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检测十篇

时间:2023-04-09 16:03:21

农产品检测

农产品检测篇1

关键词:现状 抗体技术 检测

引言

现如今,大量的新闻信息报道急性中毒事件多数是食用了受到农药严重污染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随之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和重视,因为这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保障健康,当前及今后必须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农药残留是指由于农药的应用而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亲体及其具有毒理学意义的杂质、代谢转化物和反应物等所有衍生物的总称。目前,为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测,仪器分析和快速检测研究均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免疫学方法已成为重要的农药残留快速筛选技术,通过对上市的蔬菜进行粗筛,将一部分农药残留含量比较大的蔬菜控制在交易市场之外,尽量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们健康的危害,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1、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现状

1.1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我国农药残留分析的中坚力量。其中仪器分析法是通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主流检测手段。

气相色谱法(GC)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GC常用于挥发性农药的检测,不宜用于热不稳定化合物的检测。但是气谱检测仪器昂贵、提取纯化费时、操作复杂,还会产生严重的干扰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高压(高压泵)、高速(流动相流速达1~10mL/min)、高效(柱效能可达每米5000塔板以上)和高灵敏度(最小检测量可达10pg)等特点。HPLC法常用于半挥发性、非挥发性、极性以及热不稳定的农药残留分析,是农药残留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它适用于非极性或弱极性农药的分析。SFC可以使用GC或HPLC的检测器以及与MS联用将具有更多的优点。

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1.2抗体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分子技术发展迅猛,新科技检测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法日渐成熟,并逐渐由多抗转向单抗,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表现突出,能很好的检测残留农药物。ELISA最大优点是所需要仪器设备较过去的仪器检测设备便宜,且在灵敏性、特异性、操作性方面,对比以往的检测有很大提高,尤其在现场筛选和快速检测大量样本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农药免疫分析法是一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利用抗体抗原相互排斥的反应,结合现代高分子标记的手段而形成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法。这种技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强,容易观察的特性,在生活中的一些检测领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免疫分析法因为易操作,成本低,检测快速方便、结果精确等优点,是分析农药残留物的好方法。免疫分析法可分为荧光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和流动注射免疫测定法,其中能较先进分析农药残留物是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技术。但流动注射免疫分析的缺点是变异系数太大,操作起来效率低,需要一次性装膜的柱,而且抗体和酶标的半抗原使用量大,一次还只能检测一个样品。

2、抗体技术的发展

农药大多属于小分子物质,是一种半抗原,无免疫性的有机化合物。而农药的抗体是由小分子农药与大分子载体偶联后形成的复合物。农药抗体的产生一般可采用两种途径。

2.1多克隆抗体技术

多克隆抗体是由许多B淋巴细胞产生的混合抗体。一般选用半年以上的白兔作为免疫动物,这些被选的白兔经过2到3个月的免疫剂量进行免疫。首次免疫时,需要加入能提高抗原免疫性的物质弗式完全佐剂。并在不同的间隔时期,对动物进行背部内注射,当完成最后一次免疫采血后,使用ELISA法测试效果。多克隆体尽管具有生产成本低、方法简便等优点,但它的抗体特异性不够强,生产数量有限,不适用于批量生产。

2.2单克隆抗体技术

单克隆抗体是由B细胞与瘤细胞杂交产生的,是一种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而产生的单一抗体。正是由于每一个被免疫的细胞,只能对某一种特定的抗原决定簇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这些被克隆化后产生的单克隆细胞系,能产生大量、单一、高纯度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由于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交叉反应少,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为农药的检测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不少学者开始进行农药单克隆抗体的ELISA检测技术的研究。经ELISA证实单抗仅与免疫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可批量生产单克隆抗体如图1所示。

图1单抗技术流程图

3、抗体技术在检测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3.1直接竞争法

(1)抗体包被直接竞争法。先将无杂质的抗体两份放到到酶标板上,一组加入经过酶标记的农药,另一组加入待测农药样品,将两组农药与抗体进行直接的竞争性结合。然后分别洗涤两组农药,会发现经过酶标农药的那一组上结合的抗体量与另一组待测农药的那一组的量成反比。然后将酶底物分别加入两组,进行颜色比较,可对待测农药进行定量的测定分析。

(2)抗原包被直接竞争法。同抗体包被直接竞争法的方法一样,只是被被作用的载体不同,抗体包被直接竞争法作用的载体是抗体,而抗原包被直接竞争法被作用的载体是抗原。

3.2间接竞争法

首先将人工抗原放到酶标板后,先加入抗血清(第一抗体),然后加入待检测的农药,经过一段时间洗涤后,再加入经过酶标的第二抗体。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两抗体的选择结合,最后加入酶底物。会发现经过酶催化反应的产物量,与经过处理的两组抗体的量成正比,但与待测样品中的农药量成反比。

3.3双抗夹心法

先将抗体包加到酶标板后,在加入待测的抗原(待测的农药),然后加入过量的固相抗体。一段时间洗涤后,再加入过量的酶标记抗体,分离固相化合物和游离相化合物。最后加入酶底物比色,定量测量出样品中抗原的含量。

