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学十篇

时间:2023-03-27 07:02:57

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篇1

比较法研究的历史发展 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土多德曾对158个城邦政制(宪法)进行了比较研究;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也曾对东西方很多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被称为比较法学的奠基人。但总的来说,在19世纪以前,比较法学没有也不可能有重大发展。只是在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国际交往的增加以及近代资本主义国内立法的大量制定,对法律的比较研究才得到广泛开展,比较法的名称也才被确定下来,比较法学被公认为法学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和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英、法等国大量翻译、介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大学中开始设立比较法课程,成立有关的专门机构,1831年法兰西学院第一次开设比较立法讲座,1869年英国牛津大学第一次开设历史和比较法学讲座,法、英两国又于1869年和1895年先后成立了比较立法协会。190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比较法大会,讨论了比较法的性质、目的和用途等问题。由于与会者几乎都是大陆法系法学家,因此会议强调比较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法典化国际立法的制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比较法研究的方向才超出大陆法范围,包括了英美法系;比较法的主要作用也不再是起草统一的国际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交往激增,比较法的研究获得迅猛发展。有关比较法研究的课程、机构、会议和书刊等大量增加,而且比较法的范围,从西方国家的法律进一步扩大到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法律,尤其是伊斯兰法律,并从私法进一步扩大到公法。

比较法研究的分类 一般地说,比较法是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法律”包括了非常复杂的情况,有:1.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如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和某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2.同一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如某一社会主义国家与另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3.同一社会制度但却属于不同法律传统或法系的法律(如属于英美法系的美国法律和属于大陆法系的西德法律);4,属于同一法律传统或法系的法律(如同属于大陆法系的西德的法律和日本法律),等等。有的法学家认为,对属于同一法律传统或法系的法律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微观比较”(Microcomparison);对具有很大差别的法律,也即对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传统或法系的法律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宏观比较”(Macrocomparison)。对法律的“宏观比较”比“微观比较”复杂,研究者要具有更广泛的法学知识和更高的科学研究能力。也有法学家认为,比较研究不同社会制度的法律称为法律的“对外比较”;对同一社会制度法律的比较研究称为“对内比较”。

比较法研究还可以根据法律内容分类:1.对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法律传统(法系)的法律进行总的比较研究,《比较法导论》一类的著作就属于这一类型。这往往是将世界各国法律分为以下几类加以比较研究,即英美法(或称普通法)、大陆法(或称民法、罗马法)、印度法、伊斯兰法和社会主义法等等。2.对以上各类法的部门法进行比较研究(如比较宪法、比较刑法等)或对各部门法中具体制度、原则以至概念的比较研究(如对陪审制、夫妻财产制的比较研究等)。

比较法研究的作用和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比较法学的急剧发展,充分表明了比较法研究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这种作用大体上可归纳为:1.有助于各国之间外交和贸易等关系的发展。一个合格的外交官或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的条件之一,是熟知有关国家的有关法律。早在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就在大学设立罗马法讲座,培训英国派往欧洲大陆各国的外交官;1兜0年法国里昂设立第一个比较法学会,培养法国对外贸易的法律顾问。2.有利于本国的立法工作。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政治家梭伦在为雅典立法时,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罗马共和国十人团在制定十二表法时,都曾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进行了比较研究。19世纪以来,近代资本主义各国立法和比较法的发展,更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法律具有原则区别,但也有可以相互借鉴之处。列宁在1922年苏维埃政权制定苏俄民法典时指出:“不要迎合‘欧洲’,而应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私法关系’和民事案件的干涉”,另一方面又指出:“凡是西欧各同文献和经验中所有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东西,都一定要吸收。”(2)3.促进对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了解和发展,并有助于国际协议(条约、公约等)的达成。1945年《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法院所运用的国际法,包括“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这显然需要借助于比较法的研究。4.推动法律思想、法制史的研究。孟德斯鸠对东西方国家法制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论证他所说的“法的精神”。19世纪英国著名古代法律史学家梅因对古代法的研究就是通过比较研究进行的。

近年来,比较法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1924年成立国际比较法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om-parattve Law),每隔4年召开一次国际比较法学大会。70年代的3届大会(第8~10届)于1970年、1974年和1978年分别在意大利、智利和匈牙利举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下成立的国际法律科学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egal Science),致力于比较法学的发展,至70年代末,约有50个国家的比较法协会作为该会的国内委员会。它发起编辑《国际比较法百科全书》巨著,由西德汉堡麦克思普兰克外国私法和国际私法学会负责编纂,分17卷,于1971年陆续出版。1960年成立的国际比较法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mparative Law),致力于推动比较法学的教学工作。

