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15:10:32

社会诚信论文

社会诚信论文篇1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

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被问到“你认为你们学校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如何”时,认为“很好,不需要过多担忧的”的占27.59%;一半以上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仅1.15%的人认为“很差,值得思考”。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较高,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仍有部分学生的诚信水平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与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

通过调查,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学校会定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但提到参与活动,41.3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觉得没意思”;只有40.8%的人“会积极参加”。既然各高校都有开展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参加?除了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学校是否应该反思下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其开展的真正意义呢?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多样

调查题目中所涉及的考试作弊、贫困生身份造假、论文剽窃、求职失信、上课帮点到、撒谎请假等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现在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其中有高达81.61%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频繁;还有76.44%的同学认为“上课帮其他同学点到”很常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这已向我们昭示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四)大学生的学业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时,当被问及“据你了解,周围同学考试作弊是否会被发现”时,七成以上同学表示“偶尔会被发现”;仅有3.45%的人认为“一定会被发现”。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总体是好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然而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却屡屡发生,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其诚信教育,完善其道德人格,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化工程。

二、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

首先,加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技能传授,轻道德素质教育”的局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在学生中树立诚信意识,这是促进师生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其次,要把诚信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广播台、校报、校内网等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恪守道德要求。而加大高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宣传力度也是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那些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应予以曝光和严惩,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二)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诚信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

构建学校与家庭积极互动的诚信网络。首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的教育内容之中应努力给学生营造诚信的家庭氛围。其次,应通过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监护与引导,共同营造诚信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所以说,学校诚信教育是重点和主导,家庭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制度:从老师、同学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出定期书面化评价。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针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形成书面化、系统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基于诚信档案进一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用考评体系。

3.建立和完善惩戒机制:针对大学生不诚信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与惩戒机制,让诚信之人一路畅通,让失信之人寸步难行。

(四)重视社会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诚信论文篇2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相叠加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正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国家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腐败滋生,不仅阻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而且影响了国家发展的稳定。公共服务事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医患纠纷”不断升级,“教育失德”不断出现,成为的新燃点,加剧了社会道德滑坡的速度。而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等诸多问题则一次次拷问“社会的良心”都去哪了。从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容看,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假文凭、假证、假发票等等;企业失信则更是比比皆是,恶意违约、制作假账融资、百年老店使用过期原料等等;政府失信表现为“朝令夕改”、“暗箱操作”、“欺上瞒下”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经济运行发展,更动摇了国家稳定的根基,甚至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究其原因,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有法制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物质文明急速增长,而精神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并没有实现与时俱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经历巨大经济变革的同时,原有的道德规范被打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新的道德规范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达成社会共识,造成了社会道德迷失的真空期,多举并发不如逐一击破,因而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成为不二之选。

2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职业道德建设的继承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奠定了历史的基石,而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样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铺垫了最广泛的人际基础,同时其特有的实践性也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快速实现与时俱进提供了可能性。职业道德建设包含多方面内容,必须抓住要点,以点带面,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2.1追本溯源———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意识影响行动,把内化的职业道德素养外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在具体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正确的理念,把思想转变成习惯,实现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实现内在自省,外在自律的常态化。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只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正效应。

2.2画龙点睛———营造社会舆论正确导向

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正如英国思想家赫青黎所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并非出自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自对同伴舆论的畏惧”。社会舆论能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起到道德监督员的作用,而错误的社会舆论则使得职业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出现校正的偏差。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互联网时代,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而职业道德的建设除了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外,必须接受社会舆论的价值评判,因而打造客观、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2.3防患未然———加快完善法制体系

社会诚信论文篇3

论文摘要:诚信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在我国传统社会特定的背景下,诚信成为社会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是与传统社会的熟人社会背景、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一元的儒家文化价值观等密不可分的。面对当今的社会诚信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借鉴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加强合理的制度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等途径,建立我国当代社会的诚信机制。“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就是格守信义、信用和信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可以说,现代社会是诚信经济的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求,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如果正视社会现实,就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存在较为普遍的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笔者通过借鉴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设想我国当代社会诚信机制建立与完善的途径。

一、我国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崇尚诚信的传统,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把“信”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信”既是做人和交友的基本要求,也是治理国家的伦理手段。上自约束皇帝的“君无戏言”,下至约束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这些都是诚信这一要求在当时的具体体现。诚信己经成为传统社会的一种道德风尚并且代代相传。

我国传统社会之所以能够奠定比较牢固的诚信基础,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小农经济造就的“熟人社会”是维护传统社会诚信规范的物质基础。传统社会是小农经济社会,土地是人们从事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受土地这种生产资料固定性的局限,人们总是在故土上繁衍生息。费孝通先生指出:“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4·…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川正是由于祖祖辈辈在固定的土地上休养生息,传统社会成为熟悉社会。在熟悉社会里,信息的传播是迅速和均等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言行都在所有社会成员的视野之内,所有熟悉的社会成员都是诚信规范的评判员和监督者。如果有人违背诚信,那就意味着他将在熟人圈子里被冷落,甚至处于无法生存的境地。可见,小农经济造就的“熟人社会”是维护传统社会诚信规范的重要条件。

第二,长期的独尊儒术的一元文化价值观是维护社会诚信的重要社会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而产生了众多的思想流派,因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朝统一后,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强行解决了人们的思想统一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使其长治久安。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接受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了“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逐步确立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社会文化格局。后经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努力,形成了“三纲五常”、“五伦十义”等道德规范。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诚信是传统社会主导性道德的一部分,是一元文化的社会条件下的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至高的震慑力和权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社会规范被人们逐渐内化为自身观念的一部分,并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加以遵守。

第三,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是维护社会诚信的道道防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把道德比喻为一张网,那么社会诚信规范作为网上的经线和纬线必然是丰富而具体的。每种诚信规范又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详细规定。如作为传统社会的“孝道”,既指奉养、尊敬、服从父母,还包含延续父母、祖先的生命之含义。它要求人们时刻牢记祖宗的形象,不给祖宗抹黑。如有不道德的名声则不仅意味着毁坏自己的名声,同时也是给其父母和祖先抹黑,也就是最大的不孝,可称为家门逆子。在传统社会里,谁也承受不起这样的坏名声。正如唐德阳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把获取功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作为人生的崇高目标”[’。在孝道基础上,传统道德进一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要求,把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都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加以限定。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之系统而具体。这种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构成了维护社会诚信坚不可摧的道道防线。

二、我国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正在快步地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但是,我们在承认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丰硕成果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即诚信缺失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虚假信息问题、个人信用缺失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什么会在当前情况下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呢?对应传统社会的诚信社会机制,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市场经济加速了社会流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打破了熟人交际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社会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它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熟人交际圈,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是在生人中进行的。目前我国社会流动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职业之间的流动、职位之间的流动、职业地域和生活地域等的流动,并且这些流动速度呈加速趋势。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短暂性,人们之间虽然交往的数量增加了,但熟识程度却降低了。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表现出功利性和间接性,以感情维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初级群体逐渐衰落。农村地区的村落有逐步解体的趋势,城市中的邻居成了地理位置上的概念,左邻右舍的人们之间有可能互不相识和互不交往。可见,传统社会靠熟人去维护社会诚信的机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第二,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功利性经济,它以利益为基本导向,引导人们如何去获得经济利益,强调的是商品意识和金钱观念。这样,便出现了与市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如尊重个人利益、倡导自由竞争、主张自由平等,等等。这些道德观念有益于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活动,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而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市场经济看做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这种独立性相对于原来的“人的依赖性”是对人性的极大解放。人虽然仍有着对物的依赖性,但终归已是独立性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个性、主体性、情感、个人利益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被重视起来,个体摆脱了原来的束缚,追求民主、平等便成了社会的主旋律。所以,市场经济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解放了人性,考虑、追求经济利益是人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个体的权利。但是,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特别是对金钱的追逐,为金钱所左右,利欲熏心,就会导致“唯利是图”,成为金钱的奴隶。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就占据了一些人的思维空间,使社会诚信受到严重冲击。可见,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传统社会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价值观已被市场经济的商品意识、利益观念所代替,用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约束现代社会中这些利欲熏心之人,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法制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律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制保障不力仍然是当前社会中极为棘手而又函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没有制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守信用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在不少情况下却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判决执行率低。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在处理违约赖账行为时显得苍白无力。债权人为追索到期债务,往往要通过诉讼方式追索债务,而采用这种方式的成本费用越来越高,不要说因种种原因败诉,即使是胜诉了,真正能够执行裁决的也很少,这使债权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客观上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

