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免疫疗法十篇

时间:2023-03-14 00:36:10

生物免疫疗法

生物免疫疗法篇1

结果 ①治疗后, 化学治疗组血清CD3+、CD4+、CD4+/CD8+与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 生物免疫疗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因其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为了避免术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需进行辅助治疗, 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与生物免疫治疗。由于胃癌对化疗的敏感性较好[1], 故化疗较常用于胃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中;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模式[2], 通过激发与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抑制或消除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作者现探讨生物免疫疗法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胃肠外科住院的96例胃癌患者, 均经腹部CT、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 均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根据患者术后采取的辅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生物免疫治疗组(54例)和化学治疗组(42例)。生物免疫治疗组男32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 (52.79±8.45)岁, 病程5~18年,

平均病程(12.34±5.69)年;根据国际癌症学会诊断标准进行胃癌临床分期:Ⅰ期32例, Ⅱ期17例, Ⅲ期5例;手术方式:全胃根治性切除术20例, 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16例, 远端胃大部分根治性切除术18例;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23例, 胃空肠Billroth Ⅰ式吻合9例, 胃空肠Billroth Ⅱ式吻合22例。化学治疗组男19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 (53.20±8.96)岁, 病程6~18年, 平均病程(13.41±6.23)年;胃癌临床分期:Ⅰ期24例, Ⅱ期13例, Ⅲ期5例;手术方式:全胃根治性切除术15例, 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12例, 远端胃大部分根治性切除术15例;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18例, 胃空肠BillrothⅠ式吻合7例, 胃空肠BillrothⅡ式吻合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胃癌临床分期、根治术方式及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腹部CT、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符合2007年版《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3]中的手术指征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病, 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排除术前即进行放疗、化疗或服用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 3 治疗方法

1. 3. 1 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1. 3. 2 化学治疗组 术后第3周起进行FOLFOX方案: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 静脉滴注2 h, 四氢叶酸钙200 mg/m2

静脉滴注2 h, 5-氟尿嘧啶(5-Fu)400 mg/m2与5-Fu 600 mg/m2

静脉滴注连续22 h;第2天给予四氢叶酸钙200 mg/m2 静脉滴注2 h, 5-Fu 400 mg/m2与5-Fu 600 mg/m2静脉滴注连续22 h。

以2周为1个周期, 每2周重复1次, 每例患者至少持续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化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关支持治疗, 如胃复安针止呕, 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白细胞水平、用药前口服苯海拉明以避免过敏反应等, 注意加强营养

支持。

1. 3. 3 生物免疫治疗组 术后给予生物免疫疗法。主要药物与试剂:人胃癌细胞株、司珠单抗、紫杉醇(PTX)、5-Fu, 链霉素、青霉素、DMEM培养液与15%的胎牛血清;主要设备:培养瓶、显微镜、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与流式细胞仪等。操作方法:将适量三蒸水与1 g碳酸氢钠晶体、适量盐酸溶液加入DMEM培养液中, 使定容为1 L, pH值在7.3左右, 再加入链霉素和青霉素稀释液(1×105)与15%的胎牛血清;用调配好的培养液稀释司珠单抗、PTX、5-Fu至所需浓度, 经过滤除菌后置于4℃温度下保存备用;在培养瓶中接种人胃癌细胞株, 将含司珠单抗、PTX、5-Fu的稀释培养液加入培养瓶中, 置于37℃且氧饱和度、湿度适宜的培养箱中激发细胞活化增殖、进行细胞培养;培养1~2周后将其植入患者体内。

1. 4 观察指标

1. 4. 1 免疫学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进行辅助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 ml送检,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血清中CD3+、CD4+、CD8+淋巴细胞与NK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

1. 4. 2 生活质量评定指标 QOL量表[4]评定患者进行手术及辅助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从日常生活、活动、健康、精神与支持5项内容进行评定, 每项内容0~2分, 总分0~10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 5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与辅助治疗后3个月内通过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观察, 根据国际癌症组织的统一标准[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断:①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 临床症状消失, 实验室指标正常;②部分缓解:病灶两径乘积减少>50%,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实验室指标恢复>50%;③稳定:病灶两径乘积增加≤25%, 临床症状无缓解, 实验室指标无恢复;④进展:病灶两径乘积增加>25%, 临床症状恶化, 实验室指标水平恶化。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后, 化学治疗组血清CD3+、CD4+、CD4+/CD8+与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与术后辅助治疗后3个月QOL评分比较 化学治疗组QOL评分为(5.74±1.03)分, 生物免疫治疗组为(7.43±1.31)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生物免疫治疗组完全缓解14例(25.9%)、部分缓解33例(61.1%)、稳定4例(7.4%)、进展3例

(5.6%), 总有效率为87.0%;化学治疗组完全缓解8例(19.0%)、部分缓解21例(50.0%)、稳定9例(21.4%)、进展4例(9.5%), 总有效率为69.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目前我国微创技术获得较大发展、也逐渐趋于成熟,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等优点[6-8], 而且可以避免对胃癌晚期患者无意义或是有害的剖腹探查。

化疗是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胃癌对化疗敏感性较高[9], 用化疗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或杀死癌细胞,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化疗效果被认为是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但是化疗在产生效果的同时, 常常给患者带来众多不良反应, 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 并不利于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控制肿瘤的发生。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恶性肿瘤的演变[6], 生物免疫治疗通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激发与调动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 提高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激发机体抗癌的免疫应答以有效清除肿瘤细胞。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化学治疗组血清CD3+、CD4+、CD4+/CD8+与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生物免疫疗法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促进术后免疫损伤的恢复, 增强机体免疫力, 从而更有效的防止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降低术后复发率, 延缓生存期。在治疗过程中,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结合了生物免疫疗法毒副作用少等特点,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带来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董帅军, 韩保卫, 韩英民. 观察生物免疫治疗与化疗对胃癌的疗效比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9):62-63.

[2]王广胜. 生物免疫治疗胃癌效果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10):58-60.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2007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07, 6(6):476-480.

[4]孙孝东, 栗素文, 郑秀菊.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生物免疫疗法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24(4):608-611.

[5]王志炎, 徐鲲杰.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31):18-20.

[6]刘洋. 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4, 21(1):81-83.

[7]周峰, 余利华, 陆宇峰, 等. CIK和CEA负载DC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3):3654-3656.

[8]王志华, 陆宝石, 焦义恒, 等. 自体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评估.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1):86-89.

生物免疫疗法篇2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政策;生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b)-0169-04

[Abstract] Tumor immunotherapy ha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but still be a chaotic situation because of the imperfection of related system and lack of standard production and treatment procedures in China. To improving tumor immunotherapy regul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umor immunotherapy policies at present, and studies international advanced biological therapy research and regulatory conditions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n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tumor immunotherapy products are both regulated by corresponding biological product management offices which belongs to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they have a strict standard system from immunotherapy clinical trials, productions and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s. On the other hand, Japan adopts double-track mode. The paper here suggests that treatment codes and standards of tumor immunotherapy should be issu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delegate third party to supervise the strictly implement.

