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15 11:25:23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篇1

让我们先从一些数字开始。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认知,汽车有多少特征被我们发掘?100多个。当然,这100个特征使汽车具备了不同的功能。对于这100个特征来说,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需要用成千上万的技术特性来描述这些具体功能。到最后开发整车的时候,大概会有上万个零部件。汽车公司有上千个工程师来专门负责整车开发。当然这些工程师的技术能力决定着开发车辆的成功与否。我今天要专门给大家介绍技能和能力管理。

我参加了三届论坛,去年很多人提到了技术人才,今天早上也有嘉宾提到人才是非常关键的。技能是中国汽车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这不仅仅是中国汽车公司面临的挑战,欧洲汽车公司,特别是高端汽车公司也有类似的问题。

我们以能源和原材料效率为例,它们是未来汽车行业最关键的两个目标,是直接与汽车特征相联系的。在燃油消耗量方面,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减少燃油消耗量。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和动力系统,他们与燃油消耗量的联系非常大。

针对与不同的汽车公司,他们的技术水平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悬架横梁,要求从强度和耐久性以及重量方面考虑,可以优化原材料的效率;第二个例子主要介绍与动力系统相关的后处理系统,优化标准就是排气流量。

悬架横梁,我把这个目标定在CAE技术方面,要使用CAE增加它的强度、耐久性和重量。从优化标准来看,使用CAE技术的时候,要强调一些软件,疲劳寿命预测的使用工具、输入力量的使用、优化工具的使用。

我们跟客户讨论项目的时候发现他们有很多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唯一缺少的是没有专业人员使用这些硬件、软件。从整体来看,他们也不了解其需要的技术处于何种水平,为什么这些水平需要达标而其他的不需要?同时,我也知道现在的技术水平在哪里,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达到想达到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第二个例子介绍后处理系统,也就是排气流量,以及为了优化排气流量所必备的CAE技术。与刚才那个例子相似的是我们得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我非常想提醒大家的是长期目标不是为了达到最高的水平,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现在我要介绍的是技术能力。首先提到的技术能力目标,这与理想的市场定位相关。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整车采购、平台开发策略到底是自己开发还是整体采购?

技术是可以购买的,但如果汽车公司的人员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个技术能力,这是很大的问题。我在这里讲到的过程包括产品开发、产品改进,一直到SOP。我们没有必要购买特别高端的技术,因为没有技术人才来操作。当然,就算拥有了最高端的技术水平,但是,我们不了解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使用这种技术。

技术管理篇2

造成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监察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和国家企业安全投入强度较低之外,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家和企业在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欠账太多,尤其是像煤炭等重要的基础工业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一些重大危险源得不到有效治理,形成了特大事故隐患,时时威胁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已成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瓶颈。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企业本质安全现状无法改变,安全生产条件很难保障,也不利于尽快扭转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不利局面。

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应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控制重大危险源,治理事故隐患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装备,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优化安全技术装备筹资结构,努力提高我国工业系统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减少伤亡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安全技术装备发展应坚持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

支持的重点应是对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具有有重大影响的高风险行业,主要目标是国内广泛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技术或安全措施,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急需关键设备。对一些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或产品,应将其作为近期的发展重点。集中资金与技术力量,重点解决问题突出、危害严重,受益面较大的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项目。与此同时,要坚决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一般情况下不搞填平补齐和以扩大产量为主要目的的一般性改造。通过支持优势企业上能力、上水平、上质量,推进安全技术装备结构调整。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2、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硬件改造与软件改造并重,支持具有工业共性、关键、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优先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相对成熟的技术装备。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增如必要投入,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研究、开发、维护和管理水平。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基础工业、制造业和其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产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加大对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安全技术装备的改造力度,优化产品和技术的安全技术装备现代化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以技术进步推进安全生产能力。结合本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发展本质安全型产品,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

3、深化改革和全面技术改造同步实施。

安全技术改造应与行业和企业的工艺改革、设备更新及产品更新换代密切结合。争取做到能够同时计划投资、同时设计施工、同时验收使用。通过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全面技术改造,完善技术改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加大安全技术改造的规模,促进安全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提升。

4、以企业投入。

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求,否则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安全投入必须得到保证和必须保证生产设备设施安全运行。企业对安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其中包括对安全技术设备、使用、更新、改造和完善等。企业要保证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应把安全技术装备资金投入纳入生产的成本和全面的生产规划之中,通过对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和防止事故能力,保证安全生产。

5、坚持市场导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供给制约”转变为“需求制约”。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工业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环境,经济发展过渡到新的阶段。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必须加强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国内、国际技术经济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

6、注意协调发展原则。

在国家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工业行业整体优势,提高重大安全技术装备自主化生产的比重,满足其它制造业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技术水平的要求;努力建立从设计、制造到推广使用的技术装备体系,并尽早形成产业化规模,拉动国内经济需求;加大技术攻关和改造力度,注重消除产业链中影响整体竞争力的“瓶颈”约束;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资金和管理资源,为安全技术装备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引导东、中、西部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协调发展,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为加快我国安全技术改造的步伐,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强安全技术装备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

安全技术装备涉及到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等许多方方面面和计划、财政、科技、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为进一步明确各有关方面的职责、权限和利益,保证安全技术装备工作能科学有序的良性发展,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尽早制定有关安全技术装备的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安全技术装备计划、投资、组织、监管等各种功能,以及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推广等各类活动的行为。这些法规应包括《国家安全技术装备项目管理办法》,《安全技术装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安全技术装备重点项目、评价、验收技术准则》等一系列综合或专项的管理制度。