4、农药物残留抗体检测技术的问题和展望

抗体检测技术在农药残留物的检测中表现出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优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一是,多克隆抗体因成分复杂导致灵敏度不高,以及不适用批量生产,应加以改进。二是,农药免疫分析时的混配使用及McAb的制备周期长,不利于抗体检测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农产品检测篇2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软X射线;农产品

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软X射线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内部的无损检测。

1、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损伤被检测对象的条件下,利用材料结构存在异常或缺陷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变化,探测物质内部和表面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作出判断和评价。农产品无损检测是利用农产品的物理性质缺陷而发生变化实现的,主要包括光学性质、声学性质、电磁性质和热学性质等。农产品品质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反映农产品外表特征的外部品质(主要有表面颜色、表面光泽、表面平整度、外表形状以及尺寸大小等);二是反映农产品基本物理性质的品质(主要有质量、密度、弹性以及硬度等);三是反映农产品内部特征的内部品质(主要有安全性、成熟度、新鲜度、内部缺陷、营养成分的组成、味觉以及口感等)。

常见的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有可见光―近红外分光法分光、机器视觉、介电特性、声学特性、超声波、电磁特性分析、生物传感器、电子鼻与电子舌、X射线等技术。可见光和红外检测技术主要针对农产品外部品质检测,内部品质检测相对比较困难,主要依靠近红外、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技术和X射线成像技术。

由于农产品的密度比金属内部小得多,对于农产品内部物质情况检测所需的X射线强度很弱,所以软X射线被成功应用在农产品内部缺陷和异物检测,在农产品内部品质的检测上更具优势。软X射线运用于农产品无损检测最早是在1961年,美国化学分析学会运用软X射线图像检测谷物或种子中的钻蛀害虫并成为其官方方法。我国早期对其应用还停留在外部无损检测,近年开始迅速在农产品内部无损检测中运用。

2、软X射线检测原理

2.1 X射线检测

当射线通过被检物体时,物体中有缺陷部位(如气孔、非金属夹杂等)与无缺陷部位对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一般透过有缺陷部位的射线强度高于无缺陷部位,通过透过后的射线强度差异,来判断被检物体中是否存在缺陷。

强度均匀的射线照射被检物体时,能量会产生衰减,衰减程度与射线的能量(波长)以及被穿透物体的质量、厚度和密度有关。如果被检物体是均匀的,射线穿透物体后衰减的能量只与其厚度有关,但被检物体内有缺陷时,在缺陷部位穿过射线的衰减程度则不同,最终得到不同强度的射线来判断被检物体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程度。

2.2 软X射线检测

软X射线也是用X射线穿透物体检测物质内部情况,但软X射线的射线强度很弱,波长大约为1-100nm,能量小,穿透力弱,适用于扫描低密度材料。

穿透被检物体的软X射线照射在线阵检测器内部的荧光屏上,被转化为可见光,再经光电转换产生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器处理获取图像,形成灰度图像显示被检测物体组分或厚度的差异,经计算机处理后,可显示出被检测物体内部缺陷或结构变化的性质、大小、位置等信息,达到检测目的。

3、软X射线在农产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3.1 软X射线在农产品外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农产品外部品质主要有表面颜色、光泽、平整度、外表形状及尺寸大小等,主要应用可见光和红外检测技术检测,X射线检测应用相对较少。

1992年,Han等人研究了有破裂凹陷和正常凹陷梨的X射线检测图像,通过灰度阀值法分割出梨的凹陷区域,设计了凹陷正常与否的检测算法,检测精度达98%。

1998年,韩东海利用X射线通过正常柑橘和皱皮柑橘透过率的不同,将皱皮柑橘与合格柑橘分开。该研究发现正常果某一断面的波形较圆滑的递减变化,而皱皮果的波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同时,他们还研究了不同X射线强度、不同大小的柑橘在检测过程中传送带速度对检测准确度的影响。

2007年,NeethirajanS等从发芽小麦籽粒和健康小麦籽粒X射线图像中提取54个特征图像。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于发芽和健康小麦籽粒的正确分辨率分别为90%和95%

3.2 软X射线在农产品内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农产品内部品质包括果蔬的水分、糖酸度、机械损伤、碰伤、内部腐败、变质、虫害等。X射线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激光具有较好的单色性,农产品密度大小影响X射线穿透量的多少,因此可以通过X射线穿透量的分析来探测农产品内部情况。近年来软X射线在农产品内部品质检测方面得到重视,应用于梨、苹果、红毛丹和洋葱等果蔬内部品质检测。

1999年,Barcelon等人用X射线计算机层析(CT)图像检测梨成熟过程中内部品质变化,研究表明,X射线吸收程度通过图像灰度来表征能预测梨的密度、含水量、可滴定酸、课溶解酸和pH值。

