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体育十篇

时间:2023-03-31 10:42:55

智慧体育

智慧体育篇1

关键词:大学智慧体育;顶层制度;共享共用;能力建设

时代在进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深刻含义。在这一趋势下,当前全国各学校为了本校的高考升学率和声誉,要求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投入大量时间,希望通过获得更多知识改善其今后的生活质量。其结果就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直线下降,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生考上大学以后,课余时间比高中阶段多了许多,很多学生开始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但如何科学、系统地锻炼身体,又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高考制度的制约,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为解决这一难题,大学智慧体育应运而生。大学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拥有其他行业无法企及的科技优势。大学应该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充分调动学校和学生的潜在能力,加快大数据建设,使大学生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健身,这对其个人和社会发展极其有益。大学智慧体育是全民健身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体育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必将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大学智慧体育顶层制度的制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对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大学的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改革创新,努力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

1.编制总体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是引领大学智慧体育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各学校应该组织体育专业的教师参与编写,并请相关的专家审查,只有设计好规划,行动起来才有方向性。

2.制订顶层制度。学校应该建立信息化工作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把各部门有机组合起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构建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标准化是基础,要形成数据框架、访问接口、数据集成、公共代码等一系列标准,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应用分析和共享共用

1.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大数据的收集整理是大学智慧体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体育课数据、课外体育活动数据、校园运动会数据、校园各单项比赛数据、各网站的体育健康相关数据、国家公布的体育健康数据等。

2.大数据的应用分析。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发现大数据的潜在规律和内在联系,通过统计分析建立模型,实现影响健康的溯源分析、预判分析和监管分析。数据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及潜在的天赋。大学智慧体育未来将不再是简单的视频播放,而是会升级到数据分析处理,成为大学的数据分析专业。

3.大数据的共享共用。大学智慧体育要充分运用校园、国家和社会的各种平台,积极整合,全面共享共用,提高系统的使用率,提高效益,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帮助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

三、注重大学智慧体育能力建设

1.专业人员队伍建O。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引进专业人才,配合各部门的工作,为大学智慧体育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2.资金投入。大学智慧体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学校不能只看眼前效益,应该有长远的目标。大学智慧体育的前期建设、后期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等每年都需要资金投入,因此学校应具备前瞻意识、大局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四、小结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智慧体育建设必将成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健康有望成为互联网大数据最具有价值的第四极,以及消费者和互联网的新连接点,其必将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大学智慧体育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未来大数据的应用必将对体育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必将颠覆传统体育健康模式。

参考文献:

[1]梁庆林.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方向研究[J].新校园,2015(5).

智慧体育篇2

一、什么是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是集维持型、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某些特点于一身,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一类教师,其显著特征是拥有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统一,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石。理论智慧是关于什么和应是什么的智慧,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观念等,为教师教育实践提供教材和工具并指明方向。教师的理论智慧体现了教师力求把握教育普遍规律的愿望和能力。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在教育规律的支配下,将教育理论的普遍规律与教师的特殊教育经验有机地整合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之中,能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具体问题的智慧。它是关于怎样做的智慧,是决定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因素。教师的实践智慧体现了教师应对经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即生成性因素的愿望与能力。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教师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承受挫折、自我激励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它是关于如何做得更好的智慧,是教师获取理论智慧、实施实践智慧、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动力和调节系统。“智慧型”体育教师是智慧型教师的下位概念,“智慧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体育老师也都应该具备。“智慧型”体育教师也是集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身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辨析判断、发明创造和主动适应的能力,以充分的理论知识及其创新能力作基础,在实践中既不墨守成规、传统呆板,又能灵活机动、巧抓时机地开展工作,在情感智慧的调配下,能恰到好处地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二、做“智慧型”体育教师是课改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改革精神只有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体育课程改革中“实践力量的人”是广大的体育教师。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但如果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工艺技术,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此次新体育课程改革力求与国际接轨,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变化较大,教师如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问题肯定也会接踵而至。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成为“智慧型”教师。智慧无极限,通过努力,“智慧型”体育教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达成。以新课程的推进为契机,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促进“智慧型”教师的积极达成,从而在课程改革中使教师和课程都得到发展而实现“双赢”。新体育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由于课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师的角色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成为体育课程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育的研究者。

三、怎样做智慧型体育教师

智慧体育篇3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改革

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应用中的瓶颈

1.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与特性难以发挥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各族人民生活和生产过程,与娱乐、宗教、斗争、劳动等活动的漫长历史演变密切相关,在从中汲取养料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多样化、竞技性、浓郁的民族色彩,融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特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优势,使之利于解决目前传统体育被推广、被挖掘不足,西方主流体育形式及精神冲击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现状的问题。但是同样也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甚理想,很多原有的本质与特性表现形式和功能难以得到发挥。比如受到场地限制,赛龙舟、舞龙舞狮等体育形式难以引入高校课堂,再比如受到资金、重视程度等的影响,诸如木兰扇、铜鼓舞、秧歌舞、滚铁环等民族体育项目很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目前很多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时大都以太极拳、初级剑术、长拳、跳绳、抛绣球、跳竹竿等强身健体的武术形式作为重点,对其他各类项目的忽视导致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中,只能按照“嫁接”“变异”“简约化”等方式呈现。事实上,少数民族体育存在文化内容与运动形式双重融合性。其表现出的形态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均需要与其他体育节目进行区分,但是教什么、如何去教等问题始终没有被彻底解决,尤其是少数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不顺畅等,更容易导致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核心难以完整的继承与发扬,教学中难以形成模式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状态,且缺乏专人指导,导致其教材稀缺,教师与学校难以合理定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与学生需求错位

学生和教师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认可度偏低的问题,与大学生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时难以参与其中,且在选课阶段只能在已经成型的项目中选择密切相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创造主动、活泼、生动、和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堂为基点,其开设自然需要以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期待、好奇心和兴趣为依据,如果让大学生自行选择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男女生的侧重点不同。从主观意识和个人体育锻炼需求层面出发,女生有可能侧重艺术性和技巧性的项目而男生有可能侧重于难度性与力量性的项目,如角力、摔跤、舞龙舞狮等。但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也存在“不成形”的教学原则,即教师必须学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动作示范,才能设定此项目,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被界定为规定型选择,而并非大学生可任意性或者自主选择的类目。此种设置方式就会导致大学生感兴趣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未必被选上,而开设的项目却不一定符合大学生及教师的兴趣,使大学生体育需求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当前活动方式中间存在错位。