三、我国传统社会诚信机制对当代社会诚信的启示

时至今日,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来消除今日社会的诚信危机,但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从中汲取对我们今天有用的东西,建立与完善我国当代社会的诚信机制。

第一,加强社区建设,营造类似于“熟人社会”的氛围,增强社会监督。

“社区”是指人们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用于区别局限于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它主要包括农村和城市两种基本类型。农村社区地域广阔、居民聚居程度低,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其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小、密度低,人际关系密切;封闭性强,社会流动率较低;文化具有家族特征。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其基本特征则是人口规模大、密度大,人际关系淡化;开放性强,社会流动率较高。可见从诚信监督方面讲,农村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本上属于熟人之间的交往并且具有较大的优势。城市社区相对于农村社区来讲,其邻里仅仅成了地域概念,左邻右舍大多数互不相识和互不往来,关系非常淡化,从诚信监督方面讲,则不具有农村社区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农村邻里和城市邻里的结构不同。农村邻里多为同质邻里,人们的职业、语言、生活方式等具有共同性,便于交往;城市邻里多为异质邻里,人们在职业、语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而不便交往。其二是农村住宅和城市住宅不同。农村住宅多为平房,便于邻里之间走门串户;现代城市住宅多为高层或小高层单元住宅,客观上设置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屏障,阻碍了邻里间的交往。其三是农村住户和城市住户的社会流动速度不同。就整体而言,农村住户的社会流动速度较慢,人们之间较为熟悉;城市住户的社会流动或迁徙速度则较快,使得邻里之间交往不深。其四是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节奏不同。农村生活节奏比较慢,人们的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城市生活节奏比较快,除了退休(离休)人员外,人们的空余时间比较少,因而人们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就较少。可以说,邻里关系淡化是现代城市社区的一种通病,它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不利于人们之间的诚信监督。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邻里结构;改革住宅设计,减少交往屏障,提供邻里间交往的场所;把改善邻里关系与社区活动结合起来,使社区居民在活动中相互了解。这样,既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又有利于熟人之间的互助,还有利于熟人之间的诚信监督。

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为社会诚信提供必要的社会导向。

虽然传统社会独尊儒术的一元文化价值观不符合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但它对我们构建当今社会的主文化具有启示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主文化。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文化,那么这个国家就面临着被完全同化的可能或被吞并的危险;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文化,那么整个社会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呈现混乱状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应该建立社会主义主文化。因此,在多元文化中必须有一元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学揭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精神上树立起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其内容就是提出的“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简短的112个字,通俗易懂,逻辑清晰,概括精辟,切中时弊,寓意深刻,高度集中地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与要求,便于作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它集历史性、时代性、群众性、可行性于一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震撼力。它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评判的重要手段和标准,必将引导人们明荣辱之分,即知荣而为之,知耻而不为,由此成为推动人们奋发向上、文明正义的强大内在动力。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改革并行而面临着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道德领域的严峻挑战,巫待解决的问题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只有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主张社会正义,才能为社会诚信提供必要的道德保障。

第三,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诚信的合理制度,为社会诚信保驾护航。

从传统社会的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对社会诚信的有效制约机制来看,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是我们有效解决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良策。制度对人的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曾经说道:“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n}4〕因此,我们必须为社会诚信提供合理的制度保证。

首先,加强经济制度和法制规则建设。制度是人们行为的导向,人们总是在既定的制度下选择自己的行为,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一要加强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使每一个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有章可循,有制度作为其社会保障,使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二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使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保证市场经济机制良性运行。

其次,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给每个社会成员建立信用档案。在他们谋取职业、借贷、注册公司时,都要进行信用登记,形成实名、实姓和终生代码相结合的登记史;资信评估机构根据金融、税务、工商行政管理、法院等机构及用人单位、业务往来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个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和信用史并给予评估;任何人或企业都可以向资信评估机构征询他准备与之进行交易的企业或个人的资信情况,以决定是否与其进行交易;对有不正当交易行为或违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资信评估机构有权对其进行管理,并视情节轻重做出赔偿、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乃至永远不得重新注册公司等惩罚。有了这样的信用制度,讲道德者和不讲道德者的博弈情况就会发生根本的改观厂’〕。

社会诚信论文篇4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诚信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评述

关于信任的社会学研究,最早开始于齐美尔(Georg Simmel)。齐美尔从信任视角对货币这种制度化象征物做出深刻分析,重点阐释了信任的重要性及社会秩序功能,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是维系社会存在的基础。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则从信任这一重要资本主义伦理视角分析了其对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意义。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认为信任来自家庭和血缘关系,信任保证了婚姻关系的产生和稳定,信任更容易建立。评价:古典社会学家对信任的研究为其后研究起到了奠基础、搭框架、提供概念工具等作用,但存在着过于追求宏观理论的兴趣趋势、忽略了微观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上为单纯的定性研究等不足。

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将信任视为约定(交换的一种代表性媒介)的一种结果,而彼得?布劳(Peter Blau)则把信任描述为稳定社会关系的基本因素。两者可谓是对信任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继承和发展。70年代后,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逐渐多起来。

此外,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中将信任视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并用理性选择主义视角去解读信任的产生与扩展。评价:以上研究重拾信任研究并将其推向深入,概念工具与理论视角的丰富以及将信任视为社会制度与文化规范的产物,并将之与制度或伦理相联系起来进行文化比较研究,这为国内学界对信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思路和视角,也为本土化研究和反思提供了探讨对象。

(二)国内研究评述

国内社会学从90年代才开始展开对信任问题的研究。其学理探讨围绕着当代中国信任缺失、信任度下降等问题展开。很多学者肯定了信任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及其当代价值。学者们或通过理论考察(张静,1997;潘敏,2007),或通过个案访谈(薛天山,2002),或通过大型社会调查(刘爱玉、刘明利,2012)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现代生物学的视角来研究信任(郑也夫,2006),对信任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的学者从中、日、美三国的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王飞雪、山岸俊男,2002),有的学者则专门研究中国人的信任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李伟民、梁玉成,2002),有的学者探讨了信任的建立与发生机制(彭泗清,1999),有的学者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杀熟现象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郑也夫,2006),还有的学者从社会转型期对信任类型进行分析与预测(张禹青,2012),等等。

研究方向与内容。1.研究方向集中在组织社会学、政治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等分支。如《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2004)、《基层政治信任与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遥远的草根民主》(2010)、《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的成长―公民文化成长与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探析》(2011)、“华人家族企业的关系信任、利益互惠和差序式治理”(杨光飞,2009)。2.关于中国当代社会信任类型的分析及对策建议。梁颖用“历史坐标中的信任理论”概括西方社会学关于信任理论的历史变迁,“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是其三种表现形态,且三种类型的信任呈现出“同生共存的历史生态和非均衡发展的格局”,并得出“合作型信任乃后工业社会之理想的信任类型,其对发展基层民主和促进社区良好治理均存有迫切性,至关重要”的结论(梁颖,2011)。“关系信任”与“普遍信任”是另外一对描述信任类型的术语,陈福平通过定量分析着重探讨了市场经济、社会参与同这两种信任类型的关系(陈福平,2012年)。3.信任的建立机制。有的认为信任从传统文化、习俗、宗教中产生,有的认为信任可以通过理性的算计来获得,也有这两种观点的碰撞与融合(郑也夫,2006)。从另一个社会与个人视角来说,有的认为信任与个人因素的关系多,有的认为信任与社会因素多一些(彭泗清,1999)。4.对信任研究所嵌入的中西方学术传统差异的反思与新诉求。反思:翟学伟认为,“西方社会科学把有关‘信’的现象和问题分别放在不同的领域中去研究,这主要源于其部分组成整体以及整体需要分解的探究路径”,而中国研究思维关注重点是部分与整体间的联系。新诉求:“从连续体的角度来重新定义诚信、信任和信用”,重点关注“人与制度的博弈以及转换的问题”,这才是符合国人思维实际的解决问题之出发点(翟学伟,2011)。

