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设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02:10:30

改造设计论文

改造设计论文篇1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住房长期以来实行福利制分配,居民的住房水平不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有了余富,就产生了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据我们1991年对哈尔滨市50户居民住宅进行“小康住宅实态调查”的统计::①百分之百的住房均进行过改造和加工。②改造住房所耗费用情况如下:改造地面1019.18元/户;改造墙壁314.14元/户;改造厨房295.32元/户;改造卫生间368.5元/户;改造阳台443.95元/户;改造用电设备176.89元/户。由此可见.改造住房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一项主要内容,了解居民对住宅使用功能的要求,在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面积标准内,对旧有住宅模式的改造乃至扩建,以实现小康居住水平,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全国各城市居民自行进行住房装修改造扩展到不同历史年代建造的旧住宅的住房,这样,对新住宅和旧有住宅的装修改造设计.其量何其大也。

住房改造设计不同于新建住宅设计,还不同于单纯的室内设计,它受到的约束条件更加苛刻,如原有的各种管线管道、原有的结构体系不能改动.而需改J查的各户居民生活品味不一,生活水平不一各户所选设备和装饰材料等也不同,各户均要求有自己的新意,体现自我,实现自我。这就是住宅改造设计的难点。它要求设计师既要有较高的住宅设计能力,又要具有改造能力,还要有深入千家万户了解民意实现民意的能力。

从民意实态调查分析:当前居民住宅改造需求,一种是套内格局设备不动,仅进行装修;另一种是改变原有的平而布量和空间组合格局.增加作更新新型设备和设施,重新装修,而第二种需求有上升发展趋势。第二种改造需求一般多是:①改成大厅小卧居住形态摸式。(2)扩大卫生问面积.扩大完善卫生间功能,如增加洗而、洗浴、洗衣区。③改善更新增设配套的厨用、卫生用设备和家具,如设排烟罩、连续操作台、厨房下柜和吊拒、热水器、采暖器、蹲便器改坐便器、化妆合、砖砌炉灶改为煤气台等。(1)设置进自前室.前室设有衣帽柜,鞋拒和雨具框。(5)增设各类物品贮存空间.洁污分存.食品物品分存,衣用品杂用品分存,如设置洗涤用品、用具柜.食品贮存间(用于严寒地区)等。(6)把小方厅与卧室合起来形成起居厅。(7)装修考究.情趣不一。如哈尔滨市不少居民室内装修;木吊顶,木制或锦缎墙而.木地板,木制花饰博古架,木制酒吧台等。上述改造项目不胜枚举。

笔者认为住房改造设汁应重视如下几个!司题。

1.目前的改新设计多是向功能专一化方向发展。故设计中挖掘空间潜力,充分利用空问,量人而出.精打细算,那怕是1cm也要算

计到,使得各功能区区域恰当合宜。如图2中的鞋柜,热水器用的汽化缸位置,洗澡用品空间、书柜空间、洗衣机空间都是精心计算安排得来的。

2.优化组合.在改造设计中,一般原有结构体系、管路系统不允许改变。除此之外,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可以作出多种布局方案,某一种格局组合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这一长一短,在户主的心里取舍不一,设计中应尽力完善不同的方案。如

图2,3均为不同住户的满意和实施方案。

改造设计论文篇2

二十余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我们面对着高大的混凝土森林和高架桥,发现许多曾经的记忆永远消失了:首都的四合院成片的被拆掉,只有故宫博物院守着那条古老的中轴线;更多的城市在经济大潮中“旧貌换新颜”,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沉淀的历史魅力一天天丧失,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甚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不到正常使用年限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工业建筑也被大量拆毁,导致了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大损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旧工业建筑改造在西方形成了一股热潮:当时改造的对象多为工业革命时代大量兴建的轻工业建筑及少量重工业厂房,例如将瑞士苏黎世面粉厂、德国鲁尔工业区煤气罐改造为文化艺术中心等案例。当时西方的一些城市职能开始发生变化,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交通运输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日趋成为大城市的主要职能,过去在制造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其遗留下的工业建筑的功能、结构、形态需要得到更新以适应城市新职能新工作、生活方式的需求。

当然,我国与西方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动力机制、技术手段、观念及政策等具体实施运作方法方面都有区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方法与经验,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第二章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典型方法和设计手段

往往建筑本身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造的方法。我们按照工业建筑原有的外部特征以及建筑原有形象的美学、文化价值,把工业革命至今所出现的工业建筑分为以下三类:

1、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旧工业建筑

这类旧工业建筑历史相对较远,建于20世纪初或者更早,对于这类旧建筑,其外部形象的处理采用比较谨慎的态度,保留大部分原有建筑的外部特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整修或更换局部构件。

2、有城市地标特征的旧工业建筑

许多工业构筑物如水塔、烟囱,由于其外观特征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对这类旧建筑的更新,如果通过保留、美化原为人们所熟悉的建筑特征,进行符合逻辑的更新,可以很大程度地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基础上,给人们带来新的建筑体验。

3、普通工业建筑

对于大多数现存的旧工业建筑来说,并没有上述那么多的文化价值,也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历史、美学价值和特征,一般说来,这类旧建筑历史价值相对不高,但大都结构坚固,内部空间宽阔,使用性较为灵活,而且数量肯定是最多的。我们的改建方式也可以更加自由,多样化。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在改造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方法:

1、保护(Preservation)

如果旧建筑的结构没有大的损坏,现状与原貌的差别只是因为时间所留下的痕迹:如建筑的表皮材质因为风化、降水等原因变旧,色调发生改变;室内构件如金属制扶手等器具因为长期磨损出现光滑的现象等,应采取保护的措施,尽量不做大的改动。这些不妨碍建筑功能的局部变旧——建筑会因为这种“旧”显示出一种沧桑感,保护的方式应选择保持现状;当然,为避免可能出现的进一步毁坏,应加大保护和维修的费用。

2、修复(Restoration)

即通常所说的“修旧如旧”,指的是在原物部分残损的情况下,按照原来的结构用材等特点进行修复,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和原来的风貌相同。使用当时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尽量使旧建筑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损坏严重,材料、结构使用寿命已到,可按保护内容部分或全部复建,须遵循“原真性”原则,确保地址、尺度、式样、材料、工艺等的一致,尽可能利用原构件、装饰。

3、更新与重塑(Remodeling)

