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5:34:45

比较句范文篇1

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一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句式同时还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本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有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生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提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甚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来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有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可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于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1)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2)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儿更小。

b.他呀,比狐狸还狡猾。→*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例句(1)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可以自由替换;而例句(2)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

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中,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

(3)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

(4)小张的孩子比小李的孩子还会哭。

(5)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

(6)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

殷先生认为:(3)、(4)为比较类;(5)、(6)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之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素。

二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

2.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

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1)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表达。例如:句(1)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句(1)b也不能说成“我哥哥有能耐跟我似的”,句(1)c也不能说成“小张跑得跟王平似的”。而陆文的例(2)组句却可以,例如:句(2)a可表述为“那孔小得跟针眼似的”;句(2)b可表述为“他呀,跟个狐狸似的”;句(2)c可表述为“他们跑得跟兔子似的”。例(2)组句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同样殷文的用例也可做如此分析。

2.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丁声树(1961)认为:“‘比’字的用法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从上面所引陆文和殷文的用例来看,凡是陆文和殷文所谓的比较类句式均为同一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类句式为不同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再比如:

(7)他的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现代汉语八百词》)挑着比扛着轻。他今天比哪一天都高兴。

(8)这孩子已经有我那么高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前面讲的和这里讲的是一致的。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注出处的均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9)这种肥料和豆饼差不多。

(10)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11)湖面同明镜一样清澈。

(12)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广场。

(13)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14)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引自陆俭明1999)

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现代汉语八百词》就将例(9)—(13)视作比较句,本文认为把这样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喻应该是本质上不同而又有某些共性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同类人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本义的比较,即所谓的“凡喻必以非类”。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说话人并不是有意比较二者的异同,而是以比较参项(通常是人们熟知或某一性质的典型代表)为基准说明比较项,而且往往有夸张的成分。如例句(6)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再如例句(14),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极言其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2.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

“名词的指称(reference)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与名词有关的问题都牵涉到它。”(王红旗2004)“有指(referential)”和“无指(nonreferential)”是名词性成分的一对重要语义概念。“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我们称之为无指成分。”(陈平1987)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对概念来说明“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例如:

(15)头种的西瓜,个个都有篮球大。

(16)地摊上卖的西瓜,个个都有你手里的篮球那么大。

底下加线的为无指成分,加点的为有指成分。“篮球”着眼点是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你手里的篮球”是有所指的某个实体。也就是说例(15)中的“篮球”,说话人取其“大”的属性,借以极言西瓜之大,是一种说明,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而例(16)“你手中的篮球”则是说话人用以作为比较的具体对象,是一种叙实。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比拟、夸张某一事物的性状、程度时,往往选用认知心理中具有极端地位的性状或程度的事物作为“比较”的对象,即“比较参项”。这时往往是非叙实的夸张。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引自陆俭明1999)

(18)半年不见,小女儿比桌子还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两例的语义基本一致,我们以殷先生的例句为例分析其语义。小女儿一定是年龄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长一定不会有一般的桌子高,说话人在此想强调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较高的事物作为比拟的标准,以极言其高。可变换此例为:

(19)小女儿比这张桌子还高了。拿“小女儿”与“这张桌子”相比,强调的是二者的高度差,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比较,“这张桌子”高,“小女儿”更高,这是一种“双项同向比较”。(参见周小兵1995)

2.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

比较结果大多由形容词充当,可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大、宽、粗、重’等,我们称之为‘高大’类形容词;另一类为‘低、小、短、窄、细、轻’等,我们称为‘低小’类形容词。语法学界曾有人提出‘高大’类形容词是褒义词,‘低小’类形容词是贬义词。”(张豫峰1998)张先生在此想证明表比较的“有”字句里“‘高大’类词语本身无所谓褒义或贬义,当这些词语进入到句子中,他们的性质、状态随着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表意倾向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在此我们想用张先生的图示和例子来说明本文的问题:(+表正值,-表负值,O表零点)

OOO

-+-+-+

粗粗粗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么粗。(b)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c)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粗。“例(a)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细’而是‘粗’,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倾向‘粗’也不倾向‘细’,只是对‘腰’的粗细进行衡量,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于零点,这样的句子可说成‘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细’。例(c)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细’,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偏向负值,这样的句子还可以选择表示性状负值的‘细’代替‘粗’作D项,如说成‘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细’。”(比较结果张文称为“比较点”,用D表示)也就是说“水桶”和“柳条”是人们极言腰粗或腰细的两个极致,说话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属性,故其性状值有正或负的偏向,因此(a)、(c)句表达的是一种比拟,极言腰粗或腰细;而一般的比较则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主观上无所谓“先入为主”的概念,故表比较语义的例句(b)选用一个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比较参项。

三余论

比较和比拟两种语义可以同寓于一种句式结构中,都是对事物间的关系加以陈述的语义范畴。广义的比较应该是比拟的上位概念,即比较包含比拟,但狭义的比较和比拟应是同位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侧重“异同高下”,而比拟侧重相似和修辞。以往的研究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重视不够,把“比拟”和“比较”两种语义范畴混为一谈,不利于澄清比较句的发展演变过程。区别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异同对研究比较范畴的形成时间和历时演变过程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82析“像……似的”,《语文月刊》第1期。

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王红旗2004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夏铭2000比较与比喻,《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殷志平1995“X比Y还W”的两种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

张豫峰1998表比较的“有”字句,《语文研究》第4期。

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2期。

比较句范文篇2

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一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句式同时还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本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有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生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提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甚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来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有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可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于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1)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2)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儿更小。

b.他呀,比狐狸还狡猾。→*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例句(1)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可以自由替换;而例句(2)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

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中,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

(3)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

(4)小张的孩子比小李的孩子还会哭。

(5)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

(6)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

殷先生认为:(3)、(4)为比较类;(5)、(6)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之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素。

二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

2.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

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1)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表达。例如:句(1)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句(1)b也不能说成“我哥哥有能耐跟我似的”,句(1)c也不能说成“小张跑得跟王平似的”。而陆文的例(2)组句却可以,例如:句(2)a可表述为“那孔小得跟针眼似的”;句(2)b可表述为“他呀,跟个狐狸似的”;句(2)c可表述为“他们跑得跟兔子似的”。例(2)组句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同样殷文的用例也可做如此分析。

2.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丁声树(1961)认为:“‘比’字的用法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从上面所引陆文和殷文的用例来看,凡是陆文和殷文所谓的比较类句式均为同一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类句式为不同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再比如:

(7)他的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现代汉语八百词》)挑着比扛着轻。他今天比哪一天都高兴。

(8)这孩子已经有我那么高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前面讲的和这里讲的是一致的。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注出处的均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9)这种肥料和豆饼差不多。

(10)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11)湖面同明镜一样清澈。

(12)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广场。

(13)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14)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引自陆俭明1999)

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现代汉语八百词》就将例(9)—(13)视作比较句,本文认为把这样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喻应该是本质上不同而又有某些共性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同类人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本义的比较,即所谓的“凡喻必以非类”。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说话人并不是有意比较二者的异同,而是以比较参项(通常是人们熟知或某一性质的典型代表)为基准说明比较项,而且往往有夸张的成分。如例句(6)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再如例句(14),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极言其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2.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

