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核心价值观十篇

时间:2023-03-23 18:51:04

司法核心价值观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1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了人民法官应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这既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司法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司法核心价值观包含“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内容明确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它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体人民法官的共识。笔者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审判员,下文将从“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自觉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

一、公正是司法价值观的灵魂

正义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公正则是司法的灵魂所在,“以公正的逻辑代替武力的逻辑是法律本质的全部所在”。无公正,则无司法。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直以来,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民法官只有公正司法,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矫正功能,从而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纠正失范,制裁不法,引导民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公正司法是树立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公信力的根本出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要做到司法公正,需要司法机关找出矛盾焦点并公正对待。司法机关必须在审判中找准矛盾冲突点,找准利益共同点,找准解决问题法理、情理的结合点,运用好调解的手段、依法裁判的手段,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为目标,严格公正、精益求精地办好每一起案件,使公正贯彻在每个诉讼活动和每个诉讼环节之内,也体现在所做出的裁判结果和社会效果上。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司法人员将公正司法作为最基本的职责进行遵守。司法公正需要司法人员在运用特定职权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以公道正直的态度对待案件参与各方,严格遵循和依照法定程序,公平正确地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义务,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正义效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为法官,需要从政治觉悟、道德情操、职业崇仰、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为民情怀、守廉毅志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司法人员以对人民司法事业的赤诚之心,规范司法行为。要做到阳光司法,守好守住司法公正的底线,不违法审判,不徇私枉法,让法治天空下闪烁司法公正的阳光,唯此,人民群众才会认可“法官是正义的化身”,才会相信“法官的声音就是法律正义的声音”。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人民法院将当事人的诉求实现充分表达,正义能够得到伸张。人民法院只有不断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才能以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努力实现个案公正,才能依法保护好当事人的具体权益,实现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的有机统一;只有切实加强审判管理,才能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只有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才能让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

二、廉洁是司法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廉洁是人民法官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重要评断标准,也是实现公正的基本保障。没有队伍的清正廉洁,就不可能实现司法公正,一切司法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人民法官是法律的使者,承载着断是非、化纠纷的重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要求每名法官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确立忠于法律、刚正不阿、廉洁自律、司法为民的道德信念,维护法官职业的尊严,进而维护司法的尊严。人民法官是否司法廉洁,关系到公平正义能否实现,关系到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没有廉洁这个基石,公平正义的大厦无从建立,人民司法事业无法稳固。

司法工作只有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腐倡廉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中国历史上广受百姓传颂和敬仰的“青天”—— 包拯、海瑞、狄仁杰等都是清正廉洁的楷模。新世纪的今天,人民法官更应当博古纳今,不为私欲遮望眼,始终保持职业良知,保持清廉如水、执法如山的本色,严格遵守“五个严禁”等审判纪律和廉政规定,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人情所惑,不为关系所扰,不为权势所迫,堂堂正正办案,干干净净做人,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廉洁?

要廉洁就要自律。一直以来,廉洁自律是为一体,只有自律才能廉洁。第一要自重。即注意自己的言行。法官应纳言敏行、深居简出、清心寡欲,切忌因言行不慎而让当事人产生合理怀疑。不要认为拿点小烟小酒无伤大碍,要防微杜渐,要坚决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同时,法官还要时刻注重自身修养,并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良好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在一个“强”字,良好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一个“精”字,良好的品行主要表现在一个“严”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法官要不断清除自身思想上的政治杂念,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身体力行共产主义美德和社会公德,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给予的权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公众的表率,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永保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靠人格的力量和道德的典范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信赖和尊敬。第二要自省。即加强党性和职业道德修养。能够按照党中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经常反思自己,检查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因为清廉自守,对一般人来说是修养和道德问题,而对法官来说,则事关遵纪守法和严肃执法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所以,法官要“常怀律己之心,深畏法度之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在忠实地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是否在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也就是说,在廉洁自律中,法官要养成“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不仅能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法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反思自己在审判和执行工作等方面有没有违纪违规行为;而且还能够按照党规和国法的有关规定,对照检查,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没有越轨行为。第三要自警。即严格约束自己。就是要建立廉洁自律的防线,善于从那些违法违纪的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增强抵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免疫力。作为法官,就是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教育自己。一是按照党纪国法的规定约束自己。在审理和执行案件时,不仅能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案,而且还能按党中央和中纪委的廉洁规定要求,约束自己。二是按照法官职业道德要求约束自己。见了好处不伸手,见了美色不动心,见了利益不忘义,以高尚的人格去赢得公众的尊重、支持和帮助。比如做到不接受当事人及其人、辩护人的款物、财物和其他利益,不接受当事人以及人的贿赂,不谋取不应该得到的好处,不超越规定谋取私利等。三是按照社会公德要求约束自己。法官不仅在审判和执行活动中要清身正行,并且在社会公德的诸方面也能率先垂范,在八小时以外更能严于律己。

三、为民是司法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在我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司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司法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执政为民在司法的具体表现,也是“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自然延伸。