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与智慧学习环境融合的可行性

2.1基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创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与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融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形式也逐步增加了信息化的特色。如教师和学生可利用移动客户端、电脑PC客户端等在网络中搜索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密切关联的内容与信息,从而丰富教学素材、资源。智慧学习环境作为一种可感知学习情境、提供适宜学习便利与资源的互动工具,其具备自主记录、评测、识别学习者学习成果及特征,敦促学习者有效学习的能力。在智慧学习环境塑造的要求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开发及改良,势必需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项目的特质与传承要求等为基础。但是考虑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电子教材梳理与种类较少,大多需要教师自行设计与制作。如此,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与智慧学习环境融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使用现实技术为学生呈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所需的各类真实场景,以便于在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的同时,增加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过程,恰好是教师重新学习、了解、研究、理解、创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如果教师可以真正抓住智慧学习环境构建的要求,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下加大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创新与传承力度,那么在实践应用中,教师方面“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与特性难以发挥”的问题很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2.2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培养的要求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需要教师预先学习,继而传授给学生,并非是学生真正参与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创新中。然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存在诸多的特殊性,比如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与之匹配的体育器材,表现技法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但需要掌控每个项目的体育运动技能,还需要了解该项目的民族文化内涵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与学生需求错位意味着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求还需要进一步被重视并切实应用在项目选择和创新设计中。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教师+讲解示范+练习”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找到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面对此种情况,智慧学习环境要求教师使用集成化课堂控制系统来控制学习终端,为学生推送学习资源。学生使用便捷的交互学习工具,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互动沟通的同时,可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效、成果,以及在学习感悟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存在的问题等。智慧学习环境所提供的虚拟学习社区、微博、QQ、MSN、微信等同步沟通通讯工具,能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程把控不足等问题,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继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基于此,结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和学生需求创新开发的要求,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和教学中建立智慧学习环境,可利于教师将智慧性的学习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等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反哺学生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习与探究。

3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革智慧学习环境构建途径

3.1“教学社群+学习社群”开发构建项目内容体系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需要包含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社群、学习社群、智能工具以及学习资源几部分。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革创新中引入智慧学习环境,首先就需要在教学方式与学习资源两部分进行调整。当前国内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聚集、聚居较多的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在引入高校后,高校所选择的项目大多表现为可有机补充高校课程,利于提升高校体育专业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利于帮助高校拓展多元化、特色的教学活动。比如根据学生所在民族地区的习性开展相近的民族体育项目,如壮族的抛绣球、跳竹竿、板鞋竞速运动、各类民族舞蹈以及汉族的扭秧歌、花样跳绳、拔河等。在着手于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开发与创新时,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与学生一起筛选可引入的本土民族体育项目,对学生感兴趣的民族体育项目的进行排序遴选,再结合学校的硬件设施及资金情况,选择出符合教师实践教学、学生智慧学习的体育项目及配套资源。有效学习是群体与个体共同构建的产物,按照目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革需求以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将教学社群与学习社群结合,共同开发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研究探索要求的体育项目内容体系。比如太极系列有太极推手、太极剑、简化的太极拳,木兰系列有木兰双圈、木兰扇、木兰拳,武术系列有鞭、棍、刀、剑、拳等,其他如抛绣球、滚铁环、踩高跷、跳竹竿、板鞋竞速、珍珠球、秋千、放风筝、八段锦、民间舞等都可作为高校开设民族体育课程特色内容体系的选择对象,供给教学社群和学习社群共同研究、分析和选择。此过程中,按照弘扬民族文化,开发现有资源的目的,教学社群与学习社群可利用自然资源、校内外资源以及媒体资源等,改造和开发本土民族体育项目,将其渗透到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等,通过改造和利用来提升教学社群与学习社群的合作能力、创新开发能力。

3.2丰富互动研讨模式搭建网络互助平台

智慧学习环境在实践应用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管理系统中充分利用好其他积累要素。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革的视角出发,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好微信APP、QQ软件等社交工具,作为时时“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课题、项目和课程相关信息、布置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平台。微信群、QQ群的视频上传功能,可作为教师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和评估上传者动作练习情况的渠道。从“互联网+”层面着眼,有条件的学校可探究具有校本特色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搭建项目教学网络互助平台,制作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虚拟教学模型。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理论课节数,并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其他高校体育教师共同在互助平台中为学生在线答疑解惑、教师之间随时互动探讨,甚至在网站平台中增加典型的民族体育优秀教学视频,便于学生和教师随时观阅与学习。此种操作方式一方面可作为“教学社群+学习社群”研究模式的补充,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民族体育教学模式、内容、评估体系等。

智慧体育篇4

李兴中

先说一个真实的实例,我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课上自认为发挥的很好,课后教研员与其他骨干教师一起评课,也都认为环节齐全,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教师思路清晰,专业水平高云云。我也沾沾自喜,认为上了一堂好课,我随便找了班里一个孩子,问他: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啊?孩子的回答出人意料:老师,我没听懂。当时我内心一颤,万没想到是这种答案。我的课设计的这么好,每个环节紧紧相扣,重难点讲解清晰,你怎么能不会?我开始反思,开始深度的剖析自己的课,我得出结论——没有分层教学。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差别,有的孩子听一遍就会,有的孩子看一遍书就会,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会。那么完整的课堂流程下来,还学不会的同学怎么办?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实现的方法便是分层教学——应对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这么多,如何实现面面俱到,达到分层教学呢?通过这次培训,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微课!