“名词的指称(reference)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与名词有关的问题都牵涉到它。”(王红旗2004)“有指(referential)”和“无指(nonreferential)”是名词性成分的一对重要语义概念。“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我们称之为无指成分。”(陈平1987)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对概念来说明“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例如:

(15)头种的西瓜,个个都有篮球大。

(16)地摊上卖的西瓜,个个都有你手里的篮球那么大。

底下加线的为无指成分,加点的为有指成分。“篮球”着眼点是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你手里的篮球”是有所指的某个实体。也就是说例(15)中的“篮球”,说话人取其“大”的属性,借以极言西瓜之大,是一种说明,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而例(16)“你手中的篮球”则是说话人用以作为比较的具体对象,是一种叙实。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比拟、夸张某一事物的性状、程度时,往往选用认知心理中具有极端地位的性状或程度的事物作为“比较”的对象,即“比较参项”。这时往往是非叙实的夸张。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引自陆俭明1999)

(18)半年不见,小女儿比桌子还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两例的语义基本一致,我们以殷先生的例句为例分析其语义。小女儿一定是年龄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长一定不会有一般的桌子高,说话人在此想强调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较高的事物作为比拟的标准,以极言其高。可变换此例为:

(19)小女儿比这张桌子还高了。拿“小女儿”与“这张桌子”相比,强调的是二者的高度差,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比较,“这张桌子”高,“小女儿”更高,这是一种“双项同向比较”。(参见周小兵1995)

2.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

比较结果大多由形容词充当,可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大、宽、粗、重’等,我们称之为‘高大’类形容词;另一类为‘低、小、短、窄、细、轻’等,我们称为‘低小’类形容词。语法学界曾有人提出‘高大’类形容词是褒义词,‘低小’类形容词是贬义词。”(张豫峰1998)张先生在此想证明表比较的“有”字句里“‘高大’类词语本身无所谓褒义或贬义,当这些词语进入到句子中,他们的性质、状态随着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表意倾向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在此我们想用张先生的图示和例子来说明本文的问题:(+表正值,-表负值,O表零点)

OOO

-+-+-+

粗粗粗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么粗。(b)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c)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粗。“例(a)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细’而是‘粗’,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倾向‘粗’也不倾向‘细’,只是对‘腰’的粗细进行衡量,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于零点,这样的句子可说成‘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细’。例(c)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细’,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偏向负值,这样的句子还可以选择表示性状负值的‘细’代替‘粗’作D项,如说成‘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细’。”(比较结果张文称为“比较点”,用D表示)也就是说“水桶”和“柳条”是人们极言腰粗或腰细的两个极致,说话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属性,故其性状值有正或负的偏向,因此(a)、(c)句表达的是一种比拟,极言腰粗或腰细;而一般的比较则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主观上无所谓“先入为主”的概念,故表比较语义的例句(b)选用一个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比较参项。

三余论

比较和比拟两种语义可以同寓于一种句式结构中,都是对事物间的关系加以陈述的语义范畴。广义的比较应该是比拟的上位概念,即比较包含比拟,但狭义的比较和比拟应是同位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侧重“异同高下”,而比拟侧重相似和修辞。以往的研究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重视不够,把“比拟”和“比较”两种语义范畴混为一谈,不利于澄清比较句的发展演变过程。区别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异同对研究比较范畴的形成时间和历时演变过程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82析“像……似的”,《语文月刊》第1期。

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王红旗2004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夏铭2000比较与比喻,《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殷志平1995“X比Y还W”的两种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

张豫峰1998表比较的“有”字句,《语文研究》第4期。

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2期。

比较句范文篇3

【关键词】《论语》;使动句;使字句

一、引言

在古代汉语中,使动句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而使字句在古籍著作中也是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现结合孔子经典著作《论语》中有关语法现象的比较分析,对古代汉语中使动句与使字句的比较谈一点我的粗浅的认识。

二、使动句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

“使动”又叫“致动”,“使动”(和意动)的名称是1922年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来的。这个名称很快就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公认。

使动就是“使宾语动”,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主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某种性状,成为某种事物,从语义特征上看,动词具有“是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是和一般动宾结构中动词支配宾语的情况是不同的。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使动用法又分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1)则德修文,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来:使……来)

(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劳:使……劳)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做出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由此可知,使动用法是含有“致使”意义的用法。

三、使字句是兼语式的一种

在古代汉语里,使字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它与现代汉语里的使字句一样,是作为兼语式的一种而存在的。

兼语式最早是由王力先生提出来的,王力先生叫他做“递系结构”。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凡句子包含着两次联系,其初系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即为次系主语者,我们把他叫做递系式,取‘递相联系’之意。”

最先使用“兼语式”名称的是丁树声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提出来的。

“使”在句中是“致使、让”之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使字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构成使字句,即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使”可以直接带动词性宾语,即构成兼语式。可以说,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在先秦著作中最为常见,而且兼语式是由“使令”类发展到其他方面的。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2)周人以栗,曰使民以栗。《论语·学而》

四、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关于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的问题,我参考了几本古汉语语法书,笔者认为,使动句可以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否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2)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

以上的例子使动用法都能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变成“使宾语动”的格式(动:动词)。我们将其转化的对应关系描写出来:

(1):齐之→使之齐

(2):劳之→使之劳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论语·子路》

(2)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即都能转化为“使宾语形”(形:形容词),其转化的格式是:由动宾→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1)富之→使之富

(2)利其器→使其器利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

(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名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其转化的格式:

名词活用为动词→动宾→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1)饭疏食→使吃疏食

(2)后其食→使其食后

综合使动用法的三类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而且使动用法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必须翻译成使字句。总结其转化规则是: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宾→使宾语动(动: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宾→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动宾→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五、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

关于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的问题,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即当“使”在使字句中有“致使、令”的含义时,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我们分析一下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用法:

看下面的例子:

(1)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论语·学而》

(2)比及三年,可使民足。《论语·先进》

综合上面的例子,“使”后都带有宾语,是兼语式的典型句式。表达的意义和使动用法一致,即“使宾语怎么样”,但是使动用法是用动宾结构表示了兼语式的内容,而在这种使字句中,“使”是介词,是由动词“使”做“派遣”之意讲时虚化而来的,二者的词性不同;而且这类使字句本身就是使动用法翻译过来的格式,所以这类使字句也是不能转化为使动用法的。也有使字后面省略宾语的情况,宾语能补充出来,也是不能转化的。

综上所述,使字句是不能转化为使动句的。虽然在使字句中“使”表示“致使、让”的含义,在语法意义上与使动用法具有相通性,但是使字句是“使”后面必需有动词或形容词,而使动用则是用动词加宾语的形式表达使字句的内容,即表达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后便是使字句的格式。

使动用法和使字句的结构对应关系即: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体词使字句:使+体词+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体词使字句:使+体词+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体词使字句:使+体词+成为名词

六、综述

综上所述,使动句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表达了使字句的内容。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使字句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使动句和使字句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二者在句法结构上都是动宾结构,使字句是使动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的格式,使动句可以转化为使字句,但是使字句无法转化为使动句。

【注释】

①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1页。

②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5页。

③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8页。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书海出版社,程昌明译注.1998.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商务书局,1999.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87.

