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科学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5:01:44

德育科学化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1

[关键词]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思考

在青少年的德育教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的德育教育,因为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当前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化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从事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深思,对于新时期的学生的德育教育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认识。学校在对学生的整体系统化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进行超前定位,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德育科学化建设,是要把整个德育(德育过程与德育各个方面)建立在德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德育科学化进程中的三个误区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李莉.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2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摘要]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当前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它不利于德育工作科学化;深入分析和认识这些误区,有助于探寻德育工作的规律以及德育工作科学化深层次的建设。

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李莉.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贺争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高教论坛,2005,(6).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3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李莉.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贺争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高教论坛,2005,(6).

[4]张启胜.浅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4).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4

关键词:学校德育新格局德育首位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纲要》提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科学地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级各类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纲要》精神,充分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探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的新结构和体系,构建以德育为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德育的新局面。

一、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必须针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转变观念,从思想到实践处理好“德育首位”与“教学为主”的关系,解决好落实问题。

1.找准问题,转变观念。

当前中小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德育不到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为什么会这样?突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上到下对思想教育冷一阵,热一阵,处于软弱无力状态。存在着避免思想政治工作冲击经济工作,冲击业务工作,冲击教学工作的错误认识。基本上放弃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的使命。二是“应试教育”模式和“唯分是取”的做法。导致中小学全力以赴抓智育。学生拼死拼活争分数,迫使德育“让位”。学校领导的精力一半抓升学。一半抓经费;必要的思想教育活动时间“让位”给上文化课和做作业;政治课教学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联系;发展团员、队员,评选先进只看分数,不看思想和行动。思想教育工作的这种软弱状态导致了严重后果。有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严重扭曲,不思进取,丧失理想和追求;有的学生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多元价值取向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没有什么鉴别、选择和抵挡能力,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态度,身处人生华茂时期,却采取“混”日子的态度打发时光狂热地追求低级下流的情趣,沉溺于黄色网吧,有的甚至成了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的信徒。

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忧虑,更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有关中小学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决策已经出台,但是,要贯彻这些决策。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各级党政机关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长与党组织负责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第一,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看作是同社会主义祖国的兴衰存亡直接相关的大事,义务反顾地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使我们国家在新世纪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在学校的德智体诸育中,德育是核心和灵魂,坚决地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许多学者提出。新世纪学术和专业方面的实力非常重要。但事业心和创造能力更重要。没有后者。学术和专业上的实力将变得毫无意义。

2.把“德育首位‘教学为主”统一起来。

“德育首位”与“教学为主”本质是统一的。在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教学=智育,这是不对的。毫无疑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但是,教学活动决不仅仅如此,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政治的、道德的知识,传授体育的、卫生的、美术的、生产劳动的知识;还要培养和激发政治的、道德的情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实践;还要发展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生产劳动技能。教学是进行德、智、体、美、劳诸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把教学活动说成是任何一育都是不正确的。

学校领导不仅要将德育作为首项任务予以重视,把思想品德确定为评价学生发展的首项目标,更要在学校活动中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首项任务。这样就把“德育为首”和“教学为主”统一起来了。

二、德育工作要科学化

对中小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中小学培养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其固有的规律。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不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主要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第一,把中小学德育简单当作政治工作的工具,不去探索其规律性。社会上有什么政治形势,学校里也依葫芦画瓢,到底有什么效果。人们不去研究。

第二,相当多的德育工作者水平低,缺乏应有的素养,从认识上到做法上存在许多非科学的东西:(1)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简单地“灌”,硬性地管,我说你听,我管你从;(2)以管代教,以罚代导。

(3)德育教育形式单调,德育技能低劣。(4)把德育简单地当作形式和过场,学生缺乏自我感悟、情境教育和道德体验。

第三,投入不足,不论是德育工作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还是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研究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第四,在德育科学化进程中存在着几大误区:(1)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错位;(2)把德育过程看成是单纯外练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德育科学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

德育工作科学化,要有一系列建设工作,针对目前德育科学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包括德育的独立实体观和德育全面功能观。

第二,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划分教育层次要切合时代要求和中小学生思想、心理实际。

第三。研究中小学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寻找德育要求与学生道德需要之问的交汇点。