微课如何做?如何运用到教学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刚一接触,的确头大。但是钟绍春教授的报告,逐渐让我理出了头绪。从国际大环境看,信息化的普及已经掀起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任何事物脱离信息,都变得滞后。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迫在眉睫。教育信息化如何做,如何去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挑战,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改造我们的课堂?"智慧教育"应运而生了,他为我们在一线上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在"智慧课堂"的教育模型下,学生将认同学习内容,主动、个性化、尽可能以探究方式学习,最终培养智慧的人。

为期四天的培训,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专家现场讲解,边学边做边指导,少走了弯路,直奔主题。在这点上,真心感谢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团队给我们提供的帮助!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个人认为微课制作的思路大抵如下:

一、 课堂知识还原生活

课本上的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学,不想学的状况呢?归根结底,孩子们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共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愿意学,真心想要学会。以这种饱满的热情去接受新知,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任务驱使,引领学生,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让课堂上的每个孩子都要有相应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兴趣、认知水平、知识水平分类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布置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目标明确,让孩子们自主学习。

三、 知识的获取的多样性

知识的获取,无非三种方式:一是教师讲授,二是学生看书学会,三是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孩子听一遍就会,有的孩子看一遍书就会,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的孩子,都尽可能通过探究方式获得新知,做不了的尝试读懂,实在不行就听讲。并让其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微课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环节布置完任务,给孩子们提供三种可供选择的微视频,一个是引导孩子看书自学的,一个是讲授式的,一个是提示孩子小组探究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微视频,而且可以随意的暂停或是重复看。教师真正实现主导作用,完全发挥孩子们自主探究的主体作用。孩子们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才是困扰自己的最关键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会特别棒!先学后教,翻转课堂;以学定教,事半功倍,效率格外高。

四、 知识的评测、提升与拓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不单单是知识的获取,而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学科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提升。

一堂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发挥得多好,课堂氛围有多精彩,而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收获,实现不同认知能力的孩子都有相应的提高。个性化学习程度逐步深入,创新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智慧体育篇5

微课如何做?如何运用到教学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刚一接触,的确头大。但是钟绍春教授的报告,逐渐的让我理出了头绪。从国际大环境看,信息化的普及已经掀起人类历史上第四次的工业革命,任何事物脱离信息,都变得滞后。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迫在眉睫。教育信息化如何做,如何去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挑战,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改造我们的课堂?“智慧教育”应运而生了,他为我们在一线上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在“智慧课堂”的教育模型下,学生将认同学习内容,主动、个性化、尽可能以探究方式学习,最终培养智慧的人。

为期四天的培训,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专家现场讲解,边学边做边指导,少走了弯路,直奔主题。在这点上,真心感谢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团队给我们提供的帮助!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个人认为微课制作的思路大抵如下:

一、课堂知识还原生活

课本上的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学,不想学的状况呢?归根结底,孩子们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共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愿意学,真心的想要学会。以这种饱满的热情去接受新知,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任务驱使,引领学生,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让课堂上的每个孩子都要有相应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兴趣、认知水平、知识水平分类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布置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目标明确,让孩子们自主的学习。

三、知识的获取的多样性

知识的获取,无非三种方式:一是教师讲授,二是学生看书学会,三是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孩子听一遍就会,有的孩子看一遍书就会,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的孩子,都尽可能通过探究方式获得新知,做不了的尝试读懂,实在不行就听讲。并让其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微课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环节布置完任务,给孩子们提供三种可供选择的微视频,一个是引导孩子看书自学的,一个是讲授式的,一个是提示孩子小组探究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微视频,而且可以随意的暂停或是重复看。教师真正实现主导作用,完全发挥孩子们自主探究的主体作用。孩子们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才是困扰自己的最关键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会特别的棒!先学后教,翻转课堂;以学定教,事半功倍,效率格外的高。

四、知识的评测、提升与拓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不单单是知识的获取,而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学科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提升。

智慧体育篇6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体育运动;体育哲学;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016-05

一直以来,古希腊体育被认为是现代体育的起源,尤其是古奥运会,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哲学意味都被体育哲学各位论家诠释、阐发。在此中,古希腊哲学思想与古希腊体育运动之间的关联成为解释的关键所在。在先前较多的研究中,古希腊体育运动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表现”、“实现”特定哲学观念和文化理念的中介,而它的自性则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所以,厘清先前研究中古希腊体育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深挖古希腊哲学思想中蕴含的实践智慧,对古希腊体育作哲学认识论层面上的诠释,使之有着更为饱满的哲学思考内涵是该文的思维导向。

当在体育运动领域论及古希腊哲学家及其思想时,最常被引用的一个例证是古希腊为数不少的哲学家,尤其是伟大的师徒三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出色的运动家,其中还不乏奥运桂冠获得者[1][2]。以此为依据,在较为宽泛的历史文化层面来树立体育运动在古希腊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古希腊哲学与古希腊运动在形成伊始所具备的紧密关联。而在古希腊哲学家的原著中挖掘其思想内涵和论述与古希腊体育运动之间的关联则能开出另一条研究径路。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说

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被称为“爱智慧”(希腊语为philosophia)[2],意旨于对睿智的追求、热爱。但是凸显智慧的实践性,换言之确定实践智慧的内涵与意义的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区别为三类:“第一类是理论知识或科学知识;第二类是实践的智慧、实践的知识或者明智、审慎;第三类是技艺、技巧或生产的知识、制作的知识” [3](这三类分别对应希腊文episteme,phronesis和techne),本文所主要关注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出phronesis,即实践智慧这一概念。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智慧包含着伦理学与政治学,他们的研究目标是善和善的行为。国家和个人的善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而在实现善的过程中,实践智慧作为“一种体现为行动的知识”即实践知识,得到了凸显。

1.1 实践智慧与实践知识

亚里士多德崇尚知识,崇尚求知的生活,“他坚信人类光辉灿烂的未来只有通过持久不懈的学术研究、逐渐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并因而告诫我们说,按照求知的欲望行事、实现自我乃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从事理智活动、进行思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并且这种求知的过程――“一种从事智识活动并进行思辨的生活”,是一种人追求不朽的过程,是人最接近神的一种状态[4]3。然实践智慧中包含着实践知识这一维度。通过挖掘古希腊体育运动中存在的知识因素,尤其是当摆脱亚里士多德所提到的第一个知识类型(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束缚后,古希腊体育运动中具备的实践性知识,即亚里士多德所提及的第二种知识类型(实践知识)得以彰显,这是实现认识论层面上对体育运动理解提升的一个途径。

然而实践知识却是丰富的,首先它是一种属人的知识,更是一种“让我们的欲望行正道”的知识。而如何“行正道”则与亚里士多德之后提出的两个概念――权衡与直觉,及由这两者构成的话语性知识和直觉性知识密切相连[5]。

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的行为,尤其关注人行为的目的和方式这两个方面,而由权衡形成的话语性知识就是解决人行为的方式问题,而由直觉形成的直觉性知识就是解决人行为的目的问题。