[4]马汉麟.古代汉语语法提要.增订版[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5]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语文出版社,1986.

比较句范文篇4

(一)“比”字句

1.A比B+W

这个句式在金沙方言中很常见,表示A胜过B。A和B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是短语甚至是复杂小句。如:

(1)她比我来事。(她比我强。)

(2)安安顿顿总比没得安稳好。(安安稳稳总比不得安稳好。)

(3)她哭比她不做声要好。(她哭比她不说话要好。)

(4)夜头做生活比日里做生活要吃力。(夜里干活比白天干活要累。)

(5)慢点儿吃要比囫囵儿吃要好。(慢点儿吃总比狼吞虎咽吃要好。)

(6)先帮规矩说说清爽比过辰儿出叨事情再说不清爽要好。(先把规矩讲好比待会儿出事后讲不清楚要好。)

以上的句子中,第一句是名词的比较,第二句是形容词,第(3)(4)(5)是短语的比较,第三句是主谓短语的比较,第四句是状动宾短语的比较,第五句是状动短语的比较。最后第六个例子是复杂小句的比较。

“A比B+W”的否定句式是“A没的比B+W”。“没的”前面常常会加副词“也”或者“揩”表示强调。如:

(7)他写字也没的比你推板。(他写字也没比你差。)

(8)他揩没的比你聪明。(他真的没比你聪明。)

在“A比B+W”句式下,无论W是褒义还是贬义词,句子的含义都是“A胜过B”,其对应的否定结构“A没的比B+W”的含义是“A不及B”。

2.A比B+W+Z

金沙方言中的“比”字句常常加上量化值,表示“W”得多少。“Z”是对“W”的定量。如:

(9)他比我壮五斤。(他比我胖五斤。)

(10)张三比李四高一头。(张三比李四高一头。)

(11)做勒海比站勒海要适宜点儿。(坐着比站着要舒服点儿。)

可见,“Z”可以是数量结构,也可以是形容词结构。而且“Z”可以是确定的数量,也可以是模糊的不定的。

这个情况下,也可以说“和/同A比,B+W+Z”。如:

(12)和小张比,他还推板交关呢。(和小张比,他还差很多呢。)

(13)和去年子冬天比,今年子哩冬天冷交关。(和去年冬天比,今年的冬天冷很多。)

“A比B+W+Z”的否定式是“A没的比B+W+Z”,但是这时候,“Z”多为不确定值。“没的”前面可加“也”或者“揩”表示强调语气。如:

(14)张三没的比李四推板多少。(张三没比李四差多少。)

(15)今朝揩没的比昨子冷到哪里去。(今天没比昨天冷到哪里去。)

(二)“A+W+似+B”式

金沙方言中“A比B+W”式表示“超过”。除了这个句式外,“A+W+似+B”式也是表示“超过”。如:

(16)张三高似李四。(张三比李四高。)

(17)他胖似我。(他比我胖。)

这种句式在金沙方言区的老辈人中常用,但是现在的年青人已经基本都用和普通话类似的A比B+W”式了。

(三)“A没的B+W”式

“A没的B+W”式是金沙方言否定形式的差比句,表示“比不上、不及”。如:

(18)格种药没的葛种药灵。(这种药没有那种药有效。)

(19)我没的你来事。(我没有你有本事。)

(20)我说英语没的你说叨好。(我说英语没有你说得好。)

(21)他没的你会说淡话。(他没你会说话。)

从这组句子可以看出,“A没的B+W”式中的“W”可以是形容词,如(18)(19);也可以是短语如(20)(21),(20)为动补短语,(21)为“会”字短语。

如果“W”为“会”字短语时,那么常常整句话为反语,表示的是“B”不好。这种句子里常加副词“揩”表示强调。如:

(22)他揩没的你会嚼蛆。(他才没你会说三道四。)

(23)他揩没的你会拍马屁。(我才没你会拍马屁。)

这组句子中表面上为“他”不如“你”,实际上是“你”不及“他”。句子的含义是对“你”的嘲笑和讥讽。

“A没的B+W”式的否定句式为“A(也)有的B+W”。

(四)“A不像B+(格呢/葛呢)W”式

这种句式为“A没的B+W”式的同义句。如“格种药没的葛种药灵”就是“格种药不像葛种药灵”。句子中常带有程度副词“格呢/葛呢”(这么/那么)。如:

(24)他不像你格呢搓挎。(他不像你这么厉害。“厉害”为贬义)

(25)我恁不像他恁葛呢团结。(我们不像他们那么团结)

这种句式里,W可以是贬义的也可以是褒义的。这个句式的否定句为“A(也)像B+W”。句子中常有副词“也”。如:

(26)我恁也像他恁格呢团结。(我们也像他们那么团结。)

“A不像B+(格呢/葛呢)W”式中如果“W”是动词短语,描述一件事情,如果A未做,那么句子中把“不像”改成“不曾像”。如:

(27)我不曾像他一样下劲复习,所以考试不曾通过。(我没像他一样努力复习,所以考试没有通过。)

(五)“比不过”句式

1.“A比不过B”式

“A比不过B”是金沙方言中表示“比不上,不及”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如:

(28)我吃酒比不过小王。(我喝酒比不过小王。)

(29)我字比不过娟侯。(我字不及娟。)

这种句式里,基本上都有一个比较点,这个比较点常出现在“比”的前面。强调的是“B”的特点。

“A比不过B”句式的肯定句式是“A比勒过B”,不过这种句式比较少用,常见的是“A和B(哩话),比勒过哩”。如:

(30)我喝酒和三侯比(哩话),比勒过哩。(我喝酒和三侯比的话,是比得过的。)

(31)他哩成绩和班长比(哩话),比勒过哩。(他的成绩和班长比的话,比得过的。)

2.“A比B不过”式和“A比不B过”式

金沙方言中的“A比不过B”式还可以说成“A比B不过”和“A比不B过”式。这和普通话不同,和吴语如启海话宁波话相似。普通话里只能说“A比不过B”。金沙方言里的“不过”比较灵活。如:

(32)我跑他不过。

(33)我跑不他过。

(34)我跑不过他。

3.A连B也比不过

金沙方言中这种句式可以单用,也可以作为复句的一个分句。如:

(35)他搬砖头连丫头也比不过,太跌架子了。

他搬砖头连女人都比不过,太丢脸了。

(36)他做人连细伢儿都比不过,怎吖能做老师?

他为人连小孩子都比不过,怎么可以做老师?

这种句式是强调A太差了。它的肯定句式是“A连B也比得过”,强调A特别好。如:

(37)他跑步连刘翔也比得过,我怎吖和他比?(他跑步连刘翔也比得过,我怎么能和他比?)