研究不足。一是基本概念不清,尤其是诚信与信任的概念有必要厘定清楚,可惜的是,这一问题似乎太过基础而少有学者问津。二是总体上看,研究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对信任的发生机制及信任本质问题还缺乏深刻的研究;一些研究只是在重复外国学者的论述。三是再研究范围上,针对互联网时代下虚拟社会的信任研究不足;对社会诚信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后续研究缺乏。

二、“诚信河南”建设的社会学逻辑及其意义

笔者认为,要展开对诚信建设路径的社会学分析,首先要清晰界定诚信、信任等概念,继而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社会学有关信任研究的理论、剖析信任本质及其产生机理,进而结合河南省情着重探讨“诚信河南”建设的意义、路径、要注意的问题及其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创新,核心围绕的是如何让诚信河南成为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基因。

以一个省份为基础展开诚信建设的研究,其意义至少有这样的两个方面。首先从理论层面看,这一研究力图从社会学视角系统梳理有关信任研究的前沿理论,重点突出社会资本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结构与文化比较理论对“诚信河南”建设的启发与指导。其次,从应用层面看,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这标志着新时期诚信建设课题的提出。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则从提高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角度,强调“大力倡导敬业诚信、创新创业、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这又指出了诚信建设的应用价值。但从社会学角度看,诚信建设应用价值的逻辑还在于诚信带来信任,信任带来合作与互惠,其关键在于:一是转变信任类型,以适应转型中的社会结构:从建立在血缘、亲缘关系之上的熟人社会的诚信扩展至带有契约性质的普遍意义上的诚信;二是用制度保障诚信建设:突出个人、企业、政府三个层面的诚信制度建设;三是具体的体制机制保障。因此,这一研究着力从诚信建设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系统作用与发力机制角度去发掘、深化、拓展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再次,从方法的层面看,这一研究还可以尝试采取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回顾诚信在20世纪我国的发展状况的同时,系统梳理中原文明中的诚信史,从而为当代社会诚信问题出现提供历史与思想背景。

三、从社会学的视角构建“诚信河南”建设研究的大纲

具体来说,从社会学的视角构建“诚信河南”建设研究的大纲应该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等诸多方面。

研究的主要内容。具有可分为七个方面。1.“诚信河南”建设的社会学理论基础:此部分在系统梳理信任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社会资本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结构与文化比较理论论对于“诚信河南”建设的启发与指导作用。2.中原文化中的诚信传统、现代价值及其超越:中原文化中的诚信传统;中原文化诚信传统的特点;中原文化诚信传统的现代价值;中原文化诚信传统的超越:诚信类型及其转换的社会背景。3.“诚信河南”建设的社会学意义:“诚信河南”与社会转型;“诚信河南”与风险社会的应对;“诚信河南”与简化复杂环境、拓展社会资本;“诚信河南”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文化基因;“诚信河南”助推企业转型升级、锻造核心竞争力。4.“诚信河南”建设的基础、原则、任务、目标体系及其实现。5.“诚信河南”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关系: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诚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诚信与法制的关系;诚信与个体素质的关系.6.“诚信河南”建设的机制创新:信用监督机制创新;信用自律机制创新;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创新.7.“诚信河南”建设的系统探索:“诚信河南”与政务诚信系统建设;“诚信河南”与商务诚信系统建设;“诚信河南”与社会诚信系统建设;“诚信河南”与司法公信建设

在基本思路上,首先梳理信任研究的专业理论,为理解和剖析“诚信河南”提供理论解读视角。接下来分析中原文化中关于诚信传统及其历史性超越的必然性,从而为“诚信河南”建设提供社会思想史背景。第三部分则重点从专业角度剖析“诚信河南”的重要意义,突出其与社会转型、风险社会、社会资本理论、信任理论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了这些基础性问题之后,第四、第五和第六部分则对“诚信河南”进行了思路设想与制度设计,勾勒出“诚信河南”建设的理想类型。

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理论分析法三种方法。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诚信河南”的信任研究理论基础的梳理;二是“诚信河南”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阐释与分析;三是如何让诚信体制机制创新确保“诚信河南”建设实效,包括“诚信河南”机制创新、“诚信河南”系统探索;四是如何将社会学理论中有关信任的理论研究与河南诚信实际进行有效联系,即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与河南实际如何有效衔接;五是如何研究出符合河南实际的诚信机制创新与制度设计。

社会诚信论文篇5

[关键词] 诚信;考试

[中图分类号] G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1)12-018-04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诚恳;信即守承诺、讲信用。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基本含义是诚实为本、言行一致。通俗地讲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古书《中庸》说“诚者,天下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管子》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论语》说“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些都明确将诚信的美德看作是天下伦理秩序的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诚信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根基。诚信的社会是其成员普遍诚实守信的社会。然而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巨大的诚信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在考试活动中有明显体现。任何一个和考试打交道的人(包括考生、考官、考试命题者、考试管理者等)都遭遇过别人不信任的目光,同时也把这种不信任的目光给予过其他人。社会诚信通过社会个人作用于社会关系,诚实、坦诚等个人内在的品质是使其社会行为能够遵守契约、信守承诺的心理基础。[1]上世纪80年以来,特别是近一段时期,诚信缺失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造成缺乏诚信的原因

目前,社会上的失信行为情况比较普遍,其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从社会学观点的角度来说,这种超出个人特定生活环境的公共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社会而非个人。对于任何一种缺乏诚信的行为,失信者都难推卸其责任,他们大多利欲熏心,不讲道德,败坏整体社会的诚信环境,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对他人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应该受到谴责和制裁。但是社会失信行为出现得如此广泛,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第一,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缺陷是造成诚信问题出现的社会文化因素;第二,相对应于传统文化的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体实践中的失误是诚信问题加剧的历史原因。可以看到自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没能使传统的社会诚信道德及时向现代意义上的诚信道德转变,而且还使得传统的诚信根基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这个转化过程的失败是造成当前广泛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的社会历史原因。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在行动上坚定,理论和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诚信问题时,只是发泄感情上的激愤并仅靠舆论上的空洞谴责是远远不够的。

综合以上对于失信现象历史和文化两方面社会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社会环境,使得诚信行为深入人心,一方面来讲,必须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较多地接受现代的诚信观念,这里的社会化包括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就需要有关组织加强社会诚信的相关制度建设和执法监督。只有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才能从个人的道德约束和社会的制度约束两方面共同促进社会诚信的建设。显而易见,这个过程会持续一定的时间,但只要能坚持加以实施,我们社会的失信问题要解决就有了希望。