为民是人民法官践行根本宗旨的思想和情感基础,也是司法权的本质属性。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满意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检验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人民法官只有把人民性作为核心价值和精神支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干扰与侵蚀,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司法事业向前发展,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民法官要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树立平民意识,甘当平民法官。为民,是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要做到司法为民,应常怀爱民之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常怀爱民之心,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一切工作为人民。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他利益。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工具,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法院必须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有爱民之心。爱民之心就是要心中始终想着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司法行为让当事人体会到社会主义司法的人文关怀。常怀爱民之心,就要像宋鱼水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永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和事业的轴心,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做到司法为民,应常想为民之策。常想为民之策就是要求法官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一是要常想便民利民诉讼的办法。就是要当事人感受到诉讼的方便与快捷。当事人打官司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便,法院和法官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多为民着想,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研究怎样方便群众诉讼,如有的法庭针对有的被告故意躲避诉讼、拖延诉讼,与法官藏猫猫,实行了诉讼110制度,只要是发现被告行踪,随时告知,随时送达;有的法庭针对有的当事人工作时间不容易请假或有特殊情况在正常工作时间到庭困难的实际,研究确定了预约诉讼制度,实行与当事人协商确定开庭时间,可以在休息时间或休息日进行诉讼活动;有的法庭针对当事人在外地打工的特殊情况,运用qq视频、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对当事人进行空中调解,既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又免除了当事人的舟车劳顿之苦,最大程度的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二是要常想提高审判效率的办法。“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法官必须恪守公正与效率的基本要求,在公正的基础上,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尽快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2

【论文摘要】正义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公正则是司法的灵魂所在。公正司法,不仅体现在实体上,更要在程序上实现司法公正,即“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 廉洁是人民法官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重要评断标准,也是实现公正的基本保障。司法工作要廉洁,关键要求司法人员严格自律。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司法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执政为民在司法的具体表现,也是“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自然延伸。司法为民要求工作中常怀爱民之心,想为民之策和练为民之功。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人民法官的精神品格与追求,成为推动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了人民法官应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这既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司法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司法核心价值观包含“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内容明确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它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体人民法官的共识。笔者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审判员,下文将从“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自觉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 一、公正是司法价值观的灵魂 正义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公正则是司法的灵魂所在,“以公正的逻辑代替武力的逻辑是法律本质的全部所在”。无公正,则无司法。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直以来,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民法官只有公正司法,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矫正功能,从而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纠正失范,制裁不法,引导民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公正司法是树立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公信力的根本出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要做到司法公正,需要司法机关找出矛盾焦点并公正对待。司法机关必须在审判中找准矛盾冲突点,找准利益共同点,找准解决问题法理、情理的结合点,运用好调解的手段、依法裁判的手段,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为目标,严格公正、精益求精地办好每一起案件,使公正贯彻在每个诉讼活动和每个诉讼环节之内,也体现在所做出的裁判结果和社会效果上。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司法人员将公正司法作为最基本的职责进行遵守。司法公正需要司法人员在运用特定职权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以公道正直的态度对待案件参与各方,严格遵循和依照法定程序,公平正确地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义务,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正义效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为法官,需要从政治觉悟、道德情操、职业崇仰、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为民情怀、守廉毅志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司法人员以对人民司法事业的赤诚之心,规范司法行为。要做到阳光司法,守好守住司法公正的底线,不违法审判,不徇私枉法,让法治天空下闪烁司法公正的阳光,唯此,人民群众才会认可“法官是正义的化身”,才会相信“法官的声音就是法律正义的声音”。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人民法院将当事人的诉求实现充分表达,正义能够得到伸张。人民法院只有不断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才能以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努力实现个案公正,才能依法保护好当事人的具体权益,实现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的有机统一;只有切实加强审判管理,才能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只有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才能让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 二、廉洁是司法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廉洁是人民法官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重要评断标准,也是实现公正的基本保障。没有队伍的清正廉洁,就不可能实现司法公正,一切司法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人民法官是法律的使者,承载着断是非、化纠纷的重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要求每名法官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确立忠于法律、刚正不阿、廉洁自律、司法为民的道德信念,维护法官职业的尊严,进而维护司法的尊严。人民法官是否司法廉洁,关系到公平正义能否实现,关系到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没有廉洁这个基石,公平正义的大厦无从建立,人民司法事业无法稳固。 司法工作只有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腐倡廉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中国历史上广受百姓传颂和敬仰的“青天”—— 包拯、海瑞、狄仁杰等都是清正廉洁的楷模。新世纪的今天,人民法官更应当博古纳今,不为私欲遮望眼,始终保持职业良知,保持清廉如水、执法如山的本色,严格遵守“五个严禁”等审判纪律和廉政规定,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人情所惑,不为关系所扰,不为权势所迫,堂堂正正办案,干干净净做人,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廉洁? 要廉洁就要自律。一直以来,廉洁自律是为一体,只有自律才能廉洁。第一要自重。即注意自己的言行。法官应纳言敏行、深居简出、清心寡欲,切忌因言行不慎而让当事人产生合理怀疑。不要认为拿点小烟小酒无伤大碍,要防微杜渐,要坚决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同时,法官还要时刻注重自身修养,并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良好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在一个“强”字,良好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一个“精”字,良好的品行主要表现在一个“严”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法官要不断清除自身思想上的政治杂念,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身体力行共产主义美德和社会公德,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给予的权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公众的表率,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永保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靠人格的力量和道德的典范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信赖和尊敬。第二要自省。即加强党性和职业道德修养。能够按照党中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经常反思自己,检查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因为清廉自守,对一般人来说是修养和道德问题,而对法官来说,则事关遵纪守法和严肃执法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所以,法官要“常怀律己之心,深畏法度之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在忠实地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是否在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也就是说,在廉洁自律中,法官要养成“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不仅能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法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反思自己在审判和执行工作等方面有没有违纪违规行为;而且还能够按照党章党规和国法的有关规定,对照检查,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没有越轨行为。第三要自警。即严格约束自己。就是要建立廉洁自律的防线,善于从那些违法违纪的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增强抵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免疫力。作为法官,就是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教育自己。一是按照党纪国法的规定约束自己。在审理和执行案件时,不仅能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案,而且还能按党中央和中纪委的廉洁规定要求,约束自己。二是按照法官职业道德要求约束自己。见了好处不伸手,见了美色不动心,见了利益不忘义,以高尚的人格去赢得公众的尊重、支持和帮助。比如做到不接受当事人及其人、辩护人的款物、财物和其他利益,不接受当事人以及人的贿赂,不谋取不应该得到的好处,不超越规定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三是按照社会公德要求约束自己。法官不仅在审判和执行活动中要清身正行,并且在社会公德的诸方面也能率先垂范,在八小时以外更能严于律己。 三、为民是司法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在我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司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司法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执政为民在司法的具体表现,也是“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自然延伸。 为民是人民法官践行根本宗旨的思想和情感基础,也是司法权的本质属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满意是人民 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检验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人民法官只有把人民性作为核心价值和精神支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干扰与侵蚀,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司法事业向前发展,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民法官要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树立平民意识,甘当平民法官。为民,是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要做到司法为民,应常怀爱民之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常怀爱民之心,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一切工作为人民。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他利益。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法院必须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有爱民之心。爱民之心就是要心中始终想着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司法行为让当事人体会到社会主义司法的人文关怀。常怀爱民之心,就要像宋鱼水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永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和事业的轴心,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做到司法为民,应常想为民之策。常想为民之策就是要求法官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一是要常想便民利民诉讼的办法。就是要当事人感受到诉讼的方便与快捷。当事人打官司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便,法院和法官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多为民着想,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研究怎样方便群众诉讼,如有的法庭针对有的被告故意躲避诉讼、拖延诉讼,与法官藏猫猫,实行了诉讼110制度,只要是发现被告行踪,随时告知,随时送达;有的法庭针对有的当事人工作时间不容易请假或有特殊情况在正常工作时间到庭困难的实际,研究确定了预约诉讼制度,实行与当事人协商确定开庭时间,可以在休息时间或休息日进行诉讼活动;有的法庭针对当事人在外地打工的特殊情况,运用QQ视频、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对当事人进行空中调解,既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又免除了当事人的舟车劳顿之苦,最大程度的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二是要常想提高审判效率的办法。“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法官必须恪守公正与效率的基本要求,在公正的基础上,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尽快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要做到司法为民,应常练为民之功。常练为民之功就要求法官具备扎实的执法为民综合素质。司法为民不是一句空话,想为人民群众办点事,没有好的本事也可能会好心办坏事。要把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结合审判实践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一是要练好法学理论功。法官第一位的是要学好法律及相关知识,不懂法怎能执法,但是法官光学法还不够,因为一个案件往往要涉及社会学、自然科学、医学、心理学等。因此以学法律为主兼学其它科学,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要解决向谁学的问题。要向书本学,我们要利用集中培训和自学的机会扎实学好法律书籍,打好法律功底;向身边的同志学,一个合议庭正好三个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把他们好的办案作法和经验吸取过来变成自己的本事;向先进人物学,特别是要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他们的经验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做到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好的学习对象。在学习的同时,通过自身的实践还要认真的总结,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本领。二是练好驾驭庭审功,诉辩式庭审方式要求有证举在庭上,有证据质证在庭上,查明事实在庭上,所以一名优秀的法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庭审驾驭能力,才能为正确认定事实,公正适用法律奠定基础,而出色的庭审驾驭能力决非一朝一夕形成,需要的是日积月累地锻炼。为此,无论简单还是复杂案件都要认真对待,庭前注意分析诉辩双方焦点,庭上根据庭审进展准确引导调查和辩论重点,庭后认真分析总结庭审经验与教训,逐步改进庭审技巧,达到庭审高效率、高质量。三是练好调解功,调解结案不仅使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和谐解决,而且增加了裁判的自动履行性,减少了执行的过程,所以是我们在审判中要进一步增强对调解重 要性的认识,并加大调解的力度,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始终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大力提高调解率。 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本,为民是目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构成了结构严密的逻辑体系,它反映了人民法官与党、人民的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时展要求和人民法官价值追求的统一。只有促公正、守廉洁,为人民,党的司法事业才能蒸蒸日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人民法院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人民法官的精神品格与追求,成为推动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3