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眼中,“实践的智慧必须是一种能够在与人类的善相关的事情上作出行动的合理的正确的状态”[3],而实现这一合理、正确的状态就需要人来“整体性”地判断“什么是对他有利的”[5],这一行为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权衡。所以说“实践的智慧的本质是权衡的”,且权衡的对象就是“那些我们并不永远如此的事情,比如医疗、航海”。从对实践智慧的界定出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著名的中道原则――以权衡的方式“在恰当的方式,对恰当的人,有所行动” [3],而并非是一种无原则的一味“折中”,同时这也是人最好的一种行为方式。

而直觉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思想。作为一位古典经验主义肇始者,亚里士多德对感觉经验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的强调是必然的,但它同时也区别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列举的方式,即从“大量的特例中找到逻辑层面上的共同点”;第二种则是当人面对只能在整体中被观察到的原则时,人的直觉体验就至关重要,他便如斯定义了直觉理性――“区别于在推理过程中展现的逻辑理性”,而是一种“本质性的定义”[6]。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强调直觉与实践经验的重要性,重视人的参与过程和直觉体验,更为甚之的是,直觉成为了直面本质的一种方式[7],是跨越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回归到特殊的途径[3]。所以通过直觉,人们就能把握行为的目的。

1.2 实践智慧的身体性

在论述完实践智慧中存在的实践知识维度及其权衡和直觉两个方面,但是真正要与个人和国家的生活发生关联,知识和德性需要与个体发生关联,那么身体这一概念却在此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但由于哲学界的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关注多从伦理学和政治学的角度,身体维度存在一定的漠视,时至今日,对身体问题的关注已是炙手可热,对亚里士多德对身体的描述的挖掘无疑有着对当今身体问题追根溯源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不像柏拉图,虽然两者都承认人身体的不完美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身体是人实现“理智生活”的一个中介[8]。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有着两个基本的界定。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已然被分为三个层次:一些被称为外在的善,另外一些则与灵魂与身体有关”[9]13,与身体相关的善即可被认作是“身体的善”,其中包含了“健康、强壮、健美、敏锐” [10],而在现代看来这些描述静态身体的形容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必须“在于行动”,“获得奥林匹克桂冠的不是那些长的最漂亮和最强壮的人,却是那些参与竞技的人” [9],所以身体的行为是实现善的一个必要途径,身体的善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再者,亚里士多德并不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样避讳身体的快乐,而相反他认为在身体的快乐中可以体现人“自制”的品德,并且这种“节制”的形成并不来自于道德、心灵的掌控,而更多的是身体快乐本身所具有的两种特性:第一身体快乐能驱开痛苦,只有过度的身体快乐才能治愈过度的痛苦,是从快乐的匮乏走向正常的品质,所以毫无疑问是一种向善的过程;第二身体快乐是强烈的,是天生的。[9]

可见,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中的权衡与直觉概念都在他对身体的阐述中得到体现和印证,如果没有身体,直觉经验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对身体快乐的正面肯定,实践智慧的善就无法在个体身上得以实现。同时身体也是古希腊时期个人参与政治和公共活动的一张必要的门票,亚里士多德也说过,“身体丑陋的人,不是我们所说的善的人” [9],所以身体也是个体通向集体的一个道路。

1.3 个人的善与国家的善

经由身体这一中介,实践智慧及其衍生――实践知识进入了个体和国家的生活,成为个人和国家形成善的一个基础。个体在具备直觉性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明了善的行为目的,通过权衡这一话语性知识,便可使自己行为的方式符合善的需要。在亚里士多德对善的描述中,个人的善是身体的善、灵魂的善和外在的善的三者结合,前两者又与第三种相区别。在身体的善中,包含着“健康、强壮、健美和敏锐”,在灵魂的善中包含着“节制、勇敢、公正和明智”,在高扬身体价值的前提下,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而这两种内在的善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表达,正如他所说“具有德性还是认为在于实现生活”,所以外在的“财富、高贵出身、友爱和好运”是内在的身体和心灵的善的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10]。在这三种个人的善的描述中,也蕴含着向最高善――国家的善的迁移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最高善,其他属人的善都是以其为目的,而城邦(古希腊的城邦实质上就是一个个小的国家,为了理解便利,本文在后面将其都写作为国家)的善就是各种技艺的目的,如战术、理财术和修辞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善。并且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完满的善应该是自足的,我们所说的自足不是指一个孤独的人过着孤独的生活,而是指他有父母、儿女、妻子,以及广言之有朋友和同邦人,因为人在本性上是社会性的”[10]。所以亚里士多德作出如下论断:“尽管善于个人和于城邦是同样的,城邦的善却是所要获得和保持的更重要、更完满的善。因为,一个人获得这种善诚然可嘉,为一个城邦获得这种善则更高尚,更神圣” [10]。在这一论述中,不仅包含了亚里士多德对个人善和国家善一致性的论述,但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善的重要性的认识。国家的善的体现和实现方式也与个人的善相区别,目的在于形成“共同体的利益”,即在于利益的形成的公正的分配。但是有一点应当值得重视,也被当代的伦理学学者发挥:“一个东西之所以在国家层面是好的,完全是因为他在个人层面上也是好的。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国家层面上的善为个人层面的善提供了根据。对亚氏来说,如果什么东西在国家层面上是好的,在个人层面上却是坏的,那将不可思议 [11]。”

2 古希腊体育运动与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契合

如若单纯从当前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伦理学、政治学视角出发,无法非常直接地与古希腊体育运动建立直接的关联,但是当身体性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中被挖掘后,古希腊体育运动,尤其是作为其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就能与古希腊的实践哲学形成互为印证,继而能在西方哲学发端之时树立体育运动的地位和价值。同时,古希腊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通向个体和国家的善和通向实践知识这两条道路是形成与实践哲学相互印证的重要条件,在社会历史层面上来说,古希腊体育运动也成为了古希腊哲学实践智慧的集中展示。