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管理方面的漏洞,也有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等等。但最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对诚信本身的真诚信仰。在传统道德教化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中国,大多数人从理论上都知道不应当抛弃诚信,参加考试的绝大多数考生也都能认识到抛弃诚信是错误的。于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道德悖论:理论上人们似乎都知道不应当抛弃诚信,但现实中抛弃诚信的依然大有人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道德悖论呢?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诚信危机表面看起来似乎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实际并非完全如此。我们不能否认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还是讲诚信的,诚信这一道德观念并没有从我们多数人心中消失。但是,自从“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蔓延开后,物质追求无休无止,精神境界一片废墟的大有人在。由于没有任何真正的精神信仰,导致灵魂里没有自我道德约束准则,缺乏自觉追求完美人格和崇高境界的动力,因此凡事自我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功利,只要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可以不择手段,至于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什么损害那不是所关心的问题,没信仰的人对自己做过的不信用、不道德或不诚实的事情没有“问心有愧”。正是如此,才会有这么多人面临诚信危机。

二、诚信考试系统构建

诚信考试的系统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社会方面加强诚信社会建设,一是从个人方面加强诚信档案建设。

显而易见,构建诚信考试控制系统是构建诚信社会、公正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扼制考试作弊之风的根本途径。考试是一种社会活动,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只有参与考试环节的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考试规范,才能发挥考试在选拔人才和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因而,诚信考试和诚信社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诚信考试作为诚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构建诚信社会同步并行。维护和发展诚信考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风尚,有利于促进诚信社会的形成,没有诚信考试,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诚信社会。另一方面,诚信考试必然要依赖于诚信社会,依赖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诚信社会的建立,将为诚信考试、和谐考试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没有诚信社会,诚信考试就会失去社会基础,成为空中楼阁、一纸空文。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提出,诚信已经成为全社会大力推崇的社会公德,在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全民族整体道德水准及综合素质将会大幅度提高,建设诚信考试的社会基础及外部条件越来越成熟。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借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时机,研究并探索建设诚信考试的新途径、新办法,在建设国家各项诚信考试的实践中有所作为。“构建诚信考试控制系统不仅是构建诚信社会、公正社会的基本要求,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扼制考试作弊之风的根本途径。”[2]

长期以来,对于考试作弊的现象,人们普遍存在着善恶不辨的问题。大部分人在心底里并没有将考试舞弊看作是多么严重的“恶”,再严重也只是认为这种行为不老实,根本没有考虑到考试问题上存在“善恶”问题。这种观念类似“窃书不算偷”这种观念,因为只是违背了教育体系内的规则,而我国传统文化就有将教育与读书神圣化,因此连作弊这种事也被漂白化了。正是存在这种荒谬的观念,大部分人把考试中的不诚信行为看作是无伤大雅、无关原则问题的,以为考试舞弊只是权宜之计,与人的德行无关。殊不知,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体制的严密性,大部分考试直接关系社会资源的分配,考试作弊的行为不仅触犯社会公共道德,而且从出发点来讲是自私邪恶的。只有真正地把考试作弊行为视为邪恶不可原谅,社会才会更自觉地致力于诚信考试控制系统的构建。在现代社会的各种体制下,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无数次考试,而其考试行为是否诚信,将是个人是否具有诚信品质以及诚信程度如何的直接体现。试想一个人,经常在考试中作弊,那么他的其他行为很难让人相信会是诚信的。

综上所述,建立个人考试诚信档案,不仅对于用人单位用人、量人和选人的正确、合适与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诚信考试建设意义深远。具体来讲,个人考试诚信档案不是单独保存的档案,应该是个人诚信档案的一部分。正好可以以建立考试诚信档案为契机,在全社会普遍建立个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当然社会诚信档案还包括金融信用等其他社会信用方面。建立个人诚信考试档案这种体制方法是构建诚信考试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个人诚信考试档案,作弊的长效惩罚机制就能落到实处。在考试中诚信缺失的行为及现象表现出极大的社会危害,不仅影响公平竞争,而且限制个体之间的互动;不仅抑制了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加重了教育体制的异化和考试目的的扭曲。正因如此才迫切需要构建诚信考试及诚信考试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其主要思路有以下几点:(1)建构诚信的形上基础,让人们有所信仰。信仰的作用就在于让人们有所敬畏拒绝作恶,把诚信作为一种终极境界的追求,将“诚”视为天道自然,视为人的本体。(2)建构诚信的理性基础,让人们能够以守信自律为荣。教育的目的在于“求真,向上,唯美”,学生在考试中的诚信可间接反映学生“向善”的道德素质。(3)建构诚信的人格基础,让人们找到自我,实现自我。(4)建构外界环境,社会各方协作,支持并互相监督。[3]539

三、人性诚信与考试

道德感化与教育是使诚信考试控制系统实现其效用的重要支撑。考试规章的宣传普及要经由教育感化实现,对作弊行为的惩戒效应要经由教育感化实现,自律机制在道德修养中的构建亦必须通过教育与道德感化实现。显而易见,这种教育不能止步于考前的法规教育,而是诉诸感性的道德教育,它需要尽早地开始于道德与价值开始建立的年龄阶段,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使受教育者从小树立相关的道德观念,在内心修为的自觉层面上发挥作用。

或有论者称,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体制性力量对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是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因此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强化体制对市场机制的监管,是提高诚信水平的关键所在。但众所周知,正如清廉不能被廉政承诺书所保证。诸多关于提高考试诚信度的建议认为,加大法规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强威慑力,提高失信成本,是提高考试诚信度的关键。换言之,作弊可能获得的风险收益必须被其风险成本超过,以能给作弊者带来威慑力。此类观点包含着较大的强制意味,但却对铤而走险选择考试作弊,置诚信于不顾的行为解释失效。所以,诚信道德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约束,反是法律有效性的形成要倚重人们道德层面的自觉认同。对于没有从心底里认同法律的人来说,法律是一种异己力量。这样不但不能杜绝考试作弊,实际情况是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治标不治本,考试作弊反而会越演越烈了。因此,考试诚信的可能性必须由内在修为解释,而不能由外在制度得以解决。直观的事实是,考试的是人,考试是人建立的考试,诚信考试的意义更是在于人的意义。古人讲究“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说白了,佛家的“治心”与基督教的解决灵魂空虚问题,说的都是信仰的问题。共同追求的都是人的生命价值,人生崇高的境界,和心性修养的完美人格。考试首先是对人的道德的检验,惟有经历过这一意义的检验,考试的公平公正才能在此基础和前提上展开。

解决不诚信问题,首先要提高对于诚信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在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学生受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更是如此。因此,考试作弊随考生年龄的增长而越演越烈就不足为怪了。那么据此岂不是得出接受教育越多考试作弊可能性越大的结论?一个人接受教育越多,考试作弊的可能性就越大。考试不仅没有把人教育好,还把人引向歧路,那么,教育岂不是起着负面的作用?那还要教育做什么呢?考试诚信或作弊是行为表现,背后是知识、情感、意志的共同作用。从小学生到成年人,谁都知道考试要遵纪守法,作弊是不光彩的行为,每个人都具有这方面的知识是不成问题;但要真正认同这一知识,上升为价值观,且能经受住各种诱惑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考试诚信正面教育带来的正向功能是鼓励和嘉奖考生在考试中讲诚信。而负面教育带来的问题是怂恿和教唆考生在考试中作弊。总体上说,学校教育是正面教育,一方面教育学生在考试中要讲究诚信,另一方面促进情感、意志的转化并落实到行为上。然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渗透在人的成长中,由于整个社会诚信度不高,对考试带来的直接影响大,具有很大的负面性。相当多的人因为考试作弊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收益多多,其结果就是使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仿效并愿意铤而走险,故不可简单地把考试作弊归结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负面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着学校教育的正面的功能;考试诚信是社会诚信的一部分,学校不应该承受考试作弊的全部责任。