司法局启动 “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实践月活动:

为弘扬学习雷锋精神,激励司法行政系统干警的工作热情,3月5日,西和县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以“3.5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为契机,启动了为期一月的以“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司法便民活动,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助推司法行政工作上台阶。

一是营造学雷锋氛围,体验雷锋精神。局党组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了活动月实施方案,召开了“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动员会,要求全系统干警以雷锋为榜样,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掀起学雷锋的热潮。

二是开展“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将雷锋精神落到实处。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契机,深入开展走访贫困户,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联系户发放便民联系卡,建立村情、民情台帐,结合所联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以长期开展济困帮扶。并借助法制宣传平台,组织联村干部在村委会、学校等场所开展了一系列关乎民生法律、政策的法制宣传教育,设立现场法律咨询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同时,加大对联系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集中力量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重大社会矛盾纠纷、涉法涉诉案件,着力构建和谐村、文明村、平安村。另外,我局还积极拓展活动范围,组织法制宣讲团在大乡镇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场次,群众对此反响强烈,从而以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共发放《农民法律知识读本》《西和县实用法律知识100问》《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手册》《人民调解法学习读本》《百姓常用法律知识问答》“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等有关宣传资料3500余份,设置宣传展板16块,悬挂横幅4条,解答法律咨询280多人次,调处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5起,调处成功13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目前,“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4