更新建筑,使之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可以增加适应目前生活状态的室内系统,甚至对原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会有一定变化;关于“重塑”,有人称之为“适应性再利用”,即赋予现有建筑全新的功能,或者运用文化和材料的內在价值加诸于旧的建筑外壳上,使得“新”与“旧”产生联系。许多成功的经典案例都是在更新和重塑方面展开实践,但这两种分类不是互相排斥,有可能在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既可以完全抛开旧建筑的原始特征,采用现代的技术、材料和装饰风格对建筑外形重新设计,也可以保留局部的旧建筑原貌,或者是某些能体现原始状态的细部,改造部分则采取完全现代的手法,使新旧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对原有风貌的重塑。

以上的三种改造方法,不是生搬硬套的标尺,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不是片面的废旧立新,也不一定绝对的修旧如旧,而是结合具体项目的属性在新旧之间作出一种平衡、一种选择。尊重历史、继承精华,从深层的角度来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在我们面对一栋旧建筑时需要去了解它的背景、历史、环境、特点、乃至它的文脉,以及“新主人”是否需要赋予它新的灵魂与使命。简而言之,就需要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

[2]《空间的形式实验》沈慷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3]《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转换战略》沈镭中国矿业出版社1998.

[4]《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罗晓容2007.

[5]《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鲍诗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种再生的设计开发模式》张艳锋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7]《旧建筑再利用设计中文化因素的探讨》于立波,周立军低温建筑技术2007.

[8]《建筑再循环理念及其中西差异之比较》倪文岩建筑学报2003.

[9]《功能与价值的重铸》——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卢菁四川建筑出版社.

改造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公路改造

1老路现状调查

由于是对原有公路改造,对老路现状调查十分重要,老路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改造方案、工程投资。

1.1平、纵线形现状

本区域内老路一般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时一般无正规的平、纵线形设计,所以老路的平纵线形通常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部分调整。只有对老路的平纵线形有基本了解,才能决定线形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对老路平面需测试弯道数、偏角大小、弯道半径、交点间距等,对老路纵断面需测试坡度、坡长等指标。老路如果线型较好或者可以通过微调能达标的,在平纵面设计中均考虑充分利用老路;如果老路线形极差,如弯道多、偏角大、半径小、交点间距极短,且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则考虑改线。

1.2路基、路面现状

路基、路面现状调查包括路基、路面宽度、结构形式及近几年大修改造情况等。只有对老路路基、路面情况充分了解,在路面结构补强设计时才能心中有数,设计方案才能经济合理。

1.3弯沉测试

为评价老路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应对老路面进行弯沉测试,对测试结果应根据弯沉值大小、路面结构情况分段整理计算,以便于下阶段路面结构补强设计。

1.4桥涵现状

区域内河网密集,一般公路上桥涵较多,对老桥涵拓宽改造还是拆除重建由老桥涵现状决定,所以应对老桥涵的跨径、净宽、荷载标准、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是否为碍航建筑物、桥头接线线形等做充分、详细的调查,对大、中桥荷载标准不能确认时,应做承载能力试验。

2主要技术指标的选用

2.1公路等级

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和远景交通量,结合公路的功能、性质从全局出发综合确定。

2.2设计车速

设计车速一般根据公路等级采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公路的功能、性质、交通组成等综合确定,特别是对于老路改造工程,应顺应地形地物,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灵活地选用。对位于城市出入口的一级公路,混合交通严重,车速不宜太快,可参照城市道路标准,采用80km/h的设计车速;对于二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采用80km/h设计车速。

2.3路基标准横断面

路基横断面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规模和投资,路基标准横断面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预测分析结果选择,同时又应综合考虑路段功能性质及交通组成,结合地形、地物、城镇规划,注意到绿化美化和环保,采用既能满足道路通行能力、与城镇规划相适应又经济合理、适应地形地物的横断面。

2.3.1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

区域内改造为一级公路的均为区域间干线公路,不但交通量大,而且本区域内一般公路沿线村庄密集,混合交通比较严重,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本地区经验,为适应集镇城市化的发展,一般采用快慢行道分开的三块板形式。快车道采用双向4车道,单向行车道宽2×3.75m,中央采用双黄实线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两侧各2m的绿化分隔带,2×5m慢车道,2×1m路肩,路基全宽为32m。见图1。

2.3.2二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

二级公路路基横断面一般采用一幅路形式,宽度根据交通量及交通组成采用,一般分三种情况:⑴、如交通量较小,混合交通也不太严重,则路基全宽12m,路面宽9m;⑵、如交通量一般,混合交通一般,则路基全宽15m,路面宽12m;⑶、如交通量较大,混合交通也较严重,则路基全宽17m,路面宽14m,并且用车道线划分快慢行道。路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土路肩或采取硬化措施。

3路线线形设计

3.1设计原则

公路是一种带状构造物,在保证使用任务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公路线形是三维的立体线形,为方便设计施工操作,将其简化为平、纵、横三方面描述,线形设计应对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保持各要素间的协调一致,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公路的线形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投资与线形舒适性的平衡。在线形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线形的连续流畅和立体线形设计,并应顺应地形,地物,注意和环境协调一致,对于老路改造工程应灵活运用线形设计指标,在困难地段适当调整,在满足线形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

3.2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时,在一般较为顺直的路段,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指标进行调整,以求改造后的良好行驶条件下;在较困难路段,应充分利用规范允许的曲线组合,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在老路线形极差且又受地形地物限制无法调整时,应考虑改线方案。

对于老路改造工程,路线定线时,应以老路为主要控制物,充分利用老路,同时还应将大型建筑物、大河等作为控制点。穿越城镇区时,应注意结合地方发展,尽量与城镇规划相协调。在平面线形方案初步形成后,应征求沿线地方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意见,尽量让路线方案使各方满意。

3.3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满足各控制点的高程要求

纵断面控制点一般有桥梁、相交道路、城镇等。桥梁设计高程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及设计洪水频率要求的泄洪断面要求;对立体相交的道路要满足本路和被交路的行车净空要求,对平面交叉的道路要顺适衔接;路线穿越城镇时应尽量和地形、地物相一致。

2、充分利用老路路面结构

在一般路段,路线的纵断面设计与路面结构的补强设计是相辅相成的,纵断面拉坡时,应尽量拟合老路,避免大填大挖。在老路路面情况较好时,为充分利用老路路面结构,尽量不要开挖老路,使补强厚度最大限度地接近填高。

