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0:30:21

智慧

智慧范文篇1

(一)概念。智慧旅游的概念是根据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演变而来,智慧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游客在旅行时的个性化需求,新时期的旅游不仅是单纯的风景观看,还包括身心放松或者通过网络技术以及移动设备把旅游体验、管理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游客提供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旅游信息,从而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并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智慧旅游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数据整理中心、用户使用端、服务端口。使用端口是运用中端转接对旅游服务信息中的政府机构以及旅游体验者、民营旅游企业开展服务,在需求的基础上,从数据中心提取一定的数据在服务端付费,取得酒店、餐饮和相关旅游景点的门票及其服务。数据中心有着较为庞大的数据库,连接服务端和使用端,由大多数的服务器组成。其中大量的旅游信息,能够提供数据计算和存储交流等服务。服务器端为旅游者提供相关的旅行信息,在存储中分析数据;服务器端口是为旅游者提供相关的交通、饮食、住宿信息,游客把相关的消息存入到数据中心。

(二)智慧旅游的内涵探究。“智慧旅游”可以运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描述:智慧化、个性化、泛在化。智慧作为旅游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不但要包括机器运行中的自动化,更应该包括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定制。个性化旅游是个人定制旅游模式的开展,在开展过程中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旅游方式,所以要针对个人的信息和情况制定不同的旅游路径和旅游方法。泛在化是指无处不在的旅游发展状态。智慧旅游实质是人人服务,旅游者在何时、何地,使用任何方式进行旅游,都能有精准的消息定位。

(三)智慧旅游的理念体系。智慧旅游的理念体系涵盖智慧旅游信息管理瓶体、智慧旅游信息服务项目、智慧旅游营销方略,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智慧旅游的关键点一是实现了数据信息中心、运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把信息产业和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分散的信息旅游信息有机融合在一起,呈现给用户,方便用户安排、决定以及购买;二是通过网络数据监控和大数据挖掘有效挖掘客户的需求和想法,在客户需求中创新产品,精准定位服务营销策略,有效地发挥社交媒体的互动传播功能性;三是进行新技术服务的广泛推广应用,流程优化中形成完整的体系,创造旅行全程优质服务。

二、智慧旅游的智慧功能

(一)智慧管理的功能性。智慧旅游与传统旅游不同,它颠覆了传统的旅游运营模式,将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旅游管理中,大大提高了旅游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智慧旅游时代,在信息渠道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官方信息决策能力逐渐弱化,旅游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和自己认同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式。智慧旅游的管理功能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游客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二是利用信息咨询服务,正面影响旅游者的决策;三是咨询服务做到及时有效,便于旅游者每一个环节能够便捷的使用;很多咨询的提供自身前期的旅游情况介绍,当游客到达该地因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并且旅游路线设定不够科学合理,所以没有体验到该地的地方特色,导致整个旅行效果不佳,因而在向周边朋友渗透的时候,也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信息咨询服务要做到全程跟踪性,可以根据旅游者提供的信息制定合理的的旅行路线,并在旅行中也做好旅游方略和向导,提升旅行质量,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智慧营销功能。智慧旅游的营销功能主要凭借智能化的营销手段提高大众对于某一地点的了解程度,形成将来或者潜在旅游导向。营销内容包含旅游所在地文字、音像、图片等相关的旅游资源,对潜在旅行者进行主动推送的方式开展营销。推送过程中注意全程性、动态性、互动性,同时鼓励主动用户渗透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现代大众传媒的关键,诸如微信中朋友圈,让其周边的人在互动中了解咨询信息,为其出行提供导向信息。智慧营销是运用现代设备和媒体加大潜在旅游意向群体到某地旅游的可能性。

(三)智慧服务功能。智慧旅游的服务功能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职能机构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公共服务功能。例如,开放景区的三维信息展示、游客携带导游和导览,在制定服务的位置触发服务按键,提供相关的服务咨询。二是信息服务企业根据商业市场的推进和旅游热点的预估开发出为潜在旅游用户使用的智慧服务,运用智能手机下载相应APP,为旅游者提供路线图和酒店预订等相关的延伸信息服务。

三、智慧旅行的基本实现途径

(一)政策路径。智慧旅游实现智慧功能,主要依赖政策约束力以及行业法律、法规。随着国家《旅游法》的颁布,许多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智慧旅游项目,但智慧旅游是系统的、综合性的旅游,国家颁布的一些政策对智慧旅游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限制,是其未来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理清在这个过程中要施行的权利。另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鼓励政府在合理运用自己职能的基础上发挥政府政策性功能,但避免政府在智能使用过程中把职能特性和商业项目挂钩;强化监督力度,项目上维护政府的公信度,让智慧旅行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二)管理路径的实施。旅游智慧化管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大量旅游信息零散,不能和海量的旅游者相对称。二是旅游中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不能协调对策。三是中小型旅游信息服务公司对信息资源的运用能力偏低。应通过建立“一中心多系统”的管理架构解决智慧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建立调度能力强的指挥中心,构建多系统确保智慧旅游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样各项功能发挥效率才能提升。

(三)智慧旅游的技术路径。智慧旅游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在研究中智慧旅游的技术开发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但从实现路径的角度考虑,当前的关注重点不仅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中,其核心是要确保各项技术功能的最大发挥。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及服务平台是智慧功能的实现基础。

(四)营销路径。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可以在目的地、路线、出行时间等方面自己选择合适的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功能的实现不仅要依托以上的“三化”,更要构建智慧营销系统。在框架下有四个子系统包含其中。一是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是满足旅行者对旅行路线的选择。二是营销评价系统,主要功能是刺激有潜在旅游欲望的人旅游。三是游客的互动积分活动,作为旅游评价反馈情况,这也是了解游客个性倾向的重要平台,根据数据分析出游客的喜欢,制定相关的旅游策略。四是开展旅游自媒体营销政策,目的是为旅行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结语

智慧范文篇2

近年来,留坝县深刻理解和把握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将全县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举全县之力实施旅游“一业突破”,统一规划布局,发展绿色经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水平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下,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增加值已占全县GDP增加值的50%以上,先后荣获全国县域旅游之星、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等殊荣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气象气候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影响客源流动与旅游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先决因素留坝县旅游资源丰富、地质地貌特征独具特色,资源丰饶,既有秦岭山地之美,又有历史遗韵,县域内山水和文物古迹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互相渗透、各具特色目前,留坝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汉文化为灵魂的山水名胜游、运动休闲游、生态康养民宿游、古街乡村游等特色,已成为汉中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留坝旅游气象服务主要面对全域旅游发展决策、旅游服务企业和不同游客群体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三个层面智慧旅游气象服务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具有智能感知、互动体验和精细化的旅游气象服务,智能制作和靶向旅游气象服务产品

2智慧气象服务概念及意义

2.1留坝旅游气象服务现状针对留坝全域旅游战略,县气象部门积极探索建设山地型气象服务模式在紫柏山景区建起了2个旅游气象服务监测站、1个大气负离子观测站等旅游气象基础数据观测系统在张良庙等旅游景点安放旅游气象信息显示屏13个,研发了留坝旅游气象微信APP等,围绕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制定旅游气象服务方案,开展专题气象服务,服务产品中增加体感、穿衣指数等内容,节后进行服务评估但总体看,留坝旅游气象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景区气象灾害监测仍存在盲区、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数量较少、类型单一、缺乏针对性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深入推进以及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技术的快速提升,市场细分化、个性化服务需求,防灾减灾综合决策需求、互动智能的旅游服务需求均需要智慧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来满足2.2智慧气象服务智慧气象服务以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为特点,智能生产服务产品,气象服务模式双向互动,气象服务体系高效集约化针对留坝全域旅游发展,智慧气象建立用户行为分析,构建气象服务场景,发展基于场景定制、用户需求自动感知的公众气象服务汇集旅游、气象类大数据,建立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指标、算法,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行业气象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对留坝全域旅游全过程、全链条的气象服务

3留坝全域旅游对智慧气象的需求

3.1敏感气象要素对留坝全域旅游的影响留坝位于秦岭腹地,境内主要为山地,对旅游活动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为暴雨、连阴雨、雷电、大风等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坝全域旅游敏感气象要素依次是:降水、雷电、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湿度等3.2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对智慧气象服务的需求3.2.1景区植物养护方面主要影响有:冬春干旱容易引发的森林火灾;倒春寒对返青、发芽的植物带来冻害;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所诱发的植物病虫害;夏季强光、冬季寒潮对名贵花木的伤害;雷电、大风对名贵古树带来的威胁这些影响需要气象部门降水、温度、湿度、大风、寒潮等提前1~3d预报和短时1~6h预警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植物物候期和极端异常气象变化,采取必要措施,提前对植物进行遮挡、病虫害防治等安排3.2.2山地游和紫柏山滑雪方面主要影响有:强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破坏景观,危害人身安全;降雨和降雪都会导致山路湿滑,配合低温天气还会产生路面结冰,极易摔伤登山者;上山索道安全受大风、大雾、电线积冰的影响;地温和近地温度对雪道的影响;大风大雾对滑行的影响;山地温度垂直梯度变化对登山者的体验影响服务需求:从1~3h的短时到24、36h短期的瞬时大风预报和预警对索道安全、滑雪都至关重要,大雾、电线积冰提前24h预报即可以采取适当防范措施,便于景区提前向外暂停营运公告和开放时间短时1~6h到1~3d景区不同垂直梯度的温度预报需要提前7d左右预报景区气温和地面温度稳定通过零度的起止时间,以便于景区开始人工造雪,提前雪上运动项目的旅游宣传信息3.2.3栈道水世界、漂流方面主要影响有:温度影响旅客玩水体验;强对流天气易造成河道涨水、山洪暴发;河谷地带容易遭受雷电的袭击;大风对室外水上运动项目的影响需求:提前2~3d短期的温度、降水预报,以及提前1~6h的短时大风、强降水、雷电预报预警景区采取必要防范措施或者暂停营运、禁止下水3.3游客对气象服务的需求3.3.1出行和日程方面大雾、强降雨(雪)和道面结冰等天气对旅客或旅行团交通出行会产生较大影响长时间的连阴雨、倒春寒、强对流、冰冻雨雪天气会严重影响旅客赴留坝的行程安排突发短时的不利气象条件也会引起旅行团日程的临时调整24小时以上精准的格点化的大雾、雨雪、低温冰冻等天气预报能够帮助调整行程和活动安排,避免损失和游客由此产生的不满所需天气信息涉及所有交通沿线经过之地3.3.2游览体验方面好的天气条件有利于人们出行,而大雾、强降雨、大风、冰冻雨雪、强光暴晒等天气条件影响游客健康安全和游览效果、游览情绪24小时以上精确的天气预报能使游客或组织者提前调整安排,出现极端天气时及时调整行程,甚至果断的取消旅游计划3.3.3游人安全保障方面强降雨引起的泥石流、山洪、山体坠石等严重影响游客人身安全;大风和积雪导致的树木折断,降水引起的路面湿滑等也会给游客安全带来隐患强对流、大风、雷电等天气对留坝山地骑行等运动项目也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和预警是非常必要的3.4旅游管理部门的需求3.4.1酒店服务方面留坝的酒店、民宿等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比较迫切,主要是未来3~7d天气预报,以及穿衣、运动等气象生活指数内容,以便为客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有突发天气预警时,及时向店内旅客通报天气变化3.4.2旅游资源规划方面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对气候资源的挖掘,以及旅游生态名片打造方面,都不能缺少气象数据的支撑和保障如空气清新程度,景区的负氧离子含量等3.4.3大型活动保障方面对大型游览活动有影响的天气,主要是影响游客舒适度和安全的天气除安全因素外,不合时宜的安排往往还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可以为组织者或主办方提供择日参考