2003年,LanmertynJ等人应用X-CT和MRI图像研究梨的内核空洞和果肉褐变检测。

2003年,张京平等利用CT图像上各点的CT值来检测苹果中对应各点的含水率,通过试验得到其在CT图像上对应的CT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2005年章程辉等通过试验研究得到红毛丹的X射线特征值(CT值)与对应的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为X-CT图像有效应用于水果的在线检测找到一条新途径。

2007年,Fornal等将50颗麦粒按6行8列再加2粒的形式排列,粘在一张7cm×6.5cm×0.1mm的纸上,在谷像产卵后的第3、5、7、10、20、30天分别用X射线照射后成像,研究发现,谷粒中谷象卵产后5d即可用软X射线检测出来,同时试验得出麦粒受侵染程度和受侵染时间之间的关系式,对预测麦粒的受侵染时间意义重大。

3.3 软X射线在农产品内部异物检测中的应用

农产品内部异物主要指内部存在金属、玻璃及石头等大密度物体。软X射线技术是应用其密度差来进行检测,还可检测无核红枣等产品内部的核、需要剔除骨头的禽畜产品骨头是否剔除干净等。

2000年Vachtsevanos G等及2001年Tal Y等运用软X射线检测鸡肉中残存碎骨。基于肉片厚度的不均一性,建立了补偿由于厚度不均一引起的X射线吸收变化,结合不同厚度和X射线图像建立图像测定函数,产生骨头碎片信号的厚度补偿X射线图像。研究表明,经常在鸡肉中出现、难以检测的骨头碎片均被检测到,并且这种方法排除了假阳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剔骨家禽肉中的外来物能够被检测出来,主要依赖于它们的不同X射线吸收值。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图像阈值在X射线图像上进行外来物的辨别。

农产品检测篇3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增强宝鸡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宝鸡市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安全、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宝鸡”的迫切要求。宝鸡市是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同时,苹果、梨、猕猴桃、樱桃、蔬菜等经济作物也占有相当大的面积,生产的这些农产品除供给当地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外,多余的部分要调往外地销售,尚不能自足的农产品又要从外地调入,在这个相互流通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宝鸡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现状

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于2008年5月开始筹建,2008年7月市编委批准正式成立,10月人员基本到位,化验室正在建设之中,初建面积30 m2左右,配备NY-Ⅳ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另有检测车1辆,配备NC-800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市区的宝商家美佳、恒丰园果品批发市场等超市、批发市场利用农药快速检测仪开展蔬菜、水果等样品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12个县区当中,金台区已于2003年成立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与金台区农技站合署办公,开展农药残留检测;陈仓、凤翔2个县区争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投资仪器已基本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开展相关检测工作;岐山、扶风、太白等3个县已争取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其他县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由于经费等原因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检测体系不健全

目前,全市12个县区中,陈仓区虽已批编制,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其他县区一样仍挂靠在农业局,没有成立对应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1],多数县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职能放在农业局,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挂靠在农技中心,如陇县、千阳、凤翔、岐山、眉县、太白、麟游等7个县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挂靠在农技中心,扶风县挂靠在执法大队,金台区挂靠在农技站,渭滨区挂靠在蔬菜站。市区的宝商家美佳、华润万家、恒丰园果品批发市场等几个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有简单的农药残留速测仪,开展日常性的农残检测工作,但县区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乡镇集市的农产品质检工作仍处于空白状态,这种不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极不利于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全面开展。

2.2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宣传不到位

个别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够,体系建设进展缓慢。由于宣传不到位,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识也比较模糊,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致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到有关县区的超市进行农产品抽检工作而不能得到很好的配合。

2.3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不齐全

从全市范围看,目前还没有一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化验室的设施是完备齐全的,农药残留检测要用到的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很多设备均因资金问题而没有配备。凤翔、陈仓2个县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上虽已配备了液相色谱仪,但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至今没有启用。其他县区的设备配置也很不齐全,部分机构的仪器设备已经老化,由于经费没有保障,因此检测工作难以持续开展。能够开展速测工作的金台区农技站所管理的几个蔬菜批发市场或超市,因受设备和人员限制,检测能力只限于定性分析,不能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执法依据。

2.4专职检测人员缺乏,技术操作水平亟待提高

从宝鸡市整个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专业检测人员缺乏的问题[2]。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现有工作人员虽然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凭,但半数以上所学专业不对口,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由于没有仪器设备及系统性的学习培训等,致使检测技术和力量仍显得十分缺乏。临时挂靠于农技中心或其他单位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也没有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仪器设备已落实到位的凤翔、陈仓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县,检测技术力量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当前检测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对策

3.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使各级政府、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关注、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3.2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和《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已于2009年4月通过省级论证并报市政府待批,按照当初体系建设的要求,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要以具备精准定量分析能力为建设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化验室设施,配备专职检测人员,加强检测人员技能培训,化验室计量认证和资质认可等工作,争取建成陕西省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县、乡镇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主要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指导地方农业生产为目的,直接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重点承担辖区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也要建立检测机构,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做好农产品自检,把好质量入口关。