当前,面对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加、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如何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是时代赋予司法行政系统的重大课题。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浅谈在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1)践行公正核心价值观的保障是精于业务

公正,是司法干警的神圣职责;精于业务,是践行公正的保障。司法的价值在于正义与秩序,而其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司法干警的公正执法来实现。这必须依赖于我们的专业素质和司法能力。当前,针对司法队伍中存在有些干警做群众工作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不强的问题,要结合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司法干警的创建有效提升司法能力。精于业务的司法干警要有扎实系统的法律知识,将法律的原则、精神和立法的意图,与纠纷事实有机结合,进行冷静分析与缜密推理,使裁判合法性与合理性兼具。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知悉所在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产常识等,能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纠纷的解决。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善于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并充分释法,增进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理解和认同,使公平正义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2)践行廉洁核心价值观的准则是甘于淡泊

廉洁,是司法干警的基本操守;甘于淡泊,是践行廉洁的准则。不同的司法干警,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不乏司法干警因起贪欲而冲破廉洁底线,以身试法。讲廉洁不能只是喊口号,一个健康而良好的心态是公正司法的心灵之源,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困难面前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文化资源,是熏陶风清气正、崇法尚德的司法境界的巨大精神力量。甘于淡泊的司法干警才能保持平和心态,善于自我调整,正确对待得失,正确对待名利,时刻紧绷拒腐防变这根弦。甘于淡泊的司法干警才能做到谦虚谨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虚心好学,诚恳待人。甘于淡泊的司法干警才能坚持高雅情趣,用健康向上的业外活动充实精神生活,抵御住各种诱惑和腐蚀。

(3)践行忠诚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勇于担当

政法核心价值观是司法干警付诸司法实践的行动指向。忠诚,是司法行政干警的政治本色;勇于担当,是践行忠诚的关键。副主席说:“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当前,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司法行政干警都要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难题面前勇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行政核心价值观。现实中,有的司法干警不思进取,习惯于就事论事,敷衍塞责;有的司法干警怕苦怕累,不愿做群众工作,不依法释明答疑,引起群众不满;有的司法干警遇难而退,面对问题无从下手,甚至造成涉诉信访。这些都是司法干警缺乏责任心、不敢担当的表现。因此,勇于担当的司法行政干警要有大局观念、战略思维和创新眼光,当社会出现失范行为的时候,司法干警的社会责任不在于法律条文的简单应用,而是应当认真总结运用经验,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应当大力弘扬社会公序良俗,为尽化社会风气贡献力量。

(4)践行为民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富于爱心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5

 

在公司的发展中,保持员工思想的先进性,提高职业道德的水平,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们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群众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了广泛调研,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盼,征集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为此次调研打下夯实基础。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政工系统抽样的方式,在全公司系统各个单位开展了员工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共有285名员工参与了问卷调查,占职工总数的66.13%。其中:公司股级以上干部42人、员工243人。

 

总的看来,公司系统员工思想状况是健康向上的。思想主流积极,重视道德理论学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关心公司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认同,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从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度较高。

 

(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推动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评价较高。

 

(三)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集中度较高。

 

二、客观分析公司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司系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探索和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做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部分群众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仍心存担心和忧虑:

 

一是等待观望心理。

 

二是消极畏难心理。

 

三是应付推诿心理。

 

三、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引导的应对措施

 

(一)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思想道德的觉悟性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当只是成为一个不切实际的口号,而应当从多方面在员工的观念中得到重视,使其真正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企业发展、社会发展带来良好的效应。

 

一要践行“四个坚持”, 找准针对性。一是坚持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三是坚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探索新思路、载体和方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变被动“灌输”为自然“渗透”。

 

二要着力“四个强化”,注重实效性。一是强化形势任务教育。二是强化政工队伍建设。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把好经验做法变成制度。四是强化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定期收集和分析员工队伍思想动态,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基层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经验。

 

三要做到“四个加强”,增强贴近性。一是加强感染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导作用。二是加强亲和力。通过网络政工平台、微信群等形式,增强工作的亲和力。三是加强原动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员工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动力。四是加强融合力。融入情感,正确地运用情感交流法。

 

(二)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建员工思想道德的学习环境

 

企业的建设,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员工的参与,并且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明显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增强工作质量。这有赖于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因而在多元化价值的取向情况下,必须加强对其的培育和践行。

 

一是以人为本凝共识。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需要,选择职工最关心的切入点,采用职工喜闻乐见、新鲜生动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以积极维护职工的权益、疏导职工心理健康、帮扶困难职工为切入点,感受职工心灵,倡导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是载体丰富抓学习。通过开展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道德讲堂、青年大学堂等形式,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及其深刻内涵;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坚定不移推进“两个转变”。

 

三是不断创新唤活力。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冲击,部分员工价值观念的涣散,对公司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是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公司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当科学地建立各种引导机制,通过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员工尽心尽责,自觉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三)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企业思想道德活动的开展能力

 

提高公司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载体上加以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必须通过具体的方式。公司本身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集合着大量的社会人员,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因而,公司必须抓住思想道德的实质,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呈现在企业员工面前,使其能够真切的感受,从而在实际活动中获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一是思想引领,提升道德境界。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得员工牢固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意识,深刻领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精神,切实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品德。

 

二是党员带头,强化修身律己。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落实,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导社会风气,营造全民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三是知行合一,推动以德育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调动全公司所有员工共同参与。

 

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集中性与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相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灵魂,也是企业员工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与否的核心因素,在基层工作中弘扬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时间长、挑战性大的重任。

 

唯有以长效机制为保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畅通渠道,让员工在长期的企业文化熏陶中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方能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6