这些法规严格安全技术装备项目的管理程序,从立项、审批、组织和监管及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计划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积极营造一个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环境条件。

2、研究提出《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指南》

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和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的实际情况并比较借鉴国外安全技术装备方面的先进技术,由国家安监局每年应研究提出年度的《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在该技术指南中应提出:我国安全技术装备发展目标;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发展的重点领域;继续解决的关键技术与装备;采用先进技术的推广计划和淘汰落后生产力、不安全生产设备的清单,并列出优先选择的项目类别与范围等。技术指南还应提供专业附录,具体介绍一些先进技术,有推广价值的技术设备或在这个领域中成功的运行经验。技术指南既是安全技术装备发展战略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又是企业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安全技术装备计划和申请立项的主要参考依据。

3、设立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项目规划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和国家财政部等有关单位支持协调下,设立《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改造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在广泛征求各行业企业、各地方与主管部门意见基础上,根据企业对安全技术装备的需求和市场导向,以及资金,技术等资源配置的能力,提出当前或中长期的安全技术装备规划,要求做到计划清晰,目标明确、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从国家与企业两个方面列出项目的具体内容与资源配置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工作的实施计划是推及安全技术装备工作中项目组织实施、监管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4、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改造运行机制

注意总结多年来我国安全技术改造措施经费合理经验,充分借鉴其他技术改造项目筹资的有效做法,充分发挥国家、地方和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资金筹集和运作机制。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较短,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技术装备基础较差,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历史欠账太多,且安全技术装备又是涉及到千万职工安全健康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我国应设立国家安全技术装备基金,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科目,由国家拨款,专款专用。国家安全技术装备基金,由国家拨款和贴息贷款构成,年度拨款数额应在2.0亿元以上,地方年度拨款全国累计也应在3.0亿元以上,贴息贷款的总强度应不少30.0亿。该项基金主要用于:

1、支持一批技术创新性的推广价值大,示范作用强,且投资少,见效快,影响大的重点项目。

2、主要面向一些安全技术装备欠账太多的隐患突出,且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和企业。

3、着重解决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中一些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该项基金不能用一般扩大生产规模和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力的方面。

技术管理篇3

关键词信息安全 技术体系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B4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企业的正常运作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企业信息化系统作为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电子化工具和企业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在运行中累积的包括企业的经营计划、知识产权、生产工艺、流程配方、方案图纸、客户资源等各种重要数据成为部门、企业的宝贵资产,关乎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些数据一旦损坏、丢失、泄漏或篡改,则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安全影响。

企业要保持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信息安全是基本的保证之一。为确保信息资产安全,很多企业都制定了“硬件备份、分权分域、多层防御、等级防护”等等信息安全技术目标,并且逐步落实。与此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技术体系达到先进水平,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信息安全整体水平也是同步发展的;而必须建设和落实与之相适配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将其逐步纳入到企业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当中。

信息安全风险和措施概述

企业信息化系统在为企业带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等益处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信息安全风险;而且信息安全风险与信息化水平和应用范围的提高与扩大同步增长。

(1)接入和访问方式多样化带来全网性风险

U盘、便携电脑、无线网卡、智能手机的普及加剧了病毒、蠕虫和间谍软件等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胁,而且对网络、系统、应用、信息的破坏程度和范围持续扩大。

(2)来自外网的攻击始终存在,攻击方式向更高阶段演化

和其他企业网一样,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也一直面临着来自Internet和其他第三方对接网络的外在威胁,并且很容易跨域突现。在攻击手段上,攻击者已经从以往直接针对网络和系统的普遍攻击,转向了对更高层次的Web应用、信息数据的重点攻击。

(3)安全意识和相关培训不到位

职工信息安全培训普及和素质培养方面却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信息安全意识不均衡情况也普遍存在。

(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尚未成熟

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企业普遍存在过于依赖于技术保障,而管理保障和制度执行相对薄弱等问题。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还是沿袭传统组织架构,并没有咨询过专业安全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上的意见,仍由档案部门、调度部门兼职负责,而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安全部门,从而造成管理体系不健全,责任不清晰等问题。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环节

从业内最佳安全实践来看,要想建立完善可行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就要使之贯穿于整个企业信息安全建设和保障过程。一般说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6个主要环节:

(1)信息风险评估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在企业、组织内部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具体情况的信息风险评估机制,明确信息风险评估由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重点解决什么等问题。这一环节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有哪些威胁会对企业信息真正造成影响、风险水平该如何确定。

(2)信息安全计划:它是在信息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宏观安全战略与现实情况得出的,明确了信息安全工作应该“做什么”和“什么时候做”。

(3)项目管理:无论安全工作是内部人员来完成还是与专业安全公司协作来完成,每一项信息安全工作都可以视为一个安全项目。所以,还应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发起、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

(4)运行维护和培训:对企业信息的运行维护监控过程大部分是程序化和其他一些较为细碎的工作。同是,除了执行命令、填写表单以外,还需要通过各类培训教育让各级职工,尤其是掌握核心业务数据的岗位人员时刻保持风险预警意识。

