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病十篇

时间:2023-04-01 16:39:04

免疫病

免疫病篇1

一、充分认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和重要意义

目前,全市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降

的态势,但当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存在病原污染面大、家畜家禽饲养方式落后、免疫基础工作薄弱、畜禽交易和长途调运容易引发疫情等突出问题,一旦发生疫情,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和破坏。为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落实年全市强制免疫工作,正确把握疫情形势,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高防控意识,落实防控举措,有效杜绝疫情的发生。

二、总体要求

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二十四字防控工作方针。要抓住重点时期、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强制免疫工作。要坚持实行散养畜禽春秋集中免疫行动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常年按程序免疫的方法。要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

年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四种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总体要求是: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

三、主要工作

1、时间步骤

3月15日至4月30日,开展全市春季集中免疫;

9月15日至10月30日,开展全市秋季集中免疫。

在工作开展中,要严格按照《年兰州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要求,对所有规定范围内的易感动物实行强制全覆盖免疫。坚决消灭免疫死角和免疫空白,特别是要落实中小型养殖场、养殖大户以及城乡结合部、厂矿、机关单位的小型养殖场等的免疫工作。集中免疫结束后,要切实实施补免工作,落实补免制度,设立补免日(每月不少于2个补免日),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防疫员和养殖户人人知晓,确保每个防疫员按时落实补免工作。

强制免疫工作结束后,市上要统一进行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各社区要在做好免疫工作的基础上,对养殖户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必须有详细记录。

2、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各社区在集中免疫工作开始后,要按照先免疫、后消毒的原则,做好免疫注射后的消毒工作。结合集中免疫,对辖区范围内的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养殖场(户)、养殖小区等养殖密集区内集中开展一次消毒灭源行动,切实做到数据清楚、行动迅速、没有盲点。另外,要落实对可能引发疫情传播的走乡串户流动销售人员和收购贩运畜禽的交通工具的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消除隐患。

3、严格免疫信息报告制度。

街道社区在春防、秋防集中免疫期间,要严格按照《年兰州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计工作(街道、社区城管专干),坚持日常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严格执行免疫信息报告制度,从3月24日起,一旦发现畜禽大面积死亡现象要及时上报街道和区有关部门,并于每周四中午12时前上报免疫进度周报表,并积极配合区有关部门做好疫情处理工作。

免疫病篇2

一、组织领导

县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县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导、监督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防疫工作,组织做好动物强制免疫实施工作,将免疫任务落实到村、到场、到人,各村委会(居委会)要配合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二、免疫病种

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强制免疫病种。其它为非强制免疫病种,如猪链球病、猪伪狂犬病、猪肺疫、鸡法氏囊炎等病种,原则上由各养殖场(户)自主酌情制定免疫计划,报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备案,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做好疫苗储备和供应。

三、免疫要求和程序

1、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所有家禽使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H5N1亚型)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规模养禽场免疫密度100%,农村散养密度95%以上,存栏家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规模禽场:15-20日龄首免,45-50日龄二免,100-120日龄三免。对饲养期超过60天的家禽必须经过二次免疫,蛋禽在开产前必须经过三次免疫;农村散养禽实行春、秋二次集中免疫。

2、鸡新城疫:

对所有鸡实行鸡新城疫全面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

规模鸡场:分别在7-10日龄、30日龄、60日龄、100-120日龄进行四次免疫;农村散养鸡实行春、秋二次集中免疫。

3、牲畜口蹄疫:

牛羊全部用O型-亚洲I型二联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猪用O型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规模场免疫密度100%,农村散养猪密度,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规模养殖场:仔猪、羔羊在30日龄前后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公母猪每隔5-6个月免疫一次。农村散养生猪实行春、秋两次集中免疫。

4、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对所有猪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强制免疫。

规模养猪场:仔猪在40日龄前后首免(距猪瘟、口蹄疫免疫间隔10天),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公猪每隔5-6个月免疫一次,母猪在每次配种前免疫一次。农村散养生猪实行春、秋二次集中免疫。