不能仅仅将诚信看做是结果,它更是一个过程。而作为过程,诚信就必须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态的、停滞的。正因如此,诚信需要人们去尽心地创造和争取。而这个争取、创造诚信的过程也就是超越的过程。在这里超越的意义对于诚信考试这个范畴而言,就是是否能够突破人性的虚假和伪善的过程。以这个角度来理解,真诚的意义并非在于简单地否定“伪”。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真诚的同时又不愿意正视真诚所孕育出的虚伪性,以致于不仅做不到真诚,反而无法逃脱虚伪的终局。真诚并不是伴随人天性的,需要通过自我的修养与道德要求去实现。并不存在与虚伪完全隔离的真诚,完全否认了虚伪存在的真诚本身就是虚伪。因此,真正的真诚是在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真诚本身有可能是在虚伪的欺骗性外衣下才产生。这种情况下,积极承担真诚所附带的虚伪性是一种酷烈如壮士断腕的自我否定。承认自己不真诚需要极大的真诚,这种对虚伪的正视才是真诚的开始。这种对每个健全人格的考试几乎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存在。饱含勇气的真正真诚是这样一种选择:当他背后有一个无限可能的谎言世界时,真诚的人总是以他的人格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选择。没有人格,诚信何言?什么时候,我们的人格变得健全,也许我们离诚信的考试也就不远了。也许,我们无须把真诚作为固有的本性,而应当在拷问自己的灵魂和人格的过程中,把诚信当成一个永远需要追求的目标和理想。[4]538

[参考文献]

[1]王效仿.诚信缺失的社会性原因分析[J],天府新论,2004,(5).

[2]江畅.诚信考试控制系统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5-8-24.

社会诚信论文篇6

关键词:诚信缺失现状;诚信缺失机制路径;体育赛事

引言

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制定职业体育从业人员诚信从业规则,建立职业体育从业人员、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中介企业信用等级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推进相关信用信息记录和信用评级在参加或举办职业体育赛事、职业体育准入、转会等方面的大力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用党的会议精神在实践中开辟新的道路,把会议理论融入体育赛事诚信工作中去,推动体育竞技事业的顺利发展。

1新形势下体育赛事诚信内涵

迄今为止,诚信作为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基本道德底线发展到现在成为了无可企及的道德标准,“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的状况已然成风,同样体育赛事中也面临着诚信缺失的困境。体育赛事诚信指的是所有体育人,其中包括体育事业的相关组织者、领导着、教职员工、参赛者、裁判员、宣传人员、医务工作者、接待人员、观众等一切参与体育赛事的成员,他们作为体育赛事的构成群体,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在行为方式中对于自身、他人、组织的坦诚相待、真诚无欺、守信信任,在各类型的赛事中都可以遵守体育赛事道德规范,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平等待人、严于律己。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诚信的相关研究

中国人重视诚信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诚信属于中国人道德范畴的诉求和标志,随着商业文明的开启,文化断层、信仰缺失,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的稳定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一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成为当下学术理论界着力讨论的热点话题。近些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当下社会存在的诚信缺失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分别从诚信缺失的起因、诚信构建的方法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规模性的探究。

2.2诚信缺失现状分析

现代体育赛事诚信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危机,针对这样的现状国外出现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对于体育诚信问题进行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国内学者对体育赛事诚信问题进行了关注,研究实践结果表明,我国的体育赛事诚信缺失问题主要是由于管理者、组织者、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策略者在工作中的诚信行为缺失所造成的。在体育赛事中引发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体育赛事政策不完善,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政府职能和调控能力不到位,滥用职权等行为所导致的体育赛事诚信的缺失;地域性生活习惯和文化资源所造成的诚信的匮乏。除此之外,有的学者从传统的儒释道思想文化层面对于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更有甚者,对于国内大中小院校体育赛事现状进行了调查。体育赛事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性是有目共睹的,诚信缺失会带来社会的动荡,影响党和政府的执政地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动摇社会的信用根基,腐蚀人的道德灵魂,对于传统道德规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社会制度问题、文化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经济问题,社会法制道德中存在的问题等等。诚信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譬如是建立道德和法制并存的社会格局,达到共同治理、共促发展的目标;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限制政府的权力,使政府对市场行为进行有效调控和规范,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媒体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弘扬人文情怀,构建自成体系的道德监督和评价系统等。

3新形势下体育赛事诚信机制路径建设

3.1诚信制度建设

3.1.1建立诚信档案根据体育赛事工作人员的日常训练、学习及生活的习惯和行为,并结合他们生活及赛事中的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对其行为进行客观记录,载入档案管理系统。诚信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信用等级、思想道德水平等综合情形,便于随时抽取资料以供别人对工作者的认知和了解。

3.1.2构建诚信评价体系首先,确立诚信测评准绳,把诚实守信、友善公正、无私正直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作为诚信测评过程中的参考指标;确定诚信度测评内容以及各级指标;从测评的不同内容和种类出发确立诚信度评价的标准;建立适宜的诚信度测评路径和方法,比如建立自评、互评、权威评价、专家评价等多项评价模式,以此来划分诚信标准的不同级别。

3.1.3制定关于诚信的日常行为规范从体育赛事中的训练、生活等实践状况出发,制定相关的日常行为规范准则,明确诚信范围和标准。比如在赛事的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的工作态度、公平竞争的观念,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等。另外,在赛事中针对诚信缺失的行为要通过诚信规范加以限制和惩戒,净化工作环境,使诚信行为规范标准有据可循。

3.2诚信文化建设

迄今为止,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诚信文化势在必行,发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典范、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诚信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在制度和生活教化的基础上,只有二者的相互合力,才可以为弘扬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做出贡献,将中国古代传统诚信文化资源与现代诚信标准相互融合,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接轨的具备现代文明的诚信文化体系,达到传统诚信文化资源向现代诚信文化素质的转型目标。其次,政府作为建设社会诚信文化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府作为社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发挥着主导文化的核心作用,因此在体育赛事中要协调好政府之间的关系,如果政府践行并且坚守诚信文化观念,就会使我们的诚信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社会诚信论文篇7

论文摘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本文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入手,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对策和方法。

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如考试作弊、伪造求职履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频有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四位一体”进行“综合治理”,把校正大学生诚信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社会诚信氛围,为大学生守诚信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构建社会经济诚信氛围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人们自觉奉行诚实守信,承诺践诺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偷税漏税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这些不诚信的经济行为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诚信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让诚信者站稳脚跟,获得利益,不诚信者失去人脉,面临淘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构建社会法制诚信氛围

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也要依靠法制的约束。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的诚信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有发挥法律的约束职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全社会诚信氛围的构建与完善。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尽快完善包括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中的信用制度的立法工作,使得在打击不诚实守信的行为方面有法可依。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者不仅承担诚信缺失的道德责任,而且还应当使其承担法律责任,甚至秧及未来更大的利益,提高其失信成本。最后,加大对公众的法治教育力度,使人们知法懂法,懂法守法,让诚信在大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在我们的生活中遍地开花。

二、发挥高校主体作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1.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在诸如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学生干部评选、党员选拔等政策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暗箱操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专题讲座和报告会、诚信论坛、诚信征文等。通过一系列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成为大学生活乃至今后人生道路的永恒旋律。

2.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网络体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媒介作用加强诚信教育。高校通过建设主题教育网页或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上的信息;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倡导诚信上网、文明上网;学校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搭建互动平台,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言论和思想,通过正确的引导与监督,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真伪。只有这样,在对大学生开展诚信素养的教育时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三、净化家庭诚信氛围,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1.家长要确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念,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重智轻德,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家长们要注重对孩子有关孝敬父母、爱国爱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对孩子诚信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家长也应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反馈到孩子大脑中的第一印象。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诚信的行为和想法时,一定先要自检自己是否在生活的细节中存在同样错误的想法与举动,惟有如此,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2.家长要重视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激增。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宏观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孩子刚进入大学后,会有一阵“断奶期”,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所有的事情全要自我打理,自己判断,自己决定,这时他们会非常苦闷和矛盾,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紧密配合,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思想品质方面的表现。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也必须由教师和家长同心协力,让大学生们自己认同和接受,才能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从大学生个体入手,提升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

1.树立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志

诚信自律意志,指的是人们履行诚信原则和规范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的能力和毅力。大学生要逐步树立诚信自律意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要通过诚信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将诚信理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准则。二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规范,不断向好的榜样看齐,要善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三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私欲膨胀而突破诚信道德底线,保持诚信品德,决不能做有悖于诚信的事情。四是要不断鞭策自己,以诚信处事为荣,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在社会中抢得成功的先机。

2.养成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习惯

诚信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联络与交往时所表现出的自发的、带有主观意识倾向的稳定的诚信行为。人们只有将诚信规范内化为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真正的诚信才能彻底实现。大学生要想培养出稳定的诚信行为,就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社会服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自觉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体验生活,了解国情民意。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大学生在践行诚信行为时要人前人后都一样,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养成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把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项发.诚信体系建设的根基在文化[j].理论导刊,2003,(2).