[Key words] Tumor; Immunotherapy; Policy; Biological therapy

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肿瘤免疫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带瘤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相当的重视和发展,然而中国却因为对肿瘤免疫治疗监控和管理不完善形成鱼龙混杂的市场,屡次导致患者上当受骗,加重医患矛盾,严重阻碍肿瘤免疫治疗研发进展[1]。对肿瘤免疫疗法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监管,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使然,更是为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做贡献。

肿瘤免疫疗法作为除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治疗方法,其核心是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2],主要分为主动免疫疗法和被动免疫疗法[3]。肿瘤的主动免疫疗法是用抗原性的肿瘤疫苗刺激患者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可以较好地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尤其针对术后微小的转移瘤灶和隐匿瘤[4]。而肿瘤的被动免疫疗法则是给机体输注外源性免疫效应物质,激发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治疗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导向治疗和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5]。

1 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监管现状

2009~2016年间中国对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监管措施,见表1。

尽管原卫生部/卫生计生委制订上述管理办法,明确肿瘤免疫治疗的分类,却始终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导致其监管一直处于模糊地带。部分商家唯利是图,利用法规和监管的空白随意设立肿瘤生物治疗科室,夸大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宣传以牟取暴利[6]。自《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将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列入第三类医疗技术并允许首批临床应用以来,已有百余家三甲医院开展该项技术,且有明确的收费标准,部分省市进入医保和新农合。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在国内开展活跃,即使在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同样有所发展[7],收费方式不尽相同,见表2。

2 国外生物疗法监管与应用现状

2.1 美国肿瘤生物制品监管现状

作为科研大国,美国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投入和支持全球领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为了促进肿瘤生物治疗行业的研究与发展,在制度与法规上对生产研发单位给予引导和支持。FDA生物制剂评价和研究中心(CBER)主管生物制剂领域,肿瘤疫苗和免疫疗法则由其下属的细胞、组织、基因治疗办公室(OCTGT)负责,采取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从采集到风险评估,对每一步都进行明确的界定,按照风险的高低进行分类管理。同时,CBER拥有一支专业的科学家骨干队伍,包括生物学领域实验室及非实验室专家,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在联邦法律的背景下,合理合法地监管生物制剂产品生产研发,引导生物制剂产业良好发展。

FDA对肿瘤生物治疗产品的监管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8]:①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对肿瘤生物产品的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重点监管,即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首先,控制生物产品的细胞组成至关重要,以避免不明确的细胞成份影响产品性能;其次,生产过程严格无菌,鉴于产品的生物特性,易受微生物污染,因此生产过程的无菌控制以及成品的微生物检查至关重要;最后,FDA提倡建立产品流向追踪链条,以便随时能掌握产品流向[9]。②临床试验。为保证安全,细胞和基因疗法临床试验的质量应时刻监控。这类临床试验的难点在于选择恰当的研究群体、最佳端点和统计临床效益示范的评价,并且需要临床前研究的数据证明药品的毒理和药理特性来证明该药的安全性。FDA关于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早期阶段指南,以指导产品申请人合理设计临床试验。

FDA在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规范肿瘤生物治疗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其出台的相关指导文件、开发的创新工具,目的在于促进生物治疗产业的发展,促进肿瘤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创新性研发。

2.2 欧盟生物产品监管现状

欧盟药监部门针对肿瘤免疫治疗设有专门治疗委员会及相应管理专家,对各类细胞治疗进行科学的评估,准许、变更、终止、撤回均有一套标准流程。细胞免疫疗法在欧洲得到良好的支持和发展[10],2006年欧盟药监局针对细胞免疫疗法效能评估了指南(Guideline on potency testing of cell based immuno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11],针对细胞免疫产品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测量。DC抗原载体和T细胞过继转移疗法被归类为体细胞疗法,因此适用于体细胞指南(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6 November 2001 on the Community code relating to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12]。在欧洲,肿瘤免疫治疗有被列为药品管理和使用的趋势,相关监管制度见表3。然而目前的监管政策与指南尚未跟上产品发展步伐,亟需更新相关指南[13]。

通过对芬兰、荷兰、瑞典、英国的医疗技术评估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这些国家相关国家机关或社会机构在医疗技术评估和准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3]。芬兰的卫生技术评估所,通过提供方法学、经费和技术支持,参与全芬兰的评估项目,其合作伙伴包括大学、医院、健康中心和其他多种机构。荷兰《医院供应法》第18条授权政府直接控制医院提供的技术服务,给予卫生部长发放高技术服务数量许可证的权力,并设立医学调查基金,每年拨款3600万盾用于评估各类新老医疗技术。瑞典卫生技术评估委员会关注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还包括不同技术、手段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经济、伦理和社会学问题,以及有效地传播卫生技术评估结果。英国卫生技术评估协调中心向技术评估委员会、顾问组和用户意见征集报告,以指定专项研究,回答相关问题,结果以报告形式出版。各国的医疗技术准入、评估制度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仍需要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3 日本肿瘤免疫治疗监管体制

日本主要采用双轨制的管理理念,既接纳把肿瘤免疫治疗当成药品类进行申报,也可按照先进治疗技术标准启动临床试验,当然二者临床前研究同样需要规范完备[14]。从创新技术的层面进入临床,以先期的预实验方式申请,如果安全有效,则可再次按照药品方式和渠道进行申报,即两个途径均可进入临床试验的双轨制。同时,为了刺激医疗经济的发展,推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进度,日本新政规定,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完成一期临床便可上市销售[15]。

3 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把干细胞治疗这类作用机制复杂的治疗方法归类为第三类医疗技术,由卫生计生委主管,指定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机构进行审核的模式进行监管,旨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但在实际临床推广过程中,却出现技术的滥用、诊疗项目杂乱、医疗机构自行开诊、政府审批监管职责含糊等情况,正规研发的产品申报审批程序困难重重,甚至停滞,卫生计生委的“不作为”直接导致很多生物治的课题进程滞后,严重影响了人们生命健康。因此,完善我国肿瘤免疫疗法相关法规,促进干细胞疗法研究向临床成果转化迫在眉睫。

3.1强化肿瘤免疫治疗的管理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项医疗技术,从技术方法及国际管理经验角度,应主要由国家食药监局(CFDA)监管,但其不完全是药品,尤其是被动免疫疗法,不能完全照药品的监管模式来管理[16]。目前已经开展肿瘤免疫治疗项目的医疗机构需要重新审核其临床资质,严格准入管理,规范市场活动。监管部门管理职责根据实际情况细分,具体落实到部门、人员身上,提高监督力度、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17]。

3.2 制订统一标准和规范

肿瘤免疫治疗需要将人体提取的免疫细胞经实验室处理、修饰、扩增、鉴定后再回输给人体,其中涉及到的每一步都要有权威的执行标准。扩增所得的免疫细胞制剂应与所有药品一样,做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生产制备环节需要在具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的企业实验室中完成,由专业配送公司配送到临床医生手中。每例患者每批次的细胞制剂就相当于一个批号的药品,其质量控制应最大化地在生产过程中实现[18],因此需要制订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临床治疗做为参考,严格规范临床治疗行为。

3.3 放权第三方监督

为深化落实简政放权,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肿瘤免疫治疗的管理应鼓励第三方监督。作为独立的实体,第三方可以以居中裁判的立场参与进来,定期组织专家对相关医药企业、医疗机构进行突击检查,确保其治疗流程符合标准和规范[19]。另外,公众参与也是制度合法性的来源和根据。社会公众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直接关联人,更容易发现细微、潜在的问题,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将问题及时曝光处理,能有效预防问题发生、保障患者利益[20]。

综上所述,中国肿瘤免疫治疗整体处于研发初期阶段,在研发和渠道储备上有待进一步深化。国内技术储备多数停留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仍相对处于初期阶段。要推动我国生物治疗产业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主管部门与相关领域的沟通合作,消除误区,结合国内外现有法规以及生物治疗自身的特点,制订适合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监管的法规,加快我国肿瘤免疫治疗技术进入临床验证的速度,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吴艳红,王慧茹,邓振领,等.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4,32(26):27-36.