3.3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包括设备投入、检测成本、人员培训、认证认可等多项开支,尤其是可作定量分析的液相色谱分析仪价格高达几百万元,试剂及其他耗材价格不菲,如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测,经费花销很大。省、市2级财政从2008年筹建至今,虽然拨给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100多万元的筹建经费,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运作开支需要。因此,市、县2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等法律规定和文件精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经费列入年度同级财政预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化验室建设、市场监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3]。

3.4加速人才引进与技术培训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繁重。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40%。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5年以上”的规定,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应至少配备8~10名以上专职检测人员,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至少配备5名专职检测人员[4]。改变管理与检测人员混用的现象,把检测人员从管理监督中分离出来,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县区农业部门要加强与编制、人事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方面专业检测人员缺乏的问题,从大学毕业生中择优录用高素质的专业检验检测人员,充实壮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并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新的需要。

4参考文献

[1] 李艳妮,王晓妮,李乃会.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1):6-7.

[2] 张薇,张文君.强化林限用农药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药,2010(2):152-154.

农产品检测篇4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现阶段,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而且食品的质量安全对社会的危害极大。为此,农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但是,市场监测始终停留在单一农药的残留检测层面,并且农产品的检测技术与标准也并不完善。所以,要想保证民众食品的安全性,就一定要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力度,对检测的标准进行细化,深入研发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有效性予以重视,使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一、关于天然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

农产品天然毒素主要包括生物碱、黄曲霉素及硫代葡萄糖苷等。而黄曲霉素的致癌性十分明显。在检测农产品黄曲霉素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薄层层析的方法,操作方面相对复杂,且检测的时间很长,实际检测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精准度很低。为此,现阶段,采用ELISA技术,被称为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技术,对农产品当中的黄曲霉素展开深入检测。从本质上来讲,这两种检测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ELISA技术在检测操作方面十分方便,所需要的时间不长,实际成本不高,具有较高准确度。在我国,ELISA技术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与应用,已经独立生产出了ELISA检测试剂盒,在性能方面可以与国外产品保持一致。为此,农产品当中的真菌霉素都已经构建了ELISA检测的方法。

二、关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化学农药被应用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为此,对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视对于增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检测并分析痕量与超痕量。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对于仪器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检测仪器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敏度,而检测的方法需要灵敏且快速,在操作方面应简单便捷。现阶段,农产品的生产使用了诸多高效农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要求也更严格。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方法是当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技术,灵敏度极高,且检测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可以定量且定性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由此可见,这种检测技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实用价值明显。此外,酶抑制剂检测与酶联免疫的方法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的也比较广泛。对于国内农药残留的控制,酶抑制剂检测技术被应用其中。但是,这种检测的技术仍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对农药中的有机磷类或者是氨基甲酸酯等检测方面,其精准度仍然偏低,检测的结果难以实现定量与定性。

三、关于粮食熏蒸剂检测技术的研究

粮食在存储过程中,会因为害虫侵入并繁殖而导致粮食受到污染。而对于防治粮食害虫而言,通常采用的都是熏蒸化学剂,能达到有效抑制害虫的效果。然而,熏蒸化学剂本身含有大量的磷化氢与敌敌畏等多种成分,所以,同样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在粮食存储方面,一定要对其展开农药残留的检测,同时,还应当严格检测熏蒸剂残留量。对于检测工作来讲,效果最理想的检测技术就是气相色谱检测与比色检测的技术。

四、关于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病毒、细菌与真菌都是农产品当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的存在对于农产品存储和使用都会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微生物繁殖,会形成毒素,对于食品安全具有严重的危害。因而,在食用或者是加工农产品前,应当积极展开微生物的检测,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性。而当下相对成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自动旋转平板计数技术和紫外光显微镜计算技术等。在快速检测农产品微生物方面,比较常见的技术包括微量热技术和放射测量技术。

五、关于农产品存储检测技术的研究

对现代农产品而言,产品不同,其存储的要求必然存在差异。若农产品存储方面采取的方式不合理,就很容易导致产品变质,最终出现失误中毒或者是食源性问题。由此可见,农产品的存储质量检测工作作用显著,需要研发并使用相应的检测技术。现阶段,在对农产品存储过程检测方面,性能理想的就是红外分析仪,基本原理就是使用透射光谱来测定出农产品中的脂肪、水分与蛋白质,还有氨基酸。这种检测的技术在操作方面十分简便,而且所需时间不长,检测过程并不需要展开化学处理。换句话说,这种检测技术在对农产品存储过程进行检测的时候,并不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所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值得全面推广使用。

六、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食品安全意识也有所增强。笔者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作为研究重点,详细地阐述了天然毒素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粮食熏蒸剂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农产品存储检测技术,希望能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卢白娥,王艳.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16):203.

[2]赵芸,方献平,柳爱春,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几种新型检测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69-10370,10383.