3、其它

老路改造纵断面设计时,为充分利用老路,一般纵坡较碎,坡长较短,但在有条件时,还应尽可能取较高的指标,以求良好的行驶条件,并适当注意平纵组合,使纵断面方案不但经济合理,而且有良好的线形。

4路面结构补强设计

路面结构补强设计时,应根据原老路路面结构具体处理。

4.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当老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时,一般先测试混凝土板块弯沉,根据弯沉测试结果综合路面其它情况先对老路面进行处理。当老路面较好时,对老路面不予处理;当老路面一般时,对混凝土板块进行钻孔压浆处理;当老路面较差时,应新浇砼板块。在对老路面处理后,一般要在上面加铺补强层。本地区一般采用沥青面层作为老路面的加铺层,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能吸收两种材料的优点,“刚柔相济”,即旧水泥砼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路面提供了行驶舒适的面层。为防止和延缓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反射裂缝的发生,通常要在旧水泥混凝土裂缝和接缝位置铺设土工格栅、土工布或粘贴改性沥青油毛毡。有条件时沥青表面层采用改性沥青SMA结构,其防反射裂缝的效果更好。

4.2旧沥青路面

旧沥青路面对病害较严重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当面层、基层裂缝较严重时,应开挖处理,然后在沥青补块上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对较大的沉陷,应查明原因,翻挖处理。一般路段利用老路路表弯沉测定结果,计算出代表弯沉值,并反算成老路路面当量土基回弹模量,再按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加铺补强层厚度。在加铺前需刨毛老沥青面层。

4.3旧碎石路面

对泥结碎石、级配碎石路面改建成高级路面时,一般将旧路豁松、打碎,掺灰处理,使其成为底基层,然后再根据弯沉情况加铺补强层。

5桥涵改造设计

对老路改造工程,桥涵一般需拆除重建或拓宽改造,决定桥涵拆除重建还是拓宽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原桥涵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不满足,能否通过适当加固达标;

2、原桥涵是何种结构形式,服务年限多长,使用状况如何,利用价值是否大;

3、原桥涵是否满足排洪要求,航道上桥梁是否满足通航要求;

改造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街道改造建筑现象学探索设计原则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the people on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ouris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 street increasingly becoming urban construction boom. But the blind demolition and construction mak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reet lack personality, lack of a sense of belonging, a lack of participato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henomenon of building science perspective street renovation design related theory, and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tree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ed street renovation design.

Keyword: Street renovation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Explore the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U4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以及旅游业的持续火热,传统历史街道成了人们旅游的新景点。为了迅速提升历史街道的文化品味,更好地实现历史街道的经济价值,传统历史街道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热潮。但是大规模的大拆大建使传统街道的文化品质渐渐消失,出现了“改造后的街道缺乏个性,游客缺乏参与性,原居民缺乏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保持街道原有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气息,使游览者有可参与性的活动,原居民有归属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街道改造设计中如果运用建筑现象学理论的方法,将会改善这一状况。建筑现象学指导建筑设计,营造富于场所精神与场所体验感的建筑环境,是街道改造设计实用的理论指导。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建筑现象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以往科学分析方法从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历史街道,忽视了人本身对街道场所的体验,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理论为代表的建筑现象学则注重“在由特定的地点、人群、事物和历史构成的环境中,考察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人们的环境经历中揭示出环境结构和形式的具体意义和价值。”【1】此理论注重内在心理而非外在物质,考察与描述人与环境的关系,探寻街道与居民生活和存在的本质关系。

沈克宁这样描述建筑现象学:“建筑现象学重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场所、空间和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人生经验由实在的环境中的生活故事来构成,过去的生活经历在人生旅程中成为浓缩的片段记忆。生活和建筑的经验是由一生来感受并积累的,故而生活和建筑的体验是由记忆和不断变化的瞬时知觉和感受组成的。”【2】可见建筑现象学有先天的重视人文体验的基因。在街道改造设计中,设计者如果以这种理论为指导,就会解决改造后的街道“缺乏个性,游客缺乏参与性,原居民缺乏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

1.2 街道改造

历史街道,包括一个区域、街道格局及空间形态;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的关系);历史建筑面貌(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及装饰等);建筑物、绿地的空间关系等,更着重于“生活的片断记忆”,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段。对处于城市中的历史街道而言,还应具有丰富的生活信息量,是城市整体机能的有机组成部分。【3】

街道改造的主要原因:早期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街道路面、沿街建筑自身的老化;社会需求的变化;天灾人祸等不可预知因素的破坏等。街道改造主要改造两方面:其一,通过改造使街道保持原有功能,延长使用年限;其二,通过改造使街道能够适应新的功能要求。按照街道改造程度与改造要素的异同,可分为三种:即体量改变,功能改变和性能改变。1.体量改变:街道的水平空间或垂直体量发生变化。如街道的路面拓宽与街道延长。2.功能改变:改造后街道功能发生变化,包括单一用途和混合用途。如将居住区街道改造成商业街道。3.性能改变:包括修复和更新。修复包括街道路面广场与沿街建筑立面修复,更新包括沿街建筑风格更新、建筑材料更新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建筑现象学理论与街道改造设计结合研究的相关动态

从19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的工业文明浪潮不断冲击陈旧的传统城市。功能主义大行其道,完全舍弃了充满历史感的城市文化。传统历史街道特有的人文、邻里尺度被打破,人们在街道上的公共参与性活动渐渐消失。“功能主义者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对公共空间本身也不感兴趣”。【4】因此,设计者开始质疑这些弊端,他们重新开始关注曾被忽视的传统城市空间---历史街道。

关于历史街道,国外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重要著作有扬·盖尔的《交往空间》,F·吉伯德的《市镇设计》,戈登·卡伦的《市镇景观》,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芦原义信的《街道美学》等。这些著作从空间比例尺度,日常社会生活,人性化设计等方面,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对街道感知和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2.2 国内建筑现象学理论与街道改造设计结合研究的相关动态

改造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原则;方法

1旧城改造中完善城市设计要求的提出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人口膨胀、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

2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这对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3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三个原则

3.1探索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因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面貌不仅仅取决于一幢幢单独的建筑。建筑物之间良好的建筑关系,细腻而独特的外部环境,以及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空间特征。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创造城市自身特色的场所。