5、猪瘟

对所有猪实施猪瘟强制免疫,规模饲养场免疫密度100%,农村散养猪密度9%以上,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规模养猪场:仔猪在30日龄前后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公母猪每隔5-6个月免疫一次。

四、免疫方式

较大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各养殖场必须在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要求常年免疫密度100%;小型规模养殖场由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实行防疫责任包干,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农村散养家禽、家畜每年在春秋两季由乡镇政府组织防疫人员开展集中免疫行动。突发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期间,开展突击集中免疫。县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做好免疫的技术指导和抗体监测工作。

五、经费保障

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保障疫苗、消毒药品、耳标、防护用具等防疫物资的储备、使用,确保免疫、扑疫、疫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制免疫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同时建立免疫反应补偿机制,对因强制免疫反应造成死亡或流产的牲畜,予以适当补偿。

六、防疫考核

免疫病篇3

正常人免疫力并不低

人们在认识上有误区,容易感冒是自身免疫力太低了。其实,呼吸道感染增多和季节变化、没有及时增减衣物、平时缺少锻炼、经常熬夜,或者被周围感冒人群传染有关,和免疫力低关系不是很大。

通常,正常人的免疫力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这是身体的最佳状态。只有自身患有糖尿病、肿瘤等疾病时,免疫功能才有可能被破坏,导致免疫力低下。大部分的人群,哪怕是老人,也不一定存在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因此,换季时吃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或者注射免疫球蛋白没有必要,如果滥用反而会对健康不利。因为这些蛋白进入人体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排除掉,对于提高免疫力没有什么意义。相反,经常注射反而会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

声称能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所含成分不明,有些含高蛋白物质,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如果滥用反而对肝肾不利。还有些保健品含激素,实际上反而抑制免疫系统。因此,不提倡大家靠服保健品提升免疫力的做法。

只有当孩子反复出现感冒、肺炎或腹泻,成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发烧长期不退、关节肿痛等症状时,去医院检查免疫力低下时,才需要使用提升免疫力的药物。千万不要在没有客观依据的情况下,轻易判断免疫功能低下。判断免疫功能低下,要有反复、严重感染的事实,并具备血液免疫学检查的证据。真正被医生认定发生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极为少数。

免疫力太高也致病

既然正常人一般不存在免疫力低的问题,那么,提升免疫力,让它更强一些是不是好事呢?其实,免疫力太高反而使身体再也没有安宁之日。

免疫力并不等同于抵抗力。抵抗力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等众多能力,免疫力只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的免疫力是指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病毒、细菌等异物、维护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同时还能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基因突变、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简而言之,免疫力就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免疫病篇4

免疫系统是个老顽固

说免疫系统是个老顽固,是因为它的做派非常保守,不能接受一点“新”东西,除了同卵双生者之外,对所有从另一个体移植过来的器官或组织都会发生排斥反应。免疫系统总是认为外来组织或器官“不是自己人,就别在这儿滥竽充数”,然后调动身体的一切力量把外来的组织或器官“驱逐出境”。所以在移植领域,免疫系统是医生的头号公敌,免疫排斥成了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拿肝移植来说,免疫系统的排斥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刚刚把血管接通,移植来的肝脏在几分钟、一小时之内就变黑了,立即坏死,这是所谓的“超级排斥反应”;另一种最常见,称为急性排斥反应,不一定手术后立刻发生,可能过很长时间才发生,也会反复发作,病人术后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多半都是用来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的;还有一种是慢性排斥反应,就像性格不合的情侣,今天的问题解决了,明天又因为新问题而闹不快,最后还是会分手。从某个角度上说,器官移植的历史,就是一部和免疫系统斗智斗勇的血泪史。

除了移植排斥外,免疫系统的“第二宗罪”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自身免疫病病人的免疫系统不仅会认为外来的器官是敌人,连自己身体原本的器官,它都一律当成敌人而严惩不贷。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就不是老顽固这么简单了,它其实是出现严重的故障了。