我国解放后,在起草宪法和其他立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的有关法律曾进行了比较研究,在

比较法学篇2

作者:陈荣昌

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1.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讲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先用绿藻的自养方式作对比,引出异养的含义。

2.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

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分散了的系统的知识适时相应地集中起来,阐明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间的关系。如讲动物的进化规律时,把各门动物的神经进行比较,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化的。

3.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成双成对、成列成排、前后联系的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突出一方,找出它们的异同,就可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如讲穗状花序时,用总状花序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这一对概念。

4.比较法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

比较法能使抽象微细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体形象化,我们也称之为"对比直观"。如借用学生们所熟知的一般事物,比喻生命现象或规律,如说草履虫象草鞋,大草履虫有一个透明略呈肾形的大核,等等。这样,使学生对微细抽象的生命现象,有一个直观形象。比较法还能加强直观作用。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结构图比较,能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看到蜥蜴肺泡数目增多,深切地认识到蜥蜴肺的呼吸作用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适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5.比较法是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即比较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之项: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比较法的类型及其运用

中学生物学主要是讲述生命现象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比较,从理论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生命现象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纵横交错,网络复杂。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法的多样性。一般的比较法有类比、列比、历比、寡众比和综合比。

1.类比。就是根据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性,进行类型或类别比较的方法。根据被对比各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类比法又分为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前者是把同类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性和相似性,进行归纳教学的方法。如学生已学过了地上茎的知识,在讲授地下茎时,将其特点分别与地上茎特点作相应比较,或者让学生把两个实物对比分析,这样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似地获得新的知识,建立起同类的概念。后者是把不同类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教学方法。如绿藻和兰藻的比较,鲸和鱼的比较,可使学生在原有一类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类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

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关系密切,常相互配合,同时运用。求大同,归一类;找出特点,分门别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对比各方既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大类,又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二类或多类(小类)。

2.列比。列比就是把相对独立的互为并列的几个生命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如: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根(或茎、或叶、或花、或果实)的比较;昆虫纲各目动物口器的比较;等等。可使学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繁多的生物器官与其功能和环境条件相适应。

3.历比。历比就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某一生命现象发生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将高等植物各类的根(或茎、叶),按进化程序比较,可帮助学生具体生动地认识到:植物的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又如把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和哺乳钢的心脏(用挂图或模型更佳)比较,这样,学生就不难看出脊椎动物心脏的分隔变化,即由一心房一心室到二心房一心室至二心房二心室。有力地证明了动物也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

三、运用比较法需注意的问题

1.选准比较因子。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的。只有具有比较意义和条件的双方,才能确立为比较对象。一般要符合如下比较的基本条件:

(1)同类不同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一种植物体与另一种植物体;一种动物体与另一种动物体;一种植物群落与另一种植物群落;一个动物类群与另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分别隶属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小类。比较的目的:求其异同,寻其特点。

(2)非同类事物的比较。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属于借比。如: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栅栏组织象栅栏,海绵组织似海绵等。比较的目的:借以说明某些难于想象的事物,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事物。

(3)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动物进化原因与植物进化原因;呼吸作用实质与光合作用实质等相比。

2.灵活综合应用。

比较法学篇3

【关键词】比较法 生物教学 减数分裂 应用

比较法是把同类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性、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纳教学的方法。它是一种研究生物学的常用方法,也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得到应用,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极其抽象,主要描述的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与已经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等密切相关。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学习生物有性生殖过 程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的细 胞学基础。为了能使这个内容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提供一个利用比较法教学的思路。

1.“减数分裂”一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和复杂性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是联系亲代和子代之间的桥梁,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量和运动规律性变化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丝分裂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本章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与《生物1·必修》中“第五章 细胞分裂、分化和衰亡”中的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减数分裂对于维持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前后代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因此本章中减数分裂的知识与“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以及基因重组等都有一定的关联。

掌握好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原有学习的内容,又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的比较

通过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等比较法,清晰呈现各时期的特点。

3.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

列表比较:(以二倍体为例)

曲线比较:(以二倍体生物一个细胞为例)

表格曲线比较法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让学生一目了然,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

4.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CAI课件展示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让学生对整个减数分裂有个总体的把握,引导学生概括“减数分裂。”结论:减数分裂是从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到成熟生细胞(或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了一半。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相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结果产生的有功能的生殖细胞的数目也不同。