[2] 潘秀英.完善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制度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3] 张立煌,王青青.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J].浙江大学学报,2010,39(4):339-344.

[4] 任军,黄红艳.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现状与趋势[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7):415-419.

[5] Lucas S,Coulie P. About human tumor antigens to be used in immunotherapy [J]. Seminars Immunol,2008, 20(5):301-307.

[6] 王小宁.“雾里看花”的中国生物治疗产业[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2,7(3):161-163.

[7] 傅俊英,赵蕴华.中国在干细胞领域的相关政策、资助情况及成果产出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9):9256-9261.

[8] Ashim K,Mitra A,Agrahari V,et al. Novel delivery approaches for cancer therapeutics[J].J Controlled Release,2015,219(21):248-268.

[9] Bross P,Fan C. Regulation of biologic oncology products in the FDA's 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J].Urol Oncol,2015,33(3):133-136.

[10] Hartmanna M,Nicolaib C. Approval probabilities and regu?鄄latory review patterns for anticancer drugs in the Euro?鄄pean Union [J].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3,87(2):112-121.

[11] Pearce K,Hildebrandt M,Greinlx H,et al. Regulation of advanced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in Europe and the role of academia [J]. Int Soc Cell Ther,2014,16(3):289-297.

[12] Kaul S,May S,Luttkopf D,et al.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J]. Allergy,2011, 66(6):753-764.

[13] 学宝,李大平.国外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比较[J].中国医院管理,2006,4(26):15-17.

[14] 李光申.台湾地区干细胞治疗的研究方向及新进展[J].转化医学杂志,2014,3(4):207-208.

[15] Sasco A. Cancer and globalization [J]. Biomed Pharm?鄄acother,2008,62(2):110-121.

[16] Aqui N,June C. Post-transplant adoptive T-cell immun?鄄otherapy [J]. Best Pract Res Clin Haematol,2008,21(3):503-519.

[17] 蔡卫梅,李伟伟.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术后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8):1564-1567.

[18] 丁洋,刘永军.肿瘤DC-CIK细胞生物治疗产业的国际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药物评价,2015,32(2):122-125.

[19] 张斌,陈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质量管理和疗效评价[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22(1):8-15.

生物免疫疗法篇3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冷冻免疫生物的临床意义。 对8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别采用冷冻免疫生物治疗、常规手术切除或放疗加化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并评价5年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冷冻免疫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MST,2年8个月)较标准治疗对照组(MST,1年8个月)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冷冻免疫治疗组CD4、CD4/CD8较治疗前及标准治疗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而治疗后标准治疗对照组较治疗前血CD3、CD4水平、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 冷冻免疫生物疗法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关键词】 黑色素瘤;冷冻;生物疗法;瘤苗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enoma,MM)发病率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2%,恶性程度较高,即使是Ⅰ期病变,也有11%的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对有复发或转移者应用含氮烯咪胺(DTIC)、顺铂(DDP)、卡莫司汀(BCNU)和三苯氧胺的联合化疗方案,虽有一定疗效,但对远期生存不大。近年来我们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应用冷冻免疫生物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均为2000年4月~2002年4月我院与安阳市肿瘤收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男60例,女26例。年龄19~78岁,中位年龄45岁。肿瘤部位以头面部和四肢最多见(71.9%),躯干、消化道和生殖系统分别占11.0%、8.1%、6.5%。临床分期:Ⅰ期28例(32.6%);Ⅱ期37例(43.0%);Ⅲ期21例(24.4%)。

1.2 方法 随机选35例分入冷冻免疫生物治疗组。方法:(1)冷冻破坏术,采用液氮冷冻破坏术,一般采用接触法、喷射法和倾注浸泡法3种。1次冷冻包括3个快冻慢融周期,冷冻范围超过病灶1~1.5cm。(2)冷冻瘤苗埋藏术[2],冷冻破坏癌瘤后或切除癌瘤后冷冻灭活制成瘤苗,置无菌液氮罐中冷冻保存,定期进行冷冻瘤苗回植皮下埋藏术。短小棒状杆菌菌苗、卡介苗为佐剂。(3)生物治疗,INFα 300万u,sc,每周一、三、五用药;IL-2 200~400万u,im,每周二、四、六用药,共用药6~8周[3]。51例患者用常规手术切除或放疗加化疗等治疗方法为对照组,化学治疗药物以PDD、CBP和DTIC为主(PDD 100mg/m2,第1天;或CBP 350mg/m2,第1天;或DTIC 125mg/m2,第1~5天)。21~28天为1个周期,2~3周期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两组均进行免疫功能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3、CD4、CD48)。2个月后两组同时复查上述指标,并评价5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10.0)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2 结果

2.1 冷冻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对生存率的影响 见表1。冷冻免疫治疗组较标准治疗对照组中位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均<0.05)。

表1 冷冻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对生存率的影响

生物免疫疗法篇4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红细胞黏附;IL-2

当归补血汤主要由当归、黄芪组成,是中医常用的补血方剂,具有补气升血、填精益髓之功效。有资料表明[1],当归补血汤对辐射所致血虚模型动物的红系、粒系造血祖细胞(CFU-E/CFU-GM)增殖能力的降低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因此,当归补血汤补气升血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减轻放化疗所致肿瘤患者造血功能低下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能力为检测指标,观察此药对化疗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及脾细胞IL-2产生的影响,探讨当归补血汤对机体血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C57BL/6小鼠,雌雄兼用,6~8周龄,体质量(20±2)g。购自吉林大学实验动物部(动物合格证号:10-1032)。

1.2 受试药 按常规方法煎制,弃渣、浓缩,2 500 r/min离心10 min,除沉淀,置4℃冰箱备用。含生药量为2 g/ml。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RPMI1640培养基和FCS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丝裂霉素C(MMC)为日本Koygo公司产品;ConA和MTT(四甲基偶氮唑盐)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CO2孵箱为日本RIKA-Koygo公司产品;补体致敏酵母及致敏酵母多糖由长春中医学院新药中心惠赠。

1.4 实验分组 将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化疗药物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ip)MMC;中药治疗组,按上述剂量ip给药MMC后第2 d开始灌胃给药(ig)当归补血汤,每10 g体质量0.2 ml,连续10 d;预防治疗组,腹腔注射MMC前6 d开始预防性灌胃给药当归补血汤至化疗后10 d,剂量同上组。