第四,探索中小学品德内在过程的规律,完成品德内在机制。

第五。增强科学德育意识,开展德育改革试验,使德育内容趋于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增强德育实效。

三、德育工作要系统化

把中小学德育工作当作系统工程来抓,就是要突出德育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不仅德育整体内容要形成科学体系,各部分内容也应在各学段、各年级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设计德育方案。

要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的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学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及方式等都要据此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

四、德育工作管理要规范化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5

在北京市和朝阳区教委以及学校党政的领导下,抓住北京推进新课程改革,承办2008奥运会,召开第二次全市德育大会和我校进行首都名校建设的良好契机,按照贯彻先进教育思想,整合德育资源,固化德育模式的基本思路,重在德育建设和思路引领,巩固已经形成的德育模式和特色,改革创新德育管理思路和方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我校德育在市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素质教育在陈经纶中学落地生根.

二,工作重点

继续巩固和深化"三构建一加强"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框架;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两大系统思路,整合校内各种德育资源;

推出德育"四层次构想",实现德育内容模块化,专业化;

以奥运和课改为契机,提升人生远足综合实践课程,打造特色品牌德育活动;

以德育科研和培训为引领,分层培养四支德育队伍.

三,具体工作

1,挖掘教育因素,整合校内德育资源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两大系统的组织框架,学生发展处,年级管理处合并为一

个处室,虽然人员没有增加,但要发挥整合与叠加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条块分割状况,实现德育,团委,年级,医务室等人员共享,分工合作,形成校内大德育体系,提高德育资源利用率.

(1)加强处室一体化统一领导

处室合并将带来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关系,我们将按照处室一体化的思路进行调整,实现资源整合,效率提高.

(2)建立岗位分工责任制.

按照处室一体化的思路,对处室人员进行重新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处室人员工作的主体意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人员都要独立做好本职工作,克服依赖,推委,扯皮,攀比等现象;强化处室人员的合作意识,处室人员之间要多沟通,多协作,多补台,多支持,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

(3)建立大处室例会制度(两周一次).

四个年级之间形成沟通,衔接,合作,互动机制,在行为规范管理和大型活动等方面,探索学生交叉管理和主任联动管理,努力实现学校层面一盘棋;发展处和年级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服务与指导,评价与激励的良好关系,共同打造优良校风和一流质量.

(4)建设阳光和谐处室.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沟通,理解,宽容,信任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处室和谐度.做好处室人员分工,减少工作真空,也要避免重复工作;探索科学管理规律,加强合作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克服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

2,总结成功教育经验,固化德育管理模式

建立工作模式可以避免重复探索,提高工作效率.新学年工作将努力推出不同的工作模式,作为统一思想,统一步调,顺畅关系,提高效能的重要措施.

(1)固化和规范年级学生会管理模式.

年级平台打造是我校办学质量提升的主要举措,年级学生会是年级学生自治管理的重要平台.初中和新高二要总结,巩固和完善,新高三要坚持和充实,新高一要在一个月内进入常规运行状态.学生发展处在四个年级学生会的规范和协调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力争在一个学期内构建起相对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年级管理提供服务和支撑.

(2)固化和规范分段德育活动形式和内容.

我校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特色活动,发展处,年级组,教学处要通力配合,将这些活动固化.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人员的变动而出现随意的状态,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和付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比如:初一,高一的衔接教育,初二高考期间的远足,高一的政治社会实践,高二的戏剧节和参观北大活动,初三,高三毕业典礼,高三成人仪式和百日誓师……学校也要固化一些德育活动,比如9月的新生军训和秋季运动会,10月期中考试后的体育比赛,11月的科技节,12月的圣诞和元旦联欢,1月的百名标兵评选,4月的春游,5月的合唱比赛,6月的人生远足……

(3)固化和规范三构建一加强两支撑的德育工作模式.

这是我校多年探索和积淀的成果,要不断完善和固化,成为特色和品牌.人生远足要多样化并向学科延伸,不断升华为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志愿服务要多样化并向家庭和学校延伸,不断升华为爱心工程;自我管理要层次化并向班级延伸,不断升华为自管自育;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化并向精神层面延伸,不断升华为学校主流价值观;年级平台打造要科学化并向创新方向延伸,避免高原现象出现;德育首席要学术化并向符号化方向发展,防止出头椽子先烂的现象.