比较法学篇4

一、纵向比较

即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的比较。我在讲清政府与列强进行的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把战争从爆发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时间、结果、签订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这些方面来作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清楚的掌握了历史事件,认识到晚清时期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很早就与列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再如,对人类迄今为止所进行的三次工业革命加以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影响,通过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分别进入到了什么时代等,对工业革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点面比较

即小环境与大背景比较。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在讲“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时说,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上世纪末即先侵占了我宝岛台湾,又攫取了我南满的种种权利。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膨胀,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927年,日本政府根据“田中奏折”确定的战略,积极地进行侵占我国东北的策划和准备。1928年北洋政府覆灭,日本政府公然威胁、阻止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妄图首先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但遭到失败。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于沈阳皇姑屯炸毁了乘坐的专列。当时欧美帝国主义正陷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之中,无暇东顾。此后,日本国内经济危机也日益严重,日本统治者为缓和国内矛盾,加速了侵略中国的步骤。这时,日本关东军参谋、“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认定1931年是使用武力进攻东北的极好时机,因此,日军不断挑起事端,制造武装侵占东北的借口。7月,制造了“万宝山事件”。8月,日军利用“中村事件”,把武力侵华的战争狂热推向高峰。终于在1931年9月18日夜发动了事变,进而侵占了整个东三省。运用比较法教学好处很多。首先,它着眼于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相同相似或相反相对的特点,鲜明突出地揭示现象的本质特征,指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它把某些孤立的现象或事件对举或列举出来,通过分析比较,建立起某种联系,揭示其本质属性,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第三,大量的用于比较的事物是目,而从中提炼出来的观点、揭示出来的本质是纲,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以纲举目,以简驭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有用,在复习教学中更有用。

三、横向比较

比较法学篇5

关键词:四阶段教学方法;引导课文教学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33-02

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四阶段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培训教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所决定的。四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演”,学生“练”以及教师“评”的教学过程,是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试误说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应用,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典型应用。

引导课文教学方法是职业培训中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在现代培训中的发展和完善。它要求学生借助由教师制定的引导课文(包括任务描述、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评估表等)完成工作任务。其教学过程与步骤以“完整行动”理论为基础。引导课文教学方法体现了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自身的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即知识建构。

四阶段教学方法、引导课文教学方法是两种基于不同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它们的应用需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教学方法可以互补,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简单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在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信息传递一般在教学起始阶段进行,信息由教师直接给出,学生的行动范围受到教师的限制。在引导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工作能力是教学行动的基本出发点,教师的行动主要在准备和收尾阶段,而不是教学过程中。引导课文教学法与四阶段教学法相比较有其独特的长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性。表1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授方法进行了比较。

教学实施策略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更为重要。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教学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绝不仅仅是教师通过书本形式的教材将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而是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性活动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教学交往中不是被动地复制或承受外界影响,而是有选择地接受教师的影响,积极主动地选择、形成与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引导课文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合作形式为主,由师生双方共同决定、完成,创设了和谐、民主、合作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四阶段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与人类认知学习的规律极为相近,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正确做法掌握学习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学习基本是独立完成,限制了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尽管学生也可在各阶段之间进行讨论,但讨论的内容一般仅限于操作步骤和技能,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有限。引导课文法和四阶段教学法在学习方式上的区别,如表2所示。

教师角色

四阶段教学法的四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引导课文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如表3所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而是具有一般社会特性和社会品质的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制度上的“支配”与“从属”,而是一种富有情感体验的精神协作。这可以建立和发展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接受和理解,从而产生和谐、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要求教师做到:(1)相信学生具备理性决策, 甚至自我否定的能力,相信学生能胜任学习任务。(2)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根本性的错误,教师不予以阻止。准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3)提倡大家共同负责,而不是一人对所有的事情都要负责。(4)鼓励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和控制学习过程,而不是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来确定。引导课文教学方法不同于四阶段教学法,将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特殊角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评价

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加德纳认为,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八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八种智力的发展不具有同步性,优势智力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对不同的生命个体也会有不平衡的发展,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成功与否。

多元智力理论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课文教学方法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小组工作过程检查(见图1)。学习成果检查—小组工作结果(见图2)。采用的原则:(1)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生、小组、教师)。(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小组备忘录、监督备忘录、谈话等)。(3)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四阶段教学法主要采用教师评议,在最后阶段进行。

应用范围

按照赵志群从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的分类,四阶段教学法是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教学方法,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包括引导课文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与迁移教学法等。四阶段教学法适用于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初期,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快速掌握,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教师引入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如同所有综合能力培养方法一样具有如下特性:(1)实施的时间不易控制;(2)对教师的跨专业和综合能力要求高;(3)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量大。

通过对四阶段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的比较,可以加深对两种教学法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合理选择教学法,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德合作江西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综合项目组.行动导向教学实务[Z].2006:75-76.