1.5 检测指标 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检测按文献[2]方法进行。眶静脉取血,肝素抗凝。在高倍镜下以1个红细胞上结有3个以上酵母菌为1个花环,计数200个红细胞,结果以百分率表示;IL-2检测见文献[3]。

1.6 IL-2反应细胞制备 取细胞浓度为5×106/ml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按10 mg/ml加入ConA,在5%CO2、37℃条件下培养48 h,用含20 mg/ml a-甲基甘露糖RPMI1640液洗3次,调细胞浓度为5×105/ml,接种至40孔培养板中,每孔100 ml,双复孔,CO2孵箱培养48 h,MTT比色分析法测定。

2 结果

2.1 当归补血汤对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及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能力的影响 见表1。

由表1可见,小鼠受化疗药物作用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率均下降明显,而中药治疗组RBC-C3bR有很大恢复,与化疗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治疗组疗效更加明显,与中药治疗组比较,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

2.2 当归补血汤对小鼠脾细胞IL-2生成的影响 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中药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对小鼠脾细胞IL-2的产生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化疗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预防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红细胞膜上C3b是红细胞黏附作用的关键部位。因85%以上的C3b受体(C3bR)存在于红细胞膜上,每个红细胞膜上约有500个C3bR,在血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黏附免疫复合物送至肝脾内清除而红细胞本身不受损伤,可重返循环体系中发挥免疫复合物功能。因此,保护和增强红细胞的黏附功能,对促进血液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可保护受MMC作用小鼠红细胞的黏附功能,特别是在化疗前给予预防性治疗,可提高RBC-C3bR和RBC-ICR花环百分率。当归补血汤除具有补气生血作用外,还具有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发挥清除循环体系中免疫复合物和外源病原的作用,以达到维持机体免疫力平衡之功效。

本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可明显提高小鼠脾细胞IL-2的产生,这对发挥细胞毒细胞的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监视作用有着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12.

生物免疫疗法篇5

[关键词] 生物免疫疗法;胃癌;临床观察;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a)-0058-03

胃癌是临床上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新发的胃癌病例数高达100余万人次,其中中国占42%;死亡约80万人,其中中国占35%。可见,我国是胃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胃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这对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胃癌传统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根治以及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但是疗效均不佳,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十分低。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患者体内采集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胃癌发生、进展以及转移过程中的分子生物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胃癌细胞表面存在着诸多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诸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生长因子等对于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分子生物靶向治疗方式也逐渐被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本研究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生物免疫治疗和传统治疗,并且比较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Ⅱ~Ⅲ期胃癌患者60例,均经CT、B超和胃镜及病理确诊,按国际癌症学会的诊断标准对肿瘤原发病灶的大小、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判断。所有患者排除重大的心血管和其他慢性疾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9~89岁,平均(61.9±10.8)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4±1.2)年。患者病变部位采用L、M、U分区法进行分类,其中L区37例,M区12例,Lm区6例,U区5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书。观察组中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4例,低分化腺癌合并部分印戒细胞癌6例,低分化腺癌14例;对照组中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合并部分印戒细胞癌5例,印戒细胞癌5例。在肿瘤分期中,观察组Ⅱ期7例,Ⅲa期11例,Ⅲb期8例,Ⅳ期4例。对照组Ⅱ期6例,Ⅲa期12例;Ⅲb期8例,Ⅳ期4例。观察组中伴淋巴结转移者21例,无淋巴结转移者9例;对照组中伴淋巴结转移者22例,无伴淋巴结转移者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淋巴转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1.2.1 对照组 行胃癌根治手术,首先是进行化疗,化疗期间进行支持治疗,给予格拉司琼、胃复安等止呕对症治疗,应用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美国Sigma公司,批号:257-113-5)来预防白细胞持续下降,给药前30 min口服苯海拉明(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药物批号115902)50 mg,静脉注射雷尼替丁(美国Earthox公司,货号:E201010)50 mg用以防止过敏反应,每次化疗前均行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术前化疗的具体用药。第1天给予静脉滴注阿霉素(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66)50 mg/m2;第2~3天给予静脉滴注顺铂(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230233)25 mg/m2以及5-氟尿嘧啶(5-FU)500 mg/m2,然后每3天进行1个循环化疗,21 d为1个疗程,术前行2个疗程,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期间加强营养支持,及时的记录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化疗结束后,术前复查胃镜和螺旋CT以评估化疗效果。

1.2.2 观察组 手术前后行生物免疫治疗。人胃癌细胞株(中国生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DMEM培养液,胎牛血清(Hyclone生物有限公司);司珠单抗/赫赛汀(DACO公司);5-FU,紫杉醇(PTX)(美国SIGMA公司)。主要实验设备:培养瓶、培养板(美国COSTAR公司);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KDC-42低速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科大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天平,细胞涂片离心机,低温高速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KC生物公司)。方法:①培养液以及药物的配制:DMEM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三蒸水以及NaHCO2晶体1 g,搅拌至完全溶解,再用HCl调节pH至7.3左右,定容至1 L,使用前再加入15%的胎牛血清以及青霉素和链霉素稀释液(1×105 U);司珠单抗以及5-FU,PTX均用培养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并经过微孔滤过除菌后置于4℃冰柜中保存备用;此外要取500 mg噻唑蓝(MTT)并以10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搅匀,注意现配现用。②细胞培养并且植入:从液氮罐中取出细胞冻存管,复苏细胞;在培养瓶中接种细胞,将培养瓶分为三组,每组10瓶,甲组加入含司珠单抗的稀释培养液,乙组加入含5-FU,PTX的稀释培养液,丙组为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单纯的培养液,将培养瓶置于37℃以及合适湿度和氧饱和度的恒温培养箱中,每日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换液采用悬浮细胞换液法,且3 d传代1次;将其植入患者体内。

1.3 疗效判断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3.1 胃癌的治疗方法

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对于化疗比较敏感,所以在手术前后都用化疗来控制癌细胞,化疗的效果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胃癌预后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且胃癌的发展较为缓慢,发现时多数已至中晚期,胃癌难以治愈,且复发率高,切除大部分的胃以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发现的免疫治疗是较为新型的胃癌治疗方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亦可以清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6-11]。

3.2 癌症发生机制

肿瘤细胞是正常机体细胞在各种内外因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恶变产生的,任何引起机体生存外环境恶化的因素均可作为外因诱发体内产生瘤细胞。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机体随时都有癌细胞产生,但人体免疫功能对癌细胞能够及时识别和消灭,因此只要机体保持正常免疫功能状态,即使有癌细胞产生也不会发生发展成肿瘤。大部分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及时发现、消灭,少部分变成G0期肿瘤细胞,G0期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功能监视和攻击而长期在体内存在。实际上健康人体内存在多少不等癌细胞,这些癌细胞都是以G0期状态长期存在。G0期肿瘤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随时活化进入分裂期,被免疫功能识别攻击消灭。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条件下,G0期肿瘤细胞才有可能发展成肿瘤。

