文化开展诚信教育

体育运动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同样,我国体育运动也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极具“民族味道”与“历史气息”。璀璨的体育文化铸就了我国当今体育大国的称号。为此,高校教师可以从公共体育文化入手,向大学生详细讲解我国丰富多彩、意蕴深刻的体育文化,如:太极拳文化、气功文化以及各类传统体育文化,并应当注重培养他们对体育文化中“诚信待人”“诚信礼让”“诚信勿欺”等的认知与理解。另外,我国体育文化非常注重“尊师重道”,而“重道”的本质就是“诚信”。因此,教师也可以从“尊师重道”这个层面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

3.2通过公共体育基础理论开展诚信教育

公共体育基础理论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体育概念、分类与功能)、国内外体育运动起源于发展知识、体育科学锻炼知识、体育竞赛与欣赏知识、体育运动保健知识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为了尽快“提升”自己,达到目的,而在专业学习中习惯走“捷径”、找“方法”,如装病请假、虚报学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公共体育基础理论丰富的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教师通过体育科学锻炼知识告诉学生如何按照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运动处方;通过体育欣赏知识告诉学生如何公正、公平欣赏体育竞赛。

3.3通过公共体育训练实践开展诚信教育

训练是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体育项目,其训练内容、方法、时间、频率与强度是各不相同的。但无论哪种训练,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考验诚信的“试卷”,尤其是对于那些精神涣散、懒惰以及身体素质较弱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以篮球训练为例,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如:手型、步伐、带球(运球)、传球、投篮以及各种技战术,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用在训练学生的体能上面。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训练负荷进行严密监视,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训练进行及时上报,以此检查他们是否按照既定的训练计划诚实、守信地进行训练。若教师发现某名学生虚报训练时间、强度或内容等,首先向他们阐明既定体育训练计划的科学性,然后向刻意逃避训练、虚报训练成果等严重危害。

4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手段

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依然以体育实践教学为主,虽然也有一些诚信教育的内容,但在整个公共体育教学体系中并不明显。那么,高校体育教师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可以用哪些手段开展诚信教育呢?概括而言,有以下3个方面。

4.1在公共体育教学教材中增加诚信教育内容

公共体育教材是教材化的公共体育知识,它多以图书的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内容对大学生的公共体育学习进行系统化的指导。通过公共体育教材,体育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更加直观化。一本或一套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教材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结合到诚信教育问题上,基于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地位,高校有必要组织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对现有的公共体育教材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对其中的诚信教育内容进行“放大”,增加它们在教材中的占有比;二是撰写专门的诚信教育内容。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一个——突出公共体育教学对诚信教育的促进作用,指导体育教师进行诚信教育教学实践。

4.2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环境

俗话说“环境育人”,对于公共体育教学也一样。在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大学生往往会处在一种特定的“体育”环境中,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进行着“教”与“学”的频繁交流。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环境大多以“爱体育”或“爱运动”为主导,而对体育中的诚信谈及甚少。体育教师应当看到这一疏漏,从多个维度营造出浓厚的诚信教育环境。具体工作为:一是利用校内的宣传栏、宣传画、电子显示屏等介绍公共体育对诚信教育的促进作用;二是借助校园网上的体育版块定期更新一些某某学生在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中讲诚信或失诚信的案例。例如:某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尊敬教师、诚信待人接物;某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虚报训练成果;三是组织、举办各类型的体育表演或竞赛活动,并设“诚信队伍奖”与“诚信个人奖”,号召全体学生在公共体育学习中懂诚信、学诚信、讲诚信。

4.3提高体育教师的诚信素质,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

在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诚信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诚信教育的质量高低。当前,我国搞下在展品公共体育教师时,大多以他们在公共体育方面的知识储备与教育技能为聘用标准,且在入职后的工作考核中,也很少对他们的诚信素质进行评价。这就导致了个别体育教师虽然能力强,但经常与学生出现矛盾与冲突,无法取得与高能力相对应的高教学质量。基于此,高校就需要打造一批在诚信教育方面具有独特能力的体育教师队伍。具体工作为:一是在招聘体育教师环节,将“是否有诚信”“有哪些失信的案底”作为面试问题;二是对于入职的体育教师,要长期跟踪他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一旦发现他们出现诚信缺失问题,及时纠正,并作出明确处罚;三是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公共体育教学如何开在诚信教育”主题的学习、会议与培训等,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创新。

5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常用方法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的认识与理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大学生的新思维,体育教师必须在原有诚信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一些如何使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新方法。

5.1讲解法与示范法

这两种方法是体育教师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最基础方法,也是最传统的方法。讲解法能够让体育教师以系统、严谨、有组织的语言将公共体育教材中的诚信教育内容传到给学生,它简单、快捷,且受众面大,教学效率较高。示范法主要是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给学生一个诚信的“标杆”。例如:在1000m长跑开始前,体育教师告诉学生,如果谁获得第一名,就会颁发证书与奖杯。那么,等长跑一结束,体育教师就立即当着全体学生的面给第一名证书与奖杯,做到言而有信。

5.2心理法

诚信教育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对“诚信”的关注度,而这个提高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大学生心理上对“诚信”认识与理解的深化。为此,体育教师在采用传统讲解法与示范法的同时,应当注重关注大学生在公共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体育教师应当努力帮助大学生纠正那些不良的心理,如:紧张、自卑、胆怯等;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如:自信、坚定、勇敢、乐观、积极等。一旦大学生具有了非常丰富的健康心理,就会在公共体育学习过程中自觉遵守课堂秩序、诚信对待教师与同学、诚信正视自己的体育学习行为、诚信地参与体育训练与竞赛活动……

5.3网络法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大学生接触、使用网络进行生活、学习与娱乐已经非常普遍。为此,高校有必要借助当前最新的网络技术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例如:高校建立公共体育教学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定期在平台中有关诚信教育的知识、图片、视频等,供平台内师生阅读、观看。高校应鼓励师生对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中或日常体育活动中的讲诚信、失诚信现象进行记录,并借助网络及时出来供大家评议。

6结语

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已经成为每所高校师生的共识。高校应当立足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度,借助公共体育教学开展诚信教育,这既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培养高质素综合型大学生人才的必然要求。

作者:段丽颖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魏旭军.探究体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J].成才之路,2015(10):20.

[2]张雪红.诚信为我们代言:体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2015(3):15.

[3]刘剑珠.高校体育教学中“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11).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10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