这个例子带这夸张的意味,很好的强调了A了不起。

4.A再W,W不过B

这种句式表示B很厉害,强调A比不上B。如:

(38)孙悟空再厉害,也厉害不过如来佛。

(39)他喝酒再结棍,也结棍不过我。

这种句式没有相应的肯定式。

(六)“A不如/还不如B”

这种句式也是在金沙方言中常见的。如:

(40)养侯不孝顺,还不如养个丫头。(生儿子不孝顺,还不如养个女儿。)

(41)今年子寻的钱不如去年子。(今年赚的钱不如去年)

金沙方言里,有时候在“还不如B”后面有形容词,还有数量,构成“A还不如B+Z+W”,如:

(42)今年子寻的钱还不如去年子一半多。(今年赚的钱没有去年的一半多。)

(43)她还不如玲玲三分之一渠真。(她还没有玲玲三分之一漂亮。)

在这种句式里,A和B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复杂的词组,甚至于小句。

(七)“A+W,B还要W”句

金沙方言中用这个句式表示“更加”,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有递进关系的复句。如:

(44)我丑,他还要丑。

(45)我字漂亮,他字还要漂亮。

这组句子里在“还要”前还可以加“比+A”。如:

(46)我丑,他比我还丑。

(47)我字漂亮,他字比我哩还要漂亮。

二、等比句

等比句主要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在某点或某个方面上相同或相异的句子。金沙方言的等比句主要有“和”字等比句和“像”字等比句。

(一)“和”字等比句

1.“A和B一样”式

这种句式中“一样”是比较词,表示比较的结果,常常作为复句的第一个分句出现,第二个分句前常有“也”。如:

(48)他和我一样,也是个不要命的鬼。(他和我一样,也是个胆大不要命的人。)

有时候“一样”也说成“差不多”,说成“差不多”后,句子没有用“一样”的那么确定和直接。如:

(49)我成绩和他哩差不多。

(50)说聪明,其实我和他也差不多。

“A和B一样”式的否定式是“A和B不一样”。若是程度委婉,还可以说“A和B不太一样”;程度强,还可以说“A和B很不一样”“A和B不一样叨交关”。如:

(51)我和他不一样得交关,他家里老有钱哩,我喔家里没的钱。

(我和他很不一样,他家里很有钱,我家里没有钱。)

2.“A和B一样+W”式

“A和B一样+W”式和“A和B一样”式相比,多个表示怎么样的“W”。所以一般不用作分句。如:

(52)我和他一样高。

(53)坐办公室和下田做生活一样吃力。(在公司工作和下地干活一样累。)

(54)女将和男将一样上班寻钱。(女人和男人一样上班挣钱。)

(55)娘哩背和我一样疼。(妈妈的背和我的一样疼。)

(56)二侯和三侯一样是个孝顺伢儿。(老二和老三一样是个孝顺的孩子。)

(57)玲玲和峰峰一样当孩子王去了。(玲玲和峰峰一样当幼儿园老师去了。)

(58)他和我一样会讲外国话。(他和我一样会讲英语。)

从这组句子里可以看出,“W”的性质是很多元化的。“W”可以是形容词,如例(52)(53),可以是动词如例(54)(55),也可以是“是”“当”“会”字短语,如例(56)(57)(58)。

(二)“像”字句式

金沙方言中“像”字句式用得很多,句式主要为“A像B一样+(W)”。如:

(59)他像我一样高。

(60)他像神仙一样,亨尼总晓得。(他像神仙一样,什么都知道。)

从这组句子可见,“像”字结构和“和”字结构一样。如果没有表示比较结果的“W”,那么常常会加第二个分句来说明。

“A像B一样+(W)”的否定句式为“A不像B一样+(W)”。“不像”前面常有副词“揩”表示强调。如:

(61)他揩不像我一样高。(他才不像我一样高。)

(62)我揩不像他一样,没事只晓得戏子。(我可不像他一样,没事只知道玩。)

(63)他揩不像前几年一样精神勒。(他可不像前几年一样精神了。)

(64)就算生意失败,他也不像有些人一样要死要活哩。

从这组句子可以看出,“B”的适用范围还是相当的广的,可以是人称代词或者人民,也可以是别的名词。

三、极比句

极比句是指某事物在某点或某方面胜过或比不上其他一切同类的事物。极比也是差比,只是范围不同。差比是与指定的事物相比,极比是与同类的一切事物相比,比较的对象是任指的。

金沙方言中极比句常常用“比”字句和副词来表示。如:

(一)A顶(最)+(勒)/(啦叨)

金沙方言中表示程度“最”多用副词“顶”。如:

(65)格件衣裳顶合我哩身。(这件衣服最合我的身。)

(66)他赖班上成绩顶好。(他在班上成绩最好。)

(67)格伢儿顶可怜勒,爷娘总走啦叨。(这个孩子最可怜了,父母都死了。)

该句式中,用不用语气词和句子的语气舒缓有关系,有了语气词句子显得比较舒缓,没有语气词句子则显得很绝对。

(二)“比”字极比句

1.“A+比+B+W”式

这个句式表示胜过,其中B为任指。如:

(68)格人吃起酒来比哪个总结棍。(这人喝酒比谁都厉害。)

(69)马尔代夫比哪里总漂亮。(马尔代夫比哪里都漂亮。)

从这组句子可以看出,B都是任指或虚指,一般都是由代词的虚指用法来构成。且在“W”前常有副词“总”。金沙方言的副词“总”表示范围,意思为“都”。

2.“A+比不过+B”式/“A比B不过”式/“A比不B过”式

这个句式里,A为任指,意为“B”很好,“A”不及“B”。如:

(70)吃酒随便哪个总比不过王侯。(喝酒随便谁都比不过王侯。)

(71)吃酒随便哪个总比王侯不过。(喝酒随便谁都比不过王侯。)

(72)吃酒随便哪个总比不王侯过。(喝酒随便谁都比不过王侯。)

这种“不过”位置的灵活性是普通话和很多方言所不具备的。这三种句式里的“比”前也常有副词“总”,表示范围的任意。

3.“没人+比勒过+B”式/“没人比+B+勒过”式/“没人+比勒+B+过”

这里“没人”也作“没的人”。句子前常把比较点列出。如:

(73)吃酒,没人比勒过王侯。(喝酒,没人比了过王侯。)

(74)吃酒,没人比王侯勒过。(喝酒,没人比了过王侯。)

(75)吃酒,没人比勒王侯过。(喝酒,没人比了过王侯。)

四、递比句

递比句是表示程度逐渐递加或递减的句子。也可以说递比是一种差比,只是这种差比是逐一的差比。金沙方言的递比句式和普通话相似,主要为两种。

(一)越……越……

(76)人越大越觉猜烦。(人越大越觉得烦。)

(77)越心急事情越做不好。

这种句式是两种事物都在变化,一个随着另一个变化。

(二)一+量+比+一+量+W

(78)冬天来勒,一天比一天冷。(冬天来了,一天比一天冷。)

(79)格几年我哩身体,一年比一年推板。(这几年我身体,一年比一年差。)

参考文献:

[1]鲍明炜,王均.南通地区方言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比较句范文篇5

一、比较观察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在这幅图中,燕子是主体景物,群山、湖面、稻田等是背景,这一点学生容易看出。但是,在对主体景物——燕子进行观察时,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好,还是由远及近的顺序好?学生就难以把握了。这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分别用上述两种顺序进行观察,并说说分别观察到了什么?接着要求学生比较一下,哪种观察方法比较好?(暂不要求作出结论)然后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听罢录音,再让学生作出结论。通过观察比较,再结合课文,学生都能体会到,观察燕子,用由近及远的顺序好,它符合人们的一般观察习惯。