4智慧气象服务对留坝全域旅游发展的应用思考

留坝的全域旅游意味着“旅游经济产业链”的扩展与延长,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对气象服务专业化需求是多元的智慧气象服务将通过山地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准确率稳步提高、针对性日益增强、覆盖面越来越广、满意度显著提高,实现旅游气象服务提质增效4.1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气象监测构建留坝气象智感网络开展留坝主要旅游线路智感监测,一条是张良庙-紫柏山旅游线路;另一条是沿褒河水路的栈道漂流,完善景区实景、辐射、紫外线强度等监测要素整合留坝旅游数据,集约化数据处理,进而得到更加精准格点化的气象数据信息4.2提高智能网格预报在全域旅游服务中的应用智慧气象服务关键在智能预报目前,陕西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智能网络预报空间分辨率已达到3km×3km,时间已实现逐3h未来10d的天气预报在对全域旅游服务中,通过系统或平台与旅游需求无缝对接,按照需求,逐步提高空间分辨率和频次,以及以精细化网格实况、预报资料为基础,考虑各气象要素对留坝旅游景区和旅游体验的影响,为公众提供愉悦场景式气象服务4.3开展智能气象预警工作留坝的旅游景区景点大多位于山地或河谷,受极端天气影响,极易产生次生灾害县气象和旅游部门通过强化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建立预警信息传递日常工作机制,努力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传送给旅游管理部门、景区、游客等县气象部门通过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决策服务数据库,建设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决策服务“一张图”,建立多灾种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发展基于旅游目标人群的预警精准靶向技术,实现旅游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标准化、智能化

5结语

随着留坝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的日趋完善,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以及外来游客对旅游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大,通过不断发展智慧气象服务,为留坝全域旅游提供智慧气象和气象智慧

参考文献:

[1]齐军岐,李社宏,陈力.陕西智慧气象建设行动框架探讨[J].陕西气象,2015(6):50~52.

[2]陶鑫,刘天琦,王琳.智慧气象对农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探究和思考[J].种子科技,2017(9).

[3]杜荣波.浅析智慧气象在农业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4):25~26,53.

智慧范文篇3

对于规则系统相对“淡化”、个性风格相对彰显的“智慧型领导”,战略策划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它是实现良好领导效能的“必要条件”。战略策划就是按照某种预期目标,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和各种社会资源,对社会情势、事件热点、政府形象、公共舆论等进行引导、塑造、调控、均衡和筹划的综合性技术作业过程。而好的战略策划,能延伸、凸现、形塑个性化的领导风格,提高行政绩效,优质地实现战略预期,并辅佐领导者在公共舞台上表现得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当然,对于一个缺乏个人风格潜质的领导者,一切策划可能都是多余的。

从国际社会的经验看,无论在法治化环境中还是在非法治化环境中,政治与行政过程中的智慧型主导模式都有扩展的客观态势。但是普遍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中,存在这样三种阙失:一是缺乏策划思维;二是缺乏战略性策划;三是缺乏高水准的战略性策划。

策划思维的阙失,是行政系统和领导群体中通常的毛病。由于今天社会已不处在诸如战争、突发事件、各种不可预期的挑战性情势等等的“不规则”境遇中,客观上个性化智慧演绎的空间似乎已很小,一切按既定规则运转即可。当然,对于“陈平式”的领导者来说,按既定规则和前人套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按惯例惯性运行,可能是最“理智”的选择了。

缺乏战略策划,是指既便有所谓“策划”,是那些“非战略”的缺乏整体性安排的杂碎事务策划,只在一些细微末节、无碍大局的事情上耗费时力。比如,“形象”是现在人们比较关注的,但弄来弄去,所谓领导形象,往往只局限于着装、发型、出镜率之类,而对关乎形象灵魂的公共性“政治人格形象”却了无所知。这使当今一些公共权威的“形象策划”,多少习染了一些“明星”倾向。良好的政治人格形象,必须有确定的形象基调(比如亲民的、威权的、平民的、贵族的),有自己的主流话语,有体现思维的“核心概念”。而“政治包装”、“政治化妆”的高境界,是不着痕迹,浑然天成。

缺乏有水准的战略策划,是指策划缺乏特定的战略眼量、特定的战略高度和特定的战略视角,缺乏“明者远见于未萌,知者避危于无形”的深谋远虑。具有“战略品质”的策划,必须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全局襟怀和运筹帷幄、全局在胸的总体把握以及“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深邃目光。不仅着眼现在,而且具有“前瞻取向”和“未来取向”。仍以“形象”为例,称得上“有水准”的战略策划,形象塑造并不倚重于高频率的出镜或出场之类,有时反倒出其不意,“大象无形”,“大音唏声”,于无声处见有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留出耐人寻味的空白和空间,以收其意想不到之奇效。一旦出镜,则形神兼备,意味悠长,可读可看。

良好的策划必须有高质量的智囊班子。无论何种策划,如果不懂战略,不谙大势,无开阔之胸襟,又缺乏对各种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习惯于拍脑袋,想当然,或专业背景不够,何谈机智、远见且别出机杼的上乘佳构?

严格地说,政治过程和行政过程中的战略策划,属于政治设计范畴。“战略”不是简单的准则或公式,正如战略学家博弗尔说的,“它是一种思想方法,其目的是整理事象,排列优先,然后选择最有效的行动路线。”“战略策划”则是艺术性的谋划和系统化的筹划,它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非程序性的,有较高的智慧性需求。在政治设计的视野中,战略策划,主要不是指常规性的工作(事务)策划,而是指以领导者公共形象为基点的综合性、整合性、全体性策划。

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的著名的“隆中对”,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战略策划。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地盘都占得差不多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的发展战略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以图中原”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为刘备复兴汉室提供了三个战略步骤:一是选择合适的根据地(选荆、益两州);二是推行正确的内外政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是在占据适宜的根据地之后,不失时机地主动出击,图谋统一(分兵出荆州和益州)。诸葛亮对当时天下政治发展态势,作了高屋建翎的大手笔式的分析和规划,构勒出未来三国的宏观政治走势,可谓“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刘备按这一政治方案行事,逐渐走出困境,最后占据西蜀,三分天下,战略设计完全得以实现。诸葛亮的这种构想是一种典型的战略策划。它着眼于大的战略布局和政治走向,至于各种细微末节,则都属这种大布局中的某个可操作的技术局部。

智慧范文篇4

一.兵家智慧的熏陶

由于中国古代频繁的战争和治国安邦的需要,兵家思想很早就臻于成熟。且不说众多的兵家著术,即使在经、史、子、集中,也载有各种战史战例与谋兵之道、用兵之法,此外还有各种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野史。这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兵家的谋略智慧向来就是与技艺、宗教、艺术、哲学相并列的一种独立的文化样式,甚至在先秦至两汉期间,这种谋略文化还一直占据着轴心地位。这种文化样式在尔后的历史发展中也一直未曾间断,迄至明末清初以至近代,兵家谋略文化在经世致用思潮中还有复兴的趋势,特别是在近代湖湘文化圈中,曾国藩、左宗棠、蔡锷等人的治兵之术和用兵之法,占有相当的地位,并有所谓“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早在童年上私塾时,就读过《左传》、《史记》,并偏爱《三国》、《水浒》、《岳传》一类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读史的兴趣似乎与研究哲学一样浓厚,诸如《史记》、《资治通鉴》、《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以及《曾文正公全集》等,尤所喜好,并留心于战争成败之迹,攻守变换之势:“吾人揽(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2];“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3]。特别是对《孙子兵法》这部兵书,他通过国文教师讲解魏源《孙子集注序》已有相当了解,《讲堂录》就从中摘取过不少材料,如“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无智名,无勇功。”[4]对于《老子》,也把它当作兵书来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5]直到晚年,还说《老子》是一部兵书。从这些兵书、史藉以及描写战争的小说中,识得兵家韬略,并曾小试牛刀。在1917年的护法战争中,曾在湖南一师范带领数百名学生志愿军,利用居高临下分进合围的有利地形,运用虚张声势,攻其不备,击其惰归的策略,竟解决了北洋溃军一个全副武装的混成旅。事后,师生们啧啧称赞:“浑身是胆!”还有人为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6]