[2]王坦.谈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3]赵志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J].职教论坛,2009(9下).

比较法学篇6

1 问题引领,在共性比较中学会知识

上课开始,我们用一系列的问题形式,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然后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知识出发,发现眼睛看物体的原理.通过对照相机与眼睛结构的共性比较,让学生明确组成眼睛的各部分的功能,使学生在对比中掌握知识.

师:我们每天都要用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在座的同学中有人戴眼镜,生活中,爷爷奶奶看报纸也带上了眼镜,这两种眼镜有区别吗?它们是怎样帮助我们的眼睛看清物体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眼睛和眼镜》.(板书课题)

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光学仪器中,什么仪器的成像,跟眼睛看物体的原理相似呢?

生:照相机.

师:很好,那么,照相机成像是什么原理呢?

生: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师:既然它与照相机相似,也就是眼睛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1,用PPT在屏幕上显示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对比看,它们的确有着相同的成像原理.我们知道照相机由镜头、底片、光圈等构成,那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在七年级生物课中学过,谁还记得?

生:有视网膜和视觉神经、角膜、玻璃体、晶体状.(如图2,利用课件,在屏幕上学生指出眼球的主要结构和名称)

[TP7CW03.TIF,BP#]

师:很好,谁能将眼睛的结构与照相机的元件一一对应起来?(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对应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对应照相机的底片.

师:眼睛和照相机一样,成倒立的实像,可是我没觉得你们是倒立的啊,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但是这仅仅是物像,不是视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还要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断、识别等复杂的过程,才能形成视觉,因此我们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而不是倒立的.

2 推理讨论在差异比较中发现知识

教学中运用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照相机的“调焦”实质是改变像距;通过差异对比和推理,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发现眼睛的“调焦”是改变晶状体厚薄实现的.在研究眼睛的“调焦”原理时,我们组织学生讨论物距、像距、焦距的变化情况,同时让学生发现,凸透镜越“凸”会聚能力越强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凸透镜成像的知识.

师:请看实验(如图3),把蜡烛点燃后,在光具座上左右移动,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必须如何操作?左右移动蜡烛改变了什么呢?

[TP7CW04.TIF,BP#]

生:操作方法是移动光屏.左右移动蜡烛是改变物距.

师:物距改变了,像距也要发生改变!请想一想:照相机在照相时,也要拍摄近景和远景,它是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镜头的焦距变了没有?(学生思考)

生:镜头的焦距没有变.

师:那为什么能成清晰的像?

生:因为调节了镜头的位置,让镜头向前或向后伸缩.

师:将镜头向前伸或者向后缩,主要改变了什么?

生:像距.

师:对,也就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调焦”.照相机能使镜头前后伸缩,那我们的眼睛能这样吗?(学生笑,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可以改变厚薄.

师:改变晶状体的厚薄,实际是改变了什么?像距变了没有?

生:改变晶状体的厚薄就是改变焦距,像距没有变,因为凸透镜 (晶状体)厚薄发生改变,但光心位置没变,视网膜也没动,所以像距不变.

师:分析的很好!既然大家已经知道晶状体能通过自动调节厚薄来改变焦距,请问看近处怎么调?看远处又怎么调?谁帮它调?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屏幕上显示这三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师:请第一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结论是怎样的.

生:我们认为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

师:谁帮它变厚?

生:是睫状体收缩,使它变厚.

师:为什么要变厚?

生: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当眼睛看远处物体后,再去看近处物体,相当于物距变小;若晶状体的厚薄不变,像距将会变大,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要想让原本成在后面的像提前成在视网膜上,必须让光线提前会聚;而凸透镜越凸,会聚能力越强,所以晶状体变厚.(老师用演示实验证明: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透镜不动,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像才重新变得清晰)

师:非常好,我们知道眼睛在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按照同样的思路,谁能分析一下眼睛看远处物体时的变化?

生: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因为看远处物体,相当于物距变大;若晶状体的厚薄不变,像距会变小,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要想让像延后成在视网膜上,必须让光线减少会聚程度;而凸透镜越薄,会聚能力越弱,所以晶状体变薄.

师:很好!(如图4、图5所示,屏幕上用动画显示看近处看远处时,晶状体的变化)看近处,晶状体变厚;看远处,晶状体变薄.这样才能在像距不变的情况下,使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

3 实验探究在个性比较中区别知识

在进行近视与远视眼成因和矫正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两次实验的对比探究,分析两种视力疾病的成因与矫正的个性方法;让学生能区别两种视力疾病的不同物理现象,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视力的矫正方法.