同时,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建设的和谐一致,我们在城市营造上需要探索和融汇旧城的空间组织规律,传统的城市充满丰富的空间,既是我们建设的基础,也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E·沙里宁受西特思想影响提出的城市建设三原则——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

针对空间艺术的分析手法,更有丰富的艺术理论交织在城市研究中,例如常见的三种理论:图底理论(Figure-groundTheory)、联系理论(LinkageTheory)、场所理论(PlaceTheory)。

城市设计的几类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则、侧面封闭和边沿连续原则、综合性跨接原则、轴线和透视原则、室内外融合原则、强调和暗示原则等(R.Trancik)。借此就便于创造出具有清晰的虚实结构,完善的场所联系,并考虑人的需求和文化脉络的、有特色的城市环境。3.2发掘旧城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与空间形态密切相关,同时文化特色的体现又是在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场所、感受、文脉等文化性的要求,因而有着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涵。

在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主要关注点首先是场所,场所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感觉。对城市中各种场所的特征加以总结提升,反过来再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是旧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考虑场所优先于考虑建筑;谦虚地向过去学习并尊重文脉;鼓励社区所有层次的混合功能;在人性尺度上进行设计;鼓励步行的自由;满足社区所有层次的需求并和他们协商;建设易读的环境;建设能够持久和适应的环境;避免太大规模地区同时变化;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促进建成环境的舒适性、愉悦性和观赏性。

3.3激发旧城的生命力把促进地段复兴作为旧城改造的首要目标。通过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整合城市风貌,推动城市的二次发展。

整体协调观念,珍惜借鉴历史传统,推陈出新,综合各行各业的需求,即维护社会平衡的要求。

4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要点

4.1城市设计的延续性完成一个好的城市设计需要城市各个层面的人士来关心和参与,它可能包括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当地的市民。城市设计也不应仅存在于建设城市的某个阶段,而应贯穿于整个建设的始末,具有连续性,城市设计应和城市规划并行参与到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具体而言,就是贯穿于城市规划的诸阶段。如果说,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对一区、一片、一街的局部设计,那么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较详细规划阶段更宏观、站得更高、整体性更强的城市设计,它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将各分区、片、街坊统一考虑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是延续的,在各阶段有相应的特征和任务。

4.2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功能城市设计要有引导与控制的功能,去指导城市的具体项目的建设,并由此促成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在当前城市建设的条件下,特别是旧城改造,它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目前运用较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的要素主要为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其中开发强度的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虽在一定程度从总体上决定城市建设的环境效果,但基本还是对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的反映。而相同的容积率、建筑密度要求,通过不同设计思想的引导与控制,却会形成效果迥异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目前的开发方式多为开发商投资,从本位利益出发而较少考虑社会、公众环境的效益。所以也就要求设计者能预先从整体角度出发,制定可以引导与控制城市空间环境发展方向的城市构想。新晨:

参考文献:

改造设计论文篇6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历史建筑的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到历史建筑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层面。199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巴拉》,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注入“相容”的功能。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2003年国际颁发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对产业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了评价依据和标准。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着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苏荷(SOHO)区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作为世界的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租用了租金低廉的苏荷(SOHO)区的旧产业建筑,他们运用全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将它们改造成适合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多功能空间。阁楼(LOFT)公寓充分利用旧产业建筑的大柱网大开间进行灵活多样的围合式分割布局,充分发挥产业建筑的高荷载承受能力。新肯考迪亚码头的改造是历史建筑改造为公寓楼的成功范例。综合区域模式改造。鲁尔工业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将旧产业园改建为景观园区非常成功的例子。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历时4年将一个废弃颓败的旧工厂改造成一个综合休闲公园。鲁尔工业区中还有许多将单体建筑、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层面的改造模式,例如将历史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展览馆的模式,还有将产业建筑中的大空间改造成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的模式、将很多建筑设施上设置餐饮空间模式等等。

二、产业类建筑改造的现实意义

1.生态价值的体现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原料约一半以上都用于建造各类建筑及辅助物,建筑业对环境污染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全球每年排出的温室气体中,有三分之一源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可见,要减少建筑从建造到使用、再到最终解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最核心的是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城市废弃的产业类建筑物质价值大于其功能寿命,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不仅比新建建筑成本节省许多,还免除了大量的拆除成本,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2.自身的适宜性

产业类历史建筑代表着某一时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是城市产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虽然他们自身功能寿命大多完结,但是其空间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其物质寿命和精神寿命仍在,这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一方面,空间结构适宜。产业厂区规模大,占地多,建筑单元之间又留有弹性空间,为整体规划提供很大的发挥空间。厂房、仓库等产业建筑多为大跨度、大开间,非常适宜进行空间和功能区域的重新划分,创造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强的空间。而且产业建筑结构荷载要求严格,其房屋安全质量较高,其结构都可以满足多种民用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类历史建筑体量庞大,在城市中成片存在,在城市空间形成历史街区形态,其特征明显具有很大的识别性,易成为该城市区域的中心。若将这种历史地段成片开发,能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商业利益的吸引

大多废弃的产业建筑虽然功能寿命结束,但其物质寿命依然存活。将产业类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拆除费用,而且节约了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成功实施还能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对其投入。

延伸知识: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

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来源于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

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

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不合逻辑规则的。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现象,就是循环论证。

3.论证要合乎逻辑

论据和论点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章应当揭示这种联系,得出合乎规律性的结论。这种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就是真理。揭示真理就是论文的使命。如文章只凭观察和经验,将偶然的表面现象推断出某种论点或观点,则这种论点或观点

改造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旧城改造;中国;英国;设计;比较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7-56(5)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区)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城市基础设施、工作、居住和游憩等条件。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众所周知,英国无疑是在这方面比较领先的国家之一,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总结与吸取了无数经验教训后,英国无论是在旧城改造还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上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体系,且涵盖了理论与实践的每个方面,这使得英国的旧城改造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比较成熟。相对而言的,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的中国,在肯定其成果的同时必须承认的是,因过分追求发展速度而产生的实用性不强、毫无文化内涵特色的粗糙设计实例不在少数。

1 比较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与英国的旧城改造过程进行设计比较,以这两个国家较具代表性的上海与伦敦两个城市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为例,探究这些旧城改造项目的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的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主要角度出发,并细化到基本流程、制度、法规、用地、机构、城市经济实力与发展定位、人口与城市规模、建筑风格、民俗影响等方面,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设计理念、方法与手段、具体技术以及外部影响因素等区块展开详细比较分析。

2 中英旧城改造设计之异同

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诸如“某旧城改造项目恶评如潮”、“某城市开发工程漏洞百出”、“要多向西方发达国家吸取经验”等等,应该说令国人十分颓丧的报道,而在沮丧的同时,也不禁会迸发出“何处不如人”的念头。说到西方国家的旧城改造,最有名的应该就属英国等欧洲国家了,无论是其中所运用到的先进技术与理念,还是那些追求实用并融入生活的态度都令人印象深刻。那么,我国的旧城改造究竟差在何处呢?