如果后来没有走上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上述这一切也许并不会对产生多大影响。问题在于历史选择了他拿起了枪杆子,开始了迭挫强敌的戎马生涯,这一切在他的军事活动与军事理论创作中留下的痕迹和烙印就非同小可了。在江西时期开展游击战争所形成的军事路线,当时就遭到“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批评,认为他“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更有些好博览的同志,拿半个世纪以前的曾国藩作为兵法之宝”,他们强调;“这些不合时代的东西——《孙子兵法》、《曾、胡、左治兵格言》,只有让我们的敌人——专有。”[7]也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推崇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攻击缺乏近代军事意识。这些批评与指责无疑表明了教条主义者们的愚蠢和无知,从另一角度说明在军事活动上的文化背景与选择的精明。战争智慧的发挥与技巧的把握,是谈不上什么阶级性的。因此,对这些批评并不在乎,他好像有意为之。作为对教条主义者们的回报,在总结战争经验、写作他的军事论著时,致信、刘鼎,特别嘱咐他们给他买一部《孙子兵法》,并在他的军事名著中,把古书一一请了出来。古代的战史战例,如数家珍,传统兵家格言,在在可见。

我们这里并不打算全面探讨传统兵家思想与的军事活动及其思想的关系,只从兵家的智慧或内在精神着眼,举其荦荦大者,以此窥探兵家智慧对军事活动与理论的影响。

二.兵家的运思焦点;有学者在谈及谋略文化时认为[8],谋略运思的界域在人与人之间,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取舍,其基本规定是:在利害关系与友爱、依托等关系中,它只取利害关系;在利害关系之协作、互助与争夺的两个方面中,它又只取对立纷争的一面。因此,“争”是谋略智慧的基本依据,其发而为谋划主体的基本精神态度是“夺”。故在智慧根基上,谋略与道德的依据恰恰相反。道德的依据在于和,在于利益协调,而谋略的依据在于对立,在于争斗,在于谋者为自我利益的谋算与争取,一句话,在于如何夺“利”。这当然是就一般谋略文化而言。而兵家智慧则是最典型的谋略文化样式,它运思的焦点就在于利害攸关之处如何争利夺利。而且这种“利”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利”,它是战争过程中敌对双方的“生死之利”,“国家兴亡之利”,这就使得夺取胜利成为兵家智慧的最终依据。因此,兵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素来就是与儒家“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道德学说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样式。战争的直接目的就是计算利害,决定胜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9];“合于得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10];“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11]因此,兵家的所有一切计谋,无论是谋天、谋地、谋人、谋道,都是为了谋利,战胜对方。在战争的敌对双方中,使用道德规范是迂腐而有害的。对于这一点,大概古今中外都相同。作为大军事家,他的所有战争指挥活动与军事理论运思的焦点无非就是如何夺“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依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战争的目的,是战争的基本原则,一切技术的、战术的、战役的、战略的原理原则,一点也离不开它,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这当然是用现代的理论性语言表述的兵家智慧的运思焦点。在井冈山打游击时,所使用的朴素的语言更为接近古代兵家的计利夺利思想:打仗“要抓得准,打得狠,打得干净利落,有所收获,就像做买卖一样,赚钱就来,蚀本不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12]“打”和“走”都是利害攸关之处的行为选择,死拼连老本都会蚀掉。教条主义者的“全线出击”正是不知道战争的这种“利害”:“资本家做生意要有本钱,全部破产之后,就不算什么资本家。赌汉也要赌本,孤注一掷,不幸不中,就无从再赌。”[13]所处的是敌我强弱悬殊的恶劣环境,生死利害关系就显得尤为突出。这也就决定了他运思的焦点与传统兵家智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兵家的冷静理性

由于兵家智慧运思的焦点在于争利夺利,并且在兵战、伐交之中利害关系太大,而敌对双方都在算计对方,这就把兵家智慧的冷静的理性特征最鲜明地表现出来。所以为兵为谋者必须去情制怒,完全以利害谋划为依据,而不以感情喜怒为转移,不能一时冲动,更不能用任何非理性的东西去主宰军事活动,否则便大祸临头,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死存亡的严重后果。所以在古代兵家传统思想中,这种高度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是最为突出的:“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君之道也。”[14]这种不以一时喜怒情感而动的冷静理性态度,为历代兵家所承袭。直至近代,湘军首领胡林翼还总结说;“躁者必败,静者必胜。”[15]对此,可以说领会得最为深刻。这不仅因为他作为军事家在理性态度上与传统兵家智慧相通,而且在于他从红军战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锻炼出这种清醒冷静的理性精神。他在批判“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急性病时说,鲁莽的专凭热情行动的军事家之所以不免于碰壁,就在于他们总是受敌人的欺骗,受敌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况的引诱,受自己部下不负责任的无真知灼见的建议的鼓动。在《论持久战》一书中,他告诫人们在战争中必须保持冷静:“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抗日将军们要有这样的坚定性,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将军。那些‘一触即跳’的人们,是不足以语此的。”[16]

冷静的理性态度在实际的战争行动中,往往表现为克制态度与“忍”的精神。这就使得兵家智慧虽然以争利为目的.但不得不同直接计较利害得失的自然反应状态相疏离,从而保持一种克制的理智。“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并非见利就上,因此又有所谓:“路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17]。这里的“不由”、“不击”、“不攻”、“不争”,都表明冷静理性态度的“忍”的精神。但“忍”并非无争,克制并非无欲,它是忍而争,制欲而大欲,即是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因而“忍”的精神进一步转化为深谋远虑、迂回取胜的原则。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更须如此。对此,可以说运用得非常娴熟。在江西第一次反“围剿”时,想先打谭道源,“仅因敌不脱离源头那个居高临下的阵地,我军两度开进,却两度忍耐撤回”[18]。他后来在解释“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时说,走就是为了打,但有许多情况不好打:敌人多了不好打;当面敌人虽不多,但它和邻近敌人十分密接,也有时不好打;凡不孤立而占有十分巩固阵地之敌不好打;打而不能解决战斗时,不好再继续打。关于“争地”也是这样,有所不争而后有所争,“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19]这一切都体现出兵家冷静克制的态度、忍耐精神与迂回取胜的夺利智慧。它最典型地体现在的“战略退却”的谋略思想中。在强敌面前,只有先忍耐一下,先让一步,持重克制,待机破敌。而且这种韬略直接来源于古代的战史战例,诸如曹刿论战,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魏吴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20]

冷静的理性态度在战争中更重要的还表现在注重经验和观察,在扑朔迷离、变幻不定的敌我双峰对峙的格局中,仔细判断敌我情势,乃至天时地利,从而谋划战争,制定战略,判断战局,选择战机,规定自己的军事行动。故《孙子兵法》开篇就说用兵“不可不察”,“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乃至提出“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21]。这一传统兵家智慧,可以说是军事理论的灵魂了。他认为战争活动虽然具有不确实性,但它不是神物,仍是有端可察,有规律可寻。要正确地指导战争,唯一方法“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22]。针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凭意气用事的瞎指挥,以及他们指责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的情况,认为孙子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并且进行反批评:“有一种人,明于知已,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已,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这句话……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23]可以说,的整个军事指挥活动,体现的正是这种知彼知已的理性精神,他的一整套战略战术以及他的军事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知彼知已的基础上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兵家的任智精神

兵家智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生死利害攸关之处的任智巧夺。当苏辙说《老子》一书“几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24]时,正点出了兵家的特点。在兵家思想中,此所谓“智”既非用来实现神圣超越而趋于宗教,亦非用来追求客观真理而获得知识,也不是用来认识道德规范进行心性修养,而是直接用来谋求功利的一种韬略智慧。因此,此所谓“智”是谋求功利的手段,是与实用功利相关联的。正因为将“智”作为谋利的一个精神环节,因而兵家的夺利争利就完全不是对利害的一种自然反应,而保持着克制忍耐的冷静理性态度。利害纷争于是就转化为智力争斗,任智而不任力,以智胜而不是以力取。故自古以来,中国有那么多的儒将英雄,军师智土,权谋辅佐。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这种任智巧夺的兵家智慧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故孙子说;“夫末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25]这就是突出“算”也就是计谋在决定胜负中的重要性。他甚至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26]这就是说,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所以一部《孙子兵法》,在在都是机智谋略。既然在战争中敌对双方都在使用智谋争夺利害,这里就没有道德规范可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得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总之,兵不厌诈,诡计、诡异、诡诈为兵家所尚,而且这种暗中算计与谋略是不能泄漏的。“兵家之胜,不可先传”,并不是如《孙子兵法新注》一书所解释的是所谓“不可事先规定”[27],而是如曹操所说;“传,犹泄也”[28]。泄谋者必败,此为兵家之大忌。

兵家的这种任智精神,可以说得其神髓。他一贯提倡智勇双全,敌人的统帅部也具有某种战略眼光,“我们只有使自己操练得高人一等,才有胜利的可能”[29]。他作为军事指挥者,当然强调军事谋略的秘密性。虽然红军的一般作战方式是为敌人所熟悉的,“然而敌人不能取消我们的胜利,也不能避免他们的损失,因为何时何地我们这样做,他们不晓得。这一点我们是保守秘密的。红军的作战一般是奇袭。”[30]在的军事指挥活动与其军事理论中,我们似乎随处可见《孙子兵法》中各种智谋的影子。诸如避实击虚,拣弱的打;诱敌深入,造“势”创造各种条件取胜;示于东而击于西(示形);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先人至,后人发;以逸待劳,以饱待饥;以正合,以奇胜(佯攻)等等。诸如此类,纯属兵家任智巧夺智慧的高度运用与发挥,僵化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是不足语此的”。在这种任智巧夺的战争活动中,认为是不能讲究什么道德的,必须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尽可能地给敌人以错觉以便战而胜之。当然,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有愚蠢的做法。公元前638年,宋国的宋襄公与强大的楚国作战,宋兵已准备就绪,楚兵正在渡河,宋襄公以君子不乘人之危拒绝攻击楚兵,一直等到楚兵一切都准备好了,才下令出击,结果宋兵大败。说:“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31]