(5)信息安全审计:其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明确对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和信息的检查周期、审计方式、评审制度等内容,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信息安全管理漏洞和缺陷。

(6)持续改进计划: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安全威胁和不断严格的合规性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企业、组织需要对信息安全过程、方法、程序、操作指南持续改进。

图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环节构成示意图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内容

从当前来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操作流程组成,二者各司其职,又互为补充。

首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是公司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的管理职能,针对各种与信息安全管理有关的资源制定的相关要求、政策。管理制度通常由相应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和解释,是职能化、专业化的直接体现。

其次,信息安全管理流程是根据一定的管理目标,对系列相关活动顺序和操作规则的规定。通常管理流程会贯穿若干部门,使用相关资源,是流程化、规范化管理的体现。与管理制度相比,管理流程更注重过程管理,通常会使用一些流程测量指标,作为衡量效率和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最后,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中,如果关注结果,不注重或者难于监控过程,就倾向于使用制度去约束,如近几年在企业中大力推广的口令加密存储制度等。另一方面,如果在一个安全控制点上更关注过程,即关注是否具有完备的输入,是否有合理可操作的处理过程,是否产生了预期的结果,那么就倾向使用操作流程进行记录,如系统补丁加载等。

技术管理篇4

[内容摘要]本文是作者结合两年来福建省中学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情况,对考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希望本文的介绍使考生掌握上机操作考试的一些技巧,在上机操作考试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失误或错误;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的科任教师共同来关注、探讨中学信息技术这门课。[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技巧问题根据全国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和闽教[2001]基45号文精神,今年,我省率先将中学信息技术课列入高中会考科目,这是省教育厅为普及我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新举措,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对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由于信息技术课在不同中学的开设程度不一样,如何充分做好中学信息技术课会考前的准备工作,将是中学广大考生和计算机教师面临的问题!信息技术课在中学称为计算机课,信息技术课会考内容、命题范围仍执行原省教委实施的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2001年是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Windows)开考的第二年,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在考试中比较头疼的是上机考试的技巧问题。一般说来,上机考试技巧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本身要求的知识和技巧,二是考试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果考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则他们在上机考试时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失误或错误,争取考出较好成绩;而科任教师若能透切地分析、研究这些技巧问题,则他们在教学中则能更好地抓住教学的关键,在有限的课时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因此,结合两年来福建省中学生计算等级考试(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一级Windows)上机考试的情况,作者把主要问题分两个方面作个介绍。一、考试基本问题在上机考试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较多,但主要应抓住下列4个问题:1.有关考生文件夹问题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后,考试系统将根据考生的登录用户名和准考证号形成一个唯一的考生文件夹,该文件夹是在服务器的C:K_driver文件夹内,例如:K:KS0122000101,其中K:是服务器的C:K_driver文件夹映射在工作站上的驱动器,KS01为用户名,22000101为考生准考证号,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明确考生文件夹的位置,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考生文件夹,这是上机考试时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考生的大部分操作是在该文件夹内完成的,而考试评分系统将根据该文件夹的内容变化进行评分的。同时必须告诫考生不得随意删除或移动该文件夹的内容,否则可能会导致考试系统对该考生评不出分数。2.有关存盘问题考试系统共分三种题型,即Windows基本操作题,文字录入题和Word97字处理题。操作题共5小题,考生在答题时当场即完成存盘,所以不必也无法再进行存盘;对录入题,考生一进入录入题后,考试系统将自动在考生文件夹内建立一个TYPE02.TXT的文本文件,并能在考生录入文字时完成即时存盘,因此考生也无需再进行存盘。考试中需要存盘的是字处理题,该题分两小题,考生做完后按题目要求进行存盘便可以,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应保存在考生文件夹内,如K:KS0122000101。同时应特别强调,考生在考试时间到时若字处理题未存盘,考试系统就会自动"死机"(假死),此时,考生应要求监考人员采用延时口令帮助存盘。3.考试期间不得重新启动考试系统一般有十套题组合,有的考生抽到难题后想重新抽取简单的题,于是就自行重新启动,然后重新登录(注意:也可能不是该考生的准考证号),这是考务规则所不允许的。考试系统只允许考生登录一次,若重新登录需二次登录口令,但题目还是原来的题目,并且系统将返回到退出考试系统前的状态。因此当考生明白这一点后,就会明白重新启动捞不到什么好处,不仅会浪费重新登录考试系统的时间,反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4.有关时间分配问题上机考试时间30分钟,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后系统自动进入倒计时,除文字录入题限时12分钟外,操作题与字处理题没有时间限定。从考生考试情况看,由于大部分考生打字速度较慢,因此建议不要把录入题留到最后做,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录入文字时系统的总时间已到,而录入题在总分占了20分。同时,如有可能要求考生应留有一定的时间来验证答题情况。二、考试技巧问题由于不同的考生在操作计算机时有各自的习惯,或者说考生对考试系统的训练时间较少,熟练程度不够,因此若能掌握住考试时的关键问题,便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失误或错误,同时也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效率。1.系统资源的使用在Windows95中有两个管理系统资源的程序组,它们是"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源管理器"的左部能显示出系统的树形文件夹结构。在登录考试系统后,当前窗口是考试窗口,操作题题目显示在窗口内,这时打开"资源管理器"(右击"开始"按钮),则当前窗口为"资源管理器",同时考试题目恰好能全部出现在屏幕上(在当前窗口背部);而如果打开"我的电脑",则当前窗口为"我的电脑",但考试题目却看不到,因为考试窗口已经最小化。因此做操作题时,建议考生使用"资源管理器",而不要采用"我的电脑"。但考生如果习惯使用"我的电脑",则可参考下一点技巧,也可达到答题时能同时在屏幕显示考试题目。2."横向平铺窗口"的使用使用"横向平铺窗口"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答题时能在屏幕上显示出考试题目。此功能主要是针对字处理第二题W02.DOC而言,因为该题是一道制表及填表题,考生必须边看题边做答,(注:字处理第一道W01.DOC题目已在该文档中,答题时不必看考试窗口),使用"横向平铺窗口"前应只保留考试窗口和W02.DOC文档两个窗口,其余窗口必须关闭,然后在任务栏空白处右击,选择"横向平铺窗口",通过适当调整W02.DOC窗口高度后,则两个窗口则一上一下出现在屏幕上,考生便可边看题边作答,并随意地在两窗口切换。3.备份考生文件夹考生由于考试时过于紧张或者把题目作错、搞乱,甚至误删了考生文件夹的重要内容,这种情况在考试中时常发生,其结果轻者导致该道题目得零分,重者导致系统无法对该考生进行评分,严重地影响了考生的成绩。而考试系统由于没有备份考生文件夹的重要内容和考题,因此建议考生在进行考试之前在自己的工作站作个备份,以防万一急需时便可快速恢复,具体操作这里不做详细介绍。4.验证答题情况考生答完题后有可能的话都应留几分钟来验证答题情况,这也是退出考试系统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从近两年上机考试发现,考生比较容易发生错误的是字处理题的存盘问题,有部分考生把W01.html、W02.html另存在考生文件夹之外,检验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打开考生文件夹,检查是否有带e图标的文档,即W01.html、W02.html,否则把已做的文档复制一份,至于操作题和录入题的验证这边不做介绍。