(4)固化和探索分年级分阶段的班级活动模式

在已有班级建设思路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分年级,分阶段的班集体建设活动模式,促进班集体建设过程的科学化,促进德育科学管理重心的进一步下移,逐步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不同的德育框架结构和活动模式,使学校德育管理形成自动化的状态,实现真正的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3,理清德育工作思路,明确不同德育任务

德育工作纷繁复杂,我们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将德育分成规范性德育,发展性德育,深层次德育和境界性德育四个层次,学校,年级和班级都要按照这一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工作,发展处教师分工也要以此为参照.

(1)加强行为养成教育,落实规范性德育

规范性德育是德育的第一个层次,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最基础性的工作,可以通过德育常规量化评比来实现.我校通过"八好班集体"建设(学生出勤好,仪容仪表好,师生和谐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参加活动好,行为习惯好,课堂秩序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规范学生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风.

(2)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推动发展性德育

发展性德育是德育的第二个层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规范性德育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实现.我校通过俱乐部(包括体育,艺术,科技三个俱乐部),学生社团(文学社,左社,颜社,电视台,电影社等社团),拓展课(小语种,名著欣赏等几十门),志愿服务(家庭之星,班级之星,学校之星,社区之星,社会之星)和人生远足(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国外课程)等途径开展学生活动,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3)加强心理和学法指导,推进深层次德育

深层次德育是德育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为了使德育走进学生心灵,是规范性德育的深化,主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我校通过学生心理状况测试,了解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情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通过师爱,思想工作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法指导,开发学生动力系统;通过初高中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研究,构建分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开展境界性德育

境界性德育是德育的第四个层次,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德育成为有灵魂的德育.境界性德育是德育的灵魂和最高层次,可以通过高品位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实现.我校主要利用初一建队,初二离队建团,初三升学教育,高一人生规划,高二参观北大,高三成人意识以及青年团校,青年党校,志愿服务,毕业典礼,班会队会等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前途,信念教育,引领学生主流价值观和高尚人格的形成.

4,通过德育科研和培训,分层培养德育队伍

经纶德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体系和特色,德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将成为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瓶颈,通过科研引领和培训提高等途径培养德育队伍是今后德育工作的重点.

(1)加强德育科研,引领德育新理念

我校已经初步立项四项德育科研课题,这些课题将由发展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等不同人员牵头,不同人员组成课题组,以理论为指导,以工作为依托,以行动研究为重点,引领学校德育工作.

《欣赏型德育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研究》是教育部重点课题《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以德育美学观为理论支撑,追求"让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的德育理想,具有立意高,理念新的特点,可以成为德育的基本理念,引领学校德育的方向.

《基础教育德育的层次性研究》是朝阳区教委接受北京市教委委托的以行政来推动的科研课题,可以和我校的《示范校学生成长规律研究》以及德育四层次构想等结合,为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德育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导.

《人生远足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是我校自主立项的朝阳区规划课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提升了一些教育理念.该课题可以引进中央教科所的《生态体验教育模式研究》的一些理念,作为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及学校活动设计的基本平台,引导德育工作者重视实践德育,生活德育,活动德育,体验教育等,提高德育魅力和实效.

《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催生的产物,是学校自主立项,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刚刚起步的德育科研课题,虽然年轻,但可以帮助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帮助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形成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和思路.其中,分年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策略的研究将为年级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2)加强分层培训,形成德育管理梯队

德育工作是分层的,德育队伍是分层的,德育培训也应该是分层的.我们将按照德育干部,德育首席,班主任,副班主任四个层次进行分层培训.

德育干部培训主要通过大处室例会进行,也可以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和处室不定期案例分析进行.

德育首席将改变以往的定位,向学术化方向转变,每月100元津贴,其他经费用于德育科研和参加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培训方式也主要是参加科研课题,逐步形成一支有思想,有实践,善总结,能培训的德育领军人物,让他们有成就感,自豪感,形成德育兴趣和依恋,愿意长期从事德育工作.