五.兵家的运思方式

战争运动的特点,就在于敌对双方都是武装的活动着的人群,在不确定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的生死攸关的矛盾运动。这就使得战争环境变得极为复杂、扑朔迷离和捉摸不定,“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32]。战争指挥者容易为这种复杂环境所支配而失掉主动权。传统兵家智慧的突出表现就在于在这种复杂的战争环境中锤炼成一种独特的运思方式,即辩证的思维方式。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之所以是独特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33],它不是来源或产生于论辩和语言中所发现的概念矛盾,不是思维中抽象的矛盾运动,而是战争环境中的非常具体和多样化的现实的对立运动。兵家智慧的辩证思维方式就表现在从繁杂众多的现象中,“以一种概括性的二分法”,直截了当地分别事物、把握整体。也就是用对立项的矛盾形式来概括战争中复杂事物的特征,所以《孙子兵法》提出许许多多的相反而又相成的矛盾对立项,如敌我、和战、胜负、生死、利害、进退、强弱、正奇、攻守、动静、虚实、劳逸、饥饱、勇怯、多寡……等等。这是一种非归纳非演绎所能代替的直观把握方式。并且兵家的运思方式并不仅仅是静观和认识这些矛盾特征与对立的两项,而更重要的在于根据具体情况与自己的需要在战争实践中参与和展开这些矛盾运动,使对立的两项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从而在其中实现利害、生死、胜负之间的勾连转换。并且在战争实践中,这种运思方式最妙之处就在于常常使自已处于对立项的反面而最终稳立于正面,诸如明明是要生,然而置之死地而后生;分明为了攻,然而以退为攻等等,“故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34]。这种运思方式正是战争实践中的辩证方式,这是战争指导者最难处理的。故孙子认为用兵“神乎神乎”,“微乎微乎”,总的原则是“因敌而变化”,亦即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知道,对此是极为推崇的。我们不仅在他的军事指挥活动中看出他对战争中矛盾对立项的巧妙运用与处理,而且在他的军事论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传统兵家这种运思方式的遗韵。诸如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围剿”中的围剿,包围中的包围,封锁中的封锁等等,通过这一切而获得被动中的主动,不利中的有利。直观地看,战争胜负取决于敌我力量的强弱和兵力的多寡,但兵家智慧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辩证的参与处理而转弱为强,转少为多。在这方面,孙子提出“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这一思想完全为所继承,形成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以弱胜强的基本战略。并且在用句遣词上也是孙子的;“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35]

传统兵家思想与的军事活动与军事理论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上面只是略举数端。当然,毕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此,他在继承中迭有创新,在运用中又有新的发展。但总起来看,军事理论这一朵瑰丽的奇葩,的确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兵家智慧的沃土中。

注释:

[2][3][4][5]《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86、587、595、595页。

[6]关于在护法战争中的这一段插曲,参见汪澍白:《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51—54页。

[7]转引自汪澍白:《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第34页。

[8]参见《人,诡,谋》,《读书》1992年第7期。

[9][11][25]《孙子兵法·计篇》

[10][14]《孙子兵法·火攻篇》

[12]《学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第93页。

[13][16][35]《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卷,第508—509、509、225页。

[15]钱基博、李肖聃:《近百年湖南学风.湘学略》,岳麓书社,1985年12月版,第30页。

[17]《孙子兵法·变篇》

[18][19][20][22][23][29][30][31]《[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卷,第220、211、204、178、182、222、228、492页。

[21]《孙子兵法·谋攻篇》

[24]《道德真经论兵要义·叙表》。

[26]《孙子兵法·作战篇》

[27]《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页。

[28]《十一家注孙子·计篇》

[32]《孙子兵法.·虚实篇》

智慧范文篇5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简言之,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那么,在宗教工作中究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入挖掘宗教中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智慧,借鉴宗教重视生态保护的实践经验,发挥宗教界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建设生态保护型的社会,从而实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一、深入挖掘宗教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言之,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五大宗教的教规教义中,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论述,可以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譬如说,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和自然之间,是共生共荣、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的慈悲思想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力戒杀生。佛教的平等观不仅强调众生平等,而且还强调众生与“无情”――草木花卉,山川大地的平等。充分反映了佛教对自然界万物的敬重、悲切和摄护。尤为重要的是,佛教还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危机和心灵污染,主张通过净化人心来净化环境,以实现人间净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一体、和谐共生的思想。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人与万物在道性上是平等的,人应该对万物利而不害,参赞化育。道教主张“仙道贵生”,敬重生命是其教义要旨。道教还要求人们把慈悲之心扩大到自然物上,慈心于物,不伤生灵。所以,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

伊斯兰教是一个珍爱和平与生命的宗教,它的生态智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二是强调以仁爱之心爱惜生物,合理开发自然。伊斯兰教把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当作一项“善功”,把它作为衡量人(大地的者)是否认真履行自己权的标准。三是主张人类作为大地的者,在享有开发和利用自然权利的同时,必须肩负起保护大自然的义务。总之,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伊斯兰教坚持中道的立场: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既不屈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而是要通过真主的光辉来净化人类的灵慧之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基督宗教(在我国指天主教和基督教)作为反映西方文明价值观的宗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少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维度,强调主客二分,把人看作是大地和万物的管理者甚至是主宰者。但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譬如说,美国基督教福音派环保组织发起人考尔?德?维特认为,耶稣基督之死,不仅仅是为了救赎人类,也是为了救赎整个世界。还有人提出,上帝的创造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美好的目的,人类应该像上帝对人那样去对待上帝的创造,爱护好地球,当好上帝的管家。近年来,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内的自由派越来越认识到,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结成伙伴,人类毁灭自然就是毁灭自己。一些人还努力从《旧约圣经》中寻找基督教对自然的平等态度,以此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并逐渐发展出了一种生态人道主义的思想,甚至还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神学――“生态神学”。

从上述各宗教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来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这是一种富有深邃哲理的生态伦理观,对于完善现代生态平衡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其中的许多思想,如果加以进一步的阐发与强调,有利于人们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从而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到有益的作用。

二、大力弘扬中国宗教重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吸取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有赖于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上的转变,但更为重要的,则是要有起而行之的勇气与实践。我国各宗教,尤其是佛教和道教,在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借鉴。

以佛教来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佛教有着一整套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免受戕害的修持方式和实践方式,具体来讲,包括素食、不杀生、放生、植树造林、美化寺庙及周边环境等。千百年来,无以数计的佛教信徒,践履着佛教众生平等、共生共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日常生活与修行实践中身体力行,精心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再如,道教徒遵循着天人一体,道法自然的原则,把慈爱和同,不伤生灵,保护动植物作为宗教修持的重要内容。道教不仅向往神仙天国的理想境界,而且也致力于营造现实的人间仙境,努力把自己栖身学道修仙的场所建成道教的洞天福地。如今遍布于祖国大地的道教洞天福地,就是道教珍爱自然,含育万物的有力见证。

目前,我国已有30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13处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是:大足石刻、龙门石窟、莫高窟、庐山、泰山、武夷山、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青城山和都江堰、武当山古建筑群、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云冈石窟以及云南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区。这13处世界遗产,是中国宗教重视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其中凝结着我国宗教界致力于自然与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值得很好地总结与发扬。

最近,同志再次强调,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国际合作,保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认为,在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自然也包括要弘扬我国宗教的生态智慧和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重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吸取其中有益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宗教界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一支特殊的社会力量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我国当代宗教界继承了重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并且把这种实践活动和弘扬各宗教的生态保护理论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全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譬如说,在去年防治SARS的斗争中,我国宗教界除了积极投身抗SARS的斗争外,还从宗教的角度作出了反思,呼吁人们以SARS为戒,转变观念,以自然为伴,与自然为善,永续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宗教组织和不少宗教界人士,通过讲经说法、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举办摄影展以及开展国际对话等形式,大力弘扬各宗教的生态理念,唤起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为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02年10月,在汉城举行的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上,三国佛教界共同举办了佛教与环保摄影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应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的邀请,派团出席了在日本和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并在伦敦会议上作了《发扬道教精神,保护生态环境,福利人类》的发言。2000年8月,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参加联合国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时,代表中国道教界作了《热爱自然,珍重生命》的发言。2003年9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在哈萨克斯坦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对道教与环境保护问题作了专题演讲。今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又在成都举办了主题为“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道教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北京教区傅铁山主教把宗教社会作用概括为“四化”,即“圣化”、“净化”、“善化”和“美化”。而所谓美化,就是指教徒不仅要心灵美、语言美,而且还要行动美,其中就包括亲自动手,创造和保护美好环境。

智慧范文篇6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智慧;稳定

谈到改革,人们往往会把邓小平的改革和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相对照,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有截然不同的结局。不得不认可这么一个事实: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后失败了,邓小平改革把中国带上一条发展的道路,一条新的道路。其中机缘巧合,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包括两国改革的起始条件不尽相同等,但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最高决策者的威望和智慧。对这一点,戈尔巴乔夫也承认。据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说,他有一次在飞机上偶遇戈尔巴乔夫,曾问过“苏联改革为什么失败?为什么那么大的苏联在短短几年内就解体了?”戈尔巴乔夫犹豫了片刻后回答:“在各国领导人当中,我最敬佩的是邓小平先生。而我们那里没有个邓小平。”①如果硬要把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放在一起比较,我认为有两大不同。一个是政治经验、资历权威和权力基础,戈尔巴乔夫同邓小平没法比。这是历史形成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民意呼声很高,但民意如流水,因时而变,没有几年戈尔巴乔夫就失去了政治明星的色彩,人们转而追逐更加激进的叶利钦。二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策略有重大失误。古往今来改革者很多,但改革成功者很少。改革对最高决策者的智慧要求是很高的,一方面,要求改革者有能力破除各种阻力,推进改革进程;另一方面,又要求改革者有能力掌控改革进程,不至于使改革这艘巨轮倾覆。回过头来看邓小平改革,我认为至少有五个方面值得总结。