技术管理篇5

我国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

(1)施工企业中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与运用还有待于进行一步的加强和提高。一个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企业施工的辅助管理。在国外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早已经渗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同时也早已成为企业进行事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人们对于计算机促进企业科技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思想观念没有明确树立。部分部门和单位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仍然缺少统一化的管理和运用,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没能够做到统一的协调,企业中有的部门仅仅把计算机当做一个打字的机器,从而使得计算机失去了宝贵的管理价值和意义,浪费了资源。

(2)施工企业中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推广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部分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工作仍然没有摆脱重复性,比如一些网络计划方面的文章和进行概预算,这其中存在有重复的工作,这样对资源造成了浪费同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并且进行结果的处理效率很低。施工企业中对于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还存在有通用性差的问题,并且其水平比较低,比如说缺乏相应的施工图的概预算到施工的组织与设计的软件,缺乏基于知识网络结构的人工神经的网络施工管理的专家系统。对于施工企业中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深度和广度仍然没有满足日益发展和变化的施工企业的管理要求。

(3)施工企业中的计算机应用管理人员其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施工企业中对于计算机应用的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来说,其队伍的建立时间不长,严重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施工企业中对于人员的搭配不够合理。管理人员中有部分人懂得计算机的应用但是却缺乏企业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部分管理人员懂得企业专业的知识但是却不懂得计算机的应用。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既需要懂得管理技术又懂得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这方面的人才会通过软件的工程学对企业中的软件进行研制和开发,从多方面入手,搞好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工作。

加强施工企业在管理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措施:

(1)努力的加强施工企业中信息技术方面多层次和多层面的推广工作,从而实现企业中各类功能性的信息技术软件能够被施工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时得到广泛的应用。就目前的施工企业信息化技术在其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了企业管理的层面上,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企业施工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创新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努力的将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渠道拓宽,大力加强计算机控制软件在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2)深化施工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与企业的领导人员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解,从根本上推动施工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和企业的良性发展。由于施工企业中领导和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思想和意识观念比较差,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全面的运用信息化的技术对企业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也就是购买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硬件设备,并搭建起一个企业的互联网沟通平台和对企业施工数据的管理系统,对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一些必要的维护和管理,也就实现了施工企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建设了,施工企业中存在有这样的观点是很不正确的,可以说这种观点是肤浅的表面性的信息化建设。因此而言,施工企业应当加强企业中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充分的使领导们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建设能够为企业的施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和财富,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应当依据信息化的管理资源对整个市场的定位和走向作出正确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根据信息化系统的辅助作用对投资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决策,有效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使得企业最终发展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技术管理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艺术设计教学互动运用

一、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等。

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用系统方法来定义教育技术。不同阶段的教育技术中强调的技术着重点不同。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也体现着人类思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它根据教与学的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如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2)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各国教育技术的比较研究。

(3)媒体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包括媒体的分类、媒体的性质、媒体的教学功能以及各种媒体的教学应用等研究。

(4)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以“学”为主的设计和以“教”为主的设计;教学系统开发的内容、方法、步骤等。

(5)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发展:包括网络教育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技术等。

(6)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测量与评价。

(7)教育系统最优化,教学环境的设计。

(8)远距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包括远程教育的模式与理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实践领域常由程序化的模式和相关的理论来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和促进改革作用。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企业员工培训领域等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二、艺术设计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环节需完善的地方

一支笔、一张纸、几张范作加教案,这是我们最熟悉、最习惯的艺术设计教学方式。然而,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已不再是“点缀”了,而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