让老顽固一边歇着去

既然免疫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如此可恶,我们只好想办法让它“下课”。免疫抑制剂的出现,使这一行动成为可能。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免疫反应。通俗地说,免疫抑制剂就是把“老顽固”的军队给控制住,不让它们“杀害”外来的或自身的器官。目前,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他克莫司是免疫抑制剂的三大主流品种,临床上一般采取联合用药,且一种治疗方式不能够覆盖所有的病人,所以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状况,分别制订合适的方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非常艺术的,就像调鸡尾酒一样,有的人喜欢这种口味,有的人喜欢那种口味,有的人喜欢浓烈的,有的人喜欢温和一点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

但是,即使个体化使用免疫抑制剂,也还是有相当大的不良反应。免疫系统虽固执保守,但它对维持机体稳定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再加上器官移植或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后,免疫抑制剂都需要终生使用,其毒性的积累不可小觑。免疫系统长期被抑制,可能会出现感染、恶性肿瘤以及代谢等问题。

免疫病篇5

一、组织领导

县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县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导、监督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防疫工作,组织做好动物强制免疫实施工作,将免疫任务落实到村、到场、到人,各村委会(居委会)要配合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二、免疫病种

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强制免疫病种。其它为非强制免疫病种,如猪链球病、猪伪狂犬病、猪肺疫、鸡法氏囊炎等病种,原则上由各养殖场(户)自主酌情制定免疫计划,报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备案,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做好疫苗储备和供应。

三、免疫要求和程序

1、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所有家禽使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H5N1亚型)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规模养禽场免疫密度100%,农村散养密度95%以上,存栏家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规模禽场:15-20日龄首免,45-50日龄二免,100-120日龄三免。对饲养期超过60天的家禽必须经过二次免疫,蛋禽在开产前必须经过三次免疫;农村散养禽实行春、秋二次集中免疫。

2、鸡新城疫:

对所有鸡实行鸡新城疫全面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

规模鸡场:分别在7-10日龄、30日龄、60日龄、100-120日龄进行四次免疫;农村散养鸡实行春、秋二次集中免疫。

3、牲畜口蹄疫:

牛羊全部用O型-亚洲I型二联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猪用O型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规模场免疫密度100%,农村散养猪密度,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规模养殖场:仔猪、羔羊在30日龄前后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公母猪每隔5-6个月免疫一次。农村散养生猪实行春、秋两次集中免疫。

4、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对所有猪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强制免疫。

规模养猪场:仔猪在40日龄前后首免(距猪瘟、口蹄疫免疫间隔10天),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公猪每隔5-6个月免疫一次,母猪在每次配种前免疫一次。农村散养生猪实行春、秋二次集中免疫。

5、猪瘟

对所有猪实施猪瘟强制免疫,规模饲养场免疫密度100%,农村散养猪密度9%以上,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规模养猪场:仔猪在30日龄前后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公母猪每隔5-6个月免疫一次。

四、免疫方式

较大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各养殖场必须在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要求常年免疫密度100%;小型规模养殖场由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实行防疫责任包干,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农村散养家禽、家畜每年在春秋两季由乡镇政府组织防疫人员开展集中免疫行动。突发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期间,开展突击集中免疫。县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做好免疫的技术指导和抗体监测工作。

五、经费保障

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保障疫苗、消毒药品、耳标、防护用具等防疫物资的储备、使用,确保免疫、扑疫、疫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制免疫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同时建立免疫反应补偿机制,对因强制免疫反应造成死亡或流产的牲畜,予以适当补偿。

六、防疫考核

免疫病篇6

一、免疫病种及要求

(一)免疫病种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

(二)免疫要求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应常年保持在70%以上。

(三)免疫动物种类和区域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全国所有鸡、鸭、鹅、鹌鹑等人工饲养的禽类,进行 H5亚型和 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供研究和疫苗生产用的家禽、进口国(地区)明确要求不得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的出口家禽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免疫的,有关养殖场户逐级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不实施免疫。

口蹄疫:对全国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 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已制定强制免疫计划或完成疫苗招标采购的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可仍按照《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有关要求实施)。对全国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各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对猪实施A型口蹄疫免疫,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

小反刍兽疫:对全国所有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开展小反刍兽疫非免疫无疫区建设和已退出强制免疫的区域,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不实施免疫。