2.1 体育运动:通向个体和国家的善的道路

早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柏拉图主要持理念论的观点,所以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身体不能保证心灵的优秀,但是一个懂得思考的人一定会努力保持身体的平衡,拒绝过度的饮食”,但是柏拉图却又尖刻的指出日常的体育锻炼会让运动员变得缺乏适应性和懈怠,需要更多的睡眠[12]32。而亚里士多德高扬了身体感觉,重视体育运动,原因在于“健康的心灵取决于健康的身体”,“田径运动能让年轻人变成强壮、健康的公民并能在战时保卫雅典在和平时为雅典服务”[9]47,这就非常直白地印证了实践智慧中对身体性的强调和伦理学、政治学意义。而下面所阐述的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两个隐喻便展开了个体善的提升和国家稳定这两大实践智慧的意义。

2.1.1 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身体――自然隐喻

古希腊先民普遍存在着自然崇拜和人格神崇拜,一方面是对自然力量的畏惧,而另一方面也是对身体不朽的追求,然后太阳的东升西落,季节交替和风雨雷电,使得先民认识到“运动”(这里的运动是更为宽泛意义上的物质运动,而非体育运动)是自然力量的本质所在,所以先民用自己身体的运动来“模写”自然的运动,所以古希腊的体育运动就形成了“模写”自然崇拜和人格神的作用[13]。从对古代神话和身体运动的研究出发,这种“模写”作用的一个反映便可诠释为身体――自然隐喻,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体育哲学学者C.Jane和Darwin就揭示了各种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着大地与天空是身体――自然隐喻的两个方面:

他们转述了早在公元前522年-443年的Pindar的记载,“赛跑、铁饼和掷标枪、搏击、摔跤和战车比赛都是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认为其中“摔跤、拳击、赛跑和战车比赛都是与大地相关”,而“投掷性的如铁饼、标枪却与天空相关”,更深入地说,摔跤、拳击等运动模拟着人格神宙斯在大地上的动物代表――公牛,骏马的行为,而“甩出铁饼前所做的圆周运动正是模写着宇宙的一种秩序”,是一种对天空中太阳东升西落的圆周运动的模写,所以“铁饼只要求达到最远的距离,而不是击中某个目标”,但是圆周运动只是铁饼运动的一部分,这也暗示着“人是无法完美地展示这永不停歇的太阳的运动”。而人投掷标枪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古希腊人格神宙斯投掷其武器――雷电的动作,标枪在天空中的划过的轨迹也模拟着流星从天空中滑落的过程[13]。

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身体――自然隐喻实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完美的追求,也着重实现了身体在人与自然进行交流沟通时的关键性地位。这样身体,尤其是身体的运动,成为了实现人能力提升和对完美追求的先决条件,是模写了完美的天空和太阳。由此引发出的身体观便不同于近代心物二分观念深入人心后的身体观。在这一身体观中,首先,善和身体的美相关联,古希腊人对身体的一个信念:“(身体)超越战争、超越,对身体特定但是却普遍的一个信条:美貌由德性而来,成为美的才能成为善的” [12],而体育运动正是形成身体的美的一个最佳途径;其次身体的美所形成的善更是一种社会的教养,这样身体又与社会规范相关联,Norbert Elias更深一步地解释了古希腊时代的善是不同于我们当代道德意义上的善,而是“与军人和有教养的人的培养相关”,而“身体形象是其中的主导因素” [14]。最后,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又是行为的身体,是趋向于美的身体,是个人趋向于善的过程,同时具备了善的目的和过程。所以说,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身体――自然隐喻从实质上是一种善的体现,更为确切的说,是一种个体的善的提升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实践智慧个人的善的实现、展现的一种方式。

2.1.2 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个体――国家隐喻

如果说古希腊体育运动中存在的自然――身体隐喻是一个个体层面上善的追求,那么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个体――国家隐喻则是一个社会的、群体层面上的善的追求。然而这一个体――国家隐喻就体现在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场地、规则和教学方式的设置上,其中“正义”理念是隐喻的内核。

首先在古希腊时代,体育比赛必须在一个公开的场地上,在日光下进行,这是为了让神来见证比赛的全过程。拳击比赛都是没有现代拳击比赛的“重量级”概念,虽然这一方式在现代拳击运动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它的目的却在于,古希腊人认为只有这种无差别级的比赛才能展示最有力量和最强壮的人且不受制于体重,才能代表太阳这一“生命之源”的力量。在摔跤中,一个失败的身体姿势是某一方的背部触及了地面,因为这个时候失败者能感受到太阳的力量,而此时毫无疑问,获胜方正是代表了和行使了太阳的力量。可见,古希腊时代的正义来源于太阳,而在古希腊的体育运动中正是展示了这种正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将这种正义展示给社会大众,形成维系社会群体,形成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13]。

再者,尽管是体育运动或者是早期的身体教育,古希腊人尤其是雅典人拒斥特殊化。在Eliseo Andreu-Cabrera等人对古希腊时期体育运动与身体教育的研究中就发现了亚里士多德就反对音乐教师和体操教师对运动员进行区别化的训练,他坚持认为“年轻人应当受到所有种类的体育运动,而不是仅仅接受它们中的某一项运动训练”[15]。简单地看,这是一项古希腊身体教育的一种方式,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层次的政治学理念。不同于上面所提到的体育运动中的太阳隐喻展示了正义,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这种拒斥特殊化的做法是实现正义的一种途径。个体的身体在未经体育运动和身体教育时是私人的,为己的,但个体若要成为一个公共人物,抑或是政客、官员,从事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私人的肉体得到公开的展示,且需要进行近乎“全才式”的培养,这样个体的身体才能形成国家的公器,社会的、群体的、国家的善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古希腊城邦时代,作为“哲学王”的哲学家们有不少都是运动员。

通过揭示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个体――国家隐喻,可以打通古希腊体育运动中两大隐喻,个体的身体不仅仅在个体层面上与自然力量呼应,同时也能超越个人身体的限制,成为一种社会的身体、城邦的身体,个体与集体之间的鸿沟也同时被超越。

2.2 体育运动:通向实践知识的道路

暂且将古希腊体育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知识在学理层面上的联系搁置一边,古希腊哲学家们所创办的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就与体育场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希腊的哲学家在教授哲学的同时,还会教授各种运动技能。亚里士多德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府(对应的英文为Lyceum, 也有翻译为莱森学派,逍遥学派)就靠近古希腊式的体育场[7],在那里经常还会有哲学、政治学上的论辩。由此可见,古希腊的体育场所,不仅仅是一个人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展开哲学争论,学习哲学、算学、修辞学等知识的地方,所以先天的,古希腊体育运动就与知识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体育运动所包含的知识,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实践知识,却是另需一番论证,Healther L. Reid[16]对在知识层面上对古希腊体育运动(包括了体育教育)作出的重释是实现体育运动成为通向亚里士多德多崇尚的实践知识之路就是其中较为典范的。