所谓旧城改造,自然而然地要与城市结合起来,同时旧城改造也是一项对城市发展程度要求颇高的进程。故此,本文选取了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这两大国际都市作为互相比较的对象。英国伦敦最有名的旧城改造实例,莫过于伦敦码头区的改造过程了,它可以称得上是旧城改造的经典范例,值得各个国家模仿学习。而作为比较对象,在上海同样选取了影响较大、反响良好的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它们之间的详细比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从设计理念上进行比较

从设计理念上来看,新天地与码头区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十分明确的,都是区域化的整体设计,进行的是整体的开发与全方位的设计。就设计目标而言,两者也都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而针对自身特点,对所在区域进行重新设计并使之能够适应城市发展方向:新天地是对所在地区进行整体规划与开发以适应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伦敦码头区则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重组以顺应发展方向。

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上海新天地的旧城改造项目,由于当时上海想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需求,在文化方面的指导设计思想是中西方文化相融合,既保留老上海石库门建筑特色,又引入大量欧美品牌以及建筑样式,并运用由西方现代“夜生活”概念而衍生出的分时间段经营方式、整体开发理念以及中国群居竞争等想法,真正做到中西结合;而伦敦码头区进行大规模改造的直接原因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新问世的大型集装箱远洋船只无法抵达码头区,导致失业率攀升,交通每况愈下,大量住宅被废弃,码头区到上世纪80年代无可避免的衰落,由此可见,码头区的旧城改造设计理念,主要是希望通过对经济产业结构的重组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强调的是自我更新而不是国际交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伦敦码头区与周边各个地区的联系也通过专门设计(如交通设计等)而变得十分紧密,这同时也正是新天地所欠缺的——作为一个整体开发项目,新天地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但是在强调合作交流的现今,其与周边地区的泾渭分明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而在设计理念中,这点明显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2.2 从设计方法与手段上进行比较

在设计方法与手段上来看,在同样是整体全方位设计开发的前提下,两者的差别不可谓不大。首先,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虽然是在原先老上海石库门建筑基础上进行“外中内西”的改造,但大部分建筑与设施实际上都是新建或者是翻新的,且除却门面租赁房保持石库门建筑风格之外,地产类的商品住宅房屋以及中后期投资建造的路灯、座椅、喷水池等点缀设施,都明显采用欧美西方式建筑样式而新建的,此外即使是石库门建筑的装饰也都由于其内部的西方品牌需要而多为后添加的,所以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发项目,“中西结合”口号的背后是西方文化的主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感不强烈;而伦敦码头区的再建设,即使是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下也充分保留了其原有特色,如原有码头的拓宽工程,老房屋的翻新再利用等等,充分考虑并妥善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问题。

其次,就产业结构而言,新天地的涵盖面实在是过于狭窄,环顾整个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区域,酒吧、咖啡馆林立,高层住宅昂然耸立,新天地将过分的关注置于房地产与消费娱乐业上,且形式单一——大多都是高档饮食类场所,当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楼盘或者酒水食品上时,谁还会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得到了发扬、纸醉金迷的生活又能否长久?相对而言,伦敦码头区的关注面就非常之广,在改造过程中,遗留的轻轨设备被整合重建并与伦敦地铁系统接轨,伦敦会展中心与伦敦城市机场得以兴建,酒店、餐饮、零售、商旅等配套设施全面跟进,泰晤士河沿岸的滨河公寓地产开发与工业厂房的翻修等等,以上措施几乎涵盖了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商业、工业、交通、航运、住宅、休闲等等一应俱全,经过如此全面包装整合的地区想不成为城市新中心还真有难度。当然,这些差距与两个项目的规模与定位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上海新天地是对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小块区域所进行的旧城改造过程,而伦敦码头区项目则是针对伦敦码头区这一老城区的全面再设计,并力图使其成为新城市中心。

所以,就设计手段与方法对这两个项目进行总结的话,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工程可以说是号称“保存式设计”的“革新式设计”;反之伦敦码头区旧城改造设计则可以称得上是内涵为“革新式”的“保存式设计”。但不得不提出的是,在景观营造方面,新天地的效果也远远比不上伦敦码头区植物、河流、建筑、桥梁等等个体的和谐,高层现代住宅楼、低层门面房与街心公园彼此分离,稀疏的行道树与喷泉等等艺术设计作品根本无法将各个部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为都市景观美观与绿色自然景观美感相互剥离。

2.3 从具体技术上来看

从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技术层面比较,也可清晰地发现二者的差距。需要承认的是,上海新天地吸取了不少失败案例的经验,在区块划分上采用了“简单”、“分明”的关键词方针,使得项目中各个区域的功能十分明确,地产区块的高层住宅、商业区块的门面房集散地都是不错的例子。但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区块之间的联系以及新天地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且区块种类太过稀少,不能使旧城改造项目的各个零件完美地组成一部新的机器从而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伦敦码头区的建设成果表明,这块区域包含了完整产业链的几乎各个方面,商业销售、交通运输、生产加工等等各个区块功能十分明确,且彼此的重新整合使得整条产业链生机勃发,如新金融中心“金丝雀码头”、会展中心区等等,无不功能明确而联系紧密。