布鲁氏菌病:在布鲁氏菌病一类地区,种畜禁止免疫,对除种畜外的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各省根据评估结果,自行确定是否对奶畜免疫,确需免疫的,有关养殖场户可逐级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以场群为单位采取免疫措施;各省根据评估情况,确定非免疫净化区域,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在布鲁氏菌病二类地区,原则上禁止对牛羊实施免疫,确需免疫的,养殖场户可逐级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以场群为单位进行免疫。

包虫病:在包虫病流行区,对种羊进行程序化免疫,对新生羔羊、补栏羊及时进行免疫;四川、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的包虫病高发地区,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使用5倍剂量的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试点开展牦牛强制免疫;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指导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免疫效果监测评价,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牛包虫病强制免疫提供技术支撑。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按照国家防治指导意见的防控要求开展免疫。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病种和区域。

二、疫苗种类

国家批准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疫苗和目录见附件。疫苗生产企业和具体产品信息,请查询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ivdc.gov.cn)。

三、免疫主体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养殖场户)是强制免疫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强制免疫义务,自主实施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做好免疫记录,并接受监督检查。

四、职责分工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强制免疫计划。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负责组织强制免疫疫苗的调拨、保存和使用监管。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负责开展使用环节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各级承担动物卫生监督职责的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养殖场户履行强制免疫义务情况。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主管部门组织做好“先打后补”资金发放管理和强制免疫疫苗采购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确保强制免疫补助经费落实到位。其他有关部门依法配合做好强制免疫计划实施工作。

五、组织实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应按照本计划要求,结合防控实际,及时制定本省份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对散养动物,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模养殖场及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程序化免疫。

(二)推进“先打后补”。各省份要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农办牧〔2020〕53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先打后补”工作,按时报送进展情况。

(三)规范疫苗采购。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会同省级财政主管部门,加强疫苗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各地应建立健全本部门疫苗采购制度,完善内部管控体系,严格规范疫苗采购活动。疫苗采购应以质量、免疫效果、价格和售后服务等综合指标为评判标准。禁止疫苗企业恶意竞标、串标、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和超出使用范围宣传等行为,一经发现,将相关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

(四)开展技术培训。在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织开展省级免疫技术师资培训。各级畜牧兽医机构要组织做好乡镇及村级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疫苗及诊断试剂供应企业要做好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

(五)完善免疫记录。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村级防疫员、养殖场户要做好免疫记录,确保免疫记录与畜禽标识相符。养殖场户要详细记录畜禽存栏、出栏、免疫等情况,特别是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信息。

(六)落实报告制度。省级畜牧兽医机构按月报告疫苗采购情况,各级畜牧兽医机构按月报告免疫情况。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免疫信息,按时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时报告。

(七)评估免疫效果。各级畜牧兽医机构要加强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工作,实行常规监测与随机抽检相结合,对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组织开展补免;对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要组织开展免疫效果抽查,确保免疫效果;对辖区内的免疫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情况和免疫失败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并视情况组织随机抽检,通报检查结果。

六、监督管理

对拒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的养殖单位和个人,要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强制免疫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全面实施兽药“二维码”管理制度,加强疫苗追踪和全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疫苗行为。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要加强疫苗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监督抽检,对生产企业实行督导检查。

七、经费支持

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0〕10号)要求,对国家确定的强制免疫病种,中央财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畜禽饲养量、单个畜禽补助标准、地区补助系数等因素,测算中央财政强制免疫补助规模,切块下达各省级财政,用于开展强制免疫、免疫效果监测评价、疫病监测和净化、人员防护,以及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购买防疫服务等。

各省份根据疫苗实际招标价格、需求数量和动物防疫工作实际需要,结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据实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重点保障牧区半牧区和偏远山区未实施“先打后补”的中小养殖场户强制免疫需要,确保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附件:国家批准使用的有关疫苗目录  

附件 

国家批准使用的有关疫苗目录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

二、口蹄疫

1.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2.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3.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

4.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

5.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

三、小反刍兽疫

1.小反刍兽疫活疫苗;