同志们:在全国政法系统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央政法委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今年政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更好地担负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神圣使命。我局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政法委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管长远、管方向、管人心的重要任务来部署开展,要紧密结合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坚持创造机会,创新载体,活动形式上有声有色,生动活泼,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做到人人必须参与,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真正实现让“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无愧于职责使命的司法行政干警。根据安排,下面就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我谈三点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是党和人民对政法机关、政法干警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把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组织引导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在促进科学发展、履行工作职能上创先进、争优秀。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促进和谐、创建平安的经常性保证,要履行好维护稳定第一责任,调解纠纷,化解民怨,协助党委政府开展群防群治,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保平安、促和谐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服务群众的经常性机制,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关切和期待,多办实事、好事、群众欢迎的事,为人民群众提供细致周到的司法服务。全体司法行政干警要深刻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及实现“崛起皖北”的目标任务,深刻认识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认真贯彻落县两会精神,紧密结合固镇实际,切实解放思想,找准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结合点,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提出切实可行、务实有效的措施,按照抓好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要求,迅速行动,全面实施,稳步推进,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固镇县“崛起皖北”提供公平公正的和谐环境。

二、把握关键环节,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墙壁上,而要落在学习中、行动中、干事中。机关要行动起来,基层所也要行动起来,下面不行动,光是上面热闹,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离开本职工作另搞一套,而是要求同志们把自身承担的任务、从事的工作做得更好。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和日常工作融为一体。根据活动方案的安排,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今年2月开始,到12月结束。共分动员部署、教育实践、总结提高等三个阶段,并重点组织开展大讨论、下基层、大评查、大练兵、警示教育、形象展示等六个方面的活动。同时突出特色,体现实效。通过为期近一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司法队伍,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在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局党组将以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管理制度、抓好集中整顿、严明党的纪律为重点,狠抓干警纪律作风,下决心解决少数干警纪律观念淡薄、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创新本领欠缺等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工作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廉洁、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要以充分发挥干警主观能动性为基本途径,着眼于工作的整体推进,结合年度总结评选活动,掀起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先锋模范的热潮,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全面进步;要以健全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为抓手,加强对干警履行岗位职责的考核评比,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确保司法行政队伍作风有新进步,精神面貌有大改观,树立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突出司法行政特色,务求做到“四个坚持”

司法行政干警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要努力成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工作开展的方方面面,切实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1、坚持“三个至上”。忠诚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司法行政干警的首要政治任务。司法行政干警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做到党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人民在心中,带头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司法行政队伍永葆政治本色,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2、坚持服务为民。司法行政各项职能特别是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部门和行业,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服务人民群众是司法行政的根本职责,也是司法行政的独特优势。服务为民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深入开展“春浓”工程,巩固“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司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7

关键词:做好四个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

强调“必须在创建各种精神文明活动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人们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未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本文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有多年研究经验,现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为例,将“四个融入”充分做好并落实到位。

一、加强文明建设,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制度管理

最近一些年来,在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党政领导班子积极展开宣传工作,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抓好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五个文明建设,积极贯彻企业发展惠及职工的原则,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和需求,营造良好地学习氛围,建设一支政治性强、风气好、团结一致、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领导集体。在领导集体的带头作用下,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展开宣传,以展板、画册等多种形式取得良好地宣传效果,充分展现了该公司浓厚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和环境,为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实现安全、和谐、富裕、文明的理想状态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构建和优化一套高效完善的领导、监督、激励奖惩机制与规章制度,充分保障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以上率下机制,统一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完善激励奖惩机制,利用健全的奖惩制度,奖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表现优异的先进分子、模范人物以及优秀工作者,可采取相应的表扬、肯定、激励、奖赏等措施,对其进行鞭策和鼓舞,同时带动后进者。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对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言论和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和惩罚,促进干部职工对善恶进行明辨,积极宣扬真善美,贬低假丑恶,指导干部职工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树立道德品牌,把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工作生活

榜样在无形之中有强大的力量。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将民间的英雄善举挖掘出来,提高职工情感的认可度,并带领职工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草根善举的传颂再造了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厚重道德围

在“树得起、立得稳、职工服”的原则的指导下,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自2008年4月开始就定期进行“四德”先进个人与“十大四德”年度模范人物的评选活动,利用生活中模范榜样的真实案例在公司内建设了一片思想高地,对职工群众为企业做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一个个鲜活的示例在宣传平台中得到积极宣扬和传送,积极传递道德正能量。

(二)活动载体的创新推动了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文明建设进程

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积极举办“道德讲堂”,让集团内部的优秀道德分子将自己的道德故事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给全体员工,宣扬榜样先M事迹,让职工学习榜样,以榜样为目标,创造充分正能量、道德风气良好地活动氛围,并以此作为科学的载体与手段,深入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展实践养成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良好地行为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优良的道德氛围必须通过先行者的积极创造。2012年起,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爱心志愿者小分队在“文明河南”、文明有礼河南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赴山区扶贫济困、维持马路交通秩序等活动中都作出了积极努力,献上了自己的爱心,长期坚持不断地展开实践活动,在整个矿区中树立了良好地道德形象和精神文明风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4986人次志愿者参加了各类志愿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身导向,努力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全心全意为他人提供良好地服务。

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通过集“讲、教、行”为一体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职工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挥道德教育品牌载体,通过工会、团委、宣传科等活动平台,积极展开相关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好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举办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指导全体职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在心中,并付诸于行动。

