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人气:9649 影响因子:0.393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简介:《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杂志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北大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双月刊。它的出版地区是北京,国际刊号:1002-8412,国内刊号:11-5260/P。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国内刊号:11-5260/P
  • 起订时间: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1002-8412
  • 发行地区:北京
  • 全年定价:¥190.00
  • 审核时间:1-3个月
  •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期刊荣誉:
  •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 地震工程动态
  • 理论分析
  • 应用研究
  • 抗震设计
  • 鉴定加固
  • 场地地基
  • 抗震规范
  • 道路交通
服务流程:
学术服务,安心快捷

杂志介绍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基本信息:

刊名: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EarthquakeResistantEngineeringandRetrofitting

曾用刊名:工程抗震;地震工程动态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编:王亚勇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2-8412

CN:11-5260/P

邮发代号:2-386

创刊时间:1978

单价:12.00

复合影响因子:0.809

综合影响因子:0.392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维普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主要栏目:

地震工程动态、理论分析、应用研究、抗震设计、鉴定加固、场地地基、抗震规范(标准、规程)、道路交通。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

邮政编码:100013

电话:010-64517383

邮箱:gckz@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杂志信息: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原名《工程抗震》,创刊于1979年,由建高部主管,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共同主办。是工程抗震和地震工程专业综合性科技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

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地震工程动态、工程抗震设计、加固改造和施工方面的先进技术;介绍工程抗震的标准、规范、规程及背景资料;推广工程抗震方面的新技术、新经验。

读者对象为建筑与地震工程界研究、设计、施工人员;地震专业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相关管理部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杂志稿件要求:

(1)稿件所述内容最好能有新意;主题明确,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叙述准确,3600字左右最佳。

(2)稿件中如摘编或引用了他人资料,应在文末给出参考文献。

(3)投稿时请提供作者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信箱等。

(4)稿件在一周之内审核,并告知作者是否录用;如通过审核,一般可在三月之内刊登出来并赠送作者两本样刊。

(5)如需要加急审核或刊登,请在邮件中注明“加急”字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常见范例:

嵌筋法加固混凝土楼板技术及工程应用---郭猛姚谦峰刘海涛徐仲卿

轻钢增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陈招平罗翔张浩杨辉侯敏

基于SAP2000的轻钢加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刘昱高小旺张涛

某高层建筑屋顶增层结构设计方案---刘军进黄小坤曹进哲李永双

行波输入下大跨斜拉桥减震控制分析---许春永亓兴军宋国富

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弹性动力稳定性能研究---李黎张行龙晓鸿叶志雄

吊杆布置对拱桥破损安全性能的影响---滕军涂俊陈宜言吴红军孙占琦

基于能量原理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安全系数---龙刚李广婧赵堃

脉动风下巨子型有控结构参数研究---连业达张洵安王朝霞

高层隔震建筑风振响应研究---杜永峰朱前坤

粘滞阻尼器不同连接方式的减震性能研究---李毅滕海文霍达

基础隔震结构的性能水准与设防目标---刘鹏飞刘伟庆王曙光

分布塑性梁柱单元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江卫国夏勇陈忠范程文瀼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缪志伟叶列平陆新征

带加强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PUSHOVER分析---陈宇张明沈蒲生

基于振型损伤的高层建筑结构地震破坏准则---汪梦甫

对汶川地震中几种震害的认识---徐珂

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王志涛田杰苏经宇马东辉郭小东王威

基于汶川震害分析的强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累积损伤研究---滕军李祚华和雪峰

从损伤谱解读汶川大地震震害---滕军涂胡兵

北京西交民巷钟楼的抗震鉴定---周浪唐坤邸小坛袁海军

相对刚度对圆形隧道结构地震反应影响规律的研究---徐丽娟丁海平孔戈

钢管拱实体模型及结构分析的研究与实践---邓志刚龚晓利和飞

附加限位装置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减震效果---彭伟李建中

高墩小半径曲线梁桥抗震分析的若干问题探讨---滕军吕海霞吴红军郭时安

隔震曲线桥梁碰撞研究---李黎吴璟叶志雄

国外减隔震桥梁的失效分析---陈永祁王静刘林

采用基础隔震的高层剪力墙结构时程反应分析---康锦霞

双层柱面网壳的减震性能研究---冯雷明魏建国白永兵

钢框架中粘弹性阻尼器的空间布置优化分析---孙玉萍王敏王云

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心尽力尽智---张元瑞

考虑橡胶支座拉压刚度不同取值对隔震效果的影响研究---吴任鹏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

复合梁模态分析的一种里兹解法---白建方楼梦麟

基于ABAQUS程序的结构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冯丽娟尚晓江徐自国

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与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的对比---程小燕薛彦涛刘子华

设计用地震动总输入能量谱研究---周云乐登邓雪松

汶川地震宝鸡中小学房屋震害分析---郝会山张顺强

四川灾区砌体结构房屋震害与中小学建筑的抗震设计---任晓崧翁大根吕西林

5·12汶川大地震两当县建筑震害特点及分析---王强赵建昌边华伟

小山包上竖向不规则砖混结构办公楼严重震害分析---莫庸金建民杜永峰曹宝恒刘新海刘郝林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