农产品检测篇5

[关键词] 农产品检测 实验室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21-01

我国是世界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产品更是我国主要食用及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要求也必然较高[1]。然而,随着近几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得人们对负责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实验室提出了关注和质疑,国家也高度重视,并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同时投入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及资金,打造规范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在这样的背景及要求下,当前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必须要努力探索自身内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最佳有效措施对当前问题进行解决,这才是生产发展的正确方向。

1 当前我国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现状

1.1 内部质量管理相关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相关体制不健全,导致检测人员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对工人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造成检测结果存在漏洞或者错误的情况,给农产品检测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影响,严重影响了对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判断[2]。

1.2 检测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

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主要就是依靠技术设备的优势,而当前我国对于该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政府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受企业管理者及实际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的影响,造成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检测质量和结果的情况发生,没能及时更新检测技术;同时,采用的检测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产品检测的有效性要求,所得数据常常出现错误或者漏洞,影响整体检测结果;另外,设备使用期间不注重保养和维护,造成零件老化或损毁,降低了设备检测的精准性及使用寿命,严重阻碍了检测工作的长远发展[3]。

1.3 检测人员综合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一直以来,在农产品检测方面,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程度都稍显不足,造成现有检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及知识结构更新不足,实验室检测队伍的专业水平受限,无法满足当前新技术和设备的数量操作及使用,很难确定并把控检测实验的重难点;同时,一些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容易受到利益诱惑,导致检测过程未按标准规定严格进行,致使检测结果有误,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2 提高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实验室内部相关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的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农产品检测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制定具有明确质量目标、方针以及质量控制的科学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首先,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存在不足等有足够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管理体系;其次,增健高水平农产品安全及质量检测机构,合理分配检测工作,适当调控各地区之间的检测部门分布等,提高农产品检测的范围和能力等等;最后,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让实验室检测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农产品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升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模式

当前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对检测技术、设备及模式的要求也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充分引进现代化设备技术手段,能够更好的确保检测的质量以及效率,提高检测数据结果的可信度。例如,转基因种子检测试纸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快速检测辨别是否为准基因物质,而且成本较低,大大减少了检测成本支出,扩大检测范围。而利用这些节省出的资金,实验室就可以引进更多灵敏度高、特异性高以及无损化和自动化技术设备,推动实验室检测的进一步发展。

2.3 加强培养检测人员质量安全意识

作为实验室农产品检测质量关键因素,人的参与式不可避免的。所以,为了提高实验室内部管理的质量,必须加强对相关检测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培养和提升。例如,组织相关质量安全培训,让检测工作人员了解当前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他们责任意识的提升;实行“新旧互带”或“高带低”等合作模式,促进工作人员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质量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用实际条件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

2.4 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制,促进全员参与

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制,促进全员参与到内部质量提升工作中,提高农产品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定期组织开展相关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会议,鼓励各代表积极提供建议或意见,共同努力参与到内部质量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主体意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制定明确的职能规划及标准要求,让监督工作能够有理有据,有章可循;设置必要的奖惩政策,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及质量监督积极性,严惩思想意识停滞不前及工作积极性不足的害群之马。

结语

综上所述,食物安全自古以来广受人们关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人们的生活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从国家到检测机构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为了切实提高农产品检测的科学性,实验室内部必须加强管理,积极引进现代化先进设备技术,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并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运用权威的检测方法,科学控制耗材及实验试剂,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为农产品质量提供客观准确的检测数据,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昝伟,刘培.农产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57.

农产品检测篇6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

1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监管制度

第一,建立安全监管体系并不断完善。目前,实施的监管体系主要涉及到的农产品区域是市面销售环节,但是并没有重视到农产品原始的生产、运输、包装等环节,但是一个完善实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应该覆盖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从而降低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事件发生率。第二,管理策略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对应的管理策略进行管理,通过合理利用奖惩措施,以保障整个监管能够发挥其有效性。要重视监管人员的调配与管理工作,以求形成良性循环的检测基本体系。

2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需要及时更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的生产方法也是日新月异。因此,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要更具市场的最新情况来调整检测的措施,及时更新检测设备,以保障检测过程能够万无一失。因此,要注重充分发挥目前已经具备的检测能力与检测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更好的避免农产品检测监管机构的重复建设,节约成本确保资源不被浪费。做好市场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采购农产品检测监管仪器设备,促进自检为主检测体系的构建。

3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流程

不断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流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管理能够有效实施的基础。第一,需要不断加强对农产品专项的整治力度,例如:农产品的生产场所、农产销售批发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需要加大抽查的力度;第二,惩处规章要不断的规范,在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农药超标这类问题,必须及时严格的进行处理,最大限度消除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

4加大宣传力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直接涉及到一个人健康生命安全,但是目前大部分群众并不能准确地,科学地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即使有部分群众有所了解,但是缺乏科学方法进行指导,或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与信息,导致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相关信息无法及时的进行普及。然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相关的知识又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的行业的企业与人员有增无减,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查监管的宣传力度,坚持不懈的加强从点到面的普及与实施,提高广大群众的检测监管意识。