四、坚持以文化人,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熏陶

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党员干部在无形之中发挥自身优势和领导带头作用,通过各类载体和文化形式,对职工进行熏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施效果。结合公司文明创建工作的实际现状,创建《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图解》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图册等艺术形式将核心价值观、公司的辉煌成就等内容充分展现出来,为传统文化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内涵。积极促进基层文化领地发挥自身优势,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广播体操、爬山等各类文体活动,为职工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加快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政治实践工程。平煤股份平顶山天昊实业公司是一家中大型煤炭企业,其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位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必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将“四个融入”的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创建良好地工作氛围,强化人文关怀,以此保证矿区、职工家庭以及社会同心协力形成强大的正效应,进而更细致、全面、妥善地做好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 边疆民族地区 文化建设 法制建设

1.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守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走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而边疆民族地区又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便在边疆民族地区。这一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基础更薄弱、条件更差,也更为贫穷落后,所以更需社会的关注。而边疆民族地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道强梁,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由于长期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内地轻边疆,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体制机制、财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均难如人意,由此导致了文化建设主题缺乏,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塌陷”等问题。在日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边疆文化正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也面临着新旧文化间的碰撞。因此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要从空间、经济、人文环境及固有道德理念上逐步打破相对封闭的思想和环境,从而实现地区文化、道德理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2.2法律与传统道德的裂缝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究以礼立国、忠孝廉耻。但由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对低下,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 “传统道德”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依然大有市场,封建礼教、宗族观念等依然是广大农民判断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与贫穷落后相伴而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仍然存在我国广大的边疆民族地区并冲击着现代法律。

2.3减少行政对司法的干预

在我国的法制史上,司法历来就是与行政合一的,这一体制,使后来的执法者与老百姓都产生了一种极其错误的思想:司法,原本就该是行政的附庸。这一思想,不仅使司法在实现独立的路上困难重重,也使司法的终极权威性大打折扣。在我国的体系中有一种极为奇特的类型:诉讼类。且不说诉讼当事人去是否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单就他们的心态就已十分耐人寻味了——他们寄希望于某领导的批示来影响司法,以加重其在诉讼中胜诉的砝码。

2.4宗教影响力和宗族权威性削弱了法律权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落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组织发展尤其迅猛,信众与日俱增,宗教组织在农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法律权威构成了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宗教组织做了一些有益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好事;另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的宗族权威已超过了法律的权威。尤其在宣讲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化解重大社会矛盾事件方面,正如一些基层干部由衷的感叹道:“书记、乡长不如族长,政策、法规不如族规。”

3.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策

3.1解决“文化塌陷”

应当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及边疆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以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依托,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立足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是稳固社会发展,推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内容。以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创新的地区文化机制,这是凝聚民族文化、和谐民族文化,将“荒废”或游离状态下的民族文化重新整理并传承下去。

(2)活跃边疆民族文化,促使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与继承

在一定程度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具有封闭性和宗教性。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下,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从原来的封闭慢慢与外界接融,在不失传统的同时,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要促使边疆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必须通过强化领导责任、注重多元投入体制建设、广泛开展边疆民族地区与各类新文化的交流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特别要有针对性的利于边疆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文化政策,才能有效的促进其文化的良性发展。

(3)创新边疆文化形态,以更加现代的面貌迎接社会的发展

我国边疆民族文化灿烂而丰富,但如何以现代的姿态迎接社会的发展需求,是解决“文化塌陷”的重要举措。边疆民族文化以传统单一的形态发展下去,势必会在新的社会文化中所湮灭。所以,创新边疆民族文化形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新的文化,更有助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3.2在法律与道德间寻找契合点

法律之所遗,道德之所补。法律与道德同为社会良好秩序的维护者,二者相辅相承,应共同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安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相应经济基础的欠缺,法律往往是以蛮横生硬的方式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加上缺乏磨合,法律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处境如同在夹缝般左右为难,原有的边疆民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产生了冲突。虽然法律与道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法律作为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为绝大多数人制定的,这就注定了法律将被普及并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边疆民族地区各地的传统道德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边疆民族地区,不能要求法律去服从地方道德,而应当在尊重当地人的传统道德和习俗又不违背法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法律为核心的新道德体系。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离不开广大边疆民族地区法制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广大边疆民族地区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意识,改善法制环境,实现工作法治化,无疑意义深远。这就要求边疆民族地区的每一个规划者、执行者应早日摆脱边疆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能够得以顺畅、快速、高效的推进,尽早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人民接受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加快司法改革,实现与维护司法独立

我国千余年来实行的行政与司法合一的弊端一直波及到今天,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问题尤为严重!基层行政与法检的关系依然职权不清,不仅行政机构远比司法机构庞杂,而且职能上多变,虽然行政权限较小,却可以随意插手司法,等部门,行政命令可以对抗甚至取代司法判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司法的公正和权威性面临着严峻考验, 同时,边疆民族地区对行政命令过分信任与依赖,使得司法面临重重障碍,这样就造成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导致错案、冤案的发生。因此,在边疆民族地区应尽快划清司法与行政的界限,实现和维护司法独立并有效监督地方行政是当务之急。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明确各个行政机构的职能,避免职能的冲突与重叠,消除争相管辖现象,确定行政越权、司法违法的责任及其承担,将有效消灭行政意志在司法领域中的横行,维护法律公正正义,净化审判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将有效的维护司法的终极权威形象,使边疆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更加认可和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完善地区自治制度