班主任队伍主要是结合实际的理念培训,策略培训,方法交流,挖掘班主任中的素材,让更多的班主任登上讲台,在总结反思中提高,在讲解培训中受到激励,进而使培训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副班主任可以承认半年班主任龄,切实吸引愿意得到培训提高的人员参加,把住入口关和过程管理,和德育首席建立师徒关系,参加班主任培训和下班实习等.

5,以奥运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抓好全校重点品牌教育活动

北京推进新课程改革,这是一次学校之间重新洗牌的机会,我们要抓住机遇,以德育为突破口,扩大影响力,推动首都名校建设.

(1)开发人生远足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品牌德育活动;

(2)利用北京市信息基地校平台,扩大学校影响力;

(3)利用德育课题研究载体,提升学校知名度;

(4)利用朝阳示范校德育组织,推销我校德育理念;

(5)利用朝阳德育沙龙平台,发挥辐射示范功能;

(6)利用奥运示范校和同心结学校平台,引领德育新方向;

(7)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社会实践,引领新课程改革.

6,做好周,月具体德育工作安排,规范全校教育教学秩序

研究制定相对详细的周,月工作安排,以活动引领学校德育工作思路,规范全校教育教学秩序.在活动落实方面,年级发挥轴心功能,德育做好调控,协调和服务.通过周,月工作安排,实现管理科学化,减少工作随意性,提高工作销率.

(1)初中重点抓好整体构建,培训和引领班主任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一体化德育模式,整体拔高初中学生的习惯,思想,理想和状态,为高中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

(2)高一重点抓好行为习惯养成,学法,交往和心理的适应性教育,学生会和学生活动等,形成稳定,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和年级集体;

(3)高二重点抓好实验班,文科班心理调控,学生心理浮躁和学习分化,理想目标确定和人生规划等,分层做好各项工作.

(4)高三重点抓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心理和考试焦虑辅导,调控学生最佳身心状态,全力保证整体质量不滑坡.

四,分月工作安排

时间

立项

工作要求

备注

1

1-2/9

开学典礼

首都名校建设启动大会

发展处

八好学习

组织全校学习八好建设方案

发展处

2

3-9

德育首席教师评定

按照学术和科研培训功能定位,重新确定德育首席.

发展处

3

10-16

教师节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

团委

4

17-23

新课程改革培训

重点是综合实践的操作和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落实.

发展处

5

24-30

运动会

提前确定工作方案

体育组

6

1-7/10

社会实践

高一军训补训

高一

7

8-14

对外交流

韩国,荷兰学生来访,建立固化互访模式.

团委

8

15-21

年级平台研讨

总结研讨年级平台打造经验,科学定位年级功能,发挥轴心作用.

年级组

9

22-28

德育科研启动大会

通过启动大会,确定不同课题组长和成员,分课题开展工作.

发展处

10

29-4/11

科技月活动

召开全校科技表彰大会,总结和升华科技活动.

黄臣

11

5-11

期中汇报

分年级汇报班主任工作

年级组

12

12-18

模拟联合国大会

在参加北京市大会基础上,筹备召开经纶模拟联合国大会.

团委

13

19-25

班主任培训交流

筹备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4

26-2/12

班主任培训交流

筹备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5

3-9

班主任培训交流

筹备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6

10-16

德育研讨

召开德育研讨会

发展处

17

17-23

百名标兵

评选百名标兵

发展处

18

24-30

感恩教育

结合感恩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发展处

19

31-6/1

元旦联欢

提前确定不同年级活动方式

团委

成人仪式

高三组织学生外出远足和成人仪式

团委

20

7-13

期末工作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6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实践特色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与此同时,中学政治课改革也有所动作,1985年确定中学政治课为思想政治课,其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材中强调注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原则。与小学相同,也实行一纲多本。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分别规定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初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是心理品质教育。新编的课程内容,较传统的教材单凭政治知识进行选编教材范围较大,内容较充实,编排较科学合理,标志着政治课教科书编写较以前成熟。政治课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使这门课程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4.逐步形成实施德育的测评、量化考核。传统德育对学生品德的考评一般都根据经验,采用定性方式,往往带着较强的主观性。“红不红,朦朦胧胧”,这句使用了几十年的老话,即是强调个体德育的难测,也反映了当时德育考评的笼统和模糊。品德到底能不能量化?如何量化?解决好这一问题,对落实和实施德育大纲,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克服德育评价的笼统性、模糊性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十几年来,经过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艰辛的探索,目前对德育评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及其方法原则方面达到某种共识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生品德的考评方面,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设计出考评的途径与方式。德育测评的产生无疑会推动德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展。但由于品德具有明显的变动性、主动性和隐蔽性,所以测评如何较准确地反映个体品德的全面性、深刻性,比如说,如何反映个体外部行为和内在意识的一致性、如何反映个体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反映个体思想意识的深度等,这些都是德育测评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1.突出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新时期的德育,比较重视基础道德建设。80年代富有成效的“五讲”“四美”的文明礼貌教育,对青少年一代“讲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此后,文明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作为德育中富有成效的教育而被坚持下来。