2.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

四、布鲁氏菌病

布病活疫苗。

五、包虫病

免疫病篇7

抓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食品卫生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对畜禽防疫工作的社会性、科学性、强制性、统一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层层落实,确保防疫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顺利完成。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市防指部《关于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的通知》精神,以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通过春季集中免疫行动,狠抓强制免疫、消毒灭源、疫情监测、检疫监督等综合防治措施落实,确保达到“五个100%、四个到位”,即: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牲畜口蹄疫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达100%;免疫证明发放率达100%;免疫档案建档率达100%;家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达100%;做到消毒到位、疫情监测到位、检疫监督到位、应急处置到位。同时,建立集中免疫与每月补针相结合制度,各乡镇要与各村及规模养殖户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继续实行规模养殖场“政企、技企”联系制度,落实区防指部成员单位联系督导乡镇制度,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白。

今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实施时间为3月20日至4月20日。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继续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的宣传,使养殖户和群众明确自己在动物防疫中的职责。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加大免疫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免疫档案,为畜禽防疫工作打好基础。各地要及时组织动物防疫人员组成免疫小分队,对散养畜禽和小规模养殖场实施免疫工作,村、组干部要及时做好村民的宣传发动,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农业部门要做好对乡镇兽医技干、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对自行免疫的养殖场或养殖大户,农业部门要对其进行免疫技术指导,并监督其做好免疫工作。要抓住散养畜禽和边远山区这一薄弱环节,重点突破,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各乡镇要足额落实好防控工作所需经费,保证强制免疫、消毒灭源、疫情监测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免疫病篇8

关键词土鸡;免疫;防病

immunizationandprevention technologyofdiseasefornative chicken

tang zhong-ling

(zhangji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of tongshan,xuzhou jiangsu 221114)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native chicken breeding,the epidemic disease often occurs,it will cause losses for aquaculturist.the immune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native chicken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the site selection and layout,disinfection,selection of chicken,immunization,feeding system,control stress and so on,it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ulture of chicken.

key wordsnative chicken;immunization;disease prevention

在土鸡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多种疾病影响其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在饲养中要做好土鸡的免疫防病工作,以便能有效地控制疾病流行,降低鸡群的死淘率,节约饲养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

1场地的选择与布局

1.1 选择合适的场地

土鸡养殖需要选择利于防病的场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易于排水通风、周围无污染的砂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取用和防护方便;避开畜禽及其产品收购点、加工厂、兽医站、集市;不沿江、沿河密布鸡场,鸡场间距不少于200 m,防止鸡场间相互成为传染源。

1.2场地布局合理

在选定的场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鸡舍是养鸡场的主体,应在主风的上方,并按育雏舍、育成舍和成鸡舍的顺序排列,各舍之间的距离应保持15~30 m,以减少成鸡对雏鸡的影响,减少发病机会。

2鸡舍场地消毒

2.1鸡场消毒

消毒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鸡场消毒的主要方法:①在鸡场门前与主要通道口设消毒池,内放消毒液,常采用2%~4%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3次,对进入鸡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1];②每天对鸡场清扫1次,每周用3%氢氧化钠(即烧碱、火碱)喷洒鸡场1次;③及时清除鸡粪、垃圾,运至远离鸡场的地方进行发酵消毒。

2.2鸡舍消毒

如果是新鸡场,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杀、2%烧碱等进行喷雾消毒;如果是老鸡场,在对地面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干燥和消毒的基础上,需再干燥和二次消毒,二次消毒用高锰酸钾14 g/hm2加甲醛28 ml/m2密闭熏蒸消毒1~2 d,消毒时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1~2 d。同时在鸡舍门前设消毒池,可以防止外面的病菌被带入鸡舍,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3苗鸡的选择

选择健康的苗鸡,可以减少传染源,是鸡场防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品种的基础上,挑选体质健壮苗鸡。具体标准:①绒毛整洁。绒毛要致密柔软、干燥、有光泽,整个腹部有绒毛覆盖;②脐肛完好。健雏卵黄吸收充分,脐部收缩良好,干燥无痕,腹部平坦柔软,肛门清洁;③神态好。健康雏鸡活泼好动,反应灵敏,眼大有神,脚趾和胫部光泽油亮,叫声清脆响亮,手握时强力挣扎,手感温暖。