师:如果有人用眼过度或者眼功能老化,睫状体调节能力变差,会使他的视觉范围变小.他的眼睛将会怎样?

生:有的看不清近处,也有的看不清远处.

师:能看清楚近处却看不清远处的眼睛叫什么?

生:近视眼.

师:只能看清楚远处却看不清近处的眼睛叫什么?

生:远视眼.

师:得了近视眼的同学,仔细回忆一下,你是怎么成近视的?你小时候就是近视眼吗?

生:不是,是写字看书的姿式不对,写字的时候离书本太近造成的.

师:说到姿式,正常眼睛在看物体时,看得清楚又不觉得疲倦的距离,我们叫它为明视距离,有谁知道这个距离是多少吗?

生:25 cm.

师:请同学们把背挺直了,用你的尺测量一下,怎样看书才是正确的用眼!(学生自已活动)

师:对了,写作业时离书桌这样的距离才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些人不注意,比如,躲在被窝里看小说、趴在课桌上读书等,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某一位置,会让睫状体一直处于收缩状态.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就会变厚还是变薄?

生:晶状体会变厚.

师:晶状体变厚,会导致什么结果?请同学们分组利用所给的器材,蜡烛、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光屏来探究一下!(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用焦距长的凸透镜先使蜡烛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上,再将凸透镜替换成焦距短的,该如何移动光屏才能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

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下,你们实验的结论.

生:当凸透镜的焦距变短,即晶状体变厚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师:同学们的实验非常成功!晶状体变厚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但是我们的视网膜不能动,怎样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呢?请思考一下,该如何矫正?

生:戴凹透镜.

师:请同学们再次分组利用所给器材来探究一下,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的情况.

师:哪组的同学能说说你们所得的结论?

生:因为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若要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延后会聚,而凹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配戴凹透镜.

师:很好,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如图6,屏幕上显示近视眼的成因、现象及矫正的PPT,教师指导说明)

师:有人出生就是近视眼,会是什么原因?(学生议论)[LL]

生:眼球的前后距离太长.

师:对,许多老人肌肉都开始老化,睫状体想收缩却收缩不了,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看近处,睫状体不能收缩,晶状体不能变厚,所以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

师:所以,爷爷奶奶看报纸的时候,总是拿得很远,或者要戴老花镜.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步骤,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师:请同学分别来说一下远视眼的成因、现象及矫正.

生: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会聚能力弱;或者眼球的前后距离太短.

生:因为晶状体太薄,所以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生:要想使成在视网膜后面的像提前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光线提前会聚,所以远视眼配戴凸透镜.(如图7,屏幕上显示远视眼的成因、现象及矫正)

师:好,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到底学了什么?

比较法学篇7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处理好校内外的关系,校外即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校内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力之间的关系,形成现代大学法制体系与之相应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促进现代大学理念的落实,弘扬现代大学精神,以保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引领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1]现代大学制度是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一是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后如何平衡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二是面对大雪与社会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大学如何解决好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2]对于现代大学制度而言由我们来评价身处其中的制度,恐怕是一项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实质性工作。经过不断地发展,改革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正是在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之后,指引大学走向应该走的路。大学是学习高等理论知识,进行知识创新、传播,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是我们走向社会,走向美好生活的摇篮。

2、中法大学的高等教育

2.1、中国高等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的弊端在应试教育。现阶段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是愈演愈烈。应试教育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实践精神和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根本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由于面对的是应试教育,有许多优秀人才,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平庸之才,就像工业生产线一样,产出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首先是学校的升格。中专升大专,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成了普遍的潮流。学校升格的结果是,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了,全社会都来培养大学生。造成高级技工、中级技工严重短缺。同时也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低下。其次是大学的合并。结果是,人为造成许多超级大学、巨型大学。简直像大学的宇宙飞船。大学绝对不像企业、公司那样,越大越好。大学是教育人的地方,不是企业那样通过行政层次、行政手段和经济利益机制进行管理。超级大学、巨型大学,难于管理。内部关系复杂、矛盾复杂,管理困难、管理混乱。必然造成教育水平低下,教育质量严重缩水。第三是学校的盲目扩招。盲目扩招导致教育、学校的性质、目的改变。盲目扩招将导致大学毕业生“毕业易,就业难”。会给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第四是搞教学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搞各种评比评估。评比和评估成了很多学校长期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就这样地被“边缘化”了!教育质量怎么能不下降?怎么能不滑坡?