一、慎重处理历史问题

邓小平启动改革的时候,面临这样一种形势:一方面必须大规模进行拨乱反正,使中国从“”的阴影中走出来,从过去的阶级斗争、继续革命的轨道转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使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到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在这个大转折过程中,不至于发生大的动荡。或者说,既要纠正的晚年错误,同时又不能够损害党的权威。我认为这与1956年赫鲁晓夫所面临的状况有相似的地方。相比较而言,邓小平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比赫鲁晓夫的智慧高一层。从1978年起,开始了一个拨乱反正的历史性进程。在思想领域,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实质上是一次摆脱“”理论和个人崇拜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政治领域,进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调整各方面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把几十年来历次政治运动中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回来,重新凝聚了人心,并且为改革准备了干部和群众基础。中国的改革开始正是以这种观念上和政治上的变革为前导的。在这一过程中,怎样处理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对的评价,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邓小平清楚,“”迟早要有一个结论,但他起初认为条件还不成熟,不要匆忙作结论。后来他看到,把历史问题放一放,集中力量搞建设的想法不太现实,无论是结束对历史是非和恩怨的纠缠,还是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依据,都没法绕过历史问题的评价,而且国际上也有种种猜测,担心中国的政策出现反复。一个时期,“”结束前27年历史的评价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历史评价的核心是对和思想的评价。1979年10月间,邓小平改变了想法,决定起草一份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十分警惕“非毛化”的说法,也绝不搞所谓“非毛化”。邓小平讲过,.“不做中国的赫鲁晓夫”。①1956年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的错误,这是苏联发展必须要走的一步,但是赫鲁晓夫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比较粗糙,没有经过党内的广泛酝酿、讨论,就以个人秘密报告的形式在党代会上讲出来,而且很快报告就泄露出去,等于是在大家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扔下一个炸弹,引起苏联国内以及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共产主义阵营的大震荡。这个教训邓小平、陈云等人始终记着,他们力图避免这种结果,在评价问题上,采取了很谨慎的态度。不是草率从事,而是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起草、讨论、修改,其中包括四千人高级干部的讨论,才做出一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个起草和讨论过程,也是在党内达成共识的过程。邓小平为起草历史决议定了三条原则,“最核心的一条”是确立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思想。②决议采取的方式是把思想和“晚年错误”区分开。在这个前提下,彻底否定发动“”的理论和实践,同时肯定一生“功绩远远大于过失”。明确思想“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但对思想作出新的诠释,突出地强调它的“实事求是”的特性,强调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这样一个处理方式在当时是引起质疑的,有些人认为逻辑上说不通。但是对邓小平来讲,他认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通过继续肯定和思想,维护党的正面形象,避免像苏共二十大后所引起的剧烈政治动荡;第二,对思想做出新的阐释,为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铺平道路,提供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第三,通过这一决议,大体上使人们在历史问题上的争论基本结束,可以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对《决议》的评价,从开始到现在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对的错误批判不够,有人认为对的否定过了头。以今天的观点看,决议对历史的总结,特别是对“”的总结是不够的,仅仅从政治上彻底否定“”,还不足以真正汲取“”的深刻教训。然而,所谓“历史决议”实质上是一个政治决议,它要寻求当时党内外“最大公约数”,考虑政治的可接受性。不能否定《决议》在当时的历史作用,所谓历史作用就是“历史之锚”,把历史固定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前走。如果当时不做出这一决议,不把历史问题敲定,可以想象,多方力量还会不断为历史问题而缠斗。从历史实际进程看,从中苏对比看,我们可以体会到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二、以渐进方式推进经济改革

一般把苏联改革称为激进改革,把中国改革称为渐进改革,或者说苏联是“休克疗法”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某种意义上讲,“摸着石头过河”在当时也是唯一可能的选择,因为刚开始改革,从领导人到经济学家,都认为体制有问题,要改,但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怎么改,目标是什么,谁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完整的改革路线图或者行动方案,所以当时只能够采取逐步试验的方法,走一步看一步。反过来讲,假如1978年就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党内肯定通不过,而且可能连起步都很难。我们一般称邓小平为改革的总设计师,事实上,邓小平并没有提出改革的总体蓝图,但是有一个很清晰的发展蓝图,就是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很确定的,而且坚定不移。正是这样的目标为各种改革试验开辟了广阔空间。确立了这样的目标,也就确立了一个标准,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什么方式都可以尝试,国外的各种经验都可以拿来借鉴。邓小平的思想是开放式的,对于经济改革,他是很放手的,只提出一些原则要求。至于具体怎么改,是“摸着石头过河”,鼓励大家“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错的改正。所谓渐进式改革,就是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不搞“休克疗法”,一揽子解决,而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走一步看一步。所有改革都具有实验性质,不是按照事先画好的路线图,而是问题导向的,逐步地解决改革中间遇到的问题。通过总结局部试验的经验形成政策,然后在更多的地方推广。在计划经济的主体不能大动的情况下,率先在农村、乡镇企业、城乡个体私人经济和对外开放等“体制外”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在计划体制之外发展出很大一块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在宏观政策上,采取了价格双轨制等一系列双轨制的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当然,“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局部试验逐步推广,也会造成新旧体制大量的摩擦和矛盾,事实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价格双轨制带来“官倒”大量的寻租空间。但是,除了这条路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吗?一夜之间把价格都放开?不可能。渐进式改革尽管不是一个理想的改革模式,但它是一个可行的改革模式,可以分散风险,降低阻力,同时给执政党、干部队伍和普通民众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面临多重约束和阻力。改革必然会引起权力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的重新调整,有人受益必然有人受损,所谓“帕累托改进”的情况是很少见的。既得利益不见得只是特权利益,还包括部门利益、地区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改革进程不可避免地引起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冲突,极易引发经济紊乱和波动,甚至引发政治和社会动荡。还有一个是意识形态的约束。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轨道,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上的障碍根深蒂固。20世纪80年代的分歧大部分不是利益之争,而是观念之争、意识形态之争。不要以为观念之争比利益之争好解决,在某种意义上,利益之争可以通过利益交换来解决,而观念之争面临一个信仰问题,一个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分歧,事实上也是争论不断。邓小平的方针是鼓励探索,尊重实践,因势利导,用事实说话,关键时刻果断拍板。真正促使干部队伍逐渐转变观念,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改革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做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顺势而为的过程,“势”到了就可以成功,“势”不到,即使有前卫的想法也不能成功。例如股份制,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当时只做了局部试点,不可能全面推行。到20世纪90年代,因为整个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所有制结构已经是公私对半,平分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公有制如果不做改动,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衰落下去,因此就必须促使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推行股份制、公司制改制。

三、寻求变革中的稳定秩序

对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邓小平改革,人们一般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先政治后经济,用政治的办法来解决经济改革解决不了的问题;而邓小平是先经济后政治,用经济的办法来解决政治问题。当然也不是绝对。邓小平说:“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①邓小平至少两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一次是1980年,邓小平作《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报告;一次是1986年,反复强调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还组织了大量的讨论,包括成立中央五人小组研究方案。这两次都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来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命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政治发展或政治改革方面建树至少有三点。首先,他把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到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从继续革命、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轨道转到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这虽然不是一个制度性变革,但是带有转折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发展和变化都源于此,如果没有路线转变,一切都免谈。其次,从运动治国和政策治国转向依法治国,实质就是要由人治转向法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基本是没有法律的状况,靠政策来治理国家,靠人治,不断发动运动,靠运动治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方面有所改变,在立法问题上有很大进展。当然,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法治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次,逐步推行退休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些改革都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如何避免“”的历史重演,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一心一意搞建设。二是如何扫除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障碍,核心的考虑就是提高效率,加快发展。实际上戈尔巴乔夫起初也是从经济改革开始,但是因为遇到强大阻力,改不动,最后转向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认为,阻力来自于官僚体系,需要先把官僚体系摆平,也就是通过政治改革把阻力消除。戈尔巴乔夫不是依靠党的各级系统消除党内阻力,而是在内外压力下把权力基地由党内转向总统机构,结果把事情都搞乱了,导致权力基础瓦解和权威丧失。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经济形势迅速恶化,也使得他的改革失去民众的广泛支持。早在1989年9月,邓小平已经估计到东欧剧变后苏联肯定要乱。他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②与戈尔巴乔夫不同,邓小平有一个基本思想,他认为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于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他在南方谈话中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就是内战。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③而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推进,“没有党的统一领导,就没有效率。不统一,一事无成。”④因此,如何维护变革中的秩序和权威,是他始终警惕的问题。