4加强免疫接种

4.1选择优质疫苗,并足量使用

在选购疫苗时,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切忌使用潮解、失效的疫苗。

4.2合理的免疫程序

1日龄鸡马立克疫苗颈背皮下注射,6~7日龄鸡新城疫ⅳ系-传支h120二联苗滴鼻、点眼,8~10日龄法氏囊疫苗滴口腔,13~15日龄禽流感疫苗肌肉注射,25~26日龄法氏囊疫苗饮水,28~30日龄禽流感疫苗肌肉注射,32~34日龄h52疫苗饮水。饲养期超过80 d的,建议60~65日龄注射1次鸡新城疫i系疫苗。

5采用合理的饲养制度

5.1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在一栋鸡舍内,确保整批鸡同时进雏和出栏。每批鸡生产结束后,鸡舍、笼具应经过彻底的清洗、消毒,空舍1~2周后再进下一批雏禽,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疫病的发生。

5.2一贯式饲养制度

一贯式饲养制度是育雏、育成直到出栏都在同一鸡舍内完成,每批鸡生产结束后对鸡舍、笼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后,再重新饲养下一批[2]。这样可避免转群时造成的应激,减少转移鸡舍的污染机会,节省转群后的消毒工作。

6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应激

应激是鸡体受到一切内外不利刺激(如高温、寒冷、转群、惊吓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亢进现象。土鸡对外界不利刺激有一定的应变和适应能力,若刺激过强、持续时间过长等,超过鸡体的耐受力,土鸡的生长发育和抗病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控制不利刺激的出现,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6.1供给平衡的营养

土鸡的正常生长依赖于全价的营养,如果缺少某种营养或营养不平衡,鸡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发生营养缺乏症[3]。因此,必须合理地配制日粮,根据土鸡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供给充足平衡的饲料营养和清洁充足的饮水。

6.2保证适宜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土鸡的免疫力,减少鸡群疾病的发生。要求土鸡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不同日龄的鸡分开饲养[4];土鸡中后期放养阶段,往往鸡舍、设备比较简陋,要因地制宜,创造适宜的放养条件。

6.3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鸡舍、设备、用具要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要经常清除鸡粪污物,在远离鸡舍的地方堆贮发酵杀灭病原,同时消灭环境中的鼠虫害。

6.4适宜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浓度高,湿度大,影响鸡群的均匀度并容易发生啄癖。一般1周龄时平养50~60只/m2、笼养100只/m2,以后逐渐减少,到6周龄时平养13~15只/m2、笼养26只/m2。

7参考文献

[1] 王长康.土鸡健康养殖[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尤明珍,王志跃.禽的生产与经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免疫病篇9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 抗体阳转率 评价分析

文章编号:1008-6919(2007)03-0071-02

中图分类号:R535

文献标识码:B

【经验交流】

为了解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后,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0-15天体内抗体阳转情况,以便对抗体未阳转人群及时补种,确保其免疫效果,现对2006年2469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阳转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1.材料及方法

1.1 疫苗一律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采购供应,2006年6月底前使用的是常洲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1.0ml/支(≥2.5IU), 2006年7月至12月使用辽宁某有限公司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重溶后0.5ml/支(不少于2.5IU),效期内按0、3、7、14、28天免疫程序,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一针。

1.2按程序已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对象,并同意接受抗体检测者,于注射完最后一针10-15天,静脉采血2毫升,分离血清检测抗狂犬病病毒抗体。

1.3抗体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 ,采用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狂犬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有效期内使用,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样品吸光值大于阳性对照吸光值者,判为阳性;样品吸光值小于阳性对照吸光值者,判为阴性,须进一步加强免疫。

1.4 从疾控门诊狂犬病疫苗接种登记簿中,录入2006年全程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及抗检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体阳转情况: 2469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抗体阳转率93.88%,其中1302例使用(V1)的对象、抗体阳转率为96.93%;1167例使用(V2)的对象、抗体阳转率为90.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X2=44.44 P<0.01)(表一)。