Reid对古希腊体育运动在知识层面上的复兴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第一便是古希腊体育运动是“真理之争”。因为首先古希腊体育运动挑战着人们业已认可的答案,不重复原有的状态,充斥着不确定性;其次古希腊体育运动中是一种“开放和中立”的比拼,在其中形成的知识正符合了古希腊哲学的知识定位,“知识作为事实的表达必须是可信的且是可以被证实的,并不是一个所谓信念、意见”;最后,古希腊体育运动是通过公开展示的方式,由“共识”来确定胜负,而非传统、权威、信仰和暴力。

第二是蕴含于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善德之争”,它的基本核心是将体育运动对胜利的追求转向对善德的追求,亚里士多德的两位先师――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这种转向的积极倡导者。在哲学史层面上,苏格拉底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为主的研究导向转向于道德哲学。苏格拉底一直坚持体育运动应该是“离开那些现实的,追求胜利的目标,而是为了追求理想性的善德的目标,换言之,这就是‘爱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就能发现自我的存在,实现真正的幸福。柏拉图则与苏格拉底所走的类似“个人救赎”道路迥然相异,他的教育理念是追求“发展灵魂的哲思能力,最终形成社会领导能力”,所以在他看来,体育教育一方面需要参与者能理解规则,让自己的灵魂和欲望恢复到原初状态,一方面体育教育也能训诫灵魂,使之能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平,最终形成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欲望和灵魂的和谐。

由上述两点可以发现,与其说古希腊体育运动与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毋宁说古希腊体育运动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区别于理论知识的一种实践知识,其中追求真理与善,追求国家与个体的和谐正是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界定的关键所在,是一种身体化的实践智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践智慧中的“权衡――对不永远如此的事情的求解”的具体体现。

3 古希腊体育运动与实践智慧契合的当代意义

上文在阐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内涵的基础上,又以蕴含于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身体――自然隐喻、个体――国家隐喻及实践知识维度为中介,实质上就是挖掘了古希腊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实践智慧。但是这种深挖已然存放在博物馆中的历史故事,厘清其中的历史脉络是否有价值,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追寻这一历史踪迹的现当代意义是本文的要旨之一,其中它对植根于当代体育深处某些问题的反思更具有核心意义。

3.1 体育与知识关系

体育运动是否在传授一种知识?这一疑问一直困扰着体育学学者、体育教育学者。尤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这一疑问则更为凸显。随着教育学的日臻完善,“教育性知识”被界定成一种“命题式或理论化的理解”,它有着启发性的价值。而体育作为一门学校的课程,也用这种“教育性知识”来重新“装点”自己,努力能“自证”为一种“学术性课程”[17],成为一种和其他理论学科一样的一种“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体育教育有两个做法。Amour对此进行了描述:第一,体育课程中,“理论课和理论考试是寻常可见的”;第二,国家课程体系必须主导国家体育课程的设置。Hargreaves[17]等人对这两个做法提出了深刻的反思,他们尖刻地指出“(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理论考试的出现意味着体育教育失去了他最为优势的方面”,即便不停地在体育教育中强调理论的作用,但是绝大多数的体育课从本质上而言仍然是实践性的,身体性的。虽然Armour在身体维度对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这种身体与智识之间的矛盾进行重构,但是这种直接在体育运动、体育教育的体系中直插入身体概念是稍显突兀的,然后追寻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实践智慧,挖掘其中的实践知识却是一个正本清源的做法。

毫无疑问古希腊时代风行的体育运动、身体教育方式和当代社会的体育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身体与智识的和谐共处却在哲学层面上为当今体育教育、甚或说为“体育运动是否在传授一种知识”这一疑问提供了一条解释的径路。毋庸置疑,在上述的种种论述中,已经不难发现古希腊的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一种实践知识,区别于理论知识,体现着一种实践智慧。也正是由于古希腊体育运动的这一特性,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体育与知识息息相关,互为辅佐。

随着古希腊文明的式微,基督教统治欧洲,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层面上二元论得以延续,但是它有关体育教育,实践智慧的理念却被忽略[2]。之后兴起的近代哲学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心物二分”观念,身体不再被认为是“人类主体在世界的泊处”,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类理智――“我思”的高扬[18],身体成为了心灵“令行禁止的工具”[19],所以在中世纪,对身体的拒斥走向了极端,出现了宗教式的禁欲和苦修生活[2]。在这一知识背景下,体育与知识之间形成了隔阂,而在其中对身体的认识的跌宕便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一直影响了后期体育、体育教育哲学的思想。之后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始,体育开始从走向了学校,进入了教育化过程,在18-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科学和技术成为了时代的主导,体育便进入了科学化和课程化时代。虽然在这几个时代中,似乎体育与知识紧密联系,体育中充满了“理性知识”,整合了心灵与肉体,如Jesse Feiring Williams的将体育认为是“通过体育的教育”这一观点便是代表之一。基于将个体认为是心灵和身体的整合体,心灵是这一整合体的本质的观点,Williams认为“体育教育不仅仅只关注身体健康,也需要关注通过体育教育而达到的个体关系、情感反应、智力学习、团队行为、社会关系、情感和审美效果” [2]。可见在这一知识背景下,体育,包括体育中的人的身体只是一个被科学所分析的对象,它的知识来源于其他学科,体育中包含的运动技能甚至运动技艺不被认为是知识的来源,而是被解释的对象,与古希腊体育运动中所倡导的“实践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在现当代哲学繁盛的今天,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传统、尼采-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传统、莫斯-布迪厄的人类学传统实现了身体的重光[20],在这三股思潮传统的作用下,身体不再被简单的当作“肉体”,也不再是心灵和意识的附属。身体成为了“社会之构成过程中的多维中介”,“身体是某种兼具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实体,既形塑社会,也被社会所形塑”[21],由此身体成为了社会与个人的中介,也成为了人认识和影响世界的中介。针对身体的探讨还在深入了认识论层面,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指出:“所有知识都有其身体根源”[22]。虽然波兰尼对知识的身体性的论述有着深刻的认识论变革意义,有着冗长的论述,但是他却是将知识的根源定在身体之上的开始。在当代的体育哲学界,将身体纳入研究分析,甚至成为研究的主题之一[23],引发了国内大量学者的共鸣,但是较多的研究均是在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对身体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如体育中社会对身体的规训,体育中对身体的人文价值的体现等,所以只停留在身体的中介性意义上,但是最为知识根源的挖掘则尚未展开。从这点看,体育哲学中的身体研究就缺憾了与当代哲学的认识论研究的身体根源性挖掘这一方向的呼应。所以体育哲学中的身体研究还未深入到知识层面,体育运动中蕴含的“实践知识”就无法得到进一步挖掘。