1.师资方面

在一些有传统、有积累的艺术高校里,一些老教师,他们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但他们对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不够了解,包括对电脑知识方面的运用。还有一些教设计的老师也往往是以一本教材为主,对网络里的一些同类教学没有进行比较、借鉴。而且一些相关的教师师资培训还不够,或有些师资培训有些形式化。

2.学生方面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扩招以来,还有近些年出现的高考艺术热。这都为我们的艺术设计院校输送了大批学生。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差距。学生的班级人数也由以前的10—15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左右。在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校里,因校园内艺术氛围好,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较好。但在一些综合性院校里,特别是一些艺术专业刚开设不久的学校里,校园艺术氛围不够浓,学生的学习氛围就总体偏弱。

3.配套设施方面

教室设施的多媒体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的教室,一些专业教室配置多媒体的可行性还不大。而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中一开始会使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后面的课堂阶段会叫学生画草图、出方案等。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使用还存在矛盾的方面。

三、良性配合,充分运用

1.由于任何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脚点都在教师身上,所以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并进行信息传播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优化组合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以促进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偏重传授向课堂师生互动发展,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学通过网络与一些相关内容,让学生有学习的可选性、可比性。

2.学生的素质组合是多样性的,特别是在一些生源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的院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思维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由于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获得了多渠道学习的机会与学习的自由性,即补偿性、适应性的学习。此外,校方的积极领导也不可忽视。既要看到学生角色转变的外在可能性,又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关键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离不开教育媒体和配套软件的支持,因此学校在教学与建设过程中,在不影响政党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下,应将添置教学媒体和软件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此外,在条件暂时还达不到的地方要创造条件,学校和广大师生要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软性力量,组织争取部级、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基金等的申报,争取经费。对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要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管理篇7

【关键词】 强化管理 人才战略 技术成果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四钻井工程公司,认真落实科技工作安排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精细和加强工程技术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控工程事故复杂,全力推进工程提速,为公司实现高效发展、安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公司生产经营做出了巨大贡献。

(1)强化制度建设,增强人员责任意识。公司制定了技术管理网络、重点井管理制度、钻头使用管理制度、重点井设计评审制度,明确了技术部门及技术岗位人员的职责;建立了公司技术专家管理考核机制,设立创标、达标奖,明确了奖励指标,对创造新纪录、造新指标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激励和调动了各级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强化管理模式,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利用每日生产会时机,工程技术部门安排布置当天的技术、井控工作,抓好细化落实,对重点井、深井和事故复杂井集体会诊;建立钻井队干部24小时跟班制度,强化过程管控,预防事故复杂;认真落实技术例会制度,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查找短板,制定措施,分析事故复杂发生的原因及制约提速的因素,研究制定事故复杂预防及方案,保证了技术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技术升级。

(3)强化集成应用,全力推进钻井提速。认真梳理现有成熟技术,集成推广使用PDC钻头、高压喷射钻井、复合钻井、防卡钻具组合、KCL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随钻防漏堵漏等成熟技术及提速工具,发挥好技术对钻井提速的引领作用。在钻井提速方面,从技术与管理上精细挖潜,作为目标任务去管理,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入新的提速技术和提速工具,开拓定向井提速新技术、新工具,探寻更新、更广的提速途径。针对各施工区块特点,制定了区域提速模板,通过模板的复制应用,有力推动了区域提速和整体提速。

(4)强化过程控制,有效减少事故复杂。紧密围绕打好“事故复杂歼灭战”,严格执行《深井与复杂结构井事故复杂控制规定》等制度。认真落实深井、复杂结构井设计评审制度,积极参与建设方组织的重点井设计讨论制定工作,及时组织设计评审,完善设计内容,规避施工风险。一是抓事故复杂预防。制定防喷、防卡、防塌、防漏、防掉、防斜、防断等事故复杂预防措施,落实“双盯”工作法(即:二线现场工程师驻队盯井、一线干部跟班作业)。技术部门按照“一井一策”、“一段一法”制定施工方案,严格审核审批。二是加强事故复杂处理过程管控。严格落实《工程事故复杂管理办法》,针对发生的事故复杂,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加大责任追究与处罚力度,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将事故进行通报,使大家分享经验教训。三是严格落实关键工序处级责任人和工程师盯井制度。凡是重点井、大风险井施工和关键工序项目,都落实到处级责任人,由公司领导重点指导把关;现场现场工程师从技术交底、开钻及打开油气层验收、下套管、固井等全过程负责,强化技术措施落实。四是充分发挥两级技术专家的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事故复杂,及时召开事故复杂两级技术专家专题分析会,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了事故复杂损失大幅降低。

(5)强化井控管理,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坚持将井控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积极井控”理念,有效提高全员井控意识;紧密围绕“提高技能、预防为主、吃透设计、安装到位、及早发现、正确处置、绝无一失”的井控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井控工作部署,确立井控工作目标;组织开展“四个评估”,有效排查井控潜在风险;加强对重点井、一级风险井施工过程监控;强化井控培训,对公司井控管理人员、钻井队干部、生产骨干、各井控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岗位应持证率达到了100%;强化井控技术管理,推广使用先进井控技术和方法,严格井控监督检查,几年来持续实现了“一个杜绝”、“两个强化”和“三个提升”井控管理的工作目标。