表1V1与V2全程接种后抗体阳转情况统计

疫苗剂型

阳性人数 阴性人数 合计 阳性率%

V1

1262

40

1302 96.93

V2

1056

111

1167 90.48

合计

2318

151

2469 93.88

2.2由疾控门诊统一存苗、冷藏,1160例按程序凭注射单定期到疾控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其抗体阳转率为98.72%;1158例家住农村狂犬病疫苗自行带回冷藏,按程序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种,其抗体阳转率为89.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X2=91.43P<0.01)(表二)。

表2疫苗带回与统一冷藏后全程接种抗体阳转情况统计

存苗方式 阳性人数 阴性人数 合计 阳性率%

带回

1158

136

1294 89.48

统一冷藏 1160

15

1175 98.72

合计

2318

151

2469 93.88

2.3151抗体未阳转的对象,除3例拒绝接受补种外,145例都进行了及时补种二针,二针间隔时间一周,补种后抗体阳转率为98.91%,3例补种三针后抗体阳转。

免疫病篇10

关键词:先打后补;强制免疫;免疫抗体;免疫信息化

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是指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开展动物疫苗自主采购、自主免疫,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规模养殖场的畜禽实际免疫数量和免疫效果申请财政给予经费补助的防疫政策[1]。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率先在全省推行“先打后补”试点工作。本文通过梳理2017—2019年长沙市“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新机制的经验做法,为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1工作开展

1.1基本情况。2016年12月,长沙市农业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调研生猪规模养殖场意见,制定了《长沙市规模猪场强制免疫疫苗资金直接补贴试点方案》,明确在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启动生猪口蹄疫疫苗“先打后补”试点工作。至2019年12月,长沙市共发放强制免疫直接补贴资金152.53万元,覆盖免疫生猪61.01万头,涉及全市18个乡镇。与2017年同期相比,通过审核并获得资金直接补贴的规模场比例提升了45.25%,乡镇覆盖率提升55.56%,“先打后补”政策实施稳步推进。1.2工作推进。2016年,长沙市根据试点方案,对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摸索开展生猪口蹄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2018年,调整试点政策,降低年出栏生猪数量标准,要求年出栏2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可申请强制免疫直接补贴试点场。2020年,根据湖南省“先打后补”政策要求,在实施生猪口蹄疫疫苗“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基础上,探索开展规模养禽场强制免疫疫苗资金直接补贴工作,目前共有3家规模养禽场参加试点工作。1.3发展趋势。随着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动物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先打后补”改革工作进程加快,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与风险将得到进一步化解,强制免疫疫苗经营将逐步放开,养殖场户自主采购不断增多,免疫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养殖场户自行免疫、第三方服务主体免疫、政府免疫服务等形式并举,免疫管理信息化得以实现。2021年,农业农业部在河北、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云南、宁夏等10个省区的规模养殖场户,深入推进“先打后补”改革试点,其他省份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试点范围和对象。要求至2022年,全国规模养殖场户全部实现“先打后补”,年底前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停止供应规模养殖场户;至2025年,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

2工作成效

2.1养殖场主体责任被压实。“先打后补”新机制灵活性强,市场适应度高,长沙市规模养殖场申报意愿浓厚,主体责任压实[2]。现阶段,长沙市规模养殖场实施八个自愿原则:一是自愿申报“先打后补”试点;二是自愿递交强制免疫承诺书;三是自愿购买正规厂家疫苗,开具正规票据;四是自愿建立网络信息平台账户,安排专人进行免疫信息申报,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五是自愿接受乡镇动物防疫机构监督管理;六是自愿进行免疫效果评价;七是自愿保证生猪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农村部要求;八是自愿申报检疫。2.2乡镇监管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先打后补”政策实施以来,乡镇动物防疫机构通过长沙市疫控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微信端(图1)实施免疫信息GIS动态管理,定位规模场GPS坐标,审批养殖规模,实时更新免疫种类、免疫数量、防疫员姓名、免疫日期等信息,及时掌握辖区内防疫情况;县级动物防疫机构通过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图2)动物检疫数据核实补贴数量,保障资金发放,深化监管服务。2.3动物疫病抗体合格率提升。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对参与“先打后补”规模养殖场开展2次免疫抗体监测,及时掌握免疫效果,对强制免疫接种动物未达到免疫抗体合格要求的,实施补免整改,补免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取消资金申报。与2017年相比,监测场合格率提升16.7%(表2)。2.4绩效考核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先打后补”政策自2017年列入长沙市动物疫病防控绩效考核以来,作为推动长沙市动物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的有力手段,实现了组织有领导,监管有到位,技术有支撑,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5创新信息化技术得到应用。长沙市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各级管理员,实施防疫站监督管理、养殖场户自主免疫记录,生成免疫密度热点图(图3),直观展现长沙市规模养殖场分布与相关统计数据,可根据热点图实时查询养殖场户规模、地址、联系方式、免疫数量等具体信息,实现免疫信息GIS动态管理,有效推进了长沙市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试点工作进程。