另外,也许是因为本身出于上海市中心的位置,新天地对于交通也不像码头区一样的重视。由于规模与地理的原因,像码头区一般兴建机场、联通轻轨可行性太低,但起码对于已有交通方式的规划应该多加注意。日益增长的汽车流量、上下班高峰等因素使得通往新天地的地上交通不算便利,而地铁线路对于此处覆盖面窄(仅地铁一号线一条线路)、地铁班次少而乘客多等情况也增加了顺利到达的难度。交通对于区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当然,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在具体技术方面还是有许多出彩的地方。比如,新天地区域开发项目的地理位置定位不错,既在热闹的市中心能够充分提供商业元素,又以石库门建筑旧区为依托增强历史人文气息;其次,新天地的建筑风格兼具古今中西,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而这点显然是伦敦码头区所不具备的;再者,复古西式路灯、中式遮阳伞与欧式长椅的结合,从小的细节方面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多一分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在现阶段的中国算得上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但是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先进实例相比较,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毕竟对于一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三十多年、关注并开展旧城改造运动时间更短的国家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已经是可圈可点了。而如何解决诸如过于偏重现代速食文化、过分关注夜生活、喧嚣而欠缺细水长流的恬静文化、不能够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中国文化内涵存在感不强等等问题,就是中国的旧城改造在今后很长一段发展时间内,所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3 中英旧城改造设计差异的主要外部原因分析

就旧城改造的目的而言,相信在这一进程的根本目的确定上,任何国家都是大致相同的:改变城市旧状,使得城市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任何一个旧城改造项目,都是以此为根本目标的。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同一国家不同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乃至于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各个旧城改造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可谓是天差地别,很明显,这是由各个旧城改造项目的定位与直接目标等等方向性决定因素决定的。这是一个改变城市是为了适应什么发展需求的问题。于是,是否能满足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使得旧城改造工作事半功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评判一个旧城改造项目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这是一个牵涉到政治、文化、经济等等多领域的复杂问题。

一般来说,旧城改造工程的启动,都是由当地政府发起的,而旧城改造过程中的改造方向定位、财政拨款、人员指定、法律法规等等方面也大都是由政府直接决定的。所以,比较中英两国的旧城改造,首先应该从政治方面入手。

从政治体制上来看,英国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其君主立宪制下的民主与法制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与进步,并已经达到了十分健全的程度;而我们虽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正在逐渐体现出来,但是毕竟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较多的实际问题,没有历史的积淀很难解决。例如,就法律法规而言,英国是较早就开始制定相关立法的国家,并在许多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相关的法律中都涉及对历史建筑及街区和古城的保护和改建,比较著名的法律法规有《英国乡村建设管理法规》、《1947年英国城镇和乡村规划法》、《住宅、城镇规划条例》、《城乡规划法》等等,由于其在对规范旧城改造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而知名度甚高;相反的,在中国,虽然近年来也出台了不少有关于房地产、城市规划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有不少具体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办法条例,但始终缺乏一部系统的、对旧城改造过程各方面都有着详细约束作用的法典,使得人们很难做到“有法可依”。而在此基础之上,从具体执行力上来看,英国的旧城改造项目,往往是由政府牵头,委托具体公司进行实际操作,并能够调动各个部门给予财政、监管等等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但在中国,监管不力以及合作匮乏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即使是在如此强调团队合作的如今,各个合作公司之间、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甚至各个个体内部的联系与协调能力方面,始终不能令人释疑,甚至于“踢皮球”(指互相推卸责任)现象的常用主语“有关部门”被夸张到“举世皆闻”的地步;此外,由于政府领导阶层的人员更替而产生的“虎头蛇尾”现象也层出不穷:上一任的事情没做完,与我何干?!再比如,就社会福利这一点上平心而论,中国也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拆迁补偿办法等一系列福利保障措施在国外显然更受重视,而我们在利益上的不能被满足甚至连安身立命的基本居住条件都得不到保证的时候,“钉子户”的产生似乎也就有那么一点理所当然。这些“陈年旧疾”,无一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旧城改造项目思想与理念的具体实行,甚至从源头上就遏止了好点子好创意好想法的诞生。不过好在,这些情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改善。

从经济角度分析,区别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毋庸置疑的,经济目的是旧城改造目的中有着相当分量的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无论在综合国力评判还是人民生活水平评估等等,在类似能力评估系统中都是重要的评判指标。而旧城改造,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城市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过程自然息息相关。甚至有研究人员单纯地将旧城改造过程定位为“价值的再创造”、“城市经济结构重组”。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都在得到不断的提高,“绿色经济”、“健康经济”等等新理念也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并运用于具体经济建设过程之中。相对而言,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其经济水平以及经济结构的合理程度都是比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高的,而更适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环保经济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实施;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英国的旧城改造过程,都不约而同的十分重视项目本身的经济实用性考量,且眼光十分长远,不仅仅关心眼前的既得利益。而中国旧城改造中牵涉到的经济问题则相对复杂得多。首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飞跃是有目共睹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等等都是不可否认的优异成绩。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许多城市设施满足不了经济结构的转变,实施旧城改造以改善优化经济结构以便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迫在眉睫。但是紧跟而来的问题也渐渐浮现,过快的发展速度也带来了很多隐患,许多旧城改造项目过分注重短期内的经济利益,许多旧城改造项目只注重少部分人的利益,还有许多项目的初衷过于理想化而不易于转化为实践中的成果。只顾大力发展重工业而忽视环保措施、房地产泡沫经济项目的大热、要创意想创新却难以付诸实践或是流于表面形式等等现象都是这些问题最真实的写照。所以,中国旧城改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问题众多,任重而道远。

当然,中国的旧城改造项目也不会完全没有优点可以发扬,起码从文化内涵上来领略蕴藏于旧城改造中的民族魅力这点上,拥有悠久灿烂历史文化宝藏的中华民族还是有着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的。

一直以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都让外国人们感到由衷的惊叹与着迷,尤其是全球化进程开始、各国文化交流愈加频繁之后。在中国,无论是哪个不起眼的角落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瑰宝。同样的,在任何一个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中,想要从漫漫历史长河中挖掘出一点由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思想理念,是毫无难度的。然而,现实却是,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想要将当地文化融入旧城改造城市新建中的项目比比皆是,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却是凤毛麟角。