地区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巩固农村社会基层政权,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一是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利;二是改革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体制,建立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务管理机制,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及时解决在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杜绝宗族、宗教凌驾于政策法律之上;三是在边疆民族地区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和控制的体系,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的领导机制;四是完善边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巩固并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人民心中的价值观都起着“先行军”的作用。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教育,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凝聚力和向心力,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都对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边疆民族地区宣传、普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党积极审时度势,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和增加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头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激发活力,大力倡导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构建和谐民族,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形势政策教育,是创建民族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胡恒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北方经济,2012,(05)

[2]闫艳丽.关于少数民族经济房展方向与目标的研究[J].经济时代,2011,(08)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

一、概述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级手段,它是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一种软性约束。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中所有人员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奉行的目标和采取行动的标准。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优秀的企业价值观体系,尽管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个性化特点,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但一个优秀的组织及其成员所需具备的精神品质是具有相似性的。

二、价值观作用机制分析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认为员工-企业价值观匹配是员工-企业匹配的最基本与核心的部分。也即员工能否在企业目标下协同工作,直至达成企业目标的关键在于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的匹配。这里的匹配是指员工与企业各自持有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程度。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当员工自身的价值观与其所在企业的价值观一致时,他们对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水平,较低水平的离职倾向,较高的企业认同,从而达到管理企业,实现企业目标的作用。

员工-企业价值观的匹配是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内化为员工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的认知过程。它是由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推广者、员工、推广工具和推广方式等基本要素有机匹配与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过程。匹配的内化机制是员工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将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运行方式之总和。主要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机制,价值理论学习与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联动机制,从教化、体验到体认、固化的过程机制,并且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过程,包含着从理论形态向常识形态的内化过程,也包含从常识形态向理论形态的反刍过程。

三、确立企业典型价值观

企业典型价值观构成了员工-企业价值观匹配的基本内容,是价值观匹配的基础和前提。世界500强企业的价值观表述参差不一,但其核心不外乎诚信、责任、尊重和协作等。

1、诚信

安利公司价值观:伙伴关系、诚信、个人价值、成就、个人责任、自由企业;百事公司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开诚布公、多元化、包容性;飞利浦公司核心价值观:客户至上、言出必行、人尽其才、团结协作。这些知名企业直接将诚信奉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此外,星巴克的“为客人煮好每一杯咖啡”;统一企业的“三好一公道”——品质好、信用好、服务好、价钱公道,也间接的体现了诚信经营的价值观念。诚信古往今来都被看作是做人之本、立商之本。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没有人敢和他交朋友;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顾客就不敢买它的产品,企业员工也不敢替它卖命,更谈不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责任

诚信的一个重要基石就是责任,做人做事要有责任心,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IBM的核心价值观“诚心负责、创新为要、成就客户”体现了责任这一价值理念。杜邦公司的“安全、健康和环保、商业道德、尊重他人和人人平等。”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松下电器遵奉的“十精神”中“工业报国精神、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发展精神”也体现了企业这一微观实体对于社会及其发展的责任意识。如果有了企业及其员工对社会、对产品的责任意识,三鹿集团的大厦也不会在“毒奶粉”事件中轰然倒塌。三鹿集团的失败不仅仅是检测手段的失败,其实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失败。

3、尊重

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归根及底源于人的发展,尊重既表现为企业对外部顾客的尊重,也表现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尊重。尊重客户及其需求,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才能使企业的产品获得永远的生命力,使企业顺利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企业内部,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对人才的尊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柯达的核心价值观:尊重个人、正直不阿、相互信任、信誉至上、精益求精、力求上进、论绩嘉奖;肯德基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顾客满意、沟通合作、奖惩分明、提供机会;麦当劳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清洁、价值。这些著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无一不体现了“尊重”这一理念。

4、协作

团队协作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现代企业是一个个规模庞大的有机组织,企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成员的相互配合、协同运作。企业正确的管理文化,员工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基础。但协作并不排斥个性和特长,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是员工共同完成企业目标的保证。企业需要的是员工具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并提供合理的协作方式,从而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充分发挥集体中每个人的潜能,实现企业目标。

四、价值观建设的设想

1、建立制度主动推广

员工-企业价值观匹配的要素,企业的典型价值观、推广者、员工、推广工具和推广方式,以及各要素的有机匹配和相互作用过程需要一个载体,这一载体即“制度”。

制度是根据企业典型价值观来设计的,必须反映企业基本的价值观。制度是价值观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制度的设计必须以企业价值观为基础。

制度是联系企业价值观、理念、原则和员工行为的纽带,企业价值观将沿着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的理念、原则企业制度员工的行为这一主线发挥作用。

法律、法规通过倡导人们做什么、禁止人们做什么,而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而这种导向作用的基础,就反映了一定的价值观。如同法律法规一样,在企业里,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既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形式。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一方面要明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最终要落实到企业的行为上,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或贴在墙上,成为标语与口号。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那么有规章制度反而比没有规章制度更让公司蒙受损害。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设计,要使核心价值观有规范、可考核,使之落实到员工日常工作行为中去。

为了使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得以落实,联邦快递公司制定了“员工公平对待条例”规定:受到处分的员工如觉得处分不合理,可以在7天以内越级投诉到自己上司的上司。隔级上司要在7天内开一个“法庭”来判定员工正确,还是处分的经理正确。如果员工对结果还是不满意,还可以继续往上告,目的是确保员工得到公平对待。这样,各级管理层就要公平地对待手下员工,在公司里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

2、树立榜样

树立典型模范形象。迪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把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可见,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企业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南方都市报》里有一个记者,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在足球比赛结束后很快就能写出几千字的精彩足球评论,因此被任命为《南方都市报》体育版的主编。从而树立起《南方都市报》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价值观基础。

3、企业领导者身体力行。

价值观建设不是能够自发形成的,而是应自上而下的自觉建设而成的,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应是价值观建设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

4、持之以恒。

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由组织的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某种文化特质,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再由一个个团体传播给每一个人,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积极强化。(作者单位: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国平.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6).