[2]赵爱玲.国内诚信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4,(1).

社会诚信论文篇8

[关键词]诚信 研究生 诚信教育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门雨颖(1975- ),女,吉林吉林人,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吉林 132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112’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C11088)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56-03

诚信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砝码。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备诚信品质。但当前,研究生诚信缺失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本文从当前研究生诚信的现状分析入手,从强化研究生道德自律,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制度设计方面,对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进行探究,以期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生诚信现状分析

2001年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首次把诚信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大学生遵守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研究生群体作为科研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对诚信持有普遍认同的态度,可是具体到日常行为中,却呈现出道德认知和现实行为的相悖。

在学术上,不脚踏实地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深入地进行分析思考,而是从互联网或者杂志上,整段摘抄,东拼西凑;不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现实,为了某种结论,篡改、伪造实验数据;不诚实地引用他人成果,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任务”,对引用、参考文献作“模糊”处理;不遵守学术成果要求,为了追求论文的篇数,一稿多投;更有甚者干脆全文照抄,只更换作者姓名,对原文标题和小标题稍作改动就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

在考试上,不进行系统学习,在一些大型考试中,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投机取巧,购买所谓的答案;不坚持上课,不做好复习,在必修学分的考试中,携带相关资料或互相抄袭;更有甚者,铤而走险,雇用他人或代替他人考试。

在求职就业中,不实事求是地填写毕业生推荐表,为了尽量充实自己的“竞争实力”,满足用人单位的优先录用条件,不惜伪造各种等级、奖励证书,篡改成绩单,模糊所学专业、政治面貌等;不信守履行就业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在办理违约时,以各种借口和手段欺骗、蒙蔽用人单位和学校,以获取空白的就业协议和有利的就业机会。更有甚者,“未雨绸缪”,在刚领取到就业协议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之前,就将空白协议复印多份,“优中选优”,一女多嫁,造成就业资源的浪费和学校信誉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研究生利用伪造的困难证明,获取困难补助;有些研究生恶意欠费(如学费、住宿费),扰乱财务管理秩序;有些研究生毕业后还贷违约,造成不良信用记录;更有甚者利用导师的信任,在论文格式审查的过程中,在导师审核未通过的情况,伪造导师的签名,蒙蔽过关。

目前各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大部分安装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对重复率达到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毕业答辩环节。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研究生事先花钱到一些非法具有检测功能的网站,将自己的论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超标的内容进行模糊处理;更有甚者,虽然未事先对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可为了应对检测系统,对论文中整段摘抄的内容进行删减,恶意炮制合格的检测报告单,而在实际提交的论文中再将删减的内容重新加上,以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要求。

二、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诚信是诚实守信的简称。诚实是一种内化于心的信念,是道德主体主观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守信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在行为实践中的一种表现。诚信就是内诚于心,外显于行,诚实不欺,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恪守信约,履行诺言。“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伦理规范,是一种交往伦理、契约伦理和未来伦理” 。它主要依靠个体的自觉自愿,同时受到义务、契约的约束,体现做人的根本准则,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现实关系。

研究生诚信教育是教育研究生将诚信内化为自我意识,转化为现实行动,形成“己任”的过程。对研究生失信的种种表象进行分析表明,导致研究生失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化解诚信危机,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自我教育,加强道德自律,塑造诚信品格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把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置于培养的核心位置,对研究生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学术成果的评价,这种重心的失衡导致了社会、高校和研究生本人都过于关注学术发展而轻视综合素质的均衡提升。高校部分教育者认为,研究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比本科生成熟,忽视了对研究生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职业操守等道德修养的引导和教育。部分研究生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学习目的功利化,读研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消费或投资”行为,在尽快收回“投资成本”的利益目标驱动下,目光短浅,蝇营狗苟,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观修养,在获取短期利益的同时,丧失了道德自律。

实质上,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生理和心理都日趋成熟,但由于本硕连读等原因的影响,在校研究生的年龄逐渐呈现低龄化,大多数研究生的社会化并未完成,社会成熟滞后于心理成熟。理论思维空前活跃,但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认识和思考问题时缺乏全面性。一般情感比较发达,但对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认识不够深刻和丰富。在这个阶段,其价值观、人生观仍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时期更应加强诚信教育的引导,强化自我教育,加强道德自律。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把自己作为认识、设计、约束的对象,为提高自身素质而自觉进行的教育、管理活动。道德自律就是道德自觉,是道德观念、态度的形成过程,依次分为服从、同化、内化阶段。实质上每个人都循环往复的实践着这三个阶段,而内化阶段是被动变主动,客体变主体的阶段,是态度真正形成和彻底转变的阶段,是保证行为最持久、最稳定的基础。道德的内化就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信念。当这种品质和信念形成之后,个体行为不再依赖于外在规范的约束,而是依靠自我的道德信念的指导。研究生诚信教育的阶段大都处在诚信内化阶段,这种内化是指研究生不仅真诚的接受、信服和遵守诚信的原则和规范,而且自觉的将社会要求的诚信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到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过程。当然这种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螺旋上升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研究生群体要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不断强化自我教育,按照研究生培养的规范和要求,以诚信的原则面对和处理问题,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以诚信的气质相互影响和感染,主观能动的对自身修养进行改造和提高,完善自身品德,塑造诚信品格。

(二)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式

我们在讨论研究生诚信教育的时候,往往简单地把研究生的诚信教育归入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内,大多数培养单位主观地认为,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以前,已经系统地接受了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没必要重复教育。实质上,随着高校的逐步扩招,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成才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他们更渴望将自己从本科生中分离出来,希望学校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群体,从他们的思想特点出发,给予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培养单位没有专门设置关于研究生诚信的课程,诚信教育搭本科的“顺风车”,即使涉及诚信教育,其内容过多集中于对古代诚信伦理道德观念的起源、发展的讲述,集中于意义上的理论讲述,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使研究生的诚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至于喧嚣尘上的学术诚信规范方面,也是一些空洞、苍白无力的提醒。当下实行的“导师负责制”,本意是让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品行和学术,可部分导师却割裂了教书与育人两大职责,只关注研究生实验的进展情况、项目的完成情况、论文的发表情况,对研究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盲目乐观地认为研究生完全可以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缺乏对主动性和进取性的正确引导,缺乏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性,缺乏将诚信教育融入研究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活动。所谓“道德必须在实践中习得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诚信道德品质也是如此。

研究生诚信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更新教育理念,从发展的角度,结合时代特点,把研究生诚信教育从“本科生—研究生一锅烩”的混沌状态中澄清出来,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层次进行教育。就要丰富教育内容,把研究生诚信从简单片面地等同于学术诚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合理规划教育课程。在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同时,增设有关诚信的内容。在内容选择上要从讲授诚信的传统意义,向诚信的现代价值和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地方转移;在范畴上要从单一的学术诚信扩展到研究生的为人处世、学术研究、经济交往,就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内容节奏上,要根据研究生的学制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施教。就要改革教育方式,打破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述模式,应结合当前社会上的守信、失信案例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诚信对个人成才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不能停留在几场讲座和报告中,应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之中,授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本专业的知识,更应该为同学明确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避免因无知造成学术失范。学校除了教育研究生学习诚信道德品质的主要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社会,并以诚信的态度和方式到社会中去实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以及体会其蕴含的社会价值。