2.引进心理辅导,拓宽德育内容。新时期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造成青少年因适应不良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个新问题的出现,促使德育改变过去“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断引进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如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培养积极的情感,恰当地表现自我,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等等。而建立和谐民主的谈话气氛、倾听、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辅导方法也经常被运用。

3.强化德育管理。这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一大特色。眼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制订了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种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种常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评估方案、学生的思想品德奖励条例等等。加强德育管理,有利于保证德育正确的方向,对贯彻中小学德育大纲,对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各种消极影响侵害有着重要意义。

4.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随着社会影响的复杂多样、价值观的多元,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完成培养青少年的任务变得日益困难,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的呼声日高。现在不少学校采取各种形式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等,另外也要求家长和社区的人们参与教育,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利用社区优势进行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藉此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二、新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毕竟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德育举步维艰,效果不佳。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等。二是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如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它不仅传授一定的道德政治知识,更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但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只为考试死记一些条文而思想上却无所触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新时期德育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便是一年德育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的教师就考虑得很少,甚至不考虑。学校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养成,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公务员之家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7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实践特色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与此同时,中学政治课改革也有所动作,1985年确定中学政治课为思想政治课,其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材中强调注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原则。与小学相同,也实行一纲多本。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分别规定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初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是心理品质教育。新编的课程内容,较传统的教材单凭政治知识进行选编教材范围较大,内容较充实,编排较科学合理,标志着政治课教科书编写较以前成熟。政治课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使这门课程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4.逐步形成实施德育的测评、量化考核。传统德育对学生品德的考评一般都根据经验,采用定性方式,往往带着较强的主观性。“红不红,朦朦胧胧”,这句使用了几十年的老话,即是强调个体德育的难测,也反映了当时德育考评的笼统和模糊。品德到底能不能量化?如何量化?解决好这一问题,对落实和实施德育大纲,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克服德育评价的笼统性、模糊性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十几年来,经过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艰辛的探索,目前对德育评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及其方法原则方面达到某种共识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生品德的考评方面,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设计出考评的途径与方式。德育测评的产生无疑会推动德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展。但由于品德具有明显的变动性、主动性和隐蔽性,所以测评如何较准确地反映个体品德的全面性、深刻性,比如说,如何反映个体外部行为和内在意识的一致性、如何反映个体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反映个体思想意识的深度等,这些都是德育测评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1.突出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新时期的德育,比较重视基础道德建设。80年代富有成效的“五讲”“四美”的文明礼貌教育,对青少年一代“讲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此后,文明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作为德育中富有成效的教育而被坚持下来。

2.引进心理辅导,拓宽德育内容。新时期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造成青少年因适应不良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个新问题的出现,促使德育改变过去“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断引进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如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培养积极的情感,恰当地表现自我,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等等。而建立和谐民主的谈话气氛、倾听、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辅导方法也经常被运用。

3.强化德育管理。这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一大特色。眼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制订了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种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种常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评估方案、学生的思想品德奖励条例等等。加强德育管理,有利于保证德育正确的方向,对贯彻中小学德育大纲,对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各种消极影响侵害有着重要意义。

4.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随着社会影响的复杂多样、价值观的多元,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完成培养青少年的任务变得日益困难,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的呼声日高。现在不少学校采取各种形式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等,另外也要求家长和社区的人们参与教育,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利用社区优势进行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藉此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二、新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毕竟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德育举步维艰,效果不佳。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等。二是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如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它不仅传授一定的道德政治知识,更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但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只为考试死记一些条文而思想上却无所触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新时期德育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便是一年德育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的教师就考虑得很少,甚至不考虑。学校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养成,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8