二、比较字词本文中有许多精妙传神的用词,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但小学生是难以体会到的。如:“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中的“痕”字就是一例。怎样使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呢?教学时,教者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让学生比较:在这里是用“根”好,还是用“痕”好呢?如学生还不能比较得出,教师再启发学生说说:我们在看一样东西的时候,近看时觉得它怎样?(大)远看时又觉得它怎样?(小)提示学生把电线在高处、远处这一因素带进去考虑。通过这样的比较之后,学生一下子就会发现,这里用“痕”作量词好,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与后面写“燕子”成了“小黑点”珠联璧合,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而用“根”则没有这种效果。

三、比较句子对小学生来说,具体与罗唆还不容易区分,把句子写具体有什么好处也不一定说得清楚,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这一句具体描写了在风和日丽的春光里,燕子快捷飞行的情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体会,教者可先出示一个根据原句浓缩成的“概括句”,即:“燕子在天空里掠过,由这边飞到那边。”让学生将“概括句”与原文“具体句”进行比较,看看“具体句”比“概括句”多了哪些词语或词组?接着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多出来的词语或词组与描写燕子飞行有什么联系?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具体句”与“概括句”相比,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白了,还是“具体句”即原句写得好!与“概括句”比起来,原句交代了燕子飞行的环境,表现出了燕子飞行时快捷灵巧的特点。同时学生也懂得了,把句子写具体,不是面面俱到地写,而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比较句范文篇6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词句的教学目标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我认为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我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去谈谈几种比较法。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弧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比较体味,学生队“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又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道“一位老奶奶双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把‘拄’换成‘拿’,好不好?”学生一比较,纷纷说:“不好,因为拄着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须借助拐杖撑地才行,从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老奶奶年纪大,快站不住了,还要在那里等候总理的灵车,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便会得出:这表现了老奶奶对总理的尊敬、怀念、渴望见到总理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换词品味,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让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两句话都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的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仅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住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比较句范文篇7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论文主题词】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比较句范文篇8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

比较句范文篇9

处于古汉语和官话所代表的汉语两个发展时期的过渡阶段;〈二〉古汉语同官话、台湾话在否定词上的差异

,是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的结果,词汇中和是“相竞性变化”造成的;〈三〉“中和”和“压缩”应是所有

语言简化变化中若干共有方式中的两种。

关键词官话台湾话问句否定词

***

1.引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台湾话和官话的特定疑问句中各种否定成分的用法及作用。这些疑问句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类型:A不/没A、普通话正反型、附加型、带疑问语助词型以及反诘型。句中的否定词并不限于出

现在否定句的那一部分。关于否定的讨论还涉及到上述几类疑问句中带否定成分的动词和名词短语。本文主

要目的是:通过台湾话和官话的句法比较来探讨否定成分的历时发展。

本文研究的是仍在官话和台湾话的疑问句中使用的古汉语否定词,这些否定词中有七个存留在台湾话中

,两个存留在官话中。在台湾话里,所有的选择疑问句基本上是正反型的,这些句中使用“无(bo)、未(b

ue)、否(bo)、móu@①(m)、fiào@②(buai)、fò@③(be)、mài@④(mai)”这样

的一些否定词。在官话中,疑问句的否定词只有“没”、“不”两种,其中有正反型“没,不+V/A+”和

“V/A+没”,不+V/A(A代表其他任何动词),有A不/没A型“有没有”、“要不要”、“是不是”,还有

疑问语助词型“是吗”。在台湾话中,类似的疑问句形式更明确,它们运用各种各样的台湾话否定词,如正

反型“有抑无”、“有抑未”、“是否”、“欲抑fò@③”、“爱抑mài@④”;A不A型“是móu@

①是”等。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讨论古汉语疑问句中的否定词,然后讨论并比较在台湾话和官话疑问句中否

定词的使用,阐明他们共时上的差异,从而说明一些有关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的历时观察结果。

2.古汉语的否定

在古汉语的各种句法和语义的语境中,大约有20个否定成分(chou1961,Dobson1966,Kenney1964

underT.Y.Li)。虽然,在现代汉语的方言里,比如,台湾话和北京话里,无论是在疑问句中,还是在其他

类型的句子里,这些否定成分大部分都消失了。几组不同的否定成分出现的句型也是相互区别的(如陈述句

、祈使句、疑问句和等同判断句),而且,与这些否定词同现的词的词类都不同(如动词、名词),无论在

古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这样。例如,我们知道,在古汉语中,“勿”、“毋”用在命令句中,“

否”用在疑问句中,“非”用在等同判断句中。而在台湾话里,“móu@①好”(m(h)o)用在命令句

中,“否”只能用在疑问句中。我们说一定的否定词只能用在一定类型的句子中,并不排除其他否定词出现

在同一类型的句子中的可能性。无论在古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里,尽管“否”只能用在疑问句中,但在疑问

句中还能出现其他否定词。

古汉语的20个否定词在现代汉语中减为有限的几个(在各种语境里),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在大部分现代

汉语方言中存在着否定词中和的现象。这里我们选用疑问句来观察台湾话的7个否定词和官话中的两个否定

词。根据台湾话和古汉语否定词的成员状况,以及疑问句类型的相似,我们可以假设,台湾话处于古汉语和

官话所代表的两个时期的过渡阶段,并且通过比较官话和台湾话各自否定词的多少,我们看到语言进一步发

展是通过否定词中和及其数量的减少实现的。

关于词汇中和以及句法压缩的假设,我1986年在有关台湾话的主要句子结构(非疑问句)以及官话历时

发展的文章里已论述过。在对官话和台湾话带否定词的疑问句进行句法比较的研究中,我认为我们对官话也

可以进行同样的考察。关于这个问题,另一不可忽视的考察是1961年由王士元先生作出的,他认为,语言

发展中发生的“相竞性变化”(competingchanges)是词汇上的渐变,其变化的结果是不同的词(可能)

留存在不同的方言中。

3.古汉语中的疑问句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类型从其古汉语的来源看,基本上有三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带疑问语助词的疑问

句和选择疑问句。正如我们所要讨论的,古汉语问句这三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具有反诘性。下面是古

汉语中带有否定成分的各种疑问句的例子。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例子中正反结构占着优势。

1、害huàn@⑤害否?归宁父母。《诗经》

2、招招舟子,人涉yǎng@⑥否?《诗经》

3、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诗

5、无父何怙?无母何悖?《诗经》

6、能无及此乎?《左传》

7、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吕氏春秋》

8、父邪?母邪?天乎?人乎?《庄子》

9、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

10、而不克此,可乎?《公羊传》

11、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左传》

12、王故尚未之知邪?《吕氏春秋》

13、王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庄子》

14、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

15、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

16、汝曷弗告朕?《书经》

17、子盍(何不)为我请乎?《左传》

18、莫我知也夫?《论语》

19、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老子》

20、尔时罔敢易法(定),矧(kuàng@⑦)今天降戾(定)于周邦?