2.2、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大学为了适应地方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形成了国家与地方共建的特点,教学设备主要的仍由国家提供,但地方政府也给予极大支持,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获取一些教学设备,如向欧盟申请资助。在法国大学的校内机构设置上,一些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组建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教学和科研部门,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因此,法国大学管理体制具有灵活性。一些大学更加注重职业培训,这种培训其职业能力与规范的“生产工程师”相吻合。

比较法学篇8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劳动法;比较教学法

一、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国外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模式及特点

劳动争议是发生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及利益争议。当劳动关系双方发生纠纷且双方无法通过协商一致解决纠纷的情况下,往往国家就不得不界入纠纷的处理,通过特定机构、运用特定程序去解决纠纷,避免劳动关系的紧张与恶化。由此产生的劳动争议处理规则和程序,即是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种机制因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而往往有别于其他普通民事纠纷处理模式、商事纠纷处理模式。各国对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设计与选择,也往往与其政治体制、法律传统、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密切联系,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较为全面地向学生讲述世界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模式,归纳不同模式的特点,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讲授劳动争议产生的根源,向学生介绍世界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主要模式及其特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劳动关系,特别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矛盾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资本的逐利性与劳动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维持本人及其家人的有保障的生产,劳动关系的对立性就不会消除,劳动争议的产生也不可避免。但是如果采用适合各自国家国情,特别是劳动关系状况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机制,则可以通过较为妥善地处理好劳动争议,缓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世界上建立了劳动法律制度的国家及地区,基本上都充分认识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功能与作用,建立并不断完善各自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尽管制度目、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但也可以根据共性特点作一些分类:1.以国家分类,有四种典型模式。(1)美国制度模式。特点是分散性、任意性、民间性,侧重于通过仲裁机构的仲裁解决纠纷。(2)德国制度模式。特点是程序多元化,对于劳动者一方提供的法律救济比较到位。(3)瑞士制度模式。特点是强调绝对和平主义,尽最大可能通过协商解决劳资纠纷。(4)日本制度模式。特点是程序单轨但阶段最多,力求不激化矛盾。2.以国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介入程度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即自主放任模式、引导调协模式和国家主导模式。(1)自主放任模式。以英国、美国为代表,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政府往往并不主动介入与干涉,而是积极倡导劳资双方协商处理,同时提供仲裁、政府调停、民间组织调解等多种非官方途径和方式解决纷争。劳动仲裁是国家力推的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方式。(2)引导协调模式。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这种模式下,国家及政府对于劳动争议采取一种轻度介入的方式,以争议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纷争为主要处理方式,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国家以中间人身份平衡双方地位和力量。其中,法国的工会力量十分强大,国家也助推工会采取罢工等必要的手段与雇主方力量进行对抗与制衡,而德国,国家推进劳动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式来制衡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3)国家主导模式。以日本、瑞典等国家为代表。国家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处于主导地位,强调行政与司法机关对于劳动争议处理的介入。即使是调解阶段,国家也设立专门的劳动调解机构(如日本劳动委员会、瑞典劳动调解委员会等)与调解程序,参与并主持调解,尽可能促成双方的调解,调解结果一经官方确认,双方必须执行。3.以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地位与作用分类,可分为四类:行政主导模式、司法主导模式、准司法模式以及行政司法并重模式。4.以劳动调解是否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分类,可以将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分为:调解前置模式、调解优先模式与调解自由选择模式。5.以劳动仲裁与劳动审判程序的衔接关系分类,可以将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分为先裁后审模式、或裁或审、只裁不审、只审不裁等模式。我国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模式,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创造。通过对上述模式的划分,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对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作出的不同设计,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模式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不同模式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且也都在不断的总结、完善,甚至相互学习,共同融通之中。要缓和劳动关系双方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各国的目标是趋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外向性、国际化的趋势,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机制也面临趋同性的要求,总结各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共性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成为应对这种挑战的基础。

二、通过分组讨论、专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国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共性特征

在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域外的典型模式进行讲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于国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共性特点进行专题讨论。为此,一是安排课后准备。将班级40名同学分为八个组,每组5名学生,分别负责收集整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新加坡、韩国8个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特点。二是用两个课时组织课堂专题发言,分别由各个组推举的一名同学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三是用两个课时组织课堂讨论,对世界其他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共性特点进行讨论和归纳。经过学生共同的努力,总结出世界其他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对于劳资争议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认同