(三)加强制度保障,健全诚信评价体系,强化监督作用

制度管理是一种运用法律、制度、纪律等强制手段或硬性约束措施开展的管理活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主要是指校纪、校规和其他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功能及其他管理方式的相互关系。开展研究生诚信教育除了加强研究生个体的道德自律,丰富学校诚信教育的内容外,还需有完善的制度约束作为保障。

研究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成绩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代表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诚信记录更应该作为重要的权衡系数。长期以来,研究生的行为评价体系整体是“重智育,轻德育”,是“重数量,轻质量”,评价操作是“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各高校研究生推优、评优过程中成绩要素仍占据着首要位置,导致部分研究生铤而走险,放弃原则,不择手段地“创造”各种好成绩。多数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都硬性规定,研究生在进入答辩环节之前必须公开,却没有明确规定出期刊等级,导致努力不够、能力不足的研究生抄袭论文,互相署名,一稿多投。要提高诚信教育的效果,应“预防为主”,牢牢把住招生、入学教育、上课、考试、实验、作业、论文等关口,及时扼杀失信的苗头。应更多关注研究生的平时表现,考核时要有综合全面的标准,对研究生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诚信档案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校园内,应开拓思路,将社会诚信建设的有效因素纳入到研究生的诚信档案中来,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金融业日益发达,持卡消费成为新时尚,研究生口袋中的“卡”数不胜数,研究生的“不良信用”记录时有发生,这些数据应及时更新到研究生诚信档案中。

研究生作为高级人才,普遍具有一定的自律性,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维系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制度和法律还不完善的既定环境下,加强监督必不可少。首先,加强研究生群体的互相监督,成立研究生诚信道德自治组织,承担接受投诉、调查核实、裁决、公示、制裁等功能。其次,加强导师的监督,导师不仅要在课上向研究生传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科学研究方法等知识,还要在课下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树立诚信意识。再次,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成立诚信委员会,制定、宣传、实施各项关于诚信和失信的规定,接受失信行为的投诉和举报,负责调查核实。一旦确认为失信,要严加惩罚,当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并给行为者带来损失和制裁的时候,行为者就会趋利避害,尽量减少失信行为,从而促进诚信环境的好转。最后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媒体在舆论导向、舆论监督上的作用愈显突出。快速做出反应,及时、客观、准确的公布信息,实事求是的报道事情真相,并深入浅出的向受众普及诚信知识,这是当代媒体的社会职责所在。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诚信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核心,有赖于公民诚信品质的养成和诚信水平的提高。研究生作为未来社会中各行业的“精英”,加强其对诚信的积极引导和教育,使其成为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的示范者,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和必然要求。虽然目前研究生的诚信教育还任重道但无论是研究生本人,还是学校和社会都应更积极的采取措施,规范、完善诚信体制,从而造就一批有坚守、有信念、有能力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高精尖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诚信论文篇9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的道德面貌是由外在的环境和社会生活决定的,反过来,每个人的道德面貌又塑造了社会的道德精神。诚信不仅反映了公民个人的道德水准,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和精神气候。在中国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诚信的缺失反映了主体道德精神的失落,也反映了社会控制和约束体系的逐渐弱化。

诚信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其悠久的传统。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被列为“五常”之一。古人解释“诚信”时,采取的是互训的方式,《说文解字》上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我们今天在使用诚信概念的时候,也基本上是“诚”“信”互释,对“诚”和“信”不做进一步的区分,更将“诚”“信”合称。之所以会如此,与传统道德对“诚”、“信”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是一以贯之的。在古人看来,虽然二者有区别的一面,“诚”偏重于内,强调的是主体内在的道德自觉,“信”侧重于外,强调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道德践履,但更主要的是,二者有相通的一面,“信”中包含着“诚”,“诚”也必然落实到“信”;“诚”是“信”的心理基础,“信”是“诚”的行为体现;不“诚”,自然无“信”,不“信”,“诚”也无从体现。我们现在所说的“诚信”,既包含着“诚”,又包含着“信”,意义较为宽泛,有不说谎、讲信用、守诺言、为人真诚、诚实不欺、信任等基本含义。

尽管中西方的文化传统迥然不同,对“诚信”内涵的理解也有文化背景的差异,但对于诚信的重视和强调却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把诚信看做是立人之本、商德之魂、为政之要,西方文化也把诚信看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可说谎”被列入到“摩西十诫”中,成为人类最古老的道德戒律之一。综观中西方文化,对诚实守信、重信誉、讲信用、不说谎的道德规范,肯定、推崇是主流,而对诚信道德的否定则很鲜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不同的文化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相同或者相近的价值共识,比如不能说谎,比如不能杀人。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这一现象揭示出,无论在何种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之下,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们对于诚信的推崇和渴望是一致的,诚信具有恒久的道德价值。

大体说来,中西方文化对于诚信的论述,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的:

其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之为人的底线要求。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和“ ”是古代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用今天的话说,属于车子的“标配”,而非“高配”。孔子用“ ”、“ ”做喻,形象地说明,如同“ ”和“ ”是车子的基本配置一样,诚信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谈不上有多么崇高。车无 无法行进,人无诚信则不知其可,甚至不能称其为人。联系孔子谈“信”的另外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 然小人哉”(《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君子自然是守信的,但仅仅守信,却未必是君子,用诚信无法区分君子小人。换言之,诚信是一个道德君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做人的底线准则,而非最高要求。康德对诚信的强调与此相类。康德认为,诚信关乎做人的尊严,诚信与否涉及把自己和其他人当做“目的”还是“手段”看待。一个人欺骗了对方,从对方身上获利,说明把对方当做获取好处的工具,践踏了对方的尊严。即使是说谎者本人,“由于说了一个谎,一个人抛弃了甚至可以说彻底毁灭了做人的尊严”,从而背离了“人是目的”这一人的本质,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规定性,丧失了人的尊严,在道德上沦落为异类。

其二,诚信是经济伦理的重要内容。诚信作为人内在的道德精神,要落实在人伦日用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中,要体现为人的行为后果,即孔子所说的“信以成之”。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重视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中的诚信,把它看做是商德之魂。《吕氏春秋》中有“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的说法,大意是说,如果手工业者缺乏诚信的话,生产出来的器具质量一定不过关。中国人经商自古讲究“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把信誉看做是经商的命脉,不仅打造了一些延传至今的金字品牌,而且凝结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商业文化。西方文化则强调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信用不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规则,而且是经济活动的伦理基础,“信用就是金钱”的观念作为一种独特的道德精神,催生出了近代的资本主义。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信用是一种社会资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种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造就了社会的经济繁荣。

其三,诚信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道德规范。除了马基雅弗利等极少数学者持“政治无道德”、执政者不应该讲诚信的观点之外,重视并强调政治诚信、执政者的诚信,是中西政治伦理的主流。在中国,先秦时期儒、墨、法各家虽观点各异,争鸣不已,但对于为政者诚信品德的推崇,则是一致的。如孔子把“民信之”看做是为政的三要件之一;商鞅立木为信,以明不欺;墨子认为明王圣人应具备忠信的品德,等等。在他们看来,“祸莫大于无信”,为政者不讲诚信、失信于民,可致亡国灭身,人所熟知的典故“周幽以诡烽灭国,齐襄以瓜时致杀”,便是活生生的历史教训。在西方,由于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社会结构诸方面的原因,西方文化中对政治诚信、政府诚信的论述,主要是基于权力来源、政治合法性的视角,与中国传统的政治诚信观有着论阈上的显著差异。