四、管控党内分歧和社会思潮

所有改革者都面临来自“左”或右、保守或激进两股力量的牵扯、博弈,真正成功的改革者只能够两面作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是两手,一手反“左”,一手反右,一会儿强调反“左”,一会儿强调反右。有人说逢双反“左”、逢单反右。这种现象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我认为至少是不可避免的,反“左”就是要推进改革,反右就是要维持稳定。关键不在于反“左”还是反右,而在于能不能够敏锐把握住主要的危险倾向,到底“左”是主要的,还是右是主要的?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都认为“左”是主要危险,多数情况下是以反“左”为主,但是并没放松对右的倾向的警惕。邓小平鼓励思想解放。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如果没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改革是无法启动的。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有充分学术自由的年代,大量的外部思想引入,学术繁荣,很多学科比如政治学、社会学发展起来。那个年代有意识形态斗争,但没有重复走上过去的政治运动道路。总的来说,邓小平是要维护一个相对自由的讨论空间。特别是经济改革的各种试验和理论探索,是受到特殊保护和鼓励的,这是邓小平很重要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三次意识形态争论中有人想把争论延伸到经济领域,一次是1983年清理精神污染,一次是1987年的反自由化,一次是1989以后,每次都有人想把反自由化引入经济领域,但都被邓小平制止。特别是最后一次,邓小平亲自出面,解决经济领域姓“社”姓“资”的争论。当然,邓小平为自由划出了底线,底线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就是党的领导,不能挑战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共十三大把邓小平的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最能反映邓小平的思想,实际上邓小平后来对这一概括也是相当满意的。1989年5月31日,尚未平息,邓小平就向中央领导同志打招呼说,十三大报告“一个字都不能动”①6月9日,他又在接见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说:“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不对?……我们没有错。”②能不能使改革的大局保持稳定,核心问题是管控住党内的分歧。戈尔巴乔夫就是因为左和右两股力量把他挤到墙角,动弹不得。其中有一部分因素是不可选择的,就是领导人的威望,以及他的权力基础,这是学不来的,是几十年形成的。苏联改革不能成功,或许与他们领袖集团的成份有关,老一代领导人既老化又思想僵化,几年时间死了三位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似乎带来一股新风,上台时获得很高人气,象一位政治明星。其实他的权力基础是很弱的,没过几年他表面上的支持力量就纷纷离他而去。反观邓小平,在党内有着很高权威和深厚基础,这是历史形成的。当然,邓小平也有处理党内矛盾的技巧和艺术。在策略上,邓小平是有妥协的,重大问题上他要谋求在中共高层达成某种共识,一时达不到共识,他采取的办法就是“不争论”,等待实践来说服。比如农村的包产到户以及雇工,开始争论很大,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实际上就是让实践来教育大家。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分歧很大,但没有引发像苏联那样党内分裂的状况。当然,20世纪80年代老一代政治家之间确实有分歧,但是他们在基本政治理念上是一致的,在改革问题上也有基本共识,这根源于对“”的反思。从摆脱“”阴影这一点上说,高层特别是“”后重新出山的老干部都是改革派,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如何改、.目标在哪里的问题上,逐步产生了分歧,但不能夸大这种分歧。他们在基本政治理念上是一致的,比如巩固执政党的地位、维护社会稳定、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维护稳定,基础是经济稳定,陈云的作用不可忽视。

五、运筹有利的战略环境

智慧范文篇7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规划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大众工作与生活发展巨大变化,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却难以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更不利于社会持续发展[1]。但是,如何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做好智慧园区规划与设计工作,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基于智慧城市发展理念与构建蓝图、资源应用等多个环节,对智慧园区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才能使智慧园区逐渐渗入大众生活,为现代社会智慧园区构建良好基础。

1智慧园区规划设计背景

对智慧园区进行分析,智慧园区概念主要源于智慧城市这一理论基础,所以,在分析智慧园区,对智慧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前,应重点研究智慧城市相关理念。对智慧城市进行综合分析,智慧城市主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多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感应设备、电网、公路等多个环节加以连接,最终形成“物联网”形态,并在这一过程中,将信息网络与“物联网”加以整合,增加社会各个环节紧密度,从而将网络与实物相连接,为社会发展打造便捷环境,使城市发展为“智慧”状态。智慧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实现社会信息化,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借助一体化信息技术,将城市内经济、文化发展与行政管理结合到一起,并形成全新社会发展模式。而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园区规划设计,从技术层面来说,就是将智慧园区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到一起,并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感知园区整体发展趋势与状态,有利于推动智慧园区发展[2]。从应用角度对智慧园区进行分析,智慧园区不仅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更优化、转变传统园区发展模式,更能转变园区大众基本生活方式、交易方式、公共服务等环节,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推动智慧园区发展与变革,对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案例

2.1国内智慧园区规划设计。在“两个有限”发展策略支持下,上海临港新城[3]不断融合资源,借助港口发展经验与优势,打造集约型发展城市。在智慧园区规划设计中,临港集团与上海市信投公司强强联合,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之上,构建全面园区发展理念,并取得良好成绩。上海临港新城智慧园区主要服务内容为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第三方建设主体。并在这一过程中,遵循智慧园区统一设计原则,为信息化与基础设施构建联合,并打造第三方管控平台,在第三方管控平台中,能够集约社会资源,为更多企业入驻奠定良好环境,并打造全覆盖优质信息化服务。此种智慧园区全新发展模式,不仅能实现信息化覆盖,更能整合临港新城优质资源,推动临港新城本地发展,为临港新城招商打造适用平台。各种先进技术引入临港智慧园区建设,能够打破传统交易壁垒,打造便捷支付、交易行为,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为更多临港智慧园区企业提供大量服务资源,最大限度规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等问题。此外,信息的全面覆盖,有利于集合多种资源,使信息化工作做到全面覆盖,并在这一过程中,为更多企业构建良好服务环境,使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成果,能够为更多企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实现现代社会绿色、持续、可循环发展要求。2.2国外智慧园区规划设计。在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例如,在2009年,基于信息化技术,瑞典斯德哥尔摩取得最智能城市评价,在2010年,被欧洲评定为绿色之都。斯德哥尔摩之所以取得高度评价,主要基于智慧城市,开展智慧园区规划与设计,在这一规程中,斯德哥尔摩政府管理部门与地方企业进行针对性互动,并在互动中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提出针对性人才培养措施与策略。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对斯德哥尔摩智慧园区建设进行观察。例如,在2008年,该城市大众可以借助网络申请停车服务,有效缓解找不到停车位、在停车场“打转”问题。在停车场周边不断“打转”,不仅浪费驾驶人员个人时间,更消耗石油与电力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排出的尾气更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而基于信息化技术,借助网络智慧服务平台,能够办理停车预约,到达目的地直接停车,部分市民在发现无停车位后,会对自身行程进行更改,有效节约各类资源。此外,在智慧园区规划设计中,该城市在2010年年末,在城市内部,基本实现车辆速度全面覆盖,并借助智能客户端,在网络上办理一卡通等电子服务,能够监测城市车辆车速有效规避交通事故,同时,提升智慧园区交通整体运行效率[4]。最后,在斯德哥尔摩城市发展中,不同区域都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服务。无论是餐饮、教育还是社会管理,智能化程度大幅度提升,不仅能节约各类资源,更能协调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节约各种资源,对城市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探索

3.1实时监控社会资源使用情况。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进一步发展重要基础,但是,在传统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增加社会建设与发展成本,由于部分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使用不当,对社会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主动结合国外丰富经验,在国内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借助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市经验,并总结上海临港新城智慧园区建设经验,不断探索智慧园区规划与设计。例如,在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平台,在网络资源库中,对区域现有资源加以管控。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好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基于区域资源使用现状,构建资源利用模型,并结合园区未来发展需求,对资源应用进行优化与调整,只有在园区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才能做好资源优化与调整工作,在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做好资源管控工作,充分发挥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有效性,在智慧园区发展背景下,提升园区资源利用有效率,推动智慧园区进一步发展。3.2自动监控保护园区生态环境。在智慧园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当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主动结合物联网技术,构建自动监控系统,做好园区环境监控工作。在实时监控系统下,能够有效掌握园区废水、废气排放情况,了解不同区域降水基本情况,并在自动监控系统下,将这些数据上传至相关平台,并汇总各类信息数据,将数据编辑为相关报告,上传至环境管理部门。只有在全面监管环境下,对园区环境进行自动监控,并获得精准数据。只有这样,环境管理部门才能根据各项数据报告,对园区环境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管理之策,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环境管理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可能性,在智慧园区规划设计完成后,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园区生态环境,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3.3智慧园区智能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行业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情况。随着现代社会进步,更多建筑项目出现。但是,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社会资源。因此,在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探索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建筑行业施工,基于智慧园区,合理利用新能源与新材料。例如,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合理借助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合理运用太阳能,不仅能保护环境,更能节约建筑行业资源消耗。与此同时,在智慧园区运行过程中,结合信息化平台,对每个建筑进行合理管控,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建筑周期具体管理工作,提升建筑智能化程度,提高建筑技术含量,解决建筑行业能源不合理利用,提升智能化管理程度,不仅能推动社会发展,更能使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相协调,提升智慧园区建设普及程度。3.4遵循智慧园区全新发展理念。在传统办公模式中,常见大量群众排队办事,此种办事效率低下,不仅为政府窗口工作人员带来大量工作,更不利于打造便捷办事环境,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在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应主动结合信息化技术,构建政府办公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上,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各项业务办理。同时,在联网办公处理环境下,不仅能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更能解决传统办事排长队、办事难等难题,有利于构建一站式服务,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4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集约化处理社会资源,降低社会发展成本,提升社会办公效率。因此,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对智慧园区进行规划与设计,应遵循智慧城市背景,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主动结合先进网络技术,打造网络服务平台,解决传统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构建智慧园区,做好智慧园区建设工作,为大众打造便捷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带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亚丽,孙志国,王晓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园区规划方案设计与实施前景[J].农业展望,2019,15(11):94-98.

[2]赵朋.东盟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与中国企业的参与策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3]张凯.智慧城市视角下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关键领域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2):90-92.