各国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法律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对于劳动争议的性质和发生原因等的认识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实质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劳资争议发生的原因在于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思想文化竭力否认和掩盖劳动争议所体现的阶级矛盾,尽管如此,各国也都普遍认识到,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冲突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要努力克服的首要问题。劳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冲突也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可以通过解决冲突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劳资冲突也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建立有效地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通过对劳资双方合法权利的救济,抑制冲突的负面效应,减少冲突的发生和防止恶化,从而引导劳资关系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各国劳动法劳动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都明确把化解劳资矛盾,避免和减少劳资关系恶化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虽然西方各国回避了劳资争议的性质和发生的根源,但是认识到劳资争议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各国重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劳动争议制度得以逐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建立有效运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

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双方作为利益对立的两方,当他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意见难以一致的时候,就可能发展为对抗。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劳动争议的处理,使劳动争议发生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是西方各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项基本政策。二次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劳动法,包括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制度的建设,如前所述,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制定劳动关系调整法、工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涉及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制度的建立中,不少国家能够尊重和体现“劳资力量平衡”“三方协商”和“集体谈判”等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倾斜保护劳工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劳动争议能够以稳妥和平的方式解决。同时,各国纷纷建立相应的官方、半官方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及时处理劳资双方的申诉,争议组织调解和仲裁,监督劳动法律的实施,较为有效地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

(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上的三方性原则成为妥善解

决劳动争议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处理规则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双方是雇主、雇主团体和雇员、雇员团体,双方的利益是对立的,这就需要一个代表公共利益的参与者,居中引导、调和他们的矛盾,以有利于缩小利益差距,达到利益平衡。国际劳工组织对于处理劳动争议提出了组织机构上的三方参与原则,要求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要由雇主组织代表、工人组织代表和政府三方组成,致力于通过当事双方的沟通、协商和调解解决争议。随后,各国劳动关系立法中均引进了这一原则,并成为本国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机制。如美国的仲裁机构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机构,其仲裁庭的组成,不管是常设机构还是临时仲裁庭,都由三方代表组成。法国的一审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设立的劳工法庭,均由职业法官和工会、雇主组织各自推荐的兼职法官组成。

(四)调解、调停工作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

西方国家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视并强调运用调解、调停等手段促成劳资争议双方过成一致,解决争议。一些国家甚至把调解作为仲裁、诉讼的前置程序或者作为仲裁、诉讼开始后的必经程序。在英国,调解是处理个体劳动争议的主要形式,个体争议发生后必须首先由国家特别设立的劳动调解机构———劳动咨询调解仲裁委员会组织争议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最终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双方必须履行。对案件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才可以提起诉讼。在美国,劳动争议发生后,联邦调停调解局(FMCS)及其地区办公室不仅应双方的同意参与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的调解,而且开展预防性调解,即在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过程中提前介入,协助双方达成协议;或者在双方出现争端时应邀介入调解,促成争议化解。对于邮政和铁路、航空等大型行业发生的劳动争议,美国国会专门制订单项法规,规定调解是前置程序。法国在全国和各省设立劳动调解委员会,对于发生的集体劳动争议,由调解委员会组织调停。对于个体劳动争议,德国、瑞典等不少国家专门设立劳动调解机构或在劳动争议法律中专门设立了调解程序。

(五)加强劳动立法,建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是及时化解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具有对立性,当他们的利益发生冲突,矛盾难以化解的时候,就可能发展为对抗。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劳动争议的处理,使劳动争议发生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是西方各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项基本政策。二次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劳动法,包括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制度的建设,如前所述,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制定劳动关系调整法、工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涉及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各国纷纷建立相应的官方、半官方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及时处理劳资双方的申诉,争议组织调解和仲裁,监督劳动法律的实施。

比较法学篇9

【关键词】比较;教学;小学数学;效益

应用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相同、相似和差异的逻辑方法。它的认识功能在于它有鲜明的启发性,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便于抽象、概括,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因此,我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1新旧联系,同中求异

新旧知识之间只可能部分相同或相似,不可能绝对相同,要区别新旧知识的不同,抓住新知识的本质,正确掌握新知识,就存在一个比较的过程。这种比较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引入一个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知识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然后从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商中间有O的除法”时,就先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商中间有O的除法”。二是在教学新知识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相异之处,理解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将其与“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进行比较,明确两者解法上的不同。这样的比较强化了学习的系统性,使前后的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2变换内容。设置异面

在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中,将原来的题目改变一个条件或一个问题,设置比较对象,引导比较,使教学有单向性变为双向性甚至多向性。通过这类比较,不仅能使相比知识的特性更加清楚起来,而且能确切地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问的混淆与隔离。如讲解“小红有故事书6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小红一共有多少本书?”这道题时,我就将第二个条件改为“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让学生与原题进行比较,明确原题先求几倍数,要用乘法解;改后的题目先求一倍数,则要用除法解。通过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在“变”中得到锻炼,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能使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3对比练习。异同结合