实际上,想要让旧城改造项目在文化思想内涵上出彩,并不十分困难,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切合实际、经久不衰而又深入人心,让当地人乐在其中,让外地人流连忘返。切合实际,是说旧城改造项目中的文化思想要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地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民众等因素结合起来,能够有正确的政治导向、积极的经济作用,又十分受民众欢迎,或者说是易于为其所习惯,而不是空泛的只玩噱头的、形而上学的;经久不衰,即要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不是昙花一现,生命短暂;在以上基础上,再做到敢于创新,古今中西相结合,也就并非遥不可及。然而,实际实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不管在中国,英国还是别的国家,成功的旧城改造案例,无一没有深刻的足以彰显自身特色的丰富文化内涵。在英国,旧城改造方案实施之前,通常都会由政府组织一个专家考察团,认真详细地考察当地风土人情、研究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情况,且尤为重要的,每次都十分重视本地居民的想法与意见,经常针对这些想法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评估,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开始动工。正是这种全面谨慎的态度,以及尊重民意的做法,使得英国的旧城改造项目总是充满着当地风情,并不仅仅是只在建筑上或是别的方面做文章,大到街区格局,小到路面装饰物,无处不散发着当地文化的特有魅力,这样人们可以很轻松地融入其中,并使之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哪怕其中的文化底蕴也许并不深厚。而这些,也是我国一些非同凡响的旧城改造项目所同样具备的,是如今如此多影响低、文化糙的其他项目所欠考虑的。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与真正落实之间尚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4 结论

纵观以上就中英两国两个实例的具体情况,以及由其引出的外部环境因素的论述与比较,可以得出一个较为令人沮丧的结论:中国的旧城改造水平,与英国等发达强国相比还相差甚远。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旧城改造方面的领先之处,首先在理念的先进与多元化、方法运用的纯熟与恰当、技术的发达与老练、社会保障措施的健全和对社会各方面反应的关注程度,以及发展年代久远所造成必然的经验与专业人才数量的领先等等,这些也正都是中国的旧城改造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注意与加强的。现在的中国旧城改造项目中亟待解决的就是民意的受关注程度,以及项目的可操作性与现实价值,因为让老百姓满意的项目、能够带来实际利益的而非绣花枕头的项目才是真正的好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中国实力蒸蒸日上、中国文化广为传播而“中国风”盛行的时代,如何能不盲目地照搬他国经验,而是结合中国特色并有选择的吸取他国长处与经验教训,真正做出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旧城改造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个绝佳的机遇。而从比较之中,也不难看出旧城改造设计的发展体现出了稳定、完整而有规模、功能灵活而多元化、注重公共设施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会如此发展下去。所以,只要把握好并紧跟发展方向,批判接受国外设计的优缺点与经验,结合实际特点并发扬博大精深文化等优势,做好人才培养与传承,中国的旧城改造将会取得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

[2] Tom Turner.Landscape Planning[M].New York: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1986.

[3] 李志才.方法论全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罗怡.在中国设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 李灵犀.旧城改造·创意产业·价值的再创造[EB/OL].(2007-04-11)[2012-05-12] 省略/details.asp?BigClassName=%BA%E3%B2%FD%B9%DB%B5%E3&NewsID=775.

[6] 张计成.英国城乡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1):97-99.

[7] 李兵弟.部分国家和地区村镇(乡村)建设法律法规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改造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创新实践设计教育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与科学的调和。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需要发展、深化和创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并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深化设计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传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德国包豪斯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可以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在今天的经济市场条件下,需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学校设计教育并没有完全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全依赖用人企业,给学生就业造成压力。

2建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

2.1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教育本身富有创造性,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批富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单纯传授艺术知识、训练艺术技能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绘画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育方式,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手段、方法,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表现自我的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加强基础课教学适应性与专业课教学实用性

艺术设计教学应纠正以往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在基础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逐步塑造出充满创造性、个性的表达自我。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制订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现实的就业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2.3增强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艺术设计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渗透的。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今天开放的社会中,对外设计服务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的设计理论过度转化到设计实践中,增加理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不断提高理论的深度,解决不断发展的设计实践中的问题。

3把握艺术设计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3.1艺术设计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转变;从产品设计向服务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艺术设计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使得设计语言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在未来的设计趋向中,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3.3坚持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改造设计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制造;机械制造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67-02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1]。机械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制造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2]。基于“大工程教育理念”的本科教学工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方法[3],探讨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形成原理及其规律。构建融知识、能力和工程素质于一体。集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4],对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传统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教育教学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概念陈旧,涉及面宽泛,含义模糊[5],可以覆盖学生毕业后一生中从事的工作,无法与我国日益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需要相对接。其结果是导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其目标也比较难以实现。

(二)教学内容陈旧,工程能力训练不到位

目前机械工程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科前沿课程较少,专业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出现了有环节要求[6],但无法落实而形同虚设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不强,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训基地未能充分利用,制约了实习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方法手段滞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缺失

教学方法单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也并不高,影响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7]。在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上,深层次改革有一定难度,如产学研合作等。合作教育渠道、层次有待拓宽和提高。

二、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创设“模块化、组合式、开放型”的课程体系

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机械工程专业为研究试点,提出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高素质创新型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优化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微型计算机原理为基础理论知识;以公差技术、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等为专业理论基础;以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等为相关和拓宽知识,构成毕业生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资源

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科研、学科与实验、课程与设计的系统协调和有机统一,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1.鼓励教师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设立教案评估制度,并与教学考核相结合。2.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并辅之以相应的考核、评估和奖励。3.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选修课,并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三)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新引进人才全部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学院组织新教师职工的听讲评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环节上,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整体优化设计;在教学方式上,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知识相互兼顾,同时体现现代科技中学科交叉的特点,特别注重机械工程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建立四段式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课程设计体系、参观实习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落实“产学研结合”、“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强化“课程设计与实习”两个教学环节。

1.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一致,改革培养模

式,改革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完善和修订教学大纲,做好专业主干课程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优化。

2.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例,改进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从选题到具体指导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完善实验室设备,保证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

100%,创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承担专业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主要实践教学任务。

(四)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完成全部大学课程后,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检查与考核,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毕业设计字数、参考文献和图纸等进行量化处理,主要分为五类:1.理论研究型;2.工程设计型;3.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4.计算机软件型;5.综合型。从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看,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的实践能力及水平得到了提高,工程意识和素养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毕业论文质量较往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全部顺利通过院和小组答辩,成绩优秀率达到14%,获得校优秀毕业生标兵称号的8人,占常州大学总数的8.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五)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实施“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和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制定教学督导组和学生评议教学效果机制,每学期将评议结果公开,向各个教师反馈评议意见。由专业教师负责成立课程评估小组对专业课程进行自我评估,采取“主讲教师负责、逐课评估、达标验收”的办法实施,采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手段对规章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与实施。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组织学生评教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师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注重同行评教和领导评教,强化教学督导。

三、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在1984年原江苏化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本专业一直是常州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在长三角人才市场上就业形势一直处在前4位。装备制造业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州市已成为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源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农业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和基础装备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扩大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长三角地区及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提供大量工程技术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常州大学发展目标和本专业现状,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工程应用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机械制造业十分发达,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在长三角地区和常州先进制造技术基地对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基础上,形成了本专业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优化课程、提高质量、注重实效、形成特色的方针,及时修订本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从课程体系的学习方面衡量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在知识、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各级科技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考查学生能否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能否从市场研究、设计构思、生产制造中分析思考,以此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近几年来,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就业率为100%,这些数据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

面向“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了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探索了一种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的模式,逐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更加突出,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

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

[2]吕春芬,宋绪丁.工业4.0时代的特征与高校课程体系

改革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刘玉梅,状军,王本亮.基于现代机械工程师技术应用能

力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

坛,2014,(23).