人体内癌细胞只有在人体内免疫功能降低和其所在局部环境适合生存的条件下才能分裂发展成肿瘤。其肿瘤发展的速度又取决于免疫功能状况。由一个癌细胞发展成原位癌一般需要2~10年时间。这时间长短差异主要取决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肿瘤细胞发展形成肿瘤开始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和进入淋巴、血液转移。转移癌细胞是否能够发展形成转移灶也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转移局部环境条件。早期患者免疫功能尚完善,转移的肿瘤细胞大部分分被清除,少部分肿瘤细胞以G0期状态存在,不形成转移灶。只有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情况下癌细胞增殖形成转移灶。一般在临床上先发现原发灶,转移灶在治疗后才出现。极少数患者首先发现转移灶,很难发现原发病灶,这种情况主要是转移肿瘤细胞生长环境利于生长。

3.3 生物免疫治疗机制

免疫系统在人体内起着防御体系的功能,一方面对于细菌、病毒发挥着清除功能,另一方面则对于身体内突变的癌细胞进行清除。恶性肿瘤的演变主要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对于一个健康的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是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对癌细胞既不能有效识别,也不能有效的清除。另外一方面,癌细胞快速、大量增殖也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所以癌症患者病情不断发展,免疫功能也会不断的下降。

近年来,癌症的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免疫治疗的模式主要是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对免疫系统的恢复,激发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提高抗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本研究结果,生物免疫疗法的效果较为突出,观察组总有效率[63.3%(19/30)]高于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60.0%(18/30)]、血红蛋白下降[23.3%(7/30)]、恶心呕吐[73.3%(22/30)]、腹泻[46.7%(14/30)]、肾功能损害[0(0)]、肝功能损害[0(0)]、脱发[20.0%(6/30)]、过敏反应[0(0)]及口腔黏膜炎[6.7%(2/3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3%(22/30)、33.0%(10/30)、86.7%(26/30)、66.3%(19/30)、6.7%(2/30)、6.7%(2/30)、30.0%(9/30)、3.3%(1/30)、13.3%(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综上所述,生物免疫治疗对于胃癌患者的治愈率有着很大的价值,且对于胃癌中晚期分型的治疗也很有意义,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1990-1992年胃癌死亡调查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4-8.

[2] Guyer B,Strobino DM,Ventura SJ,et al. Annual summary of vital statistics-1995 [J]. Pediatrics,1996,98(6 Pt 1):1007-1019.

[3] 谭玉梅,范立清,卢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细胞内信号转导[J].生命科学研究,2002,6(1):29-33.

[4] 陶绍能,沈佐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8):722-723,726.

[5] 翁玉容,房静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760-762.

[6] 韩雪,戴广海.胃癌中EGFR相关研究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2):173-175.

[7] 陈晓耕,林志彬.局部晚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1297-1298.

[8] 任闽山,邵光军.中晚期胃癌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5):80-81.

[9] 朱其勇,吴峰,莫年,等.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癌症杂志,2007,17(8):650-652.

[10] 周卫华,黄河,陈丽昆,等.晚期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7,28(11):1783-1784.

生物免疫疗法篇6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c)-14-02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免疫紊乱导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又称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当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或接触等各种途径接受某种过敏原(或变应原)刺激后,出现在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各种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当今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呈增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美国变态反应学会报道该病发病率为20%~40%,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陈育智等[1]报道我国有30%~40%的人都曾患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织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大多数哮喘患者均始发于婴幼儿及儿童时期,故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已将抗感染、对症以及免疫治疗作为防治哮喘最基本的方法[2]。为此,本文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1 特异性免疫治疗

1.1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

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指由低剂量注射变应原开始、逐次递增变应原注射剂量、最终使机体渐渐对变应原产生耐受性,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以及控制或减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目前除药物治疗以外的唯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虽然尚未完全明确,但随着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已经对SIT的治疗机制有了新的认识[3]。目前认为,变应原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一是改变T细胞初次免疫应答方向,使之发生“递呈偏离”;高浓度大剂量缓慢持续释放的变应原,可能刺激抗原递呈细胞(特别是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或IL-10,从而抑制嗜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二是高浓度大剂量缓慢持续释放的变应原诱导生成更多调节性T细胞或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能力,发挥“封闭抗体”效应,抑制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颗粒、释放组胺、激肽等炎性介质,从而减轻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三是抑制再次免疫应答,诱导变应原特异性Tm细胞凋亡,形成变应原特异性外周耐受;四是通过抑制黏附分子对炎症细胞的黏附和趋化浸润来抑制支气管哮喘的气道变应性炎症;五是改变上皮细胞生物活性,降低气道高反应性[4]。

1.2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方法

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一种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的防治方法。在无法避免过敏原或药物无效时,可以考虑针对过敏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5]。自1911年由Noon和Freeman引入治疗枯草热和过敏性鼻炎获得成功后,该法作为一种减敏疗法被应用于临床。哮喘SIT的研究现多集中于吸入性变应原[6],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霉菌、尘埃等,故认为仅对上述变应原触发的IgE介导的哮喘有效,且年龄与SIT呈负相关,但5岁以下小儿因全身反应发生率高,故应慎用。新的研究[7]表明,免疫治疗可通过改变T淋巴细胞中Th1及Th2细胞的比值,降低炎症细胞的产生及其活性和炎性介质的分泌,以发动机体的免疫反应,但脱敏疗法不能使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消失,也不能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大多数学者[8]认为本法不能作为防治哮喘的第一线疗法。英国对应用脱敏疗法有严格的限制,北欧及澳大利亚也受其影响,但南欧及美国仍然盛行。目前WHO推荐口服、舌下及鼻内SIT,这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特异性免疫疗法,尤其适用于小儿。1999年我国赵京等[9]报道口服免疫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认为可作为吸入疗法的辅助疗法。SIT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慎重选择适合SIT的患儿,可根据家庭史、婴儿食物过敏史及可能的基因筛查来决定,治疗期间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实施过程中注意不良反应,逐渐有计划地增加剂量,变应原活跃季节期不增加剂量,哮喘发作期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者不宜行SIT。

1.3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评价

SIT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目的,一是通过长期治疗提高哮喘患者的机体对变应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哮喘的慢性症状;二是延长哮喘的缓解期,减少哮喘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三是降低气道对变应原的高反应性和高敏感性,改善支气管哮喘的预后。对于SIT疗效仍有争议,大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10]。近年欧洲变态反应学和临床免疫学学会也对SIT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中的治疗和预防双重疗效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它是针对过敏性疾病对因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经验显示,哮喘患者接受1~2年或更长时间的SIT后往往可以终生受益。

2 非特异性免疫疗法

2.1 重组人单克隆抗IgE抗体E25治疗

重组人单克隆抗IgE抗体E25(rhuMAb-E25)是以人的IgE免疫小鼠后产生,它能识别且阻断细胞膜上的IgE受体,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也可减少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阻断速发性及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Milgrom等将317例过敏性重症哮喘随机分为3组,年龄11~50岁。大剂量组的106例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用药后1 h即可见IgE迅速下降且维持至20周。用药1周后,49%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12周时50%以上患者症状减轻,在20周用药期间症状有明显减轻,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同时未发现抗rhuMAb-E25产生。rhuMAb-E25的临床应用为重症哮喘者带来了福音。