学习新课之后,不仅要集中练习所学的内容,还要带练以前学过的内容,特别要带练与心学内容相似而易混淆的题目,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新的知识,又能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和“异”,区别应用。比如练习“归一应用题”,应带练“归总应用题”;学完“连除应用题”后的练习,也应有“连乘应用题”的题目。通过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使各个零碎的知识串成线、联成网,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对比练习也便于学生辨别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直观演示。区别异同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但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或课件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便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如比较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时,课件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先闪烁长方形四周一圈,再用不同颜色闪烁整个面,让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的总和,而面积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大小。这样直观地比较,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从具体形象的干支转化为抽象概括的理解,并为激活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5综合对比,揭示规律

两数相比,有标准数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因此就出现了多几用加、少几也要用加的应用题。学生对这样的应用题,往往是根据个别词语来确定算法,造成错误。教师可将两数相比的题目归为两类:标准数已知的和标准数未知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规律。凡标准数已知的题目,“多几”用加,“少几”用减;而标准数未知的题目,“多几”反而用减,“少几”反而用加。如“小红家养了30只鸡,养的鹅是鸡的2倍,比鸭多4只,养鸭多少只?”,又如“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千米,是一辆小轿车的8倍多8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种比较,有特殊上升到一般,可把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引向深化。

6迁移类比。概括总结

就是把同一类题型进行比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已学过的同类题目为基础,与新讲的知识进行比较,以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个性或共性。如教学“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通过商中间有O和商末尾有O等类型教学比较,从而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法则。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学生在自学、练习和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其做到以下几点:

(1)想一想,联系比较。想一想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题目与过去所学的什么内容相同或相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从而确定求解方法。

(2)读一读,分析比较。遇到易混淆的题目,就要读一读关键句子,分析其不同含义,进行比较,看谁与谁比,谁为标准,比清楚之后,再列式解答。经常这样做,可形成深入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慎重选择解题步骤和方法的良好习惯。

比较法学篇10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但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便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在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然后从复习旧概念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明确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学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后,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概?念与一些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达到正确理解概念实质的目的。

掌握数学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而运用概念的过程?又是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含义。如比较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时,课件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先闪烁长方形四周一圈,再用不同颜色闪烁整个面,让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的总和,而面积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大小。这样直观地比较,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从具体形象的干支转化为抽象概括的理解,并为激活创新思维奠定基础。例如:两数相比,有标准数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因此就出现了多几用加、少几也要用加的应用题。学生对这样的应用题,往往是根据个别词语来确定算法,造成错误。教师可将两数相比的题目归为两类:标准数已知的和标准数未知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规律。凡标准数已知的题目,“多几”用加,“少几”用减;而标准数未知的题目,“多几”反而用减,“少几”反而用加。如“小红家养了30只鸡,养的鹅是鸡的2倍,比鸭多4只,养鸭多少只?”这种比较,有特殊上升到一般,可把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引向深化。

二、应用题教学中的比较

应用题教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应用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在比较中掌握解题方法。

1.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比较。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若干道相关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在教?复合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做若干道与之相关的简单应用题,然后引导学生将这些简单的应用题合并成复合应用?题,再比较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很自然地掌握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并把复合应?用题分成若干道简单应用题。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应用题“多变”中的比较。应用题“多变”,包括“一题多解”、“条件变换形式叙述”、“一题多编?”等。通过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在“变”中得到锻炼,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能使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三、新旧知识的比较

在小学数学的的教学过程中,以往所学知识和正在教授的新知识会有部分相同或相似,那怎样要区别新旧知识的不同,抓住新知识的本质,正确掌握新知识,温故知新,旧知识就要有一个比较的过程。这种比较有两种情况:一是是在教学新知识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相异之处,理解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将其与“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进行比较,明确两者解法上的不同。这样的比较强化了学习的系统性,使前后的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二是在引入一个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知识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然后从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就先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

在学习新课之后,不仅要及时练习所学的内容,还要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内容,特别是要回顾和练习新学知识内容相似且易混淆的题目,以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新的知识的同时,又回顾旧知识,以此来区别和更好的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这样就可以快速掌握正确应用。例如在学完“连除应用题”后,应回顾“连乘应用题”的题目。在教授完“归一应用题”后,也应带练“归总应用题”等,学完通过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就可以使看似零碎没有规律的知识串连成线,织线为网,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对比练习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的牢记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