古希腊体育运动与古希腊哲学中的“实践智慧”形成了契合。在历史追溯层面上,找到体育运动与知识的早期契合,身体的善是它们之间的中介。在哲学史演进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当代解读形成了体育与知识在当代哲学背景下再度形成契合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从古希腊体育至现代体育的发现又可搜索出一条实践知识沉浮的线索,为体育哲学中的认识论研究提够逻辑发展的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94.

[2] Mechikoff ROBERT A. 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ancient civilization to the modern world [M].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60,9,87,45.

[3] 郁振华. 对西方传统主流知识观的挑战――从默会知识论看phronesis[J].学术月刊,2003,12.

[4] 乔纳逊・伯内斯. 亚里士多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

[5] Schollmeier PAUL. Aristotle on practical wisdom[M]. Zeitschrift fur philosophische forschung,1989,43(1).

[6] Prosch, HARRY. Polanyi’s tacit knowledge in the ‘classic’ philosophers[J].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of phenomenology, 1973,4(3).

[7] Schollmeier PAUL. Aristotle on practical wisdom[J].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sche Forschung, 1989, 1:124-132.

[8] Todes SAMUEL. Body and world [M].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1:12.

[9]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1:13,140.

[10]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2,18-19,6.

[11]李绍猛. 稳定性与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政治学》第5卷新解[J].世界哲学,2010(3).

[12]Spivey NIGEL. The ancient Olymp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57.

[13]Gregory C JANE. Hypothe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ZEUS and athletics in ancient Greece[J]. Sport history review, 1974,5(1).

[14]Elias NORBERT. Sport et violence[J]. 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1976,2(6).

[15]Andreu-Cabrera ELISEO et al. Play and childhood in ancient Greece [J]. Journal of human sport & exercise, 2010,5(3).

[16]Reid HEATHER L. Sport, philosophy, and the quest for knowledge [J].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sport,2009,36.

[17]Armour KATHLEEN M. The case for a Body-Focus in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J]. Sport, education, society, 1999,4(1).

[18]Todes SAMUEL. Body and world [M].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1:13.

[19]Turner BRYAN S. The body & society[M]. London:Sage, 1996:9.

[20]汪民安,陈永国. 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1.

[21]克里斯・希林. 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8.

智慧体育篇7

一、以趣引领是构建有效体育课堂的前提

万事趣为先,兴趣乃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课保持持续、浓厚的兴趣,方能集中课堂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朝着老师指向的目标和布置的任务去努力,为此,学科教师务必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下一番苦功。一线体育课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努力寻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诸多措施,使班级学生在充满智慧的教学中自由驰骋。

1.课堂导入要引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饶有兴趣的课堂导入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眼球,极快地抓住学生心理,使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迸发出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作为学科一线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出契合教学主题的最佳课堂导入情境,让学生较早地步入体育课学习和练习的殿堂。笔者在长期教学实际中,较好地遵循了这一原则,力求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无论是室外体育课,还是室内专题健康课,教师都尽最大可能采用合适教学的形式,创设出既迎合学生口味的生动教学情境,又提升的课堂知识的达成度。例如根据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时场地可以采取正方形、半圆形的队形,有时则可以采用弧形甚至是五角形等不同常规的场景设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起了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兴趣。即使看似平常的准备活动,也应采取创新思维形式,让同学们有耳目一新之感。传统体育课堂的准备活动,往往由教师包办一切,“松松手”、“踢踢腿”、“集体跑跑步”之类的,尽管这些准备活动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作为教师,不妨试想:能否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类自主练习呢?若能采取这样准备活动的形式,便可以预测学生的投入程度和兴奋程度了。事实上,任何活动只有唤醒学生的兴奋点,它才会出现良好效果,进而使体育课教学朝着教师预期的方向前行,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需激发学生兴趣

与各门文化课一样,中学体育学科每节课都有其需达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情感价值观提升。体育学科教学要通过各项技能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不仅要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上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还应注意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塑造他们的优良人格。大凡面对各项运动项目,尤其是球类项目时,大多数同学都会很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常常是肤浅和杂乱无章的。比如篮球项目,尤其是男生,他们只知道拼命哄抢,大有自娱自乐之意。殊不知,篮球也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需要发扬集体协作精神,而不是大搞个人英雄主义。作为学科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教育,列举一些典型的、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事例,这样方能达成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再如笔者在教学“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带领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巧妙设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设计如下:垫子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用处?为什么要将垫子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因势利导,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把知识和技能纵向连贯起来。在进行前滚翻练习时,笔者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形式,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同学们兴趣盎然。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以法促行是构建有效体育课堂的关键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是通过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科学方法,借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创新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感悟道理,唯有如此,才能提升体育课教学的最终实效。学科教师需要从思维和方法等方面作出努力,要求我们着力做好以下方面:

1.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主动练习的方法

日常体育课和其他文化课程一样,是学生诸多知识门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既不能将日常体育课理解为放松课、调节课,也不能将体育教学简单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的课堂形式,更重要的则是要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让这些方法扎根于学生内心深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体育学科的内在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似或相同的成分,例如面对初三学生中考的几个项目,教师要教给学生相关动作要领,并进行相当次数的技巧示范。同时,教师还需通过共性项目来进行比较,找出细微差别,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位学生掌握要领,发挥出最佳水准。通过诸如对比短跑与中长跑项目,跳绳与原地跳跃,铅球与掷实心球等,最终提高学生中长跑、跳绳和掷实心球的能力。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甚至身体状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相应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而确定,努力寻找它们的共性。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让他们主动感悟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和活动能力。