智慧范文篇8

(一)智慧物流内涵。智慧物流作为科技创新发展与工业科技革命背景下的研究成果,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及信息化技术等现代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实际应用。智慧物流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物流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智慧物流作为物流产业的最高级发展形态,共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包括:信息化阶段、物联网阶段、智能物流阶段及智慧物流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如表1所示。当前,智慧物流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普遍认为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网络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全面对物流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与处理,进而达到自动调整并提供最优决策的功能。同时,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及物流自动化设备等软硬件设施的协助下,全面提升物流仓储、加工、流通、配送等环节的效率,进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与传统物流模式相比,智慧物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高度集成与融合了所有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业务环节、物流管理环节及物流技术之间的无缝衔接,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自动化装备建立起物流产业的感知交互系统,实现物流资源配置最优,并最终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质量的目标。具体而言:第一,物联网实现了物物连接,为物流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搜集并整理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挖掘物流信息的潜在价值,最终将分析结果应用在物流仓储、包装、加工、运输等环节,建立起集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集成化服务模式;第二,智能化设备及物流自动化设备提升了物流产业的感知能力,使物流业务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智慧物流的智能感知交互特性可以更加准确判定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以便物流企业为客户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物流服务质量;第三,智慧物流作为物流商业模式的最高级形式,具有协同物流产业各环节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新技术与新管理模式结合与应用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同一时间内满足不同主体的目标。(二)智慧物流基本框架及模式运作流程。1.智慧物流以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通过互联网网络的信息传输功能实现主体之间的物流信息交互,以智能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方式对物流自动化整备、智能化系统进行控制,以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智慧物流的自动感知识别、物流服务可追溯、物流管理智能化决策等功能。由此可知,一个完整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应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基础底层、以网络媒介为交互中介的网络层及为客户完成物流服务的应用层,具体组成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基础底层是整个智慧物流框架组成的核心部分,它是利用GPS、GIS、GPRS及相应传感技术、信息传输等技术实现对物流资源的搜集、整理,从而使物流实体与物流信息紧密结合;网络层是智慧物流框架组成的核心部分,它对基础底层所搜集到的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存储、过滤、处理等技术处理,并将最终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传输到应用层,为物流企业和客户直接使用;应用层则是物流企业直接与客户连接的窗口,它是在网络层的基础上,通过物流设备为客户提供一系列服务,如:物流商品的仓储、运输、加工、流通及配送等服务。2.智慧物流模式运作流程。由智慧物流模式基本框架可知,物联网基础底层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网络层是智慧物流模式的主要核心部分,智慧物流的运作流程就是这两部分的协作过程,具体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智慧物流模式的实施与开展取决于物流设备智能化运作状况及智慧物流系统的智能决策状况。其中,智能化运作主要由物流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决定,智能决策则由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决定。智能运作及智能决策之间由互联网网络连接,信息数据通过移动数据传输技术彼此互通。

智慧物流发展环境与机遇

(一)经济发展与改革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第一,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正朝向结构更加合理、分工更加明确的方式不断演变。尤其是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背景下,势必将进一步拓展内需,商品交换与流通将更加频繁与紧密,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物流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与变革,需要打破当前物流产业产品单一、服务质量效率低等问题,为智慧物流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第二,社会资本逐步进入物流产业,智慧物流产业成为新一轮的投资风向标。当前,在我国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物流”的智慧物流模式不断成熟与创新,逐步成为物流产业新的发展方向;第三,“一带一路”等开放式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国家贸易交易活动更加频繁,对跨境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跨境物流产业而言,只有发展智慧物流,提高物流企业订单处理能力、跨境运输能力及海外投递能力等业务水平才能提升我国物流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二)智慧物流利好政策紧密出台。自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物流产业迎来全新发展契机。随后,利好智慧物流发展政策不断出台(见表2),并且相关利好政策涉及面广,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发展规划应有尽有。如:在顶层设计方面,2016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确立了发展智慧物流的目标和任务;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颁发了《“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实施意见》及《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智慧物流发展具体细节提供发展指导。在具体发展规划方面,2015年7月商务部推出了《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智慧物流配送体系的主要任务及各环节配送任务的具体建设方式。种种政策表明我国政府对发展智慧物流的重视程度,有关利好智慧物流的政策与规划势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物流产业发展。(三)智慧物流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升。首先,我国物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已经可以进入大范围推广与应用阶段,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基础准备。从物联网的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由2010年的193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500亿元,较2014年市场规模增长29.3%。从物联网的基础组成设施RFID(无线射频识别)的市场需求方面来看,2015年我国对RFID的市场需求规模达到400亿元,对微机电传感器的需求量为7300万个,占据全球需求总量的30%,为第一市场大国;其次,在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尤其是在通信协议、网络管理、智能计算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2015年我国信息产业收入为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大量大型数据处理企业不断涌现,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技术水平位列世界前茅,并且该新型技术正逐步融入物流产业,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最后,物流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操作业务的自动化设备不断增加,自“十二五”期间,每年我国物流企业的自动化设备数量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目前,我国已经有十几家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自主研发生产物流产业自动化设备,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设备支持。

智慧物流发展阻碍与挑战

智慧物流体制不健全,物流企业运营机制有待完善。智慧物流作为互联网与传统物流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模式,其业务模式与运作模式不仅涉及互联网领域及物流领域,同时也要涉及交通、信息技术、商务等其它领域。因此,智慧物流在管理方面要受到发改委、交通部及工信部等多个行政部门管理与监管。然而,我国行政部门与行政机关在监管方面较为独立、各自为政,因此智慧物流发展要受到不同部门之间政策与监管的矛盾影响,导致智慧物流发展受阻、缓慢。一方面,多部门监管方式容易造成监管空白或者过度监管,为企业发展增加运营负担;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应付不同行政部门监管,将耗费企业大量财力、物力与人力,为企业增加经济负担。从物流企业管理方面来看,虽然当前许多物流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物联网技术布局构建智慧物流运营与管理体系,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已经开展智慧物流发展的企业缺乏有效管理与措施,导致日常运营管理混乱,物流资源与要素无法达到最优配置,在物流配送方面丢件问题频频发生,难以形成大规模运营。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受到信息化技术限制导致转型吃力缓慢,即使能够引进智慧物流技术,但是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致使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同样无法大范围推广。智慧物流发展极不均衡,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以来,物流企业在物流仓储、物流运输及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物流企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但是由于智慧物流的前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因此,各地区的智慧物流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智慧物流智能设备质量层次不齐,关键自动化物流装备技术有待提升。智慧物流模式的特征是物流运营及服务全部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因此智慧物流自动化设备质量与技术的成熟与否关系到智慧物流发展水平与质量。然而,我国自动化物流装备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与国际物流设备自动化制造商在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第一,物流设备数量增加较快,但是主要是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及搬运装卸设备真正适应智慧物流发展需求的智能化机械设备较少;第二,仅有少数大型物流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得到较大提升,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还是传统物流方式运营,物流设备以半机械化为主;第三,物流设备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含量不足,生产商往往依靠价格占领市场而非依靠技术占领市场;第四,目前用于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性自动化物流设备仍以国外进口为主,而国内厂商的设备制造仍处在验证阶段,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高端物流人才缺口较大,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智慧物流作为一门融合多种产业的跨领域学科理论,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多面的物流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物流从业人员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战略层、管理层及操作层。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初级操作员岗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但是由于薪金不高的原因,导致该职位的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强,但是也始终保持动态供需平衡状态。相对而言,智慧物流真正缺乏的是高级人才,如市场拓展总监、采购经理、物流规划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和职位。根据《中国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建设蓝皮书(2016)》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智慧物流人才供需矛盾主体主要表现在行业需求范围增大,高端人才、物流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虽然我国目前有2000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并为智慧物流产业每年提供15万人左右的人才,但是与智慧物流每年新增180万左右的工作岗位数量相比,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再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同,不同地区的物流特征和优势不同,导致各地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具有显著差异性,进一步加剧了物流人才的供需不平衡。

智慧物流发展战略及优化路径

智慧范文篇9

【关键词】智慧物流;发展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产业,它涉及运输、存储、配送、信息等各个领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流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传统物流产业也逐渐显现出不能满足其发展情况,通过研究发现,现有资源承受度也难以支撑越来越大的物流规模。因此,物流产业首先要找准突破口,在不断扩大规模同时,需要注重挖潜,加速转型升级,在“工业4.0”、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力从智慧建设角度入手,发展智慧物流。

1智慧物流阐述

智慧物流是在科学技术不断推进更新和工业科技革命再次到来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它集成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等相关技术,并应用于物流领域内。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智慧物流,这也是传统物流转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智慧物流发展也是经历了一步一步的,最初是信息化、到物联网、再到智能物流到最后的智慧物流阶段。智慧物流最初提出是在2008年,是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而不断演进过来的。我国是在2009年首先由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还有《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华夏物联网等几个单位共同提出的智慧物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物联网、智能硬件、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和技术,来不断提升物流系统智能分析、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物流体系智能化水平。对相关定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智慧物流框架分为基础层、感知层、数据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比如,感知层包含了GIS、RFID、GPS、传感器等技术;决策应用层包含了可视化管理、实时跟踪、路径优化、配送调度;数据分析层包括了数据交换和挖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从智慧物流主体框架来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体。智慧物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单一化。单一化是传统物流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只是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提供物件的流动,来满足各类需求。在商品生产、销售、使用存在的地域差异,传统物流解决的是商品在空间位移,把商品从生产地转移到销售地、使用地,进而到达消费者手中。此阶段的物流服务内容单一,其整体质量也不是特别高,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其满意度也比较低;第二个是一体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开始大力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物流行业在竞争环境中逐步成长,逐步呈现出可以专业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市场体系。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情况下,物流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对其每个环节都进行科学合理管理和控制,进而进入了一体化时代;第三个是集约化。物流产业发展,历经我国大型企业整合、分离其业务这个过程,使得物流产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其运行过程也逐渐细化,达到了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阶段,并以此向其他领域拓展。信息、资金、物资三流融合,形成了一个供应链体系,物流产业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第四个是智慧化。随着各类技术与物流产业的相互融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物流运营模式遇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物流产业不断改革创新,物流行业已经进入了全新发展时代,即智慧物流体系。

2智慧物流特点分析

智慧物流与先进科学技术紧紧相关,通过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联合,重新进行产业分工、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智慧物流呈现出与传统物流不同的新特点。2.1支持物流发展大环境向好。在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部署和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计划,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这为推进和发展智慧物流,营造了很好的大环境。2.2物流互联网体系逐步建立。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目前涉及物流业的货车、集装箱、托盘、货运等物流设施设备也可以实现与互联网互通,这些设施设备与物流信息连接,为智慧物流体系建立奠定了很好基础。2.3物流数据大量应用。智慧物流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大量数据使用为前提,实现了数据使用从理论到现实跨越,可以大大提高物流运行过程效率。这里举一个实例,比如菜鸟网络已经完全采用了智能路由实现节点精准交付,这种准确率可以达到98%,通过对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利用,为物流行业内各个环节实体做出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2.4协同共享物流模式。智慧物流需要物流各个要素实现“同频共振”,打破传统物流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壁垒,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智慧物流建设提供精准发力基础。