(6)强化技术检查,持续抓好技术管理。组织修订及细化工程技术检查表,每年对各项目部及所属钻井队开展工程技术专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考核、排名和通报,并严格进行奖惩兑现和有效激励。通过工程技术检查,帮助基层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规范工程技术管理,强化技术措施,了解和掌握了基层管理动态,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技术管理基础。

(7)强化例会制度,分析总结安排布置。公司每月都召开技术分析会,针对一月来的工程技术和井控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汇报,分析和认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先进技术、提速经验、事故复杂处理与预防的经验教训、技术管理中好的作法和亮点进行分享,对今后的技术与井控工作进行再要求和细布置。

(8)强化管理提升,促进技术全面提高。深入开展技术对标分析,制定年度创标计划,每口井都制定达标、创标计划及技术保障措施。对所创新纪录、新指标,公司将审核、评定。大力推广工程技术亮点工程,吸取兄弟单位好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在公司全面推广,促进技术管理全面提升。

技术管理篇8

关键词:技术;技术本质;管理

作为与人类孪生的技术,是历史的文明发展中存在的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它的本质,并根据它的本质去联系技术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技术的变换与扩展,使人类活动及运用技能更加的有效,技术管理水平更加偏重依赖人的技术技能和技巧。

一、技术的内涵及哲学地位

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工业化,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充分展示了技术革命的魅力,使劳动力的工作从繁重的体力转向高效的机械工业化。技术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谓技术,它是一种抽象概念,是一种实物,也可以是方法和知识,它是反映大自然活动而不断积累和丰富的经验与技巧,也是一种依赖主观意识形态研究出来的结晶;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放人类的体力工作,通过操作机器等自动化手段,扩大生产力,补充人体能力所不能达到的极限,将多样化的机器通过技术的改进,强化人体劳动力的合理运用,有效地将功能次序更加地合理分配,并按规定的流程和工艺延续下去,工作属性提升得更为全面和普遍,促进了事物的具体形态变化多样。从哲学的角度看技术的变化,是由于客观存在的技术变化和发展,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了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本质要素,相关联的技术本质决定了技术的多义性。

二、技术存在的基本形态及类别

技术的本质决定了技术存在的形态,无论是抽象化的技术本质,还是多样化的具体技术,都离不开社会表现形态,否则技术就没有生存的土壤,没有价值的空间。

首先,技术的活动主体构成“人格化”技术。任何一门技术都要有活动主体去试验、去运用,以此为载体实施的技术活动,使技术的技能要素、经验得到验证,所以,活动主体与技术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融为一体并反复练习,形成系统化的主体动作和技能,并不断地充实活动内容,累积的经验和诀窍促进技术的飞跃发展。

其次,技术的实物形态构成物化形态的技术。技术的实物形态主要表现在工具、机器设备等可见的物体,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实际操作的物件,这些物体与活动主体的结合,无形中就将人体机能的运动所替代,扩大和延长了人体机能的工作时间,它不会随着活动主体的分离而消失,可以保存并作为一种客观尺度加以借鉴,是技能与知识的凝聚。

第三,技术的无形形态构成信息形态的技术。以语言、文字或抽象的符号等形式表达的技术,主要体现在技术的设计流程、工艺图纸等文献中,有文字资料,也有互联网信息资料,都以抽象的形态存在着,而且这些信息资料易保存且流传广泛,时空序列的变化不受限制,不会产生技术自身信息损耗,多样化的信息载体使技术的运用达到共享和全范围的反复使用,在现实社会的活动中得到应用。

三、技术的特性

从广义而言,技术的本质是活动主体与大自然的结合,形成一定的依赖关系,体现出活动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和不断地改造过程,通过技术最终达到控制自然的某些方面,完成活动主体凭借主观目的和意志施加于活动客体身上的往来活动。

从动态属性而言,技术的实践性是发挥技术的最佳手段,只有将“人格化”的技术运用到物化形态的技术之上,才能实现技术的功能,展示技术的效用,否则技术信息将不被视为有用的技术,而作为潜在的技术会被资料回收站进行收集,甚至当作废纸一张不被人重视。

从人本性角度而言,技术是为人所用的。单纯的技术没有人的需要,被人所利用,那就是失去了技术的作用。人类的活动中需要技术,必须是可用的、适宜的、有引导力的结果。当然,技术要与人的存在和活动相结合,两者的依赖性使得技术的现实力量得到有效的发挥,并能够将潜在的技术力量挖掘出来。比如:机车、铁路和电脑等技术劳动产物,就扩展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从技术的系统性角度观察,开放性的技术环境,使现实实践活动更加地有价值,将技术活动得更加彻底,技术革新活动促进活动主体与活动客体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差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元素的系统工程,勾稽、检查的技术系统有利于技术活动与技术成果在社会活动应用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纯粹的一种技术功能,离开了技术活动主体都失去应有的作用。

四、技术管理的注意事项

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而提升技术管理是强化技术渗透性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制定技术战略目标和市场联合的向导。在商业化经济过程中,优秀的技术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人才管理,以技术研发为根本的知识人才的吸引和培育,对技术生存的连续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技术成果和技术成果社会化的基准,与此同时,在技术运用或引进过程时,要全面审视技术的系统性,定位与自身企业的实际技术革新内容是否匹配,吸收消化程度是否适中,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契合点是否一致,动态性技术管理企业。同时,加强企业的技术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宣传,拥护新技术的采用,帮助员工理解和接受新技术,激发起技术开发的热情,配合技术实践及研发,使技术管理灵活地、有条不紊地在技术研发与商业化的不同时期变化而变化,使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刚.技术管理与项目成本的关系[J].山西建筑.2011(36).