《书经》

21、神罔时怨,神罔时恫!《诗经》

从古代典籍的古汉语疑问句和其他类似的句子中,我们发现了12个否定词。如果时间允许,在相似的古

汉语来源中发现更多的否定成分是完全可能的。句1和句2说明《诗经》中“否”的用法。这里“否”作为否

定动词,意思为“不”,并与句1中的“huàn@⑤”(洗)以及句2中的“涉”(横渡)相对应。句1也

展示两个结构完全对称、词义相反的动词构成的短语,其肯定式是“害huàn@⑤”(洗什么东西),

否定式是“害否”(没有洗什么东西)。在句2中“否”也是一个反义的否定动词,它是和主要动词“涉”

相对应的部分。句中的“人涉”表明“其他人横渡”、“yǎng@⑥否”表明“我不涉(横渡)”。

句3和句4出现的时代稍后,是汉朝和唐朝间的句子。他们在句末使用“未”和“无”,至少表明两点,

第一,他们的正反结构仍是古汉语句式(如句1、句2)中“否”的类化;第二,句3中的“未”和句4中的“

无”词源相同,并且“未”后来可能先发展为“没”,然后发展为“么”和“吗”(pan,1982shi1986)。

这些都是官话中主要的疑问语助词。台湾话现在仍有“未”和“无”存在,同时又存在一种“无”的非重读

形式“bo”作为古汉语“否”的同质替代物(但它并不意味着和古汉语的“否”相同)。这些类型的句子在

我们进行官话和古汉语比较时,促使我们能假设台湾话是汉语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句5和句6表明了“无”在古汉语中的另一种用法,这里它并不作为一个表反义的否定词出现。句5是现代

汉语选择类疑问句的前身。句6到句10引入了一个新的疑问语助词“乎”。在上古,疑问句带“乎”的情况很

少见,而且上古有些不带“乎”的句子在稍后被引用时,有时会在近古句子的句末附上“乎”。例如,“我

生不有命在天”(见于《诗经》)在《史记》中引用时,就有“乎”加之于句末。

句7表明上古汉语存在着另一种正反问句,在这种句子中,肯定部分和否定部分实际上因“乎”的重复

使用而被分割为两个问句,否定部分还用了另一否定词“勿”。句7与众不同的另一地方是:主要动词“言

”(说)也重复使用,这种重复是由于疑问句形式上的要求所致。这种句子可能是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较早

形式。在官话中,这一形式进一步简化为A不A型,而在台湾话中却并非如此。句8在四个名词后分别重复使

用“乎”、“邪”,因而它就不再是正反问,而是变成了多重选择问。句9的选择疑问句由于添加了一个新

词“抑”(或)而使选择意味更为明显,并且其选择是被看作语义上的相对,而非句法上的对立,因而没有

带否定词的必要。句10仍是一个带“乎”的疑问句,但既非正反问句,也非选择问句,句中用了否定词“不

”。句后的短语“可乎”看起来和现代汉语的“可以吗?”“行不行呢?”这样的附加问句相差无几。因此

,尽管“乎”和官话的疑问语助词“吗”或“呢”并无词源上的联系,但从以上的比较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乎”是“呢”和“吗”的前身(但并非同语源)。

句11到句13说明了古汉语另一否定词“未”的用法,在这三句中,与“未”同现的分别是“乎”、“邪

”和“也”。“邪”看起来是一个后起的疑问语助词,但“也”未必是疑问语助词,可是“也”仍可以出现

在句末。句13语义上并非疑问句,但从句法上看却象一个正规的正反问句。

句14是上古汉语正反问句的例子,句中“邪”以“是邪”(对吗)和“非邪”(不对吗)的形式重迭出

现,很明显,这里的“非邪”在功能上是作为否定动词使用的。

句15展示了否定词“未”的另一少见的用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用法的“未”是出现在其他句子中

的。句16是“弗”的一个用例,这句是反诘句和命令句“你居然敢不告诉我?”混合而成的。句17说明一种

特殊的合音词“盍”,它可能是由“何不”(为什么)融合而成的。

句18和句19是否定词“莫”的用例,句20和句21是否定词“罔”的用例,在所有古汉语的用例中,它们

的意思都是“没有人”。在其他一些特定时期的古文中,我们至少能发现另两个意义相近的否定词“亡”和

“靡”,它们的意思都是“没有人”。在古汉语中,这四种否定词有时被称作不定代词,并都具有名词性,

其他否定词则被认为是否定动词。名词性的否定词在台湾话里中和为“无人”,在官话里中和为“没人”。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讨论大部分古汉语否定词如何消失,以及台湾话中7个否定词、官话中的2个否定词如

何存留下来的问题。我们还将看到官话中各种疑问句形式在句法上是如何压缩的。

4.台湾话和官话中带否定词的疑问句

按照1—21中古汉语的普通句型,我们也能在官话和台湾话中造出类似(或不同)的疑问句。

T(,1)有洗衫(抑)无?/否?/(抑)未?/未?

洗无(了)。(犹)无洗/未洗。

M(,1)洗衣服了没有?/吗?

没洗著。(还)没洗。

T(,2)*洗m洗衫?衫洗(抑)m洗?

衫欲洗无?/抑m?/抑fiào@②?/否?

M(,2)洗不洗衣服?衣服洗不洗?

衣服要不要洗?/要洗吗?

T(,3)你知影伊了解抑未?/未?/抑无?/否?

伊犹未/无了解。

M(,3)你知道他了解了没有?/吗?

他(还)没了解。

T(,4)会饮一杯否?/fò@③?

一杯也fò@③饮。

M(,4)能喝一杯不?/吗?

一杯也不(能)喝。

T(,5)无父母欲靠甚么人?

甚人拢fò@③/fiào@②/mài@④靠。

M(,5)没父母要靠甚么人?

甚么人都不要/不会/别靠。

T(,6)去看电影,欲抑fiào@②?/抑m?

好(抑)m好?/好否?/*欲fiào@②去看?

M(,6)去看电影,要不要?/好不好?/好吗?

要不要去看?

T(,7)欲说明抑fiào@②?/否?

欲说明抑是fiào@②/m/mài@④说明?

M(,7)要说明不要?/吗?

要说明还是不要?/还是别说明好?

T(,8)有天理抑无?/否?有人情抑无?/否?

*有无天理人情?

M(,8)有天理没有?/吗?有人情没有/吗?

有没有天理人情?

T(,9)伊是真有理解的人,是否?/是m是/*m是?

M(,9)他是很通情达理的人,是吗?/是不是?/不是吗?