【关键词】德育评价/品德结构/品德测评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性功能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矗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性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性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性行为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性行为。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矗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斜“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矗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9

【关键词】德育评价/品德结构/品德测评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性功能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性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性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性行为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性行为。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小”“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德育科学化范文篇10

1.寓德育于管理之中。我校三个层面的德育队伍不断加强,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班主任队伍更加年轻化,团队建设更加规范化,学生干部的更换严格制度化,目前我校直接在一线实施德育工作的教师已占全校教职工的35.97%。党总支、工会、行政领导,始终把师德修养教育当作日常工作来抓,广大教师都能以本人的人格魅力、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令人折服的渊博知识来塑造学生、影响学生。

我们认为,良好的校风建设关键在教师,落实在学生。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同时,各班已开始重点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教育改革,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班级管理基本实现由看管型向自觉型的转变。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纽带功能的同时,改革卫生制度,使校园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挖掘环境教育资源,有效发挥了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于不经意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潜能,陶冶情趣。

2.寓德育于日常教育实践之中。“校园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即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每位教师能从“爱”字出发,用“严”字要求,用“变”字看人,用“好”字落实,既教书又育人,把德育工作贯彻到了日常教育教学之中。特别是实施新课程的年级,通过改变授课方式,利用网络、幻灯片、影视作品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吸引力、说服力,宣传科学,破除迷信,珍爱生命。

任课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中,能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自觉挖掘德育资源,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学校据此确立了初一年级以“做人”为切入点,注重纪律教育,初二年级以“修身”为切入点,注重德育培养教育,初三高中年级以“处事、求知”为切入点注重理想审美教育的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极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德育工作最忌搞形式主义,但德育又不能没有形式。我们认为,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几年来,我校摸索出了“分时期、有重点;分层次、成系列”的德育工作经验。为使德育活动从无序走上有序,从自发性提高到自觉性,强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学校将活动细分为每日活动(如两操、扫除)、每周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每月活动(如宣传栏更换、工作小结)、每学期活动(如校训教育、法制教育、考风教育)、每年活动(如田径运动会、冬季越野赛、军训、元旦联欢)几大块。学校也注意了每月突出一个主题:2、3月份突出养成教育(严明规范),4月份突出传统教育(励志向上),5月份突出爱国教育(陶冶情操),6月份突出理想教育(理性认识),7月份突出爱校教育(提高觉悟),8、9月份突出“自我适应、严明规范”,10月份突出“磨练意志、励志向上”,11月份突出“强化目标、陶冶情操”,12、1月份突出“理性认识、提高觉悟”。另外,学校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自治的空间,使学生的品行在“自我体验→自我尝试→自我评价→自我感悟→自我内化→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

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表象看,在学校中部分老师整天忙忙碌碌,奔波于各种“突发性”的事件之中,充当着“扑火队”、“消防员”的角色,可收效甚微。在学习先进经验上,部分老师忙于“取经”,却忽视了对眼前学生情况的研究、了解,不善于在研究中发现育人规律,不能够在寻求解决问题中创新方法。在观念创新和理念认识上,还存在片面性,以偏盖全,甚至忽略问题的本质。类似问题很多,但其实质在于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德育与智育分离,德育与生活分离、学生的成才与修德分离的问题。

主要对策:我校已制定的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已明确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框架性措施。新学期,我校德育计划也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六项具体措施。这里阐述以下四个重点:

1.认真思考德育在我校发展中的功能。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德育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还要认识到德育是人性的教育,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更要认识到德育是创建一流校风,打造品牌学校的基础工程,即全体员工要树立“德育到位,事半功倍”的新理念。

3.重新审视政教处的工作职责。政教处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部门,过去经常忙于检查卫生、安全,解决师生、家长与学校纠纷,处理学生违纪,筹划组织文体活动等琐事。学校的发展越来越清晰地给政教处提出,政教处更要为学生创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德育氛围,为班主任创建责任、奉献、平等、具有感染力、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政教处必须天天干的工作就是提醒班主任在艰苦琐碎而具体工作中,不要忘却工作开始时的初衷、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