5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试点制度

任何一件农产品在投入市场销售之前,必须要经过基本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机构的全面检测。笔者认为可以积极推行有针对性的试点制度,例如:在农产品主要销售的大型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区域,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准出的制度,如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目的还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农产品的不出现质量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广大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另外,还要善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对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进行不断的调整,科学合理规划的工作的目标,从源头开始进行控制,定期整顿和规范各大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作者:延红 单位: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农产品检测篇7

一、工作目标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问题导向”统领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工作责任,完成本区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工作任务。通过分析检验结果,及时了解我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评估食用农产品安全形势,科学地做到风险预判,预防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提升食用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严厉打击食用农产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成立食用农产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长、食品安全总监、机关党总支书记任副组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吴忠兼任主任。

三、工作任务

包括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工作任务,总任务435批次。

(一)监督抽检任务16批次:食品销售领域,2个品种,5批次;餐饮服务单位5个品种,11批次。抽检实施的时间、方式另行确定。

(二)快速检测工作任务419批次:食品销售领域2个品种,400批次,每月抽检至少1次,重大活动、传统节假日期间增加抽检次数。餐饮服务单位3个品种,19批次,每月抽检至少1次。

(三)抽检主要对象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对叶类蔬菜抽检和禁限用农兽药抽检。具体抽检品种及样品名称、数量详见附件1。

四、实施方式

监督抽检由区局统一安排,分别由食品生产流通监管股、餐饮服务监管股组织实施,直属分局和各监管所配合实施;

快速检测任务由机关股室、直属分局和各镇乡监管所共同承担,具体任务分解见附件2.

所需设备、经费由区财政安排,区局统筹安排。

五、工作要求

(一)严格抽检程序,确保抽检质量。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开展抽检工作,坚决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并注意保存各种原始记录。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上报。

(二)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抽检监测依法、科学、客观和公正。

农产品检测篇8

【关键词】农产品;转基因;检测技术

0.前言

伴随农产品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转基因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逐步引起了各个国家、不同组织以及学界的广泛争议。转基因技术通过现代分子生物手段,令某类物种包含的基因转移至他类农作物,进而令其遗传物质形成改变,并呈现出形状、质量、营养层面的进一步完善,向着消费者需求目标进行发展转变,进而获取到改良基因农产品。目前一些转基因生产的农产品逐步流通进入了市场之中,创设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利润。然而其有可能形成对大众身心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危害风险、各类不确定因素逐步引起学界人士的重视,他们纷纷表示担忧。该类现状问题进一步推进了转基因农产品应用检测手段的快速发展。各类高通量、精准、高效的转基因产品应用检测手段得以研究开发,欧盟体系、美国以及我国等地逐步出台了转基因产品的管理政策与制度法规,进一步推动转基因物种、产品标签体制的落实执行,进而保证转基因农产品整体质量与生产安全,降低隐藏危机影响。当前生物技术行业领域正逐步研究应用转基因农产品检测技术分析验证外源蛋白质以及核酸,并派生出较多技术手段的分支,该类技术手段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优势与缺陷。

1.外源蛋白质应用检测方式

基于抗体以及抗原免疫学原理,可利用对外源基因蛋白进行检测,来达到定性定量的目标。创建检测体系需要令外源体系基因形成的蛋白产物通过制备构成特异单克隆以及多克隆抗体,进而形成蛋白质印迹、试纸条测试以及酶联免疫测试手段。

1.1蛋白质印迹检测

该方式依据抗原抗体呈现的特异性,对复杂物质中的某类蛋白进行检测。可通过非标记抗体以及抗原决定簇进行集成,而后通过另一类蛋白或是免疫球蛋白对集成抗体进行分析测试。该方式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可良好的进行定性检测,为分析各类复杂混合物质之中具备特异蛋白的有效手段,检测灵敏性可达到一到五纳克。特别契合较难溶解或是不溶解蛋白质的测试分析。然而该方式无法实施定量研究,这是由于具体的操作环节较为复杂繁琐,同时需要投入较多经费,不契合高通量验证测试。

1.2 ELISA检测

ELISA检测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技术,主要令抗原以及抗体特异性同酶对底物通过有效脆化进行集成,依据酶反映令底物进行显色。在抗体以及抗原进行集成阶段中,通过比色以及荧光反应明确转基因的具体成分。该阶段中酶以及底物反应具体的色彩同样品抗原含有的总量呈现正比例关系。

该方式体现了酶反应较明显的灵敏性,以及抗体抗原具备的特异性。一般来讲检测灵敏性可为百分之零点一,同时操作便利高效,投入经费合理。当然该技术手段仍旧包含一定问题,即农产品具备的复杂基质会形成测定过程的干扰影响。同时一些导入蛋白并非位于植物各个组织之内均能表达展现。例如在玉米农作物之中蛋白质通常在叶子中,而非展现在谷粒内。加工生产阶段中作物含有的蛋白质会形成降解,因而该类技术手段只契合没加工的各类原材料分析验证。倘若导入DNA蛋白质不表达,则无法应用该类检测技术。