3存在问题

3.1饲养规模门槛设置过高。长沙市申请强制免疫直接补贴场,要求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设置门槛较高,将数量庞大的中小规模场户排除在政策实施范围以外,导致市场激发力度有限,覆盖面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3.2试点补助数量核定困难。长沙市生猪补助数量核定依据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数据,在补助数量核定中严格实施票证合一原则,实际免疫数量与检疫核定数量存在偏差。随着试点工作进一步放开,中小规模场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信息化管理平台录入与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申报面临问题将更加具体,如何切实保障养殖场户合法权益,规范办理资金申报成为试点工作难点。3.3试点补贴标准偏低。试点工作开展难,最关键问题在于补贴标准偏低,监管严格。现行政府口蹄疫疫苗保护效价好,养殖场户对自行采购疫苗积极性不高[3]。随着动物强制免疫补助政策放宽,全面推行规模养殖场“自行采购、先打后补”方式,取消规模养殖场政府疫苗发放,补贴标准必将成为“先打后补”政策推进的靶向标。3.4抗体监测难以到位。2017—2019年,长沙市申请试点场75个,获补场57个,除小部分申请场由于资格认证、检疫申报等原因没有获得补贴以外,大部分由于未实施抗体监测或抗体不合格养殖场未及时整改到位,造成取消强制免疫直接补贴试点资格。中小规模养殖场抗体监测检测能力不足,无法保障免疫保护屏障的有效形成,疫病发生风险就会增高。3.5机构改革带来的问题。2020年机构改革时,部分区县市原有的乡镇(街道)动物防疫检疫站已全部撤销,人员转隶至乡镇(街道)农业农村办或自然资源办,承接单位主体变动,考核实施力度减弱,而审批程序进一步增加,工作开展难度加大。

4有关思考

4.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已实施4年,存在地方认识不一致、实施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各地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乡镇(街道)农业农村办或自然资源办责任意识,印制“政策公告”和“政策宣传单”,畅通政策咨询服务电话,普及申报流程,便于养殖场户积极参与到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中来。4.2扩大先打后补政策覆盖范围。细化湖南省规模养殖场申报标准划分,开展多补助疫病病种、多动物疫苗品种的强制免疫直接补贴试点尝试,由大规模养殖场直补试点向中小规模养殖场直补试点延伸,强化乡镇组织申报,落实县级审核管理,严格市级督查通报,将“先打后补”推广进度纳入动物疫病防控绩效考核,确保政策落实。4.3构建以免疫抗体合格为先决条件的直补机制。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实施能进一步服务生产经营主体需求,适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维护养殖健康安全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如何有效评估风险,首要条件应根据免疫抗体水平高低判定是否取得获补资格。建议省市设立“先打后补”专项监测经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主动作为,根据年初申报直补场资格做出监测计划,全方位保障强制免疫直接补贴试点工作落实到位。4.4实施以免疫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手段的核查机制。在长沙市疫控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基础上构建湖南省动物免疫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记录免疫进程,根据“谁生产谁负责”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自主申报、自主免疫、自主记录的可追溯体系,让“先打后补”核查数量有据可查。

参考文献:

[1]李雪松,丁春水,徐凤云,等.安徽省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8,35(6):42-43.

[2]孙玉霜,李志,杜淑清,等.天津市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试点[J].中国动物检疫,2019,36(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