[2]谢秀玲.试论教育技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09).

技术管理篇9

在计算机网络遍布全球的时代,它方便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为很多公司和企业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是它也有自己存在的弱点和缺欠,例如: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这些类似的问题依然在计算机网络中普遍的存在着,它一直都是制约着计算机网路管理和安全性问题的一道障碍。近几年,各个公司和企业都采用电脑办公的工作方式,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不断的增强,有些单位没有及时的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管理和维护,致使很多重要的商业信息被泄露,并且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也不到位,给国家的经济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为此,本位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明天更好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概况 (一)网络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的结构分布,一直都是影响网络管理的性能的主要原因。对于集中形式的网路体系构成,主要是单一的管理模式,不利于管理信息和数据的统计工作。然而,非集中的网络管理体系,分散的性能较强,不利于执行更高级的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有效的进行管理工作。网络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性,确实是网络管理的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管理平台收集信息的快捷,就要不断的完善网络管理的体系,保证网络管理技术可以执行更高级的功能。 第二,网络管理技术的配置陈旧。在现代的网络管理中,应该不断的更新技术的设备。针对于那些落后的配置设施,要进行淘汰。网络的配置管理,是满足网络管理的核心部分,要实现网络配置,就要必须更换管理技术的设备,保证设备的先进性,从而更好的提高配置的管理,为企业建立完备的信息库资源,可以使网络资源的功能的到最大的发挥。网络管理技术的配置的陈旧,使很多管理业务不能正常的运作,资源的使用保持也一直处在低迷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管理技术的配置的陈旧,影响着计算机网路的管理工作。 第三,网络管理排除障碍的技术滞后。目前,在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浪潮中,网路给人们带了很多更多的好处,但是在网络管理技术应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网络故障一直是让企业头疼的关键问题。网络管理在深入工作领域中,无法避免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排除障碍,是应及时处理的措施。网络管理的排除障碍的技术软件的滞后,无法使工作遇到其情况,不会更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就影响着网络的工作进程,制约着企业的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更好的发生的障碍扼杀在摇篮里,就要提高网络管理的技术水平。 (二)网络管理发展的前景 第一,网络管理平台的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系统的管理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网络管理平台的实现。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立主要依据数据库的完善。数据模型的形成以来,提高了网络的综合管理能力,使网络管理平台有了广泛的管理功能。与此同时,也为企业联系信息的来源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不但给企业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而且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帮助,由此可见,网络管理平台的实现,会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第二,网络管理的系统化。网路管理也逐步的趋向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网络管理的系统化,是通过管理者和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为内容的管理形式。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化,可以更好的通过网络进行对信息的处理工作,加强系统的内部管理,使其负责本地系统的内部执行,更好的完成信息的管理,有利于信息的更准确接收。网络管理的系统化,可以更好的为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保证网络管理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更好的信息服务。 第三,各种网络技术的融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网路技术在计算机的网络系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未来的网络发展前景来说,各种网络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种融合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三个方面的贯通,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进行多方位的系统管理,加强系统间的信息资源的传递,可以确保网络系统的高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各种网络技术的融合,符合网络的规模的一步步的发展,解决了企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为企业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和保障。 二、计算机网路安全技术分析 (一)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1.计算机网络自身问题 计算机网络自身也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这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弊病。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无人管理的自动运行工作的机器,在无人监管中,其本身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害,很多黑客入侵,主动进攻网站的现象,是计算机网络自身无法避免的问题,它破坏了计算机网络中存储的信息,使他人盗取了更多的商业机密,而且计算机网络本身也无法对其丢失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修复工作,也不能对其黑客的入侵行为进行拦截和阻止活动,它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首要因素。 2.软件的系统漏洞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还有软件的系统漏洞。每一个网络软件都有其存在的缺点,软件的系统漏洞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话题。软件的系统漏洞会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值降到最低点,丧失的部分信息和资料是不能正常的恢复的,也有利于黑客等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这最不利于软件的工作运行,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必须对软件的系统漏洞进行更及时的处理和维护,减少软件的系统漏洞的情况,使计算机网络能够更好的运行,较少的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外界的威胁因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外界的因素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不仅仅要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也要受到来自自然条件下,各种天气及气象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会给计算机网络的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工作,同时它也威胁着网络安全的运行。很对网络病毒和黑客的不断侵袭,对计算机网络的恶意破坏活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大威胁,破坏电脑的程序,不利于电脑的正常有序的运转。#p#分页标题#e# (二)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 第一,建立相对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就要建立相对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构建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良好的环境,改善硬件的环境,主要针对计算机系统的重要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做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对于网络要进行定期思维维修、检查、系统的重做等,这些都应当得到及时的处理。要提醒指定的负责人员,发生了故障给予明确的处理,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了更好的安全保障。建立相对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就是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第二,加强计算机网络的防火墙技术。解决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就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的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在不同的两个网络之间执行控制。防火墙主要针对于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中的不被侵袭的,防止信息被盗,对不同的网络信息进行隔离,并对公共和专业的网络进行信息过滤的一种途径,它有效的保护了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减少了病毒的侵蚀,把更多的干扰的信息进行拦截,使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得到明确的加强,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防火墙技术的功能得到切实发挥。 第三,提高数据加密的技术处理工作。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就要提高数据加密的技术处理工作。文件和数据的加密工作就是把工作中的重要的信息进行处理,不能被人去看懂,只有公司的里的内部人知道,文件的内容和相关的数据,更好的保护了公司的机密。这样计算机网络在运行中能够有更好的安全保障,减少了机密的泄漏,数据的大量流失,为企业更好的服务,保证数据加密的技术处理工作更顺利的完成。 第四,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要切实的加强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才会使得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安全性得到加强,安全意识过低,会导致各种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侵蚀,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正常工作,计算机网络系统死机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为此,我们可以知道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要及时对电脑的安全给予关注,及时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彻底的清楚病毒的困惑。 第五,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就要不断的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建立网站访问的认证模块,切实的对访问的用户进行合理的监管,并对登录的用户进行合理的时间段的限制,设定非法的登录模式,可以更有效的制止用户的不法登录,操作软件的不断检测,可以防范系统的漏洞,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发展,使操作的系统能够更好的拥有保存数据信息的功能。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有利于企业能更好的获得大量的信息来源,较少信息的流失,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做了更好的铺垫。 三、结束语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分析这一题目进行了分别讨论,就计算机网络管理,主要从网络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网络管理发展的前景这两大方面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技术主要从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和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两大块进行了阐述,让我们更加明确的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分析,有利于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网络的管理,有利于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安全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技术管理篇10