T(,1)说明三种可能的否定词“无”、“否”、“未”在台湾话一般正反问句中的用法,而在M(,1)中与

之同义的否定词只有“没”。应当注意T(,1)的答句“洗无”(与“洗有”相对),其中的“无”具有明显的

动词性。T(,2)表明在台湾话中A不A句型的使用限制极严,不象M(,2)那样使用,因为在M(,2)中它经过句法上

的压缩已成为A不A+V+O,而台湾话则把宾语话题化才能使用A不A句型(A必须也是动词)。在台湾话中没

有“去móu@①去洗”这种说法。在T(,2)中,除了“无”和“否”外,还可用另外两个否定词“móu@

①”和“fiào@②”,然而在M(,2)中,只有否定词“不”可用。

在T(,3)中台湾话用了三个否定词“未”、“无”、“否”,而在M(,3)中只有“没”与之对应。T(,4)中

的“否”、“fò@③”和M(,4)中“不”对应。台湾话的否定词“fò@③”(be)可能是“无”(bo)和

“会”(e)的合音形式,不过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研究。T(,5)用了四个否定词“无”、“fiào@②”、

“mài@④”、“fò@③”,M(,5)中只用了两个否定词:“没”和“不”。正如“fò@③”(be)可

能是“无”(bo)和“会”(e)的合音形式,“fiào@②”(buai)可能是由“无”(bo)和“爱”

(ai)融合而成的。“mài@④”(mai)也可能是“móu@①”(m)和“爱”(ai)融合的结果。T(,

6)到M(,9)主要说明了两点:(1)台湾话和官话在否定词的使用上还有其他的不同;(2)在运用A不A型问

句时,他们在句型上有差异。

T(,9)和M(,9)说明在附加疑问句的使用上,台湾话和官话有明显的差异。官话用了两个附加语“是吗”

和“不是吗”,而台湾话只用“是否”而没用“móu@①是”。以上这些句子说明了台湾话的7个否定词

的使用情况,即使采取“fiào@②”(buai)是“无”(bo)和“爱”(ai)的融合,“fò@③”(b

e)是“无”(bo)和“会”(e)的融合,“mài@④”(mai)是“móu@①”(m)和“爱”(ai)

的融合的分析,台湾话中至少也有4个否定词,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在台湾话中使用2、3个否定词,而在官

话中与之相应的否定词只使用1个。

5.古汉语、官话、台湾话的正反问句型

通过以上官话和台湾话带否定词疑问句的比较,从T(,1)到M(,9),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否定词和正反问

句型。

古汉语的正反问句型大致有以下三种:〈1〉(V/N+NEG),〈2〉(V/N+QP)(NEG+V/N+QP),〈3〉(V/N

+QP)+抑(或)+(NEG+V/N+QP]。句型〈1〉看来是出现得较早的一种句型,句中只有一个与“否”、“

无”、“未”三者之一相对立的动词。句型〈2〉看来略微严格一些,这里主要的谓语(VP或NP)重复出现

,否定词居于第二谓语之前,同时,疑问语助词(QP)“乎”、“邪”、“哉”在谓语后重复出现。句型〈3

〉加上了一个更明晰的语素“抑”,从而使选择意味更加突出。有关这些句型的例子,我们在1—21中已作

了列举。

官话和台湾话中反映出来的这些古汉语句型的演变,有必要进行周密研究。首先,这些语料表明,句型

〈1〉中较早的句末否定词“否”,因“未”和“无”的使用而推后出现,而且它们在古汉语中一直得到使

用,并在大部分古代作品中大量出现。这可以看作是“相竞性变化”(compegtingchanges)的一个例子。

这些特殊的“相竞性成分”(competingelements)稍后中和为“无”,直到官话早期才在语音上转化为“

么”和“吗”,并延用至今。然而在台湾话中,句型〈1〉里的“未”、“无”不仅存在而且能独立使用。

但正如我们在T(,1)到M(,9)中看到的那样,台湾话中“未”的使用更受限制,而且在大多数语境中能被台湾

话的“无”和“否”替代。由于台湾话里“未”在如下的句子中的使用受到更严格的限制;比如,吃未了,

吃无了,*吃未,*吃无,所以,台湾话里句末的否定词可能最终会被“无”和“否”中和。

在古汉语中,另一组“相竞性成分”(competingelements)是句型中的疑问语助词“乎”、“邪”、

“哉”。尽管在上古汉语的少数例子中能看到“乎”,但这样的疑问语助词在疑问句中是很少见的。疑问语

助词“邪”、“哉”等出现得较晚,而且在先秦时期(classicperiod)他们大都是作为“乎”的对立

物存在着。尽管各种疑问语助词出现的语境不同,但从大部分作品来看,“乎”出现的频率占优势。在官话

中,这些古汉语的疑问语助词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诸如“吗”、“呢”这样的疑问语助词,可是台湾话

至今仍没有诸如“吗”“呢”这样的疑问语助词,而是依靠句末否定词“无”、“未”、“否”、“móu

@①”来表疑问。

句型〈3〉在台湾话中也是一个常见的结构,它和句型〈2〉的主要区别是句中有一个明显表选择的语素

“抑”(或)。T(,1)到M(,9)说明台湾话的正反问句大部分和“抑”的使用有关,然而,官话却倾向于避免

使用“抑”或“还”,而且把句型〈2〉进一步压缩为M(,⑵2):V+NEG+V(现在可能是副词或助动词的V除

外)。

台湾话和官话中带否定词疑问句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官话已不再使用句型〈1〉(它带有相

竞性选择的否定词),因为这一句型中的否定词在官话中已中和为“吗”,换句话说,官话已把〈1〉V+N

EG变更为M(1)VP+QP(吗、呢)。与此相似,它也把句型〈2〉变为M〈2〉(如上所示)。在句型〈1〉中

,官话采用了古汉语的肯定谓语和否定谓语,并把他们压缩为一个句子,正象把古汉语句型〈2〉中的两个

独立的问句压缩成M〈2〉中的一个句子一样。

6.方言比较与“普遍”句法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那样,台湾话在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上都未达到官话那种程度。台湾话保留着古汉语

句型〈1〉VP+NEG,其简单正反问句的句末仍使用“无”、“否”、“móu@①”。这些否定词仍可被视

为“相竞性变化”,而且“否”在出现频率上占优势。从保持肯定部分与否定部分句法上的独立以及持续使

用“抑”来看,台湾话许多疑问句的正反性或相对性是十分明显的。

显而易见,台湾话和官话在诸如正反问句这样的句法结构上的基本差异,使我们对主要汉语方言的“普

遍”句法的假设持怀疑态度。通过对古汉语、台湾语、官话进行历时和共时比较,我们发现官话与其远亲古

汉语的差距显得更大了,而且在不同结构的差异方面,“普遍”句法这一概念无法调和官话和台湾话的主要

分歧。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台湾话和官话在正反疑问句及其他语言现象上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台

湾话和古汉语之间有较近的亲合关系,且没有发展到官话那样的程度。

观察语料及其他语言事实可发现:官话的否定词要少得多,而且在形成问句(尤其是正反问句)和用否

定词回答问题时,结构选择上的变化也较少。官话中更为压缩的A不A疑问句显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结构,这

恰恰是台湾话中尚未出现的一种创新。

总之,支配台湾话句中否定词使用的语言标准是共时上的句法和语义,正如上面所论及的,台湾话的“

否”只在疑问句中出现,“mài@④”在祈使句(及其他一些有限的语境)中出现,“móu@①”(m

)在等同判断句(及其他特定的语境里出现)。即使在台湾话的“未”、“无”所能出现的句末位置,“否

”也不能出现。“mài@④”可用于命令句,可以在与其他否定短语同样的语境中出现,如“你mài@

④/免/未使/móu@①通去”。但是台湾话的“无”、“未”、“否”、“móu@①”等,完全不能或

不能单独在命令句中使用。“móu@①”除等同判断句外还可用于其他语境中,只是等同判断句中要求出

现的否定词只能是“móu@①”,而不能是其他否定词。

很明显,从语义上来看,“无”的意思是“没有”,“未”的意思是“还没有”、“否”的意思是“不

”,“móu@①”的意思是“不要”,“fò@③”的意思是“不能”,“fiào@②”的意思是“不

想(要)”,“fò@③”的意思是“最好不”,所以他们用得是否恰当也明显地受制于他们的语义。

更为重要的是,所有台湾话否定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是一系列历史演进的结果,这一演进使他们保持目

前这种状态。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台湾话至今保持了20个古汉语否定词中的6、7个,而在官话中,除两个与

台湾话不同的否定词外,其他所有的否定词都被舍弃了。同样,没人能解释为什么相竞性变化和其后的选择

会造成如此不同的成分和结构。为什么官话否定在词汇上进一步中和,并且在正反问句中句法上也出现进一

步压缩?作为一种语言观察,对这一点我们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不同程度的中和以及压缩看起来发生在

汉语方言的发展过程中,其实这些现象被视为发生于语言变化中的语言简化方式的一部分。不过要证实或推

翻这一结论,只有通过其他语言的研究才能实现。

(责任编校:叶红)*

参考文献

Chao,Yuen—Ren.