1.3免疫试纸条法

应用试纸条测试蛋白同样基于抗体抗原特异性,其将消化纤维取代聚苯乙烯作为固相载体。通过连接显色剂令外源蛋白抗体固定于试纸条中。并令其一段至入包含外源蛋白物质提取液内。试纸另一头毛细管通过吸水令提取液进行上流。一旦特异抗体以及外源蛋白实现融合,便会形成显色反映。该检测方式应用便利,可快速进行操作。通常在五到十分钟可得到检测结论。然而一类免疫试纸条仅能测试一类蛋白质,无法对农作物转基因具体品系进行清晰划分,同时呈现出的检测灵敏性不高。

2.核酸应用检测方式

检测核酸应用方式主体分成四类,一类为核酸印迹方式,另一类为PCR技术。后者还可分成定性手段、复合手段以及竞争定量手段、荧光手段、基因芯片等方式。

2.1核酸印迹方式

核酸印迹方式不但可分析验证外源DNA,还可明确外源基因排列状况、具体的拷贝数以及植株后代呈现出的外源基因可靠性。该方式可消除操作阶段中存在的污染影响与转化阶段质粒残留导致的假阳性反映。然而该方式可令目标DNA实现原位杂交,并不履行放大以及扩充过程,因而检测精密性较PCR方式低出较多,同时具体流程较为复杂。

2.2 PCR检测方式

PCR检测方式基于不全面一致原理以及结果模式,体现出显著的灵敏性,同时转基因范畴中应用频繁广泛。相比于蛋白质特异性,该技术手段不会受应用材料影响。同时核酸属性较蛋白质更加可靠,变性后较易体现复性。定性检测方式具体原理同DNA天然复制较为相似,需要经过变性、退火以及延伸的具体流程。令提取得到的样品DNA用于模板,并将寡核苷酸链用于引物,令其同外源基因序列实现补充配对,基于聚合酶的功能,可位于体外高效的特意扩增基因目标片段,进而令具体微量目标片段可快速的扩充并上升到百万倍水平。

最终形成的产物在染色后将可清晰的分辨出来,而无需利用杂交分析便可辨别认清基因组内具体的核苷酸序列。该技术方式为一类高效灵敏的检测验证核酸手段,通常灵敏性可达到百分之零点零一。当前在转基因农产品中实现了广泛的检测应用。通常,先验证样品来源,利用常用植物标准基因验证实现。而后,验证转基因农产品中通常包含的三类通用元件,及启动和终止子,还有标记基因。倘若得到阳性结果,则需要继续验证外源结构基因。当前我国逐步研究开发了PCR定性验证方式,并颁布了行业领域相关技术标准。

3.结语

总之,伴随农业生产之中基因手段技术的丰富应用,更多样化的改良性质转基因作物实现了世界范畴中的多元化种植。我国逐步批准对棉花、甜椒、水稻等农作物进行转基因生产。其商业化逐步引发了安全问题。为此,我们只有创建高效可靠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方式,方能做好安全可靠的验证分析,明确转基因作物具体质量,进一步推进检测技术实现丰富、优化、全面、可靠的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

农产品检测篇9

关键词:实验室 管理 体系 培训 监控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24-01

党的十会议精神强调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食品安全状况监管能力和检测水平,确保实现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必须要做好内部管理,为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检测数据做好保障。本文从持续改进体系文件、有效实施人员培训以及注重监控检测细节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做法,以供借鉴。

1 持续改进体系文件,保证有效运作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机构没有规章制度不行。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公正,满足政府、社会、客户的要求,农产品检测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保持其有效运行,使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测标准以及岗位职责约束下,检测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实施。质量体系运行的过程是一个执行文件、实现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过程。要坚持体系文件的定期宣贯、检测标准的及时查新、质量记录表式的责任人落实,各类技术记录表式的规范填写等活动。另外,还要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两种方式来实现检查反馈及纠错跟踪的作用。通过每年一到两次的内审和管理评审,适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适应性作出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和运作中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要求,需要改进和补充的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对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自身完善、自身提高的目的,使质量管理体系在动态管理时,始终持续有效地运作。在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对于体系的持续改进非常有益,所以应给予充分重视,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并要根据问题举一反三,采取预防措施,最后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予以关闭,这样才能保证质量体系文件能够真正持续有效地运作。

近期,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对许多文件进行了修订,特别是 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于2012年6月11日,2013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国家实验室认可提出了更加严格、周密的要求,而且CNAS-CL10的变更与各份相关文件发生变化对体系的要求产生了许多关联影响,所以,需要各认可单位都要尽快完成文件的换版,2012年6月11日—2014年6月10日为过渡期。