其四,诚信是一个社会基本的秩序要素。秩序是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首要前提,无序则会使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甚至分崩离析。没有人们相互间的信任,社会秩序必然瓦解。中国古人认为,缺少诚信的社会是一个人伦涣散、控制失衡的社会,“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吕氏春秋・贵信》)。没有诚信,不仅有序和谐的社会生活是不可能的,甚至会面临崩溃的危险。美国学者詹姆斯・雷切尔斯在《道德的理由》一书中,以道德推理的方式证明了诚信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并推论出诚信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观: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人人说谎的社会里,将会是怎样的呢?如果人人都不被他人信任,每个人说的话自然都毫无意义,人与人之间便无法交流,社会生活便不复存在,“由此可以推论出,在任何复杂的社会中,人们都一定赞同真诚”。因此,不诚信会损害社会信任的基础,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

尽管诚信是人类普遍的价值共识,中国人具有推崇诚信的悠久传统,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诚信似乎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稀缺的精神资源。据媒体披露的数字,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不信任感逐渐蔓延,“老人倒地扶不扶”的困惑和纠结,暴露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扭曲和诚信之殇。一些无良商家、一些公众人物的行为屡屡突破诚信底线,广大社会成员对一些不诚信行为的心理承受底线也是一降再降。所有这些均表明,诚信虽表现为道德问题,但绝不仅仅是道德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问题。培养公民的诚信精神,打造诚信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第一,重视诚信的精神维度,培养公民的诚信意识。2001年,在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诚信”作为20字规范之一,第一次以“公民道德规范”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把“诚信”作为对公民道德要求的基本规范,说明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诚信问题渐趋凸显,公民诚信品德的培养迫在眉睫。诚信既有内在的一面,也有外在的一面。内在是指诚信意识、诚信精神,外在是指诚信行为、诚信后果。没有内在的诚信精神,必然不会表现为外在的诚信行为。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似乎人们更关注诚信的行为,即“信”,对内在的“诚”不做特别的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分做两截,更不意味着可以用外在的“信”去吞没内在的“诚”,因为就诚信的本意来说,“诚”和“信”本来就是相互蕴含、相互渗透的关系。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如果仅仅是重视行为结果,而忽视诚信的内在维度,其实是对社会诚信的“窄化”。在这个意义上,培养公民的诚信精神就变得十分重要。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诚信的精神维度的传统。历史上,曾子“杀猪教子”的典故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曾子所关注的,无非是孩子最初的诚信意识培养。儒家的诚信教育,则更为凸显对内在的“诚”的关注。孔子虽未明确论及“诚”,但孔子所说的“信”,已内在地包括“诚”。孟子在他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论中,重视主体在内的道德自觉,主张要“反身而诚”。在儒家经典《中庸》中,“诚”不仅是一个用来说明主体内在道德精神的伦理学范畴,更被上升到“天之道”的高度,成为了一个本体论范畴。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在诚信的问题上,如果说法家更为注重行为后果的“信”,儒家则更为强调行为动机的“诚”。不可否认,儒家侧重谈“诚”,侧重内在的道德体验,侧重良心的自我观照,有可能会忽略作为行为后果的“信”,也有可能会衍生出一些内外不符的道德流弊,但他们的观点,无疑会从另外一个方面启发我们,缺乏内在诚信意识、诚信精神的支撑,主体的守信行为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缺乏了外在的体制机制供给,监管不到位,人们就会置信用于不顾。因此,打造诚信社会,必须要重视诚信的精神维度,从公民的诚信意识养成做起。

第二,增大破坏信用的违规成本,健全诚信的他律机制。2011年2月,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针对一些企业的不诚信行为,指出,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和企业家的“道德血液”如何才是可能的?其现实的约束机制何在?显然,当前一些无良企业违规经营、制假贩假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社会公众对其容忍的心理底线之所以一次次被摧毁,与企业违规成本过低有关。2012年春节期间,三亚某酒店的宰客行为曝光后,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企业诚信的高度关注。日前,据媒体报道,宰客的酒店被三亚的相关管理部门处以50万元的罚款。一面是天价的宰客账单,一面是50万元的违规成本,难怪有网友惊呼“50万元,几顿饭就赚回来了”!这样的处罚力度,难保不会使一些黑心商家在收益与违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再次铤而走险。

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领域所反映出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纯粹的道德问题,而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体制机制问题的折射反映。针对社会关注的企业诚信缺失问题,《求是》杂志曾刊文指出,这些行为虽然表现为一些企业和商人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风险急剧加大,而社会征信等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这是我国社会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时期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使然,也必然要通过体制机制完善的方式来解决。按照伦理学的理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他律的约束是道德养成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他律的约束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的外在约束上。同理,企业和企业家的“道德血液”不可能完全自发形成,既要靠主体内心的道德法则,靠信念的支撑和良心的自律,也要靠惩戒,靠体制机制的完善,靠法律的刚性约束,靠相关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

社会诚信论文篇10

 

关键词:诚信 社会道德 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弘扬中华文化,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诚信有着重要的含义和社会功能,对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含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诚”与“信”往往具有极相同的意义,因此常被互换使用,以诚释信,以信释诚。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诚,信也。”“信,诚也。”

    “诚”的含义。《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立功业。“诚”的基本含义是真诚、诚实、诚恳、诚挚、诚笃。“信”的含义,《春秋》中讲:“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就是强调“信”的首位意义就是“说到做到”,即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具体为人际交往中要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诚”、“信”虽然可以互训,但严格说来在传统文化中仍然有所不同。“诚”更多的是“内诚于心”,就是对道德个体的单向要求,是道德个体的内在德性;“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是针对社会群体提的双向或多向要求,是“内诚”的外化。当然,这种区分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二者是相互贯通、互为表里的。“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则是“诚”的外在体现。“诚”与“信”共同成为人们立身之本的重要德行。

    (二)传统文化中诚信的社会功能

    千百年来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无论是对个人立言、立德、立身处世,还是在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及国家的稳定中,诚信都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诚信是人们道德的根基。诚信是一种根本性的道德,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础,即“忠信,所以进德也。”(《周易·乾传》)((左传》中的“信,德之固也”的说法也表明,信是道德的基础。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说话做事诚实守信,可以行万里而无难;说话做事不诚实守信,寸步难行。

    2.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也说:“朋友有信。”(《孟子。藤文公上》)诚信是人际往来的前提与基础,缺少诚信交往是无法进行的。“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吕氏春秋·贵信》)

    3.诚信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原则。晋文公曾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转·嘻公二十五年》)“子贡间政,子(孔子旧:‘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吴兢《贞观政要。诚信》)“信”也极大地左右和影响了国家的竞争力,“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左传》)所谓“战之器”,即“信”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诚信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我国古代早就有“信者储也”的说法,从构字法来看,“储”由“信”和“者”会意而成,即是说,只有诚实守信之人才是最善于积聚财富的。

    总之,中国传统诚信思想非常重视诚信的社会功能,并视其为自然与社会、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之道。

    二、现代社会的诚信危机

    (一)现代社会诚信危机具体表现

    1.部分政府诚信度下降。当今社会,一些政府机关不仅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在执法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也屡有发生;同时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失职、放任、流一气也对社会诚信的建构带来了不良影响,而与直接的不守信行为相比,极个别地方政府的政令虎头蛇尾、朝令夕改则更具危害性。湖南省政协一份调查显示:由于政府某些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对企业的承诺,企业对政府某些部门出台的政策的信用评价普遍不高,被调查的企业中,认为政府承诺“全部履行”的只占4%,认为“很少履行”的占10% ,“基本履行”的占50% ,“部分履行”的占36%。久而久之,当地政府再出台类似的政策,百姓很难再信以为真。另外,公务员的诚信度如何也对政府信用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公务员存在一些失信行为,他们在其位不谋其职、不守承诺、违法行政、失信于民、急功近利、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压下等已极大的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工作中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等都是一种欺骗和弄虚作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