司法核心价值观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家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于文化。”说到底,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管理,管理人的根本在于发挥好人的心智,人的心智的发挥如何又取决于其所成长与生活的文化环境。因此,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成败会起到关键性作用。企业文化的根本又在于企业核心价值观,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执行、创新的根本则在于企业家。

一、实践提炼:企业家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路径

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具有时代的特色、行业的特色,更要求带有企业的特色和企业家的个性,决不能从书本或他人那里抄袭而来,而必须要从企业家所处的时代和企业家自身实践经历和对外部世界真切的感受和理解中提炼出来,如此才能使人信服,让人认同。

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八万员工,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齐声朗诵公司的“七精神”,即“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这“七精神”构成一种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工业报国”是就公司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强调发展工业,是为了振兴国家;“光明正大”是就公司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强调公司在与社会各界的交往中,光明磊落,真诚守信;“团结一致”是就公司中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言,强调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奋斗向上”强调的是对事业的开拓精神;“礼貌谦虚”强调的是对顾客的服务精神;“顺应时势”强调的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精神;“感恩戴德”强调的是员工对公司的忠诚。而这样一套价值观体系是由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根据当时日本战后物质匮乏的情况,而提出的“生产广泛需要的贵重生活物资,要像管理中心流水线一样,源源供应于世,以消除贫困,带来繁荣”的最初办厂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和发展而来的。

创建于1874年的杭州胡庆余堂药店,其所以能经百年而盛名不衰,与其独特的经营观念有关。其营业厅高悬的“戒欺”横匾,明确写着“药业关系生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这正是胡庆余堂在行业中争雄的诀窍,也是该企业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带有企业创始人胡雪岩的个人色彩。

二、艺术把握:企业家执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法

企业家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家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企业家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家确定了价值观体系之后,可以通过象征、语言、故事等各种方式表示出自己对价值观体系始终如一的关注,从而使广大员工也跟着来关注价值观体系的实现。因此,企业家严守企业核心价值观也是一门艺术。

(一)执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戏剧艺术

该方法就是企业家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显示自己对某种理念重视。例如,特里・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就讲到了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的一个故事:那时候杰克・韦尔奇还是一个集团的主管经理。他为了表示出对解决外购成本过高的问题的关注,在办公室里装了一台特别电话,号码不对外公开,专供集团内全体采购商使用。只要某个采购人员从供应商那里争得了价格上的让步,就可以直接给韦尔奇打电话。无论韦尔奇当时正在干什么,他一定会停下手头的事情去接电话,并且说道,“这真是太棒了,大好消息;你把每吨钢材的价格压下来两角五分!”然后,他马上就坐下来起草给这位采购人员的祝贺信。韦尔奇的这种象征性做法不仅使他自己成了英雄,也使每一位采购商成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英雄。

我们必须承认,象征行为在管理中的运用的确具有某些“演戏”成分,因此,在这种意义来说,企业家也是戏剧艺术家。

(二)执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录音艺术

企业家要抓住价值观体系,全神贯注、始终不渝、天天讲、时时讲。如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以服务作为经营的宗旨,该公司总裁简・卡尔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反复强调服务重要性。你从来听不见他谈论飞机本身的问题,他谈论的总是服务。他经常说,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不再是“以资产为中心的企业”,而是“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不再是“技术型或经济效益型公司”,而是“市场型公司”。

(三)执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摄影艺术

摄影家最关注的是什么,照出来的相片上的物景最能说明问题。企业家最关注什么,最明确、最清楚的信号莫过于“加薪”和“提拔”了,尤其是在企业发生变革的时期更是如此。人们通过观察企业给什么样的员工“加薪”或“提拔”什么样的职员,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到该企业以及企业家所遵奉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管理哲学。例如,松下集团在提拔有关人员的时候就有一条标准:听到国歌、看到升国旗会激动。因为,在著名的“松下七精神”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核心理念。松下集团认为如果一个人听到自己国家的国歌,看到自己国家国旗都没有一种崇敬之情,那么,这个人是不符合该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自然,也就不在晋升之列了。

(四)执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小说艺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推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范例故事,而不是大量资料数据。下面的事例足以说明:有一次,麦当劳帝国的创立者雷・克罗克访问加拿大的温尼佩格的麦当劳特许快餐店时,他发现了一只苍蝇,仅仅是一只苍蝇,可是它破坏了“Q、S、C、V”(质量、服务、清洁和价值)的原则。两星期后,温尼佩格的那位快餐店企业家的特许权被吊销了。在这件事流传开之后,绝大多数麦当劳餐店都拼命消灭苍蝇,他们想出各种近乎神奇的办法保持餐厅里没有一只苍蝇。这个事例后来成为麦当劳发展史上的经典故事,并不断加以创造,成为了对后来所有麦当劳员工具有教育意义“短篇小说”。因为,员工其实并不去考究该故事细节上的真实性了,而是在这篇“小说”里深切理解了麦当劳的“Q、S、C、V”的核心价值观。

三、破釜沉舟:企业家创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底线

企业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理念形成是以客观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原有的企业文化就可能会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企业家们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完全扬弃旧文化,破釜沉舟重新创造新的企业文化。

但由于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要尽量避免完全重建,最好是逐步发展和完善。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推行变革,这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程度。如果外部环境变动剧烈,企业成员一时又难以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应急情况下,企业领导也可以强行变革,以保证企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