2.2 抗IL-5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11]

IL-5对嗜酸粒细胞(EOS)分化、成熟活化和募集至气道以及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IgE、IgA)等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调整IL-5在外周血和局部组织中的水平能预防哮喘的发作。McAb能抑制EOS在肺内的浸润,为哮喘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2.3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

IVIG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调整NC细胞的活性,封闭Fc或下调其表达,以及抗基因型的相互作用,刺激产生CD8,改变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及活化。1991年,Mazer和Celfand曾报道8例激素依赖性重症哮喘患儿应用IVIG治疗6个月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激素用量减少了3倍,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较前改善,住院及抢救较前减少。而Kishiyama对40例重症激素依赖性患者应用IVIG进行治疗,除激素剂量与对照组同样可以减少外,肺功能及住院抢救次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3例患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其病原学尚不清楚。当每月剂量达2 g/kg时可出现背痛、寒战、头痛、发热、呼吸困难、高血压等不良反应。IVIG治疗哮喘的作用需进一步探讨。

2.4 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的治疗

IL-4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人体内IL-4可由多种细胞如CD4+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激活后表达和释放[12]。在哮喘炎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释放IL-4促使Th0向Th2细胞分化,并通过Th2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IL-4、IL-5、IL-9或 IL-13,增强B淋巴细胞合成IgE而引起支气管哮喘。而可溶性IL-4R具有结合IL-4的生物活。Larry采用双盲安慰剂组对照,对2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在停止吸入激素后,一次性吸入IL-4R 1 500 μg、IL-4R 500 μg及安慰剂组对照,结果显示,1 500 μg组效果最佳。用药后4 d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在骤停激素后患者病情平稳,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也明显减少,其抗感染作用通过测定其呼出的氮氧化物进一步证明炎症明显减轻且未见不良反应。该疗法安全可行,对过敏性或非过敏性哮喘均有效,但儿童剂量尚需进一步确定。

2.5 免疫调节剂

哮喘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趋化功能)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13]。免疫调节剂可促使哮喘患儿改善甚至恢复其失衡的免疫功能,并可减少呼吸道感染,降低气道的反应性,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常用的有转移因子、胸腺肽、左旋咪唑、哮喘疫苗、免疫核糖核酸、黄芪、六味地黄丸等,尤其是左旋咪唑涂布剂辅助治疗哮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左旋咪唑涂布剂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它以透过皮肤吸收为特点,减少了口服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还能调节IgE的浓度,又可阻止支气管β-受体功能的降低,使支气管的兴奋处于正常稳定状态,故有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的作用,用药后患儿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其免疫指标及肺功能均较前改善。实践证明,左旋咪唑涂布剂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哮喘辅助治疗药物[14]。

2.6 分枝多肽杆菌(MPS)治疗

MPS是一个很强的Th1型细胞诱导剂,注射1~2次后即可使小鼠血液产生IgE受抑制,变应原诱导的IL-5产生明显减少,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因此,这是一项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激素是治本的关键,对症及免疫治疗是必备的基础治疗。在众多免疫冶疗中,SIT及免疫调节剂安全有效,在防治小儿哮喘中尤为重要。抗IgE治疗,抗IL-4、抗IL-5制剂,MPS制剂虽作用于哮喘发作的起始阶段,但有望成为哮喘治疗的更有效的手段。而IVIG的临床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育智,陈再历,马熠,等.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

[2]Marone G. Asthma: recent advances[J].Immunology Today,1998,19(1):5-9.

[3]殷凯生.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几个新概念和新方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46-748.

[4]李国平.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与变应原疫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1(6):37-40.

[5]陈育智,俞善昌,董宗祈,等.哮喘常用药物及治疗简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8):507.

[6]甘明,李卓雅,王玲,等.尘螨性变态反应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4,6(9):29-32.

[7]黄艳,修清玉,陈吉泉.Th1/Th2免疫平衡调节与哮喘的防治[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z1):11-15.

[8]温延恒,蔡映云,陈秀娟,等.尘螨变位原诊断和免疫治疗哮喘与鼻炎安全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杂志,1999.17(5):275.

[9]赵京,陈育智,丁燕,等.口服螨免疫疗法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1):661.

[10]张威,刘光辉.哮喘的免疫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04,12(6):66.

[11]李佩韶.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的近况[J].医学综述,1999,5(7):333.

[12]王茂,许以平,朱丽君,等.IL-4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杂志,2000,20(2):116.

[13]曹景芳,毛海英,金燕梁,等.肺炎和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趋化值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1998,16(1):20.

生物免疫疗法篇7

【关键词】 抗瘤免疫力提升律AX; 外源疗法; 肿瘤细胞

The Relevance Research on Anti Tumor Immunity Promotion Law AX and Tumor Therapeutic/ZHANG Qi-ming,YU Ai-ping,QU Ai-b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5):140-142

【Abstract】 Theory and practice had proved,operation,chemotherapy,radiotherap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eterologous therapy for tumor had great limitation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etter treatment of tumor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on anti tumor immunity method,enhance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with correlation,authors used the S180 live tumor cells in peritoneal immune assay in Kunming rats animal experiment,obtained by specific anti tumor immunity promotion law AX geometric series,and in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was summarized,taking Anti tumor immunity promotion law found in AX as a guide,in exogenous therapy to eliminate most of tumors based on anti tumor immunity therapy,by using the promotion,it is possible to control the tumor.

【Key words】 Anti tumor immunity promotion law AX; External therapy; Tumor cells

First-author’s address:Liaoning Cancer Institute,Shenyang 11004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86

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手术、化疗、放疗、中医、干细胞移植等外源疗法在治疗肿瘤中不可避免地要损伤部分正常细胞,同时还残留肿瘤的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一直以来在临床上也缺少治疗肿瘤治疗的基本理论和经验。因此,笔者对昆明鼠做了动物实验,获得了特异性抗瘤免疫力几何级数提升律AX,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动物实验——提出抗瘤免疫力提升律AX

1.1 实验材料 昆明鼠18~22 g,来源:中国医科大学二院动物室。实验动物有辽宁省实验动物合格证书,辽实字520号(95)。S180细胞株。

1.2 实验方法 用S180活瘤细胞腹腔免疫,每两周一次。对实验小鼠进行分组,4~11只鼠为一组。每组免疫剂量逐次提升,或几何级数免疫剂量提升。上百组分组海选。观察小白鼠癌性腹水生长情况及生存、死亡情况,筛选出全组鼠存活组,依据全存活组最高提升活瘤细胞数,画出散点曲线图,用生物数学单变量曲线回归法,曲线直线化[1]。取曲线上各点的对数,画散点图,近似直线。由最高剂量点(数量最大,误差最小),向0点引一直线。可见各实验点的对数点,均在直线上下,距直线很近。证明直线上各点为实验点对数的平均点。以此去实验误差,取直线上各点的对应指数点,绘成指数曲线。即抗瘤免疫力几何级数提升方程AX曲线。

生物免疫疗法篇8

1 人体免疫功能

机体的防御和消除外来病原微生物及其病毒,以免受其侵害的现象,称之免疫(又称特异性抗体、特定抗体)。把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产生抗体等的防护性应答称为免疫功能。