2 有效实施人员培训,提升技术能力

俗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从事农产品检测工作的人员更是要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必须要制订对检测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开展有效的全方位培训,包括体系相关知识、检验测试基础知识、消防安全知识、仪器操作知识、实验室认可内审员、监督员、实验室管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整体检测技术水平以及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制定和严格实施人员培训计划。一方面,在实验室内部对新员工和老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要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另外,在内部采取“老带新”的模式,通过人员比对、盲样考核、添加回收、留样复测等多种方式来强化检测人员技能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外部培训,增加与同行间的交流,并接受不同专家的讲解,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实验室体系建设的理解能力。认真、负责、有能力、有上进心的检测人员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3 注重监控检测细节,确保全程记录

完成好农产品检测工作要涉及许多影响因素,其中人员、设施、环境和过程等均会影响实验数据,不容忽视任何细节。因此,要把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视为一个系统,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拼合,要从实验室工作环境的整理开始,制定细致的业务工作流程,细化各岗位的职能,采用过程方法对实验室的每项工作环节及各环节流转进行控制,对实验过程全程记录,并适时监控,不断推动实验室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农产品检测篇10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严格地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同时要结合实验室的个性特点来建立不同的管理体系。从总体上看,除了做好内部的评审工作之外,还需要结合外部的管理评审工作。一般来说,新建的管理体系制定运行超过半年,并且达到了一定的稳定状态,相关部门就可以进行受理申请,进而进行现场的评审工作。因此,为了要通过认证,首先需要做好管理评审工作。对于那些已经经过认证的实验室来说,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不仅能够促进管理的高效性,还可以不断对已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1管理评审的概念

1.1管理评审的定义

所谓的管理评审,就是最高的管理着根据规定的目标和制度来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已有现状和运行过程中的适应性等方面。

1.2管理评审的目的

从目的上看,管理评审工作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过渡,其不仅可以保证实验室管理方针的优化,还可以提升管理体系的整体适应性、充分性和高效性,最终使得农产品得到提升,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提到的一点就是管理体系的适应性问题,适应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内外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由于实验室所处的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无论是工作人员、所用的技术和设备还是运行机制等方面,变化性较大。只有管理体系的适应性达到标准,才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另外,充分性原则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还需要了解已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也就是说,质量体系应该排除各种阻力充分展开施行。因为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可以从两方面来介绍,第一是不断积累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第二是对农产品市场和客户做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在保证质量体系高效建立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最后要提到的是有效性。所谓的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质量体系的设立所能够达到的目标。质量体系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完全可以通过管理评审工作来反应,进而及时地纠正和改进。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质量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其中,质量目标、检测方式以及改进方法的改进程度都是测定质量体系有效性能否达到标准的依据。

1.3管理评审的频次和方法

一般来说,管理评审工作一年最少一次,同时还需要根据规定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管理评审次数需要增加。第一,实验室本身的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质量体系的运行。第二,实验室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事故或者是质量问题。农产品市场和之前相比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包括市场需求增加或者是消费者数量增加等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实验室的最高管理人员不在,管理评审工作受到限制的时候,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授权,交予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评审。管理评审的方法如下:(1)专题讨论,即将所需评审的项目和要求分成若干个专题,事先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专题讨论,分别写出专题报告,汇总报最高管理者审定,最后形成集中式的评审报告。(2)集体会议讨论法,在召开评审会前,先制定评审计划,列出所有需要评审的议题,事先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准备,然后通过评审会议广泛讨论,将讨论确认的结果形成评审报告。

2管理评审的步骤

2.1管理评审前期准备工作

2.1.1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内容、参加人员等。管理评审计划由质量负责人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制定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以便做好管理评审前的准备工作。2.1.2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内容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包括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与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及改进措施;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总之,一切可能影响质量体系的变化,其中包括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等。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质量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验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改进,对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价结论,质量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改善,对检测工作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需要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否符合要求)等。2.1.3资料的准备质量管理办公室收集并责成有关部门提供下述资料(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现的情况报告,程序适用性检查报告;(2)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就一年来管理与监督情况报告;(3)各种审核的情况及结果的报告:如内部审核报告等。(4)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汇总分析报告。(5)实验室间比对和参加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总报告。(6)搜集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变化的分析预测报告。

2.2管理评审的实施

管理评审以会议的方式进行,主持者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实验室管理层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会议,做好会议签到和管理评审记录。各部门负责人按评审内容分工的要求向评审会作本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或专项情况报告。质量负责人向评审会报告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与会人员根据上述报告或所提交的报告资料进行逐项的分析,讨论研究,核实,确定不符合项目和改进项目,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纠正改进措施或预防措施计划和要求,落实责任部门。在与会者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现状的适应性与有效性,充分性作出结论和决议。

3结论

总而言之,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一直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评审时提升总体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只有质量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他类型的问题。其中质量体系本身的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三个特点需要研究人员加强重视。工作人员只有掌握管理评审工作的原则、方法以及具体的步骤,才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高效进行。本文中所介绍的几个方面可以作为研究的内容,希望研究人员在农产品质量检测领域能够提出更为独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加强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5(32).

[2]浅谈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的期间核查[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4).

[3]加强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