2.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智慧体育篇8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听了曾老师讲的《爱与智慧的终身教育事业》后,对于教育,我更加相信和实践着,爱,可以感动心灵,可以启迪智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没有爱与智慧,就没有教育。

我之前一直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只要解决知识传授的问题就可以了。其实教育不单单“传、授、解”知识传授的问题,教育更应研究孩子的心理需要,与孩子的心灵对话;教育更应给予孩子美好的期盼与希望,给孩子前进的勇气与力量;教育更应该在孩子的双翼上安装好发动机,努力推动孩子主动成长。这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可以奏出美妙的乐章。我们要做熟知学生“音域”的教师,用关爱去拨动这根独特的琴弦。特别是每每班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学困生,我们知道,学困生的行成有许多因素,我们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学困生的潜能是巨大得,他们一样有梦想和追求,只要我们科学引导,大胆探索,我们就能找到适合学困生的教育。所以,教师要十分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喝彩,给他们激励,点燃他们成功的希望。“今天要让教育适合学生,而不能让学生适合教育。”曾校长用他的实际行动和成绩如是告诉我们,我们教师要努力创造更好、更优、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用爱与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

哲学大师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们教师要善于在智慧的教育天地里,用自己的满腔的师爱推动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让爱与智慧同行。

听完陈老师的课,慢慢回味,咀嚼,其实教育的智慧就是教师的智慧。他需要教师的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教师的师德去感染、去熏陶每一个学生。毛泽东一生最敬佩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特立先生,因为他们都有渊博的学识,都有公正无私的精神和崇高宽广的胸怀。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此刻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他虽然有点古板,但他对学生却极其认真负责。鲁迅每每念及,总有说不尽的感激。著名文学家魏巍笔下的蔡芸芝先生,温柔善良,她以爱和诗化的语言给学生以心灵的引导。因此作为教师,惟有透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的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瞭望到灵魂工程师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

智慧体育篇9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尹恩德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各项信息化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以应用为核心,强化服务职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8]。金江军[9]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表现出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三大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四、结束语

智慧体育篇10

教育智慧的生成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教育理论的掌握是教育智慧生成的基础,教育智慧正是基于前面的条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而来的。教育智慧是智慧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主体是教师,主要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由此阐述来看,教育智慧有其丰富的内涵,而且教育智慧的生成也不是教师皆可以实现的,即便有潜力的教师也并非能做到兼顾所有的内涵,但这并不是否认此论题的可行性。正如在此之前所述,智慧一词的本意既有认知自身局限的明智,还有对于智慧之境的不懈追寻之意。因此,朝向教育智慧之境的探索注定了教师在此过程需要自我认知和剖析,这是一个不断接近教育智慧理想之境的过程。

2教育智慧的价值取向

2.1教育智慧内隐道德和人文关怀

鉴于智慧的本意即有道德的隐喻,加之教师这一特殊主体,教育智慧自身便具有其道德伦理的价值取向。在希腊语中,对智慧一词赋予的价值内涵有道义和良知,以此区别于欺诈和狡黠。教育智慧即是要教师知道如何辨真假,识善恶,即在教育实践中辨识教育现象的善恶,合理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做到去伪存真。正如肖群忠在《智慧、道德与哲学》中指出,智慧是真理性认识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智慧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是一种指向人的心灵、情感和身体的关心。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在此扮演的是关爱者的角色,以一种全神贯注的特殊方式对待学生,这种关注或全神贯注是完全接受性的。当教师真正关爱别人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意识结构强加于人,而是感受到他正在遭受的事情。教育智慧处处体现着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引导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同时让学生获得自由和幸福,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智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自由和幸福。

2.2教育智慧是对技术性教学的批判

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因为真正的教育是精神创生和灵魂的感召,如果教育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行为,那么教师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事实上,真正的教育离不开教师,尤其是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一直以来,教师利用权威极力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确定的轨道之中,也把自己限于各种规范之中,排斥任何意外事件,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教学时机。教师个体丰富的知识受到忽视,关于教育实践的知识没有去积累与反思,而这些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正是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来源,在这种技术文化的影响下,教师积累教育智慧的权利被剥夺了。这种传统教育不仅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使学生拘泥于刻板。教育智慧是唯有人才会有的,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将学生看作整体性的具有生命的人。

3教育智慧的生成途径

教育智慧不同于教学理论,也不同于教学技能,既不可通过学习和传授获得,也不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的,只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去探索积淀下来,教育智慧的生成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智慧的生成,突显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作用。这种魅力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形成对学生感召。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其二,熟练掌握教学专业知识,增强思想的深刻性。这种教育智慧可凝聚学生的向心力,实现对学生精神上的感召。

第二,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机智地化解教育矛盾和冲突,形成个体丰富的智慧积淀。有学者说,教育智慧的发挥就好比画家作画的过程,最初在头脑中仅有一幅画的大致雏形,创作是在一个时间内与作品进行不断对话的过程,最后的作品往往也会出乎画家自己的意料之外。教师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可赋予意外情境以教育意义,从而超越冲突建构动态的教学和谐,闪现智慧之光。

第三,教育实践后的反思升华教育智慧。“我的可能的行动并不是魔术般地发生的,它们依据的是我在回忆性的反思中所能获得的智慧。”在教学行动中我们无法对自己的行动作充分的、完全的反思,所以教育实践后的反思确有必要。通过这些充满智慧的反思形式,使教师对过去的普通行为和经历注入了关心、智慧的品质,促进了教育智慧的升华。

第四,开展教育研究是发展教师理性智慧的有效途径。教育研究的开展是与教学活动紧密相关的,教学依赖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推进教学的改进,再次遇到相似情境时可以理性地从容面对。教育研究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应认真研究自己,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风格。研究的过程其实质是将某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内化的过程,是对教师思维的锻炼,也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的贮存,一旦遇到相似的问题情境,这种思维或策略就以机智的形式外显出来。

第五,交流学习是思维火花的碰撞,可实现教育智慧的共享。教师应该与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风格迥异的人作深入的交流,教师的集体智慧为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实现对智慧的分享提供了便利,能使教师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作用并发生转换,从而成为孕育新智慧的土壤。教师与其他教学科目的教师交流,更可以从中体会学科差异带来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另辟蹊径的思维,对于生成教育智慧更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