2 “自免”疗法

所谓自免疗法,即是根据人体免疫功能的特性,把经灭活的特定抗原(取自于患者自身血清中),植入患者上臂三角肌处,激活自身特定免疫克毒系统—即由免疫活性细胞,识别各种抗原,增殖分化变成致敏淋巴细胞或产生抗体的细胞,达到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病毒的目的,称之自免疗法。

3 临床应用

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以来,采用自免疗法对33例生殖器疱疹、18例病毒疣进行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3.1具体方法 患者发病时取其静脉血5ml,提取血清约2ml,进行药物灭活,即破坏血清中病原菌的保护膜,使其失去活性,作为特定抗原注入患者上臂三角肌处,除较大病毒疣用激光清除外,无需其他方法及药物治疗,自免后3个月内忌饮酒及食辛辣食物。

3.2一般资料 见下表。

3.3疗效观察 (1)痊愈:自免一次后6个月不复发或HIV、HPV检查阴性。(2)好转:自免后6个月内复发,但症状较微者。(3)无效:2次自免后6个月以上仍复发者。详见下表。

4 病例

病例1,邓XX,男,38岁,生殖器疱疹反复发作5年,每因饮酒、嗜辛辣、疲劳即发,于2010年9月17日来我院行“自免疗法”,春节因饮酒复发一次,来我院第二次自免后,至今未复发。

病例2,彭琴,女,25岁,在珠海工作,患生殖器疱疹3年,因病而不敢怀孕,经药物反复治疗不愈,经朋友介绍于2010年8月17日来我科经自免疗法治疗,2个月后在珠海检查HSV抗体阴性,疱疹至今未发,已生一女。

病例3,张顺翔,男,47岁,于2009年发生尿道口湿疣,经激光及药物治疗无效,于2010年10月13日来我院行“自免疗法”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生物免疫疗法篇9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不育; 实验研究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至20世纪中期不孕不育患者的血清中发现精子凝集素以来,免疫性不孕症日益受到关注。据统计,近年发现的不孕症中,20%~40%是由于免疫原因引起的[1]。随着现代生殖医学的发展,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探索本病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病机

罗颂平等[2]为弄清血清AsAb对精子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精子爬高试验和穿卵试验。实验表明,经AsAb阳性血清处理后,精子上行高度显著低于阴性血清组和空白组。同时还进行了精子受精能力的体外试验,即人精子穿透地鼠卵试验。以AsAb阳性血清处理精子,再进行穿卵试验,精子上游获能的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穿卵率略低于对照组。提示AsAb主要影响精子上游,从而降低了受孕的机会,对受精过程可能无显著影响。孙晓溪等[3]为了观察透明带抗独特型抗体免疫生育中IL2、IL4两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分别用猪卵透明带(PZP)抗小鼠抗PZP单克隆抗体(17D3mAb)亲和提纯的透明带抗原和PZP的抗独特抗体(Ab2)免疫小鼠,通过与细胞体外诱生,测定上清液中IL2和IL4含量,结果表明Ab2免疫组主要介导的是Th2型免疫反应,而PZP免疫组和17D3mAb靶抗原免疫组IL2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介导的是Th1型免疫反应。此项研究为抗透明带免疫不孕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抗透明带所致不孕的机理。林建华等[4]用正常小鼠卵巢匀浆抽提物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鼠卵巢抗血清,并提取抗卵巢抗体(AoA),将AoA被动免疫小鼠,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发现AoA作用下的小鼠卵巢多种组织成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中尤为明显的是透明带和颗粒细胞,随AoA剂量的增加而损伤加重;自然受孕率均降为0;低剂量AoA组超促排卵药物治疗后的排卵率和受精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剂量AoA组超促排卵无效。结果表明AoA可导致卵巢组织的病理改变,影响排卵和受精,从而降低卵巢功能。

2 治疗

梁国珍等[5]以精子混悬液加福氏佐剂及死卡介苗制成抗原,分别给助孕Ⅰ号方组、助孕Ⅱ号方组及对照组SD大鼠腹股沟皮下注射,制作动物模型。于首次免疫后1周灌胃助孕Ⅰ号方与Ⅱ号方,对照组灌同容量清水,连续4周。于免疫前及停药后第1,6天分别行眼球取血,用浅盘凝集法测定AsAb。实验结果表明有滋肾补肾、活血化瘀作用的助孕Ⅰ号方、助孕Ⅱ号方有降低SD大鼠对精子抗原的免疫反应、抑制抗精子抗体产生的作用。李祥兴等[6]采用同种异体主动免疫法建立AsAb阳性动物模型,同时建立检测大鼠血清AsA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知柏地黄煎剂治疗AsAb阳性大鼠2个月后,其转阴率达78.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知柏地黄丸对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所致的免疫不育症具有一定疗效。此项实验为研究免疫性不育症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同时也为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检测提供了有用的手段和客观指标。赖安妮等[7]将人精子膜抗原注入雌性小鼠腹腔,精子抗体阳性者为免疫不育模型,分别灌胃中药胎宝冲剂、泼尼松及生理盐水,结果生理盐水组受孕率为38.98%,泼尼松组为47.06%,胎宝冲剂高、低剂量组分别为70%与75%,胎宝冲剂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宝冲剂低剂量组孕鼠平均着床数为(10.93±2.91)只,明显高于泼尼松组(6.75±4.59)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微量细胞毒实验测定AsAb,显示抗体下降,胎宝冲剂低剂量组和泼尼松组细胞毒百分率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提示中药胎宝冲剂对生殖免疫有调节作用,能够抑制精子细胞毒抗体,促进免疫不育小鼠的生育能力。王望九等[8,9]用精子抗原免疫昆明种雌小鼠,建立免疫不孕不育动物模型,饲喂中药复方免不1号、2号。结果:免疫不育症鼠血清、宫颈粘液AsAb水平高,卵巢和子宫内膜免疫复合物沉积多,卵巢闭锁卵泡多;中药能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免疫复合物沉积率,降低血清和宫颈粘液AsAb水平,且停药后抗体反跳幅度小,提高动物的妊娠,每胎仔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及西药组(P<0.05或P<0.01)。提示免不方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吸收、清除循环和局部AsAb、免疫复合物,降低和修复组织损伤,从而提高小鼠的妊娠率。何燕平等[10]将80只SD大鼠分为4组,采用主动免疫法建立血清AsAb阳性大鼠模型,并于造模时间同期分别用针刺法(取关元俞、次廖穴)、归肾液及针药结合治疗,结果针药结合组SD大鼠血清AsAb转阴率明显高于归肾液组、针刺组(P<0.05),说明针药结合有较好的抑制AsAb产生的作用。张永锋等[11]将人精子作为抗原注入雌性实验鼠双侧腹股沟皮下建立动物模型,分别灌胃中药助孕灵、泼尼松及生理盐水。结果助孕灵高、低剂量组的受孕率、平均着床点数高于泼尼松组和生理盐水组(P均<0.05);助孕灵组AsAb转阴率高于泼尼松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助孕灵两个剂量组大鼠的子宫卵巢重量均高于泼尼松组和生理盐水组,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以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分泌期为阴性,可见蜕膜组织、AS现象、胎盘及胚胎者为阳性,助孕灵高剂量组阳性百分率为69.23%,低剂量组为63.64%,泼尼松组为44.44%,生理盐水组为12.5%。提示助孕灵有抑制AsAb,促进子宫、卵巢发育,提高受孕率的作用。崔英霞等[12,13]用雄性新西兰兔精子分别对雌、雄新西兰兔进行人工主动免疫建立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将AsAb阳性兔分为抑抗灵组、泼尼松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经统计,未治疗组与抑抗灵高、中、低剂量组45 d比较,未治疗组与泼尼松组45 d比较,同一剂量抑抗灵治疗45 d与15 d血清AsAb转阴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雄兔在抑抗灵治疗前后、泼尼松治疗前后、抑抗灵组与未治疗组之间、泼尼松组与未治疗组之间精浆AsAb转阴率比较,精子活率比较及精子运动速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果表明抑抗灵可使血清和精浆AsAb转阴,从而提高精子活率及精子运动速度,改变精子运动状态,改善精子质量。在此实验基础上,戴晓莉等[14]在用抑抗灵对新西兰兔治疗完成即AsAb转阴率达到预期疗效时,观察雌雄兔交配后的孕育结果,实验结果提示抑抗灵在使兔血清、精浆AsAb转阴后,可使其恢复生育能力,以低剂量45 d疗效最好,大剂量抑抗灵对新生兔体重无影响。