关键词:技术管理 解决疑难

1 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 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 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 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 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 相互配合协调, 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2 关于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是一个优秀项目的实施过程,是项目技术管理的中间管理阶段,此阶段所涉及到的专业科目更为复杂,管理要求更高。

3 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 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 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 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 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 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 2) 通过技术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 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 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 3) 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4 项目技术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4.1 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 未能认真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方案, 导致相关部位工程质量下降或留下安全隐患, 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不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 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实体进度同步甚至存在严重错误,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和工程进度, 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的缺乏、错漏给以后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带来困难, 也难以给项目其他方面的管理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对项目技术管理重视不够, 没有建立或落实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过低。应当在公司一级的管理制度中明确对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 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从程序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 提高他们的权威。

4.2 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不足

当前由于企业新开工项目的迅速增加, 不断增多的新成立的建筑公司需要引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并且其他相关行业( 如房地产、监理行业) 的发展吸收了不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导致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和部分在岗的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 有些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兼任了几个项目的技术管理职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增加企业的人才资源。

4.3 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许多企业和项目部不重视竣工后阶段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总结程序没有得到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后, 项目部所获得的成功管理经验或教训没有通过相应的程序保存下来, 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没有系统地进行存档和整理。总之, 对项目的技术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才能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 使技术管理为项目施工过程提供技术、质量方面的保证。项目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项目部内部的努力, 也需要公司层面的管理机构有力支持。

5 解决技术疑难问题的方法

解决技术疑难问题,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这类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造成无谓的浪费或经济损失。具体做法如下:

5. 1企业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 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单位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

(2) 负责企业所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图和设计文件的校核, 做好技术交底, 并按规定提出补充修改设计的意见。

(3) 在设计和有关单位的配合下, 负责编制或审查下属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 组织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措施计划; 负责提供所承担工程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 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及时审批下属单位的施工方案。

(4) 协助计划部门编制年、季、月度施工计划和编写开工报告; 配合质检和安全部门编制质量、技术安全措施; 配合设备管理和计划部门做好施工机具的选型、定购、更新改造; 协助计调等部门审定和编制施工定额;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技术干部的考核、培训工作。

(5) 坚持技术学习制度, 开好生产技术例会、年会和技术工作会议。

(6) 组织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组织技术咨询和科技攻关活动。

(7) 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把生产管理同技术管理结合起来, 做好重点项目现场把关; 搞好现场施工技术决策, 服务工程施工, 参加工程竣工及中间阶段性验收。

(8) 汇编工程技术总结及试验成果的技术文件,编写或指导编写工程竣工报告(包括施工图纸、图表、图片等) 。

(9) 负责收集和提供技术情报资料、信息, 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积累, 建立和健全技术档案。

(10) 完成总工程师、企业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5. 2重视人的作用, 加强工程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

工程技术管理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活动, 尽快实现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的转变,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的迫切需要, 也是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尊贤重士。同时充分了解和认识技术活动的内在规律, 按技术规律和客观规律办事, 才能达到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工程建设。这就要求做到下面几点:

5.2.1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 1) 以法治企, 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 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 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 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 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 2) 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 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 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 3) 通过技术管理, 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5.2.2 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 因此, 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 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所要求的技术人员的标准相对较高,专业设置既全面又要有所侧重;那么管理层的人员配置又需要管理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综合素质越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就会越大。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下,有计划、有侧重地逐步招聘,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并不断地更新知识;使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合理,加快企业的发展步阀。

5.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5.4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手段

在建筑工程实行业主负责、招标承包的新体制下, 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 对工程技术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 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在工程技术管理中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实际工作中, 广泛推行网络计划技术、成本控制与分析技术、进展报告技术、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等现代管理工具。引进和开发先进的软件, 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建立工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 促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发展, 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