[4]王亚良,梁利华,董晨晨等.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机械类

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

[5]田君,钟守炎,孙振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学

习产出”(OBE)教学模式的机械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改

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

[6]罗红旗.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能力分

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3).

[7]孔德军,胡爱萍,朱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专业毕业设

计教改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7-8).

改造设计论文篇10

【关键词】教学模式;职业岗位;技能要求;项目化教学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专业技术课程。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只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工作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积极的态度重构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情境,精选教学载体,采用理论实践一体的方法,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课程教学中,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模具技术应用及发展的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

模具工业发展飞快,使得模具制造业对集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于一体的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例增加,同时也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想避免此类复合技能型人才成为限制模具业发展的瓶颈,高职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且仅局限于讲授教材上的内容。在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感觉很多重点知识不能深入讲解到位,被动接受的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又感觉学习内容空洞而抽象,兴趣当然无从产生,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认知感和实践能力都受到极大影响。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与软件的实际操作应用分开进行,学生学习软件知识技能其实只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命令菜单的用法,并没有实质性的真正掌握应用软件从事模具设计的先进实用方法,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基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高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指导思想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做一体,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实现真正意义上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以及学生到企业的零适应期。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模具企业的需求为依据,培养适应企业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基本观。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应始终坚持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基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教学模式内涵,明确“基于岗位技能要求的教学模式。这种建立在职业活动基础之上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新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再现真实生产过程、实施真实工作任务、创造真实工作产品,按照岗位技能要求组织学习,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教师们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观,如:项目导向的教学观、多元智能的培养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以及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观等,并以此贯穿课程模式改革的全过程。

2.建设多元化、互补型的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是实现课程改革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因而实施课程改革应首先合理组建由企业、行业相关人员、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的新团队,摒弃过去以“教育专家为主导”的做法,在全新的“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实现多元化、互补型的主体结构,即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的不同环节团队三方合理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教师不仅要懂理论,更要懂模具实际加工要求,在团队中,专、兼职教师互为导师,兼职教师帮助专职教师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专职教师指导兼职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形成多元化、互补型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此外,我们每学期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或对口实训基地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践锻炼和调研,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既能教学,又懂操作,这样的教学团队师资才能胜任课改,也才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3.紧密结合企业需求,科学选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取舍的出发点是必须满足企业工作需求。以工作任务为项目,就要设计与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要求相一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到企业充分调研,收集和掌握不同类型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分析判断要适应这些企业,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然后,从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使之成为符合教学、认知规律的教学项目,实现从职业行动领域到课程学习领域的转换。最后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从企业引入真实案例作为工作任务进行教学,真正按照项目化来设计教学内容。

设置基于岗位工作技能要求的课程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围绕职业活动、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来确定。教学运用的实例、实训所训练的内容以及相关主要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确定,例如:我们根据地方汽配企业的生产实际,选取典型的汽车板金零件为载体,按中小型板金零件加工中最常见、最通用的冲压工艺,设计四个学习情境,每类典型工艺为一个学习情境,主要内容包括:板类零件的冲裁模设计与制造、举升泵固定板弯曲模的设计与制造、罩盖拉深模的设计与制造、其它成形零件的冲模设计与制造等,在授课中增加了使用AutoCAD软件设计的教学内容,且各部分内容根据需要结合CAD/CAM技术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

4.采用任务驱动的设计思路组织相关知识与训练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设计思路组织教学,能让学生接触真实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的距离,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并尽量采用以图代文的教学形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相应载体的模具设计、模型制作、模具制造实训操作为线索来展开,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最终达到能设计、制造各种模具的能力,较好地处理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充分体现“实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

5.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放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当中,真实地体验岗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应用需要。无论是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的选用,还是教学手段的改进和相关项目的实施,都要以社会调查和分析结果为依据,根据岗位需求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并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加以实现,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便于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6.实施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综合实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恰当的课题,以生产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教师指导为辅),实施模具设计与实做一体化综合实训。学生通过“冲压件的工艺分析编制冲压工艺规程模具设计模具估价购买模具材料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制作模具调试冲压出产品”,完成从图纸分析到冲压出成品的全过程一体化训练。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实训,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机床实操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显著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综合能力也得到大大加强。

7.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一体化教学。抛开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大量采用电子教案进行多媒体教学。同时还利用有机玻璃制作了大量透明的冲压模具,增强学生对模具的感性认识,充分应用实物、视频、图片、动画、实例等,配合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解模具结构,可以使学生对模具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了解得更加透彻,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8.与时俱进,注重现代技术应用。注重国内外模具方面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我们引导和教会学生科学采用应用软件进行冲压排样设计、压力中心计算以及各类坯料尺寸计算等。引导学生应用UG、Pro/E、CAXA,MasterCAM、Cimatron等CAD/CAM软件,完成设计任务,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应用专业软件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9.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往的冲压课程考试全部是理论考试,学生只要考前下功夫死记硬背,即可通过考试,考分的高低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真正水平,即高分者在企业工作能力并不一定强。使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和企业评价体系一致是我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具体的办法是分两部分进行考核:一是模拟企业环境,以企业实际制件(若干个)作为任务,让学生抽签,然后完成冲压工艺编制、模具工艺计算、模具结构设计及模具制造工艺的编制;二是在模具实做中进行模具制造能力的考核,最终综合以上两方面表现给出这门课的考试成绩。

基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学改革,较好地实现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经实践和对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07级、08级学生进行就业追踪调查,从学生的反映和企业反馈的结果看,学生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多项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明显,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既增加了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