3 评估与展望

综上所述,实验研究复制出了抗精子抗体及抗透明带抗体动物模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它免疫不孕模型未见报道,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分子生物技术的引入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将会丰富发展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理论,为人类生殖医学作出贡献。临床研究说明,中医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确有疗效,而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但目前存在治疗方法较多,用药繁杂的弊端,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与临床对比观察筛选有效方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特别是有关中药调节人体免疫、消除抗体的内在机理,更有待于深入阐明。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6.

[2] 罗颂平,张玉珍,梁国珍,等.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J].医学研究通讯,1999,28(4):10.

[3] 孙晓溪,李大金,朱 影,等.抗卵透明带免疫应答中IL2和IL4含量的变化[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19(1):42.

[4] 林建华,严隽鸿,林其德,等.抗卵巢抗体对卵巢组织及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20.

[5] 梁国珍,罗松平,刘祖贞,等.助孕Ⅰ号Ⅱ号方对鼠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10(1):44.

[6] 李祥兴,虞小霞,刘 键,等.知柏地黄煎剂治疗免疫性不育的实验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2):83.

[7] 赖安妮,宋济范,刘先菊,等.中药胎宝抑制抗精子抗 体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6):360.

[8] 王望九,黄 震,汤明礼,等.免不方治疗免疫性不育雌鼠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J].解剖学杂志,2000,23(6):555.

[9] 王望九,产美英,黄 震,等.免不1号对雌性小鼠免疫性不孕症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9):20.

[10] 何燕萍,唐纯志,梁国珍,等.针药结合疗法对免疫性不育大鼠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2):140.

[11] 张永锋,王俊玲,马德芬,等.助孕灵对抗精子抗体阳性大鼠模型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5):38.

[12] 崔英霞,黄宇烽,王咏梅,等.抗精子抗体介导的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男科学,2001,7(6):365.

[13] 崔英霞,黄宇烽,王咏梅,等.中药抑抗灵治疗抗精子抗体介导的免疫性不育的实验研究Ⅰ[J].中华男科学,2003,9(8):628.

生物免疫疗法篇10

香菇多糖的保健功效

免疫调节功能。

对正常机体,香菇多糖并无免疫促进作用。但在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或感染疾病后,却能有效地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免疫系统平衡的调节。香菇多糖可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面调节免疫系统。大量实验证明,香菇多糖不仅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还能活化补体,促进细胞因子的生成。香菇多糖能明显促进肝脏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及骨髓造血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活动。

抗肿瘤。

香菇多糖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激活T淋巴细胞释放活化因子,提高NK细胞活性来发挥其抗肿瘤的作用。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其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国内也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临床上大量应用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肿瘤。目前,香菇多糖用于肿瘤的辅助疗法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疗法联合应用。用常规疗法先清扫大量的肿瘤细胞后,再用香菇多糖免疫疗法清除残存的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临床上常与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急慢性白血病、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缓解症状、提高患者低下的免疫功能、防止癌细胞转移、纠正体内微量元素失调。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研究发现,香菇的子实体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香菇多糖能有效增强冠状动脉循环流量。增强心肌供氧能力,同时还能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血液循环。香菇多糖还有显著的降血糖、改善糖耐量、增加体内肝糖原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调节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合成、减少肝糖原分解实现的,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膈肌和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抗病毒、抗感染。

香菇多糖通过增强人体抵抗力来发挥对多种传染病治疗效果。而且香菇多糖还可抑制抗药菌的耐药性。此外,香菇多糖还具有抗寄生虫作用。此外,经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初步试验表明,硫酸化香菇多糖还具有良好的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导致艾滋病)活。

抗氧化、抗衰老。

正常状态下。自由基能通过破坏细胞膜而引起病变。由于香菇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活性,可以起到保护生物膜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保肝作用。

口服或腹腔注射香菇多糖能缓解急性和亚急性实验性肝细胞损伤。同时,它还能使白蛋白增多,球蛋白减少,白、球蛋白比值增高,对慢性肝损伤有修复作用。

香菇多糖还可以促进溃疡愈合、减轻局部炎症,并有明显的镇痛效应。

香菇多糖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在香菇多糖的开发与利用上发展迅速,已在医药领域和保健食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研制出一系列药品和保健品。在传统的丸、汤剂基础上又开发了针剂、冲剂、片剂、胶囊、糖浆乃至保健口服液、饮品、速溶茶、酒饮料等各种产品。

作为药品的香菇多糖

香菇多糖在治疗胃癌、结肠癌、肺癌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作为免疫辅助药物。香菇多糖主要用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延长其寿命。

香菇多糖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有减毒、增效,并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较差,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产生毒副作用,造成化疗不能按期按量进行,而由于化疗的剂量不足,常引起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成为难治性癌症,影响疗效。化疗过程中服用香菇多糖,可以增强化疗的疗效,并减轻化疗的毒性作用;同时,化疗过程中患者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及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临床上已应用香菇多糖治疗慢性肝炎和作为原发性肝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低下的免疫功能,以及纠正微量元素的代谢失调等。香菇多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转阴率,减少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此外,香菇多糖可用于治疗结核杆菌感染性疾病。

作为保健食品的香菇多糖

香菇多糖可对抗流感病毒。香菇多糖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作为生物反应增强剂和调节剂,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香菇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提高感染细胞免疫力,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抑制细胞病变,促进细胞修复等功能。同时,香菇多糖还具有抗逆转录病毒的活性。因此,香菇多糖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抗流感保健食品。

对于健康人,想要多摄取香菇多糖,多吃些香菇就可以了。除了香菇多糖,香菇还含有丰富的香菇嘌呤、卵磷脂、麦角甾醇、菌甾醇,大量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是集抗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保肝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于一身的超级健康食品。

相关链接

什么是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