1968AGrammarofSpokenChines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Berkeley

Chen,Zi—Zhan.

1983ShijingZhijie.FudanUniversityPress,Shanghai.

Chou,Fa—Kao.

1961ZhongguoGudaiYuFa,AcademiaSinica,Taipei.

Dobson,W.A.C.H.

1966NegationinArchaicChinese.Language42:278—84

1968TheLanguageoftheBookofSongs.UniversityofTorontoPress.Toronto.Huang,James

C—T.

1988HanyuZhengfanjudeMozuYufa.ZhongguoYuwen4.Huang,Jing—Xin

1958QinHanYiqianGuHanyuzhongdeFoudingeiFuBuYanjiu.YuyanYanjiu.3:1—23Li,Jen—

Kuei.

1971TwoNegativeMarkersinTaiwanese.BulletinoftheInstituteofHistoryandPhilolog

y.AcademicSinicaXLⅢ:201—20Li,Tien—Yi.

1964SelectedWorksofGeorgeA.Kennedy.NewHaven.119—34Li,Ying—Che.

1980"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theCoverbandtheCoverbialPhraseinChinese."Jour

nalofChineseLinguistics8:2:273—93.

1986"HistoricalSignificanceofCertainDistinctGrammaticalFeaturesinTaiwanese,"Co

ntibutionstoSino—TibetanStudies,CornelLinguisticsContributions.E.J.Brill,Leiden.393

—415.

1988"AComparativeStudyofCertainVerbPhraseContributionsinMandarinandHokk

ien,"theSrtuctureofTaiwanese:AMordernSyntheis(Ed.RobertL.ChengandShuanfanHuang).Cr

anePulishingCo.Ltd.Taipei.147—60.

1989"AspectsofHistoricalandComparativeSyntaxbetweenMadarinandTaiwanese,"Proceeding

of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inology,AcademiaSinica.Taipei.719—54.Ma,Zhong.

1983GudaiHanyuYufa.ShandongJiaoyuChuhuaShe.Henan.Pan,Yun—zhong.

1982HanyuYufashiGaiyao,ZhongzhouShuhuaShe,Henan.Shi,Cun—zhi.

1986HanyuYufashiGangyao.HuadongNormalUniversityPress.Shanghai.Teng,Shou—hsin.

1974NegationinChinese.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2:125—40Wang,Li.

1958HanyuShiGao.SciencePublisher.Beijing.Wang,WilliamS.Y.

1969CompetingChangesasaCauseofResidue.Language.45:9—25.

1967ConjoiningandDeletioninMandarinSyntax.MonumentaSerica.26.Yang,Bo—Jun.

1963ShangguWuzhidaici,Wang,Wang,Mo.ZhongguoYuwen,Beijing6:473—74.Zhou,Guang—Wu.

mercialPress.Beijing.3

:128—67.Zhu,Dexi.

1985TwoTypesofV—not—VQuestionsintheChineseDialects.ZhongguoYuwen.

李英哲著赵宏译邢福义审

1992官话闽方言中的几个动词短语结构的比较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原英文标题是AspectsofComprativeSyntaxBetweenMandarinandTaiwanese:UseofNeg

ativesinQuestions.现译成汉语发表出来,对认识台湾话与普通话的历史关系以及语言发展的模式与研究

方法有比较大的意义和价值。李英哲,夏威夷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国际著名语言学者、汉学家。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口加母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勿加要左右结构

@③原字为勿加会左右结构

@④原字为勿加爱左右结构

@⑤原字氵加擀去扌左右结构

比较句范文篇10

文段中句子之间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组合的手段标志也常常是各不相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关联的方式、指代的方式、物联的方式、时空的方式等等。我们在考场阅读题中,就要利用这些文段组合的方式去分析文段的结构,准确把握文段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找出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进行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进行中心句的关联判断答问三种得用中心句来解答考场阅读题的方法。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就是说在文段阅读中,只要中心句是明确的,就一定要充分使用好中心句,利用并逐一在文段中落实中心句的相关因子,这样,我们的理解就会比较踏实。因为一般的情况下,中心句与它所在的文段中的每一个句子,有一种融洽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心句既不应该大于文段里的支撑句,也不应该小于支撑句,更不会游离于支撑句。根据中心句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对文段进行阅读分析时,逐一落实了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也就全面准确把握了文段的真正含义。

如:1989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关于朱自清先生新诗现代化理论的文段,其后第五题: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把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并要求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回答第一问,要弄清楚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第一句提出论题,然后展开论述,这时如果注意寻找文中提示层次的关联词语,就会发现“……首先注意到的……”、“……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和“……他也着重于……”中的“首先”、“还”、“也”,它们所在的位置正是文段分为三层的语词标志。因此,第一问的答案为“三个方面”概括层意,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考查考生选取中心句的能力和摘取关键词语组成句子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心句的相关因子在这里就是本题目所要求作答的内容了。第一层首尾都有中心句在相互呼应,因此,把它们摘出来就是答案,即“①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有血肉联系”。第二句首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拿来就是所需的答案,即“②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第三层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需要我们摘取关键语句,把它们联缀成为一句话就是: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标准答案为“③新诗中的‘爱国诗’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

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

在考场阅读题中,常常会有根据某一文段进行解答的试题。解答这一类的试题,常常需要我们对整个文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进行解题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个文段有比较明确的中心句,就一定要认真分析中心句的内容要素,分析它与整个文段的逻辑关系,有了这一个文段分析的坚实基础,再来解答针对该文段所设计的题目,又有何难可言呢?

如:1993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创造思考教学”一文后面的第四题: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

再读文章的第二段可以看出,该段后半部分是要求打标点符号,而前半部分是引用以及引用的强调,后半部分是分析。文段的中心句在哪里?文段第一句“指出”,文段第二句“强调”,文段第三句“因此”而进行分析,根据这一逻辑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段的第二句为中心句:“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的双重力量是并存的”。它揭示了本文段论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一语,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一点“①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创造能力”。根据中心句后的“因此”的内容,即“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一句,就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二点,即“②当前存在着扼制创造力的因素”。

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度判断解题

有的题目,要求我们就某一文段的内容进行解答的题目,往往可以根据中心句所涉及到的以及相关的方面进行解答。

如: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红山文化”一文后面的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

第四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的结合。

B.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

C.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地点、时间。