3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3.1物流平台化。智慧物流是由原来资源、技术为主导转换为平台主导,传统物流主要是靠掌握运力和线路等来实现调控,源头企业是整个供应链上的核心。随着科技进步和物流发展新理念,供应链源头转向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的企业,平台化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通过平台,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精确匹配,进而提高效率。3.2物流短链化。物流供应链越长,影响其效率因素也越多,不可控风险也越大。从本质上讲,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或者使用者才是物流两个最终点,其它过程都属于中间环节。随着需求侧呈现出即时化、碎片化,产业端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建立起相对灵活和环节较少的供应链体系。传统的多层分销渠道模式需要改变,向断链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精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一方面物流体系可以灵活调整、快速反应。3.3物流无界化。未来的智慧物流除了本身体系外,其要素会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比如运行过程,有些消费者或者使用者可能会亲自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在多元、即时、分散等情况下进行购买活动。其中小批量、定制化等物流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部分。超级机器人仓储、智慧物流小镇、万物互联将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物流已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3.4物流升级化。一方面,新技术应用,如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数据会呈现指数级增长,并且会实现全面收集、记录、分析、传输、应用,信息孤岛和不对称现象将会逐渐减少,形成全面覆盖并广泛连接的物联网络。在精确实现物流效率同时,会使个性化需求都能在最大化条件下得以满足,让物流体验感受指数大幅提高,智慧物流价值将逐步显现。3.5物流智能化智慧物流将会利用其独特优势,推动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大发展,深化产业链各个环节与各类需求融合,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实现降低能效、智能包装、存储、配送等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4智慧物流发展影响因素

4.1产业竞争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产业竞争加剧,在这种背景下,智慧物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最终目的是实现物流产业资源优化和社会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这需要物流与其他产业一起研究、一起协同。4.2经济转型影。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在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出现了诸如物流成本过高、物流体系某一时段超负荷运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跟不上等情况,这直接影响了物流费用负担者体验,所以,需要不断加强智慧物流建设。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调整和改革,物流业也从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高效型”转变。4.3物流需求影响。一方面,企业由于加强成本管控,所以,对于采购、加工、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成本控制更加精确,这使得在决策时更加科学高效,尽可能达到资源合理分配,尽量不产生或者少产生闲置情况;另一方面,个体消费需求繁多,加之个性化和多样化比重提升。面对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不管从哪一方来说,都是迫切需要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发展智慧物流可以降本增效,为各方谋取利益最大化、服务体验最好。4.4国家战略影响。国家战略对智慧物流也具有非常大影响。首先,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慧物流俨然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新趋势,在这个蓝图下,智慧物流会成为智能制造重要基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整合,提升现有配置下物流资源有效供给;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驱动,在关联区域之间产生了直接或者间接物流需求。物流产业也将从后方保障逐渐转变为前方引导,智慧物流将在这里发挥巨大作用,为畅通各区域之间经贸合作拓展提供更大空间可能;再次,在扶贫攻坚战略实施,会加速农村物流市场大发展,农村地广人稀,传统的粗放式、落后的物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新发展,更需要智慧物流来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5智慧物流发展面临挑战

5.1体制不健全。智慧物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新业态,其运行模式涉及到物流传统领域,还涉及到商务、交通、信息等多个领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在发改委、交通部门、工信部门等多个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之下。所以,在不同部门之间政策交叉存在一定矛盾,使得智慧物流发展也会遇到一些瓶颈。多部门监管方式容易出现空白或者过度情况,这给相关方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建立智慧物流运营和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相应措施,其运行管理还是较为混乱的,其要素和资源还是无法达到最有效配置。5.2发展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样导致了其影响因素各个方面都会对智慧物流建设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自从我国出台《“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之后,物流各个环节智能化程度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差异,基础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区发展智慧物流的基础和动力差异较大。5.3基础不相同。智慧物流发展最重要是要物流设施设备以及关键物流技术先进性,智慧物流以物流运行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标志,所以,其设施设备质量和技术成熟度、先进性关系到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和质量。这方面,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设施设备数量增加较快,但是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符合智慧物流特点的设施设备较少;大型物流企业在智慧化进程中进步较快,基础也相对较好,而一些中小物流企业许多方面还是沿用传统运行方式,其基础相对薄弱;物流设施设备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技术含金量不高,其中关键性设施设备还往往依赖于进口,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5.4人才较缺乏。理念再先进、基础再牢靠,也需要有人来操作、维护和管理,智慧物流是跨多学科领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更需要有丰富工作经历或者经验。目前,从调研情况看,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在操作层面处在动态的供需平衡状态。而对于熟悉和掌握智慧物流的专业人员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中国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建设蓝皮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智慧物流人才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端专业人才更为缺乏。由于前面几点论述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同、物流特征不同,使得对于从业人员数量和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6智慧物流发展路径

6.1明晰智慧物流发展目标。智慧物流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未来围绕智慧物流发展在物流领域内广泛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规范物流技术标准,确立智慧物流发展新动力,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行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从国家供给侧改革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在降本增效、供需匹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作用。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中流砥柱作用越来越大,在《中国制造2025》大发展背景下,智慧物流已经成为未来整个物流领域发展中心。6.2完善政策管理体系机制。面对物流行业政策不全、监管漏洞地方,需要政府及相关行业单位制定相应政策,完善制度体系,为智慧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如智慧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技术、装备、运行流程等方面标准化建设,信息数据管理应用标准化方面。在管理方面,从法律制度角度完善与其相关的内容,提供法规保障,有效破除智慧物流持续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独有特色,实现规范化发展。6.3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力度。继续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与智慧物流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特别是要注重技术转化与应用率,加强线下与线上融合发展,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进而提高智慧物流发展整体水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要从物流配送、管理、仓储等环节技术研发和应用,确立智慧物流核心发展力。6.4打造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结合不同层次物流需求,按照平台化标准,通过政府引导,将相关资源、资金、技术、信息进行有效配置和整合,采用物联网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实现智慧物流平台化发展,建立“共建共享”观念,提高资源利用率。6.5培养智慧物流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政策是框架,设施设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大力培养专业化物流人才队伍。对于专业人才,除了依托高等院校培养外,还可以与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基地。一方面,要求专业人才要达到熟悉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可以将这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要瞄准世界先进理念和经验,完善人才服务市场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春霞,彭东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10).

[2]何黎明.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7(6).

[3]锡坤.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8).

智慧范文篇10

1科技管理中的审美智慧

科技管理中的审美智慧,是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人员通过专业知识、先进科技理念的应用,以审美的眼观看待管理工作,激发工作人员的各个需求,保证在多方面满足工作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执行条件下,不仅能加强自身修养的完善化、提升自身人格,也能确保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确保综合化管理目标的完成。科技管理也是对审美智慧的再次提升,对传统管理理念进行更新,提高人员的自身知识和技能,在自身能力发挥的前提下,确保整个局面的形成和开展。针对其多变的复杂现象,针对不同内容和方式,遵循一定过程,确保在审美智慧理念下,掌握一定技巧,以达到整体的进步和发展。审美智慧是基于管理作为主体,工作人员在审美能力逐渐提升的同时,获得审美智慧。尤其是在现代技术发展下,管理人员人格发挥十分必要的作用,其影响是长期的、深刻的,通过一定的人格魅力,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也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实现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1]。

2科技管理中审美智慧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管理受到人们的关注,能推动科技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保证审美智慧地位的获取[2]。尤其是在长期建设领域内,将科技管理工作做为根本,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渗透审美智慧,能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改善。因为科技管理工作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管理工作缺乏创新,达不到人格的塑造、文化的渗透等。所以,促进审美智慧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渗透,能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达到理性认知和人文因素的统一,在满足主体需求条件下,激发人员的自身能力,确保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以促使其效益的获取。审美智慧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能达到管理体系的更新,通过其存在的内容,在审美智慧理念下,能对组织进行优化,保证科技运行效率的提升,也能使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提升企业的总体建设水平,达到管理体系的深化发展和进步,确保其经济作用的发挥和实现。审美智慧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是其自身发展作用的获取。管理人员要具备更高的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将审美智慧做为需求条件,打造有效的审美智慧意境,能激发审美情感,挖掘其内容,体现处人性化理念,保证在逐渐完善和提升的同时,形成艺术管理模式[3]。

3科技管理中审美智慧的培养

在科技管理中,审美智慧多是在实践工作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是实践中素质和能力,也是一位优秀管理人员必然具备的综合素质[4]。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基于科技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原则,可以为其渗透审美理念、创造美能力等,确保其智慧的形成。为了对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审美智慧进行培养,需要在几方面来完善。第一,保证人员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确保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素养、文化底蕴等,在能够对美进行判断、感悟和欣赏条件下,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确保其思维模式更丰富。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事业的管理决心,确保其情感更丰富。第二,审美智慧的形成,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其具备的技能是在后期实践中产生的。因为,要对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在工作具备更高觉悟,并在实践管理中,严格分析科技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原则,以达到多方面的形成和发展。比如:审美原则、创造性原则等。第三,为其营造一个审美智慧环境,工作中,要对科技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确保科技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发展,保证体制的完善应用。还要加大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保科技管理工作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四,在实践工作中,也要对管理人员的审美智慧进行培养。因为审美智慧的形成多是在实践工作中获取的,能将其作为指导意见,保证科技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尤其是人员参与到执行工作中,明确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目的,保证人员兴趣的激发。其存在的审美管理方式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对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做出详细探讨,在能够发挥企业发展需求条件下,满足审美和创造美的需要,以推进科技管理工作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5]。

4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为了对科技管理进行详细分析,需要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和先进的人文特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优化和改善,促使审美智慧在科技管理中的渗透,保证整体的人性化发展,增强其发展动力,在企业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对审美智慧进行倡导和宣传。

参考文献:

[1]张高.论科技管理中的审美智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8-35.

[2]耿德艳.科技管理中的审美智慧探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4(1):127-127.

[3]朱东华,万冬,汪雪锋,等.科学基金资助主题的演化路径分析与预测——以科技管理与政策学科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1-57.

[4]俞平,汪莉莉.《科技管理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学术影响力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6):24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